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年前
1897年11月上旬,陳少白在日治臺灣臺北創立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員有楊心如、吳文秀、趙滿期、容祺年、莊某等五、六人,並逐漸打開局面。陳少白並多次至臺灣指導興中會臺灣分會會務,並先後獲取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後藤新平的支持與援助。[2]1900年,孫中山計劃在惠州起義,時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贊同孫中山的計畫,計畫支援興中會發動惠州起義,命令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協助在臺北的孫中山,兒玉提供武器、日本政府名下台灣銀行在廈門分行的金庫的三百萬兩銀子,讓孫中山做起義的經費,等孫中山一攻惠州,兒玉就攻打廈門,日孫一起,上下夾擊。[3]後因日本內閣改組,新內閣不願意援助中國革命,首相伊藤博文怕驚動英美而叫停,惠州起義遂告失敗,鄭士良逃亡,日本人山田良政與多位興中會會員慘遭滿清殺害。孫中山於11月10日化名「吳仲」,與後藤新平同行乘「橫濱丸」自基隆航往日本。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5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割臺興革命,民國護臺灣》 今年是臺灣光復75週年;今天是國父誕辰155週年。 國父孫中山先生與臺灣的深厚淵源,1894年國父在美國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決心推翻滿清、建立民國,就是因為腐敗的清廷在甲午之戰慘敗給日本。1895年4月清廷簽署《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日本,更使國父決心採取革命行動,當年10月就發動第一次廣州起義。 1897年國父命陳少白、楊心如等同志來臺,結合臺北大稻埕茶商吳文秀等成立興中會臺灣分會。國父一生三度來臺,1900年曾在臺北長沙街與臺灣志士共謀惠州起義。1913年8月,「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大總統失敗後,國父於赴日本途中抵臺,秘密會見翁俊明、蔣渭水、羅福星、廖進平等同志,瞭解臺灣詳情。廖進平捐贈六萬日圓,資助活動費用,國父則回贈一瓶威士忌酒作為紀念。1911年329黃花崗之役,羅福星、許贊元兩位志士都是臺灣人,殉難的留日學生林覺民,也是靠板橋實業家林熊徵捐助路費,才能搭船到廣州參加起義。臺灣人出錢出力,犧牲奮鬥,在關鍵的黃花崗之役沒有缺席! 1912年民國成立,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曾向中外記者宣示:「如不能收復臺灣,即無法立於大地之上」。赴南京參加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的羅福星,在戴傳賢引見下晉見國父。戴傳賢回憶,國父告訴羅福星:「不收回臺灣,對不起國人」。自此之後,國父多次在公開演說中強調「臺灣」為「失地」。1936年與1938年,先總統蔣公也曾兩度闡述國父的遺志為「恢復高(麗)臺(灣)、鞏固中華」。 1925年3月12日,國父病逝北京。3月24日,臺灣民眾在臺北舉行一場追悼會,傾盆大雨的夜裡,三千人擠滿會場。國父出殯時,北京大學臺灣同學會的致悼輓聯為「三百萬臺灣剛醒同胞,微先生何人領導;四十年祖國未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足見當時臺灣民眾對國父的景仰。 國父投身革命,與「甲午戰敗」、「乙未割台」息息相關;失去臺灣可說是國父革命的起點。如果沒有國父革命,就沒有中華民國誕生;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臺灣光復,也就沒有臺灣今天的民主、自由與繁榮。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高雄阿公店大屠殺也是穿脊椎骨,押解到挖好的坑子邊上砍頭的, 日奴台奸把南部人洗腦的非常成功,渾人多。 台灣第一個被迫抗日的簡大獅,也是家裡婦女被要求慰安,不從,全家32口被殺,台灣人的記憶真是太差了。 ===========宋國誠 -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宋國誠教授 (真實的台灣史) 在政大念書的時候. 宋國誠和黃宗文寫了(新生代的吶喊) 支持黨外民主運動. 心靈的叛國, 無知的滅史, 不肖的子孫...... 朋友們: 我是一個學者,以研究和教學為職業。我一向不看媒體,因為看了只有讓你心情不好,我一向也不評論時事,因為世事多齷齪。我不反對「民主抗爭」,但當我看到一群反課綱的學生,心靈如此怨恨,史觀如此扭曲,「用抗爭的方式表達他們極端的無知」,「強迫政府接受他們的幼稚」,竟也以此認為「為臺灣做出貢獻」,甚至和王曉波教授辯論:「為什麼刪除日本統治臺灣對臺灣現代化的貢獻」?「有什麼證據證明慰安婦是被強迫的?」。我認為,這些學生已是「心靈的叛國」,「無知的滅史」,甚至已是扭打父母的「不肖子孫」。 我自問我是否有資格發言?我想到,幾年前我曾在世新大學開過一門課:「區域文化史-臺灣文化史」,我在此摘錄課堂講義一段。我使用的絕大多數是「日本文獻」,是日本人自己做出的歷史資料,不是根據所謂的「課綱」。 是的,日據時期日本人開闢阿里山 公路目的(事實也是)在竊運臺灣珍貴的檜木,日據時期日本修築縱貫鐵路的目的(事實也是)在運兵、築工事,日據時期日本修建嘉南大圳的目的(事實也是)在提供日本在南洋作戰士兵的糧食。這些如果叫「日本對臺灣的現代化貢獻」,我可以沒有意見(學術上這叫「殖民現代性」(colonial modernity),但日本人屠殺台灣人(他們是我們這一代臺灣人的祖先),我不得不說。 課程內容: 三,日本屠殺臺民事件 依『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等資料,日本據台後的幾年,至少有下列數件大屠殺: (一)大嵙崁大燒殺 1895年馬關條約後,日軍登陸臺灣。在台北與新竹之間的大嵙崁溪(即現在的大漢溪)沿岸地方,有大嵙崁武生汪國輝、三角湧樟腦製造業者蘇力、樹林地主王振輝等人,各自率領「住民自警團」自衛。7月12日,日軍進軍到該地方,汪等抵抗。7月16日以後,日軍的援軍到來,便展開屠殺。日軍設定大嵙崁以東至三角湧之間的所有村莊,都是抗日的義軍,就下令焚燒大嵙崁街,於是4萬人左右的繁華市街,從7月22日連燒3天,火焰遠遠連燒到三角湧街,20多里不絕,變成滿目淒涼的焦土,共燒毀房屋1500多戶,人民死傷260人。抗日領袖汪國輝,則被日軍以武士道手法斬殺[13] 。 (二)大莆林對婦女暴行 1895年8月30日,日軍進入雲林地方,9月2日到達大莆林,即現今嘉義縣大林鎮。此地的領袖人物簡精華,深知裝備戰力皆非日軍敵手,不忍生靈塗炭而決定放棄抵抗,命令居民清掃道路,提供食物歡迎日軍。不料日軍竟要求簡獻出200名婦女。簡不答應,日軍竟以此強姦殺害簡氏一族婦女60多名。簡氏憤怒,招集雲林民眾,從9月3日開始以弓箭、棍棒、陷阱、土槍,襲擊日軍。後來簡精華受辜顯榮的引誘,忍痛接受招撫,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即自刺左手血管,失血而死於自宅。鄉人感動其忠義,而以「簡忠義」追思[14] 。 (三)蕭壟街慘殺 1895年10月10日,日軍混成第四旅團登陸布袋嘴(現嘉義布袋海口),當地義軍領袖林崑岡,以敢死隊之勢捍衛鄉里。然而武器窳劣不敵,退據蕭壟街(今台南縣佳里鎮)。於是日軍大事搜索,近千名村民躲到溪邊雜樹林的天然溝壑中,因嬰兒哭聲而被發現後,日軍竟派兵分別截住長坑的頭尾兩端,然後亂槍齊放,對著坑內猛烈射擊了近20分鐘。一時淒厲慘叫,呼喊哀號如人間地獄,躲到坑裡避難的臺灣人無一倖免,嬰兒、婦女也無一人得活[15] 。 (四)雲林大屠殺 臺灣中部雲林地方有稱為「大坪頂 」的山地,三面溪谷包圍,東南與險峻的山地連接,地勢險惡,由柯鐵所率領的柯氏家族居住。當日軍從北南下之際,簡義等抗日份子紛紛來此地避風雨。1896年4月1日雲林縣地方被台中縣合併,雲林支廳設於斗六。6月10日,日軍混成第二旅團的守備隊開始進駐雲林地方。當時大坪頂 有抗日份子千餘人聚集,為了誓死抗日,將大坪頂 改稱為「鐵國山」,向全島發出檄文,呼籲將日本人驅逐出臺灣。6月16日,日軍一連隊進入斗六,「鐵國山」的抗日軍避其鋒銳,退入深山。從此一直到6月22日,日軍在雲林地方血腥屠殺,共有4295戶民宅被燒毀,殘殺民眾6000人[16] 。甚至歡迎日軍的約50名順民,亦在被殺之列。 當時的臺灣高等法院院長高野孟矩,對雲林大屠殺事件如此證言:「日軍漫然出兵,費六日時間燒毀70餘個村莊的民宅,殺害良莠不分的民間人士300餘人,而刺激了附近的居民,此完全是此次暴動蜂起的原因。故說有土匪幾百人或幾千人,實際清查則多為良民,父被殺、母被奪、兄被害、子被殺、妻被殺、弟被害而基於憤恨,或家屋以及所藏財產悉被燒盡而喪失寄生之處者。」[17] 1896年7月4日香港英文報紙『Daily Press』披露日軍在6月16日到6月22日的雲林大屠殺事件[18] ,於是引發國際間注意日軍殘酷屠殺台民的事實[19] 。日本政府即不斷訓令有關單位取消香港新聞有關土匪的報導,請拓植務次官將事實刊載在外事新聞[20] 上,在外國新聞上隱瞞此事。但是以雲林大屠殺為契機,臺灣各地連鎖性地爆發對日本統治的不滿,並在各地興起抗日運動。在國際輿論壓力下,第二任臺灣總督桂太郎被迫下台,很諷刺的,就任的第三任總督乃木希典正是甲午戰爭旅順大屠殺中應負責的旅團長。 (五)阿公店大屠殺 有人歌頌第四任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是「臺灣現代化」的催生者,他們是對台施行「懷柔政策」的「能吏」,但是忽略了他們有日本武士道殺人如麻的本性,以大屠殺鎮壓抗日台民,確立其統治臺灣的基礎。兒玉於1898年就任臺灣總督,決定自11月12日展開對臺灣中南部抗日軍的大規模攻擊,日本人稱為「大討伐」。此次「大討伐」,依台南縣知事提出給臺灣總督的報告,殺害人數達2,053人,傷者不計其數。民宅燒毀數,全燒毀2,783戶,半燒毀3,030戶。家屋的全燒、半燒,家財的燒毀等的損害,依當時幣值達38,000餘日圓[21]。尤其是受害最殘酷的阿公店地方,有居住安平、打狗(高雄)的外國人,對日軍的殘暴議論紛紛,英國長老教會 牧師福格森(Duncan Ferguson)等,即向『香港日報』(Daily News)投書,提出日軍喪失人性大屠殺的人道問題,鬧成國際輿論的交相指責[22] 。 (六)歸順式場誘殺慘案 兒玉與後藤對付臺灣中南部的抗日勢力,除了以軍警大規模「討伐」之外,又使用招降的誘殺策略。這就是所謂「土匪招降策」,其策畫者就是兒玉總督,而參與立案者為後藤民政長官、總督府事務官為阿川光祐、策士為白井新太郎[23] ,其中以雲林的騙殺抗日軍最駭人聽聞。於是1902年,斗六廳長荒賀直順與警務課長岩元知密謀招降殺戮的計畫[24] 。 5月14日,斗六廳長荒賀與該地守備隊長、憲兵分隊長密議在5月25日舉行歸順典禮騙殺。5月18日岩元警務課長召集林圯埔、崁頭厝、土庫、他里霧、下湖口五位支廳長,指示舉行歸順典禮的真意與處置順序,並決定斗六、林圯埔、崁頭厝、西螺、他里霧、內林的6個地方為式場,並命各支廳長好好準備[25] 。 即對於表示投降的抗日各領袖,表面上善用甘言,允許他們歸順,內心則企圖徹底剿滅,所以訂定是年5月25日,約張大猷以下265名抗日分子,聲言分別在6處舉行歸順式。即:一、斗六式場60餘人,二、林杞埔式場63人,三、嵌頭厝式場38人,四、西螺式場30人,五、他里霧式場24人,六、林內式場39人,然後用機關槍,於6個地方同時全部殺戮[26] 。這種誘降,欺騙殺戮的事跡,日人製造口實,僅說明為:5月25日,在歸順式場妄動,所以一齊殺戮。而遮掩騙殺的事實。 (七)噍吧哖大屠殺 又如1915年余清芳以台南的西來庵「食菜堂」為中心推展抗日運動的時候,日軍警以誘殺詭計,將台南噍吧哖(玉井,日語唸tamai)附近的後厝,竹圍、番仔厝、新化、內庄、左鎮、茶寮等二十多位村落居民3200餘人,不分老幼,依次殺戮[27] 。日人對於這種慘絕人寰的大凶殺,極盡隱密的能事,例如秋澤次郎著『臺灣匪誌』,除了喋喋不休的敘述「匪徒的暴動」和「聖恩洪大無邊」,以外,就沒有把前述的騙殺事實提起,但是從其文中,亦可以窺視騙殺的蛛絲馬跡。例如書中說:「如此,殘匪誘出終了以後,總督府認為他們之中罪狀最重,不能溯及大正4年11月的大赦恩典者,縱使投降,如全免刑責則有枉國法,有傷國家威信,所以對他們必須嚴肅的處刑。[28] 」,抗日領袖江定等,就是這樣被誘降,然後處死的。 後藤新平在其『日本植民政策一斑』公開說,在他統治臺灣的五年間,依法「殺戮匪徒數」就達11,950人[29] 。日本所謂的「匪徒」,不用說,全都是「抗日」的臺灣人。 依台北市文獻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國璠編著的『臺灣抗日史』,「臺灣淪於日人之手,垂五十有一年……我同胞慘遭屠殺總數,約近四十萬人;焚燒房屋僅乙未年(1895年)內即達三千餘所,至於婦女之被淫虐,丁壯之被奴役,其在精神上之損失,更是難以估算」。[30] 」 現在日本的右翼份子常歌頌日本的50年臺灣殖民地統治的成功為「現代化」,有許多臺灣學者追隨著說,臺灣的「殖民地化」也就是「現代化」。如果臺灣割讓日本後日本武士道在台發威,臺灣才能有「現代化」成果的話,不是等於說臺灣人是賤骨頭,臺灣人自己沒有「現代化」的能力嗎? 注釋: [13] 杉浦和作『明治二十八年臺灣平定記』台北、1896年、頁71;日本參謀本部編 『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戰史』,許佩賢譯『攻台戰紀──日清戰史、臺灣篇』;台北、遠流、1995年、頁184-193;許佩賢譯『攻台見聞──風俗畫報、臺灣征討圖繪篇』台北、遠流、1995年、頁150-152;許世楷『日本統治下臺灣—抵抗彈壓—』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年,頁50-51。 [14] 『攻台戰紀』頁248-253;『攻台見聞』頁294;『讓台記』頁60、頁63、頁64-65;『瀛海偕亡記』頁11、頁15;姚錫光「東方兵事紀略、臺灣篇上」、收入『台海思慟錄』頁61;洪棄生『瀛海偕亡記』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頁24-25。 [15] 『攻台見聞』頁422;『讓台記』頁69-70。 [16] 臺灣總督府『陸軍幕僚歷史草案』卷一,6月21日條;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上卷(東京、綠蔭書房、1986年、復刻版),頁432、頁436。 [17] 苫地治三郎『高野孟矩』1897年、頁252-253。 [18] 『臺灣史料稿本』卷六,頁58。 [19]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上卷,頁436;『公爵桂太郎傳』乾卷,頁735。 [20]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23卷永久乙種第十門軍事,明治29年7月11日。 [21]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上卷,頁512。 [22]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上卷,頁512。 [23] 臺灣總督府法務部編纂『臺灣匪亂小史』台北、台南新報支局、1920年,頁22。 [24]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上卷,頁454。 [25]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上卷,頁457。 [26] 『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上卷,頁460-461。 [27] 『南投縣革命志稿』,頁176-181。 [28] 秋澤次郎『臺灣匪誌』台北、杉田書店、1923年、頁295。 [29] 後藤新平『日本植民政策一斑』東京,拓植新報社,1921年,頁27-28。 [30] 王國璠編著『臺灣抗日史』(甲篇)台北文獻委員會,1981年,頁327。 [31] 石井滿『新渡戶稻造傳』東京,關谷書店,1934年,頁172-173。 [1][32] ジョージ∙M∙大城「メリー∙P∙E∙新渡戶―戰前の國際人新渡戶稻造の妻」,『新渡戶稻造研究』第八號(1999年)頁143-166。 [33] 新渡戶稻造著、矢內原忠雄譯『武士道』東京,岩波書店, 1969年,頁11。 至於有關慰安婦部分, 就看看這些圖片吧! 附注:日本《廣辭苑》對「慰安婦」一詞的解釋為「隨軍到戰地部隊,安慰過官兵的女人」。什麼叫「安慰」?唱歌跳舞嗎?更多的日本學者給「慰安婦」一詞作的定義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迫為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充當性奴隸的婦女,是日本軍隊專屬的性奴隸。 http://blog.xuite.net/envjames/twblog/330193262-%E7%9C%9F%E5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Broken Heart)(loud volume)(hiding)(it's not fair)(skull)(Facemelt)(snake)(wolf face)***台灣大屠殺***歡迎轉載分享,讓年輕一代認識日本據台時的血腥歷史 🔺「大嵙崁(大溪)大燒殺」 嵙崁大燒殺 日軍下令焚燒大嵙崁街,於是4萬人左右的繁華市街,從7月22日連燒3天,火焰遠遠連燒到桃園三角湧街,20多里不絕,變成滿目淒涼的焦土,共燒燬房屋1500多戶,「人民死傷22260人」。抗日領袖汪國輝,則被日軍以武士道手法斬殺。 🔺「雲林大屠殺」 日本事後自己統計報告計焚燬村莊五十六處,縱火民房四千九百二十五戶,無辜百姓逾三萬名無端被殺,受害範圍廣及五十餘村莊。斗六街及石龜溪莊遭受最為慘重。進攻鐵國山之兒玉中隊,自林杞埔(今南投縣竹山鎮)撤回雲林時,沿途縱火,九芎林、石榴班、海豊崙各莊盡成焦土 🔺「彰化大屠殺事件 」 總督兒玉源太郎及民政局長後籐新平在以欺瞞的「招降政策」來配合作業。到了十一月展開在台中縣及臺南縣的軍事大掃蕩,各地報來的成績有: 🔺●台中縣的「大掃蕩」乃是十一月十二日開始、至二十三日終止。在這十二天之間:被日軍殺害者6280人、被捕下獄3324人 🔺「嘉義大屠殺事件 」 "大莆林大屠村1895年8月30日,日軍進入雲林地方,9月2日到達大莆林,即現今嘉義縣大林鎮。此地的領袖人物簡精華,深知裝備戰力皆非日軍敵手,不忍生靈塗炭而決定放棄抵抗,命令居民清掃道路,提供食物歡迎日軍。不料日軍竟要求簡獻出200名婦女。 簡不答應,日軍竟以此姦殺簡氏一族婦女120多名。更甚著,多名婦女生殖器遭削尖的竹片貫穿,連腸子都拉出體外。日軍進行大規模屠村暴行,村內4500人 不男女老少幾乎全遭滅口,日軍將參 與偷襲行動的壯丁以鐵釘固定脊椎,活活剝取人皮。簡精華不願被擒受辱,即刻自刺左手血管,失血而死於自宅。倖存鄉人感動其忠義,而以「簡忠義」追思。 🔺「臺南大屠殺」被日軍殺害者10053人,被捕下獄3043人。 3• 被焚燒民房5813幢。 🔺「高雄大屠殺」 (阿公店(岡山)大討伐) 兒玉於1898年就任台灣總督,決定自11月12日展開對台灣中南部抗日軍的大規模攻擊,日本人稱為「大討伐」。此次「大討伐」,依台南縣知事提出給台灣總督的報告,殺害人數達11,053人,傷者不計其數。民宅燒燬數,全燒燬3,783戶,半燒燬 4,030戶。家屋的全燒、半燒,家財的燒燬等的損害, 依當時幣值達38,000餘日圓。 🔺「屏東大屠殺」 蕭壟大屠殺 日本少將貞愛親王的混成第四旅團,由嘉義縣布袋口登陸,隨後往臺南縣北門等地推進,沿途焚燒民宅,從海、陸合擊臺南、蕭柯街慘殺:1895年10月10 日,日軍混成第四旅團登陸布袋嘴(嘉義地方),近萬名村民躲到溪邊雜樹林的天然溝壑中,因嬰兒哭聲而被發現後,日兵分別截住長坑的頭尾兩端,然後亂槍齊 放,對著坑內猛烈射擊了近2小時。人無一倖免,嬰兒、婦女也無一人得活,田舍人畜全被夷平,日軍並捕捉村人活活截割耳、鼻、舌、眼裝飾配刀邊充當戰利品。此役殺戮臺灣人27000 🔺西來庵大屠殺 1915年,臺南焦吧哖(玉井,日語念tamai)附近的後厝,竹圍、番仔厝、新化、內莊、左鎮、茶寮等二十多處村落』,屠殺18000餘人,閩南籍佔半數人口,不分老幼,依次殺戮。日軍警又特別活捉身體瘦弱的村人,關入豬籠加以戲弄,毆打、潑 糞、浸水最後任由餓死,並將骨瘦如柴的屍體棄置玉井廣場示眾,以殺雞儆猴。 🔺「太魯閣、霧社大屠殺 」 總督府調集軍隊、警察二千餘人,使用轟炸機、毒氣等,展開強力鎮壓。霧社原住民經五十餘日抵抗,終告失敗,原有人口一千四百人,僅剩五百人。 兒玉總督發布非常殘酷的「匪徒刑罰令 」,對付本省同胞。
    4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大台北一日生活圈古街古城的前世今生」 認識鄉土十一天十夜免費走讀活動 一、源起: 由於原訂2021年5月舉行為期四天的台北古蹟巡禮四天三夜免費古蹟走讀,因新冠疫情升為三級而被迫延期至今仍未舉辦,為慶祝目前疫情緩和,除了重辦原延期的四天三夜的台北市走讀之外,更擴大為從五月二十日(週六)起至五月三十日(週二)為止,一連十一天十夜的「大台北一日生活圈古街古城的前世今生」的免費古蹟走讀。在這十一天當中,將由北到南依序從基隆、淡水、北投、士林、大稻珵、艋舺、台北府城、新莊、板橋土城、桃園,最後到新竹,由現任台北市觀光委員會委員的吳武明博士帶領大家到各地古蹟走讀。本走讀活動不但讓大家認識自己居住鄉土的前世今生,充實對歷史與地理的知識,更可藉步行健身,吳博士已在全台及金馬澎湖各地、日本、大陸、歐洲十七國等地辦理多次的免費古蹟走讀,累計已有數千人參加,是非常受歡迎的益智又健身的活動。 二、報名: 為慶祝疫情結束,本次走讀活動特別開放任何人均可報名參加(不限讀書會會員,也不限當地居民,更歡迎所有在學生與教師參加),且完全免費 (食宿及公共交通請自理),可擇日擇地,不需全程參加,歡迎踴躍報名。如欲報名(不需指定參加日期),請掃描以下條碼,即可進入報名群組完成報名。報名之後會在群組中公告參加事宜。(手機請先將條碼存到相簿,再依疫情期間到商店實聯制的掃描方式,先按line 左下角的主頁符號,再按右上角第二個的人像+號,就會看到加入好友的畫面。再按中間的行動條碼,然而當出現掃瞄鏡頭畫面時,不是掃描商店的條碼,而是要選鏡頭右下方的條碼符號,再選剛存到相簿的條碼,就可以加入群組) 走讀遊程: 第一天:5月20日 (週六) 基隆老街的的前世今生 (全程步行及搭火車) 10:30 基隆火車站 (南出口) 集合 基隆市位於台灣最北端,古名雞籠。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文獻已出現「雞籠山」、「雞籠嶼」等名詞,不過當時中國並未將台灣當作中國領土,因此只有少數漢人移墾台灣。基隆的都市發展主要始於清朝,清康熙22年(1683年)台灣納入中國版圖,基隆的開發於嘉慶年間進入繁盛時期。1723年,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並興建崁仔頂街,成為今日基隆的市中心,至今仍保有崁仔頂的漁貨交易市場。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後,美國海軍調查到雞籠擁有豐富的煤礦層及優良港灣,建議其政府派軍佔領,在鴉片戰爭時也有英國軍艦前來叩關。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治台轉趨積極,將「雞籠」改名為「基隆」,取「基地昌隆」的吉祥意義。清光緒十年(1884年),法國要求清廷自安南(越南)撤兵,在邊境發生軍士間的衝突,而引發中法戰爭。法國軍隊攻佔基隆達8個月,以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 上午行程 1. 劉銘傳隧道(1890年) 2. 平安宮 (1796年) 3. 獅球嶺砲台(1884年) 4. 基隆城隍廟(1887年) 5. 慶安宮(1780年) 6. 崁仔頂 (1723年) 7. 奠濟宮 (1875年) 8. 昭忠祠遺址 (1877年) 9. 佛光山極樂寺(1905年) 午餐(自理) 信二路停車場附近 14:00 信二路停車場 (信二路大廳前) 集合 下午行程 10. 基隆主普壇暨中元祭祀文物館 (1855年) 11. 中正公園 12. 二沙灣砲台(1841年) 13. 中法戰爭紀念園區 (1884年) 14.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 15. 暖暖義應塔(1885年) 16. 暖暖安德宮(1801年) 17. 金山寺清法戰爭古戰壕遺址(1885年) 第二天:5月21日 (週日) 淡水古街的前世今生 (全程步行及搭捷運) 10:30 台北捷運淡水站 (2號出口) 集合 淡水原名滬尾,位於台北淡水河出口,很早就有漢人和原住民居住。1628年西班牙人在淡水建立聖多明哥城,1637年才撤離淡水。1642年,荷蘭攻下雞籠後,開始在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建安東尼堡。清咸豐8年(1858年),清政府因英法聯軍戰敗後與英、法分別簽訂《天津條約》,於咸豐11年(1861年)議定滬尾作為通商碼頭,外國貿易商眾多,淡水成為富有異國風情的繁榮小鎮。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間,清朝和法國爭奪越南主權而爆發戰爭。法軍於1884年10月派戰艦攻下雞籠(今基隆)後,即進犯滬尾。由於先前清朝面對英法聯軍的戰敗,當時淡水的外國人都認為法軍數小時就可以佔領淡水。督軍的清軍主帥劉銘傳與鎮守滬尾的湘軍將領孫開華、淮軍將領章高元卻在全台首富板橋林維源的捐資僱工、改變地形地貌情況下,據守外城岸的工事,並反攻登陸的法軍,終於擊潰法軍,是中國面對歐洲列強侵略戰爭以來,首次戰勝列強之一的法國,讓國人能永遠記得祖先以智慧及血汗所寫下這段光榮的民族歷史,重建了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因此更具歷史價值。 上午行程 1. 滬尾湖南鄉勇古蹟園(1881年) 2. 鄞山寺(1823年) 3. 和衷宮(1857年) 4. 聖江廟(1814年) 5. 義應宮遺址 6. 晉德宮助順大將軍爺廟(1841年) 7. 淡水龍山寺(1858年) 8. 淡水清水巖(1937年) 9. 福佑宮(1772年) 10. 淡水紅樓(1895年) 11. 滬尾偕醫館(1879年) 12. 馬偕博士租屋發跡地(1872年) 午餐(自理) 淡水紅樓附近 午餐後14:00 得忌利士洋行 集合 下午行程 13. 得忌利士洋行(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故事館) 14. 外僑墓園 (清代) 15. 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1870年) 16. 真理大學牛津學堂舊址(1882年) 17. 馬偕故居(1875年) 18. 聖安東尼堡(1644年) 19. 淡水海關碼頭(1861年) 20. 清水雷營遺址(1884年) 21. 油車口忠義宮-蘇府王爺廟(清道光年間) 22. 滬尾砲台(1886年) 23. 清法滬尾之戰古戰場(1884年) 24. 大庄萬善堂(1884年) 25. 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外城岸遺跡(1884年) 26. 清法滬尾之戰法軍登陸處(1884年) 27. 淡水漁人碼頭 第三天:5月22日 (週一) 北投溫泉的前世今生 (台北北投) 全程步行 . 上午 10:00 在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唭哩岸站一號出口 北投地區位於台北市最北方,由於位於大屯火山的南側,因此自古就以溫泉聞名。早在清光緒20年(1894年),德國商人為採購硫磺(火藥的原料),發現了溫泉的療效,即首先在今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所在地開設溫泉俱樂部。愛泡湯的日本人於1895年佔領台灣之後,總督樺山資紀就在1895年11月到北投視察,今北投溫泉博物館旁的北投溪就漸漸形成湯瀧浴場。1896年,日本人平田源吾在今加賀屋現址旁設立天狗庵旅舍,是台灣第一家溫泉旅社。當時由於基隆港尚未整建,只能以淡水港為主要運輸港口,因此拆除了清治時期興建的舊鐵軌,改鋪設台北到淡水的鐵路,於1901年通車。除了大量運輸台北往來淡水港的物資之外,也帶動了台北與淡水之間的北投溫泉鄉的發展。1905年(明治35年),建了普濟寺,供奉湯守觀音,以保祐當地溫泉業。1913年(大正2年)6月,日本政府台北州廳主導下,依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格局興建了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今北投溫泉博物館),是當時日本最富盛名,規模最大的公共溫泉浴場。 . 上午行程 1. 北投慈生宮 (1669年) 2. 新北投火車站 (1916年) 3. 瀧乃湯溫泉 (1901年) 4. 北投溫泉博物館 (1913年) 5. 北投于右任避暑別館 (1930年) 6. 地熱谷 7. 北投溫泉俱樂部遺址 8. 星乃湯遺址 (1901年) 9. 吟松閣 (1934年) 10. 北投普濟寺 (1905年) 11. 北投鳳凰閣溫泉會館 午餐 (自理) 午餐後下午14:30 在新北投捷運站集合 下午行程 12. 張學良北投故居 (1960年) 13. 北投中和禪寺 (1931年) 14. 十九世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 (1957年) 第四天:5月23日 (週二) 芝蘭街的前世今生 (台北士林) 全程步行 . 上午 9:40 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芝山站1號出口前集合 . 士林地區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會合處,清初為芝山岩文化發源地,稱為「八芝蘭」。早在清康熙48年 (1709年),漢人即在附近拓墾。八芝蘭前臨雙溪,後有劍潭山,距離基隆河較遠,地勢高不易淹水,取水也方便,都是八芝蘭優質的生活條件。康熙末年有大量漳州移民入墾,並於雍正 2 年 (1724 年) 形成店仔街。雍正 5 年 (1727 年) 業戶吳廷誥、曹朝招、賴玉蒼增建店屋,形成八芝蘭街區。乾隆6年(1741年),漢人自下樹林埔地遷到此地營造街區,改名芝蘭街。到了乾隆 28 年(1763 年),士林已成為台北盆地的四大市街之一,因而古蹟眾多。 上午行程 1. 芝山巖遺址 (距今7000年) 2. 芝山巖隘門(1848年) 3. 芝山巖惠濟宮 (1752年) 4. 芝山巖大墓公 (1786年) 5. 芝山巖老樟樹 (300餘年) 6. 六氏先生墓 (1896年) 7. 學務官僚遭難之碑 (1896年) 8. 芝山巖神社遺址 (1930年) 9. 神農宮 (1728年) 10. 有應公媽廟 (1724年) 11. 大東路圓環何氏家族宅邸(1925年) 12. 慈諴宮 (1796年) 午餐 (自理) 士林 . 下午14:30 集合地點在 捷運劍潭站1號出口 下午行程 13. 台灣神宮遺址 (圓山大飯店) 14. 臨濟護國禪寺 (1900年) 15. 圓山別莊( 1914年) 16. 圓山遺址 (西元前3300年至西元前2500年) 17. 忠烈祠 18. 七海寓所 19. 劍潭古寺 (1773年) 第五天:5月24日 (週三) 台北大稻珵的前世今生 (全程步行) 9:40 台北火車站 (北二門室內) 集合 . 大稻埕位於舊台北城的北方,因居民在此地設立公共的曝稻大埕,供稻米收成時曬穀,故得名大稻埕,範圍約為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西臨淡水河,東至中山北路。咸豐元年(1851年)泉州府同安縣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洗劫,自雞籠(今基隆)遷至大稻埕經商並開設店鋪,開始了大稻埕的商業活動。咸豐三年(1853年)三邑人與同安人為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發生頂下郊拚分類械鬥事件,下郊的同安人無力抵抗,於是帶著自身信仰的霞海城隍敗逃至大稻埕。之後因艋舺河道日漸淤積,加上當地居民排外,因此從艋舺被趕到大稻埕的同安人由於較能接受洋人在此設立洋行,大稻埕的河道尚未淤積。因而大稻埕碼頭即逐漸代替了艋舺,成為台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其中以茶葉與布料的貿易為主。大稻埕的茶葉貿易在洋行的帶領下,不僅市場擴大,更造就驚人的財富與繁榮。不過之後大稻埕因淡水河淤淺,也逐漸失去了河港的功能,大稻埕密集的舊建築很難進行都市更新,因而成為台北市的老舊市區。不過反而因禍得福,保存下大量的古蹟。 . 上午行程 1. 北門口福聚宮(1870年) 2. 劉銘傳建大稻珵火車站遺址 (1891年) 3. 六館街租賃屋 (1884年,板橋林本源家族所建) 4. 六館街洋樓 (1884年,板橋林本源家族所建) 5. 和德祠 (1823年) 6. 瞿公真人廟 (1887) 全台首富林維源求子傳奇 7. 台灣民眾黨成立總部遺址 (1927年蔣渭水成立的台灣民眾黨總部) 8. 蓬萊閣遺址 (1928年蔣渭水在此舉辦「台灣工友總聯盟成立大會」) 9. 台北法主公廟 (1878年) 10. 天馬茶房 ( 228事件引爆點) 11. 蔣渭水文化書局遺址 (1926年) 12. 蔣渭水大安醫院遺址 (1916年,蔣渭水是中國同盟會台灣分會會員) 13. 春風得意樓遺址 (蔣渭水1920年入股經營) 14.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1859年) 15. 屈臣氏大藥房 (1917年) 16. 永樂座遺址 (1924) 蔣渭水告別式在永樂座舉行 17. 良德茶行舊址 (1880年,加入興中會的首位台灣人吳文秀創設) 18. 李臨秋故居 (望春風作詞) 19. 李春生紀念教堂 (台北第二富豪李春生1900年接待孫中山,並提供惠州起義指揮所44天) 20. 吳文秀故居 (吳文秀是加入興中會的首位台灣人) 21. 港町文化講座舊址 (蔣渭水辦演講的地方) 22. 陳天來故居 (1920年) 午餐 (自理) . (一) 永樂雞捲大王 延平北路二段50巷6號 (二) 佳興魚丸店 延平北路二段210巷21號 (三) 慈聖宮前排骨大王 保安街49巷 (四) 呷二嘴(冰店) 甘州街34號 下午14:30 集合地點在 第一劇場遺址 下午行程 23. 第一劇場遺址 (1935年,陳天來所建) 24. 葉金塗舊宅 (1926年) 25.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1933年,蔣渭水四次被關在此,有蔣渭水別莊之稱) 26. 台北城古城牆遺跡 (1932年) 27. 台灣文化協會創始地 (1916年,台灣文化協會創始人蔣渭水是中國同盟會台灣分會會員) 28. 江山樓遺址 (蔣渭水1923年在此舉辦入獄餞別會和同獄會) 29. 大稻埕教會 (1915,台北第二富豪李春生所建) 30. 台北第二富豪李春生舊宅 31. 大稻埕慈聖宮(1864) 32. 安西街132號宅邸 33. 迪化街十連棟 (1912) 34. 大橋頭福德廟 (1777) 35. 枋隙教會舊址 (1885) 第六天: 5月25日 (週四) 台北府城的前世今生 (全程步行) 9:40 台北火車站 (北二門室內) 集合 . 台北府城是清朝所建的中式城池,於光緒八年(1882年)開工,光緒十年(1884年)完工。石質的城牆涵蓋面積達1.4平方公里,設有東門、西門、南門、小南門、北門,由於是台北府所在,又稱為台北府城。清光緒十三年台灣建省,劉銘傳為第一任巡撫,除於今延平南路、武昌街口附近蓋台灣巡撫衙門外,並另於今中山堂附近蓋台灣布政使司衙門(掌管錢糧、兵馬、民政等事務)。此外,也在台北城內蓋了台北府文廟、台北府武廟、台北大天后宮及台北府縣城隍廟等四大官祀廟宇。台北城完工之際,城內陸續動工的文廟、武廟、廣澤尊王廟、城隍廟、天后宮及台灣巡撫衙門、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台北府衙門、淡水縣衙門等各級官署都陸續落成,此時台北城已取代台南,正式成為全台的宗教與政治中心。光緒13年(1887年),台灣建省。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非常重視台北城的發展,大力推動台北城的現代化公共設施,如郵政、電報、衛生、飲水、照明等。台北城除了政府衙門有電燈可使用外,西門街、新起街等也設有街燈,開當時全中國電力照明的先例,台北城的現代化高居全中國之冠。光緒十八年(1892),台灣巡撫邵友濂為接待大陸來台視察的中央官員,又在布政使司衙門西側隔鄰興建欽差行台一座,供官員住宿或迎賓會席之用。 日本於1895年佔領台灣之後,即開始拆除城牆,到明治37年(1904年)年底時,所有城牆與西門均遭拆卸,城內許多清朝留下的建築也遭到拆除,只有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等四座城門被保留。然而無論是清朝、日據時代還是今日,台北城內城區內一直都是台灣重要政府機關的所在地。清朝的文武廟街和府前街(指台北府前方)就是今重慶南路,撫台街就是今延平南路,北門街是今博愛路,石坊街和西門街是今衡陽路,府直街是今開封街,府後街(指台北府後方)則是今館前路,都是非常多古蹟或遺址的地區。 清朝台北城原只涵蓋今中山南路以西、忠孝西路以南、中華路以東及愛國西路以北地區,不過由於鄰近台北城東、城南的地區也有部分歷史古蹟,因而併入成為台北城周圍地區加以介紹。. 上午行程 1. 逸仙公園 (孫中山1913年住梅敷屋) 2. 台北州廳 (1915年) 文藝復興式 3. 台北府考棚行署遺址 (1880年) 4. 淡水縣衙(1887年)及明道書院(1893年)遺址 5.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1916年) 6. 台大醫院舊館 (1897年) 7. 台北賓館 (1899年) 8. 台北府城東門 (1882年) 9. 日本曹洞宗台灣別院鐘樓 (1908年) 10. 中正紀念堂 (1980年) 11. 台北府城南門 (1882年) 12. 台灣總督府菸酒專賣局 (1913年) 13. 孫運璿故居紀念館 (1980-2006) 14. 欽差行台 (1928年) 15. 台北府文廟遺址 (1884年) 16. 台北府武廟遺址 (1889年) 17. 台灣總督府 (1919年,今總統府) 18. 台北天滿宮遺址 (1912年) 19. 急公好義坊 (1887年) 20. 新公園福德宮 (清嘉慶年間) 21. 台北大天后宮遺址 (1888年) . 午餐 (自理) 午餐後 14:00 在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前集合 . 下午行程 22.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 (1915年) 23. 廣澤尊王廟遺址 (1884年) 24. 台灣省城隍廟 (淡水縣知縣衙門遺址1876) 25. 台北府衙遺址 (1876年) 26. 台北府城北門 (1884年) 27. 北門郵局 (1928年) 28. 撫臺街洋樓 (1910年) 29. 台北府縣城隍廟遺址 (1881年) 30. 台灣巡撫衙門遺址 (1893年) 31.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遺址 (1887年) 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 32. 欽差行台原址 (1892年) 33. 台北府城西門遺址 (1882) 34. 番學堂遺址 (1890年) 35. 西學堂遺址 (1890年) 36. 登瀛書院遺址 (1890年) 37. 台灣高等法院民事庭大廈 (2004年) 38. 台北府城小南門 (1884年) 第七天:5月26日 (週五) 台北艋舺的前世今生 (全程步行) 9:40 台北火車站 (北二門室內) 集合 . 艋舺位於台北舊城的西部,今名萬華,為台北市的發源地,最古老的市街在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淡水河邊)。清康熙48年(1709年),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而漸成聚落,當時平埔族人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蕃薯等農產品與漢人交易,而獨木舟在平埔族語言中發音為Banka,漢人乃音譯為「艋舺」。之後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代與台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台灣三大城鎮,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上午行程 1. 台灣博物館鐵道部 (1918) 2. 台北接官亭(魯班廟)遺址 (1885) 3. 台北機器局遺址 (1885) 4. 西寧南路14-3號店屋 (1956年) 5. 東本願寺遺址 (1928年) 6. 慈雲寺 (1840年) 7. 漢口街 2 段 125 號店屋 8. 晉德宮 (1765年) 9. 西門町 (1922年) 10. 台北天后宮 (1746年) 11. 台北稻荷神社遺址 (1910年) 12. 西門紅樓 (1908年) 13. 孫中山惠州起義指揮所遺址 (1900年) 14. 西本願寺 (1931年) 15. 台北法華寺 (1897年) 16. 艋舺長老教會 (1876年) 17. 艋舺清水巖 (1790年) . 午餐(自理) . (一) 何家排骨酥 (排骨酥雞絲麵) 貴陽街110號 (二) 三味食堂日式料理 (超級巨無霸鮭魚手握壽司) 貴陽街2段116號 (空間大,但是太熱門) (三) 艋舺清水巖 (祖師廟)附近餐廳 . 午餐後下午14:00 在艋舺清水巖前廣場集合 下午行程 18. 艋舺水仙宮遺址 (1736年) 19. 艋舺福德宮 (1720年) 20. 艋舺龍津宮 (1825年) 21. 艋舺青山宮 (1854年) 22. 寶斗里青雲閣 (1920年) 23. 艋舺金義宮 (清嘉慶年間) 24. 艋舺啟天宮 (1842年) 25. 學海書院遺址 (1843年) 26. 艋舺龍山寺 (1738年) 27. 青草巷古街 (1895年) 28. 艋舺地藏庵 (1760年) 29. 艋舺水仙宮遺址(清乾隆初) 30. 老松國小 (1896年,世界最大的小學) 31. 清艋舺陸路中軍守備署遺址 (1808年) 32. 艋舺金門館 (1808年) 33. 剥皮寮古街 (1763年)
    10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