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7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第19例, 中部男60歲, 職業司機, 無出國旅遊史, 1/27 發病, 2/3 確診, 2/15死亡.

第20例, 50多歲, 已確認個案家屬.
---------------------------------------------------------
(請協助分享)剛傳出國內 #首例 因 #武漢肺炎 死亡的案例,也引起是否有 #社區感染 的疑慮。我們快速整理以下重點,希望幫大家合理評估現在的風險到底有多少?
#到底第19例患者發生什麼事?
首先,第19例患者,是61歲男性,在1/27出現症狀,本身無出國旅遊史,但他是白牌計程車司機,多數的客人是中港澳旅客,2/3被診斷為「肺炎」(注意,此時非診斷為武漢肺炎),接下來在2/15死亡。
會發現這名案例,原因是我國看到日本的類似案例,因此自2/12起,只要是全國各醫療院所通報的流感併發重症案例,但流感篩檢是陰性的患者,全部都再檢驗一次武漢肺炎病毒。總共檢驗了113件檢體,這個案例是唯一的一名被驗出的確診者。
確診之後,防疫人員再趕快追接觸史,掌握79名密切接觸者,目前已經完成73人採檢,其中60人檢驗是陰性,一名陽性。目前第20例是第19例的親屬。
這個第19例,依照原本的檢疫規格,很有可能是抓不到的,幸虧現在檢驗的能量逐步擴大,因此在2/12起開始回溯去加驗檢體,才有機會發現。
(希望大家不要覺得這是國內防疫人員輕忽,而是規劃檢驗標準時,要考慮到檢驗量能。如果一天只能驗500個,你把標準放很寬,一天送進5000個檢體,那除了驗不完以外,抓不到的還是很可能抓不到。)
#到底這是不是社區感染?
第19例嚴格來說,並不是完全沒有接觸史。因為他接觸了許多的中港澳旅客。但他在進入病房之前,還是有可能接觸了其他人,目前已經努力追查篩檢中。
今天陳時中部長有特別說明,社區傳播的意思是:「在社區中走動都會被感染」
而社區感染的定義有
1.確診者找不到傳染的來源
2.國內案例多於國外染感案例
3.持續性的傳播鍊,比如一傳十、十傳百
4.廣泛發生群聚感染事件
目前台灣都沒有達到這4個前提,但目前有發生社區傳播的徵兆,目前努力做好疫調與防護鍊,以作好預防。
#我們即將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大家可以看到的是,過去一段時間我們在努力「準備戰略物資」,包含口罩、消毒液、防疫人員的防護衣。還有很重要的檢驗能力,現在我們可以在四小時內檢驗完畢,而且一天的檢驗能量已經可達到1000個檢體以上。
除了原本的阻絕病毒於邊境以外,醫療人員面臨的是「可能的感染者」進入醫院,現在的發燒篩檢站、醫療院所的動線規劃,以及防疫人員的防疫物資,都已經嚴陣以待。
我們會不會爆發社區感染?目前的狀況,沒人敢說不會。但以我國目前的戰備狀況,如果民眾沒有混亂、不要隱匿疫情、醫療體系沒有崩潰的狀況下,即使有發生社區感染,也很有機會讓疫情處理在可控的程度內。
努力配合防疫政策,沒必要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公眾場合,這段時間避免航空旅行。這些都能有效降低我們的防疫負荷。(少了可能的感染者或者是需要被隔離者,就能降低檢疫人員、疫調人員、檢驗能量甚至醫療能量的消耗)
這次死亡的案例,患者本身也符合中高齡、本身有慢性疾病(B肝跟糖尿病),和之前對這個疾病的了解,也就是死亡案例多數會是中高齡的慢性疾病患者一致。因此年輕人一樣請配合 #我OK你先領 的政策,把口罩優先給高危險的族群使用。
現在醫療院所的口罩已經大致上足夠,產能也還在繼續上升中。大家沒必要,就不要隨便跑醫院,這很重要。
媒體也很重要,今天已經看到有媒體下標「暴增兩名案例」,誒,一天增加兩名個案叫做「暴增」嗎?各種聳動的標題就是要製造國人的緊張,請大家要有點免疫力,不要被這種標題嚇到。你接下來一定也會看到一堆什麼失守啊、淪陷之類的標題,但以我們看來,這跟真正的疫情失控還有很大的距離啊...
之前就說過,武漢肺炎的戰爭,將會是一場持久戰,更是一場團體戰。在我們國外的疫情沒有獲得控制之前,國內的挑戰就會持續。恐慌的人會用跑百米的速度去反應,但我們在跑的是馬拉松,不要讓自己過度緊張導致跑不到終點。除了保護自己以外,更要支持我們的前線將士,才有辦法讓這個島嶼上的多數人一起順利渡過危機。
台灣加油!!!台灣人,加油!!!(本篇歡迎隨意分享,複製到line群組去避免更多人因為沒有完整了解狀況恐慌)

現有回應

  • uienwt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建議不要恐慌,社區傳播的意思是:『在社區中走動都會被感染』。以我國目前的戰備狀況,如果民眾沒有混亂、不要隱匿疫情、醫療體系沒有崩潰的狀況下,即使有發生社區感染,也很有機會讓疫情處理在可控的程度內。努力配合防疫政策,沒必要儘量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公眾場合,這段時間避免航空旅行。這些都

    不同意見

    http://tomchun.tw/tomchun/2020/02/16/community-infection/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690802社區傳播的意思是:『在社區中走動都會被感染』。
    4 年前
    44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5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衛福部2/16重大防疫消息公佈: 驚! 台灣今日新增武漢肺炎第19跟20案例,兩個是親兄弟,無大陸旅遊史,也無接觸大陸返台隔離檢疫相關人員,兄弟兩人染病原因不明,其中第19例於2/3住院觀察,不幸於2/16重症過世,為台灣第一起武漢肺炎死亡案例。 衛福部長陳時中:此兩例已可定調為台灣已有社區感染案例。 #請廣發轉傳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武漢肺炎驚傳國內首起死亡案例 指揮中心宣告出現社區感染 #LINETODAY https://today.line.me/TW/article/rNmlq0?utm_source=lineshare
    1 人回報5 則回應4 年前
  • 【台灣出現武漢肺炎死亡首例,中部61歲男性不治】   疫情指揮中心16日晚間公布,台灣新增2起確診病例,兩人為兄弟,皆沒有旅遊史。死亡個案為中部61歲男性,有B型肝炎及糖尿病病史,無出國旅遊史,也非先前18位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   該男是白牌計程車司機,載過中港澳的遊客,於1月27日出現咳嗽,2月3日求診,狀況嚴重診斷為肺炎,收治於負壓加護病房治療,不幸於2月15日晚間因肺炎合併敗血症死亡,其遺體經家屬同意,將依法定傳染病規定進行火化。 目前將盡力還原該男子活動路線,並找出可能的感染源,與其接觸的60餘位醫護人員也全部接受採檢,目前皆呈陰性,將會自主居家隔離14天。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社區感染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彰化預計篩檢冠狀肺炎萬人,搞了一個月只檢驗了3千個左右,沈富雄透露篩出 14個,由此結論:1.台灣的生化能量要加油,難怪不敢普篩,檢驗能量做不到 2.社區有隱藏的感染者,不是絕對乾淨,大家不要掉以輕心!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轉貼~ 讓人真心佩服的德國超前部署… 昨天的紐約時報報導了在Covid-19疫情橫掃歐洲,義大利、英國的死亡率超過10%,西班牙、法國、荷蘭這些過去大家認知的醫療先進國家,死亡率也超過8%。 在這個可怕的疫情之下,只有德國死亡率直到今天早上8點的數字,雖然感染人數已經超過9萬6千人,但死亡率仍然只有1.5%。 紐時的文章報導,德國每天可以進行超過5萬次採檢與病毒核酸檢測,事實上WHO所送給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檢測試劑,就是由德國的RKI研究所所開發出來,造福全世界的。 德國不只檢測能量驚人,一周7天可以檢測超過35萬份檢體,而且他們還有另一個很聰明的作法。 他們會針對醫療人員,常規性的進行病毒檢測。 德國人會特別針對醫療人員這麼作,是因為醫療人員本身天天接觸病人,是可能會被感染的最高危險群。同時醫療人員也很容易傳染給其他的醫療人員,如果因為一個人的感染沒有被早期發現,就可能造成醫療人員的群聚感染。當然整個醫院與醫療體系最珍貴的「戰力」就會瞬間大幅減弱。 而且醫療人員如果被感染卻沒被發現,當然還有可能再傳染給其他的病人,造成更大規模的院內感染惡性循環,那就不可收拾了。 我不知道紐時報導中的「醫療人員」有沒有包括會在醫院各個病房病室走動的清潔人員,甚至各棟大樓之間走來走去的傳送人員。但是這些在醫院中工作的人員,卻很可能是防護知識與資源都相對缺乏,而且也不會像醫療人員一樣,會被特別注意到的人。 但是德國針對醫療人員常規採檢的方式,並不是一個人一個人的檢驗。而是在他們同樣有限的篩檢能量下,10人一組的「區塊篩檢」方式來為醫療人員採樣與檢測。 它的作法就是集合10個醫療人員的鼻咽拭子,將拭子上可能帶有病毒的檢體,全部混合在同一份拭子保存液中。這等於是讓10個人身上的可能有的病毒RNA與DNA全部先混在一起。 然後再用偵測新冠病毒核酸獨有的二段特異基因的方法,去檢驗這份保存液中的所有RNA或DNA裡面,是否帶有新冠病毒特有的這二個核酸片段。如果在這一份混合了10個人鼻咽部分泌物的混合檢體中,發現了二個新冠病毒特異片段的話,就可以確定診斷這10個人裡面,至少有一人是感染者。 然後再從這10個人裡面,去一個一個再採檢與追查到底是10人中的哪一個人或甚至更多人,才是真正的感染者。如果混合在一起的10個人,都是醫療人員的話,那當然很容易被重新找回採檢。 就算不是醫療人員,只要具有特定身份特定職業,或者是特定小群體(例如旅行團,防疫人員群組)的人的話,這10個人也非常容易就被追蹤,一旦有陽性結果出現,也非常容易就被找回來重新一個一個作篩檢。同時常規性的篩檢,也不容易漏掉任何一個感染者。 這個方法非常聰明,因為這等於是瞬間就把檢驗能量擴大了10倍。而且只要結果是陰性,先撇開技術上的「偽陰性」不談,就能讓絕大多數的醫療人員安心在繼續工作崗位上奮戰。 用這個方法,可以針對因為特定職業有高的感染風險,同時又很容易追蹤的人,進行常規性的篩檢。例如最高風險的醫療人員。例如同樣高風險的醫院清潔人員、傳送人員。 如果採檢方式可以讓採檢者更安全的話,例如韓國讓採檢者在一個封閉空間中被保護著,然後被採檢者站在戶外由採檢者將鼻咽拭子伸入病人鼻腔的方式。 如果檢驗能量也可以再擴充的話,就可以針對其他同樣是為了維持社會與國家運作,必須常常要接觸不特定多數人的工作者來進行檢測。 例如機場的地勤與工作人員,例如基層警察,例如大眾交通工具的第一線人員。例如仍然必須值勤的每一班客機上的空服員與機師。 如果每個「區塊檢驗」的每個「區塊」如果是10人以下,我相信準確性更沒有問題。 德國人針對針對風險最高,但又絕對不能倒下去的醫療人員,以這種間接擴大十倍檢驗能量的「區塊檢測」方式,來為他們作常規篩檢。雖然我不知道他們多頻繁地作檢測,但我真心佩服德國人的這種作法,這才是真正的「超前部署」。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是在說這則日本朝日新聞報導 日本朝日新闻:美國早在武漢之前已經爆發新冠肺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h-S7vqpmqE&feature=share&fbclid=IwAR3FxjXWem-g9VQoLOLulqK3JexqbQ6xv9nMiKQVQld_ko6jJhJznmc4QDs 日本朝日新闻:美國早在武漢之前已經爆發新冠肺炎? 在美國,美國流感肆虐,已有1萬4000人以上死亡。 但是,其中多數有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者。 在美國,流行性感冒肆虐,從去年第四季起,已經有2600萬患者,死亡人數達到1萬4000人。 其中,美國傳染病對策指揮塔CDC(疾病管理中心)發表了令人吃驚的報告。 調查了從疑似流行性感冒患者那裏收集到的檢體,據說實際上也有很多不是流行性感冒的檢體。 紐約,洛杉磯等大城市已經開始大幅度修改檢查體制。 之所以不能把握感染的實際情況,似乎也有美國的這種情況。 在美國,到2018年為止有2750萬人未加入健康保險。 據說即使是加入的人,由於醫療費高,也會猶豫去看醫生,即使出現癥狀,也有很多人依賴於自我診斷。 CDC雖然沒有直接提及,但在美國也有意見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有可能已經擴大。 現在早已證明這次的新冠肺炎最初的感染病例許多並沒有吃野生動物,而2019,10月底舉辦的武漢世界軍運會,美國派出了龐大的參賽隊伍,美國隊友就住在華南海鮮市場附近。 日本朝日新聞質疑,美國早在武漢爆發疫情之前,已經有新冠肺炎社區感染,同時也合理解釋了,為什麽美國接回在日本鉆石公主號上的公民時,卻把14位感染者和未感染者安排在同壹包機,真的是因為美國科技現今,還是他們早就有新冠肺炎案例而處事不驚。 美西戰爭之後,“西班牙流感”在1918~1919年曾經造成全世界約10億人感染,2千5百萬到4千萬人死亡,後來證明西班牙流感病毒並不是來源是西班牙,而是來自美國,但西班牙被汙名化,背鍋了100年,希望這次武漢,中國的疫情,不要讓歷史重演,繼續背鍋••• 日本朝日新聞是直接@美國CDC, CDC上週五的回應不痛不癢,並沒有正面回應,為什麼美國14000多人的死亡病例中許多受檢樣本並沒有感染美國流感病毒,何況美國是早就有流感育苗的,在有育苗的情況下,仍然還有2600萬人感染,14000的死亡案例,值得深思
    1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簡單小方法延長口罩使用壽命】請參考我們的影片分享哦! https://youtu.be/9Wu10gnC6u8 【武漢肺炎台灣中部首起社區感染】請民眾配合本院所防疫措施,量體溫、問病史、查旅遊史、戴口罩、多洗手、頻繁使用手部消毒液、咳嗽發燒請至發燒門診就診並回家休息。小小的不方便,大大的安全!謝謝您!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3/20台灣的新冠肺炎增加27例,其中24例境外移入,引起許多人恐慌,囤貨。 整理新冠肺炎重點,希望大家了解病毒,知道如何防疫,配合衛福部政策,要小心但不必恐慌。 1.新冠肺炎是飛沫傳染,接觸傳染。不是空氣傳染。 2.預防飛沫傳染: a.病人講話時距離1公尺。 b.病人咳嗽打噴嚏時距離2公尺。 c.病人戴口罩時就没有飛沫,只要注意接觸傳染。 3.預防接觸傳染 a.多洗手,別摸口眼鼻。 b.病人戴口罩可攔下90%以上病毒,病人衣物和環境中病毒量變少,傳染機率就很低。 4.戴口罩的目的是保護別人,不是保護自己。要求病人戴口罩的目的是保護醫療人員(保護國家重要防疫資產),要求醫療人員戴口罩的目的是保護病人,因為病人年紀大抵抗力差。 5.保護自己最重要是 a.要求病人戴口罩 b.自己勤洗手。 5.台灣對接觸者的定義已經放得很寬。所有接觸者採檢陽性才1.5%。大家遵守衛福部的指引,不要自己跑醫院要求檢驗。 6.得新冠肺炎 a.66%症狀很輕 b.28%輕度肺炎 c.6%嚴重肺炎(大部分是老年人)。 e.義大利確診者死亡率 i.30歲以下死亡率0。 ii.30~50歲死亡率0.1%。 iii.80歲以上死亡率17%。 iv.90%以上死者>70歲。 7.台灣現在幾乎全民戴口罩,已經不可能有大規模群聚感染或疫情爆發,小規模群聚難免,但影響不大。 8.最壞的估算,就算台灣有1萬例感染,台灣的社會能量和醫療能量可以應付,不會崩盤。 a.輕症6600人居家隔離 b.輕度肺炎2800人住院隔離 c.重度肺炎600人住負壓隔離病房。 d.2300萬台灣人照顧1萬個病人。等於2300人照顧1個病人, 規劃好就不會亂。 e.台灣防疫世界第一,不可能出現1萬例感染這種極端疫情。 台灣這次管控新冠肺炎,只要繼續小心謹慎,一定没問題。大家要了解病毒傳播模式才知道如何防範,不會驚恐,不會相信謠言,不使用偏方,或用錯方法防疫。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指揮中心快訊:2/19晚間國內新增1例本土病例(!) (lightbulb)指揮中心今(19)日公布國內第24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為北部60多歲女性,個案目前持續隔離治療中。 (lightbulb)目前已掌握本個案之密切接觸者共360人,包括家人、朋友及診所醫院人員,目前正安排接觸者之採檢。將持續調查是否有其他接觸者,以進一步匡列、追蹤、採檢及隔離。 (lightbulb)另將針對個案發病14天前之活動史與可能暴露者,進行回溯追蹤調查,以找出可能感染源。 (star)詳細新聞資訊可參考今日新聞連結:http://at.cdc.tw/wsU816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臺大教授警告:武漢肺炎3種人死亡風險高! 李智2020.3.13 17:49武漢肺炎高危人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 【希望之聲2020年3月13日】(編輯:李智)全球各國武漢肺炎(COVID-19)感染人數不斷攀升,死亡病例也逐漸增加。對此,臺大醫院北護分院院長、臺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教授黃國晉提醒,所有年齡層都可能感染新冠肺炎,但心血管疾病患者、肺功能不好的人、還有慢性病患者要特別小心,這羣人抵抗力差,容易引發重症致死。 據健康2.0報道:先前大陸就有做一項新冠肺炎的大規模研究,發現心血管疾病患者最可能死於新冠肺炎併發症,其次是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壓患者。對此,黃國晉指出,雖然新冠肺炎是一種新的病毒,但其實一般的肺炎病毒對慢性病患來說,一樣有很大的傷害。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