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年前
中視、中天、中時是旺旺集團的子公司,也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它們的新聞節目和報紙專欄經常反映出中國大陸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並對台灣的民主運動和自由價值持有負面的態度。它們的新聞報導不僅缺乏事實根據和證據支持,而且還採用了誇張,偏頗和不實的手法,以影響民眾的思想和情緒。它們的新聞品質遭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批評和抗議。

中視、中天、中時的新聞報導對台灣社會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它們不僅影響了民眾對台灣政治和社會的看法,而且也影響了民眾對中國大陸的看法。中視、中天、中時的新聞報導也影響了台灣的民主運動和自由價值。它們對台灣的民主運動和自由價值持有負面的態度,並且採用了誇張,偏頗和不實的手法,以影響民眾的思想和情緒。

中視、中天、中時的新聞報導遭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批評和抗議。許多人認為,中視、中天、中時的新聞報導缺乏事實根據和證據支持,而且採用了誇張,偏頗和不實的手法,以影響民眾的思想和情緒。他們認為,中視、中天、中時的新聞報導對台灣社會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

中視、中天、中時的新聞報導問題嚴重,需要加以解決。政府應該對中視、中天、中時的新聞報導進行嚴格監管,並確保中視、中天、中時的新聞報導符合新聞報導的準則。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中時記者沉痛辭職信:希望讓孩子未來有選擇… [ 文長慎入 ] 💝 6月21日…中時集團旗下中部地方記者廖肇祥在個人臉書,貼出一篇沉痛的離職文。內文寫到:他選擇離開12年的公司,是因為害怕自己變成「連自己都討厭的人」。他就讀小四的兒子問他:「爸爸是記者,為什麼你的公司卻一面倒地寫台灣壞話,卻幫沒有新聞自由,拘禁迫害記者及人權律師的中國說話?」 他當下沈默,不知如何為公司找理由遮掩。他寫了一封長信,給中時集團的長官,內文寫到,整個中時集團,正在向台灣人民輸出謊言,而且惡意掩蓋真相,逼迫記者配合。這是價值的選擇,他寧願當一個人,而非被奴化的記者。未來他可以告訴他的兒子,他身為記者,並沒有遇到不對的事情而沈默,拒絕當個傷害台灣這塊土地,掠奪下一代未來選擇權的共犯與幫兇。 該文章在四小時內,獲得2.8萬人按讚,2千則留言,還有1萬次的分享。 以下是廖肇祥臉書原文: 各位舊雨新知,在此宣告,我正式離開旺旺中時集團了,為什麼主動辭掉這待了12年的公司,因為我很怕變成「連自己都討厭的人」。 媒體環境不好,同業都知道,也感受很深。媒體各有立場,大家都知道,但是為了立場,惡意扭曲偏頗作假自我審查,唱衰、傷害台灣這塊我們共同生活的土地,我認為這違反了做人的良知。 旺旺中時集團還是有不少有想法的基層記者,但這個地方的趨向,似乎要的是聽話的執行者,很多很多同仁為了養家餬口,一直忍著….忍著,接收執行奇怪的指令,做出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東西。 相較繼續待下去的同仁,我並沒有特別勇敢,離開是解脫,但是留下來真的很需要勇氣,我的朋友圈經常發布對於媒體改革的善意觀點,當然也有些嘲諷、揶揄旺旺中時,我幾乎都有接收到,也做了反省,真正了解我的人,會知道選擇離開,並不是衝動,而是經過深刻的思考後所做的決定。 外界對於旺旺中時的批評指教內容相當多,不需我來贅述,我主要想說的,失去反省能力、做出那樣內容的,並非基層記者能主導,而是背後高層力量用各種方式引導,記者怕飯碗不保,用內在價值衝突、思覺失調、切割現實、麻痺良知換來的。 希望各界能對旺旺中時基層記者更多的同理,給予他們勇氣與支持,也盼望各界支持媒體改造運動,讓基層記者能有自由的空間得以發揮。 下面這封信,是寫給旺旺中時長官看的,裡面有提到我對於公司媒體發展的憂慮與看法。 很有趣的是,當我在長官同仁工作群組傳達這封信時,地方主管很快把我踢出群組了,即使那天離我辭職生效還有5天。 言論自由,關係到我們是抱持什麼樣的價值與信念,關乎我們看待這塊土地時,是留在絕望與希望,也關乎到我們能否有翅膀,選擇逃離或繼續留在原地打拚。 是很多前人的犧牲,讓我們能有選擇。我也希望我的選擇,讓我的孩子未來還能選擇。 ───────────────────────────────────── 各位長官好: 離開中時集團,並非特派所說「新聞理念與報社政策方向有距離」所能概括,也並非特派所說的「衝動」,我不期待能帶給各位省思,只是想趁離開前說些話,做些澄清,也留下些許記錄。 隨著這封信上傳群組相簿的截圖,這是我近半年來整理社群朋友們,對於中時集團近年來所作所為所發表的意見評論,你們可以先參考,較能了解我的思考脈絡。 我向來是個狂熱追求新知、凡事好奇的人,高中就立志當記者,考取大傳科系,投入新聞第一線,之所以下定決心離開這待了12年的工作,主因是當今的中時集團不僅不尊重第一線記者的專業與判斷,還以不擇手段,嚴重傷害台灣的新聞自主與民主自由,從最初的熱誠轉為恨鐵不成鋼的憤怒,當下已轉為大悲無言的心冷。 雖然我只是小地方的駐地記者,但在採訪過程中,不時被受訪對象「虧」,他們嘲笑中時、中天擅長製造假新聞與惡意扭曲的內容,雖然那些報導不見得是我寫的,一開始對外界看法存疑,但是我發現,我愈來愈無法為報社辯駁。 曾經拿出名片,對方看到上頭的「旺仔」回應是:「啊,你們是中屎韓天台的喔!別訪問我啦」,社群好友發文裡更是經常出現批評中時集團產製的內容「腦殘」、「無恥」、「卑劣」、「自我作賤」……我已經不知道要怎麼替報社辯護,因為他們說的幾乎都是真的。 大家都有一線採訪經驗,相信各位都能體會記者經營地方布線的辛苦,可是現在的狀況是,「中時」、「中天」號稱「四大報」、「主流媒體」,這樣的招牌與名號,如今反而侵蝕第一線記者累積的名望,民眾對於集團的不信任感,擴散蔓延到基層,喊出「我是中國時報記者」、「我是中天記者」成了很丟臉的一件事。 也許你們會說,公司有公司的政策方向,當個員工領薪水辦事,其他不用想太多。 好的,那我們換個方式來說,如果公司販售的是危害社會的毒品、偽裝大家發大財的謊言,將新聞報導當成唱衰分化台灣社會,製造對立與撕裂的工具,身為員工的我們,難道要跟大家說,「做那些內容的都是老闆、長官要的,與我無關呴」?真實情況是,新聞報導影響社會層面廣大,員工絕對無法與公司品牌經營方向脫鉤,社會大眾看待我們就是共犯、就是幫凶。 我兒子現在是國小四年級,他非常喜愛看課外讀物(包括報紙),尤其對世界歷史相當有興趣,他知道中國是獨裁極權國家,沒有民主制度,沒有讓人民信任的司法,沒有新聞自由。他有一天問我一個問題,「爸爸你是記者,為什麼你的公司卻一面倒的寫台灣壞話,卻幫沒有新聞自由,拘禁迫害記者及人權律師的中國說話?如果台灣有一天被中國共產黨統治的話,你會不會也被抓去關?那我要怎麼辦?」。我當下再度沉默,不知如何為公司找理由遮掩。 上述的道理,連一個小四的小學生都能懂,可是各位長官,你們知道你們擁護的是什麼樣的政權及編輯方針嗎?你們知道現在所做所為正在殺死台灣的新聞自由嗎? 也許你們又會說,媒體各有立場,偏向某個陣營或理念這是很正常的事,別大驚小怪。可是如今狀況是,你們開始自我審查,只剩下立場,連真實都不要了,甚至用立場來決定真實。 長官們近日很時興比報,分成「人有我無」、「人好我差」、「本報遺漏」、「本報表現較佳」部分,姑且不論這是整下屬還是捧上級,六月四日及隔日,天安門事件30周年,當蘋果、自由、聯合以全版、頭版、特刊方式報導紀念活動與分析局勢,很奇怪的是,當天比報的長官似乎是患了視覺失調症,他報當天大做特做,明明「人有我無」,製作精美的大幅版面被視而不見,並未被提列在前三大部分來比報。 而在6月11日,中時電子報已經完全搜尋不到「六四天安門」、「香港雨傘革命」、「香港反送中惡法」的新聞。甚至連記者徐宗懋採訪六四事件的新聞都換成「抱歉!您所查詢的資料,目前無法找到任何頁面!」「404 – 找不到檔案或目錄。」。 徐宗懋是誰?你們是真忘,還是假忘?他是30年前在天安門廣場採訪的一線記者,他在六四事件那個恐怖的清晨,記錄驚動世界的現場,不幸被共軍子彈打到頭部,流的血,像宰殺一隻羊般的多。記者的天職,就是傳達真實,可是現在,像徐宗懋這樣用生命安危鮮血換來的新聞、圖像與歷史,你們竟然照樣也能自我審查,說不要就不要,說撤掉就撤掉。 中時電子報網站Logo旁寫著「真道理性 真愛台灣」,可是你們連自己記者同仁拚命傳達的「真」實都可以捨棄、犧牲、竄改、惡意扭曲,只為了不讓幕後黑手不開心,你們是「真」愛台灣,還是「真害」台灣!? 台灣的言論自由是犧牲了多少前輩的生命與人權,我們才不會因為活躍的思想而遭受迫害,悲哀的是,中時集團卻不斷倒退,離普世價值愈來愈遠,如今的工作氣氛是以飯碗為要挾,強迫員工配合,當個忠誠的執行者,而非自由的發想者。 每一個人都要工作、每一個人都要生活,多數的報社優秀同仁具備活躍的思想,但為了糊一口飯吃,無奈的「收到、收到、收到……」不斷執行詭異的決策。當今報社的編採方向,已經不是政治意識型態、立場之爭,而是整個中時集團正在向台灣人民輸出謊言,且惡意掩蓋真相,逼迫記者配合,這是價值的選擇,我寧願當一個人,而非被奴化的記者。 寫這封信,並不期待你們會就此找到美好的良知,只是告訴我自己,我沒有跟著你們學壞,留下這記錄。我可以告訴我兒子,爸爸身為記者,並沒有遇到不對的事情而沉默,而且拒絕當個傷害台灣這塊土地,掠奪你未來選擇權的共犯與幫凶。 很抱歉,我不跟你們玩黑暗組織爾虞我詐欺騙世人盲目效忠首領的遊戲了,我選擇與惡保持距離,循著天光的道路前進,也盼望你們與同仁們能 莫望初衷、平安順心 💢 即將是前中時記者 廖肇祥 2019.06.12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3/29下午兩點,中國漢堡王在官方微博發文說:「我們替漢堡王台灣地區說聲:對不起」。原因是台灣漢堡王使用了「武漢肺炎」一詞。   隨即,台灣漢堡王火速將「武漢肺炎」更改為「新冠肺炎」。面對台灣民眾的不滿,原本在3/30要公開聲明,隨後又默不吭聲。   我覺得很奇怪,「中國漢堡王」跟「台灣漢堡王」理應是兩家不同的公司,憑什麼中國漢堡王可以「替台灣漢堡王道歉」?   稍微了解之後發現,案情並不單純。   2017年12月,私募基金Nexus point(今翊資本),入主台灣漢堡王。今翊資本的老闆,叫做龔國權。   龔國權是誰?他是安博凱直接投資基金(MBK)的創始合夥人,2006年10月,安博凱用500億收購了有線電視系統商中嘉網路過半股權。   2007年3月經濟日報的報導:在NCC的面試上,龔國權一開始就拿出了中華民國護照,表示他很愛台灣。這樣的作為似乎影響了NCC,忽視了安博凱外資多層次投資的背景跟企圖。安博凱闖關成功。   三年不到,2010年底開始,安博凱就想要把中嘉轉手賣給旺旺中時。這就是知名的反媒體壟斷、反媒體巨獸事件的由來。   在社會輿論日益關切之後,旺中集團併購中嘉的計劃受阻。2016年,龔國權辭掉中嘉董座。   龔國權顯然並未閒著,2017年3月,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了龔國權,開頭說:「中國頂級交易撮合人之一龔國權正在成立一家新私募股權投資公司Nexus Point Partners,該公司將專注於併購業務。」   Nexus point的第一槍,就是買下台灣漢堡王。不僅如此,在Nexus point的網站上,可以看到它近期最大的業績,就是收購台灣呼吸治療醫材大廠「崇仁科技」。   崇仁科技原本是標準的,台灣人白手起家的隱形冠軍。原本的老闆李清昭一手創立於1986年,年營收約20億。根據2014年的報導,全球急救用呼吸甦醒球,每4個有1個出自崇仁,市佔率世界第一。飛機氧氣面罩更高達世界5成市占。並研發世界領先的早產兒呼吸系統。   現在崇仁科技董事長,已是龔國權。三週前的3/7號,崇仁科技在疫情持續升溫,台灣醫療物資吃緊的時候,送給了中國武漢一大批氧氣面罩、拍痰器、呼吸振動装置易咳器、呼吸訓練器、呼吸管路⋯⋯   龔國權替中國所扮演的統戰白手套角色,已經越來越明顯。從成立安博凱買下中嘉系統,再試圖賣給蔡衍明。再到買下漢堡王、崇仁科技。   表面上來看,龔國權涉足的投資項目橫跨媒體、餐飲、醫療,看似毫無關聯。但核心宗旨,就是吸收台灣的關鍵性產業,必要時發揮統戰作用。   這樣的台灣漢堡王,面對中國是當然要跪的。下跪,就是收購漢堡王的意義。中國漢堡王可以對另一家公司的台灣漢堡王頤指氣使,直接代替台灣漢堡王向中國人道歉,這就是紅色資本入侵台灣的現在進行式。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呂主席寶堯網上日誌♡ 2018(107).5.5~6 ✩兩岸互觀◎看見台灣✩ ???【睜眼說瞎話 ! 孰可忍 ?!? 實不可忍】 !!! ◎為紀念5月4日我們中國人偉大的【54運動&文藝復興節 (註:大陸稱青年節)】,敝人呂寶堯,謹應愛國教授許承宗(前台大港澳學生聯誼會會長).張覺明...等人的邀約與號召,既率同執行秘書樓繡梅,逕赴台大傅園參加紀念:當年參加54運動的學生領袖之一 [ 傅斯年校長追悼會 ]。會後繼隨同大家和洪秀柱前主席等政要,到鐘園關懷:台大師生所舉辦的【捍衛大學自制 保護學術自由 】等愛國系列活動。 會前突然出現幾位 [ 反管 ] 的台毒職業[ 駐校學生],在現場表演笑鬧醜劇,其中一位經常使出洪荒之力,[演很大]的台毒職業 [ 駐校學生 ]:更自掐喉嚨.再吐舌頭.故意假裝頭昏.跌倒,的天大醜陋.笑鬧.不入流劣劇 ! 我在現場正前方約不到兩公尺處, 與許多新聞媒體同仁在一起.衆家攝影機.錄影機暨手機.照相機...等,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 拍得一清二楚 !! 未料第二天5月5日,*由*報頭版頭條整版新聞,竟[毒素異支]寫著悚動.耀眼並帶著煽動的:【 台大最黑暗的一天】 挺管派校園打學生,幾個斗大大字標語,並附一大張 [自掐喉嚨在吐舌頭] 的怪人大照片,【造假新聞】來誤導.欺騙兩岸四地.全台灣的國人.老百姓&廣大的讀者與群眾們 ! 我一眼再看了那張非常熟悉.記憶深刻的怪異照片,馬上就見怪不怪.不由分說,任誰都可以聯想到:又是它們那倭掏空台灣 & 擺濫台灣自肥的,【滯台.賴台】假台灣人真日皇奴 & 媚日賣台的漢奸.台奸.走狗.二鬼子.台毒冥盡黨傀儡政權們,在搬弄.玩弄.耍弄【政治操作】,癡心妄想要在幕後利用媒體.操控媒體,來顛三倒四.顛倒是非黑白曲直,睜眼說瞎話 ! 汙衊.栽贓挺管派抗議民眾,作不實的宣傳與報導 !! *[反管派] 他們在眾目睽睽之下,如此像盡小丑【粗糙.不入流的自導自演】,真是無恥到底.丟臉丟透了,把我們台灣大學和教育部,以及年輕人和學生,國人的臉都丟光了!! ●然而*由*報不但不據實報導,居然還反過來.顛三倒四.顛倒是非黑白曲直的污衊.栽贓挺管派抗議民眾.睜眼說瞎話作不實報導:實嚴重違背&有愧.有損新聞媒體【職業道德與良心】&【公平與正義】! 其司馬昭之心.人人皆知,其用意真是居心叵測 !! ※這倭唯恐天下不大亂的新聞幕後黑手,引起我們全體台灣社會.所有人民的不滿.公憤和嚴重抗議 ! 並如火如荼的在四處各地延續燃燒 & 遍地開花當中 !! ◎更引發我們全世界所有媒體與讀者.網友們的一片撻伐和怒潮 !! 孰可忍 ?!? 實不可忍 !! 你(妳)們大家說是不是 ?!? 對不對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64495967561593/permalink/167106240633899/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謊言台灣 操弄、造謠、誤導、攻擊…… 假新聞滿天飛 文 / 彭杏珠 遠見雜誌 2018 年 6 月號 「芒果打催熟劑,有毒不能吃」「香腸不能和養樂多一起吃,會致癌」你是否曾收過以上訊息並隨手轉發?小心,這些都是食藥假新聞!而謠言大本營就是內容農場。 另外,自美國總統川普被質疑因「假新聞」勝選後,面對台灣年底「九合一」選舉,臉書、LINE、PTT勢必成為網軍攻防戰場,如何防止政治假新聞操弄,候選人不能輕忽。 《遠見》團隊率台灣媒體之先,為讀者深入追蹤並拆解內容農場經營模式、提供辨別食藥資訊真偽步驟。下次,當你收到疑似假新聞的訊息時,不會再受騙上當。 你知道,台灣也被「假新聞」包圍了嗎? 不要以為,只有在美國大選期間才會發生川普假新聞事件;也不要以為,只有德國才會出現「總理梅克爾與恐怖分子自拍」的假新聞。這些都很有可能發生在台灣,而且各種政治、食品醫藥假新聞,早在你我生活周遭蔓延開來。 就在不久前,今年的3月29日,不少台灣民眾從LINE平台收到一張《時代雜誌》(TIME)的封面圖,英文標題「台灣,鐵幕國家」(Taiwan, the Iron Curtain Country)。圖像是總統府前的鐵絲網帶刺沾血。置頂一行英文字:「令人不滿意的蔡英文,騙人的民進黨」(The Wonky Tsai, The Monkey DPP)。 一時間,台灣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面,流傳於各大媒體與政治圈,網路打假團隊也出動,很快就識破這是假的。 就在鐵幕假新聞盛傳的前10天,一則「蔡政府為酬庸他(指吳晟)……,聘任為有給職國策顧問,月領35萬(即年薪420萬)……」的訊息,也在臉書粉專與社群流傳。這篇被證實來自內容農場,不實之處是國策顧問是無給職。 假新聞無處不在  食藥、政治謠言最大宗 看完這兩則政治假新聞,可別以為假新聞都與你無關。 今年2月的最後一週,你是否也加入搶購衛生紙行列?3月14日,公平會調查後,發現是賣場為促銷而發布的不實訊息,處以350萬元罰鍰。 其實,假新聞早已入侵大家的生活中,只是多數人未察覺。 每天一早起床,打開手機,LINE就傳來噹噹提醒聲,除長輩的早安問候貼圖,還有各種訊息。最近,不少人都收到這則分享:美國宣布基因改造食物含有嚴重毒素……條形碼以「8」開頭的是基改食品,甜玉米、紫地瓜都是,千萬別買別食用! 其實,這是死灰復燃的假新聞,農委會2015年4月澄清過,沒想到近來又盛傳,今年2月22日食藥署再闢謠一次。但不少民眾卻寧可信其有。 今年5月初,一位家住台北的老太太從手機收到這則訊息後,立刻轉給媳婦,並提醒她不要再買紫地瓜、甜玉米了。媳婦趕緊上網查詢,回覆婆婆,這是假新聞啦。未料,婆婆有些不悅地說:小心一點,不吃會怎樣?讓媳婦頗為無奈。 其實,每天從LINE與臉書分享的訊息,早已摻雜各種假新聞,最為學者關切的是食品醫藥與政治類假新聞。 例如與季節、節日有關的謠言,幾乎每年重傳一遍。到芒果盛產期會收到:芒果打催熟劑,有毒不能吃!逼近中秋節時會提醒:別買秋刀魚,體內線蟲超標!到了吃火鍋的時節,「火鍋煮蝦飄橘紅物會慢性中毒?」「不肖業者會添加蝦紅素!」這些假新聞總會一傳再傳。 由於重傳頻率過高,連立委邱議瑩都督促主管機關要積極闢謠,「都澄清好幾遍了,真的很困擾,」農委會祕書室主任黃秀美說。 甚至還有破壞企業聲譽的假新聞,統一、義美都曾是受害者。今年春節前夕,許多人的LINE、臉書都收到「查獲2.5噸黑心食品,義美年菜過期10年」的訊息,甚至引來記者跟進報導。 這則新聞確實發生過,但不是在今年,而是2015年。訊息一轉傳後,當時的打假組織「MyGoPen——這是假消息」網站負責人Charles就收到非常多回報,紛紛詢問義美是否發生食安問題?他才趕緊追查出來是假的。 目的1〉賺取商業利益 內容農場製造文章 衝流量爭取廣告 為何假新聞被大量製造、轉傳?就是為了賺錢。 來源不明的「內容農場」堪稱假新聞來源的大本營。「平台經營者、撰文者、導流者」,靠製造大量聳動文章,衝流量以爭取廣告,獲取利潤。 全球最知名的政治假新聞事件發生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來自馬其頓的內容農場。根據美國網路媒體《BuzzFeed》報導,馬其頓青年將寫假新聞視為賺錢捷徑,成功的「作家」每月可賺5000美元(約台幣15萬)。甚至有多產的臉書假新聞寫手,月收入1萬美元(約台幣30萬)。 2014年,台灣也出現首家由年輕人創設的內容農場,生意還做到馬來西亞、中國等華人地區。 就在本期《遠見》截稿前,5月21日,台灣各大媒體均引用一篇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談話。新聞指出,郭台銘對於「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這種觀念十分不以為然,他說:「如果我的孩子面對工作存這種心態,我隔天就打斷他的腿。」 《遠見》求證鴻海代理發言人黃欽旻,他表示,那是2013年的假農場文,2016年MyGoPen也證實為假,某些內容相同的農場文裡,主角還變成香港首富李嘉誠。 有此可見農場文的威力。有人就形容,農場文已像詐騙電話一樣氾濫。 另外,還有人為騙取帳號,以賣帳號套利,利用假新聞讓民眾掉入陷阱。例如今年春節前,LINE傳「加入好友,獲全家禮券300元」。2月間,很多人都收到星巴克買一送一的訊息,事後都被證實是偽造。 今年母親節期間,LINE瘋傳:大同100週年!開放大同寶寶貼圖下載!只到今晚12點。連立委都差點被騙,經助理提醒才知道是假的。 目的2〉政治操作 攻擊敵對政營、意圖影響選情 除商業目的外,還有政治動機的假新聞。 根據台大新聞研究所教授林照真帶研究生調查發現,年金改革議題是近來最大宗的政治假新聞。光從年改會的「重要輿情回應」專區,就能找到數十則澄清稿。 從2016年6月23日,年改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後,網路就陸續流傳各種年改假新聞。2016年8、9月間,一則來自大陸的農場文,指稱蔡英文擁有日本國籍,日名為「恰佳英子」,應比照李慶安辭立委之前例,宣告蔡英文當選無效。 2017年4月,反年改的臉書社團貼出「公務員竟不如遊民」的文章,講述台北市政府給龍山寺單身遊民每月1萬8000元低收入戶補助,有配偶者每月給3萬1000元……,軍公教待遇居然不如遊民。帶給台北市政府很大困擾,還特別發新聞稿闢謠。 尤其,蔡英文總統上台後,兩岸關係緊張,學界也開始關注大陸是否會製造假新聞以影響政局。今年3月16日,數家媒體不約而同報導大陸《環球時報》曝光的一段台灣漁船向大陸求救的影片,漁業署調查發現影片前年就出現過,去年也在網路盛傳,但根本沒有接獲漁船求援通知。 再來,就是意圖影響選情的假新聞。2014年台北市長選舉堪稱是網路假新聞最氾濫的一次。今年底,台灣將迎來地方縣市長、縣市議員等的「九合一」選舉,學界都將此視為觀察重點。 近來假新聞為何變成重大議題?主因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川普當選,事後證明假新聞扮演關鍵角色。讓人驚呼民主竟然可以被操弄。 而助長美國大選假新聞到處流竄的,正是社群平台。不管是臉書、LINE、Google、YouTube或台灣本土的批踢踢(PTT),一開始成立都是為了讓大眾有平等發言的舞台。趨勢科技資深威脅研究員費尤多.雅洛奇金(Fyodor Yarochkin)說,工具本身並無對錯,端看使用的人,「就像槍不會殺人,是人讓槍殺人。」 不過,由於臉書等社群平台已證明可被操弄後,各國政府也不得不要求平台要負起責任。 2018年1月23日,臉書代表對外承認,美國大選期間,有俄羅斯用戶製造八萬則假新聞,觸及1.26億個美國人。「有國家用我們的平台發起網路戰爭,試圖分裂社會,是很可惡的事,是我們難以預料的威脅,我們當時應該做的更好。」 然而,全球對社群平台的依賴卻愈來愈深。據德國漢堡大學作傳媒研究的Hans-Bredow-Institut學院調查指出,18至35歲民眾中,有一半透過網路看新聞。年輕一代有1/3直接從臉書看新聞。 台灣更是LINE的高度使用區,滲透率達82.6%(1900萬用戶),每月臉書活躍用戶1800萬。 「透過這些社群平台,只要按個鍵分享,就像病毒般傳染,一傳十、十傳百難以控制,」台北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黃銘輝說,這也正是網路假新聞可怕之處。 台大經濟系副教授樊家忠分析,在網路上製造假新聞成本非常低,瀏覽者要核實的成本卻很高,「臉書等社群媒體已成為假新聞的樂土。」 偏偏假新聞常因標題聳動、內容誇大,比正確的新聞更吸引民眾。 個人成見、同溫層效應  不實消息氾濫成災 樊家忠指出,假新聞會猖獗,是人們對假新聞有偏好,這樣的偏好來自於偏見。例如希拉蕊的支持者對川普不利的假新聞接受度非常高,川普的支持者則剛好相反。 另外,社群媒體「同溫層」現象明顯,各社群平台會聚集同樣偏好的人,分享同性質消息,以支持既有見解或互相取暖,也較難接受不同意見。國外研究發現同溫層的人對假新聞接受度比較高。 個人成見與同溫層效應,讓假新聞的傳輸速度超乎想像。今年3月初,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人員在《科學》期刊發表報告,Twitter上假新聞的散播速度比真相快六倍,觸及人數更多。 棘手的是,多數人無法分辨真偽。2016年底,美國網路媒體《BuzzFeed》針對大選做網路調查發現,3000名受訪者裡有看過或聽過假新聞的人中,75%相信這些新聞「非常正確」或「多少是正確的」。 尤其,在言論自由保護傘下,隨意爆料的人躲在平台幕後,無法可管,讓被假新聞攻擊者感到束手無策。現在還有來自「聊天機器人」(Social Bots)的假新聞,讓追查工作更為困難。 近日來,國會立委不斷呼籲要立法加以管理。立委黃偉哲說,濫用言論自由,如破壞社會秩序,還是要接受制裁,「否則以後是不是可以隨便說戲院失火了、機場有炸彈都沒關係了。」 破壞人與人的信任 讓社會失序 更令學者擔憂的是,目前台灣已是假新聞的沃土。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說,台灣有政黨對立、階級對立(勞資、貧富差距)、價值對立(同婚、年改議題),還有國家認同的差異,這些都是假新聞的溫床。「我最擔心的是,假新聞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讓社會失序,」他眉頭深鎖。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胡元輝表示,他最擔心「假新聞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讓社會失序,」 由於假新聞議題迅速崛起,2016年底,英國《牛津大辭典》公布該年度代表字為post-truth(後真相)。不少人也擔心在「後真相」時代,人類是否將永遠與假新聞為伍。 面對此全新的議題,目前各國仍無有效遏止的措施,包括台灣在內。林照真呼籲,「假新聞不會結束,我們的研究才剛開始,希望民眾能跟研究者一起努力。」 《遠見》彙整各方意見,建議台灣可朝立法(數位通傳法)、鼓勵公民團體投入事實查核、從小培養孩子的媒體識讀能力,進行媒體改革以善盡查證責任等方向努力。 萬事起頭難。黃銘輝說,對抗假新聞,我們一定要從陣痛中學習,可能需要痛好多次,但一定會慢慢成長進步。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新聞稿 20210918 時間: 20210918下午1時 地點:台北市青島東路8號前廣場 說明 病人用藥知情權、病人用藥選擇權、監察委員依監察法第1條及第6條糾正權 詳附件 福爾摩沙自治聯盟 曾勁元律師 0933023216 附件: 致監察院陳情書 主旨: 1、病人用藥知情權:依據高端給予受試者的中文同意書,高端進行臨床試驗時,排除19種對象,包括台灣B肝帶原、C肝帶原、慢性腎臟病及癌症療程病患等,因此高端疫苗的臨床試驗並沒有這19種對象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數據,但衛福部卻僅公告排除懷孕婦女等2項,學者認為未明確告知民眾就開打,損害民眾知情權,相當不負責任」 2、病人用藥選擇權: 本案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應將伊維菌素(ivermectin ).羥氯奎(hydroxychloroquine)加入covid19預防與治療用藥指引!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未善盡病人自主權利法第4條之立法之旨,即未完整告知施打疫苗者的副作用,以致眾所周知九把刀57歲的岳母打疫苗4天後猝逝,真理大學文學院田啟文院長亦於打疫苗1個又10天猝死等等,自爆發新冠肺炎截至8月26日約1年7個月期間染疫不幸死亡832人,比感染covid19病毒的人還多,造成社會成本及人才等的重大損害之違法或失職之行為。 3、監察委員依監察法第1條及第6條,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對施打疫苗者都有告知副作用,但並未完整的告知打疫苗的副作用,如上高端疫苗的報導,即以病人身分對待施打疫苗的人甚明 ,明顯有失,監察委員依監察法第1條及第6條監察委員.對於公務人員有違法或失職之行為者,應提糾正案,未提出糾正案,也是違法或失職! 說明: 1、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承認人民有用藥選擇權!.衛服部中央指揮中心應將伊維菌素(ivermectin ).羥氯奎(hydroxychloroquine)加入covid19預防與治療用藥指引! 紐倫堡公約(The Nuremberg Code) 第1條「受試者的自願同意是絕對必要的。」不得對人民有直接或間接的強迫接種疫苗或快篩作為!凡有強迫接種疫苗或快篩者,無論學校教職員或醫院醫護人員或其他執行公務人員,皆會構成觸犯紐倫堡公約之罪。 2、監察委員,就本案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未依病人自主權利法第 4 條略以「病人對於病情、醫療選項及各選項之可能成效與風險預後,有知情之權利。對於醫師提供之醫療選項有選擇與決定之權利。…」完整告知施打疫苗者副作用,如此,病人豈能行使用藥選擇權耶? 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應告知而未告知,明顯失職,造成社會成本及人才等的重大損害之違法或失職之行為,監察委員依監察法第1條及第6條監察委員.對於公務人員有違法或失職之行為者,應提糾正案! 3、日本政府授權伊維菌素的合法使用,日本於2016年及2018年曾獲諾貝爾醫學獎,醫療水準不會比我國(台灣當局)差,東京醫學會會長說“現在是時候”讓所有新冠肺炎患者接種伊維菌素而不是疫苗,醫師學者Ozaki 指出印度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發現,每隔三天服用 0.3 毫克/公斤伊維菌素兩次,武漢流感的新病例減少了 83%,他說,這樣的結果不言自明,日本朝日新聞整理出有使用 伊維菌素的國家跟沒有使用的比較表,呼籲使用伊維菌素治療治療covid19病患。 4、疫苗只是「緊急使用」(EUA)藥品. 快篩目的在判斷是否要用疫苗治療covid19病毒,當covid19病毒有其他預防與治療用藥時.EUA疫苗與快篩即無補充地位!日本厚勞省的官房審議官山本史就以新冠患者為對象使用抗寄生蟲藥“伊維菌素”說明稱:“基於臨床試驗結果,今後申請批準時將優先且迅速地進行審查。https://bit.ly/2YntFLj 即緊急與補充的疫苗(EUA)與快篩均無補充用藥地位甚明。 5、疫情是世界性的,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治療covid19病毒的方法,我國(小英當局)應參日本國治療covid19病毒政策,即治験結果踏まえ迅速審査、厚労省 抗寄生虫薬イベルメクチン,此事經台灣中視新聞報導,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均不得諉為不知,應予施打疫苗的病人用藥選擇權,才能有效處理島民之憂,才能繼續紐時報導台灣防疫超水準,祈監察委員發揮公權力,救苦救難的人。 此致 監察院 副本: 衛生福利部暨中揮指揮中心 20210918 陳情人 福爾摩沙自治聯盟 曾勁元律師 連署人陳情人: 1、忻底波拉 2、夏語寬 3、陳進興 4、 5、 6、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好可恥的美國人,拜登 是在比照複製前伊拉克海珊總統製造生化武器的假消息,然後藉此殺害海珊,所以也在散播嬰兒被斬首的假新聞 !? 伊拉克外交部、武裝部隊和一些紀者都表示,沒有證據顯示有嬰兒被斬首的事件。 Google translate 看著看門狗:嬰兒和真相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一起死去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衝突不僅發生在地面軍隊和武裝人員之間,也發生在媒體報導之間。 當美國總統拜登公開表達對上週末入侵以色列南部並斬首他們在卡法阿扎基布茲殺害的嬰兒的哈馬斯武裝分子的憤怒時,公眾的震驚既廣泛又可以理解。 這個可怕的消息在幾個小時內就傳遍了世界各地的媒體。 但隨後的報導顯示,此類斬首事件尚未得到任何以色列或國際消息來源的證實——可能是因為它們從未發生過。 這只是透過大眾媒體在公共領域散播假報道、詆毀敵人、支持盟友的戲劇性事件。 類似的假報道每天都在媒體上流傳,儘管不一定那麼野蠻,也不一定是由地球上最有權勢的人物這樣的名人傳播的,而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激烈衝突已經導致全球輿論兩極分化。 那麼,我們該如何評價拜登和嬰兒事件呢? 關於媒體傳播的假新聞的危險以及美國政府對這場衝突的態度,它告訴我們什麼? 嬰兒斬首的故事起源於以色列 i24News 網站記者妮可·澤德克 (Nicole Zedeck) 採訪以色列預備役士兵大衛·本·錫安 (David Ben Zion) 的報道。 馬克斯·布盧門撒爾和亞歷山大·魯賓斯坦 10 月 11 日報道稱,本·錫安是以色列西岸定居者運動中臭名昭著的激進領導人。 除此之外,他今年早些時候呼籲狂暴的武裝定居者消滅巴勒斯坦村莊哈拉瓦,定居者多次襲擊並燒毀該村莊。 世界各地媒體迅速轉載了 i24News 的報道,以色列總理發言人表示,現場發現了「頭被斬首」的嬰兒和幼兒。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等報道了斬首和「伊斯蘭國式處決」的情況。 當記者向以色列軍方發言人詢問此事時,得到的答覆是:“我們無法證實,但你可以假設這件事發生了。” 但幾天之內,以色列外交部、武裝部隊和一些記者表示,沒有證據顯示斬首事件,白宮表示拜登引用了他所讀到的新聞報導。 到 10 月 12 日,似乎已經很清楚,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實嬰兒被斬首的故事。 這是假新聞,是一位意識形態戰士為了在激烈的戰鬥中煽動緊張局勢而編造的。 但傷害已經造成,社群媒體上野火般的假新聞傳播影響了世界各地數百萬人 — — 主要是加劇了現有的意識形態或文化斷層和對抗。 Watching the watchdogs: Babies and truth die together in Israel-Palestine The Israel-Palestine conflict is being fought not only between militaries and fighters on the ground, but also between media narratives on the air. When US President Joe Biden publicly expressed his outrage at Hamas militants who invaded southern Israel and beheaded babies they had killed at Kfar Aza kibbutz last weekend, the public shock was both extensive and understandable. The gruesome news spanned the world’s media in hours. But subsequent reports revealed that no such beheadings have been verified by any Israeli or international source – probably because they never happened. This was just one dramatic incident of false reports spreading in the public sphere via mass media to denigrate one’s foes and support one’s allies. Thousands of other false reports like this circulate daily in the media – though not necessarily so savage, or spread by such luminaries as the most powerful man on Earth, at the height of an intense conflict in Palestine and Israel that has polarised global opinion. So, how should we assess the Biden and babies incident? What does it tell us about the dangers of media-disseminated false news and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ttitudes to this conflict? The beheaded babies tale originated with a report on Israel’s i24News site by reporter Nicole Zedeck, from her interview with Israeli reserve soldier David Ben Zion. Max Blumenthal and Alexander Rubinstein reported on October 11 that Ben Zion is a notorious radical leader in Israel’s West Bank settler movement. Among other things, he called on rampaging armed settlers earlier this year to wipe out the Palestinian village of Harawa, which settlers attacked and burned several times. Media around the world quickly picked up the i24News report, and the Israeli Prime Minister’s spokesman said that babies and toddlers “with their heads decapitated” had been found at the site. CNN, among others, reported beheadings and “ISIS-style executions”. When journalists asked a spokesman for the Israeli military about the story, the reply was, “We cannot confirm but you can assume it happened.” Within days, though, the Israeli foreign ministry and armed forces and some correspondents said there was no evidence for the beheadings, and the White House said that Biden was quoting press reports he’d read. It seemed clear by October 12 that no evidence existed to confirm the baby beheadings story. It was fake news, planted by an ideological warrior to stoke tensions in the heat of battle. But the damage was done, and wildfire-like social media spreading of fake news had influenced million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 mostly by intensifying existing ideological or cultural fault lines and confrontations. https://www.aljazeera.com/opinions/2023/10/13/watching-the-watchdogs-babies-and-truth-die-together-in-israel-palestine
    2 人回報1 則回應8 個月前
  • 上周六去聽 #美國台灣觀測站 舉辦的中華經濟研究院的李淳老師談為什麼台灣不該禁止美豬進口。去的時候心中帶著兩個困惑,而老師也在演講與問答中很詳盡的回覆。 以下簡述。 問題一,#關於美豬在台灣的市佔率。 現在支持萊豬進口的論點之一,是美國豬肉在台灣市面上販售的很少,占比很低(台豬約90%,外國進口豬肉總共10%,其中加拿大豬4%,西班牙豬、美豬各約1%),一般民眾想買也未必買得到。因此,大量開放後,只要清楚標示,讓不想買的人就不要買,其實對一般人幾乎不會造成影響。 然而,有反對者表示,現在美豬市佔率低正是因為過去的阻擋的效果,大量開放之後,美豬挾其大量生產的優勢,一定會擴大台灣的市佔率,對台灣豬農造成重大衝擊。 【李淳答】其實美豬的價格雖然比台豬便宜,但又比加拿大豬肉貴上不少,因此即使不考慮萊劑的問題,美豬在台灣市場的競爭力都有限。這些數據在台灣都是公開的,一查都知道。 另,以日本為例,日本的進口豬本來就以美國豬為大宗,從2004年開放萊豬進口之後,美國豬肉的占比又繼續攀升。然而,從2013年開始,不含萊劑又便宜的加豬的市佔率開始大幅攀升,逼近美豬的地位。 加拿大的政策也很值得參考。加拿大是完全開放使用萊劑的,意思是說加國國內豬農可以使用萊劑,加國人民也會吃到含萊劑的豬肉。但加拿大畜牧業為了迎合國外市場(主要是中國)需求,會刻意出口不含萊劑的豬肉,加國的策略很清楚:就是要搶含有萊劑的美豬的市場。(堅持不能進口萊豬的台灣,在加拿大眼中終究會變成一個跟中國相似的市場。) 換言之,開放美豬進口之後,台灣其實也不用擔心市場上會充斥美豬。我們市場上最大量的進口豬肉來自加拿大,而且加豬的優勢大概還會維持下去。 (當然如果我們擔憂的是「外國」豬肉對台灣「本土」豬農的衝擊,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問題二,#關於美國為何如此在意豬肉。 對台灣而言,美國是第 2 大貿易夥伴。對美國而言,台灣是第 10 大貿易夥伴。兩國的貿易量非常大,而相比之下美豬進口與否影響的利益非常小。據統計,2019 年美國豬肉出口約 267 萬公噸,出口地區第一名是墨西哥 70 萬公噸、第二名中國 66 萬公噸、第三名日本 36 萬公噸。相較之下,美國僅出口 1 萬多公噸不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到台灣。 在這樣的情況下,台灣就算堅決不進口美豬,美國也不會因此犧牲與台灣的經貿關係啊。 又或者,如果美國這麼在意貿易,台灣可以不買美豬,但多買一點美國的石油、小麥,以彌補那個缺口,可以嗎? 【李淳答】 首先應該要搞清楚一件事,就是美國人做事完全一碼歸一碼,不會因為政治上挺台灣,在貿易上就讓步。你若要多買他的石油小麥大麥,他會很高興,但豬肉還是不能少買。 美國在意的其實不是貿易量,而是原則問題。要知道,美國不是指跟台灣做生意,他的豬肉需要賣到世界上很多國家。 如果今天他允許台灣不買美豬,就會留下一個藉口,已經開放進口美豬的其他國家,如日本,哪天就有可能在貿易談判時以台灣為案例要求禁止美豬,這對美國就會造成非常大的困擾。 (補充:這個邏輯如果一般台灣人覺得很難懂的話,換個角度來看其實就跟美國必須捍衛台灣的安全是一樣的。美國在乎的不僅僅是台灣一地的安全,而是它是否能維持它對其他國家的承諾的問題。一旦其他國家認為美國在中國的挑戰下無法有效捍衛台灣的安全,美國的信用破產,大哥就做不成了) 另外,老師提到一個問題:#國際貿易的承諾是否適合用民意來予以推翻? 如果今天其他國家知道他們與台灣簽訂的貿易協定可以因為一場公投就隨時翻案,這樣生意要怎麼做?這些國家以後還敢跟台灣打交道嗎? 還是說以後每個國家都可以以本國民意為由推翻對他國的承諾?這樣是不是大家都很爽?但這結果對群體會是有益的嗎? ------------ 以上紀錄有些摻雜了一些我自己查到的數據。李淳老師完整的看法可見於其他新聞報導。 下面的圖表是我另外查到的。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A B 中時 新聞網 中華民國112年6月24日/星期六 http://www.chinatimes.com 焦點新聞 A2 論 日本核汙水排海 只有蔡政府屈膝 中国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打算本月把核汙水排放 到大海,恐將帶來全面性的地球生態浩劫,周 邊國家紛紛提出嚴正抗議,連日本漁民與旅遊 業者也大為跳腳。反觀我國政府,從上到下都 淡漠以對,既未替漁民強烈反對,也拿不出一 套維護民眾健康與漁場安全的辦法,回想起之 前強行開放日本核區食品進口,完全看得出這 個政府對著日本時,膝蓋就從來沒直過,國格 與國民利益全丟到了腦後。 太平洋國家都抗議 日本福島核電廠預計6月底開始透過海底隧 道,向距離岸邊1公里的太平洋深處排放稀釋 後的核汙水。311震災後核電廠儲存了超過 130萬噸的核汙水,其間曾嘗試多種處理辦法 綠色和平組織嚴肅指出,福島核汙水比一般核 電廠產生的核汙水含有種類更多、放射性更高的 放射性物質,一旦在未經處理的情況下排放到太 平洋,將對人體健康和海洋生態帶來極為嚴重的 威脅。這些放射物質殘留水中,可以輕易聚集於 食物鏈,長期下來累積攝取的量可能危害人體健 康。 包括以容器儲存、建圍堵牆、凍土封圍等, 但都無法阻止核汙水向地下滲透。對於這些巨 相對於其他周邊國家的強烈反彈,蔡政府的反大。南韓則表示,維護國民健康和安全是首要課灣仍然不得其門而入。現在對核汙水的排放, 量核汙水的處理,東京電力公司評估了多種處應卻是不慍不火,日本2021年宣布此計畫時, 題,若福島核汙水安全性得不到驗證,韓方將反 蔡政府仍然把民眾健康與漁民生計放兩旁,把 理方式,最後選擇以ALPS技術除去放射性同原能會表示遺憾,外交部表示關切,要求日方持對排海。菲律賓更早在2年前日方宣布此計畫時諂媚日本放中間,民眾還看不出這個執政集團 位素後排入海底。雖然日本聲稱排放的是經過續透明提供資訊,農委會則說要增加水產品的抽即強烈譴責,警告汙染環境者必須付出代價,漁 自私冷血的本質嗎? 民也上街示威發出怒吼。 ALPS技術處理稀釋的汗水,但畢竟排出的量驗。現在核汙水排放在即,原能會說核汙水大部 是如此巨大,時間如此漫長,放射物質也會跟著 持續大量進入海洋,這根本是以鄰為壑。 分會隨北太平洋洋流往東太平洋和美國移動, 小部分最快1、2年後到達台灣海域,最大濃度 的影響要到排放4年後,「對台灣的影響非常低 西大路 更可怕的是,即使核汙水經過了處理,仍然無 法除去具有放射性的氚,此外可能仍有鈷60、 鍶90、碳14、銫137、碘129等放射物質,而鍶 90進入人體會被骨質吸收,無法再被排出。這 些有害的放射物質,會隨著洋流擴及全球各地, 估計3年抵達美國海岸,最終影響整個地球。 」。請問,這是人話嗎?以後不要說民眾不敢吃 日本的漁產品,恐怕連台灣的漁產品也怕怕了。 此事衝擊之大之久,攸關全民與後代子孫,政府 怎麼能輕描淡寫不當一回事,總統不說話,行政 院長也保持緘默,這對得起人民嗎? 西北太平洋是台灣遠洋漁業的主要漁場,核 汙水排入太平洋後,不但日本漁獲的安全性會 受到質疑,連台灣捕獲的漁貨也可能遭受汙染 ,致使市場遭受衝擊。更別提民眾在不知情下 食用,導致放射性物質長期積累的後遺症,當 大陸、南韓、菲律賓等國都強硬反對時,蔡政 府卻對之輕描淡寫,民眾健康如何把關、漁民 生計如何維護、海洋生態如何監測、萬一發現 輻射超標如何處理,全都沒拿出個嚴謹的章法 來,更別提是否禁止日本漁產品進口了。 CPTPP仍不得其門入 中國大陸強烈反對,指責日方出於一己私利, 民進黨政府一直標榜和日本關係友好,其實 是事事討好日本。台灣選民曾壓倒性通過反核 讓國際社會承擔整個海洋受到汙染破壞的代價, 是極其自私和不負責任的行為。香港也表明,只 要日本排放核汙水,必定會禁止日本高風險地區 食公投,但民進黨政府仍以一紙行政命令予以 解禁,還宣稱解禁有助於我國加入《跨太平洋 食品進口,涵蓋範圍可能比福島核災初期還要擴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結果至今台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Dear all: Just received this from Tonney. I am forwarding for your perusal. Frank Subject: Fwd: 「我的觀點與建言」 > > 「我的觀點與建言」 > > /在美國立法部門工作的一位資深專業台僑 > > > 我的工作經驗和職位自然影響我的觀點。 我長期在美國立法部門工作,是國會的資深精算師。 > > 幾十年來我天天接觸國會法案, 接觸議員們的資詢。我對美國政策制定者,能提供的專業服務,是建立在我長年認真工作,累積起來的信用。 > > 我想我要比大多數人,包括台灣的選民,更了解美國當局的想法,更了解當前的國際現實。 > > 我希望台灣永續發展。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 > 中國是個非常可悲的國家。國外的新聞媒體與學術界,已有很多研究在揭露中國的真相。可惜,台灣的報導,經常是把中國美化。 > > 在美國,有許多關心台灣的僑胞,非常擔憂2020大選。不知道台灣選民當中有多少同樣的亡國感!? > > 台灣綠營不能再分裂。美國從白宮到國會,已經盡力做球給台灣民進黨了。民進黨再分裂不團結互相攻擊, 只留給政敵口舌, 並危害2020大選。美國政府近來一連串與台灣政府互動的動作,難道綠營選民看不出來嗎? > > 台灣主權的維護,有賴美國、日本支持。美國需要一位能夠信賴, 容易溝通, 可以讓美台合作無間的台灣領袖。這幾年, 美國多方公開讚揚台灣蔡政府, 不只是跟美國政策制定的轉向有關(從友中變反中)。也與台灣政府之間建立起良好的默契有關。 > > 目前的蔡政府是自台灣被中國國民黨接收以來關係最密切, 與美國溝通最良好的政權。 > > 國與國之間,要互相信任很不容易。美國要保護盟邦,同時也需要盟邦的政治領袖能夠與美國合作無間 > > 美國當局, 兩黨皆然, 連同長期觀察台灣的智庫專家學者,都相當憂心2020大選。 > > 美國川普政府,國會參眾兩院,民主黨與共和黨,都有公開支持蔡總統連任的聲音。 > > 從政者, 識時務者為俊傑。知所進退, 以後有更好的機會。但民進黨內部自相殘殺、互相攻擊, 讓台北市長柯文哲見縫插針,讓統派中國國民黨+⋯政客韓國瑜郭台銘之流有機可乘,付出的代價是台灣人民輸掉2020大選。 > > 台灣蔡英文政府進行年改,這項政策有完全的正當性,而且減緩青貧族的沈重負擔。我以美國國會信任的資深精算師,負責稽查聯邦基金風險的專業經驗,強力支持蔡政府推動年改的勇氣。 > > 若因年改得罪一群自私自利的軍公教,而失守1124的地方選舉,就把責任歸罪蔡政府, 這是不公不義之人的看法。 > > 台獨,不需要大聲嚷嚷。台獨是既定的事實,不需經由公投正名。這樣徒增事端,並授與對岸出兵用武的藉口。 > > 請勿小看中國的武力威脅。也不要高估美國的保護。美國對自己的利益,不斷地估算推演。只有在合乎美國、及日、韓、澳、印等盟邦的利益下,美國才會不惜一戰,以自家子弟兵的性命,維護台海和平,維護台灣免受中國併吞。 > > 所以台灣不需叫囂急獨的領袖。能得到理性選民和年輕人支持的,才是好的領袖。 > > 沒有強烈得到民意支持, 也沒有美國的默許(對不起, 這是國際現實。把實質台獨搬上檯面必須與美國協商。) 卻以口號討好急獨人士, 對台灣不會有實質的幫助。 > > 台灣國際地位要提升,只有國家正常化。要國家正常化只有採取各國的共識,走入國際社會。 > > 美中對峙冷戰已是開啟的模式,美國兩黨的共識。即使川普下台,換了另一位民主黨總統, 也不會改變。 > > 川普只不過是把醞釀好幾年的美中衝突,檯面化罷了。 > > 台灣民進黨不要再鬥嘴內耗。趕快重整旗鼓, 砲口要一致對外, 而非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或黨內大老的期許(是年紀大了嗎? 都沒有在注意國際局勢, 這麼缺乏國際觀, 包括李院長),或為了豁出去的一口氣, 砲口向內。 > > 我觀察幾個月的結果, 蔡英文總統在爭取中間選民和年輕選票上勝出。 > > 這也是為何柯市長不斷找議題攻擊她的原因, 因為賴前院長對柯不構成威脅。 > > 各個網路社交群組與獨立媒體,挺英的顯然多很多。 > > 我當然不是什麼英粉。 > > 我的考量點是從美國利益的觀點出發。也希望台灣不會被中國併吞。 > > 我誠心希望賴前院長以退為進, 輔佐蔡英文總統連任。賴前院長很需要在台灣關鍵的國際事務上再磨練四年! 以賴他的韌性和聰慧, 屆時必是左右圓融熟悉內政外交的領袖之才。但如今, 所有候選人中, 能得美當局信任和肯定的, 唯有蔡英文總統 。 > > 美國過去與蔡總統交手談判國際貿易的代表曾如此評論: > > 「蔡英文是(top trade negotiator)尖端最優秀的貿易交涉者, 甚至有能力指教美國代表的弱點所在] > > 當郭台銘在媒體上批評蔡總統的外交貿易能力, 我的反應是: >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A liar! > > > 台灣的媒體是一大問題。以不實報導,極力醜化台灣執政的蔡政府,是今日台灣的亂源。 > > 連原本綠支持者都被雪崩般的與論攻擊而動搖了! > > 我因為專業財經,必須時時注意這方面的新聞, 也有第一手的管道接觸。早已注意到海外與台灣內部報導的差距。 > > 這両、三年台灣的經濟發展和GDP 成長比過去馬執政要好很多。 > > 馬執政期間, 下半50%收入者的薪資年增長幾乎停滯。例如, 2014至2015 中低薪資增長僅 0.45% 左右。直到蔡英文總統執政後, 才回升到正常的 平行GDP 成長速度, 約在2%和3%中間。 > > 但台灣媒體網路輿論論卻廣傳這両三年, 台灣薪資是停滯不前的。 > > 一般正常薪資增長是隨著 GDP 成長的。若多數納稅人薪資成長低於 GDP 成長, 有明顯貧富不均之疑。 > > 還有 gini index 測量 貧富不均的程度,越高越糟糕。例如, 中國根據 gini index, 逐漸出現嚴重貧富不均的現象。 > > 大家可以Google比較台灣與中國的gini index,就知道蔡政府執政的實況。不要隨台灣媒體不實報導,而影響自己的判斷。 > > 我相信上述我摘要的一些訊息, 台灣媒體是不會報導的。 > > 當然, 台灣在薪資提升, 貧富不均的現象, 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但被中國和台商掏空幾十年, 要突破, 非一蹴可幾。 > > 談了這麼多, 希望台灣選民能做出理性的選擇,共勉之。 > Sent from my iPhone >
    3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中美南海博弈 台海暗伏危機 阮大正 《華盛頓郵報》7/15發表專欄文章,推論背後的邏輯是未來4個月內,台灣將面對嚴峻的風險,民進黨政府不但未有危機意識,和大陸的武力對峙竟然反趨尖銳。置身站在衝撞大陸的前列,處境之險惡可想而知。 今年上半年,大陸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達19次,其中6月9日後的一個月裡有10次之多,可見陸機集中在6月飛近台灣除明顯反制美國軍方南海之舉動外,強化宣示兩岸仍處於內戰狀態,他國不能出兵協助。加上台灣又被美國視為圍堵大陸的印太戰略之一環,無論中美抗衡、中日東海爭執、南海油氣田合作勘探、日美安保戰略部署等,臺灣都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而臺灣在兩岸交流合作的政策態度,全然決定了臺灣未來在經濟和安全層面的升降。 中美即便是南海發生了意外,也會盡可能找到辦法讓其平息下來,但是台灣就完全不同,那是中共最不可能退卻的地方,一旦發生意外事故,極有可能迅速升級並讓美中滑向「熱戰」,美國即使慘勝,代價亦太高。 解放軍在南海的水面艦艇和潛艇數量超過了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任何(國家的)艦隊,因此中美兩國近期應該不會在該地區發生嚴重對抗。 解放軍攻台若使用空爆石墨炸彈(註),以大停電癱瘓國軍飛彈基地、雷達、指揮、通訊、作戰系統;軍港、機場、戰車基地等在電力中斷下,根本無法反擊。 石墨炸彈內含傳導性強的鎳金屬和碳絲,雖然不具人員殺傷力,但是如果在發電廠上空爆炸,裡面的纖維絲在爆炸與風力的影響下,向四面八方擴散,一旦其覆蓋在電力系統之上,那它就會瞬間導致其出現短路現象,引起跳閘和斷電,這樣的石墨炸彈不僅是難以被發現,而且也很難被清除,導致電力系統造成永久性的損傷,可見其威力的強大。 據了解2009年,中國已成功研製出石墨(停電)炸彈,並將其命名為「250克航空碳纖維炸彈」,僅一枚就使電力系統徹底癱瘓,瞬間就可摧毀目標,不費一兵一卒就讓對手屈服。不會像王定宇所言,對解放軍傘兵是“ 關門打狗 ”,反倒是讓解放軍“ 關門捉狗”了。 多年前解放軍的石墨炸彈在500米高空爆炸,其有效範圍可達1-3平方公里,每枚炸彈中有50個像汽水罐大小的小盒子,起絕緣的作用,不僅可以攻擊軍事設備,也能癱瘓民用設施。一經投射,一枚飛彈就可以對6000平方米的區域造成斷電事故。 目前國軍在運載平臺和制導定位方面,都不具備使用該炸彈的能力。 美軍機艦更忌憚射程達十公里的電磁脈衝自走炮,為免受解放軍導彈攻擊,後撤至5000里外的復活島(Wake island)為支援備降機場,因距離太遠,影響對台灣的支援,顯現川普對中共的強硬立場並不等同對台灣友好及安全承諾,美國利用台灣箝制中共更使台灣安全受損。 台灣只是川普和習近平博弈的大棋盤中的「小卒子」,過於信賴川普,高估了美國對台灣安全承諾的程度及決心。隨著國際局勢劇變,美中進入長期地緣政治抗爭,加上兩岸關係急劇惡化,中共對統一台灣更具急迫感等因素,台灣反而自陷危局。 美國對台灣的軍售越多,就越增加大陸解決台灣問題的必要性與迫切性;而兩岸軍力的失衡,卻不是美國對台軍售所能扭轉。因為美國只是利用對台軍售,做為軍事支援台灣的象徵,從而威懾中國大陸;並不是真正想要援助台灣與大陸進行軍事對抗。連國際社會也認知台灣處在危險之中,以致台灣必須多次實施以保護政府首長為科目的「反斬首」演習。其實自解放軍裝備俄製S400導彈後,台灣全島均在射程內。 台灣目前面對的困難和挑戰空前複雜、嚴峻,尤要防範解放軍繼續遂行內戰的風險。更有必要重新認識中美對台策略,否則在戰略和戰術上會犯重大錯誤。對於資源有限的蕞爾小國而言,中華民國需要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需要有前瞻的整體戰略觀。切勿事事以美國馬首是瞻,自陷於困境,成為區域衝突的犧牲者 綠營人士鼓吹守住澎湖就能擋下武統?給民眾「灌迷湯」,圖減低「抗中壓力」。澎湖地勢平緩,平均海拔才17米,基本是沙洲和低丘,也沒有高大的樹木,毫無地形掩護可言。此外,澎湖全島都在解放軍陸軍遠程火箭炮的覆蓋範圍,一旦開戰,所謂“雄二”、“天三”陣地根本就沒有生存的空間。所以,澎湖雖說是兩岸博弈的棋眼,但在軍事地理上卻是台灣的罩門。 由是觀之,所謂守住澎湖就能守住台灣是個偽命題。 台灣的飛彈防禦計劃最大的缺陷,就在於台灣距離中國大陸太近,以致於沒有充分的時間與機會,攔截諸如中共的東風十五型飛彈,至於對付東風十一型戰術導彈,反應時間將會更短,推估大約僅有十至三十秒可以進行低層攔截的時間;另外,台灣的飛彈預警和辨識系統也無法像美國在波斯灣戰爭那麼完整。這表示愛三即使成功延壽,也不能確保台灣的空防安全無虞,可見高雄港供美海軍使用,又是假消息。否則美軍又何需遠撤至復活島,耗鉅資,修繕島上港口、跑道、儲油庫等軍事設施。 台灣本島暨金馬、澎湖、東沙、太平島等島嶼,對解放軍強攻能堅守多久,視共軍對台力量、空間與時間三項要素影響而變化。 (阮大正) 7/20/2020 於洛杉磯 (註)石墨炸彈俗稱「軟炸彈」,是在彈體中裝有石墨纖維絲,對人體沒有殺傷力。真正的石墨炸彈是一種集束炸彈,幾十米長的數千根碳纖維,被裝在一個小罐當中,每個小罐都帶有微型降落傘。而真正發揮作用的是內置於彈藥內的石墨纖維,由於石墨導電能力極佳,一旦被抛灑在電力設施和關鍵輸電線路上,立刻就能造成線路短路,甚至讓電網燒毀。 每個國家的電網設備、輸變電線路都是裸露在地上,目標眾多且十分明顯,想打不準也很難,除非有攔截發射平台,否則根本就無法防護,一旦攻擊到供電線路關鍵節點,一顆石墨炸彈絕對有可能癱瘓一座城市,石墨炸彈的破壞力,可說效果不輸核武器。而且由於石墨纖維絲非常細,可以在空中長時間漂浮。很多石墨纖維絲在空中組成一張網,如果飄落到高壓電線和變電設備,就會使整個電網短路從而癱瘓。石墨炸彈的這些性質,對敵方的電網系統有巨大的殺傷力。 1991年的海灣戰爭時,石墨炸彈在“ 沙漠風暴 ”行動中首次登場。 當時,美國海軍發射艦載戰斧式巡航導彈 ,向伊拉克投擲石墨炸彈,攻擊其供電設施,使伊拉克全國供電系統85%癱瘓。使得伊拉克軍隊指揮部,防空系統,新聞機構陷入一片黑暗。從而在軍事上一直處於被動的狀態,美國為首的聯軍可謂是打了一場有史以來真正的差距戰。 波灣戰爭期間,美軍首輪空中打擊目標,約有20%選擇了指揮控制和通信節點,而電力設施卻占了22%,這充分顯示了電力設施的重要性。 1999年5月科索沃戰爭(Kosovo War)戰爭期間,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北約曾以斷電(石墨)炸彈造成塞爾維亞(Serbia)70%輸電網斷電。 石墨炸彈的另一技術特點體現在其運載工具和製導定位方面。 若使用全球定位系統 (GPS)或慣性導航系統製導、傳感器引爆的運載工具,石墨炸彈可使用多種戰機進行準確投放。而使用成本低廉的非製導的運載工具投放,則會出現百餘米的攻擊誤差。 據報導,南斯拉夫人抱怨北約飛機給民眾的花園蒙上一層討厭而昂貴的石墨纖維“地膜”,就是由於這個原因造成的。 石墨炸彈又名軟炸彈、斷電炸彈,俗稱“電力殺手”,因其不以殺傷敵方兵員為目的而得名。石墨炸彈是選用經過特殊處理的純碳纖維絲製成,每根石墨纖維絲的直徑相當小,僅有幾千分之一厘米。主要攻擊對象電力輸配系統,將其癱瘓。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