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2 個月前
矢內原忠雄早在1929年出版的《帝國主義下之臺灣》一書就頗具洞見的指出:「嘉南大圳所促進的社會關係上的變化,乃是形成大地主的土地集中與壟斷,及促使農民喪失土地而無產化。」實際上隨著嘉南大圳的通水,沉重的水租不只造成農民負擔,也出現許多地主因為入不敷出而典當、賣子、賣妹以納水出租的新聞。像「『咬人』大圳」、「水害組合」這樣的嘲諷稱法反映地主階級對嘉南大圳事業的不滿,與抗納嘉南大圳水租運動成為重要的反對力量。(註一)
由多條河溪沖積淤積而意外誕生的嘉南平原
嘉南平原是臺灣最大的平原,東西寬約71公里,南北長約110公里,總面積約4,884平方公里,約佔全島面積的14%,主要區域涵蓋雲林、嘉義、臺南三縣市,另外還包括──彰化縣與高雄市部分區域。(註二)由於大多均位於北回歸線(Tropic of Cancer,其位置約在北緯23度26分14.675秒)以南,因此整個嘉南平原屬高溫多雨區,但雨量主要集中在5~10月間,之後進入乾季,直到隔年梅雨來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在荷據、清代到日本統治初期,此地有一部分屬於「倒風內海」與「台江內海」的潟湖區,是由濁水溪、北港溪、八掌溪、急水溪、曾文溪、鹽水溪、二仁溪等溪所沖積而成的平原(代表這裡屬於土質鬆軟地帶,也是土壤液化高潛勢區)。(註三)就因為早期為河流出海口,崎嶇不平的地形讓流經此地的河流湍急,含沙量大,使得這裡大部分都是看天田與旱田,作物生長不易。(註四)為了解決缺水問題,以官方為例,1722年時擔任臺灣縣知縣的周鍾瑄(1671~1763,貴陽花溪人、祖籍江西廬陵。周鍾瑄過世後,諸羅士紳恭製周鍾瑄雕像,並將其安置於嘉義城隍爺旁,享受香火供奉),曾在此捐銀修了31處陂圳、1875年,臺灣知府周懋琦(1836~1896,祖籍安徽)也特別撥款在原有虎頭埤(因其位於大目降(今臺南新化)里虎頭山腳下,因此原名為「虎頭山埤」)的基礎上,擴大構築了虎頭埤水庫,這是清代在臺灣建設的第一座水庫,也是全臺第一座水庫,(註五)最大儲水量增加至130萬立方公尺,可供水灌溉農田面積由原來的220公頃(226.82甲),提高至500公頃(515甲)。就因為先天水利與地質條件不佳,因此從清代日本殖民初期,這裡的人口始終沒有明顯的增加。
曾文溪四次改道圖。(作者提供)
曾文溪四次改道圖。註六(作者提供)
但日本人在1895年統治臺灣後,藉著各種調查事業,將所有沒有產權證明的土地都沒收為官有地(其中「林野調查」更使得九成以上的私有地因而成為官有地,註七),並且加重了各種租稅,民不聊生的結果,讓原本不適合大量耕作的看天田湧入了許多無處可去的貧苦百姓。
臺灣平原地形、嘉南平原示意圖。(圖片來源:翰林雲端學院)
臺灣平原地形、嘉南平原示意圖。(圖片來源:翰林雲端學院)
日據時期頒發的保管林整理文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資料來源:同註七)
日據時期頒發的保管林整理文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資料來源:同註七)
嘉南平原~日本內地的海外糧倉
到日本統治中期,臺灣被賦予了為內地(日本本土)增產農業的任務,(註八)日本人看上了這裡的地廣人稀與荷據、清代就開闢完成的眾多灌溉水圳與埤塘。(註九)之後由總督府撥款,委由八田與一設計施工,從1920年(大正九年)9月正式開工,到1930年(昭和七年)4月完工,總共花費54,139,678日圓(除總督府補助26,470,000圓外,其餘大部分向銀行貸款,於完工後,由受益人自1930年起,分22年還清,註十)興建完成──位於官佃溪(官田溪)上游、蓄水量高達1.5億萬噸(1.66億立方公尺)土壩式的烏山頭水庫(珊瑚潭),經由一條3公里長的地下引水道,越域引入曾文溪水。開鑿南北幹線──南幹線(經官田溪、曾文溪)灌溉──官田、麻豆、善化、新市、新化等地──即灌溉官田溪以南42,000甲的土地;北幹線(經急水溪、八掌溪、朴子溪、北港溪)灌溉──六甲、柳營、新營、後壁、鹽水、下營等地──即灌溉官田溪以北至北港溪之間的56,000甲的土地。另於濁水溪和支流清水溪興建林內等三個進(取)水口(林內第一、第二、中國子流),引濁水溪水源,再開鑿濁水幹線,總計約1,411公里的水路幹線、支線、分線水路(這還不包含7,400公里由水利實行組合開設的小給水路,註十一),由於灌溉區域涵蓋當時尚未改制前的嘉義廳與臺南廳,因此命名為:「嘉南大圳(規劃之初稱為:「官佃溪埤圳」)」。(註十二)嘉南大圳完工後,其可耕面積--增加到約1,500平方公里(約150,000~160,000公頃,相當於臺灣耕地面積的1/6),各類農作生產量逐年增加,計達動工前的2~5倍,土地價值(耕地價值)及地租(租佃金額)亦隨之上升。(註十三)受工程影響的人口約40萬。(註十四)
古代農地灌溉水源取得方式有三種,一是興建水潭、水陂與水圳。「水潭」是以人力轉(踩)動龍骨車(又稱:龍骨水車、水車),將位於進低漥地區之水引(舀)進田地。(作者提供)
古代農地灌溉水源取得方式有三種,一是興建水潭、水陂與水圳。「水潭」是以人力轉(踩)動龍骨車(又稱:龍骨水車、水車),將位於進低漥地區之水引(舀)進田地。(圖片摘自──《水車故事~水車的由來》)(註十五)

不過由於烏山頭水庫所供應的水含沙量過高,為避免淤積與增加供水,因此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便陸續興建「白河水庫」與「曾文水庫」來進行補救。(註十六)另外當年烏山頭水庫完成後,日本官方號稱灌溉區域可達十五萬甲,但實際供水卻不及三分之一,因此當局規定,整個灌溉區,除了糖廠之社有地外,本區全部採取「三年輪作(輪灌制)」的方式--即「一年水稻,一年甘蔗、一年雜作」,輪作(輪灌)可以解决日本人一直頭痛的「米糖相剋」問題,(註十七)但卻使得臺灣農民完全失去選擇耕種的自由,而日本人更藉著控制水利資源,讓臺南農民全部都變成日本製糖會社的農奴,也間接的瓦解了當時風起雲湧的臺灣農民運動。(註十八)
嘉南大圳林內第一取水口。(圖片摘自《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簿》)
嘉南大圳林內第一取水口。(圖片摘自《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簿》)
日月潭水利工程~滿足了日本人的需求,卻解決不了臺灣人的缺糧困境
為了將嘉南平原改造成為支援日本內地糧倉的大型農作基地,1917年(大正六年)八田與一向總督府提出「官佃溪埤圳計畫」,八田認為把曾文溪支流之一的官佃溪(現稱官田溪)壩住,便有希望作成一個大規模的蓄(貯)水池(即後來的烏山頭水庫),而在1917年起草的「官佃溪埤圳計畫」中,最初的規劃有三個不同的選擇方案:
第一案:灌溉面積75,000甲,事業費19,883,345圓。壩住官佃溪與前大埔溪,作成兩大蓄水池,引進後大埔溪(曾文溪上游)的水流,實行三年輪作制,即每年種甘蔗25,000甲、水稻25,000甲、其他作物25,000甲。甘蔗與水稻給水,其他作物不給水。

第二案:灌溉面積150,000甲,事業費42,500,000圓。把第一案的區城擴大為15萬甲,實行上述三年輪作法。
第三案:灌溉面積99,000甲,事業費26,383,345圓。把第一案的區城擴大為99,000甲,採三年輪作法。
最後總督府採用第三案。但這個計劃因為經費龐大,遭到內閣會議給駁回。不過在1918年「米騷動事件」後引起日本政府對穩定糧食供應的重視,使得原先被否決的「官佃溪埤圳計畫」得以復活。(註十九)到了1919年10月,日月潭的發電工程開始構築,因有濁水溪的增加水量可資利用,總督府因此將原計畫稍作變更,他們將灌溉面積擴大至150,000甲,其中──利用增加的(濁水溪)水量灌溉臺南北部的51,000甲──也就是仰賴烏山頭水庫供水的土地約10萬甲、仰賴於濁水溪供水的土地約50,000甲。(註二十)
當時日本人計畫在位於南投仁愛鄉武界部落(日本投降後,中華民國將其改名為:法治村)建壩攔截濁水溪上游溪水,開鑿人工引水隧道──整條穿越水社大山的引水隧道(地下水道)長達15.12公里,其中包含8處隧道、2處明渠、4處暗渠、1座渡槽(水路橋),單是隧道就長13.7公里──後在日月潭西岸水社部落附近北流之水尾溪,興建壩高30.3公尺之「水社壩」,並在日月潭西南、位於頭社盆地與水社盆地之間興建壩高19.8公尺之堰堤「頭社壩」,將這個古稱「水沙連(或稱:水社大湖、龍湖或珠潭)」──臺灣中部山區最大的積水盆地,改造為一個大型的山區離槽水庫──完工後的日月潭的湖面面積從原來的5.75平方公里擴張至滿水面積約8.4平方公里、蓄水量估計約1,830萬立方公尺,潭水最深的地方也由原本的4.8公尺增加至27公尺──如此不但可以利用高達320~400公尺的水位落差來建立當時全臺最大的水力發電廠──即日月潭第一發電所,(註二十一)而發電後的水則會被引導注入水里溪(註二十二)後再匯入濁水溪,增加濁水溪的流量,進而達到支援嘉南大圳供水的目的。(註二十三)
日月潭抽蓄電廠機組採取上下池落差發電,重複使用日月潭水源,是全臺最大的抽蓄電池。早期日月潭的運轉模式為日、夜尖峰皆須利用大量放水來發電,之後再於凌晨夜間透過傳統機組發電並抽水儲能,由於總發電度數相同,發電時間較長時,機組就必須分散量能使用。(遠足文化)
日月潭抽蓄電廠機組採取上下池落差發電,重複使用日月潭水源,是全臺最大的抽蓄電池。早期日月潭的運轉模式為日、夜尖峰皆須利用大量放水來發電,之後再於凌晨夜間透過傳統機組發電並抽水儲能,由於總發電度數相同,發電時間較長時,機組就必須分散量能使用。(圖片摘自──黃兆慧:《臺灣的水庫》)(遠足文化)
從南投車埕車站(為集集支線的「最後火車站」)眺望明潭水力發電廠壩體(明潭水庫大壩),原位於車埕車站旁的「振昌木業」廠房已經改建為「車埕木業展示館」。(作者提供)
從南投車埕車站(為集集支線的「最後火車站」)眺望明潭水力發電廠壩體(明潭水庫大壩),原位於車埕車站旁的「振昌木業」廠房已經改建為「車埕木業展示館」。(作者提供)
鉅工發電廠兩條輸水管線,以上圖片摘自──黃兆慧:《臺灣的水庫》(遠足文化)
鉅工發電廠兩條輸水管線,以上圖片摘自──黃兆慧:《臺灣的水庫》(遠足文化)
水里溪流域位置圖。(作者提供)
水里溪流域位置圖。(作者提供)
其實整個日月潭發電相關工程早在1919年就已經開工,但嗣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經濟蕭條,再加上遇上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導致工程在1926被迫停工,1928年決定復工,但仍苦於資金不足的問題。1931年3月,由日本大藏省(2001年在中央省廳再編實施,大藏省被分解成為了今天的財務省和金融廳──主要負責銀行監管)負責統籌並與美國Morgan公司為代表的資本團協議,確定在美國紐約發行以美元計價的公司債(外債)後,就以日本橫濱正金銀行紐約支店與Morgan公司協議,順利在紐約發行年利率5.5%、償還期間40年之美金債券2,280萬元(約等於45,737萬日圓,實收41,313萬日圓,償還滿期日為1970年7月1日),(註二十四)資金到位後,同年10月正式復工,1934年6月竣工啟用,前後工期長達15年。(註二十五)由於工程的嚴重延誤,這使得1927年親自來臺考察的矢內原忠雄(1893~1961)在他所寫的《帝國主義下之臺灣》一書中就強烈質疑整個嘉南大圳工程規劃的合理性。(註二十六)
1927年3月來臺灣實地考察的矢內原忠雄教授(前左3)與臺灣仕紳合影,(前排左起)1.鄭松筠、2.林獻堂、4.蔡培火、(後排左起)1.陳炘、2.陳逢源、3.張聘三、4.林陸龍等人歡迎他到中部踏勤。(Open Museum)
1927年3月來臺灣實地考察的矢內原忠雄教授(前左3)與臺灣仕紳合影,(前排左起)1.鄭松筠、2.林獻堂、4.蔡培火、(後排左起)1.陳炘、2.陳逢源、3.張聘三、4.林陸龍等人歡迎他到中部踏勤。(Open Museum)
「日本人吃米,臺灣人吃番薯簽」
嘉南大圳平面圖。(作者提供)
嘉南大圳平面圖。(作者提供)
前面提到,嘉南大圳在1930年完工啟用,日月潭水利工程則四年後的1934年竣工啟用,受益於多項水利工程完工的幫助,再加上1929年符合日本人口味的蓬萊米(臺中65號)培育成功,讓嘉南平原一舉成為全臺灣最大的米倉。根據總督府留下的資料:從1900~1944年左右:臺灣地區種植水稻地面積由325,653公頃,增加到600,688公頃;水稻產業則由每公頃943公斤(指脫殼後的糙米或白米的重量,全臺總產量為307,147公噸),增加到1,778公斤,但在日據時期臺灣70%農家是半自耕農與佃農。(註二十七)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因為地租的增加與戰備需求,使得這些增產的稻米基本上都輸往日本內地去了(註二十八)。而辛苦種稻的臺灣農民,絕大多數都只有照顧水稻、收割水稻的份,但卻可能連一口白米飯都吃不到、吃不起,最後就只能以番薯來果腹,因此,臺灣番薯(甘藷)的消費量逆勢成長了38%,根據1922年的一項記錄,臺灣各地農家完全以米爲主食者只有臺北、臺東及花蓮超過25%;新竹及臺中的農家約有2/3係以米爲主食而摻番薯者;臺南及高雄的農家3/5以上係以番薯爲主食而摻米者。(參見下表2)這就是臺灣俗諺謂「日本人吃米,臺灣人吃番薯簽」的由來(註二十九)。周憲文教授在他所寫的《臺灣經濟史》一書中就直言──「臺灣農民是為日本人而辛苦」──當年臺灣農民絕非「有餘輸出」,而是「饑饉輸出」。說的明白些,他們一方面以其辛苦所得的高品質蓬萊米供給日本人消費,同時自己以番薯(甘藷)果腹,並由海外輸入品質較差便宜的米糧(參見下表3)以資補充。(註三十)
日據時期稻米生產及對日輸出狀況。(作者提供)
日據時期稻米生產及對日輸出狀況。(資料來自──周憲文《臺灣經濟史》)(註三十一)(作者提供)
臺灣各地農家主食物百分比(1922年)。(作者提供)
在日據時期,除了臺灣生產的稻米必須銷往日本外,從1911年開始,臺灣生產的番薯(甘藷)也開始輸往日本。當年輸日的番薯(甘藷/番薯籤),其數量約為106公噸;但到1940年時,增加為3,817公噸,數量增加了36倍,且此時已經受到戰時運輸不便的影像;臺產番薯(甘藷)輸日最高的年度,是在1938年,那年輸日額達70,433公噸,為1911年的664倍。這些臺灣生產的番薯(甘藷/番薯籤)輸往日本,並非作為日本人餐桌上的食物,而是供日本作為製作澱粉與燒酒的原料。以上資料來自──周憲文《臺灣經濟史》(註三十二)(作者提供)
日據時期輸入米之國家級數量表。(作者提供)
日據時期輸入米之國家級數量表。(資料來自──華松年:《臺灣糧政史(上)》)(註三十三)(作者提供)
常見的番薯與番薯葉。臺灣番薯的種植面積,1940年較1900年增加3倍,但1940年代最高產量(1941年)為1900年的8倍,這些增產的番薯主要是用於補充農家之米糧不足的問題。(作者提供)
常見的番薯與番薯葉。臺灣番薯的種植面積,1940年較1900年增加3倍,但1940年代最高產量(1941年)為1900年的8倍,這些增產的番薯主要是用於補充農家之米糧不足的問題。(作者提供)
1995年版之「八田與一及嘉南大圳」紀念海報。(作者提供)
1995年版之「八田與一及嘉南大圳」紀念海報。(作者提供)
結語~被「皇民史觀」刻意隱藏的歷史真相
對八田與一有長期且深入研究的郭譽孚先生在他寫的《八田與一的真相整理》一文中,有一段文字是這麼寫的──「李前總統登輝先生,我們這位『政治權威』兼『農經權威』,力捧八田與嘉南大圳,他是如此地欣賞著:『他規畫建造了16,000公里長的灌溉水路並設置各種導流與制水設置,由水利技師中島力男傾斜精心設計的三萬分之一角度水路,三年才大功告成,總水道長度可以繞地球半周』、『思及嘉南大圳,遠超過象徵日本戰後近代農業用水事業的愛知用水達十倍之多,不禁讓人點頭稱是。』
史實是什麼?
史實是我們的權威竟不知真正關鍵,並不在其大,在其水道長度,作為一紙上作業,可以慢慢計算,慢慢畫,但是問題是地質之自然條件;一是地震問題,一是土質問題,前者,我們都知道,日、臺都是地震帶,紙上作業16,000公里,只要小心,畫完很高興,可以交卷,而且可以欺騙將來的李登輝之類的官僚與學術權威,真是何其得意?!但是,每年地震頻繁的地震帶,日本學術界當然深知,所謂『三萬分之一角度水路』──嘉南一帶水中含沙量大,再加上這裡是南臺灣的地震帶,如果灌溉水道的坡度/角度設計過於平緩(過小)再加上水中含泥沙量高,就很容易讓泥沙沉澱在水道當中,而微小的地形變動也很容易造成損壞,這代表很容易造成水道而供水不足,若要維持水道的暢通,就要耗費大批人力來清淤,也就是說──由中島力男的水路設計是不適合嘉南當地地形與環境──真正的問題是,如何讓民間來維持這『三萬分之一角度』啊?八田與一敢於逼迫『真正日本人』在他們的地震帶去無償勞動地維持那『三萬分之一角度』所形成『水之網』麼──這真是八田與一苛毒的設計──它使我們臺灣農民不能不努力維護,而當時絕對不是臺灣總督府負責維護,依當時法律規定,全是我農民必須不顧一切,無論寒暑地傾力完成的工作,否則就只能以糧食出售換取現金,作為罰款…而這就是殖民體制下的臺灣產業明顯進步,但是我們先民的平均死亡年齡,在日據50年間,最高的平均死亡年齡竟然在1908年之時,還能得27.2歲,到稻米生產的高峰1938年,我先民的平均死亡年齡竟只有23.2歲的真正理由!」(註三十五)
後記:
根據農復會(全名: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Sino-American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1979年3月16日,農復會改組成立「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簡稱農發會);1984年7月,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與經濟部農業局合併成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23年8月1日改制為中華民國農業部)在1950年代對於嘉南大圳的研究報告指出--近年來所有興辦渠道內面工程中,以嘉南大圳內面工程為最大,效益亦最宏。嘉南大圳幹線渠道總長度1,410公里,其中已築有內面工(指使用水泥構築)者,僅有153公里,其餘均為砂質壤土之土渠,土質疏鬆,滲漏甚劇。根據實際調查分析該項土渠每年損失之水量,約在供水量的40%以上,給與烏山頭水庫之蓄水量相等。(註三十六)
附註:
(註一)參見──陳淑容、柳書琴:《宣傳與抵抗:嘉南大圳事業論述的文本縫隙》(臺灣文學學報/第23期/2013.12)。
(註二)關於嘉南平原地面積有很多說法,係因範圍的界定不同而異,例如中文《維基百科》之【嘉南平原】詞條中,所列之面積約4,550平方公里,其來源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5)。
本文採用的是陳鴻圖教授所編撰之《嘉南平原水利事業的變遷》一書。
參見── 陳鴻圖:《嘉南平原水利事業的變遷》(臺南縣(已併入臺南市)文化局),p45。
(註三)中文《維基百科》之【嘉南平原】
除了──「倒風內海」、「台江內海」外,另外更早之前還有「笨港內海」(其內達今日北港)、「魍港內海」(今日布袋為魍港內海之島),總之這裏很多地方在荷蘭人占領臺灣時期仍是一大片汪洋與臨海灘地,其位置大約位於今日縱貫線鐵路的西側。
(註四)所謂看天田,係指臺灣南部特殊土壤,利用雨季之雨水生產一獲稻米之田地。其土性甚粘,作物的根伸長至地表下0.5~1尺(臺尺,1臺尺=0.303公尺)處即受阻。此種土壤主要分布在嘉南平原的所謂糖業中心地帶,即當時東石(在今嘉義縣)、新營、曾文、新化、新豐(以上均在今臺南市)等郡境內,若降雨適當,每甲約可收獲稻米3,500公斤,惟若降雨不均,則往往一無收獲。
當時改良土質的方法就是──使用加大馬力的大型蒸氣犁進行深耕,翻土深達地表下2.5公尺,並建造農道輔助給水、排水路;大量使用堆肥、綠肥,以提高土壞中氮、燐酸等肥料之含量。
另外,鹽分地的改良,則以築堤防洪、開溝排水、植防風林、防砂、去除石礫等方式改善。
參見──
(Ⅰ)吳文星:《八田與一對臺灣土地改良之看法》(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28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Ⅱ)陳鴻圖:《嘉南大圳與臺灣農業百年變遷》(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註五)參見──蔡錦堂:《虎頭埤的前世今生》(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註六)近代歷史上曾文溪有4次重大改道記錄:
1823年,舊名汪溪的曾文溪因上游大洪水冲破蘇厝甲(今臺南安定),溪水挾帶大量泥沙流入台江內海,造成內海急速淤積陸浮;
1871年,曾文溪北方支流在公地尾(今七股永吉)附近改道向南,與主流會合後衝破北線尾島(今臺南四草),成為今日的鹿耳門溪;
1904年,曾文溪再次由公地尾附近轉向西流,沖毀十份聚落,經三股仔自國賽港(今臺南七股)出海;
1911年,曾文溪因大水改道,向西冲破青草崙沙洲流入臺灣海峽,成為今日所見的曾文溪。
參見──
(Ⅰ)《台江國家公園網頁》
(Ⅱ)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局:《曾文溪行腳》
(註七)1910年(明治四十三年)臺灣總督府以律令第7號制定臺灣林野調查規則,對全島各廳(除蕃地外)之山林、原野97萬餘甲,依照人民之所有權申告而進行實地調查,隨後確定官有民有之區分(其中官有林地為752,993甲、民有僅佔31,200甲)。此外,於查定為官有之土地中,對於與所有權申告者「緣故關係」(即查定前即有長期占有事實者,但其提供之證據殖民政府認為不齊備或不足夠認定所有權存在)較深者則付以「保管林」之名目,而許可其貸渡(租用)。
參見──
(Ⅰ)王學新:《保管林設置的意義》(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電子報/中華民國107年8月28日/第173期)。
(Ⅱ)華松年:《臺灣糧政史(上)》(臺灣商務印書館),p123。
林野調查完成之後,臺灣有80%的土地均落入日本政府之手,矢內原忠雄先生就指其為「日本資本之征服臺灣之必要的前提與基礎工事」。
參見──郭譽孚:《自惕的主體的臺灣史》(汗漫書屋籌備處),p332。
(註八)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因為人口的快速增加、加上農耕技術落後、長期派軍海外(派軍至西伯利亞干涉俄國的共產革命)…等,因此一直難以擺脫國內糧食不足的問題,導致1890年、1897年、1918年分別發生三次因缺米所產生的全國性搶米暴動──「米騷動(米暴動)」。
(註九)參見──郭譽孚:《應以史實更正教科書的相關論述》(海峽學術出版社),p114。
根據陳鴻圖教授的研究統計,在日據之前,此處已完成的埤圳等水利設施共181處。
參見── 陳鴻圖:《嘉南平原水利事業的變遷》(臺南縣(已併入臺南市)文化局),p66。
(註十)參見──
(Ⅰ)華松年:《臺灣糧政史(上)》(臺灣商務印書館),p132。
(Ⅱ)近藤正己(林詩庭譯):《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臺大出版中心),p196。
(註十一)參見──
(Ⅰ)陳鴻圖:《嘉南大圳與臺灣農業百年變遷》(作者為: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Ⅱ)古慧雯、吳聰敏、何鎮宇、陳庭妍:《嘉南大圳的成本收益分析》(經濟論文叢刊2006/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出版)。
(註十二)在嘉南大圳規劃與動工之前,當時臺灣行政區仍屬「廳制時期」,1920年(大正九年)9月,臺灣行政區正式進入「州制時期(五州二廳/1920~1926;五州三廳/1926~1945)」,嘉義廳與臺南廳被取消,原嘉南大圳主要區域均被劃入臺南州內。
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之【臺灣日治(日據)時期行政區劃】
嘉南大圳組織變遷:
1919年成立「公共埤圳官佃溪埤圳組合」;1921年改稱「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1943年「公共埤圳嘉南大圳組合」與新豐郡、新化郡、新營郡、嘉義郡、斗六郡、虎尾郡6個水利組合於合併成「嘉南大圳水利組合」,灌溉面積增至18萬餘公頃。日本無條件投降後,「嘉南大圳水利組合」在1946年改組為「嘉南大圳農田水利協會」;1948年改組為「嘉南農田水利委員會」;1956年11月更名為「臺灣省嘉南農田水利會」。1975年1月政府實施健全農田水利會方案,由政府代管,直至1982年6月方案結束,恢復為農民自治團體型態之公法人。2020年10月1日,因改制為公務機關,更銜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
參見──
(Ⅰ)李宗信:《五州三廳與空間治理規畫》(作者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副教授)。
(Ⅱ)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0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誰才是台灣的水利之父? 日本人,1895~1945, 殖民50年,只有一個水庫,目的是要台灣人種稻,再送到日本,兩蔣父子,1945~1988,在台灣43年,蓋了17座水庫,只要辛勤耕耘,世代不愁吃穿,哪位才值得後人讚揚,緬懷…這很難分辨嗎?(歡迎分享) 1、八田與一(卒於1942年5月8日)建:嘉南大圳烏山頭水庫(1930) 2、蔣中正(卒於1975年4月5日)(共建築了8座水庫) 建設廳水利局成立(1947 )、 經濟部水利司成立(1949)、 阿公店水庫竣工(1953)、 霧社溪霧社水庫竣工(1959)、 中港溪大埔水庫竣工(1960)、 大甲溪谷關水庫竣工(1961)、 大漢溪石門水庫竣工(1964)、 後龍溪明德水庫竣工(1970)、 曾文溪曾文水庫竣工(1973)、 大甲溪德基水庫竣工(1974)。 3、蔣經國(卒於1988年1月13日)(共建築9座水庫) 大甲溪石岡壩竣工(1977)、 新店溪直潭堰竣工(1978)、 基隆河新山水庫竣工(1980)、 淡水河鳶山堰竣工(1983)、 鳳山水庫竣工、 中港溪永和山水庫竣工(1984)、 頭前溪寶山水庫竣工(1985)、 新店溪翡翠水庫竣工、 八掌溪仁義潭水庫竣工(1987)。 蔣中正與蔣經國父子, 興建水庫、 三七五減租、 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 餵飽了全部的台灣人, 為台灣經濟起飛紮下根基! 哪位才值得後人讚揚,緬懷…這很難分辨嗎? (歡迎分享)
    1 人回報3 則回應5 年前
  • 周鍾瑄和八田與一 康熙時代 周鍾瑄是貴州貴陽人 祖籍江西盧陵 在1714年任嘉義縣長(知縣) 1722年任台南縣長(台灣縣) 後來被雍正皇帝調升為南京知府 當時的嘉義縣和台南縣的範圍 比現在大了很多倍 周鍾瑄任內積極向富商地主募款 幫台灣農民開闢陂、圳 計達38條以上的水利工程 灌溉農田遍及台中到台南 啟動台灣島第一次農業革命 「陂」音「卑」 築堤截流貯水成潭稱為「陂」 「圳」音「鎮」 引水灌溉入田的溝渠稱為「圳」 但是 現在台灣人完全忘記周鍾瑄 周鍾瑄開闢的「烏山頭陂」 二百年後被八田與一擴建為「烏山頭水庫」 周鍾瑄動員農民開挖的圳溝 不計其數 二百年後被八田與一擴張為「嘉南大圳」 八田與一蓋水庫和水圳的經費 是動用日本警察強徵台灣農民的稻穀而來的 日本政府任何一毛錢都沒出 周鍾瑄興建陂圳的經費是靠著募款 以及爭取廈門的補助款而來的 清政府沒有從台灣拿走任何錢 還撥款補助 八田與一供水灌溉後 用低於市價三分之一強徵農民稻米 運回日本供日本人享用 周鍾瑄供水灌溉後 農民增產的稻米全部留在台灣農民手上 吸引更多福建人和廣東人來台開墾 成為本省人的祖先 現在台灣人盲目吹捧八田與一 卻徹底遺忘周鍾瑄 台灣人喝台灣水 吃台灣米 卻不知水和米怎麼來 只會盲目吹捧日本人
    6 人回報3 則回應2 年前
  • 曹公圳的澄清湖 高雄的澄清湖其實是 曹公圳的一部份 1837年中國清代政府派曹謹(1787-1849) 出任鳳山縣知縣 身為河南人的曹謹深懂水利工程 接納金門人幕僚 林樹梅(1808-1851)的規劃 從高雄大樹 引入高屏溪水灌溉高雄平原 即著手建造五條水圳系統的曹公圳 對高雄地區的開發和農業 做出了不朽的貢獻 可以說沒有曹謹 就沒有高雄 曹謹同時開鑿許多 大大小小的蓄水埤塘 以調節曹公圳的水量 其中最大的埤塘被稱為「大埤」 「大埤」旁邊還有個「小埤」 「大埤」常被稱為「大埤湖」 其實「埤」和「湖」意義相同 「大埤」和「大埤湖」 都不算正式名稱 因為這種名稱在台灣島上 到處都有 1940年代日本殖民政府 打太平洋戰爭 為了侵略中國和東南亞 在高雄地區建立許多初級工業 把農用的「大埤」轉做工業用 造成「大埤湖」嚴重污染 也造成「小埤」嚴重淤積 1950年代 蔣介石派陸軍部隊清理污染 陸軍部隊改稱「大貝湖」 這樣比較像個湖的名稱 1963年蔣介石改名為「澄清湖」 因爲日本人的污染已處理完畢 1980年代 「小埤」被填平在其上 興建高雄長庚醫院 和澄清湖棒球場 民進黨人很喜歡高談闊論 本土史觀 同心圓史實 鄉土教育 尤其是好談烏山頭水庫和八田與一 但從來不敢談也不敢教育年輕一代 高雄澄清湖就是曹公圳的大埤塘 曹公就是河南人曹謹 曹謹只是一個小縣長 開鑿曹公圳的經費 沒有從農民身上課任何稅 而是自行四處向台南的富商募款 以及向福建省政府要錢補助 相反的 八田與一動用日本警察 向台灣農民課徵重稅 興建嘉南大圳和烏山頭水庫 日本殖民政府一毛不拔 但是台灣的教科書 對曹謹這個小縣長的偉大事績 一字不提 台灣人也只會去澄清湖放煙火 也許台灣人不想讓後代知道 這些功勞都是一個中國人 努力而來的
    5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台灣人的悲哀 !!! (黃智賢轉載) 一個民調 : 台灣竟然有75%受訪者, 不知道三二九青年節是因為黃花崗72烈士。 奇怪嗎 ? 經過20年的台獨教科書, 經過馬英九8年執政對綠營和台獨的一寸寸退讓 ,你還奇怪嗎 ? 這就是結果 !!! 連國家怎麼建立的, 都不知道了! 怎會對這個國家有認同. 有感情 ? 台獨深知 : 欲亡其國 , 先滅其史。 民進黨不是因為閒著無聊, 才這樣堅決要改教科書 ! 他們深深知道利害關係。 改了軟體 , 硬體就會被控制指揮。 改了教科書, 人民的國家認同就跟著被改變 。 好比說 : 現在台灣光復節, 對許多人來說 , 根本已經沒有意義 !? 因為寧願不要做中國人。 在教科書裡教導 : 日本對台灣 , 是善良的殖民者 ,台灣的現代化 , 是因為日本的貢獻。 他們說 : 日本統治台灣 , 是因為馬關條約 ,有足夠的正當性 , 所以教科書必須寫「日治」。 但日本侵略中國 , 發動戰爭,中國戰敗 , 只能割地賠款。 說日本有正當性 , 像是強盜逼迫女人同意性侵 ,否則殺她的父母兄弟。事後強盜卻說 : 是女人自己同意的 , 所以不是性侵 , 所以有正當性 。 這樣荒謬的論述 , 你可以接受 ? 他們說 : 馬關條約割讓台灣 , 是中國不要台灣。 但馬關條約本來是割讓遼東半島及台澎。 是因為三國干涉, 讓清朝花費巨資買回遼東 , 連滿清自己的龍興之地遼東 , 都被迫割讓 ,可見清朝之無奈。 而台灣 , 是日本垂涎已久的 , 清朝豈有能力可以挽回 ? 他們說 : 李鴻章說 : "台灣鳥不語. 花不香. 男無情. 女無義. 棄之不可惜 ! " 但真相是 : 李鴻章從沒講過這種話 !!! 他們說 : 是因為日本台灣才能現代化。 但1888年劉銘傳就已經設了郵政總局 ,也就是今天的北門郵局。比「大清郵政官局」(1896年設立)還早 !!! 劉銘傳在台灣設了中國最早的電報局 , 在台北設了中國最早的路燈 ! 他們崇拜八田與一, 感恩日本建設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 。 卻不提 : 清朝就已經有的瑠公圳. 曹公圳和八堡圳 ! 更不提嘉南大圳的灌溉水 , 是用來剝削台灣農民的利器。 日本政府要求農民種甘蔗 , 而甘蔗只能賣給日本政府, 賣價還是日本政府決定 !!! 如果農民拒絕被控制剝削而堅持種稻 , 那嘉南大圳的水 , 就不准你用 ! 而種的稻米 , 50%運到日本給日本人吃 , 台灣人卻吃不到 !!! 台灣人在台灣 , 被當成三等公民 !!! 不管是經濟. 文化. 還是教育, 都是貫徹日本搜羅淨盡台灣資源的天羅地網 !!! 日本統治台灣50年, 根據日本官方文件自己承認 : 最保守起碼殺了30萬台灣人!!! 那為什麼, 台灣有一股懷念日本 , 把日本當成祖國般親愛的聲音, 而這樣的力量 , 幾乎成為台灣的主流勢力 ? 清朝在1893年, 就已經把鐵路修到新竹了 ! 但新竹車站於2013年慶祝百歲時, 竟然邀了1895年擔任征台統帥, 殺台灣人無數的北白川宮能久的孫子,做為貴賓 !? 這樣獨步全世界, 為侵略者塗脂抹粉的史觀 , 是日本政府在日據時代思想改造的重點 ! 而台獨論述發揚光大 !!! 為了切割台灣和中國 , 當然必須高捧日本, 踐踏中國 ! 高中歷史課本, 統治台灣211年的清朝 , 竟然只占了51頁 ! 統治台灣只有50年的日本, 卻有49頁 ! 而且膜拜日本恩德到痛哭流涕 ?! 光復台灣的中華民國也只有53頁 , 而且幾乎被描述成納粹魔王 !? 不准台灣人做中國人 , 只能懷想日本 , 這就是台獨為日本立下的最大功績 ! 這才是台灣人的最大悲哀 !!! 卻是民進黨最大的喜悅 ! 軟體修改成功之日,便是綠營永久執政之時。 增註:真有這幫傢夥居然可以找強姦犯為父親為榮似的思維?可怖? 原文刊載時報周刊(歡迎轉發!)
    2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 臺灣啊,你是上帝疼痛的海島 作者:台大教授 張文亮 「海島和其上的居民,都當向耶和華唱新歌,從地極讚美他。」(以賽亞書四十二:10) 臺灣不是一個島,而是太平洋大陸棚邊緣,日本千島群島弧與菲律賓呂宋島弧中間的群島。群島是由最大的島嶼「臺灣」,與澎湖、鼻頭角、蘭嶼、龜山、火燒、紅頭嶼等84座島嶼所組成,總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 獨特的地理位置 這些島嶼與大陸福建相對,但是幾千年來,以黃河文化為主體的大陸,認為那孤懸外海的島嶼,不過是化外之民、落後的地方、蠻族的住處、海盜的居所,是巴望大陸皇帝垂憐施恩的一群賤民。 真的是這樣嗎? 最早認識臺灣重要性的,不是中國人,而是西班牙人。十五世紀初期,西班牙的探險家縱橫四海,他們早就發現,若以臺灣為中心,北到日本橫濱的距離,與南到菲律賓馬尼拉的距離相等,再延展範圍,北到俄國海參威,南到新加坡的距離幾乎一致。原來臺灣是亞洲沿海地理位置的中間點,是東太平洋接觸大陸沿海諸港的門戶。 西班牙人對臺灣的影響 1626年,西班牙人前來北臺灣,占據淡水,固然一時訝異於這島嶼的美、生物相的豐富、原住民的純樸;可惜心中覬覦的,還是島上的黃金、可製炸藥的硫磺,與能賣錢的茶葉,因此西班牙人在淡水附近開採黃金,在大屯山上採硫磺,並在坪林伐木種植茶葉。 西班牙人在臺灣北部設立港口,期待成為馬尼拉與日本貿易的中繼站,卻引起了荷蘭的緊張。荷蘭基於國際海上貿易的競爭,唯恐影響與日本、中國間的貿易,因此於1642年圍攻淡水城,將西班牙人驅離臺灣。 上帝對臺灣的保守,常是經歷了許多外來的破壞,卻總是留下值得讚美的可愛。西班牙開發了「淡水」港,成為進出臺灣的門戶;開發了山坡地的茶園,使「茶葉」成為臺灣北部丘陵地的主要作物。 荷蘭人對臺灣的經營 荷蘭曾被西班牙管轄,1579年獨立後,反成西班牙競爭的對手。1602年,荷蘭在亞洲成立「東印度公司」,經營在亞洲的貿易權。荷蘭人也很早就知道臺灣的特殊性,在1624年前來南臺灣,在臺南鹿耳門登陸,與附近的漢人與平埔族人爭戰,逐漸統轄臺灣西部臺南到彰化之間的廣大平原。荷蘭是世界著名的農業與花卉國家,雖然將臺灣視為殖民地,收取許多稅金,卻給臺灣帶來農業技術,奠定了臺灣的農業基礎,發展出日後有別於大陸的農業特色。 例如荷蘭人為臺灣帶來種植甘蔗與榨汁製糖的技術,如今嘉義以南一片又一片的甘蔗田,是荷蘭人留下的功績。荷蘭人選種甘蔗,是影響臺灣深遠的正確判斷。嘉義以南廣大的平原經常缺水,甘蔗是耐旱的作物,土地愈旱,甘蔗愈甜;海風很強,甘蔗密集生長,根系又深,抓地力強,還可以為人擋下海風;土壤貧瘠,甘蔗需要的是排水良好的沙土地,能在貧瘠地區生長良好。 迫害的再臨 此外,荷蘭還在臺南沿海低窪區教人養殖虱目魚,在山坡地種植增加穩定水土的銀合歡,為花園引進蜜源植物馬纓丹與含羞草,為果園引進芒果、釋迦與蕃茄,為農地引進豌豆(又稱荷蘭豆)、胡椒、蔥、薄荷、高麗菜與蕃薯。 荷蘭的宣教士在臺南地區還帶領約5,900位平埔族人信耶穌,並為他們設立學校與神學院,也為臺灣畫下第一張準確性高的地圖。 可惜,1661年,鄭成功自中國帶領十萬個士兵前來,毀去所有學校與神學院,殺光基督徒,還將宣教士的孩子分給將領為奴隸。動刀的一定會被刀所滅,22年後,滿清政府滅了鄭氏王朝。 臺灣人的標誌 此後,約有十萬的漢人隨著軍隊湧入,先是泉州人,後是漳州人。泉州人與漳州人多次械鬥,死傷眾多。而後客家人來,泉州人與漳州人聯合,驅趕客家人。 1662年到1895年期間,臺灣大小械鬥不斷,幾乎是三年一小亂,十年一大亂,導致死傷無數、田園破壞、鄉舍塌毀,加上颱風、水災、旱災、地震連連,漢人大量墾地種稻,但稻田水流遲緩時,容易成為瘧蚊與鼠疫滋生的場所。從此天災與人禍連連,臺灣人的生命深處深深烙印一個標誌——「不平安」。 因著不平安,臺灣人出海怕沉船、出外怕瘴癘、蓋屋怕路衝、婚喪喜慶怕忌諱、蓋墳怕風水、祭祀怕冒犯,生死都不得安寧。百姓需要討好各路的神明,敬拜各樣的偶像,祭祀各式的鬼魂。這也影響臺灣的社會與政治的發展,神鬼既然可以「賄賂」,人更可以用金錢、色情來打通,結果產生了臺灣人好賄賂、好賭、好鬥與好色的習性。 福音的腳踪 上帝沒有放棄這個島嶼。臺灣人心改變的契機,由黑暗看到光明,是清朝末年,外國宣教士不斷的前來,1865年馬雅各(James L. Maxwell, 1836~1921)、1871年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 1841~1921)、1872年馬偕(George L. Mackay, 1844~1900)、1875年巴克禮(Thomas Barclay, 1849~1935)、1895年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1870~1957)等福音的使者,像一粒又一粒的種子埋在這裡,並將福音傳到臺灣各鄉鎮,從此臺灣人才開始擁有真正的平安――「耶穌的救贖」。 宣教士們有著屬天的樂觀,因著信,將臺灣轉換為福音能夠發芽生長的所在,例如馬偕就寫道,臺灣人在聽信福音上,有四個特點: 1. 臺灣人的學習慾望強,學習慾望高的人,常成為最先信耶穌的一群人。所以將文化、科學轉化為教育材料時,可以將福音放入。 2. 臺灣人尊重以身作則的人。傳福音的人必須先贏得聽眾的尊敬,臺灣人才聽得進。所以傳福音的人所受的教育,或從事有益於人的職業,能成為傳福音的管道。 3. 臺灣人較聽得進臺灣事,有效率的工人收割禾場,懂得用正確的鐮刀與合宜的畚箕。因此,需要有智慧地了解臺灣的文化、種植、食物、地理、地質、動物、音樂、氣候、習俗、社會等,以臺灣本土的材料,作為傳福音的素材。 4. 臺灣人聽得進朋友的話,有熱忱融入一般人的生活,就能讓臺灣人接受福音。但要保持自身的潔淨,不同流合污。 原住民福音的復興 1895年馬關條約之後,日本占領臺灣,給臺灣帶來數十萬人的傷亡。尤其持續與原住民爭戰,封鎖山區,不讓外人進入。沒想到上帝藉著太魯閣族的基督徒姬望,將福音傳給原住民。迄今,原住民仍是臺灣基督徒比率最高的族群。 在世界上很少有一個地區或島嶼,有像臺灣這麼多樣、多種的原住民,使臺灣更具文化的多樣。目前人類考古學還無法確定臺灣原住民的來源,是南海島嶼的居民在不同時間前來形成不同的族別,還是由臺灣分散到南海各島嶼。原住民使臺灣人的血源更多樣,長期的通婚生子,使臺灣人的血緣漸與大陸的漢人迥別。在上帝的救恩中,不同種族共享同一救恩之源,在基督裡合一。 日據的年代 日本據臺期間,帶來工業化,開發大型的烏山頭水庫,建造桃園大圳,引入西式教育,並育種與推廣優質的「蓬萊米」,使得臺灣「北茶葉、中水稻、南甘蔗」三足鼎立。但是日本厲行天皇崇拜,與軍事管轄的壓力,使臺灣的基督徒飽受壓制。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曾傳日本官方擔心盟軍可能登陸臺灣,將下令囚禁與殺害全臺灣的基督徒,以免替盟軍帶路。幸好盟軍後來越過臺灣。 1945年,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撤出臺灣,國民政府接收臺灣。接收軍隊紀律不佳,形象很差,與接收政府的貪污無能,不只是國民政府即將在大陸全面潰敗的預象,更引發了廣泛的民怨。 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造成許多臺灣菁英的死傷,不少無辜的死難份子是基督徒。1949年大陸戰爭失利,國民政府全部撤退來臺,超過一百萬大陸各地的百姓逃來臺灣。那是風雨飄盪、人心惶惶的危機年代。 共產黨占據大陸後,迫害基督徒,關掉教會,趕走宣教士,一樣的方式應該可以在臺灣炮製。1949年大陸派軍攻打金門古寧頭,實在稀奇,共產黨軍隊在大陸連戰連勝,幾乎是四處追趕著國民政府的軍隊,沒想到在臺灣海峽的一個小小島嶼上,竟然吃了大敗戰 。1950年韓戰爆發,共產黨軍隊大量北調,喪命在北韓陌生的土地上,也消耗了武力侵略臺灣的力量。同時美國第七艦隊協防臺灣,不久中共與蘇俄交惡。1966年,又爆發文化大革命與一連串權力鬥爭的內耗,大大消減臺灣軍事的危機,也免去臺灣遭受文化大革命的火煉。 避難地反成燃起福音之火的起點 當二千個宣教士自大陸撤返來臺,在1950~1960年,臺灣興起一波福音的復興,可見上帝保守臺灣的手,依然沒有退縮。 1960~1980年期間,政治的不穩定,使得臺灣許多年輕學子與移民,遠赴美國、巴西、阿根廷、南非、歐洲、新加坡等地,漂泊的異鄉人反而更易蒙受救恩,四處建立查經班與教會。臺灣的基督徒比率雖少,只有3%,但是在普世華人當中,卻是上帝國度人才重要的供應處,也是文字出版的中心。 1990年代初期,大陸留學生開始大批出國,上帝藉臺灣人所建立的教會,成為他們蒙受救恩的所在。大陸雖然號稱有8~10%的基督徒,隨著兩岸的逐漸開放,臺灣的基督徒前往培訓、支持、幫助、教導,仍是上帝在華人事工的主力。原來上帝保守臺灣,是要使臺灣成為普世華人蒙恩的祝福,甚至未來更能成為其他種族的祝福。有誰想到時代的變化,是如此的奇妙呢? 新時代的使命 1970年,臺灣因著人口的集中、工商業的發展,環境污染急遽嚴重。1980年代,山坡地的開發,凸顯臺灣地質不穩定,導致土石流災害橫行。1990年代之後,臺灣仍然承受百年來最大的「集集大地震」,又承受接二連三挾帶雨量超過1,000公釐的超大颱風。我們沒有退後,不只投入污染淨化的工作,環境倫理的提倡,災難重建的工作,並在災區建立新的佈道所。上帝的保守依舊在,我們就沒有退後的理由。 進入二十一世紀,臺灣依然面對許多的危機:國際上孤立的危機、氣候變遷的危機、糧食與能源不足的危機、新傳染病流行的危機,與更重大、更核心的危機――不認識耶穌的救贖、生命沒有終極意義的危機。每一個世代,真正愛臺灣的人,都要像先知哈該領受上帝的吩咐:「你們要上山取木料,建造這殿,我就因此喜樂,且得榮耀。」(哈該書一:8) 上帝的殿在哪裡?那是人的心田。上山取什麼木料來建造?是對所信的耶穌,更深的認識,好用各樣的智慧,將救恩傳開,也許這是滿足上帝眷顧臺灣的心意。 時代在改變,上帝的保守不改變。四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懵懵懂懂間被分別出來,到這裡定居,大多數人依然不知道要事奉真神,我們不過是蒙恩的餘數,卻成為影響普世華人福音的關鍵,甚至將禾場拉得更寬廣。海島的居民啊!你們要讚美主。 末了,憶起馬偕在1896年所寫的《臺灣~我心的所愛》以共勉。 「臺灣,我心的所愛, 值得我一生最佳年日的付出, 是我生命、負擔的中心。 我愛,站在緩緩起伏的山上, 看著下方深深的海灣,與 拍打岸邊的浪濤。 我愛,那些棕黑膚色的中國人、平埔族與原住民, 二十三年之久,對他們傳講耶穌的福音, 為著讓他們得著福音的緣故, 值得我生命一千次的給予。 當我寫到這裡,我心依然遙望, 那遠在太平洋上的島嶼—福爾摩沙 我心的所愛。 但願餘生,力量微薄之時, 能在那拍打的浪濤聲中, 不斷搖曳的竹葉蔭下, 安歇。」
    3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短短20年來,海峽兩岸產生了莫大的歧異與差距,中國由一個貧困的國家躍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而台灣卻由亞洲四小龍之首淪爲一個低薪的社會,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說大概跟兩岸的領導人有關。好吧,那我們首先來了解兩邊領導人的背景: 江澤民 - 交大電機系 胡錦濤 - 清華水利系 習近平 - 清華化工系 馬英九-台大法律系 陳水扁-台大法律系 蔡英文-台大法律系 目前台灣的行政團隊 行政院長蘇貞昌-法律系 駐日代表謝長廷-法律系 駐德代表謝志偉-法律系 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法律系 經濟部部長王美花-法律系 前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法律系 內政部長徐國勇-法律系 我不是對法律系有什麼偏見,只是懷念那些工程師治國的日子! 中華民國來台灣,曾經有段非常輝煌、由工程師治國的時代 (1980-1990) ,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台灣經濟奇蹟,更躍居了亞洲四小龍之首,那是個錢淹腳目的時代,也是個民風淳樸的時代。 什麼是工程師呢? 務實、對症下藥和講究效率,有過實務下郷,也知道人間煙火,了解民生疾苦。 1) 前總統「嚴家淦」, 聖約翰大學理化學系畢業, 被尊稱「新台幣之父」。 當時民生凋敝、萬事俱頹, 用新台幣支付,金穩稅改, 是何等的貢獻! 再細數早期幾位 財經和經濟首長: 2) 尹仲容, 電氣機械系畢業,經濟部長任內扶植私人企業,去世後還要張羅喪葬費用。 3) 民國 47 年的經濟部長「楊繼曾」,柏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抗戰時期在後方建立的國防重工業基地,對打敗日本起了關鍵作用。 他還有一個發明「科學養豬系統」,把豬糞和尿導入系統,灌溉到種在豬舍旁邊的甘蔗田,使得台灣甘蔗又長又甜,就是後來的台糖。 4) 接任楊繼曾的是「李國鼎」,畢業於中央大學物理系,到英國劍橋大學做低溫超導研究。到台灣後先造船,後創立加工出口區和科學園區,是台灣的「科技教父。」;他又創立「外貿協會」,把政府定位在在替企業服務,早早就提出企業是國家發展的主軸,張忠謀曾說過沒有李國鼎就沒有台積電。 2001 年,李國鼎逝世後, 記者訪問他的兒子,李永昌對父親的記憶,他只記得:「家裡很窮」…… 5) 李國鼎之後的經濟部長是「陶聲洋」,上海聖約翰大學土木工程系、德國柏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畢業,可惜接任不久即癌症過世。 6) 再來就是「孫運璿」,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系畢業,參加南京湘潭湘江電廠建設,抗戰期間到湖南參與興建湘潭電廠,又到西寧蓋了青海第一座電廠。 抗戰後,台灣電力在幾波大轟炸後幾乎全廢,他帶著技師和學生克服萬難,完成復電使命,又搶先蓋完日月潭發電所、烏來發電所、立霧發電所和德基水庫……。 使 40 年前的台灣,就有了 99.7% 的發電率。 之後,孫運璿搞十大建設, 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這才有張忠謀、曹興誠、蔡明介等人的脫穎而出。 台灣的經濟奇蹟,能成為亞洲四小龍,都和孫運璿有關係,他是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推手。 7) 講到孫運璿不能不提「費驊」。 費驊畢業自交大土木系,是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在大陸造路造橋。 擔任行政院祕書長時,他邀來同學電信總局局長方賢齊、美國 RCA 研究所所長潘文淵,和孫運璿,討論半導體(積體電路)作為台灣未來發展的目標。 8) 接費驊當行政院秘書長的張繼正,德國賜城大學土木系、美國康乃爾大學土木工程系博士,後來也當了財政部長。 9) 繼任孫運璿的經濟部長是 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的「張世光」。 10) 張世光之後就是「趙耀東」,武漢大學(北洋學院)機械系,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碩士,麥當勞是他不畏朝野聲勢浩大的反對,引進台灣的。 他重視國際企業最新的管理 和行銷技術,影響台灣甚深。 趙耀東曾拒絕蔣經國的指示,反對援助瀕臨倒閉的企業,中鋼能在短短幾年內成為全世界生產力最高的鋼鐵廠,即是因為趙耀東堅持要有「中鋼公司特別管理辦法」,要求人事權自主、會計權自主、採購權自主。 之後, 11) 「徐立德」/政治系, 12) 「蕭萬長」/外交系, 13) 「錢復」/政治系…。 近二十年來,法律人崛起,迄今,政權幾乎全被法律人包攬了,乃至國運變了,人運也變了! 懷念那些工程師治國的日子!特別在此疫情嚴峻,人民受苦難的時刻! (節錄自萬岳乘先生大作) 
    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