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年前
民國33年,17歲家中開書店的北平人魏貴寬,從北平日佔區的中學輟學,決定學點生意,無奈第一份錢莊的工作,即遇到錢莊倒閉;轉而去糧棧當學徒,又遇到日本佔領當局食糧管制,生意一落千丈,只有被裁員。可謂學文不成,學劍亦不成。魏父不禁苦笑道:「貴寬,我看你就沒那個命。」

可惜魏父終其一生,未能見到魏貴寬發達,民國34年,魏父撒手人寰,魏貴寬就在此年迎來了日本戰敗。由於始終沒有好的工作,魏貴寬在家中賦閒,沒事就到天橋看京戲、聽相聲,自娛自樂了一年之後,眼見這樣不是辦法,正好聽說國軍駐北平的裝甲兵部隊,以「機械化學校」名義招考學兵。

「書沒讀好,生意也做不成,不如到部隊學個一技之長。」魏貴寬拿定主意,就去報考「機械化學校」。當時國家實施徵兵,兄弟二人,逢二抽一,魏貴寬去當兵了,他在家中幫忙照顧書店生意的弟弟就用不著再當兵。

魏貴寬在部隊未久,突然收到家中急電:「弟被抓兵,見字速回。」

逢二抽一,怎麼我們魏家兩兄弟都賠上了?魏貴寬趕緊請假趕回北平家中。從母親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全貌。

「你部隊裡不是有個姓賈的,前一陣子還和你到家裡來過?」

沒錯,前一陣子是帶了幾個同袍到家裡來過,當時這個姓賈的就在裡面。

「那個姓賈的,後來又跑到我們家來了一趟,帶了他哥哥來,說他哥哥要當兵,需要個保人。你弟弟看,見是你部隊的人,自然沒問題,就自願作保。哪知這姓賈的兩兄弟根本就是『賣兵』,賣了之後拿錢就跑了,部隊找不到人,派人找保人,要保人頂替,你弟弟就被拉走了!現在隨部隊開進了東北,在哪也不知道!」

魏貴寬聞言,自責不已。這是他唯一的弟弟,卻拖累他進了部隊。如今兩兄弟都在軍隊裡,但東北戰事遠比關內緊急,實在不行,不如自己與弟弟兩人換,我上東北火線,把弟弟換回後方裝甲兵部隊。

魏貴寬思緒翻攪,總覺得弟弟入伍,是自己的錯,勢必要想一個補救的辦法。未久,弟弟有信從錦州寄來北平家中,輾轉到了魏貴寬手裡。信的內容,無非就是「在部隊很好,勿念」之類的,魏貴寬趕忙寫信給弟弟,稱自己願意代替他到東北戰場。

「你回來,師長不准,就跟連長說。告訴我準確地點,我把你換回來!」魏貴寬在信中如此催促。

「貴寬哥哥,我回北平做甚麼?我已經沒工作了,回去不也閒著?連長看我體格不很壯,調我做文書,我不用打仗,沒事的。」弟弟回信道。

這成了兄弟倆所通的最後一封信。

魏貴寬由於會一點京戲,就在裝甲兵的國劇隊裡,隨部隊一路南下。民國38年,部隊到了上海,接著就要開拔到台灣。在上海期間,魏貴寬又寫了一封信給北平的母親,詢問有無弟弟的消息。

「你弟弟最近沒來信。你能留下來,就留下來,別去台灣了。」母親回信交代道。

當初進部隊,總希望學點本事。在家裡,父親留下來的書店,已經無法餬口,自己做的生意又垮了,身為一個長子,既不能負擔家庭,連自己弟弟也弄丟,留在北平老家,恐怕還會因為共產黨進城連累家人,索性隨部隊走吧,等到局勢穩定再回家。拿定主意後,魏貴寬與部隊劇團同袍上了這艘駛往台灣的船──「海宿輪」。同船的,有葛香亭、孫越、龔稼農、曹健、錢璐、吳國良、常楓、陶述。這一群隨裝甲兵上船的軍中演員,成了台灣戰後第一代影視明星。當年促成此事的裝甲兵副司令蔣緯國將軍,數十年後每憶及此,輒稱「無甲不成戲」,沒有了這群裝甲兵康樂隊員,台灣的演藝界怕又是另一番景象。

魏貴寬從此改名為「魏甦」,「甦」意謂新生。

民國四十年代台北街頭的餘興表演,是個五色繽紛的世界。光是大稻埕一帶,就可見吳登籠的「講古」,陳冠華的「唸歌」,這些全是閩南語的表演藝術;上海藝人,表演「上海滑稽」;平津藝人,表演「京韻大鼓」。一般老百姓家中也不時傳來閩南語《王寶釧》、《孟姜女》的唱詞,當然,日本時代的影響也沒完全脫離,只要步行其間,日本歌曲唱片不時可從民家傳出。

那是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也就是在此時,有人飄洋過海,撒下了北平相聲的種子。

話說,當年來台灣的職業相聲演員,一個也沒有。相聲會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生根,恐怕任誰也想不到。民國40年,京劇名伶馬繼良率領的海風劇團,因為經營不善,無以為繼。馬繼良把自上海帶來的兩箱行頭賣了,買了台北市廈門街一棟房子,成立了一個「樂園遊樂場」,找來同是流落台灣的各省藝人,獻藝維生。內容有評書、京韻大鼓、還有京劇,五花八門。當時獨缺相聲。

甚麼樣的演藝,都不如相聲來得取悅觀眾。馬繼良想到了一個不時來劇場幫忙,偶爾客串演丑角的25歲北平青年,吳宗炎。

「宗炎,你以前在北平家裡時,常去天橋看表演不?」馬繼良問道。
「馬先生,常去。怎麼了?」
「侯寶林呀、小蘑菇的相聲,都聽過?」
「聽過。很愛聽。那時在家裡,中午一定守著收音機聽他們的相聲廣播。」

馬繼良笑了。一如他所料,平津一帶的孩子,幾乎都是相聲迷,這就彷彿現在日本關西的年輕人,就算不曾說過「漫才」,誰都懂得關西漫才特有「突っ込み(吐槽)」的節奏感。

「明天晚上我們缺個表演節目,不如這樣,你來一段相聲,你看如何?」

吳宗炎慌了。吳宗炎自九歲開始聽相聲、迷相聲,有些段子反覆聽,連內容都背得了,但真要他表演,就如「大姑娘上轎」,心裡完全沒譜。

「馬先生,這可不行。我是愛聽,但從來沒在觀眾面前表演過,您經營劇場不容易,怕把您的招牌給...。」
馬繼良拍拍吳宗炎肩膀:「不用緊張,後果我自己承擔。你只管說。就這麼定了!」

就這樣,吳宗炎打鴨子上架,表演起人生第一場相聲。這是無對方捧哏的「單口相聲」,吳宗炎從腦袋裡挑出一段適合一個人說的相聲段子,對著牆壁練習了一番。

第二天晚上,吳宗炎走上劇場舞台。抖擻起精神,深深一鞠躬。那晚酷暑,台下大多是軍人同袍,人人拿著扇子,一邊搧,一邊嗑瓜子,大家在遠離平津兩千里外的台灣,聚精會神地聽著這個幾近無名的相聲演員表演。表演大約四十分鐘,吳宗炎死命地抖著包袱(表演笑點),幾乎是把當年在北平聽到的侯寶林相聲笑料全數披露,台下笑聲不斷。到要下台時,劇場響起了如雷的掌聲。毫無疑問,今晚這些掌聲全屬於這名25歲的年輕人。這是約在民國40年7月以後的事情。

吳宗炎靠著自己的記憶力,說了足足一個星期的相聲,一星期之後,已覺江郎才盡,決定「掛榜招賢」,希望能找到相聲同好,這消息,傳到了已在部隊演京戲、偶爾客串相聲演出的魏貴寬耳裡。

魏貴寬找上了吳宗炎。

「您好,吳先生,久仰久仰!」魏貴寬初見面即與吳宗炎熱烈寒暄道。

「九月養的(久仰)?不是,我是十二月生的!」吳宗炎促狹道。

同是北平老鄉,再加年齡相當,兩人一見如故,從此成了搭檔。

吳宗炎即是台灣已故相聲大師吳兆南;魏貴寬演戲時的藝名是「魏甦」,有時又稱「魏蘇」,但說相聲時的藝名則是「魏龍豪」。「龍豪」是他弟弟的名字。

「藉著說相聲,一方面或許可以找到弟弟;找不到,那就當我一個人為兩個人活。」魏龍豪說道。

魏、吳兩人,再加上年紀較長的陳逸安先生,憑著當年聽來的段子內容,湊出了三十多段,每天在「樂園遊樂場」說相聲,台灣相聲文化的第一顆種子,就此撒下。

魏龍豪聲音渾厚,吳兆南聲線略高,陳逸安則是老成持重,三個業餘的相聲演員,在台灣成了絕配。由於陳逸安經歷較豐,很多相聲段子都出自他當年在北平「啟明茶室」聽來的記憶,三個人努力將相聲復原,除了取悅軍中同袍,還造福其他來台的公教人員,如此這般,相聲演出在台灣,有了十多年的榮景,直到台灣演出生態發生了變化。一開始,廣播節目興起,三人的表演舞台逐漸轉向收音機;後來電視機普及,劇場舞台的演出凋零,相聲不再是能維生的行當,三人各自有了正職。吳兆南頗有商才,在飲食業做得有聲有色;陳逸安開集郵社,勉強餬口;魏龍豪則是專心演出事業,在演藝圈小有名氣。

即便如此,那個失散的弟弟,則是始終未見音訊。魏龍豪在部隊,只願意擔任劇團成員,不肯於作戰單位求得更好的發展。弟弟要是沒來台灣,必然還在大陸;如果在大陸,成了共軍的一員,我日後隨軍隊反攻大陸,就難免與弟弟槍口相向。我既做不到,那就不要待在作戰部隊...為了一個生死未卜的弟弟,為了弟弟的一線生機,魏龍豪想到了一百步遠。

時代的巨輪繼續前進,第一代的相聲聽眾逐漸星散,第一代的業餘相聲演員也隨著吳兆南移民美國,再難聚首同台。藉著老友赴美的機會,魏龍豪請吳兆南代為聯繫北平(改名北京)老家的母親。好消息是:母親仍然健在;壞消息是:弟弟始終下落不明。

「在東北,四平街,反覆衝殺那麼多次,死了那麼多人,恐怕...他早不在人世了。」魏龍豪有一次在電視受訪時這麼說道,語氣無奈。

魏吳等老相聲藝人的收山,讓人只能在錄音帶或收音機的錄音節目裡,回味他們的表演。只是就連知音聽眾也已「訪舊半為鬼」,相聲藝術在台灣的消失,似已是時間的問題。就在此時,年輕一代的表演工作者賴聲川、李立群、李國修等人,為了再現當年台灣相聲表演的榮景,於民國74年3月推出了相聲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造成了轟動。

「魏吳兩位先生的演出,已成絕響,我們適時推出相聲劇,多少有緬懷那個時代、並向大師致敬的味道。」賴聲川在訪談中曾這麼說過。《那一夜,我們說相聲》在當年台灣引起的風潮,讓人至今猶津津樂道。魏龍豪、吳兆南、陳逸安,以及其他由北平跨海而來的業餘藝人,大概任誰也沒想到:當初在台灣各地客串說著相聲,只是為了餬口、為了勞軍,竟然在卅年後潛移默化出一代台灣孩子,這些台灣孩子只認他們為「大師」。

《那一夜,我們說相聲》連演了好多場,欲罷不能,有一天,正在上演時,賴聲川在後台聽到有人傳來消息:「魏龍豪先生好像親自到場了!」賴聲川聞言,感覺竟是「羞愧不已」。

「我們說相聲,是山中無老虎,幾個孩子在瞎玩,這下居然驚動大師來鑑賞!」趕忙走到觀眾席,請魏先生移駕到後台坐坐。魏龍豪很客氣,說「不好意思打擾大家,還是在此看戲」。看畢,魏龍豪再到後台對賴聲川等人致意,直說「很好,演得很好」,隨即安靜離開。

魏先生應該清楚:台灣沒有他,就沒有今晚這場演出,也不會有後來的相聲熱。

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後,魏貴寬回到了久違的北京老家,探望高齡母親,據說,母子兩人見面當時,心情頗為平靜,大概數年來透過吳兆南轉信,魚雁往返,離衷早已訴盡,母子相聚了幾天之後,最後一天,魏貴寬收拾好行李,行將踏出家門時,像是想到了甚麼,還是在母親面前跪了下來。

「娘,貴寬不孝,沒能找到弟弟...。」母子大哭一場。

魏貴寬回到台灣,除了繼續推廣相聲藝術,還於1998年與久違的吳兆南先生同演相聲,兩個七十多歲的老北平人,在台灣的劇場迎來了爆滿的觀眾,與如雷的掌聲。這些掌聲全都是來自聽他們相聲長大的台灣孩子。只是當時的魏先生已是抱著癌症末期的病軀。1999年,魏先生過世。

消息傳出,台灣的電視台打出四個大字:

「笑神退位」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此文讓我想起許許多多「外來政權」與「國民黨人」在台灣建構的新文化。永和豆漿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大陸改革開放前,沒見過有哪家早餐店把豆漿,燒餅,油條,包子集中一道銷售。如今這類早餐店在全國遍地開花,卻是受了「台灣文化」的影響,而這種文化不也是源自大陸,源自國民黨老兵?有趣的是,自李登輝以來,這些“外來文化”都變成了“新台灣人”的文化;但日本料理,依舊是神聖不可動搖的日本料理。俞 回味台灣獨門料理:蒙古烤肉 ( 給失根的我们這一代 )親爱的親友们請細讀和回味最後一段,那是你我成長的過去和面臨蒼茫的未來,失根和無根的遊子們! 蒙古沒有「蒙古烤肉」,臺灣才有;正如福州並無「福州麵」,臺灣才有;四川也沒有「川味紅燒牛肉麵」,臺灣才有。那是臺灣餐飲業者所發明,是他們的創意和想像力。 這種烤肉其實不算烤,而是炒。師傅用特製長筷,在大鐵盤上爆炒各種肉品、蔬菜和十幾種佐料,白煙和香氣轟竄,眼看他的長筷快意橫掃,鐵盤上成熟的烤肉排隊般,準確無誤地落入盤中,姿態、技巧都有著武俠角色的身手。 臺灣的「蒙古烤肉」是相聲演員吳兆南所創。一甲子以前,吳兆南與幾個退休老兵在螢橋旁、同安街底,創立「烤肉香」,是臺灣蒙古烤肉的發源地。他手繪大烤盤,請工匠打造一個直徑約雙手張開長度的圓鐵盤,這項創舉濫觴了蒙古烤肉的烹具。此外,也多元化肉品、配料和醬料,牛、羊、雞、豬、鹿、羊肉閱兵般陳列在菜檯上,供食客自取;再自選蔬菜,淋上醬油、麻油、大蒜、辣椒、檸檬汁、鳳梨等十餘種配料,從此開啟了「蒙古烤肉」元年。 那是一九五一年。吳兆南接受訪談時追憶,蒙古烤肉的確是他的創作:起初在淡水河邊螢橋旁開茶棚,賣烤肉營生,本想立號「北京烤肉」,惟恐聽起來像匪諜;叫「北平」也不妥,乾脆起名「蒙古」,離北京愈遠愈安全。 當時臺灣猶處於風聲鶴唳的氛圍,不能公然想家;這一年,槍斃了好幾個「匪諜」;省府第一次宣布徵兵令;美國國防部派遣軍事顧問團開始在臺北辦事;這一年,水產試驗所大力推廣吳郭魚養殖;臺灣發生強烈地震…… 剛開始,每種肉都賣三塊錢,論盤計價,結果沒人上門,乾脆改成一美元(約當時新臺幣三十四元)吃到飽,一舉打開臺北烤肉市場,也成為最早的一價吃到飽餐廳。 鼎盛時,達官顯要、外國使節多上門訪食,河堤旁停滿各式禮車,食客走過草地間的石階,月色下波光旁大啖烤肉;他們還養一隻狗叫「哈利」,負責叼著燈籠,領客人入席。後來第一飯店徐三老闆,請他移至飯店頂樓開業,那是當時全臺最高的大樓,高十層,由明星李麗華剪綵,一開張就紅火,深夜更有人盛裝打扮,搭電梯上樓看夜景,還成為觀光手冊上的臺北景點。 蒙古烤肉發端迄今,都是一價吃到飽的形式,極盛時期,臺北就有三十幾家蒙古烤肉店,現在僅剩個位數,知名老店如「唐宮蒙古烤肉餐廳」「涮八方蒙古烤肉」「成吉思汗蒙古烤肉」,仍是我愛去的地方。 蒙古烤肉和相聲在臺灣,幾乎是同步發展。螢橋除了賣蒙古烤肉,也是相聲的起點,當今元大集團總裁馬志玲的父親馬繼良開設螢橋樂園,起初演話劇,票房冷清,遂找吳兆南來說相聲;一個月後,吳兆南記憶中三十個段目全說完了,掛榜招賢,就有了陳逸安、魏龍豪加入;後來上廣播電臺,乃開啟「上臺一鞠躬」的相聲年代。 吳兆南的相聲藝術已形成五、六○年代臺灣人的集體記憶,給肅殺的社會平添幽默感,用他的鄉音書寫臺灣相聲史。 臺灣餐飲業者的想像力還包括經營方式:蒙古烤肉總是結合了酸菜白肉火鍋,大概他們覺得蒙古和東北都很遙遠,一個位於北方,一個在東北,差不多啦,遂攪和在一起了。 「唐宮」三十多年來幾乎天天客滿,炳惠決定應聘聖地牙哥加州大學任教時,我們一起去唐宮吃蒙古烤肉、酸白菜火鍋,搭配每天現揉烘烤的獨門燒餅,痛飲金門高粱酒;我喜歡餐廳裏人聲比火鍋更鼎沸,掩飾了一些離愁。長女珊珊留學倫敦前,我們也曾在「涮八方」吃蒙古烤肉、酸菜白肉火鍋。為什麼人生有那麼多離別? 蒙古烤肉是一種熱騰騰的隱喻,是臺灣外省族群的味覺家園(Home),是一個北京人在異鄉的烤肉想像,創造出子虛烏有的家園烤肉,裏面是離散(Diaspora)故事。他所創造的蒙古烤肉,並非真實的北京烤肉,而是拼湊記憶之後,炮製出一種象徵的、重建的意義烤肉,一種詩性想像,呈現時間錯疊的家園滋味。 吳兆南是北京人,一九四九年來臺,一九五二年起以相聲為專職,一九七三年移民美國。個人漂泊總糾結著民族苦難,我感受到反遺忘的意志,和文化臍帶斷血後的焦慮,通過食物的烹製,補強塌陷的文化地基,重建文化家園。烤肉如此,相聲亦然。在母語失聲的時空中,用味蕾和鄉音撫慰個人的孤獨與蒼涼。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