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8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尊嚴的老去:

確是篇好文,而且也是我們有一天終將面對的事實。
讓我們相互鼓勵打氣,一起勇敢、樂觀地完成這趟告老還鄉,落葉歸根的旅程。

這封給孩子的信去年在網上瘋傳,作者是陳陵聲(東海13建築1971畢)的夫人。



親愛的孩子們:

有一天,媽媽和幾位朋友喝下午茶,我們都七十歲了,很自然的就談到了以後的日子要怎麼過。你們的奶奶和我們住了十四年才離開我們,而姥姥則在晚年得了失智症,所以,在那幾年辛苦的日裡有許多感觸,朋友們聽了,都希望我能動筆寫下來,所以我決定給你們寫這封信。

我們這一代承受了上有老,下有小的責任,奶奶的最後幾年身體很差,而他不會開車,不懂英文,完全依賴我們。到了晚年,幾乎每星期要去醫生那裡,所以成了我們的责任。姥姥的老年失智,也給爸媽身心帶來極沈重的負擔。

而我們在美國的這一代,是獨立的。爸媽養育你們不是為了傳宗接代,也不是要養兒防老。我們是為了付出與欣賞。只要你們健康快樂的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走一遍,讓我們有機會與你們同行,這就足矣!

現在要告訴你們的是以後我們老而病了,該怎麼對待我們:

在爸媽最後幾年𥚃,我們一定會找到一個安棲的地方。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要求。

在我們不能行動自理之後,不要帶我們出去吃飯,我們這一輩子已經過得非常精彩,老了就讓我們待在自己的天地。弟弟在小時候看到老太婆在飯店圍著圍兜被喂食時,說好可憐而難過,當時媽媽就告知他以後爸媽變成這樣,就不要帶我們出來了!記得他還很純真的問:那你一直求我怎麼辦?我說就當沒有聽到。我不是在開玩笑説的,到了那個階段,吃什麼好的都不重要,更不需別人的憐憫,周末不給你們惹麻煩是爸媽的心願!你們有空來看看就很好了!

當爸媽老的不成人形時,千萬別拉著爸媽照像,那是太残忍了。我常在FB 上看朋友和插著鼻管,儍乎乎的老母一起po 照片,就很生氣,覺得用老人作秀心態不善!爸媽希望給你們留下最美的記憶,而不是告諸親友「我們還活著」!

爸媽生活不能自理時,有護理人員在場,你們最好離開,千萬不要親自來處理我們的穢物,或是給我們沐浴更衣。我一直記得爺爺住院時,我替他處理穢物時他尷尬的面容,雖然媽媽一再強調他把屎把尿的養大我,我現在也為他做同樣的事,但是我完全了解他的心思,所以從那以後就請護理人員處理了!因為爺爺要的是尊嚴,心同此理,我們也是!

爸媽之間有一個人先離開,如果還住在大房子,一定要儘快把另一個安排搬遷到養老院,請専人照顧。成為一個孤獨的老人是太悲哀了!養老院有其他的老人,心情會好一點!爸媽預備了足夠的養老費用,是可以終老的.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最後一定一定「不要急救!」,爸媽在有生之年和你們在一起過了很快樂的時光,該走就走了,大家都應該沒有遺憾的告別!

前面所提的是爸媽在正常逐漸變老而病的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是爸媽有了老人失智症,開始脾氣越來越差,記憶力不好,一再的重複事情,並開始疑人,擔心等。你們怎麼辦?

當爸或媽變得不可理喻時,不要生我們的氣,因為我們內心的靈魂和外表的行為不能一致了,我們病了,那不是我們能控制的。你們要想的是爸媽以前是多麼愛你們,多麼知書達禮,有善良而細心的一面。這時 ,就不要和爸媽計較了,我們的失控行為即使再討人厭,你們也一定要了解,那是個病態!

不要挑戰爸媽的記憶力,因為我們真的不記得了。如果時時挑戰我們,當爸媽偶尓清醒時,會感到害怕,生自己的氣,所以不要和爸媽爭論問題,什麼事就順著點,因為這個時候,我們不由自主,和爸媽再辯下去,道理也是辯不明的,只會使你們更生氣。

當爸媽沒有安全感時,可以學學我當時怎麼対待失智的姥姥。媽媽當時印了一張假的銀行存款單,𥚃頭有數百萬元,就放在床頭,在她還認字時,每天看著,心情很好!不會擔心以後沒有經濟後援。

常常給我們善意的謊言,譬如,要走了,就説去辦點事,馬上回來。這也是姥姥在世時我這樣處理的,免得她因我的離開而害怕緊張。姥姥在北京大姨媽家住時,經過天安門,看見毛澤東的照片,非常害怕,我們就安慰的說已經反攻大陸啦,因為照片太多,來不及取走. 她馬上開心的笑,還誇獎國民黨真好,把長安大街修的那麼漂亮!姥姥當時心情好極了,我們也開心!此時說謊又如何?

萬一有一天,我們什麼事都不記得了,甚至不知道你們是誰時,也不要傷心,因為那時我們是活在另一個境界𥚃,但你們是永遠活在爸媽心裡的。你們一定得把我們送到該去的地方,不要留在身邊。老的時候,可能糊塗要比清醒好,不要因爸媽的失智而悲哀。因為這是人生都會經過的。

好了,這些話或許說的太悲情,但都是將來會發生的,趁著爸媽頭腦還清醒時,告訴你們這些想法,是必要的。而現在,爸媽還健康的活著,咱們就多聚聚,享受美好的日子吧!


愛你們的,

爸爸媽媽

後記:寫這篇文章時,掉了不少淚,人生到頭來是很残酷的,但也必須面対。

其實也是寫給自己看的,那就會更珍惜現所擁有的

現有回應

  • 老鶴標記此篇為:⚠️️ 不在查證範圍

    理由

    此文章為心靈雞湯型的勸世文,由謮者自行感悟,與查核事實無關。
    3 天前
    0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9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以下為網友分享: 我爸媽公司遇到很荒唐的事情。 大約三年半前, 我爸媽聘請了一位文職小姐。 一開始面試聊都很正常沒問題, 最後這位小姐問說有無特休? 爸媽在面試時跟她說 沒有特休,20幾年來都這樣。 不照勞基法走, 但是生病請假、請事假均不扣錢。 記得三年半前 這位小姐剛來時, 三個月後動不動就請假, 說家裡有事,說身體不舒服。 於是每一個月都要請一天假就是了。 我想她可能看全公司員工也都是這樣, 有事情就請, 甚至有時候一個禮拜請三天假 爸媽都給他們請。 可是爸媽受不了 這位小姐每個月都請假。 於是爸媽就跟這位小姐說 以後只要她請假就扣他薪水,一天扣一千。 這位小姐聽到當然馬上反應, 她說是公司制度以後這樣嗎? 爸媽說是只有她而已。 她就說瞭解。 (圖片來源) 然而呢說完下個月開始 這位小姐竟然用"生理期"這個理由請假。 當然爸媽因為她請假就照扣她一千, 她就跳腳了,她說生理期扣錢是不合理的。 女生本來就有一個月可以請生理假。 爸媽聽到當然不當一回事, 直接跟這位小姐說我們是老公司, 不是大公司沒再跟勞健保跑的。 爸媽一直刁難她,要讓她自動離職。 她卻直接告訴我們她開始收集資料, 提供給勞保局說要檢舉我們。 讓我們等著被罰。 因為太不合理了。 還說就是有我們這種心態的老闆, 台灣才會很可憐。 我爸媽只回她我們是小公司 查不到啦。 請問我們可以告這位小姐嗎?威脅? 之後勞保局果然打電話跟公文來: 說有人檢舉我們沒有給特休、生理期也扣錢。 我爸媽說那是私人恩怨,不是事實。 於是罰錢了事了。 這位小姐卻天天來公司鬧。 請問可以報警要以什麼理由抓她走嗎? 有人就很中肯地回應: 勞基法是最基本的, 我親戚開的火鍋店 也能作到跟勞基法完全一樣, 為什麼你們老公司不行? 在你這種公司上班, 只會更突顯台灣老闆的無能 與台灣職場的悲歌, 我覺得你們還是自己家人經營就好, 不要徵人來害人了,就是有你們這種公司, 台灣人才願意出走出國打工, 寧願作國外最低階工作, 但能享完整的勞工權益, 所以拜託你們別在徵人了, 就算你們跟這員工打官司, 你們也會慘賠的。 在補充一點: 沒本事、沒本錢就不要請人, 只會讓人看笑話。 (文章來源) 遵照勞基法應該是一間公司的基本啊!! 遇到這種,千萬不要摸摸鼻子自認倒楣 但這反而會縱容這樣的情況不斷發生.. 迷之音: ( 雖然我覺得那個一直請假的小姐,也有點問題....) 別讓自己的權益睡著了~ 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 好文章 分享給朋友吧~ 分享給朋友補充正面能量吧! 為 Line 好友 上一篇 下一篇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許添盛醫師:家有老人,如何去陪伴? 我認識一位學員,他家裡有位老人82歲了,長了12公分的胰臟的腫瘤,而老人現在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唱歌。而那天我的門診剛好也來了一個老人,他有一些老人癡呆,還有所謂的被迫害妄想,他的被迫害妄想是,他老是想到去世的媽媽。這件事情代表了什麼?這代表了他對去世的父母的心不安,他每次講到這件事情就會對他的弟弟很生氣,因為當年他弟弟對父母比較不聞不問,當父母去世之後弟弟好像都沒有做什麼,而他內心有一種自責和愧疚感,最後演變成被迫害妄想症。 其實,幾乎所有的老人都會有孤單的問題。人來到這個世界的比較早的階段是「嬰兒時期」,人要離開世界之前的階段是「老人期」。嬰兒和老人都是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之初」和「人之末」,這兩個時期在心靈上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階段,而且這兩個階段都是比較有依賴性的。 可是,當一個嬰兒出生之後,他會得到很多人的注意力。比如,夫妻、家人、朋友一進門就會逗弄這個孩子,不停地說孩子好可愛。 ​但是一個年紀很大的老人,通常就像一個古董傢俱,你不會去動他,也不會去用他,只是在記得的時候和他打個招呼。多少的老人即使和家人住在一起,他們也是孤獨的,因為他參與不了年輕人的生活,也參與不了兒子、媳婦的生活。多少老人家其實會在心裡用一句話來安慰自己:「沒辦法,孩子在忙。」多少老人家因著對孩子的愛而默默地忍受自己被忽略的這個事實。 其實,多少老人多渴望他們像嬰兒一樣被逗弄,可是他們大部份都被當成了「古董傢俱」。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多麼地渴望孩子、媳婦、兒子、女兒的陪伴,可是他們又是多麼地識大體,告訴自己不要擾亂孩子的生活,不要造成孩子的負擔。可是老人家的心裡是壓抑了多大的悲傷,他就算因為寂寞而哭,他也不會哭給孩子看,因為他對孩子的那份愛。 所以,那天那個老人家在門診的時候,我就像逗孩子一樣捏老人家的臉逗他玩。他開心得不得了,拼命笑,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家好喜歡別人這樣逗他,因為很久很久沒有人對他做這件事情了。 所以,我希望你們給他們老人家必要的注意力。尤其是很多老人家,他們一看到人就一直開口說話,跟你說很多東西。比如我爸爸也是這樣,他有時候一見到人就說個不停,因為他迫不及待地想讓大家知道他的孩子發展得很好。你一定要讓他說,因為其實他好久沒有和人說話了。 所以,有時候在門診,我看到那種一開口就停不下來的老人,我就知道他內心有多孤獨、多寂寞。但是,孤獨和寂寞其實也是自己創造的,因為自己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了。 ​如果可能的話,請你們對你家裡的老人像在逗小孩子一樣對待他們。也許以前你的父母曾經很嚴肅,管你很嚴格,或者是曾經很強勢,但是那都是過去了。如果你的媽媽過去曾經很凶,脾氣很壞,你很怕她。媽媽現在可能中風躺在床上,你可以弄媽媽的下巴逗她。難道媽媽會追起來打你嗎?如果她可以追起來打你,那恭喜你,媽媽的病已經好了,不需要躺在床上了。 ​如果以前你的爸爸很凶,現在可能有心臟病、糖尿病,然後坐在一旁很孤獨,你可以過去捏住爸爸的臉,說爸爸好可愛啊。爸爸也不會對你怎樣,相反他可能會很喜歡你這樣對待他的方式。 我們通常不知道怎樣跟老人家互動,不知道怎樣跟老家說話,你就把他當成小孩子。其實你怎麼跟他互動、怎麼跟他說話都沒關係,他只是希望有人關心他、有人注意他而已。所以老人家迫不及待讓孩子知道他有多好。其實再怎麼好,老人家內心都會有一種孤單和需要被陪伴。 作者|許添盛 摘自|有聲書《夢、進化與價值完成》 文字整理|泉泉 編輯 | 麥田心靈 歡迎轉載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跟你說:「媽媽,我喜歡你,所以選擇你把我生下來」,你會怎樣?相信不少媽媽都聽說過「胎內記憶」這個專有名詞,特別是在小朋友3歲前詢問能得到許多驚喜,有位媽媽在「媽媽經來談心」網站分享她的經驗,結果發現不少媽媽居然都有類似經驗,引起熱烈迴響。 這位匿名的媽媽表示,自己曾看過類似文章討論,因為感到好奇,所以曾試著詢問兩歲多的兒子,結果讓她起雞皮疙瘩。「第一次我問兒子是怎麼來當媽媽的小孩?一開始他沒理我,但一陣子後,他突然說:『我們在雲上面看,很多小朋友,挑喜歡的爸爸媽媽當爸爸媽媽』,我覺得好神奇」。後來這媽媽又問孩子是怎麼來到她的肚子裡,結果他回答:「挑完爸爸媽媽後,會有一個門,走進去就可以住進肚子裡」。這位媽媽表示,之前也曾問過兒子在媽媽肚子裡都在做些什麼,結果兒子說:「裡面暗暗的有水,我都在玩,有時候會聽到爸爸媽媽講話的聲音」,她說懷孕的時候睡前跟老公都會跟肚子裡的寶寶講話,要他乖乖長大,對兒子說的話感到不可置信。 ▲孩子是上天帶給媽媽的禮物。(圖/達志/示意圖) 更神奇的是,這位媽媽第一次懷孕時流產過,為此曾經很傷心,後來有次問兒子,為什麼他要決定要當自己的孩子,兒子竟回答:「因為媽媽一直哭,爸爸也有哭,所以來陪你們」她說,即使後來不管再怎麼問類似的問題,兒子都沒再說過第二次的答案,但因為兒子的這個回答,讓自己更加深信「胎內記憶」。 這篇文章在粉絲團分享後,不少媽媽也分享自身經驗,「我女兒曾在兩歲時要我們叫我們在她還沒出生時叫的小名」、「我大兒子說他來過兩次一次沒長大,因為之前曾引產,他還說第二次是神明帶他來的,因為他喜歡這個家喜歡媽媽」、「我女兒記得當時好多小孩在排隊,輪到她時,她選了我當媽咪」。 ▲文章引起不少媽媽熱烈回應。(圖/翻攝自媽媽經粉絲團) 儘管這些理論、研究很不可思議,甚至有人專家認為「胎內記憶」是無稽之談,或許有人會覺得「出生前的記憶」是小孩的童言童語。有趣的是,或許細節有點不同,但共通點卻很多;可以發現不少媽媽問到的答案都是,孩子住進母親肚子前,都說自己待在一個軟綿綿、無憂無慮的世界「雲上、水中」,他們決定自己想要的母親。不管如何,這些對話都能成為親子間一段有趣的插曲,父母不妨試著問問看,或許會問到更驚喜的答案也說不定。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電信業者一定偷偷在笑。 499*24=11976 999x24-手機折價=14500 拜託14500-11976在➗24個月在➗30天=一天只差了3.5塊錢。 這是你們在完全沒有違約金的狀況下。 有違約=根本不划算。 更別說1399的月租了,你們是怎麼了,買高階手機當時是付空機價嗎?也是折一萬多,然後現在聽到499就在那一個月差多少⋯⋯⋯⋯⋯現在還要付一萬多違約金的⋯⋯⋯你們是怎麼了⋯⋯⋯⋯⋯⋯⋯⋯拿到的優惠都忘了喔⋯⋯⋯這次499不就是補回空機差價嗎?而且還被從綁合約⋯⋯還自願拿錢出來補違約金⋯⋯⋯⋯!謝謝各位。原來變相炒作大家可以瘋成這樣。 各大電信有可能自己拿石頭砸腳嗎? 這幾天光賺你們的違約金都飽了。 林北聽到499只能遙遙頭,接著望著排隊人潮笑笑的。 數學觀念好到一個不要不要的。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要防衛臺灣,我百分之百支持,我們要有足夠的武力,可是我們要有方法嘛,你今天布雷,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布水雷了,我們真的要防禦對方來,我們在沙灘的外面布水雷不是可以嗎?你為什麼不地上布地雷呢? 今天金馬棚聯盟的人,他們就告訴我,他們在一個月以前就決定要上街頭了,今天看到媽媽飛戰聯盟,看到爸媽反地雷護臺灣的聯盟,看到一群婆婆媽媽站出來了,他們說我們今天要到凱道來,表示一下我們外島人民的心情。 各位,就沒有在軍事衝突了,可是那個地雷還在那邊,移除地雷花了多少人力,死了多少人啊,地雷就會炸死的都是我們金馬的同胞。 各位啊,十二座勇者,齊頭無過,你們怎麼忍心在臺灣這麼美麗的沙灘上布雷呢? 有的人說,沒有什麼關係,這個布雷需要的都在布,我真的跟各位講,你認為北京打臺灣會這樣子打嗎?你現在的幾個沙灘都已經公佈出來要布雷在這幾個沙灘,對方打的時候,我一夜就把你街面滅掉了嗎? 你布雷完了以後,你說我把它清乾淨,因為在上面很容易清得乾淨。 各位在座多少的媽媽?你懵得良心講,假如今天那個沙灘上曾經埋過地雷,你會帶你的小孩子去沙灘上玩嗎?不會,當然不會嘛。 任何的地雷都不是百分之百,你要它引爆,它就引爆。每個科技都有它的弱點,可是怎麼會這麼愚昧呢?臺灣怎麼會這麼愚昧呢? 真的是,我在這邊,我真的向各位媽媽致敬,你們不要擔心,你們不要孤獨,我相信,或許我們臺灣的權貴,為了他們的政治利益,或許他們有綠卡,或許他有企業在大陸,或許他有錢在美國的銀行。 我告訴各位,但是我們的一般老百姓沒有,各位,我們今天要反地雷,我們要做幾件事情,第一個,不是你們做的,我張亞中願意為你們做,我們要把兩岸和平搞定,對不對? 去跟北京談嘛,讓戰爭不要發生嘛,不要打仗就好了嘛,各位,我去談,我可不止投降啊,我跟各位一樣,我們不會投降的,我們跟大陸去講道理。
    1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你絕對不敢想像日本許多老人竟然連做夢都想著進監獄。 這位70歲獨居老奶奶已經是第四次因為盜竊入獄。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只有在監獄裏才能吃上一日三餐, 生病了能享受免費的醫療, 再不用擔心自己會在家裏孤獨地死去。 在日本西南邊陲的小城岩國, 有一所著名的女子監獄。 這裏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囚犯都是65歲以上的老人, 他們都是獨居老人, 為了生存下去而故意犯罪入獄。 這裏的條件跟養老院相差甚遠, 沒有暖氣更沒有體貼入微的服務, 每天還要在嚴密的監管下從事體力勞動, 但在這裏至少能夠吃上相對營養的飯菜, 能夠在舒適的單間裏準時入睡。 即便是生病也能夠得到免費的醫療, 腿腳不便的老人幹的活也會相對輕鬆不少。 本就孤獨的老人還能交上幾個知心朋友, 這裏也就成了他們心中的養老聖地。 每天一大早犯人們都會在一陣清澈悅耳的音樂中醒來, 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整理自己的牢房。 單間裏配備了一臺電視和幾本書籍, 一個洗臉吃一個馬桶, 這樣的環境雖沒有自由, 但每天都能感受獄警的問候也顯得溫馨了不少。 吃過可口早餐後就要參加勞動改造, 腿腳利索的老人每天都要從事高強度的工作, 獄警就在一旁嚴密地監視著, 幾個小時的高強度勞動後會讓他們在操場適當活動一下身體。 相比於一般的囚犯他們更加服從更加容易管理, 也更加讓人心生憐憫, 即便沒人看管也不會有人逃跑, 因為沒有一個老人會放棄這種比外面好得多的生活, 這一現象更是日本社會的一種悲哀。 而造成這一原因的根本問題在於日本嚴重的老齡化, 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佔了總人口的28%, 這些65歲以上老人犯罪的比例更是高達22%。 這一代人經歷了日本經濟的騰飛同時也經歷了經濟泡沫的破裂, 許多人是青年時得意, 中年失業或者提前退休然後老無所依, 他們的退休生活基本得不到保障。 由於老齡化的嚴重導致日本的養老金窟窿非常之大, 老人退休後的養老金甚至無法解決日常的溫飽, 而他們的子女又成長在經濟泡沫破裂的年代, 也是日本著名的低慾望一代, 指望他們養老還不如指望他們不去啃老, 這些年輕人基本都會離開家鄉, 留下年老無依無靠的父母獨自在家, 而政府更是無力承擔這些老人的養老問題, 有能力的老人自然會選擇去養老院, 可是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承擔不起養老院的費用, 所以現如今也能看到越來越多非常魔幻的一幕, 許多退休後的老人會跟年輕人去競爭難得的工作崗位, 因為只有工作才能保證至少不被餓死, 老人們拖著年邁虛弱的身體做著比年輕人更繁重的工作, 雖然很悲哀但能找到工作的這一部分已經是無比幸運的, 還有許多老人根本無法找到工作, 貧窮和溫飽是一方面,孤獨也是困擾他們最大的難題, 正因如此許多老人不得已選擇故意犯罪來讓自己成功入獄, 他們往往都會選擇去盜竊,這種行為對社會的危害較輕, 同時日本對待盜竊犯的處罰相當嚴厲, 一次至少也能讓自己獲得幾年的有期徒刑, 到了監獄吃喝拉撒都不要錢,有免費的醫療還能交到一些朋友, 雖然沒了自由但至少不會再忍受飢餓和孤獨, 最關鍵的是在牢獄裡養老金依舊是照常發放, 幾年的時間至少能攢下一筆,出獄後也能維持一段時間, 直到這些錢用完後他們會繼續選擇這種方式再次入獄, 從而也讓這一奇觀陷入了惡性死循環, 為了防止這一現象的發生,監獄也是採取了各種方式, 每周都會為這些老人們進行心理疏導,甚至還開辦了親子課, 讓老人們學習如何照顧嬰兒以便他們出獄後能夠很快適應, 可是對這些老人來說他們本就是獨居老人, 即便是出去了也沒有孫子能抱, 開辦這樣的課程倒不如多發點養老金填飽肚子來得實在, 本該是用來懲罰罪犯的監獄卻成了許多老人們的庇護所, 實在是荒唐又魔幻, 可對這些老人來說這只是沒有選擇下的無奈之舉罷了。
    9 人回報1 則回應6 個月前
  • 南鐵東移拆遷案自救會會長陳致曉表示,「你懷念你爸爸,但是我們南鐵居民的爸爸媽媽,就不是人嗎?就應該被糟蹋嗎?不該被懷念嗎?」 陳致曉指出,賴清德鋪天蓋地抹黑南鐵居民自私愛錢,還造謠說南鐵居民要求政府拆鐵路西邊的民宅,藉此來分化市民,造成鄰居對被迫害者的仇恨與輕視,甚至還有鄰居在凌晨對被害者家庭罵三字經、要我們滾蛋。 陳致曉說,有一些老人不堪家產被掠奪跟人格毀滅,紛紛憂鬱難眠,最後造成許多家庭人倫悲劇,並導致將近40位老人在悲憤中身亡。賴清德還虛情假意對媒體說,會再跟居民溝通不會強拆,但是每一次南鐵案的說明會、公聽會都是警察暴力。 陳致曉也痛批,「賴清德實際上的溝通,就是把百姓當白痴這樣來說謊,不回答百姓的質疑,只想要說服居民買他的建商金主蓋的安置宅,甚至恐嚇我媽媽說,『在台灣抗爭是不會成功的,看苗栗大埔人死厝拆,你們也要這樣嗎?』」 陳致曉也痛心回憶,「我家被強拆那天,台南市政府用凌晨突襲的手段,那時候我爸爸媽媽90幾歲、還在房子裡面,他們就開始用大鋼牙來吃我家,只給我們兩個小時打包」,當時他要求鐵工局讓他把許多建築學者都讚賞的旋轉樓梯自行拆除,結果政府馬上用怪手破壞成碎片,「我們深深感受到,賴清德對我們這些抗爭者的恨意」。 陳致曉指出,南鐵居民只不過是要一個可以跟政府平等溝通的行政程序,賴清德怕官商勾結的真相曝光,死都不給我們一個程序正義,但現在賴清德居然想補程序、補稅,讓他的違建合法化,營建署甚至要配合檢編他家那塊礦業用地,「你是大官,我們只是小老百姓,你的老家惜命命,我們的老家呢?被你強拆了!你懷念你爸爸,但是我們南鐵居民的爸爸媽媽,就不是人嗎?就應該被糟蹋嗎?不該被懷念嗎?賴清德請你出來回應,我們南鐵居民的家是不是家?我們南鐵居民的父母是不是人?」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個月前
  • 日本近些年出現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奇異現象,搞得日本政府內事一個頭兩個大。 什麼情況呢?日本老年人正在瘋狂犯罪。 目前,日本65歲以上老年囚犯的比例佔比高達22%,在所有發達國家中都是遙遙領先。 但奇怪的是,其中七成以上的老年人又都只是偷點麵包偷點菜,價值不會超過200元人民幣。 要知道,在日本只要偷一塊價值11.5元人民幣的麵包就足以判刑兩年,為了幾十塊錢的東西要受兩年牢獄之苦,這又是為何呀? 最離譜的是,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老人竟然還樂此不疲,出獄之後就又會立刻繼續犯罪。 到底是什麼情況?有一句評論是這麼說的,盜竊是日本老人最後的體面。 2022年,日本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經高達29.1%,是美國的兩倍,而他們的日子過得非常艱難。 就算年輕時,交滿40年的國民年金,如今他們每個月也只能領到折合3000多人民幣的退休金。 但對比東京平均4000多的房租和60億碗拉麵的高物價,這點微薄的養老金連解決溫飽問題都很勉強。 那怎麼辦呢?進監獄就成了最好的辦法。 日本監獄基本都是單人單間,管你一日三餐,生病了也會提供齊全的藥物。 出於人道主義,獄警還會幫年長的老人洗澡,乃至於是換尿布,這分明就是國營養老院。 而最為關鍵的是什麼呢?蹲大獄期間,退休金卻是照常發的。 我蹲完兩年出獄了,手上也就攢了一筆錢,等這筆錢花完了,到時候再偷點菜進監獄,豈不悅乎。 因此,日本出現了一個奇異的現象,老年人那是乾脆排著隊等著進監獄。 但是,監獄能收容的人數是極為有限的,其他老人怎麼辦呢?為了這事,日本政府那都快瘋魔了。 有機構預估過,要想解決老年人的問題,日本至少要把退休金提高一倍。 但是領退休金的老年人實在太多了,你別說提高一倍了,就這三千三一個月內都是日本政府借來的錢。 2020年的時候,日本養老金缺口已經高達13萬億日元,眼瞅著老年人還在越變越多, 年輕人還會越來越少,所以靠借錢來養老肯定不是長久之計。 怎麼辦呢?日本政府就琢磨,讓年輕人來養行不行呢?於是日本政府提高對年輕人的徵稅力度, 結果發現年輕人的壓力也很大,你這麼一搞,年輕人也很難養活自己了。 既然日子都沒什麼奔頭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躺平,甚至連養老金也不交了,過一天是一天吧。 這樣的話,那這養老金不是要更完蛋嗎?這日子也不靠譜。 思來想去,日本政府覺得只剩一個辦法,我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5歲,允許企業僱傭70歲以上的老人, 你們自己乾活去,自己給自己養老吧。 你別說,效果確實特別好,日本65歲以上老人就業數都將近千萬了,但是很快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往下看,在很多行業很多崗位,這1000萬老人直接成了年輕人就業的對手, 因為他們更便宜,這就導致年輕人的失業率反而提高了。 往上看,一些位高權重的老人還就是遲遲不退休,那下面的年輕人就更沒有盼頭了,乾脆繼續躺平。 甚至婚也不結了,孩子也不生了,然後年輕人更少,老齡人口更多,屬於無解了。 一句話總結,養老問題其實就是經濟問題,養老的錢從哪來? 老人自己賺錢給自己養,有年輕人的錢給老人養,以及政府借錢養,很顯然全都行不通。 而解決錢不夠唯一的辦法就是發展高精尖技術, 誰能把10塊錢的材料加工出100塊錢的價值,誰家的老人就能過得體面。 從這個角度講,未來這些年,所有技術人員的收入將會大幅增長, 中國的科技水平一定會也一定要大踏步向前,否則日本老人最後的體面就是我們的將來。
    2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因為我競選的是下一任四年 下一任四年 我不是競選未來十年 或是未來更久 說議長涉嫌賄選讓市民蒙羞 我將不計可斃 在未來司法沒有提前之前 我不會進入議會 不是下一次又說要來了 來了來了來 到時候這件事情就會爆炸 監察院對我的彈劾是違憲覆權 我沒有接受 程序完成之後我會提起釋憲 你不到議會兩百三十四天 一直到監察院要彈劾你 造成了台南市鄉親跟隔二道爆發 一百一十二條人命死亡 你要不要道歉 那我先生是一個承擔股份工程畢業的 二十幾年前那個制度被禁地下股的話 他也去被押去參加開會 做研究的施工 他說可以借你們那個股份 後面股份的那個股地做臨時肥 結束完成之後把臨時肥拆掉 把你那個股份還給你們 你們被破壞的股股給再存下去 他是這樣規劃 為什麼現在呢 工程其實這個地步不能走 一定要派人家來參與活動 三名大學生索性向市長賴清德下跪 希望市長聆聽反拆遷的聲音 雙方一度發生口角 我公主服務民眾不代表我要跪著 跪著嗎 那邊是主人那邊叫跪著 我請他們做緊張事情 可是你卻叫他們跪著 面對學生激烈的抗議動作 賴清德一氣之下離開發言位置 改到活動中心的大門口 繼續聆聽民眾的意見 我今年才六十歲 今年有什麼難過的日子 人家說為了你 你還在那邊撒嬌 為了你爽氣還在那邊撒嬌 你還有一尊兒子還在聽我的話 如果今天能夠 把民眾的聲音 給我聽得更好 賴清德曾經到我家裡面來 恐嚇我爸爸媽媽 特別是我媽媽 他說在台灣控制是不可能成功的 你看大埔 大埔人死家疼 你們家會這樣嗎 他所謂的溝通就是用這種恐嚇的方式 然後呢 事實上我家最後也是被強拆的 他們在凌晨的時候突襲 叫警察包圍我們家 然後那時候老人還在房子裡面 我爸爸媽媽那時候九十幾歲了 他們那個大鋼牙就開始拆我家的後院 吃我家的房子 然後利用這種方式 要求我們趕快 老人要趕快撤離 因為我那時候在台北 說我爸爸媽媽那時候是多麼的驚恐 而且更荒謬的是 他們要求兩個小時 你們必須要完全撤離 我們在那個地方住五十幾年 有留下那麼多的東西跟回憶 兩個小時全部清光 不然的話他就要繼續拆房子 我爸爸媽媽九十幾歲還在房子裡面 重點不是違建的問題 是政治人物基本誠信的問題 為什麼賴清德明明是在當立法委員的時候 2003年說新蓋起來兩層樓 完全新的房子 他要欺騙全國人民 說是以前的公寮 說是以前的老家 為什麼那棟房屋的所有權人 是賴清德的時候 他不願意誠實申報他的財產 為什麼賴清德那棟20年 新蓋的房屋可以不用繳稅 卻欺騙台灣社會 他有誠實的繳稅 用我的政治生命來保證他們的清白 前台糖董事長吳乃仁 因為遭指控賤賣台糖土地 被判刑九個月定讞 去年賴清德捍衛兩人清白 以政治性命跟信用券對賭 王岐山被判無罪 但26號吳乃仁將露肩服刑 信用券逼賴清德要兌現政治支票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個月前
  • 阿茲海默症有救了! 在美國,估計有五百四十萬的人被確診為老人痴呆症,這個數字隨着人口老化還在迅速增長,其中的一位叫史帝夫•紐波特(Steve Newport),他的夫人瑪麗醫生(Dr. Mary Newport)是一位初生兒專科醫生,瑪麗醫生發現她的先生有嚴重的老人痴呆症,在醫院為她先生檢查的時候,醫生讓史帝夫畫一個鐘,他卻畫了幾個圓圈,隨後又毫無邏輯地畫了幾個數字,一點都不像一個鐘。醫生把她拉到一邊說:「您先生已經在嚴重的老人痴呆症的邊緣!」 原來是這樣測試一個人是否有老人痴呆的,瑪麗醫生當時很受打擊,但作為一個醫生,她不會就這樣放棄,她開始研究這個病,她的研究這樣說:「老人痴呆,就好像腦子得了糖尿病,在一個人有糖尿病或老人痴呆症的症狀之前,身體已經出了問題長達10到20年。」 根據瑪麗醫生的研究:老人痴呆很像第一類或者第二類糖尿病,起因是胰島素不平衡,因為胰島素出了問題,便阻止了腦細胞吸收葡萄糖(glucose),葡萄糖是腦細胞的營養,沒有葡萄糖,腦細胞就死了。 原來如此,優質蛋白質營養我們身體中的細胞,但營養我們腦細胞的是葡萄糖,只要我們掌握了這兩種食物的來源,我們就是自己健康的主人了! 下一個問題是,從甚麼地方找葡萄糖?一定不會是我們從店裏買來的現成葡萄糖,也不是葡萄,要找替代品,腦細胞的替代營養是酮(ketones),腦細胞很歡迎酮,酮不能從維他命中找,(crystal heart)(crystal heart)椰子油含甘油三酸酯(triglicerides),椰子油中的甘油三酸酯吃進身體中後,在肝臟中被代謝為酮,這就是腦細胞的替代營養品!(crystal heart)(crystal heart) 通過這個科學的驗證後,瑪麗醫生在他先生的食物中加椰子油,僅僅才過了兩個星期,他先生再次去醫院做畫鐘測試,進步是驚人的。 瑪麗醫生說:「當時我想,這可能只是狗屎運吧,是不是上帝聽見了我的祈禱?不會是椰子油吧?不過反正沒有別的方法了,不如繼續服食椰子油。」 瑪麗醫生是傳統醫術基地的一份子,她清楚地知道傳統醫藥的能耐,畢竟,傳統醫藥能做的實在是不多。三個星期以後,她先生第三次去做智能畫鐘測試,成績又比上一次進步,這個進步,不單是在智力上,還在情緒和體力上。 瑪麗醫生說:「他本來已經無法跑步,現在又可以跑了,本來已經有一年半的時間無法閱讀,但在服用椰子油兩、三個月以後,他重新可以閱讀了。」 她先生本來行動已經開始不靈活,早上不說話,現在有了很大的變化:「起床以後,他精神奕奕的,說說笑笑,會自己喝水、取餐具。」 表面上這都是非常簡單的日常瑣事,但只有過來人、只有家中有老人痴呆的親人,才能體會其中的欣悅:能有這樣的進步,真是不容易! 吳東進說,他發現這種純天然的椰子油可以改善老年失智問題,所以他大量買進,不僅天天吃,也給媽媽吳桂蘭服用,並送給所有新光集團董事會成員。 吳東進說,吳桂蘭最愛吃椰子油煎蔥油餅,使用2~3個月後,吳桂蘭最近突然叫出吳東進小姑婆的名字,吳東進說:「媽媽好幾年都不會叫小姑婆名字。」吳東進朋友的媽媽在每餐服用3~4匙椰子油後,眼神已可聚焦,證明椰子油真的可改善老年失智的問題。 吳東進說,他現在每天早上也將椰子油塗在麵包上,當奶油使用,口味意想不到的好,還年輕的人可拿來保養、預防,若給已有失智症狀的則可以改善。 吳東進說,失智就是因為養份無法傳輸到腦細胞,而養分必須靠人體分泌胰島素才能傳到腦部,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為胰島素分泌不易;吳東進打比方:「養分無法上到腦,腦細胞活活被餓死後,就失智了。」他說自己是偶然看到美國學者的研究,指出椰子油裡有中鏈三酸甘油脂,可以不用靠胰島素就能將養份提供到腦部,對於阿茲海默症、巴金森氏症等都可改善。 看了文章後,別忘了分享出去喔!可能就幫到有需要的朋友,也能讓我們更好🙏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