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大家要有危機意識自救從現在開始教小朋友及家人們學習深呼吸很重要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假的,新冠肺炎難以預期病程,因此很難靠深呼吸來預防;若已經有快樂缺氧的狀況,就需要提供氧氣,深呼吸僅能暫時維持血氧狀況,如果病程持續惡化,深呼吸絕對不夠。

    出處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5668
    2 年前
    2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以下是事主本人閱讀後同意 若此事件對社會或是小朋友有幫助,可直接分享 ————————————————— 下雨了,看著時間,已經下午五點十分了,小小孩在客廳亂亂跑,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天,等等就要吃飯了 一如往常,每天的六點鐘家裡準時開飯,這是我們一家子一天唯一的聚會 家人陸陸續續在飯廳出現 二女兒呢?怎麼還沒回來?我爸問 嘿啊,怎麼還沒回來?阿嬤也覺得怪 我:天氣變冷,又是下雨天,可能躲在便利商店等雨停吧,我去打電話給他,看在哪裡我直接去接他回來 回到房間拿起電話撥了二女兒的電話,電話通了卻沒接,好吧,乾脆我直接開車出去沿路看看,回家的路就那條,總是會遇到,抓了鑰匙,回頭拿眼鏡時看了老婆手機來電,是一個陌生號碼 平常我根本不會去接老婆的手機來電,今天我卻接了起來 爸比!我被綁架了!! 這種老掉牙的詐騙方式怎麼還有人使用(笑),但!這聲音是二女兒的沒錯啊 電話那頭還有一些旁人說話的聲音,瞬間我的覺得這肯定不好笑了 你怎麼了?我問 我被綁架了,手機不見了。女兒帶著恐慌口語跟我說 我:你在哪裡? 女兒:我不知道這裡是哪裡,不好意思,請問這裡是哪裡?女兒詢問他身旁的人 我認為這樣不行,因為女兒根本無法清楚的說話 我:你把電話給旁邊的人,我來跟他說。我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說,怕女兒因恐慌而無法清楚我要他現在做的事 喂!電話那頭是一個男生,聲音聽起來約莫20歲左右 你好,我是這個女孩的爸爸,請問他現在在哪裡?方便給我地址嗎? 這裡是某某路幾號,靠近中壢 請問貴姓?方便留下電話好讓我可以聯絡嗎? 我隨手拿了紙筆抄了下來。請你把電話給小女孩一下,謝謝 你有沒有受傷? 女兒:沒有 我跟你說,你不要害怕,爸比現在馬上過去接你,不要緊張,不要亂跑,待在你現在的地方 到了飯廳 二女兒被綁架了,我現在要出門去接他 飯廳裡的家人每個人都驚訝的看著我說:蛤! 我看到我姐眼眶瞬間泛紅 老婆一副不要開玩笑的表情 在一個毫無準備的狀況下聽到這個震撼的消息,再美味的菜色也毫無食慾了 弟弟跟我在車上,我打了報案電話,請員警跟我到女兒的位置會合 有四台警車吧?遠遠的就看到警車的藍紅燈在閃 下車表明身分後,衝進屋內 爸比~~!一句撕吼聲傳來,那是恐慌,無助的人看到親人才會發出的聲音 我衝過去抱著女兒說:我來了,你不要怕,你安全了,不要怕,等等我帶你回家 女兒抱著我很用力很用力的哭,全身都在發抖,手也抓著我的手不放 心理很難過,痛死我了 女兒哭了好一陣子,情緒才稍稍緩和,等他冷靜後,一位女警才開始詢問狀況 原來女兒在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位持刀歹徒被強押上車,歹徒將他的手綁起來,把手機給扔了 女兒雖然害怕,卻沒有哭,而是配合歹徒,不去激怒歹徒 一路上冷靜的思考,尋找可以逃離現狀的方法,終於在新屋的一處公園,利用歹徒下車放尿的那一點點時間開門逃跑,沿路跑在馬路中間瘋狂吶喊瘋狂揮手引起人注意 回頭看歹徒車輛跟上來,馬上跳進旁邊田裡再翻牆到路邊民宅瘋狂敲門尋求幫助,慶幸遇到機警的人家報警才沒有造成更大的傷害 在路上做大動作的揮手也引起路人注意而報警,也提供行車記錄器讓警方可以確定車輛 女兒驗傷後到警局將案發經過,包含時間、地點、指認歹徒特徵,刺青位置、光頭、斷指這些明顯特徵很清楚的提供給警方,進而指認照片,讓警方可以依照提供資料調閱沿途監視器進而鎖定歹徒,順利在楊梅逮捕到案 ————————————————— 整個報案流程跑完回到家也凌晨三點鐘了! 看著天慢慢亮,跟老婆一夜沒闔眼,八點半準時帶著女兒到地檢署做訊問,為了怕影響女兒陳述的心情,讓社工陪同自己面對檢察官做完訊問,很累很累,看著女兒堅強的令人難過,這中間所經歷的一切,是我們無法體會的,女兒表現的很棒,真的 到了學校,入席的有校長、導師、主任、輔導老師、家長會長一同開會,把我們所希望的處理方向討論了一遍 ,對於我們所希望的,學校方面也都尊重配合 大方向是 第一:你沒有錯,你很勇敢,是你提供警方正確資訊進而將歹徒逮捕歸案 第二:不隱匿、不躲藏、滿足同學的好奇心,讓受害者不被貼上標籤,可以正常的過學校生活 第三:觀察女兒心理層面的傷害,進而給予所需要的資源 第四:嚴禁同學拿此事當成玩笑或是言語攻擊,造成二次、三次傷害 ————————————————— 到這裡,等於我又把自己鞭了ㄧ遍,那個碰面時的畫面已經烙印在腦子裡了 案件往往出現在無法預期的情況下,即使推演過、提醒過、但他就是發生了 而,你明明知道你將要有危險發生,卻躲不掉時,只能靠自救時,心理素質必須強大 一個性侵犯被抓了,還有很多這類變態的人蠢蠢欲動,要提高警覺,平時的危機感教育真的很重要 女兒這次把我們家都上了我一課,原來他瘦小的身體卻有強大的能量,萬幸,真的萬幸 ————————————————— 之中有太多單位跟我聯繫 感謝 桃園婦幼隊 新坡警察局 大園分局 社福單位 學校單位 也謝謝全桃園警察同仁協助 感謝路邊好心的民宅一家人 提供行車記錄器的紅色Tiida車主 謝謝關心此事的所有朋友 女兒很好,很安全,很勇敢 他是本事件唯一的Keyman,他是贏家!
    4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馬雲:爲什麽安麗現在很難做了 安麗是一家偉大的公司,是安麗讓全球的直銷行業得到了合法的地位,是安麗讓全世界人民改變了就業觀念,提升了直銷知識、加强了保健意識和美容護膚技巧知識,如果您是安麗公司的股東或已經是安麗的皇冠大使,衷心的恭喜您,您永遠擁有了安麗帶給您及家人的自由和保障。 如果您只是一位安麗的普通經銷商、DD或翡翠,您現在開始做安麗究竟還能不能成功呢? 2004年安達高(安麗母公司)全球營業額62億美金,其中中國市場占了20億美金,也就是國外市場做了42億美金,業績還不錯,但當你翻到1997年的數據,您就會被嚇一跳,因爲1997年安麗全球的營業額是70億美金,而中國市場當年只占1億美金,也就說國外市場做了69億美金。 從1997年的69億美金,一路下滑到2004年的42億美金,各位您想:這整整减少的27億美金,這讓多少海外原本是翡翠、鑽石、雙鑽的朋友失去他原來的收入、自由和保障。因爲任何聘位和收入都是要營業額來支撑的、整個公司的業績都在下滑,團隊的業績自然也就下滑,因爲我們不是超人,不可能淩駕于市場之上。不是安麗不好業績才下滑,而是安麗已經47年的歷史,已經走到了企業發展的第四個階段:衰退期。這是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避免的發展歷程。企業發展的第四個階段:高風險階段、高速成階段、平穩發展階段、衰退階段。 安麗在全球已經開了9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沒有什麽太大的空白市場了,因爲全球200個多個國家和地區,除掉那些非洲的小國家,有價值的基本都開發差不多了,爲什麽早期美國安麗的皇冠大使擁有游艇和私人飛機,因爲他們做得早,當美國市場飽和的時候他們帶著團隊去開發日本市場了,當日本市場飽和的時候他們去開發臺灣、馬來西亞,當臺灣、馬來西亞飽和的時候,他們來開發大陸了,而今天中國安麗已經開業十一周年,已經做到了縣、鎮了,年營業額已經達到了170億人民幣,請問您的市場發展空間在哪里? 咱們再來算一個帳,如果你已經是安麗公司的高級營業主任(DD)您一年的最低營業額要求是60萬元/年(6個月的銀章),您正在躊躇滿志的爲皇冠大使的目標而奮鬥,而一個皇冠大使的最低業績要求是1200萬元/年(20個DD部門),也就是比你現在有的業績增長20倍,而實際操作中的皇冠大使一年的營業額至少是過億的,170億人民幣的營業額只造就了30多位皇冠大使。 也就是說您的營業額要增長至少166倍,您才可60萬元×166=1億元/年)!直銷是做團隊的,所以您業績的增長速度基本是跟公司同步的,就算您的團隊實在是獨一無二的,您的業績增長速度比公司快3倍,已經很厲害了吧,您的營業額增長了166倍,而公司的營業額只增長50倍。請問170億的50倍是多少?8500億元/年(折合成美金就是1000多億美金),只有到那個時候您才有可能成爲皇冠大使,您覺得可能嗎? 全世界所有的皇冠大使基本上都是安麗進入該國前後一兩年就加入的,安麗臺灣公司于1982年開業,1995年共産生了4位皇冠大使,從1995年至2003年只産生了一位皇冠大使--雷宇鳴先生,而當您翻閱他的履歷表時您會發現,他是1983年就加入安麗的,堅持不懈的努力了20年終于做到了皇冠大使。臺灣1985年後那麽多加入安麗的人,難道就沒有比這五位皇冠大使更優秀、更努力了嗎?爲什麽他們做不到了呢?唯一的原因是:他們做晚了。只有當一個公司剛剛登陸一個國家的時候你就參與,你才可能做到最高級別。 失敗不是成功之母,總結才是成功之母!俗話說:借古鑒今,臺灣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明擺著的事情難道您非得用您自己十年、二十年的光陰去證明嗎? 我們再來思考一個問題:無懈可擊的安麗制度自創立以來就沒有改變過,也就是說您今天做一個鑽石和70年代或80年代做一個鑽石的收入是一樣的。80年代初萬元戶都非常的了得,鑽石幾萬塊的收入簡直象天文數字,而今天普通的工薪階層都有幾千元的月收入,高薪白領月薪幾萬的都不稀奇了,鑽石幾萬塊的收入還有那麽大的吸引力嗎?(最重要的是做個鑽石真的非常不容易)。 還有安麗的制度養大不養小,沒上DD之前根本就賺不到錢(這個DD是做上而不是買上的),在這之前每個人都還要花一大筆錢去學習、聽課、買資料、試用産品。 爲什麽那麽多優秀的安麗夥伴紛紛跳槽到別的直銷公司,因爲都21世紀了,安麗還用按照20世紀50年代末人們的需求水平設計的獎金制度來支付給現代人,而其他任何行業的收入水平都已幾十倍的增長。正是由于分給經銷商的錢少,留給老闆的錢多,兩位偉大的安麗老闆才有幸名列世界富豪排行榜,可是親愛的夥伴們,溫安洛和迪維士也不是咱們家親戚,咱們爲他們自豪啥啊? 安麗的市場戰略就是一個國家沒有開放直銷市場,安麗老闆借美國商會主席的身份與該國家政府攻關談判,然後第一個進入,幷賺取第一桶金。當這個國家的直銷市場規範了,這個國家的業績就會下滑,安麗就會去開發另一個新市場,縱觀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是這樣的。 不是安麗不好,只是因爲我們知道得太晚了、做得太晚了,同時安麗的獎金制度太舊了,有點不合時宜,如果您做直銷的目的真的是爲了努力之後帶給家族財富、自由和保障,今天的安麗真的給不到您了,當然如果您只是消費安麗的優質産品和本爲已經富有到要找一個環境去消磨業餘時光,或者是想到安麗會堂裏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被別人表揚、贊美、鼓勵一下,安麗仍然不失爲一個好的環境。 但是如果您真的是希望通過直銷賺到錢、實現創業成功、帶來自由和保障,還有真正的負責任,爲那些一直跟隨著您一起努力拼搏的合作夥伴,幫助他們審時度勢,把握先機,快速成功,改變命運,您真的需要重新的審視、認真的抉擇! 直銷是首先一種營銷模式,肯定就是一種生意。我們是一名分銷商,更是一名生意人,不管與哪家公司合作,一定是借助這家公司提供的産品,獎金制度,在你認可的時間介入,吸引人才合作,組建團隊和分銷産品來獲取回報,來占領現在及未來市場空間。而不會因爲你對公司或哪個領導人表示忠心,就會發獎金給你,永遠不會! 我們是忠于自己的事業和夢想,我們是應以感恩的心感謝以前的公司提供一個學習、鍛煉和成長的機會,感謝介紹人和領導人一直的關心與支持。 安麗的機會是歷史性的,更是階段性的,這個機會一但過去,就不可能再有了。你錯過就錯過了,做安麗,你不可能做成第一批安麗人了! 每一個公司進入一個新的市場,都要經過:導入期--暴增期--平穩期--衰退期這四個階段。在不同的時間切入,就决定了你的成功速度和發展空間! 2006年是直銷市場的重新洗牌,更是人才重新組合的重要一年,今年借助一個新的公司開拓中國市場的先機,把這些人才吸引過來,變成你的合作夥伴。 安麗的事例已經證明了一切,早期做又能堅持下來的年收入都上百萬元,後來做的不管你多努力就很難成功,因爲安麗已在中國做了14年,人才已被過濾了一遍;競爭對手多了;市場發展的空間小了; 公司的發展更是處于平穩期向衰退期過渡了! 時代不一樣了,我們不要做刻舟求劍之人,也不要妄想在錯誤的地方能找到正確的答案! 時機不一樣了,我們不要在錯誤的地方停留太久,更不要以爲站在前人的輝煌裏就會得到你的未來! 歷史不會重演,但會驚人的相似! 2006年中國開放直銷這個行業,世界上很多大型的直銷公司都會進入中國,誰能在這個時期,找一家産品好又多,制度人性化的公司,提前切入,這個先機就會造誰! 安麗有很多的人才,但業績跟我們沒關係,因爲他們跟別人合作了。 2006年是直銷市場的重新洗牌,更是人才重新組合的重要一年,今年借助一個新的公司開拓中國市場的先機,把這些人才吸引過來,變成你的合作夥伴。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是信息的時代,是知識的時代,更是智慧的時代。沒有未來,就要敢于從頭再來!重新選擇不是放弃,而是爲了更好! 而不是明知是一條彎路甚至是死路却一頭走到底,既誤了自己的事業和家人享受幸福的權力,更害了親戚和朋友!害人害己,誤人子弟!! 一個人的成功必備的四大要素:品德,才技,時機,實力!所以,時機對想成功人來說,非常非常重要。 很多做安麗的人,人品很好;才能技巧也不錯;人脉,經濟實力也很强,但做安麗就是賺不到錢,甚至虧了一大筆錢,原因就是:選擇的制度和切入的時機不行了! 真正負責任的人是爲了自己,家人,親戚,朋友及合作夥伴,找一條更安全,更保障,更快捷的路,幫助他們成功和改變命運!這樣才更有人生價值和意義!! 如果有一家公司,將正式拿到直銷牌照,現在向全國招商。今天切入這家公司的時機就象陳婉芬、傅後堅等1992、93年就開始在廣東、福建發展安麗事業一樣,您要不要瞭解、要不要把握歷史性的機遇? 瞭解才有機會,不瞭解才永遠沒有機會!寧可明明白白放弃,不要糊裏糊塗錯過! 真誠地希望您能够打開心門,真正擁有屬于您自己成功的機會,幷真誠的祝願您在直銷行業一路走好,直至成功!! 眼光超前才能步步領先,市場空白才能不戰而勝! 當一個新生事物出現,只有5%的人知道時趕快做,這就是機會,做早就是先機,別管是什麽行業;當有50%的人知道時,你做個消費者就行了;當超過50%時,你看都不用去看了! ----李嘉誠50多年商海經驗總結 歷史就是一面鏡子,但永遠不會重演,我們可以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從過去的成功軌迹可以看到社會發展蘊藏的商機!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開放了很多行業。每開放一個行業,就産生一個新的市場,就是一次機遇:第一批的個體戶;第一批來深圳的創業者;第一批買股票的股民; 第一批倒買倒賣進口汽車的人;第一批買地的地産商;第一批收購國有企業的企業家;第一批互聯網的營運商。這些機遇是歷史性的,也是階段性的,每一個機遇一旦過去,就不可能再有。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中美貿易戰下尷尬的華裔處境—永遠的“外國人 ============================================ 華裔教授感慨:中美貿易戰下“尷尬”的華裔處境——永遠的“外國人” 在中美打響貿易戰、美國國內的“中國威脅論”越發喧囂之際,華裔族群在美國的處境,以及他們在雙邊關係中的角色備受關注。敬請閱讀。 今天的文章是美國華人精英組織百人會的會長、加州大學黑斯廷法學院特聘教授吳華揚的演講。他為我們梳理了貿易戰陰影下華裔群體的新挑戰,並直言: 目前是美國國內社會人群被嚴重割裂,最緊張,最令人擔心的時刻。 例一). 我是吳華揚,一個華裔美國公民,美國百人會會長。我今天的演講將分享:有關華裔在美國的發展史,以及正在進行中的中美貿易戰。我想先從我自己的故事說起。 華裔在美國:永遠的“外國人” 1968年,我跟隨父母到底特律生活,那時我剛1歲。我的父親是個工程師,和我母親一樣來自台灣。他拿著獎學金到美國讀研究生,畢業後進入福特公司工作。 底特律不像舊金山、紐約這些華人較多的城市,我們家是我們居住的那個社區中唯一的亞裔麵孔。 作為一個孩子,我渴望完全融入美國人群,不希望與眾不同。 而1970年代的美國,多元文化、多元主義這類概念還沒出現,人們覺得,我們這樣的少數族裔就是應該在美國這個“大熔爐”中被同化的。 如果你與眾不同,你會麵對各種各樣的嘲諷、惡意的玩笑,還有孩子之間頗為殘酷的捉弄。你會被起外號,會被喚作“chink”、“jap”或者“gook”。 人們會問你,吃不吃狗肉?或者,你這麼小的眼睛怎麼看得見東西?在美國的所有少數族裔兒童中,華裔兒童受到的欺負是最多的。 我今天要有些羞愧地承認,我長大過程中,曾對有一雙華裔父母而感到尷尬。 所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多少都會對自己的父母感到尷尬,但移民子女的尷尬感更強烈,因為我們急於融入同齡人,急於擺脫父母親希望我們能夠傳承下去的少數族裔的身份,因為這些身份給我們帶來了太多不公平的、讓我們難堪的遭遇。 小時候我最不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周末去華人學校學習中文。今天當我來到中國,我終於明白我母親是正確的,那時我多該把中文學好。 但孩提時代的我們又知道些什麼呢?我們隻想待在電視前看卡通片,過得和身邊的同齡人一樣,不想要更多功課,或者做那個孝順的孩子。 一切華裔父母希望他們孩子做的,他們的孩子們無一例外地抵製。盡管我媽媽每晚會給全家人做五道菜的豐盛晚餐,每餐必有一條清蒸魚,我哥哥和我還是會嗤之以鼻,要求吃燉牛肉、披薩和熱狗。 但那時我就已經很清楚地知道,我的美國朋友的父母,不會成為我的父母的朋友。我們終究和別人不一樣。 在1970年代的底特律,與眾不同是不受歡迎的,不僅有公開的歧視,暗地裏同樣如此。 不管華人多麼勤奮、多麼努力地改善他們的英語發音,隻要他們去銀行申請貸款來買房,或者像我父親那樣打算創業時,他們就會立刻遭遇歧視。 我父母將一切歸咎於他們的口音。他們覺得,因為我和我哥哥生在美國,長在美國,就一定會被美國社會所接納。他們是如此地篤信“美國夢”。 直到1982年,一起華人遇害事件徹底驚醒了我。正是在它的刺激下,我開始寫作,開始為少數族裔的權利鼓與呼,最後成為了一名律師兼教授。 這起案件,在美國的亞裔人群中很出名,在這個人群之外知道的人很少,對大洋彼岸的中國人則幾乎完全陌生。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Vincent Chin(陳果仁)。我並不認識他或他的家庭,但他家也在底特律,離我家隻有幾英裏的距離。 他屬於比我家更早一批的華裔移民,這批移民更多在城市裏安家,多以開餐館、洗衣房來謀生。 陳果仁並不是所謂的“模範少數族裔”,也就是說,他不是我父母會拿我與之比較的那種“別人家的孩子”。 他因為開車太快、愛喝酒,大學期間就輟學了。如果他是個白人,那在別人眼中會是個再普通不過的小夥子。 1982年,時年27歲的陳果仁正準備結婚,迎娶一位同樣是美籍華裔的姑娘。6月19日,一個初夏的夜晚,他招呼朋友們去參加他婚禮前的單身派對。 在那裏,他們遇見了兩位白人——一位父親和他的繼子,他們都為美國車廠工作。在一場爭吵引發的打鬥中,陳果仁被這兩位白人活活打死。 我在這裏先暫停一下,講一講這起事件發生的背景。 底特律之所以被稱作“汽車之城”,是因為它彙集了當時美國所有主要的汽車製造商,包括福特、通用、克萊斯勒,它們象征著美國的偉大。時間點也很重要。 當時美國正經曆一場經濟衰退,比2008年的危機更糟,因為那場危機不是全球性的,而是僅僅局限於美國。 當時美日關係十分緊張,原因今天聽上去很耳熟——因為貿易。 那時的日本經濟正處於蓬勃上升期——雖然現在我們知道當時的日本經濟已有相當程度的泡沫,以至於後來有“失去的20年”——但在那時,美國人非常害怕日本。 他們害怕日本公司將占領美國經濟,以至於全體美國人都終將為日本人服務。 當時日本公司在美國瘋狂收購——這點聽上去也很耳熟——收購美國企業、房地產、球隊,等等。 美國國內的仇日情緒高漲,政客們叫囂著要和日本打貿易戰,還有人說日本在對美進行“經濟上的珍珠港襲擊”。 那時底特律的汽車產業受到日本進口車的嚴重衝擊。美國車廠的工人們對日本十分仇視,而仇視的對象很快涵蓋了華裔、甚至一切亞裔,因為在他們眼中,“你們長得都一樣”。 在1970年代的美國,如果你長著一張亞洲臉,那麼底特律絕對是你最不想去的地方。 讓我們再回到那個故事。就在陳果仁的單身派對上,那兩位白人看到了他,開始衝著他叫喊一連串充滿種族歧視的髒話,如“chink”、“jap”。 陳果仁告訴他們,自己是中國人,不是日本人,但無濟於事。 根據目擊者的報道,其中一個白人衝他喊:“就是因為你們這些狗娘養的,我們才會丟飯碗!”在雙方打鬥中,那兩個白人從車後備箱中取出一根棒球棒,活活打碎了陳文成的頭骨。 他鮮血和腦漿迸了一地,昏迷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粵語:“不公平。” 在醫院裏搶救四天之後,陳果仁不治身亡。 他的死震動了美國的亞裔群體。然而真正讓這個人群熱血沸騰,打破沉默走上街頭,或向媒體疾書表達抗議的,是美國法庭對那兩位白人的審判結果。 盡管這兩人從一開始就承認是他們殺害了陳果仁,但他們始終堅稱那隻是一場酒吧打鬥,否認是基於種族歧視的仇恨犯罪。最終他們被判緩刑三年,每人罰款3000美元,一天監獄也沒進。 這起案件,讓很多亞裔美國人悲哀地意識到,不管自己再怎麼努力工作,再怎麼盡力融入美國社會,自己還是無法被美國人接受,是一群“永遠的外國人”。 中美貿易戰:實為症狀,而非症結 接下來,談談我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 我認為現在中美關係的緊張,不僅僅是貿易上的緊張,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衝突和焦慮;導火索甚至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內政,包括幾個月後的中期選舉。 有兩個大趨勢,正在深刻影響當今中美關係。 第一個是中國堪稱奇跡的崛起速度。我最近幾年每年來中國兩次,每次都會被中國的發展速度驚訝到。 無論以什麼樣的衡量標準,在人類曆史上從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像中國一樣,在擁有這樣規模的疆土和人口的同時,發展得如此迅猛和持續,使如此多的人口擺脫了貧困。 即使在美國經濟發展最繁榮的時期,也無法與當今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媲美。 中國經濟是個奇跡,但對於美國來說,則成了一種威脅。美國長期占據世界主宰的位置,美國人習慣於把中國看作是第三世界裏仍與貧困作鬥爭的落後國家。 如今麵對這個強大的、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他們無所適從。 中國不僅開始展示雄厚的硬實力,在軟實力方麵,包括在非洲、在南中國海、 “一帶一路”沿線,中國的影響力都在迅速上升。這都在刺激著美國人對中國的觀感。 我這幾年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教課,用英語向中國學生講授美國的司法製度。 我住在校園裏,親眼看見我的中國學生有多用功。他們每天都學習到深夜,周末也不間斷。 我想象不出任何一個美國人,哪怕華裔美國人,能夠像這些中國學生一樣享受學習,把學習當成理所應當的事情。 “努力工作”聽起來應該是個褒義詞,但是中國人的努力在很多美國人的眼中,被視作“不公平競爭”。 美國人擔心的是,亞洲人能吃苦,願意忍受更惡劣的環境,最終把美國人都比下去。 一個世紀前,一位名叫塞繆爾•岡帕斯(Samuel Gompers)的美國勞工領袖,在一本政治小冊子上寫下一句當時非常著名的標語:“Meat vs Rice(肉食對大米)”。 他意思是,亞洲人吃米,米比肉便宜,所以亞洲人必然會不公平地擊敗美國男子,因此不能讓中國人進入美國。這聽起來真的很荒謬,但它真實發生過。 第二個大趨勢,就是當今在美國社會內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人口結構變化。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白人將不再是美國的主要族裔。 這種劇變在美國的某些地區已經引起了反彈。比如舊金山是美國華裔最多的城市,不僅出現過華裔市長,而且華裔正在形成這個城市裏的人口新主流。 這在白人當中激發起一種基於膚色的民族主義情緒。他們把這看作是一種侵略,認為應該禁止中國學者入境。 甚至有人宣稱,每個中國人對美國來說都是一個威脅,每位華人——不管是新移民還是已經入籍的華裔美國公民——在他們眼裏都可能是間諜。 近幾年中,FBI曾兩次對美國華人發起間諜控告。坦普爾大學物理係主任郗小星,美國國家氣象局公務員陳霞芬,曆經苦難,終於證明自己的清白。 雖然最後這兩起控告都被證實為捕風捉影,然而“所有中國人都有可能是間諜”的言論不僅駭人聽聞,更從側麵說明了美國政府對華人的偏見和敵意。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發布的貿易之戰具有更多象征性,對中國的言辭其實更多反映了美國國內政治,美國的分化與焦慮,以及中美的文化差異。 此外,中期選舉臨近,特朗普也在為獲得選民支持做準備。中美貿易戰隻是一個症狀,而不是症結,這隻是更大問題的一小部分。 正是在這樣的緊張時刻,持續的交流探討對於中美雙方都至關重要。CCG和百人會將盡全力搭建雙邊友好關係的橋梁,盡力消除誤會,防止衝突升級。 在這個時刻,有摩擦也有衝突,但在尋求解決方法的過程中,發展與機遇也將隨之到來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