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曰本6月4日送台湾的AZ疫苗是 2021 年 5月已經過期了,菜政腐就是要讓台湾人滅族嗎?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假的。日本於6月4日送給台灣的124萬劑疫苗為AZ疫苗,有效日期為2021年10月14日。

    日本抵台AZ疫苗新聞照片,與流傳的照片並不相同。日本抵台AZ疫苗新聞照片中,日本AZ的瓶蓋為抹茶綠色,且瓶裝標籤有日文,並附上日本代工廠meiji商標。而影片中的AZ疫苗,瓶蓋為紅色,且無法

    出處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5729
    3 年前
    3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家裡有長輩或者是自己也快要輪到要打疫苗的朋友,仔細看一看吧,這跟我們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可是有直接關係的。 台當局承認了:日本捐台AZ疫苗有問題 台海網 2021-06-29 “所以…我們是大型試驗場?”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日本近日捐贈台灣124萬劑阿斯利康(AZ)疫苗,開打以來,已有229人接種後死亡,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本月16日列管新冠 疫苗緊急使用名單/更新資料顯示,這批來自日本廠的AZ疫苗,直到16日都還沒完成相關查驗列入緊急使用名單。 台防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8日證實,這批疫苗確實還未獲得WHO的緊急使用認證,但有關疫苗的使用,並非必要條件。 對此,有網友質疑,“我們的民眾打了還沒經過世衛核准的疫苗,我們的‘助日代表’還90度鞠躬感謝日本讓台灣做他們的人體實驗場?” WHO還未認證的疫苗,台灣就打了 報導稱,根據WHO的“Status of COVID-19 Vaccines within WHO EUL/PQ evaluation process”最新清單中顯示,AZ日本廠到6月16日的授權狀態仍為“Ongoing”,決定授權日期則為“Anticipateddate will be set once all information has been received(等所有資料齊全)”。 日本近日向台灣捐贈124萬劑阿斯利康疫苗。 莊人祥28日晚稱,有關疫苗的使用,都是需要經過使用地區的衛生主管機關核准後才能供應民眾接種,是否已經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EUL緊急使用列表,並非必要條件。 他說,日本捐贈給台灣的疫苗,是日本厚生勞動省已經在今年5月21日核准了AZ的EUA緊急授權使用,台灣則是在6月2日核准AZ於日本廠的疫苗專案並核准了 日本的AZ疫苗。 莊人祥又說,AZ公司確實是直到今年6月15日才向世衛提交日本廠的AZ疫苗申請,陸續提供資料給世衛審查,目前還在審查中,但並不影響台灣使用。 這個消息隨之在島內引起網友的擔憂和疑慮。 有網友質疑,“台灣人幫日本臨床測藥?”“所以…我們是大型試驗場?”“我的天啊,意思是我們的民眾打了還沒經過世衛核准的疫苗,我們的助日 代表還90度鞠躬感謝日本讓台灣做他們的人體實驗場?” 還有網友質疑民進黨當局:“為什麼沒對全民說明清楚”;“超大型試驗場…這不是賣台什麼才是賣台。” 也有網友批評民進黨當局雙標,“大陸的疫苗通過了緊急授權-陳時中(台灣防疫指揮官)酸不敢用,日本的疫苗沒通過緊急授權-陳時中做圖卡感謝日本,我真的不 知道陳時中除了反中第一名之外,抗疫他都做了什麼?” 台灣民眾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6月25日,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宣布,追加提供1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給台灣,預定7月中旬以前抵台。 台灣外事部門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先後對此表達感謝,蔡英文還在社交平台上用日文致謝。 有島內網友諷刺,蔡英文根本聽不到台灣民眾的聲音。 事實上,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早就證實,阿斯利康疫苗可能導致接種者出現血栓症狀。 據美國媒體報導,在歐洲地區接種AZ疫苗的約2500萬人中,共86例出現血栓症狀、18例不幸死亡,約每百萬人出現3.44例。 而台灣地區累計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只有165萬餘人次,卻已有229人接種後死亡,遠高於歐洲。 面對如此局面,民進黨當局仍堅持繼續施打,到底是在防疫,還是在謀殺! 難道台灣民眾除了副作用極大、很多國家都已停止施打,且即將過期的阿斯利康疫苗之外,就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嗎? 答案是有,而且是一直有。 我們奉勸民進黨當局,停止把台灣民眾生命健康當作政治操弄的籌碼,打消政治迷思,停止一切不道德的行徑。 來源:環球網、海峽之聲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台當局承認了:日本捐台AZ疫苗有問題 台海網 2021-06-29 “所以…我們是大型試驗場?” 據台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日本近日捐贈台灣124萬劑阿斯利康(AZ)疫苗,開打以來,已有229人接種後死亡,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官網本月16日列管新冠 疫苗緊急使用名單/更新資料顯示,這批來自日本廠的AZ疫苗,直到16日都還沒完成相關查驗列入緊急使用名單。 台防疫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8日證實,這批疫苗確實還未獲得WHO的緊急使用認證,但有關疫苗的使用,並非必要條件。 對此,有網友質疑,“我們的民眾打了還沒經過世衛核准的疫苗,我們的‘助日代表’還90度鞠躬感謝日本讓台灣做他們的人體實驗場?” WHO還未認證的疫苗,台灣就打了 報導稱,根據WHO的“Status of COVID-19 Vaccines within WHO EUL/PQ evaluation process”最新清單中顯示,AZ日本廠到6月16日的授權狀態仍為“Ongoing”,決定授權日期則為“Anticipateddate will be set once all information has been received(等所有資料齊全)”。 日本近日向台灣捐贈124萬劑阿斯利康疫苗。 莊人祥28日晚稱,有關疫苗的使用,都是需要經過使用地區的衛生主管機關核准後才能供應民眾接種,是否已經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的EUL緊急使用列表,並非必要條件。 他說,日本捐贈給台灣的疫苗,是日本厚生勞動省已經在今年5月21日核准了AZ的EUA緊急授權使用,台灣則是在6月2日核准AZ於日本廠的疫苗專案並核准了 日本的AZ疫苗。 莊人祥又說,AZ公司確實是直到今年6月15日才向世衛提交日本廠的AZ疫苗申請,陸續提供資料給世衛審查,目前還在審查中,但並不影響台灣使用。 這個消息隨之在島內引起網友的擔憂和疑慮。 有網友質疑,“台灣人幫日本臨床測藥?”“所以…我們是大型試驗場?”“我的天啊,意思是我們的民眾打了還沒經過世衛核准的疫苗,我們的助日 代表還90度鞠躬感謝日本讓台灣做他們的人體實驗場?” 還有網友質疑民進黨當局:“為什麼沒對全民說明清楚”;“超大型試驗場…這不是賣台什麼才是賣台。” 也有網友批評民進黨當局雙標,“大陸的疫苗通過了緊急授權-陳時中(台灣防疫指揮官)酸不敢用,日本的疫苗沒通過緊急授權-陳時中做圖卡感謝日本,我真的不 知道陳時中除了反中第一名之外,抗疫他都做了什麼?” 台灣民眾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選擇 6月25日,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宣布,追加提供10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給台灣,預定7月中旬以前抵台。 台灣外事部門與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先後對此表達感謝,蔡英文還在社交平台上用日文致謝。 有島內網友諷刺,蔡英文根本聽不到台灣民眾的聲音。 事實上,歐盟藥品管理局(EMA)早就證實,阿斯利康疫苗可能導致接種者出現血栓症狀。 據美國媒體報導,在歐洲地區接種AZ疫苗的約2500萬人中,共86例出現血栓症狀、18例不幸死亡,約每百萬人出現3.44例。 而台灣地區累計接種阿斯利康疫苗只有165萬餘人次,卻已有229人接種後死亡,遠高於歐洲。 面對如此局面,民進黨當局仍堅持繼續施打,到底是在防疫,還是在謀殺! 難道台灣民眾除了副作用極大、很多國家都已停止施打,且即將過期的阿斯利康疫苗之外,就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嗎? 答案是有,而且是一直有。 大陸方面在島內疫情暴發之初就明確表示,願盡最大努力協助廣大台灣同胞盡快應對疫情,多次表示願向台灣同胞提供安全高效的疫苗,讓廣大台灣同胞盡快有疫苗可用。 但民進黨當局卻成為大陸疫苗輸台的“絆腳石”,拖延獲取疫苗時間,致使許多台灣百姓染疫喪生。 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指出,在嚴酷的現實面前,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認識到,在急難關頭,民進黨當局投靠的外國勢力,並不把台灣民眾的利益福祉當回事兒。 我們奉勸民進黨當局,停止把台灣民眾生命健康當作政治操弄的籌碼,打消政治迷思,停止一切不道德的行徑。 民進黨當局早一天撤除大陸疫苗輸台的人為障礙,島內民眾生命健康安全就能早一天得到保障。 來源:環球網、海峽之聲
    8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分享網路看到的 AZ疫苗能打嗎? 先講結論,阿斯利康疫苗可能是當前最適合施打的疫苗之一。老樣子,我的生物程度只有高中一年級而已,本篇是以炒股票的角度來看疫苗是否值得投資(打)。AZ疫苗是當前最好的選擇,待我細細說明。 病毒載體疫苗的作法是:用腺病毒(adenovirus)傳遞至人體(圖一)。製造病毒載體疫苗首先得將病毒載體的自我複製能力消除,再將一段製造病毒棘狀蛋白的 RNA 或 DNA 放入腺病毒基因序列中,然後遞送至人體細胞,製造抗原刺激免疫系統。 病毒載體疫苗與信使疫苗(mRNA)最大的不同在於疫苗穩定度,因為使用穩定度較高的 DNA,因為結構上的不同,使得病毒載體疫苗能在 2°C 至 8°C 儲存 6 個月。對於偏鄉與基礎交通建設不完全的國家與地區來說十分有利。不論是運輸冷鏈的成本,以及運輸成本,都相對較低。這意味著這款疫苗打的人多,未來更有可能修正成更好的疫苗。 AstraZeneca/Oxford 共同開發的疫苗就是將武漢病毒蛋白編入黑猩猩腺病毒載體,並在傳遞至人體後,製造棘狀蛋白引發抗體出現。再來是Johnson & Johnson 子公司 Janssen 製造的重組病毒載體疫苗 JNJ-78436735(Ad.26.COV2.S)。疫苗採用人類腺病毒 Ad26 誘發免疫反應,疫苗預計能在 -20°C 維持穩定 2 年,2°C 至 8°C 的環境下保存至少 3 個月。以保存與運輸成本來看,AZ比強生好。 俄羅斯的疫苗概念差不多,但是我們打不到,就不多講。強生疫苗被美國FDA與CDC表達對疫苗血栓作用的擔憂,4月15日停打,4月26日繼續可以打。4月中前美國打了700萬劑,有6名18-48歲的婦女出現腦靜脈血栓;AZ在四月中之前於歐洲打了3400萬劑,有169例血栓,以德國的19例看,都是20-59歲的女性,在第一劑打完後16天發作;2021年4月3日,英國藥物及保健產品管理局表示,在接種1810萬劑阿斯利康疫苗中出現30宗血栓報告,其中強生出事的機率是一百萬裡面不到一個,AZ是二十五萬裡面約有一個。整體看,這類型疫苗出問題的機率低於信使疫苗的施打者,大致與坐飛機失事的機率差不多。 從牛津大學已經公佈的三期臨床數據來看,雖然保護效力不如預期(相比於美國的兩個 mRNA 疫苗來說),但是最高效率 90%、綜合效率 70.4% 已經是很合格的疫苗產品了。腺病毒載體疫苗的一個缺陷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曾感染過腺病毒,所以可能存在抗體中和新注射的疫苗的情況,從而降低免疫效力(圖二)。不同於信使疫苗的新技術,牛津Jenner研究所研究黑猩猩腺病毒研究已經超過20年,原本在2014年就是要用這個技術對付2012年的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 Sars的2.0),動物實驗的數字在學術界是沒有太多爭議的,你不必擔心打了之後三到五年,自己的身體出了甚麼奇怪、沒預料過的變化。 至於滅活疫苗會出現的”抗體依賴性免疫加强反應”(ADE),這種與病毒合作的內奸抗體是否會在病毒載體疫苗注射後出現?長庚醫院的說明是:面對不同病毒,保護力會下降。網路上到處蒐索的結果是,討論病毒載體疫苗ADE效應的文章多半不認為這類疫苗有這個問題,也許算是好事。 阿斯利康公司的態度如何?董事會準備給執行長(圖三)大大加薪。現金增加3%至130萬英鎊,如果股價漲50%,含年終獎金的待遇會增加250%至1780萬英鎊,2021年的股價如果漲不到50%,含年終將只”剩”850萬英鎊,基金經理昨天才以60.19%的多數投票反對這個對執行長實在太爽的加薪案,但是我們可以知道董事會對執行長未來準備大賺一筆是蠻有信心的,與輝瑞、Moderna緊緊抱持專利的態度不同,AZ疫苗的專利透過授權大量在世界各地生產,未來可能成為全球對付武漢肺炎最重要的一劑疫苗。越多人用,盯它品質的人一定越多。 以炒股票的角度看,這款疫苗成本低、運輸容易、重症保護率高,保護率雖然只是還好(圖三),但是加減看還是夠用,除此之外,它的動物實驗數據足夠,未來萬一出問題不容易被法院判決罰款,全球疫苗接種者除了施打疫苗以外,也許還可以順便買買它的股票,AstraZeneca有美國上市的ADR,代號是AZN US。 總之,以股票投資者充滿銅臭味的角度看,AZ的疫苗是本投資客比較看好的標的。但是就一個疫苗接種者的角度看,疫苗就跟特斯拉的電動汽車一樣,越後面買當然會越好,以目前不太能對付的南非變種武漢肺炎病毒來說,預計下個版本就會改善。 簡單做個結論,疫苗會越做越好,如果非打不可,我一定會設法晚一點打,同時,武漢肺炎的病毒在快速傳染後,也會越來越弱,以1918年至1919年西班牙流感的感染周期看(圖四),三個傳染高峰是上次流感的經驗,因此打疫苗的時間理論上最好的時間是全球第三波高峰過後,那時之後的病毒不會太猛,同時你又從疫苗施打過程中得到相對較好的防護,當然,這有一個前提,你得先是一個宅大叔或宅大嬸才能這樣幹,如果你有工作上的需要,又另當別論了。 #2021Q4也許是打疫苗最好的時間點
    9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稱「接種新冠疫苗並無法保證不會得到感染、也可能無法避免無症狀感染,為什麼還需要接種疫苗」,是否屬實? 查核中心諮詢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級主治醫師齊嘉鈺、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 (一)齊嘉鈺表示,每個事情都可從多面向討論,傳言是從反向論述;但打疫苗雖不能百分百保護,還是有相對的好處跟接種疫苗的必要性。 齊嘉鈺說,已知的科學證據和真實世界資料可知,接種COVID-19疫苗,可有效降低9成以上住院、重症、死亡的風險,這是毫無疑問的。當感染新冠病毒,任何人都可能演變成重症,因此不是說因為「打了疫苗還是可能被感染」就不打。此外,雖然接種之後還是可能感染到病毒,但症狀是輕微的、病毒量比較低,傳染力相對於沒有接種疫苗者也會比較低。 齊嘉鈺表示,從公衛觀點,當社會中打疫苗的人愈多,愈能增加群體免疫,病毒就愈不容易傳遞出去。 齊嘉鈺指出,目前COVID-19疫情最讓人擔心之處在於變種病毒的威脅。病毒會變種是因為每次病毒感染細胞複製,產生多次的突變,因此要想辦法減緩病毒傳播的速度、終止傳播鏈,就可以減少變種病毒的發生。整體來說,疫苗打得夠多的時候,病毒就沒這麼容易在人群之間傳播。 此外,齊嘉鈺說,接種COVID-19疫苗的另一個好處是,社會中一定有些人沒辦法接種疫苗,如12歲以下的孩童、身體真的極度衰弱或正在使用特定藥品而可能不適合接種者,這些人必須靠旁人有接種來守護。 (二)李秉穎表示,新冠疫苗對於預防感染有一定的保護效果,且對避免住院、重症和死亡,也有很好的效力。就算是變種病毒,目前的研究資料也顯示,疫苗會有一定的防護效果,且對降低重症、死亡的風險效果仍在。 李秉穎說,傳言的部分說法確實正確,如接種疫苗,仍然應該戴口罩、做好其他的防疫措施;且接種疫苗,仍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感染可能無症狀或輕微,但確實也仍有風險會把病毒散播出去。但傳言的說法像是疫苗「不能達到100分」就好像不及格,這是錯誤的邏輯。 李秉穎說,實際上,接種疫苗的目的不是要讓人儘快脫下口罩或保證完全不被感染,而是要降低病毒威脅、減少負面衝擊。 (三)根據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對COVID-19疫苗的建言,疫苗研發透過臨床試驗驗證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效的疫苗接種,可降低感染率、住院率、重症率和死亡率。 綜合以上,網傳稱「打完新冠疫苗,仍會染疫、仍需戴口罩」,推論為不需要打疫苗,為錯誤推論。傳言忽略接種新冠疫苗,能達到群體免疫,降低住院、死亡率等益處。 爭議點二、傳言稱,新冠病毒疫苗,不提供免疫力、不消滅病毒、不能防止死亡,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整理AZ、莫德納和輝瑞/BNT三種疫苗的臨床試驗結果: AZ臨床試驗研究結果,結果發現,AZ疫苗能有效預防COVID-19 有症狀之感染,接種完兩劑疫苗的AZ 疫苗組與對照組相比,接種第二劑14日後發生經實驗室確診且有症狀感染的機會下降 70%,表示疫苗效力為7成。另根據研究團隊在2021 Z2月9日發表的第三期臨床試驗截至2020年12月6日的結果,研究顯示疫苗效力為 67%,接種一劑後22至 90 天區間的疫苗效力為 76%。疫苗對預防住院的保護力為100%。 莫德納疫苗第三期臨床試驗結果,疫苗組與對照組相比,接種疫苗 14 天後,發生有症狀感染的機會降低 94%,顯示接種此疫苗能有效預防COVID-19,對避免重症的效力為100%。 輝瑞/BNT第二/三期臨床試驗結果,結果顯示接種完第二劑疫苗後7天的效力為 95%,接種一劑後對重症的效力為89%。 (二)齊嘉鈺表示,根據臨床試驗結果和疫苗在國際接種狀況,疫苗可提供一定程度的保護力,也可以避免重症和死亡的風險。至於疫苗「消滅」病毒,從一些研究可以觀察到,接種疫苗之後無症狀帶病毒的狀況會降低、可減少病毒傳播。 (三)李秉穎表示,疫苗無法「消滅」病毒,但可以降低病毒對人體的健康威脅,對於提供保護力、避免重症和死亡有明確的幫助。 爭議點三、傳言稱,接種疫苗若有不良反應,不能向疫苗廠和政府索賠,政府100%免責,因為疫苗還是實驗性藥物,是否屬實? (一)查核中心諮詢陽明交通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副教授楊秀儀。她表示,目前能在台灣使用的新冠疫苗,都是經過食藥署審查、通過緊急授權的疫苗,因此,都是合法使用,並不如傳言所言,有「實驗性藥物」的問題。 楊秀儀說,如果民眾接種發生不良事件,可尋求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協助,疫苗製造或輸入廠商要繳納一定的金額給救濟基金,因此,不管民眾是接種AZ或莫德納,只要發生不良事件,都可以依法申請救濟,由專家審查、評估是否給予救濟。 楊秀儀說,「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是先進的制度,是類似補償的概念,而不是賠償。國際先進國家,如北歐、德國、日本等,處理疫苗不良事件都是採「無過失」的概念來處理。如果受害民眾堅持要政府賠償,也可以提告,但問題是可能很難告得成,因為必須舉證疫苗設計或製造有瑕疵或過失。 至於還在試驗中的疫苗,楊秀儀說,若還沒通過食藥署緊急授權的疫苗,在人體試驗階段就出現接種受害狀況,就不是由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處理,而是藥廠必須負責。 (二)李秉穎表示,民眾接種疫苗是為了預防疾病、降低疾病對生活的衝擊,是利大於弊的選擇,而公共利益也大於個人,接種疫苗對絕大部分的人都有利。但確實可能有相當少部分的人會出現嚴重的過敏或不良反應,或甚至有罕見的血栓發生。 對於這些疫苗不良反應事件,李秉穎說,傳言所稱,疫苗不良事件不能向政府或疫苗廠索賠,但這不是因為COVID-19疫苗是實驗性藥物,而是因為少數的不良反應個案難以預測,若接種後產生嚴重副作用,卻要藥廠賠償,恐怕沒有藥廠願意投入疫苗的研發。 不過,李秉穎說,發生疫苗不良事件,不是政府、藥廠或評估接種的醫師的責任,但為了公共利益、降低個人損害,台灣訂有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只要是食藥署授權使用的疫苗,民眾接種後發生嚴重疾病或不良反應,都可以申請救濟,經專家審查後,評估給予合適的救濟。但常見、輕微的可預期接種後不良反應,不予救濟。 (三)查核中心查找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法制規定,傳染病防治法第30條明訂,因預防接種而受害者,得請求救濟補償。中央主管機關應於疫苗檢驗合格時,徵收一定金額充作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 綜合以上,民眾若接種新冠疫苗,若有嚴重罕見不良反應,可以依「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申請救濟補償,由專家審核。傳言稱「新冠疫苗為實驗性藥物」為錯誤說法。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7/20版】 一、專家指出,接種COVID-19疫苗後仍可能感染,且仍須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但接種疫苗可降低住院、重症和死亡風險,並形成社會群體免疫,減緩變種病毒威脅,並保護其他無法接種疫苗的人。 二、根據AZ、莫德納、輝瑞BNT疫苗等已發布臨床試驗結果,對防止感染有一定效果,也能降低重症風險。 三、專家指出,接種疫苗若不幸有嚴重不良反應,依法可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由專家審議並評估是否給予救濟及救濟金額。 傳言提出10個疫苗問答,說明疫苗不盡完善之處,但錯誤推論到結論「不提供免疫力、不能防止死亡」,因此,為部分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聞聲救苦,網軍不會懂,網路上攻擊慈濟有其目的,但摯愛自己家人的,都應該懂。 上人向來以拯救人命為優先,所以慈濟人濟助全世界不畏艱難,任何國家(包括共產獨裁政權)對於慈濟提供的幫助,從來不曾拒絕。 反觀台灣,500萬劑將近60億的龐大金額,上人一點頭,就是慈濟人得再次辛苦的募集,但拯救人命刻不容緩,快速施打疫苗,才能有效控制病毒傳播,才能預防傳播過程中,病毒的變種。 這是一個與病毒賽跑,搶救人命的重要時刻,不是用團結勿分裂來逼大家閉嘴的時候,請一起強烈呼籲,政府若無法短時間內進口疫苗,請讓民間團體去努力,成不成都是一個機會,政府先別擋吧! (以下轉楊秉儒貼文) 2021年6月23日,慈濟基金會向衛福部申請採購500萬劑BNT疫苗,興沖沖的專程前往衛福部食藥署送件,結果才隔一天,6月24日,衛福部就狠狠地打臉,要求慈濟基金會也要備齊八項文件,尤其是所謂的「原廠授權書」。食藥署表示,將請慈濟基金會補件再審議,而且不會與郭台銘的永齡基金會、台積電這兩項採購捐贈案併案處理,頓時造成台灣社會輿論一片譁然。 其實,防疫苗指揮中心陳時中指揮官早在6月22日就已經撂下狠話事先警告:「太多民間採購疫苗,恐引發困擾。太多干擾不太好。」只不過,「心寬念純」的慈濟人沒聽懂陳時中的「弦外之音」而已。 很多慈濟法親,其中還包括在花蓮慈濟本會的幹部,聽聞消息之後既不解又難過的問: 「之前慈濟捐贈物資送到國外救災,很多台灣人說:『慈濟只救國外都不救台灣。』可是,現在慈濟準備買疫苗捐給台灣,拯救台灣人的性命,為何民進黨政府卻說:『慈濟的援助台灣只會對台灣造成困擾!』慈濟買疫苗捐給自己的家鄉,怎麼還會在網路上被大家罵呢?而且還被自己的政府阻擋?」 我知道慈濟法親裡也有不少民進黨的支持者,看著這些「天真無邪」又不食人間煙火的慈濟法親、幹部們,我心裡的OS是:「你們很愛民進黨,也很挺民進黨;可是你們太不瞭解民進黨的人心險惡。」 為何慈濟想要買疫苗救台灣人會被擋,會被罵?重點就在「民間採購疫苗」這種行為!就如同「賈永婕集資買呼吸器送醫院」會被民進黨側翼嚼氰們痛罵:「是分裂台灣的行為」,民間採購疫苗是「製造民進黨政府困擾」的行為! 或許各位會問,在新冠病毒疫情嚴峻的當下,如今全台灣應該恨不得送抵台灣的新冠病毒疫苗越多越好,怎麼還會覺得困擾?到底是誰認為民間送疫苗會造成困擾?還會有誰呢?當然是蔡英文的民進黨政府了! 過去一年半的時光裡,陳時中穿花襯衫到墾丁逛大街吃海鮮,跑去小巨蛋還上台載歌載舞,時尚雜誌GQ幫他做造型拍攝專題,該玩的都玩了,該爽的也都爽到了,但是今年疫情一爆發,面對染疫死亡的人越來越多,陳時中束手無策;好不容易向日本乞討了一百多萬劑AZ疫苗,短短10天,搞得因為接種AZ疫苗後猝死的人將近170人! 賈永婕奔走募捐,送醫療級呼吸器給各大醫院,吳宗憲買快篩試劑送台灣人民,結果被爆出吳宗憲買到的價錢比民進黨政府採購的價錢便宜很多!網民橫批:「政府做了藝人該做的事,藝人做了政府該做的事!」這還不讓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感到困擾嗎? 民進黨政府宣稱花了8400億投入購買新冠病毒疫苗,日本、美國送的疫苗不算,至今實際到貨的疫苗才將近112萬劑,只能對外不斷推說是「中共阻撓」、「疫苗國際採購困難」;佛光山、慈濟基金會、永齡基金會…你們這些慈善團體與私人企業實在太壞了!你們給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帶來太多困擾了!你們讓蔡英文的臉往哪擺呢?你們叫陳時中過去一年多來辛苦經營如神一般的地位要如何繼續呢?這還不讓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感到困擾嗎? 可是,到底是你蔡英文、陳時中,與民進黨的面子重要?還是台灣老百姓的性命重要? 說穿了,台灣人的命對蔡英文與民進黨而言,一點都不重要。在政治利益至上的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眼裡,台灣人的命,不過也就是一張用過後就失去價值的選票而已。如同廁所裡被使用過,丟進馬桶或垃圾桶的衛生紙一樣。 反觀,過去這55年來,慈濟基金會為台灣社會弱勢族群提供的慈善濟助與關懷,從未間斷。請問慈濟的台灣慈善執行項目裡,提供長期生活補助的照顧戶(感恩戶)、案家子女的學費補助、新芽獎學金,國內遭遇重大災難時對受難者的急難救助…等等,哪一項不需要花錢?哪一項不需要花大錢?這次慈濟基金會想購買500萬劑BNT疫苗救台灣的義舉,如果最後依然被民進黨政府擋下,其實也沒差,這本來就是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的責任啊!你們民進黨政府投入了8400億防疫基金,不是嗎?慈濟基金會還是將準備購買疫苗的善款再次投入社會慈善救濟吧!55年一路走來,慈濟人始終抬頭挺胸,仰俯無愧!
    4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以下是張凱銘醫師 2021年5月14日的(經驗分享) 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3月了,對於COVID知識,我們了解更多了,很多過去錯誤的做法,都可以調整,有新的東西,也應該嘗試使用,這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害怕病毒,我們可以克服。一年後再發一篇review。(註:本文特別是治療方法寫的很粗淺,以綱要提醒重點為主,裡面講的東西你如果搜尋多半有論文佐證,細節東西還是以有公信力的來源為主,此文非醫療建議) #傳染力: 為什麼COVID-19傳染力驚人?因為無症狀也可以開始傳染,這跟2003年的SARS不一樣,SARS原則上要病人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才會傳染,所以當年很快就可以擋下來,現在的COVID可以沒有症狀也傳染給別人,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很有用。因為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疫情才會這麼難以控制。COVID原則上出現症狀前兩天到發病後一天內傳染力最強,發病後七天內逐漸減弱傳染力。病人多久還有傳染力確切時間很難告訴你一個數字,但是大致上7-10天後就沒有什麼傳染力了,這也是美國CDC的隔離時間是訂在10天的原因,當然不是說十天後就一定不會傳染,這邊是說傳染力越來越弱,機率越來越低,一個概率的問題,醫學到最後都是統計的問題,極端值先不討論。 #什麼叫確診? 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時常看到境外確診者,常常沒有症狀,也許在國外一陣子前染過病,到台灣篩檢陽性,或甚至是隔離14天後期滿然後自主申請檢驗然後被確診,那些人的通性都是CT值很高(>30),抗體早就已經產生陽性,這代表,他們早就被感染了,他們某種程度已經免疫了,PCR測出來的只是死掉的病毒片段被檢驗出來,其實沒有什麼傳染力不用太擔心。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CT值如果很高,代表病毒片段實在是太少了,要一直複製到30次以上才有辦法被檢驗出來,有個小篇的NEJM韓國研究指出CT值在28.4以上病毒培養都培養不出來,所以CT>30其實根本不用擔心。這種沒有什麼臨床意義的病例,是否有需要每個人都送去負壓病房隔離,我認為是很需要商榷的,我很難想像這些人既沒有症狀,也沒有傳染力,到底是要住院做什麼治療?如果疫情不嚴重就算了,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這可能占用醫療資源讓有需要的人無法住進醫院,那問題就大了。現在已經是2021年五月了,早已不是2019年12月或2020年一月,COVID已經不是神秘的病毒了,我認為需要用科學方法對待隔離這件事。然而此次境內社區感染,很多都是有症狀且CT值低(10-20幾),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這些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檢驗: PCR是1980年代就發展出來的一種檢驗技術,這不是什麼酷炫的科技也不是昂貴的檢查,任何一個檢驗,結果是死的,判斷是活的,如果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問題,都可以再重複檢查。臨床判斷不能忽略。如果覺得重複檢驗費太貴,那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此項檢查會這麼貴,而不是懷疑其檢驗的必要。COVID都可以無症狀,如果懷疑COVID,不要用猜的,要用驗的。 #Variant (變異病毒): COVID病毒跟其他常見流感病毒一樣,越多人被感染,病毒一直複製,外膜就容易產生片段的變異,所以本質還是同一個病毒,因此我不喜歡用變種病毒這個名稱,我比較喜歡講變異。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也可能讓疫苗效果比較不好,但是目前看來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還是有效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每年都打COVID疫苗,就像流感每年都會變,每年都該打流感疫苗,任何人終究都需要打COVID疫苗,在這地球村就是不可能不打,除非你永遠關起來不要跟外界的人接觸。阻止病毒繼續傳播的最好方式就是疫苗。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70億人現在都注射好疫苗,一兩個月後COVID大流行就會終結。為什麼COVID一直流行,就是因為全世界疫苗施打太緩慢,太多人猶豫不決。越慢打疫苗,病毒一直在複製,一直複製的結果就是又產生變異,到時候疫苗又漸漸失去效果,大流行又要重來一輪。 #疫苗: 現在全世界有四家有效的疫苗:Pfizer和Moderna是mRNA疫苗,AZ和JNJ是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四種都非常有效,重症死亡率保護都非常的好。疫苗最重要的是防止死亡,不是打了就一定不會被感染。實際上COVID大部分的人被感染了只有輕度或無症狀,但是有些有危險因子的人(COVID特別喜歡攻擊老年人,肥胖,糖尿病者)可能產生嚴重肺部纖維化而至死亡。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打滿疫苗,有些人也許還是會有感染或輕微症狀,但是到時候就不會有人擔心,因為跟感冒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天還在擔心那些輕微副作用(發燒、疲憊、肌肉痠痛這些真的是無關緊要1-3天就會消失的副作用),那你就失去了大局觀。99.99%的人都沒有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在國外都有過敏案例用漸加劑量還是把第二劑疫苗打齊的記載。打疫苗很多人當然會有不舒服反應,但是這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打疫苗本來就不是要打舒服的,打了針會不會舒服一直都不是打疫苗的考量點,就跟你終究要買歐洲車,你這輩子終究是要打COVID疫苗的,早打就早有保護力,就不會一直擔心會不會被感染。我認為能早點打疫苗就是好事,任何上述四種疫苗都非常的好,真的不需要挑,沒有打就是沒有防護力,與其思考70-95%的差距,不如想0-70%的差距,沒有打疫苗病毒可以長驅直入,有疫苗你平常沒有太多病史或免疫問題,你要死於COVID的機率會非常非常的低。打疫苗不是大學聯考,去計較一兩分的差距,每個疫苗臨床試驗的基準點都不一樣,沒辦法拿純數字去比較。美國人做事慢,非常沒有效率,有在美國生活過一定知道這點,然而美國疫苗是在FDA星期五通過,星期一就開打,這點就非常有效率。看到很多人因為疫情爆發終於願意趕快打疫苗了,這也算好事,雖然在過去兩三個月早就可以做的事,真的是有點可惜。我真的很希望疫苗覆蓋率可以再高一點。 #疫苗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就不說了,發燒疲憊肌肉痠痛等,這些不應該是你不打疫苗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淋巴腫大但是不嚴重且看運氣。立即過敏反應極度罕見。現在要談談血栓。AZ或JNJ腺病毒載體疫苗有一個非常罕見(約十萬到百萬分之一)但可以是嚴重的副作用就是血栓問題。這邊的血栓並非腿部因久不動而產生的靜脈栓塞(DVT)或肺栓塞(PE),而是會產生類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原理,身體產生platelet factor 4 (PF4)抗體跟heparin結合消耗血小板導致的血栓問題,然而這些人都沒有接觸過heparin類藥物,所以因為疫苗導致的血栓病有一個新的病名叫做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這比較類似自體免疫反應,常發生在年輕女性,過去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病史或血栓問題,在打了AZ或JNJ疫苗,一般在兩個禮拜左右發作(時間相對短,長一點可能一個月),血栓產生部位有可能是在splenic vein or cavernous venous sinus,所以病人也許會有肚子痛、頭部腦神經異常,動眼神經異常,視力異常,等問題。如果是腦內血栓影像診斷甚至要靠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血液檢查要驗HIT panel (PF4 or serotonin release assay)。相信很多台灣醫師可能根本沒有驗過HIT,因為東方人血栓問題不大,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所以更加肯定疫苗風險是很低的。臨床醫師警覺性要很高。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要很完善才行。治療方式不可以用傳統heparin類的抗凝血劑,enoxaparin這些常見的都不行。可以使用argatroban,fondaparinux,或DOAC (apixaban, rivoraxaban)這類。還可以用IVIG治療。所幸國外的案例多半治療後無大礙。 #COVID的治療,現在有什麼? - 剛確診沒多久,最好前48小時內,如果屬於高危險族群(病人本身身體比較差者),打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效果最好,可以預防病情的進展,在美國有很多infusion center,或有些急診也可以打,抗體趕快中和病毒。美國現在有Regeneron藥廠的Casirivimab/imdevimab跟Bamlanivimab/etesevimab。 - Hydroxycholoroquine奎寧在2020年三月美國疫情剛爆發甚至世界各地都很常用,多個研究出來結果就是沒有用,希望以後不會有人再提這個了 - 慎用抗生素:在2020年三月幾乎每個人因為COVID住院都會給azithromycin等抗生素,因為臨床上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都很類似。但是發現COVID剛發病很少有細菌感染,如果病人只是乾咳,沒有痰,CXR或CT很典型就是bilateral GGO沒有局部consolidation(局部細菌肺炎感染),其實可以不用上抗生素。一般細菌性感染多半發生在ICU病患、插管者、住院住兩三個禮拜以上者,這些再好好考慮。不應該每個人得到COVID就給抗生素。 - Remdesivir IV for 5 days(200mg*1 day, then 100mg*4 days)在美國算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如果有氧氣需求患者一般都會給,注意肝指數可能升高需要檢測,攜帶remdesivir的cyclodextrin需要靠腎臟清除所以如果eGFR<30可能不能使用,但是洗腎可以清除所以洗腎患者又可以使用 - Dexamethsone 6mg IV or PO for 10 days: nejm上大名鼎鼎的recovery trial顯示,對於重症患者(需氧或插管者)有助於降低死亡率,特別是插管者幫助最大,因為可以避免免疫風暴過度激化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如果病人不需要氧氣輕症患者,給dexamethasone是無用的,請勿濫用類固醇。 - 氧氣目標不一定要100%,如果病人沒有特別覺得喘,SpO2維持在92-96%左右其實也可以。跟2021年3月做法不一樣的事,避免早期插管!插管可以避免最好,一旦插管就很難拔管,俯臥(肚子貼地臉朝下)prone position對於血氧維持還是非常有效,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高速鼻氧氣管對於維持血氧也很有效,這些都可以避免走入插管這一途。 - Tocilizumab: 2020年3月很多人用,後來研究說沒有用,最近又捲土重來越來越多研究看似有用。Toci(這樣簡稱才不會念太長)是IL-6 inhibitor,可以抑制免疫反應也是想避免走入cytokine storm,先前研究結果會失敗可能跟使用時機最有關,因為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給,而是建議在氧氣需求量一直增加,已經到只用HFNC或BiPAP這種階段隨時要被插管這種階段可能會比較有用,而且至少給過類固醇(上述的dexamethasone)24小時還是一直惡化再給。 - 小心菌血症甚至黴菌感染:這些是指ICU重症患者,他們可能產生MRSA or MSSA bacteremia, Candidemia等,如果住院有發燒,該做的blood culture還是不能少。甚至有些病人肺部產生mucormycosis or Aspergillosis的關聯性世界各國有越來越多的paper報導 (我也有一篇相關論文)。 後記:算是一年後的一篇心得文章,在美國紐約2020年3月我們走過最可怕的多次融斷潮,紐約當時宛如空城,時代廣場空無一人,空氣中彷彿都有高濃度的病毒,ICU要擴張三倍,整間醫院只有COVID病人相比,現在怎麼樣台灣情況都好得多,而且現在有疫苗,有更多對病毒的認識,少了很多未知,我們現在更多知道什麼藥物有用,什麼沒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我對台灣人高水準的國民素質很有信心,多半人都很願意戴口罩也配合,疫情肯定不會太差。冷靜準備,有疫苗趕快打。看著歐美在疫苗施打後疫情逐漸散去,台灣也不可能永遠用高壓圍籬,非常”old school”的”2020年”防疫方式一直下去,最有效控制疫情還是要靠疫苗,希望全球大流行可以趕快結束。
    84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這是我最近讀到比較中肯的文章. 請大家指正. 這幾天來關於疫苗的風風雨雨,我們已經看得太多。但是如果一切回到科學的角度,就知道每個國家疫苗策略的選擇,都有它背後的道理。台灣的疫苗策略,更是在重重限制下,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 ​ 🔹 美國:以壓倒性的技術力、後勤力和財力一決勝負 ​ mRNA是相對高新的技術,這世界上能掌握此技術的,只有美國和歐洲的少數團隊。Moderna就是此一技術的大本營-哈佛大學的育成公司。而相關技術的另一位匈牙利裔的祖師爺,則是跑去德國主持BioNTech公司。 ​ 而美國自從一開始,就打算以壓倒性的技術力與後勤力一決勝負。除了扶植純美國血統的Moderna以外,也透過財雄勢大的輝瑞(Pfizer)和德國BioNTech合作。搞疫苗不是只有技術而已,臨床試驗、生產、藥證申請程序、通路,樣樣都要燒錢,而BioNTech的資源不足,而輝瑞則讓一切變得可能。作為交換,BNT疫苗也以輝瑞的名義,在美國在地生產,戰略資源完全不假他人之手。 ​ 然而mRNA疫苗對於冷鏈的要求很嚴格。輝瑞疫苗要-70℃冷鏈(雖然經過實驗後條件略有放寬),Moderna好一點是-20℃。要佈建冷鏈是非常龐大的基礎建設工程,而去年美國在川普總統任內,發動「神速作戰(Operation Warp Speed)」,砸大錢並動用美軍資源把如此嚴苛條件的冷鏈打通到全國各地。這個政績是連拜登都不得不稱讚的。 ​ 總之,美國就是有那個底氣,能夠把極嬌貴的高新技術疫苗,做到全國人人能打的程度。如果瞭解到這一點,就好像日軍參謀在太平洋戰爭中看到美國大兵在喝可樂吃漢堡一樣,對其後勤能力驚嘆不已。 🔹 英國:走成熟務實路線,但也有它的技術深度 ​ 英國當然沒辦法做到像美國這樣財大氣粗。英國/瑞典合資的阿利斯康(AstraZeneca),嚴格來說算是業務範圍很廣的綜合製藥公司,在疫苗方面不是特別地專業。所以「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個很成熟的技術,就成為一個好選項。 ​ 能夠研發腺病毒疫苗的國家很多,美國是一定有的(嬌生J&J),中國也能搞。但這裡「腺病毒載體」的腺病毒該怎麼選擇,就成了成功的關鍵。因為人類很多都感染過腺病毒(腺病毒是很多上呼吸感染的病原,換而言之你得過感冒就有很大機會感染過某種形式的腺病毒),如果你載體選用太常見的腺病毒,那疫苗打進體內,你的免疫系統就直接把它揪出來殺掉了,不會去學習腺病毒上搭載的武肺病毒片段,所以打了等於沒打。所以選用罕見的腺病毒就非常重要。像現在大家幾乎都不怎麼提中國的康希諾了,因為他家選用的腺病毒載體,是人體太過常見的Ad5。 ​ 這裡就可以看到英國的技術底蘊,其腺病毒載體來自於牛津大學長期研究的黑猩猩腺病毒,俗稱黑猩猩感冒病毒。它不但罕見也對人體幾乎無害。而黑猩猩腺病毒怎麼發現、怎麼取得的?自然就來自於英國長年的殖民地與熱帶流行病學研究經驗。 ​ 起頭選得好,接下來量產對於阿利斯康這種綜合製藥大廠,當然就比較不成問題。雖然腺病毒載體疫苗多多少少有點安全上的疑慮,但就像新聞講的,AZ疫苗打死人的機率比走在路上被雷打到還低。在疫情緊急的當下,仍是遠遠利大於弊的選項(但也因此德國政界與學術界一直想要打擊AZ疫苗)。 ​​ 🔹 中國:瓦房店主義,馬馬虎虎求快求便宜 ​ 中國主打的國藥和科興,都是屬於所謂的「滅活疫苗」。滅活疫苗要搞很簡單,把真正的武漢肺炎病毒,拿去化學處理滅除它的活性,只剩下病毒的空殼子讓身體的免疫系統去學習產生抗體。滅活/減活的概念在人類醫學史上已經存在一兩百年了,大家耳熟能詳從小就打過的小兒麻痺的沙賓/沙克、日本腦炎、A肝等疫苗,都是典型且歷史悠久的滅活/減活疫苗。 ​ 但太過簡單的技術,往往意味著不好用。至少在武漢肺炎疫苗的領域裡,這個法則是成立的。首先,如果滅活不完整,以武肺病毒之刁鑽,很可能變成直接感染。至於效果,其引發的免疫反應,還有專一性(讓身體可以產生對抗武肺病毒的抗體,而非雜七雜八沒有用的抗體),先不說比不上最先端的mRNA,也比不上其他成熟的技術如腺病毒載體、蛋白質次單元等。而且還很容易造成疫苗不良反應。 ​ 但是中國哪管這些。能夠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技術要求,生出一個還堪用的東西,把它倒給廣大的十四億人口(但中國人好像也不太領情),還可以順便搞搞疫苗外交,輸出給那些亞非拉的苦命兄弟們,這樣就夠了。實際的保護力?馬馬虎虎就好。不良反應?反正政府壓下消息,沒人會知道,也沒人敢知道。 ​ 中國滅活疫苗,是那些急於做做成績,「有打就好」的極權國家的的首選。 ​ 當然中國也有想要搞更高新技術的疫苗,例如以市場與藥證發放為籌碼,硬性要求BioNTech轉移mRNA技術,以中國在地廠商的名義生產。但中國人搞高新技術,都會有一種「瓦房店化」的現象,就是從國外引進了高科技,但是因為文化不合、政治掣肘、管理不善、勞動力素質跟不上,再加上國內粗製濫造的產品競爭…等等諸多因素,使得引進的高新技術「退化」。最極端的就是像搞半導體那樣砸了大錢結果顆粒無收,好一點就是做出來的產品總是有點差強人意。至於要不要信任中國的產品,就留待看倌們自行思考了。 🔹 台灣:在各種艱難處境中,走出一條折衷穩健路線 ​ 照理說台灣作為小國,是不指望在疫苗研發的大國競賽當中軋上一腳的。但是台灣很清楚自己在國際上孤立的處境,知道引進外國疫苗,勢必會受到那個流氓國家的各種阻撓。即使能夠順利打通通路,台灣的市場規模小,又不能像以色列這樣出三倍價錢搶貨,各大廠商也未必會把台灣放在優先供貨的順位。 ​ 因此台灣永遠都得做好「一切靠自己」的最壞打算。當然梭哈押寶於國產疫苗,對台灣風險太大,因此必須外購+國產,雙軌並重,盡可能打通每一條道路。這是台灣的命運,也是台灣的靈活度。 ​ 美國也充份瞭解台灣的難處。要知道美國自己也是疫情大國,在最高峰期的時候,是不是能拿疫苗支援盟友國家,美國自己也說不準。因此,美國做了一個罕見的決定,就是把美國國衛院的疫苗設計圖譜,授權給台灣自主研發。這個源頭等於是與Moderna同源。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一步美國是幫我們跨過去了。照理說拿到跟Moderna同樣的源頭,是不是可以直上mRNA技術呢?先不說台灣能不能掌握mRNA技術上,就算做得到,mRNA疫苗嚴苛的冷鏈要求,對台灣來說也是一大負擔。 ​ 因此台灣退一步,拿著這套圖譜,走重組蛋白質疫苗的路線(嚴格來說是『基因重組蛋白質次單元疫苗』,我不是太專業,以下就暫且簡稱蛋白質疫苗吧)。台灣長期研發生產的流感疫苗,就是屬於這類技術。以美國帶頭搞定的圖譜,來搭配台灣本來就駕輕就熟的技術,對台灣來說確實是最穩健可行的路線。 ​ 蛋白質疫苗不只是技術上穩健可行,而且有很多優點。首先,蛋白質的物性比mRNA穩定得多,也因此對冷鏈的要求不高,跟腺病毒疫苗差不多(2-8℃,大約是你家冰箱冷藏室的溫度)。第二,其誘發免疫反應的機制比較直接,所以理論上打完第一劑後,產生抗體的速度會比其他類型的疫苗更快。而且因為蛋白質疫苗不像腺病毒疫苗那樣,裡面還有部份活性的腺病毒(因此免疫力低下者與孕婦不能打AZ),所以安全性也更高,不輸給mRNA疫苗。 ​ 但蛋白質疫苗技術當然也有缺點。最大的缺點就是研發過程比mRNA、腺病毒、滅活等疫苗繁瑣得多,而且短期拼量產也比較困難。因此採用此一技術的美國Novavax、英國葛蘭素史克、法國賽諾菲,在進入市場時機上都比較落後。與他們相比,台灣的高端、聯亞並不算落後太多,國光則要再慢一些。 ​ 整體來說,國產蛋白質疫苗絕對是值得期待的。尤其它免疫反應強、對冷鏈要求低,在武肺疫情可能「流感化」永不消失的趨勢下,對於打進第三世界國家市場、吃長尾市場十分有利。但它的時程就是要慢上那麼一些,因此對台灣而言,在國產疫苗供應穩定之前,還是要盡可能保障外購疫苗的管道暢通。 ​ 🔹 關於三期試驗 ​ 我知道某陣營的網軍,一直在黑「國產疫苗沒有三期臨床試驗,是拿國民在當白老鼠」。但事實上,你如果去看看維基百科的條目(要看英文,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VID-19_vaccine ),不難發現,其實現在根本沒有哪家疫苗是跑完三期的。因為跑三期要收好幾萬個案,花上兩到三年不等的時間,大多數的廠商都是估計在2021下半年~2023才能跑完。唯一例外是輝瑞,可能真的本錢夠粗,能夠收夠案子提早解盲。 ​ 現在能夠上市的疫苗,都是跑完二期臨床,就趕快申請緊急授權。畢竟藥廠也好、人類也好,根本等不了那麼久。 ​ 而且三期臨床試驗也有一點醫學倫理上的灰色地帶。所以像中國、俄羅斯這種反正也不怎麼在乎人權,還有一堆也不怎麼在乎人權的盟友的國家,在這一點上就特別有利。而民主國家的廠商,也只能盡量把三期臨床試驗外包給較貧窮的國家,這也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業界現實。 ​​ 🔹 寫在最後 ​ 稍早韓國以其戰略地位與半導體產能為籌碼,向美國​爭取到Moderna疫苗授權代工。這算是韓國近期的一大外交勝利。台灣,以柯文哲為首,就開始逞其費拉話術,批評政府為什麼不要像韓國這樣,走比較簡單低風險的代工路線。 ​ 但請別忘記,韓國代工Moderna是這幾天才談成的,而台灣自主疫苗研發已經跑了一年多、進入二期了。台灣未必跑得比韓國慢。 ​ 這裡我要引用非主流歷史學家劉仲敬的兩句話: ​ 「實際上所有能夠讓你和你的後裔往上走的方式都是費力的,尤其是危險的,危險比費力更重要。」 ​ 「上等人就是承擔風險的能力高於一般的人。」 ​ 是的,自主疫苗研發,比起代工來說,是一條艱難的路,也是一條高風險的路,很有可能大筆投入卻顆粒無收。 ​ 但是一旦修成正果,除了自救有餘以外,還能幫助他人(Taiwan can help!)。而樂觀點看,世界的疫苗市場將為我們開啟(當然中間還有很多政治難題要搞定,但至少我們做出了產品,不是嗎)。 ​ 不諱言,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處境,有如賤民一般。但人出身可以低、志氣不能短,愈是國際賤民,就愈是要證明自己的能耐。與大家共勉之。
    75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張凱銘醫師(美國紐約市立醫院感染科醫師)   5月14日下午1:21   發表於【COVID-19 醫療人員防疫戰術戰技交流中心】     **文章最後面補充以下章節:兒童,孕婦,COVID後遺症,COVID傳染途徑,疫苗副作用處置**   *再補充DVT prophylasix, ivermectin, 非嚴重COVID病人*   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3月了,對於COVID知識,我們了解更多了,很多過去錯誤的做法,都可以調整,有新的東西,也應該嘗試使用,這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害怕病毒,我們可以克服。一年後再發一篇review。(註:本文特別是治療方法寫的很粗淺,以綱要提醒重點為主,裡面講的東西你如果搜尋多半有論文佐證,細節東西還是以有公信力的來源為主,此文非醫療建議)   #傳染力:   為什麼COVID-19傳染力驚人?因為無症狀也可以開始傳染,這跟2003年的SARS不一樣,SARS原則上要病人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才會傳染,所以當年很快就可以擋下來,現在的COVID可以沒有症狀也傳染給別人,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很有用。因為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疫情才會這麼難以控制。COVID原則上出現症狀前兩天到發病後一天內傳染力最強,發病後七天內逐漸減弱傳染力。病人多久還有傳染力確切時間很難告訴你一個數字,但是大致上7-10天後就沒有什麼傳染力了,這也是美國CDC的隔離時間是訂在10天的原因,當然不是說十天後就一定不會傳染,這邊是說傳染力越來越弱,機率越來越低,一個概率的問題,醫學到最後都是統計的問題,極端值先不討論。   #什麼叫確診?   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時常看到境外確診者,常常沒有症狀,也許在國外一陣子前染過病,到台灣篩檢陽性,或甚至是隔離14天後期滿然後自主申請檢驗然後被確診,那些人的通性都是CT值很高(>30),抗體早就已經產生陽性,這代表,他們早就被感染了,他們某種程度已經免疫了,PCR測出來的只是死掉的病毒片段被檢驗出來,其實沒有什麼傳染力不用太擔心。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CT值如果很高,代表病毒片段實在是太少了,要一直複製到30次以上才有辦法被檢驗出來,有個小篇的NEJM韓國研究指出CT值在28.4以上病毒培養都培養不出來,所以CT>30其實根本不用擔心。這種沒有什麼臨床意義的病例,是否有需要每個人都送去負壓病房隔離,我認為是很需要商榷的,我很難想像這些人既沒有症狀,也沒有傳染力,到底是要住院做什麼治療?如果疫情不嚴重就算了,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這可能占用醫療資源讓有需要的人無法住進醫院,那問題就大了。現在已經是2021年五月了,早已不是2019年12月或2020年一月,COVID已經不是神秘的病毒了,我認為需要用科學方法對待隔離這件事。然而此次境內社區感染,很多都是有症狀且CT值低(10-20幾),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這些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檢驗:   PCR是1980年代就發展出來的一種檢驗技術,這不是什麼酷炫的科技也不是昂貴的檢查,任何一個檢驗,結果是死的,判斷是活的,如果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問題,都可以再重複檢查。臨床判斷不能忽略。如果覺得重複檢驗費太貴,那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此項檢查會這麼貴,而不是懷疑其檢驗的必要。COVID都可以無症狀,如果懷疑COVID,不要用猜的,要用驗的。   #Variant (變異病毒):   COVID病毒跟其他常見流感病毒一樣,越多人被感染,病毒一直複製,外膜就容易產生片段的變異,所以本質還是同一個病毒,因此我不喜歡用變種病毒這個名稱,我比較喜歡講變異。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也可能讓疫苗效果比較不好,但是目前看來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還是有效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每年都打COVID疫苗,就像流感每年都會變,每年都該打流感疫苗,任何人終究都需要打COVID疫苗,在這地球村就是不可能不打,除非你永遠關起來不要跟外界的人接觸。阻止病毒繼續傳播的最好方式就是疫苗。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70億人現在都注射好疫苗,一兩個月後COVID大流行就會終結。為什麼COVID一直流行,就是因為全世界疫苗施打太緩慢,太多人猶豫不決。越慢打疫苗,病毒一直在複製,一直複製的結果就是又產生變異,到時候疫苗又漸漸失去效果,大流行又要重來一輪。   #疫苗:   現在全世界有四家有效的疫苗:Pfizer和Moderna是mRNA疫苗,AZ和JNJ是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四種都非常有效,重症死亡率保護都非常的好。疫苗最重要的是防止死亡,不是打了就一定不會被感染。實際上COVID大部分的人被感染了只有輕度或無症狀,但是有些有危險因子的人(COVID特別喜歡攻擊老年人,肥胖,糖尿病者)可能產生嚴重肺部纖維化而至死亡。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打滿疫苗,有些人也許還是會有感染或輕微症狀,但是到時候就不會有人擔心,因為跟感冒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天還在擔心那些輕微副作用(發燒、疲憊、肌肉痠痛這些真的是無關緊要1-3天就會消失的副作用),那你就失去了大局觀。99.99%的人都沒有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在國外都有過敏案例用漸加劑量還是把第二劑疫苗打齊的記載。打疫苗很多人當然會有不舒服反應,但是這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打疫苗本來就不是要打舒服的,打了針會不會舒服一直都不是打疫苗的考量點,就跟你終究要買歐洲車,你這輩子終究是要打COVID疫苗的,早打就早有保護力,就不會一直擔心會不會被感染。我認為能早點打疫苗就是好事,任何上述四種疫苗都非常的好,真的不需要挑,沒有打就是沒有防護力,與其思考70-95%的差距,不如想0-70%的差距,沒有打疫苗病毒可以長驅直入,有疫苗你平常沒有太多病史或免疫問題,你要死於COVID的機率會非常非常的低。打疫苗不是大學聯考,去計較一兩分的差距,每個疫苗臨床試驗的基準點都不一樣,沒辦法拿純數字去比較。美國人做事慢,非常沒有效率,有在美國生活過一定知道這點,然而美國疫苗是在FDA星期五通過,星期一就開打,這點就非常有效率。看到很多人因為疫情爆發終於願意趕快打疫苗了,這也算好事,雖然在過去兩三個月早就可以做的事,真的是有點可惜。我真的很希望疫苗覆蓋率可以再高一點。   #疫苗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就不說了,發燒疲憊肌肉痠痛等,這些不應該是你不打疫苗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淋巴腫大但是不嚴重且看運氣。立即過敏反應極度罕見。現在要談談血栓。AZ或JNJ腺病毒載體疫苗有一個非常罕見(約十萬到百萬分之一)但可以是嚴重的副作用就是血栓問題。這邊的血栓並非腿部因久不動而產生的靜脈栓塞(DVT)或肺栓塞(PE),而是會產生類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原理,身體產生platelet factor 4 (PF4)抗體跟heparin結合消耗血小板導致的血栓問題,然而這些人都沒有接觸過heparin類藥物,所以因為疫苗導致的血栓病有一個新的病名叫做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這比較類似自體免疫反應,常發生在年輕女性,過去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病史或血栓問題,在打了AZ或JNJ疫苗,一般在兩個禮拜左右發作(時間相對短,長一點可能一個月),血栓產生部位有可能是在splenic vein or cavernous venous sinus,所以病人也許會有肚子痛、頭部腦神經異常,動眼神經異常,視力異常,等問題。如果是腦內血栓影像診斷甚至要靠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血液檢查要驗HIT panel (PF4 or serotonin release assay)。相信很多台灣醫師可能根本沒有驗過HIT,因為東方人血栓問題不大,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所以更加肯定疫苗風險是很低的。臨床醫師警覺性要很高。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要很完善才行。治療方式不可以用傳統heparin類的抗凝血劑,enoxaparin這些常見的都不行。可以使用argatroban,fondaparinux,或DOAC (apixaban, rivoraxaban)這類。還可以用IVIG治療。所幸國外的案例多半治療後無大礙。   #COVID的治療,現在有什麼?   - 剛確診沒多久,最好前48小時內,如果屬於高危險族群(病人本身身體比較差者),打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效果最好,可以預防病情的進展,在美國有很多infusion center,或有些急診也可以打,抗體趕快中和病毒。美國現在有Regeneron藥廠的Casirivimab/imdevimab跟Bamlanivimab/etesevimab。   - Hydroxycholoroquine奎寧在2020年三月美國疫情剛爆發甚至世界各地都很常用,多個研究出來結果就是沒有用,希望以後不會有人再提這個了   - 慎用抗生素:在2020年三月幾乎每個人因為COVID住院都會給azithromycin等抗生素,因為臨床上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都很類似。但是發現COVID剛發病很少有細菌感染,如果病人只是乾咳,沒有痰,CXR或CT很典型就是bilateral GGO沒有局部consolidation(局部細菌肺炎感染),其實可以不用上抗生素。一般細菌性感染多半發生在ICU病患、插管者、住院住兩三個禮拜以上者,這些再好好考慮。不應該每個人得到COVID就給抗生素。   - Remdesivir IV for 5 days(200mg*1 day, then 100mg*4 days)在美國算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如果有氧氣需求患者一般都會給,注意肝指數可能升高需要檢測,攜帶remdesivir的cyclodextrin需要靠腎臟清除所以如果eGFR<30可能不能使用,但是洗腎可以清除所以洗腎患者又可以使用   - Dexamethsone 6mg IV or PO for 10 days: nejm上大名鼎鼎的recovery trial顯示,對於重症患者(需氧或插管者)有助於降低死亡率,特別是插管者幫助最大,因為可以避免免疫風暴過度激化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如果病人不需要氧氣輕症患者,給dexamethasone是無用的,請勿濫用類固醇。   - 氧氣目標不一定要100%,如果病人沒有特別覺得喘,SpO2維持在92-96%左右其實也可以。跟2021年3月做法不一樣的事,避免早期插管!插管可以避免最好,一旦插管就很難拔管,俯臥(肚子貼地臉朝下)prone position對於血氧維持還是非常有效,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高速鼻氧氣管對於維持血氧也很有效,這些都可以避免走入插管這一途。   - Tocilizumab: 2020年3月很多人用,後來研究說沒有用,最近又捲土重來越來越多研究看似有用。Toci(這樣簡稱才不會念太長)是IL-6 inhibitor,可以抑制免疫反應也是想避免走入cytokine storm,先前研究結果會失敗可能跟使用時機最有關,因為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給,而是建議在氧氣需求量一直增加,已經到只用HFNC或BiPAP這種階段隨時要被插管這種階段可能會比較有用,而且至少給過類固醇(上述的dexamethasone)24小時還是一直惡化再給。   - 小心菌血症甚至黴菌感染:這些是指ICU重症患者,他們可能產生MRSA or MSSA bacteremia, Candidemia等,如果住院有發燒,該做的blood culture還是不能少。甚至有些病人肺部產生mucormycosis or Aspergillosis的關聯性世界各國有越來越多的paper報導 (我也有一篇相關論文)。     後記:算是一年後的一篇心得文章,在美國紐約2020年3月我們走過最可怕的多次融斷潮,紐約當時宛如空城,時代廣場空無一人,空氣中彷彿都有高濃度的病毒,ICU要擴張三倍,整間醫院只有COVID病人相比,現在怎麼樣台灣情況都好得多,而且現在有疫苗,有更多對病毒的認識,少了很多未知,我們現在更多知道什麼藥物有用,什麼沒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我對台灣人高水準的國民素質很有信心,多半人都很願意戴口罩也配合,疫情肯定不會太差。冷靜準備,有疫苗趕快打。看著歐美在疫苗施打後疫情逐漸散去,台灣也不可能永遠用高壓圍籬,非常”old school”的”2020年”防疫方式一直下去,最有效控制疫情還是要靠疫苗,希望全球大流行可以趕快結束。     *************************   補充   #兒童:   小孩子也會得到COVID,他們症狀多半比較輕微,但是說小孩子得到都不會有事也不是正確的。有部分小孩得到病毒急性感染也可能會嚴重到插管,因此不能因為多半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就掉以輕心。小孩子常常造成家長或成人的感染來源,就算小孩子沒什麼事但是如果傳染給家裡長輩可能導致長輩嚴重生病,因此這部分公衛預防也很重要。另外小孩比較可能因為COVID的併發嚴重疾病叫做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在美國我們讀MIS-C為”Miss C”,MIS-C並非病毒急性感染導致的疾病,實際上多好發兒童感染後一個月後,其症狀表現如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這些病人說不定COVID PCR都已經陰性,因此不需要給remdesivir等抗病毒藥物,這比較像免疫發應引起的全身發炎反應,處置方法類似Kawasaki disease,給IVIG、Aspirin,要做心臟超音波Echo。成人也可能會有MIS-A (A=adult),但是成人科醫生對川崎病經驗不足也許比較容易漏掉。目前僅有美國Pfzier疫苗降低施打年齡到12歲以上,其他疫苗還沒有開放讓兒童施打。   #孕婦:   孕婦如果感染到COVID多半還是輕症為主,但是部分病人會有比較糟的預後。所以如果能盡早接種疫苗,還是多一點保護。目前沒有證據疫苗會對流產或胎兒有不良影響,實際上很多新生兒的血液可以測得對抗COVID的抗體,意思是說如果媽媽有打疫苗,新生兒也會間接打到疫苗,其實對兩方都是好事。如同之前所說AZ有可能導致某些罕見血栓,而這個又比較好發較年輕的女性,是一個要衡量的點,但各大婦產科醫學會偏向鼓勵孕婦施打疫苗,病人需要知道潛在風險,孕婦打了疫苗也不用太恐慌,如果疫情嚴重施打可能還是Z>B。   #COVID後遺症:   有部分人得到COVID後,儘管已經康復沒有病毒感染的跡象,但還是有持續的症狀特別是疲憊、思慮不清、運動一下就很累需要停止、焦慮、嗅味覺異常等甚至到六個月以上之久,此為“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 (PASC)。PASC是一個真實的疾病國外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問題,多半好發年輕女性30-40歲左右,可能跟免疫反應有關,一系列的血液或抽血檢查多半都正常,卻有持續的症狀且都得過COVID,他們一般都沒有嚴重COVID疾病,多半輕症且不需要氧氣。目前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方式,症狀治療為主,時間久了多半慢慢改善緩解,可能需要多方專科(包含精神科)一起幫助病人。   #COVID傳染途徑:   還是以空氣、飛沫傳染為主。接觸傳染似乎沒有想像中常見。勤洗手、環境清潔當然很重要,但是不用過度恐慌而反覆一直消毒等,接觸傳染沒有那麼容易傳染。   #疫苗副作用處置:   不需要預防性吃退燒藥,如果有發生發燒或疼痛等再吃止痛退燒藥就好(acetaminophen or NSAIDs)。免疫力不全者或老人、安養院居民,其實是最需要施打疫苗的對象,因為他們一旦得到COVID死亡率最高,這些人施打疫苗反而最不會有任何症狀因為他們免疫反應力弱,就算是施打了mRNA疫苗還是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因此他們還是要戴口罩等特別小心,他們是所謂”breakthrough infection”(突破感染)最常見的族群。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一般人有什麼疫苗就先打什麼,因為對一般人來說現有疫苗保護力其實就很夠了,根本不用區分保護力高低基本上打滿了都可以非常有效預防重症,至於高危險族群他們更不能承擔沒有疫苗去保護的風險下,總之就是建議趕快施打。   #深部靜脈栓塞預防(DVT prophylasix):   在美國不管什麼原因住院,沒有明顯禁忌症基本上都會每天皮下注射抗凝血劑enoxaparin SQ 40 mg daily預防DVT,這個是在COVID疫情之前就一直這樣。COVID的其中一個致病機轉是因為他容易形成微血栓microthrombi堵塞肺部導致缺氧甚至是到處形成DVT或肺栓塞PE。然而研究顯示,給治療DVT/PET的劑量enoxaparin 1 mg/kg BID一天兩次的高劑量用於COVID住院病人,對於預後並沒有顯著差異,意思是說你不需要每個COVID病人都給抗凝血劑的治療劑量,建議一般住院病人給預防劑量就可以。然而我知道台灣或者說東方人的血栓機率本來就低於西方人,因此本來在台灣住院病人就沒有用enoxaparin DVT ppx的習慣,但我還是會建議要定期檢查病人有沒有什麼症狀,驗d-dimer,如果有升高可能要小心DVT or PE,如果真的有還是要給治療劑量。另外有研究指出,COVID病人可以給aspirin,算是輕度的抗凝血劑,對預後也許有幫助,這可能需要更多證據。   #Ivermectin:   Ivermectin是用來治療寄生蟲的藥,有些人腦筋動到ivermectin做研究有小部份說對COVID有幫助,但是美國感染科(IDSA)的建議是不要例行性的使用ivermectin治療COVID,只建議用在臨床試驗的情況。個人覺得用治療寄生蟲的藥來對抗病毒學理好像沒什麼道理應該不會有用。   #非嚴重COVID病人:   我不知道之後疫情會怎麼變化,但如果疫情非常嚴重在社區散開,那輕重症分流就會很重要, 多半人感染了實際上只有輕症而已,COVID不是黑死症!!希望台灣可以不要有獵巫的行為對患者指指點點。台灣醫療器材法規似乎很嚴格?在美國藥局或網路上隨便很容易可以買到手指的血氧機(pulse oximetry)一台很便20-30美金而已,因為COVID本身是病毒,意思是大部分還是症狀治療為主,如果沒有缺氧hypoxia,那其實就沒什麼醫療治療可以做了,所以發燒等症狀還是吃退燒藥為,那在家用血氧機監測自己氧氣濃度,沒有缺氧其實就可以不用擔心。不過高危險族群還是會建議給單株抗體看能不能趕快中和病毒導致不會演變嚴重。如果嚴重病人在ICU插管住院甚至一個月以上,其實也跟COVID無關了,因為肺部已經嚴重受損, 高品質的ICU照護就會是關鍵(回歸到一般內科的基本治療).   Thank you for this most interesting consultation, allowing 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most difficult and challenging case. I shall continue to follow up with you.     #感謝張凱銘醫師無私分享 #必讀好文
    5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台灣官府實情,想不到整批高官都是鬼影! 李登輝不姓李, 原名:岩里登輝。日本血統,祖籍:日本青森縣三沢; 蔡英文。 不姓蔡, 原名:梅原英文日本血統,祖籍:日本岩手縣二戶; 陳吉仲..不姓陳, 原名:戶冢積冢日本血統,祖籍:日本網走市北海道; 賴清德。不姓賴, 原名:寺岡清德..日本血統,祖籍:日本福島縣田村; 陳菊..不姓陳, 原名:進藤冢菊日本血統,祖籍:日本青森縣黑石; 陳水扁不姓陳, 原名:島袋 水扁。日本血統,祖籍:日本岩手縣八幡平; 謝長廷..不姓謝, 原名:岡部長廷日本血統 ,祖籍:日本福島縣小野町; 蘇貞昌..不姓蘇, 原名:本田貞昌日本血統,祖籍:日本福島縣南相馬市; 林義雄。不姓林, 原名:小島義雄,日本血統!祖籍:日本網走市北海道; 原來全都是日本鬼子! # 台灣政治、政黨 分類建議 近 31 日 瀏覽 9,376 次 詢問 195 次 9,571 次瀏覽 0 575 1150 0 15 30 7/8 7/11 7/14 7/17 7/20 7/23 7/26 7/29 8/1 8/4 8/7 網友回報補充 沒有任何根據 0 0 我想補充 分享 我要查核闢謠 本訊息有 1 則查核回應 uienwt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回應於 2020年11月6日|引用自 MrOrz 查核回應 這已經是流傳多年的訊息,全篇皆為網友創作,並非真實資訊。 訊息中較為知名有日本名字的為前總統李登輝,新北三芝人,日治皇民化時期才改名「岩里政男」(いわさと まさお / Masao Iwasato)。訊息中所謂「Toki Iwasato」完全是網友杜撰。 資料佐證 2019 年的相同訊息 https://disp.cc/b/163-bglI 李登輝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李登輝 【問卦】有沒有臺灣一堆日本人後代的掛? - Gossiping板 - Disp BBS 推 noreg0393933: 沒有,都是中國人1F 03/26 13:27 推 windwang: 網走市北海道是什麼鬼2F 03/26 13:28 推 kavengany: 都蒙古人後代3F 03/26 13:28 推 twfi75: 肥宅都是4F 03/26 13:29 推 zwy: 對岸南京應該也很多5F 03/26 13:29 推 enjoytbook: 三小xdddd這個也太好笑了6F https://disp.cc/b/163-bglI 李登輝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登輝(右)與其兄李登欽,1943年(昭和18年)。當時李登輝就讀臺北高等學校三年級,李登欽為警察學校學生 李登輝[d](1923年1月15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治臺灣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日治時期曾使用姓名「岩里 政男」。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亦是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此外是首位臺籍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李登輝 22 1 看理由 分享 以上內容由「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相似可疑訊息 揭穿台獨歷史經過真相: 二戰最後日本戰敗投降,日本統治台灣的軍警公教技術官僚等眾多幾十萬人,集體向留學日本的蔣中正求情,以居住台灣幾十年已當第二故鄉,不願回到戰敗的破壞日本過苦日子,想續留台灣居住,蔣中正以德報怨,隻要放棄日本姓氏國藉,改成中國姓氏國藉即可留下台灣繼續居住,因而留下來的有23萬多日本僑民,至今日本裔後代約有230萬多人,搞台獨的就是這些二戰後滯留台灣的日裔皇民後代在興風作浪,可悲可恨的是台灣人不察這段日裔皇民後代搞台獨之真實目的,是要回歸日本母國統治,將台灣又變回日本的殖民地,搞台獨助紂為虐的真傻台灣人醒醒吧!速悔改剷台獨才能救台灣子孫。 可憐無知的大部分台灣人啊!醒醒吧!,原來這些日本人後代的假台灣人在搞台獨,要帶你們數典忘祖搞台獨建國隻是過渡時期,最後是要回歸日本母國統治,台灣還是日本殖民地的次等國民,無知愚蠢的一群真台灣人,竟是日本人後代搞台獨的追隨支持者,被利用當砲灰還沾沾自喜,你說是否無知可悲啊!大家應醒醒救台灣。 台灣目前隻有不統不獨不武保持現狀,與大陸和平共存自由競爭,相互通商通婚通郵,最終期能統一在邦聯或聯邦的新中國架構下[絕不是共產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國民黨的中華民國,更不是民進黨的台灣共和國],讓子孫能永享太平盛世。 不收回台灣,天理難容!![拳頭][拳頭][拳頭] 台灣官府實情,想不到整批高官都是鬼影! 李登輝、不姓李 原名:岩裡登輝,日本血統 祖籍:日本青森縣三沢 蔡英文、不姓蔡 原名:梅原英文,日本血統祖籍:日本岩手縣二戶 陳吉仲、不姓陳 原名:戶塚積塚日本血統 祖籍:日本網走市北海道 賴清德、不姓賴 原名:寺岡清德,日本血統祖籍:日本福島縣田村 陳菊、不姓陳 原名:進藤塚菊,日本血統 祖籍:日本青森縣黑石 陳水扁、不姓陳 原名:島袋水扁,日本血統祖籍:日本岩手縣八幡平 謝長廷、不姓謝 原名:岡部長廷,日本血統 祖籍:日本福島縣小野町 蘇貞昌、不姓蘇 原名:本田貞昌,日本血統祖籍:日本福島縣南相馬市 林義雄、不姓林 原名:小島義雄,日本血統 祖籍:日本網走市北海道 原來現在統治台灣的,他們全都是日本鬼子! 當你讀完有兩個選擇∼ 1、把他傳播出去 2、就當沒看過 無論您有多忙,請發出去! 被回報 1 次|1 份回應|2021年3月1日 @ 和魂台魄灣生人,人數已達一百萬! 台灣官府實情,想不到整批高官都是鬼子影武者! 李登輝、不姓李 原名:岩里登輝,日本血統祖籍:日本青森縣三沢 蔡英文、不姓蔡 原名:梅原英文,日本血統祖籍:日本岩手縣二戶 陳吉仲、不姓陳 原名:戶冢積冢,日本血統祖籍:日本網走市北海道 賴清德、不姓賴, 原名:寺岡清德,日本血統祖籍:日本福島縣田村 陳菊、不姓陳 原名:進藤冢菊,日本血統祖籍:日本青森縣黑石 陳水扁、不姓陳 原名:島袋水扁,日本血統祖籍:日本岩手縣八幡平 謝長廷、不姓謝 原名:岡部長廷,日本血統 祖籍:日本福島縣小野町 蘇貞昌、不姓蘇 原名:本田貞昌,日本血統祖籍:日本福島縣南相馬市 林義雄、不姓林 原名:小島義雄,日本血統祖籍:日本網走市北海道 原來現在統治台灣的,他們全都是日本鬼子! @ 和魂台魄灣生人,人數已達一百萬! 依據黎建南老大,2021–5–3 在「黎明天下」油管視頻中,揭露了「和魂台魄灣生人」的來龍去脈。可由老大所寫的打油詩來概括:「日本佔台五十年,後滕新平是関鍵。培養小草生根點,獎勵生育好蔓延。」 1998 年時任駐台副總督「後滕新平」認為,駐台日人不宜做「移動的盆栽」要做「生根的小草」好密植生根,將台灣打造成南進基地。日本自古以來奉行的是長子継承制,次子以下須自謀出路,在盛行軍國主義的年代,當兵打仗成為次子們的首選。 1900 年義和團事件爆發,後滕新平趁八國聯軍圍攻中國之時,引進許多日本次子準備進攻福建,該計劃後來因故取消,但這批生根的小草卻留了下來,自 1900~1945 年己繁衍了三代,直到今日「和魂台魄灣生人」其皇民人數已達一百萬以上。最可怕的是這批皇民早控制了台灣的教科書,從教育開始深根洗腦,崇日媚日、精日精美,其本質根本不是什麼數典忘祖的事,這些皇民們認為這是回歸日本祖國,偉大光榮的事。老鉄們還認為林志玲嫁給日本人是異國婚姻嗎? 1978 年中美正式建交,蔣經國開始警覺這批皇民的潛在危險性,開始調查建檔⋯⋯諷刺的是最大尾的男一號皇民李登輝登上了縂統宝座,這些檔案恐怕早被他或其繼任者陳水扁、蔡英文鎖毀了。陳水扁一上台就把「台灣光復節」廢掉,搞了一個 228 和平紀念日。你如果夠膽的話,不仿到各墓區走走,你會發現有些墓碑的背正面是漢人姓名,但其背面卻刻有日本性氏。。。 當你讀完有兩個選擇: 1、把他傳播出去。2、就當沒看過。無論您有多忙,請發出去! 被回報 1 次|1 份回應|2021年10月30日 [發怒][發怒][發怒]🆘这是台湾官府实情; 想不到整批高官都是鬼影。 陈吉仲..不姓陈,原名:户冢积冢日本血统,祖籍:日本网走市北海道; 李登辉不姓李,原名:岩里登辉。日本血统,祖籍:日本青森县三沢; 蔡英文。 不姓蔡,原名:梅原英文日本血统,祖籍:日本岩手县二户; 陈菊..不姓陈,原名:进藤冢菊日本血统,祖籍:日本青森县黑石; 陈水扁不姓陈,原名:岛袋 水扁。日本血统,祖籍:日本岩手县八幡平; 赖清德。不姓赖,原名:寺冈清德..日本血统,祖籍:日本福岛县田村; 谢长廷..不姓谢,原名:冈部长廷日本血统 ,祖籍:日本福岛县小野町; 苏贞昌..不姓苏,原名:本田贞昌日本血统,祖籍:日本福岛县南相马市; 林义雄。不姓林,原名:小岛义雄,日本血统! 全部都是日本鬼子[發怒][發怒][發怒] 被回報 1 次|1 份回應|2020年5月30日 不收回台湾,天理难容!![拳頭][拳頭][拳頭] 台湾官府实情,想不到整批高官都是鬼影! 李登辉、不姓李 原名:岩里登辉,日本血统 祖籍:日本青森县三沢 蔡英文、不姓蔡 原名:梅原英文,日本血统祖籍:日本岩手县二户 陈吉仲、不姓陈 原名:户冢积冢日本血统 祖籍:日本网走市北海道 赖清德、不姓赖 原名:寺冈清德,日本血统祖籍:日本福岛县田村 陈菊、不姓陈 原名:进藤冢菊,日本血统 祖籍:日本青森县黑石 陈水扁、不姓陈 原名:岛袋水扁,日本血统祖籍:日本岩手县八幡平 谢长廷、不姓谢 原名:冈部长廷,日本血统 祖籍:日本福岛县小野町 苏贞昌、不姓苏 原名:本田贞昌,日本血统祖籍:日本福岛县南相马市 林义雄、不姓林 原名:小岛义雄,日本血统 祖籍:日本网走市北海道 原来现在统治台湾的,他们全都是日本鬼子! 当你读完有两个选择~ 1、把他传播出去 2、就当没看过 无论您有多忙,请发出去! 被回報 2 次|1 份回應|7月12日 Now u know why the Taiwan bastards are against China! The truth about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it is unexpected that the entire group of high-ranking officials are Jap devils! 關於台灣政府的真相,出乎意料的是,整個高層官員都是鬼! Li Tenghui, not Li Original name: Toki Iwasato, of Japanese descent Native: Misawa, Aomori Prefecture, Japan. 李登輝不是李 原名:日本血統的土生土裡 本地人:日本青森縣三澤市 Tsai Ing-wen, not surnamed Tsai Original name: Umehara in English, Japanese ancestry, ancestry: Nihu. 蔡英文,不姓蔡 原名:梅原英,日本血統,血統:Nihu Chen Jizhong, not surnamed Chen Formerly name: Totsuka Sekizuka Japanese descent. Native: Hokkaido, Abashiri City, Japan. 陳繼忠,不姓陳 以前的名字:Totsuka Sekizuka日本血統 母語:日本網走市北海道 Lai Qingde, no surname Lai Original name: Teraoka Kiyotoku, Japanese ancestry Ancestral home: Tamura, Fu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賴慶德,無姓 原名:寺岡寺岡,日本祖先住所:日本福島縣田村 Chen Ju, not surnamed Chen Original name: Shintozuka Chrysanthemum, of Japanese descent Native: Kuroishi, Aomori Prefecture, Japan. 陳菊,不姓陳 原名:日本血統新東菊 本地人:日本青森縣黑石市. Chen Shuibian, not surnamed Chen. Former name: Shimabukuro Mizubian, Japanese ancestry, Hachimantai Iwate. 陳水扁,不姓陳 原名:日本血統島袋八郎平岩手島町. Xie Changting, no surname Xie. Former name: Oka Shrine, of Japanese origin. Native: Ono Town, Fu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謝長廷,沒有姓謝 原名:日本起源的岡神社。 本地人:日本福島縣大野町. Su Zhenchang, not surnamed Su. Original name: Honda Sadasho, Japanese ancestry Ancestral home: Minamisoma City, Fu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蘇振昌,不姓蘇 原名:本田薩達索,日本祖先住所:日本福島縣南相馬市. Lin Yixiong, not surnamed Lin. Original name: Yoshio Kojima, of Japanese descent. Native: Hokkaido, Abashiri City, Japan. 林一雄,不姓林 原名:日本血統小島芳男 母語:日本網走市北海道 It turns out they are all Japanese devils! 原來他們都是日本鬼子! There are two options when you finish reading: 完成閱讀後有兩種選擇〜 1. Spread it out 2. As if not seen 1.攤開 2.好像沒看見 No matter how busy you are, please send it out! 無論您有多忙,都請發送出去! 被回報 2 次|1 份回應|2020年11月2日 想知道求證實!美玉姨 ~美玉姨~請問這是真的嗎?還是可以證實他們的祖籍、出生、姓名。 剛剛才得知以下資訊:👇🏻 台灣官府實情,想不到整批高官都是日本鬼影! 李登輝、不姓李 原名:岩里登辉,日本血統 被回報 1 次|1 份回應|2020年10月31日 說謊太多,核食會是拖垮小英府的稻草 劉黎兒/旅日作家 出版時間:2018/02/01 09:00 衛福部日前表示擬對日本核食從「地區式管制」改為「風險管制」,又說「近年各國已逐漸鬆綁日本食品,全球只剩中國跟台灣在禁」等等,看來鐵了心要進口核食。 但關於核食,小英政府說謊說的實在太多,現代資訊發達,國民比懶惰的官員更有知識,像現在明明還有60個國家在管制日本食品,而且中國控管越來越嚴,最新要求青森蘋果出具輻射劑量證明書,導致2017年銷往中國數量是0顆,歐盟去年底主要解禁的秋田食品是原本台灣7年來根本沒禁的。這些官員騙很大,覺得核食沒什麼,輕如稻草,但小英政府不惜被核食壓垮也OK嗎? 日方為了掩飾核災真相,仗勢台灣人喜愛日本,不斷對台施壓,極端不智且欠缺對台灣的關愛與理解,因為反對核電以及輻射帶來的傷害的非核價值,是台灣人不問黨派的核心價值,也是小英政府的核心價值,為了核食,硬要搞垮史上最親日的小英政府及惹火全球最愛日本的台灣人,是非常不划算的,短視的日本官員為了功名不斷施壓的,也該自制了。 最可惡的還是從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行政院食安辦主任許輔、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以及次長何啟功等人,一路下來說了非常多謊,硬要台灣人吞下他們所說的「其實也有一部分是安全」的核食,或是「99貝克不算輻射食品」的核食,還採御用學者的無厘頭報告的「低風險說法」來鼓吹核食,提供資金給食安的環保團體,來定調並教導如何吃核食等,令人難以置信。小英政府要摧毀防止國民遭輻射傷害的核心價值,到什麼程度才甘願? 這些謊言包括: 1) 任何人只要上日本農水省網站,就知道還有33國家在限制或嚴加檢測日本福島核災災區食品,而且這是把歐盟28國當1國的粉飾算法,事實上是還有60個國家都在管制日本食品;類似台灣一樣以地區來管制的還有10個國家,其中7國及地區跟台灣方式相似,如韓國、中國、新加坡、香港、澳門以及俄國,其他3國如美國、菲律賓、黎巴嫩,則是全面管制。 2) 衛福部說的中、歐並沒鬆綁:中國不斷嚴格化,2017年新要求輻射劑量證明書;歐盟解禁的只是有限的鰤魚、小鰤魚等的證明,以及台灣從未禁運的秋田食品等而已,怎麼能拿中歐例子來騙? 3) 美國並非日本屬國,並非「日本解禁就解禁」,美國FDA對福島及周邊食品的數十種進行管制;這是美國自己調查蒐集的資料以及參考日本厚生省檢測資料自主制定的,許多美國管制的日本食品,在日本連一天也沒管制過的,日本自己是只有檢測超標時才禁那一批。 曾任職美國山迪亞(Sandia)國家實驗室的核廢專家卓鴻年指出;美國是直接派員到日本檢測食品管控,非只看日本資料。美FDA管制日本14個縣市的食品進口,各縣禁運品項不同。美FDA有900多位調查員、450位分析師,每年赴外國檢查食品350次,非常認真。 台灣進口食品4分之1來自日本,跟美國的日本進口食品只占4%完全不同,台灣官員即使不斷來考察,也全只據日本官方資訊,還故意忽視民間檢測完全不同的結果。 4) 官員開口閉口都說「政府不會進口輻射食品」,但這根本不可能,核災災區食品必含輻射,官員以100貝克/公斤的法定劑量來認定,難道99貝克就不算輻射食品?這是執政團隊所謂的科學嗎? 就算檢測把關完美,政府還是會讓台灣人吃到99貝克食品,但日本普通超市是以「無檢出」或以「10貝克以下」為基準,甚至食品流通團體的「白色食品」是以「0.5貝克以下」為基準,日本是超市等有在檢測,日本人不會吃到10貝克以上的,為什麼台灣人要吃99貝克的核食? 5) 衛福部這次拿來定調核食的「低風險」的無厘頭報告,是2016年底現出任監委的張武修等人提出過。報告疑點多多,全採日本官方數字,但日本政府抽檢一般產品有限,民間檢測數字則高出許多。現在日本食品已占進口的25%,核食賤價,若開放,台灣業者必會大量搜刮,報告卻評估核食只佔0.1%等,數字移花接木,風險差了數十倍。若依ICRP(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標準計算,台灣每年因為核食進口(還需超嚴格檢測等)至少4人致癌2人死亡。 兩份報告說核食檢測所謂99%合格是以100貝克為準,但2017年10月,日本衛生勞動部公布3萬多筆數據,若根據「白色食品」基準,只有5件合格;台灣人為何要吃這些不合格的食品呢? 6) 衛福部次長何啟功拿出數據說「6年多,核災災區輸入的11萬5000多件食品,只有220個樣本有微量輻射,但未超標」,何啟功是否搞混了?過去6年多檢測的均非災區食品,核食在日本至今不時超標。 福島魚類在2013年時,還測到破歷史紀錄的51萬貝克/公斤,其後雖有降低,也不時會抓到超標數百倍的魚;根據官方資料,福島魚類2017年第一季抽查2500件,就有2件超標了。所謂超標,其實只檢測銫137,沒檢測很難檢測會導致骨癌的鍶90,日本文科省也承認,水產品含鍶嚴重,但日本政府不測,而台灣進口非常多水產,但東電去年7月公布的資料中顯示檢測到黑鯛魚含有鍶90。 日本人至今對福島及周邊食品消費意願非常低,日本超市裡雖有福島農產品,價格低迷,且從未擺售福島魚肉產品,日本人也不想吃核食。日本消費者廳調查顯示,日本人最怕的核食產地,除了福島外,就是宮城跟岩手縣,但台灣從災後這兩地產品一天也沒禁過。日本經濟新聞頭版頭條報導過,東北水產如鮑魚、牡蠣等喪失國內外市場,大量直銷台灣,台灣在災後水產也變成日本第一大出口對象國,早已幫日本吃進大量輻射物質了;核食若開放,屆時必更大量銷到根本無管控能力的台灣來,風險會高到難以評估的程度。 2013年夏天爆出災後至今,福島核一廠每天放出數百噸高濃度輻射水到海裡,東電花數百億日圓搞冰牆要擋也失敗,周邊魚類日本人不大敢吃。農林產品靠施用大量鉀肥來遮蓋放射性銫,是所謂「鉀米」「鉀草莓」等,怎能說是低風險?張武修過去曾不斷警告輻射基準並不適用所有人,個人差異很大;輻射尤其傷害孩子及年輕人。他也證言說「鉀吃多會死的!」,卻提出這樣報告讓衛福部無厘頭使用,無法理解。 政府有義務維護國民健康,不讓國民攝取會造成輻射傷害的核食,但顯然因為政治及經貿夥伴理由,硬是連篇謊言也要台灣人吞核食,這是會拖垮小英政府的! 被回報 1 次|1 份回應|2018年2月2日 加 LINE 查謠言
    10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你說可怕不可怕? 柯文哲市長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說:「如果小英上,又讓民進黨立委在國會單獨過半,天啊,那太可怕了。」 如果真的再出現這種狀況,那有多可怕你知道嗎? 一、再來一次更羞辱式的年金改革,無論前面有過什麼承諾都可以全部不認帳重來。還有很多還沒改的呢! 已經被改了很多,未來隨時可以再改更多的政府承諾,全部可以不算數,而且還可以再羞辱你一次,你說可怕不可怕? 二、可以再來一次更更前瞻的大建設,再去借個幾千億幾兆也無所謂。有錢大家分,反正借了也不是他們還。 反正已經光買電就掏空了5兆元,再掏空一點也沒差。 你說可怕不可怕? 三、能源政策就這麼繼續搞下去,不但火力全開,大燒煤大排碳天然氣天天進口都不夠。空污仍然繼續,PM2.5和其他的空污物繼續吸好吸滿。 你說可怕不可怕? 四、2020年開始電費就會開始一直漲,漲到2025年會比現在至少貴4成。你家用電少,電費可能不會漲,但是巷口的豆漿店與超商裡的東西可是一定漲,從美容院到電影院,保證萬物齊漲。 光是台大醫院一年的電費就要多花掉1億元。全國500家醫院光是電費就要多支出25億元。你說健保要不要漲? GDP會減少1.3%,失業人口將增加8萬人,薪水更不可能漲,一家四口支出會因為電費狂漲增加5萬元。而且這些上漲的電費幾乎全部都給了老外,以及那些廠商…你知道的。 他們不是在守護台灣,他們是在掏空台灣5兆元,他們是在奪走全台灣年輕人的未來。 你說可怕不可怕? 五、所有的國營事業負責人,愛派誰派誰,從用人唯才,變成用人唯親。 可以一夜之間所有的國營行庫董總全換人。看你敢不敢不聽話?有前科者可以當政務官,就算偷窺下台也可以再上台。副市長可以當中油公司董事長,就算大停電下台,也可以立馬再去當代理縣長,完全沒有違和感。 要為全民謀福利的國家企業,變成民進黨他家的企業,你說可怕不可怕? 六、所有的大學校長,不管法律與規定怎麼寫,只要遴選出來的人不合民進黨意,就會出動五院與網軍,一直追殺到底。就算讓台大一年沒校長也無所謂,就算教育部長實在不想當劊子手,他們還是可以找出其他更不要臉的劊子手。 大學自治他們可以作成這種解釋,你說可怕不可怕? 七、東廠不但將重現,而且會因為之前吹哨者的教訓,這次會作得更隱密,不會再笨到被個小官員就扯出大紕漏。這次的東廠絕對會另外派出一堆錦衣衛,一定會作得更細緻,而且保證把所有的反對黨割喉割到斷。 我光想就覺得好可怕,你說可怕不可怕? 八、現在的所有政見能不能兌現根本不重要。說好的10年不漲電價照樣大漲特漲。說好的不缺電也照樣變成全國公務員中午不能吹冷氣。就算是彎腰鞠躬說的「謙卑、謙卑、再謙卑」也照樣可以變成「我大、我大、我最大」。 從彎腰說「謙卑、謙卑、再謙卑」,變成「沒投票給我,是你們沒跟上我們的腳步」,你說這可怕不可怕? 九、法律民進黨愛怎麼修就怎麼修。勞基法可以一年修二次,喊了30年的公投,公投法也可以隨時因應民進黨的選舉需要,立刻把公投全部沒收,禁止全台灣人民用公投表達意見二年。你看,現在還可以「預約修法」,有嚴重侵害言論自由疑慮的「反滲透法」,不必二讀討論,不必管反對黨與社會抗議,還可以指定日期一定通過。 立法院是他家開的,法律根本就是他訂的,這比起「法院是他家開的」,你說是不是更可怕? 十、不管民意如何,黨意照樣勝民意。不管公投怎麼投,我愛怎麼作就怎麼作。2018年11月24日公投才剛結束,589萬人贊成廢除電業法95-1,要求2025續用核電。11月25日行政院就可以向民意嗆聲,2025非核家園一切不變。 一切的公投全是假。只有我民進黨的黨意才是真。 你說可不可怕? 十一、所有的用人,可以全都不必照章法來。口譯哥、總經理、十大肥貓,華航副總,只要是我的人,管你什麼資歷、經驗、能力,只要民進黨愛讓他她當什麼官,她他就可以當什麼官。 你說可不可怕? 十二、監察委員可以凌駕司法權,只要監委大人覺得你不公平,他愛查哪位法官檢察官,就可以去查。未來民進黨有權力,愛派多少這種監察委員就可以派多少。 你說可不可怕? 十三、未來政府可以帶頭用假訊息來欺騙國人,只要能達到政治目的。依照電業法91條該向全國公佈,由經濟部能源局自己寫的「106年全國電力供需報告」,在達到欺騙國人2025非核家園作得到,不會缺電的效果之後,在2018年11月21日達到混淆「以核養綠」公投之後,經濟部能源局就把它給下架了。 而且就算政府自己不做,他們也可以再繼續編列更多的1450萬預算,來聘請截圖領一萬的網軍。換成另外一批人來製造假訊息。 政府與拿政府補助的人,會帶頭製造假訊息,你說可不可怕? 十四、避重就輕的長照2.0照樣作下去。對於最需要協助的住機構與僱外籍看護的長照家庭照顧最少。未來還要更增加長照基金預算,要撒更多更多的錢,包括已經要撒給長照機構的92億。 但就算給了長照機構這些錢,就能阻止更多長照悲劇發生嗎? 就能改善為了照顧親愛的家人,而放棄工作與職場成就的「照顧離職」嗎? 以目前長照基金8成收入來自菸稅狀況,這種大撒幣作法等於是要求抽菸者不要戒菸,而且還要愈抽愈多菸,甚至更多的人來抽菸。才會有足夠的錢給他們這麼撒! 為了大撒幣的選舉支票,所以要讓更多的人在未來倒下去,這是什麼樣的可怕政策? 而且下一次總統專機再「超買私菸」,你一定不會知道,他們也會賺更多。 沒想到未來20年台灣最迫切需求的長照政策,你說可不可怕? 十五、所有的重大決策一切以選舉考量。改來改去一天一人決策很正常。 所以就算說了「乾淨的煤」一直說一定要蓋不然會缺電的電廠1200億投資,一夜之間一個人就可以決定停建,不蓋會缺電的恐嚇也一夕之間就變成不會缺電統統解決。 未來一個人一天就決定花上550億的高鐵南延屏東,一個人一天就決定花上950億的直鐵改高鐵,為了選舉,也絕對會照樣發生。 這種決策反覆衛福部長也作過。去年三月大張旗鼓開記者會說2018年底的流感要從三價改為四價。不到一個月,又開記者會說,繼續維持打三價,還要一直等到2022年才要全面使用四價流感疫苗。還把不打四價流感疫苗的責任推到學者專家頭上。其實箇中原因,大家都知道。 等到去年選舉大敗,今年要選舉了,什麼2022也立刻改成2019年就全面開打4價流感疫苗。一切都是選舉最大,對吧! 只是就算如此,衛福部下面的食藥署還是不斷扯部長後腿,今年最大的藥品新聞,一定是食藥署天天在要求含有致癌物的藥品下架。從年頭一直到年尾,沒停過。 所有的決策全部抄短線走捷徑。你說可不可怕? 十六、交通部長換來換去,航空公司倒了二家,台鐵出了重大車禍造成重大傷亡之後,也沒見徹底改善。明明自己疏於維修還差點推成駕駛硬闖平交道。 未來的台鐵,在沒有選舉的壓力下,你認為真的可能大改特改嗎? 回家的鐵路沒人敢說安全,你說可不可怕? 十七、如果真的這麼可怕的事情發生,我想千年藻礁一定保不住,就算是這種縮小開發面積又移到海上去的作法也照樣保不住。因為根本沒有人知道這些七千年藻礁到底保不保得住。我想黑面琵鷺很可能也不會再來台灣,因為它飛到台灣之後一路上,將全是讓它們刺眼的太陽光電板,一閃一閃亮晶晶,它們再也看不到冬天時台灣提供的溫暖的家。 如此的生態災難,你說可不可怕? 十八、未來的通緝犯要先經過政治審查,確定對選舉沒有傷害之後才能夠讓他接受司法制裁。 你說這樣的法治可怕不可怕? 十九、未來的選舉,候選人的學歷不必再審查。反正審查了也沒用。假的也可以硬拗成真的。真的也可以天天被懷疑是假的。 如此的價值淪喪,你說可不可怕 #王明鉅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