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4 人回報1 則回應6 個月前
【羅技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職務類別:美編人員
工作性質:可兼職or包月全職
工作內容:
1. 設計產品外觀和包裝
2. 圖片編輯和色彩校正
【案件多是電商DM設計與Banner設計,主要是廣告行銷用平面美編。需要再客戶指定期限內,完成交辦工作。】
條件:
1. 具備美編/設計相關科系經驗優先聘用
2. 自備美編設計專用軟體(不限軟體)
3. 良好的溝通能力。清楚表達設計理念。並有效的與團隊成員、客戶協作。

工作地點▶️
無需到公司辦公,完成資料將資料上傳雲端給直繫主管核對即可。

工作時段▶️
手邊案件截止日完成即可,可依個人狀況向主管說明可負荷的案件數進行接案。

薪資待遇▶️
論件計酬:一件1000-10000(NTD)不等(包月全職薪資因個人資歷而異)

現有回應

  • Zona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1. 此訊息高機率為「求職詐騙」!小心慘遭被當人頭帳戶而變成洗錢詐欺幫助犯上社會新聞!或是帳戶被搬空還負債累累!詳細判斷詐騙集團的手法如下。
    2. 聲稱來自「台灣的合法公司」,然而打電話給該公司會發現沒有在徵人,或該公司就是詐騙集團新成立的子公司。
    3. 交易所、平台和 APP 都可

    出處

    1. 內政部警政署 165 全民防騙網
    https://165.npa.gov.tw/
    2. 龐氏騙局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龐氏騙局
    3. 【求職陷阱!】小心詐騙集團冒充公司招募,只為盜取你的個資! | 蕃新聞
    https://n.yam.com/Article/20230715782560
    4. 求職要注意!這就是工作詐騙! – 有一種潮流叫法律
    https://fennywen.com/2023/03/24/job_scam/
    5. 在社群媒體找打工,反變詐騙人頭戶!?求職詐騙常見疑點一次破解! ‧ 112年度新北市政府求職防騙暨就業隱私宣導
    https://jobsafe.eso.ntpc.net.tw/details.asp?UID=221
    6. 假求職詐騙遭囚案頻傳 刑事局籲求職注意5要點 | 社會 | 中央社 CNA
    https://www.cna.com.tw/news/asoc/202211170196.aspx
    7. Trend Micro | Free Anti-Scam Tools - 在家就能賺大錢?小心成詐騙共犯 網路兼職詐騙手法全解析:教你兩步驟對抗網路兼職詐騙!
    https://www.nexone.io/zh-tw/job-scam/online-part-time-job-scam
    8. 上網找工作想貼補家用 女反遭詐騙集團騙走帳戶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616355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這邊先跟您介紹一下工作內容,主要是提供3D列印相關服務,根據客戶需求進行3D建模和列印工作。工作時間可調整,需要具備3D設計軟體使用技能和創意思維。 工作時間自由彈性,派發工作前我們都會先與您通知,如果時間不方便,我們會安排其他人接洽案件。 薪資因報價方式不同有所變化,完成工作後雇主會直接支付薪資,公司不會做任何扣除。如有未收到或薪資有少的情況發生,請直接回報給公司! 全台地區都有我們配合的機構案件,會依照你所在的地區為你安排就近的工作地點和方便的工作時間。 ---看完並且了解後想應徵的話請回覆我☺️---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個月前
  • 推薦高雄以創新科技,引領全球會議 29歲林大涵,用募資助台灣商品打入國際 被台大退學的他 登《富比世》創業家 林大涵創立貝殼放大,一年來協助的募資案件從製冰盒到火箭都有,各案平均募資金額是台灣總平均的20倍。 林大涵創立貝殼放大,一年來協助的募資案件從製冰盒到火箭都有,各案平均募資金額是台灣總平均的20倍。 過去9年,台灣群募金額暴增200倍,而亞洲第一家專業群募顧問公司貝殼放大創辦人林大涵,卻早在4年前就用募資助台灣商品打入國際,至今平台上架的案件成功率達90%。 但你可能不知道,這位創辦人曾經愛蹺課、大學肄業、被資遣⋯他如何把逃避釀成的失敗,變成開出新路的養分,在29歲登上《富比世》,甚至被看好是「未來5年、10年可能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茲或馬克.佐伯格的人。」一起回顧他的發跡故事。 當時他是一個被退學兩次,被一手參與創立的公司資遣,只有大學肄業證書的29歲男生,林大涵。 他的學經歷,完全符合台灣主流社會對魯蛇(loser,失敗者)的定義,他的故事,卻將顛覆人們對魯蛇的想像。 在被公司開除後的一年,他共同創辦的貝殼放大,為52個募資團隊提供群眾募資顧問服務,數量只占2015年台灣群募案的十分之一,募集金額卻占總額的6成,達到3億5千萬元。從金馬獎得獎電影《灣生回家》、《太陽的孩子》,台灣自製火箭團隊ARRC,到在國際市場一舉取得新台幣6千萬元支持的3D印表機FLUX,都是他們的客戶。 2月25日之後,林大涵又多一個頭銜:亞洲前30位「改變世界資金流動」的青年,與帶著哈佛、史丹佛大學、摩根史丹利、BCG管理顧問,甚至矽谷投資人光環的各國青年,一同入圍。 這是《富比世》(Forbes)雜誌,首次以「改變世界潛力」為標準,在全亞洲選出各領域30位30歲以下的創業家。「(他們是)在未來5年、10年可能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茲或馬克.佐伯格的人。」《富比世》亞洲資深網路編輯衛華娜(Rana Wehbe)受訪時說。 林大涵帶來最大的改變,是讓更多台灣新創團隊,快速取得資源、攻向世界。第一年就讓13個台灣廠商在美國募資平台成功達標,包括雷射投影的「空氣滑鼠」、iPhone外接的口袋相簿,都在國外平台募資新台幣數千萬元,連傳統製冰盒廠商,也募得逾千萬元。 林大涵的團隊還翻轉了產業規則,讓做火箭的交通大學教授、想成立品牌的小酪農,募資之後都有資源直接創業,甚至用募資平台找股東、尋求長期贊助。 從魯蛇到可能改變世界的青年,林大涵靠的,是他曾經的一無所有。 迷惘的叛逆少年 教師之子,逃學、泡網咖 故事,從他每天打十小時網咖的高二生活開始。以PR值99(國中基測成績高於99%考生)成績直升台北師大附中的他,高二、高三卻是每天以網咖為家的逃學少年。雙親都是老師,但他以不念書做為宣示主導權的方式。 「那只是逃避,逃避沒想過未來的自己,」林大涵和每個高中生一樣,想過社會認可的律師、政治人物、外交官等選項,但除了漂亮的身分職業,卻不知人生最終理想是什麼?叛逆加上沒方向,愛面子的他以「不盲從」做為理由,在蹺課中度過高中。 最終考上政治大學民族系,他繼續蹺課。大二下,因為成績太爛而被退學。重考進台灣大學圖資系已是22歲的事,他選擇脫離班上的生活,連續參與兩屆台大藝術季舉辦,想從活動找回自己的存在感。但「祭典式的氣氛之後,發現自己什麼也不是,」跟他同年的人已開始就讀研究所,他則發現自己的青春將過,卻還在原地打轉。一無所有的焦慮讓他開始尋找「漂亮的外殼,去證明自己不讀書,但還是做了什麼。」 一次實習的機會,成了他的浮木。 火力全開的實習生 讓太陽花登外媒,卻遭資遣 辦活動的過程,他被當時的雅虎奇摩公關、後來的玖禾公關創辦人周宜蔓招募,成為實習生,大小事都做、開會也跟著出席。「主管用『同事』介紹我的那一刻,我覺得人生好像有一點趕上進度了。」 沒多久,無名小站創辦人林弘全,邀請林大涵加入FlyingV的初始團隊,籌備網站的成立。「感覺好像中大獎一樣,」他回憶。為了這個等待已久的機會,還是學生的林大涵把自己當全職員工,急著在團隊裡面證明價值。他沒技術、沒學歷、不會設計,一個新手要找到位置很有難度,但他和自己約定:「沒人做過的事、沒人想做的事,就是機會」、「我能做的就只有『一直做』。」 足足5個月,過去碰都不碰原文書的他,把所有英文群眾募資網站、新聞報導全都看過,研究各網站的契約條文,在當時大家對群眾募資還陌生時,遊戲規則就在他的研究中有了雛形。 FlyingV早期提案者、後來的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表示,當時他有如一張白紙般去找林大涵,林大涵替他設定了文案、影片、贊助者的回饋方案等,5萬元的群眾募資目標簡單完成,「後來任何想做群眾募資,或募資不順利的朋友,我都叫他們去找大涵。」 創立的第一個月,他不花廣告預算讓臉書粉絲團突破萬人,從找募資案源、剪影片、談業務,甚至是實習生制度的建立,林大涵把FlyingV的存在視作自己的存在。即使在第一批核心團隊因與林弘全理念不合而離開,林大涵仍沉浸在開路的刺激感,正逢第30個募資案得到超過350萬元的支持,他相信這條路能走下去,相信自己能完成夢想。 兩年間,他的最高紀錄是手上同時進行十個以上的募資案, 從紀錄片《看見台灣》的募資到太白粉路跑、太陽花學運《紐約時報》廣告六百多萬元的成功,「門檻是自己去做出來的,好像也幫自己的人生設立了標準。」 直到前年6月,當FlyingV因為太陽花《紐時》廣告募資3小時內突破633萬元而聲名大譟,一手打造此案的林大涵,卻接到資遣通知。 被驅離沙場的戰將 悲變喜,海內外聘書找上門… 理由,正是他將FlyingV跟自己畫上等號。同時,常常代表公司出外演講、分享群眾募資經驗的林大涵,也漸漸在外界眼中,成為公司的代表,就連《富比世》的人物介紹,也一度以FlyingV共同創辦人稱他,直到林大涵去函更正。 而當主管只將他定位為產品經理時,這些事情,已經越線。 收到資遣通知的當晚,他繼續代表公司出外演講。「那一刻覺得,人生完了,⋯⋯又被退學了,」林大涵說,當時26歲的他,已經「蒐集」台大、政大兩次退學經驗,再被資遣,大學肄業的他,不知道能去哪裡。 第三次被「退學」,林大涵本來習慣性的要再次「逃避」,離開群眾募資這個戰場。他被資遣的消息一傳出,43份工作邀請傳來,包括年薪人民幣百萬元的對岸邀約,要離開,相當容易。 林大涵自問自己是不是真的不想再做群眾募資?還是被「退學」的丟臉,讓他不安? 「對別人負責很簡單,但對自己負責,很難。」他以「人生中第一次認真付出的事」~ 重新找初衷的奮鬥者 從單一網站到向全世界提案… 以2014年前60大募資案為例,他們發現近7成的募資者希望有外包團隊協助規畫執行,再者,7成的募資總額集中在6%的案件,只要他們抓對募資案,即使無法像募資平台網站一年做上數百個募資案,也有機會賺取足夠的顧問費。也因為他們能夠做更深、更完整的服務,台灣群眾募資的規模跟可能,有機會再衝得更高。 但從過去做單一募資網站平台,到帶領提案者到國內外提案的群眾募資顧問,等於從一座港口的經營,到帶領大小船行遍世界的導航系統,挑戰更大、服務成本更高,還必須說服客戶,在被網路平台抽成之外,要再多付一筆給顧問。林大涵憑什麼讓提案者心甘情願「被剝兩層皮」? 認識他5年的提案者台灣吧創辦人謝政豪說:「忠誠」。 「他願意相信6個月、3年之後的事,」謝政豪說,群眾募資往往是一個計畫,甚至是夢想,做為顧問,要如何找出夢想中的問題、計畫背後更大的機會,這是林大涵第一次見面就會點醒提案者的兩件事。「有時候我自己都會想退縮,他會跟你說不行,」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gazine/Article_mag_page.aspx?id=61002&utm_campaign=content&utm_content=bw&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Line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