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9 個月前
經聯合國文化養老產業協會香港、美國紐約駐臺記者採訪大屯山爆發危機及梅峰先生十一月九日、將在臺灣臺北市臺大校友會館三樓中午一至五點辦理温泉醫療及大屯山火山爆發可能性報告、特邀請對溫泉醫療及大屯山爆發有研究等專家對外發表專题~本聯合國採訪單位持續追踪報導、並附上對大屯山爆發相關議題討論及內容~

大屯火山危在旦夕,停止選舉火急搶救!

民國一一二年十月廿九日

梅元禧/世界聯合國家論壇報社採訪報導

根據臺大地質系陳文山教授之告知,民國八十八年九二一大地震的震波,從南投經過大屯山傳到日本,讓日本學者發現大屯火山在約卅至卌公里下有岩漿庫,經過中研院林正洪副研究員民國九十年去日本名古屋大學研究一年後,在民國一〇五年發表論文證明大屯山廿公里下有岩漿庫是活火山,再經過中研院黃信樺博士民國一〇九年的研究,岩漿庫已經上升到距地表八公里,直徑十公里,高度十二公里,今年二月十七日北投三.一級岩層墜落式地震,震央四.八公里,更證明岩漿庫已經上升至四.八公里,這種岩漿庫火箭般竄升速度,完全是「岩漿錘」衝量的垂直分量!

我們的主要火山學者竟然對上升的原因全然不知,且在與我們見面前從未聽過,甚至不願意去了解唐新民博士的岩漿錘模型解釋,此即,在大屯火山、大雪火山與龜山島,距離五十四公里間,有一條直徑約五公里的岩漿脈管直線連通,造成一般地質系不懂的岩漿錘現象,我們可以這麼理解,由相對運動的角度,當靜止岩漿液體突然受到地震,而在岩漿脈管產生岩漿錘,就相當於水在水管中以均速慣性運行時,突然關閉閥門產生水錘,岩漿錘或水錘在同為液體的水或岩漿往復振盪,遇到反作用力或阻擋,將會產成一極大之衝力,其水平分量使龜山島朝與那國島方向,每年移動三.三公分,其垂直分量使大屯火山朝地表方向,民國一〇三至一一二年間平均每年上升三.六公里,各位即知問題之嚴重,才會輪到與唐學長接觸最多,完全外行之元禧本人要聲嘶力竭的去呼籲,這也不能完全怪他們,因為東加火山去年元月之爆發,才讓學界首次了解岩漿錘模型,而於今年四月份由美國五個大學之多位學者發表論文。

更嚴重的是,我們的地質學者沒有火山岩漿地下脈管的宏觀結構認知,把大屯火山,大雪火山與龜山島火山當作三個獨立的火山,根據黃信樺博士在美國猶他大學與中研院的地震波觀測研究:其實臺灣北部大屯山——大雪火山——龜山島火山之間岩漿脈管的超級火山結構,是與黃石公園超級火山相同,有著多層岩漿庫,惟一不同的是黃石公園超級火山雙層岩漿庫間的岩漿脈管是垂直的,沒有岩漿錘,以致每年上升僅八公分;而大屯火山——大雪火山——龜山島火山的三層岩漿庫間的岩漿脈管是傾斜的,以致有岩漿錘:在岩漿錘龜山島那端,是每年以三.三公分,在大屯火山——大雪火山——龜山島火山的一直線上,向與那國島踢動;在岩漿錘大屯火山這端,則是每年平均以三.六公里的速度向上竄升,是黃石公園岩漿庫上升速度的四萬五千倍;黃石公園上升八公分,美國NASA就緊張的不得了;大屯火山上升三.六公里,中研院與臺大地質系卻說「安啦!」換句話說,美國有火山岩漿脈管的宏觀結構認知,而我們的地質學者卻對世界最大最危險的大屯火山——大雪火山——龜山島火山岩漿脈管的宏觀結構一無所知,無知所以不懼,所以膽敢說「安啦!」,而此必然造成亡國滅種的結局,他們負責的了?

甚至這是有歷史脈絡的,可由非常殷實,但卻全然未受學界重視的臺灣島史前文明權威何顯榮前輩的研究可知,在一萬兩千年前,大雪火山即發生過,火山灰在臺灣北部找不到,但卻已被臺大地質系魏國彥教授證實,出現在琉球海溝之西表島與波照間島,且有約一百公尺的大海嘯証據,曾造成地球第五次的生物大滅絕。所以說我們從各個面向,均可以證實,如以目前的速度繼續竄升,明年春季,大屯火山無預警龐貝城式的大爆炸,已然幾乎不可避免!將具一萬顆廣島核彈威力,一百五十公尺以上的海嘯,臺灣全島與大陸東南北上廣深都將覆滅,火山灰包裹地球,致使數年無夏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

現在問題在,大屯火山幾乎必定是經常發生的火山無預警爆發,目前所有的水平儀與傾斜儀等偵測設備,對此幾乎無感,學界對致使岩漿庫竄升的岩漿錘現象根本無知,這可以從九月十八日晚間,南沖繩海槽發生一起規模六.八的地震,震央深度卅六公里,全臺地震無感,基隆宜蘭新北的國家警報卻響起,而學界全然無法解釋得知,因為這不是地震警報,反是大屯火山岩漿錘即將有一錘擊破大屯山國家火山大爆發的警報,而密布在臺灣北部的地震網測站只有一個站得以偵測到此預警地震波,從而診斷大屯火山底不但有岩漿庫,更有高危引爆大屯火山的岩漿錘,震度可達芮氏規模五.八,深度卅公里,達到發佈國家級「火山爆發」的警報。

學界更是以火山前兆或有之地表上升與地底地震頻發,並未明顯發生,來判定目前「安啦」,殊不知,唐博士全然可以用其岩漿錘模型來解釋,而學界反而真是無法解讀很多現象,如九一八無感與十八分鐘之心跳等等,甚至有遮掩之企圖,如以「牛奶罐」來形容可能炙熱至攝氏一千四百度之「圓柱形岩漿庫」等等,但是對這樣迅即將造成燬天滅地的危機,我們竟然很難找到機會來與學界研討與辯論,真是悲哀!

不怕一萬,只怕萬一,這樣的事情當然應該寧可信其有,加上大屯火山旁有兩個核電廠,六七百萬居民,全球幾乎沒有這麼危險的火山,加上無法預警,目前又不知為何再未公布岩漿庫距離地表之數據,綠色政權不知在幹嘛,政治人物亦無人提醒這般嚴重的現況,再加上賴清德、柯文哲、侯友宜與郭台銘四個總統擬參選人沒有一位在警示,而臺大地質系畢業的王婉諭竟然也不知道動用總統門票來搶救大屯火山,使得早該逃命的人民毫無所覺。

慶幸的是,我們尚有先後待過,建中、臺大土木、臺大火箭社、兵工學校、肯塔基大學交通地鐵、紐約布法羅熱傳、洛杉磯加大核工、康乃爾航空太空,最後並拿到柏克萊加大光電博士,的超級天才唐新民博士可以依恃,目前也幾乎只有唐博士有此能力,可以每天約三公里的「熱核鑽挖機(Thermonuclear Boring Machine)加上雷射槍,在淡水河底鑽孔,以卸除岩漿壓力,即可毫無風險的防止大屯火山爆發,還可附加約十二個核四電廠的能源與填海造陸十二個綠島,為何不即刻去做,否則怎來得及!

目前美國有此機器,大陸也可能有,我們亟需引起兩岸進而全球政媒的關注,以拯救第六次的生物大滅絕,這是全球目前最為重要的事情,俄烏、阿以、兩岸、兩韓,甚至三戰,相對於此,均可謂毫不足道,不以此圖,蔡政權將是全球最惡劣之超級罪犯,我們此時還要搞選舉嗎!還不趕快搶救火山嗎!(附註:本文經過唐新民博士校正)

民國一一二年十月廿七日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巴巴萬加說2023年…地球將會在新的軌道上運行? 真的,經過2019年十二月26日及2022年八月十日的兩次地球軸移和瞬間逆轉之後… 地球一定是遠離太陽了😊😊😊 你們知道台灣大屯山和龜山島都是活火山嗎? 火山地殼板塊下的熔岩漿庫為相通.... 火山爆發、地震前都會有氣體濃度的變化~ 只是會因震央的位置不同? 火山爆發前~大量的CO2氣體從火山及或熔岩漿的洞穴或地表裂縫冒出。 氡濃度值上升… 地底裂縫形成的跡象也會不断出現。 使氡氣得以冒出來。新裂縫就是發生大型地震的前兆! 八月7日台北陽明山地震和八月8日宜蘭外海地震兩次地震前,陽明山的小油坑CO2及氡氣濃度都曾飆到最高點? 因為八月8日宜蘭外海地震的震央位置不同~所以最高點不一樣! 陽明山的小油坑CO2和氡氣濃度最高。 八月8日宜蘭外海地震陽明山的小油坑CO2的氡氣濃度再次飆高。 所以 八月8日宜蘭外海地震事實上根本就是宜蘭海底火山的活動? 我們根據的是國科會的數字。 http://dmip.tw/lfive/2017/page_gc/gc.aspx 一個老外清晨抵達台北大屯山小油坑堪察火山口冒煙的情況,並且比較前些年的照片,才大驚失色發現大屯山巳經瀕臨噴發?😨😨😨 https://youtu.be/v9ZOA5k3dao 為什麼會這樣? 原來…地球受到巨大尼比盧Nibiru行星影響發生北極偏移現象,兩極偏至了66.5度以上…但是地球核心岩漿庫却沸騰不巳? 所以全球地震頻繁,火山爆發密集… 澎湖魚民就曾經拍攝到了兩個太陽異象,但是台灣人可能根本不清楚那個就是Nibiru及太陽? https://youtu.be/6NVPGFGsAyw 還記得2004年十二月26日南亞大海嘯席捲20多萬人的惨劇嗎? 2019今年冬至之後的十二月26日應該同樣的惨劇又要重 演一遍? 😨😨😨 有人說那麼一天來到是世界末日? 但是,災難不會只有一天,而是長達七年… 大自然反撲人世之後的燒殺擄掠姦絕對不會中断? 人類陷入無政府狀態失序情形,台灣至少今年底要死亡一千萬人以上? 剩餘的人口會在逐年資源斷絕的情況陸續死亡。 2022年…Nibiru再次折返,又一次地球逆轉… 😨😨😨 台灣應該會從地表上徹底消失? 存活在未來的大概只有我一個? 😊😊😊👍👍👍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 臺灣啊,你是上帝疼痛的海島 作者:台大教授 張文亮 「海島和其上的居民,都當向耶和華唱新歌,從地極讚美他。」(以賽亞書四十二:10) 臺灣不是一個島,而是太平洋大陸棚邊緣,日本千島群島弧與菲律賓呂宋島弧中間的群島。群島是由最大的島嶼「臺灣」,與澎湖、鼻頭角、蘭嶼、龜山、火燒、紅頭嶼等84座島嶼所組成,總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 獨特的地理位置 這些島嶼與大陸福建相對,但是幾千年來,以黃河文化為主體的大陸,認為那孤懸外海的島嶼,不過是化外之民、落後的地方、蠻族的住處、海盜的居所,是巴望大陸皇帝垂憐施恩的一群賤民。 真的是這樣嗎? 最早認識臺灣重要性的,不是中國人,而是西班牙人。十五世紀初期,西班牙的探險家縱橫四海,他們早就發現,若以臺灣為中心,北到日本橫濱的距離,與南到菲律賓馬尼拉的距離相等,再延展範圍,北到俄國海參威,南到新加坡的距離幾乎一致。原來臺灣是亞洲沿海地理位置的中間點,是東太平洋接觸大陸沿海諸港的門戶。 西班牙人對臺灣的影響 1626年,西班牙人前來北臺灣,占據淡水,固然一時訝異於這島嶼的美、生物相的豐富、原住民的純樸;可惜心中覬覦的,還是島上的黃金、可製炸藥的硫磺,與能賣錢的茶葉,因此西班牙人在淡水附近開採黃金,在大屯山上採硫磺,並在坪林伐木種植茶葉。 西班牙人在臺灣北部設立港口,期待成為馬尼拉與日本貿易的中繼站,卻引起了荷蘭的緊張。荷蘭基於國際海上貿易的競爭,唯恐影響與日本、中國間的貿易,因此於1642年圍攻淡水城,將西班牙人驅離臺灣。 上帝對臺灣的保守,常是經歷了許多外來的破壞,卻總是留下值得讚美的可愛。西班牙開發了「淡水」港,成為進出臺灣的門戶;開發了山坡地的茶園,使「茶葉」成為臺灣北部丘陵地的主要作物。 荷蘭人對臺灣的經營 荷蘭曾被西班牙管轄,1579年獨立後,反成西班牙競爭的對手。1602年,荷蘭在亞洲成立「東印度公司」,經營在亞洲的貿易權。荷蘭人也很早就知道臺灣的特殊性,在1624年前來南臺灣,在臺南鹿耳門登陸,與附近的漢人與平埔族人爭戰,逐漸統轄臺灣西部臺南到彰化之間的廣大平原。荷蘭是世界著名的農業與花卉國家,雖然將臺灣視為殖民地,收取許多稅金,卻給臺灣帶來農業技術,奠定了臺灣的農業基礎,發展出日後有別於大陸的農業特色。 例如荷蘭人為臺灣帶來種植甘蔗與榨汁製糖的技術,如今嘉義以南一片又一片的甘蔗田,是荷蘭人留下的功績。荷蘭人選種甘蔗,是影響臺灣深遠的正確判斷。嘉義以南廣大的平原經常缺水,甘蔗是耐旱的作物,土地愈旱,甘蔗愈甜;海風很強,甘蔗密集生長,根系又深,抓地力強,還可以為人擋下海風;土壤貧瘠,甘蔗需要的是排水良好的沙土地,能在貧瘠地區生長良好。 迫害的再臨 此外,荷蘭還在臺南沿海低窪區教人養殖虱目魚,在山坡地種植增加穩定水土的銀合歡,為花園引進蜜源植物馬纓丹與含羞草,為果園引進芒果、釋迦與蕃茄,為農地引進豌豆(又稱荷蘭豆)、胡椒、蔥、薄荷、高麗菜與蕃薯。 荷蘭的宣教士在臺南地區還帶領約5,900位平埔族人信耶穌,並為他們設立學校與神學院,也為臺灣畫下第一張準確性高的地圖。 可惜,1661年,鄭成功自中國帶領十萬個士兵前來,毀去所有學校與神學院,殺光基督徒,還將宣教士的孩子分給將領為奴隸。動刀的一定會被刀所滅,22年後,滿清政府滅了鄭氏王朝。 臺灣人的標誌 此後,約有十萬的漢人隨著軍隊湧入,先是泉州人,後是漳州人。泉州人與漳州人多次械鬥,死傷眾多。而後客家人來,泉州人與漳州人聯合,驅趕客家人。 1662年到1895年期間,臺灣大小械鬥不斷,幾乎是三年一小亂,十年一大亂,導致死傷無數、田園破壞、鄉舍塌毀,加上颱風、水災、旱災、地震連連,漢人大量墾地種稻,但稻田水流遲緩時,容易成為瘧蚊與鼠疫滋生的場所。從此天災與人禍連連,臺灣人的生命深處深深烙印一個標誌——「不平安」。 因著不平安,臺灣人出海怕沉船、出外怕瘴癘、蓋屋怕路衝、婚喪喜慶怕忌諱、蓋墳怕風水、祭祀怕冒犯,生死都不得安寧。百姓需要討好各路的神明,敬拜各樣的偶像,祭祀各式的鬼魂。這也影響臺灣的社會與政治的發展,神鬼既然可以「賄賂」,人更可以用金錢、色情來打通,結果產生了臺灣人好賄賂、好賭、好鬥與好色的習性。 福音的腳踪 上帝沒有放棄這個島嶼。臺灣人心改變的契機,由黑暗看到光明,是清朝末年,外國宣教士不斷的前來,1865年馬雅各(James L. Maxwell, 1836~1921)、1871年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1872年馬偕(George L. Mackay, 1844~1900)、1875年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49~1935)、1895年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等福音的使者,像一粒又一粒的種子埋在這裡,並將福音傳到臺灣各鄉鎮,從此臺灣人才開始擁有真正的平安――「耶穌的救贖」。 宣教士們有著屬天的樂觀,因著信,將臺灣轉換為福音能夠發芽生長的所在,例如馬偕就寫道,臺灣人在聽信福音上,有四個特點: 1. 臺灣人的學習慾望強,學習慾望高的人,常成為最先信耶穌的一群人。所以將文化、科學轉化為教育材料時,可以將福音放入。 2. 臺灣人尊重以身作則的人。傳福音的人必須先贏得聽眾的尊敬,臺灣人才聽得進。所以傳福音的人所受的教育,或從事有益於人的職業,能成為傳福音的管道。 3. 臺灣人較聽得進臺灣事,有效率的工人收割禾場,懂得用正確的鐮刀與合宜的畚箕。因此,需要有智慧地了解臺灣的文化、種植、食物、地理、地質、動物、音樂、氣候、習俗、社會等,以臺灣本土的材料,作為傳福音的素材。 4. 臺灣人聽得進朋友的話,有熱忱融入一般人的生活,就能讓臺灣人接受福音。但要保持自身的潔淨,不同流合污。 原住民福音的復興 1895年馬關條約之後,日本占領臺灣,給臺灣帶來數十萬人的傷亡。尤其持續與原住民爭戰,封鎖山區,不讓外人進入。沒想到上帝藉著太魯閣族的基督徒姬望,將福音傳給原住民。迄今,原住民仍是臺灣基督徒比率最高的族群。 在世界上很少有一個地區或島嶼,有像臺灣這麼多樣、多種的原住民,使臺灣更具文化的多樣。目前人類考古學還無法確定臺灣原住民的來源,是南海島嶼的居民在不同時間前來形成不同的族別,還是由臺灣分散到南海各島嶼。原住民使臺灣人的血源更多樣,長期的通婚生子,使臺灣人的血緣漸與大陸的漢人迥別。在上帝的救恩中,不同種族共享同一救恩之源,在基督裡合一。 日據的年代 日本據臺期間,帶來工業化,開發大型的烏山頭水庫,建造桃園大圳,引入西式教育,並育種與推廣優質的「蓬萊米」,使得臺灣「北茶葉、中水稻、南甘蔗」三足鼎立。但是日本厲行天皇崇拜,與軍事管轄的壓力,使臺灣的基督徒飽受壓制。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曾傳日本官方擔心盟軍可能登陸臺灣,將下令囚禁與殺害全臺灣的基督徒,以免替盟軍帶路。幸好盟軍後來越過臺灣。 1945年,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撤出臺灣,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接收軍隊紀律不佳,形象很差,與接收政府的貪污無能,不只是國民政府即將在大陸全面潰敗的預象,更引發了廣泛的民怨。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造成許多臺灣菁英的死傷,不少無辜的死難份子是基督徒。1949年大陸戰爭失利,國民政府全部撤退來臺,超過一百萬大陸各地的百姓逃來臺灣。那是風雨飄盪、人心惶惶的危機年代。 共產黨占據大陸後,迫害基督徒,關掉教會,趕走宣教士,一樣的方式應該可以在臺灣炮製。1949年大陸派軍攻打金門古寧頭,實在稀奇,共產黨軍隊在大陸連戰連勝,幾乎是四處追趕著國民政府的軍隊,沒想到在臺灣海峽的一個小小島嶼上,竟然吃了大敗戰 。1950年韓戰爆發,共產黨軍隊大量北調,喪命在北韓陌生的土地上,也消耗了武力侵略臺灣的力量。同時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不久中共與蘇俄交惡。1966年,又爆發文化大革命與一連串權力鬥爭的內耗,大大消減臺灣軍事的危機,也免去臺灣遭受文化大革命的火煉。 避難地反成燃起福音之火的起點 當二千個宣教士自大陸撤返來臺,在1950~1960年,臺灣興起一波福音的復興,可見上帝保守臺灣的手,依然沒有退縮。 1960~1980年期間,政治的不穩定,使得臺灣許多年輕學子與移民,遠赴美國、巴西、阿根廷、南非、歐洲、新加坡等地,漂泊的異鄉人反而更易蒙受救恩,四處建立查經班與教會。臺灣的基督徒比率雖少,只有3%,但是在普世華人當中,卻是上帝國度人才重要的供應處,也是文字出版的中心。 1990年代初期,大陸留學生開始大批出國,上帝藉臺灣人所建立的教會,成為他們蒙受救恩的所在。大陸雖然號稱有8~10%的基督徒,隨著兩岸的逐漸開放,臺灣的基督徒前往培訓、支持、幫助、教導,仍是上帝在華人事工的主力。原來上帝保守臺灣,是要使臺灣成為普世華人蒙恩的祝福,甚至未來更能成為其他種族的祝福。有誰想到時代的變化,是如此的奇妙呢? 新時代的使命 1970年,臺灣因著人口的集中、工商業的發展,環境污染急遽嚴重。1980年代,山坡地的開發,凸顯臺灣地質不穩定,導致土石流災害橫行。1990年代之後,臺灣仍然承受百年來最大的「集集大地震」,又承受接二連三挾帶雨量超過1,000公釐的超大颱風。我們沒有退後,不只投入污染淨化的工作,環境倫理的提倡,災難重建的工作,並在災區建立新的佈道所。上帝的保守依舊在,我們就沒有退後的理由。 進入二十一世紀,臺灣依然面對許多的危機:國際上孤立的危機、氣候變遷的危機、糧食與能源不足的危機、新傳染病流行的危機,與更重大、更核心的危機――不認識耶穌的救贖、生命沒有終極意義的危機。每一個世代,真正愛臺灣的人,都要像先知哈該領受上帝的吩咐:「你們要上山取木料,建造這殿,我就因此喜樂,且得榮耀。」(哈該書一:8) 上帝的殿在哪裡?那是人的心田。上山取什麼木料來建造?是對所信的耶穌,更深的認識,好用各樣的智慧,將救恩傳開,也許這是滿足上帝眷顧臺灣的心意。 時代在改變,上帝的保守不改變。四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懵懵懂懂間被分別出來,到這裡定居,大多數人依然不知道要事奉真神,我們不過是蒙恩的餘數,卻成為影響普世華人福音的關鍵,甚至將禾場拉得更寬廣。海島的居民啊!你們要讚美主。 末了,憶起馬偕在1896年所寫的《臺灣~我心的所愛》以共勉。 「臺灣,我心的所愛, 值得我一生最佳年日的付出, 是我生命、負擔的中心。 我愛,站在緩緩起伏的山上, 看著下方深深的海灣,與 拍打岸邊的浪濤。 我愛,那些棕黑膚色的中國人、平埔族與原住民, 二十三年之久,對他們傳講耶穌的福音, 為著讓他們得著福音的緣故, 值得我生命一千次的給予。 當我寫到這裡,我心依然遙望, 那遠在太平洋上的島嶼—福爾摩沙 我心的所愛。 但願餘生,力量微薄之時, 能在那拍打的浪濤聲中, 不斷搖曳的竹葉蔭下, 安歇。」
    3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