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年前
微言筆記 639

中國福建海事局四月五日宣布在臺灣海峽中部和北部開展連續三天的“特別聯合巡邏和檢查行動”其中包括登船檢查。

中國福建海事局4月5日表示,此次“巡邏和檢查行動”包括對臺灣海峽兩岸的“直達貨輪”和“工程船舶”進行“現場檢查”。

臺灣交通部海事港口局亦於4月5日發表聲明,已就此事向中國提出強烈抗議,並表示已通知相關航運業者,若遇大陸方面的此類要求,應予以拒絕,並立即通知臺灣海警提供協助。

臺交通部:若大陸方面執意採取片面行動,將對雙方正常交往造成障礙,我們將被迫採取相應措施。但並未透露更多細節。

福建海事局宣布執法區域包括“平潭至臺灣”的直達集裝箱(貨櫃)航線、“小三通”客運航線、海峽兩岸船舶慣常航線、商船和漁船通航密集區域、非法採砂活動多發區域。

同日(四月五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發表了一篇“面向英烈面向復興”的文章,強調
一、中國軍人堅定守護一點都不能少的親情血脈。

二、中國軍人堅定守護一點都不能少的先輩遺志。

三、中國軍人堅定守護一點都不能少的錦繡河山。

中國大陸在法律、臺灣海峽海上管轄權進行執法行動,突顯中國大陸宣示對臺灣主權聲索的基礎行動,臺灣的商漁船、執法部門如何應對?

主動搭臺高調宣揚馬英九前總統的振興中華,打擊蔡英文“過境”美國臺獨活動,軟硬兩手兼施、同時進行,放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屬一個中國的兩岸重疊論述,收緊臺獨賴以生存的國際空間,逐級施壓、蠶食壓縮中華民國的外部奧援,務實的統一臺灣方略逐漸地顯現。

天雲
Fortune
07.04.2023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中國福建海事局今天公告,18日(下周三)上午8時至午夜12時,將在台灣海峽水域範圍,進行實彈射擊軍事演習,花蓮飛機飛的勤也難怪~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誰說殲11不可以跨過中線?/唐湘龍 追蹤 唐 湘龍2019年4月1日 下午4:24 國防部昨證實有2架中共殲11戰機在上午11時闖越台海中線,痛批嚴重挑釁我國主權,對此,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發表社論反嗆稱若美國和台灣繼續挑釁中國,未來解放軍很可能把「台灣島上方空域劃入巡航範圍」,讓網友怒批實在太囂張!(圖片翻攝騰訊視頻) 更多 「台海中線」已經不存在了 「台灣海峽中線」這個概念已經存在一甲子以上。有人叫它「戴維斯線」。 但是,在2019年3月的最後一天,這個概念消失了。沒有懸念。不必多想。這個概念,徹徹底底地消失了。 兩架殲11,昨天上午直接穿過海峽中線。在海峽中線以東,靠近台灣的空域,距離台灣最近距離大約160公里,滯留十多分鐘。然後離開。沒有衝突、沒有交火,但是,通常用「綠色表示」的海峽中線從此消失。這是台灣海峽70年來最大的改變。 沒有什麼維持現狀。蔡英文不要再自欺欺人。現狀已經徹底的被改變了。 請弄清楚三件事。 1、殲11是解放軍空軍目前的主力戰機。重戰機。作戰半徑1500公里。殲11直接飛過中線,表現自信。 2、殲11是解放軍第四代戰機。下一次,如果是殲-20匿蹤戰機,雷達螢幕都看不見,那才是真正的威脅。 3、這一次,殲11是從澎湖以南的空域穿過中線,如果從澎湖以北的空域穿越,反應時間不到5分鐘,恐怕連蔡英文都必須緊急疏散。 再簡單說一次,每一個執政黨,每一個領導人,都必須有最起碼、小學程度的戰略訓練。「3分軍事, 7分政治」,現在,政治已經完全中斷,當然只剩下軍事。看見解放軍的戰機、軍艦,不用假裝憤怒、不用假裝驚訝,這是「很正常」的情況。如果,仇中、反中、抗中,把「台獨」當作終極目標,看到殲11,有什麼好奇怪? 喜不喜歡聽漂亮話?喜不喜歡躲在同溫層?那是自己的選擇。那只不過是「現代義和團」。跟事實沒有關係。挑釁、威脅、攔截、擊落…,幾乎充斥著新聞、網路討論區。我笑了。只能苦笑。反正,解放軍一定會再來,試試看吧。 再弄清楚四件事。 1、海峽中線,不是國際法。不用拿法律欺騙老百姓。 2、海峽中線,不是協議,連和平協議都沒有,两岸的哪一份文件裡,有提到海峽中線? 3、海峽中線,更不是默契。那是美國在中美協防條約架構之下,美國總統杜魯門喊出「台灣海峽中立化」,片面畫設的「行為規範」。不是規範北京,而是規範台北。超過海峽中線,就不在美軍的保護範圍。 4、就算真的有一點點的默契,也不是跟民進黨。 最重要的是:當美國強調台灣海峽是公共水道,有自由航行權、自由飛行權,美軍可以,解放軍為什麼不可以?當你在為美國連續三個月,每個月都派軍艦穿越台灣海峽興奮的時候,你有想到解放軍會如法炮製嗎? 海峽中線,跟過去常常被提到的「防空識別區」( ADZ) 一樣,都沒有任何法律、條約、默契,都是美國仗著拳頭大,片面決定。台灣,只是狐假虎威。解放軍沒有實力的時候,海峽中線、防空識別區,都有效。解放軍有實力的時候,海峽中線、防空識別區,都會變得很好笑。 雖然穿越了海峽中線,沒有進入中華民國領空,請問:除了戰術性的攔截、驅離,你要用什麼理由,去把殲11打下來? 過去70年,有30年,台灣海峽完全屬於台灣統治。台灣的戰略目標叫做「反攻大陸」。有30年,台灣海峽進入調整期,两岸各用一半,海峽中線看似有效。台灣的戰略叫做「決戰境外」。但是,最近10年,台灣海峽進入失衡期,台灣的戰略叫做「反登陸、反斬首」。當戰略目標調整到這個階段,就等於告訴所有老百姓,下一場戰爭,一定在台灣本島。 蔡英文總統不要再裝了。你已經失去了海峽中線。台灣已經失去了海峽中線。2015年, M 503航線,那是民航的航線,那是畫在中線以西的航線。現在,殲11一起飛,直接對著台灣飛過來,這當然是非常大的威脅。攻擊還談不上,斬首卻,有可能。總統府的警報器以後會常常叫了。 海峽中線存在的兩個重要基礎:軍事平衡,政治互信。兩個都沒有,哪裡來的「海峽中線」? 最可憐的,將是中華民國空軍以及防空飛彈部隊。待命、升空攔截、備戰,戰備壓力、金屬疲勞都會大幅提高。這一次,殲11開啟了解放軍對中華民國空軍的精神虐待。軍人,是領導人錯誤戰略的最大受害者。 最近,美國第七艦隊變成民進黨政府的「月經」。每個月來一次。現在,解放軍也來了。以後,民進黨政府的「經期」將會越來越混亂。要想再調回來,幾乎不可能了。 昨天,歷史的一天。殲11結束了台灣海峽「共管」的假想。沒有能力做政治溝通、處理,建立政治互信,那就只好放任各種的軍事試探。會不會擦槍走火?當然會。2001年,發生過一次。2014年,差一點,又發生一次。2014年,美國政府開記者會譴責解放軍用非常危險的戰術接近,逼退在南海進行偵察的P8海神號偵察機。空中接近,最近距離20英尺。負責表演的,就是殲11。 台灣一直幻想,美國會派兵干涉。會繼續用大拳頭壓制解放軍。抱歉!那個時代已經結束了。美軍曾經在台灣海峽因為戰鬥任務死亡126人。最高官階中校,3人。那都已經是60年前的事了。這個時候再進來,大概就不會是這個數字了。 對台灣來說,如果希望維持「海峽中線」的權威,只有兩個方式。1、武力的優勢。2、政治的談判。優勢武力如果不可能,那就靠談判。但民進黨如果準備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切斷任何兩岸簽署政治協議的可能性,那根本是在自掘墳墓。 將帥無能,累死三軍。親愛的三軍弟兄們!準備累死吧。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中華民國的軍人對美國還有利用價值,所以老美出手警告蔡小英: 公教退撫條例日前已於立法院三讀通過,但軍人的年金改革卻暫緩,為什麼蔡小英獨厚軍人,這可不是蔡小英溫和善良、寬宏大量,而是被美國大大的打臉警告,才不得不暫緩延後,蔡小英雖心有不甘,但美國勢力介入阻擋軍人年金改革,其目的仍是老美為了自身利益,他要中華民國軍人戰時仍能為美國在臺灣海峽及太平洋區域當個保護神柱。 臺灣地理位置,乃位於美國戰略第一島鏈的重要門戶,是美國防堵、牽制大陸軍事力量向東擴張的島嶼,美國面對中國大陸軍事力量的掘起,不得不仰賴中華民國軍人為其擋下第一戰,試若軍人退撫制度被鬥爭調降,軍人士氣勢必低落,在太平洋戰爭中,若國軍怯戰、懼戰、不戰之氛圍蘊釀擴大,第一島鏈將出現缺口,老美將是軍事戰略上第一個受害者,所以才會在今(106)年5月18日派出美國海外作戰退伍軍人協會(Veterans of Foreign Wars, VFW)總會長達飛(Brian Duffy)來台,並警告蔡小英,不可擅動軍人的年金改革,因而,蔡小英在美國老大哥出面之下,只好宣布軍人因其職業不同於公教,其年金改革要另外規劃,因而暫緩軍人之年金改革。 另外,小英政府要大砍軍人的退休俸,也引起了世界退伍軍人聯合會(World Veterans Federation WVF)的關注,因為世退會的主要目標乃要透過一切可行的法律手段、來捍衛退伍軍人和戰爭受害者及其家屬的精神和物質利益、並維護國際和平與國家安全、和尊重人權及基本自由。 特別值的一提的就是這個世界退伍軍人聯合會(簡稱世退會)組織中,有一個人,此人為高仲源(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理事長)當選了世退會亞常會主席並兼任世退會副總會長。 「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高仲源理事長日前出席在波蘭索波特(sopot)舉行的世界退伍軍人聯合會(World Veterans Federation WVF下稱「世退會」)第28屆代表大會中,當選該會亞洲太平洋常務理事會(亞常會SCAP)主席,並兼任副總會長(VicePresident)。 「世退會」成立於西元1950年(民國39年)。是聯合國最大的國際退伍軍人組織,由來自96國、181個退伍軍人組織組成、會員總數约有2700萬人,總部設於法國巴黎教科文組織大樓內。 亞常會是「世退會」3個區域性組織之一、由亞洲、太平...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首先,北京已向全世界發佈最新的莊嚴公告。這個莊嚴公告,主要包括五大要點:——解放軍將開始履行保衛臺灣主權安全的使命;因為臺灣島的領海和領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和領空的一個部分;——解放軍將把臺灣島上空的合法主權領空劃定為防空識別區;——解放軍空軍將開始在臺灣島上空執行常態化飛行和警戒任務;——解放軍海軍將開始在臺灣島周邊任意海域進行常態化巡航和演習;——解放軍將把沒有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部門或軍方批准的任何外國軍事裝備進入臺灣島主權範圍內的行動,視為侵略行徑,將予以堅決驅離,甚至擊落、擊沉。 其次,組織“環島大型軍事演習”。不僅把臺灣海峽演習常態化,演習範圍擴大化,還要逐步實現演習的離島距離緊貼化、演習行動環島化。必要時組織“全環島大型軍事演習”。一方面,在臺灣島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海域組織全空間演習;另一方面,演習的區域儘量貼近臺灣島海岸線,把臺灣目前控制的海域和島嶼列為演習範圍。   再次,把臺灣控制的離臺灣島海岸線不遠的一些無人島嶼作為演習的靶標。比如,將臺灣島基隆市北部海域的棉花嶼、花瓶嶼,澎湖列島南部的諸多島礁,臺灣島東南部的小蘭嶼以及台島南部的諸多島礁,作為環島大型軍事演習中的導彈、航彈、艦炮靶標,實施實彈轟炸和射擊。這些島嶼和礁盤,距離臺灣島海岸線50公里到幾公里不等,一旦將其作為靶標,就能讓臺灣島人“看得見硝煙,聽得見爆炸”,將會起到及其震撼的效果。   上述三大“狠招”,將會毫無疑問地達到五大效果:一是彰顯我們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信心、堅強意志和強大實力;二是能夠極大地震懾台獨勢力,給臺灣當局製造巨大的恐慌;三是讓臺灣軍方產生強烈恐懼,提前打垮台軍官兵的戰鬥意志;四是給臺灣當局出了巨大難題,引發臺灣島內的內鬥甚至動亂;五是激發島內促統派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島內的統一力量。這三大“狠招”,很有可能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實現“以武逼統”的最佳目標。如果台軍敢於首先開火,開火的人將無意間成為中華民族的重大功臣。因為這就會把演習演變為解放臺灣之戰。至於美國,看到這一幕絕對很絕望、失落並無可奈何。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敢或者沒法實施有效干預,更不可能武力介入。即使美國出現史上最重大的戰略誤判,做出史上最錯誤的決策,決定武力介入,那反倒是一件大好事。在中國沿海3000公里範圍內,美軍哪怕派遣所有航母艦隊過來,一旦動手,都將成為我“東風快遞”與潛艇魚雷的活靶子,結局就是美國的“滑鐵盧之戰”,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將從此失去,一蹶不振,甚至導致美國分裂解體,世界格局將徹底改寫,形成新的世界秩序。
    1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轉傳李艷秋文章: 父親長眠五指山國軍公墓, 每回來探望他,總是百感交集。 從河南農村隻身離家投入黃埔,在戰火中顛沛流離;隨部隊到台灣後,因為調防頻繁,我的童年記憶中,父親的形象是模糊的,印象最深的是父親掛在嘴邊的那句話:「我們上無片瓦,下無寸土,要出頭,只有唸書。」: 中階軍官的薪水,要養活七口之家,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學,是多麼艱難的挑戰!少女織夢愛美的年紀,我身上的制服,包辦了上學、過年、喜宴、比賽...;開學後我是學生,放暑假我是女工;母親用糧票換代金,買肉給哥哥們補營養,標會、起會、做家庭代工,東牆補西牆,那時候,眷村𥚃幾乎戶戶如此。 當我燒煤球煮飯的時候,竹籬笆外已經有瓦斯爐了,我們的生活離所謂的「高級外省人」很遠很遠。 父親一生亷潔,一介不取,在役時,保衛國家,退役後,守護家庭,人生中最精華的歲月都給了台灣。 開放探親後,父親回老家,在爺爺奶奶墳前痛哭一場,回來後,再也不提家鄉事,他鄕已成故鄉,台灣承載著他生命的軌跡,居住著他摯愛的家人與袍澤,這裡--也是他的埋骨地。 記得他第一次聽到「外省豬滾回去」的聲音時,問我:「台灣人不都是外省人嗎?」我聽出他的不安、疑惑和憤怒。我安慰他這是政客刻意挑起的仇恨,台灣社會已趨理性,我還跟他開玩笑説:「沒有這批外省豬,我們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省,我就是紅衞兵了。」 父親和我都沒有料到,政客挑起的族群仇恨,在這塊土地上像癌細胞般蔓延開來,我被冠上外省第二代的稱呼,這個頭銜標示著我的政治不正確,明示我先天基因就不愛台灣,所以即便是工作上為所當為,批評台灣人總統,甚或揭發台灣總統貪污,你的心意都是不純正的,因為你是外省人,你親中,你沒資格。 我很慶幸父親沒有看到我在揭發陳水扁貪腐時,是如何被糟蹋,但我也遺憾他沒有看到他的女兒如何堅定的做該做的事。 社會獵巫的氛圍,讓所謂外省族群,必須以高十倍的音量呼喊愛台灣,以激烈十倍的動作強調愛台灣,以求得認同。每每看到政界或傳播界朋友,比激進更激進,比極端更極端,都讓我不勝唏噓。 在墳前陪父親喝一杯高梁,杜鵑開得正茂,山間雲霧蒸騰,一位女性蒼老的聲音傳來:「OO啊,我老了,以後不一定能經常來看你了。」頓時淚如雨下。 下山時經過士官區,荒塚孤墳處處,袍澤凋零,後繼無人,生前死後,一世孤獨。 父親生前,我沒有聽他喊過愛臺灣,但他在台灣的每一天,都用行動守護這𥚃,如果他在世,我想跟他説,你這個外省人,一點都沒有愧對這塊土地,你不需要無恥無良的政客來裁定你是哪裡人。 五指山的勒石上刻有一句話:「有幸身為軍人後,祖德留芳萬世名」,我以老兵之女為榮,以身為第二代為傲,我的身份認同,由我自己決定。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分享 《給年輕英粉的一封信》 作者洛杉磯 先恭喜各位,由於你們在1月11日那天,踴躍地走進投票所,堅定地投下你們神聖的一票,讓蔡英文在2020大選,史無前例地拿到800萬票,大勝韓國瑜300多萬票高票當選,她及她的黨可以繼續統治台灣四年。 根據統計,這300萬票,極大多數是來自你們這個年輕族群。這表示你們認同蔡英文的理念、支持民進黨的黨綱;更重要的是,你們用行動向對岸表示,你們反對「一國兩制」,支持香港「爭取民主自由」,港台覺青合體,齊聲向中共說「不」! 你們多數是經過李登輝時代所啟動的「新教改」所教育出來的新世代。你們對國家的認同,與我們這群歷經823砲戰、中美斷交、兩蔣反共教育下成長的中老年人十分不同。在你們及同儕的認知裡,我們的國家是「台灣」,不是老國民黨口中的「中華民國」 ,更不是共產黨的「中國」。只有我們老一輩的,與對岸還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你們對「落後、不文明、不民主、不自由」的對岸,始終沒有太多好感。 這也不能怪你們。因為李登輝及他那一代受過日本殖民教育的老台灣人,心中一直保持對「支那中國」的不屑與歧視。對於屬於第一代、第二代「外省人」的祖籍「中國」,他們無法產生歸屬感與認同感。所以,他們這群從黨外進而成為民進黨的政治人物,恨不能將台灣與大陸從血緣及文化臍帶上一刀切,甚至能夠走向台灣獨立、一邊一國,與中國大陸保持距離。 這點,強勢的民進黨,透過20年來的教改,潛移默化了各位對國族的認同,讓台灣海峽的鴻溝變得又深又寬,更因為台灣外交處處受到中共打壓,助長了年輕族群對對岸的敵視、演變成為仇視,從懼怕對岸武統演變成為不惜一戰,甚至戰到只剩一把掃帚都在所不惜。 這次大選前,香港的「反送中」行動造成了長達近一年的暴亂,雖然中共十分克制維持「一國兩制」,但是在民進黨的操作與支持下,把香港暴動變成了「血饅頭」,成為滋長他們反中、反一國兩制的養分,進而傳輸到你們這一代。 也因為這個天時地利人和,讓蔡英文將「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恐懼轉化成「亡國感」,成功地推銷到年輕族群中。她讓年輕人相信,只有蔡英文與民進黨,才能阻擋台灣不致變成香港、拒絕接受「一國兩制」,讓台灣靠著美國的幫助,可以對抗中共軍事威脅;只要讓民進黨在國會過半,就能讓台灣完成修憲建國,最終完成獨立的「台灣國」。 選舉已經結束。年輕人決定了他們的未來。我今天想要跟各位說的,是民進黨不敢也不願說出的真相,讓你們在興奮之餘還能清楚看到你們的未來: 1、未來兩岸關係將急遽惡化,被民進黨及太陽花視為寇讎的ECFA名存實亡,台灣無法加入國際貿易組織,兩岸經貿交流倒退,工作機會降低,薪水降低,如果沒有父母給你們金援,恐怕一輩子都無法買房。 2、經濟衰退後,出生率將進一步降低。我的同齡朋友之間,他們的子女或有結婚者,幾乎都不願意生小孩。蔡政府又支持同婚,未來的人口結構將急速老化,生產力降低。面對經濟力生產率都比台灣高的中國大陸,台灣的競爭力只會步步倒退。 3、台灣各個大學的競爭力,在政黨黑手滲入校園自主、學運連連之餘,競爭力大不如從前,根本不是香港及中國大陸名牌大學的對手!貪圖小確幸不願意出國留學的你們,未來在國際上更是無法與對岸年輕人競爭,遑論中英文俱佳的新加坡與香港同齡年輕世代。 4、台灣的能源政策被民進黨的政治主張限制住,未來的台灣,只會空氣更污染、能源更短缺,缺水缺電缺土地,讓外商卻步,不願到台灣投資。 5、中共政府不會讓香港覺青與台灣政府聯手,繼續與他們對抗。而一向被當成台獨列車煞車板的國民黨,又如此不爭氣。既然「一國兩制」不被港台接受,那麼中國軍方的鷹派必然會要求提早實施「一國一制」,統一台港,免得夜長夢多,無法收拾。中美貿易戰正酣,中東局勢一觸即發,此時對台動武,美國應該無暇保護台灣。到時候,你們必須為保護「台灣國」的自由民主而戰,不知道你們是否有信心與決心,與台灣共存亡?不要忘了,美國不可能派子弟兵來台灣,為台灣人站上第一線。 這些都是在你們與民進黨慶祝選舉大勝之後,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我們這一代,把你們養育成人,責任已了,台灣的未來已經交到你們手裡,未來是福是禍,我們實在管不著了。未來我們會享受我們過去為台灣打拼一輩子所攢下來的儲蓄, 只管在生前花光所有儲蓄,一毛不剩;未來你們是貧窮、是富有,在國內工作創業,還是必須到外地打工當台勞,或者到你們最討厭的對岸去為中國人打工,那是你們的選擇,與我們沒有太大關係。 言盡於此,祝你們好運!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邓小平的真正遗嘱 請全看完 共和國的根本核心是民主與法治,我中華人民共和國應向世界第一的美國學習,才能成為世界第一,最終,國家領導人要由人民來選,不是只靠槍桿子和小圈子。 記錄於1992年8月28日,會議召開於北京景山後街鄧家小院,參加會議者有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鎔基、劉華清、胡錦濤和姚依林。遺囑由當時的中央辦公廳主任溫家寶負責記錄。 遺囑的內容是: 今天找你們來,是我心中有些話想對你們說,人老了,清醒的時候越來越少了,我想趁我還清醒的時候,給你們交代一些事情。 你們有跟我快四十年的了,從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也熬成了六十多歲的老頭子了。而錦濤今天算是第一次面談,第一次面談就給你們交心,是不是很冒失?是很冒失。我這輩子就是冒失過來的。早年不到二十歲,不懂法語、俄語,身無分文就冒失去闖法國、俄國。回國後,又冒失地到馮玉祥軍隊去工作;後來又冒失地去廣西搞百色起義,到蘇區又冒失地被打成反黨分子;解放戰爭時冒失地挺進大別山。八大以後,毛點我當總書記,我卻多年不向毛彙報工作。文革和文革以後,那就更冒失了。這些事情你們都知道,我就不囉嗦了。我把你們找來,要向你們交代一些我認為應該交代的話。 你們知道,年初我去了一趟南方,後來讓鄭必堅執筆弄出個“南方談話要點”。很多人講,這是鄧老爺子的臨終遺囑,或者說最後的政治交代。這話不確切。我今後不會再說什麼太多的話了,但真正的政治遺囑是不會像這樣弄得滿城風雨的, 真正核心的政治交代怎麼能大張旗鼓地宣揚?!今天,我倒想小範圍的真正講一 下我的政治遺囑,或者說是真正的政治交代。 首先,我對我們國家的政體現狀並不滿意。我是這個政體的創建者之一,這十幾年也算是這個政體的守護者、責任者,但我也是這個政體的受害者。每當我看到朴方殘廢的身體,我就在想,我們政體的名字叫中華人民共和國,但共和國最本質、最核心的東西是什麼呢?應該是民主與法制,而我們所缺的恰恰是民主和法制!為改變現狀,這些年我做了一些工作,這個問題並未解決,十幾年後,你們當政時也未必能解決。其實解決的辦法是存在的,這就是向美國的憲法學習。美國成為超一流強國,靠的就是這個東西。中國要成為一流國家也得靠這個東西。向美國學習,應該理直氣壯,你比別人差嘛,就應該承認自己的不足。當然,這裡邊有很多技巧,不要急。但你們有責任去努力、去學習、去實踐,這是歷史的責任。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把中國真正建成權力來源於人民,法制公平的憲政國家。這也是孫中山的夢想。只有這樣,才能說長治久安。 第二 臺灣問題 香港問題解決之後,中國最大的統一問題就是臺灣。臺灣問題的關鍵所在是現在政體上差距太大。解決這個問題我是看不到了,你們那一代也未必能解決。但我想有三點你們要把握好:一是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動武,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二是大陸的經濟要奮起直追,你一直窮下去就永無希望。三是在政體上大概一國兩制還不夠,一種可能的方式是聯邦制憲政之路。中國經濟強大了,政治上又有了民主和法制的共和體,臺灣問題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第三 發展問題 上面兩個問題的基礎還是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而這個問題有核心是發動老百姓去幹,而不能只是政府去幹。要千方百計讓全國老百姓的腦袋來代替總書記、總理的腦袋,我們再聰明也聰明不過人民,我們的政府管得太多了,要盡可能少管。經濟上,老百姓和市場都比我們的計畫聰明。我想,只要堅持開放改革,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放手讓老百姓去幹,也就是堅持不斷地發展經濟民主,每年增長超過7%是有希望的。堅持下去,持之以恆,等你們交班的時候,中國或許就成了小康國家了。 第四 中美關係 中國對外關係中最重要的是中美關係,回顧一百年來,對中國欺負最少的大國就是美國了。退回庚子賠款,讓中國人到美國留學不說,八年抗戰,美國的援助比蘇聯的援助多得多!抗美援朝與美國打仗,是金日成和史達林加給我們的。美國是第一強國,中國的發展和統一都繞不開美國,世界和平與發展 也離不開美國。現在為了穩定和發展,我們只能韜光養晦,絕不冒頭。沒辦法,我能力不夠,手段也有限嘛。到了你們這一代,辦法可能會多一些。我們要學習美國憲法,美國人會不開心嗎?為了民富國強,我們黨讓人民當家作主和富強的理想不變,但名字是否可以考慮改為人民黨、社會黨之類呢?我想名字一改,中美關係馬上會改善。總之,到了你們那一代,手段會多些、辦法也會多些。你們也要開明些,靈活些,要有所作為,不要像我們這一代這麼僵化和死板。只要為了國家和人民利益,實事求是地去做,就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第五 “六四”問題 “六四”是改革開放過程中的必然現象,社會成本很高。這個問題,今後會有人來翻舊帳,說你動用了軍隊,也死人了,責任是躲不開的。但也還有歷史責任,則在於國家是前進了還是後退了?國家是混亂破敗了還是穩定發展了?真正對歷史負責任的人,不怕這種責任。尤其要做領袖,更得要有擔當。到了你們那一代,也不知會出什麼樣的事情,或許是“六四”,或許是“七四”,但你們一定要有歷史責任感,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只要對中國進步發展有利,該怎麼幹就下決心怎麼幹。回答“六四”這類問題,根本的方法不是去爭論,而是實實在在地把國家搞好,讓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來。有人告訴我,黨內人材一代不如一代,我看得以什麼標準衡量,論文采飛揚,我不如毛澤東,論意志堅定,你們可能比不了我。但論科學理性,論勤學努力,論民主長處。總之,不要怕事,不要怕禍。要敢闖、敢幹、敢負責任。當然,也不要一朝權在手就惹事生非。要不惹事、不生事、幹實事、敢負責,有了這種態度,歷史也會對“六四”有個理性的說法。 第六 制度建設 除了政體要在憲法制度上下大氣力外,還有黨內、政府內的政治制度搞一些持之以恆的建設。像今天我們只在小圈子裡選江澤民,小圈子裡選你們,這是歷史條件,沒有辦法。但這種作法絕不能長期不變。最終的領導人還是靠人民來選,不能靠小圈子和槍桿子。最好是先從基層的民主抓起。今後我們再也不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古語說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我看得靠實事求是的本領,靠真理和民心民意來維持的完善政權。你們要有這個觀念,今後主要是靠老百姓的稅收來養政權,你要老百姓養你,你就得代表民意和服務民意。此事從上到下搞,風險太大,但必須試驗,不搞的風險更大。合理的辦法是從下而上慢慢演進,先把基層工作做通,農村包圍城市,這樣風險較小,就像八十年代農村改革那樣,先從大包乾抓起,而後是鄉鎮企業,再而後是城市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制度改革也可以摸著石頭過河。不要急,但也絕不能不去開拓進取。 今日一讀不禁感慨: 偉人啊!
    1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淺談解放軍武力攻臺 【台北論壇基金會新聞稿】111-04-27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事受挫,共軍是否具備武力犯臺能力同時也成為國人熱 門議題。雖然臺灣內部主流意見大多認為中共尚無犯臺能力,政府高層亦信誓旦旦要讓犯臺共軍付出代價。但曾任國防部情報次長室聯合情研中心副主任的退役上校孫秉中今日則指出,兩岸軍力早已嚴重失衡,共軍在「遠戰速勝、首戰決勝」與「戰略欺敵、先制奇襲」的戰略指導下,一旦決定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時,共軍「確有能力可在不驚動國際視聽與監偵狀態下,發動無預警或預警時間極短的猝然突擊。」孫秉中強調,共軍在發起登陸作戰前,會併用各種投射武器將國軍「打聾、打瞎、打啞、打癱」,以獲取制電磁、制空、制海權。國人不能再停留 在傳統的登陸作戰思維來研判敵情。 台北論壇基金會今(27)日舉辦【臺灣安全講座】,邀請孫秉中以「淺談解 放軍武力攻臺」為題發表演說。中共近年來國防經費快速飆升,2022 年國防預算 高達 2,261 億美元,較去年成長 7.1%。孫秉中指出,1996 年台海危機時,國軍 與共軍的國防經費對比是 1:0.98,但是過了 20 年之後,2017 年兩岸國防預算 的比例竟高達 1:14.93。2022 年更已是國軍的 17 倍之多。兩岸軍力早已嚴重失衡。 孫秉中指出,中共武力犯台的目的是「保臺」,不是「毀臺」。考慮到武力統 一之後臺灣的長治久安,戰爭期間「最好不死人、儘量少死人、要死死軍人」是 理想目標。在此一原則下,其作戰思維是「三非(非對稱、非線性、非接觸)作戰」、「奪制三權(制電磁、制空、制海權)」、「震懾癱瘓」及「迅速制勝」。作戰的特質就是「速戰速決」。 基於上述的作戰概念,孫秉中表示,共軍的目的就是達到損小、效高、快打、 速決的特徵,實施全縱深立體打擊,基本模式是全域重點毀癱、立體超越上陸、 分區奪控要害、分區重點打擊。登陸的方式會採取「多維雙超、綜合到岸、立體上陸」。他進一步說明,所謂「多維雙超」包括「多層雙超」與「多維上陸」兩個部分。「多層雙超」指的是以各種不同載具在多空層實施超視距以及超越地障的登陸。「多維上陸」則是包括突擊力量、登陸輸具、登陸方式以及作戰方式的 多維。 至於共軍到底具不具備武力犯臺能力?孫秉中分別從偵蒐能力、武器投射、 兵力規模、海空軍兵力部署及投送能量等面向進行評估。首先,在偵蒐能力方面, 他指出,共軍對臺作戰的航天監偵設施,僅在軌衛星就高達 400 餘枚,每天有 20- 30 枚衛星會通過臺海上空。因此,臺灣所有固定式地面目標早已被中共衛星標定。部署的空天預警衛星網已能有效對來襲飛彈作早期預警。此外,2020 年 7 月 建置完成的北斗定位導航系統也已提供其部隊精確的定位能力。各型遠距偵蒐雷達,包括 5,500 公里以上的相陣列預警雷達、4,000 公里的天波雷達、對海 400 公 里、對空 500 公里的地波雷達。再加上各型有人、無人偵察機、陸基氣球雷達群, 已構成了綿密的監偵網絡。 其次,武器投射部分,在各型航天及雷達監偵的部署下,臺灣的所有固定設施都在共軍火箭軍先制打擊摧毀的投射範圍內。他指出,在北斗衛星導引下,共軍彈道飛彈的精確度已縮小到 5-10 公尺的誤差範圍,巡弋飛彈的精準度更縮減 至 1-3 公尺,可遂行遠距離精準打擊。 第三,在兵力投射部分,孫秉中研判,解放軍可用於對臺作戰的地面部隊包括東部戰區的 71、72、73 集團軍、南部戰區的74 集團軍、中部戰區的 83 集團 軍以及空降兵軍及海軍陸戰隊各一部,總數約 40 萬人。其中,陸航部隊有 4 個 陸航旅及 3 個空中突擊旅共計約 560 餘架各型直升機。此外,還有為數約 2 萬餘 人的特戰部隊。 第四,關於海空軍兵力部署,他指出,解放軍海軍在臺海當面的部署原則是 「以彈制海」。根據情資研判,共軍已在福建部署兩個機動反艦飛彈團,使用的 鷹擊 12B 反艦飛彈射程達 400 公里,臺灣周邊海域大部分都在其反艦飛彈射程 範圍內,我海軍艦艇一出港就會受到威脅。此外,共軍也在臺灣海峽南北兩端各部署一個配備 022 型飛彈快艇的大隊。每個大隊有 12 艘快艇,每艘快艇上裝備 8 顆射程 180 公里的鷹擊 62 反艦飛彈。若再加上其他艦艇,初步概算臺海當面 中共可用於立即反應的反艦飛彈就有 400 多枚。 空軍部隊方面,中共在臺灣當面 250 海浬的範圍內設有 11 處機場,總計可容納 1,000 架各型戰機。但因擔心遭國軍先制攻擊,因此平時只部署約 200 架左右的戰機。不過,一旦戰事發起,在國軍的遠程打擊武器及防空戰力遭到制壓後, 共軍二線機場的戰機可立即轉場至前線機場部署。 防空飛彈則是採取前進部署方式。部署在東南沿海,射程 200 公里的 S- 300PMU2 飛彈已可涵蓋台灣大部分海域。未來若部署 S-400 飛彈,幾乎整個臺 灣都將涵蓋在共軍防空飛彈範圍內。 孫秉中說,共軍在臺海當面的兵力部署完全符合「遠戰速勝、首戰決勝」與 「戰略欺敵、先制奇襲」的要求;一旦中共決定以武力解決臺灣問題時,共軍的確有能力可在不驚動國際視聽與監偵狀態下,發動無預警或預警時間極短的猝然 突擊,趁國軍無備或未及完成戰備時,迅速癱瘓國軍,奪取制三權。 第五,對於共軍正規登陸投送能量的研判,孫秉中表示,共軍現役兩棲正規登陸艦艇包括 2 艘 075 型兩棲突擊艦、8 艘 072 型船塢登陸艦以及 45 艘各型千噸級戰車登陸艦。以目前的運輸能量來看,一次正規登陸輸送能量為 2 萬 1,700 餘人以及 1,100 多輛兩棲車輛。未來更多的艦艇服役後,一次性投送能量則可達 到 3 萬 6,000 餘人(約 5.59 個合成旅)及 1,500 餘輛兩棲車輛。另外,共軍已陸 續服役的 075 型兩棲攻擊艦,一次可搭載 30 架各型直升機、3 艘 726 型氣墊登陸艇以及 1,000 名兩棲登陸兵力。而傳說中正在研發的 076 型兩棲攻擊艦若果為真,此一具備電磁彈射能力的艦艇搭配艦載無人機,對國軍將更具威脅。 孫秉中說,共軍一向標榜「人民戰爭」,亦即一旦宣戰,將結合一切可動用 的軍民物資來支持作戰。解放軍近 2 年來已進行 5 次徵調民用軍規滾裝貨輪實施跨海投送演練。這種民用軍規滾裝貨輪在建造時就已符合軍用規格,戰時無須改裝立即可投入戰場。據悉,此一型貨輪總數已達 63 艘以上。 在共軍的空降運載能量方面,孫秉中表示,共軍空軍現役各型運輸機約 275 架,若以 80%運送能量計算,一次最大空降兵力達 9 個加強營,約 5,600 人及 110 輛輕裝甲車。此外,中共民航機總數有 3,000 餘架,若以東南沿海的 1,000 餘架 民航機計算,戰時若徵用15%(150 架,每架搭載 150 人計算),一次載運量可 達 2 萬 2,500 餘人。他指出,戰時若臺灣的機場被奪取,以一架民航機可運載一 個輕裝步兵連空運著陸,每 3 分鐘一架落地計算,一小時內共軍即可空運一個空降旅或特戰旅的戰鬥人員著陸。孫秉中強調,共軍跨海作戰最重要的是建立攻勢 基地,其要件就是奪取臺灣的機場與港口。如此一來後續部隊即可快速增援使戰力迅速增長。因此,只要共軍登陸成功並奪控港口與機場,則戰爭勝負已定,剩下的只是時間早晚而已了。 孫秉中進一步指出,共軍武力犯臺的戰術目標是「先癱後登」,以各型投射武器癱瘓國軍的海空軍及監偵系統,奪取制三權並綜合毀傷國軍作戰能力 60% 以上之後,然後才會實施登陸作戰。他指出,中共監偵科技已相當發達,國軍雷達站的位置、型號、數量乃至性能諸元早已不是秘密。共軍武力犯臺時,國軍海、 空軍雷達站將是首波被攻擊目標,反輻射無人機更可以有效制壓國軍殘存的雷達功能。屆時,所有需要雷達導引的武器均將成為廢物。此外,國軍部隊駐地、部署相對透明。臺電的電廠、電網資訊亦公開透明,有利於共軍實施針對性打擊。 一旦光纖線路、微波站臺、海纜站及通信機房遭到摧毀,臺灣將陷入被打聾、打 瞎、打啞、打癱的境地。接著,共軍以優勢遠程精準投射火力實施「制機於地」、 「制艦於港」,癱瘓國軍海、空軍戰力,奪取制空、制海權。 孫秉中表示,欺敵與奇襲是共軍致勝的關鍵,透過此一手段,共軍在攻臺作 戰時將力求「遠戰速勝、首戰決勝」。「諾曼第」式的兩棲登陸將不復見,而是以越海攻擊取代渡海攻擊,以對點的攻擊取代對面的攻擊,以癱瘓性攻擊取代殲滅 性攻擊。 孫秉中最後引用新加坡前資政李光耀的三句話做結語: 一、臺灣島內有關臺灣民意支持臺獨的民調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們並不能決定。 臺灣的未來是由美國和中國力量的對比,以及美國介入臺海的意願所決定的。當中國與美國的力量拉近時,美國的政策就會改變。 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阻止兩岸的統一,李登輝教導臺灣人脫離中國的思想,不會改變兩岸終將統一的結果,只會讓臺灣人在統一的過程中感到更痛苦。 三、美國如果真的能夠協防臺灣,那很好,不過如果美國並不能協防臺灣,卻讓臺灣人相信可以,那就非常殘忍了。 孫秉中認為,當前臺海局勢是大陸不願打、美國不敢打、臺灣不能打的「三不打」狀態。兩岸之間是中國內戰的延續,臺灣問題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既然是政治問題,最好還是用政治方式解決。且兩岸實力差距愈來愈大,拖得愈久,對臺灣愈不利。中國統一問題要不要解決?何時解決?如何解決?考驗 雙方領導人的智慧。 主持人,台北論壇董事蔡得勝引俄烏戰爭為例指出,戰場在自己的國家裡, 下場是非常悲慘的。戰爭帶給烏克蘭幾代人都難以彌補的傷害,如果戰爭發生在臺海,戰場也一定在臺灣,無論勝負如何,臺灣人民財產的損失、人員的傷亡都難以估計。因此,主政者的智慧攸關國家的前途與利益,希望烏克蘭戰爭能讓臺 灣的主政者更有智慧處理兩岸關係,也希望臺灣人民能了解,僅憑意志力與決心不一定就能扭轉態勢。烏克蘭戰爭讓我們看到戰爭的無情、戰爭帶來的痛苦,國 人應引以為鑑。 台北論壇基金會 4 月 27 日上午舉辦【台灣安全講座】。左:前國防部情報次長 室情研中心副主任孫秉中上校。右:台北論壇董事蔡得勝先生 照片:台北論壇拍攝 孫秉中上校以「淺談解放軍武力攻臺」為題發表演說。 觀文的第三者代下結論: 1、當中共率先動手,台灣必敗,這是經過以上嚴密精算的結果。 2、美國如果真的參戰協防臺灣,台灣將成戰場。美國如果只是口惠、實際卻絕不參戰協防臺灣,卻讓臺灣人民相信美國會參戰,那對台灣是「非常殘忍」。結果台灣都成「焦土」! 3、美國在俄烏戰爭中選擇的是「口惠」! https://youtu.be/6zykTjzOAQA
    6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一段被淹沒的史實~~ 中國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是如何得來的? 閒雲野鶴按語:我從未知曉這段歷史,當友人把此文轉發給我時,我立即閱讀,看到一半處時我已熱淚盈眶。看完後,我的雙眼模糊了,我站起來望著窗外,抬頭是藍天白雲,低頭是一片綠葉,一株玉蘭還在綻放,亭亭玉立。我默然站立,心潮起伏,想著中華男兒在二戰中遠渡重洋,參加了二戰中決定性的諾曼第登陸戰,並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付出了死傷二萬餘人的代價。我的眼眶含著熱淚,低垂下頭,肅然向這二萬多名無名英雄、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默哀致敬! 給所有的人回顧難以磨滅的中華民族血淚史,與曾經被扭曲的歷史真相....。 讓我們全體肅立,向這兩萬多名的無名英雄們敬禮!高呼〝中華民族萬歲!萬萬歲!〞 中國加油!中國人加油! 這一段有關國民政府第52軍的光輝歷史,是由大陸內地一位有心的學者,萬里追蹤所發掘出來,身在台灣國民政府治理下的學者、史家---官方的有關單位,特別是軍方的史政單位,真該汗顏啊! 二戰結束已經70多年了,東、西方對峙時的自由與共產世界也已改觀,所謂的「鐵幕」早已不復存在!雅爾達密約的幾個「巨頭」早已灰飛煙滅,誰還能有權「隻手遮天」?又有何理由去煙滅中國52軍兩萬多名英勇官兵的豐功偉業,為了中國人的榮譽與民族利益,犧牲性命,視死如歸,為美國陸戰隊(第一師)衝鋒陷陣,在他們之前第一波登陸,為他們打開血路,讓他們美國人去收戰果,當英雄!這些為解救歐洲人民,為民族利益而犧牲的英勇事蹟怎能讓它永被埋呢? 朋友!讓我們:讓我們透過所有工具-----包括網路----向全世界傳播,如果您的外語能力能夠表達,請您盡其所能用外文(不論任何外文都好)轉發,讓外國人也知道羅曼第豋陸的成功,中華的52軍是位居首功的! 當我們看到所謂的歐戰勝利「羅曼第豋陸」紀念活動,參戰國的國旗飛揚,碩果僅存的幾位參戰老兵,接受英雄式的歡呼時,我們不禁要為我們中國的52軍的烈士們抱屈-------當我們有一點能力為他們申張不平時,我們就盡些心力吧! 一段被淹沒的史實 中國52軍浴血奮戰諾曼第才使中國獲得聯合國常席位 根據最新美國解密的文件,經過有良心的歷史學家的發掘,發掘出不爲世人所知的過去。蔣公在二戰期間,不但把目光放在了中國戰場,更放在了歐州戰場,而這些史實卻被教科書埋沒在歷史中,很長一段時間裏,國軍一直被認爲是無能的代名詞。殊不知,在一九四四年的諾曼底戰場上,一支國軍部隊用鮮血告訴了世界,什麽是國軍的血性。在二戰之後成立的聯合國當中,中國取得了至關重要的五常席位,從而獲得了國際事務的發言權。世人都以爲這個席位只不過是羅斯福等巨頭們的施捨,殊不知,它卻是由幾萬中國軍隊戰士的鮮血換來的,在美國最近解密的二戰檔案中,這段歷史真相才展現在世人的面前。 讓我們把時鐘調回到一九四三年五月,此時二戰已經進行了四年。在東歐,經過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已經轉入戰略反攻,納粹德國節節敗退。在西歐,經過不列顛空戰失敗的德國空軍早已無力控制英吉利海峽的制空權。在這種有利形勢下,丘吉爾和羅斯福在華盛頓舉行會議,商討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的問題。同時,面對勝利的曙光,羅斯福初步提出了聯合國的構想,提議由英美蘇法中擔任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但是這個建議遭到了丘吉爾的強烈反對。丘吉爾認爲國軍在中國戰場上的表現極其糟糕,讓中國成爲常任理事國簡直是在“開玩笑”。羅斯福很明白的告訴丘吉爾,讓中國加入安理會的目的就是爲了戰後鉗制蘇聯。丘吉爾的回答是“讓中國人鉗制蘇聯?你認爲中國人的戰鬥力比義大利更強嗎?”羅斯福沒有爲丘吉爾的無知而生氣,反而是列舉了國軍在淞滬戰役,台兒莊中的優秀表現,試圖讓這位不瞭解中國戰場的朋友改變主意。但是從鴉片戰爭以來大英帝國所積累的對中國的蔑視感不是幾句話能消除的。爲此,羅斯福又拿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提出在第二年進行的開闢第二戰場的戰鬥中,讓中國軍隊參與進來,如果證明“其戰鬥力符合一個常任理事國的標準”,那麽丘吉爾就不得反對中國進入安理會。對這樣的折衷方案,二人達成拹議。 在與丘吉爾達成協議之後,羅斯福將此消息知會了正在美國進行第一夫人外交的宋美齡。蔣夫人雖然對丘吉爾的無理感到生氣,但是這位有著強烈政治直覺的女人知道,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最好機會,一旦進入安理會,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就將確定。於是宋美齡在得知這一消息的第一時間就將其告訴了蔣介石。此時的蔣介石正爲日本對重慶的轟炸心煩不已,但是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他難得的從躲了兩年的掩體當中走了出來。雖然正面戰場上日本給國軍的壓力依然很大,但是蔣介石還是決定抽調駐守雲南的五十二軍,爲即將到來的歐洲戰役做準備,幷且指示宋美齡爲這支部隊爭取到足夠的裝備。在宋美齡的斡旋下,羅斯福對蔣介石提供了一切可能的援助,幷且在運力吃緊的情況下,將五十二軍運往夏威夷,由美軍陸戰一師對其進行訓練,同時按照重裝部隊的指標,爲其配備坦克大炮等裝備。在半年的時間裏,五十二軍的將士們在陸戰一師嚴苛的教鞭下,進行著艱苦卓絕的訓練。首先一關便是體能訓練,要求所有人的萬米成績必須達到十八分鐘,否則就要淘汰回國。面對陸戰一師“東亞病夫”的嘲笑,五十二軍的將士們夜以繼日的訓練。幷且在隨後的兩軍運動會中,以壓倒性的優勢戰勝了陸戰一師。除此之外,戰術,武器的操練都堪稱魔鬼般,但是將士們克服了種種困難。在一九四四年初舉行的一次演習當中,五十二軍用了一個小時,就攻克了陸戰一師把守的灘頭。從此之後,陸戰一師再也不敢小看五十二軍的將士,甚至瓦胡島上的姑娘們,見到了五十二軍的將士們,也會送來飛吻,常常惹得害羞的中國小夥面紅耳赤。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一九四四年五月,在和護士們舉行了最後一場party之後,將士們準備出發了。這一夜,軍長ShirWong中將特意爲士兵們放了一個晚上的假,因爲他不知道自己手下這些可愛的士兵以後還有沒有機會再回到這些美麗的護士身邊。 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大霧籠罩著諾曼底的海灘,五十二軍將作爲盟軍的先頭部隊,打響對德國作戰的第一槍。其中第二師在Wat-LongLim的帶領下,負責左翼突破,第二十五師在師長YuepShir帶領下,負責中路的攻堅,而195師的師長LimYoung則負責帶領本部對右側進行佯攻。和他們幷肩作戰的是美國的王牌部隊,也是他們的老師——陸戰一師。在炮擊和轟炸之後,慘烈的登陸戰開始了。 第一個登上灘頭的士兵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我們只知道他有個很淳樸的外號“劉大棒槌”(WoodenClub,Liu),這應該是一個山東漢子。在他踏上灘頭的一瞬間,就被德軍的二十四磅榴彈炮炸飛,如今,世界忘記了他,中國也忘記了他,只是在塵封的文字裏,還有著零星的記載。負責中路的二十五師在德國的炮火之下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前面的一個碉堡吐出邪惡的火舌,吞噬著士兵的生命,師長石越見此,心急如焚。此時副師長Chung-GoSun主動要求組織一個十人的小隊,進行攻堅。在火力的掩護下,chung-gosun抱著炸藥包,匍匐前進,到了碉堡之下,一躍而起,托起炸藥包,高呼“爲了中華民國,前進”。一聲爆炸聲過後,橫在二十五師前面的攔路虎終於被拔掉,二十五師順利占領了灘頭,幷且建立起臨時陣地。左側突破的第二師在付出了五千人的代價之後也占領了灘頭,師長Wat-LongLim陣亡,由副師長Buk-Yee,Shar代理師長之職。 相比之下,負責佯攻的195師很輕鬆的就拿下了陣地。此後的幾個月時間裏,三百萬盟軍從五十二軍守護的陣地當中登陸,源源不斷的向前攻擊,像一把利刃,插入納粹德國的心臟。原本這支部隊在經過短暫的休整之後,將要和盟軍一起攻克柏林,但是由於豫湘桂會戰的爆發,國內戰事緊張,他們被緊急抽調回國,留下了未能攻克柏林的遺憾。 在得知五十二軍輝煌的戰績之後,丘吉爾終於不再反對中國成爲五常之一,於是在接下來的雅爾塔會議當中,確定了中國在聯合國當中的地位。抗戰勝利之後,五十二軍被調入東北,阻擊第四野戰軍。諷刺的是那位在諾曼底登陸戰中陣亡的Wat-LongLim師長,是林彪的表兄。手足相殘至於此,杜魯門也覺得很憤怒,隨著國軍內戰失敗,杜魯門對蔣介石極度不滿,於是將怒火發到五十二軍頭上,命令銷毀所有與五十二軍有關的公開資料,將五十二軍的功勞記在美國陸戰一師的頭上,因爲他認爲“這支軍隊已經喪失了他的血性,他不配擁有諾曼底戰役的榮耀”。在杜魯門的淫威下,西方國家也不再宣傳五十二軍的光輝戰績,敗退臺灣的蔣介石自顧不暇,而占領大陸的共産黨也不會允許對國民黨將士英勇抗戰的宣傳。在官方的記載中,只有“五十二軍在長沙會戰之後,駐防雲南,負責後方的安全”。 瓦胡島上,有一群姑娘,在戰爭結束之後,每天都會來到機場和港口等候,等候那些讓她們心動的中國小夥凱旋。一年又一年,姑娘變成了老太太,等候的人越來越少,最終一個也沒有了。而那場揮灑了中國人鮮血與榮耀的戰役也就此塵封在歷史的記憶中。 編者按:筆者在查閱二戰史料時,發現了史泰先生撰寫的一篇題爲《五十二軍浴血諾曼底,中國終獲五常席位》的文章,文中號稱根據美國最新解密檔,在六十多年前的諾曼底登陸戰中,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二軍用自己光輝的戰績向世界證明瞭中國軍人的實力和尊嚴,幷且爲中國爭取到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只是因爲政治和其他原因,這段歷史早已被故意淹沒在塵埃之中。筆者爲了查證那段歷史,決定遠赴臺灣和美國,尋找那個消失的真相。 啓程...... 在計程車上,司機很快就發現我是大陸人,在和他的聊天當中,知道他是榮民的後代,這也正好省去了打聽榮民村的煩惱。汽車在臺北的大街小巷之中穿行,這座城市完全沒有北京那種宏大而浮躁的感覺,有的只是民國的精緻和完美。半小時之後,我到達了目的地——榮民村。 行走在榮民村,耳邊傳過的是各種方言,四川話,湖南話,河南話。我不斷的向那些悠閑的老人們打聽,問他們是否認識五十二軍的士兵。終于,在一位老兵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座小屋門口,老兵顫巍巍的敲門,用那鄉土味十足的四川話叫到“範伢子,有人要采訪你哦”。一會功夫,一個精神矍鑠的老者打開門,當聽說我的來意之後,他先是警惕的看著我,但是隨後便露出了笑容,邀請我進去。 被采訪的老兵叫范閑,今年已經九十高齡,他曾經是二十五師警衛團的士兵。這段諾曼底登陸的歷史,因爲受到美國的壓力,蔣介石一直要求他們封口,所以老人一開始才會警惕。不過隨著老兵不斷逝去,知道這段歷史的人已經不多了,所以老兵雖然違背了蔣公遺願,但是爲了不讓戰友的功績被埋沒,他才決定接受采訪。從他的口中,我才知道原來解密文獻中的那位第一個沖上海灘的WoodenClub Liou的真名叫劉肖博,外號劉大棒槌。在說起戰友的時候,老兵起先笑的很燦爛,他在回憶那個美好的歲月,而說到劉大棒槌的陣亡時,老兵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劉大棒槌是個憨厚的山東漢子,在瓦胡島訓練的時候和范閑老兵住上下鋪。因爲他的憨厚,士兵都喜歡拿他打趣,瓦胡島上的護士見到大棒槌憨態可掬的笑容,也常常掩面而笑。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在那場著名的諾曼底登陸戰裏,劉大棒槌堅決要求打頭陣。大家都認爲這是十死無生的戰鬥,但是大棒槌還是一副憨態可掬的笑容,第一個沖上了灘頭,卻被飛來的炮彈炸倒。老兵沖下去,要將大棒槌扶上船,可是大棒槌已經不行了,只是笑著說“記得去看俺娘”。老人搖了搖頭,說“從諾曼底回來先是打日本人,接下來就是打TG,蔣公不忍中國人自相殘殺,來到臺灣,把TG封鎖在大陸四十年。 等到七十年(民國紀年)党國不再封鎖大陸的時候,我去了大棒槌家鄉,才知道大棒槌的娘三十四年就過世了,他還有個相好,叫陳萍萍,在三反五反中因爲“通敵”被打成殘廢。在見到她的時候,她坐在一輛木頭輪椅上,腿上還蓋了一塊破舊的毯子,似乎是在爲傷腿遮風,似乎又在遮掩著那張殘腿。她得知大棒槌的死訊後什麽也沒說,只是眼神中的希望變成了失望,我也不知道說什麽,給了他五百美金就走了。”聽到這裏,我不禁悲從中來。 采訪完之後,老人送我離開榮民村。在村口,老人依依不捨的向我揮手。在離開的路上,我在回味采訪老人時的每一個場景。不由得感慨老天對老兵真是不公,讓他離鄉背井六十餘年,讓英雄的事蹟埋沒了六十餘年,不過也許老兵又是幸運的,如果留在了大陸,他們會是怎樣的結局呢? ...... 字裏行間的回憶 依依不捨的離開了臺灣,下一站是弗吉尼亞,也就是“countryroad,takeme home”中描述的那片美麗土地,我們的目的是前往五角大樓,查閱解密的二戰資料。 五角大樓如迷宮一般,工作人員帶著我到了檔案室。指著一個書架告訴我,上面就是要找的資料。翻開已經泛黃的檔案,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一整天的時間裏,我都在查閱這些史料,幷且認真的做了筆記。通過史料,我得以知道一個個歷史的真相,一個個冷漠卻又觸目驚心的數字。 五十二軍滿員兩萬九千一百三十七人,在諾曼底登陸戰中,殲敵四萬七千四百五十一人,自身陣亡一萬零二百五十人,傷九千五百二十七人,這是多麽輝煌的戰績。但是戰後,因爲國民黨內戰的失敗和杜魯門的震怒,這段歷史被封存。不過我還是感謝杜魯門,沒有將所有資料全部銷毀,卻留下了這一份檔案,供後人評述。 檔案還記載,當時國民政府之所以調動五十二軍,就是因爲它強大的戰鬥力。但是五十二軍負責駐守雲南,保衛抗日的大後方,爲此,陳誠想了一個妙計,用一批新兵和五十二軍進行了掉包。爲了做到萬無一失,五十二軍的軍長和師長仍然呆在雲南,從其他部隊調來了一批新的少壯派軍官,包括軍長,也就是檔案中記載的Shir Wong,以及三位師長,和士兵一起遠赴重洋,前往瓦胡島。 ...... 年輕時的安吉麗娜是瓦胡島上人見人愛的美麗姑娘,一九四三年的時候,她才十八歲,剛從高中畢業,在亞歷山大醫院實習的時候,她結識了一位帥氣的中國軍官,幷且相愛。安吉麗娜只知道他來自遙遠的中國一個叫克拉瑪依的城市,大家都叫他“Shar”。 而快樂的時間是短暫的,一年之後,這批中國軍隊就要前往諾曼底,出發的前一夜,安吉麗娜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獻給了“Shar”,他也將自己掛的玉佩拿下,送給她,告訴她,等戰爭結束了就來娶她。但是六十多年過去了,她的Shar卻始終沒有回來。老太太拿出那塊玉佩,那是一個紅山玉龍的圖案。老太太說,自己不會中文,所以她也不知道shar的中文名,他們的女兒就跟她姓。 當女兒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後,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學習中文,按照父親姓的讀音,給自己取了個中國姓名。她拿出女兒的名片,我才發現上面有個很雅致的中文名“肖青璿”。老太太說,自己的女兒現在已經六十多歲,但仍然在中國的阿克賽欽地區一邊支教,一邊打聽“shar”的下落。我也答應老太太,回到中國之後,會幫助她尋找她的愛人。 尾聲 坐在瓦胡島雪白的沙灘上,翻開記事本,我的眼角濕潤了。還記得一位母親對她陣亡兒子所說的話,”對於世界,你只是一個普通的士兵,對于我,你卻是全部“,對於母親如此,對于戰友,對于愛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逝者已去,唯望生者得安。 遙望如血的殘陽,我在想,也許六十多年前,五十二軍的將士們就是在這裏操練演習。而今物是人非,他們所保衛的祖國也走上了另一條歧途。希望他們的在天之靈保佑中華,保佑所有熱愛民主和平的中華兒女。 後記 十天的時間,從北京到臺灣,到弗吉尼亞,夏威夷,再回到中國,跨越半個地球的旅程讓我心力交瘁。但是還是覺得很值得,因爲我始終相信歷史的真相是不會被抹去的。最後我想向史泰先生表示敬意,雖然由於語言和時間原因,他的文章中有不少錯誤,但是如果不是他嘗試著將英文文獻介紹給我們,我們不知道還要等到多久之後才會知道這段歷史。 (看完,我也已淚流滿面——想起了宏偉殘酷的武漢會戰,淞滬會戰,台兒莊會戰等,參加遠征軍的國民軍英雄將士們,鄙視掩蓋歷史欺騙人民的天朝統治者,尊敬還原歷史的本文作者。)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此文章是8/23友人傳來的,找不到出處,但其中的有些說法確實是楊渡所言,文章有點長,值得看看,轉貼~ #八二三炮戰這一天,來發一則歷史故事。文長,但值得一讀。 《八二三炮戰》/楊渡 1958年8月21日,蔣介石任命的第一位文人國防部長俞大維聽說有一師海軍陸戰隊的官兵要增援馬祖,他急得趕赴基隆海軍碼頭,果然有一師待命上船。他把負責的副參謀總長羅列找來問道:「金門現在非常危急,為什麼不增援金門,而增援馬祖?」 羅列無奈的說:「這不是我的決定。」 他再去問參謀總長王叔銘,答案竟是:「我怎麼有權做這個決定?」很顯然,這是最高層的決定。俞大維雖然文人性格濃厚,也不敢公然違抗蔣介石的命令,他想了一個兩全的辦法:叫陸戰隊官兵照計劃出海,但在基隆外海繞一圈後,即轉往金門。他負全責。 事實上這是一個大膽的決定。依照俞大維得到的情報,共軍不斷向福建集結,陸海空三軍的兵力,已遠達超出尋常。8月8日起,共軍的殲擊機成群在馬祖上空飛行,做出要解放馬祖的架勢。國軍的空軍也出動去攔截,雙方在馬祖上空交火,都號稱凱旋而歸。此時蔣介石派出海空軍向馬祖進軍,也是理所必然。 然而俞大維卻從金門前線觀察共軍大部隊的移動與炮火的佈署,判斷出共軍的主要目標是金門,馬祖只是聲東擊西的戰術攻擊。他決定把主要兵力佈署到金門。這是一場睹局。 同樣的,做出攻擊決策的毛澤東也不好過。發動攻擊前,他幾度和主要將領開會,一再詢問美國可能採取的態度,和可不可能造成美國人的傷亡。他平時總是把美國人說成「紙老虎」,不堪一擊的模樣,但內心裡,他真正的擔心是美國,他知道打起仗來,那是有高端武器、火力強大的「真老虎」。 事實上,毛澤東決定發動八二三炮戰,竟然是起因於中東黎巴嫩的一場革命。1958年黎巴嫩左翼發動武裝起義,反對親美的執政當局。這本是內戰,不料美國隨即從各地派大批兵力去支援政府軍,英國也出動鎮壓。毛澤東看不下去,在北京發動五十萬人大遊行,在中國各城市也發動學生遊行。但毛澤東認為遊行只是道義支援,得有實際行動才有力量,於是決定發動台海的戰事,用遠東戰爭來牽制美軍。但台灣與澎湖與美軍簽有協防條約,打台澎等於跟美國直接打;而金門馬祖不在協防範圍內,打這兩個地方,是中國內政,美國沒辦法反應。他決定發動金馬攻擊。7月18日,他在解放軍會議中作了明確的宣告。共軍的佈署移防,自此全面展開。8月8日開始依計劃先攻馬祖。 8 月23日下午。毛澤東召集將領,進行最後會議,決定依計劃發動炮擊。將領把毛的決定傳達到福建最前線,下午5時30分,金門炮擊開始了。幾萬發炮彈像雨一樣,落向金門。 這時台灣的國防部長俞大維正在金門。他是在前一天的半夜抵達金門,隔天一早,在金門防衛司令部所在的翠谷餐廳用早餐。他認為翠谷是一條狹長的谷地,不利防衛,因此開始遷移司令部。早餐後他去了大膽、二膽和小金門,下午五點回到金門本島。他向官兵說一些打氣的話之後,準備去參加司令官胡璉設在翠谷水上餐廳的晚宴。胡璉對他說:「今天晚上有美軍顧問離開金門,我們準備晚宴歡送,有部長參加會更熱烈。」 文人性格的俞大維想了想說:「如果我參加,美軍顧問反而拘謹,大家都不能開懷喝酒,我還是不參加的好。」 胡璉還力邀,卻說不過他,只好作罷,他回過頭要返回水上餐廳,俞大維不知道想起什麼事,突然叫住他說:「等一下,伯玉,我還有事。」 話聲剛落,翠谷方向突然有一陣一陣的白色煙柱炸開了。 「那是我們處理廢彈嗎?」俞大維訝異的問胡璉。 「不是啊!」胡璉心裡也感到納悶。 在還來不及回答的瞬間,巨量的炮彈像大雨一般,狂暴的落下了。 第一群炮彈有三千多發,全部落在翠谷附近,這顯示中共對金門防衛司令部的地形有充份掌握,目標明確。 在水上餐廳用餐的人,大多數在炮彈落下的剎那,第一時間就地掩蔽到桌子底下,而沒有經驗的人反而向外衝出去,卻正好迎上落下的炮彈,死傷慘重。空軍副司令官章傑、海軍副司令官趙家驤、另一副司令官吉星文皆中彈身亡。美軍死亡兩個。總計在四小時不到的時間裡,共軍對金門炮擊了五萬七千餘發炸彈。而國軍則因通訊中斷,無法指揮攻擊,只能由部份官兵自行發炮還擊,擊發了三千六百多發,雙方不成比例。金門官兵的傷亡,達到四百多人。 直到9點10分左右,共軍的炮彈終於停止。但更重要的是,共軍會不會隨之發動登陸作戰。愈大維判斷,如果共軍要登陸,一定會先發動「攻擊準備射擊」,以強大火力壓制第一灘頭。但顯然沒有。他更擔心,明天以後,炮擊還會繼續。 午夜時分,台灣派出的一艘軍艦駛抵金門,這是來接俞大維和其它受傷的美軍顧問前往澎湖。俞大維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頭後枕部腦殼有一個米粒大小的彈片,因無大礙,醫生決定先不開刀,讓它留在原位。俞大維一想,這彈片雖小。力量稍稍大一點,進入腦部,大概也沒命了。 俞大維一回到台北,立即到美軍協防司令部與美國中將史慕德商談。他帶著彈傷去向史慕德證明,金門炮戰已經開打了,是共軍先動手破壞和平,道義上美國必須援助台灣,否則亞洲和平不保。 國防部長面臨共軍攻擊,回到台北沒向三軍統帥蔣介石報告,反而先去與美軍協防中將商談,這像話嗎?然而明白人都知道,這一定是蔣介石的授意。他要引起美國的同情,發動更強大的反擊。 美國協防中將史慕德在回憶錄中寫到:「此後的六個星期中我幾乎未回過家。炮擊極為猛烈,其目標既為軍事設施與外島補給作業。此種奇襲狀況,正是中國人要以使美國捲入直接對抗共黨的軍事行動中。」史慕德很清楚,美國的「共同防禦條約」中,如果「外島」遭到攻擊而威脅到台灣本島的安全,則「我們將協助防禦」,否則就是「顧問諮詢及後勤支援,無直接軍事支援」。 史慕德申請到第七艦隊的某些單位向他報到,調來日本的第十一海軍陸戰隊航空分隊,以及菲律賓第五航空司令部提供後勤飛機支援,這些都用於防衛台灣本島。他還提供這些飛行船艦為金門的運補船護航,但不許美國的機、艦向大陸射擊。 但蔣介石可不這麼想,他希望藉這次事件,引美國參戰。如果美國參戰,戰爭就會演變成美國與中共的戰爭,他便能藉由美軍的強大戰力「反攻大陸」。但這不能明說,因此他請俞大維向美國表達,由於金門炮擊嚴重,本島隨時有被攻擊的危險,因此請美國「以飛機和自備炸彈,去轟炸大陸,壓制大陸火炮」才能有效消滅對岸的攻擊火力。 史慕德認為壓制有理,但他必須請示華盛頓。不料華盛頓覆電是:「不。不要讓他們去做。但別說『不』,你只要說,如果他們要去做,則得不到支持和支援。因為那是他們所等待的──在大陸發展成某種大戰爭,使我們不得不去幫他們的忙。」 華盛頓顯然看穿了蔣介石的計謀。史慕德在回憶中說,八二三炮戰的幾星期內他瘦了十五磅,天天在午夜和華盛頓連絡後才能回家。而如果「誤用美國空軍去壓制大陸的火炮,那會是另一場國際大戰」。 事實上,8月24日開始,金門不僅繼續炮擊,幾萬顆炮彈把金門打得毫無還擊之力,更以魚雷快艇攻擊台灣過來的運輸艦,金門與週邊島嶼補給中斷,糧食與彈藥缺乏,要堅持下去非常困難。所幸美國調的艦隊陸續抵達。 9月7 日,美國軍艦護航的運輸大隊終於抵達金門海域,美軍艦隊在兩側,台灣運輸艦隊在中間。共軍在前線指揮的葉飛頭大了,他請示毛澤東:「打是不打?」 「 照打不誤」毛答。 葉再追問:「美艦一起打?」毛答:「打蔣艦,不打美艦。」 「那如果美艦對我們開火,要不要還擊?」葉問。 「沒有命令,不准還擊。」毛答。葉飛以為自己聽錯了,再問一次,答案相同。 毛還交待等艦隊到料羅灣港口再打。運輸船一到料羅灣,毛澤東就下令開火。沒想到,此時美軍艦隊竟不顧國軍艦隊,船一開,就往台灣的方向跑了。國軍正在港口下補給,來不及跑,損失了三艘軍艦,損傷數艘。 美軍艦隊的落跑行為,讓葉飛在望遠鏡中都看傻了眼。他向毛澤東報告,毛也大吃一驚,原本以為會引來大戰,所以小心翼翼,卻不料雙方都在玩「政治訛詐」。9月7 日這一場交鋒,讓蔣介石、毛澤東、美國都清楚了彼此的底限。美國的防禦條約,就是以冷戰圍堵防線為準,只到台灣澎湖,至於金門馬祖,是蔣介石要的,美國至多協助補給,連防守都說不上。 自此,美軍協助國軍,但只幫忙護送補給艦隊到金門外海,靠料羅灣那邊,國軍自己進去,風險自負。而中共也只選擇性的打國軍。 形勢至此很清楚,蔣介石要用金馬拖美國下水,美國不要金馬只保台澎,中共要金馬但不要美國來插手。這三方的糾纏矛盾中,為了避免被拉下水,美國想要解套了。 9月30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在一場記者會中表示:「如台灣海峽獲得相當可靠的停火,國軍繼續駐紮在金門馬祖就是不明智的。」所以美國希望蔣介石從金馬撤軍,放棄金馬。蔣介石次日就毫不猶豫的回敬道:「我們毫無接受的義務」。而中共則回應說:「雙方並未開火,何來停火?」 至此,金門戰役變成一場政治角力了。毛澤東發動戰爭,是為了拿下金門,可一旦拿下,就中了美國的計;但不拿下,那發動戰爭所為何來? 蔣介石則不能放棄,因為一旦放棄,台灣澎湖的安全防衛全部聽命於美國,整個台灣真的成為美國的一個軍事基地,他連置啄的餘地都沒有。他沒忘記美國曾想拋棄他,運用吳國楨、孫立人來管理台灣、控制台灣的企圖。 美國企圖至為明顯,放棄金馬,保衛台灣,美國的防衛系統可以後退一百公里,且控制台灣更容易。 在此期間,蔣介石曾傳話給毛澤東、周恩來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根據喬石在1994年(時為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告訴當時擔任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部負責人、著名華裔學者王冀的說法,在金門炮轟最猛烈之時,蔣介石派人傳話給周恩來說,如果解放軍再不停止炮擊,他(蔣介石)將不得不聽美國人的──撤出金門馬祖,屆時時間一旦拖久了,中國就有分裂之虞。 喬石在中國長期負責情報與安全部門,他的情報掌握比誰都準確,此言當然有事實根據。它透露出一個訊息:當時蔣介石和毛澤東都已經警覺到金門是兩岸連結的關鍵樞紐。 10月5日,毛澤東以國防部長彭德懷的名義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佈自10月6日起,停止炮擊七天,讓金門軍民補給。他甚至明言:「你們領導人與美國人訂立軍事協定,是片面的,我們不承認,應予廢除。美國人總有一天肯定要拋棄你們的。你們不信嗎?歷史巨人會要出來作證明的。杜勒斯九月三十日的談話,端倪已見。站在你們的地位,能不寒心?歸根結底,美帝國主義是我們的共同敵人。」 一星期後共軍有幾天零星炮擊,10月13日,毛澤東再發表〈告福建前線人民解放軍〉的信:「金門砲擊,從本日起,再停兩星期,藉以觀察敵方動態,並使金門軍民同胞得到充分補給,包括糧食和軍事裝備在內,以利他們固守。……這是民族大義,必須把中美界限分得清清楚楚。我們這樣做,就全域說來,無損於己,有益於人。有益於什麼人呢?有益於台、澎、金、馬一千萬中國人,有益於全民族六億五千萬人,就是不利於美國人。有些共產黨人可能暫時還不理解這個道理,怎麼打出這樣一個主意呢?不懂,不懂!同志們,過一會兒,你們會懂的。…」 很快大家就懂了。10月21日,杜勒斯訪問台灣,依舊希望蔣介石自金門馬祖撤軍,固守台澎,讓兩岸停火,永久隔離。但蔣介石堅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休。最後蔣介石甚至說:「在我活著的時候,不會撤軍。」 據說,杜勒斯在此次訪台過程中,曾詢問蔣介石要不要使用核子彈,去摧毀福建的共軍。因為據後來解密的資料顯示,此時美國在台灣不僅佈署鬥牛士飛彈,也暗藏了核子彈,而杜勒斯從韓戰以來,一直是支持美國使用核子武器對付大陸的人。蔣介石詢問杜勒斯,那核子彈的威力多大。杜勒斯回說,大約等於廣島原子彈的威力。蔣介石認為殺傷力太大,會引起國際反應,加以拒絕了。無論國共內戰如何慘烈,蔣介石在激戰中,仍拒絕對中國人民使用核子彈,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10月25日,毛澤東又宣佈了金門的最新政策是「單打雙不打」,即雙日不炮擊,單日才打炮,但也不一定會打。 毛澤東的停火,讓蔣介石得以喘息,充份補給後,繼續再打。 這確實是一場非常「詭異」的戰爭,誰都看不懂。可以打敗對方而不打,停下來,讓對方休息夠了再來打。戰爭不是為了勝利, 而是為了延續內戰關係,為了讓美國人無法達到目的。 在這一點上,毛澤東是暗助蔣介石的。但蔣介石也維護了自主自立的立場,沒有讓台灣變成另一個琉球。 毛蔣之間彷彿有一種默契,聯手起來對付美國,以阻止美國將台灣分裂出去,與中國永久分離的企圖。 這一場戰爭也讓當時的蘇共總書記赫魯雪夫完全看不懂。他問毛:「毛同志,你何以在即將達到勝利之際,停下腳步?」毛的回答是:「我們所要做的是顯示吾人之潛在能力,我們不要蔣介石距離我們太遠,我們要留他在我們勢力範圍之內。」赫宿雪夫仍不解,認為毛澤東把敵人放在隨時可以攻擊自己的身側,是非常離譜的事。 金門的炮戰就這樣打打停停,一直到1979年1 月1 日,由當時國防部長徐向前宣佈「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建交,自即日起停止對金門炮擊……」,才終於劃下句點。 然而,1990年,當台灣的紅十字會代表陳長文與大陸紅十字會代表樂美貞在金門會面,簽署兩岸分隔四十年之後,首度以兩岸為主體而簽署的協議時,樂美貞不禁想起當年八二三炮戰的時候,毛澤東沒有攻下金門,而是留下一個後路。他不禁讚嘆道:「智慧啊!真是太有智慧了。」 誰能想到當年為彼此留下的一條活路,會是打開歷史新頁的伏筆。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