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78 人回報1 則回應7 個月前
丹麥大學研究:

「若你兩周不動腿,則腿部力量會降低10年!中年後的自信不在大腦 ,是在雙腿」

1、變老時,腳與腿須始終保持堅挺。

2、變老時,不應擔心頭髮變灰、皮膚下垂、皮膚皺紋,反而要照顧兩腿。

3、《美國預防雜誌》所概述長壽跡象那樣,強壯的腿部肌肉被列為最重要的肌肉。

4、若兩周內不動腿,腿力降低10年。

5、研究發現,無論老少兩週若不活動,腿部肌肉力量減弱1/4,相當老化20~30年。

6、若腿肌的衰弱,即使我們進行康復和鍛鍊,需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7、定期運動,如步行非常重要。

8、整個身體重量負荷在腿上。

9、人體承重於腳。人體重50%在骨頭,而骨頭50%在兩腿。

10、人體最大及最強關節和骨頭在腿上。

11、 強壯的骨骼與肌肉和靈活關節形成「鐵三角」,承載人體上最重要負荷。

12、你70%活動能量燃燒,在兩腳。

13、年輕的你,大腿有足夠力量可抬起一輛小車!

14、腿和腳是身體「運動中心」。

15、兩腿擁有人體50%神經,50%血管和50%血液流經。

16、兩腿連接身體的大型循環網絡。

17、有健康的腳和腿,血液流動會順暢,腿肌發達者會有堅強的心臟。

18、人老,先從腳部開始再向上發展。

19、人老,大腦對腿部傳輸指令的準確性和速度下滑,不如年輕人。

20、人一老,骨胳鈣質早晚會流失,故老年人易發生骨折。

21、老年人骨折,易引發併發症,尤其是致命性疾病如腦血栓。

22、統計上有15%老年人大腿骨折在一年內身亡!

23、鍛鍊腿部對於60歲的老人永遠不嫌晚。

24、腳與腿會隨著時間會衰老,鍛鍊腳與腿是你終生的任務。


https://youtu.be/hCVAL1w_1Qg?si=geeAfwqq1pbcoMg1

現有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8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 🚶 關於「腿★腳」 老年人必須重視的問題 1、️當我們變老時,我們的腳腿必須始終保持堅挺。 2、️當我們變老時,我們不應該擔心我們的頭髮變灰或皮膚下垂或皮膚皺紋。 3、️在「長壽」的跡象中,如《美國預防雜誌》所概述的那樣,強壯的腿部肌肉被列為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肌肉。 4、如果兩周不動腿,則腿部力量會降低10年。 5、️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無論老少,在「不活動」的兩周內,腿部肌肉的力量都會減弱三分之一,相當於老化20至30年。 6、隨著我們腿部肌肉的衰弱,即使我們進行康復和鍛鍊,它也將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7、️因此,定期進行的運動(如步行)非常重要。 8、整個身體的重量(負荷),仍然保持在腿上。 9、腳是一種「支柱」,承重於人體。有趣的是,一個人的體重中有50%位於骨頭中,而骨頭的50%則位於兩條腿中。 10、人體最大和最強的關節和骨頭,也在腿上。 11、️ 強壯的骨骼,強壯的肌肉和靈活的關節形成的「鐵三角」,承載著人體上最重要的負荷。 12、70%的人類活動和生命中的能量燃燒,是由兩只腳完成的。 13、你知道嗎? 當一個人年輕時,他的大腿有足夠的力量抬起一輛小型車! 14、️「腿和腳」,是身體運動的中心。 15、兩條腿擁有人體50%的神經,50%的血管和50%的血液流過它們。 16、這是連接身體的大型循環網絡。 17、當腳和腿部健康時,常規的血液流動就會順暢地進行,因此腿部肌肉發達的人肯定會擁有「堅強的心臟」 。 18、人體️「老化「,首先從腳部開始,再向上發展。 20、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和腿部之間的指令傳輸的準確性和速度會下降,這與年輕人,是完全不同的。 21、隨著時間的流逝,骨胳的鈣質早晚會流失,致使老年人更容易發生骨折。 22、️老年人的骨胳骨折後,很容易引發一系列併發症,尤其是致命性疾病,例如腦血栓形成。 23、您知道嗎,15%老年人一旦大腿骨折後,會在一年內死亡! 24、鍛鍊腿部,即使在60歲以後或更大年齡,也永遠不會太晚。 25、儘管我們的腳、腿會隨著時間而逐漸衰老,但是鍛鍊腳、腿是終生的任務。 26、只有加強腿部鍛鍊,才能防止進一步的衰老。 27、請每天至少步行30-40分鐘以上,以確保您的腿部得到足夠的鍛鍊,並確保腿部肌肉保持健康。
    10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Your LEGS AND YOU 你的腿和你 👇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your legs strong. When we are old, our feet must always remain strong 保持雙腿強健的重要性。當我們老了,我們的腳必須永遠保持堅強 When a person ages, he or she is not afraid of hairs turning white or skin is sagging or wrinkled. 當一個人變老時,他或她不怕頭髮變白或皮膚鬆弛或起皺。 Among the signs of longevity summarized by the US magazine "Prevention", "strong leg muscles" are listed in the top order 在美國《預防》雜誌總結的長壽跡像中,“強壯的腿部肌肉”排在首位。 Do not move for two weeks, leg strength decrease by 40 years 兩週不動,腿部力量下降40年 A study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in Denmark found that both old and young, during two weeks of inactivity, leg muscle strength weakened by a third, which is equivalent to 40-50 years of age.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無論老幼,在兩週的不活動中,腿部肌肉的力量都會減弱三分之一,相當於40至50歲。 As the leg muscles weaken, it will take a long time to recover, even if you do rehabilitation later. 由於腿部肌肉無力,即使您稍後進行康復,也將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Therefore, regular exercise is very important. 因此,定期運動非常重要。 The whole body pressure is on the legs. 全身壓力都在腿上。 1. The foot is the pillar of the burden of the human body. 50% of a person's bones and 50% of the muscles are in the two legs, the largest and strongest joints and bones of the human body are also in it. 1.腳是人體負擔的支柱。兩條腿有50%的骨頭和50%的肌肉,其中最大,最堅固的關節和骨頭也都在其中。 "Strong bones, strong muscles, and flexible joints form the" iron triangle "that carries the most important load on the human body." “強壯的骨骼,強大的肌肉和靈活的關節構成了“鐵三角”,它對人體具有最重要的作用。 70% of the activity and expenses of energy in one's life is done with both feet. 一生中70%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是用雙腳完成的。 2. The foot is the center of body transport. Both of one's legs have 50% of the nerves of the human body, 50% of the blood vessels, and 50% of the blood flowing through them. It is a large circulatory network that connects the body. 2.腳是身體運輸的中心。一個人的雙腿都擁有人體50%的神經,50%的血管和50%的血液流過它們。這是一個連接人體的大型循環網絡。 Only with healthy feet then the channels run smoothly. People who have strong leg muscles will definitely have a strong heart. 只有腳健康,通道才能順暢運行。腿部肌肉發達的人一定會擁有堅強的心臟。 3. Aging starts from the feet. As a person gets older, the accuracy and speed of instruction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legs and the brain decrease, unlike when they were young. 3.老化從腳開始。隨著年齡的增長,腿和大腦之間的指令傳輸的準確性和速度會下降,這與他們年輕時不同。 In addition, the so-called "bone-fertilizing" calcium in the bones will sooner or later be lost, making the elderly more prone to fractures. 另外,骨骼中所謂的“骨肥”鈣會早晚丟失,使老年人更容易骨折。 Fractures in the elderly easily trigger a series of diseases, especially fatal diseases such as brain thrombosis. 老年人的骨折容易引發疾病,尤其是致命疾病,例如腦血栓形成。 You know: 15% of patients will even die within a year of a fracture! 您知道:15%的患者甚至會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 Exercising the legs, before it is too late from the age of 60 years 從60歲開始為時已晚的腿部鍛煉 Although our feet will gradually year after year, exercising our feet is a lifelong task. Only by strengthening the legs, can minimize further aging. 儘管我們的腳會一年又一年地逐漸變大,但是鍛煉腳是終生的任務。只有加強腿部,才能最大程度地減少進一步的衰老。 Forwarded as received with great concern and safety to all and especially seniors. 🙏🏻✨ 將收到的郵件轉發給所有人,尤其是老年人,並引起高度關注和安全。 🙏🏻✨ Your LEGS AND YOU 你的腿和你 👇 The Importance of keeping your legs strong. When we are old, our feet mus
    2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鍛鍊腿是終生的任務】 1.保持雙腿強健的重要性:美國《預防》雜誌總結的長壽跡像中,「強壯的腿部肌肉」排在首位。 2.兩週不動,腿部力量下降40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無論老幼,在連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不吃晚餐 為甚麼退休人聚餐要安排在中午呢?晚餐與疾病知多少?尤其是60歲以上的人更要注意 晚餐四分之一的量是維持生命,四分之三的量是在維持醫生的生計! 看完後你會覺得太可怕了,晚上再也不敢貪吃了!特別是訂在晚餐的應酬! 若是在第二天起床沒有饑餓感,請把晚餐量減少一半。 千萬不要以爲隨便進食晚餐無關緊要,國內外專家研究發現,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都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 晚餐吃錯了,疾病就會上身 ☆(晚餐與肥胖) 90%的胖子緣於晚餐吃的太好與太多,加上晚上活動量小,熱量消耗少,多餘的熱量在胰島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肥胖就自然形成。 ☆(晚餐與糖尿病) 長期晚餐過飽,經常刺激胰島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島素的負擔加重,加速老化,進而誘發糖尿病;幷且晚餐吃太多太好,造成的肥胖也是會引發糖尿病。 ☆(晚餐與腸癌) 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産生有毒物質;加上活動量小及進入睡眠狀態中,會使得腸壁蠕動慢,延長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增加大腸癌的發病率。 ☆(晚餐與尿結石) 人的排鈣尖峰期約在餐後的4、5小時;若晚餐太晚吃,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通常已進入睡眠中,于是尿液滯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在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小晶體,長期累積就擴大形成結石。 ☆(晚餐與高血脂症) 晚餐若都是採高蛋白、高油脂、高熱量進食方式,會刺激肝臟製造低密和極低密度脂蛋白,三酸甘油酯也容易上升,造成高血脂症。 ☆(晚餐與高血壓) 晚餐內容若偏葷食,加上睡眠時的血流速度减緩,大量血脂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上,進而引起細小動脉更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易造成血壓猛然上升,也會加速全身小動脉的硬化。 ☆(晚餐與動脈硬化、心臟病) 晚餐的飲食若偏高油脂、高熱量,可引起膽固醇增高,並在動脈壁堆積起來,成爲誘發動脈硬化和心臟病的一大原因。 此外,形成動脈硬化的另一主因,就是鈣質沉積在血管內;因此晚餐的美食、飽食及太晚吃飯,都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其中原因。 ☆晚餐與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太飽,血糖和脂肪酸的濃度會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間活動量小,也會加速脂肪的轉化,造成脂肪肝。 ☆(晚餐與急性胰腺炎) 晚餐若是暴飲暴食,加上飲酒,容易誘發急性胰臟炎,甚至使人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晚餐與腦部退化) 若長期晚餐吃太飽,睡覺時胃腸及附近的的肝膽、胰臟等器官仍在運作中,會使得腦部不能休息,並且腦部的血液供應也會不足,進而會影響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加速腦部老化。 青壯年時期經常飽食的美食家,在年老後有五分之一機率會罹患失智症。 ☆(晚餐與睡眠品質) 晚餐的飽食,必然會造成胃腸、肝膽、胰臟等器官,在睡眠時仍要不斷工作,及傳訊息給大腦,使大腦一直處於興奮狀態中,造成多夢與失眠等,長期下來還會引發神經衰弱等疾病。 吃健康晚餐的五個建議 1、晚餐吃少。 2、用晚餐時間約在4,5 點以前,最有益健康。 3、晚餐要多攝取素食,少吃葷食。 4、晚上少吃高脂肪、高熱量、高鈣及易脹氣的食物。 黃金睡眠時間: 1. 晚11點至早5點——肝,膽,肺在深眠狀態進行排毒。 2. 晚9點至11點——淋巴排毒,需安靜輕鬆。 3. 凌晨0點至4點——頸椎造血,需在睡眠狀態中進行。 4. 凌晨5點至早7點——大腸排毒,需前一天各器官排毒正常。 5. 晚11點至早7點——全身免疫系統排毒。 從上面可以看出,凌晨0點至4點是需要我們熟睡的時間,保證了這4個小時的深度睡眠,就能抵上8小時,反之,如果熬夜失眠之後補睡,8小時也不夠補回你損失的精氣,因此,晚11點前上床睡覺最好,為深度睡眠做準備 鍛鍊腿是終生的任務 1.保持雙腿強健的重要性:美國《預防》雜誌總結的長壽跡像中,「強壯的腿部肌肉」排在首位。 2.兩週不動,腿部力量下降40年: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無論老幼,在連續兩週不活動後,腿部肌肉的力量都會減弱三分之一,相當於40至50歲。 3.定期運動非常重要:如果腿部肌肉長期無力,即使您稍後進行康復,也將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 4.全身壓力都在腿上,腿是人體負擔的支柱: 兩條腿有50%的骨頭和50%的肌肉,其中最大,最堅固的關節和骨頭也都在其中。 「強壯的骨骼」,「強大的肌肉」和「靈活的關節」構成了鐵三角,它對人體具有最重要的作用。 一生中70%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是用雙腿完成的。 5.腿是身體運輸的中心: 一個人的雙腿擁有人體50%的神經,50%的血管和50%的血液流過它們,這是一個連接人體的大型循環網絡。 只有腿健康,通道才能順暢運行,腿部肌肉發達的人一定會擁有堅強的心臟。 6.老化從腿開始: 隨著年齡的增長,腿和大腦之間的指令傳輸的準確性和速度會下降,這與他們年輕時不同。 另外,骨骼中所謂的「骨肥鈣」會逐漸流失,使老年人更容易骨折。 老年人的骨折容易引發疾病,尤其是致命疾病,例如腦血栓形成。 您知道:15%的患者甚至會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 7.60歲開始更需鍛練為時已晚的腿部: 鍛煉腿是終生的任務,只有加強腿部,才有能力減少進一步的衰老。 敦請請多提醒上了年紀的人!🙏🏻✨
    25 人回報2 則回應1 年前
  • 走路燃脂比慢跑多、還降31%腸癌!13個好處非走不可 走路是健身最好的藥帖,每天走路30分鐘,一星期走5天,幫助你活得健康、活得長壽、活的開心,來看看走路有哪些好處吧! 可釋放壓力、消除疲勞: 走路可以刺激我們的大腦分泌β-腦內啡,一種可以提振心情使人產生愉快感覺的 「快樂嗎啡」。研究顯示,多走路對於釋放壓力、消除緊張和疲勞有很大的功效,讓我們感到神清氣爽,不再焦躁。 降低罹患青光眼機率: 多走路可以降低得青光眼的風險。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可以幫助降低眼壓,預防青光眼。對已經得青光眼的人來說,則有減緩症狀的功效。 可減緩失智症狀: 科學家研究發現,走路增進我們的腦記憶迴路運作,使我們腦袋靈光。多走路可以幫助減緩失智或知能減退症狀,例如延後阿茲海默症的發病年齡。 可增加身體抵抗力: 多走路使我們身體強健,抵抗力超強。研究顯示,規律運動的人免疫力比較好,不容易感冒。為什麼呢?運動時血液循環比較快,使得免疫細胞大軍運作更加順暢,可以有效率的快速殲滅細菌和病毒。 可預防罹患心血管疾病: 走路促進血液循環及強化心跳效率,多走路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使得膽固醇量過多,容易誘發心肌梗塞、腦梗塞等病變,持續20分鐘以上的步行,有助分解燃燒體內中性脂肪,增加好膽固醇的含量。此外,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報導,一星期若走路3小時以上,可降低35至40%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可鍛鍊肌肉: 走路可以鍛鍊肩膀和手臂肌肉,走路時雙手自然擺動這個動作有助於鍛鍊我們的肌肉,運動強度越高,如到快走或是競走,效果更加明顯。 可降低高血壓: 多走路有助降 低血壓。研究顯示,經常走路血壓可以降低5毫米汞柱(mmHg), 對患有高血壓的人來說,走路是一項很合適的運動。 可使體態優美: 走路可以鍛鍊腹肌,使我們體態更美。 預防骨質疏鬆: 走路可以強化我們的骨質,預防骨質疏鬆。 降低罹患大腸癌機率: 研究顯示,常走路的女性和幾乎不走路的女性相比,得大腸癌的機率降低了31%。 可鍛鍊腿部肌群: 下肢的穩定對於腰部的支撐也很重要,大腿肌肉強化可以分擔穩定腰椎的力量,走路幫助鍛鍊我們的腿部肌群,強化包括股四頭肌、臗屈肌、腿後肌等部位。若走在有斜坡的路上,效果更加。 提升身體平衡感: 常走路有助提升我們的平衡感,使我們不易跌倒。走路時雙腿輪流抬起放下這個動作可以訓練我們的肢體協調和平衡感。 可以減重: 信不信由你,走路所消耗的熱量竟比慢跑多哩。 走路所消耗的熱量大部分來自於脂肪,而跑步所消耗的熱量只有其中30-50%來自脂肪。如果以相同時間內所燃燒脂肪來看,跑步因為速率較快,也就是說實際上在同樣時間內動的較多,想當然爾,跑步所耗熱量較多。但如果我們以百分比來看的話,其實走路所耗的熱量比慢跑來的多。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日本登山家三浦雄一郎,在他的著作「越走越年輕」一書中,提出「負重走路」的訓練方式,他在2013年以80高齡成功第三次登頂聖母峰,創下世界最高齡登頂紀錄,他從65歲開始先設定70歲登聖母峰企劃: 最先從每天早上走1小時路開始,有時間的話、晚上也走一小時左右,之後換揹著約10公斤重的背包,中間穿插3分鐘快走,3分鐘慢走的間歇訓練,讓自己的心跳加快,後來他在雙腳踝戴上各1公斤的負重帶,在東京街頭走路 ! 只要碰上天橋就走上去訓練,1年後他的負重健走成果:穿上單腳各2公斤的登山鞋,單腳各戴3公斤的腳踝負重帶,肩揹20公斤重的背包,不管是在東京還是札幌,都可以步行1小時以上 ! 同時也兼做登山訓練,累積了五、六次登富士山的登山訓練後,五年後以70歲高齡成功站上世界最高峰聖母峰的山頂,「順便」且輕鬆愉快的負重健走,發揮了無比強大的效果。 他在書中提到登山負重健走時的兩個重點: 緩慢行走與呼吸法 ! 「緩慢」是登山的基本,一步一步確實的走,以腳的大拇趾根部為支點,以類似踢的動作邁出另一隻腳,著地時、雖然由後腳跟著地,但要同時意識大拇趾的趾根,用整個腳底板踩在地面上,除了可增加穩定性,還能有效利用腳部肌肉,對膝蓋的負擔較少,而下山時,則以腳的大拇趾根部著地輕點即可,同時膝蓋彎曲,可以輕快的步伐下山。 呼吸法則是配合緩慢步行,注重吐氣而非吸氣,將空氣利用縮小腹,再用嘴巴大口吐氣,用力吐氣時自然會接續從鼻子吸氣的動作,呼吸會使用肋間肌、腹直肌、橫膈膜、腹斜肌等深層肌肉,鍛鍊這部分十分重要,可以讓人由內而外重返年輕! 老年人或雙腳較無力的人,建議使用2枝登山杖輔佐,也就是所謂的「北歐健走杖」,這時會使用到手腕、背肌、腹肌等百分之95的肌肉,而且手腕的力量可以支撐體重,因而減少對膝蓋的負擔。 上山和下山使用不一樣的肌肉,上山使用的是慢縮肌(又稱為紅肌),這種肌肉適合馬拉松或長泳等需要吸進充分氧氣,長時間使用肌肉的運動,也就是有氧運動; 下山時身體要承載體重加行李總重3到4倍力量,需使用收縮快的快縮肌(白肌),能夠瞬間使出強大爆發力,使身體保持穩定。 下山訓練會使肌肉纖維損傷,肌肉酸痛的原因就出於此,而受傷的快縮肌在兩到三天內會修復,而且會變得比以前更強壯粗大,在修復過程中會分泌出生長賀爾蒙「類胰島素生長因子」( IGF-1 ) 具有增強肌肉,逆齡的效果,同時也會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能夠使血管增生,且更強韌,肌肉和血管越強壯,身體也能重拾青春 ! 三浦雄一郎,今年88歲,他計畫90歲時再次挑戰聖母峰,他用身體力行印證「越走越年輕」,是一本有用的小書,您不妨買來看看,試試「負重走路」能否讓您回春 !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老化是由腳開始 黃帝內經:「人之衰老始於足,足血盈則身心健」。 腳是人體的第二個心臟,回流血液需藉著肌肉收縮,經微血管、靜脈回到心臟, 若腳的肌肉收縮差,擠壓動作弱,那麼下半身的靜脈循環變慢,血氧提供不足, 就會使靜脈血管內的代謝物(酸性物)增加,無法完全運回心臟,那麼就出現下肢腫脹、 腳冰冷、痔瘡、靜脈曲張,皮膚角質化變粗硬,趾甲沒光澤,塌陷、腳中風等症狀。 不愛走路就是不健康 不愛走路、不能走路就是不健康,當腳無法走路時,就成為被照顧者。造成國家、 社會、家庭的負擔。日本政府有鑑於此,於是全面推行「防止老年人被照顧計畫」, 主要目的是降低國家的醫療成本。 現代年輕人整天在電腦桌前,假日對踏青、爬山都沒興趣,街頭買個東西也騎摩托車, 有電梯絕不走樓梯,久而久之,腳不再有應有的肌力、敏感度與靈活的微調能力, 很年輕就會有從腳底開始,到小腿、大腿、髖骨、腰部、脊椎的痠痛。 要頂天先立地 單腳有26塊骨頭,雙腳有52塊骨頭,佔人體骨頭的1/4,又有56個關節,118根肌腱, 走路時雙腳承受身體的2倍重量,跑步時高達6倍體重。 腳如樹根,根要穩樹才不會倒,幹才會挺直。力發於腳,所以練武者最粗初幾年都是練馬步腳力, 方法是打赤腳使腳底放平,感受身體的重心,此時會覺得腳底好像黏住地面, 如同樹根雜紮地一般,有了往下的力量才會有力量往上,根愈深樹愈穩。 健腳的方法 每天用一點時間來健腳、護腳,那麼腳自然回報給你健康。 1. 晨起踮腳尖10秒鐘,訓練小腿肌肉群。練習5〜10次 2. 走路,20分鐘以上。 3. 腳伸直,腳尖往後板10秒鐘,練習5〜10次。 4. 腳趾抓毛巾,練習10〜20次。 5. 按摩小腿、大腿。 6. 正逆扭轉腳盤。練習10〜20次。 7. 敲膽經,膽經在腳的正外側。練習5〜10回 8. 腳泡溫水,10分鐘。 9. 揉捏腳趾頭。 常見腳的症狀 ◎ 腳冰冷 【原因】 血液循環不良、少走路、少運動,糖尿病、動脈栓塞,雷諾氏硬皮症,自主神經、 末梢神經容易收縮(女性的自主經易受活化所以手腳較冰冷)。 【處理】 ● 腳泡溫熱水20分鐘(太熱身體會利用能量來帶走腳部能量會傷心臟)。 ● 可吃龍眼乾、酒釀等。 ● 多走路、多運動。 ◎ 腳抽筋 【原因】 環境溫度低。 鈣質攝取不平衡。過度疲勞、腳趾受壓迫或受傷。靜脈曲張。 【處理】 ● 腳部保暖。 ● 由腳踝處往上輕輕按摩。 ● 不硬板抽筋腳趾,應先放鬆再將大拇趾往身體方向板。 ● 吃維他命B群。喝運動飲料。 ● 睡覺時腳部墊高過心臟。 ◎ 腳麻痺 【原因】 ● 糖尿病者;腳趾頭與腳盤會有麻痛、灼燒感。 ● 椎間盤突出者;從腰、大腿、小腿、腳部都麻 ● 化療者;具神經毒性,使身神經病變產生乏麻痺的副作用。 【處理】 針對上述疾病改善。 ◎ 腳跟痛 【原因】 ● 足底筋脈炎 ● 腰髖骨沒對位;走一走髖骨鬆開,不再壓迫腰椎,就不會痛。 【處理】 針對上述疾病改善。 ◎ 腳走久會痛 【原因】 ● 使用過度。 ● 關節退化。 ● 腰部神經受壓迫。 ● 女性荷爾蒙分泌不足。 【處理】 針對上述疾病改善。 ◎ 腳趾、踝、膝關節時常會痛 【原因 ● 走路太多。 ● 類風濕性關節炎(指頭關節變形)。 ● 痛風性關節炎。 ● 滑囊炎。 【處理】 ● 針對上述疾病改善。 ● 膠原蛋白、玻尿酸或葡萄糖胺。 ◎ 骨頭卡卡響 【原因】 ● 骨頭脫位。 ● 長期育用力不當、姿勢不正,使骨骼結構變形。 【處理】 ● 多運動使肌肉有力。 ● 不要晚睡(滑囊液會減少) ● 膠原蛋白、玻尿酸或葡萄糖胺。 ● 吃木耳、山藥、秋葵、海藻、納豆菌、明日葉等多醣蛋白物。 如何買鞋 ● 買適合腳型的鞋子。 ● 鞋底要1.5公分以上,4公分以下。 ● 腳掌較高者:買楦頭較寬者。 ● 扁平足;高足弓鞋。 ● 試穿時要多走幾步。 ● 爬山:鞋底要硬、鞋墊要軟。 ● 球類;鞋底能吸收震動力。 ● 健走;後腳跟要有避震構造。 ● 不穿高跟鞋: 高跟鞋會增加膝蓋壓力,損傷膝蓋軟骨組織,引起關節炎。 ● 不穿人字拖鞋;因沒有包覆性,會使肌腱無支撐力而易疲勞。 歡迎轉傳分享~祝每位每天幸福 更多好文請加入<正能量https://goo.gl/eqLfOy> 🌈✨❤✨🌈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