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台灣人民往何處避戰? 總統府今天(9月26日)召開第一次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議,聚焦「民力訓練暨運用」、「戰略物資盤整暨維生配送」、「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維運」、「社福醫療及避難設施整備」、「資通、運輸及金融網絡安全」5大主軸;面對戰爭台灣社會能否「有備無患」,將是全社會防衛韌性的重點目標與驗證關鍵。 韌性必須經過戰爭的檢驗,沒有重來的機會,2300萬人民被迫賭上身家性命,陪賴清德賭上這一把?如果韌性經不起考驗就變成執政者的「任性」! 賴清德說絕不簽署和平協議,靠實力確保和平。他參加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總會與福摩薩學院於9月24日在埔里謝緯紀念青年營地舉辦「福摩薩學院方舟計畫民防訓練」。致詞時勉勵眾人攜手打造「挪亞方舟」。 挪亞方舟計畫的概念是與長老教會總會合作,將全台1300間長老教會打造成一艘挪亞方舟,為全民防衛的堅強後勤單位,透過平時加強民防訓練,培養自救救人、保境安民的能力,在戰爭的大洪水來臨之時,我們能夠自救救人、保境安民。未來規畫逐步將全台1300間長老教會打造成諾亞方舟、韌性網路,讓社會整體更具支撐性,人民才不會壓迫政府去簽訂和平協議。 大陸與我們的綜合國力、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土地面積,做一個數量上的對比,參考歐美智庫的分析,我們面臨戰爭勝算有多少?大家心知肚明。不論是「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五大主軸」、「1300間長老教會的諾亞方舟」,呈現的概念是台海戰爭開打,沒有人可以離開台灣,全民投入戰爭,與島共存亡,打算戰到最後一兵一卒。這樣的國家戰略規劃,全民皆兵的防衛作戰概念,有沒有形成全民共識,全國人民都支持嗎?這種場景是台灣人民的未來嗎? 這裡只探討一個最初始的問題,看看賴清德有沒有解方?再談後續的所謂的「防衛韌性」,戰爭開打前,美、日、外僑撤離台灣、外商撤資,台灣人心惶惶、社會動盪,台灣四面環海,海空封鎖之下,軍事物資、國際救援無法及時送達,請問台灣人民往何處避戰? 借鏡俄烏戰爭、以巴(中東)衝突,從國土面積、陸地邊界長度分析,俄羅斯、烏克蘭、哈瑪斯、黎巴嫩、以色列等國家都有相當長度的陸地邊界。以色列實際控制土地面積達到2.7萬平方公里,陸地邊界總長1017公里。烏克蘭的國土面積為60.37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17倍大,陸地邊界總長4663公里。 人民在戰火威脅下犧牲不少,但是環境再惡劣,他們還有地方逃難,或在劃定區域,接受國際人道救援。台海發生戰爭,台灣海峽與大陸距離約130公里面,島上約七成面積為山地與丘陵,平原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區,2300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六大都會區,台灣四面環海,海空封鎖是必然的軍事行動,人民無處可逃,只能困守台灣與島共存亡?1300間諾亞方舟能夠確保2300萬人民的生存持續力嗎?飲水、食物、電力、衣物、居住、醫療,基本防衛能力? 面對戰爭台灣社會真的能「有備無患」嗎? 吳斯懷113、09、26 此篇相同回報者之文章列表

Order By:

2335 articles

Next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