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有水的地方要直接跨過,不要因為小面積 小區域而踩在水面上,請千萬要小心、警惕自己!!

現有回應

  • uienwt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影片為後製,並不是真實發生事件。當男子身影消失後,再銜接上原先影片中,雨傘掉落地面的畫面。此處作法可將原影片中,仍在畫面中但並未真正掉入水坑的男子,以後製特效的方式遮蔽,單獨留下雨傘掉落的景象。

    出處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4473
    4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文長)(可分享) 反覆思考了一天,我還是決定把昨天發生在我身旁的小意外po出來,以此警惕各位父母 昨天和老公帶著兩寶(4Y+1.5Y)去某室內游泳池的兒童池玩水,池深約40-50公分而已,救生員也不在少數,算是個安全的戲水環境 我和老公輪流照顧兩寶,即使兒子已經四歲多,身高100多公分,站起來水深不到他的一半,但我依然全程緊盯,視線完全不敢離開,就連輪到我去游泳時我也會千叮嚀萬交代老公「顧小寶同時不能忘記看著大寶!」 當時老公先去游泳,我帶著兩寶在兒童池玩水,兒童池就只有幾個人而已,我剛好眼角餘光瞄到遠處一個戴著泳圈的幼童,沒多想,但下一秒驚覺不對,他的臉是趴在水裡嗎? 我轉過去看,太遠了,先大叫引起注意!那孩子旁邊完全沒人!我看到他媽媽人在外圍休息區,也剛好發現孩子不對(但休息區和兒童池中間有圍欄杆,要到孩子所在處還要繞旁邊過去,要花一點時間) 我立馬扛起身邊正在玩水的女兒,用盡全力在水中跑,那孩子在泳池中央,距離我們的邊緣處是有一點距離的,水中真的好難走,我跑過去可能十來秒的時間,但對當時的我來說真的好久好久好久好久!像跑了五分鐘都還沒到! 後來我終於抓到那孩子的手臂一把拉起他,但一個孩子+泳圈被水吸住的重量真的很重,我手上還抱著我女兒也快掉下去,不知突然哪裡來的神力,把我女兒用腋下用力夾住,空出兩隻手抱起那孩子,一直對他喊你有沒有怎麼樣?他臉色發白、兩眼瞪大、嘴巴張開瞪著我!卻沒有發出聲音⋯我嚇死了! 那個表情我到現在還記得 腦中開始想著天啊!CPR怎麼做???還好過了幾秒之後他哭了出來,這時候他的媽媽也正好趕到,趕緊抱他上岸,他開始大哭,我鬆了一口氣 這一切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 但我卻覺得好久,包括他那沒反應的幾秒,對我來說都像幾分鐘沒反應一樣😨 趕緊回頭安撫看傻眼的兒子,但我自己其實嚇到雙手一直抖,到我先生五分鐘後回來時我還在發抖⋯⋯ 那孩子目測大概兩歲,我猜測父母可能以為戴著泳圈很安全而疏忽了,結果泳圈側翻把孩子牽制住,他兩腳卡在泳圈裡,讓他完全沒有起身的辦法 這個經驗讓我更確定兩個常識 一是 ⚠️泳圈非常非常危險! ⚠️泳圈非常非常危險! ⚠️泳圈非常非常危險! 大人一定一定要在旁邊顧著! 當泳圈不平衡翻倒之後,別說是孩子,就連大人都不一定能自救! 何況孩子如何知道要保持平衡這件事,開心起來跳啊踢啊後仰側翻都來! 假如那孩子沒有被泳圈卡住他也許還可以本能的站出水面,但他完全被卡住了 而我發現他的時候,其實我也不知道他卡多久了 大人絕對絕對不要因為孩子在泳圈上就鬆懈!🙏🙏🙏 第二個重點是 溺水的人真的真的是非常安靜不會呼救的 之前就看過一些文章說溺水的人是不會呼救的,因為他根本沒辦法呼救,我算是見識到了(太可怕!我真的經不起驚嚇😨) 他的腳有在水面下掙扎,但水面上是平靜沒有聲音的 記得不久前看電視剛好看到一位通告媒體人說起自己幾年前的經歷,也是遇到溺水的孩子,但不同的是當時她雖然從那孩子旁邊游過去卻完全不知道對方溺水,因為非常安靜,電視上演的那種還會叫救命的根本不太可能發生,最後那孩子搶救無效,當場回天乏術,已經過了好幾年,她說起來還是哽咽自責⋯ 所以我決定以後去有水的地方都要更加眼觀四面才行,今天這孩子也剛好是當時兒童池只有我們跟他,我才會去注意到,如果多幾個孩子在裡面嬉鬧我是不太會去注意的,也慶幸昨天決定推掉一個飯局帶孩子去游泳,我不敢想像若再多幾秒沒被發現的結果 最後希望大家不要責怪這孩子的父母,我想他們已經得到經驗,每個人都會有比較不懂的事,他們有跟我道謝,我也有告訴那位媽媽泳圈這種東西是很危險的! 至於救生員⋯當時真的很緊急沒注意到救生員在哪裡!也許就在旁邊柱子後方之類的,我無法確定狀況,總之後來救生員也有跟我道謝,我想大家都學到經驗了 打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檢討任何人,也不希望引起檢討任何人的效應 純粹是因為想到暑假到來,大家都會帶孩子玩水,但 就算有使用泳圈與任何輔助用品都還是要謹慎,如果有人能因此更加謹慎,而減少一件憾事發生,那就值得了 能力範圍內也要多多注意身邊的狀況 台灣溺水死亡率聽說是世界排名前幾名 雖然不懂為什麼,但還是衷心祈禱今年暑假不要有任何孩童溺斃的新聞,多一份謹慎就少一個悲劇 最後祝福全天下所有孩子都平安健康成長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代理人戰爭--美國準備把臺灣變成亞洲的烏克蘭 一個探討地緣政治及國際關係問題、擁有十多萬訂閱者的自媒體視頻節目 "新地圖" (New Atlas),5/13上掛了討論烏克蘭與臺灣的視頻,或可參考。 要點略以: (1) 俄、烏衝突如火如荼之際,要小心美國在其他地方挑事。 美國現在要利用臺灣對中國大陸進行代理人戰爭(proxy war),就像利用烏克蘭對付俄國一樣。 (2) 美國官員和媒體都已招認。 紐約時報一篇題為 "美國施壓臺灣購買更適合打贏中國的武器"(US presses Taiwan to buy weapons more suited to win against China)的報導,指出拜登政府敦促臺灣購買更多用於不對稱作戰(asymeyric warfare)的飛彈和小型武器,而自烏克蘭戰事開打已來,更為急迫。 紐時報導稱,俄、烏戰爭使美方和台北相信未來幾年兩岸戰爭風險會升高,而弱勢一方應把力量集中在機動性和精確打擊上。 但這完全不符實際。台灣的面積是烏克蘭的6%右,烏有人口4千3百90萬,台灣人口為2千3百萬。以烏人口、幅員(遠大於台)都無擊退俄國之可能,而人口集中在狹窄西岸的臺灣,更完全没有可能擊退大陸。 但這不是美國的重點,美國要的是向這兩個地方出售軍火。 (3) 拜登否認代理人戰爭之說,但只要戰場上相互撕殺的不是美國人,本質上就是代理人戰爭。 國會議員Dan Prenshaw 比較誠實。有人對他投票贊成撥款400億美元用於對俄戰爭,不以為然,他回稱削弱美國敵手的軍力而不必犧牲任何一名美軍性命,是值得的投資,是好主意。 不能奢望美國國會議員能分辨好主意、餿主意,但美國確在準備用臺灣進行代理人戰爭。 (4) 臺灣和烏克蘭不同不同,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無可爭議,而烏克蘭和俄國同樣是主權國家。但美國利用臺灣打代理人戰爭,不會理會國際法。 紐約時報的文章並說,美國訓練烏克蘭的軍隊,並提供武器,期打退俄國。 但俄國並無意圖拿下基輔,他們準備的是持久戰,拿下基輔的代價太高、風險大、後果難料。 美國在過去8年訓練了2萬3千烏軍,協助設置了一些軍事設施,並且提供了大量軍火,但並没有像他們所宣稱的擊退了俄軍。 俄軍拿下了Hassan市到整個頓巴斯地區,連結了俄國邊界,並拿下馬利烏波港,連結了克里米亞。 美國防部已承認俄國正主導(shaping)頓巴斯地區的戰場,逐步對烏軍進行包圍、殲滅、俘擄,烏軍正全面潰敗。 但西方政府和媒體仍繼續宣傳烏軍正在獲勝。這些謊言的目的是要讓戰事儘可能拖延,越久越好。 任何為烏克蘭利益著想的人都希望儘快和談,但美國故意拖過最佳的和談時機,要烏軍戰至最後一人。 為臺灣設計的也是這樣。 (5) 美國政府和媒體鼓吹臺灣不對稱作戰,進一步落實北京所指摘的干涉中國內政。 比較美國務院網站2021年5月和今年5月的版本,後者删除了 "(美國)認知臺灣是中國的一部份"及 "不支持臺灣獨立"。 另,美軍幾乎已半公開進駐臺灣,數目不多,但訓練台軍,就像先前在烏克蘭一樣。 這是對中國大陸的強烈訊號: 美國已不理會過去與中國大陸的協議,不理會在中國領土進行軍事活動的禁忌。除出售武器、訓練軍隊外,並不時派遣軍艦通過台灣海峽。 這是明顯的挑釁,不僅跨過了紅線,而且是在紅線內跳舞。(期挑起代理人戰爭.) (6) 多年來美國 "民主基金會"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D)在臺灣投下大筆經費從事分離主義宣傳和活動。臺灣現已有附屬的NED。 但這並不符合臺灣的利益。根據哈佛大學的經濟分析資料(economic complexity),臺灣經濟早已是整個中國經濟的一部份。臺灣現有一半的出口是輸往大陸和香港,而大陸也是臺灣最大的進口來源。 臺北現政府上臺之前,臺灣在各方面與大陸緩慢、逐步整合,符合臺灣的最大利益。 但現在推動臺獨,非理性破壞與大陸的關係,使經濟受害、內部不安,就像2014年時的烏克蘭。 這正是美國曾在烏克蘭所策動的事,直到戰爭爆發。 (7) 若與中國直接交戰,美國也有所評估。 美國軍方2015年曾委託智庫蘭德公司做了一份分析報告 "與中國之戰: 以不會想像的思維設想" (War with China: Thinking thro the Unthinkable)。該報告可上網查閱,其想定(postulate)是這場戰爭是區域性與傳統性,換言之,不是整個印太地區或核武的戰爭。 戰事涉及海、空軍力,各種飛彈及衛星、網路與電腦體系運作。 這份2015年的報告認為,美國要打這場區域戰的機會之窗(window of opportunity) 是在2015年到2025年之間,2025以後美國没有獲勝可能,中國的經濟和在這個區域的軍事力量進展會超越美國,無可逆轉。 報告說,即使是現在,中國在這個區域的軍力仍能和美國戰成僵局。最終結果將取決一些非軍事因素。 戰事如果拖得過長,超過一年,雙方經濟皆會有所損傷,但中國較重,GDP損失可達25%到35%,而美國則在5%到10%。 即使是短暫的衝突,也會使中國得來不易的經濟發展停滯,造成極大的困難與動亂,新疆、西藏、香港等地的分離主義活動會乘機而起。 (8) 報告說,中國也許會認為失去臺灣是不可承受之重,不惜進行持久的戰事。 但雙方應對戰事持續所要付出的代價和後果,各自評估,烏克蘭是個活生生實驗場(living laboratory),正可借鏡。 美國應思考對中國的經濟制裁效果是否會和對俄國一樣?東南亞國家會比較可能偏向中國。 西方想全力削弱俄國,但現在僅能期望在烏西建立緩衝區。烏克蘭這個戰爭代理人雖未被完全消除,但俄國已佔領了大片烏克蘭領土。 另外,臺灣的軍隊是否能和戰前的烏軍相比? 大陸是否會因此比較有動武之念? 又,一個衰落中的強權特別可怕,為保住第一強權的地位,往往會訴諸非理性行為。 美國這個衰落中的帝國,會比全盛時期更危險,為保住眼前甚至拾回已失去的利益,會不顧一切做出非常危險的事。 (9) 美國一向標榜在全球各地追求和平與穩定,但事實剛好相反,是世界動亂的主要根源。美國背棄一中政策,就像背棄許多條約與協議一樣,伊朗核武管制協議、美蘇核武管制條約、北約不東擴...劣跡斑斑。 (10) 美國在烏克蘭的所做所為,正是已經或正在臺灣所做。發生在烏克蘭的,也可能發生在臺灣,或美國想要拉進己方陣營的中國大陸週邊國家。 對於美國想對中國開戰的任何地點和時機,世人不能不有所警惕。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