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現有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首例!打高端後身體不適 網路專欄作家隔日亡 高端疫苗昨天正式開打,一名陸姓網路專欄作家昨天打完疫苗後,今天上午身體不適,送醫後在到院前死亡,但詳細死因是否與疫苗有關仍待釐清 bit.ly/3kguOMd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建議別打 高端疫苗.作家打高端後亡 桃園一名網路專欄作家陸之駿昨日施打後,今早出現不適症狀且沒有呼吸、意識,被緊急送醫,但到院前已死亡, https://www.msn.com/zh-tw/news/national/%e4%bd%9c%e5%ae%b6%e6%89%93%e9%ab%98%e7%ab%af%e5%be%8c%e4%ba%a1-%e6%9c%80%e5%be%8c%e7%99%bc%e6%96%87%e6%9b%9d%e5%85%89%e5%be%88%e6%a6%ae%e5%b9%b8%ef%bc%81%e5%92%8c%e8%94%a1%e7%b8%bd%e7%b5%b1%e5%90%8c%e6%a2%af%e6%89%93/ar-AANF31U?ocid=ientp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時論廣場》這個政府的心是鐵做的(楊渡) 18:132022/05/10 孩子的學校打算遠距教學,問他學校宿舍還可以嗎?有沒有人確診?他說:「同一樓有3、4個確診,都回去了。」「那你要不要回來家裡?」我問。「不要吧,台北那麼多人確診,更危險。」「學校有快篩嗎?你們怎麼知道有沒有人中鏢?」「有症狀再去吧!學校沒說該怎麼辦,只說變遠距教學。」 台北的學校更慘,孩子的同班同學30來個人,有4個確診,5個居家隔離,因為爸媽確診。這些孩子回學校上課只能盡量離遠一點,但同一班能怎麼遠?老師呢?老師萬一感染,會傳給多少班?多少人? 這都是大孩子,如果是小學、幼稚園,打鬧玩在一起,怎麼不互相感染?一個孩子感染,全家感染。這整個社會現在到底有多少人感染啊?防疫指揮官陳時中的那些數目怎麼能信?感染會傳染,憂心更會傳染。每一個人都怕感染到別人,因此希望做快篩,確定自己不會感染他人。 上海小區要出門的人都得做快篩。他們叫「捅鼻子」,回家也要捅鼻子,確認安全,不會感染他人。而台灣呢?一個非常自律的朋友,辦公室有同事確診,他心想家中老母都85歲,不能讓媽媽冒這個險,於是想去買快篩劑,確定安全再回家。結果,跑了5、6家買不到。 整個政府像活在平行宇宙,陳時中居然說:「我已經有了,為什麼要去排隊?」不僅官員,是整個大內宣都在宣傳這樣的思想:「台灣人就是愛排隊,沒事不要去排隊,沒事幹嘛去買快篩劑?」 是啊,大家都希望沒事,問題是有事的人太多了,需要的人都買不到啊!最缺德的是:整個政府從口罩開始,就高喊「國家隊」。民間可以自由生產的便宜貨被政府全面徵用。本來市面不缺的,反而因徵用無法自由銷售,搞得全面缺乏,還變貴。 疫苗也一樣。民間可以申請進口流感疫苗,這是行之有年的規矩。然而對新冠疫苗,政府卻進行全面控制。連民間自己要進口國外已經做好的、世界衛生組織認證的疫苗,政府都禁止。說是為了保護人民的健康。但有保護到嗎?高端疫苗開打時,那個曾幫民進黨說好話,還宣稱很榮幸能跟蔡英文一起打高端的專欄作家陸之駿,隔天就死在高端疫苗上。 控制疫苗,讓老人孩子無依無靠。當全世界都在打疫苗時,台灣人還在等疫苗;當全世界都爭搶疫苗救國民,台灣還在編大筆預算給未曾得到認證的高端。那種圖利與自私,置國民生存權於不顧的嘴臉,只能用孔子的話說:「天厭之!天厭之!」 現在,疫情已嚴重爆發,然後,整個政府張惶失措。連最基本要做檢查的快篩劑都不足,人民依舊跟前兩次一樣,像個一無保護、裸命一條的孩子,面對撲天蓋地而來的病毒。 然而這個政府居然還說:「現在要與病毒共存」。與病毒共存是有條件的,那是要有準備的。國民要打好足夠的疫苗,病患要能迅速快篩,確診要有迅速的安排,治療要有足夠的藥物供應。歐美國家走了那麼久,經驗豐富,大部分國家已經免費供應快篩劑,只要確診,藥房可以提供治療藥物,有些國家,政府還會馬上寄送藥物給患者,自己在家吃。如此,患者就不至於感染更多人。 這些都是事前可以準備好,而且該用的試劑與藥物各國都有經驗,早已充足供應了。但這個政府,花了8400億特別預算,居然沒有準備,還在讓老百姓繼口罩、疫苗之後,排第3次隊,等待快篩劑。而藥物更是缺乏。醫院的醫護人員已經有很多人感染,更累到無法負荷,但這個政府居然說:「我都有了,何必排隊」。然後,國家領導人帶一隻小狗出來玩。是把老百姓看得比狗都不如嗎? 這個政府不是「何不食肉糜」,而是什麼都敢吃,口罩吃,疫苗吃,快篩劑吃,連治療藥物也敢吃。 這個政府吃銅吃鐵,吃到已經鐵了心。它的心,是鐵做的。 (作者為作家)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