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請問最近網路上有流傳: 不要往身上噴酒精! 容易引起火災, 請問是真的嗎?

現有回應

  • Pei-Chi Lo標記此篇為:💬 含有個人意見

    理由

    近期的確有此類事故,但並不是因此就不能用酒精消毒,關鍵是謹慎使用。
     
    1.中國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官方微博2020年2月6日提及,合肥一位女士穿居家服在身上噴灑酒精後,至廚房煮菜時產生爆燃,臉部手部受傷住院治療。
     
    2.所以消毒用酒精真的會起火?

    我國消防署2月7日說明:消毒用75%

    不同意見

    2020年2月6日-中國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官方微博提及合肥女士事故:
    https://www.weibo.com/3549916270/IsWZIAw⋯profile&wvr=6&mod=weibotime&type=comment
     
    2020年2月7日-我國消防署官方臉書貼文說明:
    https://www.facebook.com/NFA999/photos/a⋯4681577/1479220265578056/?type=3&theater
     
    2020年2月4日-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發布的「疫情防控期間,居家使用消毒產品安全提示」:
    https://www.mem.gov.cn/xw/gdyj/202002/t20200204_344124.shtml
    4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4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消防隊提醒: 疫情期間不要認為酒精很好用! 望各位互相通知,很重要! 乙醇閃點12.78℃,火災危險性屬於甲類,75%乙醇消毒液閃點大約在22℃,火災危險性還是屬於甲類,因此在使用75%乙醇進行消毒過程中,室內禁止噴灑式消毒方式,應採取擦拭方法進行消毒且在消毒過程中避免撒漏,空氣中濃度不等超過3%以防止火災發生,保持室內通風。室外採取噴灑式消毒方式必須禁止明火,防止局部噴灑濃度過大,遇明火發生燃燒風險。 不光明火,如果噴灑濃度達到3%,衣服靜電就能爆炸。 請不要往身上噴灑酒精,吸煙人群遠離酒精。 家家都買了酒精不等於家家都會正確使用,使用不當,極易引發高層大火,請大家好千萬小心。 因為重要所以說三次~ 不要往身上噴酒精! 不要往身上噴酒精! 不要往身上噴酒精! 屋裡也不要噴! 屋裡也不要噴! 屋裡也不要噴! #其實肥皂水比噴酒精好得多,病毒更怕肥皂,肥皂會分解掉病毒!
    24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日前群組有討論購買酒精話題, 因此轉知屏科大植醫系老師傳來以下訊息:(希望有助社區安全) 望各位周知,很重要! 乙醇閃點12.78℃,火災危險性屬於甲類,75%乙醇消毒液閃點大約在22℃,火災危險性還是屬於甲類,因此在使用75%乙醇進行消毒過程中,室內禁止噴灑式消毒方式,應採取擦拭方法進行消毒且在消毒過程中避免撒漏,空氣中濃度不等超過3%以防止火災發生,保持室內通風。室外採取噴灑式消毒方式必須禁止明火,防止局部噴灑濃度過大,遇明火發生燃燒風險。不光明火,如果噴灑濃度達到3%,衣服靜電就能爆炸。請不要往身上噴灑酒精,吸煙人群遠離酒精,家家都買了酒精不等於家家都會正確使用,使用不當,極易引發高層大火,請大家好千萬小心。不要往身上噴酒精!不要往身上噴酒精!屋裡也不要噴!屋裡也不要噴!屋裡也不要噴!用塗抹方式消毒
    19 人回報4 則回應4 年前
  • 各位朋友請注意,很多大桶一加侖裝(約4公升),號稱「清潔用」酒精,其實都是異丙醇分裝,然後再貼上貼紙就販售了,這是去年就出現的狀況了,所以買酒精還是買小罐的,有收縮膜包裝的,或是台酒出品的,比較保險。 其實酒精是乙醇,異丙醇(Isopropanol) 並不是酒精,我曾經見網路賣家說,清潔用酒精是乙醇(Ethanol)加上一些調味劑,為了區分醫用還是清潔用的,這是假的,請不要相信。 異丙醇消毒效果差,而且味道刺鼻,容易引起皮膚紅腫過敏,甚至危險性高,所以如果你買到的是異丙醇,頂多拿來擦擦桌子當作清潔去油就好了,別往手上噴啊~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希望大家行車平安 🙏🚗❤️ #這是巴西車禍現場不在美國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這部可怕的影片,說是 #美國 鎮暴的流出畫面,經過 #Cofacts 編輯們的查證後,發現這部影片其實是 2020/8/2 在 #巴西 南部的嚴重 #車禍 #事故,而不是美國,更不是 #暴亂。這是一則 #假訊息,請大家不要再轉傳囉! 🤖️🤖️🤖️🤖️🤖️🤖️🤖️🤖️🤖️🤖️ 收到可疑的圖片或轉傳訊息? 不知道是 #真的 還是 #假的? 馬上加入 LINE 好友 @cofacts 專屬摯友隨時幫你查! #全年無休 #你的摯友 #查謠言 #Cofacts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請務必轉告家中的長輩,如果有收到這張摸彩卷的時候,千萬不要去 🔹原由🔹: 最近又開始有好幾個國家發生地震,有一群自稱是政府的地震防災宣導員,利用中午午休時間(不知道是不是戰術,讓有睡午覺的長輩比較容易上當),來鄉下向老人家宣導防災演習(中年人約4人,年輕人2人),剛開始會用有獎徵答的方式招攬長輩來聽,問長輩地震的小知識,及送小禮品,然後就開始遊說要更換家中老舊的電路及管線,這樣地震如果房屋倒塌,才不會引起火災,之後就開始說要去長輩家中檢查有沒有老舊的管線寄瓦斯罐有沒有裝阻斷器,如果沒有,就開始遊說叫長輩一定要買,長輩想說是政府派來的一定沒問題,我阿嬤好幾年前也被騙過,換一顆1千多,這次的更夭壽,換兩顆8000,不要懷疑,真的是8000,下午聽到鄰居在說,覺得怎麼那麼過份,老人家的錢你也騙的下手,麻煩各位有看到文章的人,一定要告知家中的長輩,而且不要讓陌生人來家中,以防被摸透環境而被偷 #還好小孩想睡跟阿嬤溜的快 #中午手機充電後悔沒拍照 #他們開一台綠色破破的廂型車及穿的有的邋遢 #歡迎用力分享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您的智慧型電話有下載LINE的聊天軟體嗎? 很多人會利用LINE來通話、打電話,因為不用錢。 但是一個最新的訊息讓大家嚇了一跳, 說如果你用LINE來通話的話, 那麼電磁波會增強6萬倍,對人來說容易罹患癌症。 這是真的事情嗎? 或是透過實驗了解真假如何。 網路上瘋傳要你別再用LINE打電話, 容易得癌症,電磁波會飆高6萬倍,真的嗎? 記者實際追查發現, 這是台灣電磁波公害防治協會3年前的調查。 隨著新款手機改善了接收功能, 電磁波的數據已經大幅下滑。 但現場實測,瞬間的電磁波爆增量還是很嚇人。 並沒有上LINE或者是Facebook的時候, 它都是在20到60的微瓦之間。 開始開LINE的時候已經到了2萬微瓦, 開始傳影片到7萬2微瓦。 傳送、接收影片以及照片,電磁波就爆增了1000倍。 那打免費電話呢? 8萬微瓦。 撥打瞬間電磁波爆增了1500倍, 開始通話之後下降到5、6千的微瓦。 比起打一般的電信通話300微瓦, 電磁波還是高出了20倍。 你要去打這個電話的時候,先把LINE關掉。 關掉之下,你最好是不要直接放在耳朵, 用擴音的。 如果說是人很多的地方,你就拉個耳機線。 專家說,其實手機使用APP或是Wi-Fi, 瞬間的電磁波都會爆料。 但因為講電話,手機是貼近腦部, 也更增加了致癌風險。 提醒民眾,打手機最好用擴音或是用耳機, 讓電磁波稍微遠離你。 記者楊慶文,台北報導。
    2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藥瓶中的乾燥劑 和信醫院藥劑科組長姜紹青答覆、黃筱珮採訪 問:網路上有一則消息說:根據美國國家藥典(USP)規定,藥品一旦開罐,罐內所附的棉花和乾燥劑,就必須立刻丟棄,否則它們會因吸附水氣,成為藥罐內的一項污染源!我從未聽聞這項「常識」,還以為乾燥劑可以繼續保持藥品乾燥,請問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嗎? 答:是的,藥罐內的棉花和乾燥劑,在開罐後就必須立刻丟棄! 否則可能吸附水氣,讓水氣留在藥罐內,反而易使藥品潮濕變質,而國人對這個常識相當缺乏。 藥罐未開封前,放置棉花的用意有二,一是避免運送過程的碰撞,讓藥品粉化,二是阻止水氣進入;乾燥劑則是防止若有少量水氣進入藥罐時,可將其吸附。但藥罐一旦開封,這兩個「幫手」反而會變成吸附水氣的「兇手」,! 最好把它們丟掉,別繼續放在藥罐裡。 藥品怕光照、潮濕、高溫,一旦開封後,最好能夠放在乾燥箱內,是最理想的保存方式。最忌諱放在浴室、廚房等地方,這些潮濕的場所容易使藥品壞得快。有些民眾喜歡把藥品冰在冰箱內,不過,除非是強調需要冷藏的特殊藥品,一般藥品並不建議放冰箱;因一旦拿出來服用,再放回去,更容易潮濕。 還要提醒的是,藥品開封後最好盡速服用,不要長期存放。要注意的是,藥罐上標示的保存期限是「未開封」狀態下的期限,一旦開封後,保存期限就會縮短;因此,吃不完的藥別因為怕浪費而留下來,因為吃了變質藥品不但不會治病,還可能傷身。 常識 ! 你注意到了嗎? 根據美國國家藥典( USP! )規定,藥品一旦開罐,罐內所附的棉花和乾燥劑,就必須立刻丟棄否則它們會因吸附水氣,成為藥罐內的一項汙染源! 感謝朋友這項〝常識〞 我以前還以為乾燥劑可以繼續保持藥品乾燥。 請大家告訴大家吧 !
    1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請小心!大型詐騙集團新的科技犯罪手法!】 這是一篇真實發生在清水小鎮的故事 內容有關你我的權益 請耐心看完,避免更多人受害 ------------------------------------------------- 就在九月的某一天 我接到警察局的電話 「請問是OOO的女兒嗎?你媽媽現在在派出所做筆錄,她被詐騙集團騙錢了,請過來協助一下」 我心想,叫我去派出所應該不會是假的 媽媽被騙錢,應該也不會很多吧 沒想到 到了派出所,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幕 年邁的爸爸也已經在那邊 失魂落魄癱坐在椅子上 兩眼無神的看著我 媽媽則是一直在哭 我問「現在狀況是怎麼樣」 媽媽崩潰地說不出話來 爸爸回答 「全部都沒有了」 「全部存的錢都不見了」 媽媽也開口了 「那是咱存了三十幾年的錢、好幾百萬、全部都被他們騙光光了」 「他們?」 「他們是誰?」 「詐騙集團阿」 「怎麼騙的?」 媽媽開始回想 8/30上午 她在家中接到電話 電話中的人自稱是警察 「伯母,你是不是有去OO醫院看醫生」 詐騙集團用話術騙媽媽陷入洗錢案件中 把媽媽騙的很害怕 老人家因為常識不足 根本都不敢跟任何人說 也因為這樣 詐騙集團這位自稱陳警官的人 每天開始電話操控媽媽 經由套話,他掌握了我爸媽所有的財產 分別存在國泰世華等6家不同的銀行 「伯母,因為你的帳戶現在很危險,所以你要把全部6個帳戶裡的存款,都集中轉到國泰世華銀行的這一個帳戶」 「你放心,你只是把你自己的錢,從不同間的銀行,先暫時都集中存在國泰世華裡面而已」 (心中疑點) 為什麼指定國泰世華銀行呢 媽媽明明有6個不同銀行帳戶 詐騙集團卻選擇國泰世華銀行 媽媽按照他們的劇本 將全部的錢都解約放到國泰世華的帳戶後 詐騙集團準備開始一步步取錢 他們跟媽媽成為了LINE好友 「伯母,你拿一張紙,我念手機號碼、帳號密碼給你,你寫下來,再把這張紙拍照傳LINE給我,我確認一下你寫的對不對,然後你拿這張紙條去國泰世華銀行,跟小姐說,你要辦『手機號碼變更』還有要申辦『網路銀行』,還有喔,你明天去辦的時候,身上不能帶手機」 「因為你的個資都已經外洩了,所以必須要去做變更,趕快去用」 就這樣 在這個隨時需要手機掃QR code做實聯制的時期 9/1媽媽沒帶手機 僅帶著一張紙條 到了國泰世華銀行清水分行 先辦理「手機號碼變更」 行員跟媽媽核對完身分確認是本人 行員:請問有沒有帶手機 媽媽:沒有 行員:手機號碼是幾號 媽媽:看著紙條念號碼 (行員根本沒有問媽媽,為什麼要變更手機號碼) 印出個人資料變更的紙本 請媽媽確認是否正確後簽名 接著辦理「申請網路銀行」 媽媽:我要辦網路銀行 行員:因為你沒有帶手機,我幫你申請紙本密碼函 行員:紙本密碼函要馬上做第一次變更,變更後才可以使用,因為怕客人回去會忘記,所以你要不要現場用,我可以教你 媽媽:好,這個我都不會,你教我 (媽媽說出她不會) 行員拿出一台IPad請媽媽在上面操作 媽媽:這個我不會按,你教我 (媽媽第二次說出她不會,她不會平板) 後來行員就帶著媽媽將密碼變更成紙條上的密碼 事後我查詢網路銀行登入軌跡 是在9/1 14:09完成密碼變更 然後9/1 14:39就有香港不明ip登入 代表的是 詐騙集團能透過網路銀行去做任何不法的操作 而且手機號碼變更為詐騙集團的門號 所有銀行的通知都是通知詐騙集團 詐騙集團根本取代了媽媽 (心中疑點) 媽媽當天沒帶手機 行員沒問媽媽為什麼要變更手機號碼 媽媽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網路銀行 還有在申辦過程當中 很明顯的眼前這位老人家 就是不會使用平板、電腦或手機APP的人 但行員完全沒有警覺 完全沒有判斷和把關 「伯母,妳做的很好,接下來我們要測試看看你的帳戶是不是已經安全,所以你抄下這兩組帳號,明天再去辦理『約定轉帳』」 一樣的 隔天9/2媽媽帶著一張紙條 到了國泰世華銀行清水分行 媽媽:我要辦理約定轉帳 行員:請問約定轉帳的這個人你認識嗎 媽媽:認識 行員:請問辦理約定轉帳要做什麼呢 媽媽:買東西 問完這兩個問題 只問了這兩個問題 行員對於答案沒有任何懷疑 對於這項功能沒有任何提醒跟說明 行員很機械化的協助媽媽辦完約定轉帳 (心中疑點) 路上隨便問一位,平常就是煮菜帶孫的阿嬤 平常手機都要問年輕人怎麼用的阿嬤 他們會使用網路銀行嗎 他們會知道什麼是約定轉帳嗎 而且跟認識的人辦約定轉帳會不知道戶名嗎 買東西會需要辦約定轉帳嗎 辦完約定轉帳的當天晚上 詐騙集團就開始大筆的搬錢 因為是約定轉帳 每筆的上限是200萬元 每天的上限是300萬元 爸媽辛苦賺的存下的每一筆血汗錢 很快地沒有幾天 詐騙集團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就把父母三十幾年的終生積蓄 全部騙到手了 從接到電話到錢被領光光 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 真的很迅速很可怕 詐騙集團真的很囂張 侵門踏戶恐嚇本人去辦理約定轉帳 不像以前還要靠車手取錢 直接在網路中盜領 銀行作業真的很鬆散 平常推銷保險或信用卡很熱心 為什麼該把關、該警覺、該雞婆的時候 卻沒有絲毫專業和判斷力 辦理業務流於形式、敷衍了事 這不是間接成為詐騙集團有利的工具嗎 事後問清水分行還有國泰世華銀行總行 他們說行員作業皆按照銀行頒布的SOP 行員沒有疏失 內規沒有漏洞 這是客戶自己的問題 試問這些明顯的疑點呢 試問銀行行員要為大家把關財產的職掌呢 如果只"做了"、有”做了” 但沒 "做完、做好、做對" 需不需要負責呢 只要那天 行員多關心一點點 多問一點點、打電話給兒女確認一下 沒有讓媽媽辦「網路銀行」和「約定轉帳」 都能阻斷詐騙集團的陰謀 我們的生活也不會因為壞人而陷入困境 詐騙集團真的很可惡 造成社會的不安 剝奪人民生活的安全感 銀行真的很勢利 希望你存錢進去(好讓他們的業績更好) 打廣告說什麼以客為尊 發生問題後卻說這是你們客戶自己的問題 我真的很無奈 只能透過網路的力量 請大家務必小心提高警覺 才能靠自己好好守護自己的財產
    6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轉貼 政媒關係有多麼齷齪?看看這一篇! (「肥佬黎」有大麻煩了!) 「肥佬黎」就是黎智英。香港壹傳媒的老闆。 蘋果日報是他最主要的武器。八卦招牌,狗仔掛帥,台灣、香港兩地呼風喚雨,影響力、荷包都很滿。他出生大陸,白手起家,立場反共,我和他有幾面之緣,談不上交情,個人觀點:是個角色。 但是,接下去,他有大麻煩了。非常非常大的麻煩。 不是因為他身在香港,全力「反中」。「反送中」他最露臉。港版國安法通過,香港「四大寇」,退休的退休、閉嘴的閉嘴、改口的改口,剩下的焦點,全部都在黎智英身上。他哽咽。他掉淚。他怕他的家人也有事。他怕他「被送中」。 他的怕,可以理解。去年此刻,全香港,除了像黃之鋒這些小朋友,黎智英最露臉。他的女助理,在抗爭的現場發錢,眼睛被打到,宣稱瞎掉,然後,警方找不到、媒體訪不到,真相查不到,成了懸案。然後,黎智英還可以去美國,國務卿也見到了、總統也見到了,對他讚賞有加。然後,蘋果日報開始「大紀元時報化」。然後,黎智英、郭文貴漸漸成了「同一個陣營」的反共鬥士。美國右派的樣板,「反中」的招牌。 同時,也是這一年多全世界「黑中國」的假新聞、假情報最主要的來源。回頭認真比對,從2017年之後,美國川普政府所有的極右派「反中」指控,立場也好、言詞也好,幾乎都是這個「華人反共陣營」的美國官方版本。把中文,翻譯成英文,再從美國政府的發言人、國務卿,甚至總統,講一遍,就成了美國帶頭指控中國「實打實」的證據。 這兩三年來,我不斷在公共媒體上強烈質疑美方的指控非常意識形態、非常灑狗血、非常不科學,面對排山倒海的「反中網軍」,我的質疑非常虛弱,非常的「政治不正確」。搞了半天,原來我的對手,是這樣的一群人。 如果只是因為「反送中」牽涉港區國安法,被限制出境,擔心坐牢,這對黎智英傷害不會太大。因為,「反中」是美國帶頭的全球運動。黎智英頭上頂著「反中大將」、「 民主鬥士」的光環,被限制、調查、審訊,就算坐牢,搞不好,諾貝爾獎都拿到了。 但是,這一次全完了,因為,他的另一個外籍助理,竟然拿著黎智英的錢,參與了一場完全虛構、編造,連人物都是「A I人工合成」的假新聞事件。而這個很明顯想要毁滅民主黨拜登選情的假新聞,成了過去兩個星期共和黨川普陣營全力抹黑、潑糞的選戰利器。 川普陣營全員到齊,全力投入。郭文貴、班農的電視台GTV打頭陣。美國小報、爛報興奮的不得了。不只是大紀元時報,你看看台灣太多的小紀元、中紀元全部陷入「抓到了」的「奧步狂熱」。難怪,台灣成為美國以外全球「最川普」的地方。 之前的跨國民調, 15個國家,最支持川普:台灣。而且是唯一川普大勝拜登的國家。全世界最不支持川普的國家剛好也是一個華人世界:新加坡。同樣是華人背景的社群,台灣、新加坡判若雲泥。為什麼? 這一次,黎智英的助理馬克.賽門真的是把壹傳媒最得意的「壹動畫」做了史上最高級別的應用。創造虛擬人物,製造假新聞,想要深入影響美國大選。這個邏輯,當然和「反送中」、「挺川普」的邏輯完全一致。案情曝光了,馬克請辭,但是,這樣就算了嗎? 我在說的,不是「如果拜登當選,黎智英失去靠山」的政治問題。我在說的,是這件事明顯「干涉美國內政」。這種事,比好萊塢電影「桃色新聞搖擺狗」更誇張,沒被抓到,算你狡猾,被抓到,絕對讓你皮開肉綻。「通俄門事件」 ,就算是俄羅斯,都必須極力否認。何況是黎智英? 黎智英否認他知道馬克在做的事。這不奇怪。不管黎智英知不知情,他都必須否認。因為,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不管他能不能夠離開香港,他大概都很難再跨入美國一步。他勢必要受到調查。 但是,有誰相信黎智英不知道?他自己都說:「我知道沒有人會相信我不知情。」他的貼身助理、他的錢、他的技術,黎智英最好是真的不知道。 這個事件,大大的改變了我對於美國政治文化的看法。以前,我以為,我真的以為,講到選舉奧步,台灣說第二,絕對沒有人敢說自己第一。但是,現在,看看這個全球「華人反中集團」共同參與、策劃、散播的奧步,已經國際化、科技化,幾乎欺騙了全世界。 人臉辨識,很厲害。人臉合成,也非常厲害。搞了半天,爆料者的單位、個資、影像,全都是假的。然後要大家相信爆料內容是真的。最近,導致許多專家改變對選情的看法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網路的大數據,對於川普越來越有利。大數據的邏輯就是:看看網路上搜尋拜登醜聞的頻率,以及搜尋川普醜聞的頻率,差距有多少。最近,這條完全虛構的「奧步」,激發了原本沉默的川普支持者的熱情,網路搜尋拜登醜聞的頻率大幅提高,遙遙領先。顯示,如果不是這條假新聞被揭發,美國絕大多數的「川粉」正準備在這個「毁滅對手人格」的骯髒選舉奧步的情緒裡,進入投票所,支持川普。 最近,美國總統大選,到了最後關頭,選情白熱化,有三個媒體,受到非常高的關注。紐約時報這個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媒體,左派、親民主黨的媒體,最近,用調查採訪的方式,用非常大的篇幅,深入檢討了兩根媒體現象:一個是「大紀元時報」如何從一個「邊緣敍事」的小報,竟然成為美國白宮的入幕之賓!讓整個右派的「反中論述」日趨下流。還一個是「華爾街日報」,這個美國的傳統右派媒體,如何抗拒了川普陣營的誘惑,拒絕刊登、轉述關於拜登以及他的兒子杭特的新聞。 作為一個媒體人,我不得不佩服紐約時報,更佩服華爾街日報這個保守派的媒體。他們查證的新聞,認為川普政府的爆料「無法證實」。華爾街日報克制了毒蘋果的誘惑,不止免於犯錯,更突顯了一個右派大報的格調。 這種格調,在台灣的「三民自」媒體身上,完全看不到。 除了「大紀元時報」、「華爾街日報」這兩個非常極端的右派媒體之外,還有一個大大露臉的,就是蘋果日報了。一顆毒蘋果。 不要等著美國官方的反應,香港政府應該主動啟動調查,因為這是屬地主義,調查清楚:黎智英、蘋果日報是否介入了這一則明顯操弄美國選舉、干預美國內政的假新聞事件。 坦白說,我的感覺:太下流了。真的太下流了。政治,可以這麼下流;媒體,可以這麼下流。政媒關係,可以這麼下流。在一個網路的時代,真實、虛假,界線很模糊。 傳統媒體的格調,仍然扮演著一個社會道德把關者的關鍵角色。 紐約時報的結論是這樣說的。我同意。完全同意。 最後,坦白說,我本來並不想去懷疑今年初總統大選,蔡英文、韓國瑜非常巨大的比例差距。但是,看了美國總統選舉的骯髒,國際化、科技化,我開始懷疑,相同的人,相同的技術,有沒有在台灣實驗過? 我沒有答案。但是,我越來越懷疑。#
    4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邀請您加好友,再請您幫我點開加好友哦。 聽到這樣的電話內容,千萬別相信這是警方首次查獲詐騙集團結合AI語音《機器人》犯案。 AI語音《機器人》先撥打你的電話,然後跟你對話。 對話之後,它是認為看你的反應,又適合的答案給你設計一套劇本的對話表。 AI語音《機器人》依回應內容、語音情緒,判定對方是否有興趣,再發送簡訊,以提高詐騙效率。 有40名被害人報案,累計財損達1億元。 幾個月期間,我們就發現這家人頭設立的一個投資公司,它已經發了6000多萬的簡訊。 我們在跟電信公司這邊合作的部分就是,發現這家公司跟電信公司是申請了155個門號。 這155個門號我們去清查之後,也是覺得可疑的地方是說,這家公司是沒有員工的。 隨著AI技術進步,真假難辨,在美國近期也開始出現越來越多AI語音詐騙案例。 我看到她的孫子的名字在電話號碼上,她聽到她說的一聲聲音就像他一樣,說他遇到一場意外。 他就說,奶奶,我破了我的鼻子。 我女兒的聲音在哭泣,我叫媽媽,幫幫我! 這位媽媽差點被AI女兒聲音求助,騙走100萬美元。 受害人紛紛表示,很難描述電話中的聲音有多麼真實。 因為現在的AI聲音複製技術,讓聲音可以變得非常像。 騙子只需要一點材料,可能只是一個無辜的影片,你發到TikTok或Instagram,使用AI,你的聲音可以被複製。 AI語音生成軟體可以分析年齡、性別和口音的不同,並搜尋龐大的聲音資料庫,找到相似的聲音,然後重新生成。 通常從YouTube、TikTok、Instagram等地方就可以獲取音訊樣本。 我站在你面前,不是作為專家,而是作為關心的民族。 一家AI公司就另有音訊工具,將好萊塢巨星雷奧納多在一場氣候高峰會上的演說,仿製其他名人的聲音,重新配音。 我經常用幻想的角色來解決幻想的問題。 我相信人類在同樣的方式看著氣候改變,就像是幻想。 聽起來就像鋼鐵人小羅伯道尼、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幫李奧納多來配音。 在技術突飛猛進下,以前複製一個人的聲音,需要從被複製者身上獲取大量樣本,現在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生成出一個接近你的聲音。 甚至現在最新的技術,只要我的聲音五秒鐘,就可以讓一個程式碼學我的聲音來錄音、來錄影,來做各式各樣的回應。 要讓AI孫燕姿可以像孫燕姿一樣唱歌的做法也非常簡單,就是我必須讓電腦,必須讓AI去聽很多孫燕姿唱歌的紀錄、音樂還有樂曲, 讓電腦可以學會她的意洋頓挫跟她的發音呼氣的方式,那麼AI就可以學會用孫燕姿的方式來唱歌。 在美國這類的語音複製服務,每個月只需要五美元,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也讓過去被認為安全的聲紋系統存在明顯漏洞。 為報澳洲記者,就用AI模擬自己的聲音,順利進入了澳洲社福中心和澳洲稅務局,使用的聲紋安全系統。 還有一個可能的情況是,未來一代AI代理人應用越來越廣,該如何辨別真假又是另一個課題。 未來很可能你在網路上面聊天,或者你在網路上面聽演講,或者是聽一場課堂,你其實大概都沒有辦法保證這個人到底是不是真的人,還是他是一個AI。 我認為這其實還是會為未來帶來很多的風險,像我自己最近都開始跟我的家人約定好, 如果你接到一個聽起來像我,講話的方式也像我,內容也像我的人,不要輕易相信他就是我,我們會約定好一個家族密語,確認他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他才是我。
    9 人回報1 則回應9 個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