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4 人回報2 年前
色難

兒子帶老父親去一家餐館吃晚飯。

父親年邁體弱,一邊吃飯,一邊把食物撒在襯衫和褲子上。

別的食客厭惡地看著他,兒子卻無比平靜。

吃完飯,兒子毫不感覺尷尬,默默地把老父親帶到洗手間,除去飯渣,擦掉污漬,給他梳理頭髮,戴好眼鏡。

出來時,整個餐廳的人都靜靜地看著他們。

兒子結完帳單,帶著父親一起往外走。

就在此刻,餐館裡的一位老人叫住兒子,問他:「你沒覺得自己留下了什麼東西嗎?」

兒子回答:「沒有,先生,我沒有。」

可老人對他說:「有,你留下了。你給每個兒子留下了教育,給每個父親留下了希望。」

餐館裡鴉雀無聲。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是一種世代交替的傳統概念,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前養兒防老的觀念,在老一輩的心中,逐漸變成了養老防兒。

孝順,最難做到的孝道是色難,也就是給父母好臉色,父母養大子女實屬不易,所以當父母年老時,對他們多點耐心與關照,不因他們的行動緩慢、吃飯時撒滿桌面而暴怒,畢竟,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母親給4個兒子的遺書:謝謝照顧我 但我後悔生你們 請有耐性的看完   最近,一位母親給四個兒子的遺書刷爆了朋友圈,無數人看完後紅了眼眶:謝謝你們照顧我,但我後悔生下了你們——   兒子們:   今天六月初六,我過了80歲生日,也就是說,我活了整整80個年頭了。   這麼長的歲月裡,我生了你們4個,又幫你們帶大8個孩子,也就是說,我這一生,用一雙手,親手撫養兒孫12個人。   但是,我老了,老到要看你們的臉色生活。   尤其幾年前,你們父親去世後,我明顯感覺到你們對我的不耐煩,一日多過一日。   你們父親剛去世那會兒,我真心希望哪個兒子能把我接到家裡,我想和你們一起生活,哪個都行。   為此,我盼了兩個月。兩個月後,我心涼了,我知道,不會有誰肯接我去你們家。   好在那時候你們對我也算可以,四個人輪班,每人一個星期,這樣每天晚上,我就不怕了。   說心裡話,到了我這個年紀,活到我這個份兒上,還有什麼可怕的呢?我怕的不過是寂寞。   我的兒子們,你們陪伴我度過了一年零九個月,也就是大約630天。作為母親,我心存感激,感激你們對我的陪伴。   之後,你們每一個人的臉色都越來越難看,來了,對我沒有一句話,走了,依然沒有一句話。   仿佛你們進的是旅店,而裡面那個眼巴巴看著你們的老太太,跟你們沒有半點關系。   我怕得罪你們任何一個人,雖然我不吃你們一口飯,不穿你們一件衣,甚至不花你們一分錢,但是你們陪伴了我,就是虧欠了你們。   即使我變得小心翼翼,但你們還是一個一個悄無聲息地撤出了我的夜晚,沒有人再來了,把寂寞不容分說地還給了我。   那也好,畢竟你們父親去世後,你們陪伴了我一年零九個月,對此,我感激不盡。剩下的日子,我自己走。   艱難前行了兩年多,我迎來80歲生日,你們對我祝福:“長命百歲!”我笑,苦笑,活到這個年紀可以了,“長命百歲”沒用。   這段日子,我的心臟越來越難受,我沒有說出來,也不知道對誰說。   我希望疾病能快點把我帶走,那樣我將感激命運對我的厚待。   幾天前的夜裡,我夢見了你們的父親,他笑著,看著我說,走吧,我來接你了,跟我走,你再也不會寂寞。   醒來,窗外群星璀璨,月亮又圓又大,這個美好的夜裡,我夢見了你們父親,夢見他來接我。我感激他這一輩子的愛護,也感激你們630天的陪伴。   我的心臟一日比一日難受,我明白大限要到來,於是寫了這封信,母子一場的緣分,總算快盡了。   我滿頭白髮了,讓我用我滿頭的白髮發誓:我真的很感激你們的陪伴照顧,但除了這句,我還有一句要說的是:我後悔生了你們,如果有來生,再也不見了。   但我是母親,我惡毒不起來,我還是希望你們4個的晚年都能幸福,不會被你們那8個孩子嫌棄。情盡了,言盡了,就此打住吧……   幾天後,老人死了,很安詳地死在自己的床上,手裡拿著她和丈夫唯一的一張相片,上面只是夫妻兩個人。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親的花草樹木已漸荒廢;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家中的地板衣櫃經常沾滿灰塵;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母親煮的菜太鹹太難吃;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父母經常忘記關煤氣;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   如果有一天,你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請多一份關注,及時給他們檢查身體,多抽空去看他們;多觀察,他們多半不會主動說自己不舒服,反而會掩蓋,不想讓你看出來,不想給你添麻煩;   請好好對自己的父母,不要做會讓自己後悔的事,不要等到他們不在了,才懂得珍惜。   如果有一天生你養你的兩個人都走了,這世間就再沒有任何人會毫無保留地疼愛你了。   當你再去回憶和父母的一點一滴的時候,或許只剩下流淚滿面和肝腸寸斷。   沒事的時候要常回家看看吧,他們只是需要你回家而已,別把時間都花費在娛樂上面,請記住,酒吧不是家。   別讓父母眼睛望穿了,卻還看不到你。   如果有一天生你養你的兩個人都走了,這世間就再也沒有誰會心無雜念對待你了。   所以,別傷父母的心,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裡,多給父母一些快樂,別說自己沒時間,別說自己工作忙。   要知道爸爸和媽媽都只有一個,工作沒有了可以再找,甚至連心臟沒有了都可以重新換一個……   但是父母沒有了,到哪裡去找呢?   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   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   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   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電話。   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頓普通的淡飯粗茶。   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布鞋。   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好好生活,善待父母,如果有一天生你養你的兩個人都走了,那麼我們也就不會有遺憾了,因為在父母在世的時候自己已做了該做的。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珍惜你還能擁有父母的每一天吧,   你所不在意的陪伴,   正是他人求之不得的幸福! 轉載~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春捲 雅莉生在上海,父親是猶太人,在她12歲那年去世了,隨後母親也離她而去,她成了孤兒。 長大後在上海銅廠做女工,結婚後生下三個孩子,但不久後丈夫又離她而去了。 為了逃避痛苦,她成為中以建交後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猶太後裔。 為了生存,也為了三個孩子能早日回到以色列,她先發奮學習希伯來語,然後,在路邊擺了個小攤賣春卷。 以色列的官方貨幣是舍克勒,一舍克勒兌換台幣9塊錢,更小的幣值是雅戈洛,一舍克勒等於100雅戈洛。她的春卷小攤每天只能賺到十來個舍克勒。 1993年,她接回了三個孩子,大兒子14歲,二兒子13歲,小女兒11歲。開始她一直秉承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則,依舊做著合格的亞洲式媽媽。 把孩子送去學校讀書,她賣春卷,孩子放學,她就停止營業,在小爐子上面給他們做餛飩或者麵條。 這一幕被鄰居看到了,就來訓斥大兒子:「你已經是大孩子了,你應該學會去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看著你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然後轉過頭訓斥母親:「不要把那種落後的教育方式帶到以色列來。」 大兒子和她都很難受,但他們都在慢慢地改變,大兒子不但學會了做春卷,還把春卷帶到學校賣,每天,三個小孩子能賺到10個舍克勒,回家交給母親。 母親覺得很心酸,讓他們小小年紀就擔起生活的擔子,但猶太人不這麼認為,在猶太家庭里,孩子們沒有免費的食物和照顧,任何東西都是有價格的,每個孩子都必須學會賺錢,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一切。 於是媽媽不再提供免費的餐食和服務,同時也給他們賺錢的機會,以每個春卷30雅戈洛的價錢批發給他們,帶到學校後,可自行加價出售,利潤部分自由支配。 三個孩子賣春卷的方式竟然截然不同。 小女兒最老實,按老價錢50雅戈洛一個零售;二兒子則以40雅戈洛的價錢批發給學校餐廳,每天讓他送100個春卷;大兒子則舉辦了一個「帶你走進中國」的講座,講座的噱頭就在於可以免費品嘗美味的中國春卷,但需要買入場券,每人10雅戈洛,結果結算還賺1500雅戈洛。 隨後他們琢磨出了更多更新穎的賺錢方法,他們很努力地去學習和思考,學業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同樣作為父母,是不是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我們每天一睜開眼睛就為了孩子忙活,做飯、洗衣服、接送、輔導作業,然後才是做自己的事情,每天忙的團團轉,累得筋疲力盡。 一發牢騷,孩子還會心生厭煩,根本不理解我的付出。再回頭看看,每一位亞洲母親不都是這樣嗎?這樣我們就很偉大嗎?我們付出了很多,卻造就了一個又一個「小皇帝」、「小公主」。 我們希望孩子成才,卻又過度的保護他們,使得孩子變得無能無法自立;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過多的干涉,讓孩子多了很多無奈;過多的指責,讓孩子變得不知所措,找不到前進的方向。 想要為孩子創造一個無憂無慮,快樂成長的天空,但卻發現自己完完全全的占據了創造者的位置,其實,這個位置也要有一部分讓孩子承擔。 現在的照顧,也許會暫時保護著他們,但是他們總有一天會長大,會在長大後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那個時候,我們是如何也幫不了他們的……也許,讓孩子過早的面對金錢面對名利面對社會,會有不舍和心疼,但他們總有一天要面對,總有一天要承擔。 我們為何不像那位猶太母親那樣,放開手,讓孩子自己去開闢屬於他們自己的天空呢? 箴言22:6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查閱更多勵志短文 #Qulip福音加油站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萬華風情 王尚智 老人小孩防疫在家,對於過去向來都在下班後才「驗收」一家人幸福平常的生活,他說他才真正開始覺察「真相」。 七旬老爹這幾天坐立難安。看電視新聞、發LINE群族,顯然也已經到了極限。 他只知道身體健朗的老爸爸,有些相約泡湯、唱歌的朋友,而除了「湯友、歌友」之外,偶爾也還有一起爬爬山的「山友」,另外新北市各區里每一季總都有社團搞個「中南部遊覽團」兩日遊。 無論公車免費、捷運半價、遊覽車出訪都有補助,老伴過世多年的老人家每天幾乎都出門,還是精神奕奕一尾活龍著。 他說,這個年頭,父母尊長能夠身體健康、自我照料、特別是沒有失能失智,那實在是天大的福份了,再無所求! . 他說,看著父親因為居家沒出門,開始日益消沉,不免擔心起來。 安慰的話多了,父親也揮揮手要他不必擔心。 但他還是看出了端倪,一問之下,原來父親有幾位好朋友不幸染疫了。 「不會是因為去萬華吧!」 他也就玩笑的對了句,沒想到老父親以更深的惆悵表情,說出了讓他一下子驚慌的真相: 老爸爸也是去萬華「喝茶」的固定客人,有認識的媽媽桑和同行老友都染疫了! . . 幸運的是,老人家恰好五月都在忙區里社區巡守隊的聚餐開會,只去陽明山泡了湯、山上土雞城吃飯唱了歌。 行程上恰好逃過了萬華的病毒感染期,但他不放心,昨天帶著一家人去快篩,大抵全家都是陰性無虞。 老人家此刻的「不舒服」,一方面是活潑豐富的生活動線如今被疫情掐住了,另方面不免也會擔憂好朋友們的病況。 他說,平常氣色神采飛揚、活動力十足又健康的老爸爸,如今只能在家裡看電視與走動,一下子蒼老許多。 他也就好好與老爸爸敞開心胸的聊開,關於「萬華」與他們老一輩朋友圈子之間的「依存關係」,究竟有多麼微妙! . 聽他轉述了一個多小時,對我而言,心中且聽且百感。 關於萬華,我從大學新聞系時專盯採訪過當年的雛妓議題,之後多年下來對公娼、遊民議題也長期多所追蹤;而除了龍山寺之外,環南市場一帶也是我的民生採購首選。 萬華對我而言,是台北市最「獨特又深邃、人性特別浮沈」的奇妙所在。 但我確實欠缺了一個「出入者」的視角! 即使是茶室消費、即使不免也通達了情與色,但對包括這位老人家來說,萬華的真實狀態或者意義上是:「情」比「色」多! 這裡不只有基於異性之色,還有更多屬於朋友們的「相聚、談笑、歡唱之情」! 尤其他們都已經是「退休、蒼老、社會關係無所立足、家庭角色聊具邊緣,甚至生活獨自寂寞」的老傢伙了。 但在萬華的某個有歌、有菜、有笑、有色的巷弄角落裡,人生有些難以言喻的「重新甦醒且能自我掌握」的感受一個人真正存在,而非「親人附屬、可有可無」的時刻! . . 這一次疫情所揭露,「萬華」成為一種被獵巫與污名的標籤。 但他完全沒有責怪老父親,只是笑笑的聽著,好奇的東問西問,彷彿自己也跟著開不少眼界。 老父親說,雖然他沒機會出國,但他見過「很多國家的女人」!包括越南、印尼、泰國,連烏克蘭、俄羅絲的「金絲貓」都見過。 而且,他也都會跟她們學說不同國家的「我愛你~」,朋友中他被公認說的最標準,是懂「八國語言的人」! 他特別喜歡聽小姐們聊她們的身世來歷,有真有假老人家也都知道,但有些「眼淚/笑容」背後的辛酸是裝不出來的。 其中因為家暴跑出來的真的很多,老人家最後給個一兩百塊小費,也有點資助和安慰的味道。 而最常去的一家的媽媽桑也對他很好,每次唱歌吃飯時,都會盯他有沒有同時記得吃血糖藥。 媽媽桑也很有原則,哪些小姐一看氣色有問題,有吸毒嫌疑,馬上叫她們不要來。 . 他說,他終於明白,那些總要每天去公園泡茶、在涼亭唱歌,每天坐公車上山泡溫泉,乃至「偶爾去萬華」的老人家的心態了。 他對老父親說,等疫情過去些,他準備些維骨力之類的保健品,讓老爸爸拿去送給或探望現在不知怎樣的媽媽桑吧! 我忍不住稱讚他做的真好,是真正懂得「世間真相」,而非跟著「人云亦云」責備親長的好孩子。 而他其實是為了幫老爸爸訂一台卡拉OK盒子來問我網購,希望讓爸爸待在家裡不要太無聊。 聽他聊了許久,我才是收穫最多的人呀!所以我當然毫不吝惜的決定幫他跨海代購,並且決定順道送一套專用音箱給他老爸,謝謝這對父子如此誠實又溫柔的分享與相待~。 我才不會跟著這個社會與媒體,如今對萬華的污名看待! 疫情過後,我也要專程去萬華「龍山寺」上香,感謝菩薩始終「凝視不棄」,所有萬華無數巷弄角落,無論私娼或遊民,所有那些眾多基層人們依然不被人知、遭人嫌棄的各種沉浮起落。
    8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分享朋友傳給我的感人故事 《酒乾倘賣無》是一首80年代從台灣傳遍中國大陸的歌曲,在全國各地區廣為傳唱。「酒乾倘賣無」的意思是閩南語「有空酒瓶賣嗎?」…… 這首歌來自於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跛腳的老人靠收集空酒瓶養活自己,老人是個聾啞,不會說話,孤單的一個人,過著孤苦的生活。 有一天他在街上撿到一個小女孩,他欣喜異常,認為這是上天賜給他唯一的禮物。 老人將孩子帶回家,用辛苦收來的空酒瓶,換錢買來廉價的奶粉,讓那個小女孩活了下來。在女孩6歲的時候,他們又撿了一條小狗,取名旺才。 聾啞老人,小女孩和小狗相依為命地生活在一起,小女孩的童年就在那一堆堆,堆積如山的空酒瓶屋中成長。 天生的好嗓子讓小女孩成為聾啞人的傳話機,在每一個清晨,女孩牽著老人,老人拄著拐杖,狗狗跟在他們後面。女孩大聲的喊著:‘’酒乾倘賣無、酒乾倘賣無‘’。 再後來,小女孩長大了,戀愛了,她愛上了一個作詞家。 年青的作詞家一窮二白,但很愛她,帶她走進了藝術天地,使她成為了一個歌手,他為她寫了很多歌,對老人也非常好,每次來都會幫老人運酒瓶,和老人比劃著說話,逗旺才玩...... 然而有一天,女孩成名了,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有了房子,汽車和周圍追求的人......但女孩還是很愛男孩,她勸他和她一起住進大別墅,不要回酒瓶屋了,因為又聾又啞的父親,讓她覺得羞辱! 男孩不願意,仍然和老人來往,後來女孩越來越忙,名氣越來越大,生活完全由經濟人安排了。老人很想念女兒,央求男孩帶他去找女兒,但是還沒有進演唱會的大門就被轟了出來...... 再後來女孩也煩了,丟給老頭一大筆錢,讓他不要再打擾她,老人擦乾了含淚的眼睛,沒要女孩的一分錢,走時還留下女孩一直愛吃的一小袋松子! 男孩看不過去了,找女孩理論,這時女孩心裡卻根本聽不進任何勸言,因為兩人的地位太懸殊了,最終他們也只能分手。老人因思念女孩終於病倒了,男孩只好央求女孩,希望她能回家看看老人,女孩沒有聽他的! 有一天,男孩打聽到女孩唱歌的地方,他告訴了老人,老人掙扎著要去看女兒最後一面。不料走在路上,一輛卡車飛馳過來,眼看就要撞著老人了,老狗旺才猛地拱向了老人,老人得救了,但旺才就這樣死了。 男孩知道後決定為女孩寫最後一首歌,他連日連夜趕,頂著長期的貧困和思念,在他身體快不行的時候,寫下了這首歌,讓人送給了那個女孩。 男孩寫完歌詞後也離開了人世間。 演唱會上女孩不情願地打開紙條,這首歌的歌詞大意是: 多麼熟悉的聲音, 陪我多少年風和雨, 從來不需要想起, 永遠也不會忘記。 沒有天哪有地, 沒有地哪有家, 沒有家哪有你, 沒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養育我, 給我溫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護我, 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是你撫養我長大, 陪我說第一句話, 是你給我一個家, 讓我與你共同擁有它, 雖然你不能開口說一句話, 卻更能明白人世間的黑白與真假, 雖然你不會表達你的真情, 卻付出了熱忱的生命, 遠處傳來你多麼熟悉的聲音, 讓我想起你多麼慈祥的心靈, 什麼時候你再回到我身旁, 讓我再和你一起唱, 酒乾倘賣無, 酒乾倘賣無........... 多年前的往事一一再現,堆積如山的空酒瓶,聾啞的父親,為了給她買一包松子累暈在酷暑的街頭,還有小狗旺才拖著尾巴和她玩耍!......女孩哭了,她終於良心發現,愧疚,傷心,不安! 她反復學著這首歌,最後登台的時候,她通知樂隊加唱最後一首歌《酒乾倘賣無》。 女孩忘情地唱著,台下所有的人震驚了,所有的人都流下了眼淚,女孩在台上講述了自己的身世,然後不顧一切地跑向了醫院,她要見自己的父親。 當老人看到女兒時,一行老淚緩緩從腮邊流下,老人什麼也說不出口,只是微笑的看著女兒,慢慢的閉上了眼睛,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著,泣不成聲...... 這就是《酒乾倘賣無》,一個真實的故事...... 百善孝為先!獻給所有人! 也許,我們的父母,不曾帶給我們優越的環境和更多的財富,但是他們卻盡最大的能力,把我們養大,把他們最好的時光和經歷都給了我們。 從呱呱墜地到咿呀學語,從慢慢會爬到漸漸行走,再到長大成人,他們付出了畢生經歷和心血。 好好愛我們的父母吧,父母養育之恩,我們一輩子也報答不完。 感悟: 看了這個故事,相信今後再聽到《酒乾倘賣無》,你一定會有更多感動...... 但,這遠遠不夠! 歌詞唱到:假如你不曾養育我,給我溫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護我,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想象一下,假如沒有父母,我們的命運會怎樣? 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論怎樣回報,都還不盡...... 感動之余,想一想,如何才能更好地報答父母吧。照顧我們,父母唯恐不及;感恩父母,我們也該唯恐不及! 永遠記住一句話: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分享YouTube~酒矸通賣無~https://m.youtube.com/watch?feature=youtu.be&v=48JO3OZOYqQ
    1 人回報2 則回應6 年前
  • 什麼是「幸福」? 殯儀館接體員:看多了,財富真的不重要。 愛是什麼?家人是什麼?所謂的幸福又是什麼?愈接近死亡的人,愈能感受生命的意義。 7年級生「大師兄」,是殯儀館的冰庫管理員。遺體送至殯儀館,一律經由他們確認、入庫。若是遇上找不到家屬、沒有葬儀社願意接手的案子,例如自殺、意外、街友、孤獨老人等,他們也會親自前往現場接回遺體。 2、3年工作下來,他已和一千多具遺體打過照面。 「吊死叫盪鞦韆、跳樓是小飛俠、腐屍是綠巨人、燒炭是小黑。太胖的人燒遺體時會發爐,舍利子其實是結石……」 2018年12月,大師兄出版《你好,我是接體員》一書,以幽默筆調記錄殯儀館工作現場的百態。 在這些與死亡交手的人眼中,一個冰櫃就是一個故事。 這些名稱看似可怕,其實最令人心涼的往往是人情。 在殯儀館現場,更讓人更學會如何提前規劃善終。 家人不是有血緣的人,而是你走了後會惦記你的人 俄國文豪托爾斯泰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在殯儀館,這句話總能得到驗證。 家族內部的愛恨情仇,往往隨死亡浮上檯面。 「常有人說不結婚生子,老了會很慘,死了都沒人幫忙收屍。我其實很想告訴他們,殯儀館有一堆子孫滿堂、沒人要領的骨灰。」 大師兄說,每次聯合公祭後,總有許多家屬因為遺產分配不均、和死者的紛爭未了等因素,藉故不領取骨灰。無主的骨灰年復一年累積,最後只能倒在公墓旁的土地,或直接當垃圾處理。 在意外、自殺現場看過不少駭人的屍體,但大師兄認為,最可怕的並非屍體本身,而是漠不關心的家屬。 在殯儀館,他看過許多光怪陸離的故事:有子女隨意把父母的骨灰裝進乖乖桶,或者乾脆倒掉。也有久病臥床的老人陷入假死狀態,被誤裝進屍袋當中。兒子看見還在喘氣的父親,居然問:「這樣還要冰(大體)嗎?」…… 他也接過一個令人唏噓的案子:一具在家往生許久才被社區鄰居發現的白骨,警方循線找到家屬,地址卻出奇眼熟。原來,死者的哥哥就住在他隔壁。2人因為祖產問題,早已互不聯繫。聽到弟弟走了,哥哥竟還顯得有些開心。 還有一個車禍過世的死者。除了一個受刑人兒子外,沒有其他家屬探望。兒子看著父親因意外而扭曲的臉孔,只說了一句話:「我就是來看你怎麼死的,真的不得好死。」兄弟父子一場,最後只剩下恨與怨懟。大師兄感嘆地說:「這也是血緣啊。」 但殯儀館裡也有溫情的時刻。 一位女子想探視過世的女友,卻被死者家屬拒絕瞻仰遺體。女子天天在冰庫前哭泣,一直跟到遺體出殯、進火葬場。因2人在法律上非親屬關係,工作人員雖然同情,卻也無可奈何。撿骨過後,原本態度冷淡的家屬終於鬆口,告訴工作人員:「麻煩分一些骨灰給她吧。」 所謂親情,有時無關血緣或法律。一對父母離異的兄弟,分隔多年後,哥哥自殺,警方聯繫弟弟前來認屍。但因兩人30多年未見,這位前來認屍的男子,一時也無法確認眼前的大體身分。看著遺體,他只說,「雖然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哥哥,但我感受得到。你的喪事我一肩扛起,希望你能好走。」相信了,就是家人。 上億身家,也不一定能買到幸福的人生,看過形形色色的死者,也讓人對財富有新的思考。「每次去豪宅接大體,不是生病走的,就是吸毒死的。」大師兄說起最近經手的一個案子,死者在豪宅裡吸毒致死,屍水滲出,幾乎弄壞了整片高級木質地板。儘管家人俱在,卻無人願意出面處理,只剩下房東欲哭無淚。 另一個案例,則是一對在車上自焚的夫婦。點燃的汽油桶發生大爆炸,一打開車門,只剩頭蓋骨和整車黏液。事後大師兄得知,這對夫婦其實家境優渥,先生是倍受寵愛的獨子。兩人因賭債走上絕路,連房子都被抵押,家人甚至拿不出錢辦後事。唯一伸出援手的只剩堂哥,「他拿出3萬,說我們家就只有這麼多了」。 在殯儀館工作了一段時間,也讓大師兄看見財富如何引出人性的黑暗面。曾有死者的女兒和弟弟因遺產問題在告別式上爭吵,雙方一言不合,女兒一腳飛踢了自己的叔叔。「那場面超帥的。」大師兄笑說。是黑色幽默,也是家族的悲劇。 他也見過有家屬想把貴重首飾燒給死者,卻一轉身就被不肖的喪葬業者取走。甚至有化妝師會事前準備假戒指,替換遺體手上的真戒指。子女的孝心,最後全進了陌生人的口袋。 其實,財富生不帶來,死帶不走。遺體火化過後,工作人員常會在火化爐當中找到一些沒燒盡的黃金或有價寶石。在殯儀館,這些東西被稱為「民俗小費」。撿到工作人員會將之換成現金,請大家吃頓飯後全數捐給社福單位。 有錢就能幸福嗎?想起殯儀館裡的大體,和醫院裡身家百萬卻只能躺在床上的老人們,大師兄不無感嘆地說:「我現在還可以走,就已經贏過他們了」。 親人過世最難面對的是「自責」 不如珍惜當下人生活在當下的道理,人人都懂,實際能做到的卻很少。 殯儀館裡,總是不乏後悔的人。大師兄舉例,曾有位從美國回來的兒子天天在冰庫前哭泣,對過世的爸爸說:「我真的好想你,我以前為什麼沒時間陪你……」殯儀館有位資深大哥看不下去,對他說:「伊在生的時候你不看,現在死了才每天來看,有路用喔?」 「人過世之後才做的事情,其實只是讓自己的自責少一點而已。」大師兄說,在接到大體時,他常會想到自己的外婆:因為父親欠債跑路,從小撫養他長大,是和他感情最好的外婆。如果外婆被送進殯儀館時,自己還有話來不及告訴她,會是怎麼樣的心情? 大師兄說,儘管外婆已近93歲,仍耳聰目明。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他常回家和外婆聊天。就算沒話題也要找話聊,把握祖孫2人的相處時光。 現在的他,對死亡已有豁達的體悟:「我希望我的人生就是盡情地玩,然後沒有後悔地走,最後用免費的聯合公祭送我就好。」他還笑說,如果自己得了癌症,一定會請朋友吃飯,要大家先將白包給他:「反正我走了就用不到了!」 所以,幸福到底是什麼?這個困難的問題,答案或許意外地如大師兄所言般簡單:「現在,我只要能吃飯就覺得很快樂,一早起床能呼吸就覺得很愉快!」 評論:人生苦短,無常難避。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請耐心,靜心看完~會有不同的思維…… 離開的人越來越多 留下的人越來越重要 故事發生在美國的一所大學。 在快下課時教授對同學們說:“我和大家做個遊戲,誰願意配合我一下。” 一女生走上台來。 教授說:“請在黑板上寫下你難以割捨的二十個人的名字。” 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鄰居、朋友及親人等等。 教授說:“請你劃掉一個這裏面你認為最不重要的人。” 女生劃掉了一個她鄰居的名字。 教授又說:請你再劃掉一個。 女生又劃掉了一個她的同事。 教授再說:請你再劃掉一個。 女生又劃掉了一個。 ...... 最後,黑板上只剩下了三個人,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 教室非常安靜,同學們靜靜的看著教授,感覺這似乎已不再是一個遊戲了。 教授平靜的說:請再劃掉一個。 女生遲疑著,艱難的做著選擇...... 她舉起粉筆,劃掉了父母的名字。 “請再劃掉一個。”身邊又傳來了教授的聲音。 她驚呆了,顫巍巍地舉起粉筆緩慢而堅決的又劃掉了兒子的名字。緊接著,她哇的一聲哭了,樣子非常痛苦。 教授等她平靜了一下,問道:“和你最親的人應該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為父母是養育你的人,孩子是你親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再尋找的,為什麼丈夫反倒是你最難割捨的人呢?” 同學們靜靜地看著她,等待著她的回答。 女生平靜而又緩慢地說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會先我而去,孩子長大成人後肯定也會離我而去,真正陪伴我度過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其實,生活就像洋蔥,一片一片地剝開,總有一片會讓我們流淚。 請珍惜一直留在身邊的人。 一封非常靈的信! 請看完後轉發,你將會幸福幾輩子! 永遠不要放棄你所愛的人 ! 在臺灣發生了一件千真萬確的事: 有人為了裝修家裡,拆開了牆; 日式住宅的牆壁通常是中間架了木板後, 兩邊批上泥土,其實裡面是空的。 他拆牆壁的時候, 發現一隻壁虎被困在那裡一根從外面釘進來的釘子釘住了那隻壁虎的腿。 那人見狀,既覺可憐又感好奇,他仔細看了看那根釘子, 天啊! 那根釘子是十年前蓋那房子的時候釘的。 到底怎麼回事? 那隻壁虎竟然困在牆壁裡活了整整十年! •黑暗中的牆壁裡的十年,真不簡單。不對呀? 他繼而尋思,壁虎的腿被釘住了,一個步子也跨不出的這隻壁虎, 到底 靠什麼撐過了這十年? 他於是暫時停止了裝修工程看看它到底吃了什麼!他要一探究竟。 過了不久,不知從哪裡又鑽出來一隻壁虎,嘴裡含著食物 ...啊! 他一時愣住了,這是什麼樣的情形啊? 為了被釘住腿而不能走動的壁虎, 另一隻壁虎竟然在十年的歲月裡一直不停地銜取食物餵它。 我看了以後,很感動,真的也不去想它們之間的關係: 親子,朋友,異性, 手足 ....在人類的社會中隨著計算機的普及, 人與 •人獲取相關的資訊更快速, 但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否也越來越接近呢? ... 所以永遠也不要放棄你所愛的人! 請將此故事寄給每一位接觸過你生命的人, 你一定要在 96小時之內將此信脫手哦! 這種做法發源於英格蘭,它已經繞地球轉了十次, 現在好運正帶給你,如果照辦, 你將在四天之內交上好運,這不是開玩笑! 不要將信扣押,你一定在96小時之內將此信脫手。 請你將此信複製 20封並寄出, 看看 四天之內你將發生什麼? 這封信由南非DE教區的教主(索爾.安東尼)起草, 並由維尼烏發出,因為這信的復製件要在 •世界週轉, 你一定要將它複製並寄給朋友,幾天後, 將有一件使你驚奇的事件發生, 即使你不迷信,這也是千真萬確的事。 注意下面的事實!! 1987 年(康斯坦丁.歐斯)接到這樣的信, 他讓祕書複製20份並寄出, 幾天後他中了一筆 2,000,000英鎊的彩票。 英國的(約卷相)年輕的時候,收到信後他忘了 96小時內寄出, 他一再失業, 後來他找到了該信,立即複製並寄出20份 • 三天之後,他獲得了黨內一個高階職位, 直到最後 他成為英國第一號人物。 請記住不要不理這封信! 這是一鎖信,四天內必須傳給20個人。 15天后,你會遇到幸運的事情! 這始於1877 年,從未失誤。 一封非常靈的信!請看完後轉發,你將會幸福幾輩子!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真實故事】半世夫妻三生情(看下去,一定會感動你) 2013-12-09 請點擊右邊關注→ 愛無界skylove婚姻情感交友   經濟學家張宏馳在夫人去世後,竟從天津鄉下領回來一個老態龍鍾的文盲老太太,讓她成為繼室。這令他的兒子張成和張敢百思不得其解。2009年11月,張宏馳辭世,千萬財產要分給繼母一大半,兒子張成萬分不滿和不甘。在企圖阻止繼母繼承遺產的過程中,他追尋著父親的情感軌跡,經過層層剝繭抽絲,他發現了父親和繼母的一連串秘密……   父親辭世   2009年11月5日,下午3點多,84歲高齡的經濟學家張宏馳突發心臟病。在被送往醫院途中,張宏馳還有短暫意識,他拉住兒子張成的手艱難地叮囑:“要是我熬不過去了,你和弟弟,一定要照顧好王姨……”   王姨是張成的繼母王秀珠。張成和弟弟張敢都沒有料到,這竟然是父親的遺言。   當天晚上,張宏馳因醫治無效,與世長辭。張成和張敢悲慟欲絕,更對父親的臨終囑託萬分疑惑:父親是大學教授,再婚為何要娶一個文盲?父親為何對這個農村老太太感情這麼深?臨終遺言,子孫他一個也不提,單單交代“要照顧好王姨”!   張成兄弟對此事百思不得其解,對父親也多少有些怨氣。   張宏馳1925年出生于天津,是北京某大學的教授,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張成在父親的盛名之下成長,繼承了父親踏實堅韌的品格,年紀輕輕就成為中關村一家科技公司的總裁。   1996年,張成的生母馮華去世。怕父親晚年生活孤寂,張成和張敢都希望父親續弦,卻被父親一口拒絕。5年後,父親忽然打電話來,讓兄弟倆回家。張成和張敢匆匆趕回去一看,家裡多了個陌生老太太!她衣著土氣,一臉皺紋,滿頭白髮,一問,老太太70多歲了,是從天津農村接來的,父親準備和她結婚!   兄弟倆震驚得說不出話來。父親如果找個老年女性知識份子做伴兒,有共同語言,屬人之常情;或者找個沒多少文化但比他小十幾二十來歲的漂亮女人,也可以理解。可這個年齡又大又沒文化的農村老太太,究竟哪點吸引了他?   聽說父親第二天將和這個叫王秀珠的女人去領結婚證,張成兄弟怕父親不高興,所以沒敢反對,但又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繼母。於是他們試探著問父親與這個女人是如何認識的,父親不悅,說:“我的事情不用你們操心!”兄弟倆對視了一眼:父親不是老糊塗了吧?   父親與王秀珠結婚後,兄弟倆都對她很冷淡。他們很少回父親家,即便逢年過節回來看望父親,也很少與她說話。王秀珠話不多,在張成的印象裡,她永遠都只是在家裡收收揀揀,從來沒有刻意討好過兄弟倆。   現在父親忽然去世,王秀珠將要參與遺產分配。父親一生向學,碩果累累,生活又極其儉樸,學校分配給他的位於北京三環以內的兩套住房,加上多年的津貼、著作版權費、收藏的字畫等,總價千萬之巨。張成和弟弟更加憤憤不平——一個70多歲的村婦,能嫁給他父親已是一步登天。這8年來,兄弟倆對她談不上敬重倒也客客氣氣,她在北京享了8年福已經是人生的造化,她有什麼資格分父親的遺產?   但兄弟倆的身份、地位、學識和修養,使得他們縱然心有不滿,做事也在情在理。2010年1月,兩人開始辦理父親的身後事。由於王秀珠也是高齡老人了,耳背、眼花、行動遲緩,張成雖有一百個不情願,也不得不親自奔波,去為她代辦一切遺產繼承的手續。   2月初,張成來到王秀珠的老家天津市郊。王秀珠終生無子,很多東西由其妹妹王佩娥的孩子趙亮代為保管。張成兄弟倆與王秀珠的親戚從來沒有過半點兒聯繫,此次為辦繼承手續才相互認識。聽說張成來拿材料辦理繼承手續,趙亮非常高興,主動地搬出了家裡放材料的木箱。在箱底,張成看到一本發黃的家譜,打開一看,他萬分震驚:王秀珠的母親竟然是張宏馳父親的表姐!也就是說,王秀珠和張宏馳是表親關係!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婚姻在法律上是無效的!   王秀珠的妹妹和趙亮知道此事嗎?至少他們肯定不知道近親婚姻無效。張成不敢聲張,只是悄悄將家譜放進公事包。這時,他發現了更令他震驚的事——在王秀珠珍藏的物品中,竟然還有一份離婚證書:張宏馳,王秀珠,青海省共和縣,1955年結婚,1965年離異。他們竟然曾經有過長達10年的婚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太多的意外紛至遝來,令張成心亂如麻。他將全部材料都帶上了。告別了王佩娥一家人,張成立刻打電話給弟弟:“爸和王秀珠有血緣關係,婚姻無效,她沒有繼承權!”張敢也萬分詫異,更加疑惑:“你為什麼不問問王秀珠的妹妹到底怎麼回事?”張成說:“我一心想著王秀珠沒有繼承權,別的事沒敢驚動他們。等我回來再和你商量怎麼辦。”   一路上,看著鐵軌旁筆直的電線杆呼嘯著後退,張成心潮起伏。難怪父親對他和王姨的相識經歷諱莫如深。張成明白,只要他向法院提起訴訟,就意味著王秀珠從這場無效的婚姻裡得不到任何遺產,她將淨身回到天津楊柳青鎮。這對於一個糊塗的年邁老人而言,是不是太殘忍了?可是父親在世時,一家人也對得起她了。不是進入這個家庭,她怎麼能出入坐小轎車?怎麼能有保姆照顧?怎麼能氣定神閑地侍花弄草?而她對這個家庭並沒有付出過什麼。   張成糾結一路,最終還是決定起訴。想到王秀珠並無子嗣,一個人回到天津未免淒涼,張成和弟弟商議,每月付給她一定的養老金。   2010年3月25日,張成向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決父親與繼母的婚姻關係無效,請求依法取消繼母王秀珠的繼承權。   因為勝券在握,張成有了一絲歉意,決定回去看望一下繼母。一進家門,他看見王秀珠正坐在陽臺上曬太陽,身上披著父親生前常穿的灰色大衣,那風燭殘年、行將就木的淒涼晚景,讓張成難免有一絲心酸。他問:“王姨,你和我爸爸在1965年離過一次婚?為什麼你們結婚又離婚?”王秀珠半晌才聽清,遲鈍地歎了一聲:“你爸爸讀了很多書……多少年了啊……”   是啊,半個世紀過去了,那時離婚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這是怎樣一段感情?張成再追問下去,王秀珠卻已語無倫次。她蒼老得說不出一句邏輯正常的話,只剩下悲切混濁的淚水。   幾天後,張成到弟弟家做客,與弟弟、弟媳議論起繼母的事。弟媳提醒兄弟倆:“爸臨終時交代我們要對得起王姨,我們都答應了。現在他屍骨未寒,我們卻剝奪她的遺產繼承權,是不是有點兒過分?”張成心頭一震。   父親為什麼對一個村婦如此情深義重?這背後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自己不能做出不孝不義的事。張成決定再赴天津,搞清楚事實,決不讓父親在九泉之下難以瞑目。   6月初,張成再次來到天津楊柳青鎮。   追尋真相   王秀珠的妹妹王佩娥,得知張成是來追尋張宏馳人生軌跡的,不禁老淚縱橫。她告訴張成,張宏馳和姐姐王秀珠是青梅竹馬的表兄妹。在那個愚昧的年代,表親可以成婚。1944年,兩人舉行了傳統結婚儀式,拜了天地。   同年,張宏馳考入輔仁大學社會經濟系。為了支持他念書,王秀珠來到北京,在有錢人家中漿洗衣物、被服,掙錢供張宏馳讀書。   年輕的感情,動盪得如同驚濤駭浪。張宏馳在求學期間,喜歡上了漂亮的城裡女孩兒。而且,讀了書的他,知道了近親結婚是違背科學和倫理的。   1947年,王秀珠和王佩娥去大學看望張宏馳。張宏馳根本不願意同學們知道他結了婚,見姐妹倆找來,暴跳如雷:“誰讓你們來的!”王秀珠只好拉著王佩娥快步離開。王佩娥至今還記得,那天為了去見姐夫,她和姐姐穿的都是沒有一點兒補丁的、最好的花襯衫。她們一來一回,徒步走了整整一天。她天真地問:“為什麼姐夫不高興?”姐姐回答說:“讀書的時候是不准結婚的,他怕同學知道。”王佩娥信以為真,直到幾十年後她才知道,當時的學堂並沒有這樣一條規定。在那個烈日炎炎的中午,王秀珠獨自咽下委屈,絲毫沒讓妹妹發現端倪……   1948年,張宏馳大學畢業。1955年,想到當初結婚只拜了天地,王秀珠的父母為了鞏固兩人的婚姻,逼著兩人到民政部門登記結婚。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開始大面積鬧饑荒,北京也不例外。最殘酷的時候,走在路上吃饅頭都會被饑民哄搶。為了把糧食省下來給張宏馳吃,又不會被人發現偷去,王秀珠縫了個小布袋拴在腰間,把自己的口糧省下一半放在布袋裡,晚上睡覺都攥在手心裡,等著丈夫每週回來,讓他吃一頓飽飯。   王秀珠瘦得皮包骨頭,卻守著她的布袋,一直把食物留存下來。她無數次餓暈在大堆要漿洗的被服前,清醒後又拴緊她的布袋繼續幹活……聽著王佩娥的講述張成心裡波濤洶湧。如果一個人能在自己的生存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把活下去的希望留給另一半,那樣的愛情是多麼不容置疑!   1961年,王秀珠告訴妹妹,自己沒有文化,怕將來被丈夫看不起,她也在自學,還想在北京城找一份工作。幾經申請,街道辦事處把王秀珠安排到一家工廠工作。為了更好地照顧丈夫和公婆,王秀珠毅然將公婆接到了北京。   而張宏馳卻在這時向上級申請到青海工作,夫妻兩人分居兩地。1962年的一天,王秀珠回到娘家,一進門就痛哭不止。她告訴妹妹,張宏馳不但不回家,並且慫恿父母與她分開住。直到那時,她才意識到,這段婚姻已經不能再靠她卑微的討好和無私的付出去維繫了。   可即便是回娘家,王秀珠還是來到張宏馳的父母家幫忙幹農活。她卑微地愛著他,拼命打磨自己,希望與他比肩,和這個對她寡情的男人擁有天長地久的美好。   1965年夏,王秀珠和王佩娥一起到青海去看張宏馳,發現他穿著時髦的的確良襯衫,頭髮梳得油光可鑒。張宏馳仍然很不高興,提出兩人之間已沒有感情,並且近親結婚是違法的。王秀珠想了想,對王佩娥說:“他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吧,我不能拖累他。”就這樣,兩人平靜地在青海辦理了離婚手續。   王秀珠將一個女人一生最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張宏馳,卻沒有一絲怨言。但王佩娥清楚地記得,姐姐回到娘家後,三天粒米未進,哭得天昏地暗。整個鎮子的人都知道她被讀大學的丈夫拋棄了。姐姐在家待了兩個月,出去還要替丈夫解釋:“不是他品性不好,是我們近親結婚,這是違法的……”   不久,王秀珠回到北京上班。因為年輕時洗被服浸了太多涼水,她患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粗大,雙腿不能彎曲。王佩娥去北京看望姐姐,哭著幫姐姐按摩變形的雙腿,心裡為姐姐不平:當年,她為供張宏馳讀書,替人洗衣才落下了關節炎,難道姐姐一生的命運就是為了成就和成全張宏馳嗎?   1967年,張宏馳與張成的媽媽馮華結婚。後來,張宏馳被調往北京任教。聽聞前夫結婚的消息,王秀珠終於在親友的撮合下,與一個離異退休職工結了婚。   趙亮拿來姨媽和姨夫的照片,張成一看,驚呆了!照片上,王秀珠的丈夫,是深深刻在他童年記憶中的那位陳叔!   隨著真相被一層一層揭開,張成不禁淚水滂沱……   情深義重   照片上的男人,正是被爸爸稱為“鄉下親戚”的老陳,老陳常常給張成家送糧送麵。那時,張成和張敢還小,但一見到陳叔,他們就知道,“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來了”。他上小學時,看到有小朋友穿軍裝,也想要一套。陳叔知道了,就將自己家半年的布票給了媽媽,媽媽用這些布票買布給張成做了一身軍裝。1977年父親赴英留學後,家中一時拮据,陳叔還曾送錢來。那些支離破碎的記憶像彩色的真實生活中忽然閃過的黑白鏡頭,溫暖而令人心碎。張成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幼年時記憶中那位陳叔,竟然是王秀珠的丈夫!他立刻打電話告訴弟弟:“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家裡經常出現一個陳叔叔。他是王姨曾經的丈夫啊……”張敢在電話中得知了一切,沉默了許久,泣不成聲……   原來,“文革”期間王秀珠聽說張宏馳成了走資派,急得六神無主,她對妹妹說:“張宏馳從小就沒有吃過一丁點兒苦,我怕他熬不住啊!他沒了工資,兩個孩子吃什麼?”為了不讓馮華尷尬,她那同樣善良的丈夫老陳替她去看望張宏馳一家,每個星期都給張家送吃的。張宏馳赴英留學期間,王秀珠夫婦毅然表態:兩個孩子,他們寄錢來養。   當時王秀珠的工資是每個月18元。他們每個月寄給馮華6元,還有一些糧票、油票。而她自己一件衣裳,卻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天,有學生送給張宏馳一罐麥乳精,他捨不得喝,拿給王秀珠。看到她家的枕頭上還打著補丁,張宏馳大約覺得刺眼,伸手拽過來給翻了個面,沒想到背面的補丁更多。張宏馳歎了一聲:“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我這輩子唯一對不住的人就是你,不知道還有沒有償還的機會。”王秀珠說:“等你有了出頭之日,就送我和老陳一對新枕頭。”   1990年,老陳因病去世。張宏馳前來為他送終。追悼會上,他老淚縱橫,送上親手寫下的挽聯:“手足情篤幾度生死未曾離左右,肺腑言箴從來榮辱不計守炎涼”。   此時,張宏馳和王秀珠都已年過花甲,再多恩怨都已被歲月打磨平整。那之後,王秀珠回到天津老家安心頤養天年,與妹妹一家住在一起。   2001年初,趙亮忽然接到一個電話,是找王秀珠的。趙亮非常吃驚,誰會打電話給一個耳背的老人?見王秀珠在院子裡曬太陽,趙亮便大聲叫她:“大姨,你的電話!”70多歲的王秀珠顫巍巍地走進堂屋。電話的那一頭,是76歲的張宏馳。   王秀珠很快聽出是他,她把電話捧在耳朵旁邊大笑著說:“你大聲點兒,我耳朵聽不見啦!”眼淚卻一瀉而下。兩人又哭又笑,很多話不斷地重複著,趙亮站在邊上,忍不住流下淚來。   張宏馳對王秀珠說,自己從一個老家朋友處打聽到她的電話。他的老伴在幾年前也去世了,兩個孩子都已成家立業,他卻感到了生活的孤苦。他說:“你到北京來吧,我們都是沒幾年光景的人了,我們一起過吧。誰知道人還有沒有下輩子呢?”王秀珠毫不猶豫地說:“好哇。”話一出口,哭得一塌糊塗。   2001年3月,張宏馳親自到楊柳青鎮接王秀珠,趙亮送姨媽進京。晚上,張宏馳在學校的餐館裡請王秀珠和趙亮吃飯。因為王秀珠走路不方便,張宏馳怕她摔倒,一直牽著她的手。   趙亮每年都去一趟北京看望姨媽。在最後的兩年裡,兩人都有些糊塗了,但張宏馳有時會費力地俯過身去吻她,她還像少女一樣笑……   張成怎麼都沒有想到,他得到的是這樣一個纏綿悱惻的故事。這個平凡的女人貫穿了父親的整個生命歷程。如果連她都沒有資格繼承遺產,這世上就再沒有人有資格了!他眼含熱淚回到北京,與弟弟商議:遞交撤訴信。   2010年6月10日下午,張成得到撤訴通知後,立刻回到父親家中看望繼母。王秀珠還坐在陽臺上,像幾個月來沒有動過一樣。她靜靜地看著外面的世界,眯著眼睛,仿佛快要睡著了。陽光罩在她身上,有一種祥和的光輝。   張成淚如泉湧,蹲下身,將臉輕輕放到王秀珠骨節已變形的大手上,喚了一聲:“媽媽……”王秀珠愣了一下,伸手摩挲他的頭髮。張成深情地說:“不管您的思維是不是清晰,我都想告訴您,我去過您的老家,瞭解了您和我父親的過去。您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如果王秀珠聽得懂這些話,那麼她一生的無私付出終於有了最有力量的幸福回報。假如張宏馳在天有靈,他一生未了的歉疚終於有了最美好的完結。 如果你也被感動了,請轉發到你的朋友圈!傳播正能量!! 讓“愛”傳遞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2 人回報2 則回應3 年前
  • 【上帝把兒子還給我 我把自由還給兒子】 . 張艾嘉,從叛逆少女到金馬影后,從未婚媽媽到兩次婚姻,從名演員到大導演。她,似乎天生帶著光環,舉手股足間都在製造新聞,賺著人氣。 然而,一夜之間,她就變了,開始隨遇而安,變得平易近人,懂得享受無處不在的快樂;更重要的,明白了做普通人的樂趣,一切的一切,都從她的【兒子被綁架】開始。 張艾嘉在綁架案結案之後,面對媒體有這樣一番話:一直以為最重要的是盛名,時時處處想保持常青,不管是婚姻還是兒子,都當作自身招牌的一點金漆,從未將自己從高處放下,好好審視一下生活。 直到兒子的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方才明瞭最珍貴的財富並非那個熠熠的金字招牌。 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攘攘熙熙,皆為名往。以前,我就是攘攘熙熙中的一分子,結 果從相夫到教子處處一敗塗地。 35歲以後,我想當媽媽的念頭越來越固執,我等不及了。於是,我未婚先孕生下兒子王令塵,我給他取了個英文名叫OSCAR(奧斯卡)。 從第一次抱他到懷裏,我就為他計劃出了未來的道路~我要他成為最好的童星,讓所有人知道我張艾嘉所擁有的東西全部都是最好的,不管是婚姻還是後代。 第二天,王靖雄離婚後正式與我結婚,我的育嬰計劃越發清晰:我要從此開始培養兒子,讓他成為「張艾嘉」這個金字招牌上最耀眼的那點金漆。 都說「三代出貴族」,為了培養出兒子的貴族氣質,多從最細微處開始,衣食住行時時處處刻意培養,他稍有不對就馬上糾正。 老公說我不像是在養兒子,像是在組裝電腦,把所有最先進、最頂級的軟體全部塞進去,卻不知硬碟本身能否容納。 現在看來,兒子當初真的很可憐,不能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在地上摸爬滾打,因為那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從學會走路開始就得 像個紳士。 從小就開始穿禮服,學習吃西餐,要記得站在汽車前等待司機拉門,再高興也不許哈哈大笑,只能微笑地表示自己很開心。為了能讓兒子入讀名校,我還 效仿「孟母三遷」搬往嘉多利山居住…。 等到兒子4歲多的時候,小紳士的雛形已經顯山露水了: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語無可挑剔;不管是"鋼琴"還是"小提琴",總能很漂亮地來上一段。 和我一起去西餐廳,儘管還不能幫我"拉椅子",卻一定會等到我落座以後再坐下。 在學校裏整天都保持乾淨與禮貌,是所有老師公認的小天使;所有的同學都用仰視的目光看著他,雖然我看得出來兒子並"不快樂",可我認定這個選擇沒錯。 隨後,我把兒子推到了大眾面前:兒子5歲那年,我應邀前往泰國北部採訪難民村,我帶兒子隨行,拍攝過程中,我把部分臺詞讓兒子背熟,然後將他推到了攝影機前。 電視臺播放後,香港頓時轟動,所有人都驚為天才。在香港成功後,我隨即帶著兒子殺回臺灣,帶他參與了一個國際品牌的童裝展示會,並讓他上臺走童裝秀。 各大媒體紛紛對此大肆報道,兒子在一夜之間又紅透臺灣。以後的日子裏,我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不遺餘力地打造著兒子,而 他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很快成了第一童星。 可是,我忘記了一件事情~香港並非太平盛世,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最先被別人盯上的就是曝光率高的明星。很不幸,兒子被人盯上了。 2000年7月5日,傭人沒有接到兒子,幾個小時後,接到了最不願接到的電 話……兒子被綁架了,綁匪開價﹝2000萬元港幣﹞ 綁匪在電話裏的聲音陰森而恐怖:你兒子現在是童星,你是大導演,他絕對值這個價錢,你也拿得出這筆錢。給你3天時間,交錢的地點我會再通知你。別玩花樣,不然,就等著給你兒子收屍吧! 我頓時癱軟了,我做夢也沒料到,自己的苦心打造竟會給兒子帶來殺身之禍! 為了籌集贖金,我緊急賣了樓,取空了所有的銀行存款,可是,才不過800萬元而已。 與綁匪在電話裏討價還價之後,終於敲定以800萬元成交。儘管綁匪一再威脅不許報警,在再三斟酌後,我們還是通知了東九龍重案組。 在警方的授意下,我們以籌措贖金為由向綁匪拖延時間,警方很快通過電話監聽跟蹤查出了綁匪的藏身之處,火速行動將3名綁匪一舉擒獲。 當我打開兒子藏身箱子的時候,倒吸一口涼氣,綁匪已經在箱子裏準備好了﹝香燭、冥紙﹞,很明顯,他們已經做好了收到錢就《撕票》的打算。 抱著失而復得的兒子,我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 此次遭受綁架對兒子造成極大的刺激,他開始變得神經質。再也不願意與我一起出席任何公共場合,一回家就鑽進自己的房間鎖上門。 就連叫他吃飯也不出來,把飯送到門口也不開門,只允許傭人把飯放在門口,等傭人離開了才偷偷開門自己把飯拿進去。 看著以往舉重若輕的兒子,如今像一隻惴惴不安的小鼠般草木皆兵,我的心疼了又疼。 當初,我的婚姻招牌沒留住羅大佑;如今,我的再婚招牌還會失去曾經活潑靈動的兒子,諮詢了無數心理專家,得到的建議只有一個~時間療法。 我咽下眼淚,告訴自己:有什麼大不了呢?老天已經對我很寬厚了,把活生生的兒子 還給了我。 我開始學著用母愛的本能去和他共處,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他高興,由著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他擯棄牛排去啃漢堡包。 請同學回家來鬧得翻天覆地;和那些以前我嗤之以鼻的不富貴、沒氣質的同學打成一團。 他開始穿便宜的T恤和牛仔褲;不再把頭髮三七分得細緻、梳得一絲不苟; 不再我的監督下練樂器、苦著臉去聽交響樂… 假日的時候,我帶他出去旅遊,不再帶他去這個博物館、那個藝術宮。我放任他自己挑選目的地,和所有的旅遊專案。 有一次遊狄斯奈樂園,他拖我陪他坐在過山車的第一排,隨著過山車的翻滾倒轉,我們情不自禁一起尖叫,兒子緊緊抓著我的手,抓得很緊很緊,仿佛將他所有的力量和希望都寄託在這一握上。 下了過山車,手依然沒有鬆開,我彎下腰將兒子一把摟進懷裏,他攬住我的脖子,臉蛋貼在我的脖子上,呼吸一絲一絲地縈繞著我的耳畔。 好久沒有這樣抱過兒子了。 還有一次在埃及,我們騎著一頭駱駝,在金字塔前面端詳獅身人面像,兒子坐在前面,靠在我懷裏,駱駝脖子上的鬃毛蹭得 他的小腿發癢,我讓他將腿盤起來,半躺在我的懷裏,左手幫他撫摸著蹭紅的小腿,右手輕輕摸著他的頭髮。 兒子忽然動了動,將腦袋往我的胸前擠了擠,夢囈般道:「媽媽,謝謝!」 我讓他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他沒有謝謝我。 我讓他成為當紅第一童星,他沒有謝謝我。 我傾家蕩產去交贖金,他也沒有謝謝我。 可就在落日大漠裏,靠在我懷裏的時候,他那麼由衷地感謝我。 一句謝謝,頓時讓我覺得所有的榮耀,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我發覺這樣的生活才是兒子真正覺得幸福和滿足的日子。三年的恢復,兒子終於痊癒了。 隨著兒子的改變,我身上也在發生著本質的變化,我不再張揚,學會了理解和同情,變得成熟和內斂,難怪外界都評論我是一個因為痛苦而長大的媽媽。 .
    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好感人的故事希望您能看完它。 18歲那年,他因為行兇傷人,被判了6年。從他入獄那天起,就沒人來看過他。 母親守寡,含辛茹苦地養大他,想不到他剛剛高中畢業,就發生這樣的事情,讓母親傷透了心。 他理解母親,母親有理由恨他。 入獄那年冬天,他收到了一件毛絨衣,毛絨衣的下角繡著一朵梅花,梅花上別著窄窄的紙條:「好好改造,媽指望著你養老呢。」 這張紙條,讓一向堅強的他淚流滿面。這是母親親手織的毛絨衣,一針一線,都是那麼熟悉。 母親曾對他說,一個人要像寒冬的臘梅,越是困苦,越要開出嬌艷的花 。 以後的四年裡,母親仍舊沒來看過他,但每年冬天,她都寄來毛絨衣,還有那張張紙條。 為了早一天出去,他努力改造,爭取減刑。果然,就在第五個年頭,他被提前釋放了。 背著一個簡單的包裹,裡面是他所有的財物~五件毛絨衣,他回到了家。 家門掛著大鎖,大鎖已經生銹了。屋頂,也長出了一尺高的茅草。他感到疑惑,母親去哪兒了? 轉身找到鄰居,鄰居訝異地看著他,問他不是還有一年才回來嗎? 他搖頭,問:「我媽呢?」鄰居低下頭,說她走了。 他的頭上像響起一個炸雷,不可能! 母親才四十多歲,怎麼會走了? 冬天他還收到了她的毛絨衣,看到了她留下的紙條。 鄰居搖頭,帶他到祖墳。一個新堆出的土丘出現在他的眼前。 他紅著眼,腦子裡一片空白。 半晌,問問鄰居,他是怎麼走的?鄰居說因為他行兇傷人,母親借了債替傷者治療。 他進監獄後,母親便搬到離家兩百多哩的爆竹廠做工,常年不回來。 那幾件毛絨衣,母親怕他擔心,總是托人帶回家,由鄰居轉寄。 就在去年春節,工廠加班加點生產爆竹,不慎失火。整個工廠爆炸,裡面有十幾個做工的外地人,還有來幫忙的老闆全家人,都死了。 其中,就有他的母親。鄰居說著,吸了口氣,說自己家裡還有一件毛絨衣呢,預備今年冬天給他寄出去。 在母親的墳前,他捶胸頓足,痛哭不已。全都怪他,是他害死了母親,他真是個不孝子!他真該下地獄! 第二天,他把老屋賣掉,背著裝了六 件毛線衣的包裹遠走他鄉,到外地闖蕩。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四年過去了。他在城市立足,開一家小飯館。 不久,娶了一個樸實的女孩做妻子。 小飯館的生意很好,因為物美價廉,因為他的謙和和妻子的熱情。 每天早晨,三四點鐘他就早早起來去採購,直到天亮才把所需要的蔬菜、鮮肉拉回家。 沒有雇人手,兩個人忙得像陀螺。 常常,因為缺乏睡眠,他的眼睛紅紅的。 不久,一個推著三輪車的老人來到他門前。她駝背,走路一跛一跛的,用手比畫著,想為他提供蔬菜和鮮肉,絕對新鮮,價格還便宜。 老人是個啞巴,臉上滿是灰塵,額角和眼邊的幾塊疤痕讓她看上去面目醜陋。 妻子不同意,老人的樣子,看上去實在不舒服。 可他卻不顧妻子的反對,答應下來。 不知怎的,眼前的老人讓他突然想起了母親。 老人很講信用,每次應他要求運來的蔬菜果然都是新鮮的。 於是,每天早晨六點鐘,滿滿一三輪車的菜準時送到他的飯館門前。 他偶爾也請老人吃碗麵,老人吃得很慢,很享受的樣子。 他心裡酸酸的,對老人說,她每天都可以在這個兒吃碗麵。 老人笑了,一跛一跛地走過來。他看著她,不知怎的,又想起了母親,突然有一種想哭的衝動。 一晃,兩年又過去了,他的飯館成了酒樓,他也有了一筆數目可觀的積蓄,買了房子。 可為他送菜的,依舊是那個老人。 又過了半個月,突然有一天,他在門前等了很久,卻一直等不到老人。 時間已經過了一個小時,老人還沒有來。他沒有她的連繫方式,無奈,只好讓工人去買菜。 兩小時後,工人拉回了菜,仔細看看,他心裡有了疙瘩,這車菜遠遠比不上老人送的菜。 老人送來的菜全經過精心挑選,幾乎沒有雜子,棵棵都清爽。 只是,從那天後,老人再未出現。 春節就要到了,他包著餃子,突然對妻子說想給老人送去一碗,順便看看她發生了什麼事。 怎麼一個星期都沒有送菜?這可是從沒有過的事。 妻子點頭。煮了餃子,他拎著,反複打聽一個跛腳的送菜老人,終於在離他酒樓兩個街道的胡同裡,打聽到她了。 他敲了半天門,無人應答。 門虛掩著,他順手推開。昏暗狹小的屋子裡,老人在床上躺著,骨瘦如柴。 老人看到他,訝異地睜大眼,想坐起來,卻無能為力。 他把餃子放到床邊,問老人是不是病了。老人張張嘴,想說什麼,卻沒說出來。他坐下來,打量這間小屋子。 突然,牆上的幾張照片讓他吃驚地張大嘴巴。竟然是他和媽媽的合影! 他5歲時、10歲時、17歲時……,牆角,一只用舊布包著的包袱,包袱皮上,繡著一朵梅花。 他轉過頭,呆呆地看著老人,問她是誰。 老人怔怔地,突然脫口而出:「兒啊。」 他徹底驚呆了!眼前的老人,不是啞巴?為他送了兩年菜的老人,是他的母親? 那沙啞的聲音分明如此熟悉,不是他母親又能是誰? 他呆愣愣地,突然上前,一把抱住母親,號啕痛哭,母子倆的眼淚沾到了一起。不知哭了多久,他先抬起頭,哽咽著說看到了母親的墳,以為她去世了,所以才離開家。 母親擦擦眼淚,說是她讓鄰居這麼做的。她做工的爆竹廠發生爆炸,她僥倖活下來,卻毀了容,瘸了腿。 看看自己的模樣,想想兒子進過監獄,家裡又窮,以後他一定連媳婦都娶不上。 為了不拖累他,她想出了這個主意,說自己去世,讓他遠走他鄉,在異地生根,娶妻生子。 得知他離開了家鄉,她回到村子。輾轉打聽,才知道他來到了這個城市。 她以撿破爛為生,尋找他四年,終於在這家小飯館裡找到他。 她欣喜若狂,看著兒子忙碌,她又感到心痛。 為了每天見到兒子,幫他減輕負擔,她開始替他買菜,一買就是兩年。 可是現在,她的腿腳不利索,下不了床了,所以,再不能為他送菜。 他眼眶裡含著熱淚,沒等母親說完,背起母親拎起包袱就走。 他一直背著母親,他不知道,自己的家離母親的住處竟如此近。 他走了沒二十分鐘,就將母親背回家裡。 母親在他的新居裡住了三天。三天,她對他說了很多。 她說他入獄那會兒,她差點兒去見他父親。 可想想兒子還沒出獄,不能走,就又留了下來! 他出了獄,她又想著兒子還沒成家立業,還是不能走; 看到兒子成了家,又想著還沒見孫子,就又留了下來……她說這些時,臉上一直帶著笑。 他也跟母親說很多,但他始終沒有告訴母親,當年他之所以砍人,是因為有人污辱她,用最下流的語言。 在這個世界上,怎樣罵他打他,他都能忍受,但絕不能忍受有人污辱他的母親。 三天後,她安然去世。醫生看著悲慟欲絕的他,輕聲說,「她的骨癌看上去得有十多年了。能活到現在,幾乎是個奇蹟。 所以,你不用太傷心了。」 他呆呆地抬起頭,母親,居然患了骨癌? 打開那個包袱,裡面整整齊齊地疊著嶄新的毛絨衣,有嬰兒的,有妻子的,有自己的,一件又一件,每一件上都繡著一朵鮮紅的梅花。 包袱最下面,是一張診斷書:骨癌。時間,是他入獄後的第二年。 他的手顫抖著,心裡像插剜一剜地痛……百善孝為先! 父母的愛是永遠的!子女的孝也應該永遠! 當您讀完本篇v文章時,你有兩種選擇: 1.你可將它傳揚出去,傳播一些積極的資訊,讓世間多一點愛。 2.你也可以根本不去理會它,就像你從未看見一樣。 可能您一個小小的分享動作,就可能照亮無數人的人生! 人因夢想而偉大、更因行動而成功、你因學習而改變! 請把您的愛心傳遞下去幫助更多人成長,感謝您的支持! 這就叫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傳播正能量,擁有正思維、正能量! ~ 祝福您 ps:懇請大 家響應"把愛傳出去" 不管老媽在幹嘛。都為她轉發一次。 願自己的老媽健康長壽。 有媽的地方才是家。 媽媽!一定要健康。 請用手按下複製。媽媽會走運7年。 感恩+感謝。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馬來西亞的故事 =========== 朋友群傳來一則訊息,小明打開一看【今天的確診數字7857】,然後破口大罵:”X!那些人到底搞什麼飛機!搞到確診病例那麽多!“ 然後,他轉頭跟媽媽說:”媽,我去阿蓮家一下,因為要跟她拿我們昨天參加’秘密派對‘的照片。“ 媽媽說:”快點回來啊!外面那麼多病毒,我跟你爸爸都不敢出去了,你出去不要帶病毒回來知道嗎?“ 然後小明就笑他媽媽,講的好像他出去轉一轉就會帶病毒回來一樣,搞笑... 小明來到阿蓮家,剛好阿蓮媽媽煮了午餐,阿蓮媽媽又很好客,很久沒有看到小明,就叫小明一起吃飯~ 阿蓮和阿蓮媽媽都知道病例很多了,但是他們全家都認識小明,哎呀....肯定不會有covid囉⋯ 然後小明就跟阿蓮的全家一起擁抱轉圈圈,因為太久沒有見到,很想念溫暖的擁抱,抱完才一起吃飯... 第二天,小明接到老闆的電話,OMG!小明同事中covid了... 老闆就跟小明講趕快去驗,小明講:“OKOK,steady bombibi”(安啦,沒問題~的意思) 想到要出去驗covid,他就順便去一下超市買東西,又那麼剛好給他遇到10多年不見的阿beng.. 聽說阿beng剛剛當了爸爸,他很開心,加上10多年不見,這一切不是緣分嗎? OMG~太感動了~來~抱緊處理一下... 然後小明就很開心地去做test了... 第二天,夠力了這次!醫生打電話跟小明講他中COVID了,他還不相信醫生咧,叫醫生check好好來,他有戴口罩怎麼可能會中! 馬票(樂透)都沒有中過! 醫生:“不要講這麼多了,把你這幾天見過誰寫下來,我要給政府,叫他們去追踪。” 這時候小明笑不出了,一邊寫,手都在抖,因為他寫下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他所愛的人,那些他抱緊處理的人... 之後,小明的家人、阿蓮的家人、’秘密聚會‘的朋友、那個在超市遇到的阿beng和他的家人全部都要去驗COVID.... 結果,小明的父母、4個參與‘秘密聚會’的朋友、阿蓮、阿蓮的媽媽、阿beng、阿beng剛剛出生的baby通通POSITIVE(確診) 4天之後,小明媽媽進了ICU,醫生幫她call小明,給小明看看他的媽媽 媽媽看著電話卻說:“兒子,要記得我很愛你...照顧好爸爸...不要因為自己把病毒帶回家而感到自責...是我老了所以才那麼嚴重... 記住...這不是你的錯” 媽媽最後離開了,而小明不能去送媽媽最後一程... 之後,阿蓮的媽媽情況也是惡化了,但是ICU滿了! 滿了! 滿了! 所以阿蓮媽媽只能在普通病房等床位,而醫護人員竭盡所能維持阿蓮媽媽的生命.... 現在的小明,真的笑不出來了,除了哭,他什麼都做不到,因為他犯下了無法挽回的失誤.... 而他終於明白... #數據為何一直上升....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你生活中遇到的人,可能就是無症狀的確診病患,或密切接觸者,又或者是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 你能夠做的, #就是待在家裡,不要犯下跟小明一樣的錯 ⚠️記得: #不要相信任何人 #把每個人都當成是有病毒的人 #即便他是你最親最愛的人 此文改寫自: Dr. T. M. Shaman ===========
    69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