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長庚大學董事長 楊定一博士談 ~ 憂鬱症

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用「天才」形容他,翻開他的經歷,的確也只能用「天才」形容。

七歲時,他全家移民巴西,十三歲他就以全國第一名成績考上巴西醫學院。二十一歲拿到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生化、醫學雙博士,二十七歲就當上洛克菲勒大學分子免疫及細胞生物學系系主任,是該校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系主任。

「當心中感到委屈或憤怒時,只要真誠的說:『謝謝』就能讓念頭歸零,遠離情緒與煩惱的框架。」

「心中充滿感恩、關懷、慈悲時,心臟會出現協調的頻率,使心血管功能良好,神經系統處於平衡狀態。」

很難想像,當年在美國頂尖實驗室裡做著分子研究、老鼠基因改造實驗的楊定一,如今所談的卻是有關慈悲、感恩、飲食、呼吸與朗讀古人經典的健康之道。

https://youtu.be/fNAebAXeMhc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作者在書中分享,如何從適量的天然物質來營造支持細胞正常功能的最佳環境,來預防及治療疾病。
    但食物療法本身不能作為藥物的替代品,實際症狀請諮詢專業醫師建議。

    不同意見

    http://topic.commonhealth.com.tw/primordia/
    天下雜誌
    http://pansci.asia/archives/96469
    用無聊的科學,揭穿癌症的十大謠言
    7 年前
    21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解謎生理時鐘「有些人天生能熬夜」 諾貝爾生物醫學獎 【國際中心、蔡明樺╱綜合報導】備受國際矚目的學術界盛事、2017年諾貝爾獎昨起陸續揭曉。美國3位遺傳學者因揭開生理時鐘的分子機制之謎,闡明「動、植物及人類如何調節生理節奏,以與地球運轉同步」,率先拿下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將可共享高達900萬瑞典克朗(3346萬元台幣)獎金。 諾貝爾委員會秘書普爾曼(Thomas Perlmann)指出,美國學者霍爾(Jeffrey C. Hall)、羅斯巴許(Michael Rosbash)和楊格(Michael W. Young)在1980年代中期利用果蠅做研究,發現一種可以控制日常生理節奏的基因,「他們顯示這個基因所轉譯的蛋白質,在夜間累積於細胞中,而在日間消退」,後續研究亦指認出這個複雜體系內的其他蛋白質,確認了生理時鐘的關鍵機制。 內外不符變時差 過去,科學界對生物在日夜行為變化的研究,主要圍繞著器官和組織方向進行,霍爾的研究成果既拓寬了科學家的視野,亦把遺傳學地位提升到新的台階。 諾貝爾委員會在聲明中指出,這是一項「典範轉移」的發現,顯示「當我們的外在環境與內在生理時鐘出現短暫不相符時,將導致我們感到不適,舉例來說,當我們旅行到數個時區以外,就會有時差。這也顯示,當我們的生活形態與生理時鐘所指定的節奏長期失衡,與各種疾病風險增高有關。」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李信謙表示,霍爾等3人的成就在於「為生物節律學、睡眠醫學奠下基礎」,過去認為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受環境影響,但3人的研究卻證實,人類生理時鐘的調控是受基因轉譯蛋白質主宰。 皆受蛋白質調控 李信謙說,調控人類生理時鐘的基因轉譯蛋白質,就像發動機,觸動人體細胞連鎖反應,擴大到器官、神經組織等。這個機制也可解釋部分疾病症狀,例如失智症早期患者常出現的睡眠障礙等,若持續鑽研該機制,或許可及早發現失智症,並介入治療。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則稱,生理時鐘由基因主宰,可解釋為何有些人習慣熬夜或可適應頻繁日夜顛倒的輪班工作,其他人卻不行,因為這些都是與生俱來、與蛋白質調控有關。 今將公布物理獎 昨天公布的生物醫學獎是諾貝爾獎每年公布的第一個獎項,今將公布物理獎得主。諾貝爾獎是依黃色炸藥發明人、瑞典化學家諾貝爾(Alfred Nobel)的遺囑所設立,1901年開始頒獎,以表彰受獎人對科學、文學及和平等領域的貢獻。 霍爾(Jeffrey C. Hall) 國籍:美國 年齡:72歲 學歷: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博士 現職:曾任布蘭迪斯大學教授,現已退休 羅斯巴許(Michael Rosbash) 國籍:美國 年齡:73歲 學歷:麻省理工學院博士 現職:布蘭迪斯大學教授 楊格(Michael W. Young) 國籍:美國 年齡:68歲 學歷: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博士 現職:紐約洛克菲勒大學教授 資料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生理時鐘示意圖 隨著每天不同時段,生理時鐘會預期並調節人體狀態,協助管理我們的睡眠模式、進食行為、荷爾蒙的釋放,以及血壓和體溫。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