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急!救救桃園大潭藻礁】
9/19即將進行環評,不管之前是不是已經連署,都請再連署一次喔~~
前往連署:http://creeg.biodiv.tw/SaveAlgaereef/

桃園大潭藻礁是台灣最大的藻礁,綿延27公里擁有豐富藻類、珊瑚礁等海洋生態和獨特地景,齊柏林生前亦相當關心這裡的藻礁生態,在《看見台灣》紀錄片中我們也能看見它受到工業汙染的樣子。桃園大潭藻礁也擁有台灣特有種石珊瑚—「柴山多杯孔珊瑚」,更曾登上國際研究期刊受到世界矚目。
大潭藻礁並不適合成為中油天然氣接收的廠址,也會因為後續的工業開發造成淤砂及掏空使得藻礁消失!它將在9月19日(二)進行環評現場勘查,我們需要您的連署來守護大潭藻礁的獨特生態,過去大潭藻礁已被工業污染及工業區開發破壞造成75%的藻礁消失!讓我們保留台灣豐富的海岸生態和珍貴物種,您的連署將是阻止藻礁受到工業開發的一份力量!

認識更多大潭藻礁:goo.gl/J3XtMw

[大潭藻礁]被形容得多麼生意盎然.... 但用的卻全是[觀新藻礁]的影像..... 為什麼要說謊?? [大潭藻礁]影像有那麼不堪入目? 還有希望熱點的申請,也全部都用[觀新藻礁]照片去騙... 竟敢連國際組織都騙... 潘忠政等人,環團,你們到底在掩蓋什麼?

現有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5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透過已故導演齊柏林生前空拍台灣,從空中俯瞰桃園大潭藻礁的美麗。 這已經存在七千多年的生態能否保留,就看大家願不願意連署支持環保公投了! https://youtu.be/FL8shJpv7qw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您若支持為下一代留下藻礁 懇請分享🙏 桃園海岸本有綿延27公里長的藻礁(世界級生態系) 經過去四十年的工業污染、填海造陸、及海岸人工化等破壞 近75%已消失殆盡 大潭附近7公里海岸乃僅存較健康藻礁 正面臨中油觀塘工業區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港)開發的威脅 "珍愛藻礁"公投需在2/28前募集35萬份 截至1/1尚缺少34萬份 歡迎下載"珍愛藻礁"公投聯署書 或分享訊息給親友 我們的島 藻礁的選擇題 https://youtu.be/d3G9x1snaDk 藻礁之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xoA_JeLHk&feature=youtu.be "珍愛藻礁"公投聯署書 https://pse.is/3akxvp 珍愛桃園藻礁 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Taoyuanalgalreefs/
    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不老實的藻礁公投主文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熟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算偏左的永續經營環保派,所以也接到了藻礁公投連署書。與一般左膠不同的是,我會認真研究議題。有關這次的公投連署,我發現推動的單位很不老實,故事只講一半。 這次的公投主文只有二十八個字:「你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見附圖一) 公投主文後面,還有四十個字的詳細地點說明:「即觀音溪出海口,南至新屋溪出海口之海岸,及由上述海岸最低潮線往外平行延伸五公里之海域。」 為何我說這個公投主文不老實呢?以下是我的理由: 一、連署單位的真正目標,其實是要停建這個天然氣接受站。如果公投主文把話講白,連署單位就要提出「替代方案」。可能的方案包括重啟核四、繼續燃煤發電污染、或忍受缺電之苦。在兩害取其輕的考量下,民眾不會支持停建這個天然氣接受站。 二 、連署單位把「蓋不蓋」的公投題目,包裝為「要蓋在哪裡」。更可惡的是,連署單位話只説一半。要把這個天然氣接收站遷離上述海域可以,但要遷到哪裡呢?公投主文沒把預定地點講清楚,民眾如何投票呢?就算我贊成遷離,但要遷到我家後院,我也不會同意啊! 三、連署單位很清楚,除了觀音溪與新屋溪之間,這個天然氣接收站無處可遷,因為發電廠就在岸邊。不管遷到哪裡都有環保的問題,而且還要架設內陸油氣管。因此,只要公投通過遷離,這個計劃必然夭折,到時重啟核四就可能成為替代方案(假設這是他們的真正目的)。 連署單位更不老實的地方,就是在保護藻礁與停建天然氣接收站之間,畫了一個等號。換言之,建了這個天然氣接收站,藻礁全毀;停建之後,藻礁全部保存。 很多不求甚解的民眾就這樣上當了。事實上,桃園的藻礁海岸線,全長高達二十九公里。沒錯,一共二十九公里長:從竹圍漁港一直到永安漁港。(見附圖二) 我要說的是,這二十九公里的藻礁海岸,不可能完全沒有破壞。反過來說,執政的民進黨也不會愚蠢到推出一個建設,把二十九公里的藻礁海岸全部破壞。 所以真正的議題是:何種程度的破壞可以被接受?更精確的說,何種程度的開發可在環保與經濟之間,取得最適切的平衡? 我們就來看一下,大潭天然氣接收站的設置,究竟會破壞多長的藻礁海岸線。 如果只計算「新增」的破壞,答案是「零」公里。按照經濟部的規劃,運送天然氣的船隻會停泊在外海,卸貨則透過懸空架設的油管。新建工程不會破壞藻礁,對海流的影響相對有限。 這個天然氣接收站有沒有動到藻礁呢?答案是「有」,包括一條防波堤,還有一處填土的建地,海岸線總長度不會超過一公里。這兩處的藻礁破壞已經是「完成式」,而且都是馬政府時期的傑作。 雖然我屬偏左的永續經營環保派,對這樣的開發案,我並沒有太多意見。假設我有二十九個祖傳的龍銀,變賣一個讓家人的日子好過一點,我不會有太大的罪惡感。 最後,我要向寄公投連署書給我的朋友說抱歉。我不僅沒有參加連署,反而出面揭穿連署單位的不老實。這次公投連署背後有國民黨、民眾黨、與時代力量。這三個政黨的不老實,可謂不相上下。真正的元兇是誰,我也不知道。
    3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錯誤的國家政策比貪污更嚴重 邱榮舉 2018.5.7 「桃園藻礁」是臺灣的「國寶」。錯誤的國家政策比貪污還更嚴重,更要不得!因為它將使得臺灣的有形與無形的資產,蒙受重大的損失。 「桃園藻礁」經國際知名的珊瑚礁期刊確認,它是世界最獨特的藻礁生態系,具有世界自然遺產價值;我們只要將這些棲地完整保護好,解決污染問題,將來替臺灣發光發亮指日可待,它可成為臺灣的一大亮點。 2017年,桃園市觀音海邊的「大潭藻礁」,已被發現有一級保育類的「柴山多杯孔珊瑚」,今後政府應依法令規定積極劃設保護區,予以保護。 當今從事臺灣藻礁研究的學者專家,經審慎研究後,認為應劃設大潭藻礁保護區,對「桃園藻礁」做全面調查研究。第三天然氣接收站應異地建站設在台北港。 此種見解與訴求,已獲得全國各大學生科系教授超過250名學者連署支持,臺灣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博士(前中央研究院院長)和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全體研究員也參與連署,共同期盼能留下「大潭藻礁」。 我(邱榮舉)將我所撰寫的〈請共同關懷「搶救臺灣藻礁運動」(第1版稿/2018.5.6)〉乙文,及潘忠政老師幫忙修正的該文修正稿(第2版稿/2018.5.7),先後透過line ,傳至桃園市政府的「2018桃園兩岸事務小組」,立即有了桃園市政府的明快回應:〈鄭市長:保護藻礁立場,始終如一〉。那是鄭市長在2018.4.25在桃園市政會議所強調的。 整個「臺灣保育藻礁政策」的問題所在,似乎是在於:長久以來,臺灣的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學術界(包括中央研究院與各大學),對於臺灣藻礁的認識、研究調查等,不夠了解,不夠重視。從事臺灣藻礁研究的學者專家太少,政府對臺灣藻礁的認識、了解很有限,給予研究人員從事研究調查的時間太短、研究經費嚴重不足、研究調查成果不多、中央部門的國家政策的決策過程與執行有嚴重錯誤等。因此,屬於中央政府權責的「臺灣保育藻礁政策」(國家政策),是解決此一問題的最重要關鍵。 現今蔡英文總統所領導的中央政府的府院及行政院的相關部會,理應針對馬英九政權時期的「臺灣保育藻礁政策」(國家政策),要能夠做一個全面性、有系統的、深入的檢視,且要兼顧高度、廣度及深度。 有關「臺灣保育藻礁政策」:過去,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所做的爛決策,或是因府院黨不夠重視臺灣環保,從事研究調查的人員太少,研究調查的時間、經費及研究成果嚴重不足,或是制定了錯誤的國家政策,或有官商勾結嫌疑問題等,一直為人所詬病。現今,臺灣的民主進步黨已再度執政近兩年,行政與立法兩大系統已全面掌控,理應完全負責,且今後府院黨已可密切溝通協調,合作無間,進而做出最好的決策,最優質的「臺灣保育藻礁政策」(國家政策)。 目前蔡英文總統的領導團隊,已有總統府秘書長陳菊、行政院院長賴清德等,且桃園市長鄭文燦智勇雙全、博學多聞、勤政愛民、政通人和、通權達變、實事求是、勇於任事、學術與實務兼顧、政績輝煌、績效卓著,極受海內外各界肯定、重視、讚賞及期盼,且極重視保育藻礁,依法行政,善於溝通協調,因而我們高度期盼中央政府能了解有新發現、新事證、新研究調查成果,宜儘速改弦易轍,扭轉乾坤,轉危為安,逆轉勝。同時,我們也請桃園市鄭文燦市長能大力協助,促成這個對臺灣、對桃園有利的好事。 最近,我們正積極準備先後前往總統府拜訪蔡英文總統,及行政院拜訪賴清德院長。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給我的學生:從「桃園藻礁」事件,我們可能學到什麼? 十多年前有一晚,某高層人士,請我晚上去喝喝茶。我到了之後,才知道那茶是「普洱茶」,我喜歡。 閒談之後,他問我一個問題:「張教授,你在工程界多年,台灣的公共工程、土木工程、與建築,一直做的很爛,很醜,爭議多,你認為關鍵的問題出在哪裡? 講最重要的一點就可以。」 我說:「關鍵出在台灣的工程案子,長期以來 設計費3%,營造費97%。設計時比較需要頭腦,營造時比較需要勞力,用到頭腦的比例太低了。」 他沈默了一下,再問道:「張教授,合理的設計費比例,應該多少?」 我說道:「一般地型的工程案,合理設計費應占12%,特殊地型的工程安全,合理設計費應占24%,要用心的收集資料,用力的想,嚴格的要求。」 我離開後,過了一陣子,他又請我去喝茶, 見面後,他說:「我努力過了,工程設計費提昇到6%,必要時可以到9%。」 我說:「謝謝,這會有改善,但是關鍵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早期,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有個很棒的教授叫徐世大(1895-1974),他寫的「大壩工程學」是許多學生要認真讀的課本。他是石門水庫的規劃與建造者,他教導學生「工程的『定點』最重要,要仔細的調查,再決定。」我是他影響的學生之一,本文,是這觀點來論述的。 看問題的焦點 「桃園藻礁」事件發生時,許多學生來問我:「老師,要怎麼看桃園藻礁案?」我說:「我的看法與報紙、媒體登的不同,我始終不認為這是『環保與能源之間的拉扯或抗爭』,也不是要站在哪一方的問題。而是臺灣工程制度的偏差,不用心設計,偏重施工,衍生的問題,再用政治的力量,去彌補其間的利差。」 為什麼世界上的藻礁海岸極為稀有 產生「藻礁」的海岸,世界上非常少,極為寶貴的天然地景。「藻礁」的形成,需要極特殊的海洋-河川-山嶽地質的組合,我們人工無法複製這樣的地型、地貌。讓我從基本的學理來說明: 第一, 從「海洋波浪動力學」(coastal wave hydrodynamic)的觀點來說明。產生藻礁海岸,需要有合適的海浪力量、合適的海水深度、合適的海底底床的坡降、合適的潮汐高度,與合適的海岸地型、地質、彎曲度、結構強度,剛好達到平衡,才會產生。 這需很長的時間,才會讓藻類在石頭間,脆弱的固結力,能夠在海水-陸地之間強大的機械應力(mechanical stress),有力學的互相抵抗,剛好達到穩定。 改變任何海洋與海岸陸地,任何的港灣工程,若更動這長期累積產生的平衡,就會使之平衡的力改變,藻礁隨之失去。 第二, 從「岩石的結構與形狀」來說明。藻礁的形成,與陸地岩石的結構與形狀,太有關係了。石頭要夠圓,夠大,夠硬,海浪沖刷時,才能減少其表面摩擦力,能留在海岸邊夠久,可以讓藻類覆蓋,不會一下子就被海浪帶走。 因此世界上泥岸、砂岸都不能產生藻礁,岩岸才有一點點的機會。要擁有這一點點的機會,要有那種大小、硬度與形狀的石頭,只有「桃園」的紅土石礫層,才有這樣的石頭。 除了新北市的三芝、萬里、石門有非常零星的藻礁,台灣其他的海岸都沒有藻礁,也不可能有,因為沒有桃園台地上,那樣「剛剛好」大小、硬度與形狀都配合的石頭。 這就是桃園海岸線,有無與倫比可愛的地方,是臺灣別的縣市無法重複。 第三,從「海水的溫度、鹽度與營養源」來說明。我不是海洋藻類學的專家,但是我知道,要有獨特的海洋溫度、鹽度、澄清度、硬度與營養源濃度的條件,才能讓足夠的藻類生長、沈降與附生在石頭上,使其細胞的大小,細胞壁的強度與細胞間的聯結,都可以滯留石頭間,產生超過海水沖刷的聯結力,才能逐漸形成藻礁海岸。 藻礁的價值無法取代 藻礁的內部,是充滿各樣大小的孔隙,與孔隙間有無數的通道聯結,成為海洋數不盡生物的避難所、產卵的所在、棲息的空間、與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獨特環境。 藻礁是給孩子海洋教育的最好教室,是臺灣面對逐漸加劇的氣候變遷,是濱海消浪的所在,是桃園地區天然防災的堡壘,與海岸的保護等。 藻礁是教導學生的平台 2002年,我擔任台灣大學第一屆「生態工程研究中心」的主任,常帶學生到不同的海邊,認識濱海生態系的美,現地教導海洋流體力學,與海岸結構穩定等,其間,我們也到桃園的藻礁。 我要學生蹲下來,知道怎麼看,怎麼欣賞,怎麼體會這世界少有的珍奇,在臺灣。要看一道又一道的潮水,打到藻礁,分成千萬道的小水流,進入藻礁千萬個孔隙,發出聲響,激出氣泡,像是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的某個片段,為這些藻礁海岸之美的歌頌。這樣的珍奇,我們學工程的人能復製嗎? 我知道我的學生,將來會成為工程師,或其他行業的專家、領袖,我期待他們認識「美」,喜愛「真」。無論有多少知識,多少經驗,面對海洋環境,錯綜複雜的關係,有一份謙卑還不夠,還要謙卑、謙卑、再謙卑。 最好不必施工,若要施工,必須保有細膩,仔細設想,與人溝通,而非莽撞,成為殺手。 為什麼不花腦筋去設計的問題所在 我對桃園藻礁的議題,教導我的學生,關鍵出在整個台灣的工程生態很不好,設計費的比例不合理的低。我的期待是,藉由桃園藻礁的思索,更多人可以成為「頭腦清楚的公民科學家」,亦即遇到問題,先不動氣,冷靜分辨,我相信這是媒體消息充斥,相互攻擊,叫人紛亂,給人紛擾的時代。我們要有自己獨立思考,保守不人云亦云的空間。 錯誤的工程管理制度不會產生正確的結果 讓我再說一遍,桃園藻礁不是環保與能源孰重孰輕,是制度的問題,錯誤的制度。不看重調查、思考、設計,強調施工,產生的工程,一定一大堆錯。任何一方都可以問這問題:「決定工程要經過藻礁,是花多少經費比例去決定的?」你們就知道答案了。 更高價值的持守 桃園藻礁的類似案件,以前已經發生很多次了,類似桃園藻礁的事件,以後還會持續發生。我們打開臺灣地圖,西海岸的天然海岸,所剩已經很少。只要有工程,就從天然海岸線下手。 我學習的專業,是為了國家。國家的著力,是為了財團或工業,有些財團與工業為國家賺錢,不一定都是負面的,但是科學知識的應用,與國家的利益,不是一對一的函數時,怎麼辦? 同學,我要告訴你,成為一個科學家,就像長在臺灣山上的「緋寒櫻」,要葉子都掉光,才會花開燦爛。留在一個不太乾淨的領域工作,充滿試探、誘惑、與不正當。要不同流合污,是因為,我們要有更高忠誠的對象,這是一個知識份子的十字架。 關鍵問題在那裡?請多花一點腦筋,在工程的定點與設計。幫助國家這樣的案子,請提高設計費的比例吧。 不要太快為不當的工程管理制度,與不合理的經費分配之下,產生的案子背書,其實工程師也是無奈。請珍惜台灣,才是愛這土地與人。 同學,我多次告訴你們學流體力學很有用,這裡就是一個教學的例子。
    3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