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原來嚴凱泰有去中國大陸投資虧損很多!

在商場上嚴凱泰算是正派經營,但是裕隆汽車於2011年赴大陸投資虧損擴大,近兩年帳上認列虧損已高達127億餘元,去年又認虧65億餘元,總共近200億元虧空,更高居上市櫃公司之首;主因是裕隆集團自主品牌納智捷西進慘踢鐵板,與合作的東風集團從閃婚、摩擦到分手,光是雙方合資成立的東風裕隆製造及東風裕隆銷售兩家公司,7年來就讓裕隆汽車付出121億餘元代價。

嚴凱泰大陸投資案不順遂,虧損累累,對股東難以交待,情緒差舊疾復發。與大陸國營單位合資做生意,不是那麼簡單啦!

王文洋於2003年9月在上海市與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之子江綿恆合資的中國宏力半導體晶圓廠風光落成,不到半年江綿恆就逼迫王文洋退出,高達台幣上百億元投資慘遭江綿恆「乾洗」,王黯然回到台灣。

先前王文洋的案例,嚴凱泰並沒有因此得到教訓或警惕,因常跟隨國民黨前主席連戰赴大陸訪問,自恃與大陸高階層關係良好,還是慘敗回來,也賠了自己的健康。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2017 年裕隆納智捷雖在台灣賣出14983 輛新車,但相比2016年少了 200 多輛。在中國大陸市場則僅賣出17677輛新車,比 2016 年減少一半以上。裕隆投資中國大陸近兩年帳上認列虧損已高達127億餘元。

    不同意見

    https://fnc.ebc.net.tw/FncNews/Content/34028
    5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轉傳: 在商場上嚴凱泰算是正派經營,但是裕隆汽車於2011年赴大陸投資虧損擴大,近兩年帳上認列虧損已高達127億餘元,去年認虧65億餘元,更高居上市櫃公司之首;主因是裕隆集團自主品牌納智捷西進慘踢鐵板,與合作的東風集團從閃婚、摩擦到分手,光是雙方合資成立的東風裕隆製造及東風裕隆銷售兩家公司,7年來就讓裕隆汽車付出121億餘元代價。 嚴凱泰大陸投資案不順遂,虧損累累,對股東難以交待,情緒差舊疾復發。 與大陸國營單位合資做生意,不是那麼簡單啦! 王文洋於2003年9月在上海市與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之子江綿恆合資的中國宏力半導體晶圓廠風光落成,不到半年江綿恆就逼迫王文洋退出,高達台幣上百億元投資慘遭江綿恆「乾洗」,王黯然回到台灣。 先前王文洋的案例,嚴凱泰並沒有因此得到教訓或警惕,因常跟隨國民黨前主席連戰赴大陸訪問,自恃與大陸高階層關係良好,還是慘敗回來,也賠了自己的健康。 好勝心不要那麼強,不給自己帶來壓力,才能長命百歲。 赴大陸投資還是個人經營,盈虧自負比較實在。 在台灣辛苦賺錢 ,西進中國當凱子被噱爆 !中國的人治經濟制度 ,吃人吃鐵 ,消耗多少寶貴的台資台商 ,白白去建設一個惡質的中國現代化 ,反過來吞噬台灣 !這也是美國川普現在積極在預防的 。(!!!)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台灣不知道的上海車展跟大陸汽車 1 台灣對大陸現況的無知,已經到一種讓人欲哭無淚的地步。 剛剛結束的上海國際汽車展,就是一個例子。 2 台灣不知道,全球都把最新上市的車款,拿到上海展示。 總共有1200個車型在上海車展發布。 其中,新能源車型有271個。 3 不知道來自全球,包括豪車品牌。 各國汽車大廠高管,都聚攏在中國電動車前觀摩研究。 神情嚴肅,面露焦慮。 因為不論自主技術、設計能力、成本控管、配置等,大陸電動車,都讓各國深感壓力。 4 車展展出的比亞迪的豪華硬派越野SUV仰望U8。 不但豪華,更有多樣獨步技術。 比如自主開發的黑科技,如易四方混合動力、雲輦-P智能系統等。 可以原地掉頭、浮水脫困、、、。 5 0到100只要3.6秒,續航超過1000公里。 是全球第一款登頂沙漠珠峰的新能源車,技術能力輾壓一眾越級競爭者。 預售價109.8萬人民幣,收到的訂單已經破3萬輛。 比亞迪U9,不但是超跑,而且是新能源超跑。 0到100只要2秒,一樣一堆黑科技。 6 大眾集團包下兩架專機,把旗下大眾、奧迪跟保時捷董事會成員送到上海觀摩。 奔馳也是董事會成員來。CEO看完比亞迪展台以後,震撼到說不出話來。 寶馬董事會,成團來學習研究中國汽車。 7 台灣汽車市場,幾乎是外國品牌天下。 世界在看中國,台灣則早已脫節。 因為啊,得意洋洋的不准大陸汽車進口。 真的挺好笑,阿貓阿狗,各國汽車都可以進口。 只專心一件事,就是嚴禁大陸汽車進口。 說要保護台灣所謂的"國產汽車"。 可是,日本美國歐洲各國汽車都可以進口,也可以在台灣組裝,號稱”國產車",牢牢壟斷。 8 可是,大陸的汽車品牌,不但不准進口,也不准來台灣投資生產。 台灣無法想像,大陸的自主品牌,已經到怎樣的地步。 說到電動車,也只知道特斯拉。 喔,還有鴻海說要搞電動車平台。 9 不知道在大陸,電動車光是2022年一年,就賣出400萬輛。 特斯拉佔了大陸市場17%左右,其他幾乎都是國產自主品牌。 而中國乘用車出口,在2022年,已經是250萬輛,成為世界第三出口國,只差第二名的德國6萬輛。 10 最早爆紅的的微型電動車五菱宏光mini EV,低配是2萬8000人民幣,呆萌、價格親民。 類似的還有長安奔奔、吉利冰淇淋等等等等,品牌實在太多,寫不完。 上海車展展出的爆款純電動”海鷗”,上市價7萬3800,訂單火爆。 比亞迪秦DMi混動,9萬9800起。 10萬到50萬更有無數車型車款。 其他,造車新勢力,也各擁一片天。 也就是說,想買一輛電動車,價格區間從2萬多,到百萬,任君挑選。 11 大陸汽車市場,是全世界最內捲的市場。 自主品牌油車的價格,也大概都是台灣一般車價的一半。 大陸有真正的自有國產車。也有國際大廠的合資車。 12 一輛國產自主品牌小型SUV,從5萬多到7萬多人民幣,品質、配置遠超同等國際品牌。 而7萬人民幣。 7萬人民幣在台灣,只能買半輛車。更不要說是SUV了。 而10萬人民幣在大陸,有幾十種車可以讓你選。 從油車、混動到純電,隨你高興。 13 大陸的2輪電動車,從廉宜的1000多人民幣,到高端的幾萬人民幣都有,豐儉由人。 台灣油或是電動機車,當然也價格高昂。 大陸公車,基本都是電動的。 台灣的電動公車,就別提了。 網約車很久以前開始,就大都是電動車了。 台灣人現在很喜歡玩露營車、旅居房車,但台灣也沒辦法想像,大陸的房車,已經進化到怎樣的地步。 因為台灣就是不讓大陸各種汽車進口。 14 台灣的汽車零件廠,卻可以進口到大陸,跟著大陸汽車市場,狂吃紅利。 嚴凱泰生前,也曾經有納智捷在大陸短暫成功過。 可是,一般台灣人,根本不知道,沒聽過,也享受不到大陸汽車崛起的風起雲湧。 15 大陸汽車當然不是沒有隱憂。 技術跟研發的底子,是不是足夠? 各種關鍵捷點被卡脖子,也是長久存在的問題。 另外,美國會對華為下手,會抵制半導體。 現在眼看中國汽車崛起,美國會使出怎樣瘋狂的手段? 16 但是,台灣已經自己隔絕在大陸的努力、競爭,機會與未來之外。 真要站隊美國? 台灣社會好像以為,只要讓台商去賺大陸的錢就好,台灣內部可以充滿惡意的,把大陸隔絕在外。 17 隔絕大陸,吃虧的是台灣人自己。 但政客跟台商,可以吃隔絕的飯,可以賺壟斷的錢。 所以反中台獨,有大利益。 還可以兩頭裝好人。 所以,他們當然不願意台灣跟大陸,融合統一。 政媒商,多的是雙面人,雙頭蛇。 18 但是啊,台灣一邊賺一邊罵,也持續不了太久。 台灣的元氣,會逐步被自己的蠢,給消化殆盡。 怎樣是個頭? 19 看到上海車展,中國汽車雄起,喜悅激動。 台灣怎麼就不能,奮起與大陸一起努力? 我明知不能。 於是心塞。
    3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