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4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解讀血壓)簡孝文醫師 撰文
2021年08月18日

台灣目前有接近十萬人在長期洗腎,每年大約又有五千人新加入洗腎的行列,造成這麼多腎友的直接病因眾多,排行前三名分別是糖尿病、慢性腎炎、高血壓。

即使沒有其他的病,單純只有血壓高,就可能毀滅腎功能,引發尿毒症,更何況高血壓還常常和其他腎臟病掛勾,狼狽為奸,聯手欺負腎臟。

因此,高血壓的早期診斷及適當治療,對腎功能的保健很重要,可是要如何才能早期發現高血壓?

當然是要靠自己定期在家測量血壓。

測量血壓的時候,血壓計會給我們三個數字,其中有兩個數值與血壓有關,數值比較大的,醫學上稱為「收縮壓」,比較小的,醫學上的名字是「舒張壓」。

在血壓計的畫面上,收縮壓的數值在最上面,而舒張壓的數字則排在收縮壓的下面,很多熟齡的朋友不太會分辨醫學用的名稱,因此,就把收縮壓叫做「上面的血壓」,將舒張壓稱為「下面的血壓」,甚至有人將兩者簡稱為「上壓」及「下壓」。

不管説法如何,只要醫病雙方能溝通清楚,就好。

為了維持腰子及身體的健康,「上壓」盡量不要超過140,而且「下壓」不要超過90,恭喜!那表示沒有高血壓,但如果這兩者有任何一個超過標準,都是有高血壓。

除了記錄上下壓個別的數據,還必須注意它們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在醫學上的名稱是「脈搏壓」,舉例來說:


案例一,血壓110/70,110-70=40,差距是40。


案例二,血壓150/100,150-100=50,差距是50。


案例三,血壓160/90,160-90=70,差距是70。


案例四,血壓170/70,170-70=100,差距是100。


案例五,血壓130/40,130-40=90,差距是90。



上下壓之間的差距,理想上不要超過60,像案例一和案例二都沒有超過60,不錯!但如果差距超過60以上,像案例三到案例五皆是,那代表動脈已經硬化,如果超過60越多,像案例四和案例五,通常表示血管硬化程度越厲害。


案例一的血壓110/70,沒有超過140/90,而且上下壓的差距40,沒有超過正常的「脈搏壓」,所以是正常的血壓。


案例二的血壓150/100,是剛開始有高血壓,但是血管遭破壞的時間還沒有很久,所以動脈尚未硬化,此時趕緊適度運動、減少食鹽、控制體重、戒煙戒酒,或服用小劑量的降壓藥,將血壓降到140/90以下,可以避免動脈硬化,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案例三的血壓160/90,則是高血壓多年沒控制好,年紀逐漸超過六十歲以上,與案例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上壓」還繼續在爬升,由150挺進到160,但是「下壓」已經開始翻轉,由100降為90,而且上下壓的差距由50提高為70,暗示動脈開始硬化了,但還有機會可以回頭。


案例四的血壓170/70,是高齡客層的血壓,與案例三比較,可以看到「上壓」持續增高,由160挺進到170,而「下壓」則繼續下跌,由90降為70,此時有人會以為自己的血壓變得比較好,理由是「下壓」沒有超過90了,誤認為只剩下「一半的高血壓」,殊不知這是誤解,因為上下壓的差距由70升高為100,表示動脈硬化很嚴重,高血壓病入膏肓了。


案例四這種型態的高血壓,很棘手,因為如果想把「上壓」從170降到正常的140以下,那「下壓」常常會掉到60-65以下,老人家的腎臟會受不了,經常看到腎功能會變差。


那案例五的血壓130/40,是什麼狀況呢?是糖尿病或高血壓已經毀掉了腎臟,造成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洗到末尾時,常常可以看到這種型態的血壓。


雖然案例五的血壓沒有超過140/90,看似正常,但下壓40很低很低,而且上下壓差距90,遠遠超過正常的「脈搏壓」,可知其血管是硬化的。


造成案例五這種血壓的原理,是高血壓及腎病不只毀掉了腎臟,心臟也被搞壞了,血液循環進出心臟有問題,因此無力拉抬上下壓,這樣的腎友多半有心臟衰竭和心律不整,很容易突然過世,所以也要在心臟內科的門診定期追蹤。


高血壓會追殺腎臟,為了保腎顧腎,必須定期在家測量血壓,但是一定要記錄收縮壓(上壓)及舒張壓(下壓),兩者缺一不可,早期發現自己血壓的變化,才不會錯失治療的先機。


謹提供一個便於記憶的口訣:

上下壓差距不超過60

高齡者下壓不低於60

本軟體提醒的

疑似文章出處【簡孝文醫師 醫聊網】 https://kidneygood550618.pixnet.net/blog/post/220147617

因此方面的知識不足

我不是醫療人員,對血壓知識不確定

現有回應

  • 4000標記此篇為:⭕ 含有正確訊息

    理由

    這是簡孝文醫師個人部落格撰文,基本上對於心血管疾病的論述正確。

    根據元氣網報導,不同合併疾病和不同年齡的患者,血壓控制的目標值會有所不同。對於一般人群來說,血壓控制在<140/90mmHg。對於高血壓合併糖尿病或腎病或冠心病的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高血壓合併腦卒

    出處

    差的是上下血壓,硬的是大小血管
    https://kidneygood550618.pixnet.net/blog/post/220147617
    收縮壓vs.舒張壓哪個值較重要?何者高易腦中風?醫生這麼說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8/4123402
    3 年前
    601(Why?)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4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衛福部國健署規定高血壓的標準為收縮壓大於140毫米汞柱、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2017年血壓控制新表準」針對心血管、腎臟病患者,及大於75歲的高齡患者,訂定收縮壓應低於120毫米汞柱的新標準。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表示,美國研究已證實,收縮壓小於120者,總死亡率比傳統標準減少27%、心血管死亡率減少43%、心衰竭減少38%,顯示控制血壓的重要性。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血壓新消息: 🇺🇸美國已正式規定: 65歲以上標準血壓150/90, 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160甚至170也可以。 多年來我們統統受過去著重醫療商業利益的老標準(不能超過120)的數字影響太大了,對60、70以上的老人造成極大不必要的高血壓心理負擔!從今起要更正被醫師教錯的觀念了,請看下列報導。 分享~血壓 請參考: 顛覆我們對正常血壓的認知 / 各種年齡正常血壓應該是多少? 正常收縮壓 = 吳氏計算收縮壓 = (82+年齡) 例: 75歲 = 82 + 75 = 157 【結論】 正常縮收壓: 男性=82+年齡, 女性=80+年齡, 健康(正常)指標: 實測收縮壓=正常收縮壓。北医三院102大夫告诉我,帕金森药是降压的,70岁以上的人高血压不能低于130,否则极易产生体位低血压晕倒,高血压在150~130之间较为安全,宁可高一点,别低。 血糖也是如此,随年龄的增加适当放宽标准,60岁以上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6.5左右,70岁以上控制7.5左右,80岁以上大多时间不超过8.0,偶尔在8.5左右就可以了,老年人低血糖的危害更可怕!
    1 人回報3 則回應7 年前
  • (轉發自同學駱瑞成醫生) 血壓間的關係,請認真看,很有益處。 “給大家普及點血壓知識:幾十年了,我們被血壓和體溫誤導......” ✍健康年輕人的血壓是(120/80), ✍老年人的長壽血壓是(140/90)。 低壓值代表心壓, 最高不能超過95, 最低不能低於70。 高壓值代表腦壓, 最高不能超過160, 最低不能低於110。 〖情況分析:〗      1.(高壓高/低壓高) 代表是高血壓病,高血壓十年得冠心病,二十年得腦中風。     2.(高壓高/低壓正常)代表是頸椎病,椎管狹窄或椎動脈狹窄,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3.(高壓高/低壓低)代表頸椎病和心肌缺血     4.(高壓低/低壓低)代表是低血壓病,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5.(高壓低/低壓正常)代表氣血虧。     6.(高壓正常/低壓高)代表心臟負荷大,易成心衰。     7.(高壓正常/低壓低)代表心肌缺血,易成冠心病。 〖理解了嗎?〗 你屬於哪一種呢? 另外血壓還有新消息: 🇺🇸美國已正式規定: 65歲以上 標準血壓150/90, 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 160甚至170也可以。 多年來我們統統受過去著重醫療商業利益“老標準”(不能超過120)的數字影響太大了,對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造成極大不必要的高血壓心理負擔! 從今起要更正被醫師教錯的觀念了,請看下列報導。 〖分享血壓請參考〗: 顛覆我們對正常血壓的認知!各種年齡正常血壓應該是多少? 正常收縮壓=吳氏計算收縮壓=(82+年齡) 例:75歲= 82 + 75 = 157 【結論】 正常收縮壓: 男性= 82 +年齡, 女性= 80 +年齡, 健康(正常)指標: 實測收縮壓=正常收縮壓。 北醫三院102大夫告訴,70歲以上的人高血壓不能低於130,否則 極易產生體位低血壓暈倒,高血壓在150〜130之間較為安全,寧可高一點,別低。 血糖也是如此,隨年齡的增加適當放寬標準,60歲以上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6.5左右,70歲以上控制7.5左右,80歲以上大多時間不超過8.0,偶爾在8.5左右就可以了, 老年人低血糖危害更可怕😱    願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懂健康的人!
    2 人回報2 則回應6 年前
  • 血壓有新消息: 🇺🇸美國已正式規定:65歲以上標準血壓150/90,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160甚至170也可以。 多年來我們統統受過去著重醫療商業利益“老標準”(不能超過120)的數字影響太大了,對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造成極大不必要的高血壓心理負擔! 從今起要更正被醫師教錯的觀念了,請看下列報導。 〖分享血壓請參考〗: 顛覆我們對正常血壓的認知!各種年齡正常血壓應該是多少? 正常收縮壓=吳氏計算收縮壓=(82+年齡) 例:75歲= 82 + 75 = 157 【結論】 正常收縮壓:男性= 82 +年齡,女性= 80 +年齡, 健康(正常)指標:實測收縮壓=正常收縮壓。 北醫三院102大夫告訴,70歲以上的人高血壓不能低於130,否則極易產生體位低血壓暈倒,高血壓在150〜130之間較為安全,寧可高一點,別低。 血糖也是如此,隨年齡的增加適當放寬標準,60歲以上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6.5左右,70歲以上控制7.5左右,80歲以上大多時間不超過8.0,偶爾在8.5左右就可以了,老年人低血糖危害更可怕。😱願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懂健康的人! 米飯裡有“抗腸癌”物質哦! 你吃米飯嗎?趁熱吃好?還是放凉一點好? 以前做好了米飯,總是怕涼了,招呼家人趁熱快吃。 錯了!米飯中有一種可以對抗腸癌的物質,叫抗性澱粉;煮熟的米飯,只有放涼之後,才會產生更多抗性澱粉。 所以米飯煮熟後,要打開鍋蓋,用勺子把米飯攪鬆,讓米飯散熱;待米飯到溫和的溫度後再吃,就會產生抗性澱粉了。這樣的米飯,因為抗性澱粉較多,抗性澱粉不容易轉化成醣類,有益減肥及較易于控制血糖,對預防腸癌也非常好。 *趕快改變吃飯的老觀念吧! 今天起,我們開始改變趁熱吃的老習慣吧!這使我聯想到吃壽司也很好。難怪日本人長壽,不光是他們吃海魚多,而且吃米飯也科學。又是飯糰又是壽司又是涼糕。 PS. 看完後,請不要吝嗇,盡快轉寄給你的朋友。
    1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 The United States has officially announced that the standard blood pressure is 150/90 over 65 years old, and 160 or even 170 for normal elderly over 80 years old. 2020/10/27 CCIT EE 👏 twice Over the years, we have all been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old standard" (not more than 120) that focused on medical business interests in the past, which has caused a great unnecessary psychological burden of hypertension on the elderly over 60 or 70! From now on, it is time to correct the wrong ideas taught by doctors. Please see the following report. 〖Please refer to sharing blood pressure〗: Subvert our understanding of normal blood pressure! What should be the normal blood pressure for various ages? Norm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 Wu's calculat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 (82+age) Example: 75 years old = 82 + 75 = 157 【in conclusion】 Norm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male = 82 + age, female = 80 + age, Health (normal) index: measur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 normal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r. Guo Mingxiong (Zong Qi) 102, Dean of the Third Hospital of Beijing Medical College, told that people over 70 years of age cannot have high blood pressure lower than 130, otherwise they are prone to postural hypotension and fainting. Hypertension between 150 and 130 is safer, and it is better to be higher. , Don't be low. The same is true for blood sugar. The standards should be relaxed appropriately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The fasting blood sugar of diabetic patients over 60 years old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around 6.5, those over 70 years old should be controlled around 7.5, and most of the time over 80 years old should not exceed 8.0, occasionally around 8.5. The harm of hypoglycemia is even more terrible. 😱Wish every family has a healthy person! There are "anti-intestinal cancer" substances in rice! Do you eat rice? Eat it while it's hot? Better to let it cool? I used to make rice, but I was always afraid of the cold, so I asked my family to eat it while it was hot. wrong! There is a substance in rice that can fight bowel cancer, called resistant starch; cooked rice will only produce more resistant starch when it is cooled. Therefore, after the rice is cooked, open the lid and use a spoon to loosen the rice to let the rice dissipate heat. When the rice reaches a mild temperature, eat it again, and resistant starch will be produced. This kind of rice, because there are more resistant starches, it is not easy to convert the resistant starches into sugars, which is good for weight loss and easier to control blood sugar. It is also very good for preventing bowel cancer. *Hurry up and change the old concept of eating! Starting today, let’s change our old habit of eating while it’s hot! This reminds me that eating sushi is also good. No wonder the Japanese live a long life. Not only do they eat a lot of sea fish, but it is also scientific to eat rice. It's rice balls, sushi and cold cakes. PS. After reading it, please don't be stingy and forward it to your friends as soon as possible. 🇺🇸美國已正式公告:65歲以上標準血壓150/90,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160甚至170也可以。 2020/10/27 CCIT EE 👏二次 多年來我們統統受過去著重醫療商業利益“老標準”(不能超過120)的數字影響太大了,對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造成極大不必要的高血壓心理負擔! 從今起要更正被醫師教錯的觀念了,請看下列報導。 〖分享血壓請參考〗: 顛覆我們對正常血壓的認知!各種年齡正常血壓應該是多少? 正常收縮壓=吳氏計算收縮壓=(82+年齡) 例:75歲= 82 + 75 = 157 【結論】 正常收縮壓:男性= 82 +年齡,女性= 80 +年齡, 健康(正常)指標:實測收縮壓=正常收縮壓。 北醫三院院長郭銘雄(璁琦)102大夫告訴,70歲以上的人高血壓不能低於130,否則極易產生體位低血壓暈倒,高血壓在150〜130之間較為安全,寧可高一點,別低。 血糖也是如此,隨年齡的增加適當放寬標準,60歲以上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6.5左右,70歲以上控制7.5左右,80歲以上大多時間不超過8.0,偶爾在8.5左右就可以了,老年人低血糖危害更可怕。😱願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懂健康的人! 米飯裡有“抗腸癌”物質哦! 你吃米飯嗎?趁熱吃好?還是放凉一點好? 以前做好了米飯,總是怕涼了,招呼家人趁熱快吃。 錯了!米飯中有一種可以對抗腸癌的物質,叫抗性澱粉;煮熟的米飯,只有放涼之後,才會產生更多抗性澱粉。 所以米飯煮熟後,要打開鍋蓋,用勺子把米飯攪鬆,讓米飯散熱;待米飯到溫和的溫度後再吃,就會產生抗性澱粉了。這樣的米飯,因為抗性澱粉較多,抗性澱粉不容易轉化成醣類,有益減肥及較易于控制血糖,對預防腸癌也非常好。 *趕快改變吃飯的老觀念吧! 今天起,我們開始改變趁熱吃的老習慣吧!這使我聯想到吃壽司也很好。難怪日本人長壽,不光是他們吃海魚多,而且吃米飯也科學。又是飯糰又是壽司又是涼糕。 PS. 看完後,請不要吝嗇,盡快轉寄給你的朋友。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血壓分型 健康年輕人的血壓是(120/80) 老年人的長壽血壓是(140/90) 低壓值代表心壓 最高不能超過95 最低不能低於70 高壓值代表腦壓 最高不能超過160 最低不能低於110 情況分析: 1.(高壓高/低壓高) 代表高血壓病,高血壓十年得冠心病,二十年得腦中風。 2.(高壓高/低壓正常)代表頸椎病,椎管狹窄或椎動脈狹窄,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3.(高壓高/低壓低) 代表頸椎病和心肌缺血。 4.(高壓低/低壓低) 代表低血壓病,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5.(高壓低/低壓正常) 代表氣血虧。 6.(高壓正常/低壓高)代表心臟負荷大,易成心衰。 7.(高壓正常/低壓低)代表心肌缺血,易成冠心病。 理解了嗎?你屬於哪一種呢?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健康年輕人的血壓是120-80, 老年人的長壽血壓量是140-90。 低壓值代表心壓,最高不能超過95, 最低不能低於70。 高壓值代表腦壓,最高不能超過160, 最低不能低於110。 情況分析。 1. 高壓高,低壓高,代表是高血壓病。 高血壓10年得冠心病, 20年得腦中風。 2. 高壓高,低壓正常,代表是頸椎病。 椎管狹窄或椎動脈狹窄, 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3. 高壓高,低壓低, 代表頸椎病和心肌缺血。 4. 高壓低,低壓低, 代表是低血壓病, 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5. 高壓低,低壓正常, 代表氣血虧。 6. 高壓正常, 低壓高,代表心臟負荷大, 易得心衰。 7. 高壓正常, 低壓低, 代表心肌缺血, 易得冠心病。 另外,血壓還有最新消息。 美國已正式規定, 65歲以上標準血壓150-90, 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160甚至170也可以。 多年來,我們通通受過去, 注重醫療商業利益老標準, 不能超過120的數字影響太大了。 對60-70歲以上的老人 造成極大不必要的高血壓心理負擔。 從今起要更正被醫師教錯的觀念了, 願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懂健康的人。 這些都是千百年來醫學大師經驗的積累, 實在是太珍貴了。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看完趕緊轉發給親人朋友, 同時也轉發到所有家中的群, 讓更多人可以從這個視頻中獲益。 這份血壓關係總結剛剛公開不久,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一定要轉發出去, 收到的人一定會感激你的。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多轉發,多福報, 您一定會平安健康,萬事順遂。
    23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健康年輕人的血壓是120-80, 老年人的長壽血壓量是140-90。 低壓值代表心壓,最高不能超過95, 最低不能低於70。 高壓值代表腦壓,最高不能超過160, 最低不能低於110。 情況分析。 1. 高壓高,低壓高,代表是高血壓病。 高血壓10年得冠心病,20年得腦中風。 2. 高壓高,低壓正常,代表是頸椎病。 追管狹窄或追動脈狹窄, 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3. 高壓高,低壓低, 代表頸椎病和心肌缺血。 4. 高壓低,低壓低, 代表是低血壓病, 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5. 高壓低,低壓正常, 代表氣血虧。 6. 高壓正常, 低壓高,代表心臟負荷大, 易得心衰。 7. 高壓正常, 低壓低, 代表心肌缺血, 易得冠心病。 另外,血壓還有最新消息。 美國已正式規定65歲以上 標準血壓150到90。 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 160甚至170也可以。 多年來,我們通通受過去, 注重醫療商業利益老標準 不能超過120的數字影響太大了。 對60、70歲以上的老人 造成極大不必要的 高血壓心理負擔。 從今起要更正 被醫師教錯的觀念了, 願每個家庭 都有一個懂健康的人。 這些都是千百年來 醫學大師經驗的積累, 實在是太珍貴了。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看完趕緊轉發給親人朋友, 同時也轉發到所有家中的群, 讓更多人可以從這個視頻中獲益。 這份血壓關係總結剛剛公開不久,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一定要轉發出去, 收到的人一定會感激你的。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多轉發,多福報, 您一定會平安健康,萬事順遂。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朋友在Line 的文章轉發。括號內是朋友的意見。 終於有西醫肯告訴大家各種西藥有什麼副作用了,難得有醫生這樣說 ... ! ●止痛藥 易忽略疾病的警訊且慢性造成免疫力(自癒力)低下,提高罹癌的可能性。 (需要找到疼痛的根源治療,不是掩蓋而已) ●胃藥 抑制胃酸分泌,導致消化功能下降,阻礙營養素吸收,容易罹患腸胃炎等感染症。 (許多制酸藥有Aluminium金屬。很多胃食道逆流被誤解為胃酸過多是錯誤的。因為賁門鬆弛,胃酸溢出,而其中很多是胃酸不足,導致胃中異常發酵產生氣泡氣體酸液湧上食道,導致逆流,長期會導致賁門腐蝕鬆弛,症狀就會繼續。制酸藥最好只服用碳酸鈣,短期服用。吃飯時多吃消化酵素片或粉,不是一般所謂的酵素發酵液,雖然那個產品的酸性也有一些幫助。) ●安眠藥 會造成白血球功能降低、免疫力低下,出現癡呆症狀,也容易變成藥物依賴症。 (改服用褪黑素melatonin, 人體自然分泌的成分, 舌下含片1—3毫克)。中藥方劑酸棗仁湯等也不錯) ●退燒藥 助長病毒攻擊力,感冒遲遲無法痊癒,造成體力流失,免疫力也跟著下降。(退燒藥會讓你感覺舒服一點,但是病毒會繁殖更快,導致二級感染如咳嗽和延長病情不能快速痊癒,改服用抗病毒的中藥方劑和多服用維生素D3, C,B群,鋅元素。) ●抗生素 只能消滅細菌,無法消滅病毒,也會攻擊體內的有益細菌,破壞腸道環境。(如果一定需要服用,一定要不斷服用腸道有益菌) ●降高血壓藥 造成自立程度下降失去活力、缺乏集中力、腦袋不清楚,腳步不穩、排尿困難。(減少劑量,即使血壓稍微高一些,收縮壓在135附近,舒張壓75左右, 腎臟需要壓力才可以把廢物排出去。年紀大了,血管老化狹窄,心臟需要更大壓力才能把血液氧氣養份送到身體遠端。大部分的降壓藥是鬆弛抑制交感神經,擴張血管。平時多喝水。多吃芹菜) ●降膽固醇藥 抑制體內輔酶Q10產生,身體無法順利製造能量。 (平時多補充輔酶Q10, 每天100毫克。五十以上天天服用,保護心臟活力) ●降血糖藥 傷害肝腎功能,長期造成肝功能異常,腎功能敗壞,致使洗腎。 (多做運動,減少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慢慢減少依賴藥物降糖) 越早知道藥物真相越好,藥愈吃,病愈難好! 關心您的健康。 (日本-岡本裕醫師)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心跳過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2016-11-23 林昕潔/整理編輯 Line Share LINE Join 108.1 K收藏7 心跳過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血壓、血糖、體脂...等數字都對健康有莫大的影響,但有一種可以自己追蹤、測量的數字也很重要,那就是心跳!近期有國內健康機構指出,休息時的心跳若超過每分鐘70下,每多一下就會減少1個月的壽命。而國外的研究也認為,心跳越高,代表心臟輸出血液的效率不足,也可能是多種心血管相關疾病的徵兆;更有國外研究指出,心跳持續偏高的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也會增加55%! 心跳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心跳會隨著人體的狀況而有所改變,像是運動之後心跳變快,是為了增加血流與氧氣供應的自然現象。不過,若是人在休息的狀態下所測得的靜止心率(resting heart rate)也持續偏高,可就非常不妙了。紐約長老教會醫院/威爾康乃爾醫學中心佩雷爾曼心臟研究所的科學家就指出,長期心跳過快可能是心臟病或其他疾病導致,且與較高的死亡率有關。 心跳過快者,死亡率較高 研究者花費五年時間、追蹤了9193位病患後發現,持續偏高的心跳(超過每分鐘84下、症狀發展或持續五年以上),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55%、全因死亡率增加79%有關。另外,相較於正常的靜止心率(每分鐘60~80下),每分鐘的心跳每增加10下,心血管疾病相關的死亡率就會提高16%,全因死亡率也增加25%。 過快的心跳也和高血壓有關,過高的血壓則會傷害血管壁的健康。另外,心率過高是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指標之一,而自律神經系統的失調,也與缺血性心臟病、動脈粥狀硬化、心律不整等健康問題風險的增加相關。 主要研究者Peter Okin醫師認為,測量心跳既簡單又不花錢,也是醫師會進行的例行工作。但是,心跳會隨著身體狀況而改變,每天、每年的心跳都不一樣是正常的。因此內科醫師不應只考慮單一心跳讀數,更要追蹤長期的心率改變。這項簡單卻重要的指標,能夠標示出可能致命的健康問題,但藉由診斷與治療,仍然能夠預防惡化。 降低心跳從生活著手:多吃魚、補充纖維礦物質,規律運動 當發現自己有長期心跳過快的問題時,除了就醫治療,也要從生活中著手,幫助心臟重新找回健康。其中最重要的做法,就是運動和飲食。 《Frontiers in Physiology》期刊中曾有研究指出,增加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鱒魚、鮭魚、鮪魚、鯖魚、鯡魚等魚類,與顯著降低心率有關,因為魚油中的omega-3對心臟肌肉收縮有直接影響,能夠幫助降低心率。 另外,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能夠降低會導致心率提高的三酸甘油酯;飲食中較佳的鎂鈣比例,則有益於肌肉收縮與放鬆的機能,有助於控制心率;攝取鉀、減少鈉,則有助降低血壓。 藉由有氧運動,則能夠強健心臟、使其能夠在每次收縮時送出更多的血流,提升送血效率,就能讓心臟以更少的收縮次數完成工作,心跳也會隨之減少。新墨西哥大學運動科學家Len Kravitz指出,規律運動能夠使靜止心率每分鐘降低5~25下,而心跳減少也能夠提升心臟送出富含氧氣和養分的血液的效率。 心跳快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徵兆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