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個人等著打高端疫苗,(因為某藥業大股東的清大同學在同學群組分享說):

重組蛋白疫苗的好處

1.人類發展多年,成熟的疫苗技術。

2.沒有使用載體 ,安全無副作用。

3.不是用真實病毒滅活,沒有感染風險。

4.國外的類似疫苗Novavax臨床試驗顯示療效最佳,對抗重症及變異病毒最有效。

5.嬌生、AZ是腺病毒當載體的疫苗,副作用大。

6.mRNA疫苗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使用的疫苗技術,風險難測。

現有回應

  • Lopez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國產疫苗的成功是大家都期望的。爭論在 BNT和AZ都有經過三期的臨床試驗,國產疫苗只做到二期。

    不同意見

    陳時中在五月30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TVBS記者提問BNT和AZ都有經過三期的臨床試驗,為何國產疫苗只做到二期,會不會有安全性的問題。《陳時中回答時,確認國際知名廠牌都有做三期臨床試驗》。refer[1] 42:25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qGOSb_yIc
    3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群組討論疫苗動物成份彙整 : 美國同修調查疫苗成份,結果如下 1.美國因為不打AZ,所以成份這邊沒有辦法做確認。 其他三種是有確認過的 2.莫德納純素 3.輝瑞有蛋 4.嬌生有動物成分 AZ疫苗是載體疫苗,使用的病毒載體是猿猴腺病毒。屬於減活性疫苗,基底是腺病毒。 https://www.peta.org.au/living/vegans-get-covid-19-vaccine/ https://vegsoc.org/lifestyle/covid-19-vaccines/ 新冠疫苗注射後的免疫力能維持多久?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QAPage/yaqfRDwXRIOEAz_FJqF6Gg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6737453 疫苗成份,補充如下 1.AZ疫苗是載體疫苗,使用的病毒載體來源是猿猴腺病毒。猿猴到底有沒有被殺死是問號?屬於減活性疫苗,基底是腺病毒。 2.莫德納mRNA,無防腐劑,無抗生素,無動物成分,但是最新的疫苗技術,以前從來沒用過此方法,因這次疫情太嚴重,才緊急授權施打。有沒有什麼後遺症仍未知? 3.輝瑞有蛋 4.嬌生有動物成分 上市前的動物性實驗以及細胞培養過程含胎牛血清,都算有一點間接殺生。 有不少案例,打完疫苗還是中獎。 疫苗真正有效性可能一年,視個人不同情況而定,之後可能還要再打。 疫苗還有各種化學添加劑,真正成分待查。 還有小魚兒之前補充的 所有疫苗的來源有關 都是有1930 年的fetus(墮胎胎兒)而衍生... 但已成為細胞系系統 針對此教中也有特別的明示 事關公衛會的安全 有特例批准 以上是疫苗整理的訊息,供大家參考。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群組討論疫苗動物成份彙整 : 美國同修調查疫苗成份,結果如下 1.美國因為不打AZ,所以成份這邊沒有辦法做確認。 其他三種是有確認過的 2.莫德納純素 3.輝瑞有蛋 4.嬌生有動物成分 AZ疫苗是載體疫苗,使用的病毒載體是猿猴腺病毒。屬於減活性疫苗,基底是腺病毒。 https://theconversation.com/amp/are-covid-vaccines-vegan-should-i-get-one-anyway-an-ethicist-explains-155221 https://www.abc.net.au/news/2021-02-21/are-covid-vaccines-vegan-and-should-i-get-one-anyway/13173158 https://www.peta.org.au/living/vegans-get-covid-19-vaccine/ https://www.leedsccg.nhs.uk/health/coronavirus/covid-19-vaccine/information-for-local-communities-about-covid-19-vaccine/advice-for-people-who-follow-a-vegetarian-or-vegan-lifestyle/ https://vegsoc.org/lifestyle/covid-19-vaccines/ 新冠疫苗注射後的免疫力能維持多久?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QAPage/yaqfRDwXRIOEAz_FJqF6Gg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6737453 疫苗成份,補充如下 1.AZ疫苗是載體疫苗,使用的病毒載體來源是猿猴腺病毒。猿猴到底有沒有被殺死是問號?屬於減活性疫苗,基底是腺病毒。 2.莫德納mRNA,無防腐劑,無抗生素,無動物成分,但是最新的疫苗技術,以前從來沒用過此方法,因這次疫情太嚴重,才緊急授權施打。有沒有什麼後遺症仍未知? 3.輝瑞有蛋 4.嬌生有動物成分 上市前的動物性實驗以及細胞培養過程含胎牛血清,都算有一點間接殺生。 有不少案例,打完疫苗還是中獎。 疫苗真正有效性可能一年,視個人不同情況而定,之後可能還要再打。 疫苗還有各種化學添加劑,真正成分待查。 還有小魚兒之前補充的 所有疫苗的來源有關 都是有1930 年的fetus(墮胎胎兒)而衍生... 但已成為細胞系系統 針對此教中也有特別的明示 事關公衛會的安全 有特例批准 以上是疫苗整理的訊息,供大家參考。
    8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國衞院林奏延董事長及長庚兒童感染科陳志榮教授,演講新冠肺炎疫苗摘錄演講的重點,供各位參考: 1.由於疫苗製造的進步,只需打入病毒抗原的部分基因片段(m-RNA),即可刺激入體產生有效的抗體,縮短了製程,使得短時間內即有那麼多疫苗問世。 2.現行疫苗的製造方法,有 -不活性減毒(滅活性)疫苗(如大陸科星) -基因(m-RNA)疫苗(如美國輝瑞、 莫得納) -腺病毒載體疫苗(如英國AZ疫苗) -蛋白質疫苗(如Novavax,台灣高端疫苗) 由於中國製新冠肺炎疫苗是運用滅活性的技術,「滅活疫苗」製作技術門檻不高,只要將病毒以化學藥劑如福馬林「滅活」,再加入佐劑,即可製成疫苗!但這種疫苗會讓部分接種者,在面臨真實病毒感染時,不但無法防止感染,反而有「加重肺部疾病」(enhanced respiratory disease)的風險。 這種施打疫苗無法免疫,反而「加重肺部疾病」的現象,是經由一種叫「抗體增強反應」(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的機制造成。簡單說,就是疫苗誘發人體產生無用的抗體,有如引清軍入關的「吳三桂」,不但無法抵禦病毒入侵,反而促進病毒進入人體免疫細胞,使免疫失調造成過敏傷害。 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過程,也必須嚴格檢視,是否同樣會產生免疫失調,導致「加重肺部疾病」的現象。所幸,科學家們已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第一,記取歷史教訓,避免使用「滅活」病毒當作疫苗。理由很簡單,注射整個完整病毒顆粒到體內,人體會對病毒不同部位,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免疫抗體,這些「無效抗體」就在其中。 第二,使用簡單、抗原性佳、可誘發高濃度中和抗體的病毒蛋白當作標的,目前廣為使用作為新冠病毒疫苗的標的,是一種叫「棘蛋白」(spike protein,簡稱S的病毒表面蛋白)。要特別注意的是,「棘蛋白」不穩定很容易變形,必須加入特殊設計,去鎖定它的形狀,才能在人體誘發好的中和抗體,否則,它製造出來就立刻變形,在人體會誘發一堆無效的「抗體」。 很可惜,目前取得少數國家「緊急使用授權」的中國製疫苗,不是使用整個病毒顆粒製成的「滅活疫苗」,就是沒有經過設計鎖定「棘蛋白」構造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這些疫苗,理論上都有產生「無效抗體」,讓免疫失調導致「加重肺部疾病」的風險。而不只中國疫苗,英國與俄羅斯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也都有此風險。相對的,目前檯面上的美國輝瑞-BioNTech、Moderna、Novavax與國產高端疫苗,則都是有設計鎖定「棘蛋白」不變形的疫苗,誘發的抗體效價也較高,應是較安全的選擇。 3.打mRNA疫苗,雖快速有效可刺激人體產生抗體,但極不穩定,須以油脂包埋且在零下負70度C下運送,極不方便,冷藏鏈是個大問題? 4.mRNA疫苗注射後,局部酸痛的比例比傳統疫苗大增,且差生過敏性休克的機率約為11/每百萬,約為一般疫苗的10倍左右,所以注射完後要在診間外待30分鐘觀察。第二劑打完的反應通常比第一劑強(因為體內抗體濃度更高),最好選週末或休假日接種。 5.注射AZ疫苗第二劑反應反而比第一劑低,是因為它用腺病毒當載體,而腺病毒本來就會侵犯人體,很多人身上早已有抗體,所以反應較輕。 6.英國AZ疫苗注射後的副作用並不比美系疫苗高,差在它產生的抗體效價較差,而對於變種冠狀病毒較不具保護力,但不需極低温冷藏,價格便宜是它的優勢! 最後陳教授強調,新冠病毒注定常住人間,疫苗注射勢在必行,世界各國的感染方興未艾, 將來我國邊境ㄧ旦開放,沒有抗體的人恐有感染診之虞,且未來出國入境他國,也會有阻力? 至於疫苗的選擇,對於高危險群(如照顧新冠肺炎患者的醫護人員),宜及早注射,儘管目前到貨的AZ疫苗效果相對較差,但「沒魚蝦也好」,至少還有幾成的保護力,先行注射為宜;至於一般民眾並沒有接種疫苗的急迫性,可以再觀望一陣子。 台灣的最佳策略應是,繼續固守邊境,找出並消除各種防疫破口,好整以暇等待一個最安全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上市到貨,然後展開全民開打,以期能夠全面消滅新冠病毒的感染!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mRNA 疫苗的副作用 01、副作用對少數人頗為嚴重 今年夏天,麻省理工學院的盧克·哈奇森(Luke Hutchison)自願參加了默德納的 COVID-19 疫苗臨床試驗。 當他接受了在第二次注射後,他手臂打針的部位立即腫脹到 「鵝蛋」 大小。 他不能確定自己被注射的是疫苗還是安慰劑,但是在幾個小時內,身體健康、只有 43 歲的哈奇森感覺到骨骼和肌肉酸痛,發燒燒到 38.9°C,他感到難以忍受,身體發抖,時冷時熱。他整夜手捧電話,想著是不是要打 911 求助? 哈奇森的症狀在 12 小時後消失。 但他說,沒有人告訴他副作用會如此嚴重,也沒有人幫助他做任何準備。 02、準備好退燒藥 本週,在默德納和輝瑞雙雙發佈了他們的 mRNA 疫苗保護作用高達 95%! 儘管兩個公司都聲稱,他們的疫苗 「沒有嚴重的安全問題」,但像上述哈奇森所經歷的 「嚴重副作用」 還是有可能的。 公眾應該為疫苗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做好心理準備,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 「嚴重的副作用」 將是少數,更多的人將會面臨其他 「短暫的副作用」 。 默德納疫苗第一次注射的副作用主要為注射部位反應(2.7%),第二次注射的副作用包括 9.7% 的參與者疲勞,8.9% 的肌肉疼痛,5.2% 的關節痛和 4.5% 的頭痛。 而輝瑞疫苗的副作用包括疲勞(3.8%)和頭痛(2%)。 美國如果安計劃在 12 月底之前為美國 3500 萬人接種疫苗的話,按預期會有2% 接種者出現 39°C 至 40°C 的嚴重發燒,那將是 70萬人。 那麼,打疫苗前,請先去藥店買好退燒藥! 03、mRNA疫苗的副作用比傳統疫苗可能會更大 默德納和輝瑞的疫苗都需要兩劑,中間間隔數周。通常在第二劑後副作用會更高,「副作用」 其實也是疫苗產生的免疫反應。 由於以前人類還沒有正式使用過 mRNA 疫苗,對這類疫苗的長期副作用仍需要時間的檢驗。 我們知道,mRNA 疫苗是將一段人工合成的 mRNA 裝在脂質納米顆粒——微小脂肪氣泡中。 疫苗被注射到肌肉組織後,mRNA 會通過脂質膜融合,進入肌肉組織的細胞,指導冠狀病毒刺突蛋白在人體細胞內的產生。 這種人體細胞產生的冠狀病毒刺突蛋白,與天然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是一樣的,被人體的免疫細胞識別後,會產生特異性的抗體,能阻止新冠病毒入侵,或殺死病毒,起到保護作用。 mRNA分子通常是極不穩定的,但裝進脂質納米顆粒後,不僅穩定性提高,而且還具備了進人人體細胞的能力。 與大多數流感疫苗相比,mRNA 疫苗的分子特性決定了它的副作用可能會更大。 04、孰輕孰重 mRNA 疫苗的副作用有可能來自 mRNA 分子本身,更大的可能是來自脂質納米顆粒。 實驗證明,不含 mRNA 的脂質納米顆粒在動物中會引起同樣的副作用。 不含 mRNA 的脂質納米顆粒在被注射動物的肌肉中產生炎症介質,這些介質會引起疼痛,發紅,腫脹,發燒,類似流感的症狀。 另一方面,mRNA 分子本身對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可能會有更高的風險。 例如患有紅斑狼瘡的人,其病源是由針對其自身遺傳密碼的抗體引起的,有必要注意 mRNA 疫苗是否會使自身免疫疾病病情惡化。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疫苗的副作用是短暫的,這種短暫的反應不應阻止人們面對大流行而接種疫苗。 手臂酸痛、發燒和疲勞是不愉快的,但沒有生命危險。而感染了病毒,對某些人來說,是要命的。 孰輕孰重? 05、熬過一個艱難的夜晚 針對疫苗的副作用,一線公共衛生工作者應該有充分的準備。事實上,所有疫苗都有程度不同的副作用。 以 2017 年獲得 FDA 批准的新型帶狀皰疹疫苗為例,在一項針對 50 歲及以上人群的大型關鍵試驗中,17%的疫苗接種者引起了嚴重的反應,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和肌肉疼痛。 但人們知道,與帶狀皰疹所造成的傷害相比,這點付出是值得的。這種疫苗推出後,需求很大。 可以想象,在大量接種疫苗後,社會上將會有各種各樣的關於副作用的故事。 伊恩·海頓(Ian Haydon)在接受了默德納疫苗第二次注射後十二小時後,感到發冷,並出現 「頭痛,肌肉酸痛,疲勞,惡心」,發燒燒到 39.6°C。他不得不去了急診室,在症狀消失 24 小時後,他還發生了嘔吐並暈倒了。 對海頓來說,那是艱難的一天。 但是,如果與被 COVID-19 感染後住進重症監護室相比,這點副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目前 COVID-19 已經在美國造成了 25 萬人死亡,為了避免家庭傳染,政府號召在即將來臨的感恩節也不要搞家庭團聚。 面對疫苗有可能出現的副作用,每個人都應該咬緊牙關,熬過一個艱難的夜晚。 為換取我們的正常生活,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  參考文獻:Fever, aches from Pfizer, Moderna jabs aren’t dangerous but may be intense for some By Meredith Wadman 《Science》Nov. 18, 2020.
    4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分享網路看到的 AZ疫苗能打嗎? 先講結論,阿斯利康疫苗可能是當前最適合施打的疫苗之一。老樣子,我的生物程度只有高中一年級而已,本篇是以炒股票的角度來看疫苗是否值得投資(打)。AZ疫苗是當前最好的選擇,待我細細說明。 病毒載體疫苗的作法是:用腺病毒(adenovirus)傳遞至人體(圖一)。製造病毒載體疫苗首先得將病毒載體的自我複製能力消除,再將一段製造病毒棘狀蛋白的 RNA 或 DNA 放入腺病毒基因序列中,然後遞送至人體細胞,製造抗原刺激免疫系統。 病毒載體疫苗與信使疫苗(mRNA)最大的不同在於疫苗穩定度,因為使用穩定度較高的 DNA,因為結構上的不同,使得病毒載體疫苗能在 2°C 至 8°C 儲存 6 個月。對於偏鄉與基礎交通建設不完全的國家與地區來說十分有利。不論是運輸冷鏈的成本,以及運輸成本,都相對較低。這意味著這款疫苗打的人多,未來更有可能修正成更好的疫苗。 AstraZeneca/Oxford 共同開發的疫苗就是將武漢病毒蛋白編入黑猩猩腺病毒載體,並在傳遞至人體後,製造棘狀蛋白引發抗體出現。再來是Johnson & Johnson 子公司 Janssen 製造的重組病毒載體疫苗 JNJ-78436735(Ad.26.COV2.S)。疫苗採用人類腺病毒 Ad26 誘發免疫反應,疫苗預計能在 -20°C 維持穩定 2 年,2°C 至 8°C 的環境下保存至少 3 個月。以保存與運輸成本來看,AZ比強生好。 俄羅斯的疫苗概念差不多,但是我們打不到,就不多講。強生疫苗被美國FDA與CDC表達對疫苗血栓作用的擔憂,4月15日停打,4月26日繼續可以打。4月中前美國打了700萬劑,有6名18-48歲的婦女出現腦靜脈血栓;AZ在四月中之前於歐洲打了3400萬劑,有169例血栓,以德國的19例看,都是20-59歲的女性,在第一劑打完後16天發作;2021年4月3日,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表示,在接種181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中出現30宗血栓報告,其中強生出事的機率是一百萬裡面不到一個,AZ是二十五萬裡面約有一個。整體看,這類型疫苗出問題的機率低於信使疫苗的施打者,大致與坐飛機失事的機率差不多。 從牛津大學已經公佈的三期臨床數據來看,雖然保護效力不如預期(相比於美國的兩個 mRNA 疫苗來說),但是最高效率 90%、綜合效率 70.4% 已經是很合格的疫苗產品了。腺病毒載體疫苗的一個缺陷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曾感染過腺病毒,所以可能存在抗體中和新注射的疫苗的情況,從而降低免疫效力(圖二)。不同於信使疫苗的新技術,牛津Jenner研究所研究黑猩猩腺病毒研究已經超過20年,原本在2014年就是要用這個技術對付2012年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 Sars的2.0),動物實驗的數字在學術界是沒有太多爭議的,你不必擔心打了之後三到五年,自己的身體出了甚麼奇怪、沒預料過的變化。 至於滅活疫苗會出現的”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强反應”(ADE),這種與病毒合作的內奸抗體是否會在病毒載體疫苗注射後出現?長庚醫院的說明是:面對不同病毒,保護力會下降。網路上到處蒐索的結果是,討論病毒載體疫苗ADE效應的文章多半不認為這類疫苗有這個問題,也許算是好事。 阿斯利康公司的態度如何?董事會準備給執行長(圖三)大大加薪。現金增加3%至130萬英鎊,如果股價漲50%,含年終獎金的待遇會增加250%至1780萬英鎊,2021年的股價如果漲不到50%,含年終將只”剩”850萬英鎊,基金經理昨天才以60.19%的多數投票反對這個對執行長實在太爽的加薪案,但是我們可以知道董事會對執行長未來準備大賺一筆是蠻有信心的,與輝瑞、Moderna緊緊抱持專利的態度不同,AZ疫苗的專利透過授權大量在世界各地生產,未來可能成為全球對付武漢肺炎最重要的一劑疫苗。越多人用,盯它品質的人一定越多。 以炒股票的角度看,這款疫苗成本低、運輸容易、重症保護率高,保護率雖然只是還好(圖三),但是加減看還是夠用,除此之外,它的動物實驗數據足夠,未來萬一出問題不容易被法院判決罰款,全球疫苗接種者除了施打疫苗以外,也許還可以順便買買它的股票,AstraZeneca有美國上市的ADR,代號是AZN US。 總之,以股票投資者充滿銅臭味的角度看,AZ的疫苗是本投資客比較看好的標的。但是就一個疫苗接種者的角度看,疫苗就跟特斯拉的電動汽車一樣,越後面買當然會越好,以目前不太能對付的南非變種武漢肺炎病毒來說,預計下個版本就會改善。 簡單做個結論,疫苗會越做越好,如果非打不可,我一定會設法晚一點打,同時,武漢肺炎的病毒在快速傳染後,也會越來越弱,以1918年至1919年西班牙流感的感染周期看(圖四),三個傳染高峰是上次流感的經驗,因此打疫苗的時間理論上最好的時間是全球第三波高峰過後,那時之後的病毒不會太猛,同時你又從疫苗施打過程中得到相對較好的防護,當然,這有一個前提,你得先是一個宅大叔或宅大嬸才能這樣幹,如果你有工作上的需要,又另當別論了。 #2021Q4也許是打疫苗最好的時間點
    9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大家好,我是江宏榮,我是臺灣大學農業化學CPA,中空化學及教授,我是生物化學博士。 我曾經在美國做過生物化學研究,也曾經在日本監督大學做過研究,變成擔任科科教授,也在日本的民間公司服務過。 我在1980年的時候,我們是第一批認證經濟的研究人員,當時研究的最大的計劃就是用遺傳工程,就是今天所指的次蛋白技術生產B1型肝炎疫苗。 可是我們從事研究的研究人員幾乎沒有人打疫苗,我們都知道這疫苗其實是有問題,現在沒有問題的疫苗是有一種,就是小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們所打的什麼3O1、5O1的,包括百日咳、日本腦炎、小黃麻痺混合的疫苗。 這些疫苗經過100多人的人體實驗,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有問題的疫苗是1960年代有生物科技發展之後所生產的疫苗,包括現在高中女生、大學女生在打的主攻減白疫苗,這些都是有問題的。 目前病毒的遺傳結構有兩種,一種是BNA,一種是RNA,我們現在所打的市面上有效的病毒幾乎都是BNA,一種疫苗從研究到生產至少要兼顧10年,包括臨床實驗、動物實驗、人體的實驗,副作用的一些研究工作才有上升。 那今天COVID-19,它不是BNA病毒,它是RNA,那有什麼不一樣的?RNA病毒會一直突變一直突變一直突變,速度很快,愛滋病AIDS的病毒是RNA病毒,它不斷的突變,你根本沒有辦法製造病毒。 我們今天打的疫苗是新冠肺癌病毒,即就是這個疫苗,病毒一直突變,你第一代的病毒所製造的疫苗產生的抗體,怎麼可能會有效,前美國總統川普學期的時候曾經感染COVID-19,當時3天就好。 大家就覺得很奇怪,他的醫生最近接受網路講,川普不是打疫苗好的,他用兩種藥物,一種是叫做EVA技術,一種是CREDIT,EVA技術是酸民治療,人跟動物的回酬,就腸道的寄生酸物藥物。 最近發現EVA技術對於COVID-19是有非常好的效果,一顆新台幣兩塊錢,你賺不了錢,那疫苗能夠壯大權,叫你打疫苗一劑兩劑三劑四劑。 當打的疫苗沒有感染,政府告訴你我的疫苗有效,當打的疫苗感染,它告訴你這是突破性感染,什麼叫突破性感染,沒有功效就叫做突破性感染。 結果你打的疫苗不幸死亡,它會跟媒體講,這個人本來就有一些疾病,有高血壓,有糖尿病,請問我有糖尿病,我可能就有多核20年,我打的你的疫苗明天就過世,你這個疫苗是個策劃機嗎? 我們看出太多太多的不幸的例子,打的疫苗過世的人比確診過世的人還要多,現在的觀眾朋友請問,這種情況你還需要打疫苗嗎? 疫苗是有問題,我們不需要打毒針,你強迫打毒針就是違背聖法,人類有選擇重要的自由,虧壘跟異為近似的確是有效,我講的有效是有理論根據,是有學識報告,我講的疫苗無效也有理論根據,也有學識報告。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大家好,我是江宏榮,我是臺灣大學農業化學CPA,中空化學及教授,我是生物化學博士。 我曾經在美國做過生物化學研究,也曾經在日本監督大學做過研究,變成擔任科科教授,也在日本的民間公司服務過。 我在1980年的時候,我們是第一批認證經濟的研究人員,當時研究的最大的計劃就是用遺傳工程,就是今天所指的次蛋白技術生產B1型肝炎疫苗。 可是我們從事研究的研究人員幾乎沒有人打疫苗,我們都知道這疫苗其實是有問題,現在沒有問題的疫苗是有一種,就是小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們所打的什麼3O1、5O1的,包括百日咳、日本腦炎、小黃麻痺混合的疫苗。 這些疫苗經過100多人的人體實驗,基本上是沒有問題的,現在有問題的疫苗是1960年代有生物科技發展之後所生產的疫苗,包括現在高中女生、大學女生在打的主攻減白疫苗,這些都是有問題的。 目前病毒的遺傳結構有兩種,一種是BNA,一種是RNA,我們現在所打的市面上有效的病毒幾乎都是BNA,一種疫苗從研究到生產至少要兼顧10年,包括臨床實驗、動物實驗、人體的實驗,副作用的一些研究工作才有上升。 那今天COVID-19,它不是BNA病毒,它是RNA,那有什麼不一樣的?RNA病毒會一直突變一直突變一直突變,速度很快,愛滋病AIDS的病毒是RNA病毒,它不斷的突變,你根本沒有辦法製造病毒。 我們今天打的疫苗是新冠肺癌病毒,即就是這個疫苗,病毒一直突變,你第一代的病毒所製造的疫苗產生的抗體,怎麼可能會有效,前美國總統川普學期的時候曾經感染COVID-19,當時3天就好。 大家就覺得很奇怪,他的醫生最近接受網路講,川普不是打疫苗好的,他用兩種藥物,一種是叫做EVA技術,一種是CREDIT,EVA技術是酸民治療,人跟動物的回酬,就腸道的寄生酸物藥物。 最近發現EVA技術對於COVID-19是有非常好的效果,一顆新台幣兩塊錢,你賺不了錢,那疫苗能夠壯大權,叫你打疫苗一劑兩劑三劑四劑。 當打的疫苗沒有感染,政府告訴你我的疫苗有效,當打的疫苗感染,它告訴你這是突破性感染,什麼叫突破性感染,沒有功效就叫做突破性感染。 結果你打的疫苗不幸死亡,它會跟媒體講,這個人本來就有一些疾病,有高血壓,有糖尿病,請問我有糖尿病,我可能就有多核20年,我打的你的疫苗明天就過世,你這個疫苗是個策劃機嗎? 我們看出太多太多的不幸的例子,打的疫苗過世的人比確診過世的人還要多,現在的觀眾朋友請問,這種情況你還需要打疫苗嗎? 疫苗是有問題,我們不需要打毒針,你強迫打毒針就是違背聖法,人類有選擇重要的自由,虧壘跟異為近似的確是有效,我講的有效是有理論根據,是有學識報告,我講的疫苗無效也有理論根據,也有學識報告。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這是我最近讀到比較中肯的文章. 請大家指正. 這幾天來關於疫苗的風風雨雨,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但是如果一切回到科學的角度,就知道每個國家疫苗策略的選擇,都有它背後的道理。台灣的疫苗策略,更是在重重限制下,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 ​ 🔹 美國:以壓倒性的技術力、後勤力和財力一決勝負 ​ mRNA是相對高新的技術,這世界上能掌握此技術的,只有美國和歐洲的少數團隊。Moderna就是此一技術的大本營-哈佛大學的育成公司。而相關技術的另一位匈牙利裔的祖師爺,則是跑去德國主持BioNTech公司。 ​ 而美國自從一開始,就打算以壓倒性的技術力與後勤力一決勝負。除了扶植純美國血統的Moderna以外,也透過財雄勢大的輝瑞(Pfizer)和德國BioNTech合作。搞疫苗不是只有技術而已,臨床試驗、生產、藥證申請程序、通路,樣樣都要燒錢,而BioNTech的資源不足,而輝瑞則讓一切變得可能。作為交換,BNT疫苗也以輝瑞的名義,在美國在地生產,戰略資源完全不假他人之手。 ​ 然而mRNA疫苗對於冷鏈的要求很嚴格。輝瑞疫苗要-70℃冷鏈(雖然經過實驗後條件略有放寬),Moderna好一點是-20℃。要佈建冷鏈是非常龐大的基礎建設工程,而去年美國在川普總統任內,發動「神速作戰(Operation Warp Speed)」,砸大錢並動用美軍資源把如此嚴苛條件的冷鏈打通到全國各地。這個政績是連拜登都不得不稱讚的。 ​ 總之,美國就是有那個底氣,能夠把極嬌貴的高新技術疫苗,做到全國人人能打的程度。如果瞭解到這一點,就好像日軍參謀在太平洋戰爭中看到美國大兵在喝可樂吃漢堡一樣,對其後勤能力驚嘆不已。 🔹 英國:走成熟務實路線,但也有它的技術深度 ​ 英國當然沒辦法做到像美國這樣財大氣粗。英國/瑞典合資的阿利斯康(AstraZeneca),嚴格來說算是業務範圍很廣的綜合製藥公司,在疫苗方面不是特別地專業。所以「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個很成熟的技術,就成為一個好選項。 ​ 能夠研發腺病毒疫苗的國家很多,美國是一定有的(嬌生J&J),中國也能搞。但這裡「腺病毒載體」的腺病毒該怎麼選擇,就成了成功的關鍵。因為人類很多都感染過腺病毒(腺病毒是很多上呼吸感染的病原,換而言之你得過感冒就有很大機會感染過某種形式的腺病毒),如果你載體選用太常見的腺病毒,那疫苗打進體內,你的免疫系統就直接把它揪出來殺掉了,不會去學習腺病毒上搭載的武肺病毒片段,所以打了等於沒打。所以選用罕見的腺病毒就非常重要。像現在大家幾乎都不怎麼提中國的康希諾了,因為他家選用的腺病毒載體,是人體太過常見的Ad5。 ​ 這裡就可以看到英國的技術底蘊,其腺病毒載體來自於牛津大學長期研究的黑猩猩腺病毒,俗稱黑猩猩感冒病毒。它不但罕見也對人體幾乎無害。而黑猩猩腺病毒怎麼發現、怎麼取得的?自然就來自於英國長年的殖民地與熱帶流行病學研究經驗。 ​ 起頭選得好,接下來量產對於阿利斯康這種綜合製藥大廠,當然就比較不成問題。雖然腺病毒載體疫苗多多少少有點安全上的疑慮,但就像新聞講的,AZ疫苗打死人的機率比走在路上被雷打到還低。在疫情緊急的當下,仍是遠遠利大於弊的選項(但也因此德國政界與學術界一直想要打擊AZ疫苗)。 ​​ 🔹 中國:瓦房店主義,馬馬虎虎求快求便宜 ​ 中國主打的國藥和科興,都是屬於所謂的「滅活疫苗」。滅活疫苗要搞很簡單,把真正的武漢肺炎病毒,拿去化學處理滅除它的活性,只剩下病毒的空殼子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去學習產生抗體。滅活/減活的概念在人類醫學史上已經存在一兩百年了,大家耳熟能詳從小就打過的小兒麻痺的沙賓/沙克、日本腦炎、A肝等疫苗,都是典型且歷史悠久的滅活/減活疫苗。 ​ 但太過簡單的技術,往往意味著不好用。至少在武漢肺炎疫苗的領域裡,這個法則是成立的。首先,如果滅活不完整,以武肺病毒之刁鑽,很可能變成直接感染。至於效果,其引發的免疫反應,還有專一性(讓身體可以產生對抗武肺病毒的抗體,而非雜七雜八沒有用的抗體),先不說比不上最先端的mRNA,也比不上其他成熟的技術如腺病毒載體、蛋白質次單元等。而且還很容易造成疫苗不良反應。 ​ 但是中國哪管這些。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技術要求,生出一個還堪用的東西,把它倒給廣大的十四億人口(但中國人好像也不太領情),還可以順便搞搞疫苗外交,輸出給那些亞非拉的苦命兄弟們,這樣就夠了。實際的保護力?馬馬虎虎就好。不良反應?反正政府壓下消息,沒人會知道,也沒人敢知道。 ​ 中國滅活疫苗,是那些急於做做成績,「有打就好」的極權國家的的首選。 ​ 當然中國也有想要搞更高新技術的疫苗,例如以市場與藥證發放為籌碼,硬性要求BioNTech轉移mRNA技術,以中國在地廠商的名義生產。但中國人搞高新技術,都會有一種「瓦房店化」的現象,就是從國外引進了高科技,但是因為文化不合、政治掣肘、管理不善、勞動力素質跟不上,再加上國內粗製濫造的產品競爭…等等諸多因素,使得引進的高新技術「退化」。最極端的就是像搞半導體那樣砸了大錢結果顆粒無收,好一點就是做出來的產品總是有點差強人意。至於要不要信任中國的產品,就留待看倌們自行思考了。 🔹 台灣:在各種艱難處境中,走出一條折衷穩健路線 ​ 照理說台灣作為小國,是不指望在疫苗研發的大國競賽當中軋上一腳的。但是台灣很清楚自己在國際上孤立的處境,知道引進外國疫苗,勢必會受到那個流氓國家的各種阻撓。即使能夠順利打通通路,台灣的市場規模小,又不能像以色列這樣出三倍價錢搶貨,各大廠商也未必會把台灣放在優先供貨的順位。 ​ 因此台灣永遠都得做好「一切靠自己」的最壞打算。當然梭哈押寶於國產疫苗,對台灣風險太大,因此必須外購+國產,雙軌並重,盡可能打通每一條道路。這是台灣的命運,也是台灣的靈活度。 ​ 美國也充份瞭解台灣的難處。要知道美國自己也是疫情大國,在最高峰期的時候,是不是能拿疫苗支援盟友國家,美國自己也說不準。因此,美國做了一個罕見的決定,就是把美國國衛院的疫苗設計圖譜,授權給台灣自主研發。這個源頭等於是與Moderna同源。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一步美國是幫我們跨過去了。照理說拿到跟Moderna同樣的源頭,是不是可以直上mRNA技術呢?先不說台灣能不能掌握mRNA技術上,就算做得到,mRNA疫苗嚴苛的冷鏈要求,對台灣來說也是一大負擔。 ​ 因此台灣退一步,拿著這套圖譜,走重組蛋白質疫苗的路線(嚴格來說是『基因重組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我不是太專業,以下就暫且簡稱蛋白質疫苗吧)。台灣長期研發生產的流感疫苗,就是屬於這類技術。以美國帶頭搞定的圖譜,來搭配台灣本來就駕輕就熟的技術,對台灣來說確實是最穩健可行的路線。 ​ 蛋白質疫苗不只是技術上穩健可行,而且有很多優點。首先,蛋白質的物性比mRNA穩定得多,也因此對冷鏈的要求不高,跟腺病毒疫苗差不多(2-8℃,大約是你家冰箱冷藏室的溫度)。第二,其誘發免疫反應的機制比較直接,所以理論上打完第一劑後,產生抗體的速度會比其他類型的疫苗更快。而且因為蛋白質疫苗不像腺病毒疫苗那樣,裡面還有部份活性的腺病毒(因此免疫力低下者與孕婦不能打AZ),所以安全性也更高,不輸給mRNA疫苗。 ​ 但蛋白質疫苗技術當然也有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研發過程比mRNA、腺病毒、滅活等疫苗繁瑣得多,而且短期拼量產也比較困難。因此採用此一技術的美國Novavax、英國葛蘭素史克、法國賽諾菲,在進入市場時機上都比較落後。與他們相比,台灣的高端、聯亞並不算落後太多,國光則要再慢一些。 ​ 整體來說,國產蛋白質疫苗絕對是值得期待的。尤其它免疫反應強、對冷鏈要求低,在武肺疫情可能「流感化」永不消失的趨勢下,對於打進第三世界國家市場、吃長尾市場十分有利。但它的時程就是要慢上那麼一些,因此對台灣而言,在國產疫苗供應穩定之前,還是要盡可能保障外購疫苗的管道暢通。 ​ 🔹 關於三期試驗 ​ 我知道某陣營的網軍,一直在黑「國產疫苗沒有三期臨床試驗,是拿國民在當白老鼠」。但事實上,你如果去看看維基百科的條目(要看英文,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VID-19_vaccine ),不難發現,其實現在根本沒有哪家疫苗是跑完三期的。因為跑三期要收好幾萬個案,花上兩到三年不等的時間,大多數的廠商都是估計在2021下半年~2023才能跑完。唯一例外是輝瑞,可能真的本錢夠粗,能夠收夠案子提早解盲。 ​ 現在能夠上市的疫苗,都是跑完二期臨床,就趕快申請緊急授權。畢竟藥廠也好、人類也好,根本等不了那麼久。 ​ 而且三期臨床試驗也有一點醫學倫理上的灰色地帶。所以像中國、俄羅斯這種反正也不怎麼在乎人權,還有一堆也不怎麼在乎人權的盟友的國家,在這一點上就特別有利。而民主國家的廠商,也只能盡量把三期臨床試驗外包給較貧窮的國家,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業界現實。 ​​ 🔹 寫在最後 ​ 稍早韓國以其戰略地位與半導體產能為籌碼,向美國​爭取到Moderna疫苗授權代工。這算是韓國近期的一大外交勝利。台灣,以柯文哲為首,就開始逞其費拉話術,批評政府為什麼不要像韓國這樣,走比較簡單低風險的代工路線。 ​ 但請別忘記,韓國代工Moderna是這幾天才談成的,而台灣自主疫苗研發已經跑了一年多、進入二期了。台灣未必跑得比韓國慢。 ​ 這裡我要引用非主流歷史學家劉仲敬的兩句話: ​ 「實際上所有能夠讓你和你的後裔往上走的方式都是費力的,尤其是危險的,危險比費力更重要。」 ​ 「上等人就是承擔風險的能力高於一般的人。」 ​ 是的,自主疫苗研發,比起代工來說,是一條艱難的路,也是一條高風險的路,很有可能大筆投入卻顆粒無收。 ​ 但是一旦修成正果,除了自救有餘以外,還能幫助他人(Taiwan can help!)。而樂觀點看,世界的疫苗市場將為我們開啟(當然中間還有很多政治難題要搞定,但至少我們做出了產品,不是嗎)。 ​ 不諱言,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處境,有如賤民一般。但人出身可以低、志氣不能短,愈是國際賤民,就愈是要證明自己的能耐。與大家共勉之。
    75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楊憲宏專欄】台灣沒有必要冒風險施打「第三劑」 By 楊憲宏[資深媒體人、人權活動家、公衛碩士], 台灣英文新聞-時評 2021/12/03 09:10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363339 台灣官方防疫政策,在沒有完整評估風險的情況下,公佈將在2022年一月進行「第三劑」疫苗施打。是極欠考慮與不負責任的作法。以台灣目前的疫情與全民自我健康管理的認真狀況,根本不需要打第三劑。如果政府手上有過多的疫苗,不要浪費,應該趕快送給其他買不起疫苗的國家,而不是丟到自己國人身上。而更奇怪的是,衛福部長陳時中12月2日證實,將縮短第3劑疫苗間隔時間,提供莫德納疫苗給第1至3類對象第2劑滿5個月就能接種,但第1至3類對象「將排除中央防疫官」,為什麼?是不是他們心知肚明「第三劑」根本沒有必要呢? 全球已經有很多専家公開反對「第三劑」施打。其中最嚴重的警告是,反覆刺激人體防禦力可能產生「免疫衰竭」(immune exhaustion)現象,「不斷試著增強免疫反應顯然存在一些風險,如果我們進入每6個月就追打疫苗的循環,很可能對我們不利。」華盛頓大學免疫學家珮珀(Marion Pepper)表示,「我認為打第三劑的免疫力雖然會上升,然後也會再次下降。」她質疑施打第3劑的目的只是為了提升保護力「3至4個月」,到底有什麼必要?施打「第三劑」還得考慮疫苗副作用的問題,多打一劑的好處是否大於得到血栓、心肌炎等風險? 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介紹,免疫衰竭指的是記憶T細胞喪失功能。這代表免疫系統會因爲過多次的疫苗注射,反而造成「容忍了」病毒,不再認定病毒是「威脅」而不會消滅病毒。也就是說可能造成某種類似「帶原」(carrier )現象。這次武漢肺炎病毒疫苗的研發很倉促,許多副作用,恐怕連研發疫苗的公司自己都還搞不清楚,現在已經全球到處都打了他們製造出來的疫苗,不知道疫苗公司有沒有勇氣面對自己的疫苗有可能帶來的後遺症?或許只打兩劑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還想推動第三劑、第四劑,甚至年年都打,那麼安全考慮的要求就不一樣了。 多名國際專家在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又稱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研究指出,目前採用的兩劑疫苗策略對預防重症與死亡仍有很好的防護效果,因此沒有必要對一般人打第三劑。 文章作者包括FDA疫苗研究及審查辦公室主任葛魯柏(Marion Gruber)及副主任克勞瑟(Phil Krause)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多位科學家。 這篇發表於9月13日的研究強調,由於「支持接種加強針的科學證據不足」,過早讓民眾接種第3劑,恐怕增加心肌炎、格宜洋-巴略綜合症候群(Gillian-Barré syndrome)。這是一種急性多發性神經炎,可能與腺病毒載體有關,注射疫苗後,導致免疫反應出了差錯,使本來應該去攻擊病毒的免疫力認錯目標,轉而攻擊自身神經系統,罕見的疫苗副作用。 葛魯柏博士和克勞瑟博士領導FDA疫苗辦公室並監管疫苗數十年,發表於《刺胳針》的文章並不是以FDA的立場。據《紐約時報》報導,他們不同意拜登政府在聯邦科學家可以審查所有證據並提出建議之前就推動施打補強針,「這一衝突導致他們決定在今年秋天離任」。所以,拜登與美國首席防疫官佛奇的「第三劑」決策,是排除異己的問題作業,台灣不應冒然跟進。 在《刺胳針》這篇研究發表不久,英國曼徹斯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生物醫學教授須納•柯魯科尚克(Sheena Cruickshank)也在學術交流網站The Conversation上撰文表示,目前沒有打第三劑的必要性。主要的論點都是打兩劑已經夠了。 醫療的最高目標就是,夠了就好(enough is enough)。過多就產生副作用。生活中最常見的提醒就是,吃維他命可以保健,但脂溶性的吃多了會中毒。疫苗接種不是多打就好,打多了有嚴重副作用,甚至致死。 台灣的防疫措施兩年來做得很好,主要來自國民公衛水準極佳。要保持戰果不難,檢証過去所做成功經驗,加強再加強就好。不要貪功去跟風,別人在打第三劑就去跟流行,中了疫苗公司的計。 媒體要守望(monitoring)這個全民健康的關口,而不是人言亦言隨著起舞,要加強自身的專業能力,唉!都已經搞武漢肺炎病毒疫情兩年了,怎麼可以毫無判斷力?有人煽火帶風向説「大魔王變種病毒來了」就跟著製造恐慌,還幫忙喊打「第三劑」。太沒水準了吧?而衛福部部長應該收回「第三劑」的倉促決策,從長計議。 不談專業,我們也可用邏輯推演來看看「補強針」的作用。在一個可能被病毒傳染的環境中,一個人可以發生的狀況只有兩個,就是得病或不得病。如果都沒打疫苗,得病的後果比起完成接種(J&J一劑,其他兩劑)的人可能會比較嚴重,所以不打疫苗可能不划算。完成接種後,也只有兩個狀況,得病或不得病。得病的話,大部份人的症狀不會非常嚴重且死亡率也不很高,然而因染疫得到的自然免疫力不但持久,也較完成接種但未得病的人更不易再次被感染。完成接種而未得病的人,就有兩個選項:繼續觀察或打「補強針(第三劑)」。打了第三劑,又是得病或不得病。得了病,症狀和後果若是比只打兩劑疫苗輕,或是自然免疫力更好,那這第三劑就有意義。但是,目前沒有足夠數據下結論。如果未得病,「補強針」的副作用會不會太強?這在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答案。未得病,在幾個月後抗體消失或出現新變種時,又要面臨兩個選項:繼續觀察或打第四劑。以後呢?是第五劑、第六劑…..直到地老天荒嗎?
    1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熱騰騰的疫苗混打研究出來了!不只是副作用的部分,也報告了大家更在意的"效果如何",重點先: 1. 儘管是只有673人的研究,但第一劑AZ、第二劑輝瑞的話,施打第二劑疫苗時副作用沒有令人擔心的地方 2. 混打疫苗刺激抗體生成的效果比只打一劑AZ好 3. 混打後抗病毒的效果甚至比兩劑都打AZ還好 如果被列為優先施打AZ的人,又沒有副作用相關風險,不要過度擔心混打的問題。 既然待在台灣不出國也還是有感染風險,所以: 快!去!打!疫!苗! (如果不是那麼第一線的人,也許可以考慮看看把第二劑AZ先讓給還沒打第一劑的人,讓我們的覆蓋更廣!) ==========容易理解的研究結果=========== 1. 打了AZ過了8週以後,如果又施打輝瑞疫苗,能夠阻止病毒感染細胞的抗體(中和抗體)比沒加打第二劑的人,增加150倍!(1+1 > 1+0) 2. 和其他研究比較,混打的人產生的抗體"阻止病毒感染"的能力甚至比兩劑都打AZ的還好!(1+1 > 2,看到這不等式我的數學老師要哭了!) 3. 副作用方面,常見的有頭痛、不舒服、噁心感、咳嗽、發燒,但都沒有嚴重到需要住院或特別的醫療處置 ==========稍微學術一點點的內容=========== 0. 臨床研究: 西班牙馬德里El Instituto de Salud Carlos III (ISCIII) 的CombivacS (研究新聞稿在推文) 1. 研究族群: 60歲以下,平均44歲,男女比4.4:5.6,共673人,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上沒有顯著差異 2. 研究設計: 四月中施打第一劑AZ至少八週後,實驗對照組2:1,441人施打第二劑輝瑞,剩下232人不施打 3. 研究檢測疫苗效果的方式有三種不同實驗技術: ...a. anti-RBD (抗-受體結合區)的titer,也就是常說的中和抗體,第一週增加123倍,第二週增加150倍 ...b. anti-Spike (抗-棘蛋白)的titer,也就是整顆棘蛋白三聚體(這群抗體不是都具有中和效果,但還是可以辨識病毒跟被感染細胞,增加免疫清除的能力),施打後第二週時增加大概40倍 ...c. 更真實的中和能力,用人造具有棘蛋白的合成病毒,檢測抗體對減少這種病毒感染的能力,第二劑施打後,病人血清的阻斷能力增加了7倍,比第二劑同樣打AZ的2-5倍還要優秀(*這個研究沒有納入兩劑都打AZ的設計,所以是和其他研究的數據比較) 4. 副作用: 研究觀察了第二劑施打後的一週內的反應,大概近半都出現了頭痛(44%)、不舒服(41%)的現象,副作用的部分已經有另一個研究發表了,詳見強者我朋友 陳彥中 的整理 (連結在推文) 這個研究目前我只看到新聞稿跟記者會的內容,期待論文的發表跟歐洲其他國家類似的臨床研究數據! 快去打疫苗! 沒有在施打名單上的乖乖待家裡、勤洗手、戴口罩!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