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3 年前
「2大流行病恐在年底盛行!」醫師提醒:最好3種疫苗都打起來
https://tw.news.yahoo.com/2大流行病恐在年底盛行-醫師提醒-最好3種疫苗都打起來-003001637.html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6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黃立民:「國外的研究告訴我們說,新冠肺炎感染以後,很多人其實是因為同時併發細菌感染,症狀比較明顯國外有一個研究,打了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後,基本上這群人,他們就比較不容易得到新冠肺炎,或者需要住院。」 *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具有群體保護效果,疫情期間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家人喔!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ggn6oN
    2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美國[洛杉磯時報]新聞報導: 對輝瑞和莫德拉疫苗第三期臨床實驗結果的概略比較⋯⋯ 1. 有效性 ✅輝瑞: 56歲以上(93.7%) 16~55歲 (95.6%) ✅莫德拉 65歲以上(100%) 18~64歲(93.4%) 2. 重症病患的有效性 ✅輝瑞(66.4%) ✅莫德拉(100%) 3. 有效性「性别差異」 ✅辉瑞(男95.3%,女93.9%) ✅莫德拉(男95.5%,女93.5%) 4.「患有其他疾病」病患有效性 ✅輝瑞(95.3%) ✅莫德拉(95.9%) 5. 有效性「族群差異」 ✅輝瑞: 黑人(100%) 拉丁裔(94.5%) 白人(94.7%) 亞裔(74.4%) ✅莫德拉: 黑人(100%) 拉丁裔(100%) 白人(100%) 亞裔(100%) 混血(100%) 6. 接種兩劑疫苗後呈現不同程度非致命性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勞累、頭痛、肌肉酸痛、發冷、関節痛. 兩種疫苗都有,且以莫德拉疫苗發生的比例較高。 報導中最有趣的是亞裔對二種疫苗反應的不同,这是注射疫苗人的分享,她是流行病學專家,建議我們要去打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項: 打疫苗以前,先喝一大杯水,打完疫苗以後再喝一大杯水。 聽說 over hydration 可以減輕副作用!若有輕微發燒(在華氏溫度100 度以下),不要緊張可以吃一顆退燒藥。 若出現高燒,或者是副作用持續超過兩天,打電話告訴醫生! 你們可以分享給朋友這是第一手專家的建議! 我身邊一些朋友、同事有打第二針後,他們大多情況是感到很累、很愛睏,想睡覺。不一定會發燒(低燒,也看體質),得經過休息,多喝水,一天之後會緩解。TC
    50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加卅洛杉磯時報]一則新聞,對輝瑞和莫德拉疫苗第三期臨床實驗結果的概略比較⋯⋯ 1有效性 輝瑞: 56歲以上(93.7%) 16~55歲 (95.6%) 莫德拉 65歲以上(100%) 18~64歲(93.4%) 2. 重症病患的有效性 輝瑞(66.4%) 莫德拉(100%) 3.有效性「性别差異」 辉瑞(男95.3%,女93.9%) 莫德拉(男95.5%,女93.5%) 4.「患有其他疾病」病患有效性 輝瑞(95.3%) 莫德拉(95.9%) 5.有效性「族群差異」 輝瑞: 黑人(100%) 拉丁裔(94.5%) 白人(94.7%) 亞裔(74.4%) 莫德拉: 黑人(100%) 拉丁裔(100%) 白人(100%) 亞裔(100%) 混血(100%) 5. 接種兩劑疫苗後呈現不同程度非致命性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的疼痛,勞累、頭痛、肌肉酸痛、發冷、関節痛. 兩種疫苗都有,且以莫德拉疫苗發生的比例較高. 報導中最有趣的是亞裔對二種疫苗反應的不同, 这是注射疫苗人的分享,她是流行病學專家,建議我們要去打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項: 打疫苗以前,先喝一大杯水,打完疫苗以後再喝一大杯水。 聽說over hydration 可以減輕副作用!若有輕微發燒(100 度以下),不要緊張可以吃一個退燒藥。 若出現高燒,或者是副作用持續超過兩天,打電話告訴醫生! 你們可以分享給朋友這是第一手專家的建議!! 我身邊一些朋友,同事有打第二針後他們大多情況是累,睏,不一定會發燒(低燒,也看體質),得經過休息,多喝水,一天之後會緩解。
    6 人回報4 則回應4 年前
  •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刊登了一篇感染過病毒與疫苗追加劑對再次感染的保護力的文章(Effects of Previous Infection and Vaccination on Symptomatic Omicron Infections) 研究地點在卡達,omicron 流行期。 分幾個族群:曾感染過且沒接種疫苗、不曾感染且接種疫苗、和曾感染且也接種疫苗族群,來分析保護力。 針對omicron ,不論是BA1 和BA2的效力: 1. 曾感染過但沒有接種疫苗族群,有症狀感染的保護效力50.8%,對重症約71.6%。 2.接種兩劑疫苗且未曾感染過的族群,對有症狀感染的保護力微不足道,對重症73.5%。 3. 接種兩劑且曾感染過族群,對有症狀感染的保護力55.5%保護力,對重症94.3%。 4.接種三劑疫苗但未曾感染過族群,對有症狀感染的保護力是54%,對重症92.5%。 5.接種三劑且曾感染過族群,對有症狀感染的保護效力76.3%,對重症100%。 以上疫苗不論是輝瑞或莫德納都是相同的結果。 結論: 1. 僅接種兩劑疫苗族群(未曾感染過),對有症狀感染的保護效力微不足道,但對重症仍有約70%。 2. 僅接種三劑疫苗(未曾感染過),對有症狀感染的保護効力約59-60% (莫德納較高),對重症80-90%。 3.接種三劑且曾感染過,効果最好, 對有症狀感染的保護效力約75%,對預防重症可達到100%。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兒童感染 Omicron 與抽搐(Convulsions) 的相關 國內出現首例的兒童感染 Omicron重症個案,臨床上是以抽搐及腦炎來表現,這讓家長及第一線兒科醫師都繃緊神經! 那到底兩者的相關是如何呢? 我們來看看國外幾個研究…. 1. 瑞典斯德哥爾摩的研究; 這是三個病例報告。 當 Omicron 佔瑞典 COVID-19 病例的 98% 以上時,四名患有 COVID-19 的兒童因抽搐而被送往瑞典厄勒布魯的兒科急診。 其中有三個孩子是男孩,住院當時年紀分別為3個月、21 個月和 14 歲。 痙攣病史方面,這三個男孩中沒有一個有癲癇病史或熱痙攣病史。 其他過去病史方面,三個男孩並沒有特別的過去病史。 三個男孩染疫後的病症; 這兩個年幼的男孩都發燒了。一個人在抽搐前發燒,一個人在抽搐時發燒。 14歲的男孩「沒有發燒」,但確實有上呼吸道症狀。 3個月男童「反覆抽搐發作數小時」,21個月男童持續抽搐15~20分鐘即癲癇重積狀態。這兩個男孩經歷的抽搐被認為是嚴重的。 14 歲男孩有一次持續30-60 秒的抽搐發作,隨後有一段時間的「行為改變」,此時他變得非常具有攻擊性,有時候不得不接受鎮定。 疫苗接種方面,14 歲男孩在醫院住院前 2 個月接種了一劑輝瑞BNT疫苗,但由於他生病時錯過了加強疫苗接種。 2.南非的研究; 在 2021 年 10 月 31 日至 12 月 11 日期間,研究人員對來自該地區成人和兒童的 75 個病毒樣本進行了測序,其中 74 個(99%)是 omicron 變種病毒。 上述期間,初次診斷為 COVID-19 的住院兒科患者(年齡≤13 歲)中,138 名患者中有 「19 名(31%)」報告了抽搐發作,其中只有2位兒科患者先前有痙攣病史(癲癇1位 和腦性麻痺1位),這可以解釋2位痙攣發作的表現。 所以「17位兒童是先前完全沒有痙攣病史。」 3.日本的研究; 日本兒科醫學會分析了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2 月期間在其數據庫中登記的5,129 名診斷為 COVID-19 的15 歲以下兒童就醫資訊,將他們分為“COVID-19大流行初期”、“Delta流行時期”和“ Omicron 為主流時期” 。 其中「發燒」 在COVID-19大流行的初期階段,發燒的頻率約為 40%,但在 Omicron 為主流期間超過了 80%。 「熱痙攣」方面 在 COVID-19大流行的初期階段和 Delta流行時期,1 至 4 歲的熱痙攣發生率分別為1.3% 和 3%,但在 Omicron 為主流期間時為9.4%。 Omicron 流行期間,5歲至11歲兒童的抽搐發生率也從0%增加至3.5%。 另外,幾個國外的研究發現兒童感染 Omicron後,熱痙攣發作的年紀,不限於我們常看到的6個月到5歲之間。 綜合以上; 因此抽搐(Convulsions)可能是兒童感染Omicron後會出現的徵兆。 提醒大家注意! 最後衷心希望在這波Omicron 疫情下,台灣的小孩們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難關。
    4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新冠和疫苗的致命真相 最新的科學研究和數據表明,新冠病毒和疫苗比人們最初認為的要危險得多。頂尖科學家已經證明,新冠病毒以及所有新冠疫苗均包含以下三種疾病的序列: .HIV (艾滋病毒), .Prion (朊病毒)(瘋牛病) .狂犬病 但是疫苗比原始病毒更具破壞性,如以下信息所述。感染新冠有三個渠道:直接接觸該病毒、接種疫苗或與疫苗接種者有密切接觸。這是生死攸關和長期健康的問題。請仔細閱讀以下信息。 1)頂級病毒學家和疫苗科學家Geert Vanden Bossche博士於2021年3月6日給世衛組織寫了一封公開信:大流行病中的大規模疫苗接種產生了無法抑制的怪物 這是他的信中的一些要點: 1.「我們目前正在將疫苗接種者變成無症狀的攜帶和傳染變異病毒者」 2.「我們很快就會遇到一種完全抵抗人類免疫系統的超傳染性病毒」 3.年輕健康的人會嚴重患新冠疾病 4.「將相對無害的病毒轉變為大規模殺傷性生化武器」 5.「人類在這次大流行病中的廣泛的、錯誤的人為干預……將滅絕我們大部分人口」 6.「促使病毒傳染給其他動物物種,尤其是畜牧業」 2)57名頂尖科學家和醫生發佈關於新冠疫苗的令人震驚的研究,並出於安全性,有效性和必要性的考慮,要求立即停止所有疫苗的接種 3) 根據美國前線醫生組織的公開信,疫苗接種者的身體正在散播致病的新冠刺突蛋白,並通過呼吸,皮膚接觸,體液和身體排泄物感染身邊的人。 比病毒還小的刺突蛋白含有HIV(艾滋病毒),Prion(朊病毒)(瘋牛病)和狂犬病的序列。 疫苗中至少含有數十億個脂肪包覆的刺突蛋白納米顆粒,注射後會通過血液快速分布到全身。脂肪塗層使刺突蛋白比完整病毒更輕易地穿過腦血屏障,與腦細胞結合比原來強10至20倍。 「據報告,全世界與接觸疫苗接種者有密切接觸的人中,發生了心包炎、帶狀皰疹、肺炎、四肢和腦部血塊、貝爾氏麻痹(面癱)、陰道流血和流產的病例。此外,與傳統疫苗不同,我們知道這種刺突蛋白可以穿越血腦屏障」(導致瘋牛病等退行性腦神經疾病)。 4) 新冠上的刺突蛋白含有HIV(艾滋病毒)、Prion(朊病毒)(瘋牛病)和狂犬病 在澳大利亞,有些人在接種疫苗後,艾滋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對刺突蛋白的最新實驗研究表明: .95%的人源化小鼠在接觸刺突蛋白後的2.5周內死於海綿狀腦病,即瘋牛病 .恆河猴獼猴在大腦中發展了路易體,會導致阿爾茨海默氏病, 還發現澱粉樣變性病,可能導致不可逆的致命的澱粉樣變性心臟病 理查德·弗萊明博士網站 https://www.flemingmethod.com 視頻:新冠病毒大師級課: 0 – 21:37:弗萊明博士的醫學和科學證書及成就 21:37 – 1:03:24:有關新冠的起源,資金和相關人員的證據 1:03:24 – 1:14:31:新冠病毒的危險(HIV,狂犬病,瘋牛病成分) (1:03:59澳大利亞接種疫苗的人檢測出HIV陽性後停止了疫苗接種) 1:14:31 – 1:54:37:他和其他醫生對新冠治療的研究 1:54:37 – 2:08:00:疫苗的毀滅性和不可逆轉的後果 2:08:00 – 2:29:17:呼籲政府採取行動 5) 美國著名醫生彼得·麥卡洛(Peter McCullough)說疫苗沒有益處 當前的疫苗使用的是原始的武漢病毒株,此毒株在美國不復存在,因此這些疫苗不能保護人們感染美國目前存在的14種新冠病毒株。 疫苗會損害血管,導致血液凝結,線粒體功能受損等。已經感染過新冠的人、孕婦、想要生育的人不應該打疫苗。 6) 結論: 1.一個人可以通過直接接觸病毒,接種疫苗或與疫苗接種者有密切接觸而感染新冠。 2.疫苗比病毒更危險,因為疫苗中脂肪包裹的刺突蛋白可以通過注射,比普通感染更快地到達大腦和身體的所有部位,並且與腦細胞的結合力比原始病毒強10-20倍。 3.接種疫苗者面臨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的風險,即瘋牛病,阿爾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ALS等,其症狀很可能會在1.5年左右出現。 4.遠離接種疫苗的人,因為他們身體散播出傳染性的新冠刺突蛋白。 5.考慮服用新冠預防藥,例如HCQ (硫酸羥氯喹)和Ivermectin(伊維菌素)、鋅片、維生素D3、槲皮素,因為被感染的後果遠大於這些藥物的潛在風險。 6.前線新冠重症監護聯盟:提供早期治療的醫生 7.美國前線醫生組織:為傳播新冠真相和捍衛個人自由而戰的醫生 8.針對新冠患者和接種疫苗者的最新治療方法將於2021年5月15日左右,由Richard Fleming博士領導的頂尖科學家發佈, 敬請關注。 我鼓勵您驗證上述信息。 請使用DuckDuckGo作為搜索引擎,因為Google刪查疫苗的負面信息,而且搜索結果里充斥著對那些敢於與藥廠抗衡的醫生的人身攻擊和抹黑。 9.我鼓勵您使用沒有審查的搜索引擎搜索新冠和生物武器,它將幫助您理解為什麼新冠和疫苗如此致命。 加拿大多倫多楓葉農場 蓮心不染 https://nobubattle.github.io/g_redirect/?gnews=zh-hans/1233630/ 新中國聯邦 爆料革命
    18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好消息!我們不用再怕病毒了!疫苗打這麼多實在不見得有用,只是讓大家覺得會減少感染,但其實不會。 【人物專訪1》人類如何與史上第5個冠狀病毒相處?中研院院士陳培哲:新冠不是流感化而是「感冒化」】 【以下節錄重點】 因為病毒一定要寄生在宿主身上,單獨是沒辦法存活的,「成功的病毒一定是要想辦法跟宿主共存。」 我們用疑惑的眼光看著他,好奇問,「所以我們不用再怕這個病毒了嗎?」 「對,不用再怕了。」陳培哲很篤定地說。他表示,未來疫情可能仍會有一些小波動,但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他也提到,新冠病毒已經是人類第5個冠狀病毒,「前面4個冠狀病毒並沒有消失,但現在也不會特別去診斷,因為這4個已經跟我們共存非常久了。」 現在外界有一種說法是,如果打2劑或3劑疫苗再感染Omicron,會形成超強免疫力,真是如此? 連疫苗都比不上!自然感染保護力高達90%且可維持一年 陳培哲以專業的角度,解答我們心中的疑問。他表示,「疫苗其實是模仿病毒的一部份,所以疫苗只是模仿病毒造成的免疫反應,哪一種疫苗都是病毒的一部份,它產生的保護力絕對比不上自然感染。」陳培哲指出,自然感染的保護力是最好的,若自然感染一次,避免再感染的保護力有效性能高達80%,且可維持一年,「比任何疫苗都好,但這是在身體健康的狀態下,不會產生重症。」 「這個疫苗已經很清楚了,只能減少重症,但對阻斷傳染的效率是很有限的,只能阻斷1、2個月,之後很快就沒有保護力,所以疫苗打了1、2個月看起來效果不錯,但3、4個月後阻斷傳染能力就越來越低,到了4、5個月就幾乎沒有了,那繼續打這個幹嘛呢?」陳培哲認為,打2劑跟3劑疫苗減少重症的效果是差不多的,只有對高危險族群、65歲以上差別較大,對於年輕族群幾乎沒什麼差別。 但目前指揮中心和許多專家仍強烈呼籲要打第3劑,甚至接下來還有第4劑疫苗要打,對此陳培哲強調,很多工作場所希望減少感染,「但打第3劑疫苗對於個人疾病沒有太大幫助,只有針對高危險族群才會有影響。 所以疫苗打這麼多實在不見得有用,只是讓大家覺得會減少感染,但其實不會。 他說,新冠未來的走向,其實不是流感化而是叫「感冒化」。 https://www.cmmedia.com.tw/home/articles/33604?utm_source=YH&fbclid=IwAR2d1OeBkFjrQ0qtAQ49PlTmDYqnBmdvBzghjUcIwUAiwhLZC_etUSdiUt4
    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請留意!!! 「黴漿菌肺炎」在台灣,中國,美國的稱呼都不同。 台灣 — 肺炎黴漿菌 中國 — 肺炎支原體 美國 — Mycoplasma Pneumonia 首要治療藥物是紅黴素(Erythromycin) 類的抗生素,可是這類藥物的副作用要注意,對12歲以下兒童尤其小心,最嚴重會導致聽力受損。 臨床上現在經常使用「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紅黴素的衍生藥物,這個抗生素是組合式包裝,稱為Z-Pak,一套組合含有6顆250 毫克(mg) 的阿奇霉素,按照說明服用5天,第1天2顆,第2-5天每天一顆,服用一套即可,如需再服用,至少要間隔一星期,由醫師視病況決定。 這個疾病侵襲肺部,主要症狀就是咳嗽,癒後經常還會「酷酷嫂」一段時間。 中國的疾管局有發正式公告,警告「肺炎支原體」開始大流行,美國CDC也發了警告,預估在11月中到月底會開始流行。台灣、香港因為區域的關聯性,也難逃一波疫情。 提醒大家,兒童與60歲以上的高齡人士都要嚴加防範,否則咳起來真的不好受。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新聞稿 發稿單位 疾病管制科 發稿日期 107年4月1日 桃園市確診1名麻疹個案 衛生局立即啟動防疫機制 疾病管制署3月29日公布境外移入之麻疹病例,其中1名接觸者確定感染麻疹,該病例是3月28日發燒,30日因出疹,經採檢確診為麻疹。目前已掌握這名個案接觸者共49人,包括家人、工作接觸者及就醫時相關接觸者等,並將持續監測接觸者的健康至4月21日。 衛生局表示,麻疹傳染力極強,經空氣、飛沫傳播。因個案曾於3月28日晚間6時30分至8時,到桃園市八德區貴族世家用晚餐,呼籲曾於上述時段出入場所的民眾,自主健康管理18天至4月15日,如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症狀),請立即戴上口罩並撥打衛生局防疫專線0800-033-355,由防疫人員協助安排就醫。 衛生局王文彥局長提醒冬末及春季為麻疹好發期,我國鄰近國家(如:印度、印尼、菲律賓、中國大陸、泰國)仍持續有麻疹病例發生。衛生局提醒,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如有年滿1歲幼兒,請儘速至衛生所或預防接種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不確定是否曾感染麻疹的中壯年人,及部分幼年曾接種疫苗,擔心抗體可能隨年齡增長而減少的青年族群,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前,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評估疫苗接種需求。自流行地區返國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症狀,應儘速戴上口罩就醫,於就醫時充份告知醫師旅遊史,才能及時得到適切的診斷及治療。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www.cdc.gov.tw)或撥打衛生局24小時防疫專線0800-033-355洽詢。 新聞資料詢問:陳效君科長 聯絡電話:3340935*2100 新聞媒體聯絡人:黃翠咪簡任技正 聯絡電話:3340935*2200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美國醫藥界自行揭發] [人造大流行病的罪行] 前言: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所屬的[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在<國際外科神經元期刊>(Surgical Neurology International)登載,公佈了醫藥界在大流行及防疫針的大量謊言,描述有關罪行十分詳細,摘述如下: 文章位址: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062939/ 標題:COVID更新:真相是什麼? 2022.4.22 內容概述: 一、官方與醫療系統的控制宣傳: 1.C19大流行是一宗透過官方、醫學委員會、醫療單位、媒體和國際機構的謊言下操弄的傳染病。 2.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從官方高層,一路下來到醫院診療用藥規定,透過非科學方法,採用強制手段來護理及推動防疫針。 3.國家醫療委員會指定電視、報紙、社交媒體為唯一訊息來源,打壓其他首席科學家、諾貝爾獎得主、頂級病毒學家等,阻止真相的發掘。 4.這些醫療組織和聯邦走狗以壓制、逮捕、吊銷醫療執照等方式來管制言論。高品質的研究論文被撤稿、不支持製藥公司的報告被刪除。 5.觀眾每天看的新聞都已經被政府及製藥巨頭精密地控制了,官方消息目的是欺騙大眾。製藥巨頭在2020年的宣傳上花費了 65.6 億美元。 6.事實核查人員、網站、機構,是假訊息製造中心。他們駁斥的每一條疫情訊息,後來都成真了。例如:打針不防疫、打針破壞免疫力、血栓及嚴重後遺症、政府與藥廠的秘密協議、疫情高峰而醫院空曠無人、毒針批次有分毒性高低。 二、醫療的控制導致大量死亡 1.醫院管理高層控制屬下只能使用某些治療方案,規定用藥的指引都是強制性,不論是否有益,或甚至有害。大多數醫生都順從了,毫無抵抗。 2.聯邦醫療法案給予醫院經費,每一個呼吸器患者給醫院39000美元、每一個進加護病房者給醫院12000美元,所以醫院不會阻止輕症患者病情惡化,這是重要的經費來源。 3.大流行病開始時,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CDC)對醫院的治療命令,導致數十萬輕症患者死亡。這些人如果給予早期治療,例如允許醫生使用伊維菌素、羥氯奎寧,他們八成以上都會康復。 4.為了阻止公眾採用特效藥,製藥業和比爾蓋茨/安東尼福奇資助了虛假研究,詆毀伊維菌素、羥氯奎寧的療效,例如故意用超高劑量使病人死亡等。 5.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美國醫療官僚機構聲稱的 800,000 人死亡,其中超過 600,000 人的死亡是故意忽視早期治療,阻止使用安全特效藥。 6.這類行為構成大規模謀殺:死於衛生官僚與醫院共謀之手,遠大於真正死於病毒者。 7.這場大流行遠未達到真正大流行病的標準,它有99.98% 的存活率。 三、防疫毒針的危害 1.防疫針是致命的。它僅僅測試了兩個月,藥廠嚴重欺騙大眾。 2.LNP酯質奈米顆粒搭載的mRNA物質會在48小時內擴散到整個身體,高濃度聚集於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心臟、肝臟、骨髓和脾臟(主要免疫器官)及大腦中。 3.病理學家Ryan Cole報告,打過針的人癌症急遽上升,特別是子宮內膜癌,而原先已經消退的癌症也常再度爆發。其他的傷害:毒素積存於卵巢使女性不孕、毒素積存於骨髓造成白血病。完全缺乏長期危害的研究。 4.防疫針將刺突蛋白插入細胞核內,會抑制DNA修復酶BRCA1和53BP1,減損對細胞DNA的修復。損傷的DNA是致癌的主因。 5.這批防疫針在使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了過去 30 年來所有其他防疫針的總和。 6.懷孕期打這款防疫針導致流產的機率,比其他防疫針加起來高出 50 倍。產出畸形胎兒方面則高出 144 倍。 7.製造商的防疫針批號被分成 20,000 多個批次,有1/200的批次是致命的劑量,致死率高出50倍以上。5%的針數佔了 90%以上的嚴重不良報告。舉例:MODERNA牌子毒性高的批號尾數為20A。 8.官方不希望對通報打針死亡者進行屍檢。而屍檢顯示出呼吸器與瑞德西韋的傷害、暴露血栓、器官損傷(心臟、肺臟、肝臟),這些發現表明,防疫針正在導致身體攻擊自身並造成致命後果。 9.OneAmerica 保險公司的負責人表示,他們的數據表明,18 至 64 歲人群的死亡率在大流行前期間增加了 40%。 這是史無前例的死亡率增長。印第安納州的住院人數比過去五年的任何時候都高,醫院裡充斥著防疫針併發症,人們處於危急狀態。 文章末尾: 這些致命的謊言還在繼續。現在是停止這種瘋狂,並將這些人繩之以法的時候了。
    8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