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八、九成以上民眾不知道的節日
第8屆祖父母節(99.100.101.102.103.104.105.106);
慶祝第8屆祖父母節──「祖孫嘉年華會」活動
時間:106年8月26日(星期六)早上9:30-12:30
地點:三重體育館(1F集會堂)
2017年祖父母節將提前於8/26日(星期六)舉辦大型嘉年華會慶祝活動,現場除了音樂及才藝表演外還規劃了22個攤位,攤位內容分為四大主題區:
1.祖孫共樂區:有祖孫共樂互動的小遊戲,及「健康手指操」帶動做,促進家人去注意及學習更多有益年長者的運動,並與阿公阿嬤一起做。
2.手作共學區:讓祖孫互做感恩小禮,例如感恩小花束、種植小盆栽等。
3.護老健康區:有老化體驗、護老護具介紹及護老健康教育宣導。
4.健康蔬活區:展示及試吃全家可以一起動手做的全家健康養生食品,引導現場觀眾學習「如何關懷」阿公阿嬤,學習在家為年長者DIY健康蔬食。
期透過祖父母節慶祝活動,促進世代融合,倡導祖孫的議題,並引起社會重視與回響,希望大家一起來宣廣並共襄盛舉。


祖父母節緣起
我國人口結構早已成為高齡少子女化社會,在此社會結構下「祖孫」世代間的互動應該是很親密的,然而工商社會及家庭結構改變,卻讓祖孫世代缺乏接觸的機會,形成隔閡與疏離,對於家庭倫理與品格教育之推動更造成阻礙。依據教育部97年、98年針對祖孫互動的全國調查發現:67.7%的祖孫不同住,而不同住中幾乎有51.2%幾乎連電話也不撥。另99年由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所發表的「跨世代互動關係調查」結果亦顯示:有80.1%的祖父母可以把每個孫子女的名字記得一清二楚,但只有36.8%的孫子女清楚祖父母的名字;有39.3%的祖父母清楚記得孫子女的生日,但清楚記得祖父母生日的孫子女僅有5.8%,顯見現代祖孫關係確實有待加強。
為喚起國人更加重視家庭世代關係,落實傳統核心價值之家庭倫理與品德教育,彰顯祖父母對家庭社會的貢獻與重要性,鼓勵年輕世代更樂於接近長者,分享他們的生命經驗及人生智慧,以發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理想社會,進而達成建構無年齡歧視的社會願景,教育部首次於99年8月29日 (星期日)發起我國的第一屆「祖父母節」,爾後則固定於每年8月的第4個星期日慶祝該節日。
祖父母節最大的意義在於促進世代傳承,讓孫子女了解祖父母對於家庭的意義。因此,推動主軸以「感恩」、「傳承」為主。
其他國家的『祖父母節』
1、俄羅斯:每年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是俄羅斯的『祖父母節』,孫子女會到祖父母的家團圓,他們送花、送卡片、做蛋糕給祖父母,旅行社、餐廳也都會有好康活動趁時推出,讓老人家能夠有機會出外動一動,更重要的是,藥局當天都會大打折,是一年一度採購藥品的重要日子。
2、波蘭:波蘭的祖母節在每年1月21號,祖父節在1月22號,該節日係為家庭性節日而非假日,其慶祝型態由家庭自行決定,偶爾學校也會配合安排話劇演出,或為祖父母畫肖像等活動,至於政府部會並沒有任何配合推動方案及宣導方式。學校會舉辦活動、送禮物給祖父母外,也會在這個節日探訪祖父母,孫子女會準備明信片,寄給祖父母或外公外婆。
3、美國:美國在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天過『祖父母節』,做卡片給祖父母,表達對祖父母的愛。
4、第4個是「中華民國」『父親節』為8月8日、『母親節』為5月的第2個週日,現在又多了『祖父母節』為每年8月的第4個週日;親情是無可取代的,在節日裡要適時的對親友表達感謝和關懷之意,平常更不要忘記貼心的問候和關懷,親情的慰藉是最可貴和無可取代的。
5、新加坡祖父母日: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日。新加坡政府於1979年將每年11月的第3個星期列為樂齡週(新加坡以「樂齡人士」稱呼「老人」),表揚樂齡人士對社會發展付出的貢獻,同時也宣揚敬愛樂齡長者的理念。1999年起,則將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天訂為「祖父母日」,舉辦系列的活動讓樂齡人士以及家人同樂。
6、日本敬老之日:每年9月第3個禮拜一,日本並無辦理祖父母節或類似節日,僅將每年9月第3個禮拜一訂為國定假日「敬老之日」,當天全國放假1天,用以表示對高齡者的敬愛之意。另在相關老人團體的爭取之下,修正「老人福祉法」,並自2001年起將9月15日訂為「老人之日」,之後連續1週訂為老人週,只紀念不放假。
7、英國祖父母節:每年10月的第1個星期日,並無任何特別或特定的慶祝方式,係為一觀念性之提倡,各級學校或公私立機關團體得在此日各自舉辦不同活動慶祝。
8、法國祖母節:每年3月的第1個星期日。未訂定「祖父節」,本節日非法定正式節日,亦不放假。
9、比利時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節,由民間團體或學校自行訂定慶祝日期,時間約分布在10月至11月份。其慶祝方式包括:舉辦聯歡舞會活動,邀請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家長共同參加。邀請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到校與其孫子女共度1天,瞭解孫子女上課情形。
10、葡萄牙每年的7月26日(2003年起)定為國家「祖父母日」,強調祖父母是聯繫家庭和社會的根本元素,他們在傳播智慧與經驗以及穩定不同世代的關係有不可替代的力量,
11、香港祖父母節,自1990年,每年都會在10月的第2個星期日慶祝祖父母節。
(參考資料來源:教育部祖父母節網站、維基百科)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正確訊息

    理由

    時間:106年8月26日(星期六)早上9:30-12:30
    地點:三重體育館(1F集會堂)
    祖父母節將提前於8/26日(星期六)舉辦大型嘉年華會慶祝活動,現場除了音樂及才藝表演外還規劃了22個攤位,歡迎大家參考。

    出處

    http://ntpc.familyedu.moe.gov.tw/SubSite⋯d2-8e4e-a9b1c4d67985&nodeid=206&pid=9140
    慶祝第8屆祖父母節──「祖孫嘉年華會」活動
    7 年前
    0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3 hearts)祖父母節快樂! 教育部自100年起將每年8月第4個星期日定為「祖父母節」,今天是祖父母節!別忘了向自己的祖父母,說聲我(1 heart)您,也祝福所有的祖父母 身體健康,平安幸福!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父親節的由來 要知道,中國早在1945年就正式設立全世界最早的父親節,在今天卻被很多國人遺忘了。這是中國人的悲哀。中國的父親節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義,正式設立時間也比美國更早。中國父親節是每年國曆的8月8日,又稱為“八八節”,諧音“爸爸節”,在1945年就由國家正式宣佈設立,是世界上最早正式設立父親節的國家。中國父親節具有如下文化意義。 1、紀念文化的意義:1945年8月8日,全民抗戰勝利的曙光已經悄然來臨,上海的有志之士為了紀念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爸爸們,特地提出父親節的構想。於是上海文人發起了慶祝父親節的活動,市民立即響應舉行慶祝活動。戰爭勝利後,上海市各界名流紳士,聯名請上海市政府轉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諧音的8月8日為父親節,政府對這份請求十分重視,特地開會討論並正式確定每年的8月8日是中國父親節。在此感謝上海的有識之士,發起這個極有意義的活動。 2、文字文化的意義:八月八日的兩個“八”字重疊在一起,經過變形就成了“父”字,文字發音的諧音“爸爸”,八八節即爸爸節,既有創意又順口,簡單好記又響亮。 3、中華孝文化意義:上下五千年的中華孝文化一直彌漫;孝之思想、理念、實踐,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當年社會各界名流如吳稚暉、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宣導設立父親節也是弘揚中華孝文化的體現。8月8日與中國悠久傳統的敬老節日“99”重陽節也遙相呼應。 目前世界許多國家均有自己的父親節。俄羅斯的“父親節”是每年2月13日,德國的“父親節”是每年5月31日,韓國的“雙親節”是每年5月8日,巴西的“父親節”是每年8月第二個星期日。現在中國政府應再明確發聲,將早在1945年全民抗戰勝利前夕確定的每年8月8日的中國父親節正式確定為國家節日,讓我們全球華人共同慶祝我們自己的父親節,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應該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文化復興的重要內容。
    8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轉傳告知 欲領振興三倍卷的人,若本身領有社會福利者(只要符合109年6月至12月底領取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弱勢兒童及少年生活扶助、弱勢家庭兒童及少年緊急生活扶助、低收入戶兒童生活補助、低收入戶就學生活補助、特殊境遇家庭子女(含孫子女)生活津貼或子女(含孫子女)教育補助及其申請人、經政府列冊且未領取補助之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皆為本次補助對象!)請注意: 千萬不要急著去超商登錄,因為你們不用另外付1000元費用換取3000元振興三倍卷,政府已經將1000元匯入你們的帳戶,只要在7月15日以後,備妥健保卡,身份證到郵局提領1000元再換取3000元振興三倍卷即可° (已經有人做錯了直接去超商繳費登錄,無法退款) 社工副司長蘇昭如表示,截至6月底,計有99萬6千多人「具福利身分且領有補助」! 另有9萬3千多人雖「具福利身分,但平日未領政府補助」蘇昭如說,也已提供名冊,這些人自7月15日起,可直接持健保卡到郵局櫃台領取3000元振興三倍券,不需付1000元!若想以預購或數位綁定方式領取三倍券,可先行預購或數位綁定,再至戶籍所在地公所補登存摺帳戶,1000元補助款將於8月7日直接匯入帳戶。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痛心!中國退休老人慘死國外,死訊讓千萬人怕!養老,最怕的就是這一點! 這是一個真實的悲劇,   天津退休教師朱力,嘔心瀝血將獨生子送往美國留學。兒子畢業後不想歸國,他和老伴兒賣房赴美,支持兒子創業,但家中的戰火不斷,無法融入。最終,心理崩潰的朱力向兒媳婦舉起屠刀,而自己也在獄中尋短見…   1 赴美國:「親情抱團」式養老   朱力、劉曉莉夫婦是天津實驗中學退休老師,朱顯明是他們的獨生兒子。朱顯明很爭氣,1997年被美國聖迭戈大學錄取。   朱顯明告訴父母,他想創業。柳婷婷說:「天津霧霾很重,醫療條件比美國差,二老在這邊我們也不放心……不如跟我們去美國養老吧。」      老兩口終於動了賣掉房子幫兒子創業的念頭——去美國養老,不但一家團圓,還能幫他們帶孩子、賣房錢幫他們解決創業資金,一舉多得……但朱力和劉曉莉還是慎重,又電話咨詢在美國的弟弟,弟弟認為:「在美國養老當然不錯,離我也近。不過你們先把財產分清楚,省得發生糾紛……」   2013年夏天,朱力、劉曉莉賣掉房子,把300多萬房款換成美元,然後飛往美國。   2 中國式犧牲遇上西方式自由   白天朱顯明跑業務,柳婷婷在家畫圖。朱力夫婦像國內退休老人一樣做飯、接送孫子上學,其樂融融。但新奇勁兒過了,開始感到諸多不便。語言不通,慢慢地對出門產生了恐懼。   柳婷婷一次不耐煩地叫:「你們不會英語就不知道學嗎?你們早晚得學買菜。」朱力壓抑多日的火氣躥了上來。他問老伴:「咱們來給他們當保姆的?又出錢又出力還討不到好臉色?」   劉曉莉雖然心中不快,但為了避免矛盾加深,只得安慰老伴:「想跟孩子住一塊兒,這一點咱們就得有心理準備。」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孫子也不太領他們的情。慢慢地,朱力和劉曉莉感到在這個家裡,其實比在國內更加孤獨。   一天,朱力邀請住在洛杉磯的弟弟一家過來做客。弟弟帶來幾張學英語的碟片,劉曉莉讓他把碟片放自己臥室櫃子上,免得被貪玩的小孫子弄壞。結果朱力的弟弟推錯房門,孫子在房內大聲讓他出去。   媳婦柳婷婷也在房內和孩子遊戲,但她既不阻止和安撫孩子,就連向叔叔抱歉的表示也沒有。   朱力氣壞了,找柳婷婷興師問罪:「你是怎麼教育的孩子?」柳婷婷卻反問道:「是誰沒有禮貌在先?」朱力說:「朱顯明是我生的,這房子是我們掏了大半錢支援你們買的,你們創業的錢也是我們出的,我弟弟開錯一個門就是沒有禮貌了?」   不料柳婷婷一點也不饒人:「這就是我們不願回國的原因,你們始終不尊重孩子,他們是全新的個體,不屬於任何人。」   事後,劉曉莉曾向朱力的弟弟抱怨:「柳婷婷既想享受中國式的長輩為她犧牲,又想享受美國式的自由和不負責。」弟弟一家深表理解,說:「如果你們覺得生活不便,可以把賣房子的錢要回來,重新歸國養老,誰也別指望。」朱力和劉曉莉在失落之余,心中有些動搖。   此後不久,雙方再次爆發大戰爭。那天,朱力推著兩歲的小孫子去買東西,沒注意小孫子拆了一袋餅乾。店員在監控里看到,大聲制止他。朱力深感抱歉,就像小時候訓誡兒子一樣,呵斥小孫子把小手伸出來,在他的手上拍了兩下。   不料店員立馬打電話報警。朱力好說歹說,店員答應先打電話讓孩子的監護人過來。   柳婷婷和劉曉莉匆匆趕來,一見面就和朱力吵起來。朱力解釋:「我這麼做一是訓誡孩子,二也是做給店員看的。」柳婷婷大叫:「餅乾你買單就是了,做給店員看什麼?」店員見雙方越吵越凶,再一次電話報警。老兩口再次忍氣吞聲。   兒子晚上回來對父母說:「要不你們去叔叔家住段時間,我手頭緩一緩幫你們湊點錢再回國買一套房子吧。」見40出頭的兒子已經早生華發,劉曉莉心裡也不是滋味,她和老伴接受了他的建議。   3 回國無望七旬教師怒戕兒媳   第二天,朱力夫婦暫時搬到弟弟家。朱力和劉曉莉決定,只要兒子把賣房的錢還給他們,他們立刻回天津,以後養老也不需他負責。「與其死在美國養老院,還不如死在中國養老院。」一輩子沒這麼憋屈的朱力恨恨地說。   2014年1月,老兩口回到朱顯明家,和他商量回國的事。但朱顯明告訴他們,他確實拿不出錢來。1月6日晚,朱力又和兒子、媳婦談,沒有談好。   第二天朱顯明出門上班了,大孫子上幼兒園。朱力和劉曉莉決定說服最大的障礙——媳婦。   沒想到當朱力一張嘴,柳婷婷就用漢語夾著英語講起來:「當初到美國難道是我們逼你們來的嗎?賣房子的時候我們用槍指著你們了嗎?」她的刻薄和「裝佯」瞬間將朱力的怒火點燃,雙方大吵起來。   柳婷婷在吵的時候說,在美國人們無需對父母生老病死負責,一切交給政府。她又用英語說了幾句:「當初我有機會嫁給某某某的,如果不是你兒子死纏爛打我過得比現在好多了。」朱力和劉曉莉聽懂了大概。   朱力氣得臉色發白。突然,他衝進廚房操起一把菜刀,當著劉曉莉和2歲孫子的面一頓亂砍!柳婷婷的「機關槍」一剎那變成慘叫,立即就被砍倒在地,渾身往外冒血!   當嚇蒙的劉曉莉反應過來,戰戰兢兢地撥打911報警。此時柳婷婷還在抽搐,朱力忽然又衝她踢了幾腳,嘴裡叫道:「你是活該!」   案發後,劉曉莉說:「我也能理解老頭子當時的憤怒和絕望。我們不適應美國生活,和兒子媳婦不能共同生活,沒法在那邊養老。唯一辦法就是兒子把錢還給我們,我們回國。但這條路也被媳婦堵死了,我們怎麼過呢?老頭子比我更急,心理壓力更大,但我萬萬沒想到他會做出這種事來。」   她告訴記者,老伴一輩子為人師表,口碑很好,性格爽朗,實在是把感情和精神全部寄託在兒子身上,最後過度失望,加上故鄉的一切都被連根拔起,想回也回不了,無比絕望導致這樣的悲劇。  朱力滿身是血一邊往路上奔跑一邊給弟弟打電話。看到一位華裔鄰居,他放下電話說:「我捅死人了,我要死了。」這位鄰居未反應過來,幾名民警已經端槍衝上來,把朱力按倒在地銬上手銬。與此同時救援人員在家中宣告柳婷婷已當場死亡。   朱力被扣押在洛杉磯雙塔監獄內,警方要求支付100萬美元方能保釋。9日晚上9點左右,獄警發現朱力已經死亡。他將床單撕成布條,自縊身亡。   兩個月後,劉曉莉處理完後事,心力交瘁地與兒子重新生活。朱顯明感到已經無法在美國生活,決意帶孩子一起回到天津。飛機上,四人一路慟哭。朱力和劉曉莉望斷的歸國路,傾盡心血的養老夢,在眾人羨慕中以最慘烈的結局落下帷幕……   柳婷婷的父母也是千辛萬苦將女兒培養出國,她同樣是家中的驕傲、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活生生的女兒去了美國,回來卻只是一捧骨灰,兩位老人同樣地悲痛欲絕,多次病倒。   4 現實難題令人唏噓?   2015年底,柳婷婷的父母委託天津君薦律師事務所主任郭文禮擔任代理律師,準備向劉曉莉和朱顯明要求民事賠償。此時劉曉莉和朱顯明的日子非常狼狽。朱顯明在美國投資和生意均失敗,房子已抵押,又加上房裡發生血案無法拍賣,資不抵債,已落得身無分文。   兩個兒子要撫養、要讀書,劉曉莉回國元氣大傷,經常因高血壓住院,和兒子、孫子同住一套簡陋的出租屋,生活慘不忍睹。   據代理律師郭文禮介紹,這起民事訴訟案件的起訴程序很複雜,必須取得美國警方的相關資料和許多證明材料。目前律師已經向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遞交訴狀和取證申請,獲得受理,但尚未確定開庭審理時間。   一起悲劇,浮出兩道現實的難題:當兒女亟須父母「傾家蕩產」支援創業,父母怎麼辦?   當父母把生活連根拔起,他們傳統的養老期望和兒女中國人現在千萬不要有這個養兒防老的思想。   出現這個問題,是很多做父母的思想沒有改變根本。   一味想著養兒防老的老思想。每個人看了要深思。為人父母養大小孩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這就是你做人成功。   不要一味想自己的小孩一定要養自已,現在社會不斷進化,每個做父母的一定學會獨立。   老了有老的生活,養兒防老是當今中國人一廂情願式的悲哀。看到這個案例的人們,一定要深思、要醒悟。   醒悟了,你的晚年才會有快樂,不糾結,不痛苦,不上演悲劇……   送給退休人最實在的忠告:   老了一定要給自己留一手!   有句話說得很在理:現如今,養兒是責任,靠兒是錯誤,中國父母要早點想明白這一點。養兒防老在多子女的時代完全是可行可靠的。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靠不住了。我們老年人應該適應這些變化,一是盡量不給孩子增加壓力,另外一個是要有自己的生活,老了以後千萬要給自己留下老窩,老本,千萬不能把自己的老本「連根拔起」!   健康上留一手   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因為只有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才能享受生活,感受到幸福。   人生的所有財富和名譽是無數個「0」,只有身體健康才是「1」;如果沒有這個「1」,人生也只是一個「0」。所以健康應成為大家安身立命之本,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著。   健康是自己的,只有靠自己去努力。退休後多學學養生專家的養生之道,多行動、多鍛鍊,這樣才能真正健康長壽。   時間上留一手   退休後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但很多朋友都把這些時間花在了家庭上,或者直接一點,說就是花在了子女身上。每天圍著子女轉,做家庭保姆,這樣不僅子女煩,對自己也很不好。   大家要在時間上留一手,把時間留給自己,用來做更多不一樣的事情。比如學一樣東西,比如去做社區志願者,這些都能讓你獲得與人生前幾十年不一樣的樂趣和成功。   老窩上留一手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人老了一定要有一個安身之處,能避寒擋雨,自己做主。   老人將房子早早過戶給子女,結果差點「無家可歸」的新聞太多了。所以不要過早地把房產過戶給兒女,或者是因為和兒女長住就把房子賣掉。   要記住: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卻永遠不是父母的家。   人格上留一手   近年來,永遠長不大的「啃老」一族常常利用父母的權勢、關係為自己謀私利。一些做父母的,因為太寵愛自己的兒女,為他們走後門、拉關係,有的甚至被「啃」進了監獄。   辛勤勞動了大半輩子,在人生的最後一站更應重視晚節。在人格上「留一手」,使落霞燦爛,晚景更美。   經濟上留一手   中老年人不能為兒女把「老本」全部花光。常言道:「兒有女有不如自己有。」一旦自己手中沒有了維持基本生活的錢財,回過頭來再伸手向兒女要,就沒那麼簡單了。   此外,自己留下來的錢也要捨得花。給自己該花一塊的,決不去花八毛,你後半生的消費是有限的,沒有必要對自己吝嗇,也省不到那去,省了也不會有人給你立牌坊,省了苦的只有自己。   時代在變化,我們也必須好好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信條了,不能再走上一代的老路。進入老年,不妨給自己留幾手,天塌不下來,地也陷不下去,反而生活更輕鬆美好。   勸天下父母要明白,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女的家,但兒女的家從來就不是父母家。人到老年要留好老窩,照顧好老伴,存點老本,再找幾個老友,這樣晚年才踏實,切記啊!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轉貼【人權歐美?讓老人去死吧!】 連我自己,都不相信這會是事實:歐美國家相繼開始放棄治療老人感染者。包括ABC的孩子們看法也是如此,百年來歐美社會氛圍就是這樣。讓老人去死,這要是在中國,天都得塌了。 我們這麼多年被灌輸的,是歐美發達國家人權排在第一位。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各種詬病,人權二字也是排在第一位,久而久之,大家都信了,覺得西方文明是因為尊重人權,我們落后是因為沒和西方看齊。 中國被撒播病毒,中國人被傳染病毒,疫情開始爆發,西方媒體全部是圍著攻擊。即便你採取了迄今為止任何國家沒法做到的防控措施,做到了“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在他們眼裡仍然是被妖魔化的對象。各種角度,不會客觀並尊重事實。 病毒無情。歐美開始蔓延,中國已經可控。這個時候,美國在忙著給中國甩鍋,歐洲忙著給自己救命。當時攻擊中國很積極的意大利,G7國家沒任何一個給予援手,歐盟非但不援助還搶他們的防疫物資。伸出援手的是被攻擊的中國。 疫情殘酷,現實更殘忍。應對上,歐美國家徹底被打回了原型,我們忽然發現:事實並不是他們宣傳的那樣。 意大利: 從“不知道是不給老人呼吸機,還是老人都放棄治療”,到“放棄60歲以上老人治療,把生的希望留給年輕人”,說明醫療資源崩潰后,必然陷入沒法選擇的選擇。這既是人權災難,也是人道災難。 西班牙: 直接“放棄對65歲以上老人的治療”,同時年輕人不聽勸阻,喜歡干啥就干啥。一邊是人權的第一要素生命權被剝奪,一邊是以自由的名義繼續為所欲為。這真不是所謂的文明該有的模樣。 英國: 推出了評分制,啟動淘汰老年感染者。按照老年人的健康狀況,把有病史、健身與否等列為評分指標,1-4分之內優先治療,5分起放棄。就是直接讓弱者老者患者去死。英國紳士那麼虛幻,叢林法則如此真實。 法國: “70歲以上感染老人不進行插管治療”,原因是“醫療資源不夠”。這幾天熱傳法國人的浪漫,直接演示用胸罩當口罩,不少人覺得這很法蘭西。可是法國貴族精神去了哪裡?老人不是人? 烏克蘭: 這個國家從發達序列墮落到今天的模樣,說出“別浪費錢給65歲以上的老人治病,他們都是尸體。”這樣的話,不稀奇,唯一讓人脊背發涼的是這種同樣對待生命的態度。對老人無所謂,這是一個社會最大的忘本。 美國: 69歲的得克薩斯州副州長丹·帕特裡克(Dan Patrick)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採訪,直接講“年長者要為國犧牲,以拯救美國經濟。”看到了吧,和特朗普們調性完全一致,美國從聯邦政府到州政府,看重的不是人命,是經濟。不要小看這個話,讓去死的是窮人,富人群體裡的老人不包括在內。人權算個屁。 讓老人去死,實際上是讓窮人裡的老人去死。這是目前一些歐美國家被世人知道的同樣狀況,隨著疫情的蔓延,這樣做的國家應該還會增加。 不是為了對比苦難,而是為了警醒世人。短短三個月,世態炎涼盡現,全球各有冷暖。看看被責難的中國,再看看“讓老人去死的”歐美,真是五味雜陳。 至少,我們中國,對104歲的老人會悉心治療治愈,對73歲的老人會進行雙肺移植。兩個月內,90歲、91歲、95歲、96歲、97歲、98歲老人相繼治愈出院。 整個疫情至今,中國70—79歲的感染病死率8%,80歲以上感染病死率14.8%。疫情多麼嚴重,醫療資源多麼緊張,從來都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感染老人的救治。 這樣的中國,成了西方媒體眼裡的妖怪。讓老人去死的歐美,竟然還能被各種角度的頌揚。帶節奏的教育中國人說:是老人自願放棄的。同時對照我們有多麼愚昧:這是人性的光輝,把生的希望留給年輕人。 倘若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舌頭馬上會換成獠牙。看看方方昨天還在明火執仗的造謠援鄂護士死亡,並且安然無恙,你就能明白我們面對著什麼樣的國內外輿論環境和網絡生態。 什麼是文明?很簡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中國的傳統是“尊老愛幼”,沒有老人們栽樹,那有后人的乘涼。對待老人婦孺、鰥寡孤獨的態度,是檢驗一個社會是否文明的標尺。 我們是家文化,弘揚孝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個文化體系,是我們社會治理的文明根基,幾千年來綿延不絕,但凡觸及這個底線則必遭唾棄。 這些年,我們照著歐美,學得不倫不類,大搞個人主義,去家庭成了時尚,遠父母成了習慣。這是對華夏文明的背叛,也會讓我們變成現在看到的“讓老人去死”的模樣。自私自利成為主流,則家庭傳統成為弊疾,集體主義會被拋棄。 這次疫情,反照出來的現實很多,被驚醒的會認識到問題,帶節奏的會堅持繼續糊弄公眾。方方和他的擁躉們,最基本的事實都不講,試圖以情緒綁架民意,呼喊用編造書寫歷史,影響這麼大,說明社會認知問題還很多。 作為我們,不拿煽情當正義,只拿事實做評判。歐美國家的“讓老人去死”,和我們中國的全力以赴救治,這既是社會文明的差別,也是社會治理體系優劣的對比。把人當人,不是用宣傳來証明,而是用事實來說話。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你絕對不敢想像日本許多老人竟然連做夢都想著進監獄。 這位70歲獨居老奶奶已經是第四次因為盜竊入獄。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只有在監獄裏才能吃上一日三餐, 生病了能享受免費的醫療, 再不用擔心自己會在家裏孤獨地死去。 在日本西南邊陲的小城岩國, 有一所著名的女子監獄。 這裏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囚犯都是65歲以上的老人, 他們都是獨居老人, 為了生存下去而故意犯罪入獄。 這裏的條件跟養老院相差甚遠, 沒有暖氣更沒有體貼入微的服務, 每天還要在嚴密的監管下從事體力勞動, 但在這裏至少能夠吃上相對營養的飯菜, 能夠在舒適的單間裏準時入睡。 即便是生病也能夠得到免費的醫療, 腿腳不便的老人幹的活也會相對輕鬆不少。 本就孤獨的老人還能交上幾個知心朋友, 這裏也就成了他們心中的養老聖地。 每天一大早犯人們都會在一陣清澈悅耳的音樂中醒來, 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整理自己的牢房。 單間裏配備了一臺電視和幾本書籍, 一個洗臉吃一個馬桶, 這樣的環境雖沒有自由, 但每天都能感受獄警的問候也顯得溫馨了不少。 吃過可口早餐後就要參加勞動改造, 腿腳利索的老人每天都要從事高強度的工作, 獄警就在一旁嚴密地監視著, 幾個小時的高強度勞動後會讓他們在操場適當活動一下身體。 相比於一般的囚犯他們更加服從更加容易管理, 也更加讓人心生憐憫, 即便沒人看管也不會有人逃跑, 因為沒有一個老人會放棄這種比外面好得多的生活, 這一現象更是日本社會的一種悲哀。 而造成這一原因的根本問題在於日本嚴重的老齡化, 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佔了總人口的28%, 這些65歲以上老人犯罪的比例更是高達22%。 這一代人經歷了日本經濟的騰飛同時也經歷了經濟泡沫的破裂, 許多人是青年時得意, 中年失業或者提前退休然後老無所依, 他們的退休生活基本得不到保障。 由於老齡化的嚴重導致日本的養老金窟窿非常之大, 老人退休後的養老金甚至無法解決日常的溫飽, 而他們的子女又成長在經濟泡沫破裂的年代, 也是日本著名的低慾望一代, 指望他們養老還不如指望他們不去啃老, 這些年輕人基本都會離開家鄉, 留下年老無依無靠的父母獨自在家, 而政府更是無力承擔這些老人的養老問題, 有能力的老人自然會選擇去養老院, 可是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承擔不起養老院的費用, 所以現如今也能看到越來越多非常魔幻的一幕, 許多退休後的老人會跟年輕人去競爭難得的工作崗位, 因為只有工作才能保證至少不被餓死, 老人們拖著年邁虛弱的身體做著比年輕人更繁重的工作, 雖然很悲哀但能找到工作的這一部分已經是無比幸運的, 還有許多老人根本無法找到工作, 貧窮和溫飽是一方面,孤獨也是困擾他們最大的難題, 正因如此許多老人不得已選擇故意犯罪來讓自己成功入獄, 他們往往都會選擇去盜竊,這種行為對社會的危害較輕, 同時日本對待盜竊犯的處罰相當嚴厲, 一次至少也能讓自己獲得幾年的有期徒刑, 到了監獄吃喝拉撒都不要錢,有免費的醫療還能交到一些朋友, 雖然沒了自由但至少不會再忍受飢餓和孤獨, 最關鍵的是在牢獄裡養老金依舊是照常發放, 幾年的時間至少能攢下一筆,出獄後也能維持一段時間, 直到這些錢用完後他們會繼續選擇這種方式再次入獄, 從而也讓這一奇觀陷入了惡性死循環, 為了防止這一現象的發生,監獄也是採取了各種方式, 每周都會為這些老人們進行心理疏導,甚至還開辦了親子課, 讓老人們學習如何照顧嬰兒以便他們出獄後能夠很快適應, 可是對這些老人來說他們本就是獨居老人, 即便是出去了也沒有孫子能抱, 開辦這樣的課程倒不如多發點養老金填飽肚子來得實在, 本該是用來懲罰罪犯的監獄卻成了許多老人們的庇護所, 實在是荒唐又魔幻, 可對這些老人來說這只是沒有選擇下的無奈之舉罷了。
    9 人回報1 則回應5 個月前
  • 健保的問題不在「健保」 楊志良教授 2022.11.09 醫療衛生體系不過是社會體系的一環。要談健保改革必先了解台灣的總體社會環境,否則就是井底之蛙,無病呻吟。台灣幾乎是世界上青壯年人最不婚的國家,25-29未婚達80%以上,25-29達55%(詳本人2012出版的台灣大崩壞一書),目前更加倍嚴重。 那為什麼不婚呢? 主要是 女的不嫁?還是男的不娶?包括本人在內的研究均發現男的不娶重於女的不嫁。 因為發現 男性如果沒有房 就不敢娶, 今日社會仍然認為男性主要需負擔家庭生計。 和全台1148萬就業人口當中 246萬,就是21%每月收入不到三萬。 請問男性如何買房?女性如何生養? 再者男女兩性的生殖能力又節節衰退,近十年來,男性每年減少1%的精蟲,不能搖頭擺尾的比率年年增加;女性生殖能力依國健署報告,33歲以後就大幅衰退,均是世界倒數第一。原因是「毒你千遍不厭倦」(7月19日,聯合報),綠蛆從總統起至立委,大聲呼叫反萊豬、反核食,今日呢?被退貨的不合格食品,不都也是在國內販售,退貨後都銷毀了,還是全民都吃下肚了?結果是依國健署的統計,台灣每七對夫婦,就有一對不孕(遲婚加上毒食),也是世界第一,台灣生育下降速率世界第一,總生育(即每名婦女一生平均的生育數)早已低於日本而為0.9。每隔一代人口減少一半。政府為了選票及保住政權,不斷大內宣、抗中保台,根本是民粹,因為近年每年生育數不過14、15萬,一半男性也不過7、8萬,全部當二年兵也不過16、17萬,比美方要求台灣需18萬軍人才勉強可以保台,那經濟上還有不少行業還需要男性人力,到哪裡去找?綠蛆立委,大老們有哪位的公子去應徵募兵?舉個例子給國人瞧瞧?連兵都不夠,那麼未來的醫師、護理等醫事人力在哪裡?1950年起至1982每年生育高達四十餘萬人,1983至1997降至30餘萬,1998起降為20餘萬,之後每況愈下,2008年就只剩十餘萬,然而1957年出生者今年已屆65歲,光復初期出生者已屆75歲,65歲以上每人每年醫療費用是非老人的2.5倍,因為台灣公衛發達,而這些早年出生人口的死亡率低,絕大部分可存活至65歲以上。人口倒三角形,學校(包括醫事相關學校)都逐漸招不到學生了,醫事人員都沒了,皮之不存,毛何能附焉? 因此某醫界大老在批判健保之餘,首先除了治療癌症病人,爭取進用昂貴高成本低效益的醫療之餘,更應致力於癌症的預防教育及宣導,鼓勵院內青壯年醫事人員結成佳偶,並推廣其所有社區的青壯年。目前廣大醫事人員,各級學校教師公教人員,這些傳統社會中產階級,是最有能力成家,養育子女,卻是普遍最不結婚的一群。為提升年輕人的生殖能力,醫院餐飲全部要改為生機飲食,甚至自己養育沒有萊劑及注射各種荷爾蒙,抗生素的豬隻。 否則醫事人員逐漸凋零,老年人口及廢墟的少年(今週刊2017:不就學不就業惹事生非二萬名以上不斷增加,不能貢獻社會反耗用社會資源)能夠支付健保費者逐漸減少,奢言健保改革與永續,不論保大和不保小,增加部分負擔,減少浪費,健保必然終結。不出十年,有錢看病,沒錢等死,一滴血的故事必將重演,健保不死,只是凋零。
    1 人回報2 則回應2 年前
  • 4月21日,拒絕醫院「搶救治療」而選擇在家與親人度過最後時光去世的美國前「第一夫人」、老總統布希的夫人芭芭拉·布希下葬。 布希夫人的兒子前佛羅里達州州長Jeb·Bush、生前好友Susan Baker,歷史學家Jon Meacham在葬禮上致悼詞。 傑布⋅布希的悼詞中沒有悲哀詞語,充滿家庭親情的回憶、歡樂、幽默。他回憶母親生前點滴小事,引起聽眾一陣又一陣歡樂笑聲!老布希和小布希也是望著講壇上的他,笑得肩抖不止,女兒笑著撫摸著坐在輪椅上的老布希的肩膀,場景令人感動,沒有悲痛喪事景象。 以下是Jeb Bush的完整發言: 今天,我站在這𥚃和大家分享我母親的一些小事,感覺她就在我身後。 我知道,她現在肯定想說:「Jeb,長話短說,別拖延時間,大家已經聽夠了致辭。還有,最重要的,別哭哭啼啼的。要知道,我和這些人一起生活了幾十年。」 這倒是事實。 芭芭拉·布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無數歡笑。在家庭中,她是一位老師,也是我們的榜樣,教我們如何度過有目標、有意義的一生。 我代表我們一家,感謝成千上萬的人對我母親的愛和慰問;謝謝我母親的護理者,在她生命最後一個月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謝謝住在父母隔壁的Neil和Maria,如家人一樣照顧我的父母。 謝謝Jon和Susan的致辭;不過Meacham,你的致詞時間有點長了,不過說的太好了;謝謝Russ和Laura對我父母的陪伴;謝謝在場的所有人來這裡紀念我們的母親。 表達感謝是很重要的,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這一點。 母親是我們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老師,「起立」「看著別人的眼睛」「請說‘請’和‘謝謝’」 「好好寫作業」 「別哭哭啼啼也別抱怨」「好好吃飯」…… 是的,爸爸,昨天她也對你這麼說了。 學到這些小事變成了我們的好習慣,並且成就了我們更好的品質:做個好人,永遠說實話,不要輕視任何人,為別人服務,以自己想要被對待的方式對待他人,全心全意愛你的神。 時時刻刻都有這樣一位老師是件多麼幸福的事。 但要說明一下,她的學生並不完美。 當然這只是個謙辭。 在我們最困難的日子裡,母親始終給我們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肯定和無條件卻嚴厲的愛。她對自己的評價是「一個仁慈的獨裁者」。但說實話,母親可不是一直都仁慈的。 我們的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時候,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拜訪祖父母。通常只需要和祖父母待一個星期的時間,他們回到家裡後就變得願意做家務,不打架了,也更好相處了。我覺得這得歸功於讓人害怕的祖母很會說教,讓他們在家裡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即使到了90多歲的時候,母親依然會讓孫輩、侄子、姪女甚至是子女感到害怕,如果我們不好好表現的話。在芭芭拉·布希的世界裡,你沒有安全角落,也不允許有對抗。 但每個孩子都知道,祖母是愛他們的。 我們從母親或祖母的身上學到了很多: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幽默是一種值得分享的樂趣。 我一生中很多美好的回憶,都來自於和母親一起參加家庭聚餐,她總能讓我們笑到流淚。 從她身上我們學到,要保持誠實和真實,這一方面她是世界上最好的榜樣:她戴塑料珍珠;終生不染髮;她擁抱HIV患者,那時候這些患者自己的母親都不願意這麼做;在1984年選舉的時候,她站在自己的丈夫身邊讀詩……這樣的例子在她一生成千上萬,每一件小事都證明她活得如此真實。而這正是人們喜歡她、愛她的原因。 我們一家有最美妙的愛情故事。在無數次搬家中,我們從New Heaven搬到敖德薩、到貝克斯菲爾德、到康普頓、到華盛頓、到紐約、到北京、再到華盛頓、到休士頓再回到肯尼邦克港。 但在我們的生活中,我父母之間的愛從未間斷。 我父親是一個寫情書高手,他會在結婚紀念日的時候給母親寫信,他們的婚姻持續了73年。 1984年1月6日的時候他寫道:你願意嫁給我嗎,哦,我忘了,我們49年前就結過婚了。 另一封:1945年的那一天我非常開心,我今天更開心,你給我帶來的幸福是很多人體會不到的。你對我們的兒子嚴格教育並把他們培養成男子漢。我可能爬到了世界的頂端,但依然覺得自己配不上你。 我媽媽總是跟我說,不要總向前趕。但她不知道的是,我只是想跟上你的步伐而已。我愛你。 母親最後一次去醫院,我父親也假裝生病,只為了和母親在一起。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因為,母親生病的第二天,他就說自己病了,他去到母親的房間,在她睡覺時握著她的手。他的頭髮竪起來,帶著氧氣面罩,穿著病號服,換句話說,他看起來像從地獄走了一圈。 但母親睜開眼卻說,天哪,喬治,你帥爆了!所有護士、醫生和其他工作人員都躲到走廊,他們都感動得哭了。 我希望透過這些故事你們能理解,為什麼我們認為母親和父親,是我們全家人的老師和榜樣,也是很多其他人的老師和榜樣。 我最後一次和母親在一起時,問了她幾個關於死亡的問題:是不是準備好了,是否悲傷。她絲毫沒有猶豫地回答我,我相信耶穌,他會是我的救世主,我不想離開你父親,但我知道我會去一個美麗的地方。 媽媽,我們期待與你和羅賓(芭芭拉·布希已故的女兒)相聚。 —圖片來自紐約時報、路透社、Fox News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東森新聞 即時熱門娛樂社會新奇暖聞政治國際兩岸生活財經星座 5車廂翻覆內部扭曲新馬車站彎度達350度惹禍? 5車廂翻覆內部扭曲新馬車站彎度達350度惹禍? 2018/10/22 17:44 普悠瑪為何會翻車?外界認為,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新馬車站彎道的彎度高達350度,台鐵表示,這段算是台鐵路線上彎度比較高的路段,另外,根據行車SOP,普悠瑪號在過彎時,時速應該控制在75到80公里之間,有乘客曾在車上用APP測得車速達到129公里,有沒有超速問題,台鐵表示在等檢調釐清當中。 ★【東森新聞線】掌握最新選戰訊息 從黑夜到清晨,大型吊車都沒停過,努力想把翻覆的車廂吊掛扶正,但每節車廂實在太重,作業困難,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軌道上的車廂吊離有一定難度,清不完的,更是大家心裡的疑惑,為什麼會在這裡翻車? 從空拍畫面來看,翻覆的普悠瑪號車廂呈現瓦特型,蛇行排列在南下軌道,車頭的第八節車廂還維持在軌道上,但後頭緊連的第七節車廂衝出旁邊圍牆,第六節車廂有部分還掛在樹上,第五,第四跟第三車廂更是在推擠之下排成W¯¯型。 ▼(圖/東森新聞) 當時列車在下午4點31分左右從羅東出發要開往花蓮,沒想到行經新馬車站這段路時突然翻車,有專家認為,出事路段是一個大彎道,很可能是造成出軌最主要原因。 台鐵局主秘朱來順:「這個彎度是350的彎度,所以算是滿彎的,這在台鐵路線上算是彎度比較高的路段。」 ▼(圖/東森新聞) 普悠瑪測試時,最快車速可以達每小時150公里,但在一般營運時,大約開到130公里。有搭乘這班列車的乘客表示,在車上曾用APP測試,發現時速達129公里,有平面媒體更指出,車子的行車紀錄器顯示,在經過新馬車站時,列車時速高達每小時140公里。 ▼(圖/東森新聞) 台鐵局機務處副處長賴隨金:「變成它的出力不足時候,變成不會速度過快。」 嚴重死傷者大多集中在前半段車廂,一名前台鐵司機員就說,列車在進彎道時位移比較大,彎道又有推力,長期位移過大,到達臨界點時就有翻車的可能,前半段的第八到第五車廂衝擊力道最大,警消也發現翻覆的第五跟第七節車廂死傷最嚴重,造成18人死亡的普悠瑪翻車,確切原因究竟為何?大家都在等答案。 (封面圖/東森新聞) 往下看更多新聞 台鐵普悠瑪21日發生出軌意外造成慘重傷亡,其中,台東船長董進興及親友團共17人搭上這輛死亡列車,沒想到包含董進興夫妻等共8人不幸罹難。因搭乘高鐵逃過一劫的董進興大女兒悲痛表示,一行人是北上參加妹妹的婚禮,未料返家途中發生憾事,「妹妹很自責,無法接受,今天是當新娘,明天變成孝女,這個誰能接受呢?」 ★【東森新聞line】掌握最新選戰訊息 普悠瑪翻車釀成重大死傷,其中傷亡最慘重的是董進興一家人,董家一行人有10個人坐在死傷最慘重的車頭,也就是第8節車廂,其中董進興夫妻、妹妹董玉蘭夫妻、弟弟董進發、孫子董怡良、孫女董佳惠等8人不幸罹難,另2人則在加護病房觀察,而其他7人則是坐在比較後方的第3節車廂,幸運逃過一劫。 ▼(圖/東森新聞) 意外發生後,董進興的大女兒前往醫院守候還在急救的親戚,她提到,她21日和父母還有親戚們前往台北參加妹妹的婚宴,自己搭高鐵南下之前,還親自送一行17人搭火車回台東,沒想到父母坐上的普悠瑪竟然是死亡列車。 董家大女兒也說,妹妹很難過,其他兄弟姊妹都在北部,有一個弟弟剛好有事不在台灣,所以平輩都逃過一劫,但長輩卻不幸遇難,如今大家長只剩下2個叔叔,妹妹感到很自責。 ▼(圖/東森新聞) 董家大女兒對前往慰問的總統蔡英文哭訴,普悠瑪翻車奪走了她的父母、叔叔、姑姑、姑丈等人,他們在台東開的餐廳可能無法再營業了,因為餐廳都是靠父母打理,她痛哭:「我整個家族8、9個人一次不見了,家都沒了。」 原本是嫁女兒的喜事,卻成了最後的相處時光,董姓一家人成了這次意外中傷亡最慘重的家族,董小姐表示,他們決定將家人都帶回台東再處理後事,至於賠償部分,董小姐傷心地說,5個家庭都破碎了,再多的錢也沒有用。 (封面圖/東森新聞) 【今日最熱門】 ● 慟!卑南生剛奪柔道銅牌就鐮難父拿行李腿軟險跪 ● 振奮人心!「小巨砲」王羽飛恢復意識激動握姐姐的手 ● 白家綺驚爆本要被吳東諺放棄!喜訊關鍵首度曝光 推薦閱讀 董家8罹難者出殯家屬大愛捐消防器材...悲痛:我們不會倒 11/12 14:25 139線死亡彎道!重機疑壓車又翹孤輪摔對向再被輾 11/12 12:34 「因為我是台鐵人」張政源砍薪5萬接局長求重返光榮 11/09 09:32 鹿潔身走人!台鐵局長張政源上任提6大改革重振信心 11/09 08:54 新台鐵局長11/9上任台鐵產工提改革三大疑問 11/08 21:03 普悠瑪事故罹難教師李詩涵教育部教教育勳章 11/08 16:49 人氣瀏覽 2歲男童遭餓死!生母老家直擊驚見恐怖真相 11/13 11:15 驚見「自己名字」資料夾!OL借用男同事電腦...崩潰了 11/13 10:18 2歲男童餓死......亡靈找媽「惜惜」!母大腿詭異飄腐臭 11/13 09:07 養10年寶貝女兒竟是小王的種!綠帽夫心碎變性成女人 11/13 20:28 凱旋重機撞寶馬車!騎士站起走了20公尺...倒地身亡 11/14 12:23 北港30年老店控:對面要檢舉到倒店!檢舉人還原真相 11/13 13:56 客服信箱 |客服專線:02-2388-5918 東森電視版權所有©201 EBC版權所有。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4年內減債超過520億元,總債務降到低於千億元 ✔祭出違建追殺令,規定房屋買賣須檢附無違章證明,違建嚴重的複層式建案供給量創近年新低。 ✔延宕30年的斯文里三期整宅公辦都更案開工(5月) ✔延宕20年的第一果菜及漁市場改建案開工 ✔延宕10年的廣慈博愛園區開發案開工 ✔實質照料長者!!!敬老卡每月480元額度,一年5760元,超過敬老金1500元,並擴大使用於捷運、YouBike、雙層觀光巴士(刻正研議其他項目!) ✔重視老人實質福利,強化日間照護中心系統,減輕家庭負擔,實質照護老人!加強老人福利, 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提倡老人共餐,石頭湯計畫, 鼓勵老人走出來融入社會,提供實質協助! ✔守護勞工,任用勞權鬥士賴香伶!勞檢次數與勞資和解金額(1億->3億)創歷史新高!! ✔完成8橫8縱,16條幹線公車路網 ✔力挺通勤族!!推出30天1280元吃到飽的公共運輸定期票 ✔內科之心產業支援設施BOT案開工 ✔改造中山雙連線型公園、中山地下書街重新開幕 ✔完成4處創新產業聚落 ✔完成花博公園等27座共融式遊戲場 ✔開辦2所雙語小學、2所實驗教育學校 ✔包租代管、分級租金補貼等多元住宅政策正式上線 五大案: 大巨蛋: 仲裁機關台灣建築中心要求遠雄遠雄改善7項公安標準,包括容留人數必須減至6萬人 含球場避難1.5萬人,砍4500坪商業面積,再刪200個停車位,8分鐘內完成逃生疏散,地下室也得恢復10座逃生梯!!!市府團隊堅持的"公安"毫無退讓更被專業機關背書肯定----- 專業問題專業解決! 大巨蛋停車場在地下四、五樓,也有大客車停車場,營建署台灣建築中心認為乘客應先在地面上下車,再停到停車場,並新增六座防火安全梯。此外,停車空間原為一 整區防火區劃,如發生火災,恐導致五棟樓冒煙,因此分十四個防火區劃。大巨蛋主場地在地下七公尺,逃生較難,依法應設一小時以上時效的防火區劃。 松菸案: 市府為市民多爭取3.6億回饋金 台灣大哥大商店移出一樓文創區---- 美河市: 仲裁追回33.5億----- 雙子星: 重新舉辦國際標,將首創以"市民參與"為招標主軸 打造富有在地意象與歷史軌跡之首都新門面 已有70家廠商報名參加----- 三創案: 追回場地使用費,協助大八德商圈---- 柯文哲砲打五大案後,指示捷運局針對7處聯開案重新協商權益分配比,5案已達共識,包括潤泰創新、冠德建設、富登建設、祜益建設,捷運局估計市府目前為止可分回220億元。 政治革新: 招標資訊公開, 評審機制透明化 首位不成立基金會的市長 選舉結餘款扣除必要支出後全捐出 -打造台灣首座(公辦)共融遊樂場 預定2018年完工18個; 違建退散! 15年9月祭出違建追殺令,規定房屋買賣必須檢附無違章證明,過去違建嚴重的複層式建案,18年至今僅三案、60戶,供給量創近年新低。 勞權至上: 柯市府上任後任用勞權鬥士賴香伶, 積極辦理勞檢勞檢次數與勞資和解金額(1億->3億)皆創歷史新高!以實際作為力挺勞工! 落實長照: 敬老卡改為每月480元額度,一年5760元(原政策1500元,改革後低收入戶仍可領取),並擴大使用於捷運、YouBike、雙層觀光巴士(刻正研議其他使用項目)。強化老人日間照護中心系統; 提供免費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老人共餐,石頭湯計畫,以里鄰為中心建立老人照料關懷網絡。各項舉措遠勝每年以1500元鈔票打發老人,實為作賤老人之買票政策。 預算節約: 還債之外, 工程預算追加平均0.4% 上任前歷年平均13.6% 二備金: 必要時使用,實際執行率不到六成(2015-2017年) 2017年度編列12.5億元只用7.1億元 動用項目例如: 北投中心新村聚落修復再利用工程案 北市幹線公車與公車間雙向轉乘優惠補貼所需不足經費、智慧站牌建置、候車亭接電工程 老人共餐、敬老悠遊卡等 翻轉西區: 西區門戶與公共住宅計畫啟動、拆除延宕20年的忠孝橋引道 再現國門: 北門、拆除錯誤圓環建築 再現歷史古蹟、蘭州斯文里都更、大龍市場改建、迪化街徒步區 重建系列: 第一果菜市場, 大龍國宅/市場, 延宕近20餘年! 2018年1.2萬戶公宅開工!! 漁市場, 延宕20年的388公園, 延宕快40年! 社子島邁入徵收階段, 延宕18年環南市場整建動工; 延宕10餘年成功國宅中繼市場動工; 捷運萬大線路段開工; 評估捷運南北線可行性 環保系列: 市府機關與學校禁用一次性餐具、形象改造: 艋舺公園/龍山寺整治、鉛管淘汰進度超前3年,更換完成 文山區所有防洪工程; 起初預估要花23億元, 經修正只用了8億元, 以「分洪加滯洪」雙管齊下的概念,讓文山區多年來低於標準的防洪能力,提升至與其他行政區同等(每小時78.8毫米) 有不足的幫忙補上,謝謝。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