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08001953-260410?ctrack=mo_main_headl_p05

現有回應

  • Lopi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1)本文出於遠見雜誌,參考[1]
    (2)台積電總裁魏哲家說,以前講求全球化,爭取最大效率和最大利潤。現在為了安全講求區域化,成本會急速增加,一個全球化有效率供應系統時代已經過去。面對此一變局,台積電必需面對對挑戰,與客戶緊密合作,降低風險。參考[2]
    (3)製程 良率和人才會不會外

    不同意見

    [1]遠見雜誌:台積電赴美》楊應超看完典禮,為何開始擔心?
    https://www.gvm.com.tw/article/97369v
    [2]商業週刊:魏哲家談半導體3大改變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blog/3010543
    [3]Hami書城:美全面封殺陸半導體 台積電擴大海外布局
    https://blog.hamibook.com.tw/封面故事/美全面封殺陸半導體-台積電擴大海外布局/?p=186824
    1 年前
    01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楊應超表示,兩年前台積電電宣布設廠亞利桑那州設廠時,外界就開始討論是否有產業外移、人才外流的危機,本來完全不擔心的他,看到台積電美國廠移機典禮時宣告「兩項加碼」,一是投資設廠金額從120億美元,加碼到兩階段建廠,共計400億美元,增加兩倍之多;二是製程規劃從2024年首批生產的5奈米,推進到4奈米,連3奈米都排進了時程,預計2026年投產,讓他著實「嚇了一跳」。 擔憂一:台積電守不住製程領先 「以前我認為台灣本地製程至少能領先三年,所以去美國設廠也還好,但現在往前推進到4奈米、3奈米,雖然說台積電已經在做2奈米、1奈米的研發,但都是新技術的先進製程,沒有人能打包票能準時達成,萬一研發有延遲,兩地距離就可能從三年,縮小到兩年、一年,」楊應超憂心地說,這代表台灣的領先優勢可能會不見了。 擔憂二:台積電長久堅守的良率被學走 除了台積電可能守不住先進製程留在台灣,第二層擔憂就是「良率」的know-how,被競爭對手學走。楊應超分析,現在的氛圍是錢不是問題、設備遲早可以到位,台積電長期以來最可貴的「良率」,成為競爭對手追進的重點。良率的祕密,取決於人才的養成、外部協作廠商、經驗的累積與傳承,前兩者看來都跟著過去了,第三項只是時間的問題。 擔憂三:台積電育才,變成幫英特爾訓練人才 目前台積電預計直送2000名台灣工程師前往美國廠,兩期廠房預計額外創造1萬個高薪高科技工作機會,其中包括4500個直接受雇於台積電,完工後將合計年產超過60萬片晶圓。龐大的生產部隊,在美國操作先進製程,就是在訓練本地人才,但是最終是為了誰訓練人才? 最深擔憂:失去重要性,台灣又換到什麼? 「基本上,如果美國跟台灣製造技術沒有差那麼遠的話,台灣對美國的重要性,就愈來愈小了。之前有一種說法,萬一打仗,美國一定會來救,那是因為台灣重要,一旦台灣不那麼重要,那就麻煩了,」楊應超再顯憂愁,「我關心的是,如果被逼著做這些決定,那台灣換到了什麼?台積電可能換到補貼與市場,但我更關心的是,台灣換到了什麼?能不能換一些我們更需要的東西,現在還看不到換了什麼。」 川普是率先喊出回歸美國製造的總統,不同政黨的拜登,也接續這條路,這是一個政治局,不是商業局。台灣最有價值的先進製程晶圓製造,以及半導體供應鏈,已經確定在美國開展,接下來如何既保持距離又維持優勢,將是最大的挑戰。https://www.gvm.com.tw/article/97369v
    3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