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剛去買了一罐 來舒... CNN 有篇新聞在討論 來舒 可以殺除冠狀病毒, 但因為 目前 COVID-19 是新的冠狀病毒, 所以在驗證中, 通過驗證後 廠商就可以加貼說明 可以抗 目前的 COVID-19 冠狀病毒.... https://edition.cnn.com/2020/02/26/healt⋯oronavirus-disinfectants-trnd/index.html

現有回應

  • uienwt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目前無任何科學實證該產品可完全殺除新型冠狀病毒。
    CDC表示雖然接觸被病毒污染的表面或物體後,再觸摸自己的嘴或眼睛的人也有可能被感染,但這可能不是病毒傳播的主要方式。因此消毒濕巾起到的作用並不大。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最佳方法是用肥皂和水徹底洗手。

    出處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2/29/n11905553.htm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QAPage/B5ttQxRgFUZlRFPS1dRliw
    4 年前
    20(Why?)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https://www.consumerreports.org/cleaning/common-household-products-that-can-destroy-novel-coronavirus/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新聞強力放送武漢肺炎..不知有沒有同等地報導美國呢? 大爆發 美國今年流感季迄今4800死 增65%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4281323 國內已有6起經通報的疑似病例!武漢肺炎已擴散至臺灣?! (新聞)國內新增武漢肺炎疑似病例 1歲男童發燒隔離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20003285-260405 從武漢開始之類 Sars 冠狀病毒感染案例已擴散至北京等主要都市。 New China virus: Number of cases jumps as infection spreads to Beijing https://www.bbc.co.uk/news/world-asia-china-51171035 防武漢肺炎擴大通報定義 即起大陸來台有肺炎都要隔離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20004298-260405 Chinese virus: How worried should we be? https://www.bbc.co.uk/news/health-51048366 「絕不感冒」防衛術 難怪醫師都這樣做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20001641-260405 武漢肺炎 我方列法定傳染病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116000283-260203?chdtv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累計198例 已死亡3例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20001008-260409?chdtv   武漢肺炎和SARS是親戚 無藥可解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20002364-260405?chdtv
    5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國際分子矯正醫學會總會 即時新聞稿 ISOM Immediate Press Release 】 “維他命C對於抵抗冠狀病毒的保護” (非常感謝柳澤厚生醫師的分享,以下為中文翻譯,可參考原文連結) 為回應各國政府目前被動式的預防方式如戴口罩,勤洗手以及減少外出等政策,位於加拿大的國際分子矯正醫學會總會做出官方回應(目前總會主席為柳澤厚生醫師),國際分子矯正醫學會總會中多達四十餘國的營養專家們對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之建議如下: 有許多臨床實證指出,額外營養補充來改善身體抗氧化能力以及免疫功能可幫助預防或減低呼吸道病毒感染發生機會: (1) 維他命C : 每天3克或以上。 (2) 維他命D3 : 每天125微克(5000IU)持續兩週,兩週之後維持每天50微克(2000IU) (3) 鋅:每天20毫克 (4) 鎂:每天400毫克(除了氧化鎂之外的形式) (5) 硒:每天100微克 柳澤醫師分享自身臨床經驗:(1)和(2)就已經非常足夠。 麻煩大家多多分享轉傳。 國際分子矯正醫學會總會聲明原文連結如下:http://orthomolecular.org/resources/omns/v16n04.shtml 【ISOM Immediate Press Release 】  "Vitamin C Protects Against Coronavirus" In response to the government's passive measures such as masks, hand washing and going out, government officials from the Canadian headquarters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thomolecular Medicine, my chairman, issued a statement on how to prevent groundbreaking new coronavirus infection. , Published by nutrition experts in 40 countries, including me. There is a great deal of clinical evidence that taking supplements to improve the body's antioxidant capacity and immune function can help prevent or reduce the onset of respiratory viral infections. (1) Vitamin C: 3g or more per day (2) Vitamin D3: 125 μg (5,000 IU) per day for 2 weeks 維持 After that, keep at 50μg (2,000IU) (3) Zinc: 20 mg per day (4) Magnesium: 400 mg per day (other than magnesium oxide) (5) Selenium: 100 μg / day In my experience, (1) and (2) alone are sufficient. Please share by all means. The original text of this statement follows:http://orthomolecular.org/resources/omns/v16n04.shtml
    2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https://www.cnbc.com/2020/03/16/who-considers-airborne-precautions-for-medical-staff-after-study-shows-coronavirus-can-survive-in-air.html?__source=iosappshare%7Ccom.facebook.Messenger.ShareExtension 證實病毒可以在空氣中存活,要開始戴口罩了!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2015 年,著名的自然醫學電子刊物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主要作者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學研究所、武漢大學病毒研究所教授石正麗。 這篇論文說,他們醫學研究發現,只要把蝙蝠身上的 S 蛋白裡的 ACE2 這個受體開關一調,這個病毒馬上就可以傳染給人類。利用病毒基因重組技術將蝙蝠的 S 蛋白和小老鼠的 SARS 病毒重組,得到的新病毒可以和人體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 2(ACE2)結合,能很有效地感染人類的呼吸道細胞,毒性巨大。他們發現新病毒明顯地損害了老鼠的肺部,所有疫苗管失去作用。於是,石正麗團隊繼續用猴子做實驗,模擬病毒在人體上的效果。 “Using the SARS-CoV reverse genetics system, we generated and characterized a chimeric virus expressing the spike of bat coronavirus SHC014 in a mouse-adapted SARS-CoV backbone. ......, replicate efficiently in primary human airway cells and achieve in vitro titers equivalent to epidemic strains of SARS-CoV.” 這個實驗當時引起美國醫學界非常大的爭議,醫學專家 Declan Butler 也在 Nature Medicine 上撰文表示,這種實驗沒有什麼意義,而且風險很大。由於缺乏技術,當時石正麗團隊是和美國北卡羅萊納的一個醫學小組合作。 2014 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意識到這個病毒有可能成為生物化學武器時,立刻已經叫停了這種病毒改造計劃,並停止撥款給相關的研究。 這是 Declan Butler 質疑文章(https://www.nature.com/news/engineered-bat-virus-stirs-debate-over-risky-research-1.18787) Engineered bat virus stirs debate over risky research. 以下是石正麗及團隊發表的關於改造蝙幅沙士病毒研究文章。(Nat Med. 2015 Dec;21(12):1508-13.) A SARS-like cluster of circulating bat coronaviruses shows potential for human emergence.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13673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轉~值得參考 儆醒防範 ——- COVID 19 VACCINE WARNING! MARK OF THE BEAST! MANDATED VACCINE+CHIP 疫苗警告!兽印!强制性疫苗+芯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Mc74QpJf04 Watchwoman 2020年2月27日 今天是2020年2月27日。一礼拜之前主赐给我一个很长的梦。我今天在这个视频中,只将重要的一部分发布出来。通过这个梦,我要警告大家,务必抵挡政府要你注射的疫苗,因为那里面结合着一个植入芯片,而且这个疫苗将会在你的手上注射!这个芯片就是那“兽印”! 还有,我们看到有一种防流感的疫苗,也要出来,那是一种严重的流感病毒。 在梦里,有一个邪恶的女人,我已经是个成年人,能够允许她去对我做她要做的事情。她站在我前面,手里拿着一只注射针头,注射管是紫色薰衣草的颜色,里面有液体。她看着我说:“这是为了医治你的焦虑症。”我刚一同意,她立即就给我注射了。然后我感觉自己失去了知觉,无法控制我的身体了。当时我好像半睡半醒的状态,我向下看我的手,上面有两只创可贴,而不是一只创可贴。她说只给我注射一针,为何有两只创可贴呢? 那个梦还在继续,我看到的下一件事就是,我的名字从生命册上被耶稣的眼泪涂抹了。祂的眼泪流到我的名字上,无论我多么努力,我再也无法将我的名字写回去了。 当我醒来以后,就赶紧把这个梦的内容,详细记录下来。我明白了,这是神在提醒我,即将有一种疫苗,与兽印结合在一起,注射进入我们的人体里,而且还要给全世界的人注射。我认为,他们会知道他们自己正在接受一个芯片在手上,但是, 却以某种方式与疫苗相捆绑。有可能是在同一次注射当中植入的,也可能说是为了预防冠状病毒,或者说是预防即将到来的其它的坏病毒。你必须同意和允许他们在你手上植入这个兽印芯片。 当我进行研究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些信息。我将链接放在本视频的下方的“Description Box”里面。 有一种东西,叫做“ID 2020”。那是有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们所计划运行的,包括比尔·盖茨基金会,以及其他世界上最有的钱人。他们企图要让人们接受一种联合疫苗和追踪芯片,称之为“ID 2020”。他们正在世界上的贫穷地区,开始试验这个东西。 就在2月25日,两天前,CDC宣布,他们要开始在美国进行疫苗注射试验,在那些已经患上冠状病毒的人们身上进行。他们表示很高兴地宣布,他们已经有一种疫苗了,他们认为这看起来很好,但我觉得这很奇怪,怎么会这么快,似乎已经早有预备呢?好像他们早就准备要给人们注射这种疫苗了? 如果你感染了冠状病毒,也不要参加任何一种像这样的试验,因为我很清楚,这种疫苗,是以某种方式,与兽印芯片相结合。他们企图植入你的右手上面,或是你的额头上面。 我这是一个严重的警告,接受了他们的兽印的人,再也无法进入天国了!因为在圣经《启示录》13:16中说过:“牠又叫众人,无论大小贫富、自主的、为奴的,都在右手里,或是在额里,受一个印记。”14:9“若有人敬拜兽和兽像,在额里,或手里,受了牠的印记(接受了兽印),这人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他们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有谁敬拜兽和兽像,受牠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 耶稣很快就要回来了。我向那些没有跟随神的人们发出警告。你们很可能要面对这件事情。那些已经感染了冠状病毒的人们,生病的人们,考虑要接受疫苗试验的人们,要坚定持守你对耶稣基督的信仰,相信圣经,拒绝疫苗和兽印。这是从耶稣而来的强烈警告!而且我已经得到了多个印证,我非常清楚,他们要对我们做什么! 请将此警告,尽可能多地传播出去!愿神祝福你! ——- 在此影片下方有說明 內容如下: (可自行用網路翻譯下文) ID2020 https://id2020.org/alliance https://www.nowtheendbegins.com/big-pharma-microsoft-silicon-valley-id2020-alliance-combine-vaccinations-with-implantable-microchip-digital-id-mark-beast-end-times/ VACCINE plus MICROCHIP https://principia-scientific.org/id2020-alliance-will-combine-vaccinations-implantable-id-microchips/ US COMPANIES RACE TO TEST CORONA VIRUS VACCINE https://www.cnn.com/2020/02/27/investing/coronavirus-vaccine/index.html US VACCINE TRIALS https://www.cnbc.com/amp/2020/02/25/us-health-officials-say-human-trials-on-coronavirus-vaccine-to-start-in-6-weeks.html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防疫小提醒】 👉務必消毒所有採買回來的東西。 要假定零售店、超市架上所有貨物都有沾附病毒,回家後需一一消毒包裝,食物一定要煮熟,蔬果要清洗乾淨。 參見新聞:加拿大安大略超市員工確診去世。 https://bit.ly/2WQMnbG 👉網購用品要消毒箱子和內部所有物品。 參見新聞:日本亞馬遜最大據點員工確診。 https://bit.ly/3awBm3i 👉避免外食或外帶,若外帶回家要再次煮熟。 參見新聞:日本障害者福祉施設大規模院內感染,第一例是廚師。 https://bit.ly/2WNDQ98 👉不要帶孩子去公園遊樂場玩,室外不見得安全。 參見新聞:為什麼這時候帶孩子去遊樂場不是個好主意? https://bit.ly/2wJcmXM 👉病毒殘留時間 飛沫3小時 銅製品4小時 紙箱1天 塑膠與不鏽鋼2-3天 https://bit.ly/2JlDQFt ===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一位北醫畢業目前在紐約當住院醫師的張銘凱醫師寫照顧COVID-19經驗,寫得非常棒,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經驗分享] 我在紐約市的公立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即將完訓,七月開始會做美國感染科次專訓練。目前紐約災情慘重,我所在醫院確診加疑似病人就超過一百人,我這段其間都在顧ICU因此對於重症COVID的照顧也算有心得,我至少照顧過超過20位以上之住院病人,因為在ICU的關係大部分病人都插管,到目前為止,我應該比許多台灣醫生有武漢新冠肺炎治療之實戰經驗。因為台灣目前防疫做的非常好,多半輕症或無症狀隔離,但是我們隨時要準備如果已經是社區流行,那作為醫生該如何care這些病人,因此做個簡單的分享與教學,所以講解的對象應該是以臨床第一線之醫師或NP為主。但我要說很多evidence都不斷更新,以下是盡量有所依據的臨床處理方式,reference就不一一列舉,有些我可能覺得是一般臨床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概念也許就沒有多加說明,如造成閱讀上不順暢,也請多多包涵。 #流病學:相信台灣臨床醫生現在非常仰賴旅遊史畢竟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如果有天已經大流行,旅遊史可能不是那麼重要了,懷疑就該驗。美國之前CDC一直很在意旅遊史而不隨意驗,結果後來發現根本大流行已經來不及了。在大爆發之前,可能會有一個空窗期就是很多原本我們以為低感染風險而沒有驗到的人,他們其實已經可能被感染。此外年輕人或沒有病史病人也非常多,這是在過去醫院前所未見的。在美國輕症就算陽性也不會住院讓他們回家,所以我所看到是真正的病人,我們已經擴充非常多病房了,但是病人真的很多,感染力真的很強要小心!至今我們已經有三個住院醫師中獎了。 #臨床表現:除了發燒咳等呼吸道症狀,還常有拉肚子等GI症狀,我要特別提醒很多病人會有"味覺失調或消失"的症狀,這不是鼻塞引起的味覺降低。很多文獻少提味覺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可能是一個sign就該檢驗。此外有些病人會表達胸痛,不一定就是很嚴重的myocarditis,就純粹是無法解釋的胸痛,但還是會建議驗一下CPK/Trop。這個病毒的潛伏期根據我看到的paper,大概平均是五天多,當然最長可能兩個禮拜,不過我現在講的是一個常態分佈的結果,你要算到最嚴苛標準,也許就兩個禮拜,但是平均還是五天多,所以你如果有接觸史,過了一個禮拜還是沒發病,你大概就safe了。 #抽血:CBC(不一定會leukocytosis,反而容易lymphocytopenia and or thrombocytopenia), 常transaminitis(GOT/GPT高)。我們會大概三天監測一次Ferritin, ESR/CRP, LDH, D-dimer來觀察對藥物反應。基本blood culture, HIV, urine Legionella/strep pneumonia最好也住院時驗一下排除其他問題。 #影像:CXR bilateral infiltrations。相信大家一定常常不知道病人什麼問題但是看到CXR有點白白髒髒就當肺炎收進來打抗生素住院(其實可能根本不明顯)。我要說的是這些COVID住院病人,不會只是CXR微微白白髒髒,而是一看就是明顯兩側蔓延,在我住院醫師期間真的從來沒有看到那麼多CXR都是長這個樣子的,現在我幾乎可以看到CXR就診斷。至於CT chest雖然比較清楚,但是我認為不需要,因為大部分CXR就很明顯了,加上抽血上述markers等等就算PCR還沒有等到就可以很有把握診斷了。安排CT chest只會讓醫院感控暴露風險(因為機器要大消毒,浪費時間也可能使真正需要CT的人沒辦法照到) #氧氣治療方面:如果有SOB or hypoxia,當然要監測O2 sat.一開始nasal cannula, simple mask 下一個nonrebreather mask,中間不要試BiPAP/CPAP/High flow NC你就要early intubation了!因為BiPAP等會有把病毒釋放出來空氣傳播的風險。而且COVID病人desaturation or decompensation進展真的非常快!sat keep不住就要early intubation。另外不要使用neubulizer等會霧化的藥物治療,如需支氣管闊張劑可以用MDI手壓的pump。另外ARDS常用的臥趴姿勢prone position效果感覺非常好,病人一prone血氧真的會稍微提升,有些病人甚至沒有被插管的,血氧稍微差一點的我們就會叫他趕快趴著!還真的很有用。很多插管病人我們也會給他prone,我看討論串好像台灣不是很喜歡prone因為很耗費護理師人力,不過至少我在我們醫院我看到是一大早三個主治醫師就一起合力把病人翻姿勢,其實美國醫師工作也是很辛苦的。 #藥物治療: 1.我知道很多診所喜歡開類固醇給"感冒"的病人,但是絕對要避免因為類固醇有延長viral shedding的副作用,之前在MERS等病人的研究也是類固醇壞處大於好處,因此使用類固醇除非是有其indication才用(例如septic shock等等)。 2.高劑量Statin似乎有研究對防止病毒結合有幫助,因此如果LFT, CK允許可以考慮使用(lipitor 40 or 80, etc)。 3.Litonavir愛滋病藥物nejm已經發表確定沒用。 4.在美國我們幾乎每個病人都會給hydroxychloroquine(400mg bid for a day, then 200mg bid for 4 days)會影響lysosome fusion抑制病毒, 使用藥物前一定要EKG,如果QTc>500就不要用。我們醫院現在不加azithromycin了因為兩個一起用會延長QTc就有致死案例。對於法國研究Hydroxychloroquine+azithro很好但是我保持樂觀態度,那個研究病人量很少(n=21),而且我實際臨床經驗覺得幫助好像有限,但是因為in vitro研究有效,我們還是會給病人就是了! COVID似乎會跟其他呼吸道病毒一起co-infection所以還是要驗一下flu, 但是如果flu negative也不需要給tamiflu因為對covid無效。除了病毒還常bacterial superinfection,所以我們幾乎還是會給抗細菌抗生素,macrolide or levofloxacin擔心prolong QT所以我們醫院現在給doxycycline。記得驗一下Urine Legionella因為跟covid一樣都常有GI症狀。 5.Remdesivir在美國第一個case就是靠這個治好的,各國都在臨床試驗中,我個人很看好,我們醫院也要開始實驗這個了... 6.日本藥favipiravir聽說也很成功但是因為我在美國比較不熟。 7.很多COVID病人為什麼這麼sick,明明年輕人卻full blown ARDS比老人更嚴重,因為很多是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的關係。所以IL-6 inhibitor如tocilizumab or sarilumab本來治rheumatoid arthritis的生物製劑或許也有用。現階段也還在臨床試驗中,可以抽血IL-6監測。聽說MGH用tocilizumab,而我的醫院也要開始臨床試驗sarilumab #Code status:COVID大部分還是胸腔性疾病,很多就是插管呼吸器ARDS mode來治療,因此插管是很重要的環節。但是有些運氣不是很好的病人,多重器官衰竭等等突然coded需要CPR的情況,這對醫療團隊來說是暴露極高風險甚至多半可能徒勞。我認為有必要一開始就要跟病人談好DNR,這不代表就要DNI,該插管還是要插管,但是真的不幸心跳停止等,要量力而為。 #醫院管理:至少在紐約我們的物資設備都輸台灣很多也嚴重不足,不過也許可以給台灣要是不幸疫情大爆發做個借鏡。現在醫院幾乎都是COVID病人,也不可能一人一間病房了,因此直接把COVID病人直接放在同一間房間,反正都得病了也不怕被感染了。不過還是建議最好病房的門是有窗戶的至少從外面看進去可以知道病人好不好,而且就我剛剛所說,病人原本可能好好的就突然血氧掉非常喘需要趕快插管,每個住院病人真的像未爆彈。另外ICU病人因為常常有很多pump點滴,護理師要一直進出隔離房不方便穿脫PPE,可以考慮直接把pump放在房間外面,點滴線延長出去就好,這樣如果護理師要調sedation or pressors等等就可以不用進入房間更改設定。 #國家防疫:現階段台灣防疫做很好,還在containment的階段,就是把最有可能的人抓出來隔離,但是對於平均每個個案的隔離成本很高,國家也很不容易控制,目前台灣有兩百多的個案,但是某天要是慢慢累積好幾百個病人甚至破千,我們也許就要調整策略,因為把全部只要是陽性的病人都抓到醫院關那是不可能的,台灣沒有那麼多的醫療能量,也不能這樣浪費,而且輕症染病的病人,要多久PCR會轉陰性,我還沒看到研究統計出來,應該也很少人會做這樣研究,因為很少國家會像台灣如此嚴格標準檢疫隔離的,就好像今天得influenza A,如果不太嚴重也是讓病人回家,病癒就是病癒,一般醫師也不會再重複flu swab;同樣如果有C.diff病人,把PO Vanc的療程吃完沒有再拉肚子,你也是當作好了不會再去驗糞便。個人覺得台灣可以把輕症病人平均多久時間PCR轉陰性做個統計發表研究。我最近看了世界著名病毒學專家何大一博士的專訪([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 個人覺得這篇寫得不錯,裡面他就有寫到目前也不知道陽性的病人過多久後才不會有傳染力,他說猜測大概三週。至於已經得過COVID的病人之後會不會再重複感染,他是覺得應該是不會,也就是現在所有的防疫工作,就是在爭取時間讓疫苗可以製造出來讓群體都可以有保護效果。現階段幾乎的國家都大爆發,就不可能像台灣還在containment的防疫階段,因為你要假設所有人都有可能是病人,那能做的就是#緩和曲線了flatten the curve,我覺得這個概念相當重要 ,基本上就是拖延戰術,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和聚集,要social distancing,不必要的商業活動要停止,電影院酒吧夜店要關,餐廳只能外帶等等,這可以避免加速接觸感染,讓病人增加量不要達這麼快一下超出醫療能負荷的數量避免醫療崩壞,很多國家都在這麼做了,目前聽起來表現比較好的國家像是南韓,雖然他們一開始防疫沒有做好導致非常多人得病,但是經過大規模檢驗,還有避免出門要待在家等等,目前疫情也有和緩的趨勢,算是亡羊補牢,也不是不行。台灣目前表現全球數一數二,但是我們總是要做最壞的準備跟打算。 #後記:沒想到一下就寫這麼多,這算是我第一線醫療工作者的紀實與經驗分享,目前紐約疫情雖然已嚴重崩壞,但實際上還只是開始而已不見緩和。不過美國參戰之後相信會有更多醫學研究與臨床治療準則可以參考,實際上也不完全是壞事。你問我會不會怕我每天也是提心吊膽的,都很怕生病,每天都要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但偏偏美國住院醫師工時非常長(週休一日而已也沒有PM off)又不斷把我們明明不是在病房rotate的時候抓來上班取消我們的門診等等,我都盡量多休息有時間就睡覺保持免疫力。現在在醫院其實也是看到很多恐慌的面孔,我們醫院是公立醫院,平常病人多為社會最底層的人,吸毒的、遊民的、酗酒的,總之各種問題台灣一個比較健康的社會大概很難想像是一個怎麼樣的場所。不過最近因為COVID病人大爆發,我發現很多可能社會上的一般人或中產階級,他們可能是警察、可能是清潔工、就某天感染病毒生病了,這時候醫護站起來照顧他們治療他們,讓他們免於恐懼,這是作為醫學生涯也算比較榮光的時候,因為我們平常的訓練,就在這時候派上用場,也算是找到一點點行醫的意義跟價值。可以平安地活著其實就很好。目前台灣社會可以安全的生活著也真的很好。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轉po: 預估兩週潛伏期 Lancet論文統計指出 兩成 不發燒 七成 會咳嗽 症狀非常不典型! 一週後發病 發病後一週 32% 加護病房 29% ARDS插管急救 15% 死亡終結 意思是 重症一半會死! 機率大概 比六發子彈 直接開一槍的 俄羅斯輪盤低一些~ 中國官方還告訴大家沒事兒不要怕?! 我身為 高雄榮總 急診一線醫師 加護病房主治醫師 我目前想不到有什麼其他比這個更嚴重更糟糕的傳染病了🙏 Lancet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0)30183-5/fulltext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如果您只是擔心感染武漢肺炎病毒,別搶購口罩了!一般手術室使用的一次性口罩並不能擋住空氣傳播的武漢肺炎病毒-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對一般的感冒病菌或許有效,勤洗手的功效比戴口罩的實際效果大的多。雖然N95口罩可以真的擋住該病毒進入鼻口,也得很小心穿戴,否則一樣白費。美加澳多名醫療專家呼籲將N95留給必須跟病患近距離接觸的醫療人員,減少處在人潮擁擠的密閉空間,尤其群眾中有曾跟近期進出疫區的人士,經常用肥皂洗手,少碰觸口鼻。 即便您搶到也戴了口罩,別忘記脫口罩時,避免碰觸口罩外部,立刻放入塑膠袋且封閉,趕快洗手。 https://www.npr.org/sections/goatsandsoda/2020/01/29/800531753/face-masks-what-doctors-say-about-their-role-in-containing-coronavirus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