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2 年前
2022「新血壓標準」公布,不再是120/80,看看你的血壓或許並不高
很多人一直把120/80mmHg作為標準血壓,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飲食也有了質的飛躍,也正是因為如此導致我國慢性病的人數越來越多。

根據國情,現在國家對於血壓的標準值已經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國民正常血壓數值標準為130/85mmHg,如果自己的血壓在這個範圍內都屬於正常。

正常舒張壓/收縮壓:130/85mmHg。

臨界高血壓:131~139/86~89mmHg。

一級高血壓:140~159/90~99mmHg。

二級高血壓:>160/100mmHg。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4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 解讀血壓)簡孝文醫師 撰文 2021年08月18日 台灣目前有接近十萬人在長期洗腎,每年大約又有五千人新加入洗腎的行列,造成這麼多腎友的直接病因眾多,排行前三名分別是糖尿病、慢性腎炎、高血壓。 即使沒有其他的病,單純只有血壓高,就可能毀滅腎功能,引發尿毒症,更何況高血壓還常常和其他腎臟病掛勾,狼狽為奸,聯手欺負腎臟。 因此,高血壓的早期診斷及適當治療,對腎功能的保健很重要,可是要如何才能早期發現高血壓? 當然是要靠自己定期在家測量血壓。 測量血壓的時候,血壓計會給我們三個數字,其中有兩個數值與血壓有關,數值比較大的,醫學上稱為「收縮壓」,比較小的,醫學上的名字是「舒張壓」。 在血壓計的畫面上,收縮壓的數值在最上面,而舒張壓的數字則排在收縮壓的下面,很多熟齡的朋友不太會分辨醫學用的名稱,因此,就把收縮壓叫做「上面的血壓」,將舒張壓稱為「下面的血壓」,甚至有人將兩者簡稱為「上壓」及「下壓」。 不管説法如何,只要醫病雙方能溝通清楚,就好。 為了維持腰子及身體的健康,「上壓」盡量不要超過140,而且「下壓」不要超過90,恭喜!那表示沒有高血壓,但如果這兩者有任何一個超過標準,都是有高血壓。 除了記錄上下壓個別的數據,還必須注意它們之間的差距,這個差距在醫學上的名稱是「脈搏壓」,舉例來說: 案例一,血壓110/70,110-70=40,差距是40。 案例二,血壓150/100,150-100=50,差距是50。 案例三,血壓160/90,160-90=70,差距是70。 案例四,血壓170/70,170-70=100,差距是100。 案例五,血壓130/40,130-40=90,差距是90。 上下壓之間的差距,理想上不要超過60,像案例一和案例二都沒有超過60,不錯!但如果差距超過60以上,像案例三到案例五皆是,那代表動脈已經硬化,如果超過60越多,像案例四和案例五,通常表示血管硬化程度越厲害。 案例一的血壓110/70,沒有超過140/90,而且上下壓的差距40,沒有超過正常的「脈搏壓」,所以是正常的血壓。 案例二的血壓150/100,是剛開始有高血壓,但是血管遭破壞的時間還沒有很久,所以動脈尚未硬化,此時趕緊適度運動、減少食鹽、控制體重、戒煙戒酒,或服用小劑量的降壓藥,將血壓降到140/90以下,可以避免動脈硬化,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案例三的血壓160/90,則是高血壓多年沒控制好,年紀逐漸超過六十歲以上,與案例二比較,我們可以看到「上壓」還繼續在爬升,由150挺進到160,但是「下壓」已經開始翻轉,由100降為90,而且上下壓的差距由50提高為70,暗示動脈開始硬化了,但還有機會可以回頭。 案例四的血壓170/70,是高齡客層的血壓,與案例三比較,可以看到「上壓」持續增高,由160挺進到170,而「下壓」則繼續下跌,由90降為70,此時有人會以為自己的血壓變得比較好,理由是「下壓」沒有超過90了,誤認為只剩下「一半的高血壓」,殊不知這是誤解,因為上下壓的差距由70升高為100,表示動脈硬化很嚴重,高血壓病入膏肓了。 案例四這種型態的高血壓,很棘手,因為如果想把「上壓」從170降到正常的140以下,那「下壓」常常會掉到60-65以下,老人家的腎臟會受不了,經常看到腎功能會變差。 那案例五的血壓130/40,是什麼狀況呢?是糖尿病或高血壓已經毀掉了腎臟,造成尿毒症,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洗到末尾時,常常可以看到這種型態的血壓。 雖然案例五的血壓沒有超過140/90,看似正常,但下壓40很低很低,而且上下壓差距90,遠遠超過正常的「脈搏壓」,可知其血管是硬化的。 造成案例五這種血壓的原理,是高血壓及腎病不只毀掉了腎臟,心臟也被搞壞了,血液循環進出心臟有問題,因此無力拉抬上下壓,這樣的腎友多半有心臟衰竭和心律不整,很容易突然過世,所以也要在心臟內科的門診定期追蹤。 高血壓會追殺腎臟,為了保腎顧腎,必須定期在家測量血壓,但是一定要記錄收縮壓(上壓)及舒張壓(下壓),兩者缺一不可,早期發現自己血壓的變化,才不會錯失治療的先機。 謹提供一個便於記憶的口訣: 上下壓差距不超過60 高齡者下壓不低於60
    4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轉發自同學駱瑞成醫生) 血壓間的關係,請認真看,很有益處。 “給大家普及點血壓知識:幾十年了,我們被血壓和體溫誤導......” ✍健康年輕人的血壓是(120/80), ✍老年人的長壽血壓是(140/90)。 低壓值代表心壓, 最高不能超過95, 最低不能低於70。 高壓值代表腦壓, 最高不能超過160, 最低不能低於110。 〖情況分析:〗      1.(高壓高/低壓高) 代表是高血壓病,高血壓十年得冠心病,二十年得腦中風。     2.(高壓高/低壓正常)代表是頸椎病,椎管狹窄或椎動脈狹窄,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3.(高壓高/低壓低)代表頸椎病和心肌缺血     4.(高壓低/低壓低)代表是低血壓病,中風六大成因之一。     5.(高壓低/低壓正常)代表氣血虧。     6.(高壓正常/低壓高)代表心臟負荷大,易成心衰。     7.(高壓正常/低壓低)代表心肌缺血,易成冠心病。 〖理解了嗎?〗 你屬於哪一種呢? 另外血壓還有新消息: 🇺🇸美國已正式規定: 65歲以上 標準血壓150/90, 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 160甚至170也可以。 多年來我們統統受過去著重醫療商業利益“老標準”(不能超過120)的數字影響太大了,對六七十歲以上的老人造成極大不必要的高血壓心理負擔! 從今起要更正被醫師教錯的觀念了,請看下列報導。 〖分享血壓請參考〗: 顛覆我們對正常血壓的認知!各種年齡正常血壓應該是多少? 正常收縮壓=吳氏計算收縮壓=(82+年齡) 例:75歲= 82 + 75 = 157 【結論】 正常收縮壓: 男性= 82 +年齡, 女性= 80 +年齡, 健康(正常)指標: 實測收縮壓=正常收縮壓。 北醫三院102大夫告訴,70歲以上的人高血壓不能低於130,否則 極易產生體位低血壓暈倒,高血壓在150〜130之間較為安全,寧可高一點,別低。 血糖也是如此,隨年齡的增加適當放寬標準,60歲以上糖尿病人空腹血糖控制在6.5左右,70歲以上控制7.5左右,80歲以上大多時間不超過8.0,偶爾在8.5左右就可以了, 老年人低血糖危害更可怕😱    願每個家庭都有一個懂健康的人!
    2 人回報2 則回應6 年前
  • 分類文章 存檔文章 科學的養生保健 ~ 避免謠傳 防止誤導 Search: 科學的養生保健 顛覆正常血壓的認知? 25 星期五 十一月 2016 Posted by professorcslin in 高血壓, 偽科學 ≈ 發表留言 前天(2016-11-23)有位好友寄來一個電郵,詢問一篇有關「正常血壓」的文章。 該文章是發表於中國國民黨駐美國總支部的網站,發表日期是2014-10-3。它在網上被許多其他個人或團體引用和分享。 文章洋洋灑灑8大頁,還附有4個彩色圖表,規格尤勝正統期刊論文。 但是,不同於期刊論文的是,該文章採用第一人稱,顯得格外親切體貼。 只不過,如此感人的大作,竟無署名,誠屬可惜。難道是,高人濟世,不欲人知? 且不管真相為何,此文的標題是「顛覆我們對正常血壓的認知 / 各種年齡正常血壓應該是多少?」 它的第一及第二段原文,拷貝如下: 正常血壓該是多少? 各位朋友:這篇關於高血壓的文章,我個人認為有可信度,而且我所在醫院的醫生們,一,兩年前已是這個觀點,而我卻一直擔心並懷疑他們的正確性,直到半年前他們較詳細地給我解釋後,加上又陸續收到不少對高血壓標準的新資料後,我才接受這一新觀點,新指標。 現在美國正式標準已規定: 65歲以上是150/90,而且醫生說80歲以上的正常老人,160甚至170也可以。我們不少人受過去老標準影響太大了,對70,80以上的老人,造成極大的,不必要思想負擔,危害極大! 7 既然第二段的標題言明是「美國正式標準」,我們就來看看三個美國最權威的心血管健康機構怎麼說。 一,國家健康研究院所提供的資訊,最近的更新日期是2015-9-10。 二,疾病控制中心所提供的資訊,最近的更新日期是2016-6-16。 三,美國心臟協會所提供的資訊,最近的更新日期是2016-9-15。 這三個機構全都是把「正常血壓」定為「低於120/80」,「高血壓」定為「高於140/90」,而在這兩者之間的數值則被定位為「高血壓前期」。 至於年齡的因素,只有美國心臟協會有提到。它說,凡是80歲以下的人,都需要把血壓維持在140/90以下。而80歲以上的人,則可以維持在150/90以下。 所以,根據國民黨網站的那篇文章,這三個美國機構所提供的健康資訊,都是危害極大。 只不過,該文章既然說「現在美國正式標準已規定」,那就不知道,還有什麽其他美國健康機構,能提供,比上述這三個機構,更正確,更值得信賴的血壓資訊。 Advertisements 分享此文: Facebook7電子郵件GoogleLinkedIn3 維他命B預防失智症? 維他命B預防失智症? 在「維他命」中 低鹽飲食的爭議 低鹽飲食的爭議 在「食品安全」中 美國正式宣布轉基因有毒? 美國正式宣布轉基因有毒? 在「荒唐集」中 文章分頁導航 ← Previous post Next post →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迴響 名稱 * 電子郵件 * 個人網站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搜尋 Search: 近期文章 再談“椰子油治失憶症” 華視:年菜回鍋恐致癌 雞狗牛如何攝取維他命D 綿羊,紫外線,維他命D 維他命D這個怪咖 便秘新藥 魚刺卡喉,救百萬人? 男人做不得家務事 日本食物吃不得? 「高果糖玉米糖漿」致命? 分類文章 牙周病 (1) 瘦肉精 (9) 癌 (33) 眼疾 (4) 睡眠問題 (3) 糖尿病 (8) 維他命 (9) 老人失憶症 (12) 運動與健康 (9) 肌肉萎縮症 (1) 肝炎 (1) 肥胖 (5) 腎結石 (1) 膽固醇 (10) 荒唐集 (14) 莞爾集 (5) 關節炎 (2) 衛生保養 (1) 食物趣文 (17) 食補 (4) 食品安全 (45) 食品添加物 (3) 養生補品 (19) 骨質疏鬆 (5) 高血壓 (10) 迷魂藥 (1) 偏方 撇步 (3) 偽科學 (44) 基因改造 (6) 婦人病 (3) 寄生蟲 (1) 帕金森病 (1) 幹細胞 (2) 心臟病 (14) 急救 (4) 性無能 (6) 感冒 (1) 房事 (2) 攝護腺 (2) 新療法 (1) 新藥 (4) 新儀器 (2) 有機 無機 (6) 不分類 (3) 中風 (6) 存檔文章 2017 年 二月 (3) 2017 年 一月 (13) 2016 年 十二月 (13) 2016 年 十一月 (14) 2016 年 十月 (15) 2016 年 九月 (18) 2016 年 八月 (18) 2016 年 七月 (21) 2016 年 六月 (14) 2016 年 五月 (14) 2016 年 四月 (10) 2016 年 三月 (16) 近期迴響 「professorcslin」對「亞蔴籽油比魚油好嗎」留言 「professorcslin」對「壞的 好膽固醇」留言 「TIM」對「壞的 好膽固醇」留言 「TIM」對「亞蔴籽油比魚油好嗎」留言 「再談椰子油治老人失憶症 | 科學的養生保…」對「巧克力能防阿茲海默症?」留言 在 WordPress.com 建立免費網站或網誌. 關注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