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年前
屢靠煽動仇恨搏版面的翁達瑞,是一位「自稱」旅美的台籍大學教授,真實身份為陳時奮。

我們可以看到,舉凡批評郭台銘購買BNT疫苗、護航林智堅造假論文,並指柯志恩學術不倫,及新竹棒球場瑕疵球員受傷,稱大眾小題大作的爭議等,皆有他從中作梗的身影。

所以,翁達瑞在今年2月起,已集滿四張刑事告訴狀,包含劉仕傑、柯志恩、余正煌等人都和他對簿公堂。

但翁達瑞究竟是哪裡人,美國人? 中國人?台灣人? 未可得知,但他潑髒水的手法跟共產黨如出一徹,將人鬥垮前先是鬥臭,拿著雞毛當令箭。

然而,翁達瑞還真得跟中國密不可分,2011年至2018年底,他的的中國活動史相當豐富,不僅在「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主辦之下,開授教學案例建議書寫作培訓相關課程,甚至任職廣州暨南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上海復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開、南京、廈門等超過十所學校任教。

值得注意的是,翁達瑞任教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大陸「國防七子」之一,跟解放軍關係密切,被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被列入制裁清單。翁達瑞怎能去這麼多中國重點學校教書?除非他是共產黨刻意培養的人?

翁達瑞在中國事業版圖斐然,連自己的簡歷全部用簡體字。很顯然,他的讀者群是中國大陸的中國人。大家好奇的是,他的心是在臺灣?還是在中國? 如果中共知道他是蔡英文的側翼,還會饒了他嗎?還是他有享有免死金牌,穿梭在兩岸的密使?

但最諷刺的還是,民進黨這次竟拿有共產黨背景的人打選戰⋯⋯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一週大小事》苦苓 #從烏克蘭看台灣 一位烏克蘭籍的朋友曾在台灣就學多年,他最近寫信給我,我覺得頗有觀點,經過他的同意,並稍微潤色之後予以發表: 親愛的朋友,謝謝你寫信來關心烏克蘭的情勢,現在俄羅斯大軍壓境,確實是「山雨欲來風滿樓」,我的同胞們都不希望發生戰爭;但是如果敵人真的入侵,我們也都準備好用生命捍衛自己的國家。 我們的社區已經組織了民間自衛隊,不分男女老少都有人自願參加,正在向政府申請武器,並請退役軍人幫大家做訓練,每個人都下定決心和侵略者決一死戰。 你從台灣看烏克蘭感到憂心忡忡,我從烏克蘭看台灣,反而更為你們感到擔憂。 烏克蘭沒有加入北約,所以北約各國、尤其是美國不能在烏克蘭駐軍,只要俄羅斯的軍隊沒有踏進我們的國土,美軍也不能有什麼動作;但如果俄軍大舉揮兵長驅直入,駐紮在我們邊界國家的3000美軍根本無濟於事;而美國或北約的主力部隊很可能還沒動身,我們的首都基輔就已經淪陷了(雖然我們必將誓死抵抗)! 台灣的處境又何嘗不是如此?美軍一樣不能進入台灣,甚至離你們比我們更遠!最近的港口不是在日本的橫須賀就是在關島,如果中國真的大舉進犯台灣,美國的航空母艦趕來的時候,應該也是「大勢已去」了——何況台灣的人民是否像烏克蘭人一樣,個個都願意上戰場保衛自己的國家,從你上封信提到的民調數字來看,似乎也不怎麼樂觀。我記得學過一句成語叫做「天助自助者」,要是台灣人沒有決心為捍衛國家而犧牲,那麼誰又能幫助你們保護自己呢? 更何況,我們烏克蘭人有強烈的國家意識,即使是平常習慣講俄語的人,也絕不會自認是俄羅斯人。所以俄羅斯現在是我們的鄰國,但如果真的出兵侵略我們,那就絕對是勢不兩立的敵國:對於這一點,全國人民不會有一絲絲的懷疑和動搖! 所以我很不能理解的是:台灣明明從來沒有屬於過中國一天,中國也管不著台灣的任何事情,再加上中國天天叫囂著要攻打台灣,那麼中國百分之百就是台灣勢不兩立的敵國,但為什麼還有一部分台灣人始終認為自己是中國人(這也是你提供的民調數字),甚至還希望和專制獨裁、毫無人權的中國變成同一個國家呢? 烏克蘭曾經被蘇聯強制併吞,被蘇聯共產黨害死了幾千萬人,所以全國人民都非常清楚:只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國家才能保護人民。恕我不禮貌的說:台灣有些人似乎覺得被中國併吞也沒關係,也不想拼上性命來捍衛台灣的主權——這樣看來,你覺得烏克蘭很危險,我卻覺得台灣比我們危險多了! 當然希望這一切只是我的多慮,我雖然在台灣很多年,但是對這一種「台灣中國人」的了解還是遠遠不足,希望有機會能搞清楚。因為老實說:台灣的政治經濟各方面都比烏克蘭好多了,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台灣人不想要有自己的國家?這實在太不可思議了! 希望下次你回信時能解答我這個疑惑,也希望我們兩個國家都能平安的度過危機,上帝保佑。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我父親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他在大學期間讀了很多書,康德、黑格爾、列寧、易卜生、托爾斯泰,他都涉獵過。但他不盲信,他對各種理論有一種『消化力』,他想尋找一條救台灣的道路。」葉光毅說。 * * * * * * * * * * * 台籍共產黨員葉盛吉:以台灣為舞台的時代風雲兒 2017/06/2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台北6月29日電(記者查文曄 章利新)「天真可愛的光毅兒,見了你的照片,我的心中不知怎樣高興。在當天的夜裡我睡不著,我不信,毅兒,大漢(閩南語意指個子高),眼睛、鼻子、嘴都像我嗎?我很興奮。我們雖然沒有見過面,我們雖然生活在兩個世界裡,但是我為了你,已在這不自由的鐵窗里得到了愛和希望……」 這是1950年11月12日,中國共產黨台灣大學醫學院黨支部負責人、年僅27歲的葉盛吉在監獄中寫給剛滿月的兒子葉光毅的信。這一天,距離葉盛吉被槍殺只有17天。這封信當時並未寄出,而是由葉盛吉在走上刑場那天用領帶綁在腰上,留給了收殮遺體的家人。 67年過去,當年襁褓之中的嬰兒如今已是滿頭白髮的老人。儘管歷史的風煙幾番吹過,但父親葉盛吉的形象不僅從未在葉光毅心頭磨損黯淡,反而歷久彌新。父親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又是為了何種信仰而死?為了尋找、還原父親的生平,葉光毅幾乎用了一生的努力。他說,自己永遠為父親自豪。 作為被殖民者的台灣少年 1923年10月,葉盛吉出生於台北。由於母親早逝,他幼年時即過繼給叔父,後定居於祖輩世代居住的台南縣新營鎮。葉家是當地的大家族,葉盛吉祖父修建的「八角樓」至今仍留存於新營鎮鹽水港,往昔繁華可見一斑。 由於繼父在當地製糖公司工作,葉盛吉從小在公司宿舍中生活,在日式環境中長大。1936年,葉盛吉考入負有盛名的台南一中,同批考入的台灣學生只有4人。這是一所面向日本人招生的學校,葉盛吉在此掌握了日語,接受了日本式教育。 但在這一過程中,民族矛盾的陰影一直籠罩著葉盛吉。繼父總是諄諄告誡他,要知道自己作為被殖民者的本分,不惹是非,少說話。「我一條男子漢,為什麼就不能毫無顧忌地干自己要做的事情呢?把自己想的、相信的事情說出來,就會成為自己生存的威脅,因此絕不能說出來,這是從小父母就時常告誡的話。」葉盛吉曾這樣回憶。 作為殖民地的台灣人,葉盛吉也受了日本人的種種侮辱。「日本人嘲笑台灣人愛吃腥膻的豬肉,洗臉時來回在臉上抹……貪財如命,特別小氣,仿佛說這些就是台灣人共有的性格。這種話也不知聽過多少遍,為之悲憤填膺,不知凡幾。」多年以後,葉盛吉在日記中還會為自己遭受的侮辱而氣憤不已。 儘管內心苦悶,葉盛吉仍舊選擇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態度,他甚至幻想著,只要沿著同化的道路走下去,一旦成為日本人,就能與他們成為同一個民族。1941年,他遞交了更改姓名申請,將名字改為「葉山達雄」。 「一方面受著壓迫,明白日本人並不把台灣人視作同類;一方面又想通過同化的道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反映出我父親那一代台灣青年的內心矛盾和認同掙扎,這是十分真實的心路歷程,不必諱言。」葉光毅說,正因為勇於袒露、解剖自己,葉盛吉留下的大量日記和手記,才會擁有感人的力量,成為研究者、讀者珍視的歷史見證。 1941年,葉盛吉以全校第二名的優異成績畢業。但由於台灣學生在本地升讀高中受到極不公平的比例限制,葉盛吉只得赴日報考高中。1943年春,葉盛吉考上了仙台二高理科乙類。這裡畢業的學生,大多能升入帝國大學醫學系。在殖民地台灣,仕途之門是不向台灣人開放的。在葉盛吉腦海中,如果能當上醫生,開業後就可以不必仰仗日本人的鼻息而去過自己的一生。 中華民族意識的覺醒 1944年,日本社會已經從珍珠港事件時的狂熱轉為對戰爭的懷疑和失望,現實讓葉盛吉醒悟過來,漸漸識破右翼分子的虛偽面目。他在日記中寫道:「余將起而戰鬥,破一切欺騙、虛偽、利己主義及帝國主義之侵略!」 1944年8月,葉盛吉和同學們被派到日本宮城縣的軍需工廠做戰時勞動服務。在工廠,身為學生會幹部的葉盛吉一反常態,消極怠工起來。他已經認識到,日本軍國主義者鼓吹的「八紘一宇」,不過是為達到侵略目的而編造的謊言罷了。 1943年, 葉盛吉就讀仙台二高期間,與同學在農村打工 這一時期,葉盛吉開始向台灣同學楊威理學習中文。儘管兩人的發音都不太標準,但能學會自己國家的語言,他們非常興奮,這是重新尋回中華民族身份認同的開始。 兩人還根據雜誌上登載的曲譜學唱中國國歌,葉盛吉也開始閱讀《孫文傳》、《三民主義解說》、林語堂的小說等各種書籍。學了半年,葉盛吉的日記中開始出現用中文書寫的句子,他還準備閱讀《紅樓夢》。 1944年,從中國大陸起飛的轟炸機向日本北九州投下了炸彈。在工廠的一個角落裡,葉盛吉和楊威理談論起這個消息,彼此都興奮不已。他們認為日本就要完了,真想為此舉杯慶祝一番。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葉盛吉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我還進而想到台灣同胞苦鬥50年的歷史,感慨萬端。榮枯盛衰,世間之常。誠此之謂乎!」 投向「紅色祖國」 1946年4月,葉盛吉在時隔五年之後,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鄉台灣。他也從東京帝國大學轉學到台灣大學醫學院就讀。 光復時,台灣同胞為復歸祖國感到由衷的喜悅。但光復後國民黨軍隊的軍紀敗壞,官僚貪污腐敗,工廠停工,社會無序,物價飆漲。為了維持生計,葉盛吉不得不到別的學校兼課,甚至和同學在課後上街擺攤賣襯衣。生活的困頓,時局的惡化,促使葉盛吉和他的朋友們思考、批判台灣的現實。1947年爆發的「二·二八」事件,更震撼了葉盛吉的心靈,堅定了他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決心。 此時,中國共產黨在大陸領導的土地革命、解放戰爭以及城市學生運動正如火如荼開展。從1948年起,國民黨軍隊逐漸土崩瓦解,「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口號得到越來越多台灣青年知識分子的認同。對「白色祖國」深深失望的他們,開始主動擁抱「紅色祖國」,迎接台灣解放的到來。 1948年9月,葉盛吉與胡秀山等5個醫學院的學生,訪問了上海、杭州、南京和蘇州。這是葉盛吉第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 在三個星期的旅行中,葉盛吉看到了貧富差距和階級矛盾,但也看到了中國人民難以估量的力量,他大為震動。「中國社會的深層,正洶湧著一股我們無法一時察知的、深刻的潮流。」他在《內地歸來》中寫道,中國人民確實是充滿了活力的,強大的人民。這活力一旦停止了自我消耗,並且轉向外散發之時,便是我中華民族在世界歷史上大放異彩之日。 去大陸前後,經他在台大的學長劉沼光介紹,葉盛吉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二·二八」事件後,中共台灣工委的黨員人數擴大到900多人。不久,葉盛吉成為台大醫學院支部的負責人。他通過台大學生自治會舉辦的放電影、讀書會、出版刊物等公開活動,開展對學生的工作。 「我父親是經過深思熟慮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他在大學期間讀了很多書,康德、黑格爾、列寧、易卜生、托爾斯泰,他都涉獵過。但他不盲信,他對各種理論有一種『消化力』,他想尋找一條救台灣的道路。」葉光毅說。 1949年3月,葉盛吉與中學同學的妹妹郭淑姿訂婚。葉光毅回憶:「其實看我爸爸的日記,當時局勢逐漸緊張,他知道自己從事的工作時刻有生命危險。他對結婚曾很猶豫,因為這可能連累一個女人的一生。他當時對媽媽說,你雖然嫁了一個醫生,但是婚後不要立刻辭掉銀行的工作。這句話的意思,我媽媽後來才明白。」 堅守信仰 向死而生 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第七艦隊開進台灣海峽。國民黨製造的白色恐怖愈演愈烈,軍警開始在島內大肆搜捕共產黨員。5月29日下午,葉盛吉在屏東被捕,後被解到台北關押。 葉盛吉案只在9月3日開了一次庭,他以「意圖顛覆政府罪」被判死刑。在台灣進行白色恐怖的五六年中,有四五千人遭到殺害,判處徒刑的有八千到一萬人。 10月2日,妻子郭淑姿生了一個男孩。4日,妻妹到監獄送來了紅鴨蛋。葉盛吉一看,就知道生的是兒子。收到嬰兒照片的那天晚上,他高興得一夜未合眼,完全忘記了自己是一個在死亡線上逡巡的人。祖父給孩子起名光毅,寓意「面向光明,毅然前進」。 「父親死時我剛出生,他也沒來得及親眼看看我,這是他畢生的遺憾。他對生也很留戀,但他絕不背叛信仰。他知道自己有了後代,可以少些牽掛,但同案的其他青年還未成家,所以他在審訊時都把罪名攬到自己身上,希望把生的機會留給別人。」葉光毅說。 在獄中,葉盛吉恪守自己的信念。10月23日,他給獄友顏世鴻寫了一封信。「有一件事情要請你牢牢記住。我現在的思想感情,和過去一年多來同你交談時的思想感情,沒有任何變化……我有一事相托,即來日請把我的這思想感情好好地轉告我的家屬,也好好地向我的朋友說明關於我的一切事況的始末。」 1952年11月,葉盛吉骨灰封厝前,葉光毅與父親訣別 11月29日,一個下著霏霏細雨的初冬清晨,在馬場町河灘旁,隨著一陣槍響劃破寂靜的天空,葉盛吉和他的戰友們倒臥在血泊之中。 讓歷史告訴未來 父親離世後,葉光毅遵照遺囑,潛心向學,後成為台南成功大學都市計劃系教授,但他從來沒有忘記尋找父親的歷史。葉盛吉留下了用日文書寫的大量日記與筆記,為了讀懂這些材料,原本打算赴美留學的葉光毅於1975年改為赴日留學,從頭開始學習日語。 幾十年來,他遍訪父親當年的同學、同事,進行了300多人次的訪談。「我父親是真正的共產黨員,為了理想,為了正義,為了全民族的幸福而賭上性命。這是人性光明面的展現,也是他生前就有的覺悟與氣概。」葉光毅說。 在葉光毅心中,父親是台灣的好子弟,中華的好兒女,是以台灣為舞台的中國近代史中當之無愧的「時代風雲兒」。他在從舊中國邁向新中國的轉折關頭,不計成敗,將生死置之度外,為了中華民族邁入新的時代毅然獻出生命。 葉光毅認為,父親作為日據時代的台灣青年,其中華民族意識一開始是膚淺的、自發的,後來通過思考逐漸自覺,這過程是掙扎而曲折的。他是真實而純粹的人,所以擁有感人的力量。這不僅是某一個人生命的故事,背後還有一個民族積弱、落後、被欺凌的不幸,且悲劇至今仍繼續存在於台灣,餘波蕩漾。 「50年代白色恐怖的真相在台灣長期被湮滅,很多人都不知道這段歷史的存在。『台獨』勢力興起後又將這段歷史扭曲,將一些犧牲的共產黨員和左翼人士塗上或濃或淡的『台獨』色彩,這都是對歷史的惡意扭曲,對當事人的二次甚至三次傷害。」葉光毅說,某些勢力如果要推所謂「轉型正義」,就應好好直面這段紅色歷史,而不是踏在先烈們的遺體上來謀取自身的政治利益。 在今年3月舉行的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上,葉光毅作為代表上台發言。為此,他穿上了父親當年在仙台二高的校服,戴上了白線帽,繫上了繡有校徽的領帶,還大聲唱了一段當年的校歌,以表達對父親的深切懷念,並再現當時年輕人雄壯豪邁的氣概。 「當時我還脫稿講了一句話:今天,葉盛吉的孩子用這條領帶把葉盛吉帶到追思會上來,葉盛吉們的靈魂還會再回來!」葉光毅說,這句擲地有聲的話,既是懷念過去,更是面向未來。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這是住在美國的空軍退休人士 侯建宇寫的,他的老爸是前空總少將政戰副主任侯錫林,前常發表文章在空軍及國防部刊物上,是值得尊敬之長者,前年仙逝 我,侯建宇住在San Jose,是東方人較多的城市,相對也比較安全,但是昨天也宣布了宵禁,這一次大概是由於疫情大家已經被關的太久了,星火燎原,以前暴動只是局限在一個地區,這次是烽火連天,遍地開花,其實也說明了一點,美國生活苦悶的人不少,尤其底層的黑人,及一些好吃懶做的白人,及白人至上的白人,這都是美國的毒瘤,很難根治,每一個國家都有他們的病,平時相安無事,但是這個神經很容易就被有心人士煽動,一發不可收拾,尤其在目前這種情況,失業率高,學校停課,生活行動被限制,唉!疫情以前的生活太好了,現在才發現。 凡是去年有出過遠門的都賺到了,如今要撘機去旅遊幾乎沒有人要去,航空業,旅遊業,餐廳老闆都在叫苦連天,我們做小生意的都在唉聲嘆氣,全世界都在亂。 這麼多的華人在美前後住了超過 150年,現在看來是每況愈下,從 1865 年左右被騙到美國幇美國人建鐵路的奴工(豬仔),到後來的次等公民再到現在的四等公民(白人,黑人及拉丁裔分站一等,二等及三等),大家還不檢討反省,天天還認為自己是高級華人,是美國人,寧願當美國人的馬前卒,當美國人的走狗還沾沾自喜! 多年以來以美國人自居的華人現在大部份都有美國國籍, 也可住在白人區, 平常早晚上下班在社區裡碰到左右前後的白人鄰居時,他們絕大部份都會跟你打招呼.... Hi, how are you doing? 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 Good evening.....等等, 其實這都是表面功夫不得不做,因美國法律對種族歧視及膚色歧視是處罰得很重的。但跟你打過招呼後一轉身心裡可能暗罵 fucking Chinaman 或 chinks! 週末你的白人鄰居家裡開 party 時,有幾次找過你參加?他們可能找了黑人鄰居也不找你,他們根本沒把你看作自己人,除非你是重要人物或是他老闆。 這些華人在美國守法的很,穿越馬路守法,開車守法,守秩序排隊也不會大聲喧嘩,對美國人鞠躬彎腰低身下氣,就算有理也屁都不敢放一個。沒事還站在美國人那一邊幫著罵中國人(含臺灣人)。當初臺灣窮,大陸也窮所以你們跑到美國想多讀一點書,過好一點日子,這也不必苛責, 但結果除了極少數真正的優秀份子及超級有錢的人外,華人還是開餐廳,開洗衣店,開計程車,甚至於收垃圾!有許多華人在美國只住中國城,生活在中國城,只會說廣東話,普通話及閩南話,死也死在中國城,到死還是一句英語都不會說,永遠待在社會的最低層。美國人瞧不起你們這些華人,你們挨罵挨打不敢還手,個個自私自利,不但不會聯合起來反抗反而就轉為瞧不起臺灣人,瞧不起大陸人。回到大陸及臺灣時倒是囂張得很,自以為是美國人高人一等,大聲說話要求特殊待遇!看到以中國人或臺灣人身份辦事對你有利時就說你是臺灣人,中國人!對你不利時就趾高氣昂的說你是美國人,還夾雜一些英文單字或講滿口洋涇浜英文,你們還真的是無恥的假洋鬼子!想當白人那可是更別想了,下輩子投胎時找對人家! 我認為自有人類以來就有種族歧視。黑人,猶太人,華人及其他人種,不同族群,不同州,不同省份及不同城市的人相互歧視都其來有自,但我只在乎為何一個存在數千年的中國有唐,宋,元,明,清初的盛世,也是全世界最強盛的國家反而在近兩百年來受到外國人尤其是白人的歧視,欺負及侮辱華人這件事。中國盛世如唐等朝代時,中國人也瞧不起外國人,稱他們為 ” 番 ” 。但中國人並未予取予求侮辱他們,只要叫中國為老大哥,每年來朝貢一次即可和平相處(其實朝貢對中國來說是賠本生意,比如說某番邦進貢了一萬兩銀子的禮物,中國皇帝可能會回贈兩倍到 10 倍的回禮)。中國從未殖民過任何國家或地區,從未要求別國改變文化,改變語言或改變姓名等等。 滿清後期貪污腐敗,對外國的侵略屢戰屢敗,割地賠款,民不聊生造成許多人遠渡海外謀生。臺灣 5, 60年前較窮又怕共產黨打來臺灣故有一些有錢有勢的人就移民海外(以去美國為主),臺美在 1978 年 12 月 16 日年斷交後也有不少臺灣人移民美國加上大陸開放後也有許多大陸人移民至美國。這近兩百年來華人在海外尤其是在美國受到極大歧視及侮辱,而他們也做不了什麼事,只能乖乖當次等,三等或四等公民, 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一來是大部份的華人就如前面所說的都太自私,貪生怕死且不團結,連非裔美國人(以前的黒奴)都騎到華人頭上來也忍了,再來最重要的是因為沒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做靠山,只好彎腰曲膝,任人宰割。在中國盛世時這些外國番人含白人在內是要向中國皇帝及大官磕頭下跪的。 美國人為何近百年來這麼囂張,可以在全世界橫行霸道?其實就是有一個經濟強大,武力世界第一的祖國撐腰做靠山!美國立國 244 年,除了內戰-南北戰爭外,在世界各地發動及参與了 220 多次戰爭,文化侵略,經濟掠奪及干涉別國內政及培植反對勢力等。至今日仍還有 14 場戰爭是美國發起或參與的。二次大戰後全世界任何國家發生的內戰,政變,政府倒臺,對歭,分裂及換領導人等(例如東/西德,中國/臺灣,南/北韓,南/北越,埃及,伊拉克,敘利亞,伊朗,古巴及委內瑞拉及歐盟........等,族繁不及備載)幾乎沒有一件不是美國人在後面明的也好, 暗的也好所搞出來的。 二戰後美國人堅持當老大及當霸主而變成了霸權而無法忍受任何一個國家,地區或團體超越美國,若有就全力聯合美國的馬前卒將他搞爛,搞倒!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一個皇帝,一個政權或一個國家可以永遠強盛,久了總會有變化,這就像中國人所說的 “ 富不過三代 ” 或 “ 風水輪流轉 ” 一樣。日不落國的英國早就向強盛說拜拜了,當年橫掃歐洲的德國不也被打敗兩次屈居下風當起美國的馬前卒嗎?日本二戰時侵略及搜刮中國及東南亞各國,並試圖建立由日本領導的所謂 “大東亞共榮圈 ”, 最後也是被打敗而無條件投降造成日本多年民不聊生,據說在美軍佔領期間美國大兵用一包美國香煙就可換取一位日本女生陪宿一夜。美軍佔領期間與日本女人生了許多姓 U.S.G.I 的雜種孩子,據說這些雜種孩子在後來也由日本政府出錢把他們送去了巴西。1971年1美元可兌360日圓隨後浮動升至1美元兌250-300日圓. 在 35 年前的1985年9月22日美國帶頭聯合英國, 法國及西德逼日本簽下廣場協議把日圓從1美元兌250日圓強升到1美元兌 200 日圓, 後來慢慢一路升至 150 日圓, 120 日圓, 最高曾在 2011 年 10 月升至 1 美元只能兌 72 日圓, 徹底打垮日本金融及外銷直到今日仍未恢復元氣, 但今天日本還是受到美國控制繼續當美國的馬前卒,不知有沒有翻身的一天。 這三十年來中國韜光養晦,忍辱負重,不斷的自我進步而有了這兩年來所謂的 ” 中國崛起 ” 。中國的崛起是無法可擋的事實而且會愈來愈快,愈來愈強!過去包括美國在內的所謂列強應該儘快的,好好的跟中國坐下來公平,合理及對等的談出一個雙贏的方法,而不要像美國一樣沉醉於過去的強大,雖已是強孥之末但還是窮兵黷武到處挑釁及興風作浪!中國崛起後就把目標對準中國而全力圍堵,例如無所不用其極的阻擋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也不斷的造謠惹事力勸一帶一路週邊的國家及地區不要加入由中國倡議及領頭的一帶一路計劃,這兩年來也悪劣的想把中國的中興及華為兩家在電話及通訊上領先美國的公司搞垮。 這幾個月來的新冠肺炎,川普為了不影響他的連任夢就聯合他的國務卿及一些無恥政客拚命甩鍋中國轉移焦點,但 5 月初起這些謊言又被川普的抗疫主帥佛奇,其他美國重要醫界人仕, CNN, MSNBC,法國和日本媒體及澳洲總理打臉,拆穿了他們的满口謊言! 中國的崛起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且花了 30年才達到的!我非常希望所有海內外的華人都要支持中國的崛起更要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協助中國繼續崛起及強大 !中國可望在 10 年內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也可望在 20 年內超越美國成為為世界第一大軍事強國,我認為從現在起若中國能繼續維持強大 50 年,則所有白人尤其是美國人打骨子裡生下來就有的對華人的岐視,侮辱甚至於仇視的現象就會完全被消滅!中國人就可以在全世界再度抬頭挺胸大步走了!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這個中國最會玩的奇才!他用語言騙過了全世界! 作為一名中國人,會講33種漢語方言,以及英、法、德、日、俄、西班牙、拉丁、古希臘等多國語言。 他曾先後任教於: 康乃爾大學、哈佛大學、夏威夷大學、耶魯大學、密执安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美國各大名校; 回到清華後的他,又教授:數學、物理、 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中國現代方言、中國樂譜樂調、 西洋音樂欣賞、心理學等課程。 他是數學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 哲學家、語言學家、音樂家......也是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 他是中國百年,都難再遇的最會玩的奇才,他用語言騙過了全世界,他就是趙元任 1892年11月3日,趙元任在天津出生了,剛一落地,還沒來得及哭上幾聲,他就差點被當做女孩紮了耳朵眼兒,原來他的父母在他出生前請了算命的,算命的說肯定生的是個女孩,於是他的父母提前備好了針,就等着他出生。 他的母親擅長詩詞及崑曲,他的父親中過舉人,擅長吹笛,被稱為 “晚清公子”。 書香門第出才子, 他從小就“異於常人”,對各種社會和自然現象充滿好奇, 喜歡觀察、比較、琢磨背後的規律,還愛跟保姆、親戚、同學學各種方言,曾經他祖父從常州請來,一位姓陸的先生教他唸書,用的是地道的常州音。於是他學會了用常州方言背誦四書五經。 他的聽覺特別靈敏,能在短時間內,就學會一種方言,此後終生不忘。 9歲時,他的祖父病逝,他隨着全家回到了老家常州青果巷, 在家塾二中讀書。 他又從大姨媽那兒學會了常熟話,從伯母那裡學會了福州話。 一般人語言能力最厲害的時候,就是幼兒時期,學什麼都快, 一旦年齡增長就沒那麼容易了。 但是他的語言能力, 從小到大都一直處於巔峰無敵的狀態。 1907年,15歲的他已會講8種方言,那時他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學堂預科班,當時全校270名學生中, 只有3個是地道的南京人,他又從這3位同學那兒,學會了地道的南京話。 有一次,他和同學們在同一桌就餐,這些同學來自五湖四海, 一頓飯下來,他就用八種方言,跟同學們挨個兒交流! 那時的他就把學習當做趣味,因而產生了純粹的求知慾。上學對他來說,不是一件“苦差事”,反而是一項令人身心愉悅的探索之旅。 用他的話說:“最緊要好玩。 那時3年預科還沒讀完,他就報考了清華的留學官費生,考試前還自修了拉丁文。1910年7月21日, 他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留美考試。這次考試一共錄取了70名學生,他名列第二,比同批考取的胡適、竺可楨等人,都要靠前許多(胡適第55名) 自然地,他就和胡適等人,一同坐船奔赴去了美國,從此,他和胡適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到了美國後,進入了康奈爾大學。可是究競選擇什麼專業讓他很頭疼。老師瞭解到他語言天賦極高,推薦他選擇語言專業。 而他卻選擇主修了數學,還選修了物理學、哲學、邏輯學、音樂…… 完全和語言不沾邊。 作為一個中國留學生,他在該校的數學成績,獲得過兩個100分,一個98分, 保持了多年來,康奈爾大學平均成績的最高紀錄。 1914年,他順理成章獲得了數學學士學位。到了大學四年級,教授告知他,他同時具備申請數學, 和哲學研究生獎學金的水平,結果從數學系畢業的他,又改行成為了康奈爾大學哲學系的研究生。 他能在文理兩科之間隨便轉換,最終玩成了大師! 胡適對他極為欣賞: “每與人平(評)論留美人物,輒常推常州趙君元任為第一。” 而趙元任和胡適共同的朋友,韋蓮司則說:“趙元任無論在任何困境,都不會令人覺得他可憐,因為他能隨時以嬉戲的心態,從中獲得樂趣。” 留學期間的他還和周仁、秉志等人,在美國康乃爾大學創辦了科學社(後改名為中國科學社) 他們認為祖國之所以孱弱,莫過於科學不發達,並出版《科學》月刊,旨在“提倡科學,宣揚實業, 審定名詞,傳播知識” 後來他們以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 及其科學雜誌為模版,創辦了中國的《科學》雜誌。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在1915年,還給他們的科學社,發來了親筆簽名的祝賀信。 23歲時,他又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哲學、選修語言學和音樂。 1918年,又獲得了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用圓規畫出哲學思想的半徑,用數學公式算出吉他的音準,用各國語言學習相對論。這就是他當時的生活寫照,同學們知道後,只能佩服不已! 他真是無所不能,以至於他完成學業後, 康奈爾大學給他這位哲學博士,提供的教職竟是“物理學講師”! 雖然他什麼都玩,但是唯一沒玩過的,就是愛情。 1920年,他決意回國,目的之一就是要回老家退婚。 14歲那年,他大姑婆告訴他,他就要和一個姓陳的女孩訂婚了,他很傷心,不願意婚姻就這樣被安排。 這一次回國,他終於退了這門婚事,拒絶的理由是“女方大兩歲”。而不久後,他就去追求比他大三歲、性格迥異的楊步偉了…… 這段婚姻可謂相當傳奇! 楊步偉出生於南京望族,祖父是鼎鼎大名的,中國佛教協會創始人楊仁山,而她是首位留日的醫學女博士。正如她不凡的名字一樣,趙元任被她的“大丈夫”氣質所折服,他認定楊步偉就是意中人兒。 “我脾氣躁,我跟人反就反,跟人硬就硬,你要跟我橫,我比你更橫;你講理,我就比你更講理。” 這句可以做QQ簽名的話,就是出自她口,這樣的宣言,在當時可是相當地驚世駭俗啊! 同年,趙元任開始在清華工作,教授物理、數學和心理學課程。 適逢美國教育家杜威,和英國哲學家羅素來華巡迴演講,他擔任羅素及其女友竇拉•勃拉克的翻譯, 間或也為約翰•杜威翻譯。 羅素的演講比杜威的難得多,內容涉及高等數學、邏輯學、哲學和教育,相當廣泛,多少精通英語的才子,都無法勝任這樣的翻譯工作。 而他卻遊刃有餘, 甚至連羅素的笑話, 都能翻譯得不走樣。 而且每到一個地方, 他甚至都能用當地的方言來翻譯。 在杭州演講時,他便以杭州方言來翻譯; 去長沙的途中,向湖南人學會了長沙話, 等到了長沙,就已經能用當地話翻譯了。 演講結束後,還有長沙人跑去找他攀老鄉。 他給羅素做翻譯時,總拉上楊步偉。 一天,他約她一起吃飯,一見到楊步偉,就兩眼放愛心,把工作的事情忘到了火星上。猛然間一回神,不對勁,還有正事要做!便飛快地趕回了課堂。 這時的羅素一人在台上呆看著,沒法開口,惹得全體哄堂大笑,看到趙元任竟然拉著,一個女子回到教室裡。 羅素自然明白為什麼他會遲到。 只好低聲跟他抱怨:“壞人,壞人!” 為羅素當翻譯任務繁重,他乾脆就與羅素一起住。 結果,演講途中羅素忽然病倒了,需要靜養,他也就忙中偷閒,翻譯童話《阿麗絲漫遊奇境記》,一不小心就成了一部經典。在全國產生了深遠影響,當時的中國女孩們,都搶着用“阿麗絲”做英文名。 一邊當教授,一邊當羅素的翻譯,還要談戀愛,靈感來了再創作幾首小曲,竟然還能翻譯出一部經典, 真不知道他哪來的這麼多時間。 1921年6月1日,他和楊步偉步入婚姻殿堂。他們的婚禮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一起到公園照相,再向親友發一份結婚通知書聲明概不收禮。再電請胡適和朱征到新家吃飯。胡、朱到後,完全不明就裡, 知道他們就是那天結的婚。晚飯後,趙元任拿出一張,自己寫的結婚證書,請兩位做證人簽字,這就算正式完婚了。 吃完飯後,胡適一出門,就把這個消息傳給了《晨報》。 這一新式婚禮,在當時也是轟動一時。 趙元任碰到楊步偉,可謂是兩個高級玩家湊在了一起,整個世界在他們眼裡都是場遊戲。 兩人新婚後,趙元任要去美國,在哈佛哲學系做講師,開設哲學和中國語言兩門課程。 他們乘船去美國的途中,十分無聊,便決定下圍棋解悶。 因船上沒有棋子,他們就向船伕要了兩袋,早晨吃的炒米和炒麥子,可以分黑白二色,當棋子用。 看來天性好玩之人,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找得到樂趣。 而一個嘻嘻哈哈的爹、一個大大咧咧的媽,他們一共生了四個女兒。 並且四個女兒全部名校畢業,成了教授: 大女兒趙如蘭,拉德克利夫學院中國音樂博士,哈佛大學第一位華裔女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 二女兒趙新那,畢業於哈佛大學化學系, 後成為長沙中南礦冶學院教授; 三女兒趙來思,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數學研究所,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出版過包括兒童讀物在內的23本書; 四女兒趙小中,畢業於康奈爾大學,主修物理,後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而三個女婿也是教授(四女離異): 大女婿卞學鐄是麻省理工的終身教授,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 二女婿黃培雲是中南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三女婿波岡維作是華盛頓大學教授。 趙元任自己在玩中學成了大家,教育孩子自然也嘻嘻哈哈,他經常和女兒們打鬧玩耍,還會根據遊戲場景隨口編歌、譜曲,邊唱邊鬧。他為女兒們寫了很多歌,一有機會就聚在一起,組成一個家庭合唱團,分聲部地練習演唱他的音樂作品。 除了音樂,他還每晚都給女兒讀英文小說,一天一段。 對此,朋友韋蓮司總結說:“說到孩子,我總覺得世間,最忽略的資源就是嬉戲, 要能夠在社會上撐得住,沒有比嬉戲更重要了。不是指聲色犬馬,或神經兮兮的尋樂,而是真正輕鬆忘我地,讓想像力奔馳,表現自己另外的一面。”快樂父母勝於模範父母,你是誰你的孩子就是誰。 所以,趙家“一門四鳳”絶不是偶然, 而是教育的成果。 而他雖是大學問家,卻和他的好朋友胡適一樣,都是出了名地怕老婆。 他不否認自己懼內, 往往以幽默的語言回答道:“與其說怕,不如說愛;愛有多深,怕有多深。” 有一次胡適直接問楊步偉,平時在家裡誰說了算?她很謙虛地說:“我在小家庭裡有權,可是大事情還是讓我丈夫決定。” 但馬上又補充了一句:不過大事情很少就是了。” 最後一句才是重點啊! 在美國待了四年後, 趙元任還是最終決定回清華,要幫助祖國去培養優秀人才。 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曹雲祥,看到他的簡歷後,二話不說,就給他安排了:數學、物理學、中國音韻學、普通語言學、中國現代方言、中國樂譜樂調和西洋音樂欣賞等課程。 光聽到這些課程名, 很多人一定已經頭疼到不行了,而他卻能隨時切換大腦模式。 他與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一起被稱為清華“四大導師”。 後來他四處亂跑:當了夏威夷大學客座教授、耶魯大學訪問教授、還編了《漢英大辭典》、被選為美國語言學會會長、又去密执安大學當了語言學教授。 55歲的時候,終於跑不動了,就一直留在加大伯克利分校當語言學教授。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 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終身事業, 他說:“索性做一個語言學家比任何其他都好”。 他很早就彰顯過許多過人的絶活。 他的絶活之一, 就是表演口技“全國旅行”: 從北京沿京漢路南下,經河北到山西、陝西、出潼關,從河南入兩湖、四川、雲貴,再由兩廣繞江西、福建,到江蘇、浙江、安徽,由山東過渤海灣入東三省, 最後入山海關返京。 這趟“旅行”遍及大半個中國,每到一地,他便用當地方言土語,介紹當地名勝和土貨特產。一口氣能說上近一小時, 聽者無不捧腹不止。 他最“好玩兒”的演講之一,就是把英文完全倒着發音朗讀,並錄下音來,等到把這段錄音再倒過來放時,聽眾聽到的是純正的英語發音,這足以讓人目瞪口呆。 他一生中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全世界的人都認為他是自己的老鄉。 二戰後,他到法國參加會議。在巴黎車站,他對行李員講巴黎土語,對方聽了, 以為他是土生土長的巴黎人,於是感嘆:“你回來了啊,現在可不如從前了,巴黎窮了。” 後來,他到德國柏林,用帶柏林口音的德語和當地人聊天。 鄰居一位老人對他說:“上帝保佑,你躲過了這場災難, 平平安安地回來了。” 雖然他選擇了自己的終身事業,但是也沒有放棄其他的愛好,比如說:音樂。他精通多種樂器,畢生與鋼琴為伴。一生創作過百餘件音樂作品, 包括聲樂和器樂。 而作為中國現代音樂學的先驅,他留下了許多流傳至今的歌曲。 1926年創作的《教我如何不想他》,已成為中國近現代音樂寶庫中,一首經典的藝術歌曲。 他也是近現代身體力行、系統研究中國傳統吟誦第一人, 對中國傳統吟誦文化的保存,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著名音樂家蕭友梅盛讚他:“替我國音樂界開了一個新的紀元”,並說:“趙先生的這本歌集出世之後,教我們不能不稱呼他‘中國的舒伯特’。” 他常隨手取身邊的小東西作樂器。一次,趙家宴客,飯罷,他拿起一根筷子,敲擊盤子和碗,分別敲出do、re、mi、fa、so…的音來,可敲來敲去,就是差一個音敲不出,後來抬頭看見玻璃燈罩,靈機一動,取下來敲了一下,正好補上了這個缺的音,大家全樂了。 以後每逢家宴,他就給大家表演這一手。 1945年,抗戰勝利, 身在美國的趙元任一家,從廣播中聽到日本投降、 二戰結束的消息,欣喜若狂,他們開始做回國的準備。 但是,1946年夏,時任教育部長的朱家驊,發電報催趙元任從美國回國,出任南京中央大學校長。 這個請求把趙元任給嚇着了,趙元任回覆五個字:“幹不了。謝謝!” 不僅南京中央大學, 清華大學等名校在這期間,都先後找他當校長。 他一再推辭無效,便不敢回國了。 他說:“我生平最怕做行政的事! 他是個純粹的學者, 安身立命之所是學問,而不是官職。 他深知自己的性格不適合當校長,也害怕繁雜的行政事。 愛玩的趙元任夫婦,不願意被官職束縛, 也不喜歡長居一地 , 不光做好學問,遊山玩水,賞星看月,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光黃山,他們就去了好幾次,歐美大陸,也漫遊了四次。楊步偉八十歲的時候,夫妻倆還駕車去歐洲遊玩呢。 在漫長的教學生涯中,趙元任教過物理學、數學、哲學、中國音樂史、中國語言、漢語語法、理論語言學、邏輯學等課程。幾乎沒有人能像他那樣,把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這兩種文化融合得如此嫻熟。僅僅給他冠以數學家、語言學家、翻譯家、哲學家、邏輯學家、音樂家等頭銜,都不足以涵蓋他的成就。 人們只能說,他是一個“文藝復興式的智者”。 語言學家王力評價他:“趙元任可以稱為中國第一代語言學家,我學語言學是跟他學的,我後來到法國去,也是受他的影響。” 美國語言學界流傳着這樣一句話:“趙先生永遠不會錯”。 語言學家陳原說: “趙元任,趙元任, 在我青少年時代, 到處都是趙元任的影子。 1981年,楊步偉先他而去,趙元任悲痛萬分。摯愛已去,他對人間便再無眷戀,次年2月24日,趙元任就追隨夫人楊步偉,也離開了人世間,飛往天國尋日思夜想的她去了,天生快活之人,就連離去也是瀟灑俐落,而這一天,竟是二十年前胡適辭世的日子。 趙元任一生會講33種方言,會說英、法、德、日、俄、西班牙語等多種外語。 他自己說:“在應用文方面,英文、德文、法文沒有問題。 至於一般用法,則日本、古希臘、拉丁、俄羅斯等文字,都不成問題。” 他曾告訴女兒,自己研究語言學,是為了“好玩兒”。 好玩兒,僅僅三個字,背後卻藏着說不完的深意。 專注喜歡的東西,並且能不斷為之探索的人就是強者。有興趣沒才能的堅持是孤擲痴迷,有興趣有才能的堅持是天賜使命。 而趙元任就是後者, 他窮極一生,快活地做着自己喜歡的事, 活得無牽無掛,不悔不恨,最終因“好玩兒”三個字,顛覆了整個世界。
    8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落花生的女兒 》 ---梁淑珍 撰文 「不相信愛情,不談戀愛,結婚三十多年不生孩子,做一對合作夫妻。我生活在動盪的歲月,被時代的浪潮從高山捲入海底:國家幹部變成了鐵窗女囚,名家才女嫁給了目不識丁的老農,其間的艱辛曲折、酸甜苦辣,稱得上傳奇⋯。」 這是許燕吉女士在回憶錄《我是落花生的女兒》一書中的一段話,直白地總結了自己可泣的人生,她以近百年的人生體驗, 告訴你一個真實得近乎殘酷的 20 世紀中國史。同時也讓讀者窺視了中國共產黨文革時代 至暗的時刻,而許燕吉就是那個激盪時代的縮影。 許燕吉祖父~許南英中過舉人,派至台灣當官,父親~許地山生於台灣台南。甲午戰爭台灣割讓給日本後,許地山隨家人遷回福建龍溪落籍。 1917 年考入燕京大學,五四運動時辦 「新社會」刊物。畢業後先至英國牛津大學獲碩士學位,回國途中短期逗留印度,研究梵 文及佛學。 後至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宗敎史。1927 年起任教於燕京大學,並在北京和 清華大學授課。 許地山一生創作,以閩、台、粤和東南亞、印度為背景。他有一篇很出名的散文~《落花生》,文章作者筆名也是「落花生」,入選了小學國語課本。 這篇《落花生》文章圍繞「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論花生 」而寫,是一幅令人神往、充滿著溫馨的闔家歡樂圖;這裏有母親的慈愛、嚴父的期盼、兄姊弟的手足之情,真實記錄了作者小時候的一次家庭活動。這篇文章陪伴了台海兩岸幾代人的成長: 《落花生》許地山 著 我們家的後院有半畝空地,母親説:「讓它荒著怪可惜的,你們那麼愛吃花生,就開闢出來種花生 吧!」我們姐弟幾個都很高興,買種,翻地,播種,澆水,施肥,没過幾個月,居然收穫了。 母親説:「今晚我們過一個收穫節,請你們父親也來嘗嘗我們的落花生,好不好?」 母親把花生做成了好幾樣食品,還吩咐就在後園的茅草亭過這個節。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親也來了,實在很難得。 父親説:「你們愛吃花生麼?」我們爭著回答:「愛!」「誰能把花生的好處説出來?」姊姊説:「花生的 味兒美。」哥哥説:「花生可以榨油。」我説:「花生的價錢便宜,誰都可以買來吃,都喜歡吃。這 就是它的好處。」 父親説:「花生的好處很多,有一樣最可貴:它的果實埋在地裏,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把鮮紅嫩綠的果實高高地掛在枝頭上,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你們看它矮矮地長在地上,等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來它有沒有果實?必須挖起來才知道。」 我們都説:「是。」母親也點點頭。父親接下去説:「所以你們要像花生一樣,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 用。」我説:「那麼,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父親説:「對,這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我們談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親的話卻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文章主旨由「我」領悟出: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偉大、體面的人。花生深埋在土中,以 自己的「犠牲」而使自己有用。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圖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提醒我們看到樹上漂亮的果實,也要看看下面那些不甚好看的根。 許燕吉曾有過幸福快樂的童年。1933 年生於北京故取名「燕」,「吉」沖晦氣也。 1935 年,許地山受胡適推薦,出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是著名才女張愛玲的恩師。那時候許燕吉三歲, 一家人在香港,生活很優渥,住在一幢兩層小樓上,一樓租給英國人做生意,家裏有一部轎車,父親不會開車,車子都是母親開的。這樣的生活在一個戰亂的時代,雖然美好,但也難以持久。 1941 年,許地山因心臟病不幸猝死。在香港大學為他舉行的葬禮,宋慶齢第一個送來了花圈,那時許燕吉才八歲。 接著而來災禍不斷,日本人佔據了香港。母親帶著一家人逃亡, 一路輾轉廣西、貴州、四川,最後才逃至南京。許燕吉在父親生前好友的幇助下,進入南京明德女中就讀,哥哥周仲苓就讀弘光中學。哥哥姓周,是從母姓,因外公家無男丁。 1950 年代初,許燕吉考上了北京農業大學畜牧系。上大二那年,和同學吳富融談上了戀愛。經過黨組織同意後,兩人於 1955 年畢業後結婚,許燕吉也順利地分配到了工作。這對許 燕吉來説,是個好的開端;書讀完了,人也嫁了,工作也有了。 不幸,1958 年,共產黨在全中國如雪崩似的,展開了反右運動,許燕吉被打為右派,開除公職。 那時許多人都莫名其妙地被扯上了右派的關係,尤其像許燕吉這種「多嘴」的人,她心直口快是出於父親的性格。「我父親如果活到現在,也肯定沒好日子過。⋯要麽,他閉嘴;要麼,蹲監獄!」 許燕吉被逮捕時,她已懷有身孕。肚子裏的孩子還未出生,就胎死腹中,得知是一個女孩,許燕吉想看一眼,但醫生勸她別看,以免留下陰影。「假如當時知道:她是我唯一的孩子,無 論如何,我都要看看她的。」因為此後她這一生,再也沒生下過孩子了。 同年,許燕吉被判有期 6 年,管制 5 年。入獄後兩個月,許燕吉收到一張夫婿吳富融的訴狀紙,訴吿目的是離婚。短短一年,經歷入獄,孩子夭折,丈夫提出離婚,彷彿人生所有的苦難,都一次劈頭蓋臉向許燕吉砸來,毫無準備,就跌入了萬丈深淵。 第二天,許燕吉一字一淚寫了一封長信給吳富融,求他念惜夫妻三年來感情融洽,不要跟她離婚,倘若他日出獄,她會用一生來報答他。 人生到了最艱難的時候,怎樣都是求人。「我就像個無助的溺水者,救助爛泥塘邊的一棵小草,想挽回還有溫度的愛情,想留住和社會 的聯繫⋯」判決下來,離婚核准。 60 年初,大飢荒吞噬了整個中國大陸,赤地千里,餓殍遍野。許燕吉曾對著一塊發黑有毒的紅薯,瞪了五分鐘,難以下口,後來還是吃了。 在獄中,許燕吉與妓女做朋友,她也認為 殺人犯不是那麼壞。 1969 結束了長達 11 年的監獄生涯,接著中蘇「珍寶島」事件爆發,全國進入戰備狀態。許燕吉被疏散到河北一個貧困的小山村裏。她拼命幹著又苦又累的農活,卻依然無法果腹。 她實在撐不下去了,決定千里尋兄,投奔了 17 年未見的哥哥。周仲苓在陝西眉縣馬場工作, 同樣被管制,已經 40 多歲了,仍是獨身。自顧不暇,想幫妹妹卻有心無力。為了討口飯吃,許燕吉最後聽從哥哥的建議~「嫁人」,因為那是唯一的活路! 村裡聽説有個外地姑娘要嫁人,村裏的光棍都跑來相親,後來知道背景有問題,全都嚇跑了。只剩下個大許燕吉十歲,目不識丁,叫魏兆慶的農夫,家裡還有一個九歲的兒子。 婚前,兩人有段談判對話: 「我成分不好,嫁到你家,你兒子將來參軍招工都有麻煩,希望你慎重考慮⋯」 「參軍招工不重要,我就這麼一個兒子,我還指望他留在身邊養老呢!」 「我不會做飯,不會針缐活,你可不要嫌棄。」 「不要緊,你只要照顧好兒子就行!」 「你蹲著吃飯,我得坐著吃飯,你可別叫我跟你一樣蹲著吃。」 許燕吉出嫁前,哥哥周仲苓極其煎熬;他無法想像妹妹一個讀過大學的知識份子,要嫁給一個目不識丁的老農。「生活在我們那個年代的人,説不清有多少人身不由己。人生被歷史的巨刃割得七零八落,如同摔碎在地上的泥娃娃,黏都黏不起來。」 向來不喜歡哭泣的許燕吉,承認在嫁魏兆慶前夕,她流下了眼淚!也許在許燕吉心中,她要吶喊:「為什麼時光不能停留在那一天,爸爸不要走!我也永遠不要長大⋯。」 就這樣子,在魏兆慶旱煙袋的烤味中,許燕吉成了黃土高原上道道地地的農婦,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許燕吉形容她的人生命運如「擰麻花」;「本來兩條平順的麵粉條卻被扭曲 放下油鍋,我看見的處處都是悲劇,所感的事事都是痛苦,可是我不呻吟,因為這就是命運!」 魏兆慶有什麼好吃的總是留給她,許燕吉又把好吃的悄悄地塞給了孩子,後來孩子也願意喊她「媽媽」。1978 年,兒子魏忠科剛上高中,老師批改他的作業時,發現他的英語底子不簡單,一問之下,知道是媽媽敎的。老師意識到農村不可能會有懂英語的農婦,若有的話,肯定是知識份子。於是申報上級,1979 年,許燕吉在嫁給魏老八年後被平反。 1981 還職南京,許燕吉身份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留在鄉下的丈夫成了親朋好友討論的對象。大家催促她趕緊結束這場荒謬的婚姻。「給他一筆錢,離了吧!」幾個月後 ,許燕吉回陝西,村子裏的人以為她回來辦離婚。沒想到她卻拉著魏老頭來到了南京,辦了 戶口。 一個是名人,忙著接客;一個則喜歡蹲在馬路邊,抽著旱烟,看著汽車跑來跑去。許燕吉認為:我們文化水平有高低,而人格標準是一致的。我當初被踹了一腳,現在我不能傷他的心啊!兒子魏忠科大學畢業,成家之後,也到南京媽媽處落籍。許燕吉説:我的家庭是我努力經營,爭取來的。 許燕吉幫魏老找了個傳達室的工作,一個星期不到,因為不識字,無法幹下去,只好回家裏蹲。許燕吉也不在意,後來又幫他在農科會,找到一份養羊的工作,魏兆慶養了一百多隻肥羊,有多開心就不提了! 這對真情風雨三十多年的老夫妻,晚年時,你為我打水,我為你穿衣,平淡中流露著關愛。 2004 年,許燕吉的大學同學召集畢業 50 周年同學會。為了避免前夫吳富融怕見她的尷尬場面,她還特意打電話給吳富融:「有聚會你就來,不要躲著我,別人還以為我給你壓力。」吳富融出席了同學會,贈送同學們自己出版的詩集,也給許燕吉送了一本,扉頁上寫著:「許燕吉老同學指正」許燕吉當場在紙上,回了一首小詩: 五十流年似水, 萬千恩怨已灰。 萍聚何需多諱, 鳥散音影無回。 2006 年,魏兆慶過世,許燕吉開始拿起筆來,細敍滄桑,記數流年;寫下了《我是落花生的女兒》,這是一本沒有「王公將相」,也沒有「英雄美人」,更沒有「春秋大義」的書;卻是一 本令人唏噓不已,刻骨銘心的回憶録。是大時代中小人物的飄零史;為一個民族百年史提供了無可替代的注腳。 許燕吉曾説:「父親養育我只有八年,而他給我的精神財富,讓我享用終身。」許燕吉 81 歲生日那天,平靜安祥地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遵照她的意願,後事從簡,遺體捐贈醫學。她用自己最後的一份力量,再次堅守父親的教導,發輝「落花生」精神:要做個有用的人。 文革時,紅衛兵迫害善良,摧殘人性,誅殺千萬,造成許燕吉坎坎坷坷的一生。可貴的是:她並沒有把她經歷的痛苦,變成摧殘自己的枷鎖;反而把她一生的苦楚,變成了一種「財富」;勇敢地向世人宣告:共產黨的階級鬥爭不可以在中國社會再次發生! 謹藉此文,我們向許燕吉女士,致上最高的敬意!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紐約時報》上的這篇文章掀起一場圍繞中國的大辯論 “中國不是我們的問題,我們自己才是問題。” “中國不再尊重美國,他們有理由這樣做”,知名記者和專欄作家湯瑪斯•弗裡德曼最近為《紐約時報》撰寫的這篇文章掀起一場大辯論,時報在留言區放出的評論數多達2018條。中國特別是“中國VS美國”的話題在美國輿論場中一直很熱。在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下,這場大辯論,或許也是變化的一個注腳。 犀利的“自我剖析” 弗裡德曼經常為《紐約時報》供稿,但似乎很少會像這篇評論在網路上引發如此大的關注。 先來看看文章寫了啥,讀完之後可能會震驚于作者的“自我剖析”。 作者首先借用喜劇演員比爾•馬厄的一句吐槽概括出美中兩國的鮮明對比:“中國仍然可以搞定大事。美國則不然。” 具體而言,中國領導者專注于真實的成功指標,他們非常注重業績——尤其是圍繞就業、住房和空氣品質。相比之下,美國政客的“執政已經成為體育競技、娛樂或僅僅是無腦的部落戰爭。難怪中國領導人視我們為一個衰落的帝國,靠美國‘例外主義’的余灰為生。”一句弗裡德曼式的犀利語言極盡諷刺。 既然認為中國有理由不再尊重美國,那麼“理由”是什麼?文章直接上了一幅美國“亂象圖”:上任總統激勵追隨者洗劫國會大廈;共和黨中多數人不承認民主選舉結果;一名國會議員認為是猶太人操作的太空鐳射引起了森林大火;左翼無政府主義者被允許接管波特蘭市中心的一部分,造成數月之久的破壞;在大流行期間,中國增發貨幣是為了投資更多的基礎設施,而美國增發貨幣以幫助消費者保持支出——相當一部分商品是中國製造的;美國的槍支暴力已經失控。 弗裡德曼當然不滿足於指出問題而不去解決問題。在他看來,美國的亂象根源在於美國已經不再遵循其成功公式。為此,他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必須重新並加倍使用美國的成功秘訣。包括教育勞動力,使其達到並超越技術所需要的水準;建設世界上最好的港口、公路和電信基礎設施;吸引世界上最具活力和高智商移民以加強大學以及開展新業務等等。 否則結果會很糟糕,“我們對中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影響力都將逐漸減弱”,而且還會輸掉“2025年奧運會”——美中高科技產業競賽。 無法妄加揣測弗裡德曼緣何會撰寫這篇評論,不過有一點似乎很明顯,楊潔篪在中美阿拉斯加對話上說出的那句話——“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在美國人聽來估計是振聾發聵,深深刺激了包括弗裡德曼在內的許多美國人的神經(弗裡德曼也在文中加以引用),加劇了像弗裡德曼這樣的人對美國衰落甚至未來會輸給中國的憂慮。 “我們憑什麼被尊重” 《紐約時報》網站顯示,這篇文章下方的留言達到2018條,而這只是時報公開顯示的結果,落選的評論“遺珠”應當無數。 流覽這些評論,發現似乎比弗裡德曼的文章更精彩、更尖銳。 最直觀的感受是,弗裡德曼之論引發強烈共鳴。網友更是直接拋出反問——為什麼中國以及其他國家非要尊重美國?美國憑什麼受別國尊重? 按讀者推薦數量排序的留言榜裡,置頂一條寫道:“為什麼中國要尊重美國?當一半美國人認為科學是一種陰謀論時,這充分表明美國公民已不是最好的人民。美國不需要擔心中國,它需要擔心自己,並且永遠不要想到或說出‘我們是第一’這句空洞的口號。” 排名第二的留言是:“為什麼他們(要尊重美國)?當中國在規劃下一個五年計劃時,我們正忙於兩黨鬥爭,一項1.9萬億美元的新冠病毒拯救法案在國會滯留數月後兩黨仍未達成共識;當中國只花一周時間建造兩所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時,美國人仍在討論口罩和漂白劑注射是否有效;當中國通過把最優秀的學生送到美國來大力投資技術和基礎設施時,共和黨人標榜市場經濟決定一切,並拒絕採取任何行動;當中國簽署世界上最大的經貿協定RCEP和中歐投資協定時,美國退出了可能會孤立中國的TPP。毫無疑問,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 “為什麼會有國家尊重一個混亂的美國呢?大規模失控的槍殺事件、攻擊國會試圖叫停一次合法選舉、一個完全破碎的政府幾乎失靈、一個主要政黨不相信科學或戴口罩能遏制疫情大流行……” “為什麼他們,或者任何國家,會尊重我們?我們也不尊重其他國家。我們告訴幾乎所有國家到哪裡去買天然氣,應該選誰,應該炸死或殺死誰,應該和誰交朋友等等……這對中國是例外,他們不會被任何人欺淩,那樣的日子已經過去,就像美利堅帝國結束一樣。” “不祥之兆”與巨大反差 留言中充斥著人們對美國現狀的不滿,各種吐槽有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妻子和我打算離開美國。”這名美國網友寫道,接著舉出種種他認為的“不祥之兆”,幾乎描繪了美國衰象“全景圖”:美國已變成一個臃腫、無能的強盜政府,被巨大的不平等、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和只讓最富有者受益的經濟所困擾,政治體制賦予少數人以統治權;對新冠疫情的反應完全失控;城市陷入混亂,首都被洗劫;公共教育系統就是一場鬧劇;基礎設施就是個笑話;大規模槍擊事件每月都會發生,包括在學校;由於氾濫的貪婪,金融系統處於崩潰邊緣;由於中央銀行每次印鈔救市,導致多次經濟崩潰;中產階級已被掏空,等待死亡,醫療保健系統像禿鷹一樣捕食他們;關鍵健康指標(壽命、嬰兒死亡率、肥胖)越來越糟,生活成本也越來越高…… 還有一個住在上海的美國人,以親身感受對比中國與美國十多年來的巨大發展落差。 一邊是中國的發展奇跡:上海的地鐵線路從5條增加到17條;僅僅用了10年多的時間,中國從沒有高速鐵路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鐵路系統;中國人被激勵去改善生活,並堅信明天會比今天更好;中國人重視教育,並把這些價值觀傳授給他們的孩子。 一邊是美國的一成不變甚至倒退:父母家門前的路還是和高中時一樣坑坑窪窪;一個肥胖和懶惰的國家,且不斷回頭尋找偉大;無知似乎被大肆宣揚,以至於一半人相信關於選舉造假的謊言;像安撫奶嘴般固守著槍支武器。最後,他得出結論,“比起美國的重生,我對中國的崛起更有信心,雖然這對我這樣的美國人來說很悲哀。” “我們自己才是問題” 在這些留言中,不僅有情緒的宣洩,更有深刻的思考,試圖挖掘中國不再尊重美國以及“美國病”的深層根源。 有對體制的抨擊:“華爾街寡頭、科技壟斷企業和軍工聯合體,這些真正控制我們國家的勢力,會放棄過去30年積累的巨額財富和權力集中嗎?我們是財閥而不是民主政體。” 有對美國自身品格的質疑:比如傲慢,“我們正在因毫無緣由的驕傲和傲慢窒息。不僅僅是在中國,包括在全世界,我們作為一個群體被視為自私、不誠實、不尊重、不值得信任的吹牛者。我們的品格比我們的基礎設施崩潰得更快。” 比如反智,“相比其他工業化國家,美國的人口素質相對較低……很大一部分美國人也是反知識份子……這樣是不會‘贏得未來’的”。 比如無知,“美國人的部落意識和無知令人震驚。我們是愚蠢的……我們社會的很大一部分人似乎陶醉於他們的無知。” 有的歸結於美國濫用霸權與道德偽善:“美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嚴重濫用其在世界上的權力。沒有哪個國家像美國那樣暴力,破壞國際法,並表現出虛偽。美國談論新疆人權,但是否可解釋為何資助和慫恿以色列佔領巴勒斯坦。”這條留言還直接反駁弗裡德曼關於美國“道德”的斷言,“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的道德,一直是由美國掠奪他國財富和資源的能力來定義的。” “弗裡德曼沒有指出美國不再有道德的權威,當員警殘殺少數族裔,有著最多的囚犯,無論從絕對數量還是人均上,外部世界已經不再相信美國了。”另一名網友也持相同觀點。 有的還追溯到“嬰兒潮一代”文化。一名網友寫道,1979年,克里斯多夫•拉什(Christopher Lasch)預言,“嬰兒潮一代”的“自我一代”將毀滅美國,將美國轉變為一種“自戀文化”,而中國總是以成年人的專注和能力在嚴肅行事。 有的則將中國哪裡做對了來“點醒”美國哪裡做錯了:“中國人不是考慮眼前利益,他們不是思考一年後的事情,而是50年甚至更長久……中國人做事基於事實和現實,我們為了政治目的否認事實,為了利潤創造了現實……中國人耗費鉅資為未來創建基礎設施,我們依賴市場只為今日攫取最大的利潤但無人關心明天……這就是為何他們不尊重我們。” 正如有美國網友一言以蔽,“中國不是我們的問題,我們自己才是問題。” 建議美國做好兩件事 針對弗裡德曼提出的重啟成功秘訣,也有網友給美國提出自己的建議和忠告。 一名加拿大網友建議美國做兩件事,第一件事是不要再去貶低共產黨,共產主義成為一個無意義的咒語,中國政府是為中國人服務的。第二件事是不要再搞霸權,中國不是美國衰落的替罪羊。美國很久以前就失去世界領導角色,但這不是不光彩的事情,而是世界人口和經濟發生轉移的結果。 “在合作競爭的精神下,美國和中國都有發展經濟的空間,但美國正在進行的遏制中國野心的計畫將會失敗並導致災難。”這名網友說。 還有人認為,美國衰落中國興起是不隨意志轉移的歷史趨勢,美國必須接受這個現實。 一條留言寫道:“美國在過去幾十年的主導地位是拜歐洲自相殘殺的戰爭和亞洲的欠發達所賜。但這是暫時的,亞洲正在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要習慣這一想法。” “世界需要一種新的力量平衡。”還有網友寫道,西方大國只是權力的一極,而其他國家(包括中國)可以有不同選擇,其他大國的崛起將成為力量平衡的一種方式。 不過,也有人並不認同文章“黑”美國以及提出的解決之道。 有人認為“美國一直是一個混亂的馬戲團,這才是真正的自治”;有人則表示弗裡德曼沒有抓住問題本質,“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幫助中國成為一個經濟巨人。我們盲目地將生產外包到中國,使我們成為中國產品的主要市場……美國人(以及一般西方人)首先要做的是,限制消費主義生活方式,以及對中國製造產品的依賴。蘋果等美國公司應該把製造業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這才應該是西方與中國打交道的方向。”
    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國寶銀行 - 美國欺凌實例 74歲華裔老人在美國無辜被抓,莫名其妙成了政府的替罪羊,結局卻出乎所有人意料! 孟晚舟被捕案,震驚全球,而距離現在的10年前,其實也發生了一件同樣驚動世界的抓捕“大案”! 然而“案子”的被告,只是一個無辜的華裔老人,他在美國突然被抓,成了替美國政府背鍋的替罪羊,面臨“182項指控,240條罪狀”,然而萬萬沒想到,他的結局,居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就是孫啟誠。1935年,他生於上海,其父孫瑞麟是著名企業家,更是一個慈善家,曾在重慶南山創辦大型孤兒院,解救了成千上萬,因日寇侵華而流離失所的孩子。 在父親的影響下,一顆民族大義的種子,在他幼小的心裡就種下了,直至日後生長成參天大樹!16歲那年,他家移民美國,在大學裡,他拿下經濟學碩士,還獲得法學博士,這樣通學博覽的優異成績在當時,無論是在華人中還是美國人中,都是鳳毛麟角的存在。而完成學業後,他本可以順利步入美國上流社會,可他,卻在那時,做出一個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鏡的決定。 那時在美國,聚集最多華人的地方,莫過於紐約唐人街。家鄉味十足的理髮館、街邊做生意的華人小攤販、簡陋的華人修鞋攤、戲劇表演,這裡的一切,都讓他感到無比親切,他說:每當我在唐人街走一走,我就覺得,很有家的感覺...我想融入這裡成為他們中的一份子,一輩子。 然而,在華人美國求生的背後,其實充滿了無盡的辛酸和不公。 在唐人街擺攤的華人小販,會由於地攤超出了一點點道路,員警就氣勢洶洶找上門,不過短短一米的距離,就會被罰走1000美元,這可是她們辛辛苦苦幾個月的血汗錢!美國警車還會在唐人街隨意停車,擠佔攤販的經營空間,不受任何約束...... 這一切都被他看在眼裡,於是1964年剛畢業的他,毅然放棄了高薪工作,放棄了走入美國上流社會的機會,就在唐人街,修鞋鋪、菜攤、肉店林立的地方,成立了一間自己的律師事務所。他所要做的就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要為華人同胞們,所受到的不公待遇,提供最及時的幫助! 之後十多年,他充分發揮所學之長,為華人同胞解決法律上的困難。在接觸了大量華人的困難後,他發現了一個最棘手的問題:很多在唐人街做小生意的華人,薪水是日結或周結,而美國幾家銀行,吸收了華人幾千萬的存款,獲利無數。 可當華裔要向這些銀行借錢、貸款之時,卻是:“對不起,因為拿不出有說服力的收入來源,一分都不借。”造成的結果是:在唐人街生活的中國人,很難買房、更難投資擴大生意,可以說是永遠在美國難以立足。他曾嘗試去幫助同胞們,向美國主流銀行進行遊說,可卻是一次次無功而返。 他感到非常的不公平,為了最大限度的幫助同胞們,他決定,再次放棄了,從事了大半輩子的律師行業,自己去開銀行!他說:“是時候了,我要回饋社會,回饋華人。” “ Abacus意為算盤,在中國人心中,它是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瑰寶,所以他決定,把銀行叫作:Abacus(算盤) Bank(國寶銀行)。他的算盤,是要為同胞謀福祉。就這樣,為了開能為華人謀福祉的銀行,他投入了全部身家,再東拼西湊,終於在1980年,國寶銀行成立了。 國寶銀行的開設,為當地華人從無助與艱難中,帶來了巨大的生機,他克服重重苦難,向美國政府申請了低息貸款,幫助成千上萬低收入的華僑,在美國安家、謀生。 之後又經過20年的不懈努力,無數華人家庭因此重獲新生,不管是賣花的阿姨,還是賣菜的老伯,都是在他的幫助下,終於能買得起房,並擁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立足之地。當地的華人常說:有困難找“國寶”,要借款找“國寶”,要發財找“國寶”。 “國寶”一時名聲遐邇,成了在美僑胞們家喻戶曉的華僑銀行,甚至連帝國大廈的所有者,皮特·瑪律金也成了國寶銀行的客戶。他說:“中國人在國外,團結,應當是融入血液的東西。”“國寶銀行,為的就是要讓同胞,能在異國他鄉生活得體面有尊嚴。” 他將銀行開在了紐約,更開在了華僑心裡!而他在事業成功之際,始終念念不忘生他養他的中國,他深知人才對於祖國的重要,2000年他宣導籌建了“美中教育基金會”,聯絡和組織美國多所大學,與中國的教育部門合作辦校,為中國輸送了,律師、會計、電腦、金融、企業管理等,各方面源源不斷的人才,更加深了中美兩國交流,他的巨大貢獻,受到美國和華僑一致讚譽,他被稱為“中美兩國的親善大使”、“中美友好橋樑的建築師”。 一切原本向著美好前行,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巨大風暴,他,頃刻陷入了萬劫不復!2008年,美國突然爆發嚴重次貸危機,所有的主流銀行徹底慌了,失業、貧困、破產,成為巨大的社會災難,為了挽救幾近崩潰的國家經濟,10月,布希簽署《緊急經濟穩定法案》,決定動用納稅人高達7000億美元的稅金,救助那些金融巨鱷。但這時候,已經飽受折磨的美國人,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花納稅人的錢拯救美國銀行,那誰又來為這次危機背鍋呢? 政府當然知道,次貸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就是華爾街那些極富盛名的金融大佬,把風險極高的貸款進行包裝,瘋狂向民眾拋售,這樣的惡性循環,最後觸發了這場史無前例的金融震盪!但也因為這些人實力太過雄厚,得罪不起,於是,美國政府就把矛頭,對準了他和國寶銀行!國寶銀行,竟莫名其妙成了當時唯一一個,被美國國家政府,指控貸款欺詐而起訴的金融機構。美國警方去銀行瘋狂抓人,當時的場景令人震驚!工作人員被用鐵鍊拴在一起,一個挨著一個抱頭走了出來,這種逮捕方式,連美國當地律師都看不下去了,“像是趕牛一樣被趕下長廊,這種抓人方式,此前根本沒有先例......”更有人說道:“這太不公平了,這簡直是恥辱!” “如果是一群非裔工作人員,他們就不會這樣!”就因為他們是華裔,住在唐人街,就要遭受如此的歧視與不公?! 這一年,他已經74歲,萬沒想到,一場美國人釀成的金融風暴,竟讓自己成了替罪羔羊,更沒想到,法庭上他竟整整被定了182條指控,240條罰狀!“大銀行大到不倒,國寶銀行小而進牢”的鬧劇,就此在美國上演。他一家,被媒體曝光在美國民眾眼中,一下子成了“全美罪人”,而這個罪名,不知有多麼荒謬!要知道,當時美國平均房貸壞賬率在5%,而國寶銀行3000多筆貸款,只有9人不履行借貸,壞賬率僅為0.3%,有著全美最低的不履行借貸率。讓這樣一家信譽極佳的銀行,去背美國金融危機的鍋,任誰也無法接受。 可那時美國新聞報導中,卻對華人進行了巨大羞辱,看到自己的父親受到這麼大委屈,他的小女兒憤然辭去政府公職, “美國政府讓我看不到他所宣揚的正義,和公平。相反的,我只看到了他們的無能與狂妄。我真是太失望了。” 她堅決站在父親一邊。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政府地檢署有上百位律師,此後他們對國寶銀行進行調查,可隨後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政府竟主動提出:只要孫啟誠願意交600萬美金罰款,這事就可以過去。 但是為了家人的尊嚴,為了華人的尊嚴,他堅決不妥協:“我們華人做事乾乾淨淨,我們沒做的事,永遠不會認!” “這是一個國家在施威,這是一種天大的恥辱,我不能讓華人臉上無光,我也要給自己一份尊嚴!” 他決定,無論付出什麼代價,都要把公平和正義奪回來,就這樣,一個華人家庭,對抗整個政府的戰爭,打響了!面對強大的政府機構,他僅有的優勢是,四個女兒當中,有三個曾是律師,對美國的政治、經濟和法律相當熟悉,“政府不知道我不是那麼好欺負的,而我的女兒們,她們也都是堅強,有智慧,有能力的女人...”而美國檢查院根本並沒有想到,他如此固執,如此頑強,182項指控,本以為勝券在握,卻沒想到由於物證並不確鑿,檢方難度越來越大,最後竟然不惜動用了上百名知名大律師,把國寶銀行的檔案調查了個底朝天,為的就是他一家認罪! 而這段最困難的時期,支撐他的,是熟悉的唐人街,是最親的同胞們。 每天,面店老闆為他的女兒,送上一份熱乎乎的雲吞面,在店裡,她們一呆就是一整天,討論案件只為“還給爸爸一份清白!”很多華人,一直等待著他洗刷冤屈的那一天,他說:“在我困難時,我的同胞沒有棄我而去,他們給我鼓勵,支持,告訴我一定能打勝這場官司。” 無論什麼時候,華人在海外永遠都團結起來的!這場官司打了整整五年,遞交60多萬張檔,這場力量懸殊的較量中,他以超乎尋常的勇氣,終於贏來了正義!最終,關於他的182項罪名,240條罪狀,無一成立! 在得知官司勝利後,許多華人紛紛前來,“你為我們出了口氣!”“讓我們相信我們還是有機會反抗的”這不是他一個人的勝利,是為捍衛全體海外華人尊嚴的勝利! 孫啟誠一家人後來,他一家對抗美國政府的故事,還被拍成描述華人抵抗不公的紀錄片:《國寶銀行 小到可以進監獄》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提名。 尊嚴,從來不靠別人施與,它是自強與抗爭!這是孫啟誠老人的精神,更是所有中國人的精神,我們愛好和平,以和為貴,但這並不代表著我們害怕,更不代表著,我們可以如同魚肉一般任人宰割!中國人的脊樑,永遠打不斷,中國人的信念,永遠撕不碎,不屈的中國,終將贏得勝利! 視頻:國寶銀行的故事 【看電影了沒】這家華人銀行為何被美國政府盯上?紀錄片《國寶銀行:小到可入獄》👇 (國寶銀行)紀錄片2017--一個華人家庭歷時5年對抗美國政府。 ——————————— https://youtu.be/JkscvUEUnJA
    5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改革開放40週年 :回顧中國人赴美留學史 1978年7月某天凌晨3時許,美國白宮的電話驟然響起,總統吉米•卡特從睡夢中被叫醒。 電話來自北京,打電話的人是總統科學顧問弗蘭克•普雷斯博士,他正在中國訪問。除了遇到危機,卡特擔任總統期間很少在半夜被叫醒。 卡特問,為什麼這麼早打電話? 普雷斯向他報告說,此時正和鄧小平會見。 卡特問,是有什麼壞訊息嗎? 對方說,不是,他問了一個我無法回答的問題,他想知道能不能送中國學生到美國留學。 “當然可以。” “他問能不能派5000人。” “你告訴鄧小平,他可以派10萬人。” 那時中美還沒正式建交,十一屆三中全會還沒召開,一窮二白的中國面臨著一堆亟待解決的問題。 “美國戰略智囊”布熱津斯基對鄧小平當時的做法很驚訝,他在回憶錄中曾發出疑問:把中國最聰明的孩子送到美國去,難道他不知道當時中美兩國生活條件的差距嗎? 鄧小平不那麼認為。 早於這通電話的1978年3月18日,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開幕式上,鄧小平說:“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 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 的先進科學技術。我們不僅因為今天科學技術落後,需要努力向外國學習,即使我們的科學技術趕 上了世界先進水平,也還要學習人家的長處”。 那一年的6月23日,針對留學生派出工作,鄧小平有說:“我贊成留學生數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學”, “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隻派十個八個”,而且,派出留學生“要千方百計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寬。” 鄧小平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開幕式上講話 那是一個一度封閉的大國,在特殊歷史時期再次推開國門。 此後,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湧動著中國人熱情、智慧和鬥志的留學大潮拍天而起,以不可阻擋的力量向海外世界捲去。 1978-1979 破曉 1978年12月26日晚八九點,小雪,一架飛機靜靜地停在首都機場停機坪上。52名中年人穿著黑大衣和黑皮鞋、帶著黑色手提包,順序登上飛機,他們要途經法國巴黎轉機去美國留學。當時,中國經濟落後,外匯奇缺,這麼多人一共就只有50美元,被領隊揣在兜裡。 彼時的中國,剛剛開始從革命的狂熱中醒來,貧窮如一根芒刺穿透剛剛甦醒的肌膚,讓人感覺疼痛。 1978年12月26日,首批52名赴美留學人員到達美國 登上飛機的一剎那,這52個人還有些恍惚,在此之前,沒有一個人想到自己能得到去美國的機會。這是因為,很多人來自“剝削階級家庭”,這種包袱彷彿也有萬鈞之重,足以影響一個人求學的自信心,甚至將他壓垮,大家因此也心有餘悸,害怕萬一去了,國家的路線改了,就倒黴了,要麼回不來,要麼回來了又要被戴帽子。 教育部告訴他們,這是國家的需要,是鄧小平的命令!到美國去學習他們的科學技術,回來給國家做貢獻,這樣大家才得以安心。 1978年12月底,國務院副總理方毅在人民大會堂為首批52名赴美留學生送行 柳百成,第一批出國留學52人的總領隊,在停止教學的日子裡被打發到鑄造車間勞動,他白天扛沙子,晚上堅持閱讀英文專業書籍,邊看邊做筆記,筆記本積累了一尺多厚。開始第一批留學生選拔時,他已經45歲,當時機械工程系分得了一個名額參加清華大學的選拔,系主任親自面試,他得了第一名。接著學校、教育部也組織了統一考試,他連闖三關後最終入選。 1978年12月26日,飛機萬里西行,滿座的中國學者難抑心中興奮,當時大家對美國就像對月球一樣陌生。 這52名公費留學生學成後,悉數回國,成為了各個領域的佼佼者,個人命運的軌跡也因此發生急速轉折。1981年初,柳百成回國。當年清華赴美的9人中,如今已有3人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柳百成也在促進資訊化技術與先進製造業深度融合上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使愛國奉獻、報效祖國的夙願得以實現。改革開放確實為知識分子帶來了春天,使知識分子有了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平臺。 52名首航留學生名單 1980-1983:生長 70年代末的中國留學生所學專業主要集中在科技領域,而到了80年代,更多的留學生選擇了經濟學、企業管理等專業。這種微妙的變化跟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分不開。 52人去美國留學的次年,中美建交。 在金門島,聽到這個訊息的27歲臺灣陸軍連長林正誼,站在一塊巨石上,凝望著對岸,內心正翻騰著大海一樣的波濤。林正誼當即判斷出,腐敗的國民黨當局“反攻”大陸是零概率事件,日後的中國一定會更加開放的走向世界舞臺。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他悄悄下水,遊了三個小時後到達大陸,隨後就讀於北京大學經濟系,林正誼還給自己改了個名字叫“林毅夫”。 1980年,還在北京大學讀大三的22歲青年易綱被派往美國學習經濟及管理,初到時,他揣著2美元,一邊留學一邊靠給學校食堂洗盤子賺生活費。兩年後,林毅夫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舒爾茨看中,推薦到芝加哥大學學習農業經濟;曾睡在易綱上鋪的海聞從北大畢業,但沒能拿到公費留學,只能考慮自費,他騎著自行車往返於學校與北京圖書館,從北圖抄寫下美國大學的地址,一封封信寄向美國,最後被加州長灘州立大學錄取,成了改革開放後北大“自費出國第一人”。10多年後,這三個命運軌跡若即若離的海歸聚在一起,創立了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也就是後來的國家發展研究院。從創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留美、留英學者加入其中,他們認為這是研究中國問題最好的地方。 1994年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成立初期合影(左起:張帆、易綱、林毅夫、德懷特•帕金斯、帕金斯夫人、海聞、餘明德、張維迎) 1984-1991:大潮 80年代的中國依然不富裕,但改革開放無疑給予了人們通向未來的信心。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商品經濟”的合法地位被確立,無數願意用雙手創造財富的人一頭扎進神祕莫測的“海”,開始了一場改變命運的探險。社會大環境在不斷改變,國人生活的細枝末節也在悄然變化。“板磚”單卡收錄機、鄧麗君在甜柔的歌聲,崔健“平地一聲吼”,一首《一無所有》,爆炸型的燙髮, “離經叛道”牛仔褲、T恤衫…… 在那個特殊的新舊交替時期,長時間的精神壓抑之後,國人發現所有的事物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鮮,而被新鮮事物包圍的自己是從未有過的年輕! 當時,倍感年輕的還有中國的企業,1984年被很多人稱為“公司元年”。 越來越多不甘庸碌的人,用“下海經商”取代了“拿鐵飯碗、掙死工資”,一大批日後馳騁一時的公司,諸如“海爾”、“健力寶”、“蘇寧電器”、“聯想”、“萬科”等得以誕生。 同樣是在1984年,留學這件事也迎來了大潮,這一年,國家頒佈了《國務院關於自費出國留學的暫行規定》,打開了人們自費留學的渠道。 龍門陡開,江鯽飛躍,此後積壓了十多年的人才狂潮再次噴湧!中國留學生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激情、勇氣和夢想去往世界各地。他們看起來有點“狂”,但“狂”的很有底氣。 1985年,吳鷹做了一個艱難的選擇——從待他不薄的北工大辭職,考入美國新澤西州理工學院,帶著一箱行李和30美元,隻身一人來到美國攻讀碩士學位,十年後,他創辦UT斯達康公司,靠一種叫“小靈通”的電信產品聞名一時。 他們用一種非常艱苦的過程證明了自己的堅韌。 出身於陝西西安的張朝陽在考取李政道獎學金時,對手是祖國各地的700名尖子生,競爭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最終,他成為被選中的100人之一。後來有人問成為搜狐掌門人的張朝陽:“在面對風險投資時心理壓力能不能承受?”他回答到:“這些壓力比起我在清華參加考試的時候的壓力要小得多。“ 1986年,閻焱、熊曉鴿、張朝陽、張亞勤去了美國。 1987年,徐小平先去美國,再到加拿大,刷了很久的盤子,田碩寧也在這一年去了美國,之後成為亞投行第一任行長的金立群則赴美國波士頓大學經濟系研究生院進修。 越來越多的青年奔向國外。僅在1985年底,出國留學生的總人數就達到3.8萬人,其中自費留學生7000人。在之後的十多年間,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將回到中國,政界、學界和商界都將不乏他們的身影,中國未來的新技術、新理念和IT產業等將由他們擔負支柱。 這些後來中國各領域的“領航者”,此刻都默默地奔波在各自的留學之路上,誰也不會想到,時代會在某個瞬間猛一轉身,把聚光燈打在他們身上。 4、1992-2002:激盪 跟80年代的“浪漫”有所不同,90年代日漸商業化的時代特徵,讓中國不再像過去那樣充滿神祕感和難以琢磨。 不過,在意識形態領域,兩種不同的聲音仍然在隔空交鋒。如果僅僅從報紙上的爭論來看,1991年的中國瀰漫著改革是姓“社”還是姓“資”的硝煙。而事實卻是,爭論如江面上迷眼的亂風,實質性的經濟變革卻如水底之群魚,仍在堅定地向前遊行。 1992年鄧小平南巡,一系列講話的核心其實是對無所不在的意識形態爭論給予了斷然的“終結”,改革開放新一波的浪潮由南向北,在經濟上形成了強烈的號召力。 很多國人都從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機,很顯然,一個超速發展的機遇已經出現。這時候,需要的就是行動、行動、再行動!此後又出現了一波辦公司熱。 “海歸”也是中國實現現代化的重要部分,與經濟加速相對應的,是留學政策的進一步鬆綁,“支援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被確立為留學海歸政策的指導思想,這一掃80年代末一度對留學政策有所收緊的陰霾,給留學潮又加了一把火。 於是,雄心勃勃的人都琢磨起留學來:從商的,想到海外賺得第一桶金;搞文化的,一心盼著成為世界文化的主流;演藝明星們,也開始惦記著衝進好萊塢、百老匯。有人甚至帶著“外國月亮比中國圓”的幻想,盼著儘快走出國門。 1993年,一部叫《北京人在紐約》的電視劇火爆全國,將出國熱真切地展示在每一箇中國人面前。“如果你愛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紐約,因為那裡是地獄。”片中,姜文扮演的音樂家王啟明,在紐約無論如何掙扎都無法實現自己的音樂夢想,最後成為了一名商人,這是那一代人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模板。 《北京人在紐約》劇照 藉助一股股留學潮,有人懷著各種想法趕赴世界各地,也有人正從世界的某個角落匆匆趕來。 中國的改革開放1992年之後進入黃金盛年,網際網路這項科學技術正在太平洋彼岸落地,開始商業化,展現其迷人的魅力,中國也正迎接這一股網際網路衝擊波。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中國網際網路大潮中,“海歸”們也在這一時期鬼使神差地入局。 1995年,走下飛機舷梯的張朝陽感到一陣寒意,他搓了搓手,拎著兩個手提箱向機場外大步走去。多年的美國生活,讓張朝陽有了“小布爾喬亞式”的審美,扎小辮,POLO衫,戴墨鏡,而迎接他的,是一片未知。 1999年國慶,大家的名片上開始印e-mail地址了,街上有人穿印著“.com”的T恤了,李彥宏斷定:網際網路在中國成熟了,大環境可以了。於是,他決定回國創業。 同年,陳一舟與兩位斯坦福大學校友楊寧、周雲帆回國。此前他們曾一起回中國轉了一圈,得出一個結論: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地方都在這兒了,不來這兒,去哪兒呢?後來他們創辦了一個叫ChinaRen的公司,也就是後來的人人網。 儘管有著諸多不如意,對未來的生活也沒有全然把握,但他們還是回來了,理由只有一個:在美國雖然拿著高薪但找不到自我,不如回國創業。 接下來的時光裡,每個行業都將被“網際網路思維”攪個天翻地覆。 儘管各種優秀“海歸”或出於夢想,或出於商機選擇回國,但這也難以掩蓋這一時期中國大量的人才流失,2002年,也就是中國被世界貿易組織接納的次年,出國與歸國人數之比一度達到了6.94∶1,也就是說,每7名中國留學生中僅有1人回國! 5、2003-2018:歸來 進入新千年,一切都變得很快,“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成為這個時代最強有力的註解。 出國留學的方針得到了很好的貫徹,自費出國留學限制被徹底廢除,工牌出國留學政策在培養高層次留學人才方面持續發力,吸引留學人員尤其是高層次留學人才回國工作為國服務所採取的政策不斷健全,出國教育效益極大增強。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釋出,堅持“支援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方針。 與蒸騰上升的綜合國力相對應的,就是此階段滾滾洪流般的留學潮,中國已悄然成為全球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之一。 擁有更多選擇的學界精英和商界大佬,選擇將孩子送出國去,出國留學逐漸呈現出了低齡化的趨勢。 前首富王健林在兒子王思聰兩歲時選擇將他送到國外上寄宿學校,從新加坡Swiss Cottage小學,到英國溫徹斯特公學,再到倫敦大學學院哲學系,王思聰一路在國外接受先進的教育,養成了張揚的個性。同樣是前首富的劉永好,做出了同樣的選擇。1994年,劉永好將女兒劉暢送到美國西雅圖小鎮女子學校讀高中。 出同樣的選擇的,還有很多企二代。娃哈哈二代宗馥莉就讀於佩珀代因大學;碧桂園二代楊惠妍就讀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聯想柳傳志的女兒柳青就讀於哈佛大學…… 此階段,不僅精英人士、商業大佬選擇送子女出國,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也加入到送子女出國的隊伍中。2018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突破了60萬。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了回國。從2003年開始,中國出國與歸國人數之比不斷縮小,2010年為2.11:1,2015年為1.28:1。少數人的選擇成了多數,近五年來回國人數佔到了出國總量的70%。更重要的是,歸國者中,精英大有人在! 據中國與全球化智庫釋出的調查,海歸創業集中於國家戰略新興產業,在海歸創業者中,58.3%擁有個人專利,65.9%從海外帶回了技術,絕大多數處於國際先進和國內先進水平。相對早年的迅速複製海外商業模式,近兩年的海歸技術人才在生物製藥、AI、新材料等技術創業領域扎堆。 國外很多國家的條件還是比中國好,為什麼選擇回國? 回答歸結起來無非兩點:除了中國的機遇,還有國外的天花板。很多技術人才直言“在美國,華人技術人才能躋身管理層的不多,可能會一直寫程式碼。” 2017年初,被稱為“矽谷最有權勢的華人”的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歸國,成為新版精英歸國的代表。這些歸國精英或直接投身到創業大潮中,或加盟大網際網路公司任高管,或致力於開拓國際市場。除了商業精英,還有一批國際公認的科技大咖歸國。2008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和講席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施一公做出了回國決定,哈佛八博士王文超、張欣、張鈉、王俊峰、劉青松、劉靜、林文楚、任濤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 西方媒體評價: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如此重視吸引流失在外的人才回國。 改革開放40年,歸國留學生與鄉下知青、高考學子、下海闖蕩的商人和程序務工的農民工一起,成為推動中國崛起的重要力量。40年中,這群中國人“晴天搶幹,雨天巧幹,白天大幹,晚上加班幹”!不知不覺中,世界卻驚奇不已,一個曾經落後的中國,經濟總量已成為世界第二。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青年學子負笈海外、勵志報國的40年,是中國教育學習、借鑑、趕超的40年,是從人才輸出到人才迴歸的40年。與此同時,這支源源不斷的留學大軍為中國的社會經濟建設輸入了不竭的新鮮血液,拉近了中外教育、科技的距離,推動了中外人文交流,提升了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 40年歸來,當年第一批的出國留學生已經白髮蒼蒼,他們作為中國留學歷史變遷的見證人,也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科技發展、經濟騰飛。 時代車輪滾滾向前,留學的歷史不斷變化,不變的,是千萬萬萬像他們當年一樣奮力奔跑的人。
    2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好文!讚👍 ⬇️請大家廣傳給子女及年輕人看! 杜震華是一位率直謙和熱誠務實的經濟學家,是當年推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主要主筆人。 「給還沒選邊的台灣年輕人 一封信」 各位年輕的朋友: 大家好!天氣漸冷,請大家多留意穿衣。 距離投票只有1個多月的時間,我想和你認真談談,對明年1月11日的大選,你該有哪些認知,再做出你最好的選擇,比較不會後悔。 我在台大和文大擔任過專任老師,也在輔大、中原和興國(現中信金融管理)兼課過。近30年的教書經驗,以及自己也有小孩,對年輕人想法是有一些了解,才擔心你們在沒有系統性思考之下,可能做出錯誤選擇、影響自己的未來。 大家時間都很寶貴,年輕人更不喜歡老人家依老賣老、浪費自己不夠用的時間。但是,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值得你花點時間靜下心來思考,因為真的對你的未來影響重大。 目前真正決定台灣,以及年輕人未來的,就是「兩岸關係」,因為它涉及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層面。我們都很討厭它,但沒有辦法,因為大家都生在這裡,就像生在美國或非洲,都不是自願的。現實無法逃避,只能認清現實,找尋自己最好的出路,才是務實的做法,不是嗎? 台灣在清朝時期已被中國長期治理,被視為中國固有領土,除原住民外,都是大陸移民來台的漢人和後代;甲午戰敗清廷割讓台灣給日本,但1945年二戰日本戰敗,台灣又歸還給中國。中國接收台灣後,產生了一些調適問題,多種複雜原因下1947年發生了228事件,一些本地人被殺、被迫害,但也有許多「外省人」遭本地人殺害,這是民族的不幸。 1949年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在大陸被共產政權打敗,撤退來台,但也帶來大量黃金、故宮文物、菁英人才、宗教領袖,深刻反省改造,勵精圖治;加上美國因韓戰1950年爆發,為圍堵共產主義而協防台灣、經援台灣。台灣在政經安定之後,當時有嚴家淦、尹仲容、孫運璿、李國鼎等財經幹才,兩蔣尊重專業加上人民打拼節儉,經濟得以迅速發展,成為全球著名的「東亞經濟奇蹟」的典範之一,在「經濟發展」的西方教科書中都會講授。 但因為蘇聯1917年革命後發展快速,共產主義早期被許多年輕人認為是進步思想,當時台灣就有許多共諜,包括李登輝也加入過共產黨,所以在那種「匪諜就在你身邊」的狀況下,自然發生了「白色恐怖」,台灣人不分本地或外省,都有不少人被人無端舉報而受牽連迫害(不少是公報私仇)。但是,台灣在許多有良知人士(包括本地和外省人)的努力之下逐漸民主化,才有今天的自由和民主。如果說,民進黨的黨外前輩(組黨前)對民主有功的話,那國民黨的前輩對台灣經濟發展同樣貢獻巨大,而且也容忍、接受了政黨政治在台灣幾乎不流血的成長。 因此,若有人要你「仇視」國民黨政權或全面「接納」它的話,都是不宜的,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都該以他們目前的主張和作為,來讓你接受或拒絕,國家社會才會進步,你和同胞未來才會幸福,不是嗎? 回頭來看,國民黨主張「一中各表」,也就是在「一個中國概念」之下,雙方「各自去表述」一個中國的內涵,這其實就是「維持現狀」、繼續交流合作,也就是多數年輕人希望的兩岸關係。民進黨因為討厭共產黨,希望永遠脫離中國的糾葛,所以主張要建立獨立的「台灣共和國」;問題是,中國人民好不容易經過8年對日浴血奮戰拿回台灣,不會接受台灣從中國分離出去,所以一旦宣布獨立必然造成「武統」。 民進黨深知這些道理,所以暫時不敢明目張膽地「法理」宣布獨立,但卻以各種手段「暗地裡」邁向獨立,包括修改課綱、拉抬台語地位、立法嚴控兩岸互動…,準備在大陸「動亂」時再趁機宣布獨立(李登輝曾為美籍華人章家敦2001年出版的「中國即將崩潰」背書而大賣)。 問題是,在越來監控越嚴厲、但人民的經濟生活卻越來越富裕的狀況下,中國大陸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太可能動亂或崩潰;而台灣因民進黨的誤判,李登輝和陳水扁都嚴重耽誤了台灣的經濟發展:李登輝1996年的「戒急用忍」、兩岸不通,讓新加坡看上台灣地理位置優越、有意來台的幾百家跨國企業總部無法遷台,讓台灣至少幾萬名年輕人,失去在跨國公司就業、賺取高薪的機會。陳水扁2004年已和新加坡談妥「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但堅持用「台灣」名義(而非在世貿組織WTO的名稱「台澎金馬獨立關稅領域」)簽署,導致新國退縮、東協其他9國連帶退卻,才讓台灣迄今無法和東協國家免除進出口貨品關稅,企業難以和他們的企業競爭,也讓台灣經濟成長率難以跨越3%,從遠超過全球平均掉到低於全球平均。2014年,馬英九和對岸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被年輕人受綠營鼓動杯葛冰凍之下,台灣幾萬名年輕人可以被金融業派駐大陸分支機構,賺取台灣幾倍待遇的機會也泡湯了!每想到這些表面上「愛台灣、顧主權」,但其實都在害台灣、害青年的事例,我都會難過不已! 台灣在目前的兩岸和國際關係下,最好的策略應是和各方維繫良好關係,才能獲得各方良性互動,讓台灣有最好的發展機會。「九二共識」是兩岸1992年在新加坡諮商下獲得的共識,我方的認定就是「一中各表」,不是和中國大陸立刻統一,而是在一個中國的概念下,雙方交流發展,實質的統一留待後人去決定,這難道不是「維持現狀」嗎?韓國瑜的两岸政策和政見,和上面看法完全一致(不信請上「集智台灣」平台去看看),為何校園中盛傳國民黨執政就會被大陸統一,台灣會變成恐怖的香港呢?馬英九不是主張「九二共識」嗎?他執政了8年,兩岸交流不錯,台灣也沒有被大陸統一,為何韓國瑜就會呢?韓國瑜甚至說過,除非他死掉(over my dead body),否則台灣不會被「一國兩制」統一! 原因很簡單,因為民進黨近年來在校園中大力培養網軍。從這兩天媒體披露的「楊蕙如網軍事件」,大家就可以了解,民進黨透過花錢培養網軍,提供年輕人誤導和錯誤的訊息來同化(或稱洗腦)大家,已經很久了。這其實是台灣的悲哀,1980和90年代,民進黨大力呼籲「政治要退出校園、還校園乾淨環境」,結果國民黨配合退出之後,民進黨卻趁勢進入,將部分學生培養成職業或半職業學生,經常在校園興風作浪,成為當前台灣反民主的力量,早已違反其民主先輩的理念。 台灣最好的策略,應該就是維持良好的兩岸和台美關係,讓台灣經濟繼續顯著成長,成為華人世界的典範;透過兩岸交流來影響中國年輕人的思想,學習台灣的民主,珍惜台灣的存在,這才是台灣安全最好的保障;不是三天兩天去對北京嗆聲,升高兩岸對抗,讓北京用經濟封鎖來衝擊台灣經濟,也無須因此必須高價購買美國的過時武器;但這也不表示要放棄國防,當然還是要以適當的國防在萬不得已之下自保。但若兩岸關係真惡化到對岸要武統,別相信美國真的會為台灣出兵-第一,他沒這個心(記得,他剛剛背棄了和美國合作的敘利亞邊境庫德族人),他只看你當時是否符合美國利益;第二,中國大陸馬上就強大到美國即使有心,卻也無力了,沒看到美國國力衰退,現在正在從全球撤退嗎? 年輕人的未來,過去政府說得多、做得少。韓國瑜和他的國政顧問團願意提出各種重視青年的方案,包括幫忙讓你出國交換學生一年、提高你的國際移動力,方便你以後可以找到好工作;公務員可以在政府補貼下出國研習一年,吸收新知、擴大視野;提供青年的購屋貸款、政府協助你養兒育女等等,我看了都非常心動。民進黨看到之後,才開始思考如何跟進,但先前卻沒心規劃。綠營三年半來政治掛帥,忙著清算國民黨、鬥爭軍公教,沒有顯著的政績,只是到處安插無專業的人事、養肥貓吃銅吃鐵吃國營事業,臨到選舉只能到處大撒錢、進行未經詳細規劃的政策買票;但國家財力有限,買票政策很多選後就會發現不可行而翻盤,真的讓綠營續任,到時候再後悔也來不及了。 我和許多朋友都已屆退休之年,本來可以遊山玩水、自在逍遙、養身長樂;但看到台灣年輕人很少深入思考國家前途和自己未來息息相關,恐怕會喪失良好的發展環境,才寫了這封信讓大家深思。說真的,台灣若由民進黨當家,經濟越來越壞的話,物價就越來越貴;而我們是拿固定收入的,反而購買力降低。總之,你們大家將會非常辛苦,整天幾乎無意義地和對岸打政治戰,賠掉大家的前途而已! 肺腑之言,願不願意聽都看各位自己。雖說人有命、國有運,但也只有盡己力之後,才能聽天命啊!祝福大家,天佑台灣! 杜震華(退休的前台大、文化老師)
    2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轉貼: 孟晚舟(華為副董事長,CFO,任正非長女)在12月1日於加拿大機場轉機時被扣留,當時她正要去墨西哥。扣留原因是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命令,美國將會要求加拿大將孟晚舟引渡回美國受審。 我無意在這篇文章中去說是非,因為我也不知道真相。 而在互聨網時代,我最大的收獲就是,任何看到的新聞或報導,先不要根據內容做任何立場假設,因為事情發展到後面,真相往往讓人感到很無奈。 筆者想要說的,是在這些報導裡,有很多記者或是自媒體(名嘴)對事件的背景知識都是人云亦云,趁這個版面,澄清一些事情,對於事件後續發展的理解,可能會有一些幫助。 筆者想談談,在大陸,華為到底是什麼樣的公司。 雖然華為已經是目前全球頂級的通信設備廠商,但這家公司到現在都沒有上市,對,沒有上市,完全是一家私人企業,完全都屬於任正非一個人的。網上傳言任正非只擁有1.4%的股權,所以不能上市云云,完全是以訛傳訛,搞錯了這個數字的來源。 任正非在經營華為的時候,做了一個了不起的創舉,他把手上的股權利益,讓出了98.6%給華為員工,自已只保留了1.4%。 什麼意思? 任正非告訴所有的華為員工,你們只要好好努力,把華為壯大了,我就把你們賺來的錢裡面,98.6%的錢,讓你們去分,我只拿1.4%。 所以,在華為工作,真的是為自已工作,只要公司好,所有員工都好,公司要賠了,員工也沒損失,但自已的收益就差了,所以只要在華為待一天,華為員工的向心力就很強,也對華為的成長和發展特別關心,也不會做出對華為不利的事,因為,這是自已的公司。 華為能夠在短短的時間內,從地方上的一個小公司發展到今天,全世界的通信企業都要害怕,傳說中的華為人拼命工作,華為的高薪。都是因為這樣一個制度造成的。一個敢給的老闆,創造了一個敢拼的通信商業帝國。 任正非的這種經營理念源於西方的管理理論嗎? 不好意思,不是。讓人汗顏的是,這個老軍人,用的是共產主義的思路,企業的所有收益,都是工人階級努力生產的結果,所以資本主應該把收益中的最大比例還給工人階級。 同時,任正非也是個真軍人,不貪財,不愛享受,違法的事情不做,用的全是他賺來的錢、因為華為夠大,這1.4%的收益,足以讓任正非全家族的人過的非常好。而他對子女的教養和要求,也沒聽說他的下一代有什麼仗勢欺人的地方。 他不愛出名,很低調,不介入政治,也不沾政治,政府怎麼規定,他就怎麼做,這是他讓中國很多企業感到撓頭的原因,這樣子也能把企業發展到這水平,怎麼可能?在中國,不倚賴政府,不搞人脈,基本上是難以生存的。但任正非硬是做到了,從華為建立的第一天起到今天,他幾乎沒去參加過什麼造勢宣傳的商業活動,也沒聽說什麼政府主辦的政績大會讓他出席,低調低調再低調,這就是任正非的做人原則。 任正非是真正徹底信奉共產主義的鐵竿粉,但很遺憾,全中國也就這一家,全世界也只有一個任正非,所以創造出了一個連美英日歐都要怕的通信產業巨人,它幾乎沒有弱點。 華為不上市,所以沒法用股票市場狙擊或用資本市場武器攻擊它。同時,也沒法子要華為公佈任何營業數據,他想說什麼就可以說什麼,不想說什麼,就可以不想說什麼。在法律上,在西方商業上所熟知的所有資本武器上,你都拿華為沒什麼辦法。 華為的骨干員工是出了名的難挖角,除非他們想走,否則,金錢攻勢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們都明白,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出得起比華為更高的薪酬,除非是付出了不合理的薪水,那更不能走、因為不持久。想一想,公司賺的錢,都分給員工了,而且是按成果,按付出分,這樣的分法,每個人拿到的,基本就是企業合理分配的上限,比這還高,你企業經營的比華為好?APPLE?GOOGLE? 至於到處謠傳的有高官暗股什麼的,我就只能呵呵了,這家企業神奇之處就在這裡,這麼大,沒有任何官員有興趣,還是因為那個該死的98.6%制度。 這個制度不能改,一改,華為就崩,誰都知道。跟任正非去搶那1.4%的肉屑?太不划算。這樣一來,華為簡直就是個全身都是骨頭,刮不出半兩肉的老骨頭棒子,花老大力氣去伸手,什麼油水都賺不到還要搞的一身腥,那個官員是白痴? 還好華為也很讓中南海省心,不要政策也不惹事,一幫子員工也安頓的妥妥貼貼,比富士康還讓人省心。既然這樣子,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你繼續做中國之光,我到別處去搞。 所以,以華為的規模,各級領導的拜訪次數,完全不合中國的官商互動文化,用棄嬰來說都不為過。 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制度簡直神了,完全符合黃老治術的無為而治的精神,難怪叫做華為。我不知道是不是任正非一開始就想到的,如果是,那他就太有遠見了、因為當時的1.4%是個傻子,但現在的1.4%,已經是天量的收益,而且穩定度奇高無比。 也因為這種制度,華為根本沒法子上市,因為上了市,這個制度就無以為繼,股東不能分利潤,正常的董事會接受不了這種制度,這是一個和股票上市制度互相衝突的設計。股票制度的出現,其根本是為了保護出資者,也就是資本主義的核心精神。而華為的共股制度,出發點是工人階級,基於生產者全拿的出發點,這是很烏托邦的做法,理論可行,但真要嚐到甜頭的股東放棄絕大部份收益,真的很難。 但任正非做到了。 所以,美國老喊著華為是間諜企業,是中國政府的代言人,是中國政府全力支持和扶持的紅色企業,只要稍稍瞭解華為的人就會覺得好笑,要真如此,那還搞中興幹嘛呢?台灣人應該最清楚,科技產業這種沒法完全靠政策發展的行業,不是政府想扶持就扶持得起來的,台積電也是靠良好的管理制度創造出了今天的全球地位。政府當然也會有政策扶持,但主要還是這類企業有一套好的,激勵人心的制度才能達到全球頂級水平。 華為也是一樣。 今日華為的成就,是大陸民企業結合了共產黨理想的一個特殊案例,前無古人,我想後面也無來者、因為任正非的做法太挑戰人性了,我必需承認,我也做不到。 真正瞭解到了華為這些事情的人,是不會相信華為需要去做那些事情、因為在華為的管理體系裡,這種事情瞞不了,也沒法子瞞、因為華為的內部管理對自已人是非常透明的,否則大家怎麼分這98.4%的錢?有一部份對內部不透明,就沒法讓人相信任正非沒有私心,這制度也一樣要崩。這種公司,國安單位也沒有去要求配合的想法、因為沒法保證這種事不外洩。華為員工對自已公司的機密是會保密配合、因為事關自已切身利益,對國安單位的要求,那就一切照人性來,其至,會拒絕、因為這種事危害華為整體利益。 講到這裡,很多人會覺得在大陸,中南海或是官員無所不能,但我之前部份文章裡說了,在這裡還是要再次強調,並非如此。中國共產黨執政有個至高原則,任何事違背了這原則,絕對不允許,這原則就是〞維持中國共產黨治權〞。用大陸話來說,就是〞維穩〞。 當一個民企大到華為這樣子,只要華為不作死,基本上沒有什麼政府單位想要去動華為、因為代價太大,會動搖國本,只要還有理智,沒有人敢對華為瞎伸手。 從很多財經新聞裡應該就可以明白,華為今日的規模,影响力已經輻射到全世界,連台灣都要大受影響。因為華為的成功,是大背景加上華為人自已的努力而實現的,不是任正非利用人脈或是利益交換取得方便而成功的,所以華為在中國的腰桿子算是很硬的。要華為做事,是要拿事實,講道理的。不敢講沒有什麼配合國安的行動,但這個配合的程度,和蘋果,谷歌配合美國政府是相同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不會像美國宣傳的那樣誇張。 寫這篇文章,內容其實並不特殊,在大陸科技產業內算是常識性的知識,筆者寫出來,不是什麼洞見,只是想讓對大陸比較陌生的人做個更正確的瞭解,免得人云亦云,寫出來的東西讓識者噴飯。 行文到這裡,本該結束了,但對這事件,我個人倒有一些感慨。 川普上台後的美國,已經愈來愈失去了過去讓人尊敬的榮光,愈來愈像台灣的民進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還擅長文過飾非。 中國的堀起,讓美國感到不安,各種非常手段層出不窮,讓我很難置信,這是美國?我以為是日本,韓國呢。 做為一個真正的大國,應該要有直面挑戰的勇氣。當初的雷根用星戰計劃虛晃一招,搞的蘇聯崩潰就是堂堂之策,大氣而且有水平。不但打倒了敵人,同時也提升了國力,讓美國形象和實力雙提升。 而現在的川普,所做所為,只能說不登大雅之堂,極無自信,而且都在玩弄小手段。口號喊的好,但綜觀所為,實在難以讓人覺得是在提振國力,而且姿勢難看。不知怎的,我就想到了現在的民進黨。早期的創黨成員,雖然有爭議,但都有特色而且有理念,也有格調,但今日的民進黨,我只能說,江河日下,成了利益集團,而且比過去的國民黨還要腐敗。今日民進黨對台灣造成的傷害,可能就是川普日後對美國造成的傷害,選民為自已的爽,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後記: 寫完後,又看了些新聞,回頭補些看法。 習近平或政府單位對華為的事,會關心,會出力,但也不至於做到像對中興這樣子介入和干預。親兒子和養子的差別,同時,按任正非的脾氣,也不會要中國政府太出力,一切以國是為重,西方媒體說習政府會很為難,如本文前面所說的,是低估了任正非的愛國心,也高估了華為的人脈。 這事情對華為而言,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的問題,真正感到麻煩的是政府,但主要在面子上。而對華為的影響,只是担心美國會不會藉此扣上通依朗的黑鍋,然後像中興一樣搞商業禁運,但這個的風險不太大,因為華為的量太大,這一拳出去,美國人自已也很難過,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 華為的管理很上軌道,有沒有孟晚舟,公司的運轉都沒問題,更何況任正非還在,出不了什麼大問題。美國人對孟晚舟也做不了什麼事,就算扣她個幾年,也虧待不了她,任家的人,這種苦還是吃得了的。所以這件事,不論是政府單位或是華為,絕對是低調處理,美國反而會變的很為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發現孟晚舟就是個雞肋,拿下來沒有實質意義。 美國如果真的對華為看重,就應該研究一下任正非,拿他的家人來威脅他,實在走錯了路,他是意志極為堅定的共產黨員(看他捨得98.6%,還不能看出什麼嗎?),他不會去鬧,不會給國家或是合作伙伴任何壓力,會按照各種規定去爭取,講難聽點,她大女兒真要被判20年,他也會要女兒安心坐牢,家裡他會安排好,這種人,美國怎麼會傻的挑來下手,我只能呵呵了。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