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現在台灣醫界在使用類固醇上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深深影響民眾健康,到目前不見任何衛生單位採取任何對策, 那就是很多開業醫師在治療感冒或一般皮膚疾病上,常常使用他們錯誤認為有什神效的美國仙丹-口服類固醇,民眾都不知道自己吃了類固醇,這情形在南部更嚴重,基本上一般的感冒,除非有引起嚴重的氣喘,吃口服的類固醇非但沒有用處還有可能引起很多副作用像傷胃、打嗝、甚至還可能降低免疫功能,造成嚴重併發症等。而且還有還會發生類固醇戒斷症候群:如果一個病人去看同一個醫師,連續看三次,一次給3天藥,每包藥裡面都放類固醇,連續吃了9天類固醇, 九天之後病人覺得好很多 停藥了,有可能會產生類固醇戒斷症候群。

希望台灣人早日民智大開,大家都有正確的醫學常識,讓街上的開業醫生無法再偷偷的給病人加口服的類固醇,要給別人開口服類固醇之前一定要告知病人,以及他要使用類固醇的根據和可能副作用。也希望我們的衛生主管機關負起責任來保護國民的身體健康,在這之前就只有請各位讀者自保了,到別家診所去看感冒或是皮膚疾病時,請一定要提醒醫師,不要給你開口服的類固醇。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遵守醫師的指示服用藥物,再依病情調整藥量,就可以在治療過程中,讓類固醇發揮最好的作用同時避免副作用,這些都需要有充分的耐心以及配合醫師的指示。

    出處

    http://www.chhw.mohw.gov.tw/?aid=508&iid=1917&page_name=detail&pid=101
    類固醇背後的真相和誤解
    7 年前
    0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武漢肺炎所以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或許是現代醫學治療的方向錯誤,目前現代醫學界認為病毒性肺炎除了流感可以用克流感等藥物治療以外,大部分的病毒性肺炎都只能夠用支持療法,或者加用類固醇降低發炎反應,但是有兩位醫師在幾十年前就報告過病毒性肺炎可以用維他命C來治療,但是沒有得到重視。以下翻譯自Thomas E.Levy 所著的‘curing the incurable’一書。 在1948年有一位Klenner 醫師報告了他在五年內治療了42個病毒性肺炎案例的成功經驗,他是以每6到12個小時靜脈注射1000毫克維他命C的治療方式,如果是小孩就每6到12個小時肌肉注射500毫克維他命C,在所有的案例當中,病人都有完全的臨床跟X光片反應,在注射三到七次之後,病人就完全好了。很有意思的是,有三分之一的病人,他額外再給口服的維他命C,但並不覺得有更好的效果,幾乎所有的病人在第一次注射一個小時內就已經覺得好很多了。他第一個案例是在1940年代初期,病人突然間因為病毒性肺炎而發紺,但拒絕住院使用氧氣治療,所以Klenner醫師就給他靜脈注射2000毫克的維他命C ,30分鐘之內病人的呼吸跟發紺都改善了,Klenner醫師在六個小時之後再看病人,病人正在吃東西,而且看起來好多了。所以接下來連續三天Klenner 醫師每六個小時就幫她肌肉注射1000毫克的維他命C,病人在36小時之後就看起來很好。 第二位醫師是Dalton醫師,1962年報告了三例病毒性肺炎,用維他命C靜脈注射得到良好的效果,三位分別是60歲男性丶47歲女性和41歲男性,每天注射2000毫克維他命C,第四天病人體力就恢復,六天就回去工作了;第二個案例總共在15天內注射六次2000毫克維他命C,在第二次注射之後,病人就感覺好很多了;第三個病人則是連續三天每天注射2000毫克維他命C,幾天後就回去工作,一個禮拜追蹤仍然很好,完全沒有症狀。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一位北醫畢業目前在紐約當住院醫師的張銘凱醫師寫照顧COVID-19經驗,寫得非常棒,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經驗分享] 我在紐約市的公立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即將完訓,七月開始會做美國感染科次專訓練。目前紐約災情慘重,我所在醫院確診加疑似病人就超過一百人,我這段其間都在顧ICU因此對於重症COVID的照顧也算有心得,我至少照顧過超過20位以上之住院病人,因為在ICU的關係大部分病人都插管,到目前為止,我應該比許多台灣醫生有武漢新冠肺炎治療之實戰經驗。因為台灣目前防疫做的非常好,多半輕症或無症狀隔離,但是我們隨時要準備如果已經是社區流行,那作為醫生該如何care這些病人,因此做個簡單的分享與教學,所以講解的對象應該是以臨床第一線之醫師或NP為主。但我要說很多evidence都不斷更新,以下是盡量有所依據的臨床處理方式,reference就不一一列舉,有些我可能覺得是一般臨床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概念也許就沒有多加說明,如造成閱讀上不順暢,也請多多包涵。 #流病學:相信台灣臨床醫生現在非常仰賴旅遊史畢竟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如果有天已經大流行,旅遊史可能不是那麼重要了,懷疑就該驗。美國之前CDC一直很在意旅遊史而不隨意驗,結果後來發現根本大流行已經來不及了。在大爆發之前,可能會有一個空窗期就是很多原本我們以為低感染風險而沒有驗到的人,他們其實已經可能被感染。此外年輕人或沒有病史病人也非常多,這是在過去醫院前所未見的。在美國輕症就算陽性也不會住院讓他們回家,所以我所看到是真正的病人,我們已經擴充非常多病房了,但是病人真的很多,感染力真的很強要小心!至今我們已經有三個住院醫師中獎了。 #臨床表現:除了發燒咳等呼吸道症狀,還常有拉肚子等GI症狀,我要特別提醒很多病人會有"味覺失調或消失"的症狀,這不是鼻塞引起的味覺降低。很多文獻少提味覺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可能是一個sign就該檢驗。此外有些病人會表達胸痛,不一定就是很嚴重的myocarditis,就純粹是無法解釋的胸痛,但還是會建議驗一下CPK/Trop。這個病毒的潛伏期根據我看到的paper,大概平均是五天多,當然最長可能兩個禮拜,不過我現在講的是一個常態分佈的結果,你要算到最嚴苛標準,也許就兩個禮拜,但是平均還是五天多,所以你如果有接觸史,過了一個禮拜還是沒發病,你大概就safe了。 #抽血:CBC(不一定會leukocytosis,反而容易lymphocytopenia and or thrombocytopenia), 常transaminitis(GOT/GPT高)。我們會大概三天監測一次Ferritin, ESR/CRP, LDH, D-dimer來觀察對藥物反應。基本blood culture, HIV, urine Legionella/strep pneumonia最好也住院時驗一下排除其他問題。 #影像:CXR bilateral infiltrations。相信大家一定常常不知道病人什麼問題但是看到CXR有點白白髒髒就當肺炎收進來打抗生素住院(其實可能根本不明顯)。我要說的是這些COVID住院病人,不會只是CXR微微白白髒髒,而是一看就是明顯兩側蔓延,在我住院醫師期間真的從來沒有看到那麼多CXR都是長這個樣子的,現在我幾乎可以看到CXR就診斷。至於CT chest雖然比較清楚,但是我認為不需要,因為大部分CXR就很明顯了,加上抽血上述markers等等就算PCR還沒有等到就可以很有把握診斷了。安排CT chest只會讓醫院感控暴露風險(因為機器要大消毒,浪費時間也可能使真正需要CT的人沒辦法照到) #氧氣治療方面:如果有SOB or hypoxia,當然要監測O2 sat.一開始nasal cannula, simple mask 下一個nonrebreather mask,中間不要試BiPAP/CPAP/High flow NC你就要early intubation了!因為BiPAP等會有把病毒釋放出來空氣傳播的風險。而且COVID病人desaturation or decompensation進展真的非常快!sat keep不住就要early intubation。另外不要使用neubulizer等會霧化的藥物治療,如需支氣管闊張劑可以用MDI手壓的pump。另外ARDS常用的臥趴姿勢prone position效果感覺非常好,病人一prone血氧真的會稍微提升,有些病人甚至沒有被插管的,血氧稍微差一點的我們就會叫他趕快趴著!還真的很有用。很多插管病人我們也會給他prone,我看討論串好像台灣不是很喜歡prone因為很耗費護理師人力,不過至少我在我們醫院我看到是一大早三個主治醫師就一起合力把病人翻姿勢,其實美國醫師工作也是很辛苦的。 #藥物治療: 1.我知道很多診所喜歡開類固醇給"感冒"的病人,但是絕對要避免因為類固醇有延長viral shedding的副作用,之前在MERS等病人的研究也是類固醇壞處大於好處,因此使用類固醇除非是有其indication才用(例如septic shock等等)。 2.高劑量Statin似乎有研究對防止病毒結合有幫助,因此如果LFT, CK允許可以考慮使用(lipitor 40 or 80, etc)。 3.Litonavir愛滋病藥物nejm已經發表確定沒用。 4.在美國我們幾乎每個病人都會給hydroxychloroquine(400mg bid for a day, then 200mg bid for 4 days)會影響lysosome fusion抑制病毒, 使用藥物前一定要EKG,如果QTc>500就不要用。我們醫院現在不加azithromycin了因為兩個一起用會延長QTc就有致死案例。對於法國研究Hydroxychloroquine+azithro很好但是我保持樂觀態度,那個研究病人量很少(n=21),而且我實際臨床經驗覺得幫助好像有限,但是因為in vitro研究有效,我們還是會給病人就是了! COVID似乎會跟其他呼吸道病毒一起co-infection所以還是要驗一下flu, 但是如果flu negative也不需要給tamiflu因為對covid無效。除了病毒還常bacterial superinfection,所以我們幾乎還是會給抗細菌抗生素,macrolide or levofloxacin擔心prolong QT所以我們醫院現在給doxycycline。記得驗一下Urine Legionella因為跟covid一樣都常有GI症狀。 5.Remdesivir在美國第一個case就是靠這個治好的,各國都在臨床試驗中,我個人很看好,我們醫院也要開始實驗這個了... 6.日本藥favipiravir聽說也很成功但是因為我在美國比較不熟。 7.很多COVID病人為什麼這麼sick,明明年輕人卻full blown ARDS比老人更嚴重,因為很多是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的關係。所以IL-6 inhibitor如tocilizumab or sarilumab本來治rheumatoid arthritis的生物製劑或許也有用。現階段也還在臨床試驗中,可以抽血IL-6監測。聽說MGH用tocilizumab,而我的醫院也要開始臨床試驗sarilumab #Code status:COVID大部分還是胸腔性疾病,很多就是插管呼吸器ARDS mode來治療,因此插管是很重要的環節。但是有些運氣不是很好的病人,多重器官衰竭等等突然coded需要CPR的情況,這對醫療團隊來說是暴露極高風險甚至多半可能徒勞。我認為有必要一開始就要跟病人談好DNR,這不代表就要DNI,該插管還是要插管,但是真的不幸心跳停止等,要量力而為。 #醫院管理:至少在紐約我們的物資設備都輸台灣很多也嚴重不足,不過也許可以給台灣要是不幸疫情大爆發做個借鏡。現在醫院幾乎都是COVID病人,也不可能一人一間病房了,因此直接把COVID病人直接放在同一間房間,反正都得病了也不怕被感染了。不過還是建議最好病房的門是有窗戶的至少從外面看進去可以知道病人好不好,而且就我剛剛所說,病人原本可能好好的就突然血氧掉非常喘需要趕快插管,每個住院病人真的像未爆彈。另外ICU病人因為常常有很多pump點滴,護理師要一直進出隔離房不方便穿脫PPE,可以考慮直接把pump放在房間外面,點滴線延長出去就好,這樣如果護理師要調sedation or pressors等等就可以不用進入房間更改設定。 #國家防疫:現階段台灣防疫做很好,還在containment的階段,就是把最有可能的人抓出來隔離,但是對於平均每個個案的隔離成本很高,國家也很不容易控制,目前台灣有兩百多的個案,但是某天要是慢慢累積好幾百個病人甚至破千,我們也許就要調整策略,因為把全部只要是陽性的病人都抓到醫院關那是不可能的,台灣沒有那麼多的醫療能量,也不能這樣浪費,而且輕症染病的病人,要多久PCR會轉陰性,我還沒看到研究統計出來,應該也很少人會做這樣研究,因為很少國家會像台灣如此嚴格標準檢疫隔離的,就好像今天得influenza A,如果不太嚴重也是讓病人回家,病癒就是病癒,一般醫師也不會再重複flu swab;同樣如果有C.diff病人,把PO Vanc的療程吃完沒有再拉肚子,你也是當作好了不會再去驗糞便。個人覺得台灣可以把輕症病人平均多久時間PCR轉陰性做個統計發表研究。我最近看了世界著名病毒學專家何大一博士的專訪([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 個人覺得這篇寫得不錯,裡面他就有寫到目前也不知道陽性的病人過多久後才不會有傳染力,他說猜測大概三週。至於已經得過COVID的病人之後會不會再重複感染,他是覺得應該是不會,也就是現在所有的防疫工作,就是在爭取時間讓疫苗可以製造出來讓群體都可以有保護效果。現階段幾乎的國家都大爆發,就不可能像台灣還在containment的防疫階段,因為你要假設所有人都有可能是病人,那能做的就是#緩和曲線了flatten the curve,我覺得這個概念相當重要 ,基本上就是拖延戰術,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和聚集,要social distancing,不必要的商業活動要停止,電影院酒吧夜店要關,餐廳只能外帶等等,這可以避免加速接觸感染,讓病人增加量不要達這麼快一下超出醫療能負荷的數量避免醫療崩壞,很多國家都在這麼做了,目前聽起來表現比較好的國家像是南韓,雖然他們一開始防疫沒有做好導致非常多人得病,但是經過大規模檢驗,還有避免出門要待在家等等,目前疫情也有和緩的趨勢,算是亡羊補牢,也不是不行。台灣目前表現全球數一數二,但是我們總是要做最壞的準備跟打算。 #後記:沒想到一下就寫這麼多,這算是我第一線醫療工作者的紀實與經驗分享,目前紐約疫情雖然已嚴重崩壞,但實際上還只是開始而已不見緩和。不過美國參戰之後相信會有更多醫學研究與臨床治療準則可以參考,實際上也不完全是壞事。你問我會不會怕我每天也是提心吊膽的,都很怕生病,每天都要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但偏偏美國住院醫師工時非常長(週休一日而已也沒有PM off)又不斷把我們明明不是在病房rotate的時候抓來上班取消我們的門診等等,我都盡量多休息有時間就睡覺保持免疫力。現在在醫院其實也是看到很多恐慌的面孔,我們醫院是公立醫院,平常病人多為社會最底層的人,吸毒的、遊民的、酗酒的,總之各種問題台灣一個比較健康的社會大概很難想像是一個怎麼樣的場所。不過最近因為COVID病人大爆發,我發現很多可能社會上的一般人或中產階級,他們可能是警察、可能是清潔工、就某天感染病毒生病了,這時候醫護站起來照顧他們治療他們,讓他們免於恐懼,這是作為醫學生涯也算比較榮光的時候,因為我們平常的訓練,就在這時候派上用場,也算是找到一點點行醫的意義跟價值。可以平安地活著其實就很好。目前台灣社會可以安全的生活著也真的很好。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一次住院後,他的姊姊應思悅去醫院探訪他,他出現臉部抽搐、話語含糊、反應遲滯的症狀,劇裡的精神科醫師特別解釋「這是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會出現的副作用——錐體外症狀」。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演員很專業,演得確實像病人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後,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但第二個念頭卻是:完蛋了,會不會讓剛出現精神病症狀的病人更有拒絕服藥的理由?或是病人家屬更不敢帶病人到醫院就醫了? 先說明一下,什麼是「錐體外症狀」(Extrapyramidal symptoms,簡稱EPS) ?簡單說,就是主管身體運動系統的大腦受到某些干擾(如:藥物、腦性麻痺或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等狀況)導致無法正常靈活作用時,會發生身體肌肉張力異常、類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靜坐不能(Akathisia)等現象。...............1970年代開始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治療精神病人。很多人可能會問,是不是讓精神病人改服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就沒有副作用了?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剛問世時,藥廠確實是這樣做宣傳行銷的。但在大量及長期處方第二代抗精神病劑給病人服用後,精神科醫師們發現第二代抗精神病劑雖較少有錐體外症狀的副作用,但它卻有另一種常見的副作用——代謝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過低。...................門診中,確實會有家屬對我說:「醫師,給我的孩子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吧!它不是比較沒有副作用嗎?」我的回答常是:「藥物都有副作用。用藥的重點應該是看那藥物對治療你孩子的精神病症狀有沒有效。如果一種藥物沒有副作用,但對於精神病症狀的療效卻不理想,那幹嘛服用那藥物呢?」...........【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戲裡演的都是真的嗎?】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第四集中,服藥後的應思聰和家人見面時,全身肌肉失去控制、臉部扭曲,吃力地擠出「我要回家、對不起、對不起」看哭了不少人 http://bit.ly/2v5hBfN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張凱銘醫師(美國紐約市立醫院感染科醫師)   5月14日下午1:21   發表於【COVID-19 醫療人員防疫戰術戰技交流中心】     **文章最後面補充以下章節:兒童,孕婦,COVID後遺症,COVID傳染途徑,疫苗副作用處置**   *再補充DVT prophylasix, ivermectin, 非嚴重COVID病人*   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3月了,對於COVID知識,我們了解更多了,很多過去錯誤的做法,都可以調整,有新的東西,也應該嘗試使用,這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害怕病毒,我們可以克服。一年後再發一篇review。(註:本文特別是治療方法寫的很粗淺,以綱要提醒重點為主,裡面講的東西你如果搜尋多半有論文佐證,細節東西還是以有公信力的來源為主,此文非醫療建議)   #傳染力:   為什麼COVID-19傳染力驚人?因為無症狀也可以開始傳染,這跟2003年的SARS不一樣,SARS原則上要病人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才會傳染,所以當年很快就可以擋下來,現在的COVID可以沒有症狀也傳染給別人,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很有用。因為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疫情才會這麼難以控制。COVID原則上出現症狀前兩天到發病後一天內傳染力最強,發病後七天內逐漸減弱傳染力。病人多久還有傳染力確切時間很難告訴你一個數字,但是大致上7-10天後就沒有什麼傳染力了,這也是美國CDC的隔離時間是訂在10天的原因,當然不是說十天後就一定不會傳染,這邊是說傳染力越來越弱,機率越來越低,一個概率的問題,醫學到最後都是統計的問題,極端值先不討論。   #什麼叫確診?   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時常看到境外確診者,常常沒有症狀,也許在國外一陣子前染過病,到台灣篩檢陽性,或甚至是隔離14天後期滿然後自主申請檢驗然後被確診,那些人的通性都是CT值很高(>30),抗體早就已經產生陽性,這代表,他們早就被感染了,他們某種程度已經免疫了,PCR測出來的只是死掉的病毒片段被檢驗出來,其實沒有什麼傳染力不用太擔心。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CT值如果很高,代表病毒片段實在是太少了,要一直複製到30次以上才有辦法被檢驗出來,有個小篇的NEJM韓國研究指出CT值在28.4以上病毒培養都培養不出來,所以CT>30其實根本不用擔心。這種沒有什麼臨床意義的病例,是否有需要每個人都送去負壓病房隔離,我認為是很需要商榷的,我很難想像這些人既沒有症狀,也沒有傳染力,到底是要住院做什麼治療?如果疫情不嚴重就算了,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這可能占用醫療資源讓有需要的人無法住進醫院,那問題就大了。現在已經是2021年五月了,早已不是2019年12月或2020年一月,COVID已經不是神秘的病毒了,我認為需要用科學方法對待隔離這件事。然而此次境內社區感染,很多都是有症狀且CT值低(10-20幾),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這些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檢驗:   PCR是1980年代就發展出來的一種檢驗技術,這不是什麼酷炫的科技也不是昂貴的檢查,任何一個檢驗,結果是死的,判斷是活的,如果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問題,都可以再重複檢查。臨床判斷不能忽略。如果覺得重複檢驗費太貴,那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此項檢查會這麼貴,而不是懷疑其檢驗的必要。COVID都可以無症狀,如果懷疑COVID,不要用猜的,要用驗的。   #Variant (變異病毒):   COVID病毒跟其他常見流感病毒一樣,越多人被感染,病毒一直複製,外膜就容易產生片段的變異,所以本質還是同一個病毒,因此我不喜歡用變種病毒這個名稱,我比較喜歡講變異。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也可能讓疫苗效果比較不好,但是目前看來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還是有效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每年都打COVID疫苗,就像流感每年都會變,每年都該打流感疫苗,任何人終究都需要打COVID疫苗,在這地球村就是不可能不打,除非你永遠關起來不要跟外界的人接觸。阻止病毒繼續傳播的最好方式就是疫苗。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70億人現在都注射好疫苗,一兩個月後COVID大流行就會終結。為什麼COVID一直流行,就是因為全世界疫苗施打太緩慢,太多人猶豫不決。越慢打疫苗,病毒一直在複製,一直複製的結果就是又產生變異,到時候疫苗又漸漸失去效果,大流行又要重來一輪。   #疫苗:   現在全世界有四家有效的疫苗:Pfizer和Moderna是mRNA疫苗,AZ和JNJ是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四種都非常有效,重症死亡率保護都非常的好。疫苗最重要的是防止死亡,不是打了就一定不會被感染。實際上COVID大部分的人被感染了只有輕度或無症狀,但是有些有危險因子的人(COVID特別喜歡攻擊老年人,肥胖,糖尿病者)可能產生嚴重肺部纖維化而至死亡。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打滿疫苗,有些人也許還是會有感染或輕微症狀,但是到時候就不會有人擔心,因為跟感冒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天還在擔心那些輕微副作用(發燒、疲憊、肌肉痠痛這些真的是無關緊要1-3天就會消失的副作用),那你就失去了大局觀。99.99%的人都沒有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在國外都有過敏案例用漸加劑量還是把第二劑疫苗打齊的記載。打疫苗很多人當然會有不舒服反應,但是這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打疫苗本來就不是要打舒服的,打了針會不會舒服一直都不是打疫苗的考量點,就跟你終究要買歐洲車,你這輩子終究是要打COVID疫苗的,早打就早有保護力,就不會一直擔心會不會被感染。我認為能早點打疫苗就是好事,任何上述四種疫苗都非常的好,真的不需要挑,沒有打就是沒有防護力,與其思考70-95%的差距,不如想0-70%的差距,沒有打疫苗病毒可以長驅直入,有疫苗你平常沒有太多病史或免疫問題,你要死於COVID的機率會非常非常的低。打疫苗不是大學聯考,去計較一兩分的差距,每個疫苗臨床試驗的基準點都不一樣,沒辦法拿純數字去比較。美國人做事慢,非常沒有效率,有在美國生活過一定知道這點,然而美國疫苗是在FDA星期五通過,星期一就開打,這點就非常有效率。看到很多人因為疫情爆發終於願意趕快打疫苗了,這也算好事,雖然在過去兩三個月早就可以做的事,真的是有點可惜。我真的很希望疫苗覆蓋率可以再高一點。   #疫苗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就不說了,發燒疲憊肌肉痠痛等,這些不應該是你不打疫苗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淋巴腫大但是不嚴重且看運氣。立即過敏反應極度罕見。現在要談談血栓。AZ或JNJ腺病毒載體疫苗有一個非常罕見(約十萬到百萬分之一)但可以是嚴重的副作用就是血栓問題。這邊的血栓並非腿部因久不動而產生的靜脈栓塞(DVT)或肺栓塞(PE),而是會產生類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原理,身體產生platelet factor 4 (PF4)抗體跟heparin結合消耗血小板導致的血栓問題,然而這些人都沒有接觸過heparin類藥物,所以因為疫苗導致的血栓病有一個新的病名叫做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這比較類似自體免疫反應,常發生在年輕女性,過去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病史或血栓問題,在打了AZ或JNJ疫苗,一般在兩個禮拜左右發作(時間相對短,長一點可能一個月),血栓產生部位有可能是在splenic vein or cavernous venous sinus,所以病人也許會有肚子痛、頭部腦神經異常,動眼神經異常,視力異常,等問題。如果是腦內血栓影像診斷甚至要靠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血液檢查要驗HIT panel (PF4 or serotonin release assay)。相信很多台灣醫師可能根本沒有驗過HIT,因為東方人血栓問題不大,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所以更加肯定疫苗風險是很低的。臨床醫師警覺性要很高。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要很完善才行。治療方式不可以用傳統heparin類的抗凝血劑,enoxaparin這些常見的都不行。可以使用argatroban,fondaparinux,或DOAC (apixaban, rivoraxaban)這類。還可以用IVIG治療。所幸國外的案例多半治療後無大礙。   #COVID的治療,現在有什麼?   - 剛確診沒多久,最好前48小時內,如果屬於高危險族群(病人本身身體比較差者),打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效果最好,可以預防病情的進展,在美國有很多infusion center,或有些急診也可以打,抗體趕快中和病毒。美國現在有Regeneron藥廠的Casirivimab/imdevimab跟Bamlanivimab/etesevimab。   - Hydroxycholoroquine奎寧在2020年三月美國疫情剛爆發甚至世界各地都很常用,多個研究出來結果就是沒有用,希望以後不會有人再提這個了   - 慎用抗生素:在2020年三月幾乎每個人因為COVID住院都會給azithromycin等抗生素,因為臨床上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都很類似。但是發現COVID剛發病很少有細菌感染,如果病人只是乾咳,沒有痰,CXR或CT很典型就是bilateral GGO沒有局部consolidation(局部細菌肺炎感染),其實可以不用上抗生素。一般細菌性感染多半發生在ICU病患、插管者、住院住兩三個禮拜以上者,這些再好好考慮。不應該每個人得到COVID就給抗生素。   - Remdesivir IV for 5 days(200mg*1 day, then 100mg*4 days)在美國算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如果有氧氣需求患者一般都會給,注意肝指數可能升高需要檢測,攜帶remdesivir的cyclodextrin需要靠腎臟清除所以如果eGFR<30可能不能使用,但是洗腎可以清除所以洗腎患者又可以使用   - Dexamethsone 6mg IV or PO for 10 days: nejm上大名鼎鼎的recovery trial顯示,對於重症患者(需氧或插管者)有助於降低死亡率,特別是插管者幫助最大,因為可以避免免疫風暴過度激化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如果病人不需要氧氣輕症患者,給dexamethasone是無用的,請勿濫用類固醇。   - 氧氣目標不一定要100%,如果病人沒有特別覺得喘,SpO2維持在92-96%左右其實也可以。跟2021年3月做法不一樣的事,避免早期插管!插管可以避免最好,一旦插管就很難拔管,俯臥(肚子貼地臉朝下)prone position對於血氧維持還是非常有效,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高速鼻氧氣管對於維持血氧也很有效,這些都可以避免走入插管這一途。   - Tocilizumab: 2020年3月很多人用,後來研究說沒有用,最近又捲土重來越來越多研究看似有用。Toci(這樣簡稱才不會念太長)是IL-6 inhibitor,可以抑制免疫反應也是想避免走入cytokine storm,先前研究結果會失敗可能跟使用時機最有關,因為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給,而是建議在氧氣需求量一直增加,已經到只用HFNC或BiPAP這種階段隨時要被插管這種階段可能會比較有用,而且至少給過類固醇(上述的dexamethasone)24小時還是一直惡化再給。   - 小心菌血症甚至黴菌感染:這些是指ICU重症患者,他們可能產生MRSA or MSSA bacteremia, Candidemia等,如果住院有發燒,該做的blood culture還是不能少。甚至有些病人肺部產生mucormycosis or Aspergillosis的關聯性世界各國有越來越多的paper報導 (我也有一篇相關論文)。     後記:算是一年後的一篇心得文章,在美國紐約2020年3月我們走過最可怕的多次融斷潮,紐約當時宛如空城,時代廣場空無一人,空氣中彷彿都有高濃度的病毒,ICU要擴張三倍,整間醫院只有COVID病人相比,現在怎麼樣台灣情況都好得多,而且現在有疫苗,有更多對病毒的認識,少了很多未知,我們現在更多知道什麼藥物有用,什麼沒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我對台灣人高水準的國民素質很有信心,多半人都很願意戴口罩也配合,疫情肯定不會太差。冷靜準備,有疫苗趕快打。看著歐美在疫苗施打後疫情逐漸散去,台灣也不可能永遠用高壓圍籬,非常”old school”的”2020年”防疫方式一直下去,最有效控制疫情還是要靠疫苗,希望全球大流行可以趕快結束。     *************************   補充   #兒童:   小孩子也會得到COVID,他們症狀多半比較輕微,但是說小孩子得到都不會有事也不是正確的。有部分小孩得到病毒急性感染也可能會嚴重到插管,因此不能因為多半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就掉以輕心。小孩子常常造成家長或成人的感染來源,就算小孩子沒什麼事但是如果傳染給家裡長輩可能導致長輩嚴重生病,因此這部分公衛預防也很重要。另外小孩比較可能因為COVID的併發嚴重疾病叫做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在美國我們讀MIS-C為”Miss C”,MIS-C並非病毒急性感染導致的疾病,實際上多好發兒童感染後一個月後,其症狀表現如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這些病人說不定COVID PCR都已經陰性,因此不需要給remdesivir等抗病毒藥物,這比較像免疫發應引起的全身發炎反應,處置方法類似Kawasaki disease,給IVIG、Aspirin,要做心臟超音波Echo。成人也可能會有MIS-A (A=adult),但是成人科醫生對川崎病經驗不足也許比較容易漏掉。目前僅有美國Pfzier疫苗降低施打年齡到12歲以上,其他疫苗還沒有開放讓兒童施打。   #孕婦:   孕婦如果感染到COVID多半還是輕症為主,但是部分病人會有比較糟的預後。所以如果能盡早接種疫苗,還是多一點保護。目前沒有證據疫苗會對流產或胎兒有不良影響,實際上很多新生兒的血液可以測得對抗COVID的抗體,意思是說如果媽媽有打疫苗,新生兒也會間接打到疫苗,其實對兩方都是好事。如同之前所說AZ有可能導致某些罕見血栓,而這個又比較好發較年輕的女性,是一個要衡量的點,但各大婦產科醫學會偏向鼓勵孕婦施打疫苗,病人需要知道潛在風險,孕婦打了疫苗也不用太恐慌,如果疫情嚴重施打可能還是Z>B。   #COVID後遺症:   有部分人得到COVID後,儘管已經康復沒有病毒感染的跡象,但還是有持續的症狀特別是疲憊、思慮不清、運動一下就很累需要停止、焦慮、嗅味覺異常等甚至到六個月以上之久,此為“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CoV-2 infection” (PASC)。PASC是一個真實的疾病國外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問題,多半好發年輕女性30-40歲左右,可能跟免疫反應有關,一系列的血液或抽血檢查多半都正常,卻有持續的症狀且都得過COVID,他們一般都沒有嚴重COVID疾病,多半輕症且不需要氧氣。目前沒有特別好的治療方式,症狀治療為主,時間久了多半慢慢改善緩解,可能需要多方專科(包含精神科)一起幫助病人。   #COVID傳染途徑:   還是以空氣、飛沫傳染為主。接觸傳染似乎沒有想像中常見。勤洗手、環境清潔當然很重要,但是不用過度恐慌而反覆一直消毒等,接觸傳染沒有那麼容易傳染。   #疫苗副作用處置:   不需要預防性吃退燒藥,如果有發生發燒或疼痛等再吃止痛退燒藥就好(acetaminophen or NSAIDs)。免疫力不全者或老人、安養院居民,其實是最需要施打疫苗的對象,因為他們一旦得到COVID死亡率最高,這些人施打疫苗反而最不會有任何症狀因為他們免疫反應力弱,就算是施打了mRNA疫苗還是可能無法產生足夠的抗體,因此他們還是要戴口罩等特別小心,他們是所謂”breakthrough infection”(突破感染)最常見的族群。這也是為什麼我建議一般人有什麼疫苗就先打什麼,因為對一般人來說現有疫苗保護力其實就很夠了,根本不用區分保護力高低基本上打滿了都可以非常有效預防重症,至於高危險族群他們更不能承擔沒有疫苗去保護的風險下,總之就是建議趕快施打。   #深部靜脈栓塞預防(DVT prophylasix):   在美國不管什麼原因住院,沒有明顯禁忌症基本上都會每天皮下注射抗凝血劑enoxaparin SQ 40 mg daily預防DVT,這個是在COVID疫情之前就一直這樣。COVID的其中一個致病機轉是因為他容易形成微血栓microthrombi堵塞肺部導致缺氧甚至是到處形成DVT或肺栓塞PE。然而研究顯示,給治療DVT/PET的劑量enoxaparin 1 mg/kg BID一天兩次的高劑量用於COVID住院病人,對於預後並沒有顯著差異,意思是說你不需要每個COVID病人都給抗凝血劑的治療劑量,建議一般住院病人給預防劑量就可以。然而我知道台灣或者說東方人的血栓機率本來就低於西方人,因此本來在台灣住院病人就沒有用enoxaparin DVT ppx的習慣,但我還是會建議要定期檢查病人有沒有什麼症狀,驗d-dimer,如果有升高可能要小心DVT or PE,如果真的有還是要給治療劑量。另外有研究指出,COVID病人可以給aspirin,算是輕度的抗凝血劑,對預後也許有幫助,這可能需要更多證據。   #Ivermectin:   Ivermectin是用來治療寄生蟲的藥,有些人腦筋動到ivermectin做研究有小部份說對COVID有幫助,但是美國感染科(IDSA)的建議是不要例行性的使用ivermectin治療COVID,只建議用在臨床試驗的情況。個人覺得用治療寄生蟲的藥來對抗病毒學理好像沒什麼道理應該不會有用。   #非嚴重COVID病人:   我不知道之後疫情會怎麼變化,但如果疫情非常嚴重在社區散開,那輕重症分流就會很重要, 多半人感染了實際上只有輕症而已,COVID不是黑死症!!希望台灣可以不要有獵巫的行為對患者指指點點。台灣醫療器材法規似乎很嚴格?在美國藥局或網路上隨便很容易可以買到手指的血氧機(pulse oximetry)一台很便20-30美金而已,因為COVID本身是病毒,意思是大部分還是症狀治療為主,如果沒有缺氧hypoxia,那其實就沒什麼醫療治療可以做了,所以發燒等症狀還是吃退燒藥為,那在家用血氧機監測自己氧氣濃度,沒有缺氧其實就可以不用擔心。不過高危險族群還是會建議給單株抗體看能不能趕快中和病毒導致不會演變嚴重。如果嚴重病人在ICU插管住院甚至一個月以上,其實也跟COVID無關了,因為肺部已經嚴重受損, 高品質的ICU照護就會是關鍵(回歸到一般內科的基本治療).   Thank you for this most interesting consultation, allowing 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most difficult and challenging case. I shall continue to follow up with you.     #感謝張凱銘醫師無私分享 #必讀好文
    5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以下是張凱銘醫師 2021年5月14日的(經驗分享) 現在已經不是2020年3月了,對於COVID知識,我們了解更多了,很多過去錯誤的做法,都可以調整,有新的東西,也應該嘗試使用,這就是與時俱進。不要害怕病毒,我們可以克服。一年後再發一篇review。(註:本文特別是治療方法寫的很粗淺,以綱要提醒重點為主,裡面講的東西你如果搜尋多半有論文佐證,細節東西還是以有公信力的來源為主,此文非醫療建議) #傳染力: 為什麼COVID-19傳染力驚人?因為無症狀也可以開始傳染,這跟2003年的SARS不一樣,SARS原則上要病人有發燒或咳嗽症狀才會傳染,所以當年很快就可以擋下來,現在的COVID可以沒有症狀也傳染給別人,所以各大出入口體溫篩檢其實不一定很有用。因為可以無症狀感染,所以疫情才會這麼難以控制。COVID原則上出現症狀前兩天到發病後一天內傳染力最強,發病後七天內逐漸減弱傳染力。病人多久還有傳染力確切時間很難告訴你一個數字,但是大致上7-10天後就沒有什麼傳染力了,這也是美國CDC的隔離時間是訂在10天的原因,當然不是說十天後就一定不會傳染,這邊是說傳染力越來越弱,機率越來越低,一個概率的問題,醫學到最後都是統計的問題,極端值先不討論。 #什麼叫確診? 在此次疫情爆發之前,時常看到境外確診者,常常沒有症狀,也許在國外一陣子前染過病,到台灣篩檢陽性,或甚至是隔離14天後期滿然後自主申請檢驗然後被確診,那些人的通性都是CT值很高(>30),抗體早就已經產生陽性,這代表,他們早就被感染了,他們某種程度已經免疫了,PCR測出來的只是死掉的病毒片段被檢驗出來,其實沒有什麼傳染力不用太擔心。CT值代表要複製病毒片段多少次才能被檢驗出來,所以CT值如果很高,代表病毒片段實在是太少了,要一直複製到30次以上才有辦法被檢驗出來,有個小篇的NEJM韓國研究指出CT值在28.4以上病毒培養都培養不出來,所以CT>30其實根本不用擔心。這種沒有什麼臨床意義的病例,是否有需要每個人都送去負壓病房隔離,我認為是很需要商榷的,我很難想像這些人既沒有症狀,也沒有傳染力,到底是要住院做什麼治療?如果疫情不嚴重就算了,但國內疫情持續升溫,這可能占用醫療資源讓有需要的人無法住進醫院,那問題就大了。現在已經是2021年五月了,早已不是2019年12月或2020年一月,COVID已經不是神秘的病毒了,我認為需要用科學方法對待隔離這件事。然而此次境內社區感染,很多都是有症狀且CT值低(10-20幾),這些人就是剛被感染,這些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確診者,這些是最要小心的族群。 #檢驗: PCR是1980年代就發展出來的一種檢驗技術,這不是什麼酷炫的科技也不是昂貴的檢查,任何一個檢驗,結果是死的,判斷是活的,如果有偽陽性或偽陰性問題,都可以再重複檢查。臨床判斷不能忽略。如果覺得重複檢驗費太貴,那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此項檢查會這麼貴,而不是懷疑其檢驗的必要。COVID都可以無症狀,如果懷疑COVID,不要用猜的,要用驗的。 #Variant (變異病毒): COVID病毒跟其他常見流感病毒一樣,越多人被感染,病毒一直複製,外膜就容易產生片段的變異,所以本質還是同一個病毒,因此我不喜歡用變種病毒這個名稱,我比較喜歡講變異。不管是英國或南非病毒,他們並不會使感染後的病人變嚴重,但是變異病毒的傳染力確實比較強,也可能讓疫苗效果比較不好,但是目前看來疫苗對英國變異病毒還是有效的。我認為未來的世界可能會需要每年都打COVID疫苗,就像流感每年都會變,每年都該打流感疫苗,任何人終究都需要打COVID疫苗,在這地球村就是不可能不打,除非你永遠關起來不要跟外界的人接觸。阻止病毒繼續傳播的最好方式就是疫苗。如果可以,我希望全世界70億人現在都注射好疫苗,一兩個月後COVID大流行就會終結。為什麼COVID一直流行,就是因為全世界疫苗施打太緩慢,太多人猶豫不決。越慢打疫苗,病毒一直在複製,一直複製的結果就是又產生變異,到時候疫苗又漸漸失去效果,大流行又要重來一輪。 #疫苗: 現在全世界有四家有效的疫苗:Pfizer和Moderna是mRNA疫苗,AZ和JNJ是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四種都非常有效,重症死亡率保護都非常的好。疫苗最重要的是防止死亡,不是打了就一定不會被感染。實際上COVID大部分的人被感染了只有輕度或無症狀,但是有些有危險因子的人(COVID特別喜歡攻擊老年人,肥胖,糖尿病者)可能產生嚴重肺部纖維化而至死亡。如果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打滿疫苗,有些人也許還是會有感染或輕微症狀,但是到時候就不會有人擔心,因為跟感冒一樣,沒什麼大不了的!今天還在擔心那些輕微副作用(發燒、疲憊、肌肉痠痛這些真的是無關緊要1-3天就會消失的副作用),那你就失去了大局觀。99.99%的人都沒有出現嚴重副作用,甚至在國外都有過敏案例用漸加劑量還是把第二劑疫苗打齊的記載。打疫苗很多人當然會有不舒服反應,但是這些是可以接受的,因為打疫苗本來就不是要打舒服的,打了針會不會舒服一直都不是打疫苗的考量點,就跟你終究要買歐洲車,你這輩子終究是要打COVID疫苗的,早打就早有保護力,就不會一直擔心會不會被感染。我認為能早點打疫苗就是好事,任何上述四種疫苗都非常的好,真的不需要挑,沒有打就是沒有防護力,與其思考70-95%的差距,不如想0-70%的差距,沒有打疫苗病毒可以長驅直入,有疫苗你平常沒有太多病史或免疫問題,你要死於COVID的機率會非常非常的低。打疫苗不是大學聯考,去計較一兩分的差距,每個疫苗臨床試驗的基準點都不一樣,沒辦法拿純數字去比較。美國人做事慢,非常沒有效率,有在美國生活過一定知道這點,然而美國疫苗是在FDA星期五通過,星期一就開打,這點就非常有效率。看到很多人因為疫情爆發終於願意趕快打疫苗了,這也算好事,雖然在過去兩三個月早就可以做的事,真的是有點可惜。我真的很希望疫苗覆蓋率可以再高一點。 #疫苗副作用: 常見副作用就不說了,發燒疲憊肌肉痠痛等,這些不應該是你不打疫苗的理由。有些人可能淋巴腫大但是不嚴重且看運氣。立即過敏反應極度罕見。現在要談談血栓。AZ或JNJ腺病毒載體疫苗有一個非常罕見(約十萬到百萬分之一)但可以是嚴重的副作用就是血栓問題。這邊的血栓並非腿部因久不動而產生的靜脈栓塞(DVT)或肺栓塞(PE),而是會產生類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 (HIT)的原理,身體產生platelet factor 4 (PF4)抗體跟heparin結合消耗血小板導致的血栓問題,然而這些人都沒有接觸過heparin類藥物,所以因為疫苗導致的血栓病有一個新的病名叫做Vaccine-induced immune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 (VITT),這比較類似自體免疫反應,常發生在年輕女性,過去可能沒有什麼明顯病史或血栓問題,在打了AZ或JNJ疫苗,一般在兩個禮拜左右發作(時間相對短,長一點可能一個月),血栓產生部位有可能是在splenic vein or cavernous venous sinus,所以病人也許會有肚子痛、頭部腦神經異常,動眼神經異常,視力異常,等問題。如果是腦內血栓影像診斷甚至要靠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血液檢查要驗HIT panel (PF4 or serotonin release assay)。相信很多台灣醫師可能根本沒有驗過HIT,因為東方人血栓問題不大,這對我們來說也是好事所以更加肯定疫苗風險是很低的。臨床醫師警覺性要很高。疫苗副作用通報系統要很完善才行。治療方式不可以用傳統heparin類的抗凝血劑,enoxaparin這些常見的都不行。可以使用argatroban,fondaparinux,或DOAC (apixaban, rivoraxaban)這類。還可以用IVIG治療。所幸國外的案例多半治療後無大礙。 #COVID的治療,現在有什麼? - 剛確診沒多久,最好前48小時內,如果屬於高危險族群(病人本身身體比較差者),打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y)效果最好,可以預防病情的進展,在美國有很多infusion center,或有些急診也可以打,抗體趕快中和病毒。美國現在有Regeneron藥廠的Casirivimab/imdevimab跟Bamlanivimab/etesevimab。 - Hydroxycholoroquine奎寧在2020年三月美國疫情剛爆發甚至世界各地都很常用,多個研究出來結果就是沒有用,希望以後不會有人再提這個了 - 慎用抗生素:在2020年三月幾乎每個人因為COVID住院都會給azithromycin等抗生素,因為臨床上病毒性肺炎跟細菌性肺炎都很類似。但是發現COVID剛發病很少有細菌感染,如果病人只是乾咳,沒有痰,CXR或CT很典型就是bilateral GGO沒有局部consolidation(局部細菌肺炎感染),其實可以不用上抗生素。一般細菌性感染多半發生在ICU病患、插管者、住院住兩三個禮拜以上者,這些再好好考慮。不應該每個人得到COVID就給抗生素。 - Remdesivir IV for 5 days(200mg*1 day, then 100mg*4 days)在美國算最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如果有氧氣需求患者一般都會給,注意肝指數可能升高需要檢測,攜帶remdesivir的cyclodextrin需要靠腎臟清除所以如果eGFR<30可能不能使用,但是洗腎可以清除所以洗腎患者又可以使用 - Dexamethsone 6mg IV or PO for 10 days: nejm上大名鼎鼎的recovery trial顯示,對於重症患者(需氧或插管者)有助於降低死亡率,特別是插管者幫助最大,因為可以避免免疫風暴過度激化導致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如果病人不需要氧氣輕症患者,給dexamethasone是無用的,請勿濫用類固醇。 - 氧氣目標不一定要100%,如果病人沒有特別覺得喘,SpO2維持在92-96%左右其實也可以。跟2021年3月做法不一樣的事,避免早期插管!插管可以避免最好,一旦插管就很難拔管,俯臥(肚子貼地臉朝下)prone position對於血氧維持還是非常有效,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高速鼻氧氣管對於維持血氧也很有效,這些都可以避免走入插管這一途。 - Tocilizumab: 2020年3月很多人用,後來研究說沒有用,最近又捲土重來越來越多研究看似有用。Toci(這樣簡稱才不會念太長)是IL-6 inhibitor,可以抑制免疫反應也是想避免走入cytokine storm,先前研究結果會失敗可能跟使用時機最有關,因為不是每個病人都可以給,而是建議在氧氣需求量一直增加,已經到只用HFNC或BiPAP這種階段隨時要被插管這種階段可能會比較有用,而且至少給過類固醇(上述的dexamethasone)24小時還是一直惡化再給。 - 小心菌血症甚至黴菌感染:這些是指ICU重症患者,他們可能產生MRSA or MSSA bacteremia, Candidemia等,如果住院有發燒,該做的blood culture還是不能少。甚至有些病人肺部產生mucormycosis or Aspergillosis的關聯性世界各國有越來越多的paper報導 (我也有一篇相關論文)。 後記:算是一年後的一篇心得文章,在美國紐約2020年3月我們走過最可怕的多次融斷潮,紐約當時宛如空城,時代廣場空無一人,空氣中彷彿都有高濃度的病毒,ICU要擴張三倍,整間醫院只有COVID病人相比,現在怎麼樣台灣情況都好得多,而且現在有疫苗,有更多對病毒的認識,少了很多未知,我們現在更多知道什麼藥物有用,什麼沒有用,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我對台灣人高水準的國民素質很有信心,多半人都很願意戴口罩也配合,疫情肯定不會太差。冷靜準備,有疫苗趕快打。看著歐美在疫苗施打後疫情逐漸散去,台灣也不可能永遠用高壓圍籬,非常”old school”的”2020年”防疫方式一直下去,最有效控制疫情還是要靠疫苗,希望全球大流行可以趕快結束。
    84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非常非常重要! COVID-19 去年我們近乎兒子或侄子的年青胸腔專科大夫被醫院調去Dallas專治Covid病人一年。以下是他剛回家的報導 去年在美國醫院擔任加護病房,一般病房和診所醫師。加起來大概看了近1000多個新冠病毒的病人。 回想我不知這段時間如何撐過來的。生理疲憊可以復原,但是內心煎熬常揮之不去。我看到許多病人被病痛折磨。生離死別家人卻不能在身邊,因為隔離。其中我醫學啟蒙導師因爲新冠肺炎,過世。 現在台灣的疫情讓我非常憂心。在此跟台灣的朋友和家人提醒跟分享我們一路走來的經驗。 新冠肺炎對身體的影響 - 新冠病毒是非常複雜和難治的病毒。有些人完全沒有症狀,但是有些人喪命。沒有辦法預測和判斷。至今我們不知為何有些人沒事,但是有些人的症狀很嚴重。 - 一般大眾認識的新冠病毒是肺部感染。新冠病毒破壞肺部組織。剛開始肺充滿水,因為強烈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反應。然後肺慢慢纖維化。部分病人因為嚴重的纖維化,造成氣胸。 這些過程不可逆,所以很多即使從新冠肺炎康復的病人一輩子活在缺氧和呼吸困難(病人形容跟溺水的感覺一樣)。他們需要長期大量的氧氣治療。有些病人形容生不如死。如此大量的氧氣只有醫院和照顧中心可提供,所以一部分康復的病人至今無法回家。必須在醫院或長期照顧中心。還有一部分人需要氣切,靠呼吸器維生。 一些年青人即使新冠病毒康復,但是他們的肺已受損(根據他們的肺臟功能測試)。現在他們或許不覺得有症狀,但是他們50或60歲的時候,他們的呼吸症狀就出現。 - 新冠病毒常引起血栓。血栓的位置不僅在肺,任何一部分都可能發生。這是為何新冠病毒的病人發生心臟病和中風。即使用抗凝血劑無法完全避免,甚至造成出血的副作用。這些無數小的血栓在肺部造成更進一步地缺氧。 - 新冠病毒對腎臟有很大的損害。至今沒有一個好的醫學解釋。這造成腎功能下降,身體鹽分過高。一部分的人需要洗腎。 - 新冠病毒還有對其他器官造成嚴重的影響。至今沒有好的科學解釋,例如很多人的腦功能受到嚴重影響。我們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 可能的對新冠病毒治療 - 雖然過去這一年研究各種新冠病毒的治療法包含Remdesivir, IL-6 antagonist Actemra, IVIG, convalescent plasma, monoclonal antibody , etc…但是真正有用的藥或許只有類固醇。以上的藥很多被W H O認證沒有很有效。通常這些藥只對初期病發的病人有效。最有效的方式還是預防。 - 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預防,預防,再預防,是唯一的方法。 建議採取的方法 - 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如野火燎原。若不早點撲滅,馬上會來不及。應該用盡所有資源阻止病毒傳播 (台灣已錯失先機,所以不在這細談) - 大量篩檢,提早知道感染,提早隔離,避免傳下一個人。美國深深受到這個教訓。當初沒有大量篩檢或普篩造成社區感染一發不可收拾。美國30,000,000病例和500,000犧牲生命,這是最主要原因。 - 社交距離和口罩是美國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的主因。疫苗發展之前- 遠端上課,上班 (這對台灣社會非常大的影響,畢竟台灣產業結構跟美國不一樣,但是我建議能遠端上課或上班,能做的盡量做) - 小孩及年青人雖然對新冠病毒的影響不會太大(很多是無症狀患者),但是他們可以傳病毒給長者。美國當初用正確方法,強調年青人不回去看望他們祖父母。顧慮把病毒傳染給老人們。這就是在家上課和上班的重要性。減少傳遞病毒。通常美國很少三代同堂。實行起來比台灣容易。 - 疫苗,疫苗,還是疫苗,科學發現以色列跟美國即使疫苗接種只有15 -20%,新冠病毒的病例大量下降。一般科學需要70 %的接種才有如此效果。這值得進一步研究。這是非常好的消息,代表只要我們馬上開始接受疫苗,不久將來新冠病毒的病例就會在台灣減低。 現在美國疫情轉好,生活慢慢恢復正常。有時午夜夢回的時候,我夢到跟病人一樣躺在病床呼吸不過來。希望台灣醫護人員不用經歷到我的經驗。 希望以上資訊可以幫助我台灣的同胞,朋友和家人。一起努力對抗新冠病毒,期待光明的明天。 以上我簡短的經驗報告,還有非常多的資訊和經驗沒有提到。應家父要求,我匆匆寫此文。有機會再寫詳細的一篇。 敬請原諒錯別字和不流利的中文。 Leon Tung
    10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COVID-19 過去這一年在美國醫院擔任加護病房,一般病房,和診所醫師。種種加一起大概也看了將近1000多個新冠病毒的病人。回想起來,我不知道這段時間是如何撐過來的。生理的疲憊可以復原,但是內心的煎熬常常揮之不去。我看到許多病人被病痛折磨,生離死別家人卻不能在身邊因為隔離的因素。其中一個我醫學啟蒙導師,也過世於新冠肺炎。現在台灣的疫情讓我非常憂心。在此跟台灣的朋友和家人提醒跟分享我們一路走來的經驗。 新冠肺炎對身體的影響 - 新冠病毒是一種非常複雜和難治療的病毒。有些人完全沒有症狀,但有些人失去生命。沒有辦法去預測和判斷。至今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沒事但有些人有很嚴重的症狀。 - 一般大眾對新冠病毒的認知是肺部感染。新冠病毒會破壞肺部組織。剛開始的時候肺部充滿水分因為強烈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反應,然後肺部會慢慢纖維化。部分的病人會因為嚴重的纖維化造成氣胸,這些過程是不可逆的。所以很多即使從新冠肺炎康復的病人一輩子都生活在缺氧和呼吸困難的狀況(病人形容跟溺水的感覺一樣),需要長期大量的氧氣治療。有些病人形容生不如死。如此大量的氧氣,只有醫院和照顧中心可提供。所以有一部分康復的病人,至今無法回家,必須要在醫院或長期照顧中心。還有一部分人需要氣切,靠呼吸器維生。一些年輕人即使從新冠病毒康復但是他們的肺臟已受損(根據他們的肺臟功能測試)。現在他們或許不覺得有症狀。但是到他們50或60歲以上的年紀,他們的呼吸症狀就會出現。 - 新冠病毒常常引起血栓。血栓的位置不僅與肺部,身體的任何一部分都可能發生。這就是為什麼新冠病毒的病人會有心臟病和中風的原因。即使使用抗凝血劑也無法完全避免,甚至造成身體出血的副作用。這些無數的小的血拴在肺部造成更進一步地缺氧。 - 新冠病毒對腎臟有很大的損害。至今沒有一個好的醫學解釋。他會造成你腎功能下降,身體鹽分過高。一部分的人需要洗腎。 - 新冠病毒還有對其他器官造成嚴重的影響。至今沒有一個好的科學解釋,例如很多人的腦功能受到嚴重影響。我們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 可能的對新冠病毒治療 - 雖然過去這一年,人類去研究各種新冠病毒的治療方法包含Remdesivir, IL-6 antagonist Actemra, IVIG, convalescent plasma, monoclonal antibody , etc….. 但是真正有用的藥, 或許只有類固醇。以上的藥有很多被W H O認證沒有很有效。通常這些藥只對初期病發的病人有效。最有效的方式還是預防。 - 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預防,預防,再預防,是唯一的方法。 建議採取的方法 - 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非常快,如野火燎原,不早點撲滅的話,就馬上會來不及。應該用盡所有資源阻止病毒傳播 (台灣已錯失先機,所以不在這細談) - 大量篩檢,提早知道感染,提早隔離,避免傳給下一個人。美國深深受到這個教訓。當初沒有大量篩檢或是普篩,造成社區感染一發不可收拾。美國有30,000,000病例和500,000犧牲生命,這是最主要原因。 - 社交距離和口罩是讓美國感染率和死亡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在疫苗發展之前。 - 遠端上課,上班 (這對台灣社會非常大的影響,畢竟台灣產業結構跟美國不一樣,但是我會建議能遠端上課或上班,能做的盡量做) - 小孩及年輕人雖然對新冠病毒的影響不會太大。很多是無症狀患者。但是他們依然可以傳遞病毒給長者。美國當初使用正確方法,強調年輕人不要回去看他們的祖父母,怕會把病毒傳染給他們。這就是在家上課和上班的重要性。減少傳遞病毒。(通常在美國,很少三代同堂。實行起來比台灣容易) - 疫苗,疫苗,還是疫苗,科學上發現一個現象,在以色列跟美國,即使疫苗接種只有15 -20%,新冠病毒的病例大量下降,一般科學上需要70 %的接種才有如此效果。這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這是非常好的消息,代表說只要我們馬上開始接受疫苗,不久將來新冠病毒的病例就會在台灣減低。 現在美國疫情轉好,生活也慢慢恢復正常了。但是有時午夜夢回的時候,我夢到自己跟病人一樣躺在病床上呼吸不過來,從夢中驚醒過來。希望台灣醫護人員,不用經歷到我的經驗。 希望以上資訊可以幫助我台灣的同胞,朋友,和家人。一起努力對抗新冠病毒,期待光明的明天。 以上是我的簡短經驗報告,還有非常多的資訊和經驗沒有在此提到。應家父的要求,我匆匆寫了此文。有機會再另外寫詳細的一篇。敬請原諒錯別字和不流利的中文。 Leon Tung
    38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良心牙醫師不塗氟 我是牙醫師,但是我拒絕幫患者塗氟。 十幾年前有一種口服的氟錠,利潤很好。我直覺上認為不妥,於是我拒絕開這種藥給小朋友患者,我一直都懷疑氟可能是一種毒素。 . 後來,不知怎麼了,我開放給嚴重蛀牙的小朋友局部塗氟,但是近年來,我越來越覺得不妥,於是連塗氟我都全面拒絕了。 . 氟是一種神經毒素!能避免就要避免!自來水一定要過濾! . 除了不賺塗氟的錢之外,我還不賺【初診全口照X光】的錢。須知輻射線會致癌,除非絕對必要,不應該照射X光。大多數牙科的檢查,用洗牙機或探針就能找出病灶,不需要照射X光,尤其是小孩,最怕X光傷到脆弱的甲狀腺。 . 另一種錢我也不賺,那就是嘉義市政府補助低收入戶全口活動假牙免費安裝。為什麼?第一,我發現很多並非低收入戶,是偽造的。第二,很多已經有假牙了,純粹是為了貪小便宜來做第二副。這種浪費公帑的事我不幹,所以我就不再跟市政府續約了。 . 最後再提一個我不賺的錢,那就是牙齒漂白。漂白會傷害牙齒,而且一段時間後會再氧化回來,必須定期不斷漂白。而不斷漂白的後果,牙齒就會脆化,牙髓神經也會受傷壞死。道理跟衣服漂白一樣,經過多次漂白後,衣服會脆化。 補充: 最近又舊調重彈,小學又開始流行“溝隙填補”。溝隙填補就是去填補牙齒的發育溝。這些溝的寬度很小,比牙刷的刷毛還小,牙刷根本無法清除裡面的汙垢、細菌。這就是溝隙填補的理論根據。但是大家都忽略了後遺症。因為只要你施予人工填補材料,就一定要面臨材料老舊的問題(有效日期),也就是說,經過幾年,材料就會產生滲漏,造成2度蛀牙。那時候你必須再開挖,挖掉舊的補上新的。但是在開挖的過程中,你必須先磨掉一些感染與汙染的部分,才能補上新的材料。於是一次又一次,開挖、填補、開挖、填補,蛀洞越來越大(俗話說:越補越大洞),最後必然傷害到牙髓神經,造成牙髓炎,接著做根管治療,套假牙。哇!賺翻了! . 為什麼我要反對溝隙填補?除了越補越大洞的問題外,我們在臨床上可以看到很多窩洞雖然有黑點,但是一輩子都不會再擴大,這種輕微蛀牙最後都像死火山一樣不再活動。如果你不去動它,它一輩子就是那幾個黑點或黑線,永遠不必面臨材料更換或2度蛀牙的問題。 . 我的結論是:可能繼續進行的蛀牙才需要填補,不能看到黑點就填補(看到黑影就開槍)。而且填補就要正規的填補,不要巧立名目,搞一些預防性的溝隙填補。你要給牙齒機會去免疫、去再鈣化、去變成死火山。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732683536/posts/762039910497091/?mibextid=Nif5oz
    14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這篇文字很冗長,但是請用耐心地將它閱讀完畢! 醫學背後的黑幕 / 陶昌文(醫師) 我是一位麻醉科醫師,我協助外科治療疾病,為了我的工作,以及自己的健康,我需要了解疾病。 五月十五日,優秀的中天主播史哲維先生自殺身亡;五月十二日台南白河的吳先生、板橋的彭女士自殺身亡。如果他們都沒有吃過抗憂鬱劑,我今天不會寫這篇文章,畢竟真相應該被知曉。 在過去擔任醫職的二十年中,我大量閱讀西方自然醫學著作,以及東方中醫書籍,也讀了物理學家所研究的能量醫學著作。很久以前我就體會到,正統的西方醫學並沒有所有醫學的答案。 許多的「病」,西醫不能確定其原因,只能把它稱為「症」,或是「症候群」。 可是一般大眾並不了解「病」,與「症」,的差別,這些「症」,透過媒體的宣傳,或其它行銷手法,很容易「教育」(誤導)大眾把症狀當成疾病,需要看醫生,吃藥。 例如睡不好、焦慮、憂鬱,還有更年期現象、老人的骨質疏鬆等等,但是這些「症狀」其實只是人們生活中的種種經歷。 這種「病」,「症」,難分的手法,最常為一般西醫所使用,他們是這種手法的受益人。 而另一方的受益者是藥廠。兩者結合則成為「發明疾病的人」(這也是個書名,作者為德國資深醫療記者)。 行銷這些「病」需要大把的銀子。 錢從哪裡來?曾聽說最賺錢的三大產業是甚麼嗎? 石油、軍火、製藥!藥廠是最賺錢的產業之一。 除了直接打廣告宣傳藥物,或是透過媒體炒作疾病之外,接下來藥廠還能做甚麼來「教育」大眾呢? 首先醫生,和藥廠們,要成立「公益」團體,讓曾經患「症」吃藥的人告訴大家,這個「症」是多麼嚴重的「病」。 然後受苦的患者得到了同情,與注意,這個「症」也達到了宣傳的效果。這些運作所需經費來自「善心人士」,其中包括藥廠的捐款。 鮮少有人提醒大家,「症」是表面的現象,就如發燒、頭痛、咳嗽,只是感冒症狀。 「病」則是因為身體內部的器官、細胞,有了問題,而導致。 藥廠也會捐款給知名大學的醫生,或是教授做研究。教授升等需要研究報告,藥廠也需研究報告證明藥物有效。 當然,這些經費不會直接由藥廠開立支票留下痕跡。經費來源可能是政府單位,或是私人的基金會等等。 魚幫水,水幫魚,再自然不過。 然而,有無可能「有心人士」會要求研究的結果要朝特定方向發展呢? 這種魚水關係,有其歷史。 一九六八年,哈佛醫學院的病理學助教麥庫利醫師,研究且證實了「同半胱胺酸」是造成心臟血管阻塞的原因,但是他卻被逼離哈佛醫學院,到鄉下的一家小醫院做病理科醫師,沒有辦法申請到任何研究經費。 原因在於當時許多經費都已投注在研究膽固醇上,想證實膽固醇是造成心血管阻塞的原因。 就在那些密集研究之後,治療膽固醇過高的藥物立即上市,至今這種藥每年仍然為藥廠帶來不少進帳。 不但如此,西醫界還降低膽固醇需要吃藥的標準值,也就是說更多的人需要吃藥。 醫生的收入,往往跟藥廠的收入息息相關。 而「同半胱胺酸」半世紀以來似乎無人關心,為什麼呢? 因為若要降低同半胱胺酸指數,只要服用維他命即可。 藥廠無法靠維他命申請專利,醫生用維他命治病會被其他的醫生攻擊。所以患者的利益就不列入考慮了。 在台灣,抗憂鬱劑,及鎮靜劑,曾經是精神科才能開出的藥品。 在醫師公會向衛生署爭取後,所有的醫師都可以開立這些藥品的處方了。 文明流行病「憂鬱症」,再次證明醫生的收入,跟藥廠的收入息息相關。 為什麼有醫生常告訴病人,你這種病不能根治,要長期吃藥? 因為病人好了,藥少開了,收入就不穩定了。 目前健保的制度,讓醫生能藉由開藥量來增加收入。 老婆要買香奈兒,兒子要補習英文,給老病人多開幾種藥就得了。 還有,為什麼任何醫生都可以開抗憂鬱劑,及鎮靜劑? 因為精神科沒有客觀具體的科學根據。 憂鬱症,理論上是腦部血清素不足,但它不需要抽取腦部液體檢驗證明就可以開藥,只要醫生說是憂鬱症就是憂鬱症。 一般的社會大眾也想不到要問醫生,為何叫憂鬱「症」,不叫憂鬱「病」? 然而,大家都被教育成凡事乖乖聽醫生的話才對,所以沒問醫生,為何不抽血,或做其它檢查,看看是否某個器官出了問題,才表現出憂鬱症狀。 人們只看到醫師袍,看不到其背後無形操縱的藥廠推手。 甚至在醫學地位崇高的期刊上,許多的研究論文、報告,其實是由藥廠的研究人員所寫,寫完後掛上某大學醫學教授,或是某知名醫療中心的醫師為作者。這類事情不勝枚舉,已經導致《美國醫學會期刊》的主編之一憤而辭職,寫下《藥廠黑幕》一書。 現在最容易販賣的疾病不外乎憂鬱,及過動。 抗憂鬱劑「會引發自殺念頭,以及暴力行為。」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規定藥廠須將此警告標語印在藥物包裝紙盒上。 可是台灣沒有任何領藥的患者會看到這些紙盒,醫院,和藥局,不會把原裝紙盒給他們,何況原廠藥品印的是英文字。 最近自殺的中天主播一定想不到,他因為睡不好而吃下去的抗憂鬱劑,才最可能讓他有自殺想法。 近來,可憐的新北市兒童開始被篩檢有無過動症。 我相信新北市長很想為民謀福利,只是他不明瞭,「過動症」是精神科醫生以「舉手投票」的方式表決出來的。也就是說,舉手的人不夠多,某些症狀就不是精神病了。 這種非科學檢測的病症投票制,曾在一九六八年表決通過同性戀是精神疾病,後來在同性戀團體多次上街遊行後,一九八七年又以投票的方式將其排除。 我想提醒市長及所有民眾,除了精神科,其他醫科是不以舉手投票來決定疾病的,因為一切都有科學根據。 治療過動的合法藥物「利他能」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它的化學結構竟然與毒品安非他命非常接近。 我曾聽過使用該類毒品的人描述,在藥性發作的一段時間裡,身心會處於一種做事非常專注的狀態。 這不很像「利他能」促使過動兒的專注嗎? 民眾一定從沒看過藥物包裝盒中的仿單,這張仿單是政府硬性規定藥廠要附在包裝裡的,它列出了一長串的藥物「副作用」,及「罕見副作用」。 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藥物仿單,只要仔細對照每一種副作用,就會發現醫院給的藥袋上,並沒有列出所有的副作用。可能是因為一張紙還列不完,而且列出來就沒人敢吃了。 但是精神科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開更多的藥物來處理那些副作用,於是病患的身體機能被小藥丸們開開關關,無法自主,而以此行事的醫生則荷包滿滿。 我一位朋友父字姪輩的兒子從醫學院畢業後,選擇作精神科,父親問他為何選精神科,他說:「因為病人都需要終生吃藥,我一輩子不缺病人。」 在此奉勸凡是小孩好動,而造成大人困擾的家長們,一定要找非精神科醫師,為他仔細檢查身體。 有時候孩子只是營養不均衡,吃太多糖分、色素、不良加工食品,或是蛋白質不足,而表現出注意力缺乏。 要知道過敏不見得只是皮膚發癢,或流鼻水,有時候,過敏反應也會引發坐立難安。 然而,這些林林總總的資訊,沒有人完整的教育大眾。 為什麼呢?請讓我再說一次,教育大眾要成本,錢從哪裡來?藥廠會花錢教育大眾不要吃藥嗎? 畢竟再有益於患者的研究報告,一旦跟藥無關,是創造不出醫藥收入的。 人與人之間的信賴關係很可貴,尤其是醫師,與患者間,原本該心懷相同目標,可惜醫療產業背後卻隱藏著一些鮮為人知的秘密。 或許大部分人難以窺其全貌,但是您看過偵探片吧? 通常偵探們會說一句話:「追蹤錢就是了!」跟您息息相關的醫療問題,或許也可由此線索,探求真相。 一個有良心道德的心臟科Dr. Lin Jake醫師的從醫多年實際研究聲明※ [水]這個你必須知道睡前、洗澡時候,水分流失量大,已經養成睡前不吃東西不喝水習慣的人,容易造成血液中水分不足,而引起腦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險。 人在睡眠中仍會消耗1~2杯左右的水分,從晚餐後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前,如果都不補充水分,第二天早上起床或快天亮的時侯,【最容易發生血栓】,使血管堵住,引發心臟病及腦部疾病。 國人在習慣上喜歡睡前沐浴,洗個乾乾淨淨的澡再上床,但洗澡的時候最容易流失水份,所以醫生建議:【洗澡後,應該要馬上補水分。】如果有泡澡習慣的人,則應該在洗澡前先喝一大杯水,以免在浴室停留太久,流失過多的水分,輕者也會發生呼吸困難、休克的現象。 醫學界發現用口對口的方式喝礦泉水,要是剛好口腔中有少量不足以致病的綠膿桿菌進入瓶內,這個瓶子就會變成agar,12小時後,菌數就足以引起喉嚨痛! 因為怕公佈後,礦泉水會滯銷,所以廠商不敢公佈,但是醫學界教授還是勸大家喝礦泉水時,不要接觸瓶口!
    4 人回報2 則回應8 年前
  • 除了洗手、戴口罩、保持距離 對於這場世紀瘟疫 你 還能做些甚麼呢? 4月23日 BBC新聞標題為 「冠狀病毒:我該開始服用維生素D嗎?」 英國公共衛生部(Public Health England) 建議人們在冠狀病毒流行期間 特別是在封城管制(lockdown)階段 春天與夏天每天服用維生素D 建議的劑量如下 1歲以下每天不超過1000單位 1-10歲每天不超過2000單位 成人每天不超過4000單位 有趣的是在 「營養素」(Nutrients)這本期刊四月號(預印網路版) [Nutrients. 2020 Apr 2;12(4). pii: E988. doi: 10.3390/nu12040988.] 有一篇文章探討 「補充維生素D能降低被流感病毒及新冠病毒感染甚至死亡風險的實證」 作者是由 美國舊金山日光營養健康研究中心 (Sunlight, Nutrition, and Health Research Center) 的研究員葛藍(WB. Glant) 與匈牙利德布勒森(Debrecen)大學實驗醫學科 共同合作就 「維生素D是否可降低新冠肺炎感染風險」的議題 所建議的劑量 可就大得多 推論「新冠肺炎感染可能由於維生素D不足」的證據包括: 1.疫情爆發在冬季,因為那時體內維生素D濃度最低 2.南半球時值夏季,病例數卻不多 3.已經發現維生素D缺乏,造成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候群 4.死亡率隨著年齡的增加或是否有慢性病,增加而增加, 這兩者都與體內維生素D濃度降低有關 為了降低感染武漢肺炎的風險 作者團隊建議 有流感或新冠肺炎感染風險的成人可以考慮 每天服用10000 單位維生素D3數週(a few weeks) 用以迅速提高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 然後改成每天服用5000單位維持劑量 目標是將體內維生素D濃度 期望將體內血清濃度拉高到 40-60 ng / mL以上 另一個 基層健康營養研究機構(Grassroots Health Nutrient Reasch Institute) 對212位確診者 檢查體內血清濃度和武漢肺炎的嚴重度 作者總結 體內維生素D濃度 幾乎可以呼應確診者的臨床預後 體內維生素D濃度升高 可改善確診者的預後 甚或減緩重型或危重型的預後 體內維生素D濃度降低 可能使確診者臨床預後惡化 為什麼 小小的維生素D 對抗感染可以小兵立大功呢?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 臨床醫學教授道爾德(James E. Dowd) 「維生素D治療」(The Vitamin D Cure)中指出 人類細胞上 存在「病原辨識蛋白」(PRP)的接受體 用來辨識細菌或病毒的外套蛋白(coat protein) 想像細胞表面上布滿雷達 當血清維生素D濃度上升 接受體的數量也就跟著增加 雷達數目跟著多起來 一旦細菌或病毒接觸到接受體 相當於觸碰到警示雷達 就會加速細胞激活維生素D 而被激活後的維生素D 搖身一變便為指揮官 可以進一步指揮人體細胞 分泌防禦素(Defensin)和抗菌肽(Cathelacidin) 用以狙殺來犯的微生物 所以 維生素D 不僅讓偵測雷達系統增加 還讓武器系統更加昇級 不止如此 它還可以 降低病毒複製速率 降低「前發炎細胞激素」(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濃度 進一步讓肺泡內壁細胞損傷減輕 增加「抗發炎細胞激素」(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濃度 2010年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 薩貝塔(James R Sabetta)醫師指出 在秋冬季節 健康成人體內維生素D 血清濃度如果小於38ng/ml 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 增加2倍 將360人分兩組 讓其中的180位 補充維生素D 使其血中濃度高於38 ng/ml 只有3個得感冒或流感 另一組180位 維生素D濃度不足38ng/ml 有81個得感冒或流感 哪些族群比較容易缺少維生素D? 2019年3月 長庚醫院腎臟科統計 發表在BMC public heath醫學期刊 統計2014-2017年四年內 北台灣3954位 年齡在30歲以上無慢性腎病的成年人 結果發現 維生素D缺乏症的預測因素 包括 1.女性 2.年輕人 3.高文化水平 4.居住在城市地區且缺乏運動 一般而言 血清濃度小於20以下 就是維生素D缺乏症(deficiency) 成年人 濃度維持大於30比較理想 如果像我這種阿北 預防骨質酥鬆的 血清濃度大於50才起得了作用 一般 體內維生素D濃度大於150 就稱做是「中毒」(intoxication)濃度 如果不想用口服獲得維生素D 想出去曬太陽也OK 最佳日光照射時間 上午10時到下午3點之間(中午最好/但很曬) 波長310-320nm 接受陽光10-15分鐘 就能產生維生素D約1000單位 但是膚色較深亞洲人種 需再延長2-3倍的時間 容我建議您 (1) 最好是先抽血驗體內維生素D濃度再開始吃(特別是高劑量)。 (2)如果成人以前沒吃過,嫌麻煩不想抽血就從每天基礎保養劑量1000-2000單位開始。如果正在服用,那麼可以直接跳到BBC news建議的防疫劑量每天4000單位,如果像我阿北有練過(我是每天吃5000單位)【我去年底驗的維生素D的濃度是54.6】,那麼就繼續保持這劑量即可,不必追高到10000單位,那是給從來沒吃過,想在短時間拉高濃度用的「大怒神」吃法。 (3)至少0.5-1年測一次維生素D血清濃度(選秋或冬季最好)。 (4)血清濃度維持30-50最理想。 (5)維生素D每天多加 1000單位,反映在血清濃度是上升10。 (6)服用劑量越大越要徵詢醫師意見,監測體內維生素D濃度也越頻繁。 .......................................................... #新型冠狀病毒 #新冠肺炎 #維生素D #陳鉉煒小兒科家庭醫學科診所 #台中小兒科 #台中家庭醫學科 #小兒科 #一般內科 #耳鼻喉科 #家庭醫學科 #預防接種 #幼兒健檢 #成人健檢 #過敏氣喘 #育嬰指導 #小兒皮膚 #低能量鐳射針灸治療 #小兒過敏性鼻炎 #小兒氣喘 #流感疫苗 #兒童醫學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