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個月前
通告函
WarnerBros-VIP
尊敬的張曉媛女士:
此次通知您,您申請的《美國隊長4: 美麗新世界》這部影片的份額已經審
核通過,請您盡快準備好資金,進行份額認購,如果有任何問題請隨時聯繫官方
客服。
根據《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認可機適用)第六章的規定,認可機構應設立及
维持有效的政策,程序及管控措施以確保遵守有關打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金融制裁及武器
擴散資金籌集的相關法規。
認可機構應設立數據庫,儲存《聯合國制裁條例》及《聯合國(反恐怖主義措施)條例》的
指定個人及實體名單,以便對客戶及交易進行篩查。
金管局要求認可機構在每次名單更新時,儘快就所有新指定的個人及實體對其客戶名單進行
篩查,認可機構若在過去或現在與任何的個人或實體有任何交易或關係,應向聯合財富情報
組舉報。
https://warn arbros.cc 是我司唯一運行官網。
[email protected] 是我司唯一客服電子郵件。
溫馨提示:請您切勿輕信其他網站及冒用我司客服人員與您聯係,謹防詐騙。
華納兄弟嫩絲
兄弟娛樂
2024-07-12
M
*
LIMITED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5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MAS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根据新加坡內陸稅務局稅法令:《個人所得稅》《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条例》 新加坡內陸稅收局(IRAS)於1992年9月1日在新加坡正式立法成立,是財政部的一個法定機構, 並接管以前由內陸税收部門負責的職能。在1965 年獨立時,所得稅法令(Income Tax Act)有實質 改變,並在1966年1月1日起生效 《对 Coinitems 交易所實行金融交易會員帳戶通函》 尊敬的黃成功先生:您好! 感謝您對 Coinitems 交易所的信賴與支持!接新加坡金融管理 局和內陸稅務局通知。 應新加坡稅務局稅法令要求,現對一季度個人資本利得所得稅 開始稽核申報,對第三方轉帳加強監督管理並落實個人所得税征繳。 根據新加坡個人所得稅法律規定,按照個人偶然所得和其他投資所 得, 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適用***%的比例税率。Coinitems 交易所 嚴格遵守當地稅務法律、法規,全力配合新加坡內部稅務局一季度 個人所得稅征繳工作。經查詢,您當前帳戶 UID:658344,帳戶資金 154077. 17042USDT 獲利 129539.517479USDT。您應繳納20%的 個人所得稅 25907.9USDT 。您繳納完成後方可辦理交易所提幣至銀 行帳戶操作,你所繳納的 20%個人所得稅,可申請平台退稅10% 。 感謝您的配合! Authority 新加坡内链稅務局 enue 稅務處 二零二三年四月七日 Inland Revenue Authority of Singapore 新加坡內陸稅務局 抄送:新加坡內陸稅務局 Coinitems 數位貨幣交易所 TEMS coinitem 二零二三年四月七日印發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各位同學們晚上好! 關於這週相信跟上我步伐的同學已經成功取得了500%的收益了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時間總是步履不停 帶走 一些也留下一些讓人猝不及防 轉眼之間我們相識已是半年之久 這一路走來也是一次次帶領大家見證了投資市場中的魅力 執行力好的同學相信已經賺的盆滿缽滿 這一點我還是非常欣慰的 好了稍後我將解散此群組 下週開始就沒時間帶大家操作合約交易了 已完成了500%收益的同學可以先去找助教報名登記進入(基金預備役) 大家可以去coinpayex交易所先把資金提領出來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做好準備等我的基金申購通知 我給大家的承諾已經完成了 現在輪到各位同學兌現你們的承諾呢 關於coinpayex的納稅問題也有部分同學跟我反應真實性 這裡我就要跟大家說一下了 這是根据新加坡內陸稅務局稅法令:《個人所得稅》《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条例》 應稅務局稅法令要求,對第三方轉帳加強監督管理並落實個人所得稅征繳,根據新加坡個人所得稅法律規定按照個人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 大家也知道數字貨幣市場是去中心化這也導致很多人都利益這個權限做一些不法勾當洗黑錢 所以這也是象征調查大家帳戶的資金是否存在有非法交易 這一點大家可以完全放心我們都是正規買賣交易取得的收益 我們只需要按照流程去繳納一部分費用等待審核就可以了 當然這部分錢待審核完成後也是會退還到我們所提領的帳戶上 最後祝每一位同學在投資之路越走越遠 接下來正式開啟下一個掘金之旅 待我私募基金成功順利發行後我也會邀約基金預備役的每一位同學現場相見我們一起把酒言歡! 重要內容無需回復!!!
    3 人回報2 則回應2 年前
  • 【譯按】今年(2018)八月,西方主流媒體大規模報導聯合國指控中國關押一百萬名維吾爾族人於「再教育營」的新聞,中國成了各界共同譴責的對象。長期直接接收西方主流報導訊息的台灣媒體,也不疑有他地將這項指控帶入本島,成為渲染中國「無人權」的又一例證。 本報導檢視了西方主流媒體的報導內容,並且細心向聯合國求證後,駁斥了聯合國指控中國設有大規模的維族集中營的說法。更進一步,本報導追尋了散佈此一指控的源頭,發現釋放消息的組織和媒體,與美國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使得這項指控的公正性更加受到質疑。最後,本報導揭露了,利用民間社會團體來促進主流媒體對美國政府的支持,一直是美國打擊敵國、推進其帝國野心的手法。 本報導原於2018年8月23日刊登在《灰色地帶》(The Grayzone Project),原標題為"No, the UN Did Not Report China Has 'Massive Internment Camps' for Uighur Muslims"。 從《路透社》到網路媒體《攔截者》(The Intercept),眾多主流媒體宣稱聯合國指控中國政府正把一百萬名維吾爾族人關押在「集中營」。但是,只要仔細查看這些新聞報導以及背後的證據──不如說缺乏證據──就知道這些非比尋常的說法不是真的。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 OHCHR)的一名發言人向《灰色地帶》證實了:中國「集中營」的指控並非由聯合國提出的,而是一名不能代表整個聯合國的獨立委員會委員的說法──該名委員是委員會中的唯一一名美國人,而且她沒有中國相關的學術或研究背景。 更進一步,這項指控來自於一個反對組織缺乏證據來源的報告。該組織接受外國政府的資助,並且與流亡的親美活動家密切相關。雖然確實有許多實地報導指出維吾爾族在中國面臨歧視問題,但是開始散佈中國關押百萬名維族人訊息的媒體和組織,卻幾乎全部接受美國政府的資助──其目的是向北京政府施壓。 一個由《路透社》引爆、主流媒體搧風點火的公然謊言 8月10日,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Committee on the Eliminati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下簡稱委員會)定期審查了中國遵守《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的狀況。然而,這項對所有179個締約國進行的定期審查,卻引起了西方媒體獵巫式且誤導大眾的反應。 就在審查的當天,《路透社》發布了一則爆炸性的新聞〈聯合國表示:可靠報導指出中國在秘密營地囚禁著百萬名維吾爾族〉。這篇報導被《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瘋狂複製,並同聲譴責中國、要求採取國際行動。就連《攔截者》的記者麥迪‧哈山(Mehdi Hasan)也氣憤地下了〈聯合國指出一百萬名維族人被中國囚禁。全世界還不憤怒嗎?〉的標題。這些報導給讀者營造的印象是,聯合國進行了調查,並且正式、集體地向中國發出了指控。但是事實上,聯合國根本沒有這麼做。 《路透社》的新聞標題把這項爆炸性指控說成是聯合國提出的,可是報導本身卻又說只是委員會的說法──而該委員會的官方網站明確地指出了,委員會是「一群獨立的專家組成的」,並非聯合國官方本身。 更進一步,只要檢視OHCHR針對委員會報告所發布的官方新聞稿,就可以發現所謂的中國的「再教育營」,僅僅是由蓋伊‧麥克杜格爾(Gay McDougall)──委員會中的唯一一名美國籍委員──所指控的。這項指控接著被茅利塔尼亞籍委員葉姆何赫‧敏特‧穆罕默德(Yemhelhe Mint Mohamed)所附和。 在對中國的定期審查中,麥克杜格爾聲稱她「深切關注」著百萬名維族人被拘禁在「集中營」的「可信報導」。《美聯社》的報導指出,麥克杜格爾「並沒有為她在聽證會上的指控提出明確的消息來源」(值得注意的是,《美聯社》的新聞標題比《路透社》的要含蓄得多:「聯合國小組關注中國囚禁維族人的相關報告」)。該會議的影片證實了,麥克杜格爾並沒有為她的指控提供任何消息來源。 也就是說,聯合國獨立機構中的一名美國籍委員提出了極具挑釁性的說法,指控中國正關押著一百萬名穆斯林,卻未能提供一個具體的消息來源。《路透社》和其他西方主流媒體無視於這項指控源自於一名美國籍委員缺乏證據的說法,就聲稱是聯合國做出的指控,並大肆報導一番。 在寄給《灰色地帶》的電子郵件中,OHCHR的發言人茱莉亞‧葛隆妮維特(Julia Gronnevet)證實了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並不代表整個聯合國。葛隆妮維特在信中寫道:「關於委員會僅是獨立機構此事,你們是對的。媒體所引述的,是委員們在審查締約國的公開會議中的說詞。」 因此,OHCHR間接承認了麥克杜格爾的說法並不能代表整個聯合國的任何發現。換句話說,《路透社》的報導基本上是假的。 政府資助、不透明的反對組織所提供的「可信」報告 除了不負責任的錯誤報導外,《路透社》和其他西方媒體也試圖填補麥克杜格爾證詞的漏洞。它們參考了「人權捍衛者」(Network of Chinese Human Rights Defenders, CHRD)的報告。順帶一提,這個組織的總部設在華盛頓特區。 CHRD從不具名的政府獲取了數十萬元美金的資助,專職於鼓吹反對中國政府,並且好些年為極右翼反對派人士奔走遊說。CHRD在其資金來源和人事方面並不透明。其年度報告註明了:「本報告是在捐助者慷慨的支持下撰寫而成的。」然而,捐助者永遠是不具名的。 在向公眾公開的財務申報表(國家稅務局990表格)1中,可見該組織大部分由政府出資捐助。事實上,在2015年,幾乎所有的組織收入都來自於政府資助。CHRD在2015年的財務報表顯示了,當年的總收入820,023美元中,高達819,553元(99.94%)來自政府資助;占了極小部分的395元來自投資,75元則來自其他收入。2016年的報表則顯示該年獲得了859,091元的政府資助。 至於哪個政府提供了資助並不明瞭。灰色地帶在多次發送採訪邀約給該組織後,並未得到回覆。不過,CHRD似乎是從美國政府支持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NED)獲得資助的。 搜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助資訊,可以發現2014年到2015年間,約有50萬美元的資金總額用來「支持中國人權捍衛者的工作」。並不清楚這是否就是用來協助CHRD的資金,不過從其用途說明和補助金額看來非常地符合。 CHRD利用獲得的豐厚資金來支持中國境內的反對派,並且資助了中國境內數十個相關項目。 CHRD在其稅務表格中,把地址列為「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華盛頓特區辦公室。人權觀察長期以來被批評為「美國政府的旋轉門」2,並且對於華府的敵人,如中國、委內瑞拉、敘利亞,和俄羅斯等國的人權狀況,有著過分而不成比例的關注。「人權觀察」並沒有回應《灰色地帶》詢問其與CHRD的關係的電子郵件。 CHRD的財務申報表也揭露了該組織成員多是流亡海外的著名中國活動家。組織主席為流亡美國的活動家蘇曉康。他認為中國人民會「希望美國來保護流亡的活動家,並將會因為華府沒做到而感到失望」。同樣流亡美國的理事滕彪,則曾諷刺地指出中國共產黨如何稱他為「反動派」。 組織的秘書為美國學者林培瑞(Perry Link),他在被中國列為拒絕入境的學術「黑名單」後聲名大噪。林培瑞在2014年時為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作證,聲稱中國政府威脅了美國的學術自由。 在林培瑞的國會證詞中,他主張美國政府應該打擊中國政府的孔子學院,並且資助他自己開設的親美的中文課程。林培瑞把他的中文課程當作是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潛在美國武器。他認為,這個語言課程「比起(B-2幽靈戰略)轟炸機要更能重挫中國共產黨」。以上是一些親美、反對中國政府的活動家,他們領導著CHRD的運作。除此之外,關於CHRD的公開訊息就非常少了。 這個組織似乎主要是其國際部負責人夏任磊的點子。夏任磊是一名公開要求美國政府以《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3來制裁中國官員的活動家。 對鍾愛美國戰爭的「非暴力倡導者」的支持 CHRD的創始人夏任磊,是右翼新保守派、中國異議人士劉曉波的強力支持者,並且為了要求中國釋放劉曉波而奮鬥多年。該組織網站的存檔顯示,早在2010年,CHRD就大力為劉曉波發聲,同時將中國政府比做德國納粹。 雖然劉曉波成了西方自由派菁英中的名人,但他同時也是殖民主義的死忠支持者、血腥美國軍事行動的鐵粉,以及一名鐵桿子的自由主義者。正如同貝瑞‧索特曼(Barry Sautman)和嚴海蓉2010年在《衛報》中所報導的,劉曉波領導了許多美國政府資助的右翼團體。這些團體鼓吹中國的全面私有化和西化。他還公開地表達了種族主義的觀點──劉曉波主張「選擇西化就是選擇成為人類」,並且感慨傳統中國文化把它的人民變得「懦弱、毫無骨氣、一團糟」。 當CHRD描述劉曉波為一名「非暴力倡導者」時,劉曉波實際上卻崇拜小布希,並且強烈支持美國對伊拉克的非法入侵和在阿富汗的戰事。「非暴力倡導者」劉曉波更是美國在韓國以及越南開戰的粉絲,儘管這些戰爭造成了數以百萬計的平民死亡。 CHRD被《路透社》和其他媒體拿來佐證中國維族「再教育營」的那份最新報告,更揭示了該組織與華府的關聯,以及其偏頗的「公正性」。 多數維族「集中營」故事的消息來源都跟美國政府有關 該份報告最常引用的來源是《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 RFA),一個由美國政府成立的新聞機構。在101份參考資料中,就佔了超過五分之一的篇幅。《自由亞洲電台》跟《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自由歐洲電台/自由電台》(Radio Free Europe/Radio Liberty)、《馬蒂廣播電視台》(Televisión Martí),以及《中東廣播網》(Middle East Broadcasting Networks)等傳播媒體一樣,都在國務院的監督下,由美國聯邦機構「廣播理事會」(Broadcasting Board of Governors, BBG)運作。美國廣播理事會描述自身的工作「對美國國家利益至關重要」,且「與美國的外交政策目標一致」是它首要的廣播準則。 西方媒體對中國維吾爾族、以及對中國總體性的報導,幾乎是完全仰賴華府相關的消息來源,而且通常搭配煽動性的新聞標題和指控。除了CHRD和《自由亞洲電台》,新聞媒體也很常引述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World Uighur Congress)的說法。該組織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資助。在最近的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活動中,《灰色地帶》的編輯麥斯‧布門薩爾(Max Blumenthal)採訪了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主席奧馬爾‧卡納特(Omer Kanat)。他因為向西方媒體提供了許多關於集中營的消息而飽受讚譽。 另一個受美國國會和主流媒體喜愛的中國消息來源是詹姆斯頓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這是一個新保守主義的智庫,在冷戰高峰時期下由雷根政府官員所創建,並得到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約瑟夫‧卡西(William J. Casey)的支持。前詹姆斯頓基金會董事會成員包括迪克‧錢尼(Dick Cheney)和茲比格涅夫‧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4。 這次的《路透社》假新聞事件,是西方媒體對中國愈來愈具敵意的又一例。這個冷戰般的趨勢符應於華府有意製造的,與北京政府的衝突──在一系列的政策聲明中,川普政府反覆指出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優勢」造成了「威脅」。美國國防部長詹姆士‧馬提斯(James Mattis)聲稱:「現階段美國國家安全的首要重點是大國競爭,而不是恐怖主義。」 美國愈來愈擔心其日益傾頹的全球主導地位,並且試圖阻止其它國際力量的興起。美國帝國主義長期以來正是使用表面上公正的「民間社會團體」和「智庫」,來促進媒體對美國外交政策目標的支持。這些故事通常以「人道關懷」為包裝,來激起公眾的憤怒,並成了美國武裝化以推進帝國野心的藉口。這個屢試不爽的方式,是美國用來激化反對中國活動的重要核心。而最近的一系列假新聞所展示的則是,主流媒體也樂於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 1. 【譯註】990表格是美國國家稅務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form)要求非營利組織提供,以向公眾公開其財務資訊的相關報表。 2. 【譯註】「人權觀察」和美國政府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2014年,兩位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維爾(Adolfo Pérez Esquivel)以及梅里德‧科里根‧麥奎爾(Mairead Corrigan Maguire),寄了一封「關閉給美國政府的旋轉門」的抗議信給「人權觀察」,指「人權觀察」的許多成員曾任職於美國政府或者與華府關係良好,且其人權標準經常與美國政府的外交政策與利益保持一致。《苦勞網》報導〈「人權觀察」遭人權工作者抗議 再思國際政治下的人權話語〉有對該組織的詳細說明和分析。 3. 【譯註】全球馬格尼茨基人權問責法(The Global Magnitsky Human Rights Accountability Act)於2015年通過,授權美國政府對違反人權的國外人士進行制裁,例如禁止入境、凍結並禁止官員在美國的財產交易。 4. 【譯註】迪克‧錢尼為小布希任內的美國副總統;茲比格涅夫.布里辛斯基曾任美國卡特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俄烏背後:美國在打一場“根”的戰爭              魯不遜 量子學派 2022.05.10. 引言、 變異的戰爭 俄烏戰爭的第1天,可能與軍事有關。 俄烏戰爭的第10天,已經是科技的PK。 俄烏戰爭的第76天,這已經是“根”的較量。 前線的每一次爆炸,絕不僅僅與TNT當量有關,而是在科技之根、金融之根、文明之根、法律之根的全方位較量。 時代變了,不能再沉迷於冷熱兵器的“亮劍”。 大國之間的博弈,軍事只是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根”力量的綜合較量。 俄烏戰爭中,每一次“鳳凰幽靈”無人機的出擊,每一枚“縞瑪瑙”超音速巡航導彈的發射,後面是晶片製造、電子作業系統、電腦超算、衛星導航、雷達跟蹤、光學感應、軟體集成等多方面技術的PK。 如果不從底層邏輯來理性探討,僅僅逞口舌之快是看不到真相的。 01 看不到的“根”力量 俄烏戰爭剛一開打,有三件事值得思考: 第1件事:甲骨文Oracle用3個小時“遮罩”了俄羅斯的所有用戶,甲骨文擁有全球最大的關係型數據庫,佔據俄市場半壁江山。 第2件事:全球統一金融結算系統SWIFT系統將俄羅斯許多銀行從中移除,在金融上切斷俄羅斯對外貿易。 第3件事:SpaceX創辦人馬斯克宣稱啟動“星鏈”在烏克蘭的服務系統,烏克蘭可以通過“星鏈”衛星連接上因軍事行動而被中斷的互聯網。 這三件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根”力量展示。 資料庫是互聯網技術的“根”,SWIFT是金融系統的“根”,星鏈是通信系統的“根”。 在和平發展的時代,這些根被埋藏在“全球化”表像下,被包裹在城市的繁華夜色裡。但一旦出現戰爭情況:“根”的力量展露無遺。 從俄烏之間的這場戰爭,梳理美國的八種“根”力量。 看這些根,是如何影響戰爭的走向。 02 晶片製造:“技術之根”的對抗 先從根技術談起,以最熱門的晶片製造為例。 沒有晶片的現代武器,基本就是一堆廢鐵。 擁有高精晶片的武器,越是在戰爭中處於金字塔尖。 美國的“彈簧刀300”,電子系統集成化程度很高,使用了精密晶片和電容原件。 俄羅斯的匕首高超音速導彈(Kh-47M2 Kinzhal),同樣也密佈微電子電路及超算晶片操控。 如果最後失去了精尖晶片的支援,戰爭怎麼打? 誰是晶片技術之根,大多數人看到的只是幾家明星晶片企業,例如三星、台積電等。 美國的晶片企業有多少?包括英特爾、高通、博通、microchip、霍尼韋爾、IM Flash、IXYS、Skyworks、TowerJazz。還有Vishay、TSI、Skorpios、X-FAB、TowerJazz、TI、Kokomo、MACOM、Elmos、Skywater、Sanken、NXP等。 就算台積電這樣TOP1的全球晶片製造龍頭,基礎材料來自於美國AMAT、LAM公司,同樣操控於美國之手。 這也是中國科技企業在俄烏戰爭如此謹慎小心的原因,這是真正的現實困境,不是由鍵盤俠能夠改變的。 若沒有高能晶片補給,武器不過是移動的標靶,俄羅斯晶片一旦消耗太多,沒有根的支撐,戰爭越打到後面越被動。 所以晶片技術,一定是需要努力開拓的。 03 作業系統:現代科技的軟體基石 除了硬體基石,軟體基石同樣重要。 而軟體中最核心的技術,那就是作業系統。 每一個硬體後面,總有軟體代碼在後面支撐。 沒有優秀的軟體系統,再好的肉體也沒有靈魂。 以手機作業系統為例。美國的Android與蘋果的IOS系統,構成了現代手機應用平臺的兩大基石,它連接著整個代碼和資料終端。 優秀的作業系統可以讓軟體流暢的運行,流暢運行的軟體可以讓硬體多出1秒的打擊時間,這1秒的時間可能就決定某次戰術的成敗。 為什麼俄羅斯戰士的手機,在戰場上成為被對手定位的可怕機器,而烏克蘭的手機則是一個特別好用的分散式通信終端?這後面就是作業系統和各種軟體在共同作用,俄羅斯有些高級將領被清除,正是因為有AI軟體和計算終端協作完成。 作業系統的落後,軟體體系的缺乏,可謂錐心之痛。 當然,俄羅斯也有自己的極光Aurora OS 移動作業系統。 可誰又知道AuroraOS移動作業系統基於開源 Sailfish OS。Sailfish OS是哪裡的?它是俄羅斯此次的對手之一的芬蘭Jolla公司開發,真是悲哀且荒謬。 因為這裡涉及到另一個根——開源體系。 04 開源體系:構建統一的技術價值觀 毫無疑問,美國又是“開源世界”的中心。 開源軟體最重要的發起者並不是美國人,但這些組織將基金會設在美國,他們仍然將美國視為開源世界的“堡壘”。為什麼呢? ❶美國在二戰後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將資料放在這裡是相對安全的; ❷美國政府必須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動,不能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❸美國有許多強大的技術公司,這有利於開源技術的實現; ❹美國有數量龐大的優秀程式師,這些人本身就是“開源運動”的參與者; ………… “開源”難以戰勝,因為“開源”是一個世界系統,大部分人都是建設者,這才是美國的強大之處。 俄羅斯有非常厲害的程式師,但沒有一次真正的“開源運動”,沒有一個強大的“開源項目”,沒有一個全球或者企業自己合作的“開源系統”。 開源體系設定了一個世界觀,全世界的技術員都來這裡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 不僅僅是技術的力量,它還在心靈上統一了技術員的價值觀。 它像巨人播下的種子,發芽開花結果,最後長成參天大樹。 嚴絲合縫,易守難攻。 而這背後,又是現代文明之根的力量。 05 文明之根:現代文明積累的百年底蘊 為什麼美國的開源專案能夠一呼百應,這也不完全是技術實力。 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這是近代以來國際對英文文明繼承權的認可。 這是文明積累的根力量,旦夕之間難以改變。 客觀回溯一下現代史上的技術之“根”,大部分都由歐美科學家接力而成,這些天才專注于科學世界,以無與倫比的智慧,將人類文明拓展到一個新高度。 歐洲數代積累,才催生了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巨匠。 近代科學的百年沉澱,才有了黃金時代的量子力學群星。 牛頓定律、電磁力學、薛定諤方程、香農定律、馮諾依曼架構這些根中的“根”,永遠是人類文明的前進之源。 技術誕生了文明,而世界性的開源社區,基本上都由英文在主導。 至少目前其它語言還做不到。這是現代文明的百年積累。 其實也不僅僅只是技術文明,包括人文哲學同樣如此。 康得、黑格爾、馬克思、尼采、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洛克、培根、斯賓塞、休漠等等。 雖然俄羅斯也出現了一些偉大人物,但俄語在現代已經被邊緣化了。 這種現代文明之根,還延伸出了以下更多的根。 06 認知之根:站在全球的道德高點 因為有了文明之根,所以就能站在道德的高點上。 這與中國唐代有相似之處,四夷之內無論對錯,王師都可以問責。 他什麼都是對的,你什麼都可能是錯的。 在認知作戰上,俄羅斯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沒有話語權,世界很難聽到俄羅斯發出的聲音。 沒有強媒體,幾乎看不到俄羅斯有說得上話的公共媒體。 沒有社交性,除了中文互聯網,世界性的互聯網只聽到澤連斯基的演講。 布查事件就是一個非常明顯的案例,真相尚未調查,全世界已經群情洶湧問責俄羅斯。這樣的認知作戰實在太可怕,今天美國能夠組建40國盟軍與它握有話語權息息相關。 這也是為什麼俄烏戰爭發生後,美國在2月24日宣佈切斷俄羅斯高科技產品進口,包括晶片、電腦、電信設備、加密安全設備、鐳射和感測器。2月25日,台積電馬上跟進停止供貨給俄羅斯,隨後韓國和日本也開始共同制裁。 這一點也值得我們思考,中國在國際上有發聲的管道嗎? 你在國內再怎麼罵CNN和BBC,可人家在關鍵時刻就是能引領世界聲音,我們的媒體呢?不能只在國內當地頭蛇,更要建立世界性權威,這對國家才有意義。 這一次印度的阿納布·戈斯瓦米,就發出了強有力的聲音。 在認知層面的作戰,俄羅斯很弱。而我們也要思考,否則面臨同樣困境。 因為站在道德高點,又延伸出以下之根。 07 智慧之根:全球優秀人才收割機 文明之根,說到底是人才創造的。 誰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這樣的國家才有希望。 誰的戰隊更具智慧,誰才會贏得最後勝利。 最終,仍然是人才之爭。 以英國的QS排名為例,美國依然穩坐榜首,排名前三的學校全都來自於美國,分別是MIT、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在QS今年前200的排名中,一共有46所美國大學上榜,其中5所進入前10,29所進入QS排名TOP100。 而這次俄烏戰爭中,俄羅斯3月移民超388萬人,民眾稱等局勢好轉再回! 再舉一個例子,乙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這位來自俄羅斯的優秀年青才俊,最終紮根於美加世界,這次就表態支持烏克蘭。 如果這樣的優秀人物都往歐美世界走,那俄羅斯未來讓人擔憂。 失去了最優秀的人才,那就失去了競爭的根本。 08 法律之根:長臂管制中的程式正義 文化之根,已是過往。 人才之爭,其中最重要的是讓人才擁有安全感。 所以,如何保證當權者不破壞規則,便涉及到法律之根。 制定嚴密的法規行為來約束當權者,才能保證自己立于文明高地。 只有讓更多人相信正義,相信法律存在的力量,才能擁有說服世界的邏輯。此次俄烏戰爭中,美國想方設法地針對俄羅斯,但仍然是需要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行動。 不能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此次聯合國五常一票否決權被限制,美國表態支持。 這一舉動美國不可能沒有在其中攪渾水,但即便如此,美國也不可能直接去廢除一票否決權,依然需要在聯合國的規則內進行。              美國在實施國際法中經常談到“長臂管制”,是要遵循自己的法律。 如果沒有了程序正義,那麼文明將面臨巨大災難。 09 經濟之根:SWIFT的金融威力 沒有經濟的支撐,別說打仗,吃飽肚子都難。 先不說全球經濟的供應鏈,它的主體還是掌握在歐美世界。 可以舉一個更具體的例子——SWIFT支付體系,便掌控在美國手中。 1977年SWIFT發佈,當年全世界就擁有會員國150多個,會員銀行5000多家,日處理SWIFT電訊300萬筆,高峰達330萬筆。現在日處理的金融電訊達到了三千多萬條,資金以萬億美元計算。 今天,幾乎所有金融機構都接入SWIFT平臺,SWIFT為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0多家銀行、證券機構、企業與客戶提供交易服務。 而現在運行在SWIFT平臺上的主要貨幣是美元,美國可以通過截獲交易資金來控制SWIFT交易。             所以,當俄烏戰爭爆發時,美國一聲令下,就可以將俄羅斯銀行踢出SWIFT。 當美國扔下這枚金融核彈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時,俄羅斯儼然成為了一座金融孤島。 因為支付體系被切斷,便再無法與世界進行貿易。 所以這也能夠理解,為什麼其他國家在美國指揮下紛紛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 幾乎所有國家的經濟命脈都掌控在美國手中,難道哪個國家願意閉關鎖國,成為金融孤島? 這也是需要去思考的一大難題。 目前在SWIFT系統之中,如果想要擺脫經濟的控制,必須重構一張支付網路。 結語 透過俄烏戰爭 要構建自己的“根”力量 當俄烏戰爭剛剛打響時,不少人認為,俄羅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拿下烏克蘭。 甚至於有人說出了1小時22分佔領基輔的“神話”。 然而當戰爭長線拉長後,俄烏戰爭背後,是美國打響的一場“根”的戰爭。 技術之根、開源之根、經濟之根、法律之根、文明之根…… 這哪裡是軍事的對抗,最終是“根”的較量。 簡單的敲擊鍵盤宣洩情緒是無能的顯示,戰爭的背後是什麼: 全球任何一架第五代戰機,都有數十萬行代碼; 任何一枚制導導彈,最終都由各種軟體在控制; 每一枚IC晶片背後,是全球頂尖人才的智慧; …… 現代戰爭,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鍵盤上。 當然,此鍵盤非彼鍵盤。 透過俄烏戰爭,必須時刻警惕:該如何構建屬於自己的“根”? 成為更強的“根”的國度,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要擁有更多“根”。 這決不是靠嘴炮或者軍事可以戰勝的,靠的是什麼呢? 一個智慧民族,一定會知道答案。 如果不知道,那你得反思一下。
    7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