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6 個月前
65歲後先吃菜也錯?改掉5種「短壽飲食」遠離失智肌少

想延長健康壽命,就該清淡飲食、粗茶淡飯嗎?

日本營養師菊池真由子抱持不同意見,他認為,60多歲後「瘦不一定是健康,反而會變得憔悴、缺乏活力」,更難健康長壽!

菊池真由子列出了5個可能「縮短壽命」的飲食方法,包括「先吃菜」、「不吃肥肉」等原本養生的做法,65歲後或許該考慮適度作出改變囉!

高齡危險飲食習慣
1:「先吃菜」!
小心肉類攝取不足缺乏蛋白質

為了穩定血糖,許多民眾都有先吃蔬菜的養生習慣。

不過,高齡者的食量較少,先吃菜的話,很容易就吃不下足夠的肉類、魚類,導致蛋白質攝取不足。

菊池真由子說明,蛋白質不僅有助維持肌肉,還與免疫力、貧血、腦部活動、思考、記憶力息息相關,但若65歲過後沒有維持住肌力、一口氣讓肌肉量減少,很容易就會讓身體變得虛弱,增加臥病在床的風險。

因此,菊池真由子建議胃口不佳的高齡者先吃肉類、魚類、豆類,攝取足夠蛋白質後,再吃蔬菜攝取膳食纖維,最後吃飯等碳水化合物來均衡飲食。

根據亞東醫院衛教資料,65歲以上長者,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為:「每kg體重1.2g」,以60kg民眾為例,應攝取72g的蛋白質。

若覺得沒胃口、吃不下,可改成少量多餐的方式補充營養,每餐吃6~8分飽即可。

高齡危險飲食習慣2:
「為了補充蔬菜而喝蔬果汁」!
攝取蔬菜質比量更重要

許多民眾自覺蔬菜吃得不夠,試圖透過蔬果汁、蔬菜汁補充蔬菜攝取量。

不過,菊池真由子說明,蔬果汁的營養成分有所流失,且市售蔬果汁的糖份也相當驚人,建議民眾還是直接吃蔬菜。

而針對60歲世代,菊池真由子特別建議吃「綠黃色蔬菜」,包括南瓜、青花菜、紅蘿蔔、番茄等,富含維生素A、C、E,等抗氧化營養素,不僅能抑制老化,還能預防免疫力降低,可謂一箭雙鵰,建議每天以攝取350g為目標。

高齡危險飲食習慣3:
「每餐都控制碳水化合物」!

為了維持苗條身材、預防肥胖、代謝症候群,許多人年輕時往往會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不過若無控制疾病等需求,此舉在60歲後最好停止。

營養師菊池真由子分析,若因為怕胖而少吃飯,高齡者會在不知不覺間吃的量越來越少,當食物的總量減少,體力就會隨之下降。

相反地,建議抱著「好好吃飯」的心情,每天三餐,每餐都吃足一碗飯(約150g)。

高齡危險飲食習慣4:
「不吃肥肉」!

許多人為了避免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問題,都會刻意「挑掉肥肉不吃」,不過菊池真由子認為,膽固醇其實是荷爾蒙、免疫細胞的材料,不僅能守護身體免於生病,也對守護肌膚、維持年輕有幫助。

此外,因膽固醇不易作為能量消耗,可以強化身體能量,因此65歲之後若沒有罹患相關慢性病,與其徹底排除膽固醇,不如適量地攝取它們才好。

膽固醇長年以來揹負著「壞東西」的原罪,這會讓長輩害怕吃東西,對於失智症而言反而是一大風險。

秀傳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邱百誼研究團隊曾以臺灣約7600位中高齡者為物件進行研究,發現膽固醇並非越低越好,且膽固醇量與失智症程度呈反向關係,意即膽固醇越低、失智症就越嚴重。

邱百誼受媒體訪問說明,維持適量膽固醇,才能維持身體修護細胞、組織等運作。

尤其膽固醇約佔大腦25%,而神經結構有50%的成分是膽固醇。

神經訊息傳導需靠膽固醇才能運作,膽固醇太低讓受到破壞的細胞組織功能無法修護,增加失智症,神經與肌肉病變的風險。

因此,民眾不需完全避開油脂不吃,菊池真由子建議,可選擇大腿肉、里肌肉等脂肪較少的肉類食用。

此外,也可吃橄欖油補充好油,尤其是特級初榨橄欖油,具有抑制發炎的效果,可積極使用。

高齡危險飲食習慣5:
「擔心吃水果會變胖而不吃」!

香甜的水果常讓人擔心吃了變胖、血糖高,不過菊池真由子表示「適量吃水果根本不用擔心!」

她解釋,日本曾有飲食生活與死因的相關研究發現,死因第三名竟是水果攝取不足。

水果中有80~90%是水分,再加上富含各式各樣豐富的營養素,吃水果的益處非常大。

比方說,水果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果膠能抑制血糖上升、膽固醇吸收;
維生素C能提升免疫力;
鉀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鈉;
多酚類能抗老化。

至於果糖會讓血糖值上升的問題,只要適量食用就不需過度擔心。

建議想延長健康壽命的民眾,每天吃1個拳頭大的水果(約200g),約是1根香蕉、2.5顆奇異果等份量,享受水果甜美滋味,又健康。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真逆齡 台灣高齡醫學專家"陳亮恭"醫師,推翻過去陳舊觀念,在《真逆齡》一書中,告訴你抗老大智慧: https://youtu.be/jS4payuOOr0 1)肌肉與骨骼一樣重要 肌肉是基礎新陳代謝與維持身體支架的重要部分,好的蛋白質合成肌肉最快,早午餐吃勝過晚上吃。 2)足夠的負重運動,運動量多的人比較不會失智。 3)七八十歲不能太瘦。65歲以上人稍微胖一點反而比較好。 4)高齡者勿過度控制血糖與血壓,不要過度控制讓血壓太低,以免腦部缺氧,血壓比一般高一點反而可以改善大腦的血流量,避免心智衰退。 5)高齡者勿讓血脂(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數字,血脂過低反而是營養不良的表現,影響身體面對急性疾病時的防禦能力。
    3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蛋白質】 許多人想要改吃素,但有些人擔心蛋白質攝取不夠或營養不良,現在他們大可安心了!科學證明植物性蛋白質才是真正的優質蛋白。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營養教育顧問梅蘭妮·波爾克說:“您能為自己的健康所做的最佳事情之一,就是食用多種植物性食品。” 美國康乃爾大學營養生物化學系榮譽教授哥林·坎貝爾經過二十七年研究飲食與疾病的關系後指出:動物性食品偏高的飲食會產生疾病,而增加榖類、蔬菜和其它植物性食品則可以保持健康。動物性蛋白質對癌症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植物性蛋白卻可以抑制癌症病情的惡化。根據坎貝爾的研究,大部分的主要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其它退化性疾病,只要采用植物性飲食就可以預防。 享譽國際的前外科醫師艾索斯丁,讓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患者以最少量的降膽固醇藥和非常低脂的植物性飲食來治療心臟病。心臟病患在參與研究計畫並全部實行蔬食食物後,心絞痛等症狀都消失,原本阻塞的動脈也暢通了。艾索斯丁確信這種飲食不僅可以預防和終止心臟病的惡化,而且還可扭轉病情。 優質蛋白質普遍存在於豆類、蔬菜和堅果,各種蔬食也提供身體多方面的益處,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的食物: 紅豆: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群、還有多種礦物質與纖維,有助於改善腎臟、膀胱和生殖系統的功能,也有補血、利尿、消水腫、促進心臟活化等功效。 黃豆:數項研究證實食用黃豆可減少低密度脂蛋白,亦即所謂壞脂蛋白,而有助於強化心髒。維吉尼亞醫學中心的詹姆斯.安德森博士說:“這些研究發現每天攝取廿五公克黃豆蛋白質,血中膽固醇平均可減少百分之三到六,黃豆是少數可以降低膽固醇的食物之一。”婦女每日攝取十三公克以上的黃豆,發生骨折的風險比每日僅攝取五公克的婦女減少三成五。黃豆也是更年期婦女的天然藥物,它既能引起雌激素的作用,又可降低致癌的風險。 黑豆:最近發行的《食物與農業科學期刊》報導,黑豆能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南韓首爾漢陽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攝食黑豆能降低脂肪與膽固醇,而兩者都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研究的測試組在攝取黑豆後,低密度脂蛋白大幅降低,由於體重是第二型糖尿病的關鍵因素,因此黑豆是相當適合攝取的食物,因為黑豆脂肪少,富含可溶性纖維,也是蛋白質的理想來源。皇帝豆也是優良蛋白質。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小禎的甩肉秘訣 一、改變生活習慣:戒酒 小禎去年12月生日即發願要戒酒半年,除了想讓身體休息,也不想被酒精控制。在嚴格戒酒將近3個月後,身材整整小了一個Size。 二、規律運動:增肌、提高代謝力 除了飲食控制外,運動也是減肥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點。小禎表示,自己一直都有規律運動,養成習慣後,身體代謝能力及肌肉群都有增加,時間久了就會發現需要減的公斤數並沒有想像中的多,她笑稱只要瘦到在鏡頭前好看就好。 三、改變飲食順序:先吃肉再吃菜,晚餐不碰澱粉 小禎強調,瘦身時運動只佔20%甚至10%,其餘的80%、90%是靠飲食!用餐時會先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例如肉類,之後再吃菜,澱粉則只在中午食用,不碰加工食品,並盡量在5點就吃晚餐。她提及,吃飯時細嚼慢嚥,就可以減掉三分之二的食量。 幾年前,小禎曾在臉書分享喝「排毒水」(Detox water)瘦身,也就是將新鮮水果、蔬菜,例如:小黃瓜、薄荷、柳橙等切片泡水飲用。希望能藉此攝取平常較難吸收到的維生素,同時鼓勵自己多喝水。小禎表示,自己一天至少會喝3000C.C的水,也會在早晨起床打一杯蔬果汁,幫助排便順利。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根據2015年《阿茲海默症與失智症》期刊的建議,能有效預防失智症、延緩神經退化的方法在於改變生活習慣、每天運動和執行「心智飲食」。所謂「心智飲食」,就是在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的基礎下,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2種健康飲食型態所形成的新飲食模式。 適度攝取富含Omega-3油脂的鯖魚、鮭魚、沙丁魚、鯧魚、秋刀魚、石斑魚等魚類,補充人體所需的EPA和DHA,有助於延緩老化。 每天吃一小把的原味堅果,例如:杏仁、核桃、榛果、夏威夷火山豆、南瓜子、芝麻等,其油脂的成分主要是不飽和脂肪,尤其是單元不飽和脂肪,具有降血膽固醇之功能。但需注意「不要過量」。 油類最好的是:古茶油,橄欖油,芥花油,黑芝麻油。 不建議食用椰子油,是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不好。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粗茶淡飯騙了老人 人過70無肉不飽 老中醫說:人過70無肉不飽!千萬別讓“健康飲食=粗茶淡飯” 騙了您! 50歲以後,您應該怎麼吃? 50歲以後,請停止粗茶淡飯。在過去,老年人不沾葷腥是一種教條,葷食是高血壓、高血脂、 高血糖疾病誘發的罪魁禍首。而現在,越來越多高齡者, 被營養學家、中醫師建議“要吃肉”。 為什麼呢? “老人健康的關鍵,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老化。若要抑制老化, 粗茶淡飯不但沒有幫助,反會增加老化速度。” 年紀越大,營養不足,每五位80到84歲的老人就有一位被歸類為 “低營養族群”。85歲以上的人,則有1/3沒有攝取足夠營養。 原因是,老年人胃口變小後,三餐要是粗茶淡飯, 熱量和營養素就會不足,免疫力因此下降。營養不足, 使得因心肌梗塞、狹心症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變大。“ 若高營養族群的死亡風險是1,低營養族群的風險就是2.5倍”。而且,營養師慎重告訴您, 不吃肉的人比兩天吃一次肉的人患痴呆症的概率要高一倍哦~ 肉燉一小時,是營養寶庫 長壽之鄉:沖繩的長壽老人,都有吃肉的習慣。 他們基本上每天都吃肉,而幾乎沒有人患心血管系統的老年病。 他們喜歡吃肉,但制作方法卻與眾不同。不是頓頓炒肉、炸肉, 而是把肉煮2∼3小時後,在湯裡加上蘿蔔或海帶,然後再燉1小時 才食用。他們把這種菜叫 “營養寶庫” 。 這樣子的做法,肉經過長時間的燉煮, 其不飽和脂肪的含量明顯增加,膽固醇含量會大大下降。 這種肉既含豐富的營養,又不會引起心血管疾病, 是延年益壽的營養佳品。 由此可見,影響健康的原因並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人類的處理方式、 食用量。絕對禁吃葷菜,並不能保証健康長壽。相反, 可能造成蛋白質等營養素供給不足,而最終加快衰老,導致死亡。 所以,每人都應安排合理科學的膳食,在葷食方面不應取偏頗態度, 只有科學處理好葷素的關系,才能吃出健康,吃出長壽。 延遲老化的飲食要點 1、每一餐都很重要,紅肉白肉都要吃,但不多吃 老年人在吃肉(包括內臟)時,要掌握這樣一條原則:少量、 多樣化。肉食多樣化,可增添人的食欲。有人提出:“ 吃畜肉不如吃禽肉,吃禽肉不如吃魚肉。”這話是很有道理的。 2、三餐份量均衡 三餐份量平均分配,可以讓肝臟穩定合成白蛋白, 使合成代謝反應安定運作。 3、食物選擇上,充分攝取動物性蛋白質並選取高抗氧化食物 動物性蛋白質食物含人體必需胺基酸, 建議攝取量比國際飲食參考攝取量再多一些。 抗氧化食物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減緩老化速度, 比如一些深海的魚。 4、不要只挑軟的吃 咀嚼能力,反映身體的老化程度。為了維持咀嚼能力, 建議選擇適當食物,每口食物慢慢咀嚼。 5、維持口腔環境的清潔 每半年到牙醫報到一次,檢查牙齒、洗牙,保持口腔環境清潔, 以維持咀嚼能力,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並發症風險。 6、每周多出去吃幾次 50歲以後,小編建議大家積極創造想吃的欲望。就算一個人, 也可以到不同的餐廳用餐,挑戰味蕾。一周來一次, 穿上最喜歡的衣服,帶上自己的伙伴們,出門享受一次年輕! 7、多燉少炒 在蒸、炒、燉、煲等烹飪方式中,最適合中老年人的是燉和煲。 謝謝! 還有無論您有多忙,請花1秒鐘的時間把它放到你的圈子裡! 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謝謝!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五十歲之後,別再粗茶淡飯~~ 在日本,越來越多高齡者被醫生建議「要吃肉」。 日本老年人幾乎不愁吃穿,但還是有不少人堅持粗茶淡飯最養生,每餐一碗白飯配醬菜,加上味噌湯就輕鬆打發。專家警告,長期營養攝取不足,死亡風險可能倍增,認知機能也會下降。 根據日本厚生省《健康營養調查》,年紀越大,營養不足,BMI20以下的狀況越嚴重,每五位80到84歲的老人就有一位被歸類為「低營養族群」,85歲以上的人則有1/3沒有攝取足夠營養。 《50歲之後,別再粗茶淡飯!》,告訴年長的朋友,吃得越清淡,老化就越嚴重。原因是老年人胃口變小後,三餐要是粗茶淡飯,熱量和營養素就會不足,免疫力因此下降。營養不足使得因心肌梗塞、狹心症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變大,「若高營養族群的死亡風險是1,低營養族群的風險就是2.5倍」。 「營養不足影響全身,甚至可能有致命危險,或變得生活無法自理」。 銀髮族缺乏營養的問題浮上檯面後,反對粗茶淡飯的聲音越來大。 《不想請看護,就停止粗食》,「老人健康的關鍵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老化。若要抑制老化,粗茶淡飯不但沒有幫助,反會增加老化速度」。 精神科醫生、評論家和田秀樹也提到,「若對飲食失去興趣、忽略吃進嘴裡的食物是什麼的話,身體和心理都會變得老態龍鍾。日本人做事以認真著稱,認為忍餓、忍痛,甚至壓抑性欲是美德,有益健康,這其實是迷思。節制跟飲食是不同的兩件事」。 延遲老化的飲食方式,專家提出下列飲食重點: 1)每一餐都很重要 銀髮族容易缺乏營養,少吃一餐就會讓骨頭、肌肉虛弱無力。每一餐都要吃,年紀越大,食量越少,更要重視營養是否充分攝取。 2)三餐份量均衡 三餐份量平均分配,可以讓肝臟穩定合成白蛋白,使合成代謝反應安定運作。 3)食物選擇上,充分攝取動物性蛋白質並選取高抗氧化食物 動物性蛋白質食物含人體必需胺基酸,建議攝取量比國際飲食參考攝取量再多一些。抗氧化食物可以清除體內自由基,減緩老化速度。 4)不要只挑軟的食物吃 咀嚼能力反映身體的老化程度,為了維持咀嚼能力,建議選擇適當食物,每口食物慢慢咀嚼。 5)維持口腔環境的清潔 每半年到牙醫報到一次,檢查牙齒,洗牙保持口腔環境清潔,以維持咀嚼能力。 6)每週多外食幾次 積極創造想吃的欲望,就算一個人,也可以到不同的餐廳用餐,挑戰味蕾。 (引用出處: NHK 、 JA全農 、 JCASTヘルスケア 、 ソニー生命保險 )
    7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大陸首批赴美留學免疫學專家,深圳兒童醫院創院院長馮雷教授寄語:請大家在做大健康時,一定要註意大健康事業中的辯證法。隨著人類壽命增長,科學界對"高壽"研究漸多,其建議有別於傳統概念。重點如下: 1⃣ 老人腸胃消化分解機能減退,加上牙齒殘缺,不能有效咀嚼切碎食物,所以即使與年輕人吃相同份量、內容的食物,其營養值的獲取會遠少於年輕人,因此老人不但不應少食,清淡,更要有豐富的魚、肉、蛋等品質優良、容易吸收的蛋白質! 2⃣ 所有的素食在消化道分解後全轉變成糖質,縱然有少許植物蛋白質,但皆為"不完全蛋白質,"身體利用率低,無法形成肌肉,導致老人苦於"肌少症",動作虛浮無力、不穩,只能小碎步行走,動輒跌倒,骨折意外必多,危及生命! 3⃣ 活的久,體細胞分裂次數就多,突變成腫瘤的幾率跟著拉高,所以越老越易罹癌 ; 事實上,老齡化是目前全世界癌症指數偏高的主要因素。少葷、茹素,必然的結果是這種高升糖的飲食導致體內"類胰島素生長因數"(IGF-1)高量分泌,促使身體細胞快速分裂!更加深了體細胞突變成癌症腫瘤的幾率! 4⃣ 吃的清淡,飲食內容全是穀物、豆類、根莖 (如地瓜),這種高糖負荷,高升糖飲食內容,使血液長期處於高糖血狀態,胰島素長期高量分泌,晚年胰島素抗性必拉高,成人型糖尿病會發生,三高,一大推糖尿病並發症跑不掉! 5⃣ 太少油,膽汁分泌不暢,易在膽囊中結晶成石,少膽汁,腸道蠕動跟著呆滯緩慢,大便滯留,乾硬,造成便秘、痔瘡!動物天然油脂攝取太少,神經傳導無良好介質,也易產生精神情緒障礙,智能反應低下! 6⃣ 刻意吃低膽固醇食物,使身體脆弱,目前的膽固醇檢驗標準值並無科學根據,只能為醫藥界增加服藥者與藥物銷量 ; 許多大規模科研皆顯示,低膽固醇老人死亡率較高,健康不佳。高膽固醇食物代表高營養值,對老人特別有益!若長期攝取清淡、高糖、少油、低膽固醇這些低營養值食物,老人必多病,流連於各醫療院所,一大堆藥害把老人整得生不如死,再多孝順的兒女也照顧不了! 老了,請善待身體,好肉、好魚、好菜、好油侍候,避開高升糖的澱粉食物,身體必硬朗很多,這是智者、強健者的 "高壽方略"!(轉發給我最好的朋友)
    15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又有一名人正值壯年被大腸癌奪去性命,如何防範大腸癌相信是很多人關心的議題,到底有那些NG行為容易讓大腸癌上身呢? 1. 喝酒:酒精會代謝成乙醛傷害細胞DNA而引起癌症,酒喝愈多,常喝酒,引發癌症的危險性增高。 解方:不喝酒 2. 愛吃高升糖指數的食物:高升糖指數的食物容易刺激似胰島素生長因子分泌,而刺激腫瘤增生,讓大腸癌細胞分布全身。所以甜食、精緻澱粉類的食物要慎食。 解方:多選擇低升糖指數的全穀類,如:地瓜、糙米、芋頭、南瓜等當主食來源。 3. 愛吃紅肉及加工肉類:吃紅肉會讓身體產生石膽酸,大腸癌的病人有較高濃度的石膽酸,加工肉品有亞硝胺的致癌物。吃太多肉讓蛋白質攝取過量,會讓胰臟酵素忙著消化蛋白質,沒時間去做除癌細胞的工作,可試著一天1餐或2餐不吃蛋白質,讓胰臟酵素來對抗癌細胞。 解方:少吃紅肉及加工肉品,如果非吃不可,可以搭配吃足量含豐富維生素C、E及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 4. 愛吃動物性脂肪:研究指出動物性脂肪攝取量大於總熱量40%時,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危機,如果脂肪量少於總熱量15%,會有較低大腸癌風險,這裡的動物性脂肪是指飽和脂肪,魚類所含的DHA、EPA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反而有保護身體對抗大腸癌。飲食中的脂肪會刺激膽汁分泌,太油時會引起致癌的石膽酸和去水膽酸增加,所以少吃油炸食物、肥肉等。 又有哪些飲食習慣能遠離大腸癌呢? 1. 多吃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可結合致癌物質,讓致癌物質快速排出體外,減少大腸暴露在致癌劑的危險,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益生菌的生長,水溶性的膳食纖維可以降膽固醇、調整血糖及預防便祕。 2. 多吃鞣花酸的食物:鞣花酸可以活化肝臟解毒酵素,幫助清除致癌物。 可吃哪些食物呢?莓果類的草莓 3. 多吃含吲哚的十字花科食物:吲哚能催化致癌劑被解毒,提供抗氧化的保護作用,能抑制大腸癌細胞增生。十字花科食物有高麗菜、綠花菜、白花菜、甘藍菜等。 4. 攝取足夠的鈣、鎂:鈣能減少大腸癌的危險,我不鼓勵靠吃鈣片來預防,應多吃深綠色的蔬菜同時補充鈣、鎂及膳食纖維,才是最明智選擇。 5. 烹調食物加薑黃 其實預防大腸癌的飲食和預防脂肪肝的飲食差不多,多蔬菜、適量水果、少紅肉、多粗食,人自然就健康。當然要多運動、保持身心愉快也很重要。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已退休台南一中校長蔡勇的兒女均為國內知名醫師,以下是他傳來的健康資訊: 華人有不少人因受修道或求神佛的傳統意識型態故事影響,常以為茹素、不葷、清淡的飲食行為有助於晚年的健康,但隨著人類壽命增長,科學界對"高壽"研究漸多,其建議有別於傳統概念!重點如下: 1、老人腸胃消化分解機能減退,加上牙齒殘缺,不能有效咀嚼切碎食物,所以即使與年輕人吃相同分量、內容的食物,其營養值的獲取會遠少於年輕人,因此老人不但不應少食,更要有豐富的魚、肉、蛋等品質優良、容易吸收的蛋白質! 2、所有的素食在消化道分解後全轉變成醣質,縱然有少許植物蛋白質,但皆為"不完全蛋白質,"身體利用率低,無法形成肌肉,導致老人苦於"肌少症",動作虚浮無力、不穩,只能小碎步行走,動輒跌倒,骨折意外必多,危及生命! 3 、活的久,体細胞分裂次數就多,突變成腫瘤的機率跟著拉高,所以越老越易罹癌 ; 事實上,老齡化是目前全世界癌症指數偏高的主要因素。少葷、茹素,必然的結果是這種高升糖的飲食導致體內"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高量分泌,促使身體細胞快速分裂!更加深了體細胞突變成癌症腫瘤的機率! 4、 吃的清淡,飲食內容全是穀物、豆類、根莖 (如地瓜),這種高糖負荷,高升糖飲食內容,使血液長期處於高糖血狀態,胰島素長期高量分泌,晚年胰島素抗性必拉高,成人型糖尿病會發生,三高,一大推糖尿病併發症跑不掉! 5、 太少油,膽汁分泌不暢,易在胆囊中結晶成石,少膽汁,腸道蠕動跟著呆滯緩慢,大便滯留,乾硬,造成便秘、痔瘡!動物天然油脂攝取太少,神經傳導無良好介質,也易產生精神情緒障礙,智能反應低下! 6、刻意吃低膽固醇食物,使身體脆弱,目前的膽固醇檢驗標準值並無科學根據,只能為醫藥界增加服藥者與藥物銷量 ; 許多大規模科研皆顯示,低膽固醇老人死亡率較高,健康不佳。高膽固醇食物代表高營養值,對老人特別有益!若長期攝取清淡、高糖、少油、低膽固醇這些低營養值食物,老人必多病,流連於各醫療院所,一大堆藥害 把老人整得生不如死,再多孝順的兒女也照顧不了!老了,請善待身體,好肉、好魚、好菜、好油侍候,避開高升糖的澱粉食物,身體必硬朗很多,這是智者、強健者的"高壽方略"!
    4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自然飲食治癒胃食道逆流- 飯水分離-飯前半小時大量喝水-飯中不喝湯-若食物太鹹喝少量水-讓胃酸溶度增高-快速消化食物-避免胃酸逆流-飯後2-3小時才可喝水- 一般常認為胃酸逆流是胃中的鹽酸過多所致,但是新的研究已經推翻這項說法;胃食道逆流大部分是由於胃部分泌的鹽酸過少所致。在消化的過程當中,胃部會分泌酸液以將酸鹼值減低至 1.5 至 2.5的範圍內。一餐當中的蛋白質愈多即需要愈多胃酸消化,患有非阻塞性胃酸逆流的人通常無法充分降低酸鹼值,而下食道括約肌只有在酸鹼值低於 3.0以下時才會關閉。因此當胃中的酸液不足,下食道括約肌就會開著,酸液即會逆流至食道當中,造成組織受損。 許多人會使用抗酸藥 (Antacids) 舒緩灼熱感。但是這麼做只是降低酸度,實際上會使情況更糟,除了降低人體消化食物的效率,還會進一步增加胰臟等消化器官的壓力;抗酸藥、加工食品及許多藥物也會耗盡體內製造胃酸的維生素 B 及微量礦物質等重要營養素。 斷醣抗發炎的生活方式包含富有植物營養素的不甜蔬菜、健康的脂肪以及乾淨的蛋白質來源。健康脂肪的來源包括椰子製品、酪梨、橄欖油及純化的 ω-3魚油亞麻仁油-補充品等;健康蛋白質則包括野生魚類、放牧養殖的肉類及蛋等;抗炎藥草如薑黃、肉桂、生薑、牛至以及大蒜等都有很好的效用。平時也應該習慣使用未經加工的粉紅晶鹽、海藻及禾穀植物,補充足夠的微量礦物質。 上敘飲食方式跟生酮飲食相同 生酮奇蹟實現教科書:作者: 白澤卓二醫學博士-日本權威名醫-日本機能飲食減重協會理事長,歷經長時間臨床診療,遍覽醫學專書、文獻,以及自己多年的科學研究發現,許多藥物無法治癒的慢性病,甚至是癌病,都能利用酮體的中鏈脂肪酸來改善,甚至痊癒! 全身酮體循環啟動,就能越吃、越健康 人類DNA早已內建「生酮方程式」,身體當然不適應「醣類」!   250萬年以前的人類都是以狩獵與攝食鳥獸、魚蝦或樹木果實來維持生命,這些食物多是以脂質(75%)與蛋白質(20%)為主要成分,人體早已內建「生酮方程式」,是以「酮體」作為能量來源。 現代飲食習慣是以飯麵、麵包為主食,葡萄糖成了身體能量的來源,而這種以醣類為主的飲食極可能引發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生活習慣病,導致動脈硬化,中風、狹心症、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甚至還與癌症有關。過度攝取醣類對健康帶來負作用,已經過醫藥研究的證實。 出處 http://cht.naturalnews.com/chtbuzz_buzz001583.html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2987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