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4 人回報3 年前
A'DIMA
A 'DIMA
參訪旅遊團
日期時間:03月03日(星期四)
7:30「圓山捷運站2號出口」集合
預計19:0回程至圓山捷運站
官方Line@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歡迎參加週二自由行 免費的行程 不需要事先報名 保險、交通、午餐費自理 自行決定是否參加 怕記錯、忘記的 請先截圖拍照 可以分享、轉傳 不會用悠遊卡搭台鐵區間車的 請事先練習 8/29週二四腳亭線 早上8:25台鐵第四月台第7排隊線搭乘北迴線區間車 上車可能是第3車廂 9:06四腳亭站下車 由柯批柯茂琳老師義務導覽解說四腳亭鄉間的人文歷史 全程健走 12:00當地自費午餐 13:27四腳亭搭乘區間車 14:11回到台北車站 說明: 1、台鐵區間車、自由行不等人 來不及的 請自動放棄 2、請勿穿涼鞋、露腳趾的 以免走走停停腳受傷、走不久 9/5週二免費自由行 9:00善導寺站6號口集合 9:00參觀華山市場、滬杭豆漿 10:00參觀蒲添生雕塑紀念館 由館長蒲浩志先生親自導覽解說 12:00慕哲咖啡館自費午餐 13:30參觀華山藝文特區 14:30捷運善導寺站6號口解散 9/12週二八斗子線 當天8:25台北車站第四月台第7月台集合 由徐麗滿阿滿姐義務協助引導熟門熟路 刷悠遊卡 搭乘8:25北迴線區間車往瑞芳站 瑞芳站下車 換月台搭深澳線區間車往八斗子站 在開放式的月台刷悠遊卡出站 望海巷、漁港、潮境公園 12:00自費午餐 13:00搭乘基隆客運前往深澳漁港 13:30象鼻岩、深澳漁港 15:00搭乘基隆客運回基隆車站 搭乘火車或客運回台北車站 16:00台北車站解散 9/26週二新北投線 由小紅帽呂福光志工義務導覽解說 下午2:00新北投捷運站出口集合、出發 路線: 七星公園、七虎球場、畜魂碑、磺港後土地公廟、普濟寺、偕行社、向陽學院、中心新村 下午4:30新北投站解散 說明: 1、不需要事先報名 直接按時到場集合即可 2、請自行防曬、防蚊、防風 3、可以自備毛巾 自行到復興公園、國軍醫院泡腳池 免費泡腳 4、不需要費用 交通自理 10/3週二石碇線 8:30景美站一號出口集合 收取250元植物染背包費用 然後右轉走至國中、公園旁的公車站牌 換666公車前往烏塗窟步道終點站 健走烏塗窟步道往石碇老街方向走 由胖子鄉土教室林月娥老師 指導植物染背包手作40分鐘 12:00當地自費午餐 13:00由月娥老師義務導覽解說石碇老街、打鐵鋪、摸乳巷、石頭屋、人文歷史、淡蘭藝文館 自由採購美食 14:30搭666公車回到景美站 原地解散 10/17週二坪林生態之旅 9:00新店捷運站出口左邊的公車站牌集合 搭公車923往坪林國中站牌下車 觀察鳥公寓、白鷺鷥、夜鷺 健走護漁步道 欣賞茶園景觀 12:00長福商號自費茶套餐120元 13:00坪林老街 13:30茶葉博物館、體驗館品茶(新北市民憑身份證免費入園) 石雕公園 15:00刷悠遊卡搭乘首都客運或公車回程 16:00新店捷運站解散 10/24週二銀河洞 當天9:00新店捷運站出口左邊的公車站牌集合 收取越嶺農場午餐費用300元 9:00左右搭往北宜公路公車 北宜路、銀河路大佛的交叉口下車 9:30沿楣子溪、銀河社區前進 媽祖廟、銀河生態園 12:00越嶺農場風味餐 13:00擺花部落、銀河越嶺古道、銀河瀑布 回到銀河路 走到北宜路和銀河路交叉口 搭乘公車 15:00預計抵達新店捷運站,自由解散 11/7週二大稻埕北線 大橋頭站1號口9:00 感謝葉倫會老師義務導覽解說 行程: 9:05開步走 延平菜市場、慈聖宮、大稻埕長老教會、呷二嘴、阿嬤家慰安婦紀念館 11:00有記茗茶,第五代傳人王聖鈞導覽解說 12:00福來許茶樓自費午餐 13:30北門捷運站3號口解散 11/14週二松山區之旅 9:00南京松江站集合 9:15彎腰郵筒 9:30台北大學合江街校園、錦州街美食一條街 10:00股票博物館 11:00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 12:00丹果義式麵坊自費午餐 13:30中山國中站解散 11/28週二社子島濕地之旅 額滿⋯⋯ 12/5週二自由行參觀電力設施 7:30南勢角站2號出口集合 20人座專車前往貢寮區龍門電廠核四廠參觀 招待便當 13:00台電第二展示館 石門風力發電公園 預計16:00回到南勢角站2號口 限20人 十月份再請私訊個人保險資料報名、匯款轉帳500元給我 限20人 屆時不確定的 請勿報名參加、繳費 12/12週二自由行黑金之旅 7:53台北車站第四月台第七排隊線 搭乘1120班次7:53北迴線區間車 9:03三貂嶺站下車 收取當地風味餐費用300元 9:30自由活動: 碩仁國小、三貂嶺三層瀑布步道登山、村落地景 12:00當地風味餐 14:00三貂嶺站搭區間車 14:04抵達猴峒 14:10參觀煤礦文化園區 15:32猴峒站搭乘區間車 16:28抵達台北車站第四月台,解散 不需要事先報名 當天準時到場集合即可 不知道當天是否有空的 請勿參加或三心二意 說明: 1、以上大部份是自理交通、當地午餐 2、請穿防風防曬潑水薄外套、止滑鞋 自行防曬、防蚊、防風、防雨 3、自備悠遊卡或一卡通、午餐費、水壺、偏光眼鏡、帽子、手機、行動電源、折疊式雨傘、夏天外出個人必需品 4、如果無法配合行程、時間、手作DIY、午餐收費 請勿參加 5、以上如果是免費的自由行 不需要事先報名 當天準時出現即可 6、以下情況建議不要參加: 必須等候 習慣性遲到 不確定參加 不知道當天是否有空 穿普通涼鞋、夾腳拖、不靈不靈的衣服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2016.12.10 星期六 04:46 MTJiang 圖片 04:46 MTJiang 影片 2016.12.11 星期日 10:16 姜子明(壹) 請水電陳老闆拉PVC水管 從一樓後院外牆上方分一個T型管下來,到圍牆上方支撐然後彎到圍牆外沿一樓外牆和圍牆之間下到花圃處,裝一水龍頭 2016.12.12 星期一 16:30 姜愷威 現在日幣可以買嗎 18:49 Katy 你有要去日本嗎 19:04 姜愷威 可能 20:54 姜子明(壹) 做功課看圖 2016.12.15 星期四 09:20 姜子明(壹) 書籍(6+4)到了 22:01 姜子明(壹) 追尋鄉音的遊子 身為中華兒女竟然在年近60之前方才首次返鄉掃墓,這個情況恐怕很難讓人理解,身為許多人口中的外省第二代,在台沒有任何其他家族成員,家中成員就祗有父母兄姐至於其他親屬稱謂則是教科書上的表格,偶爾朋友提起他某某親人,而我則必須花費好一段時間鏈接起他們之間的關係,到了懂事的年齡才知道在一個很遙遠又無法前往的地方-浙江省江山縣住著我所有的親人,在那邊我可以呼喚爺爺,奶奶以及所有的親人,那邊的人說著一種古老陌生但又熟悉的江山話,我的同學鄰居都沒有人能夠說這種語言,衹有在父母親同鄉朋友來家裡做客時他們都以江山話歡樂的交談,談著以前在家鄉-江山時的種種過往,我可以感覺出那是他們日常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當然囉!為了迎接這些貴客母親一大早就會帶著我前往菜市場採購一番,回到家中立即洗洗切切然後變出滿桌子世界上最美味佳餚,爸爸媽媽都會對客人說沒有菜沒有菜好像與實際情形完全不符。 每一年的除夕年夜飯後大家圍繞在餐桌前聊天,父母親一在重覆的告訴我們江山老家的詳細位置,如果未來有那麼一天我們自己回大陸時可以正確地找到我們的老家。也可以說回到大陸家鄉是我們這輩子終極目標,當然啦!我們當要回大陸所喊出的口號是-反攻大陸,時間過去了回大陸變成了可行的事實,反正就是有人想出了停止敵對的狀態接著就是開放了,看著一批批老兵扛著扁擔輾轉回到老鄉的感人故事,接著是青壯世代台商勇闖祖國找尋投資機會,一時之間兩岸往來旅客竟成為航空界主要客戶,大陸來台旅客也不知凡幾,然而年近六十的我從來沒有向爺爺奶奶問早道好,更不曾親自上墳向姜家的列祖宗祭拜一番,在講究孝道的中華文化裡真是不應該。 去年即得知中華江山文經協進會徐雋芨理事長有意組團返鄉探親訪問,我隨時關注掌握此參訪團的日期以便於向公司請假隨團前往,因為公司人員編制緊縮每日同一部分請假人數有所限制,參訪日期幾經更迭我也隨時和同事磋商協調我的請假日期,隨時理事長終於將參訪日期敲定我也完成了請假手續放下心中大石衹等出發日子到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就在 出發前3個星期接獲調職命令,而新的單位在同一期間內也有另一位同仁出國旅遊,我們部門主管思索不出數秒立即向上級報告此一狀況,並且承諾讓我們二位同時休假由剩餘另外二位同仁扛下所有的工作,在此我必須感謝台灣銀行公館分行外匯部門黃玉蘭襄理暨全體同仁,當我在旅遊歡樂時你們扛起了所有的重擔,讓我完成返鄉祭祖心願。 2016.12.24 星期六 10:59 Katy 影片 11:04 Katy 影片 2016.12.29 星期四 13:08 Katy 法國20萬人上街頭 要求廢除「同性婚姻法」 , 因為社會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台灣還以為自己很進步 ! 家庭全瓦解! 請幫傳出去! https://kairos.news/55163 13:11 姜愷威 二十萬很少欸 13:30 MTJiang 幹你娘機掰傳這三小東西肏 13:31 MTJiang 他媽你管他們喜歡同性異性 13:31 姜愷威 … 13:31 姜愷威 理性好不 13:31 姜愷威 尊重 13:32 姜愷威 就是有你這種人別人才會反對 13:32 MTJiang 我他媽喜歡女生 但我覺得不管你接不接受 別人的事別去管 13:32 姜愷威 那是你覺得啊 13:32 MTJiang 白痴 真是一對愛管閒事 13:33 姜愷威 你這樣才是無腦 事實上有很多地方要修法的 13:33 姜愷威 因為法律定義的問題 13:34 姜愷威 不管有沒有通過 都一樣需要討論 13:34 姜愷威 不是草草隨便提個東西通過敷衍民眾 13:34 姜愷威 這樣對支持者或不支持者都是不尊重 13:35 MTJiang 我覺得 不支持者 13:35 MTJiang 他們沒尊重別人 13:35 姜愷威 好 13:35 MTJiang 我也不需要尊重他們 13:35 姜愷威 這是謬論 13:35 MTJiang 欠人家嘴 13:35 MTJiang 新聞本身沒問題 13:35 姜愷威 你反對暴力 但你也要用暴力制裁 人家?? 13:35 姜愷威 這是邏輯的問題 13:36 姜愷威 一致性 13:36 MTJiang 你怎麼講到廢除死刑 13:36 姜愷威 沒人講啊 13:36 MTJiang 不一樣吧 13:36 姜愷威 一樣 13:37 姜愷威 如果你覺得他們不尊重同性是錯的 13:37 姜愷威 你也應該尊重他們 13:37 姜愷威 重點 13:37 姜愷威 今天媒體一直在帶風向 13:37 MTJiang 別跟風好嗎 13:38 姜愷威 好像分出應該支持不支持一樣 13:38 姜愷威 其實不然 13:38 姜愷威 重點是要找出最佳解法 13:38 姜愷威 你這樣的心態才是跟風吧 13:38 姜愷威 現階段法案你了解多少 13:39 姜愷威 我們都是 13:39 姜愷威 目前都處於一知半解 又不去了解 13:39 姜愷威 然後一昧的要別人接受自己的言論 13:39 姜愷威 提出理論 想法 證據 13:40 姜愷威 不是只看結果 13:40 姜愷威 這樣沒意義 13:40 MTJiang 了解什麼 我只知道上面新聞沒問題 但新聞上面那排字 很有問題 13:41 姜愷威 不是 13:41 姜愷威 重點是理解 13:41 姜愷威 跟解決 13:42 姜愷威 你這樣心態不對 13:42 MTJiang 台灣還以為自己有很大進步空間 家庭犬瓦解 13:42 MTJiang 我再嘴這句 13:42 姜愷威 當然那篇新聞只是帶風向 13:42 姜愷威 沒價值 13:43 MTJiang 真的很會 不知道哪個偏激的人加上去 13:43 姜愷威 但你也要想想 是不是有更好的方式表達 13:43 MTJiang 噢 重新一次 13:43 姜愷威 沒有 用質疑的態度去看那篇新聞漏洞百出 13:43 姜愷威 我懶得講而已 13:44 MTJiang 就別轉船這種沒營養的東西 13:54 姜愷威 這樣好一點 13:54 姜愷威 但沒營養也只是你的跟人觀點 13:54 姜愷威 最好提出為什麼沒營養 13:54 姜愷威 例如說 巴黎人口數一千多萬 二十萬人算非常少 13:55 姜愷威 再來說要怎麼定義家庭瓦解 13:55 姜愷威 文章也沒講 13:56 姜愷威 所以講家庭瓦解只是製造輿論跟恐慌 13:57 姜愷威 再來標題不對 13:58 姜愷威 抗議的內容不只是同婚 13:59 姜愷威 說道文章中反同的論點是1. "希望法國能恢復彰顯基督價值的家庭" 2."未來的新生兒可能都是人造而來的" 13:59 MTJiang 貼圖 14:01 MTJiang 都 應該改成少部分 14:01 姜愷威 針對1. 台灣又不是基督教 所以論點薄弱 2. 文章有說到目前人造的管道只規定異性戀 所以跟同性婚姻無關 14:01 姜愷威 所以我要說的是 14:01 姜愷威 你要反對 要提出論點 14:01 姜愷威 不然就只是口水戰 14:01 姜愷威 口水戰就沒意義啦 14:01 MTJiang 基督教這點就很低能 14:02 姜愷威 這也不對 對西方世界來說基督教是他們多數人的信仰 14:02 姜愷威 所以我覺得還好 14:02 MTJiang 對啊 基督教也有好的 14:02 MTJiang 但也有缺點 14:02 姜愷威 ..... 14:02 姜愷威 這不是重點 14:03 MTJiang 好啦 你都沒客戶? 14:03 姜愷威 有 14:03 MTJiang 可以這樣一直打字 14:03 姜愷威 但你剛剛態度很不好 14:03 姜愷威 這一定要先講 14:03 MTJiang 阿客戶在旁邊等你講嗎 14:03 姜愷威 沒有啊 14:04 姜愷威 我做我的咩 14:04 姜愷威 好啦 一句話結論 14:04 姜愷威 那篇新聞OK, 但是拿那篇新聞來反同很白癡 14:06 姜愷威 然後針對你的結論; 多去思考背後意義 雖然很難也只少數人能做到 讓自己變得更好 更有深度 14:10 MTJiang 貼圖 2016.12.31 星期六 11:47 姜愷威 停好了 來接我 12:35 Katy 影片 2017.01.02 星期一 01:26 姜子明(壹) 影片
    3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大台北一日生活圈古街古城的前世今生」 認識鄉土十一天十夜免費走讀活動 一、源起: 由於原訂2021年5月舉行為期四天的台北古蹟巡禮四天三夜免費古蹟走讀,因新冠疫情升為三級而被迫延期至今仍未舉辦,為慶祝目前疫情緩和,除了重辦原延期的四天三夜的台北市走讀之外,更擴大為從五月二十日(週六)起至五月三十日(週二)為止,一連十一天十夜的「大台北一日生活圈古街古城的前世今生」的免費古蹟走讀。在這十一天當中,將由北到南依序從基隆、淡水、北投、士林、大稻珵、艋舺、台北府城、新莊、板橋土城、桃園,最後到新竹,由現任台北市觀光委員會委員的吳武明博士帶領大家到各地古蹟走讀。本走讀活動不但讓大家認識自己居住鄉土的前世今生,充實對歷史與地理的知識,更可藉步行健身,吳博士已在全台及金馬澎湖各地、日本、大陸、歐洲十七國等地辦理多次的免費古蹟走讀,累計已有數千人參加,是非常受歡迎的益智又健身的活動。 二、報名: 為慶祝疫情結束,本次走讀活動特別開放任何人均可報名參加(不限讀書會會員,也不限當地居民,更歡迎所有在學生與教師參加),且完全免費 (食宿及公共交通請自理),可擇日擇地,不需全程參加,歡迎踴躍報名。如欲報名(不需指定參加日期),請掃描以下條碼,即可進入報名群組完成報名。報名之後會在群組中公告參加事宜。(手機請先將條碼存到相簿,再依疫情期間到商店實聯制的掃描方式,先按line 左下角的主頁符號,再按右上角第二個的人像+號,就會看到加入好友的畫面。再按中間的行動條碼,然而當出現掃瞄鏡頭畫面時,不是掃描商店的條碼,而是要選鏡頭右下方的條碼符號,再選剛存到相簿的條碼,就可以加入群組) 走讀遊程: 第一天:5月20日 (週六) 基隆老街的的前世今生 (全程步行及搭火車) 10:30 基隆火車站 (南出口) 集合 基隆市位於台灣最北端,古名雞籠。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文獻已出現「雞籠山」、「雞籠嶼」等名詞,不過當時中國並未將台灣當作中國領土,因此只有少數漢人移墾台灣。基隆的都市發展主要始於清朝,清康熙22年(1683年)台灣納入中國版圖,基隆的開發於嘉慶年間進入繁盛時期。1723年,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入墾雞籠,並興建崁仔頂街,成為今日基隆的市中心,至今仍保有崁仔頂的漁貨交易市場。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後,美國海軍調查到雞籠擁有豐富的煤礦層及優良港灣,建議其政府派軍佔領,在鴉片戰爭時也有英國軍艦前來叩關。光緒元年(1875年),清廷治台轉趨積極,將「雞籠」改名為「基隆」,取「基地昌隆」的吉祥意義。清光緒十年(1884年),法國要求清廷自安南(越南)撤兵,在邊境發生軍士間的衝突,而引發中法戰爭。法國軍隊攻佔基隆達8個月,以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 上午行程 1. 劉銘傳隧道(1890年) 2. 平安宮 (1796年) 3. 獅球嶺砲台(1884年) 4. 基隆城隍廟(1887年) 5. 慶安宮(1780年) 6. 崁仔頂 (1723年) 7. 奠濟宮 (1875年) 8. 昭忠祠遺址 (1877年) 9. 佛光山極樂寺(1905年) 午餐(自理) 信二路停車場附近 14:00 信二路停車場 (信二路大廳前) 集合 下午行程 10. 基隆主普壇暨中元祭祀文物館 (1855年) 11. 中正公園 12. 二沙灣砲台(1841年) 13. 中法戰爭紀念園區 (1884年) 14.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 15. 暖暖義應塔(1885年) 16. 暖暖安德宮(1801年) 17. 金山寺清法戰爭古戰壕遺址(1885年) 第二天:5月21日 (週日) 淡水古街的前世今生 (全程步行及搭捷運) 10:30 台北捷運淡水站 (2號出口) 集合 淡水原名滬尾,位於台北淡水河出口,很早就有漢人和原住民居住。1628年西班牙人在淡水建立聖多明哥城,1637年才撤離淡水。1642年,荷蘭攻下雞籠後,開始在聖多明哥城原址附近建安東尼堡。清咸豐8年(1858年),清政府因英法聯軍戰敗後與英、法分別簽訂《天津條約》,於咸豐11年(1861年)議定滬尾作為通商碼頭,外國貿易商眾多,淡水成為富有異國風情的繁榮小鎮。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間,清朝和法國爭奪越南主權而爆發戰爭。法軍於1884年10月派戰艦攻下雞籠(今基隆)後,即進犯滬尾。由於先前清朝面對英法聯軍的戰敗,當時淡水的外國人都認為法軍數小時就可以佔領淡水。督軍的清軍主帥劉銘傳與鎮守滬尾的湘軍將領孫開華、淮軍將領章高元卻在全台首富板橋林維源的捐資僱工、改變地形地貌情況下,據守外城岸的工事,並反攻登陸的法軍,終於擊潰法軍,是中國面對歐洲列強侵略戰爭以來,首次戰勝列強之一的法國,讓國人能永遠記得祖先以智慧及血汗所寫下這段光榮的民族歷史,重建了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因此更具歷史價值。 上午行程 1. 滬尾湖南鄉勇古蹟園(1881年) 2. 鄞山寺(1823年) 3. 和衷宮(1857年) 4. 聖江廟(1814年) 5. 義應宮遺址 6. 晉德宮助順大將軍爺廟(1841年) 7. 淡水龍山寺(1858年) 8. 淡水清水巖(1937年) 9. 福佑宮(1772年) 10. 淡水紅樓(1895年) 11. 滬尾偕醫館(1879年) 12. 馬偕博士租屋發跡地(1872年) 午餐(自理) 淡水紅樓附近 午餐後14:00 得忌利士洋行 集合 下午行程 13. 得忌利士洋行(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故事館) 14. 外僑墓園 (清代) 15. 清淡水總稅務司官邸(1870年) 16. 真理大學牛津學堂舊址(1882年) 17. 馬偕故居(1875年) 18. 聖安東尼堡(1644年) 19. 淡水海關碼頭(1861年) 20. 清水雷營遺址(1884年) 21. 油車口忠義宮-蘇府王爺廟(清道光年間) 22. 滬尾砲台(1886年) 23. 清法滬尾之戰古戰場(1884年) 24. 大庄萬善堂(1884年) 25. 清法戰爭滬尾古戰場外城岸遺跡(1884年) 26. 清法滬尾之戰法軍登陸處(1884年) 27. 淡水漁人碼頭 第三天:5月22日 (週一) 北投溫泉的前世今生 (台北北投) 全程步行 . 上午 10:00 在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唭哩岸站一號出口 北投地區位於台北市最北方,由於位於大屯火山的南側,因此自古就以溫泉聞名。早在清光緒20年(1894年),德國商人為採購硫磺(火藥的原料),發現了溫泉的療效,即首先在今三軍總醫院北投分院所在地開設溫泉俱樂部。愛泡湯的日本人於1895年佔領台灣之後,總督樺山資紀就在1895年11月到北投視察,今北投溫泉博物館旁的北投溪就漸漸形成湯瀧浴場。1896年,日本人平田源吾在今加賀屋現址旁設立天狗庵旅舍,是台灣第一家溫泉旅社。當時由於基隆港尚未整建,只能以淡水港為主要運輸港口,因此拆除了清治時期興建的舊鐵軌,改鋪設台北到淡水的鐵路,於1901年通車。除了大量運輸台北往來淡水港的物資之外,也帶動了台北與淡水之間的北投溫泉鄉的發展。1905年(明治35年),建了普濟寺,供奉湯守觀音,以保祐當地溫泉業。1913年(大正2年)6月,日本政府台北州廳主導下,依日本靜岡縣伊豆山溫泉的格局興建了北投溫泉公共浴場(今北投溫泉博物館),是當時日本最富盛名,規模最大的公共溫泉浴場。 . 上午行程 1. 北投慈生宮 (1669年) 2. 新北投火車站 (1916年) 3. 瀧乃湯溫泉 (1901年) 4. 北投溫泉博物館 (1913年) 5. 北投于右任避暑別館 (1930年) 6. 地熱谷 7. 北投溫泉俱樂部遺址 8. 星乃湯遺址 (1901年) 9. 吟松閣 (1934年) 10. 北投普濟寺 (1905年) 11. 北投鳳凰閣溫泉會館 午餐 (自理) 午餐後下午14:30 在新北投捷運站集合 下午行程 12. 張學良北投故居 (1960年) 13. 北投中和禪寺 (1931年) 14. 十九世章嘉活佛舍利塔塔蹟 (1957年) 第四天:5月23日 (週二) 芝蘭街的前世今生 (台北士林) 全程步行 . 上午 9:40 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線芝山站1號出口前集合 . 士林地區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會合處,清初為芝山岩文化發源地,稱為「八芝蘭」。早在清康熙48年 (1709年),漢人即在附近拓墾。八芝蘭前臨雙溪,後有劍潭山,距離基隆河較遠,地勢高不易淹水,取水也方便,都是八芝蘭優質的生活條件。康熙末年有大量漳州移民入墾,並於雍正 2 年 (1724 年) 形成店仔街。雍正 5 年 (1727 年) 業戶吳廷誥、曹朝招、賴玉蒼增建店屋,形成八芝蘭街區。乾隆6年(1741年),漢人自下樹林埔地遷到此地營造街區,改名芝蘭街。到了乾隆 28 年(1763 年),士林已成為台北盆地的四大市街之一,因而古蹟眾多。 上午行程 1. 芝山巖遺址 (距今7000年) 2. 芝山巖隘門(1848年) 3. 芝山巖惠濟宮 (1752年) 4. 芝山巖大墓公 (1786年) 5. 芝山巖老樟樹 (300餘年) 6. 六氏先生墓 (1896年) 7. 學務官僚遭難之碑 (1896年) 8. 芝山巖神社遺址 (1930年) 9. 神農宮 (1728年) 10. 有應公媽廟 (1724年) 11. 大東路圓環何氏家族宅邸(1925年) 12. 慈諴宮 (1796年) 午餐 (自理) 士林 . 下午14:30 集合地點在 捷運劍潭站1號出口 下午行程 13. 台灣神宮遺址 (圓山大飯店) 14. 臨濟護國禪寺 (1900年) 15. 圓山別莊( 1914年) 16. 圓山遺址 (西元前3300年至西元前2500年) 17. 忠烈祠 18. 七海寓所 19. 劍潭古寺 (1773年) 第五天:5月24日 (週三) 台北大稻珵的前世今生 (全程步行) 9:40 台北火車站 (北二門室內) 集合 . 大稻埕位於舊台北城的北方,因居民在此地設立公共的曝稻大埕,供稻米收成時曬穀,故得名大稻埕,範圍約為民權西路以南,忠孝西路以北,西臨淡水河,東至中山北路。咸豐元年(1851年)泉州府同安縣人林藍田為躲避海盜洗劫,自雞籠(今基隆)遷至大稻埕經商並開設店鋪,開始了大稻埕的商業活動。咸豐三年(1853年)三邑人與同安人為艋舺碼頭的泊船權利,發生頂下郊拚分類械鬥事件,下郊的同安人無力抵抗,於是帶著自身信仰的霞海城隍敗逃至大稻埕。之後因艋舺河道日漸淤積,加上當地居民排外,因此從艋舺被趕到大稻埕的同安人由於較能接受洋人在此設立洋行,大稻埕的河道尚未淤積。因而大稻埕碼頭即逐漸代替了艋舺,成為台北最繁華的物資集散中心,其中以茶葉與布料的貿易為主。大稻埕的茶葉貿易在洋行的帶領下,不僅市場擴大,更造就驚人的財富與繁榮。不過之後大稻埕因淡水河淤淺,也逐漸失去了河港的功能,大稻埕密集的舊建築很難進行都市更新,因而成為台北市的老舊市區。不過反而因禍得福,保存下大量的古蹟。 . 上午行程 1. 北門口福聚宮(1870年) 2. 劉銘傳建大稻珵火車站遺址 (1891年) 3. 六館街租賃屋 (1884年,板橋林本源家族所建) 4. 六館街洋樓 (1884年,板橋林本源家族所建) 5. 和德祠 (1823年) 6. 瞿公真人廟 (1887) 全台首富林維源求子傳奇 7. 台灣民眾黨成立總部遺址 (1927年蔣渭水成立的台灣民眾黨總部) 8. 蓬萊閣遺址 (1928年蔣渭水在此舉辦「台灣工友總聯盟成立大會」) 9. 台北法主公廟 (1878年) 10. 天馬茶房 ( 228事件引爆點) 11. 蔣渭水文化書局遺址 (1926年) 12. 蔣渭水大安醫院遺址 (1916年,蔣渭水是中國同盟會台灣分會會員) 13. 春風得意樓遺址 (蔣渭水1920年入股經營) 14. 大稻埕霞海城隍廟 (1859年) 15. 屈臣氏大藥房 (1917年) 16. 永樂座遺址 (1924) 蔣渭水告別式在永樂座舉行 17. 良德茶行舊址 (1880年,加入興中會的首位台灣人吳文秀創設) 18. 李臨秋故居 (望春風作詞) 19. 李春生紀念教堂 (台北第二富豪李春生1900年接待孫中山,並提供惠州起義指揮所44天) 20. 吳文秀故居 (吳文秀是加入興中會的首位台灣人) 21. 港町文化講座舊址 (蔣渭水辦演講的地方) 22. 陳天來故居 (1920年) 午餐 (自理) . (一) 永樂雞捲大王 延平北路二段50巷6號 (二) 佳興魚丸店 延平北路二段210巷21號 (三) 慈聖宮前排骨大王 保安街49巷 (四) 呷二嘴(冰店) 甘州街34號 下午14:30 集合地點在 第一劇場遺址 下午行程 23. 第一劇場遺址 (1935年,陳天來所建) 24. 葉金塗舊宅 (1926年) 25. 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1933年,蔣渭水四次被關在此,有蔣渭水別莊之稱) 26. 台北城古城牆遺跡 (1932年) 27. 台灣文化協會創始地 (1916年,台灣文化協會創始人蔣渭水是中國同盟會台灣分會會員) 28. 江山樓遺址 (蔣渭水1923年在此舉辦入獄餞別會和同獄會) 29. 大稻埕教會 (1915,台北第二富豪李春生所建) 30. 台北第二富豪李春生舊宅 31. 大稻埕慈聖宮(1864) 32. 安西街132號宅邸 33. 迪化街十連棟 (1912) 34. 大橋頭福德廟 (1777) 35. 枋隙教會舊址 (1885) 第六天: 5月25日 (週四) 台北府城的前世今生 (全程步行) 9:40 台北火車站 (北二門室內) 集合 . 台北府城是清朝所建的中式城池,於光緒八年(1882年)開工,光緒十年(1884年)完工。石質的城牆涵蓋面積達1.4平方公里,設有東門、西門、南門、小南門、北門,由於是台北府所在,又稱為台北府城。清光緒十三年台灣建省,劉銘傳為第一任巡撫,除於今延平南路、武昌街口附近蓋台灣巡撫衙門外,並另於今中山堂附近蓋台灣布政使司衙門(掌管錢糧、兵馬、民政等事務)。此外,也在台北城內蓋了台北府文廟、台北府武廟、台北大天后宮及台北府縣城隍廟等四大官祀廟宇。台北城完工之際,城內陸續動工的文廟、武廟、廣澤尊王廟、城隍廟、天后宮及台灣巡撫衙門、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台北府衙門、淡水縣衙門等各級官署都陸續落成,此時台北城已取代台南,正式成為全台的宗教與政治中心。光緒13年(1887年),台灣建省。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非常重視台北城的發展,大力推動台北城的現代化公共設施,如郵政、電報、衛生、飲水、照明等。台北城除了政府衙門有電燈可使用外,西門街、新起街等也設有街燈,開當時全中國電力照明的先例,台北城的現代化高居全中國之冠。光緒十八年(1892),台灣巡撫邵友濂為接待大陸來台視察的中央官員,又在布政使司衙門西側隔鄰興建欽差行台一座,供官員住宿或迎賓會席之用。 日本於1895年佔領台灣之後,即開始拆除城牆,到明治37年(1904年)年底時,所有城牆與西門均遭拆卸,城內許多清朝留下的建築也遭到拆除,只有東門、南門、小南門、北門等四座城門被保留。然而無論是清朝、日據時代還是今日,台北城內城區內一直都是台灣重要政府機關的所在地。清朝的文武廟街和府前街(指台北府前方)就是今重慶南路,撫台街就是今延平南路,北門街是今博愛路,石坊街和西門街是今衡陽路,府直街是今開封街,府後街(指台北府後方)則是今館前路,都是非常多古蹟或遺址的地區。 清朝台北城原只涵蓋今中山南路以西、忠孝西路以南、中華路以東及愛國西路以北地區,不過由於鄰近台北城東、城南的地區也有部分歷史古蹟,因而併入成為台北城周圍地區加以介紹。. 上午行程 1. 逸仙公園 (孫中山1913年住梅敷屋) 2. 台北州廳 (1915年) 文藝復興式 3. 台北府考棚行署遺址 (1880年) 4. 淡水縣衙(1887年)及明道書院(1893年)遺址 5.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 (1916年) 6. 台大醫院舊館 (1897年) 7. 台北賓館 (1899年) 8. 台北府城東門 (1882年) 9. 日本曹洞宗台灣別院鐘樓 (1908年) 10. 中正紀念堂 (1980年) 11. 台北府城南門 (1882年) 12. 台灣總督府菸酒專賣局 (1913年) 13. 孫運璿故居紀念館 (1980-2006) 14. 欽差行台 (1928年) 15. 台北府文廟遺址 (1884年) 16. 台北府武廟遺址 (1889年) 17. 台灣總督府 (1919年,今總統府) 18. 台北天滿宮遺址 (1912年) 19. 急公好義坊 (1887年) 20. 新公園福德宮 (清嘉慶年間) 21. 台北大天后宮遺址 (1888年) . 午餐 (自理) 午餐後 14:00 在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前集合 . 下午行程 22.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 (1915年) 23. 廣澤尊王廟遺址 (1884年) 24. 台灣省城隍廟 (淡水縣知縣衙門遺址1876) 25. 台北府衙遺址 (1876年) 26. 台北府城北門 (1884年) 27. 北門郵局 (1928年) 28. 撫臺街洋樓 (1910年) 29. 台北府縣城隍廟遺址 (1881年) 30. 台灣巡撫衙門遺址 (1893年) 31. 台灣布政使司衙門遺址 (1887年) 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 32. 欽差行台原址 (1892年) 33. 台北府城西門遺址 (1882) 34. 番學堂遺址 (1890年) 35. 西學堂遺址 (1890年) 36. 登瀛書院遺址 (1890年) 37. 台灣高等法院民事庭大廈 (2004年) 38. 台北府城小南門 (1884年) 第七天:5月26日 (週五) 台北艋舺的前世今生 (全程步行) 9:40 台北火車站 (北二門室內) 集合 . 艋舺位於台北舊城的西部,今名萬華,為台北市的發源地,最古老的市街在今貴陽街與環河南路口(淡水河邊)。清康熙48年(1709年),福建泉州之晉江、南安、惠安三邑人士渡海來此而漸成聚落,當時平埔族人以獨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載運蕃薯等農產品與漢人交易,而獨木舟在平埔族語言中發音為Banka,漢人乃音譯為「艋舺」。之後因港商之利曾經盛極一時,於清代與台南府城、彰化鹿港並列為台灣三大城鎮,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稱。 上午行程 1. 台灣博物館鐵道部 (1918) 2. 台北接官亭(魯班廟)遺址 (1885) 3. 台北機器局遺址 (1885) 4. 西寧南路14-3號店屋 (1956年) 5. 東本願寺遺址 (1928年) 6. 慈雲寺 (1840年) 7. 漢口街 2 段 125 號店屋 8. 晉德宮 (1765年) 9. 西門町 (1922年) 10. 台北天后宮 (1746年) 11. 台北稻荷神社遺址 (1910年) 12. 西門紅樓 (1908年) 13. 孫中山惠州起義指揮所遺址 (1900年) 14. 西本願寺 (1931年) 15. 台北法華寺 (1897年) 16. 艋舺長老教會 (1876年) 17. 艋舺清水巖 (1790年) . 午餐(自理) . (一) 何家排骨酥 (排骨酥雞絲麵) 貴陽街110號 (二) 三味食堂日式料理 (超級巨無霸鮭魚手握壽司) 貴陽街2段116號 (空間大,但是太熱門) (三) 艋舺清水巖 (祖師廟)附近餐廳 . 午餐後下午14:00 在艋舺清水巖前廣場集合 下午行程 18. 艋舺水仙宮遺址 (1736年) 19. 艋舺福德宮 (1720年) 20. 艋舺龍津宮 (1825年) 21. 艋舺青山宮 (1854年) 22. 寶斗里青雲閣 (1920年) 23. 艋舺金義宮 (清嘉慶年間) 24. 艋舺啟天宮 (1842年) 25. 學海書院遺址 (1843年) 26. 艋舺龍山寺 (1738年) 27. 青草巷古街 (1895年) 28. 艋舺地藏庵 (1760年) 29. 艋舺水仙宮遺址(清乾隆初) 30. 老松國小 (1896年,世界最大的小學) 31. 清艋舺陸路中軍守備署遺址 (1808年) 32. 艋舺金門館 (1808年) 33. 剥皮寮古街 (1763年)
    10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