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7 個月前
下一個會是台灣嗎?

在亞洲,曾有過一個國家,原是全亞第二富國,在上世紀50年代,人均GDP僅次於日本,曾擁有亞洲第一家航空公司,連日航的第一架飛機向他購買的,其首都還被譽為小紐約,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典範。但如此的發達國家,如今活生生地退回第二世界,還被越南超車。

其實菲律賓從澎湃到消亡,不過是十幾20年的光景,他崛起於韓戰,美國投資由韓轉菲,但即便坐收轉單效應,卻過於仰賴美國的奶水,當台灣與南韓都因土地改革而翻身時,他卻沒搭上轉骨的熱潮,反而隨著美國重心移至東北亞,新加坡又取而代之,加上政府貪污腐敗,自此江河日下。

而日本亦世人眼中最具史詩情節的「沒落貴族」。二戰結束,美蘇對抗,美國趁韓戰期間把日本打造成了亞洲軍工基地,還幫忙推動許多重要的經濟改革,一系列的生長激素,催生出自1950-80年代的日本經濟奇跡。

當時小小的日本,在資本家的炒作下,土地總價大約能買下為四個美國,Sony的Walkman、豐田的小轎車,在全美滿街跑,日本的半導體,一度讓Intel喘不過氣,三菱集團買下了紐約的洛克斐勒大廈,Sony則入主了好萊塢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在80年代末期,日股的總市值是美國的1.5倍,全球前20的公司,13間是日企,這讓當時的美國社會,充斥著「日本威脅論」。於是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傅高義當年寫了一本書《日本第一》,1981年,美國時代雜誌以日本作為封面標,警惕美國人,電影《旭日東昇》更試圖激起全美的仇日心結。

於是1985年,美國祭出了殺手鐧,召集了日、英、法、德,於紐約的廣場飯店簽署了聯合干預外匯市場的協議,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即為綜所周知的廣場協議。自當年起,日圓幾年內升值了一倍,股市飆了六倍,房價更漲了四倍。

一時之間,全日本經濟氤氳迷茫、社會蕩氣迴腸,殊不知,豪賭的牌桌上,擺的是場經濟的絞殺,很快的,隨著1989年經濟泡沫,迎來的是蝴蝶效應下的滿目瘡痍。即便日本政府猛招出盡,就算日企放聲哭嚎,卻無法扭轉日本從財富大滿貫換成一手經濟大爛牌的事實。

在1995年人均GDP就已超過4.4萬美元,站上世界第一的日本,就像是被下了咀咒、遺忘時間的的漸凍人,躺在手術臺上等著治療。至今人均GDP僅剩3.5萬美元,還輸給早年的殖民地—台灣。

然而歷史的錯誤最可怕的,往往不是政客的下台和財富的損失,而是社會的副作用。

從1990年起到2017年,美國只換了四任總統,力挽狂瀾日本,卻換了16個首相。而日本崛起時,推動的教育改革,培育了許多頂尖的理工人才,如今卻隨著大和民族的自信心消失,東京大學在10年內從世界第17位下降至第6、70名。

原本紙醉金迷的日本,變成了低欲社會的畫風,神木牛排變成了關東煮和蕎麥麵,LV變成了AV,沒錢出門,所以待在家當御宅族,通縮之下消費不起,就以做斷捨離和極簡主義來掩飾,沒錢養老婆小孩直接做個草食系男子。

然而昨日種種,都有其發生的緣起、因由和背景,在不可思議下,等到脈絡爬梳後,往往又是那麼的理所當然,那麼地讓人無語問蒼天。

很多經濟學者,將日本案例視為「日本病」,告誡世人切莫步入後塵,這包括錯誤的利率政策、不敢執行破壞式創新的保守心態,但換個角度想,無論日本抑或菲律賓,又何嘗不是起於美國的送往迎來、滅於美國的拂袖而去?而下一個會是台灣嗎?

原文摘錄自:

https://udn.com/news/story/6842/7277105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4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美國GDP,神奇資料背後,隱藏著對中國的焦慮。 我去過美國47個州,訪問過的地方,可能比絕大多數美國人還多。關於美國,我心中一直有個謎團,那就是美國的GDP。 2021年,美國GDP為23萬億美元,中國為17.7萬億美元。美國、中國的人均GDP,分別是6.94萬美元、1.25萬美元。論總量,美國超過中國,論人均,美國幾乎是中國的6倍。 如果說,美國依然比我們強大、富裕,我可以接受。而當身臨其境觀察美國,這6倍人均GDP的差距,別說大人理解不了,連小朋友都有類似的疑問。 疫情前,我帶讀小學的兒子去紐約,涉世未深的他問了我三個問題: 為什麼紐約人喜歡睡在大馬路上? 為什麼紐約地鐵的空調不開?省錢嗎? 為什麼紐約的公交車那麼吵?那麼臭? 他從小在寧波長大,的確沒有見過homeless(流浪漢),他坐過的中國地鐵都是有空調的,但並不意味著美國的地鐵都有空調。中國普及了電動公交車,但美國的大巴,依然以柴油車為主,確實又吵又臭。 最讓我震撼的,並不是這三個問題本身,而是一箇中國兒童,居然在美國最有錢的城市,問了家長這三個問題,他的人生經驗和同齡的美國人完全不同。不知不覺,中國成了例外,而外國成了常態。 很多去過美國的人,都和我一樣,不禁會問,美國的錢,到底都花在哪兒了?! 對一個地方的理解,從普通中國人的角度出發,無非就是「衣、食、住、行」。 01 | 住 對我來說,美國最富裕的那一面,就是飛機降落前的那一段時間,機窗外的景觀。你可以俯視整個城市,無論是洛杉磯,還是舊金山、華盛頓DC、休士頓、邁阿密,獨門獨院的House延綿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草坪、游泳池、樹木,點綴其間,這可能是很多中國人夢寐以求,一輩子都無法擁有的「豪宅」。 歐洲城市的郊區也有成片的House,但規模完全沒法和美國相比。並不是歐洲比美國窮,而是美國的自然條件好,人口密度低,House要消耗大量能源和土地,只有美國這樣的國家才能養得起。放眼全世界,也許只有加拿大、澳洲的自然條件,可以和美國媲美,其它國家望塵莫及。 論價格,美國的House並不比中國的房子貴。根據美國最大房產中介Zillow的資料,2021年,美國房子的中位數價格是每套28萬美元,差不多200萬人民幣。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2021年3月,中國平均房價為1.1萬/㎡。大部分美國house也就幾十萬美元一套。賣掉一套中國房子,完全可以去美國置換一個House。 論實際造價,美國的House遠看像磚混結構,其實幾乎都是木結構,工廠裡流水線生產,像搭積木一樣造房子,成本低,速度快。相反,中國的高樓反而成本高,打地基就要花很多錢,鋼筋水泥一樣都少不了。 大別墅、大草坪、游泳池,大部分中國人,小住幾天,嚐嚐鮮可以,時間一長,先不說「好山、好水、好寂寞」,打掃保養house就是一個巨大的體力負擔。雖然也可以請「老墨」代勞,但價格不菲,一般普通美國中產也承受不起。為啥很多美國男人都有一個工具房,是他們熱愛手工活嗎?想多了,大部分人都是為了省錢而已。如果有錢到可以在美國請傭人的程度,住House還是不錯的。 美國人住得通透,散發著仙氣,中國人住得熱鬧,繚繞著煙火氣。生活就像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與其說是差距,不如說是差異。 02 | 食 我去過美國最大的購物中心,Mall of America,翻譯過來就叫「美國購物中心」,位於明尼蘇達州。那裡有的東西,中國都有,但中國有的東西,美國卻不一定有,比如餐飲。 中國購物中心的餐廳,可謂是種類繁多,推陳出新。有專門吃牛蛙的,吃龍蝦的,吃烤魚的,吃羊蠍子的,吃潮汕牛肉火鍋的……有美式快餐,英式茶點,日式料理,韓式烤肉,港式燒臘……只要你想得到,就能吃得到。而「美國購物中心」完全沒有那麼多選擇。 一方面,美國人天生就不是吃貨,另一方面,個性餐廳價格高,普通美國人也做不到餐廳的消費自由。這兩方面原因導致了,美國的餐飲市場遠不如中國繁榮。 美國人基本不存在夜生活,絕大多數人下班也就回家了,而中國別說一二線大城市,連山西大同這樣的城市,夜市也相當火爆。 而在美國,咖啡就喝星巴克,吃飯就是,麥當勞、肯德基、Subway,Tacobell,wendy,Burger King……幾乎都是千篇一律,就算你想花錢吃點特別的,也沒得選。美國和他的祖宗英國一樣,都是食物充足,但美食極度貧乏的國度。 03 | 衣 如果你去美國的大街上走走,你就會發現,除了極個別的大城市,美國人的穿著,說好聽一點,是隨意,說難聽一點,是邋遢。從外表看,你完全看不出,中美之間6倍的人均GDP差異。 04 | 行 20萬以下的汽車,中國便宜,20萬以上的車,美國便宜。就算便宜,美國大街上的所謂豪車,比例也遠不如我們。中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最大的豪車市場。 2021年,世界汽車年銷量為8100萬輛,中國銷量2608萬輛,世界佔比在30%左右。美國1500萬輛,歐盟970萬輛,歐美相加,都不如中國一家銷量大。 2021年,BBA的全球銷量分別為,寶馬221萬輛,賓士205萬輛,奧迪168萬輛。而BBA在中國的銷量,寶馬84萬輛,賓士75萬輛,奧迪70萬輛。中國市場佔比分別為38%、37%、42%。中國豪車市場的規模,已經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一。 另外,美國買車幾乎都是貸款,中國人買車,尤其是20萬以下的汽車,貸款比例不高。看著美國馬路上奔跑的汽車,我不禁要問,美國人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美國的公路,我只能勉強說「還可以」,但絕對配不上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地位。最大的硬傷在於橋樑。我在美國經歷過的危橋,數不勝數,老態龍鍾,鏽跡斑斑,咯吱作響。美國公路和運輸建築商協會(ARTBA)表示,全美有接近5.6萬座橋樑存在結構性缺陷,這些橋每天會通過約1.85億車次。 如果你說美國的公路,路況不如中國,就一定會有人跳出來教育你,不要得意忘形,我們只不過佔了後發優勢的便宜,美國公路建得早,當然不如我們。說這話的人應該沒有去過德國,世界上最古老的高速公路autobahn,就誕生在德國,路況堪稱世界第一,絕對可以碾壓美國。 至於美國的公共交通,完全是第三世界標準,連印度新德里的地鐵,都比紐約地鐵好。美國的地鐵,連最基本的「乾淨、準時、安全」都做不到。同樣是百年地鐵,日本東京的銀座線,堪稱世界典範,美國紐約地鐵,簡直就是人類工業文明的恥辱。 如果以泰國的經濟指標衡量,美國的公路並不差,但美國人均GDP世界第一,是泰國(0.7萬美元)的10倍,是中國(1.25萬美元)6倍,是德國人均(4.5萬美元)的1.33倍。基礎設施這一塊,美國的錢完全都是花在了刀背上。作為發展經濟和人民生活的最基礎的交通建設,為何美國如此落後?美國的錢都花到哪裡去了? 疫情前的好幾年,中國都是全世界消費最高的遊客來源地。在歐洲的景點,看到中國人的概率遠高於美國人。美國城市出現中國遊客的概率,更是高於在中國看到美國遊客的概率。 十幾年前,我第一次去美國的時候,飛機上華人美國人,差不多各佔一半。而在疫情前的幾年,無論中國航司,或者美國航司,80%以上的乘客都是中國人。我上次去阿拉斯加的育空營地,方圓幾十公里,人跡罕至,就在那個小屋裡,90%的人講普通話。裡面賣的主食就是中國麵條,配料是當地野生的三文魚。 根據世界旅遊組織2018年的報告,中國遊客的消費總額是2580億美元,遠超過美國的1350億美元,幾乎是2~4名的總和。每次看到這樣的資料,我都會問,美國人的錢,都花到哪兒了? 總之,如果你說美國是發達國家,比中國富裕,我贊同。如果你說,美國一年創造的財富比中國多,我就有點懷疑,如果你說美國人均財富是中國人的6倍,那絕對是挑戰我認知能力的底線!一定是在什麼地方出了問題,要麼是統計的漏洞,要麼是標準的差異。 讓我們仔細分析一下,謎一般的美國GDP。 首先,美國的GDP特徵是服務業佔比極高,超過80%,與此同時,產生物質財富的製造業,只佔GDP的10%。 2018年,中國製造業產值為4萬億美元,而美國為2.3萬億美元,日本為1萬億,德國為0.8萬億,中國製造業產值幾乎是“美、日、德”的總和。 最近我還看到一張讓我印象深刻的圖表。2022年,全世界前50大港口排名。前5名全部來自中國。前10大港口中國獨佔8個。前50大港口中國佔29個。前50名,美國只有4個,整體排名,比韓國還落後。美國經濟「脫實向虛」的程度,已經病入膏肓。美國GDP的祕密,都藏在服務業裡。 讓我舉幾個例子。 會計 美國最詭異的事情,就是報稅。我一直很想不通,就是在這麼一個大部人連加減乘除,都搞不清楚的地方,報稅的過程為何如此複雜, 各種「稅碼」猶如天書。基本上,報稅就是兩部分,一部分是清點自己的收入所得,一部分是算出各種可以抵稅的額度(巧立名目,非凡人所能理解)。二者之差,就是用於計算個稅的收入。 家庭可以一起報稅,也可以分開報稅。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減免辦法,另外,免稅額度本身也有多種計算方式,而且,稅法到這種複雜程度,也有不少漏洞可鑽,所以最後算下來,不同的報稅方式可能有很大區別。 美國每年有超過一億五千萬份個人所得稅單,很難有兩份完全相同。以中國人的思路,報稅如果有麻煩,那直接打政務熱線12345不就行了? 你想得太多了,美國各州的稅務局,熱線電話簡直難如登天,我曾經打過田納西州稅務局的電話,足足等了25分鐘,然後一個女話務員用西班牙語口音的英語,照本宣科,對我毫無幫助,純粹大家互相浪費時間。 這裡要插一嘴,在美國,肉眼可見的腐敗確實很少,但行政效率之低,令人髮指!如果你體驗過國內「最多跑一次」的服務,對美國的各級衙門,絕對是忍無可忍。 在美國,正因為複雜的稅制,普通人根本無法駕馭,美國才有了一個規模龐大的會計師隊伍,協助納稅人報稅。截至2020年9月,根據AICPA(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統計,美國有65萬名註冊會計師。他們的年平均薪水為7.9萬美元,這比美國的平均薪資水平高出近50%。與此同時,截至2020年3月,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有註冊會計師10.8萬人。 中國人口是美國的4.3倍,會計師卻只有美國的六分之一。也就是說,美國人均供養的會計師,是中國的24倍。會計師是不產生物質財富的行業,按照7.9萬平均工資,65萬律師,一年的工資就是513億美元。他們背後,就是65萬個美國中產以上的家庭,總人口至少200萬。 很多美國華人疑惑,中國的報稅APP這麼好用,美國人為啥就不抄一個?其實,美國也有付費的報稅軟體,但體驗和中國的報稅app相差太大。美國官方也有電子報稅渠道,那就是IRS的E-File報稅系統,我曾經體驗過,和中國的手機報稅相比,那簡直就是石器時代的產物。 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鈔能力」的硬核邏輯,才是一切現象背後的本質。如果美國用了中國這一套體系,你讓那麼多高收入的會計師去哪兒涼快去?這些可都是腦袋聰明的有錢人,他們的組織勢力龐大,可以僱傭遊說團體去國會疏通關係。 總之,美國有一條看不見的潛規則,在無形中保護著美國的服務業。現有高階服務行業,是一個「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體系,哪怕是科技進步,也阻止不了他們把服務業「做大做強」! 律師 單單法律服務業,美國每年將近產生2700億美元的財富!中國呢?我查不到具體資料,但可以推導,結果應該也八九不離十。 從律師人數上來看,2021年,中國有57萬律師,2015年,美國就有130萬律師,美國供養的律師是中國的2.7倍。 按照人均GDP的差距,美國律師收入至少是中國的6倍,那麼,按此推論,中國法律服務業的規模,大約為美國的二十分之一。美國2700億美元,中國最多也就1500億人民幣。 虛擬房租 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研究一下「美國經濟分析局」的網站www.bea.gov。裡面有一句話,讓我大開眼界,Households with housing are officially regarded as the owners of unregistered enterprises, which produce housing services for household consumption.”「擁有住房的家庭被視為未註冊企業的所有者,這些企業生產家庭消費的住房服務。」 嗯,說人話就是,美國人人都是企業家!不僅自住房屋的「虛擬租金」算入經濟總量,連家庭主婦在家幹家務,也要納入GDP。從照顧老人到看護孩子,從洗衣做飯到修建草坪,也算是事無鉅細了。 網上流傳一個很有名的資料,那就是美國GDP算了私人住宅的「虛擬租金」,而中國卻沒有算。這一塊,一年就相差1.5萬億美元。 其實,這種說法只對了一半。中美兩國的GDP統計法則,基本都是和國際接軌,但在具體的操作上,也要按照各國情況,因地制宜。 「虛擬租金」的意識就是,如果你有房子,就算自己住,或者空著,也要按照市場價值估算租金,然後計入GDP。 我國採用折舊法來計算房屋的「虛擬租金」。農村居民每年的「虛擬租金」規定為建造成本的2%,城鎮居民則為4%。北京市平均建築成本大約為每平米3000元,依照這一方法計算的一套60平米住宅的“虛擬房租”為約每月600元,大大低於市場租金。據統計,我國住房自有率超過85%,這一「虛擬房租」的計算方法大大低估了我國的GDP。 醫療行業 美國醫療佔GDP的比例也高得不正常,達到了16.9%,這個數字比絕大多數發達國家都要高。與此對應的,是美國在發達國家中最低的人均預期壽命,如今,美國人的預期壽命比中國人還低。由此可見,美國在醫療方面的高支出,並沒有帶來相應的回報。關於美國差勁的醫療,普遍的看法是,在無限制的自由市場體制下,醫療機構和保險公司形成了壟斷利益集團,推高了醫療價格 美國最大的服務業就是所謂「火災行業」,也就是「保險、金融、地產服務」的統稱。(FIRE Sector)Finance, insurance, real estate, rental, and leasing。火災行業是最典型的,不產生實際物質財富的食利經濟。 「火災行業」2019年共創造了45418億美元的價值!4.5萬億美元,佔美國GDP的21.2%!與此同時,我國金融,房地產,租賃和商務服務,2019年增加值約為2.6萬億美元,也佔我國GDP的18.1%。僅僅這一項,就比中國多出1.9萬億美元! 建築業 2018年美國建築業GDP增加值為8400億美元,中國建築業GDP增加值為9340億美元,僅僅比美國多10% 而已。看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都會感到驚訝,號稱基建狂魔的中國建築業和美國相比,規模上居然沒有什麼優勢。 我們來比較一組資料,2018年,中國水泥產銷量22億噸,美國為8850萬噸,是中國的二十五分之一。中國粗鋼產量9.3億噸,美國9500萬噸,中國是美國的10倍。中國每年建成4000多公里的鐵路,5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上萬座橋樑。這幾個數字在美國幾乎都接近零。 2018年中國建築業房屋竣工面積413508萬平方米,美國只查到2016年的資料是18780萬平方米,僅為中國的不到5%。這些核心建築業的產出資料中國都是美國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然而美國建築業竟然貢獻了和中國相當的GDP,可以想見其建築成本的離譜程度。 總之,服務業佔美國GDP高達80%。美國人開支的大頭,並不是「衣、食、住、行」,而是「算賬、看病、打官司」,當然,最大頭還是一切背後的「金融服務」。 另外,給人的感覺是,中國總是想方設法把GDP壓低,讓美國繼續當老大,因為當老二,壓力小,多好。而美國呢,想方設法把GDP吹大,因為,他實在承受不起失去老大地位的後果。 總結 寫到這裡,我並不是想說,美國有多麼衰落。其實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定是虛擬化和服務化,也許若干年後,中國的經濟結構,也會像現在的美國一樣,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作為統治世界的超級大國,美國本來可以沿著虛擬化的道路,悠哉前行。但萬萬沒想到,一覺醒來,眼前出現一個龐然大物。一旦美國霸權旁落,美國要面對的,可不僅僅就是衰退的問題,甚至可能是分崩離析。要讓舒服習慣了的傻白甜,重新回到工廠上班,比登天還難啊! 美國不甘心讓出第一的寶座,那麼就只能和東方大國死磕,但轉念一想,美國現在的經濟結構,已經不是冷戰時期的天下無敵。以前,美國的貿易戰「見佛殺佛,見神滅神」,連日本都瑟瑟發抖,登門求饒。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的時候,我們國內也有很多人非常悲觀,但萬萬沒想到,3年之後,美國開啟的貿易戰,居然讓美國騎虎難下。用壓力測試讓中國知道,自己的製造業有多麼強大。 「和平年代」的GDP與「對抗年代」的GDP的重點不同。從目前結構來說,中國的GDP結構更適合對抗。但中國不希望對抗,我們希望和平發展,因為時間在我們這一邊。 美國的律師和會計服務業,在戰爭和貿易戰時候是沒用的。好萊塢的電影和NBA的球星,更加沒用。3nm的晶片用於手機,當然好,但對於戰鬥機,100nm也不落後。比如F22,80年代立項,2000年定型,因此它的晶片大概率是九十年代的技術。F35戰鬥機用的晶片都是180nm製程的。 2022年6月,美國空軍少將卡梅隆·霍爾特(Cameron Holt)說:「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花費1美元就能獲得我們花費20美元才能獲得的同等能力。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降低成本,提高國防供應鏈,我們就會輸。」 20倍,我覺得太誇張了,就算只有2倍,美國也會被中國的製造業拖垮。這樣的劇情剛好和當年相反,當時,美國用製造業優勢拖垮蘇聯。 美國的焦慮是,在和平與對抗之間,舉棋不定。如果不和東方巨龍死磕,時間不在美國那一邊,眼看著霸權旁落,他不甘心。如果要死磕到底,手裡的牌越出越少,力不從心,於是就陷入焦慮。也許這就是美國霸權的更年期綜合症吧。
    1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來談一下這個學人計劃﹐它的恐怖性﹐它的可怕性﹐所謂的學人計劃﹐它源起於美國在1995年對日本推行的曼斯菲爾德學人計劃﹐為什麼叫曼斯菲爾德學人計劃呢﹐因為當時美國駐日代表的大使就叫做邁克·曼斯·菲爾德﹐在二次大戰的時候﹐日本在美國的佔領還有扶持之下﹐經濟成長了將近30年﹐但是在這30年裡面﹐美國當局它就一直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還有需要打壓﹐還有牽制著日本﹐ 例如1950年代的紡織品的貿易問題﹐1960年代的鋼鐵傾銷問題﹐1970年代的日本車出國美國的問題﹐1980年代的半導體製造問題﹐這些接二連三的衝突﹐使得日本和美國的貿易衝突是越來越嚴重﹐所以在1985年的時候﹐在美日貿易上面﹐美國被日本打得節節敗退﹐而美國為了要平衡貿易逆差﹐奪回貿易主導權﹐它決定怎麼樣﹐決定要強迫日圓 大幅升值﹐於是找了包括日本在內的四個國家 簽了一個所謂的廣場協議 在當年日本財政部長竹下登簽下這個協議之後 日本的經濟終於在1995年泡沫化 避止廣場協議讓日本的經濟泡沫化的關鍵時刻 這個曼斯菲爾學人計畫就進駐了 開始執行了 因此讓日本的經濟的低迷 連續的低迷30年 院長你現在看到的 看一下曼斯菲爾的基金會 他在學人計畫執行20年之後的2013年 他出版了一本紀念手冊 在這個120頁的紀念手冊裡面 總共收入了28名的 美國聯邦官員的工作回憶文章 我們透過這些文章 我們會發現這些官員的工作 它穿透到了日本的中央政府的政治 國安、防衛、財政、貿易、發展、運輸 災害應變、通信、科技、環境、能源 還有健康等等 方方面面他的觸角之爭 實在是讓人看了觸目驚心可怕極了 曼斯菲爾的學人計畫 讓美國的官員在1995年 日本泡沫經濟的危難時刻 直接怎麼樣呢 直接進駐到了當時的財政部的 銀行局來辦公 他們可以怎麼樣 他們可以直接進入日本的央行 參加貨幣的政策的討論會議 他們可以直接坐在東京交易證券所 看日本的證券還有股票買賣的波動 他們也可以在哪裡呢 在東京高等法院開庭的時候 就坐在主審官的旁邊 聆聽審判的過程 他們也可以到哪裡 可以到外務省、通產省 瞭解日本的貿易實況、政策的企劃 還有日本政府的法規分析 貿易談判的策略 還有衝突解決的方法 他們也可以到哪裡呢 可以到國會議員的辦公室 來瞭解政府 還有我們民意代表之間 還有產業部門之間 在政策決策中的權力平衡過程 跟互動的方式 他們更可以怎麼樣 他們更可以直接參加 日本國家的人事局副局長級別的培訓課程 他們也可以在美國 在反對日本要製造國造戰鬥機的敏感時期 進駐到哪裡 進駐到日本防衛廳的裝備局 還有日本企業組織經團聯的 防衛生產委員會 以便全面的掌控日本 國造戰鬥機計畫的研發內容 還有技術水準 這些都是曼斯菲爾德學人計畫的部分內容 而我剛剛提到的細節 也都明明白白的寫在 那一本剛剛你看到的紀念小冊子裡面 不同的是什麼呢 不同的是這些回憶文章 都是美國聯邦官員他們的觀點 但是對他們而言 結論當然都是所謂的美日友好的親善 但是對於當時在身處經濟風暴的日本來說 後來又面對幾十年低迷經濟的日本人而言 美國的聯邦官員 這麼樣的登堂入室的進駐計畫 其實講白了 他就是想要全面掌控日本 院長我要請你注意一下 在前面我所引用的 臺灣學人計畫法案裡面 那一段條文的最後一句話 這一句話寫的是什麼呢 美國學人要在臺灣治理當局 之外的組織工作的話 這間組織的利益 必須和美國政府機構的利益是相關的 看到了嗎 就連到一個民間政府機關工作 都要強調美國政府的利益 而那些沒有中華民國國籍 不用經過考試 考核 申簽 還有努力工作 就可以在中華民國政府機關工作的聯邦官員 他們會在乎誰的利益呢 是在乎美國的利益嗎 還是在乎我們的利益 我看在乎我們的利益就算了吧 這段時間看起來進口萊豬啦 搬走台積電 延長兵役 片面升息 一直到推銷軍火 甚至甚至還鼓吹戰爭 台灣人民這一路走來 我們都眼睜睜看著美國 對著他自己的國家利益 把台灣老百姓整得實在是雞犬不寧 大家難道心裡面沒有數嗎 大家是很有數的 我們看一下美國
    2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美國人又來了 陳文茜 我人生前50年,短短的50年裡,已聽到2次全球經濟中心由西半球向東移的大趨勢論調;2次事隔25年,2次發聲皆來自美國。 第一次差不多於1985年時達到高峰期,當時《Japan as No.1》的書籍剛出版,撰寫書籍者為一位哈佛大學教授;美國各大報紙紛紛發表社論,有的充滿畏懼,有的充滿憤怒。 也就在那一年日本為了平衡對美貿易順差,壓力下簽署「廣場協議」;之後美歐聯手拉抬日圓,漲幅近三分之一,吃掉了日本大半外匯,日本正式進入泡沫經濟時代,也終結戰後最大繁榮期。 現在事後看來,日本人真是傻!1988年還高興地抱著現金買下洛克斐勒大廈,甚至打主意入主紐約地標「World Center」。「歐元之父」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孟代爾去年9月接受香港鳳凰衛視專訪,明白點出當年「日本人做了愚蠢的決定」;日本從此經濟消失20年;前10年泡沫經濟留下呆帳。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Japan No.1」正式結束神話;後10年經濟停滯,只靠出口微成長。 現在美國人又來了!金融海嘯剛發生時,向全球賣出有毒金融產品的美國人曾短暫懺悔一下,但也就那麼一下。一年後美國人又大聲了,而且聲調、語氣、論述都複製1985年的版本。這一次他們的對象是中國。 第一部曲,宣告並預言「中國即將統治世界」!; 第二部曲,高唱人民幣嚴重低估論,130名國會議員聯名指控中國操縱匯率; 第三部曲,美元不聲不響地與其他國家貨幣競貶,由於美元仍居全球不可替代的國際貨幣地位,美元貶值等於美國人將他們的債務丟給包括中國、曰本、台灣等持有龐大美元資產的國家分攤。 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有一批學者積極研究日本消失的10年,很怕美國重蹈日本之路。這些美國學者當然不會有足夠的客觀性!願意把時間再往前推10年,看著勤奮的日本人是如何走上這條不歸路。   美國沒料到中國這次變精明,他們也正研究日本消失的10年;北京請益西方孟代爾、史迪格里茲等經濟大師當國師。 這一次中國官方早已吃了秤砣鐵了心,人民幣絕不上當,不會重蹈「廣場協議」陷阱。中國不向美國帶頭的國際壓力屈服而人民幣大幅升值,不讓中國經濟從此也走上日本的不歸路。 中國謹慎不當傻子,日本人隔海看著這場主角換人但戲碼熟悉的人民幣大會戰,感慨恐怕很深。日本民間是全球購買最多雷曼債券的受害國,事後他們沒有從美國得到一絲補償。日本唯一賴以出口稱霸全球的TOYOTA汽車,又因煞車出包在美國不斷被放大層次;美國國會史上第一次出現一位外國CEO,至國會被質詢羞辱。世界上有沒有一個國家有權請雷曼CEO或馬多夫,至該國接受國會質詢或批評,日本人最親美也受害最深, 但他們沒有一絲絲權力表達憤怒。 中國小心謹慎地看待後金融海嘯的時代,最壞的已過去,因此全球一致行動的時代已結束;從此是各國角力的開始。中美不可能全面鬧翻,但中國也不可能為了換取對美貿易,再誤上賊船。從去年開始。中國官方幾乎駁回多數國企對美併購案,中國不想當個傻子,投資美國,再被當地工會套牢。一位了解中國核心政策的朋友告訴我,中國官方領導人的原語談話,「連自己多少斤兩都搞不清楚!被騙光了,還以為自己是贏家!」按照最新2010年新數據,西方至今仍佔全球經濟總額2/3;談亞洲崛起,不如正確地說亞洲只分了一杯羹。至於所謂「中國統治世界」,別跟著美國瞎鬧了! 美國充其量僅是個騙吃騙喝的集團。全世界的人都為美國及白人打工,唉!亞洲的黃種人(含臺灣人)真悲哀!
    70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經聯合國調查世界《目前》最團結的國家是: 1、中國 2、以色列 3、日本 4、俄羅斯 5、韓國 6、德國 烏克蘭為什麼不堪一擊?原因為何? 1、烏克蘭政府不時製造族群對立,爆發嚴重衝突(與台灣相同) 2、仇視俄羅斯,將二戰抵抗德國的英雄銅像推倒(與台灣相同) 3、不時羞辱欺壓俄羅斯族群,剷除俄羅斯文化,反俄浪潮天天上演(與台灣反中相同) 覺得還有一項: 4、烏政府竟然默許納粹主義在國內橫行,這跟台政府對之前二戰侵略亞洲的日本歌功頌德一樣。 823炮戰,古寧頭戰役,為台灣犧牲多少老兵,沒得到肯定,卻年年遭到羞辱。 228事件、該補償、該道歉的都做了,每年還是不停的被翻出來炒作。 現在的烏克蘭🇺🇦人民家破人亡、妻離子散、慘死街頭、流浪國外當流浪漢⋯⋯ 命運永遠操控在自己、現在烏克蘭人民為了要保住家人的生命財產、停止家破人亡、只有一條路、站起來打死自己的總統、戰爭馬上就結束了、才能保住自己的家人生命財產! 立法委員高金素梅女士對於美國"學人計劃" 提醒了兩點首前有"曼斯菲爾德學人計畫"毀掉日本經濟,八年前來有"烏克蘭學人計劃"毀掉烏克蘭,下一步是 美國國會通過準備今年秋天開始在我國執行的"台灣學人計劃",與行政院長陳建仁進行質詢, 令人驚訝的是陳院長的態度是欣然接受美國政府對我國政府內部運作的全盤干預, 完全配合!台灣變成烏克蘭第二是現在進行式,災難來臨的日子不遠了! https://youtu.be/A7dwFOUfiF8
    3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為什麽臺灣地區GDP與日韓相當收入卻只有日韓的一半﹐人民GDP高的下人工資卻幾十年不漲﹐臺灣人的錢到底去哪兒了﹐缺胖注水造假﹐今天帶你重新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臺灣﹐2022年這一年臺灣地區的經濟數據很好看﹐人民GDP達到了3.28萬美元﹐已經超過了韓國的3.22萬﹐離日本的3.3萬外就差 一點了﹐在亞洲也算是一流水平﹐但是這事兒真不能細久﹐往深了看就疑點重重﹐現在臺灣地區人均月收入1705美元﹐對比一下天天抱怨壓力大的韓國人﹐人家能平均月收入2984美元﹐是臺灣的1.5倍﹐再看本科生的起薪﹐臺灣地區平均是985美元﹐韓國則超過2500美元﹐2.6倍了﹐黨內很多人都抱怨過﹐這幾十年裡工資水平基本上都是原地踏步﹐ 知名學者賴岳謙就講﹐他從96年開始到大學工作﹐到現在只漲過兩次工資﹐兩次都只有3%﹐還有網友曬33年前的工資條﹐那時候基本工資就3.4萬新台幣﹐搞得一大群年輕人破房﹐因為他們現在的工資還達不到這水平﹐在消費端也能看出問題﹐日韓每千人汽車銷量分別是33、32輛﹐而在臺灣﹐在人均GDP接近的情況下 每千人才18.7輛﹐所以你看台灣街頭到處都是摩托車﹐兩個輪子便宜啊﹐再說犯罪吧﹐大家看那些詐騙電話﹐是不是有很多都糙著一口台灣腔﹐在電炸的黃金時代﹐台灣地區查獲了20多萬的詐騙犯﹐平均每100個人就有一個﹐要是能正常賺高薪至於那麼多人去搞詐騙嗎﹐魔幻呀﹐GDP在狂飆﹐工資又不漲﹐錢去哪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些財富啊﹐ 根本就沒到過台灣﹐多年前就有人爆料﹐統計部門在算GDP的時候﹐把台商在島外投資的工廠也全都算了進去﹐其中就包括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巨頭﹐人家雇大陸工人﹐用大陸供應鏈在大陸交稅﹐根本沒有介入到島內的經濟循環﹐據說﹐今天台灣全部GDP中大概有45%到55%是由台商貢獻的﹐並不是在島內創造﹐真正於紮根島上的高端產業 就半導體﹐假的再直白點﹐就是台積電﹐半導體等精密電子設備已經佔到島內製造業產值的55%﹐這兩年芯片荒﹐台積電收入暴增﹐所以台灣地區人均GDP才趕日超寒﹐搞笑的是啊﹐造芯片的錢也跟台灣沒啥關係﹐芯片的設計專利屬於甲方爸爸﹐而台積電的大主動也是美國資本﹐他們拿走了大部分利潤﹐這筆財富同樣不進入島內經濟循環 而台灣地區為了留住台積電﹐給了稅收優惠﹐半導體行業的有效稅率只有10.3%﹐看似有劇款﹐實際都是握不住的沙﹐GDP能注水﹐稅收卻不會撒謊﹐台灣地區稅收僅佔GDP的8.9%﹐相比於日本﹐韓國的30%﹐可以說是病態了﹐富士康的稅輪不到他收﹐台積電的稅他不敢收﹐老百姓手裡沒錢﹐更沒法從消費裡收﹐ 這就是真實的台灣﹐表面上經濟騰飛﹐居民收入卻長期冰凍﹐潮水退去的時候就知道誰在裸泳了﹐現如今的台積電已經喊著要把產能搬到美國﹐失去最後一塊遮羞布之後的台灣﹐還能趕超日韓嗎﹐
    4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台灣不說的真相 民進黨華麗的騙術 為什麼臺灣地區 GDP 與日韓相當 收入卻只有日韓的一半 人民 GDP 啊高的嚇人 工資卻幾十年不漲 臺灣人的錢到底去哪了 吃胖注水造假 今天帶你重新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臺灣 2022 年這一年 臺灣地區的經濟數據啊很好看 人民 GDP 達到了 3.28 萬美元 已經超過了韓國的 3.22 萬 離日本的 3.3 萬 就差一點了 在亞洲呢也算是一流水平 但是這事啊真不能細究 往深了看就疑點重重 現在臺灣地區人均月收入 1705 美元 對比一下天天抱怨壓力大的韓國人 人家的平均月收入 2984 美元 是臺灣的 1.5 倍 再看本科生的起薪 臺灣地區平均是 985 美元 韓國則超過 2500 美元 2.6 倍了 黨內很多人都抱怨過 這幾十年裡啊 工資水平基本上都是原地踏步 知名學者賴岳謙就講 他從 96 年開始到大學工作 到現在呢只漲過兩次工資 兩次都只有 3% 還有網友曬 33 年前的工資條 那時候啊基本工資就 3.4 萬新臺幣 搞得一大群年輕人破房啊 因為他們現在的工資啊 還達不到這水平 在消費端也能看出問題 日韓每千人汽車銷量分別是 33 32輛 而在臺灣在人均 GDP 接近的情況下 每千人才 18.7 輛 所以你看臺灣街頭到處都是摩托車 兩個輪子便宜啊 再說犯罪吧 大家看那些詐騙電話 是不是有很多都操著一口臺灣腔 在電詐的黃金時代啊 臺灣地區查獲了 20 多萬的詐騙犯 平均每 100 個人就有一個 要是能正常賺高薪 至於那麼多人去搞詐騙嗎 魔幻呀 GDP 在狂飆 工資又不漲 錢去哪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 這些財富啊 根本就沒到過臺灣 多年前就有人爆料 統計部門在算 GDP 的時候 把臺商在島外投資的工廠 也全都算了進去 其中呢就包括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巨頭 人家雇大陸工人 用大陸供應鏈在大陸交稅 根本沒有進入到島內的經濟循環 據說啊 今天臺灣全部 GDP 中 大概有 45% 到 55% 都是由臺商貢獻的 並不是在島內創造 真正與紮根島上的高端產業 只有半導體 講的再直白點 就是臺積電 半導體等精密電子設備 已經占到島內製造業產值的 55% 這兩年芯片荒 臺積電收入暴增 所以臺灣地區人均 GDP 才趕日超寒 搞笑的是啊 造芯片的錢也跟臺灣沒啥關系 芯片的設計專利呢 屬於甲方爸爸 而臺積電的大股東 是美國資本 他們拿走了大部分利潤 這筆財富同樣不進入島內經濟循環 而臺灣地區為了留住臺積電 給了稅收優惠 半導體行業的有效稅率只有 10.3% 看似有巨款 實際都是握不住的沙 GDP 能注水啊 稅收呢卻不會撒謊 臺灣地區稅收頂佔 GDP 的 8.9% 相比於日本韓國的 30% 可以說是病態了 富士康的稅呢 輪不到他收 臺積電的稅呢 他不敢收 老百姓手裡沒錢 更沒法從消費裡收 能不病態嗎 這就是真實的臺灣 表面上啊經濟騰飛 居民收入卻長期冰凍 潮水退去的時候 就知道誰在裸泳了 現如今的臺積電已經喊著 要把產能搬到美國 失去最後一塊遮羞布之後的臺灣 還能敢超日韓嗎 抖音號 wuchan0606
    2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為什麽臺灣地區GDP與日韓相當收入卻只有日韓的一半?人民GDP高的下人工資卻幾十年不漲,臺灣人的錢到底去哪了?缺胖注水造假?今天帶你重新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臺灣。 2020年這一年,臺灣地區的經濟數據很好看。人民GDP達到了3.28萬美元,已經超過了韓國的3.22萬。離日本的3.3萬就差一點了。在亞洲也算是一流水平。但是這事兒真不能細究。往深了看就疑點重重。現在臺灣地區人均月收入1705美元。對比一下天天抱怨壓力大的韓國人,人家能平均月收入2984美元。 是臺灣的1.5倍。在看本科生的起薪,臺灣地區平均是985美元,韓國則超過2500美元,2.6倍了。導致很多人都抱怨過,這幾十年里工資水平基本上都是原地踏步。知名學者賴岳謙就講,他從96年開始到大學工作,到現在只漲過兩次工資。兩次都只有3%,還有網友曬33年前的工資條。那時候基本工資就3.4萬新臺幣,搞得一大群年輕人 破房啊,因為他們現在的工資啊,還達不到這水平。在消費端也能看出問題。日韓每千人汽車銷量分別是33,32輛。而在臺灣,在人均GDP接近的情況下,每千人才18.7輛。所以你看臺灣街頭到處都是摩托車,兩個輪子便宜啊。再說犯罪吧,大家看那些詐騙電話,是不是有很多都操著一口臺灣腔。在電炸黃金時代啊,臺灣地區查獲了20多萬的詐騙, 但平均每100個人就有一個。要是能正常賺高薪至於那麼多人去搞詐騙嗎?魔幻啊,GDP在狂飆,工資又不漲,錢去哪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些財富啊,根本就沒到過臺灣,多年前就有人爆料,統計部門在算GDP的時候,把臺商在島外投資的工廠也全都算了進去。其中呢,就包括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巨頭,人家雇大陸工人用大陸供應鏈在大陸交稅, 根本沒有介入到島內的經濟循環。據說啊,今天臺灣全部GDP中大概有45%到55%是由臺商貢獻的,並不是在島內創造。 真正於紮根島上的高端產業只有半導體,假的再直白點,就是台積電。半導體等精密電子設備已經佔到島內製造業產值的55%, 這兩年芯片荒,台積電收入暴增,所以臺灣地區人均GDP才趕日超寒。搞笑的是啊,造芯片的錢也跟臺灣沒啥關係。 芯片的設計專利屬於甲方爸爸,而台積電的大主動也是美國資本。他們拿走了大部分利潤,這筆財富同樣不進入島內經濟循環。 而臺灣地區為了留住台積電,給了稅收優惠。半導體行業的有效稅率只有10.3%,看似有巨款,實際都是握不住的沙。 GDP能注水啊,稅收卻不會撒謊。臺灣地區稅收僅佔GDP的8.9%,相比於日本、韓國的30%,可以說是病態了。 富士康的稅能輪不到他收,台積電們的稅能他不敢收,老百姓手裡沒錢更沒法從消費裡收,能不病態嗎? 這就是真實的臺灣,表面上經濟騰飛,居民收入卻長期冰凍,潮水退去的時候就知道誰在裸泳了。 現如今的台積電已經喊著要把產能搬到美國,失去最後一塊遮羞布之後的臺灣,還能趕超日寒嗎?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為什麽臺灣地區GDP與日韓相當收入卻只有日韓的一半?人民GDP高的下人工資卻幾十年不漲,臺灣人的錢到底去哪了?缺胖注水造假?今天帶你重新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臺灣。 2020年這一年,臺灣地區的經濟數據很好看。人民GDP達到了3.28萬美元,已經超過了韓國的3.22萬。離日本的3.3萬就差一點了。在亞洲也算是一流水平。但是這事兒真不能細究。往深了看就疑點重重。現在臺灣地區人均月收入1705美元。對比一下天天抱怨壓力大的韓國人,人家能平均月收入2984美元。 是臺灣的1.5倍。在看本科生的起薪,臺灣地區平均是985美元,韓國則超過2500美元,2.6倍了。導致很多人都抱怨過,這幾十年里工資水平基本上都是原地踏步。知名學者賴岳謙就講,他從96年開始到大學工作,到現在只漲過兩次工資。兩次都只有3%,還有網友曬33年前的工資條。那時候基本工資就3.4萬新臺幣,搞得一大群年輕人 破房啊,因為他們現在的工資啊,還達不到這水平。在消費端也能看出問題。日韓每千人汽車銷量分別是33,32輛。而在臺灣,在人均GDP接近的情況下,每千人才18.7輛。所以你看臺灣街頭到處都是摩托車,兩個輪子便宜啊。再說犯罪吧,大家看那些詐騙電話,是不是有很多都操著一口臺灣腔。在電炸黃金時代啊,臺灣地區查獲了20多萬的詐騙, 但平均每100個人就有一個。要是能正常賺高薪至於那麼多人去搞詐騙嗎?魔幻啊,GDP在狂飆,工資又不漲,錢去哪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些財富啊,根本就沒到過臺灣,多年前就有人爆料,統計部門在算GDP的時候,把臺商在島外投資的工廠也全都算了進去。其中呢,就包括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巨頭,人家雇大陸工人用大陸供應鏈在大陸交稅, 根本沒有介入到島內的經濟循環。據說啊,今天臺灣全部GDP中大概有45%到55%是由臺商貢獻的,並不是在島內創造。 真正於紮根島上的高端產業只有半導體,假的再直白點,就是台積電。半導體等精密電子設備已經佔到島內製造業產值的55%, 這兩年芯片荒,台積電收入暴增,所以臺灣地區人均GDP才趕日超寒。搞笑的是啊,造芯片的錢也跟臺灣沒啥關係。 芯片的設計專利屬於甲方爸爸,而台積電的大主動也是美國資本。他們拿走了大部分利潤,這筆財富同樣不進入島內經濟循環。 而臺灣地區為了留住台積電,給了稅收優惠。半導體行業的有效稅率只有10.3%,看似有巨款,實際都是握不住的沙。 GDP能注水啊,稅收卻不會撒謊。臺灣地區稅收僅佔GDP的8.9%,相比於日本、韓國的30%,可以說是病態了。 富士康的稅能輪不到他收,台積電們的稅能他不敢收,老百姓手裡沒錢更沒法從消費裡收,能不病態嗎? 這就是真實的臺灣,表面上經濟騰飛,居民收入卻長期冰凍,潮水退去的時候就知道誰在裸泳了。 現如今的台積電已經喊著要把產能搬到美國,失去最後一塊遮羞布之後的臺灣,還能趕超日寒嗎?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為什麽臺灣地區GDP與日韓相當收入卻只有日韓的一半?人民GDP高的下人工資卻幾十年不漲,臺灣人的錢到底去哪了?缺胖注水造假?今天帶你重新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臺灣。 2020年這一年,臺灣地區的經濟數據很好看。人民GDP達到了3.28萬美元,已經超過了韓國的3.22萬。離日本的3.3萬就差一點了。在亞洲也算是一流水平。但是這事兒真不能細究。往深了看就疑點重重。現在臺灣地區人均月收入1705美元。對比一下天天抱怨壓力大的韓國人,人家能平均月收入2984美元。 是臺灣的1.5倍。在看本科生的起薪,臺灣地區平均是985美元,韓國則超過2500美元,2.6倍了。導致很多人都抱怨過,這幾十年里工資水平基本上都是原地踏步。知名學者賴岳謙就講,他從96年開始到大學工作,到現在只漲過兩次工資。兩次都只有3%,還有網友曬33年前的工資條。那時候基本工資就3.4萬新臺幣,搞得一大群年輕人 破房啊,因為他們現在的工資啊,還達不到這水平。在消費端也能看出問題。日韓每千人汽車銷量分別是33,32輛。而在臺灣,在人均GDP接近的情況下,每千人才18.7輛。所以你看臺灣街頭到處都是摩托車,兩個輪子便宜啊。再說犯罪吧,大家看那些詐騙電話,是不是有很多都操著一口臺灣腔。在電炸黃金時代啊,臺灣地區查獲了20多萬的詐騙, 但平均每100個人就有一個。要是能正常賺高薪至於那麼多人去搞詐騙嗎?魔幻啊,GDP在狂飆,工資又不漲,錢去哪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些財富啊,根本就沒到過臺灣,多年前就有人爆料,統計部門在算GDP的時候,把臺商在島外投資的工廠也全都算了進去。其中呢,就包括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巨頭,人家雇大陸工人用大陸供應鏈在大陸交稅, 根本沒有介入到島內的經濟循環。據說啊,今天臺灣全部GDP中大概有45%到55%是由臺商貢獻的,並不是在島內創造。 真正於紮根島上的高端產業只有半導體,假的再直白點,就是台積電。半導體等精密電子設備已經佔到島內製造業產值的55%, 這兩年芯片荒,台積電收入暴增,所以臺灣地區人均GDP才趕日超寒。搞笑的是啊,造芯片的錢也跟臺灣沒啥關係。 芯片的設計專利屬於甲方爸爸,而台積電的大主動也是美國資本。他們拿走了大部分利潤,這筆財富同樣不進入島內經濟循環。 而臺灣地區為了留住台積電,給了稅收優惠。半導體行業的有效稅率只有10.3%,看似有巨款,實際都是握不住的沙。 GDP能注水啊,稅收卻不會撒謊。臺灣地區稅收僅佔GDP的8.9%,相比於日本、韓國的30%,可以說是病態了。 富士康的稅能輪不到他收,台積電們的稅能他不敢收,老百姓手裡沒錢更沒法從消費裡收,能不病態嗎? 這就是真實的臺灣,表面上經濟騰飛,居民收入卻長期冰凍,潮水退去的時候就知道誰在裸泳了。 現如今的台積電已經喊著要把產能搬到美國,失去最後一塊遮羞布之後的臺灣,還能趕超日寒嗎?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為什麽臺灣地區GDP與日韓相當收入卻只有日韓的一半?人民GDP高的下人工資卻幾十年不漲,臺灣人的錢到底去哪了?缺胖注水造假?今天帶你重新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臺灣。 2020年這一年,臺灣地區的經濟數據很好看。人民GDP達到了3.28萬美元,已經超過了韓國的3.22萬。離日本的3.3萬就差一點了。在亞洲也算是一流水平。但是這事兒真不能細究。往深了看就疑點重重。現在臺灣地區人均月收入1705美元。對比一下天天抱怨壓力大的韓國人,人家能平均月收入2984美元。 是臺灣的1.5倍。在看本科生的起薪,臺灣地區平均是985美元,韓國則超過2500美元,2.6倍了。導致很多人都抱怨過,這幾十年里工資水平基本上都是原地踏步。知名學者賴岳謙就講,他從96年開始到大學工作,到現在只漲過兩次工資。兩次都只有3%,還有網友曬33年前的工資條。那時候基本工資就3.4萬新臺幣,搞得一大群年輕人 破房啊,因為他們現在的工資啊,還達不到這水平。在消費端也能看出問題。日韓每千人汽車銷量分別是33,32輛。而在臺灣,在人均GDP接近的情況下,每千人才18.7輛。所以你看臺灣街頭到處都是摩托車,兩個輪子便宜啊。再說犯罪吧,大家看那些詐騙電話,是不是有很多都操著一口臺灣腔。在電炸黃金時代啊,臺灣地區查獲了20多萬的詐騙, 但平均每100個人就有一個。要是能正常賺高薪至於那麼多人去搞詐騙嗎?魔幻啊,GDP在狂飆,工資又不漲,錢去哪了?有沒有一種可能?這些財富啊,根本就沒到過臺灣,多年前就有人爆料,統計部門在算GDP的時候,把臺商在島外投資的工廠也全都算了進去。其中呢,就包括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巨頭,人家雇大陸工人用大陸供應鏈在大陸交稅, 根本沒有介入到島內的經濟循環。據說啊,今天臺灣全部GDP中大概有45%到55%是由臺商貢獻的,並不是在島內創造。 真正於紮根島上的高端產業只有半導體,假的再直白點,就是台積電。半導體等精密電子設備已經佔到島內製造業產值的55%, 這兩年芯片荒,台積電收入暴增,所以臺灣地區人均GDP才趕日超寒。搞笑的是啊,造芯片的錢也跟臺灣沒啥關係。 芯片的設計專利屬於甲方爸爸,而台積電的大主動也是美國資本。他們拿走了大部分利潤,這筆財富同樣不進入島內經濟循環。 而臺灣地區為了留住台積電,給了稅收優惠。半導體行業的有效稅率只有10.3%,看似有巨款,實際都是握不住的沙。 GDP能注水啊,稅收卻不會撒謊。臺灣地區稅收僅佔GDP的8.9%,相比於日本、韓國的30%,可以說是病態了。 富士康的稅能輪不到他收,台積電們的稅能他不敢收,老百姓手裡沒錢更沒法從消費裡收,能不病態嗎? 這就是真實的臺灣,表面上經濟騰飛,居民收入卻長期冰凍,潮水退去的時候就知道誰在裸泳了。 現如今的台積電已經喊著要把產能搬到美國,失去最後一塊遮羞布之後的臺灣,還能趕超日寒嗎?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