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3 則回應1 年前
輝能科技去年跟賓士母公司戴姆勒合作開發,是一間掌握固態電池關鍵技術的公司,這樣優秀的公司,因為「政治關係」現在要到法國去設廠發展了。
而法國總統馬克宏本周還會親自宣布這項計畫,可見法國政府的重視,那蔡政府在幹嘛呢?
事實證明,民進黨執政台灣不再安全,能好好發展的公司都不願意待在台灣,要知道發展電動車是未來趨勢。

現有回應

  • E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輝能官方臉書帳號 5/13 貼文:
    輝能在桃園觀音的超級工廠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正式投產,屆時將會與大家分享更多的好消息,敬請期待👏

    出處

    輝能官方臉書帳號貼文 2023/5/13
    https://pse.is/4ywvdm

    風傳媒/中央社 輝能不只在法國建廠!桃園超級工廠正式投產時間曝光 2023/5/13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790469
    1 年前
    20
  • NX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一、可疑訊息表達「具有關鍵技術之企業出走台灣」,目的使民眾對政府政策之不信任,這是帶有政治目的假訊息及陰謀論陳述。

    二、輝能科技已嚴正澄清,輝能將「不再是台灣公司」消息為為媒體誤植,這是不實訊息。訪談原文為:輝能未來將不僅是一家台灣公司,更必須是國際企業」:輝能不僅僅是台灣公司,也

    出處

    輝能執行長楊思枏稱「不再是」台灣公司 經長:媒體引述錯誤(中央社:2023/5/12)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305120299.aspx
    1 年前
    40
  • Lopi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1)本報導原見於國際知名大媒體 路透社 Reuters。參考[1]. 原報導如下:
    (2)"Because of political issues, our board does not want to enlarge too much capacity there (in Ta

    不同意見

    [1]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energy/⋯um-eyes-overseas-base-france-2023-05-12/
    1 年前
    12(Why?)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一聲驚雷:輝能為避險赴法投資近兩千億 聯合報社論揭露輝能公司為避險赴法投資近兩千億,全文如下: 在固態電池領先群雄的輝能科技,近日宣布在法國投資五十二億歐元(一七四三億元台幣),興建供應電動車用電池的超級工廠,法國總統馬克宏並親赴當地宣布此消息。路透社報導,輝能執行長楊思枏說,董事會因為「政治因素」不想在台灣擴大太多產能,並說「我們不再是一家台灣公司」。此話如同一聲驚雷,引起全台震動。儘管輝能隨即澄清其原句是「我們不僅是一家台灣公司」,但它為避險而赴法投資,如照妖鏡般射穿了蔡政府抗中政策的不智。 位於桃園的輝能科技,許多人可能對它感到陌生,因為它並非股票上市公司,規模也不是太大。有趣的是,法國政府因欣賞其電池技術而極力提供優惠爭取它去設廠,馬克宏更親自歡迎;但在台灣,蔡政府相關官員,例如經濟部長王美花,均不曾造訪過這家公司。蔡政府力拚能源轉型,許多光電及風電公司因此風光無限;但對於極具淨零排碳技術的輝能,卻似乎從未眷顧。其中原因令人費解。 輝能最受矚目的產品是「固態鋰陶瓷電池」,以固態電解質取代液態電解液,克服鋰電池的不穩定性,即使撞擊、彎曲、切開電池,也不會產生火花爆炸,安全性極佳且充電效能優異。原本只是為資通產品或穿戴裝置而設計的電池,因技術卓越,而逐漸受到國外大企業及投資人青睞,因此進一步進軍最具潛力的電動車電池市場。二○二一年,輝能獲得三.二億美元的融資,背後資金來自丹豐資本、春華資本、軟銀中國基金等外資挹注;去年,又獲得賓士汽車母公司戴姆勒集團及南韓浦項制鐵的入股結盟。 路透社報導,楊思枏說「輝能不再是一家台灣公司」,顯有出入。「不再」與「不僅」,雖只一字之差,涵意卻如同天淵。事實上,輝能去年才宣布投資四十二億元擴建桃園的工廠,將建置全球首座1—2GWh的固態鋰陶瓷超級工廠。然而,桃園廠的四十二億元增資,比起在法國敦克爾克的一七四三億元投資,連後者的零頭都不到,根本是小巫見大巫。輝能選擇前往歐洲設廠,最主要的因素,正是蔡政府的抗中政策及美中兩強相爭,使得台海情勢變得極不穩定,台灣不再是令人安心的投資地點。 當政治形勢如此渾濁,主政者看起來又對經濟發展心不在焉,這正是令投資人感到不安的環境。這點,與股神巴菲特最近提出的警告:在中國威脅下,「台灣正成為危險的經商地方」,不謀而合。何況,輝能近幾年的資金,主要都得力於外國資本的相助。對這些外資企業或金主而言,當然不願自己的資金被投放在安全堪虞的地方,移往海外設廠自是更佳選擇。尤其,歐盟法令已要求二○三五年起禁售燃油車,但歐洲電動車工業發展遲緩,與當地缺乏電動車電池產業有很大關係。這次,法國極力爭取輝能前往設廠,無非是希望它能彌補電池供應鏈中這脆弱的一環,為歐洲電動車發展增添技術動力。 輝能的全球布局,或許不必稱為「出走」,畢竟它仍根留台灣並擴大產能。然而,蔡政府對輝能的重要性漠視於前,事後卻只能在輝能「是不是台灣公司」一語上不斷擦脂抹粉,徒然暴露了自己的心虛。試想,這幾年若不是民進黨把兩岸關係搞得如此緊繃,如果不是蔡政府自甘扮演美國抗中的馬前卒,輝能這筆近兩千億元投資也許就能落在台灣,為台灣書寫新的電池產業奇蹟。遺憾的是,蔡政府的短視和執拗,平白使台灣錯過了機會。 【啟示錄】 股神巴菲特為避險拋售台積電股票,輝能近兩千億元投資法國,亦有避險因素;此皆由於蔡政府的短視和執拗之故。 主計處公布今年第一季台灣經濟成長率為負三點○二%,創下二○○九年第二季以後、金融海嘯以來單季新低。 這種現象有利於國民黨選擇企業出身者迎戰醫師出身的台獨份子!
    1 人回報2 則回應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