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評論
媒體
Lin bay 好油》由毒物科醫師示範如何玩殘農業和專業
提供新的無抗藥性的農藥給農民使用,反而能有效減少用藥,有多種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輪替使用,更是減少用藥的最好方法。農業主管機關基於自己的職責與專業判斷來建議農藥殘留標準,食藥署依照飲食資料及科學證據來訂立農藥殘留標準並公佈,這些都來就是他們的職責。但某些媒體卻選擇使用惡意操作的角度,刻意選擇訪問和農業還有食品安全沾不上關係的毒物科專家,講一些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的論點。
作者: Lin Bay 好油 | 2018-05-25 12:31


Lin bay 好油

前幾天媒體做了個新聞,斗大標題寫著:「茶樹農藥鬆綁 第一泡別喝了」。既然農藥延伸允許使用,為什麼新聞會用這樣的標題?

報導中提到: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致腫瘤等級C級,是指對部分動物有風險,但對人體還沒有相關致癌的證據。而賽派芬因為只有日本使用,毒理學的相關資訊很少,對人體有何影響了解有限。因此建議民眾泡茶時,為避免農藥殘留,第一泡建議還是不要喝。


第一泡茶真的不適合喝嗎?(本報資料照)

看起來是顏宗海的建議,但毒物中心主任具備食安專業嗎?在毒物科醫師眼中,看到什麼都是毒,就算食品安全明明不是他的專業,只要記者詢問,都能侃侃而談,醫師應該要講求科學證據,但講出這種話很令人懷疑他們的專業,是說,反正講話也不用負責,講得越扯,就越能建立自己的公信力,而長庚的人也不是這樣第一次這樣搞,之前長庚臨床毒物科實驗室的林中英博士還說,因為竹筍殼會裂,蟲會跑進去,所以農民會用農藥,因為有草,農民會用除草劑。事實上竹筍的用藥非常少,藥殘過量的比例也非常的低,竹筍園因為竹林遮蔭以及地面乾枯的竹葉覆蓋,沒什麼農民在用除草劑,明明不了解農業的生產狀況也可以在鏡頭前臉不紅氣不喘地鬼扯,這就是毒物科醫師訓練的專業嗎?

第一泡茶真的不適合喝?

大多數的農藥屬於脂溶性的農藥,對於水的溶解度非常低,農民施用農藥時多數都需要配合乳化劑來讓農藥在水中能均勻散佈,而這次在茶葉允許使用的兩支新藥-賽安勃(Cyantraniliprole) 、賽派芬(Cyenopyrafen),稍微有點正常化學知識的醫師一看化學式就知道這兩隻藥屬於脂溶性,如果連化學式都沒看過就可以說出第一泡不適合喝的話,這種專業更令人搖頭。


賽安勃與賽派芬化學式。

賽安勃的殘留的茶葉,到底會泡出多毒的茶?

這次法規的殘留允許值是1.5ppm,姑且假設某品項茶葉的賽安勃殘留量是1.5ppm,賽安勃20度C溶於每公升水的數量是14.2毫克,也就是一般500毫升的水用10公克茶的沖泡方式,在這杯500毫升的茶中,賽安勃如果全部都溶到茶湯中,大約會有0.000015公克的量,而這樣茶湯有多毒?

首先,賽安勃在老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是2000mg/kg(Page 92 of The Toxic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Insecticides, Second Edition, By Simon J. Yu)。所以我們整理一下:

賽安勃 Oral LD50 in rat (半數致死量) 是 2000mg/kg,1杯500毫升的第一泡茶,茶葉中有賽安勃總量0.000015公克,在最惡劣的情況下,一個60公斤的成人大約要喝80萬杯500毫升的第一泡茶湯,才會產生50%的機率中毒死亡,要喝到中毒還真的很難。

現有回應

  • 4000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2018年5月21日《中國時報》刊出一則標題為〈茶樹農藥鬆綁 第1泡別喝了〉的新聞,文中批評政府近2年持續將農藥殘留標準放寬,新增用藥,讓一項作物使用多種農藥、新舊藥物同時在市面上流通等等措施,將使人民暴露在更多的食品安全風險之中。該新聞一出立刻引發立委質疑,也讓行政院食品安全辦

    出處

    http://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357120791
    6 年前
    0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去年3月中發布增訂農藥「氟派瑞」(Fluopyram)使用於茶葉,最高限量為6 ppm,引發爭議,最終食藥署公告,因消費疑慮等面向考慮,正式宣布氟派瑞禁用於茶葉中。 沒想到,茶葉農藥用藥議題捲土重來,食藥署擬了「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修正草案,預告將會新增農藥「賽安勃」、「賽派芬」在茶樹上。這兩樣農藥過去都限定不能殘留,此次修法,賽安勃放寬到1.5ppm,是澳洲0.05ppm的30倍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stressed)乾花茶 好毒─你知道嗎? (scream) 所有花茶, 都須以殺菌劑保鮮; 德國殺菌劑管制最嚴格, 他國產品, 都要小心. 衛生署公佈最新的農產品毒物, 檢測比例達1成2, 其中(shocked)菊花最毒!! 嘉義的旺記國藥貿易, 殺菌劑超標27倍; 高雄的駿德貿易, 殺菌劑超標21倍. 大陸更可怕: 什麼有毒農藥都敢放, 反正不是自己吃的. 醫師痛批業者無良!! [貝芬替] 毒性殺蟲劑, 不只會殘留人體, 造成男性睪丸病變, 甚至致癌. 普洱 經長年霉變產生大量的黃麴霉素, 高溫也無法消滅! 而(crazy blue face)黃麴霉素是目前發現最強化學致癌物質之一, 毒性為氰化鉀10倍, 砒霜68倍 !! 若一定要喝, (1)熱水多泡幾次. (2)第一泡和第二泡, 最好勿喝.....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專業人士研究,不要生食蔬菜🥬 是養生?還是搏命?去自助餐時,生菜不要去碰了.. > 最近出版「台灣的有機農業」一書的綠色陣線協會執行長吳東傑則表示,除非確定蔬菜產地、運送或處理都完全沒問題,否則不要嘗試生食。 > 生食蔬菜是養生?還是搏命? > 千萬不生食!管它什麼有機,無機的。 > 生菜沙拉、精力湯等生食成為一種流行,不僅注重養生的長者,連許多年輕人都開始奉行「生食」理念,五月在台北舉行的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吸引大批參觀人潮。但台灣大學園藝系教授鄭正勇警告,生食風險高,經常生食說不定得定期吃驅蟲藥! > 全球有機消費市場的商機逾2兆台幣,台灣產值約10億元,進口商品更達20億元,全台有機專賣店幾年內成長千餘家,國內經認證的有機栽種農地已超過 1200公頃 。問題就出在生食蔬菜的同時,恐怕也 吃進了令人避之惟恐不及的農藥、化學肥料或是令人作嘔的細菌、病毒、寄生蟲及蟲卵。 > 台灣大學園藝系教授鄭正勇表示,生食有頗高的風險,蔬菜若經過清洗、煮熟,令人擔心的問題幾乎均可消除,一旦採用生食,必須格外注意食材的來源及清洗、製程等衛生問題。 > 郝龍斌美國麻州大學食品科技博士、曾任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也有疑慮。 生菜食用青菜多半都是用炒的;不喝精力湯,也不特別選購有機食材,奉行的飲食法則是「菜市場最便宜的菜就是好菜」,因便宜的菜即逢盛產期,農民不必搶收,沒有農藥殘留問題,清水多次清洗,也不需用清潔劑或鹽就可安心食用,是最健康的飲食。 > 林口長庚醫院發表,之前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曾報導,國外發現蔥在產銷過程中遭A肝病毒汙染,導致兩人死亡,這種情 形 只要將蔥煮熟,就不會發生。習慣在菜餚、湯上撒生蔥花,蔥使用更要小心。 > 殘藥未除 生食如同服毒 > 農業殘留問題最讓人擔心。鄭正勇指出,農藥其實就是毒藥,而且愈毒愈有效,反覆、徹底的清洗無法百分之百去除農藥殘留,此時生食如同在服毒;更可怕的是,國內有不少地下工廠生產或走私農藥,不在政府管制之列,成分到底是什麼、對人體有何危害,沒有人知道,通常等到檢驗分析出來,有問題的菜民眾早就吃進肚裡了。 > 如果以為挑選不用化學肥料、不用農藥的有機蔬菜生食比較安全,那就錯了。鄭正勇不只一次提醒,即使是有機蔬菜,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證培養的種子、灌溉用水、土壤、生產者的條件均合乎有機理念。 > 寄生蟲汙染 重者要人命 > 最顯而易見的是寄生蟲汙染。台灣田間有許多非洲大蝸牛、田螺,都是廣東住血線蟲的中間宿主,只要被這些蝸牛爬過,蔬果上留下含有廣東住血線蟲的黏液,一旦經生食進入人體穿過腸胃道,到達循環系統、中樞系統,造成腦部病變,死者的腦組織內還可檢出蟲體。 > 早年台灣有一大家族嗜生食白蝸牛,後來許多成員都死於腦部病變就是此因 > 鄭正勇也說,一場大雨將土壤粒子濺上菜葉,土壤中的寄生蟲與蟲卵也會黏附上去,寄生蟲跟蟲卵汙染菜葉有機蔬菜絕對不可以生食。 > 韓國人 每年都服驅蟲藥 > 以愛吃泡菜的韓國人為例,即使是家中自製的泡菜,都難免有蟲卵,因此多數韓國人一年都要吃一次驅蟲藥。現在的驅蟲藥做得很好,一年吃一次就可去除多種寄生蟲。 > 中興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教授董時叡也說,有機農場的周遭環境不能保證完全無汙染,隨著空氣、風或下雨而來的農藥、重金屬等各種汙染,都有可能掉在有機蔬菜上。 > 近來坊間流行以生機飲食對抗病魔,認為以生機飲食取代醫療,會延誤治療時機。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也說,生機飲食的不確定性太高,有機蔬菜還有農藥殘留或汙染等問題,怎能放心讓身體虛弱的病人嘗試?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