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最近各種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消息,讓大家心生擔憂,其實只需要關注疾病管制署的官方訊息,不需要看過多的新聞,以免被過多不必要的資訊埋沒,造成神經系統負擔過重。

事實上接觸不一定會被感染、感染也不一定會發病、即使發病也有輕症及重症的差異,關鍵在身體免疫力的強弱,如何提升免疫力來自保,給大家以下的建議:

1.充足睡眠:睡眠比任何補品都有效,每天要睡好睡飽七小時。

2.禦寒保暖:保持頸部及腳底溫暖,可維持新陳代謝並增加局部循環。

3.腹式呼吸:能讓自主神經平衡,發揮最大免疫力。

4.身體調理:讓身體的高速公路暢行無阻,解除深層的氣血循環障礙,放鬆強縮性痙攣的肌肉,改善神經系統的聯繫,讓免疫力的協調合作正常。

5.接觸大自然:多曬晨光與夕陽,尤其是陽白穴(額頭處),或與自然環境相連結,調節生理時鐘。

6.保健運動:每天至少15分鐘的體操運動(如瑜珈、平甩功、八段錦、易筋經…),有規律的運動習慣,腦下垂體能釋放生長荷爾蒙,身體的免疫系統自然會好。

7.飲食小祕訣:多攝取維他命C–促進黏膜修復;多攝取維他命D–增強免疫力;紅茶漱喉–紅茶中單寧酸可收斂黏膜,增強防禦力;禁食含糖食物–糖分會壓抑免疫系統

8.觀念轉變(轉念):這是一個用「意象引導」增加免疫力的方法,在獨處的時間裡溫柔且平靜的告訴自己:「我的細胞一天比一天健康,我釋放對肺炎的恐懼,我全身充滿自然和諧的力量,今天就是我美好的一天,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被幸福和諧的光包圍,謝謝我的恐懼,我知道你是在提醒我做好準備,此時此刻的我非常安全。」

現有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疫苗的原理,就是把病毒的基因序列,利用載體,打入人體,讓身體的抗體,去認識這個病毒,並且練習去攻擊他,同時記住這個病毒的攻擊模式。 等到大規模病毒入侵的時候,身體就有自然的反應,可以去攻擊這個病毒。 所以身體的免疫系統,會有記憶病毒的能力。 但是在記憶病毒之前,本身的免疫系統要很強壯,數量要很多,這就取決於蛋白質平常的攝取是否足夠。 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那麼即使記憶了病毒,也沒有能力攻擊他。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打了疫苗,每個人的副作用都不一樣。 如果免疫系統比較強的人,症狀就很輕微,甚至完全沒有感覺。 免疫系統比較差的人,打完疫苗,就好像重感冒一樣,全身發燒,肌肉酸痛,全身無力,甚至嚴重的人,還會有死亡的問題。 代表免疫系統太差,連防空演習都無法接受。 (red check mark)所以 如果想減輕疫苗的副作用,三餐就要認真吃提升免疫力的金三角, 也就是: 🚩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 蛋白質:可以增加免疫系統的數量,也可以讓免疫系統比較強壯。 維生素A:可以讓黏膜組織比較健康,預防細菌病毒感染,降低呼吸道的症狀。 維生素C:可以提供免疫系統武器彈藥,同時也有消炎的效果。
    2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許瑞云醫師(花蓮慈濟醫院能量醫學中心主任) 最近常看到Line、FB或大眾媒體傳有關武漢新型病毒的訊息,已經引起不少民眾的恐慌焦慮,所以想要分享如何避免感染和如何加強免疫系統的方法。 病毒本身只是發病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免疫系統。就像射箭一樣,即使箭射過來(病毒入侵),如果有一把很好的盾牌來抵擋(免疫系統),我們就能相安無事。所以,我們會看到,同一家人一起接觸到同樣的病毒,但是每個人的症狀可能都不大一樣,有的人完全沒事、有的人嚴重到需要住院、甚至死亡。 平時我們的口腔、鼻子、消化道等都是跟許多的細菌、病毒和平相處,我們的免疫系統會好好的維護身體。但是如果壓力大、情緒差、飲食不當、睡眠差、環境不良等導致免疫系統下降時,那麼細菌或病毒就會趁機而起。所以,喉嚨弱的人,一生病就先喉嚨痛;鼻子弱的人,一生病就先流鼻水甚至引起鼻竇炎;腸胃弱的人一生病就容易上吐下瀉。病毒和細菌都一樣,我們身體那裡弱,它就會伺機在那裡繁殖。 如何幫助提升自己的免疫系統呢? 1. 冬天或天氣寒冷時要做好保暖,身體暖和,能量流動比較順暢,免疫系統也會比較好。身體寒冷,新陳代謝會變慢,而且身體得要耗費更多能量來保持體溫。 2. 調整壓力:情緒儘量維持祥和平靜,過渡激動的情緒會耗掉太多的能量。面對傳染疾病無需恐懼,除了落實該注意的預防概念(多洗手、人多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可以帶口罩)。 3. 睡要睡得飽、睡得好:如果最近很疲累或身體不舒服的人尤其要早睡,冬天最好十點以前能夠上床。失眠的原因有很多,肝火太大、心火不調、心腎不交、違反生理時鐘、疾病、藥物及飲食都可能影響睡眠的品質。失眠其實不難治,只要找到原因去調整它,一般都可以不藥而癒。 4. 調整能量:每天一定要做至少一次的五分鐘快速能量提升運動,尤其是敲四處、左右交叉、開天闢地、氣場和保護能量場更是重要。能量平衡穩定,身體的免疫系統自然會好。 5. 有時間多接觸大自然的好山水、公園等,可以赤腳走在草地上或海灘上的沙或石頭上,抱抱樹(松樹、柏樹為佳,避免榕樹和柳樹)。吸收正能量,順便排掉身上的負能量。也可以用精油、花精等方式放鬆自己。 6. 身體細胞所需要的新陳代謝養分來自飲食,所以飲食方面要儘量食用均衡健康的五穀雜糧、各式豆類堅果、蔬食,避免大魚大肉或人工再製品(臘腸、火腿、酸菜、醬瓜、素料等)。寒冷的天要避免吃喝冰涼的食物。還有培養好的有益菌也很重要,可以買原味的優酪乳或自己製作優酪乳(請參考‘哈佛醫師養生法’一書裡的黑豆漿優酪乳的製作法)。吃飯一定要細嚼慢嚥才能幫助脾胃的消化,脾胃的功能對維護免疫系統很重要。 儘量少吃甜食,包括甜的水果。過多的甜食容易壓抑免疫系統,所以最好盡量少吃。 7. 早上起床和睡覺前可以做如是的觀想: 早上剛起床但還睡在床上的時候:先緩慢的深呼吸三次,然後觀想: 全身的每一個細胞,每一個基因,每一個記憶因子,都閃閃發光,閃耀著健康平安、幸福和諧的光芒! 全身每一個細胞都非常放鬆、非常健康、非常平安、非常幸福、非常和諧、非常光明、非常喜悅! 我全身充滿愛和感恩的能量! 今天會是美好的一天,無論發生什麼事都會帶給我最好的學習與成長,我願意安心喜悅的接受。我願意學習尊重和保護所有的生命(我們投到宇宙的都會收回來,所以如果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夠安全和祥和,就得要懂得尊重其他生命的安全和祥和)。可以重複數遍,並觀想全身上下裡外都閃閃發光。 晚上躺下來睡覺時:先緩慢的深呼吸三次,然後觀想:今天也是完美的一天,我得到應有的學習與成長,感恩我還好好活著,有吃的,也有遮風避雨的屋子和舒適的床,我現在選擇放鬆自己,祝福自己及所有的人事物。我是安全的,我的世界也是安全的。我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閃閃發光,閃耀著健康平安、幸福和諧的光芒。 全身每一個細胞都非常放鬆、非常平安、非常幸福、非常和諧。 我全身充滿愛和感恩的能量。可以重複數遍,並觀想全身上下裡外都美好健康。 8. 保持專注在當下,提醒自己,在這一個當下我很安全,很放鬆,讓我們恐懼不安的是腦子裡的小聲音、編造的故事、或跟媒體隨風而起的恐懼,所以要把自己拉回當下,我在這裡,我在現在,在現在、在這裡的我很安全。 對任何的傳染病或疾病,我們都可以選擇用輕鬆愉快的心情來面對該來的一切,畢竟我們抗拒和害怕也沒有用。疾病其實就是身體的變化罷了,不妨放鬆心情的去體驗身體變化的過程就好。緊張、抗拒、害怕或恐慌反而會讓身體的能量緊繃、無法流動,讓修復身體更加困難。而放鬆可以讓身體能量流動比較順暢,身體修復會更加容易。 祝福大家都能夠輕鬆順利的保護好自己、家人、社區、國家!!歡迎大家轉發和分享。 文章出自:許瑞云醫師(花蓮慈濟醫院能量醫學中心主任)
    9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疫情感染分享 從確診到痊癒,只花了五天!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教你如何快速有效加強免疫力封面故事 加強自身免疫力,是對付病毒的關鍵。居家期間雖然有點悶,但也是改變生活型態與習慣的契機。 這波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台灣的疫情愈來愈緊繃,全國也將停課至6月14日。才過了幾週,家長們已經大喊吃不消,而在彼岸的美國,孩子們大都上了一年多的網課。「到了第三個月的時候,我們已經悶慌了,必須找有意義的事來做!」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這樣說。 美國的疫情慘重,醫院病房嚴重不足,大部分輕症患者都只能待在家裡自行隔離。今年一月,陳博士剛好在台灣有事,延遲回到美國,但於此同時,他的太太和兩個女兒,卻不幸在美感染新冠病毒,當時在台灣的他,只能越洋連線指導。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太太在確診後第四天,幾乎完全痊癒,也沒有留下後遺症。從確診到治癒,只花了短短五天。 許多讀者一定很好奇,這是如何做到的?陳俊旭是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也是多本健康相關暢銷書作家,對於推廣健康自然醫學不遺餘力,這次他特別接受專訪,分享整個過程,同時也提醒讀者,在疫情中如何提高免疫力,戰勝病毒! 提升免疫力 加快痊癒速度 他的太太和兩個女兒都是輕症,陳博士特別提醒,重症患者還是需要去醫院治療,每個人的體質與症狀都可能不同。 從他太太的發病日期往前推算,他研判可能是前幾天搭飛機感染的,通常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應該是二到十四天。一開始的症狀是喉嚨怪怪的,往常都是用咽炎噴劑就會好,可是用了兩三天都沒有用,陳太太才覺得不對勁,擔心可能得到新冠肺炎,第三天她去預約做檢測,第四天Drive Thru做PCR檢驗,而隔天便得知確診。之後,便遵照陳博士的指導,用了以下幾個方法: 1.服用大量的維他命C 尚未得知確診前,陳太太原本每天只吃一顆500mg的劑量,確診後她則加量四十倍,一天吃到20公克。陳博士說,健康的人吃維他命C時,應該是酸的,但當身體急速需要時,口感會變甜,當時他的太太在症狀最嚴重的時候,維他命C就覺得特別的甜,當時20公克是很恰當的劑量,等到快要痊癒時,味覺又開始變酸時,必須要減量,也表示病快好了。 2.保持身體溫暖和泡腳 當時陳太太的另一大症狀就是畏寒,尤其冷空氣一吸進肺裡,就想咳嗽。後來她開暖氣,將室溫調至攝氏三十度左右,就比較舒服(當時是冬天)。陳博士觀察,新冠病毒會導致末梢血液變差,很多病患有腳趾發紅或紫的現象,顯示血液流通不好。泡腳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使得身體變暖。而陳太太曾經咳嗽到非常嚴重,但只要一泡腳與流汗,症狀就會減緩,也比較好入睡。 3.根據體質搭配中藥 陳太太發熱不明顯,開始有微燒,泡腳後會發汗,比較舒緩。陳博士根據其傷風症狀怕冷,沒有熱象,開了小青龍湯的處方。大陸用「清肺排毒湯」,在台灣則推「清冠一號」的單方,都宣稱能夠治療新冠肺炎,不過陳博士認為,還是必須依照個人症狀開藥,較為妥當。 4.其他保健食品包括大蒜粉、納豆激酶、NAC、硫辛酸 每天喝大骨湯加大量蒜粉,直到發汗,也會吃納豆激酶(避免血栓),NAC清肺方(修復肺部),這是一種特殊氨基酸,可清痰。 陳博士高三和小五的兩個女兒,在媽媽發病幾天後,也開始出現症狀,不過十分輕微。高三的姊姊起初也只是喉嚨痛,但中間一度完全失去嗅覺和味覺。陳博士形容,她可以咬一整顆洋蔥完全沒有感覺,絲毫不覺嗆辣!但即使沒有嗅覺和味覺,因為仗著年輕,也沒有特別吃保健食品或中藥,便慢慢改善,只不過時間拖得比較久,近乎十天,比情況嚴重的媽媽還長。期間女兒曾經一度恢復嗅覺味覺,但因為熬夜,第二天症狀又出現了,也顯示睡眠對於抵抗力的重要。 年紀小免疫力反而好 「年紀愈小反而愈沒事!」陳博士說,小女兒只有在第一天有點喉嚨痛,後來完全沒有症狀,精神與活動度完全不受影響,她還擔起照顧媽媽和姊姊的責任,每天煮三餐,把餐點放在他們房門口。 陳博士解釋,之前在美國參加線上醫學研討會時,就得知人體的胸線(Thymus)是對抗新冠肺炎最有效的利器。胸線是身體裡面產生T細胞的腺體。T細胞和身體是否能產生抗體有很大的關係,小孩的胸線最發達,到了二十歲胸線開始逐漸萎縮,老年人的胸腺幾乎不存在,這解釋為何小孩得到新冠肺炎絕大部分無症狀,年紀愈大愈容易轉重症甚至死亡。 免疫力分為兩種:天然免疫力是靠NK細胞和巨噬細胞,一起對抗外來的病菌。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和小孩子,主要靠NK細胞,把受外來病毒侵犯的細胞瓦解掉。後天免疫力是透過T細胞和B細胞,在病毒進來一兩週後,身體產生抗體,未來可以對付相同的病毒。而疫苗就是一種後天的免疫力。 現在台灣疫情愈來愈緊繃,在家隔離期間,該如何提升免疫力呢?陳博士認為以下五點很重要: 1.大量維他命C的攝取 維生素C對抗過敏、抗發炎、抗自體免疫疾病都極為重要。特別是有壓力的人,不管短期或長期,都需要攝取足量的維生素C 。尤其在防疫階段,建議每天服用1-3克的維他命C。 2.足夠的維他命D 維他命D是身體免疫力的荷爾蒙,和免疫力的高下直接相關。很多人容易感冒、腰痠背痛,或是長期骨質疏鬆,都是因為缺乏維他命D。 陳博士認為,判斷D是否充足,最好的方式還是驗血。他診所的癌症病人,驗出來的維他命D含量都是個位數。很難從食物中獲取足量的維他命D,曬太陽是很好的來源,但最終還是要由驗血來判斷,現階段防疫期間若無法檢驗,也無法到戶外曬太陽,可以每天補充5000IU的維他命D。 3.維持腸道的健康 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腸胃道,腸道如果很健康,免疫力才會好。如果長期拉肚子、便秘、腹瀉、消化不良、腸躁症、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要特別小心。如果對食物過敏,也要注意。 平時可以吃益生菌,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腸道的學問很大,腸胃如果不好,整個免疫力就會下降。 4.充足睡眠 睡眠是一種深沉的紓壓方式,但前提是睡覺的時段要正確,熟睡時間要足夠。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最重要的黃金4小時。有些人每天只睡4、5個小時,還是精力十足,這都是靠腎上腺皮質醇硬撐的結果,很快身體就要進入疲乏期。 另外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醒來以後不要馬上起床,大約等5-10分鐘以上,等唾液開始分泌後再起床,這樣整天的精神會比較好,也就是說,能夠自然醒是最健康的。只要有優質睡眠,身體修復的效果很明顯,睡眠其實是最好的療法。 5.正確運動 運動雖然對身體很好,也很有必要,但如果要運動,切記一定要先補足睡眠。身體一定要在睡眠飽足的情況下,才會發揮最大的健身效果。 身心運動(伸展拉筋、瑜伽體操、太極拳等)是比較低強度的運動,適合各階段執行,而且結合意念,對於調整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有其他運動不能取代的功效,因此在疲乏期或大病初癒,建議先做身心運動,等筋骨慢慢鬆開了、氣慢慢補起來了,再來提高運動強度與時間,最終目標是要執行高強度運動和重量訓練,那麼就能讓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 陳博士認為,只要擁有充足的免疫力,即使遇到病毒來襲,也可能是輕症或無症狀,不用過度焦慮。居家期間雖然有點悶,但是可能也是改變生活型態與習慣的契機。 轉載 #covid19gc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從確診到痊癒,只花了五天!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教你如何快速有效加強免疫力封面故事 加強自身免疫力,是對付病毒的關鍵。居家期間雖然有點悶,但也是改變生活型態與習慣的契機。 這波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台灣的疫情愈來愈緊繃,全國也將停課至6月14日。才過了幾週,家長們已經大喊吃不消,而在彼岸的美國,孩子們大都上了一年多的網課。「到了第三個月的時候,我們已經悶慌了,必須找有意義的事來做!」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這樣說。 美國的疫情慘重,醫院病房嚴重不足,大部分輕症患者都只能待在家裡自行隔離。今年一月,陳博士剛好在台灣有事,延遲回到美國,但於此同時,他的太太和兩個女兒,卻不幸在美感染新冠病毒,當時在台灣的他,只能越洋連線指導。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太太在確診後第四天,幾乎完全痊癒,也沒有留下後遺症。從確診到治癒,只花了短短五天。 許多讀者一定很好奇,這是如何做到的?陳俊旭是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也是多本健康相關暢銷書作家,對於推廣健康自然醫學不遺餘力,這次他特別接受專訪,分享整個過程,同時也提醒讀者,在疫情中如何提高免疫力,戰勝病毒! 提升免疫力 加快痊癒速度 他的太太和兩個女兒都是輕症,陳博士特別提醒,重症患者還是需要去醫院治療,每個人的體質與症狀都可能不同。 從他太太的發病日期往前推算,他研判可能是前幾天搭飛機感染的,通常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應該是二到十四天。一開始的症狀是喉嚨怪怪的,往常都是用咽炎噴劑就會好,可是用了兩三天都沒有用,陳太太才覺得不對勁,擔心可能得到新冠肺炎,第三天她去預約做檢測,第四天Drive Thru做PCR檢驗,而隔天便得知確診。之後,便遵照陳博士的指導,用了以下幾個方法: 1.服用大量的維他命C 尚未得知確診前,陳太太原本每天只吃一顆500mg的劑量,確診後她則加量四十倍,一天吃到20公克。陳博士說,健康的人吃維他命C時,應該是酸的,但當身體急速需要時,口感會變甜,當時他的太太在症狀最嚴重的時候,維他命C就覺得特別的甜,當時20公克是很恰當的劑量,等到快要痊癒時,味覺又開始變酸時,必須要減量,也表示病快好了。 2.保持身體溫暖和泡腳 當時陳太太的另一大症狀就是畏寒,尤其冷空氣一吸進肺裡,就想咳嗽。後來她開暖氣,將室溫調至攝氏三十度左右,就比較舒服(當時是冬天)。陳博士觀察,新冠病毒會導致末梢血液變差,很多病患有腳趾發紅或紫的現象,顯示血液流通不好。泡腳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使得身體變暖。而陳太太曾經咳嗽到非常嚴重,但只要一泡腳與流汗,症狀就會減緩,也比較好入睡。 3.根據體質搭配中藥 陳太太發熱不明顯,開始有微燒,泡腳後會發汗,比較舒緩。陳博士根據其傷風症狀怕冷,沒有熱象,開了小青龍湯的處方。大陸用「清肺排毒湯」,在台灣則推「清冠一號」的單方,都宣稱能夠治療新冠肺炎,不過陳博士認為,還是必須依照個人症狀開藥,較為妥當。 4.其他保健食品包括大蒜粉、納豆激酶、NAC、硫辛酸 每天喝大骨湯加大量蒜粉,直到發汗,也會吃納豆激酶(避免血栓),NAC清肺方(修復肺部),這是一種特殊氨基酸,可清痰。 陳博士高三和小五的兩個女兒,在媽媽發病幾天後,也開始出現症狀,不過十分輕微。高三的姊姊起初也只是喉嚨痛,但中間一度完全失去嗅覺和味覺。陳博士形容,她可以咬一整顆洋蔥完全沒有感覺,絲毫不覺嗆辣!但即使沒有嗅覺和味覺,因為仗著年輕,也沒有特別吃保健食品或中藥,便慢慢改善,只不過時間拖得比較久,近乎十天,比情況嚴重的媽媽還長。期間女兒曾經一度恢復嗅覺味覺,但因為熬夜,第二天症狀又出現了,也顯示睡眠對於抵抗力的重要。 年紀小免疫力反而好 「年紀愈小反而愈沒事!」陳博士說,小女兒只有在第一天有點喉嚨痛,後來完全沒有症狀,精神與活動度完全不受影響,她還擔起照顧媽媽和姊姊的責任,每天煮三餐,把餐點放在他們房門口。 陳博士解釋,之前在美國參加線上醫學研討會時,就得知人體的胸線(Thymus)是對抗新冠肺炎最有效的利器。胸線是身體裡面產生T細胞的腺體。T細胞和身體是否能產生抗體有很大的關係,小孩的胸線最發達,到了二十歲胸線開始逐漸萎縮,老年人的胸腺幾乎不存在,這解釋為何小孩得到新冠肺炎絕大部分無症狀,年紀愈大愈容易轉重症甚至死亡。 免疫力分為兩種:天然免疫力是靠NK細胞和巨噬細胞,一起對抗外來的病菌。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和小孩子,主要靠NK細胞,把受外來病毒侵犯的細胞瓦解掉。後天免疫力是透過T細胞和B細胞,在病毒進來一兩週後,身體產生抗體,未來可以對付相同的病毒。而疫苗就是一種後天的免疫力。 現在台灣疫情愈來愈緊繃,在家隔離期間,該如何提升免疫力呢?陳博士認為以下五點很重要: 1.大量維他命C的攝取 維生素C對抗過敏、抗發炎、抗自體免疫疾病都極為重要。特別是有壓力的人,不管短期或長期,都需要攝取足量的維生素C 。尤其在防疫階段,建議每天服用1-3克的維他命C。 2.足夠的維他命D 維他命D是身體免疫力的荷爾蒙,和免疫力的高下直接相關。很多人容易感冒、腰痠背痛,或是長期骨質疏鬆,都是因為缺乏維他命D。 陳博士認為,判斷D是否充足,最好的方式還是驗血。他診所的癌症病人,驗出來的維他命D含量都是個位數。很難從食物中獲取足量的維他命D,曬太陽是很好的來源,但最終還是要由驗血來判斷,現階段防疫期間若無法檢驗,也無法到戶外曬太陽,可以每天補充5000IU的維他命D。 3.維持腸道的健康 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腸胃道,腸道如果很健康,免疫力才會好。如果長期拉肚子、便秘、腹瀉、消化不良、腸躁症、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要特別小心。如果對食物過敏,也要注意。 平時可以吃益生菌,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腸道的學問很大,腸胃如果不好,整個免疫力就會下降。 4.充足睡眠 睡眠是一種深沉的紓壓方式,但前提是睡覺的時段要正確,熟睡時間要足夠。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最重要的黃金4小時。有些人每天只睡4、5個小時,還是精力十足,這都是靠腎上腺皮質醇硬撐的結果,很快身體就要進入疲乏期。 另外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醒來以後不要馬上起床,大約等5-10分鐘以上,等唾液開始分泌後再起床,這樣整天的精神會比較好,也就是說,能夠自然醒是最健康的。只要有優質睡眠,身體修復的效果很明顯,睡眠其實是最好的療法。 5.正確運動 運動雖然對身體很好,也很有必要,但如果要運動,切記一定要先補足睡眠。身體一定要在睡眠飽足的情況下,才會發揮最大的健身效果。 身心運動(伸展拉筋、瑜伽體操、太極拳等)是比較低強度的運動,適合各階段執行,而且結合意念,對於調整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有其他運動不能取代的功效,因此在疲乏期或大病初癒,建議先做身心運動,等筋骨慢慢鬆開了、氣慢慢補起來了,再來提高運動強度與時間,最終目標是要執行高強度運動和重量訓練,那麼就能讓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 陳博士認為,只要擁有充足的免疫力,即使遇到病毒來襲,也可能是輕症或無症狀,不用過度焦慮。居家期間雖然有點悶,但是可能也是改變生活型態與習慣的契機。 轉載 #covid19gc
    14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蔡碧如分享內容九要點: 1)戴口罩勤洗手避開公共場所 2)常用溫水漱口,可15-30鐘喝水潤喉 3)用熱水洗澡(病毒不耐熱) 4)攝取優質蛋白質(例:早餐一顆白煮蛋一份白豆腐一杯豆漿)及蔬果(植化素抗氧化強化免疫抗體) 5)睡眠充足(醒來眼睛不澀為原則) 6)適度運動(避免過於負荷) 7)曬太陽(維他命D有助於維護免疫系統) 8)室內要通風(避免全時在冷氣密閉空間,最好隔時開門窗通風) 9)情緒平穩(以管制自由基破壞免疫系統)
    1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轉自童綜合醫院呂謹亨醫師: 新冠冠肺炎病毒,在還沒感染肺部之前,進入人體的第一站是鼻腔與口腔的黏膜,當抗體及免疫系統開始抵抗病毒時會有發炎反應,約4天,此時會有乾燥、咳嗽及喉嚨痛的症狀,多喝溫開水保持黏膜濕潤及維持黏膜中的抗體是抵抗病毒的第一步,適度攝取鹽水(生理食鹽水即可,不建議太鹹)、醋可幫助殺菌,新鮮蔬果及維他命可增進自由基及抵抗力,阻隔病毒於口腔與鼻腔黏膜之外! 決戰境外! 儘快將此訊息轉達給周遭親朋好友,你的舉手之勞可能會救他人一命!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問: 關於去施打COVID疫苗的前後,有沒有什麼是自己在作息,生活飲食或營養上可特別注意的。 答: 疫苗的原理,就是把病毒的基因序列,利用載體,打入人體,讓身體的抗體,去認識這個病毒,並且練習去攻擊他,同時記住這個病毒的攻擊模式。 等到大規模病毒入侵的時候,身體就有自然的反應,可以去攻擊這個病毒。 所以身體的免疫系統,會有記憶病毒的能力。 但是在記憶病毒之前,本身的免疫系統要很強壯,數量要很多,這就取決於蛋白質平常的攝取是否足夠。 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那麼即使記憶了病毒,也沒有能力攻擊他。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打了疫苗,每個人的副作用都不一樣。 如果免疫系統比較強的人,症狀就很輕微,甚至完全沒有感覺。 免疫系統比較差的人,打完疫苗,就好像重感冒一樣,全身發燒,肌肉酸痛,全身無力,甚至嚴重的人,還會有死亡的問題。 代表免疫系統太差,連防空演習都無法接受。 所以如果想減輕疫苗的副作用,三餐就要認真吃提升免疫力的金三角,也就是: 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C。 蛋白質:可以增加免疫系統的數量,也可以讓免疫系統比較強壯。 維生素A:可以讓黏膜組織比較健康,預防細菌病毒感染,降低呼吸道的症狀。 維生素C:可以提供免疫系統武器彈藥,同時也有消炎的效果。 按照西餐吃法,可以這樣吃: 1.先吃一碗深綠色的青菜,這樣就有一份維生素A。 2.再吃兩份蛋白質的食物。兩份蛋白質的食物,其中一份可以用蕃茄炒蛋,紅蘿蔔炒蛋,山苦瓜炒蛋,玉米炒蛋,或是川七炒蛋,九層塔炒蛋等。 這樣除了有一份蛋白質之外,又多了一份維生素A。 另外一份蛋白質可以用肉類,或是黃豆類的食物。 3.後面就不要吃飯,把澱粉改成木瓜,南瓜,紅蘿蔔,地瓜,西瓜,火龍果,芒果,玉米,酪梨等,柿子維生素A的食物。 這樣每一餐就有三份維生素A。 4.然後三個小時吃一顆奇異果,大量補充維生素C,而且奇異果也有維生素A。 這樣就有兩份蛋白質,四份維生素A,一份維生素C。 如果有益生菌的話,也可以三餐各一包,讓腸道增加好菌,也可以協助提升免疫力。 這樣即使打完疫苗,或是真的被感染,症狀就會比較輕微。
    231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問: 關於去施打COVID疫苗的前後 有沒有什麼是自己在作息 生活飲食或營養上可特別注意的 答: 疫苗的原理就是把病毒的基因序列 利用載體打入人體 讓身體的抗體 去認識這個病毒 並且練習去攻擊他 同時記住這個病毒的攻擊模式 等到大規模病毒入侵的時候 身體就有自然的反應 可以去攻擊這個病毒 所以身體的免疫系統 會有記憶病毒的能力 但是在記憶病毒之前 本身的免疫系統要很強壯 數量要很多 這就取決於蛋白質平常的攝取是否足夠 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 那麼即使記憶了病毒 也沒有能力攻擊他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打了疫苗 每個人的副作用都不一樣 如果免疫系統比較強的人暈症狀就很輕微 甚至完全沒有感覺 免疫系統比較差的人 打完疫苗就好像重感冒一樣 全身發燒 肌肉酸痛 全身無力甚至嚴重的人 還會有死亡的問題 代表免疫系統太差 連防空演習都無法接受 所以 如果想減輕疫苗的副作用 三餐就要認真吃提升免疫力的金三角 也就是: 蛋白質 維生素A 維生素C 蛋白質 可以增加免疫系統的數量 也可以讓免疫系統比較強壯 維生素A 可以讓黏膜組織比較健康 預防細菌病毒感染 降低呼吸道的症狀 維生素C 可以提供免疫系統武器彈藥 同時也有消炎的效果 按照西餐吃法 可以這樣吃: 1.先吃一碗深綠色的青菜 這樣就有一份維生素A 2.再吃兩份蛋白質的食物 兩份蛋白質的食物 其中一份可以用蕃茄炒蛋 紅蘿蔔炒蛋 山苦瓜炒蛋 玉米炒蛋 或是川七炒蛋九層塔炒蛋等 這樣除了有一份蛋白質之外 又多了一份維生素A 另外一份蛋白質可以用肉類 或是黃豆類的食物 3.後面就不要吃飯 把澱粉改成木瓜 南瓜 紅蘿蔔 地瓜 西瓜 火龍果 芒果 玉米 酪梨等 柿子維生素A的食物 這樣每一餐就有三份維生素A 4.然後三個小時吃一顆奇異果 大量補充維生素C 而且奇異果也有維生素A 這樣就有兩份蛋白質 四份維生素A 一份維生素C 如果有益生菌的話 也可以三餐各一包讓腸道增加好菌 也可以協助提升免疫力 這樣即使打完疫苗 或是真的被感染 症狀就會比較輕微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整理如下: 1. 次突蛋白 mRNA是直接進入淋巴系統,最後才到微血管 2. 它讓管壁變的肥厚,影響免疫功能的運作 3.它讓人體免疫系統,全部重新排序 4.它進入 人體最弱的地方,並讓身體好的細胞被封鎖,無法運作 5. 經過十年之後發現,狼瘡病毒,愛滋病,癌症,皰疹的病例增加 6.美國已經證實,即使打過疫苗,仍有74% 的人感染,表示這個疫苗,並不能真正讓你免疫 7. 它侵入神經系統,使你的運動神經遲緩 8. 許多科學家,醫學家,已經承認這是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unforgivable / unacceptable mistake ~ 朋友,打之前三思~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抗疫9個重點: 1.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 2.每隔15到30分鐘就喝溫水或漱口,不用喝多,以利吞嚥口水,把口腔可能病毒吞到胃裡被胃酸殺掉,病毒不致卡在喉嚨 3.溫熱水洗澡,不要洗冷水,冠狀病毒怕溫熱水,可洗掉病毒 4.多攝取優質蛋白質食物,最簡單的是白煮蛋,白豆腐或白豆漿,還有新鮮蔬菜水果,內含植化素,有很強抗氧化能力 5.充足睡眠,睡幾個小時,視個人狀況,只要睡醒後,眼睛不覺得澀為原則 6.適量運動,也不要過度運動 7.適度曬太陽,維他命D增強免疫力 8.整天吹冷氣的,要適時開窗,對外通風最好有2小時 9.保持平穩情緒,對抗自由基
    1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