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3 則回應7 年前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劉夙在微博上稱,紅鳳菜含有吡咯裡西啶生物鹼。具有肝毒性,建議大家不要食用這種野菜。他介紹,紅鳳菜在分類學上屬於菊科、千里光族、菊三七屬。上世紀,化學家就發現千里光族植物普遍含有吡咯裡西啶類生物鹼(PA),在動物身上做過了大量PA的毒性實驗,證明它有強烈的肝毒性,可以導致肝硬化。

此外,它還有致癌、致畸性,並可導致原發性肺高壓。專家研究表明紅鳳菜的地上部分具有最強的肝毒性。因此,建議市民最好不要食用紅鳳菜。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早在4年前,就有有關紅鳳菜有毒的傳聞。但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謠言近幾日又熱絡起來。
    有文獻說紅鳳菜含有吡咯里西啶生物鹼,而此一生物鹼的確具有肝毒性。但是吡咯里西啶類生物鹼並不是紅鳳菜特有的,而就攝取自食物而言,並無證據顯示它真的具有風險。
    只要保持均衡和多元化的飲食,就無需擔心

    出處

    https://professorlin.com/2017/07/11/紅鳳菜,紅莧菜,有毒?/
    紅鳳菜,紅莧菜,有毒?
    7 年前
    51
  • Rosalind標記此篇為:⭕ 含有正確訊息

    理由

    確實建議少食用紅鳳菜為佳。

    出處

    http://www.guokr.com/post/620958/
    7 年前
    334
  • Afra Chen使用 Rosalind 的回應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此已於2017年3月證實為謠言。

    出處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1087217
    7 年前
    65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據(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記載:血皮菜有治咳血、血崩、經痛、血氣虧、支氣管炎,盆腔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和外用創傷止血等功效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劉夙聲稱血皮菜含有比咯理西啶生物鹼(PA)具肝毒性,多吃會損害肝藏導致肝硬化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這3種蔬菜有毒,千萬不要亂吃!|每日健康 Health | 日期:2017-11-06| 責任編輯:邱霈俞| 分類:養生食譜 本文作者:劉夙,本文首發於丁香醫生網站(dxy.com),已獲丁香醫生授權轉載。 這 3 種蔬菜「有毒」,別亂吃! 原創: 劉夙 丁香醫生 丁香醫生 2017-11-05 多吃蔬菜。這句話我們可能從小聽到大,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但有些蔬菜不僅不能多吃,甚至是「能不吃就不吃」,比如說今天要介紹的三種「有毒」蔬菜。 2015 年,我提出了「中國三大毒蔬菜」的說法,其中就有近期的「網紅」魚腥草(折耳根)。但我不是平白無故說這三種蔬菜有毒,接下來為大家詳細解釋。 魚腥草:有傷腎的風險 魚腥草(折耳根)是在我國西南地區廣為流行的風味蔬菜,它最大的問題是,含有一類叫「馬兜鈴內醯胺」的物質,可能有腎毒性。 要瞭解「馬兜鈴內醯胺」,首先得知道馬兜鈴酸。 馬兜鈴酸是已知最強的致癌物之一,即使極少量也能引發 DNA 的明顯損傷,進而導致腎癌等多種癌症。 馬兜鈴酸進入人體,會被代謝為馬兜鈴內醯胺,而和 DNA 發生反應的正是馬兜鈴內醯胺。 已經有研究表明,直接攝入馬兜鈴內醯胺,也能導致類似攝入馬兜鈴酸的損害,說明含有馬兜鈴內醯胺的魚腥草也可能有潛在的腎毒性和致癌性。 儘管魚腥草所含的幾種馬兜鈴內醯胺,和毒性最大的那種馬兜鈴內醯胺不同,但馬兜鈴內醯胺類物質分子中的潛在致癌基團都是一樣的,不同種類的分子結構只在一些細枝末節上有區別。 考慮到它們分子結構的相似性,穩妥的做法應當是,加快相關的毒理學研究和流行病學研究,並在研究結論得出之前提醒公眾: 食用魚腥草,可能傷腎,而且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傷。 蕨菜:致癌證據相對充分 在「三大毒蔬」裡,蕨菜的致癌證據相對來說最充分。 • 動物實驗已經有比較肯定的證據表明蕨菜致癌; • 針對日本和英國南威爾士等地區開展的流行病學研究也發現了食用蕨菜和食道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癌症的發生有明顯的相關性; • 蕨菜中的致癌物已經確定是「原蕨苷」,而且學界已經發現了它的致癌機理——在人類體內經過幾步代謝之後,可以形成一種中間代謝物,導致 DNA 分子受損,誘發癌症。 然了,人患癌是一個受多種因素影響的複雜過程,不是說吃了蕨菜就百分百致癌,但從目前的證據來看: 常吃蕨菜,有明確的致癌風險,這個風險大家必須瞭解。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新鮮蕨菜味道苦澀,通常都會加工。 雖然這個過程可以除掉大部分原蕨苷,但還是會剩下一些,因此食用後仍然有致癌風險。 紅鳳菜:有傷肝的風險 紅鳳菜在三種毒蔬中流行最晚,別名也最多,如紅背(貝)菜、紫背(貝)菜、血(雪)皮菜、觀音菜、紅背三七、紫背三七等。 由於其顏色鮮紅,甚至有人將其稱為「補血菜」。 實際上,紅鳳菜含有「吡咯裡西啶類生物鹼」(簡稱 PA),有潛在的肝毒性,是非常大的健康隱患。 和馬兜鈴內醯胺一樣,PA 不是一種物質,而是一類物質,種類很多,目前已知有 660 多種,其中一些種類對人有很強的肝毒性,或是在動物實驗中表現出致癌性。 此外,和紅鳳菜同一個屬的近親植物菊三七(土三七),可以引發肝小靜脈閉塞症、肝纖維化,嚴重者可造成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 為此,我們不得不警惕一個事實——紅鳳菜也可能有潛在的肝毒性和致癌性,而且可能與乙肝病毒協同作用,增大原發性肝癌的風險。 和魚腥草一樣,對於紅鳳菜,穩妥的做法是加快相關的毒理學研究和流行病學研究,並在研究結論得出之前提醒公眾: 食用紅鳳菜,可能存在傷肝的風險。 總結一下:如果你沒有吃這些蔬菜的習慣,那就不要吃了。 反之,如果你非常喜歡吃折耳根等蔬菜,願意為了口腹之欲獨自承擔致癌風險,這也是權衡利弊之後的理性做法,無可厚非。 相比之下,有些媒體把「脫離劑量談毒性」用到這裡,還強行「闢謠」說「完全不用擔心折耳根會致癌」,可以說是不懂裝懂了。 因為只要是明確或可能的人類致癌物,並不存在安全劑量,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儘量不接觸,就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想對那些不負責任的媒體和個人說: 你們願意吃,沒問題,但不要誤導他人,這是一個正常成年人的基本責任。 畢竟還有那麼多沒有自主判斷能力的孩子,如果他們因此受害,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