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3 年前
白茅根

白茅根味甘性寒,具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等功效。臨牀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小便不利、水腫、黃疸等。(編輯/三木)

▪️藥用白茅根

《本草綱目》:“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疸,解酒毒。”《神農本草經》:“主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白茅根與黃耆配伍,白茅根入膀胱經,甘寒滲泄,利尿通淋;黃耆爲補氣要藥,善補氣行水而治氣虛不運引起的小便不利、肢體面浮腫。二藥伍用,有補氣、行水、消腫之功,用於治療氣虛水腫。白茅根與赤小豆配伍則治黃疸水腫。白茅根搭配上週提到的蒲黃可治療熱證尿血。白茅根甘寒,長於清熱涼血、止血;蒲黃甘緩不峻,性平無寒熱偏性,入肝、心包二經血分,既能止血化瘀,又能利尿通淋,善治血淋澀痛。二藥伍用,有清熱涼血、止血之功。

白茅根有清熱利尿之功,可治療熱淋、水腫,如茅根飲《聖濟總錄》中白茅根與木通、滑石、黃芩等藥配伍同用以清熱通淋,治熱淋澀痛。另外白茅根與小薊、蒲黃等藥同用治尿血,可清熱利尿、涼血止血。治溼熱黃疸則多入複方中使用。

▪️白茅根《神農本草經》

【來源】爲禾本科植物白茅的乾燥根莖。春、秋二季採挖,洗淨,曬乾,除去鬚根和膜質葉鞘,捆成小把。
【異名】茅草根,茹根,蘭根。
【性味】味甘,性寒。
【歸經】歸肺、胃、膀胱經。
【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尿。
【適用人羣】用於血熱吐血,衄血,尿血,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吐,溼熱黃疸,水腫尿少,熱淋澀痛。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溲多不渴者忌服。
【用法用量】煎服,9~30g。鮮品加倍。止血多炒炭用,清熱利尿宜生用。

山裏面的長脊茅能長一人多高,比芝麻、黃豆這些莊稼還要茂盛。秋天,茅匠帶我們一起去山裏,讓我們去挖白茅根。白茅根味道甘甜,性寒,是涼血止血、清熱生津、利尿通淋的中藥,可以賣錢,但也不好挖。一節白茅根可生發無數分枝,互相牽連,盤根錯節,蜘蛛網一樣在地下蔓延。若是用鋤頭,根本鋤不動。若是拔呢,更費勁,打斷骨頭連着筋——拔茅連茹。最好的辦法是用钁頭,找鬆軟的斜坡地帶使勁刨。

新挖出的茅根越扯越長,一節一節的,白嫩、滋潤、通體玲瓏。我們選粗壯的先填進嘴巴,吸溜得滋滋響,邊吃邊挖。每一個茅根節上還有小孔,嚼得起勁的時候,那些清甜的汁液就會順着小孔噴霧一樣噴出來,冷不丁地嚇人一跳。

▪️食膳與實際應用

白茅根以粗肥、色白、無鬚根、味甜者爲佳。

白茅根食療
茅根甘蔗水

【食療功效】
退熱解暑,利尿。

【食療藥膳】
鮮白茅根 50 克,紅蘿蔔 1 根,甘蔗 500 克,連皮馬蹄 500克。材料洗淨,甘蔗砍成小段,對半再剖開,馬蹄切去頭和底部,紅蘿蔔切成大塊。所有材料放進鍋裏,放清水約 10 碗,大火燒開 15 分鐘後,轉小火再煮 30 分鐘即可熄火。

【適合情況】
退熱解暑,利尿。白茅根甘寒,甘能生水,寒能退熱,在退熱解暑的同時,又能防止人體的津液消耗太多。大熱天要出門或者中暑不舒服時可以飲用。

【特別注意】
體虛、脾胃虛寒、便溏者慎服。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無相關回應
  •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