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年前
全國外送產業工會 追蹤
非常好笑的言論,中資進來設立外送平台,市場競爭後會
損害外送員的薪資?權益?
#你民進黨執政8年,#外送平台也在台灣將近8年,你
有那時間去做意識形態,這八年期間沒時間從根本解決問
題?#沒時間推動專法?
8年間外送員被壓榨多少次?
8年間外送員被砍薪多少次?
8年間消費者發生多少次消費爭議?
8年間店家抽成被提高多少次?
8年間店家被迫參加多少次活動?
8年間各角色被剝削多少次?
你們都視而不見?
與其做這種恐嚇司機的行為, 不如儘快訂定外送專法,#
如今民眾、 #時力兩黨皆以提出草案版本, 我 #看不到民
進黨版本在哪?
這體現出民進黨根本不從工資、保障來保護這個產業。難
道 #一平台獨大沒有競爭就好?還是跟你們現在 #一黨獨
大一樣好?
就算中資來台,台灣沒有勞基法?外資不用按照勞基法
走?還是你們打算像兩大平台一樣採取放任?
到底是損害外送產業的權益?
還是損害你自身「肥肉」?
值得深思。
#全國外送產業工會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5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不是啊 現在你們民進黨的人怎麼有資格喊台灣少子化回不去了 ?? 台灣人不敢生孩子原因有很多,但「低薪高房價」絕對是不能迴避的因素。 台灣勞工一年的加班時數兩千多小時,在全球名列前茅。 大家自己將心比心啦,如果你結婚後不只要經常加班、連你的另一半都要加班,才能撐起一個家庭,誰敢輕易生孩子??都沒時間照顧孩子、陪孩子,加班換來的薪水也請不起保母,有多少人敢冒險去生孩子? 2016年民進黨上台之前,也說要照顧勞工啊,結果 #勞基法的加班時數是誰放寬的?是哪個政黨接受全國商總、企業工會那些財團大老闆的建議,把勞工每個月的 #加班上限從46小時放寬調到54小時? 就是你民進黨啦! 當年修勞基法的時候,我們民間團體、勞團、一堆社團拼命呼籲,民進黨不要再放寬加班上限了,結果咧?我們當年被民進黨側翼罵到狗血淋頭,整天罵我們 #阻礙國家進步、說我們華國左膠、破殼小雞、不知民間疾苦,說「加班是為了讓老百姓賺更多錢」。 幹拎老師 !! 老百姓真正需要的是加薪,不是加班換薪水,你們什麼時候才會懂 ?更可惡的是第二次修改勞基法的時候,民進黨還把 #補休替換加班費正式合法化。 這條法令通過後,公司叫你加班,可以不必給加班費,改天讓你補休就好 ( 美其名是必需經過勞工同意,但實際上大家都懂勞工根本不可能有得選),勞工根本沒有拿到更多錢 !! 當年我們拼命阻擋這一條,我們認為勞工都被強制加班了,好歹要拿到錢吧 ? ? 結果我們又被民進黨網軍圍剿,說什麼補休換加班行之有年了,正式合法才可以避免非法,結果累死的一樣是基層老百姓。 這幾年來是誰跟財團妥協,你們心裡沒數嗎 ? 大家自己去查啊,鴻海集團這樣的大公司,叫員工加班不給加班費,最後只有重罰2萬,他媽的像話嗎? 當年時代力量黃國昌曾經主張修法,提高罰款,依企業規模大小、把企業罰款提高,像鴻海這樣的大企業,如果連續惡意違規,最高應罰到500萬,結果也是民進黨擋下來,說什麼企業如果被罰倒了,會有更多人失業,所以罰款繼續2萬起跳。 這幾年來多少企業有真的去改善勞工的加班環境和加班費,你們有去好好面對嗎? 一再跟大老闆妥協,挖了這麼多洞給勞工,然後又道貌岸然的說少子化是全球危機,是無法逆轉的狀況。 廢話 !! 照你們這種神操作,危機沒越來越大才真的有鬼。 #少子化 #民進黨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怎麼有人這麼用心?真是罄竹難書! 轉發 最近有點懶散, 覺得說什麼也沒有用, 人民就是瞎了, 婦聯會、救國團、水利會、國語日報、華視⋯ 現在連台大,他們也要染指⋯⋯ 而人民居然好像不痛不癢, 社會沒有公道, 還算是社會嗎? 以前, 馬英九老婆避嫌辭去兆豐銀行職務,馬英九的親戚,為了避嫌,盡量離職⋯⋯ 現在, 表姐是勞動部長, 外甥策劃拆中正紀念堂, 宇昌、浩鼎,通通不避嫌。 以前,小豬撲滿回娘家 現在,不知道誰是豬? 以前,國民黨官二代, 連勝文、蔣萬安⋯⋯ 現在, 謝維洲(謝長廷兒子) 顏聖冠(顏錦福女兒) 呂孫綾(號稱淡水蔡依林, 父親呂子昌與蘇貞昌共事, 交情深厚, 也是前新北市市議員, 最有名事件—諮詢國安局關於憲兵職務, 等於跑去肯德基點大麥克) 林岱樺(父親前鳳山市市長) 邱議瑩(父親邱茂男、老公客委會主委—李永得,警察不認識他,盤查他,森氣氣,粉委屈,好心疼) 陳致中(前高雄市市議員) 張溫鷹女兒⋯ 余天女兒⋯ 族繁不及備載, 以前, 台北巨蛋有弊案 現在, 沒看到弊案, 只是天龍國多了大型垃圾遺址⋯⋯ 以前,太陽花推行 「公民不服從運動」 現在, 誰敢不服從, 連蒼蠅也插翅難飛, 水利會選不贏,改法律, 婦聯會,由黨產會清算, 救國團、國語日報⋯ 誰敢不服從 以前,諷刺為馬總統 「死亡之握」「馬茸總統」 現在, 蔡陰魂發明「自自冉冉」、 搞不清楚薑母鴨是公鴨還是母鴨,連Thailand 也不會拼 自己有好到哪裡去? 以前, 國民黨執政,油價一漲,媒體怎麼罵? 現在, 油價上漲了十幾個月, 媒體瞎了嗎? 以前, 批評朱立倫的選舉支票—月薪三萬, 現在, 薪水三萬是我的執政夢想,, 以前, 林全擔任獨董, 照幹行政院長。 現在, 管爺擔任獨董, 不能幹台大校長? 原來台大校長比行政院院長的要求更高。 以前, 詐騙犯在肯亞被捉到, 周玉蔻說開F16把人從肯亞接回來,, 現在, 韓國、菲律賓、波蘭、斯洛伐尼亞、克羅埃西亞⋯ 詐騙犯遍地 怎麼不說他們是我們台灣人? 以前, 國民黨搞建設叫政策買票, 現在, 前瞻計畫,大部分為交通設施,怎麼不說綁樁計畫? 以前, 中共禮讓M503, 沒人為馬英九鼓掌。 現在, 人家不讓你,訴諸於國際,簡直是笑話。 M503是國際批准的航線, 當初人家禮讓,只北往南走, 現在人家不管了, 偏要說人家霸道。 以前, 加入ECFA、TPP 現在, 沒有ECFA ,TPP也沒了 以前, 高房價人民沒有希望, 現在, 奇怪怎麼不打房, 習近平還說「房子是拿來住的」 你默默無語, 口口聲聲的「居住正義」呢? 以前, 不能只依靠大陸市場, 要擴展各國貿易, 現在, 南向政策有什麼鬼進展? 以前, 馬英九節儉,馬英九吧啦吧啦⋯ 全是造神,, 現在, 蔡千金法國料理, 大肆整修官邸, 換座車, 架拒馬⋯⋯ 這是污滅神嗎? 以前, 台獨建國,台灣人民自決,, 現在, 一切彷彿沒發生過, 為什麼不獨立? 什麼「台灣價值」? 台灣最沒價值就是民進黨的無恥政客。 士大夫無恥,是謂國恥。 四維不彰,國乃滅亡。 民進黨不在乎其他平民百姓, 只在乎權力慾望, 只在乎位子, 只在乎全力鬥垮國民黨, 只在乎日本、美國, 唯獨不在乎投票給他們的一般人民。 以前, 摸奶廷丟鞋,好正義, 王丹的好學生。 現在, 摸奶廷怎麼不丟了? 以前, 洪仲丘吧啦吧啦⋯⋯ 現在, 洪慈庸又是如何? 以前, 太陽花,喔!他們只是孩子⋯ 現在, 孩子全要過勞死 以前, 馬英九賣台,職業學生⋯ 現在, 請問馬英九賣台了嗎? 如果沒有,怎麼還人公道 話可以隨便亂說嗎? 以前, 黨政軍退出三台, 如今公視、華視、民視全是民進黨的。 中廣音樂台被消失, 現在, 怎麼學者死去哪裡? 地下電台一天到晚賣藥, 政府只拿合法電台開刀 (如同台灣民政府,沒有立案無法可管) 以前, 兩蔣邪惡,白色恐怖, 二二八元兇,專制獨裁,, 現在, 臉書無故刪文, 無故封鎖, 連國會也沒席次的新黨, 也要迫害。 以前, 政府不夠謙卑, 民主好偉大, 太陽花你們說了算,, 現在, 拒馬圍繞, 固若金湯, 插翅難飛。 以前, 中時不得併入蘋果, 媒體說有中資⋯⋯ 現在, 整合公廣媒體, 連郭建宏明明為華視轉虧為盈,因他不夠綠,所以換掉⋯(郭只是淺綠) 以前,溫良恭儉讓 現在,霸道野蠻刁 以前, 外交休兵。 現在, 台灣好棒棒, 找不到幾個邦交國。 以前,馬英九的行政院長,沒人搬入行政院官邸。 現在,賴神搬進來,大興土木,只罵幾天,煙消雲散(耗費千萬) 以前, 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 現在,國民黨老了,破了,沒力了。 請問有好嗎? 以前,監察院沒有存在必要。 現在,位子坐好、坐滿、 坐得很愉快。 以前, 政府拆房子,我們拆政府。 現在, 台南車站遷移, 沒人管他們的居住正義, 彷彿只有張藥房、 文林苑才有「居住正義」。 以前, 「我是人,我反核」 現在, 空氣污染, 大家是免費的空氣濾淨器, 誰在乎人民的健康? 以前, 柯建銘佔據主席台多少次, 民進黨「真民主,好偉大」。 現在, 蔣萬安為勞基法佔領主席台, 柯建銘說, 「國民黨,輸不起」 以前, 康師傅怎麼無恥? 抵制到底,, 義美一樣無恥, 販售過期多年的食品,, 現在, 義美憑什麼對台大指手畫腳 怎麼媒體不吭聲、不抵制 以前, 反對核食,, 現在, 民進黨一直想進口日本核食。 以前, 台灣人好悲情,好沒有尊嚴, 現在, 台灣人不悲情,有尊嚴了嗎? 以前, 食品安全很重要。 現在, 放寬食物添加劑 (比歐盟寬鬆好幾倍) 放寬磷的添加, 甚至空氣污染修改指標, 比英國標準寬鬆兩倍多。 好笑的是, 如此寬鬆的標準, 中台灣老是紫爆。 以前, 大力推貼紙建國。 現在, 護照出錯,貼紙補強,貼紙建國不見了。 以前, 蔡千金「勞工是我心目中最軟的一塊」 現在, 「勞工是我心中最幹的一塊」 (做怨做勞做死也是功德) 以前, 吳念真—批評政府就是民主。 現在, 吳念真—政府最不需要的就是批評。 以前, 服貿黑箱作業, 圍攻立法院,多麼偉大的民主? 現在, 勞基法強度關山, 真是偉大的民主。 以前, 黨政軍退出校園。 現在, 政大改校歌,台大校長換人⋯ 請問這些狗屁倒灶,還不夠嗎? 最好笑的, 偷賣油給北韓的陳世憲, 原來也是民進黨支持者, 他鬧自殺, 還說一切是大陸陷害。 😂😂😂 當我三歲嗎? 這種陷阱, 就算是中國設下的坑, 也要陳世憲自己衡量之後, 跳進去吧! 無言 最後,為什麼我的記性這麼好~
    1 人回報3 則回應7 年前
  • 由於沒#標題被刪文,故重貼一次,並追加補上Q12物價與最低薪資的關係。 很抱歉因為我的疏忽,以致被刪文造成各位的留言都因此消失,而未能回應所有人。 -- 最近因為一例一休和砍七天假的流言滿天飛,所以我想回應一些常見的謬論。 為了避免影響到各位的獨立思考,我必須先聲明我個人是反對一例一休,並主張周休二日,以及增加勞工休假天數的。 希望大家在讀完本文後,不論你原先支持與否,最終都能在思考後得到和我相同的結論。 以下我將以Q&A的方式,來讓大家理解我的想法。 1. 一例一休和砍七天假為什麼是錯誤的? 2. 台灣的經濟那麼差,再加薪跟加假會讓公司倒光? 3. 多放假真的會讓經濟變差嗎? 4. 放假跟加薪所造成的額外成本,足以使多數中小企業破產倒閉? 5. 如果企業倒閉,失業率就會瘋狂地上升,大家都會餓死? 6. 沒有老闆就沒有工作,所以我們應該要多保護老闆? 7. 工資、工時和假期應該讓市場機制決定,政府不該插手企業營運? 8. 台灣勞工的假已經太多,薪資也已經夠高了,再上調會不利經濟發展,降低國家的競爭力? 9. 薪水漲了,物價還不是也跟著漲,有意義嗎? 10. 國外雖然薪水高,但物價也高,不能拿來跟台灣比? 11. 加薪、加假、減工時,只會給企業帶來負擔,沒有好處? 12. 提高最低工資會造成物價飆漲? 我不會用複雜的經濟學術語來搞混大家,或是給出一大堆到處查得到的資料,我只單純地用簡單的邏輯和一點點加減乘除的數學,讓大家可以輕鬆地讀完此文。 -- 1. 一例一休和砍七天假為什麼是錯誤的? 不需要用複雜的經濟模型,不需要專家學者背書,一例一休的錯誤其實很明顯。 請想像一個未來世界,人們過著舒適便捷的生活的未來世界。 請問你在這個世界裡,看到的是什麼? 是機器取代人力,為人類做牛做馬,讓人類每天只需要工作4小時,每周休三天假,賺的錢不但夠生活開支,還能買房買車跟出國旅遊? 還是人類每天工作12小時,一年不僅沒有休假,賺的錢就連糊口都有困難? 那麼,你再反過來看現在政府的政策,你覺得一例一休跟砍假是朝哪一個方向走? 方向對了,就算慢慢走,遲早都會走到;但方向錯了,就只會走向地獄的深淵。 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人能有更好的生活、更多的假期、更高的薪水,但這必須要透過周休二日和增加假日才能得到,一例一休和砍假則是背道而馳,讓大家走向每天做到死的窮忙深淵。 進一步來看,如果我們用更長遠的角度去思考休假少的問題,會發現它和低工資是息息相關的。 簡單地說,兩個勞工若每個人做1.5人份的工作,就代表資方可以少付出一個工作的薪資,也代表多一個人失業。 透過長期加班去扭曲勞資市場供需,會造成勞工的需求下降,而在勞工的供給不變的情況下,人浮於事,勞工的薪資就難以成長。 以台灣1,150萬勞工來說,就算每人僅做1.2人份的工作,也會造成230萬人沒有工作,比台灣總失業人口46萬人還要高。 若按照主計處的平均月薪$45K來算,那就是每個月讓勞工贈送$1,035億(230萬人x$45K)的利潤給資方,相當等於每人每月少領$9,000($1,035億/1,150萬人)的薪水。 這也正是為什麼貧富差距不斷加大,薪資20年來負成長,在每天大家都過得很辛苦時,卻總是有土豪買豪宅名車不手軟。 -- 2. 台灣的經濟那麼差,再加薪跟加假會讓公司倒光? 台灣的經濟差從來都不是因為勞動成本過高或是生產成本過高的問題,重點在於,台灣一直陷於產業難以升級的狀態。 到底什麼是產業升級? 其實說穿了,就是用科技代替人力去提高產能和品質,再把釋放出來的人力轉作研發跟設計,創造更多更新更進步的產品。 但是大多數的台灣公司體認到的都不是這個,它們眼中的產業升級方式是砍人加工時來衝淨利,所以,台灣企業逐漸衰弱,陷入惡性循環。 一例一休跟七天假的議題,就是思維模式上的爭鬥。 在這個時代,產業模式已經從勞力密集,轉變為知識密集,意思是,員工的績效不再以工時為依歸,而是著重在於各種創新的想法與方式。 在未來,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基本上可以取代絕大多數生產類和服務類的工作,而人力的價值則取決於創新和發明,或是一些軟性的技能,如領導,行銷,銷售等等。 在知識型經濟的時代,員工不是勞力,而是資產。 一組10人頂尖工程師工作80天的效果,可以抵上一組10人勞工8000天的勞動。 人才的有效使用,會隨著知識經濟的轉型,而發揮科技上的乘數效應。 但問題來了,台灣的老闆心裡想的是,那我如果讓工程師工作800天,不就賺了10倍嗎? 反正肝爆了,過勞死了就再換一批,我有源源不絕的工程師可以用嘛! 可是,並不是每項資產的產值跟耐久度都一樣。 有些神器的可能屬性超高,但一周只有40小時的耐久度;而一些白裝屬性不怎麼樣,但一周卻有80小時的耐久度。 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本,你把資本當成消耗品,你就會完蛋。 你不可能把神器當白裝用到爛,也不可能把白裝拿來打Boss,這是一定的trade-off。 台灣的老闆想的剛好相反,他們會不斷地逼著神器做久一點,再逼著白裝做神器做的事,結果兩個都被搞到報廢了,再來說台灣沒人才,年輕人吃不得苦,都是爛草莓。 而老闆亂搞後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台灣企業最被詬病的三流管理。 給你最優秀的人才,你也能用成廢才,這是領導的無能,不是員工。 於是有機會出走的人才跑了,沒機會只能留在原地的人才被耗損殆盡,神器都發揮不出白裝的屬性。 歸根究底,是台灣的經濟過於封閉,過於保護資方。 老闆可以加班不給薪、過勞不負責、請產假就開除、污染環境只繳小罰款,黑心食品罰錢關幾年就OK,更不用說普遍性地不開發票和逃漏稅。 上一個世代的經營者用過時的思維,不斷地去削弱國家未來的競爭力。 他們在政府的保護傘上,依託著關稅壁壘跟從未被嚴格執行的法令,過著不用競爭就能賺錢的閒適生活,就好像炒房地產一樣,買了放著就可以賺錢,啥都不用做,多好? 要改變現狀,必須要逼迫老闆去改變,所以要把員工該休的假都還給他們。 人力成本增加,會逼只想發懶不動的老闆去思考怎麼用科技去取代人力,就像歐洲一樣,人力貴到爆,所以大量使用機器生產,品質效果產能都提升。 而被閒置的人力被投入在新資源的開發,或被重新釋放到勞動市場,公司反而能減重,提高獲利。 與此同時,勞動市場也會更加競爭,人力必須要進一步地打磨自己,變成更有價值的人才,而不僅僅只是做端盤子這種業務而已。 人力品質的提升,將會增加新創公司的可能,並且讓公司能更輕易取得更優秀的人才,汰換不適任的舊人,變得更有競爭力。 因此,加薪和加假只會促進產業的新陳代謝,將過時和無效率的公司從市場上清出去,而不會讓所有公司都倒光。 相對的,不論是公司或是勞工,都能因此而獲利。 -- 3. 多放假真的會讓經濟變差嗎? 那麼,最好的方式是不是應該請政府規定每日最低工時是16小時,每年只準放一天假,再將最低工資降為每小時$1,這樣對經濟最好呢? 到底什麼是合理的假日標準? 什麼是合理的工時標準? 什麼是合理的工資標準? 合理這兩個字真的很難定義,也許是周休二日,每日8小時工時,每小時$140工資;也許是周休三日,每日6小時工時,每小時$180工資。 但無論如何,就現有的統計數據及世界先進國家的勞動標準來看,我們至少都應該能判斷,以目前台灣的假日數,工時長度,跟薪資厚度是完全糟到不合理的對吧?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多放假有錯? 事實上,多放假並不會讓經濟變差,公司與勞工之間並不是零和遊戲,勞工爽到了,公司是可以獲益的。 今天一例一休跟七天假,短期看起來好像公司爽到了,勞工虧死了,但長期來講,對整個國家反而是有害無益。 你累到沒力氣動會有空去交友娛樂嗎?所以空虛寂寞覺得冷,一堆社會問題發生! 你累到爆會想去戀愛結婚生小孩嗎?所以生育率低,誰敢生啊? 你累到一身病要不要去看醫生啊?所以健保快掛了! 你累到不想出門那旅遊觀光業有錢賺嗎?所以一沒陸客一堆旅行社跟餐飲業都GG了! 放假是為了促進經濟,只有利用金錢的乘數效應來提高消費,企業才能增加營收。 今天你賺$1,000,但沒時間出門去花,$1,000對國家來講就只是$1,000的GDP。 但如果你把$1,000拿去作按摩,按摩師再把$1,000拿去吃大餐,餐廳老闆再把$1,000拿去買書,這樣$1,000的收入,就能創造出$3,000的乘數效應! 那麼,以台灣人愛存錢的個性,就算有多的錢也就是存銀行,不見得會拿來消費,這樣對經濟也不會有幫助啊! 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儲蓄本身即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動能。 當你把錢存進銀行時,銀行會將錢貸給企業或個人,或者是拿去作一些保守型的貨幣市場投資。 你的房貸,車貸,還有無數企業貸款,都不是憑空生出來,而是儲蓄戶存進去的。 因此只要提升薪資水準,可支配收入上升,即便不拿來直接消費,也會促進經濟發展 總言之,如果政府只能單純地去考慮放假所帶來的產值損失,而不能考慮放假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那是政府的失職。 -- 4. 放假跟加薪所造成的額外成本,足以使多數中小企業破產倒閉? 單純以政院版本來說,它們預估一例一休最多增加476億的人事成本,我們不用複雜的數學 就用簡單的加減乘除來簡化這個問題。 根據104年5月的統計 全台中小企業共有1,380,000家左右,而中小企業的勞工只佔了勞動人口的78%(請參閱中小企業處統計http://www.moeasmea.gov.tw/ct.asp?xItem=13559&ctNode=689&mp=1)。 $47,600,000,000 x 78% / 1,380,000 / 12 = $2,242,換言之,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一個月平均僅會增加$2,242的成本,看起來其實不太多。 與此同時,統計中的中小企業的累積年收入是$11,803,100,000,000,而$11,803,100,000,000 / 1,380,000 / 12 = $712,748,也就是說平均每間中小企業的月營業額在$712,748左右。 假設這些企業都活得很慘,只有3%的淨利,$712,748 x 3% = $21,382,也就是每個月公司的股東只賺到$21,382,而$2,242 / $21,382 = 10%的淨利。 這樣的計算非常保守,因為多數中小企業主如果每月只賺了$21,382,比最低工資都還不如,那他們應該去超商打工,而不是繼續開公司。 即便在這樣保守的假設下,大多數的公司只是面臨淨利減少的問題,而不是死亡,更不用說多數中小企業有著逃漏稅的陋習,實際淨利最少可往上再加5%... -- 5. 如果企業倒閉,失業率就會瘋狂地上升,大家都會餓死? 這個假設之所以錯誤,是因為當部份企業退出市場後,消費者的需求仍舊存在。 簡單來說,今天如果7-11倒閉了,大家就會到全家,萊爾富,跟OK去買,於是其他三家超商就會開更多店,招聘更多人。 企業退出市場,會為同業空出市場空間,使其得到業務成長的機會,而它們的成長則會反過來創造工作。 要瞭解這樣的機制,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為什麼人力成本的提高會造成部份公司的倒閉? 今天新政策一公佈,所有企業都增加了20%的人力成本,但公司A輕鬆吃下成本並遊刃有餘,可公司B卻倒了。 這代表公司B本身的結構跟運作效率未能最優化,導致該公司在營運上無法與公司A匹敵。 真正殺死公司B的是它錯誤的結構跟低落的效率,使得它被公司A擊殺,而不是因為人力成本的提高。 假如今天是所有公司都同時死亡,我們才能說人力成本的提高殺死了所有企業。 但所有公司都死了嗎?沒有! 所以公司B不能怪罪政府,而是應該自我檢討為什麼自己打不贏同業。 -- 6. 沒有老闆就沒有工作,所以我們應該要多保護老闆? 提供工作的不是老闆,而是市場需求。 今天如果每個人都需要手機,就算HTC死了,也會有HTD,HTE,HTF等等來承接市場。 這些新公司同樣會需要人力來開展它們的業務,這也代表新的工作。 因此,清洗掉產業中缺乏競爭力的公司,對於消費者跟社會會有正面的幫助。 它不僅洗掉了糟糕的公司,也洗掉了能力不佳或不敷使用的員工(因為優秀員工再就業很容易)。 事實上,要提升台灣的整體競爭力,我們必須要先迫使被過度保護的企業主升級自己的公司,加薪加假減工時都只是第一步而已。 透過提高公司的人力成本,我們可以進一步地促進產業升級,用機器代替人力。 聽起來似乎有很多工作會消失,也會有很多技能不足的人會因此而失業,這些人可能是因為教育不足,或年紀大難以轉行,但就算不那麼做,當國外的機器人開始進口時,這些人仍舊會被產業所淘汰。 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大量地開放外資進入台灣,移除關稅壁壘,將缺乏競爭力的公司驅逐出市場,並讓更有效率的公司能提供更廉價的服務和產品,使得物價更便宜,消費力更強。 比方說汽機車,如果我們移除高達40%~100%關稅,讓外企進來,今天大家買機車,一台就不會要價8萬,而是4~5萬;買汽車就不會一台100萬,而是一台50~60萬。 省下來的錢,就會變成額外的消費力,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富裕。 是的,有些不好的公司,被過度保護的老闆會因此倒閉失業,但這對整個國家都是好事! -- 7. 工資、工時和假期應該讓市場機制決定,政府不該插手企業營運? 十多年前,Nike在東南亞外包生產線的工廠剝削員工,長時間超時工作,卻每天僅支付大約兩塊美金。 與此同時,還僱用童工,並任由員工在高化學污染的環境下不受保護地工作。 但很有趣的是,Nike大多數的行為在這些國家是合法的,甚至只需要支付很小很小一筆罰款就能繼續非法下去,儘管對於已開發國家的人來說,這些行為是很不道德的。 那麼,按照市場機制的邏輯,每日工作超過十小時的員工日薪僅$70台幣是完全合理的,如果員工很不滿,他們可以直接離職,讓老闆被淘汰掉,而不是任由老闆剝削? 而即便Nike每雙鞋能賺取數千台幣的利潤,這些工廠生產線的員工,也沒有資格要求老闆賺少一些,因為是市場機制決定了他們的薪酬和工時,不爽做就不要做? 經濟及商業運作是必須被監管的,因為企業的本質是在合法的情況下,不擇手段地去贏利,它們行事的底限是法律,不是道德。 因此,符合企業最大利益的行為,並不一定符合整體社會最大的利益。 比方說,企業可以在災難來臨前大肆屯積食物飲水,等災難過後用數倍的價格賣給災民賺國難財。 再比方說,企業之間可以聯合哄抬價格,迫使民眾用高價購買,賺取更高利益。 這些行為完全符合企業的利益,但對大眾則是不利的。 所以,世界上才會有限制碳排放的環保法案,會有限制獨佔市場的反托拉斯條款等等,去保護大眾的利益不被企業吞噬。 台灣所遇到的勞資問題亦是如此! 首先,多數公司並未遵從勞基法,不允許員工組成工會,而且存在很多法令問題如環保方面,稅務方面等等。 同時,台灣有著大量的關稅避壘,如先前有提過的汽機車,讓台灣公司能不用面對外資競爭。 最重要的是,台灣對於外國人士來台工作,以及外資招商上做了很多限制,讓國家成為一個外資沙漠。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人為地創造出一個對於勞工極不公平,且不友善的環境。 換言之,自由市場經濟最基本的要素,”自由”是不存在的。 而最鄉愿的想法”好人有好報,不道德的壞公司會自己死掉”,也不過是天方夜譚。 多數台灣公司便是利用這樣的環境來榨取勞工應得的報酬,就如同Nike對東南亞勞工一樣。 現在,Nike仍舊活得好好的,就像Apple跟Samsung也都有無數血汗工廠運作中,卻仍舊有無數消費者支持它們的產品一樣。 -- 8. 台灣勞工的假已經太多,薪資也已經夠高了,再上調會不利經濟發展,降低國家的競爭力? 如果給假跟升薪資不會促進經濟發展,那麼不給又不升難道就會促進經濟發展嗎? 甚至是保持現狀,就能促進經濟發展?事實證明都是不可能的! 台灣從來都不是員工的福利太多,而是太少。 美國薪資是我們三倍以上,勞工可組工會,最低薪資比我們高兩倍以上,但它仍舊是最強大的經濟體。 不管是在英國、德國、法國等等歐洲國家,勞工的福利待遇只比我國更好,但我們的經濟跟科研實力卻仍舊不是他們的對手。 是我們不夠努力嗎? 是我們假放太多嗎? 是我們薪資太高嗎? 都不是!重點是生產力,而不是假日有多少或薪水有多低。 生產力的提升,是靠科技,不是人力。 今天你的工作如果是組手機,你就算找了100人每天24小時不眠不休地工作,生產力也比不過一條全自動化的生產線。 台灣一直用製造商的角度去看經濟,除了極少數的高科技企業,多數公司都遲遲未能做到將勞力密集升級成知識密集,所以在國際市場上競爭不贏其他國家的產品,只能依賴低價搶市場。 而惡劣的勞動環境正是讓不思進取的企業,利用對於勞工的剝削,來維持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因此增加人力成本,迫使企業改革,絕對是必要之惡。 我們的國家,有著最優秀的人才,足以跟世界上任何國家競爭。 但政府和業界卻只會把大量優秀人才都逼出台灣後,再到國外哭喊著要他們回去領1/3的薪水做到死來報效國家。 正所謂故土難離,要是有機會,很多優秀的台灣人都想回家鄉工作。 但是頂尖的工程師從教育,培訓,到實戰經驗,要投入千萬的成本;要把一個人培養到能讀出頂尖名校的MBA,至少也要千萬的投資。 這樣的人才所需要的薪資,台灣有多少老闆能開出global pay請得起他們? 就算請得起,又有多少的台灣老闆能夠接受員工比自己優秀,用得起他們呢? -- 9. 薪水漲了,物價還不是也跟著漲,有意義嗎? 請換個角度想,今天假設你的月收入3萬,每月有80%的收入要支付生活費,換言之,你每月存$6,000。 如果薪資成長50%,而物價同樣成長50%,每月仍舊有80%的收入要支付生活費,那麼$30,000 x (1+50%) x (1-80%) = $9,000,每月存的就變成$9,000了,雖然購買力是一樣的,但實際領到的金額卻是不一樣的。 而多出來的錢,你可以到國外旅遊時,在購買力更弱(東南亞/中南美/東歐/中亞)或是貨幣走跌(日本/歐元國家)的國家使用。 再者,物價成長的幅度會受到進口產品的競爭而被抑制。 今天假如每支手機賣$22,000,台廠因為加假跟加薪而將售價上調為$33,000,但海外的手機廠如Apple,,Sony,,Samsung,,LG,,華為,,小米等等,可能由於生產線不在台灣而不受影響,選擇繼續維持在$22,000,或者是低於50%的漲幅,來增加市佔率。 也就是說,區域性的物價變動,會因為國際市場的供需而有所限制。 但是,政府在調漲薪資,增加假期的同時,必須要開放貿易,引入外企競爭,通過全球化的方式來保障國民的利益,這樣薪資的成長才會變得有感。 因此請將加薪跟加假當作是勞動環境改善的第一步,而不是最後一步。 再者,物價的上漲,並不完全是因為成本的增加,而主要是因為市場的供需 ,以及資方對利潤的需求 。 公司會試圖把自己的商品賣得越貴越好,來爭取最高的利益,唯一阻止他們的是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以及其他競爭者的訂價。 所以今天不管有沒有加假或加薪,公司都會找理由去調高售價,反正每年有2%~3%的通貨膨脹,理由總是充份的。 可問題在於,台灣的公司漲價往往是用哄抬的方式,也就是一家漲,其他家就跟著漲。 哪怕只增加它們1%成本的政策,它們也會漲個10%來因應,所以身為消費者的勞工受到低薪和高消的雙重夾擊,難以脫身。 因此,政府不能僅僅只是加薪加假,應該要開放市場,降低關稅,用市場的力量將不良的廠商消滅,讓更便宜的商品進入台灣,使消費者能有所選擇,不受這些不良廠商的箝制。 -- 10. 國外雖然薪水高,但物價也高,不能拿來跟台灣比? 既然如此,為什麼仍然有無數人想到高物價的美國工作,而不是美國人瘋狂地往台灣跑? 這種說法是一個很多台灣老闆慣用的理論,但這樣思考的方式有兩個問題: 第一,高收入國家並不一定所有東西都有更高的物價。 比方說美國跟加拿大的牛奶比台灣便宜,西班牙的超市裡許多商品都跟台灣價格差不多或是更便宜。 可是像是車子,房子等重要高單價的商品,台灣的貴卻是全球名列前茅,這才是最嚴重的問題。 可支配收入因為這些高單價商品的排擠而大幅縮水,為了用台灣的薪資水準去買比美國更貴的房和車,許多台灣人不得不節衣縮食,而這些錢原本是可以用在生活支出的。 民生用品的物價可以透過進口來平抑,但房地產這種重大支出,只能透過加稅、限制貸款等有限的手段來調控,這才是讓多數台灣人痛苦的主因。 如果你一個月能少繳$5,000的房貸或房租,生活一定會好過很多,不是嗎? 第二,今天如果在台灣月薪5萬,但在美國可以賺三倍,也就是15萬,而兩地的物價也如同樣相差3倍。 同一個人假設每月花費佔去60%,那麼在台灣他每月可存2萬,但在美國他每月可存6萬。 人家一個月存的錢,比你一個月的薪水還多,就算美國物價高,可是多出來的錢不會讓你覺得很奇怪嗎? 如果我在美國工作20年,我就能用存下的錢回台灣,什麼都不用做就能過上40年的好日子,但你在台灣工作20年存下的錢,卻只能讓你在美國不用工作地過上4年多,外國薪水高但物價高的說法,就完全站不住腳了。 -- 11. 加薪、加假、減工時,只會給企業帶來負擔,沒有好處? 這是錯誤的想法,除了先前所說的刺激消費所帶來的正面效應外,對於企業還有很多好處。 首先,勞工的工作效率會上升,離職率會下降,能夠加強公司的生產力,並大幅減少公司未來僱用新人的培訓成本。 再者,人事成本的增加會減少市場上的競爭者,公司能夠趁機取走空出來的市場份額,用更高的營業額來減少人事成本的衝擊,同時未來在定價上也會因競爭者的減少而更有彈性,獲得更高的利潤。 與此同時,高人力成本會使產業的進入門檻變高,有效地減少新的競爭者進入市場,並且避免公司員工流入新競爭者的公司,拉走自己的客戶和資源。 短期上來說,公司不可避免地要面對人事成本的問題,並重新調整人力配置,但長期來講,企業也能因此而得益。 加薪、減工時、周休二日並不是一種對於員工的施捨,也不是企業單方面對員工的付出,而是在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中,企業必須去做才能生存的轉變。 -- 12.    提高最低工資會造成物價飆漲? 首先,最低薪資的存在,是為了給企業一個起薪標準,也是為了給國內勞工一個最低的議價底線,避免他們因為資訊的不對稱而損失過多的權益,讓人就算再不會談薪資,談到的結果還是能讓人勉強過生活。 比方說,一家公司知道分析師在業內的平均薪資約$30K,但他們只能開$15K去求才,但來應徵的人不見得知道$30K是平均,於是接受了$15K,因此反而拉低了業內的平均薪資。 其他企業發現後決定跟進減薪,就跟漲價一樣,不見得是因為成本提高,而僅是為了哄抬價格,進而造成整體薪資向下沉淪,將非常態的薪資變成了常態的薪資。 這聽起來可能有點不可思議,但其實是現今社會的常態。 假設今天你是位高收入的醫生好了,你可以確定你的收入跟你其他醫生同事是相同的水平嗎? 有沒有可能你的同事做的比你少,甚至學經歷比你差,但比你每月多領上千元的薪水? 在你議薪時,你是否已經知道整個產業的薪資,各個醫院的薪資? 你所知的薪資資訊,是否能讓你完全判斷自己的學經歷背景值什麼價碼? 如果你無法保證你都知道這些資訊,那就代表薪資本身在勞工之間就是不透明的。 經濟學有很多假設是基於完全競爭,或是資訊完全流通的情況下才能成立,但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假設不見得存在,一旦資訊不對稱,就會創造出套利的空間。 與此同時,最低薪資也是一個保障,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們一樣,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到國外留學,進而就業。 台灣同樣有很多人因為家庭因素,或許是天災,或許是人禍,導致家道中落而無法進修。 這不代表這些人是沒有能力的,也不代表它們應該成為被剝削的對象。 假設今天你發生了意外,失去了雙眼,再也無法看診,或是做高收入的工作,你覺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