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年前
看到這個畫面,很多人都會感慨,他可能還不知道其實他已經死了,就像人一樣拼命幹活,拼命掙錢,知道活著沒有多大意思,問問自己到底為了啥,自己也答不明白,一生把自己弄得很慘,到頭來沒一個心疼,沒人理解,其實自己也不理解自己。
人生再是一場空,善待自己才是硬道理,也這麼說的,他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只是不想死在路上,他得回去,因為他的身體是孩子掏空的,他得回去看他孩子吃飽了沒有,如果他放下了這股執念,那麼可能吹來一陣風,他就沒有了。
佛語說,人在世間走,本就是一場人,何必處處計較,步步不讓,話多了傷人,恨多了傷神,與其傷人又傷神,不如不凡身,一輩子就圖個無愧於心,悠然自在,人們常言,人活著為了什麼,為了父母,可總是虧欠父母,為了孩子,可對孩子卻照顧不周,為了自己,到頭來自己也沒顧得上,
成年人的世界稍微不努力,連快樂都養不起。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2017.01.02 星期一 這是昨晚文茜的世界週報喜歡這篇文章,分享給你。 再過若干年,我們都將離去,對這個世界來說,我們徹底變成了虛無飄渺! 我們奮鬥一生,帶不走一草一木; 我們執著一生,帶不走一絲一分虛榮。 今生,無論貴賤貧富,總有一天,走到這最後一步。 到了天國,霍然回首,我們的這一生,形同虛度! 所以,從現在起,我們要用心生活,天天只求開心快樂。 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之後,不過一堆黃沙! 請善待每個人,因為沒有下輩子。一輩子真的好短,有多少人說好要過一輩子,可走著走著就剩下了曾經..... 又有多少人說好要做一輩子的朋友,可轉身就成為最熟悉的陌路人...... 有的明明說好明天見,可一覺醒來就是天人各一方...... 所以,趁我們都還活著,有愛時就認真的愛,能擁抱時就擁入懷,能牽手時就不放開,能玩的時候玩,能吃的時候吃! 好好珍惜身邊的人,不要做翻臉比翻書還快的人。 互相理解才是真正的感情,不要給你的人生留下太多遺憾! 再好的緣份也經不起敷衍,再深的感情也需要珍惜。 沒有絕對的傻瓜,只有願為你裝傻的人。 原諒你的人,原因是他不願失去你。真誠才能永相守,珍惜才配長擁有。 有利時,要讓人;有理時,要饒人;有能時,不要嘲笑人! 太精明遭人厭;太挑剔遭人嫌;太驕傲遭人棄! 人在世間走,本是一場空,不必處處計較,寸步不讓。 話多了傷人,恨多了傷神,與其傷人又傷神,不如不煩神! 一輩子就圖個無愧於心,悠然自在。 世間的理爭不完,爭贏了失人心;世上的利賺不盡,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心幸福,人自在,一生才值得! 想的太多,容易煩惱; 在乎太多,容易困擾; 追求太多,容易累倒。 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相識 ! 好好感受生活的快樂,因為它轉瞬就即逝 ! 好好體會生命的每一天, 因為2017/1/2日只有今天!
    5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
  • 絕世好文! 建議您花3-5秒存一下,受益一輩子!中老年朋友必讀 2017-12-28 健康資深公民 (01) 人靜時,躺下來仔細想想,人活著真不容易, 明知以後會死,還要努力的活著,人活一輩子到底是為什麼!? 複雜的社會,看不透的人心,放不下的牽掛,經歷不完的酸甜苦辣,走不完的坎坷,越不過的無奈,忘不了的昨天,忙不完的今天,想不到的明天,最後不知道會消失在哪一天!這就是人生。 所以再忙再累別忘了心疼自己,冬天已到,天氣己冷,一定要記得好好照顧自己! (02)人生如天氣,可預料,但往往出乎意料!? 不管是陽光燦爛,還是聚散無常,一份好心情,是人生唯一不能被剝奪的財富。 把握好每天的生活,照顧好獨一無二的身體,就是最好的珍惜。 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隨性而往,隨遇而安,一切隨緣,是最豁達而明智的人生態度。 (03) 多好的一段話: 我們都有缺點,所以彼此包容一點。 我們都有優點,所以彼此欣賞一點。 我們都有個性,所以彼此謙讓一點。 我們都有差異,所以彼此接納一點。 我們都有傷心,所以彼此安慰一點。 我們都有快樂,所以彼此分享一點。 因為我們有緣相識,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位家人、朋友!開心的過好每一天! (04) 十年後,您把現在的奔馳寶馬給孩子,他們會說太舊了! 十年後,您把現在的iPhone X給孩子,他們會說別逗了! 十年後,你躺在病床上抱著一堆存摺,要兒女天天給你把屎端尿,兒女們會說,僱保姆吧! 十年後,你保持了健康的體魄,還能到處旅遊,打拳、跳舞。 您的孩子會說,老爸老媽你們太明智了! ●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自己的健康! 重要的事情,再說一遍,請大家記住最後一句話: ●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保養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人生就是做好兩件事: 第一,教育好孩子,不要危害社會; 第二是照顧好自己,別拖累孩子。 (05) 請大家看看,著名的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的一段話,好經典!! 再過若干年,我們都將離去,對這個世界來說,我們徹底變成了虛無。 ● 我們奮鬥一生,帶不走一草一木。我們執著一生,帶不走一分虛榮愛慕。 今生,無論貴賤貧富,總有一天都要走到這最後一步。到了天國,驀然回首,我們的這一生,形同虛度!! ● 所以,從現在起,我們要用心生活,天天開心快樂就好。 三千繁華,彈指剎那,百年之後,不過一捧黃沙。 ※請善待每個人,因為沒有下輩子。 (06) 一輩子真的好短,有多少人說好要過一輩子,可走著走著就剩下了曾經。 又有多少人說好要做一輩子的朋友,可轉身就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有的明明說好明天見,可醒來就是天各一方。 所以,趁我們都還活著,戰友、同學、朋友、同事、能相聚就不要錯過,能愛時就認真的愛,能擁抱時就擁入懷,能牽手時就不放開。能玩的時候玩,能吃的時候吃。 (07) 請好好珍惜身邊的人,不要做翻臉比翻書還快的人。 互相理解才是真正的感情,不要給你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遺憾。再好的緣份也經不起敷衍,再深的感情也需要珍惜。 沒有絕對的傻瓜,只有願為你裝傻的人。原諒你的人,是不願失去你。真誠才能永相守,珍惜才配長擁有。 (08) 有利時,不要不讓人;有理時,不要不饒人;有能時,不要嘲笑人。 太精明遭人厭;太挑剔遭人嫌;太驕傲遭人棄。 ● 人在世間走,本是一場空,何必處處計較,步步不讓。 話多了傷人,恨多了傷神,與其傷人又傷神,不如不煩神。 一輩子就圖個無愧於心,悠然自在。世間的理爭不完,爭贏了失人心;世上的利賺不盡,差不多就行。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09) 心幸福,日子才輕鬆;人自在,一生才值得! ● 想的太多,容易煩惱;在乎太多,容易困擾;追求太多,容易累倒。 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因為沒有下輩子的相識!好好感受生活的樂,因為轉瞬就即逝!好好體會生命的每一天,因為只有今生,沒有來世。 這是一篇難得的絕世好文! 獻給家人,老師,同學,同事、戰友、好朋友,好弟兄,好姐妹,以及愛我的和我愛的人。 讀過的,若能再讀一次, 沒准讓你自己體會人生真諦。 發過的,不妨再發一次, 或許給有緣人打開心靈窗扉。
    1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想再請問這篇轉貼文章該怎麼回應 很棒的文章,跟大家分享! 有朋友針對性教育公投的事問我意見,我就一併跟大家分享了:) 性教育這個題目太大,在支持或反對之前,大家應該先問的是:現在針對的是”哪一個”部份?生理變化?兩性關係?醫學常識?還是雜交?性解放? 台灣小,政策錯了誰也別想逃 這樣說好了,美國國土是台灣的260倍,人口只有10倍。如果同樣大的原子彈爆在兩個地方,誰比較嚴重? 在美國,颶風再強,我總有地方可以跑。如果台灣來一個穿心強颱,有多少人逃得掉呢? 所以,假設我住在美國,對某些政策漠不關心,出事了頂多換個地方住,還是可以把自己顧好。在台灣卻没有這個機會,如果你隨便決定,最後一定吃得到苦,這跟投票選錯首長的結局是一樣的。 美國各州的政府有相當的權利可以決定教育政策,而且這裡的許多父母也很注重孩子在學校所接受的是什麼教育。 我待過兩個州,熟悉三個州,至少在我孩子的學校没有目前台灣部分人士提倡的性教育。而且就像剛剛跟你說的,學校或是什麼機構要教導性相關教育,需要父母簽名同意。如果孩子没有父母的簽名,就不能參加該課程。此外,上課前一週他們也會邀請父母參加座談會,了解課程內容,讓父母可以決定要不要讓孩子參加。 這部份很重要,怎麼台灣不跟進呢? ————————— 父母是監護人,要負擔孩子身心教育的責任 父母在法律上還有另一個身份,叫監護人,意思就是監督和保護。既然是這樣,關於孩子身心發展的一切教育,父母應承擔。他人要干預不對,自己要卸責也不對。 性教育當然要教,但要依據孩子的成熟度,教材內容也要分深淺。更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親身參與教材的審查,自己也要學習,因為父母是孩子最親密的人,也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因此,在出聲支持或反對前,一定要各方的了解教材的內容是什麼?由誰來教導?目的是什麼? 當然,台灣社會的發展讓父母過度忙碌,同時政府也没有高抬父母的價值、和提供各樣支援,導致孩子在學校和螢幕前的時間比和父母相處還多。 為什麼孩子會“性早熟”?因為吸收了太多不該吸收的資訊。早熟是好事嗎?相信許多父母不認為,可是又無可奈何。所以當有人說這是趨勢,大家就束手同意了。 因為孩子早看過,所以乾脆提早教,這個邏輯是很奇怪的。 孩子“性早熟”不是先天性疾病,是後天環境影響。就像是吃了太多含賀爾蒙的食物孩子會讓青春期提早來到,父母該做的不是開始為他相親,而是停止他再繼續接觸相關食品,不是嗎? 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節奏,性早熟、心智卻還不熟,這並不是好現象。 如果因為孩子一天到晚看電視、上網避免不了,所以支持提早學習。爸媽們,你太不負責任了!!孩子會有接觸到這些年齡不適當的資訊和畫面的機會,卻没有你的把關,你應該先檢討自己,而不是乾脆同意教他怎麼使用保險套。 —————————— 性教育不應本末倒置 因為不給孩子吃糖他就哭,所以就讓他一直吃,最後乾脆告訴他以後可以植牙,這樣對嗎? 因為不愛運動造成肥胖,所以也別鼓勵他動了,直接吃糖尿病藥吧!這樣對嗎? 植牙是為了恢復生活品質,不是因為可以植牙所以盡量吃糖没關係。 吃糖尿病的藥是為了維持健康底線,不是因為既然有藥吃就不必運動了。 現在的理論是:小孩自己就會上網看,早晚會知道。與其自己亂來,不如早點教,免得他得性病,或生孩子給你養。 我的回答: 1.孩子能隨意上網瀏覽他不該看的東西,就已經是亂來了!父母應該監管,而政府對於網路安全也應該有作為,維護孩子的身心健康才對。 2.我不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會“性早熟”,我的孩子就不是;他們要使用網路都必須在父母的視線範圍內,所以見黑率很低。我相信有許多的家庭對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專注的。那麼教育部是否也應該想一下,這些孩子已經適合學習各樣的性姿勢和多人雜交嗎? 並不是說我的孩子對於性一點都不懂,他們知道的醫學常識遠超過許多同齡孩子。那些知識幫助他們對自己的成長歡欣,懂得保護自己、尊重別人,這是最重要的。 性教育需要嗎?是。就像學習牙齒保健和體能訓練一樣,他是為了孩子在身心發展的每個階段適度的認識自己身體和心靈的發展,所以他能健康自信的看待自己的改變,享受生命的成熟。 而保護孩子遠離他的年紀不該接觸的事物,隨著他的成長,在他困惑時給他陪伴和開導,這才是性教育的主軸。 —————————— 拿回孩子教育的主導權 1.實地的了解並參與教材編寫 如果不好好檢視提案內容,就隨手支持或反對,親愛的,萬一後果慘痛你是躲不掉的!這些孩子都會長大,你的未來就在他們的手中。將來的警察、醫生、政務官、老師、銀行員、飛行員、鄰居、媳婦、女婿...。 在同一個缸裡,大家灌清水,同淨;大家潑髒水,同污。千萬別獨善其身!想遠一點,為子孫未來的社會環境盡點心力吧! 你應該實地參與教材的編寫、或至少擁有審查權。有些東西可以在課堂上教導,例如醫學常識、兩性分別,有些則不合適。 2.成為性教育的最佳導師 你是孩子最親近的人,自然更能駕輕就熟。為什麼性教育這麼私密又神聖的話題要別人來教呢?父母自己不就是最好的“前輩”嗎?你經過發育期、生理期、戀愛期、性愛階段,然後你的期待、歡欣、苦惱,兩人一起建立家庭、生育計劃、經濟計劃、醫療考量...。 只要適當的學習,你就是孩子最好的性教育老師,因為你的例子都是血淋淋的。成功的可以當捷徑、失敗的可以當借鏡,都對孩子有幫助。 —————————— 關於如何進行性教育,我的意見是,性教育之前,必先是愛教育,而在孩子學習性教育之前,父母必須先學習。(請閱讀我的文章:何時該教性教育。) 你是監護人,這是你的孩子,不要把他的人生輕易的交到別人的手上,因為到最後會為他哭的,也只有你。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痛心!中國退休老人慘死國外,死訊讓千萬人怕!養老,最怕的就是這一點! 這是一個真實的悲劇,   天津退休教師朱力,嘔心瀝血將獨生子送往美國留學。兒子畢業後不想歸國,他和老伴兒賣房赴美,支持兒子創業,但家中的戰火不斷,無法融入。最終,心理崩潰的朱力向兒媳婦舉起屠刀,而自己也在獄中尋短見…   1 赴美國:「親情抱團」式養老   朱力、劉曉莉夫婦是天津實驗中學退休老師,朱顯明是他們的獨生兒子。朱顯明很爭氣,1997年被美國聖迭戈大學錄取。   朱顯明告訴父母,他想創業。柳婷婷說:「天津霧霾很重,醫療條件比美國差,二老在這邊我們也不放心……不如跟我們去美國養老吧。」      老兩口終於動了賣掉房子幫兒子創業的念頭——去美國養老,不但一家團圓,還能幫他們帶孩子、賣房錢幫他們解決創業資金,一舉多得……但朱力和劉曉莉還是慎重,又電話咨詢在美國的弟弟,弟弟認為:「在美國養老當然不錯,離我也近。不過你們先把財產分清楚,省得發生糾紛……」   2013年夏天,朱力、劉曉莉賣掉房子,把300多萬房款換成美元,然後飛往美國。   2 中國式犧牲遇上西方式自由   白天朱顯明跑業務,柳婷婷在家畫圖。朱力夫婦像國內退休老人一樣做飯、接送孫子上學,其樂融融。但新奇勁兒過了,開始感到諸多不便。語言不通,慢慢地對出門產生了恐懼。   柳婷婷一次不耐煩地叫:「你們不會英語就不知道學嗎?你們早晚得學買菜。」朱力壓抑多日的火氣躥了上來。他問老伴:「咱們來給他們當保姆的?又出錢又出力還討不到好臉色?」   劉曉莉雖然心中不快,但為了避免矛盾加深,只得安慰老伴:「想跟孩子住一塊兒,這一點咱們就得有心理準備。」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孫子也不太領他們的情。慢慢地,朱力和劉曉莉感到在這個家裡,其實比在國內更加孤獨。   一天,朱力邀請住在洛杉磯的弟弟一家過來做客。弟弟帶來幾張學英語的碟片,劉曉莉讓他把碟片放自己臥室櫃子上,免得被貪玩的小孫子弄壞。結果朱力的弟弟推錯房門,孫子在房內大聲讓他出去。   媳婦柳婷婷也在房內和孩子遊戲,但她既不阻止和安撫孩子,就連向叔叔抱歉的表示也沒有。   朱力氣壞了,找柳婷婷興師問罪:「你是怎麼教育的孩子?」柳婷婷卻反問道:「是誰沒有禮貌在先?」朱力說:「朱顯明是我生的,這房子是我們掏了大半錢支援你們買的,你們創業的錢也是我們出的,我弟弟開錯一個門就是沒有禮貌了?」   不料柳婷婷一點也不饒人:「這就是我們不願回國的原因,你們始終不尊重孩子,他們是全新的個體,不屬於任何人。」   事後,劉曉莉曾向朱力的弟弟抱怨:「柳婷婷既想享受中國式的長輩為她犧牲,又想享受美國式的自由和不負責。」弟弟一家深表理解,說:「如果你們覺得生活不便,可以把賣房子的錢要回來,重新歸國養老,誰也別指望。」朱力和劉曉莉在失落之余,心中有些動搖。   此後不久,雙方再次爆發大戰爭。那天,朱力推著兩歲的小孫子去買東西,沒注意小孫子拆了一袋餅乾。店員在監控里看到,大聲制止他。朱力深感抱歉,就像小時候訓誡兒子一樣,呵斥小孫子把小手伸出來,在他的手上拍了兩下。   不料店員立馬打電話報警。朱力好說歹說,店員答應先打電話讓孩子的監護人過來。   柳婷婷和劉曉莉匆匆趕來,一見面就和朱力吵起來。朱力解釋:「我這麼做一是訓誡孩子,二也是做給店員看的。」柳婷婷大叫:「餅乾你買單就是了,做給店員看什麼?」店員見雙方越吵越凶,再一次電話報警。老兩口再次忍氣吞聲。   兒子晚上回來對父母說:「要不你們去叔叔家住段時間,我手頭緩一緩幫你們湊點錢再回國買一套房子吧。」見40出頭的兒子已經早生華發,劉曉莉心裡也不是滋味,她和老伴接受了他的建議。   3 回國無望七旬教師怒戕兒媳   第二天,朱力夫婦暫時搬到弟弟家。朱力和劉曉莉決定,只要兒子把賣房的錢還給他們,他們立刻回天津,以後養老也不需他負責。「與其死在美國養老院,還不如死在中國養老院。」一輩子沒這麼憋屈的朱力恨恨地說。   2014年1月,老兩口回到朱顯明家,和他商量回國的事。但朱顯明告訴他們,他確實拿不出錢來。1月6日晚,朱力又和兒子、媳婦談,沒有談好。   第二天朱顯明出門上班了,大孫子上幼兒園。朱力和劉曉莉決定說服最大的障礙——媳婦。   沒想到當朱力一張嘴,柳婷婷就用漢語夾著英語講起來:「當初到美國難道是我們逼你們來的嗎?賣房子的時候我們用槍指著你們了嗎?」她的刻薄和「裝佯」瞬間將朱力的怒火點燃,雙方大吵起來。   柳婷婷在吵的時候說,在美國人們無需對父母生老病死負責,一切交給政府。她又用英語說了幾句:「當初我有機會嫁給某某某的,如果不是你兒子死纏爛打我過得比現在好多了。」朱力和劉曉莉聽懂了大概。   朱力氣得臉色發白。突然,他衝進廚房操起一把菜刀,當著劉曉莉和2歲孫子的面一頓亂砍!柳婷婷的「機關槍」一剎那變成慘叫,立即就被砍倒在地,渾身往外冒血!   當嚇蒙的劉曉莉反應過來,戰戰兢兢地撥打911報警。此時柳婷婷還在抽搐,朱力忽然又衝她踢了幾腳,嘴裡叫道:「你是活該!」   案發後,劉曉莉說:「我也能理解老頭子當時的憤怒和絕望。我們不適應美國生活,和兒子媳婦不能共同生活,沒法在那邊養老。唯一辦法就是兒子把錢還給我們,我們回國。但這條路也被媳婦堵死了,我們怎麼過呢?老頭子比我更急,心理壓力更大,但我萬萬沒想到他會做出這種事來。」   她告訴記者,老伴一輩子為人師表,口碑很好,性格爽朗,實在是把感情和精神全部寄託在兒子身上,最後過度失望,加上故鄉的一切都被連根拔起,想回也回不了,無比絕望導致這樣的悲劇。  朱力滿身是血一邊往路上奔跑一邊給弟弟打電話。看到一位華裔鄰居,他放下電話說:「我捅死人了,我要死了。」這位鄰居未反應過來,幾名民警已經端槍衝上來,把朱力按倒在地銬上手銬。與此同時救援人員在家中宣告柳婷婷已當場死亡。   朱力被扣押在洛杉磯雙塔監獄內,警方要求支付100萬美元方能保釋。9日晚上9點左右,獄警發現朱力已經死亡。他將床單撕成布條,自縊身亡。   兩個月後,劉曉莉處理完後事,心力交瘁地與兒子重新生活。朱顯明感到已經無法在美國生活,決意帶孩子一起回到天津。飛機上,四人一路慟哭。朱力和劉曉莉望斷的歸國路,傾盡心血的養老夢,在眾人羨慕中以最慘烈的結局落下帷幕……   柳婷婷的父母也是千辛萬苦將女兒培養出國,她同樣是家中的驕傲、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活生生的女兒去了美國,回來卻只是一捧骨灰,兩位老人同樣地悲痛欲絕,多次病倒。   4 現實難題令人唏噓?   2015年底,柳婷婷的父母委託天津君薦律師事務所主任郭文禮擔任代理律師,準備向劉曉莉和朱顯明要求民事賠償。此時劉曉莉和朱顯明的日子非常狼狽。朱顯明在美國投資和生意均失敗,房子已抵押,又加上房裡發生血案無法拍賣,資不抵債,已落得身無分文。   兩個兒子要撫養、要讀書,劉曉莉回國元氣大傷,經常因高血壓住院,和兒子、孫子同住一套簡陋的出租屋,生活慘不忍睹。   據代理律師郭文禮介紹,這起民事訴訟案件的起訴程序很複雜,必須取得美國警方的相關資料和許多證明材料。目前律師已經向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遞交訴狀和取證申請,獲得受理,但尚未確定開庭審理時間。   一起悲劇,浮出兩道現實的難題:當兒女亟須父母「傾家蕩產」支援創業,父母怎麼辦?   當父母把生活連根拔起,他們傳統的養老期望和兒女中國人現在千萬不要有這個養兒防老的思想。   出現這個問題,是很多做父母的思想沒有改變根本。   一味想著養兒防老的老思想。每個人看了要深思。為人父母養大小孩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這就是你做人成功。   不要一味想自己的小孩一定要養自已,現在社會不斷進化,每個做父母的一定學會獨立。   老了有老的生活,養兒防老是當今中國人一廂情願式的悲哀。看到這個案例的人們,一定要深思、要醒悟。   醒悟了,你的晚年才會有快樂,不糾結,不痛苦,不上演悲劇……   送給退休人最實在的忠告:   老了一定要給自己留一手!   有句話說得很在理:現如今,養兒是責任,靠兒是錯誤,中國父母要早點想明白這一點。養兒防老在多子女的時代完全是可行可靠的。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靠不住了。我們老年人應該適應這些變化,一是盡量不給孩子增加壓力,另外一個是要有自己的生活,老了以後千萬要給自己留下老窩,老本,千萬不能把自己的老本「連根拔起」!   健康上留一手   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因為只有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才能享受生活,感受到幸福。   人生的所有財富和名譽是無數個「0」,只有身體健康才是「1」;如果沒有這個「1」,人生也只是一個「0」。所以健康應成為大家安身立命之本,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著。   健康是自己的,只有靠自己去努力。退休後多學學養生專家的養生之道,多行動、多鍛鍊,這樣才能真正健康長壽。   時間上留一手   退休後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但很多朋友都把這些時間花在了家庭上,或者直接一點,說就是花在了子女身上。每天圍著子女轉,做家庭保姆,這樣不僅子女煩,對自己也很不好。   大家要在時間上留一手,把時間留給自己,用來做更多不一樣的事情。比如學一樣東西,比如去做社區志願者,這些都能讓你獲得與人生前幾十年不一樣的樂趣和成功。   老窩上留一手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人老了一定要有一個安身之處,能避寒擋雨,自己做主。   老人將房子早早過戶給子女,結果差點「無家可歸」的新聞太多了。所以不要過早地把房產過戶給兒女,或者是因為和兒女長住就把房子賣掉。   要記住: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卻永遠不是父母的家。   人格上留一手   近年來,永遠長不大的「啃老」一族常常利用父母的權勢、關係為自己謀私利。一些做父母的,因為太寵愛自己的兒女,為他們走後門、拉關係,有的甚至被「啃」進了監獄。   辛勤勞動了大半輩子,在人生的最後一站更應重視晚節。在人格上「留一手」,使落霞燦爛,晚景更美。   經濟上留一手   中老年人不能為兒女把「老本」全部花光。常言道:「兒有女有不如自己有。」一旦自己手中沒有了維持基本生活的錢財,回過頭來再伸手向兒女要,就沒那麼簡單了。   此外,自己留下來的錢也要捨得花。給自己該花一塊的,決不去花八毛,你後半生的消費是有限的,沒有必要對自己吝嗇,也省不到那去,省了也不會有人給你立牌坊,省了苦的只有自己。   時代在變化,我們也必須好好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信條了,不能再走上一代的老路。進入老年,不妨給自己留幾手,天塌不下來,地也陷不下去,反而生活更輕鬆美好。   勸天下父母要明白,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女的家,但兒女的家從來就不是父母家。人到老年要留好老窩,照顧好老伴,存點老本,再找幾個老友,這樣晚年才踏實,切記啊!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轉傳~ 這並非易事,但仍值得一試。 有位朋友過了68歲,我問他有何改變?以下是他的回文。 喔!有的,我正在改變。 以前我愛父母,手足,配偶,孩子,朋友,但現在我已開始愛我自己。 是的,我正在改變。 我才瞭解到,我不是阿特拉斯(註),其實我扛不起整個世界。 註:希臘神話中的天神 是啊!我正在改變。 我不再跟賣菜和賣水果的小販討價還價。多付幾塊錢對我沒什麼影響,但有可能幫這個窮人存下他女兒的學費。 是的,我正在改變。 付計程車資時我不再等著司機找零錢,給他點小費或許會換來一個微笑。畢竟他為了生計比我辛苦多了。 是的,我正在改變。 我不再對老人家說,這個故事你已講很多次了。 畢竟這個故事讓他們重拾回憶,重溫往事。 的確,我正在改變。 我已學會了不再糾正人們,即使是他們的錯。 畢竟,讓每個人都完美,並非是我的責任。能讓事情和平完美更值得珍惜。 是的,我正在改變。 我自由且大方地給予讚美。畢竟這不僅讓對方心情變好,自己也受益。 是的,我正在改變。 我學會了不要為我襯衫上的摺痕或斑點而煩惱。畢竟,人格勝於外表。 是的,我開始在改變。 我遠離那些看不起我的人,畢竟他們不知道我的價值,但我卻清楚 是的,我正在改變。 我已學會了不要為堅持己見而破壞了關係。畢竟,自我會讓我孤身一人,而人際關係讓我永不孤單。 是的,我正在改變。 我已學會把每一天當成最後一天。畢竟,真的有可能是最後一天。 是的,我正在改變。 我正在做讓我快樂的事。畢竟,我有責任讓自己快樂,這是我對自己應負的責任。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因為好友的介紹,今天有機會多認識這位來台灣訪問團的團長達克沃絲參議員(Sen. Tammy Duckworth)。 她53歲,越戰退伍老兵的女兒,媽媽是泰國華人,她在泰國出生。 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家裡經濟因著爸爸個性上的限制而落入困境,讓她16歲開始養家。她從軍,也完成了大學、碩士;在25歲時跟軍中同袍結婚。2004年,36歲時,在伊拉克服役時,她還一邊唸著博士班。有一天,她開著黑鷹直升機被飛彈瞄準駕駛艙射到打下來;在她的努力降落下,隊友沒有人死亡。但她自己失去了一整條右腿、左小腿、一部分的右手功能。後來得了紫心勳章。 2年後 (2006,38歲),她被邀請去參選聯邦眾議員,49%對51%落選。 她後來進入歐巴馬政府任職。在2012年(44歲)當選了聯邦眾議員。 2014年(46歲),透過人工生殖 IVF 生了第一個女兒。2016年(48歲) 當選聯邦參議員。2018年(50歲),生了第二個女兒,是美國建國以來第一個在任內生孩子的參議員。 這個人好強大,有很堅強的意志力去面對每一件事。真的是很了不起的英雄。 三年前,她受電視台邀請,寫一封給13歲時自己的一封信。她在信裡面講述她後來的人生。 但她在信裡面說,她在黑鷹事故之後能活下來,不只是因為丈夫的愛,也是因為隊友們不顧自我安危的救援,為了他們的付出,所以她要在之後的日子好好地活著來回報他們。所以她什麼東西都從頭開始學:走路、進食、洗澡,每一件事都從頭來過。她在另一篇文章裡說,事故發生時,她的同袍們甚至以為她已經死了,他們冒死把她運出去,只是為了能夠把她的屍體交給家屬。但他們的勇敢行動,讓她能在事故發生之後一個小時內,就被送到遠處的軍醫院動搶救手術,才有機會活下來。 她記著那一份愛,支撐著她,一步一步開始了第二段人生。 這讓我在想,愛的力量好強大。那份被愛的事實,可以撐著一個遇到苦難的人爬起來、站起來、走過去,走出一個新的人生。 在台灣,我們太少討論什麼是英雄,也很少述說英雄的模樣,更不太會想英雄是怎麼造成的。一個沒有英雄的社會,人們沒有榜樣,生命力就會不足。 如果我們常常看到、聽到英雄的故事,這會不會讓我們對人生懷抱著更多盼望、面對困難時有更多的勇氣,並願意對困境中的人給予更多的支持? 如果我們常常看到、聽到英雄的故事,我們看待中下階層、或是出身卑微的人,也許就不會是同樣的看法,而是有更多的尊敬跟期待。今天的卑微者,也有可能成為明天的英雄。 我覺得在達克沃絲參議員的故事裡,最美的,是那份生死與共的信任跟愛:有很多英雄,她是,她的同袍們也都是。她對她同袍的愛,讓她成為一個拯救的人;而她同袍們對她的愛,也拯救了她,讓他們自己成為她的英雄們。 而在她從復健到之後的那麼多年裡,每一個推手跟支持,也都是把她從一個重度身障者推到能夠發揮影響力的政治家。這條路其實是很難的,但她跟她的支持者都沒有放棄,所以走到今天。 台灣也有很多偉大的英雄,我覺得這些故事應該要被更多彰顯與傳頌。這不是像共產黨為了政治宣傳,而是為了更多把這地人心裡最美好的那個部份給引出來,而是為了讓我們對生命力頌讚,讓我們相信勇氣,讓我們對自己跟社會都懷有更多盼望。 這是她今天早上的代表美國政府對台灣人民說的話(中文字幕,三分鐘) https://youtu.be/T8v9hvSlLUE (達克沃絲參議員寫給自己的信,連結放在留言處)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早安!昨天我和一個開老人安養中心的朋友泡茶聊天,我問他老人安養中心每個月費用多少,他說標準不同,我們一個月至少3.5萬元,他們定位比較高擋。 我不禁感嘆,富老頭的錢真好賺。 我說你們一個月收這麼多錢,提供的服務能值這個價錢嗎? 朋友猶豫了一下,說這個問題不好講,能花錢買到的基礎設施我們一定是沒問題,但說個不該說的吧,很多事情也不是錢能解決的。 你想,老人真正的體驗是來自床有多貴設施有多完善嗎,其實不是,真正的體驗來源於人。 一個是老人和老人之間,老人也需要社交,安養中心的老人之間一樣會吵架,會拉幫結派,老人會為了老太太爭風吃醋,這還是小問題。 另一個更重要的是,護工的服務精神是個大問題,不是虐待的問題,有監視器在一般也不敢欺負老人,但是他們優先照顧誰,忽視誰,故意引導別人孤立誰,這些東西就直接影響老人的生活品質。 我說你開老人安養中心的你不管嗎? 他說就算我想管,我管得了嗎?你別看這些老人每個月給安養中心兩三萬,我們運轉也是需要成本的,退一萬步講我自己也是要賺錢的,能給到護工手裡的還不就是每個月幾萬元。 你能指望這些每個月領幾萬元的護工真把每個老人都當自己父母伺候?久病床前還無孝子呢。 我說那你們不能多給點薪水嗎? 他說已經給的不少了,我孫子現在讀幼兒園,我就發現很多私立幼兒園收得比安養中心貴,裡面的老師薪水比我們的護工還低。 我根本不敢指望這些老師能為這一點錢把我孫子照顧得多好,照顧得好是人家的情份,沒照顧好也是人家的本分。只要小孩安全不出問題,我們還能要求幼兒園老師做什麼? 老人給安養中心的錢多,我給幼兒園的錢也不少,但是你看護工也好老師也罷,都是上班族,你不能指望人拿四萬元幹四十萬的工作,我要有這能耐還開什麼老人安養中心。 他喝了一口茶,感嘆說,所以還是要生小孩,養兒防老還是有必要的。 我說你這個話就有問題了,護工照顧老人會不周到,但你自己的孩子就能更好嗎?就算真的孝順,也不代表就能一直悉心照顧你,如你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你孩子將來也會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要忙,能貼身照顧你一年,還能管你五年十年嗎? 朋友笑了,我並不指望孩子照顧我,我老了必定也是去老人安養中心。孩子存在的意義在於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威懾。 這是一個讓你不至於成為別人關注鏈條最底層的保障,有孩子不一定能讓你的晚年生活過得好,但至少能讓你活得不算太差。 我不太理解,他給我講了一段話,讓我冷汗直冒。 他說我開安養中心你以來,發現一件事情,安養中心是一個半封閉的環境,除了安養中心裡老人的孩子會來看望以外,幾乎沒有外界輿論和道德的監督。 而且由於老人需要休息的原因,大多數安養中心是不歡迎無關人士參觀的,那麼問題來了,在這樣一個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小社會裡,除了基本的法律,起作用的規律是什麼,是 善良和光明嗎? 不。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在養老院裡什麼叫弱,什麼叫強,不是看你年輕的時候在社會上多有地位,賺了多少錢,而是看別人欺負了你以後會不會有人來找他算賬。 人生到了這個階段,會失去和大部分社會關係的聯繫。 你老的時候,你的同學朋友同事也差不多都在安養中心裡了,有的可能還已經在骨灰盒裡,除了你的孩子,你被欺負了誰還能幫你討公道? 誰又還有能力幫你討公道? 你也別問我安養中心裡不是有監視器嗎,這是人的問題,不是設備的問題。 第一,冷暴力你算不算欺負,而且在安養中心幹久的護工有一千種監視器留不下證據的辦法不讓你找麻煩,而且也不用找麻煩,不理會你的需求就好了。 第二,監視器也需要有人去調記錄才有意義的,安養中心的管理人員肯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除了你自己的小孩,還有誰會願意幫你去調記錄。 我說一個道理,你別說我冷血。對我們開安養中心的人來說,我們真的關心老人開心不開心嗎? 我們只關心老人是否安全活著就好,因為只要老人活著我們就能收錢,就算死也別死在我的安養中心裡。 這時候你看,如果沒有孩子,你在安養中心裡遇到委屈的時候能向誰告狀? 你和護工的矛盾也好,和其他老人的矛盾也好,大部分的時候你自己也解決不了,就只能尋求外部力量,這個時候有孩子你就有外援,即使這個外援不一定孝順,不一定會 出面,但是如果你沒有孩子,你就一定孤立無援。 我說,那要是孩子不給你出頭呢? 他拍拍桌子,說林北不用他出頭,我只需要他存在。 這個後盾不是給你靠的,而是給別人看的,靠不靠得住都無所謂,關鍵是一定要存在,因為他的存在本身就能讓別人斟酌斟酌後果。我還有孩子在外面,你對我不好會有麻煩,大家都怕麻煩。這就是一種制約。 你的身體已經生活不能自理了,但你的思維意識又還沒有到不清醒的地步,你能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正在被欺負甚至被侮辱,你很委屈很憤怒,但是你沒有任何辦法。你能向誰求助呢? 你沒有孩子,也沒有穩定聯繫的社會關係人,你就像一個小孩在學校裡被欺負了一樣無助。 就連報警都沒用,你說警察怎麼管這個? 也許沒生孩子省下了不少錢,也許直到這個時候你依然還有很多很多錢,但是你甚至找不到人能幫你把錢花掉。 錢在年輕的時候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到了某個時期,你會發現錢連尊嚴問題都解決不了,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只有血緣關係。 他接著說,我還真不覺得血緣關係就有什麼神奇的力量,我也不確定我自己的小孩在我老了以後還能依然愛我,但這不重要,因為他的存在也會受社會監督。 也許他不一定是一個好兒子,但他肯定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是一個不孝子,所以就算是裝,也得裝出最低限度的對我的保護動作,我說的是最低限度。 我這安養中心真是見識到了很多東西,我的要求不高。 我算是看明白了,這安養中心裡其實和幼兒園裡沒什麼區別,小孩子有爸爸有媽媽,哪怕他在自己家被自己的父母打到飛起來,但是在幼兒園裡他就是能直起腰,因為他有人可以告狀,因為別人知道欺負他會有後果。 但是沒父母親的小孩,我不說別人會不會欺負他,老師會不會忽視他,哪怕有一個同學說他是個沒父沒母的小孩,他也等於受到了欺負。人家也沒打他沒罵他,但是他心底能好受嗎? 我付錢送我孫子去幼兒園,還要恭維著幼兒園老師,你認為是為什麼,不就是因為在人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身邊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對你合法迫害嗎? 他沒做違反規則的事情,你抓不到他任何把柄,但他就是能讓你很不舒服。 你現在是一個在安養中心的老人,你想吃什麼東西,其他老人提出來了護工馬上就去拿了,你說了護工就推說他還有事讓你等著。 你行動不便,和護工說想去廁所,護工裝作沒聽到,聽到了也說要你先等著,然後去做其他事,過個半小時再來管你。或者隨口指桑罵槐一句斷子絕孫的老東西,都沒說是誰,但你知道。很多事情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他們也不會管老人說什麼,他們覺得老人已經沒有了自尊心。但實際上,很多老人只是身體不便,但是思維仍然清醒,而且正因為他們的世界裡已經失去了對大部分物質享受的需求,所以他們的自尊心會變得比過去更加強烈。只是他們說了也沒用。 老人能尋求幫助的只有子女,他們在世界上的關係被時間逐漸斬斷,只留下和子女最終也是最親的關係。 這種關係可能薄弱,可能靠不住,但是這就是他們在和安養中心,和其他老人,和護工,和這個世界博弈的時候,手頭最後的籌碼。 如果連這個關係都沒有了,他們就一無所有了,沒有牌可以打,徹底失去主動權了。 他們的餘生能不能活得像個人,只取決於身邊的陌生人能不能把他當個人。 你還年輕的時候,錢可以交換一切。但當你老的時候,錢真的只是錢了。 你有沒有感覺到,你小時候,父母對你是強勢的,你到了現在這個歲數,父母對你其實是弱勢的? 博弈這東西真的是方方面面。 生不生孩子都是自己的選擇,衰老畢竟是未來的事情,未來的事情誰說得準呢,可能等我們老了以後世界就進入全機械化了,到時候也許就不需要養兒防老了。 也有可能哪天就世界大戰了,全人類都玩蛋了,你養兒防老也沒意義了。在明天到來之前,一切皆有可能。別人怎樣我不管,生不生導致社會少子化我也不在乎,我就是想在老的時候給自己多一個籌碼。不是我壞,真是我見識的壞東西有點多。 我聽了他這句話,沉默了很久。我想反駁,但他真的見識過這種生活。 最後我想喝一杯茶,一抬頭他也剛好舉杯。我們碰杯,一起心碎。 愉快的小週末,順心愉悅!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朋友前兩天遇到的真實案例,大家多注意! 轉發 前幾天去圓山花博有發現一件很驚悚的事情,一直在我腦海盤旋不去,請有小孩的家長或是帶孩子出去玩的親朋好友務必留意,那天是這樣的......... 我在炎熱的四月天顧攤位,其實很閒因為沒什麼生意所以除了跟隔壁攤商畫虎爛要不就是無聊的東張西望,這時在我前方15公尺處有個媽媽對著一個坐在遙控車上的小女孩大喊:你為什麼亂跑!!我到處都找不到你害我著急死了!!後面我就沒注意聽了,我想就是爸爸遙控著汽車然後遠離了媽媽視線然後媽媽著急就罵小孩,結果沒想到不是這樣的,恐怖的事情來了,我隔了一會才又抬頭看,媽媽把女兒叫到一邊的長凳拼命斥責,那個穿著上班族裝扮有點年紀的大叔拿著遙控器把遙控車駛離,我就看著他越來越遠離那對母女然後趕緊把車子拎在手上消失在一個轉角,這時我才知道原來遙控車子的是陌生人是陌生人啊!要是再多個一分鐘或甚至40秒很可能那小女孩也會消失在那個轉角,然後她的人生就此毀滅! 正當我震驚於這真是一個完美的擄人計畫,在一個充滿了Baby嘟嘟房遙控汽車的廣場穿的很正常的遙控著一台汽車載著可愛的孩子,一整個感覺就是父愛爆炸,殊不知已經在旁邊盯了多久那些不注意自己小孩的家長或長輩,看看哪些落單的小孩跟他/她說聲:要不要玩玩看啊?沒防備心的小孩馬上開心的跳上,先遙控一下在剛剛那晃來晃去等家長真的完全沒發現就可以越開越遠而且小孩也不會尖叫也不會哭,只會開心的開著車,要是被發現了,家長責怪他還可以說:我只是好心給他玩一下而且也在這附近也沒跑遠啊!畢竟人家連你孩子的一根指頭都沒碰到要罵他還覺得找不到正當理由呢!感覺就一整個冠冕堂皇雲淡風輕,我真是太震驚了,而且沒想到那個媽媽還在罵女兒還沒罵完,女兒大概四五歲站在那邊直哭,為什麼你不罵妳自己呢?為什麼你不去罵那個開遙控車的男人呢? 我一直在想我是真的看到一個強暴案或是綁票案的前奏嗎?如果我不去問問那媽媽發生什麼事或許是我誤解了什麼嗎?後來那媽媽的朋友們也來了,離我的攤位有點近我忍不住上前去問剛剛究竟發生什麼事?那男的怎麼拿著遙控車就消失在一個轉角了?她朋友說:你看!老闆也有注意!那媽媽一直說:我在跟我女兒講她差一點就要被人帶走再也看不到媽媽了!我說:我本來真的沒注意的是你大喊我才看的. 我想說一切事後的責怪都不如平時的安全教導還有為人父母的警覺,即使隔天我前面的廣場多了兩台警用摩托車巡邏,但是犯罪就是那一瞬間的事,今天那變態不在圓山站他還能去別的地方搞,這世界上的變態只有越多沒有變少,手法只有越來越平易近人日新月異,今天說出來分享警惕一下,各位父母陪玩記得要認真,如果要認真滑手機就在家裡好好滑就好不要出來幾千幾百人的地方滑到孩子都不知道去哪真的會後悔三輩子啊!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Canon in D]一首很受歡迎的進場曲,你知道它背後的一段淒美故事嗎? Pachelbel(卡農的作者),德國人。在他10幾歲的時候,戰亂使他淪為孤兒;流浪到英國的他,被英國一個小村莊天天在教堂彈琴的琴師收養,之後他天天聽那個琴師彈琴,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鋼琴。 在他們教堂旁邊的鎮上,有一個女孩叫Barbara Gabler,家裡有錢有勢,Barbara Gabler也是鎮上最漂亮的女孩。自從到教堂聽了Pachelbel彈的曲子後,就愛上了他。而很多有錢人到府 Barbara Gabler提親都被拒絕了,因為Barbara Gabler心裏只喜歡Pachelbel一個人。但女孩子嘛!都比較害羞,從小被寵到大的Barbara Gabler一直不敢向Pachelbel表白,後來Barbara Gabler就找了個理由,說要去Pachelbel那裡學鋼琴,她對Pachelbel說自己熱愛音樂,希望可以拜他為師學藝。 Pachelbel很高興的收下了這個徒弟。但Barbara Gabler她的目的並不是彈琴,所以幾乎不把時間花費在彈琴上,而遭到了Pachelbel一再的責罵。Barbara Gabler心裏很受委屈,但還是一直跟Pachelbel,希望Pachelbel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終於有一天Pachelbel 對Barbara Gabler說:「你走吧!你真的不適合彈鋼琴,而且你也不喜歡彈鋼琴。」Barbara Gabler聽後,對他說:「不要說我不行,Pachelbel。我回去一定會好好彈琴,半年後我要拿到本地的鋼琴演奏第一名。」(在這個小鎮每年都會舉行一次女孩鋼琴大賽) 半年裡 Barbara Gabler天天練習,餓了就叫家裏的佣人送些吃的給她,睏了就趴著睡一覺。半年的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Barbara Gabler參加了比賽,果真的拿了第一名大獎。Barbara Gabler想拿這個獎盃去找Pachelbel,並向他表達自己的愛意;但當她去找Pachelbel的時候,Pachelbel已經不在了。當時正值戰Pachelbel被徵召去打仗。Barbara Gabler知道後說:「好!我會等他回來。」 就這樣 Barbara Gabler等了Pachelbel整整3年多。在這期間村長的兒子看上了Barbara Gabler,村長的兒子很清楚Barbara Gabler已經心有所屬,就叫人從前線運回來一具破碎的屍體,說那就是Pachelbel。由於Pachelbel沒有父母和親戚,沒有人可以對證,因此Barbara Gabler相信Pachelbel真的已經死了,而趴在Pachelbel的屍體上哭了3天3夜。那時村長的兒子買了很多的禮物去找Barbara Gabler提親,Barbara Gabler沒有理睬。 三天后的晚上,在當時Pachelbel教Barbara Gabler鋼琴的教堂裏,Barbara Gabler割腕自殺了。 而Pachelbel在離開Barbara Gabler上戰場的半年裏,他發現沒有Barbara Gabler在身邊,自己少了很多快樂,其實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失去了才會知道珍惜。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離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不知不覺地愛上了Barbara Gabler只是因為她學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沒了對她的喜歡。當時他準備寫一首歌,做為向Barbara Gabler求婚的禮物,當他完成了[卡農] 1/3的時候,他就被徵召去打仗了;在戰亂中,自己的生命經過多次的九死一生,每當心中不舒服的時候都會想Barbara Gabler,想到教她彈琴的日子…那段時光真是懷念啊!之後他完成了[卡農]剩下的2/3。 在Barbara Gabler自殺後的第2個月,Pachelbel回到了村裏。他從村民的口中知道了Barbara Gabler的故事和她為自己所做的所有事後,他咆哮著,放聲大哭。之後他找到了Barbara Gabler的家人,問她現在葬在哪?她家裏人都不肯告訴Pachelbel,隨後的一次禮拜,Pachelbel招集了他們村和Barbara Gabler村上所有的人,他坐在鋼琴前強忍著淚水彈出了卡農[Canon (D Major)],彈完後,在場所有的人沒有一個沒有掉眼淚的。 幸福不是每個人都能遇上的,如果它今天有幸來到我們身邊,我們要全心全意珍惜它!讓它化為另一個我們喜悅的幸福故事! [Canon in D]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tk_1Dc2iPY
    2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寫的是大陸的狀況,在台灣何嘗不是這樣?謹供參考: 在孤獨中,人的尊嚴也會喪失殆盡” 李老今年七十歲,老伴兒六十八歲。 退休前,李老夫婦都是省城電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李老的兩個兒子,一個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一個畢業於清華大學, 之後繼續深造,取得了高學歷後,如今都在北京定居。 李老夫婦的老年空巢生活,過了將近有十年了。起初, 一切似乎都還和諧,充裕的養老金足夠老兩口安度晚年,那段時間, 兩位老人還經常出門旅遊,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但是, 隨著時光的流逝,這對在撫養子女上「功德圓滿」的老人, 卻越來越感受到了垂暮生命的重荷。兩位老人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尤其到了最近兩年,更是每況愈下。李老患有嚴重的心臟病, 老伴患有嚴重的高血壓,日常生活中,老兩口是彼此的醫生, 一個替另一個量血壓,一個監督另一個按時服藥。 老兩口知道控制病情的重要,心裡都很清楚, 一旦其中的一個倒下了,另一個都沒力氣將對方背出家門,而且, 另一個也勢必會跟著累倒。這種擔憂在今年年初得到了證實。 當時李老的心臟病突發,幸虧鄰居幫忙,打電話叫來了 120 急救車。老伴也想跟著急救車一同上醫院,被鄰居好說歹說地勸住。 鄰居也是好心,擔心老太太跟到醫院去只會把自己也急出毛病來。 老伴留在了家裡,可是當天晚上, 一個人在家的老太太突然感到天旋地轉。依靠平時掌握的醫療常識, 老太太理智地沒有進行多餘的掙扎,而是就地躺在了地板上。 躺下後老太太就感覺到完全動彈不得了, 整個身子已經完全不受自己的支配。她說,那一刻, 她認為自己要完了。就這樣躺在冰冷的地板上,直到黎明時分, 老太太的病情才漸漸緩和。她始終不敢動,更不敢睡著, 她怕自己一旦睡著了,就再也不會醒過來了。等到第二天, 鄰居發現了,也是喊來了 120,後腳跟著前腳,把老太太也送進了醫院。 這件事情發生後,李老夫婦的空巢生活正式敲響了警鐘。 我們不是沒有想過去北京和兒子一起生活。以我們倆的收入, 即使生活在北京,也不會給孩子們增添太多的負擔。 但是北京的情況太特殊了。孩子們除了「北上廣」, 在任何一座城市生活, 我和老伴兒的晚年都不會遇到今天這樣大的困難。 兩個孩子目前在北京生活都算穩定,也都買了自己的房子, 買的房子,都是一百五十平米左右,合計下來, 這兩套房就將近一千萬了。買完房子, 他們的人生基本上就被套死在那一百五十平米上了。 他們各自的一家三口,也夠住下我和老伴兒了, 但孩子們誰都不主動開口請我們去住。 有一年過年,全家人都在,兩個兒媳婦用開玩笑的方式互相說: 現在國家人均居住面積的小康標準是三十平米, 如果咱們誰家再擠進兩個人去,立刻就生活在小康線以下了。 也許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和老伴當時只能相視苦笑。 若是我和老伴兒在北京租房住,即便我們住在北京了, 兒子就在身邊,可日子一樣是我們老兩口自己過,還是空巢家庭, 頂多週末的時候孩子們能過來看一眼。 這樣就等於是白白花了一筆冤枉錢。 思前想後,唯一的出路就是我和老伴兒獨守空巢。 對於暮年的生活,我們不是沒有做過設計。可現在看, 事情沒有發生之前,我們的想法都太過樂觀了些。 當年我們退休的時候,想著自己老了,絕不拖累孩子們, 我們老兩口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自從他們考上大學那天起, 就已經是“功德圓滿”了,從此,在彼此的義務上,都不做強求。 那時我們想,我們在自己的老年,依靠自己不薄的退休金, 可以遊山玩水,完全投身到大自然的懷抱中去, 直到老的哪兒也去不了的時候,就找一個小保姆伺候我們。 起初一切都按照我們的計畫進行著。 我和老伴兒退休後年年去外地旅遊,在麗江,我們還租了一間民房, 連續三年都在那邊過的夏天,自己買菜做飯,就像居家過日子一樣。 我們自得其樂,孩子們也很高興,都說自己的父母真是瀟灑。 因為彼此無擾,我們老兩口和孩子們的關係處理得非常融洽。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這樣的日子沒有過上十年, 計畫就完全被打亂了。 我們沒有料到,自己的身體垮得會這麼快。 只能終止雲遊四方的日子了,提前進入請保姆的程式。 可是,真的開始請保姆時,我們才發現自己太幼稚了。 在我們的思想裡,花錢請人為自己服務,就是一個簡單的雇傭關係, 只要付得起錢,一切就會水到渠成。誰能想到,如今請保姆難, 居然已經是一個社會問題了。我們最先找了家政公司, 伺候兩個老人,對方給出的要價是每月三千元。 這個數目雖然也在我們能夠承受的範圍內, 但還是讓我們有些小小的驚訝。在心理上,我們認為價錢是高了些。 老伴有些想不通,我還給她做了做思想工作。我說既然是市場化了, 這個定價一定就是市場自我調節出來的,是被供求關係所決定的, 通過這個價格,我們就可以得出如今老人對保姆的需求有多大, 供不應求,所以才導致出了這樣的價格。你看, 我們研究所剛剛畢業的研究生,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三千塊錢, 可是一個不用受太多教育就能勝任的保姆崗位, 也開出了和一個研究人員同等的薪酬標準, 這個價格不能說沒有一些扭曲。但這就是現實, 我們處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購買服務,只能接受如此的定價。 好不容易,老伴兒的思想工作做通了,第一個小保姆被請進了家門。 但購買保姆服務的交易方式,遠遠不像我們購買其他商品那麼簡單。 購買其他商品,基本上還有個公平原則、誠信原則在裡面, 但購買家庭養老服務,這裡面的不確定因素就太多了。 這個小保姆為我們提供的服務品質,遠遠和我們的預期不相吻合。 我們老兩口也是自認有修養的人,但是的確難以容忍。 於是又換了一個,每個月還多給出五百塊錢。 但是隨著付出的價格抬高, 獲得的服務品質與預期的落差反而更大了。 就這樣接二連三換了四個保姆,最終不約而同, 我和老伴都決定不再嘗試這條路了。我們決定, 在我們還能動的情況下,彼此照顧對方。這裡面沒有不理性的因素, 我們都是學理科出身的,不會感情用事,任何決定, 都是經過理性推理出來的。但是現在不得不承認, 我們的理性思考的確有僥倖的成分在裡面。老年人的身體狀況, 更是個不可估算的變數。 發生在老伴身上的危險,讓我知道了, 現在身邊有個人還是非常必要的, 起碼不會讓我們在突發險情的時候坐以待斃。上次老伴被救, 是因為我們防患於未然,留了一把鑰匙在鄰居家裡。鄰居很負責任, 我住院後,就擔心我老伴一個人會有什麼不測,一大早敲門問安, 沒人應門,這才開門看到了躺在地板上的老人。 這種僥倖的事還敢再重演嗎?不敢了。 現在我和老伴又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住院兩個人必須一同去, 反正以我們現在的身體狀況,任何時候都夠得上住院的條件。 我想啊,也許我們最終的那個時刻,會是雙雙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彼此看得見對方,一同閉上眼睛。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的確就是功德圓滿了。 現在孩子們當然很著急,可也只能勸我們再去請保姆。 他們總以為我們是捨不得花那份錢, 根本體驗不到這種買賣關係如今的混亂——不是你支付了金錢, 就一定能夠換來等值的服務。他們不知道,這種「等值」的要求, 更多的還是指人的良心,是良心和良心之間的換算, 可如今人的良心,是個最大的不確定值,最難以被估算和期待。 我們住院後,兩個孩子都回來了,當孩子們出現在病房門口的時候, 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那一刻,我居然有些傷心, 就好像自己受了什麼天大的委屈一樣。老伴兒更是哭得一塌糊塗, 孩子們越安慰,她哭得越凶。好在我還算比較克制,如果我也落淚, 孩子們會感到震驚的。我從來沒有在兩個兒子面前掉過淚。 孩子們不會理解他們的父母怎麼會變得如此脆弱, 就像我年輕的時候一樣,也一定是難以理解如今的自己。 在醫院陪了我們幾天,看我們的病情都穩定下來了, 孩子們就回北京了。他們太忙。是我讓他們回去的, 有生以來第一次,我在理性思考的時候,感到這麼違心。 孩子們走後,我和老伴突然變得特別親。不是說我們以前不親, 是這次事情發生後,我們之間那種相濡以沫的情緒變得空前濃厚。 我們倆的病床挨著,各自躺在床上,伸出手, 正好可以牽住彼此的手,我們就這樣躺在病床上手拉著手, 連護士看到都笑話我們,說我們比初戀的情人還要親密。 護士說得沒錯,我和老伴兒年輕的時候, 好像都沒有像今天這樣情重。這就是相依為命啊。我們手拉著手, 各自還吊著液體,我覺得液體滴進我們的血管裡,就融合在了一起, 這種感覺真好! 在醫院裡,我和老伴商量了下一個決定——我們住進養老院去。 出院後我們立刻考察了一下,有幾家養老院還是不錯的,比較正規, 主要是管理相對嚴格,畢竟是有那麼一個機構, 為老人提供服務的人員,有組織的管理,這樣一來, 就杜絕了老人在家養老,保姆關起門來稱王稱霸的可能。你要知道, 老年人的狀態決定了,在私密的空間裡,相對身強力壯的保姆們, 他們絕對是處於弱勢地位的。 我們看中的那家養老院還提供家庭式公寓,就是一個小家庭的樣式, 廚房、衛生間一應俱全,我們並不需要過集體生活, 每天服務員會送來三餐,自己願意的話,也可以自己做飯, 醫務人員會隨時巡視老人的身體狀況。當然,收費比較高, 一個月我們兩個人需要交納六千塊錢。這個價格我認為是合理的, 吃住、醫療保健都在裡面。 入住手續我們已經辦好了,現在只等養老院的通知。 這家養老院的公寓房很緊張,需要排隊。去養老院, 看來就是我和老伴兒的最後一站了。 也許真的是走到人生的盡頭了,這段日子在家, 我和老伴兒總覺得是在和什麼告別,情緒上不免就有些低落。 收拾收拾東西,每天夕陽落山的時候, 我們老兩口就坐在陽臺上說一些過去的事情。 這套房子我們住得並不是很久,退休前才換的, 也就住了十年左右的光景, 可是如今就好像是人生前一個階段的最後一個驛站了, 從這個門走出去之後,我們的人生就該進入落幕的倒計時了。 我們這一輩子,傳統觀念不是很重, 自認為我們的生命和孩子們的生命應當是各自獨立的, 可是如今看來,人之暮年, 對於親情的渴望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這是我們獨有的民族性格,而現代性,說到底是一個西方觀念, 所以,當我們國家邁向現代性的時候,獨有的這種民族性格, 就讓我們付出的代價、承受的撕裂感,格外沉重。 老伴兒現在特別思念孩子們,我也一樣, 這些日子突然想起的就總是兩個兒子小時候的樣子了。 有時候還會有些錯覺,好像看到他們就在這套房子裡玩耍。實際上, 我們搬進這套房子的時候,他們早已經在北京落戶了。 這種視覺上的位移,在物理學上也許都能找到符合科學的解釋吧, 就像海市蜃樓,我想也許不完全是個主觀上的錯覺。 前兩天我和老伴兒做了一個大工程, 就是把孩子們從前的照片都整理了出來,分門別類, 按照年代的順序,掃描進電腦裡,給他們做成了電子相冊。我還買了兩部平板電腦,分別給他們儲存了進去。我想,有一天, 孩子們也會開始追憶自己的童年吧。 這也是給我們進養老院做的準備工作。 要離開家了,我和老伴兒想了想,需要從這個家帶走的, 好像並沒有太多的東西。除了我們的養老金卡、身份證件, 好像唯一值得我們帶在身邊的,就只有孩子們的照片了。 人生前一個階段積累下的一切有形的事物,我們都帶不走, 也不需要帶走了! 請孩子們和兄弟姊妹們好好看幾遍這個文章,不多年後,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早做打算和規劃吧!!
    1 人回報2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