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1 年前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883762 (2016年中國總書記習近平在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大會發表談話時,有國軍退役將領人士參加聽訓之報導)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7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國哥觀點 今年4月14日「美國保守月刊」(The American Conservative) 刊出一文,標題是「華府將與俄羅斯戰到最後一名烏克蘭人」。 這話怎麼聽怎麼彆扭,華府你和莫斯科之間要戰就戰,要打多久打多久,啊怎麼去死的是烏克蘭人,美國無恥到公然拿別國人民性命「誓死如歸」,好似悲壯卻諷刺怪異。 別以為這只是離台灣8044公里遙遠無關台灣人福祉的一場「俄烏戰爭」,不是的,美國模式(American Way)習慣將別國人民生命,在國家利益與地緣戰略考量中「包裹表決」量販出售。 昨天台灣各報頭版全都報導,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訪台,這次前美國高層給台灣帶來的禮物是勸台灣人以烏克蘭為師,不分男女都要當兵,在中共侵台時誓死捍衛民主自由,必要時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艾斯培放在肚子裡沒說出來的話,和美國保守月刊「華府要與俄羅斯戰到烏克蘭最後一人」完全相同,只是將俄羅斯改為中國,烏克蘭人換成台灣人,沒變的是美國又再度宣誓要台灣為美國的國家利益戰到最後一人。
    3 人回報3 則回應2 年前
  • 〈楊渡專欄〉 #傅鐘為誰敲響? 九月十五日,台灣大學學生會、研究生協會舉辦的座談會上,6名校長候選人一字排開,接受學生提問,校長候選人要逐一給出回答。這是校長選舉過程中的一道程序,為的是讓未來校長可以與學生對話。問題很多,包括:廢除國文必修課、打造校園性別友善空間、中共打來怎麼辦等。有意思的是,有關中共打台灣的回應,大部份候選人都回答:一定抵抗到底,打到最後一兵一卒。還有兩個教授特地用台語回答(不知是否因學生用台語提問),彷彿帶著某一種政治符號的表態。 喬治.歐威爾在《1984》一書中,曾寫過「新語」(或譯新話,newspeak),意即利用政治手段,儘量改造語言,使之成為非黑即白的對比,再無中間的層次。例如:只有冷(cold)或不冷(uncold),沒有中間的溫暖(warm);只有好思想(goodthink)或思想罪行(crimethink),沒有獨立思想。現在的台灣也一樣,逐漸失去「中間的層次」。 以中共武力攻台來說,一個大學教授應該說明的,或許是:以台大的學術研究能力,在武力攻打前,我們如何使用學術智慧,例如國際關係、政治談判等,避免戰爭的發生;其次,運用台大在國際學界的影響力,形成對台灣的援助,特別是輿論的支援,國防科技的研發協助,理化機械等應用科學對國防的協力運用等。這都是一個學術研究者,運用自己的知識,為國家作最好的貢獻。 知識份子報國有其特殊的途徑。李國鼎是庚子賠款所派出的第二屆公費留學生,他的指導教授羅塞福德為他安排了英國倫敦皇家學會的獎學金,繼續在劍橋研究。然而七七抗戰消息一傳來,他無法安靜讀書了。拼了命的想回國參加抗戰。為此,國民政府還派了作家謝冰心到英國去勸說留學生不要衝動,一定要完成學業,學成再報效國家。李國鼎也聽到了。但他就是無法安心,乃決定去請教他的老師。 羅塞福德說,科學家在戰時應該為國家做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也曾以科學家身份和知識參加戰爭,所以他同意李國鼎回國,等打完仗再回劍橋做研究。 「那我回去能為國家做什麼事呢?」李國鼎接著問。 「這場戰爭的決定因素可能在空戰,而不完全在地面戰。你是學物理的,懂得物理基本知識,包括聲光學和電學,正好可以應用到防空設施,如照空燈和測聲機。」羅塞福德說。 聽完老師的話,他毫不猶豫,立即束裝。他還和德國的中國代表連絡,希望可以去參觀當地的防空設備,以及照空燈和測聲機的工廠。回國後,他立即加入防空部隊。其後他教書、做研究,還參加資源委員會轄下資渝鋼鐵廠的設立,從理論物理,走向實用科技。 這就是學術可以報效國家的途徑。質言之,如果一個台大校長,不懂得運用作為最高學府台大的知識資源、人才資源,報效國家,作最有效的運用,而是學著政客,高喊「打到最後一兵一卒」,那真是非常、非常的可惜。枉費了這個國家每年給台大如此多的研究經費,養這麼多的研究人才,最後,竟然是跟晚明的學者一樣,「臨危一死以報君」。何其悲哀! 公立大學校長選舉辦法容易導致候選人向政客學舌,搏取選票,甚至難以引進國外學人,這些都是問題的所在。但一個校長候選人拋棄學術原則,反而向學生的民粹主義低頭,這真是情何以堪! 即將迎來百年歷史的台大,會選出什麼樣的校長,去迎向未來?台大會不會是台灣命運的隱喻呢?那曾叮嚀台大學生要留下三小時思考的傅斯年先生,看到如今台大,會不會奮力敲響傅鐘,提醒台大,停下來,好好思考:一個學人,一所大學,一個校長,一個國家,一個時代,我們能做什麼……? (本文發表於今日中國時報)
    6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蘇貞昌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答得多麼慷慨激昂,戰海上,戰沙灘,戰街上,戰山上,但他没告訴我們,誰去戰?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為肥貓們而戰嗎?戰爭的殘酷是夢靨,是生離死別,主政者的責任是如何避開戰火,運用智慧,以和平取代對抗,豈可信口開河,不斷挑釁,輕啟戰端,輕言戰至一兵一卒,以後呢?生靈塗炭,萬劫不復?要不要問一問23O0萬的國人,臺灣一定要走到這一步嗎?以下是侵略者老美子弟兵,派赴世界各地戰埸前,與家人子女生離死別鏡頭,請我們英明的行政院長也看看吧!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下月也就是2018年了!韓國政府決定2018年開始並行漢字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沈一鳴總長他父親早逝,與弟妹三人由母親辛苦養大,雖為外省人但沒住眷村,成長於保安宮附近,其父母皆為暗啞人士,母親仍在。他妹妹說他考上建中,但因家貧故進入空軍预校至官校畢業,他品學兼優,人格高尚,又受美國賞識,前往美参謀學院受訓,為台美两方所重視的將領。台海危機時,他陪國防部長與太平洋司令會談,美方問其立場,他回美方:台灣會戰到一兵一卒。這跟現在一些退將到中國屈膝求利,真是高下立判。今日意外,真令人惋惜。 今明兩天開放台北賓館讓民眾追悼
    6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中國政府決定撤離在台灣的中國公民 計畫於8/8前撤離完畢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台灣和烏克蘭不一樣(問號)(是的)。台灣和美國(x)沒有邦交關係,烏克蘭和美國有(red check mark)30年邦交關係。 眼看俄羅斯坦克已經開進烏克蘭,美國總統拜登說,(x)不會派兵到烏克蘭。 俄羅斯軍隊進入烏克蘭,拜登的第一反應,是宣告美國(x)不會人出一兵一卒,烏克蘭是什麼國家?(()烏克蘭是一個已經與188個國家先後建交,並與其中186個保持大使級外交關係。()) 邦交國尚且受到美國如此對待,歐亞大陸另一端的我們,又要怎麼自處(問號)(()(red arrow right)美國對烏克蘭如此,台灣卻把美國當成唯一救命稻草()),台灣的國際政治局勢,比烏克蘭還要差,還能自以為美國會為台灣打仗嗎(問號)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4月25日新聞快報。 由於疫情的關係,政府決定幫助國民,無條件每個家庭將會提供援助。援助金可高達50000台幣,連續三個月,申請詳情如下: https://external-preview.redd.it/vxPXEGgL4v8mCGw06IFGsmJNtqWQg-z60xQQ79dHKPY.jpg?auto=webp&s=db7685262e9b352a4888e547f52a244e2ea2cb9f
    39 人回報3 則回應4 年前
  • 好可怕!駭人聽聞,毫無人性! [福斯Fox新聞摘要] 您知道嗎?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 完全是一種”投資” (investment)的概念! 美國前陸軍副參謀長四星上將傑克·基恩(Jack Keane), 今年10月6日在接受美國福斯電視台採訪時表示 : “美國只花了區區660億美元,就讓烏克蘭跟俄羅斯一直打戰! 這個「投資」(investment)我認為是非常值得的(worthy)!” 他直言不諱:“今天在烏克蘭身上花錢非常划算,因爲通過這筆相對而言並不算大的開銷,在跟俄羅斯的戰爭中,爲美國利益送命的不是美國人,而是烏克蘭人。” “某些共和黨人對我們目前支出的正確性表示懷疑,包括在烏克蘭問題上。然而,我們的預算高達6萬億美元,事實上還要多出數千億。相比之下,我們在烏克蘭花的錢只是零頭而已,僅相當于預算的1.1%而已!但我們所獲得的,卻是無與倫比的巨大優勢,對俄羅斯造成重創。我覺得這個投資(investment)是非常值得的(worthy)!” 在電視訪問裡,基恩亦提到台灣和烏克蘭情況相同,意思是美國應該也會做相同的”投資”, 「讓台灣人民」為美國人的利益,戰到最後的一兵一卒! 美國把戰爭當成”投資”, (investment), 一切從自身的獲益多少的觀點來衡量戰爭! 美國對「戰爭」觀點冷酷、無情, 毫無人性可言! 當事國人民的生命、家庭,就變成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訪談中,他也提到了,如果您認為美國現在、未來都是在「援助」台灣,那麼你可能大錯特錯了! ————————— https://youtu.be/mjoagl696dA
    3 人回報3 則回應2 年前
  • 重大訊息!政府給農漁業者發福利啦! 「世界民主運動大會」召開,為響應民聲,現政府決定分出大會贊助費用的15%來補貼果農業! 只要找在地議員領取申領表格,根據要求提供相應材料,一星期內就能完成匯款! 快轉帖給你身邊農漁業者吧!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