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3 人回報2 年前



請問老師這是真的嗎?





臺北榮總新聞稿 111.6.30

北榮重粒子進入臨床試驗
強化癌症治療能量 開創醫療發展新紀元

歷經12年規劃興建,臺灣第一座「重粒子治療中心」於今(30)日開始進行臨床試驗,順利將射線打入病人體內,期待可以如日本經驗,看到優於傳統放射治療的腫瘤控制率及治療成果。如果臨床試驗順利,預計明年開始收治癌症病人,未來國人無需再遠赴國外就醫,可大幅節省治療時間及成本,並強化我國癌症治療的能量,開創台灣醫療的新紀元,豎立癌症治療重大里程碑。

  臺北榮總陳威明院長表示,國內第一座重粒子治療中心,也是日本海外輸出第一座重粒子設備,斥資超過新台幣45億元興建,除了由醫院的基金自籌外,更感謝許多善心企業共襄盛舉,包括宏國關係企業、宏泰企業機構、宏泰建設、中保科技集團、華新集團等機構,特別感謝潤泰集團尹衍樑總裁捐建主體建築及加速器基座,於108年1月14日動工,109年6月30日完工。今(111)年5月11日正式獲得原子能委員會「高強度輻射設施使用許可」,6月11日取得「高強度輻射設施試運轉許可」,為國內最高能量的同步加速器。6月15日獲得衛生福利部批准,進行早期安全性與設備運轉有效性之癌症患者臨床試驗,期能儘早開始試驗,及時嘉惠患者。

  臨床試驗主持人腫瘤醫學部放射腫瘤科藍耿立主任表示,惡性腫瘤名列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威脅國人健康甚鉅,目前治療方式是以手術、化療及放射治療為主。惡性腫瘤最重要的特徵之一是快速生長導致血液供應不足,從而導致腫瘤微環境缺氧。腫瘤週邊血管不足導致化學小分子藥物、生物製劑甚至抗癌免疫細胞難以到達並有效地抑制腫瘤。

  有別於傳統放射治療,採用高能量X光或電子束,重粒子治療是一種先進的放射治療,將碳原子游離成碳離子,利用同步加速器將粒子加速至光速的百分之七十,其對缺氧的腫瘤病灶有優異的殺傷力,且其粒子輻射劑量分布的特性可望降低對周圍正常組織細胞傷害。根據日本累積的治療經驗,病人在治療過程中沒有痛苦,更重要的是針對輻射有抵抗性之難治癒的惡性腫瘤比傳統放射治療更有效,且療程短,病人無須住院,適合治療較頑強的局部腫瘤。

重粒子為尖端癌症治療系統,使用最新的掃描照射技術搭配動態追踪技術,可掌握隨呼吸而移動的器官動態,配合腫瘤形狀進行重粒子線照射,由於副作用較小,能夠使患者在治療期間保持正常生活,提高生活品質。而掃描式粒子束的利用效率很高,預期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放射線,降低患者及醫院工作人員環境的輻射劑量,並減少放射性醫療廢棄物的產生,為癌症治療新利器。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醫學辭典 每天喝水不到240ml 罹患機率較高 膀胱癌是泌尿道常見惡性腫瘤,已知危險因子包括吸菸、暴露於X光輻射、化學染料等,風險分別為一般人2倍、4倍與30倍;國外研究,每天喝1.5公升的水與喝水不到240毫升的人相較,十年後,喝水較少的組別罹患膀胱癌機率較高。 台灣一年新增超過3000例患者,男比女多,民國103年,男性新增2125人,女性新增973人。無痛性血尿是常見症狀,約九成患者有血尿現象,兩成五患者頻尿、急尿、容易出現發炎、局部腫痛或兩腳腫痛等症狀。 表淺性或低惡性膀胱癌的5年存活率可達八成五,若及早發現,可以外科手術進行切除,並接受一段時間的膀胱內灌洗治療,由於原位腫瘤常為多發病灶,因此須每三至六個月追蹤一次。高惡性膀胱癌的5年存活率僅三成,若腫瘤已蔓延,淋巴腺也須切除,必要時得切除整個膀胱,恐須使用尿袋。 資料來源╱台灣癌症基金會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癌症患者與自體免疫患者飲用低氘飽和氫水的方法 Leave a Comment / 未分類 / By Smarter 低氘氫水氘濃度是110ppm,一般的飲水中含有150ppm氘。 根據研究,惡性腫瘤與自體免疫原因是基因異變。飲用低氘水的目的在於希望控制體內氘濃度低於150ppm。 腫瘤細胞(自體免疫)的變基因受到D/H(氘/氫比)干擾而無法複製,當天應該凋亡的癌細胞則會正常凋亡。 如此腫瘤有望縮小,自體免疫體質也會改變。 體重65公斤每天要固定時間喝250ml低氘氫水,時間可自己選擇,不能間斷,持續三個月。 控制飲水量:如果每天喝1500cc的白開水,要從1500cc白開水中扣除250cc的低氘氫水量。只能再喝1250cc白開水。 不要喝電動熱水瓶燒的千滾水,會有太多氘與致癌物(濃縮)。 低氘氫水中有2%氫氣,降低癌症治療期間的副作用,氫氣可使自體免疫發炎反應降低。這是一種可以參考的輔助方法,您仍必須接受正常的治療。 低氘水原理: 體重65公斤,體內有5公升的血液。(體重/13) 1瓶低氘氫水是110ppm低氘,250ml 所以喝下這瓶低氘氫水,血液的氘濃度被降低2ppm 。 血液中原本氘濃度為150ppm , 降低2ppm 150-2=148ppm 癌細胞(自體免疫細胞)停止分裂,可持續24小時。 今天應凋亡的癌細胞(自體免疫)會正常凋亡。 第二天固定時間,飲用250ml低氘氫水,體內氘濃度基礎為148ppm,將再降2ppm 148-2= 146ppm …..依此類推。 這個方法也可以用在罕見疾病與自體免疫疾病患者。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醫生說婦科問題的人不能「補」不能「吃當歸」??? 請參考以下: 按語 : 很多乳癌患者認為: 婦科腫瘤患者不宜服用當歸。其實那是一種誤解。當歸是中醫治療婦科疾病的常用藥,如果患者拒絕服用當歸,就不如索性不看中醫,不吃中藥,免傷和氣。 西醫治療婦科病,一般會應用雌激素。然而,當歸是一種草本藥物,並不含(動物/藥物)雌激素,它不但不致癌,相反,當歸有抑制腫瘤生長的功效,還可以對抗放射治療引起的細胞損傷。詳細內容可以看我的作品《中醫癌事堂》。 西醫經常用體外實驗作為「當歸致癌」的證據,其實當中有三個誤區: 一,在EBM(循証醫學)的規則當中,體外實驗是非常脆弱的證據。 二,西醫對中藥植物雌激素尚缺乏深入的認識。因此,應用更多現代科技研究中藥植物雌激素的分佈、種類、化學結構、理化性質、生物活性等等,才可以闡明中藥的作用機制,從而証明植物雌激素是致癌還是抗癌。 三,中醫師一般很少單用當歸,當歸配伍其他藥物後的變化是個未知之數,以上實驗結果不能反映真實的臨床情況。中藥往往不是單用的,因此單單証明某藥(如當歸)的植物雌激素作用對臨床是沒有指導意義的。 中藥的作用機理十分複雜,一劑中藥有N(多)種中藥,一種中藥含N種藥效成分,N種藥效成分在藥煲內又可以產生N種綜合作用。如果西醫真要証明「中藥致癌」,恐怕還欠缺很多很多的研究証據。 第二則參考文: 網路轉載<乳癌無病倖存者使用中藥當歸可以嗎?> 【文:台中市全方位癌症關懷協會(C.I.A.T.)創會理事長 中西結合癌症治療 腫瘤/安寧療護西醫專科醫師 癌症中西醫師 陳駿逸】 在台灣有許多乳癌無病倖存者,服用中藥製劑是非常常見,姑且不論其目的為和,然而是否合適,甚至是是否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實在值得探討。 Tamoxifen 是乳癌無病倖存者,特別是需要抗荷爾蒙治療者,是最常見使用的西藥,由於其對於子宮內膜有潛在性致癌風險,目前認為其對子宮內膜組織有類雌激素效果,而中藥當中的當歸被認為也有類似的效果,所以在台灣乳腺癌倖存者用Tamoxifen治療,如果同時使用中藥製劑而其內含當歸成分時,是否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一直是個值得商榷的問題,有必要進行相關的研究。 傳統中醫用於癌症治療之情形日益增加,而關於草本藥物與抗癌西藥的交互作用的問題,也引起了全球的關注內。陽明大學也注意到這個問題,所以有了探討分析<乳癌無病倖存者使用含有當歸成分的中藥製劑,是否會增加Tamoxifen治療乳癌時最不願意看到子宮內膜癌副作用的風險>。 方法:從自199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台灣國家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中選擇研究個案,皆為浸潤性乳癌倖存者使用Tamoxifen,選擇了31970位倖存者同時使用含有當歸成分的中藥製劑,然後進行分析,利用邏輯回歸等統計方法估計使用中藥造成其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比。 研究結果發現,幾乎二分之一的研究對象曾使用同時使用含有當歸成分的中藥製劑。其中31938使用Tamoxifen治療的乳腺癌倖存者進入分析,共有157例隨後被發現有子宮內膜癌。 其中年齡20-79歲的乳癌倖存者,使用含有當歸成分的中藥,之後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比未使用過含有當歸成分的中藥,反而要來得低,HR:0.61。 其研究結論揭露:在台灣乳腺癌倖存者用Tamoxifen治療,如果同時使用中藥製劑而其內含當歸成分時,是不會因此而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看這一篇嚴謹的臨床分析, 妳還認為乳癌患者禁吃含當歸食品?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醫界良心“ 被日本民眾親切地稱為〝醫界良心〞的癌症專家 — 近藤誠,是日本慶應大學醫院放射科醫生,行醫超過40年,敢於發表許多與大眾切身相關卻無人敢說的醫療意見。他出生於醫生世家,畢業於慶應大學醫學部,後前往美國留學,並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擔任慶應大學醫學部放射線科講師,專攻癌症的放射線治療,也是聞名全國的乳房保留療法的先驅。 其功績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評價,於2012年榮獲〝第60屆菊池寬獎〞(得獎者皆為對日本文化有莫大貢獻的各界人士)。著有《癌症別急著開刀》《患者啊,不要與癌症鬥爭》《癌症的放任自流療法》等多部敲響醫療警鐘的暢銷著作。 下面來聽聽他的告誡 —— 1. 可怕的不是癌症,而是〝癌症的治療〞。為什麼一些原本很精神的人,得了癌症之後卻撐不了多久呢?這都是因為他們接受了〝癌症的治療〞。其實只要〝不治療〞癌症,患者就會保持頭腦清晰的狀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只要處理方法得當,身體也能活動自如。有許多癌症是不會痛的。真的痛了,疼痛也是可以控制的。 如果你沒有出現痛、難受、吃不下飯等等的症狀,卻在公司組織的體檢中查出了癌症,那麼這個〝癌〞就一定是〝假性癌〞。光靠乳房X光片就能查出的乳腺癌也有99%是假性癌,但大多數患者仍會進行乳房切除手術,所以請大家多加小心。 2. 真性癌發現得再早也沒用。在第一個癌症幹細胞誕生的那一刻,癌症奪走宿主生命的時間就已確定下來,只不過因為發現得早,表面上的〝生存時間〞相應變長罷了。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必須看〝10年生存率〞,才能判斷一個患者到底有沒有被〝治好〞。 3. 手術是人工造成的重傷。做完手術後,體力會下降,身體會很容易受到感染,還有可能留下終生無法治療好的後遺症,死在手術台上也是常有的事。要是醫生建議你做手術,那你最好仔細想一想,做完手術後會怎麼樣,想得越具體越好,而且手術很有可能激發癌症。醫學界有一種形象的說法:〝一動手術,癌細胞就會大爆發,就會暴跳如雷。〞因為手術會留下傷口,而傷口破壞了正常細胞的壁壘,血液中的癌細胞會乘虛而入,加速繁殖,最終大爆發。 4. 化療劇毒。能用化療治好的成人癌只有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睾丸癌、子宮絨毛癌等這四種,而這幾種癌只佔所有癌症的10%左右。化療能否延長患者的生命還有待證明,而且藥物的毒性很強,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年齡越大,抽煙的時間越長,化療的毒性就會體現得越明顯。 5. 90% 的癌症,無論治不治,生存時間都一樣。任醫學如何發展,真性癌都是不可能靠人力治好的。〝癌症消失了〞〝奇蹟般生還〞之類的動人故事大多與假性癌有關。假性癌就跟臉上的痘痘一樣,不用管它,自然會消失,可是醫生卻通過媒體大肆宣揚〝我們把癌症治好了〞。 6. 就算醫生確定你得了癌症,要是你感覺不到痛苦,那還是靜觀其變比較好。如果你實在想治療,那就請好好調查一下,看看醫生的診斷是否正確。 7. 手術成功了,癌症治好了。就算手術做得非常完美,無懈可擊,貨真價實的固體癌也一定會再復發。 8. 越是〝先進〞的療法,越要小心。很多技術明明還處於試驗階段,可是一冠上〝先進〞二字,患者就會被牽著鼻子走。總之,請大家一定要對帶有〝先進〞二字的治療法多加小心。 9. 檢查的做法是從360°全方位發射X光,拍攝出人體的橫截面。1次CT檢查的放射線劑量相當於普通X光片的200~300倍!1次CT檢查的輻射劑量足以誘發癌症。 10. 強化免疫力,無益於癌症的預防和治療,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無效的。為什麼呢?因為免疫細胞的職責是攻打外來異物,但癌細胞是人體本身的細胞變異而成的,人類的免疫系統不會將癌細胞視作敵人。癌之所以能長到直徑1厘米,之所以會被查出來,都是因為NK免疫細胞沒有把癌細胞當成敵人,這就是免疫系統無法殺滅癌細胞的鐵證。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 忘記癌症,別做手術,也別做放療,更不要做化療。等身體開始難受了,再想辦法緩解疼痛即可。如此一來,才能在最輕鬆舒適的狀態下延長生命。如果醫生沒有明說,那就不要去問,因為誰都不知道你到底能活多久。 無論患者得的是癌症還是其他疾病,都需要由醫生去完成治療行為。但患者沒有必要把決定治療方針的大權交給醫生,醫生也沒有資格對患者指手畫腳。 我們可以學習那些不斷滾動的石頭。滾動著的石頭是不會長苔蘚的。只要多活動身軀,多轉動大腦,人體就不會生銹。 只要讓感情變得更豐富,每天都有喜、怒、哀、樂,我們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就不會變遲鈍。 遠離讓你不愉快的事情,珍惜活著的喜悅。 1. 恰如其分地活動手腳,動嘴皮子,轉動大腦,保持感情與感官的靈活。 2. 經常走路,血液就會在全身運轉,不會滯留在下半身,血壓就會比較穩定。 3. 哈哈大笑,有助於運動表情肌與橫膈膜,呼吸會變得更深,血液循環也會變好,連身體都會暖和起來。 4. 多吃美味佳餚,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能讓心情變得愉悅,讓身體分泌更多的血清素、多巴胺、內啡肽,提升意欲與情緒,如此一來,人生就會變得更快樂。 經驗告訴我,只要心情愉快,就會忘記小小的不適,癌症也不會大爆發了,甚至會慢慢消失。 〝不抑鬱〞才是最貼合自然機理的、最重要的保健方法。 如今因癌症而喪生的大有人在。今天看起來是別人的事,明天有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上。自己的身體只有靠自己來守護,也只有自己才能維護自己的健康。 請將這份資料分享給您的親友,從今天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用愉快的心情面對每一天,就是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好好看完, 很多女性都被騙去切乳房 或者是切片化療~ 日本癌症專家:別上癌症的當! 被日本民眾稱為「醫界良心」的癌症專家—近藤誠,是日本慶應大學醫院放射科醫生,行醫超過40年,敢於發表許多與大眾切身相關卻無人敢說的醫療意見。他出生於醫生世家,畢業於慶應大學醫學部,後前往美國留學,並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擔任慶應大學醫學部放射線科講師,專攻癌症的放射線治療,也是聞名世界的乳房保留療法的先驅。 其功績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評價,於2012年榮獲「第60屆菊池寬獎」(得獎者皆為對日本文化有莫大貢獻的各界人士)。著有《癌症別急著開刀》《患者啊,不要與癌症鬥爭》《癌症的放任自流療法》等多部敲響醫療警鐘的暢銷著作,下面來聽聽他的告誡。 1.可怕的不是癌症,而是「癌症的治療」。為什麼一些原本很精神的人,得了癌症之後卻撐不了多久呢?這都是因為他們接受了「癌症的治療」。只要「不治療」癌症,患者就會保持頭腦清晰的狀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只要處理方法得當,身體也能活動自如。有許多癌症是不會痛的,真的痛了,疼痛也是可以控制的。 如果你沒有出現痛、難受、吃不下飯等症狀,卻在體檢中查出了癌症,那麼這個「癌」就一定是「假性癌」。光靠乳房X光片就能查出的乳腺癌也有99%是假性癌,但大多數患者仍會進行乳房切除手術。 2.真性癌發現得再早也沒用。在第一個癌症幹細胞誕生的那一刻,癌症奪走宿主生命的時間就已確定下來,只不過因為發現得早,表面上的「生存時間」相應變長罷了。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必須看「10年生存率」,才能判斷一個患者到底有沒有被「治好」。 3.手術是人工造成的重傷。做完手術後,體力會下降,身體會很容易受感染,還有可能留下終生無法治好的後遺症,死在手術臺上也是常有的事。要是醫生建議你做手術,那你最好仔細想一想,做完手術後會怎麼樣,想得越具體越好。 而且手術很有可能激發癌症。醫學界有一種形象的說法:「一動手術,癌細胞就會暴跳如雷,因而大爆發。」因為手術會留下傷口,而傷口破壞了正常細胞的壁壘,血液中的癌細胞會乘虛而入,加速繁殖,最終大爆發。 4.化療劇毒。能用化療治好的成人癌只有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睾丸癌、子宮絨毛癌這4種,而這幾種癌只占所有癌症的10%左右。化療能否延長患者的生命還有待證明,而且藥物的毒性很強,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年齡越大,抽煙的時間越長,化療的毒性就會體現得越明顯。 5.90%的癌症,無論治不治,生存時間都一樣。任醫學如何發展,真性癌都是不可能靠人力治好的。「癌症消失了」「奇跡般生還」之類的動人故事大多與假性癌有關。假性癌就跟臉上的痘痘一樣,不用管它,自然會消失,可醫生卻通過媒體大肆宣揚「我們把癌症治好了」。 6.就算醫生確定你得了癌症,要是你感覺不到痛苦,那還是靜觀其變比較好。如果你實在想治療,那就請好好調查一下,看看醫生的診斷是否正確。 7.手術成功了≠癌症治好了。就算手術做得非常完美,無懈可擊,貨真價實的固體癌也一定會復發。 8.越是「先進」的療法,越要小心。很多技術明明還處於試驗階段,可一冠上「先進」二字,患者就會被牽著鼻子走。總之,請大家對帶有「先進」二字的療法多加小心。 9.檢查的做法是從360°全方位發射X光,拍攝出人體的橫截面。1次CT檢查的放射線劑量相當於普通X光片的200~300倍!1次CT檢查的輻射劑量足以誘發癌症。 10.強化免疫力無益於癌症的預防和治療,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無效的。為什麼呢?因為免疫細胞的職責是攻打外來異物,但癌細胞是人體本身的細胞變異而成的,人類的免疫系統不會將癌細胞視作敵人。癌之所以能長到直徑1釐米,之所以會被查出來,都是因為免疫細胞沒有把癌細胞當成敵人,這就是免疫系統無法殺滅癌細胞的鐵證。 我們應該怎麼做?忘記癌症,別做手術,也別做放療,更不要做化療。等身體開始難受了,再想辦法緩解疼痛即可。如此一來,才能在最輕鬆舒適的狀態下延長生命。如果醫生沒有明說,那就不要去問,因為誰都不知道你到底能活多久。 無論患者得的是癌症還是其他疾病,都需要由醫生去完成治療行為。但患者沒有必要把決定治療方針的大權交給醫生,醫生也沒有資格對患者指手畫腳。我們可以學習那些不斷滾動的石頭。滾動著的石頭是不會長苔蘚的。只要多活動身軀,多轉動大腦,人體就不會生銹。 只要讓感情變得更豐富,每天都有喜怒哀樂,我們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就不會變遲鈍。遠離讓你不愉快的事情,珍惜活著的喜悅。恰如其分地活動手腳,動嘴皮子,轉動大腦,保持感情與感官的靈活。經常走路,血液就會在全身運轉,不會滯留在下半身,血壓就會比較穩定。哈哈大笑,有助於運動表情肌與橫膈膜,呼吸會變得更深,血液迴圈也會變好,連身體都會暖和起來。 多吃美味佳餚,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能讓心情變得愉悅,讓身體分泌更多的血清素、多巴胺、內啡肽,提升意欲與情緒,如此一來,人生就會變得更快樂。經驗告訴我,只要心情愉快,就會忘記小小的不適,癌症也不會大爆發了。「不抑鬱」才是最貼合自然機理的、最偉大的保健方法。 如今因癌症而喪生的大有人在。今天看起來是別人的事,明天有可能就發生在我身上。自己的身體只有自己能夠守護。分享給親友,從今天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用愉快的心情面對每一天,就是預防癌症的最好良方!
    10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一、所謂「惡性腫瘤史者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無論是穩定追蹤,或者正在做治療的癌症病人,大多可去打新冠肺炎疫苗。唯獨「正在做化學治療、剛做完化學治療的癌症病人」,醫師不建議接種[見出處1]。台北市振興醫院也證實,前副總統連戰夫婦已完成疫苗接種,連戰是因罹患惡性腫瘤且年事已高,必須經常進出醫院,容易受到感染,基於人道立場,為連戰夫婦兩人施打疫苗[見出處2]。 二、有高血壓、糖尿病、氣喘、肥胖、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腎臟病等疾病可以接種疫苗嗎?這些疾病是可以接種疫苗的,而且由於這類患者的重症風險較高,還會被列為優先施打的對象[見出處3]。但指揮中心也提醒,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建議可以等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接種[見出處4]。 三、所謂「精神類疾病者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相反地,專家呼籲精神病患者應優先接種COVID-19疫苗[見出處5]。 四、所謂「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者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會讓免疫反應變弱,如果施打疫苗,可能反而減弱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有在服用這類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如要施打AZ疫苗,應該要跟主治醫生討論,把吃藥和打疫苗的時間錯開即可[見出處6]。 五、懷孕婦女可以打疫苗嗎?若無特殊禁忌症,孕婦也能打新冠疫苗。目前美國CDC和WHO的建議是,孕婦如果感染到新冠,變成重症的機會也很高,若沒有特殊禁忌症,可以先打疫苗來得到保護[見出處6]。 六、所謂「哺乳期婦女,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根據衛福部建議,雖然目前對哺乳中的婦女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安全性,或是疫苗對母乳或嬰兒的影響未有完整的研究報告,但一般認為並不會造成相關風險。因此,如果是從事高風險的工作,也應儘早完成接種,接種後也可以持續哺乳。[見出處7]。 七、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前後,都必須與其他疫苗(不限流感疫苗)接種間隔至少14天;若是施打牛津AZ疫苗者,則需間隔水痘疫苗等活性減毒疫苗28天[見出處8]。 八、打疫苗前最重要的是放鬆心情,民眾要施打疫苗前,如果吃飯、喝溫水能緩解心情,可以依照一般的生活習慣,但不需要過度飲食、喝水,反而造成身體不適。打完疫苗後,則保持健康生活與均衡飲食即可。打疫苗前後,可以補充維生素,但沒有證據顯示補充維生素對打疫苗的效果有幫助[見出處6]。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西醫治癌症真相 癌症是絕症嗎?西醫為何治不好癌症? 其實癌症不是病,更不是絕症。 西醫發明了很多癌症病名…… 比如:腦癌,血癌、舌癌、喉癌、食道癌、甲狀腺癌、淋巴癌、肺癌、胰腺癌、口腔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皮膚癌、膀胱癌及攝護腺癌、子宫頸癌、直腸癌、卵巢癌、睪丸癌、骨癌……等等。 光看這些名字就把人嚇死了,因此顯得西醫非常(鉅細靡遺)(淵博科學),好像什麽都知道似的。 不過,一旦具體落實到(治療手段)上,西醫的(弱點特徵)就一展無疑了…… 一、傳統刀割:用手術刀切除癌細胞組織; 二、化療: 用化學藥物來殺滅癌細胞組織; 三、放療: 用(放射性射線)來攻擊、殺死癌細胞。 這是西醫治癌(三步驟)…… 如果治療不成功,把病人治死了…… 西醫就說這是(不治之症);如果病人的命大,居然挺過了(三關),檢查發現治療後,癌腫瘤變小或者暫時消失了,他們就宣傳(治療很成功)。 至於後來瘤又長出來了,他們說這是(復發);别的地方瘤也長出來了,他們說這是(轉移、擴散)。 反正就是不承認自己没本事治療,醫死也不甘他們的事。 一旦出現病情急轉直下,都是病人的運氣不好,與他們無關。 至於癌症為什麼會復發? 為什麼會轉移? 他們不知道、也不關心。 但是他們會很認真地……一次次去治療,順便收獲一大筆的醫療費。 有一個最笨的辦法,雖然簡單,但絕對比西醫的各種治療辦法更好,就是(確診不治療)。 因為不治療,好像(等死),去治療則肯定是(找死)。 因為(等死)的存活比率和時間,一定比(找死)强。 以西醫手術後,(平均存活時間)來判斷療效好壞的話, (不治療)就創造了比西醫癌症治療方式更好的(療效)。 這可不是笑話,而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國外醫學研究人員,已經通過上千個案例證實了:那些發現得了癌症者,堅決不肯去醫院接受(三步驟)考驗,願意平靜地等待死亡的病人,普遍比急著去(全面抗癌)的人,存活時間更長。 我們稍微覺醒地分析一下西醫的(治療方法)後,就絕對不會再信任他們了…… (信任他們……更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如果找不到比西醫治療更好的方法,顯然不治療等死,就是最好的方法。 (其實不是等死,因為癌症不是病,不會死,而是尋求對的方法來解決) 西醫的傳統癌症治療法: 手術切除的弊端…… 手術切除法是西醫對付各種人體疾病的(傳統戰術),凡是覺得不對勁的東西,西醫就(一刀切除),以為就萬事OK。 西醫歷史,很早就採用割掉組織來治療癌症的方式,很多人因此而死去(今年國內已突破每年50000人死去); 但是醫生們認為這是(絕症)的必然結果,不認為這種辦法有什麼問題。 (癌症,每年死48000人---50000人,這是何等大事! 我們的醫療人權,被整個共犯結構終結了,大醫院、藥廠、藥商、民意代表、政府單位) 1986年,英國醫生(霍爾斯杰德)發現: 手術切除,反而造成了癌細胞的迅速轉移。 手術切除人體組織,必然帶來機體組織的破壞,以及癌細胞的轉移。 按中醫理論來說,亂切除開刀,會導致人體生機系統的破壞,因此會造成生命系統更大的紊亂,只會更糟糕! 但是西醫們並不會這樣想。 他們認為:以後不僅僅要切除癌腫瘤,還要把癌細胞身邊的其他正常組織都切除掉,這樣就不容易轉移了。 這就是目前仍然在運用的,把好人和壞人一起幹掉的治療方式……癌腫瘤連同周圍正常組織的大範圍切除法。 他們為這種實質上,變本加厲的殘酷治療方式,取了個優美的名字來吸引顧客,叫做(無瘤切除法)。 這種手術方式,就是至今依然在使用的(科學手段), 美國癌症研究所1977年報導了一個婦女乳腺癌的手術治療情況:證明切除法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製造問題。這個婦女的腫瘤直徑是2釐米,也就是說還算是(早中期)發現,並不很嚴重。 癌腫瘤在一釐米以下時,醫院的儀器是無法發現的; 這婦女2釐米的腫瘤,按道理是很容易治療的。 其實就算是不治療,依據西醫公佈的乳腺癌發現到死亡的平均時間是12年。 這婦女完全應該活得比這個年限更長一些,因為她是(乳腺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患者)。 可是三年内,西醫們就把她治死了。 因為切除後不久,她的腫瘤就又快速地復發和轉移了,於是又切除,這樣三年内反覆切除了38次,終於(搶救失敗),把她治死了。 想想,一個正常的人,三年内不斷開刀,在身上到處挖掉一些正常組織,這樣連續玩38次,恐怕誰都會死的。 這女病人根本就不是死在乳腺癌上,而是死於庸醫之手。 明明是被西醫治死的,但是西醫公佈的這個案例,卻不反省自己治療方式的錯誤。 他們反而是用這個案例來說明:傳統以為癌症3釐米以上才會轉移,但是這個案例證明2釐米的癌症也會轉移。 因此並没有反省治療方法的無效,而是決定要(更早地動手),比如如果在一釐米時候就(及時發現,及時切除)。 這就是西方醫學的(定期檢驗,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早期治療法。 (但事實是:早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早期死亡) 癌細胞其實是變異的細胞,如果人體健康狀態良好的話,這些細胞的存在根本就不會有什麽問題。 就像是人體内有各種細菌和毒素,只要不破壞身體的平衡和健康,這些細菌和毒素就不會危害人體。 只有人體的正常平衡遭到破壞,這種變異細胞就得到了不受控制的成長,導致生病。 因此中醫認為(養正)才是(除邪)的最佳手段。 用破壞人體健康的,招邪入體的治療方式來治療(邪病),如細胞變異的癌症等,就是(引狼入室,剜肉補瘡)。 是自殺的行為。 這種理論,實際上也得到了西醫臨床醫學檢驗的證明:美國癌症協會同期也發出了研究報告認為:手術創傷破壞了周圍組織對於癌細胞的包圍圈, 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癌症病人手術切除後,其他部位就迅速出現新癌腫瘤的原因。 化療和放療為何注定不會有效? 既然手術無效,那麽西醫就採用化療和放療, 其實這就是西醫在發現手術切除無效之後的(補救措施)。 實際上,現在醫院的做法是三者一起上,患者死得更快,更冤枉; 對於疾病一向只會採取對抗態度的西方醫學,就是只要能够把(敵人)殺死,什麼手段都敢用上。 動動腦:如果稍微懂一點基本的(科學常識)的話,就知道這兩種所謂的(治療方式)本身就是嚴重致癌的手段。 現代的西醫要對動物做實驗,想要得到癌症的病例,採用的方式就是用放射線照猴子。 運用這種致癌手段用來治療癌症, 西醫們用這種手段,無非是用放射線把癌細胞殺滅就萬事大吉了。 至於會把好的細胞也殺死,甚至導致正常的細胞變異成新的癌症細胞,這種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他們根本顧不上。 他們說這些都是(醫療的副作用),是必然的伴生現象! 這種西醫思維,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化療也一樣,同樣是强致癌致病物質。 我們都知道:採用放療化療後,病人很快就頭髮掉落,這就是肝臟和腎臟嚴重受損的標誌。 另外病人喪失胃口,不想吃飯;這就是脾胃系統損壞的標誌。 實際上,採用放療和化療,病人的心肝脾肺腎五臟全部受損。 這種以傷害人體基本生命力的手段,只會(致死),怎麽可能是(治療)呢? 實際上,已經有很多案例證明了化療就是直接導致病人死亡的原因。 因為這些特殊案例中,病人並没有真得癌症,僅僅是誤診(經統計門診有3成誤診率); 一些不起眼的,根本就不是大病,小問題被誤診為癌症(尤其是腸道的問題,不是大腸癌,說是大腸癌),就當作癌症來治療,(又化又放)。 最快的病患幾個月後就給治死了,死後解剖屍體,才發現根本就不是癌症。 這些病例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成百上千。 西醫誤判癌症的比例,一直維持在相當高的比例, 當然他們只會内部討論這些案例,絕不告訴病人真相(其實没有癌症), 其實就是他們治療死的。 可恨的是:即使是這樣,西醫們依然不需要承擔責任;因為根據(癌症誤診率醫學標準值),這是可以接受的誤判。 醫生們當然接受别人死亡,可病人應該接受嗎? (術前家屬花錢簽字畫押,術後命都快沒了……不公平的契約,那裡有醫療人權呢! 美國的醫生公佈了一項發現,就是做屍體病理解剖的時候,發現非癌症死亡的人中,50%的機體中存在幾毫米大的癌腫瘤。 現在的儀器設備,能够檢查到更微小的癌細胞在身體裡面存在,所以相信基本上所有的人身體裡,都會被檢查出來有(癌症细胞)…… 那按西醫的方式,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來(清除癌細胞),要把人身上的肉都挖了…… 人在活著的時候,西醫根本就無法檢查出人體裡面小的癌腫瘤。 目前用很先進的儀器如CT等,才可以檢查出1釐米的癌腫瘤,腫瘤小於一釐米是無法發現的,用(超音波)只能看出2釐米的腫瘤。 如果用儀器看不到,西醫就認為(不存在)。 因此一旦身體檢查表示(没有腫瘤)或是(腫瘤消失),其實真實的含義是(身上的癌腫瘤儀器暫時没有發現,可能不超過1釐米)。 換言之:西醫僅僅是把自己能够看到的大腫瘤消滅掉,而不去思考這些癌組織為何生長出來的原因。 真正治療癌症的方法,(固本扶元)是基礎! 由於癌症是一種重大的,對人生命有威脅的疾病。 就相當於人體遭遇了强大的敵人攻擊。 因此如何應對,就成了一個重大的課題。 第一個最自然的想法,當然就是(請外援)了。就是用各種外部的醫療手段和藥物來治療(殺滅敵人)。 不過偶爾請請外援還可以,長期顯然不行。 癌症又不是什麽急病,而是(代謝異常), 因此最重要的方式,當然就是以增强身體本身的抵抗能力才是正途。 生命中最偉大的治療者不是醫生,而是生命自己! 道家生命原則的判斷:如果人體遭遇重大的威脅,第一步就是要(扶元固本),讓身體强健起來後,身體自動就會解決問題。 正氣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氣必虛。 因此如何扶植人體的(正氣),就是正宗中醫最關注的問題。 道家醫學和養生法最核心的思想,無非就是(培植正氣)。所謂的(上藥三品精氣神),所有的醫療如果没有指向這個目標,就是錯誤的。 人體的(正氣)需要多種因素的配合,五行皆正,五臟都健康,當然就(正氣存内),可是幾乎所有的重病人,五臟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 從那裡下手呢?【黄帝内經】早就說了:五臟皆禀氣于胃。 培植身體的營衛二氣,就是治療的總原則。 人體内五行生剋,保證了身體的健康運行;五行當中,土為根本。 土養育萬物,為中央,為核心,為一切生命生發變化的基礎。 對人而言,土就是后天之本,生命之源。 因此固本扶元,首先就是要保護人體的(土氣)脾胃之氣。 人無胃氣不治。人如果喪失了吃東西的能力,或者消化系統有問題,即使是很小的病,也治不好。 因此古代醫家的醫療禁忌就是:一旦發現病人無法開啓胃氣,就會謝絕治療。 治病先治脾;對於一些危重病人,高明的醫家絕對不會一下手就治病,强力驅除疾病。 而是先把病人的脾經系統調理好,培植元氣後 ,再下手治病。其實治病就是治中氣。 脾主運化,主升清,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如果脾的運化功能强,身體内就不會有多餘的組織。當然更不會存在有惡性組織。 即使有,也會(氣化)掉。 同時脾的功能强,就會讓其他系統運轉正常,不容易生病。 就算有些小問題,也可以很快自動治癒。 這就是(正氣存内,邪不可干)的含義。 明白了(扶元固本)的道理,就知道西醫為什麼治不好癌症。 因為西醫治癌的(三大戰術),全都是破壞人體本元的,破壞正氣的。 只要做了手術,特别是化療放療以後,首先出現的就是没有胃口,病人不想吃東西。 這時候就算是把食物强行灌下去也没有用,只會更壞…… 而且由於人體營衛二氣受損,任何食物吃下去都不能消化,反而帶來人體更大的負擔。 實際上,幾乎所有的西藥,都會有讓人(吃不下飯)的副作用。也就是說西藥都是破壞人體胃氣的。 聰明人就知道:身體通過這種方式,西藥根本就不能吃。 有些人會質疑:讓人胃口大開,就能够治療癌症嗎? 治療癌症當然没有這麼簡單,但是很可能不嚴重的癌腫瘤,就可以輕易地通過(開胃)手段不知不覺地消除掉。 再加上(組織淨化)的(三通),三焦通暢了,自癒力提升了,代謝異常就會逐漸恢復正常。 中醫說的氣化作用,運化之功,主要就是指胃氣良好狀態下的功能和作用。 可以讓人體内的各種廢棄物質,異體組織化為烏有(排出體外)。 癌症這種(西醫稱的死亡絕症),在傳統醫學看來就是(極陰至寒之氣)深入臟腑,導致生命機能的衰退。 採用(升陽療法)轉化陰寒體質,就可以驅除癌症。 因此只要病人還有陽氣,即使弱一些,通過一系列扶植正氣的方式(按推穴位,組織淨化,導引術,改變飲食等等),讓身體的陽氣升起來抵禦陰氣,逐步把(極陰之氣)祛除的話,就能够逐漸治好癌症了。 不過一旦經過西醫的插手,經過一系列的(手術、化療、放療)之後,陽氣生機全然喪盡,生命的基本恢復機能被徹底破壞,就很難治療了。 中醫的(升陽)成功後,如果表現出來,達到身體從内向外發燒的狀態。 與疾病不同的是:這種發燒雖然體温明顯升高了,但人很舒服,另外還不口渴。 要治療癌症的極陰之氣,靠(練功)比較緩不濟急,這是需要多年的功夫才有希望達到的境界。但是可以通過(組織淨化、疏通經絡、溫熱)等來幫助人體(升陽),能够讓病人的(真陽發動),癌症細胞就待不住了,(所謂陽化氣,陰成形)它們會自動地(消退),因此根本不需要用外來的手段去(清除癌組織)。 而且與西醫不同的是:這種發動人體真陽以驅除癌症的方式,是先把看不見的癌細胞清除掉,再清除小的癌腫瘤,最後階段才是去檢查。 如果治療對症的話,可以在(三個月--六個月)左右就見到效果,根據病情輕重不同,徹底消解的時間也不一樣。 (當然癌患者自己也要有信心)。 升陽治療法,與西醫掩耳盜鈴只管清除看得見,摸得著的癌腫瘤治療方式相比,是從内到外徹底的根治手段。 當然,升陽療法是一個方向,具體的手段是有方法的。 (也是自癒力療法的一種) *** 重點提示: 無論得什麼癌症,一定要保持大便通暢! 便秘是很嚴重的問題, 但是大部分西醫不認為如此。 一旦出現便秘,就應該立刻先想辦法排除,再查因何而起的。 保持大便的通暢,身體裡就不會累積過多的營養去支持(癌細胞)。 如果乾燥的大便停積在大腸中過久,其釋放出的沼氣毒素也同樣會影響正常組織成長。 中醫稱為(實症),也就是由於累積而衍生出來的疾病。 目前大部分的醫學研究,都只關注如何(進入人體),很少有醫生關心,如何能完全排除廢棄物。 排除廢物不是光通大便就好,必須要知道正常的大便是如何產生的,形狀、味道、多久排便……才能完全治好便秘,以預防癌症的發生。 肺與大腸相表里,就是說兩臟關係極密切。 肺氣主肅降(吸氣),當空氣進入肺時,横膈膜也下降,此時會擠壓肝臟,迫使肝臟排出血液進入大腸周圍,因此而產生推進力,心移熱於小腸,小腸受熱後乃可消化食物,殘渣及水進入大腸,因大腸在小腸的上方,故大腸中的水,受小腸之熱而生氣化,此蒸汽(清氣)再返回入肺,而生口水(津)。 脾主腹,主津液,思傷脾,一旦脾受損,則影響小腸的吸收,也影響大便。 對女性而言,有種特殊的便秘是因為子宫積水過多,造成大腸受到擠壓而產生便秘。 還有一種便秘是由於受到瞬間驚嚇,使燥屎緊接著在肝臟下方,也造成便秘。 腎主二便,如果腎臟功能不佳,腎氣不足,也會造成排便無力。 由以上可知,便秘與肺、肝、脾、腎、心皆有關,不僅僅只是大腸的問題。 因此一旦大腸中有燥屎累積,就會影響到其他臟腑,無論是過多的營養無法排出,或燥屎產生的沼氣,都會影響新陳代謝而可能引發癌症。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且進一步分析表明,較低的癌症風險是由於患者所吸收的咖啡因造成的,而不是咖啡的其他成分的量。 3、咖啡降低肝癌發病風險 義大利米蘭大學臨床科學與公共衛生部、米蘭 Mario Negri藥理研究所的研究學者曾在《臨床胃腸病學與肝病學》雜誌上發表報告稱,攝入任何種類的咖啡可能使肝細胞癌(HCC)風險降低達50%(降低幅度取決於攝入量)。 這項報告檢查了1996年-2012年間進行的16項研究,總計3153個案例。研究者表示,咖啡預防肝癌的積極作用可能要歸功於咖啡被人熟知的預防糖尿病的功效,而糖尿病則是導致肝癌的因素之一;還有另一種可能是咖啡能預防肝硬化,對肝臟中的酶起到有益效果。 但也有可能因為已經得了肝細胞癌的患者普遍避免飲用咖啡而影響了統計的結果,所以,不能確定咖啡因在預防肝癌中是否發揮了額外作用。 4、咖啡降低黑色素瘤發病風險 2015年1月20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表明,每天喝超過四杯咖啡,可以在十年里降低20%的皮膚癌風險。 這項研究全面觀察了44.7萬名受試者,涉及124項食品問卷調查,受試者的年齡在50至71歲,在研究開始的時候均未患有癌症。在長達十多年的研究過程中,有2900多名受試者患上了惡性黑色素瘤,1900多名受試者患上了另一種皮膚癌:原位黑色素瘤。 排除年齡、飲食、家族史等因素,只考慮含咖啡因的咖啡與黑色素瘤之間的關係,每天超過四杯咖啡,可以在十年里降低20%的皮膚癌風險。 從理論上來說,咖啡中的各種成分被證實能影響相當數量的分子路徑,而這些路徑能夠降低與紫外線相關的皮膚癌的風險。但如此以人類為試驗對象進行的大樣本研究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喝咖啡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圖片來源:pixabay) 5、咖啡能抑制乳腺癌生長 英國Lund大學的Skane大學醫院的研究人員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雜誌上發表研究結果稱,對於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並且應用他莫昔芬進行治療的女性,喝咖啡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減少複發風險。 這項研究針對瑞典1090名診斷為原發侵襲性乳腺癌的患者,主要評估兩種通常產生在瑞典咖啡中的物質:咖啡因和咖啡酸與腫瘤特徵和無病生存期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接受他莫昔芬治療的至少500名婦女中,每天至少喝兩杯咖啡的婦女乳腺癌複發風險,是喝兩杯以下或不喝咖啡的婦女的一半,且腫瘤體積較小、發生激素依賴性腫瘤的比例較低。 研究者認為,咖啡因和咖啡酸能導致細胞周期進展受阻和增強細胞死亡,加強他莫昔芬治療的效果。 6、咖啡降低頭頸癌發病風險 日本愛知縣癌症中心針對頭頸癌的調查發現,每天喝3杯以上咖啡的人,頭頸癌發病風險比喝不到一杯的人低了約40%。 從降低死亡風險,到降低某些癌症和糖尿病的風險,再到降低抑鬱和帕金森病風險。咖啡似乎已經成了醫學的「寵兒」。 但關於咖啡的問題,似乎永遠沒有確切的答案,儘管大部分研究都表明,對大多數人而言,咖啡的好處大過壞處,但沒有研究者願意給出「請盡情飲用咖啡」的暗示。 最保守的說法還是:如果你是一個愛喝咖啡的人,並且正在接受一些癌症的治療,那就不要停止喝。沒有喝咖啡習慣的健康人群,不妨從現在開始培養喝咖啡的習慣。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新聞稿 20210918 時間: 20210918下午1時 地點:台北市青島東路8號前廣場 說明 病人用藥知情權、病人用藥選擇權、監察委員依監察法第1條及第6條糾正權 詳附件 福爾摩沙自治聯盟 曾勁元律師 0933023216 附件: 致監察院陳情書 主旨: 1、病人用藥知情權:依據高端給予受試者的中文同意書,高端進行臨床試驗時,排除19種對象,包括台灣B肝帶原、C肝帶原、慢性腎臟病及癌症療程病患等,因此高端疫苗的臨床試驗並沒有這19種對象的安全性與有效性數據,但衛福部卻僅公告排除懷孕婦女等2項,學者認為未明確告知民眾就開打,損害民眾知情權,相當不負責任」 2、病人用藥選擇權: 本案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應將伊維菌素(ivermectin ).羥氯奎(hydroxychloroquine)加入covid19預防與治療用藥指引!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未善盡病人自主權利法第4條之立法之旨,即未完整告知施打疫苗者的副作用,以致眾所周知九把刀57歲的岳母打疫苗4天後猝逝,真理大學文學院田啟文院長亦於打疫苗1個又10天猝死等等,自爆發新冠肺炎截至8月26日約1年7個月期間染疫不幸死亡832人,比感染covid19病毒的人還多,造成社會成本及人才等的重大損害之違法或失職之行為。 3、監察委員依監察法第1條及第6條,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對施打疫苗者都有告知副作用,但並未完整的告知打疫苗的副作用,如上高端疫苗的報導,即以病人身分對待施打疫苗的人甚明 ,明顯有失,監察委員依監察法第1條及第6條監察委員.對於公務人員有違法或失職之行為者,應提糾正案,未提出糾正案,也是違法或失職! 說明: 1、世界人權宣言第25條承認人民有用藥選擇權!.衛服部中央指揮中心應將伊維菌素(ivermectin ).羥氯奎(hydroxychloroquine)加入covid19預防與治療用藥指引! 紐倫堡公約(The Nuremberg Code) 第1條「受試者的自願同意是絕對必要的。」不得對人民有直接或間接的強迫接種疫苗或快篩作為!凡有強迫接種疫苗或快篩者,無論學校教職員或醫院醫護人員或其他執行公務人員,皆會構成觸犯紐倫堡公約之罪。 2、監察委員,就本案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未依病人自主權利法第 4 條略以「病人對於病情、醫療選項及各選項之可能成效與風險預後,有知情之權利。對於醫師提供之醫療選項有選擇與決定之權利。…」完整告知施打疫苗者副作用,如此,病人豈能行使用藥選擇權耶? 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應告知而未告知,明顯失職,造成社會成本及人才等的重大損害之違法或失職之行為,監察委員依監察法第1條及第6條監察委員.對於公務人員有違法或失職之行為者,應提糾正案! 3、日本政府授權伊維菌素的合法使用,日本於2016年及2018年曾獲諾貝爾醫學獎,醫療水準不會比我國(台灣當局)差,東京醫學會會長說“現在是時候”讓所有新冠肺炎患者接種伊維菌素而不是疫苗,醫師學者Ozaki 指出印度最近發表的一篇論文發現,每隔三天服用 0.3 毫克/公斤伊維菌素兩次,武漢流感的新病例減少了 83%,他說,這樣的結果不言自明,日本朝日新聞整理出有使用 伊維菌素的國家跟沒有使用的比較表,呼籲使用伊維菌素治療治療covid19病患。 4、疫苗只是「緊急使用」(EUA)藥品. 快篩目的在判斷是否要用疫苗治療covid19病毒,當covid19病毒有其他預防與治療用藥時.EUA疫苗與快篩即無補充地位!日本厚勞省的官房審議官山本史就以新冠患者為對象使用抗寄生蟲藥“伊維菌素”說明稱:“基於臨床試驗結果,今後申請批準時將優先且迅速地進行審查。https://bit.ly/2YntFLj 即緊急與補充的疫苗(EUA)與快篩均無補充用藥地位甚明。 5、疫情是世界性的,它山之石可以為錯,治療covid19病毒的方法,我國(小英當局)應參日本國治療covid19病毒政策,即治験結果踏まえ迅速審査、厚労省 抗寄生虫薬イベルメクチン,此事經台灣中視新聞報導,衛生福利部暨疫情指揮中心均不得諉為不知,應予施打疫苗的病人用藥選擇權,才能有效處理島民之憂,才能繼續紐時報導台灣防疫超水準,祈監察委員發揮公權力,救苦救難的人。 此致 監察院 副本: 衛生福利部暨中揮指揮中心 20210918 陳情人 福爾摩沙自治聯盟 曾勁元律師 連署人陳情人: 1、忻底波拉 2、夏語寬 3、陳進興 4、 5、 6、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疫情有救了!這藥恐結束新冠大流行 https://news.ebc.net.tw/News/Article/265224 美國學家證實在台灣因為疫情嚴峻,又陷入疫苗嚴重短缺的困境下,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教授在大量閱讀全球使用伊維菌素治療新冠肺炎的報告,以及最近一期的《美國治療學雜誌》期刊報告指出,「全球立即使用伊維菌素(ivermectin)將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他建議政府應該儘速推動臨床試驗或召開專家會議,評估這個藥物對新冠肺炎的預防與治療效果。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為此,發表文章闡述一種治療寄生蟲藥物的「伊維菌素」,陸續用於印度、巴西與秘魯的治療情況,並將期刊題為《Review of the Emerging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e Efficacy ofIvermectin in th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的評審報告,發現接受伊維菌素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恢復時間和病毒清除率大幅改善,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介紹給本刊讀者。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前院長陳昌明、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 以下為陳昌明教授說明的全文。 新冠病毒(COVID 19)自2020年起肆虐全球,各國政府無不想盡辦法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許多科學家也全力投入研究,研發對抗新冠病毒的藥物。自從2003年SARS疫災發生後,國際對於抗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究一直持續著。其中有一個藥物伊維菌素(ivermectin)得到特別的關注。 這是一種治療寄生蟲的藥物,過去在治療許多惡名昭彰的疾病(例如河盲症、眼絲蟲症等等)獲得重大的醫學成就,兩位藥物發明者也於2015年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科學家發現這個藥物也可以殺滅SARS等冠狀病毒。 新冠肺炎爆發後,澳洲的科學家們在實驗室證實伊維菌素可以有效滅除新冠病毒,但是它的臨床療效則尚未被證實。當新冠肺炎疫情波及許多貧窮國家時,面對資源嚴重匱乏的情況,這些國家別無選擇的直接將伊維菌素用於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富有的國家則因為種種法規的限制,無法隨意使用這個尚未經過臨床試驗證實抗病毒療效的藥物。 伊維菌素對抗新冠肺炎的臨床運用就從南美洲與中東地區開始。漸漸的,許多臨床個案報告,小型到中型的臨床試驗,小型到中型的預防性給藥,到大規模的預防性給藥的研究報告逐一被發表。 許多學者與民間團體開始注意到伊維菌素在這場抗疫戰爭中的角色,並且要求各國政府與WHO開放伊維菌素在新冠肺炎的預防與治療上。這些發表的文獻作者集中在第三世界的國家,可信度難免受到西方進步國家的質疑,伊維菌素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上一直沒有得到美國、歐盟與WHO的背書同意。 然而,今年四月起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竟為伊維菌素的臨床價值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研究舞台。印度正持續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自然實驗,不同的邦(省)對於是否大規模發放伊維菌素給所有成年(18歲以上)民眾作為防疫的重要措施,持不同看法。 印度醫學科學家學院強烈支持這種做法,並提出建議的臨床劑量與服用日數;然而持反對意見的人也不少,其中包括一位印度的WHO首席科學家。這導致各邦各自為政,疫情也隨之發生極為不同的變動。 從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大規模施用伊維菌素的邦,疫情呈現大幅度的改善,德里的感染個案在這期間內銳減9成以上。在禁止推動伊維菌素政策的泰米爾納德邦,疫情則呈現持續擴散,甚至染疫個案成長超過三倍。這極大的差異除了使用伊維菌素以外,無法用任何其他的因素來解釋。 類似的情況去年也發生在南美洲的巴西與秘魯,一些地方政府推動廣發伊維菌素來控制疫情後,個案發生率與死亡率快速下降,沒有推動這項政策的地區則是疫情持續擴散。 這已經被紀錄並且發表在國際期刊。雙盲、隨機分組、控制研究條件的臨床試驗(double blind RCT)一直是被科學家們認為是檢驗真理的最佳(或是唯一)方法。但是我相信,這場在印度發生的自然實驗在未來將會帶給我們全新的智慧與理解。 最近一期的《美國治療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Therapeutics)期刊上,有一份經過包括三名美國政府高級科學家在內的醫學專家評審(peer review)過的報告指出,全球立即使用伊維菌素將結束新冠肺炎大流行。 題為《Review of the Emerging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e Efficacy ofIvermectin in the Prophylaxis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的評審報告,全面審查來自臨床、體外、動物和全球相關研究的可用數據,並且將專家評審過的臨床資料進行彙萃分析。他們發現接受伊維菌素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恢復時間和病毒清除率大幅改善,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在藥理上,這個藥物有許多抑制新冠病毒的機轉。例如,新冠病毒表面的棘蛋白可以和人體的ACE2受體結合(這好比是病毒入侵細胞的大門)藉此侵入人體,而伊維菌素可以和病毒的S1棘蛋白受體結合域(receptor binding domain)結合,改變「病毒打開細胞的鑰匙」讓新冠病毒不得其門而入,如此可以產生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作用。 其次,新冠肺炎病毒是透過特定的核糖核酸聚合酶進行複製,而伊維菌素可以抑制這個酶,進而阻止病毒複製,如此即可產生治療效果。 雖然美國、歐盟和世衛組織都尚未核准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或治療新冠肺炎,但是《美國治療學雜誌》這篇論文發表以後,情況可能會改變;然而,有了這款已在1996年失去專利的學名藥後,損失慘重的將是其他抗病毒治療藥廠與疫苗製造廠商。 同時也令人擔心,這些廠商背後龐大的商業與政治利益很可能會反對或設法拖延伊維菌素的臨床與公共衛生使用,因此呼籲媒體與正直的政治家應該出聲協助,加速推動。 該論文最後提到,「英國實證醫學諮詢團體」與「伊維菌素推薦發展委員會」於近期審查依維菌素相關研究文獻與臨床證據後,確認此藥物增加新冠肺患者存活的證據強烈,並且建議無條件開放使用,以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 此外,也有許多伊維菌素用於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研究。在疫情嚴重的地區,每個月服用兩天至四天的伊維菌素,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竟然與注射疫苗的效果相當,而且是立即有效,這在目前疫苗極度短缺的台灣,無疑是大好消息。 因此,呼籲政府應該考慮儘快召開專家會議,將伊維菌素列入治療指引,並且考慮導入疫情熱區作為預防感染的處方,藉以解決我國疫苗嚴重不足的困境,降低個案死亡率,並使我國疫情獲得迅速與有效的控制。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疫情爆發至今,國內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有411人病逝。這也是今天說明此案的原因,希望政府能夠儘快撥出一點時間,來討論與評估伊維菌素是否能夠在台灣成為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的用藥。希望在有足夠疫苗供給前,有機會拯救更多寶貴的生命。 陳昌明部定教授小檔案 現職: 陽明交通大學腦科所兼任副教授 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兼任教授 臺北榮總特約研究主治醫師 台灣腦中風學會常務監事 經歷: 臺北市立關渡醫院(臺北榮總經營)院長、副院長 臺北榮總腦血管科主任 臺北榮總腦中風暨腦血管疾病中心主任 臺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總醫師、住院醫師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中心住院醫師、研究員 學歷: 陽明大學醫學系 醫學士 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衛碩士
    96 人回報4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