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個月前
你的工作應該也蠻辛苦吧,我一個人在店裡有時候人多的話忙不過來,但畢竟是自己的工作,現在我在香港有自己的房子,下班就一個人開車回家洗漱就躺床上了,時間上算是比較充足的,也是為了以後自己的生活有更大的保障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育兒心得分享--那些非百歲派教我的育兒寶典-- 那些乳房教我的事]by teiko 我們這一群人,撇除不是媽的以外(咦,不是罵人),都是全母乳媽媽,大家各憑本事餵奶。想來我的母乳偏執並非我有多愛我兒,而是懷孕胖了26公斤,肖想用餵母乳來瘦身而已(而且竟然沒成功)。(掩面) 所以我那時生完最偏執的事情就是一定要全母乳餵奶成功!(握拳)剛開始真的很不順,奶跟我兒磨合的不太好,結果還勞煩跪婦啊、爆走媽、幻象32變組團來月子中心看我,大家輪流來看我餵奶,好幫我矯正姿勢。(羞)還滑手機查[柳樹的奇想世界] [母奶娃娃考考你]等網站,滑手機滑到月子後近視加深100度,外加板機指。Orz 我兒快兩個月的時候,我長了小白點,奶真的塞住痛到不行,我終於花錢請了泌乳顧問。這真是我這輩子CP值最高的投資,2小時!噹啷!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奶被嬰兒吸破的慘事發生,也沒有長小白點,學會了躺餵、半躺餵,從此以後人生真的進到另外一個新境界! 最初是為了減肥啦,我實話實說,但餵母乳教我了更輕鬆的育兒方式,這才是我要分享的,以下: 1. 夜奶、找乳房撫慰心裡是一種生物本能: 小動物一生下來都是圍繞在媽媽的乳房邊的,因為生物本能告訴他們,唯有在媽媽的乳房邊才是最容易生存下去的,因為有乳汁可以幫助。同理,對於人類的新生兒也是如此。 媽媽如果懷孕有觀察自己的乳房,你會發現你的乳暈的顏色變深,這是因為新生兒的眼睛只看得到黑白,他們已靠嗅覺和黑白相對色來找尋乳房。很有意思吧,這是我的泌乳顧問教我的,她示範了一次我兩個月大的小娃如何從我的肚子自行爬到我的乳房,然後用正確含乳的方式叼住我的奶,我立刻目瞪口呆,心悅誠服造物者的神妙。 所以夜奶、用乳房安慰,結合了生物本能之後,都很好解釋了,嬰兒的睡眠機制本來就是短促的,生物演化的過程中,讓嬰兒時時醒過來,是確認生存依附的來源還在,自己存活得下來,所以新生兒的胃也是小的,人類分泌的乳汁也是好消化的,這就是為什麼母乳寶寶若是親餵的話,大概兩個小時不到又要餵一次,夜晚也需要夜奶的原因,也是人類嬰兒心理上會如此依附乳房的原因。 所以根本不需要訓練睡過夜啊,各位媽媽!生理成熟了自然就會睡過夜了好嗎?當他夜半討奶,就是心理需要撫慰的時候啊,生物本能,奶=慰藉=生存的安全感,他半夜不找奶,要找誰啊?! 這有回答到廣大百歲媽質疑的夜奶的問題了嗎? 2.不停吸吮乳房的機制: 百歲最為人詬病的一點還有定時定量,話是說,定時定量才知道吃多少,吃得飽自然睡得安穩。這是錯誤的。 若是媽媽是餵母乳,這是找罪受,如何定時定量?是要擠出來。擠奶超累的,擠完還要洗瓶瓶罐罐,這樣餵奶當然餵不久,難怪他們好像餵七個半月大家都要拍拍手說好棒。 那如果是親餵...誒...這媽媽....這應該是說,有好走的路不走...幹嘛要走難走的路,親餵就是乳房掏出來,你好好躺著餵,跟寶寶一起睡著就好了,你幹嘛要訓練他自行入睡、分房睡、斷夜奶啊?這不都在增加你的工作量嗎?爬起身...走過去....餵奶....再走回床上,一夜都不知道醒多少遍,難怪要趁早戒夜奶。 奶量要如何衝上來,就是要倚靠大量的吸吮,不停地吸吮可以刺激乳房分泌足夠的奶量,夜半尤其是關鍵時期,而造物者的奇妙也在這,嬰兒一出生便是口腔期,口腔期的意思即他正在發展他的口腔神經,所以吸吮讓他的口腔神經得到刺激及興奮,進而得到滿足,所以新生兒很愛吸吮,並且會從中得到慰藉。而且,吸吮很累,所以俗語才會有「那個人使出吃奶的力量」,吸累了嬰兒自然就睡倒了啊。 你看是不是造得剛剛好,吸吮得以衝刺奶量,吸吮同時可以慰藉嬰兒,吸吮又可以讓嬰兒生存,吸吮得到刺激造成興奮,就會讓嬰兒滿足,嬰兒滿足了之後,也累了,就會安然入睡一小段時間,這一切搭配的是不是很美? 這也就是為何有奶嘴這種東西的產生,因為嬰兒需要吸吮來得到滿足嘛,你不給他媽媽的奶吸吮,他自然會去找出路啊。我兒在兩個多月時可以瞄準他的手,我的奶就得到自由,他自己就可以吸手來撫慰自己。至於母奶媽媽要不要給寶寶奶嘴,那又是另一件事了,因為親餵害怕乳頭混肴,乳頭混肴會造成含乳不正確,那容易讓媽媽乳頭受傷,所以才不給奶嘴,不給奶嘴,他們也會自行解決啊。 至於什麼戒奶嘴很困難、戒母乳很困難、會造成依賴...我會說,通常時間到了,孩子自然會學會新的方式安撫自己,就不再需要奶嘴或媽媽的奶。如果一直無法,反倒要問的是,環境中有什麼其他因素,讓孩子一直很不安,所以沒辦法習得其他新方法來解除(或適應)(或安放)自己的焦慮?或者,孩子也會演化成其他的方法來解除焦慮,例如:咬指甲。 3. 那媽媽要怎麼休息? 這也是造物者的奇妙,哺乳初期,媽媽分泌乳汁,大腦也分泌激素,讓媽媽得以昏昏沈沈容易入眠。所以一夜餵奶三次真的不是問題,因為醒來,把奶掏出來以後,嬰兒吸一吸,就跟著睡著了。這只有親餵才有這個好處,把奶擠出來瓶餵或配方奶都沒這種好處。 所以親餵媽媽們必學絕招就是側躺餵和半躺餵,能夠讓你邊餵邊睡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所以小兒科醫師建議分房睡?建議睡嬰兒床?我想他一定沒有餵奶過,如果他要起身餵奶,餵完再把奶睡的嬰兒放回去,我想他應該不會想要這樣多此一舉。比較中庸的醫生或泌乳顧問會建議把嬰兒床架在大床邊,讓媽媽伸手就可以把寶寶攬過來,但平時讓嬰兒睡自己的床,說是比較安全。但真正的關鍵還是「安全」的問題,不是同睡的問題。 所以要同睡也不是不行,只要注意寢具的安全性,不要遮到寶寶的口鼻,這時只能夠自己多穿一點衣服。那時候我也蠻辛苦我老公的,因為在六個月前我都開小夜燈睡覺,方便我醒來確認寶寶的安全。 4. 奶實在是有夠好用的,你不用他真可惜。 所以百歲派提倡定時定量,有多少媽媽因此把母奶擠出用瓶餵,「好讓他們知道孩子是吃飽了所以不用餵奶」真的是低估了乳房的功用了。 為了確認孩子不是因為餓而哭,所以可以不用安撫他,以避免寵壞他、好培養他的獨立性,那真是本末倒置!造物者設計出來的自然建立嬰兒依附關係的機制,就這樣被破壞光光!心理學的理論會說,當孩子安全感夠、依附感夠,他自然會踏出去探索這個世界、與你分化,進行他成長的一步,你想要擋都擋不住。 百歲派還大費周章的設計作息表,要「吃-玩-睡」,真的是一個很..繞路而行的方法,因為吸吮不夠,自然不夠累,大人自然需要花更多時間陪玩,才能夠讓嬰兒安然入眠。 然後,無法安然入眠,又說,「你看我都滿足他了,我確定他有被我塞飽」,「我也陪他玩夠了」,「你看他現在在鬧只是在耍賴而已」。全部都是你在說,新生兒沒那麼多鬼靈精,媽媽不要太腦補。他六個月有這樣鬼靈精,你就要拍拍手說自己生到一個天才兒童了好嗎? 更不要說那個什麼「哭了不抱、不哭才抱」「已經確認寶寶的需要都被滿足了」,免得他學會用情緒操控媽媽,拜託那是你長大之後的社會經驗或成長經驗,不是小嬰兒的,再說一次,他們大多在一歲之前沒有那麼精明。 這種「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理論只會讓孩子習得,原來有情緒是要被懲罰的,這對孩子學習情緒的調節一點都不是好事!這樣是要告訴孩子,原來你只有不哭不生氣的時候,才被允許得到撫慰,所以哭泣和生氣的時候,媽媽就會懲罰(不抱)你。 所以,請問一下,這樣要如何讓人相信百歲派的理論可以養出情緒穩定的小孩?應該是養出怕被媽媽逞罰的小孩吧?! 再講還是覺得百歲醫生的觀點可以淘汰了,好嗎?請淘汰! #掰掰百歲醫生 #燒毀燒毀燒毀 #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要為了國人情緒教育情緒健康而勇敢說真話 #所以我才不會說媽媽用什麼方法只要自己覺得好就好了這種話 #有些方法代價太高使用前一定要強烈警告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當體會到愛,人才會改變 我下嫁的實用老公,拖著5個窮親戚來自大連的真實的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q3d-47xBLF9JtaOSZz0j5g 一個記者有過一面之緣、從不亂髮朋友圈的某省幹部,前不久,突然轉發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我下嫁的實用老公,拖著5個窮親戚》,這真是出乎記者的意料之外,國內幹部一般都很慎重,基本上不發朋友圈。 結果,看了這個來自大連的真實的故事,記者流淚了,終於明白官員朋友的良苦用心。 【一】 必須承認,當初下嫁給喬安國,就是貪圖了他的英俊和實用。 他家一共兄弟姐妹五個,其中一個小時候因為感冒燒成了盲啞人。我嫁給他時,我爸氣得住了院。 我家是正宗的書香門第,爸媽都是大學教授,弟弟妹妹的婚姻都是非富即貴。我雖沒能考上大學,但中專畢業後,進國企當了會計,老公喬安國不過就是一個普通工人,沒房沒錢,還有一個殘疾的弟弟需要全家養活。 可是,喬安國還是小喬的時候,182的個頭兒,五官帥氣逼人,身上的工作服永遠乾淨筆挺,工作服裡面的假領一直白得耀眼,我犯了花癡,一心追求他。 婚後,我和他一大家子擠住在一起,日子過得雞飛狗跳。直到兒子喬樂出生後,我爸媽實在不忍心,讓我搬回了娘家。喬安國是家中長子,做得一手好飯,而且收拾家務堪稱專業。自從我們住回家裡後,弟弟妹妹回家的次數明顯變頻,不為別的,就為喬安國張羅的那一桌好飯好菜。 漸漸地,喬安國就成了我們家的超級保姆,大家心安理得地支使他做各種家務,那態度很明顯——你既然沒能耐賺錢,那就應該做好後勤工作。 這其中,包括我。毫不誇張地說,兒子小喬從小到大,除了餵奶是我親力親為,其他一切事務幾乎都是由喬安國料理的。 他的任勞任怨讓我們過得和睦溫馨,但唯獨一件事讓我不快,那就是喬安國對他那個窮家的牽掛。 今天他媽病了,明天弟弟結婚,後天妹妹出嫁,大後天那個殘疾弟弟又出事了等等,總之,那個家就像一團亂線,纏在一起,理還亂,剪不斷。 剛搬離婆婆家那會兒,逢年過節我還回去一趟,可是,隨著一次次話不投機,我索性一年也難得回去一次,誰家有喜事,我基本不到場,只出錢,不出人。 日子久了,對於喬安國偷偷攢私房錢貼補家裡這件事,我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嫁給喬安國,別人看著不般配,但我樂在其中,至少在這場婚姻裡,我可以因為優越而任性。 【二】 更何況,喬安國是一個如此實用的老公。 爸媽年紀漸長之後,生病住院的次數多了起來。父母每次生病,弟弟妹妹都是只出錢,不出力,我又手腳笨,全是喬安國無怨無悔地陪護。 爸爸媽媽慢慢被喬安國感動,對他的態度也不再像從前那麼居高臨下,而是越來越依賴。 2016年爸爸病逝,他纏綿病榻4年,全程都是喬安國照顧。他提前辦了內退,我和弟妹三人樂得當甩手掌櫃。爸爸臨終前,留給我一句話:“對小喬好點,咱家都欠他的。” 爸爸走後,媽媽的身體每況愈下,片刻離不開人,我累得腰酸背疼。妹妹自己開公司,以喊我去公司幫忙為由,讓喬安國接過了照顧媽媽的重任。2017年11月媽媽離世時,立了遺囑,把她全部的財產和住的這套房子給了喬安國。 去世之前,媽媽含著眼淚,對我們姊妹仨說:“我和你爸其實很失敗,你們三個都頂不到小喬一個……”然後,握著喬安國的手,閉上了眼睛。 對此,弟弟妹妹包括我,非常不忿。就像妹妹說的,喬安國這種沒能耐的人,吃苦耐勞不是他的美德,而是他的謀生手段。 更何況,他靠著這一招,贏得了房產和爸媽將近30萬元的存款,也算是他這個窮小子的人生逆襲了。 當然,妹妹這樣說老喬,我還是要護著他的。好在,弟弟妹妹冷嘲熱諷幾句後,這件事就此翻篇。 他們在爸媽走後,依舊經常不請自來地登門,像使喚傭人一樣:“姐夫,我想吃鮁魚餃子啦”,“姐夫,饞你做的油豆燉排骨了。” 我把爸媽留下的30萬直接存在了我的名下,準備留給了兒子喬樂。我怕這些錢到了喬安國手裡,他背著我去幫襯過得並不富裕的弟弟妹妹們。 我爸媽去世後,喬安國沒了負擔,開始照顧他高夀的老媽,跟兄弟姐妹頻繁聚會。我偶爾參加一次,都會頭疼很多天。 他們從頭到尾討論著退休能拿多少錢,哪裡的芸豆便宜,這個季節要曬蘿蔔瓜子了……三句話,離不開吃喝拉撒,還聊得熱火朝天。 每一次回去,喬安國都會帶回各種吃的,輕描淡寫地對我說:“家裡人讓我給你帶的。”我嘴上不說,心裡卻打著算盤:這些年,我幫襯著他們的那些錢,夠買多少這些東西。 後來,公公婆婆也去世了。可是,喬安國一家的聚會依然一週一到兩次,無外乎就是在一起吃吃喝喝,家長裡短。 【三】 然,人有旦夕禍福,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生活極其精細的我,在例行的年度體檢中,被最終確診為淋巴癌中期。 我當時就坐在了醫院的地上,趕緊給喬安國打電話。喬安國輕車熟路地幫我聯繫醫生,安排了住院,排上了手術日期——這幾年,他淨跟醫院打交道了。 一切就序後,我才想起給弟弟妹妹報告這個壞消息。結果,弟弟在美國出差,妹妹一家三口在海南旅遊。他們不約而同地給我往卡裡打錢,豪氣地對我說:“姐,你不用擔心錢。”是啊,人在病中,錢就是最大的底氣。然而,手術後,我再有底氣也慌成一團。喬安國忙裡忙外,端屎端尿,兒子小樂偶爾來搭把手,可是,他不說,我也看得出來——一臉茫然。更多時候,他只是拿著個手機在我旁邊坐著,吊瓶眼看見底,甚至要我來提醒他。 見兒子粗心,喬安國乾脆二十四小時陪護。結果,三天不到,他的高壓就熬到180。小樂對他爹說:“都什麽時候了,還捨命不舍財,請一個護工啊。要是你倆都倒了,我一個人怎麽可能照顧得過來。” 那語氣,多像曾經的我。關心是一部分,嫌麻煩才是真相。 這一次,喬安國也動了氣:“你媽那麽要面子的人,能忍受護工幫她翻身、接屎接尿啊,這是錢的事嘛!” 看著喬安國紫裡帶黃的臉色,我心一橫,讓護士長幫我請了護工,命令喬安國必須住院把血壓降下來。喬安國嘴上答應了,告訴我他回家去拿一些東西。 可是,他剛出門不到五分鐘,他家裡的那個微信群就炸鍋了。我雖在群裡,但一年也講不上兩句話,淨圍觀他們兄弟姐妹天天早安晚安,曬各種家常菜、自拍圖,說著不知笑點在哪裡的笑話。 那天,他們紛紛@我,七嘴八舌:“大嫂,病了也不告訴我,真是不拿我家人”,“大嫂,想吃啥,我一會兒過去帶給你”,“大嫂,才知道你病了,今晚我陪護”…… 還不等我一一回復,小姑子已經第一個沖進了病房,她單位就在離我醫院不到二百米的地方。進屋,一看見我,小姑子的眼睛就紅了:“大嫂,這麽大的事,你居然讓俺哥瞞著我們。要不是俺哥也病了,實在忙不過來了,他不說這事兒,我們還沒事人一樣在家裡傻吃傻喝呢。”我內心一熱。 這個快言快語的小姑子像一陣風,話沒說幾句就出去了,再回來時,手裡拿著新買的床單枕巾,一一幫我換上:“大嫂,我知道你愛乾淨。”然後,又把櫃子裡的飯盒筷子都拿出來,重新洗了一遍,嘴裡還抱怨著:“俺哥倒是個男人,幹這活兒就是不行。” 小姑子從進屋就沒閑著,不一會兒,三個小叔子和二小姑子及他們各自的妻子、老公全來了。七嘴八舌地討論我應該吃什麽,討論晚上誰留下來陪護,聲討我拿他們當外人…… 他們家人就是有這種能力,所到之處,迅速變得菜市場,充滿著生活的煙火氣。 幾番討論過後,做公交調度的二小叔子迅速地制定了一個值班表,發在了家庭微信群裡。除了聾啞的三弟外,其他兩個弟弟、弟妹和妹妹、妹夫都在陪護的值班表上,包括家裡誰買菜,誰做飯,幾點交接班,都安排得頭頭是道。 二小叔子在群裡說:“像以前一樣,能請年假的請年假,請不下來假的,自行協調白班和夜班。”二小叔子發完值班表,兄弟姐妹們紛紛回復:“OK”、“不愧是當領導的,就是有組織能力”、“二哥,給你點贊”… 就這樣,喬安國的兄弟姐妹們行動起來了,每天銜接有序地來醫院陪護,每次帶來的飯菜都精心搭配,知道我愛乾淨,床單枕套一天一換,怕我悲觀,他們不是教我看抖音,就是給我念網上的小段子…… 同房的病友羡慕地說:“現在居然還有這麽團結的大家子。”而我的內心既溫暖又慚愧。 這是我自結婚以來,第一次與他們如此近距離地相處,也是我第一次知道,他們互相之間愛得那麽火熱。 喬安國只是急性高血壓,可是,住院一天后,醫生給開了安眠藥,飽睡了一夜後,血壓平穩下來。可是,每次他血壓值一出來,陪護的弟弟妹妹立馬把消息發在群裡,大家一片歡呼。 人在病中,心思細膩敏感,我秒懂了喬安國對那個窮家的熱忱與全身心的付出,那樣的愛與被愛,是人與人之間,多麽迷人的部分。 說到底,決定我們一生悲喜的,不過是身邊為數不多的這幾個人。喬安國一家人,是親情裡的明白人。 【四】 小姑子一提及哥哥生病了,眼淚就像自來水一樣,告訴我自己上學時,大哥怕她因為家裡窮而自卑,總是給她錢,有一次去看她,把兜裡的錢全給了她,然後,自己一路從鄭州乘車回到大連。 三小叔子娶弟妹時,沒有錢買房,弟妹父母堅決不同意。喬安國就帶著弟弟妹妹,把弟妹父母家的小院子給翻新,圍了柵欄,挖出一個養魚池,種上了花和葡萄,對人家父母說:“我們家雖然沒有錢,但我們家有人。弟妹嫁給我們家,你就相當於多了五個孩子。以後,我們幾個,您隨叫我們隨到。” 這份實誠,最終還是打動了弟妹的父母,而喬安國當初這麼說的,後來也是這麼兌現的。弟妹爸媽家的大事小情,他們五個悉數到場,生生把別人爸媽,變成了自己的父母。 而聽說我病了,弟妹的爸媽幾乎天天都來,大老遠地倒三遍公車,就為來看一眼。我幾次勸阻他們,大媽卻說:“人生病了,最愛想爸媽,他們都不在了,我們就天天替他們來看看你。” 這樣的人和事,陪著我打發住院時光,讓我每每疼痛、灰心、絕望,都會從心底生出活下去的希望。 我甚至後悔,這些年來,我像個局外人一樣,把自己孤立於他們的世界之外,孤傲不屑。可是,我又錯過了多少瑣碎中的真情時光? 而我自己的弟弟妹妹呢?弟弟自給了錢之後,都沒再過問我術後的情況。仿佛我得的不是癌症,而是感冒。 海南旅遊的妹妹為我在網上訂了鮮花,每天早晨八點準時送到病房。旅遊回來,來醫院看了我一次,見喬安國的弟弟妹妹們排班那麼嚴謹,無比放心地對我說:“姐,他們家人就是時間不值錢。那我就該上班上班,總得有人賺錢吧。你缺錢就吱聲。” 從來到走,她一直戴著厚厚的口罩,手上還套著手套,始終跟我保持著半米的距離,裝備得像是來探望一個SARS患者。望著妹妹優雅的背影,我心裡涼涼的。 術後第六天,我的後背突然鼓起一個拳頭大小的包,疼到窒息,我覺得自己可能去日不多了。而主治醫生正在北京出差,聽說我的情況後,醫生連夜往回趕。醫生淩晨六點到大連,我七點被推進手術室。喬安國的弟弟妹妹齊刷刷地站在手術室門口,兩個小姑子眼睛紅得像兔子一樣。 我突然羡慕她們那個貧窮而有愛的家庭,被哥哥愛過、照顧過,他們活得赤誠熱烈,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對別人的疾苦,可以迅速地感同身受。馬上要進手術室時,喬安國握著我的手,對我說:“別怕,我和弟弟妹妹都在外面陪你。等你出來了,給你包你最愛吃的三鮮餛飩。” 如若從前,我會嘲諷他就知道吃,我會反問他有沒有醫療常識,可是,此時此刻,我那麼依賴他,我終於明白,他像寵愛孩子一樣寵愛著我,一頓好吃的,是他五十幾歲的人生裡,一直在用的撫慰家人的方式——這,是一個大哥的習慣,也是他的絕招。 劫後餘生,我後背鼓起的包原來是因為動脈破裂,如果再晚半個小時,我可能就沒了性命。出了手術室的我,剛剛蘇醒,看著他們抱作一團,哭成淚人,我問自己:我何德何能,值得被他們這麼發自肺腑地關懷。 轉危為安後,弟弟妹妹輪番照顧我,他們交接班時,像查房的大夫一般,事無俱細地交代注意事項。 我生長了多年的自私高冷,就這樣被他們春風化雨融掉了。 【五】 一個半月後,我出院了。可是,二叔子又排班了,把我後來放化療的時間和他們陪護的名單發在群裡。 每天,弟弟妹妹一定會@我,問我今天感覺怎麼樣,有沒有什麼想吃的… 出院的我,跟喬安國每個週末都去菜場買一堆菜,然後,召喚弟弟妹妹們,包括我的弟弟妹妹,一起回家吃飯。 喬安國的弟弟妹妹們進屋,換完衣服就進廚房,誰都不閑著,張羅一桌飯菜就跟搭個積木一樣地默契神速。 看著他們在煎炒烹炸裡聊天,為又漲了幾十元的工資喝到半醉,我不再厭棄,而是樂在其中。除了生死,其餘都是小事,人生,不就是要在這些小事上大動干戈,過出熱烈的滋味嘛。 我在大病一場之後,“性情大變”,開始關心糧食蔬菜,開始“插手”弟弟妹妹的生活,希望用喬安國式的濃濃親情,焐熱我那高知高冷的弟弟妹妹,讓他們此後餘生,相依相伴。 人生海海,能決定你這輩子悲喜的,不過身邊七八個人。我一度嫌棄老公的小市民親戚,但緊要關頭,還是這些親人赤誠熱烈地守護,給了我生生不息的支持和鼓勵。 總是在繁華落盡,我們才能明白,比物質更重要的,唯情而已。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