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醫生從來不買「這四種菜」!卻不會主動告訴病人!很多人還在吃!注意了!
http://ezvivi3.com/article/308076.asp

現有回應

  • Lin標記此篇為:❌ 含有不實訊息

    理由

    假的。
    雖然龍葵鹼具有一定的毒性,但還遠沒有到砒霜那麼可怕的程度。 龍葵鹼讓人體產生中毒症狀的劑量比動物毒理實驗得出的數據還要低得多。
    謠言所提帶來危害的化肥是不存在的,那些異常粗短又無根的豆芽很可能是在生產中用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等植物激素處理過的。只要生產者控制得當,這些植物激素並

    出處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13096
    又白又胖的豆芽菜含劇毒?破解網路謠言
    6 年前
    10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3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這4種蔬菜,醫生從來不買,但是從來不會主動告訴病人,很多天天都在吃 你知道嗎?生活中有些蔬菜可能就有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物質!尤其是這4種蔬菜,醫生從來不會買,卻不會主動告訴病人,趕緊告訴家人別再吃了。   醫生從來不買的4種蔬菜! 卻不會主動告訴病人!  去醫院看病,醫生總會告訴你多吃蔬菜,身體好,即能健康又環保。卻不會告訴你這4種蔬菜他們從來不會買,因為這4種蔬菜的危害一般人實在不一定能夠接受明白。那麼是哪4種呢? 1、無根豆芽 豆芽口感清脆、且高營養,是餐桌上常見的蔬菜,可在不少菜市場裡,卻有這種沒有根須、肥胖白淨的豆芽佔據著大部分市場。  而無根豆芽在生產過程中除大量使用無根劑、防腐劑、增粗劑(粉)等化學原料外,還會用上了漂白粉、保鮮粉等有毒化工原料。如果長期食用危及健康,並且可能導致消費者身體細胞癌變。   2、秋扁豆  即秋天的扁豆其含有一種會凝集紅血球的凝集素毒蛋白,有的扁豆還含有能使紅細胞溶解並釋放出血紅蛋白的物質溶血素。 人若食後往往會中毒,發生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秋扁豆中所含的這兩種毒素在高溫下均失去毒性,因此,對這種蔬菜應高溫燒炒,徹底熟透才可食用。  3、新鮮木耳  木耳有很多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功效,但是,木耳的食用不是像很多蔬菜、水果一樣,越新鮮越好,對於新鮮木耳要謹慎食用!  因為在鮮木耳中,含有一種卟啉的光感物質,人食用後經太陽照射可引起皮膚瘙癢、水腫,嚴重的可致皮膚壞死。所以,一般認為最好不食用新鮮的木耳,選取幹木耳。  而經暴曬處理的幹木耳,在暴曬過程中會將大部分的卟啉分解掉,而在食用前,幹木耳又經水浸泡,其中含有的剩餘卟啉會溶于水,因而水發的幹木而可安全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浸泡幹木耳時需多換幾次水。  4、未成熟的番茄  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番茄因為青番茄含有生物鹼甙(龍葵堿)其形狀為針狀結晶體,對鹼性非常穩定,但能夠被酸水解。 所以,未熟的青番茄吃了常感到不適,輕則口腔感到苦澀,嚴重的時候還會出現中毒現象。特別是當青番茄開始腐爛時,其龍葵堿就會被破壞。  而青番茄變紅以後,就不含龍葵堿了。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宣導文) 誠心的告知,了解您的權益,希望您讀完後告訴週遭的朋友,謝謝您。 #小孩的權益無法自主 #學生平安保險是政策性保險 #學生平安保險與手冊有關 學生平安保險,保險公司不會主動告知您的權利。 1.凡讀書的小孩(包含幼稚園),在繳學費時都有繳到一筆學生平安保險的費用。 2.很多人,包括:老師、主任、護理老師,甚至校長,都以為學生平安保險只有意外受傷有收據才能請領。 3.保險公司不會主動告知您的權利。 一般民眾卻不知道【有狀況的小孩】例如:因中樞神經造成的癱瘓、自閉、過動、或發展遲緩、智能不足、腦麻、肢体有障礙、截肢、重聽、眼睛有問題、語言障礙、無法進食、罕見疾病.........等。這些都可以申請理賠。而且理賠金又分好幾階級~~5萬、40萬、50萬、80萬、100萬,甚至最多190萬。 有以上狀況的弱勢家庭,家長都很辛苦,要勞心勞力,接送小孩載進載出,還得定時去醫院復健,比一般家庭多付出雙倍以上的心力來顧小孩。 當有權益時 1.很多卻不知道可以合法的爭取。 2.或是無法去面對不敢去爭取。 3.或是不懂不知道如何去爭取,但卻傻傻地繳保費。 4.重點是,這些小孩未來都是商業保險的拒保戶。 5.請問,他們以後有什麼保障?只有學平險可以幫助到他們。 6.能幫自己小孩合法爭取權益,難道你們不要嗎? #長津社會企業有限公司花蓮服務處 讓您信賴的:張坤生 顧問 免費諮詢☎️:0800-222-358 服務電話☎️:03-858-0007 專 線☎️:0938-525-101
    1 人回報2 則回應2 年前
  • 💯有意思的四篇短文: 一、《深刻》 剛剛在電梯間看見一小孩兒在吃雪糕,出於關心,順口告訴他:“這麼涼的天,會吃壞身體的!”。 小孩告訴我,他的奶奶活了103歲。 我問:“吃雪糕吃的?” 他說:“不是,我奶奶從來不管閒事!” 多麼深刻!現在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衰老得這麼快了! 瞎操心操的…… 二、《心累》 現在騙子真多,剛剛又看到新聞裡說儲戶存款消失,幾十萬不翼而飛。 我急忙騎自行車到銀行,趕緊插卡輸密碼查看,還好,8塊錢還在,這才鬆了一口氣。 急死我了!以後再也不看新聞了,心好累! 走出銀行,心更累了:8塊錢還在,自行車卻不見了。 三、《別急》 大媽早上去廣場散步,看到有個老頭拿著海綿筆在地上寫大字,忍不住湊上去看。 老頭看了大媽一眼,提筆寫了個“滾”字。大媽心想:看一下至於嗎? ……老頭又看大媽一眼,又寫個“滾”。大媽再也忍不住了,上去一腳將老頭踢倒在地…… 警察來了問咋回事,老頭委屈地說: “我就想寫句‘滾滾長江東逝水’,剛寫頭兩個字,就被這個神經病踹倒了”。 所以呀,朋友們,凡事別急! 四、《忍著點》 一個姑娘上了高鐵,見自己的座位上坐著一男士。她核對自己的票,客氣地說:“先生,您坐錯位置了吧?” 男士拿出票,大聲嚷嚷:“看清楚點,這是我的座位,你瞎了眼嗎?!” 女孩仔細看了他的票,不再做聲,默默地站在他的身旁。一會兒火車開動了,女孩低頭輕輕地對男士說:“先生,您沒坐錯位,但您坐錯了車!這是開往上海的,你的車票是去哈爾濱的。” 有一種忍讓,叫做讓你後悔都來不及,如果嚎叫能解決問題,驢早就統治了世界! [強][強]這四篇短文還真有意思! !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請問老師,膽有多顆膽結石,時右上腹悶悶的,此時飲食該如何吃?早上,或餐前可以喝一匙冷壓油嗎?謝謝。 會有膽結石的問題,代表平常早餐沒有吃,或是有吃早餐,但是吃的早餐油脂都不夠。 例如:早上只有喝咖啡,泡麥片,泡五穀粉,饅頭,麵包,蛋糕,稀飯配醬瓜等。 這些食物的油脂都不夠。 因為膽囊的功能是要分泌膽汁,分泌膽汁的目的是為了分解油脂。 如果早上沒有吃到有油脂的食物,肝臟製造好的膽汁,就會放在膽囊當中,從前一天晚上放到隔天中午才有吃到油脂的食物。 膽汁就會在膽囊當中儲存超過18個小時,膽汁本來是水狀的,因為儲存的時間太久,就會從水狀的變成濃稠狀,然後結晶,最後變成結石。 所以膽結石就是這樣來的。 但是很多人膽結石去就醫,大部分的醫生還是會告訴病人多吃清淡一點,結果石頭越來越多顆。 所以三餐的飲食一定要有足夠的油脂,讓膽汁能夠分泌,膽汁就不會在膽囊當中放太久,就可以預防膽結石的問題出現。 如果膽結石已經產生的話,石頭是不會消失的,如果不會痛的話,一般的醫生會建議跟他和平共處。 如果每次吃到油膩的食物,就會開始肚子痛,我會建議去給醫生做檢查,看看是否能夠用微創手術,把石頭拿出來就好,這樣膽囊就不用被割除。 如果膽結石跑到十二指腸出口的話,因為膽管和胰臟的管路在十二指腸之前是相連的,就很容易把胰島素堵塞,造成胰島素回流,就會引發胰臟發炎,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千萬不可輕忽。 但是不管做什麼醫學的解決方法,三餐還是要認真吃,而且都要吃到足夠的油脂,膽結石才不會越來越多喔!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台大醫院醫師最近掀起一股超音波檢查熱,原因是該院一位才 37 歲的主治醫師就是因為太過仰賴肝功能指數檢查(GOT、GPT),卻在春節前被檢出已有 10公分 肝癌!且肝已被撐破! 臨床上有太多太多人都迷信肝功能指數,以為指數正常就一切OK,這樣的誤解,連很多專業醫師都會犯,這些平時要民眾建立正確保健常識的醫生,自己的常識竟還不正確。 肝癌的預防要好,但台大早年推動肝癌防治,但最後仍是死於肝癌的許子秋署長最令人印象...,另外還有病理界頗負盛名的林文教授、醫界耆老杜教授,以及台大內科醫師、醫學院內科博士班的學生KK,均因罹患肝癌宣告不治.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內科教授許金川指出,近十幾年來,隨著小型肝癌的研究,臨床上才確定肝臟好壞並不能全然仰賴GOT、GPT數值,但醫學發展至此,觀念竟依然如故。 許金川表示,醫生對肝病的防治都可能發生錯誤認知,更遑論一般民眾了;曾有一位 醫師也是誤信GOT、GPT,結果只幫他岳父監測數值,後來這位岳父大人還是得了肝癌! 台大這位年輕醫師,係因右上腹不舒服,自行用超音波探頭檢查才發現腫瘤。 許金川說,肝臟本身並沒有什麼神經,因此常常在得肝癌已經很大了才會發現,但卻為時太晚;這也是肝癌為何如此難以治療的最大原因。 在台灣,每天有30人死於肝病,肝臟疾病已是威脅國人健康的最大殺手,在肝病常識有限下,許醫師感嘆,有太多人都是被無知給害死的。 日前,許醫師門診也是有位病人,最近一個月經常肚子痛而且體重也減輕了不少;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肝臟部位有一個很大的肝癌,幾乎 80%的肝臟都「吃」掉了。 病人大吃一驚,直呼「怎麼可能?去年才做健康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怎麼可能才短短的一年,就長出這麼大的肝癌?」原來病人接受的體檢只有做肝功能檢查,檢查結果病人的肝功能都是「正常」? 病人接受的肝功能檢查,是肝臟檢查項目中最讓一般人耳熟能詳的一種檢查,但這項檢查卻是被國人誤解最深的一項。因為,很多人以為只要肝功能檢查出來的數值正常的,那肝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結果一樁樁喪失治療先機的悲劇就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許金川說:GOT、GPT是肝細胞裡面最多的酵素,如果肝臟發炎,或者是不管什麼原因細胞壞死,壞死之後GOT、GPT會跑出來,導致血液裡的GOT、GPT數值升高;但是,GOT、GPT指數不高,卻不代表病人沒有肝硬化或是肝癌。 因為形成肝硬化的時候,大部份肝炎患者,就算發炎情形都已經停止了,可是纖維化、肝硬化卻已經形成;一旦變成肝硬化,病人就很容易形肝癌。 另外,肝癌在早期,肝指數也不會高,因為肝癌在生長的時候,只有在肝癌周圍被肝癌壓迫侵犯的肝細胞才會壞死,因此,GOT、GPT仍可能是正常的,即使會升高,不會太高;但是,由於很多人缺乏這些知識,因此造成不幸悲劇。 肝的致命傷原因如下: 1 .晚睡晚起為最大致命傷。 2.早上不排便。 3.暴飲暴食。 4 .不吃早餐→透支體力而不自知。 5 .服用藥物過度。 6 .防腐劑、添加物、色素、人工甘味(如:沙茶醬) 7 .不當的油脂(如:沙拉油為不穩定油),烹調盡量少用油,即便是好油,如:橄欖油。疲倦時不吃油炸物,若要吃趁精神好時吃。 8 .不生食(完全熟食)亦不利肝。青菜生吃或煮三分或五分熟,炒過的青菜當天吃完,不要隔夜吃。 9 .錯誤的價值觀,只追求卓越,欠缺和平、博愛。 1 0.急躁。 要做到,完全不需花錢,只要注意起居與飲食習慣的調整。食療加上時療,讓身體在正確的時間內主動進行吸收與排毒的動作。 原因: 晚上9- 1 1 點為免疫系統(淋巴)排毒時間,此段時間應安靜或聽音樂。倘若此時,作母親的仍處於焦慮狀態,如洗碗盤、盯孩子功課,對健康不利。 晚間11-凌晨 1 點 肝的排毒,需在熟睡中進行。 凌晨1-3點 膽的排毒亦同。 凌晨3- 5 點肺的排毒,此即為何咳嗽的人在這段時間咳得最劇烈;因排毒動作已走到肺經,不應用止咳藥,以免抑制廢積物的排除。 凌晨5- 7 點 大腸的排毒,應上廁所排便。 早晨7- 9 點 小腸大量吸收營養的時段,應吃早餐。療病者最好早吃,在6點半前,養生者在7點半前,不吃早餐者應改變習慣,即使拖到 9 、 10點吃都比不吃好。
    1 人回報2 則回應7 年前
  • 在雲林急診室的那一夜 我懊惱的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江文莒醫師 在雲林急診的最後一個夜班,想不到病人竟像知道我要離開似的如潮水般從各處湧入。 晚上 9點多,門診醫生轉介來一位病人溫先生。 他發燒、嘔吐,右下腹有明顯的壓痛及反彈痛,看來就像是盲腸炎。 我幫他作了簡單的身體檢查,告訴他和他的妻子我的猜測以及可能需要開刀。 『醫生,能不能更確定一點 ?』溫太太猶豫地追問。 『好吧,』由於來診病人很多,我說,『等一下抽血結果出來我再進一步和你們討論』。 一小時後,抽血的結果顯示白血球上昇、發炎指數也升高。 『有八成的機會是盲腸炎了,』我說:『我會請外科醫生來和你們討論開刀的事』。 只見溫太太又遲疑了:『八成 ?能不能肯定是或不是? 』 我有點生氣的回答道:『當然還有可能是憩室炎、腹腔內膿瘍等等的可能。我也可以很武斷地只告訴妳就是盲腸炎,反正開刀下來醫生也會告訴你『是有一點發炎』而妳也不會知道真相。只是醫學上本就沒有百分之百確定的事,我希望你能夠了解,也尊重你知道各種可能的權利。而且臨床上已經這麼像了,等待進一步檢查可能會有盲腸破裂引發敗血症的危險。』 溫先生始終不發一語,溫太太似乎不喜歡台北來的醫生這種多重可能的解釋方式。 在雲林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龜毛的病人;我替他打上抗生素,並且安排電腦斷層(CT),然後轉回到淹滿病患的等候區繼續處理其他病人。 心裡直嘀咕健保局審查員若是抽到這本病歷一定會刪我CT檢查費六十萬元,然後附上一句『要放大100倍以嚴懲浪費』。 一小時後,斷層片洗出來,果然在盲腸附近有發炎腫脹的跡象。 『現在盲腸炎的可能性有九成以上了,』我指著片子對溫太太說:『少數的病人可以只用抗生素注射治癒,但大多數的情況下開刀還是最好的選擇 (我還是維持我的說明方式 )。』 想不到她竟然回我一句:『醫生,能不能帶藥回家吃就好 ?』。 這回換我生氣了 ! 來診護士一直在叫有新病人新病人快來處理,這對夫妻竟然還這麼多意見纏著我。 我說:『如果早要這樣就不需要這麼多檢查了 !你不信任我們,我可以把你轉到其他醫院開刀,但要回去我不會同意。』 他倆靜默不語。 我於是說:『要不然你們就簽自動出院吧,有事我們不負責!』。 想不到一直不說話的溫先生竟然開口道:『簽就簽吧!反正我爛命一條。』 我心頭一驚,只見溫太太低下頭說:『江醫師,我們不是不想治療或住院,只是我們一點錢也沒有。他每天作捆工領現,三個小孩才有飯吃。現在要是他開刀住院 …』。 我突然對剛才言語的魯莽感到抱歉,想了一想說:『我覺得你還是開刀才能最快復原。我找外科醫師下來看看,錢的事明天一早我會照會社工室來協助你們。』 外科醫師也真好心,他算一算開腹腔鏡復原的最快,只要住院兩天,不過要自費兩萬多元;開傳統術式住院日數稍長,要花三千多塊;用抗生素治療則可能要住院一週以上。 『真是一毛錢逼死英雄好漢!』他搖搖頭道。 溫太太想等隔天早上社工確定補助金額後再決定治療方式,於是溫先生就先在急診打了一晚上的點滴與抗生素,溫太太則是回家哄小孩睡覺後,半夜又來陪先生到天亮。 我在晨間會議時向鄰座的蘇醫師提到了這個病人。 『想不到雲林真的有這麼窮的病人,在台北從來不會遇到… 』我說。 可是他竟然皺起眉回我一句:『你怎麼可以讓他在急診待這麼久?盲腸炎會有破裂併發敗血症的危險!』 『我當然知道啊,可是 …』 我想反駁 可是他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啞口無言:『我們可以讓病人因病而死,卻不能讓病人因貧而死!』 『你應該先讓他去開刀,錢的事再想辦法,大不了就幫他出嘛!』 我腦中一陣昡暈,不是因為一晚沒睡的關係,而是他突然把我的心敲開了一道刺眼的光,像住院醫師放映在投影幕上的燈一樣亮。 我想到十年前的一個晚上,俊貿提議我們去認養貧童,我立刻就答應。 那時我的薪水還不到現在的一半,卻對這樣的事毫不猶豫;更早的時候靠公費過活,還能捐出一個月的家教費並且和俊貿在補習街挨家挨戶募款。 而現在,『付出』這樣的想法竟已不自覺地被排除在我行為反應的選項之外!幾千塊對現在的我來說,不過是節慶一場吃飯錢;對溫先生來說,卻是一家人命之所繫。 『我怎麼沒有想到?』我懊惱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我一面想一面走出會議室,遇見社工說他們是登記有案的低收入戶,可以補助大多數的費用。 我走到病床邊,看到護士小姐已經幫溫先生換好手術衣。 我向溫先生解釋手術後大約要休養時間,然後拉上圍簾,把五千元放在他的手裡,他原本不說一語的漠然突然轉為羞赧,溫太太則在一旁說不要不要。 我硬是把他手握成拳,說道:『沒關係啦,急診加住院要幾千塊,你開完刀還要一個星期不能工作。三個小孩總要呷飯啊!』 溫太太幾乎快哭了,溫先生終於說道:『醫師,我們雖不認識,可是,謝謝謝你對我們這麼好。我之後工作有錢,再慢慢還你。』 我揮揮手道:『沒關係,互相幫助而已。我要下班了,你還是要好好休養,不要急著出院,之後的復原才不會受影響。』 我經過忙碌的看診台,向喚醒我赤子之心的蘇醫師道謝;他一頭霧水。 走出雲林急診的大門,門外清晨的陽光似乎更耀眼了。
    2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一位北醫畢業目前在紐約當住院醫師的張銘凱醫師寫照顧COVID-19經驗,寫得非常棒,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經驗分享] 我在紐約市的公立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即將完訓,七月開始會做美國感染科次專訓練。目前紐約災情慘重,我所在醫院確診加疑似病人就超過一百人,我這段其間都在顧ICU因此對於重症COVID的照顧也算有心得,我至少照顧過超過20位以上之住院病人,因為在ICU的關係大部分病人都插管,到目前為止,我應該比許多台灣醫生有武漢新冠肺炎治療之實戰經驗。因為台灣目前防疫做的非常好,多半輕症或無症狀隔離,但是我們隨時要準備如果已經是社區流行,那作為醫生該如何care這些病人,因此做個簡單的分享與教學,所以講解的對象應該是以臨床第一線之醫師或NP為主。但我要說很多evidence都不斷更新,以下是盡量有所依據的臨床處理方式,reference就不一一列舉,有些我可能覺得是一般臨床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概念也許就沒有多加說明,如造成閱讀上不順暢,也請多多包涵。 #流病學:相信台灣臨床醫生現在非常仰賴旅遊史畢竟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如果有天已經大流行,旅遊史可能不是那麼重要了,懷疑就該驗。美國之前CDC一直很在意旅遊史而不隨意驗,結果後來發現根本大流行已經來不及了。在大爆發之前,可能會有一個空窗期就是很多原本我們以為低感染風險而沒有驗到的人,他們其實已經可能被感染。此外年輕人或沒有病史病人也非常多,這是在過去醫院前所未見的。在美國輕症就算陽性也不會住院讓他們回家,所以我所看到是真正的病人,我們已經擴充非常多病房了,但是病人真的很多,感染力真的很強要小心!至今我們已經有三個住院醫師中獎了。 #臨床表現:除了發燒咳等呼吸道症狀,還常有拉肚子等GI症狀,我要特別提醒很多病人會有"味覺失調或消失"的症狀,這不是鼻塞引起的味覺降低。很多文獻少提味覺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可能是一個sign就該檢驗。此外有些病人會表達胸痛,不一定就是很嚴重的myocarditis,就純粹是無法解釋的胸痛,但還是會建議驗一下CPK/Trop。這個病毒的潛伏期根據我看到的paper,大概平均是五天多,當然最長可能兩個禮拜,不過我現在講的是一個常態分佈的結果,你要算到最嚴苛標準,也許就兩個禮拜,但是平均還是五天多,所以你如果有接觸史,過了一個禮拜還是沒發病,你大概就safe了。 #抽血:CBC(不一定會leukocytosis,反而容易lymphocytopenia and or thrombocytopenia), 常transaminitis(GOT/GPT高)。我們會大概三天監測一次Ferritin, ESR/CRP, LDH, D-dimer來觀察對藥物反應。基本blood culture, HIV, urine Legionella/strep pneumonia最好也住院時驗一下排除其他問題。 #影像:CXR bilateral infiltrations。相信大家一定常常不知道病人什麼問題但是看到CXR有點白白髒髒就當肺炎收進來打抗生素住院(其實可能根本不明顯)。我要說的是這些COVID住院病人,不會只是CXR微微白白髒髒,而是一看就是明顯兩側蔓延,在我住院醫師期間真的從來沒有看到那麼多CXR都是長這個樣子的,現在我幾乎可以看到CXR就診斷。至於CT chest雖然比較清楚,但是我認為不需要,因為大部分CXR就很明顯了,加上抽血上述markers等等就算PCR還沒有等到就可以很有把握診斷了。安排CT chest只會讓醫院感控暴露風險(因為機器要大消毒,浪費時間也可能使真正需要CT的人沒辦法照到) #氧氣治療方面:如果有SOB or hypoxia,當然要監測O2 sat.一開始nasal cannula, simple mask 下一個nonrebreather mask,中間不要試BiPAP/CPAP/High flow NC你就要early intubation了!因為BiPAP等會有把病毒釋放出來空氣傳播的風險。而且COVID病人desaturation or decompensation進展真的非常快!sat keep不住就要early intubation。另外不要使用neubulizer等會霧化的藥物治療,如需支氣管闊張劑可以用MDI手壓的pump。另外ARDS常用的臥趴姿勢prone position效果感覺非常好,病人一prone血氧真的會稍微提升,有些病人甚至沒有被插管的,血氧稍微差一點的我們就會叫他趕快趴著!還真的很有用。很多插管病人我們也會給他prone,我看討論串好像台灣不是很喜歡prone因為很耗費護理師人力,不過至少我在我們醫院我看到是一大早三個主治醫師就一起合力把病人翻姿勢,其實美國醫師工作也是很辛苦的。 #藥物治療: 1.我知道很多診所喜歡開類固醇給"感冒"的病人,但是絕對要避免因為類固醇有延長viral shedding的副作用,之前在MERS等病人的研究也是類固醇壞處大於好處,因此使用類固醇除非是有其indication才用(例如septic shock等等)。 2.高劑量Statin似乎有研究對防止病毒結合有幫助,因此如果LFT, CK允許可以考慮使用(lipitor 40 or 80, etc)。 3.Litonavir愛滋病藥物nejm已經發表確定沒用。 4.在美國我們幾乎每個病人都會給hydroxychloroquine(400mg bid for a day, then 200mg bid for 4 days)會影響lysosome fusion抑制病毒, 使用藥物前一定要EKG,如果QTc>500就不要用。我們醫院現在不加azithromycin了因為兩個一起用會延長QTc就有致死案例。對於法國研究Hydroxychloroquine+azithro很好但是我保持樂觀態度,那個研究病人量很少(n=21),而且我實際臨床經驗覺得幫助好像有限,但是因為in vitro研究有效,我們還是會給病人就是了! COVID似乎會跟其他呼吸道病毒一起co-infection所以還是要驗一下flu, 但是如果flu negative也不需要給tamiflu因為對covid無效。除了病毒還常bacterial superinfection,所以我們幾乎還是會給抗細菌抗生素,macrolide or levofloxacin擔心prolong QT所以我們醫院現在給doxycycline。記得驗一下Urine Legionella因為跟covid一樣都常有GI症狀。 5.Remdesivir在美國第一個case就是靠這個治好的,各國都在臨床試驗中,我個人很看好,我們醫院也要開始實驗這個了... 6.日本藥favipiravir聽說也很成功但是因為我在美國比較不熟。 7.很多COVID病人為什麼這麼sick,明明年輕人卻full blown ARDS比老人更嚴重,因為很多是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的關係。所以IL-6 inhibitor如tocilizumab or sarilumab本來治rheumatoid arthritis的生物製劑或許也有用。現階段也還在臨床試驗中,可以抽血IL-6監測。聽說MGH用tocilizumab,而我的醫院也要開始臨床試驗sarilumab #Code status:COVID大部分還是胸腔性疾病,很多就是插管呼吸器ARDS mode來治療,因此插管是很重要的環節。但是有些運氣不是很好的病人,多重器官衰竭等等突然coded需要CPR的情況,這對醫療團隊來說是暴露極高風險甚至多半可能徒勞。我認為有必要一開始就要跟病人談好DNR,這不代表就要DNI,該插管還是要插管,但是真的不幸心跳停止等,要量力而為。 #醫院管理:至少在紐約我們的物資設備都輸台灣很多也嚴重不足,不過也許可以給台灣要是不幸疫情大爆發做個借鏡。現在醫院幾乎都是COVID病人,也不可能一人一間病房了,因此直接把COVID病人直接放在同一間房間,反正都得病了也不怕被感染了。不過還是建議最好病房的門是有窗戶的至少從外面看進去可以知道病人好不好,而且就我剛剛所說,病人原本可能好好的就突然血氧掉非常喘需要趕快插管,每個住院病人真的像未爆彈。另外ICU病人因為常常有很多pump點滴,護理師要一直進出隔離房不方便穿脫PPE,可以考慮直接把pump放在房間外面,點滴線延長出去就好,這樣如果護理師要調sedation or pressors等等就可以不用進入房間更改設定。 #國家防疫:現階段台灣防疫做很好,還在containment的階段,就是把最有可能的人抓出來隔離,但是對於平均每個個案的隔離成本很高,國家也很不容易控制,目前台灣有兩百多的個案,但是某天要是慢慢累積好幾百個病人甚至破千,我們也許就要調整策略,因為把全部只要是陽性的病人都抓到醫院關那是不可能的,台灣沒有那麼多的醫療能量,也不能這樣浪費,而且輕症染病的病人,要多久PCR會轉陰性,我還沒看到研究統計出來,應該也很少人會做這樣研究,因為很少國家會像台灣如此嚴格標準檢疫隔離的,就好像今天得influenza A,如果不太嚴重也是讓病人回家,病癒就是病癒,一般醫師也不會再重複flu swab;同樣如果有C.diff病人,把PO Vanc的療程吃完沒有再拉肚子,你也是當作好了不會再去驗糞便。個人覺得台灣可以把輕症病人平均多久時間PCR轉陰性做個統計發表研究。我最近看了世界著名病毒學專家何大一博士的專訪([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 個人覺得這篇寫得不錯,裡面他就有寫到目前也不知道陽性的病人過多久後才不會有傳染力,他說猜測大概三週。至於已經得過COVID的病人之後會不會再重複感染,他是覺得應該是不會,也就是現在所有的防疫工作,就是在爭取時間讓疫苗可以製造出來讓群體都可以有保護效果。現階段幾乎的國家都大爆發,就不可能像台灣還在containment的防疫階段,因為你要假設所有人都有可能是病人,那能做的就是#緩和曲線了flatten the curve,我覺得這個概念相當重要 ,基本上就是拖延戰術,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和聚集,要social distancing,不必要的商業活動要停止,電影院酒吧夜店要關,餐廳只能外帶等等,這可以避免加速接觸感染,讓病人增加量不要達這麼快一下超出醫療能負荷的數量避免醫療崩壞,很多國家都在這麼做了,目前聽起來表現比較好的國家像是南韓,雖然他們一開始防疫沒有做好導致非常多人得病,但是經過大規模檢驗,還有避免出門要待在家等等,目前疫情也有和緩的趨勢,算是亡羊補牢,也不是不行。台灣目前表現全球數一數二,但是我們總是要做最壞的準備跟打算。 #後記:沒想到一下就寫這麼多,這算是我第一線醫療工作者的紀實與經驗分享,目前紐約疫情雖然已嚴重崩壞,但實際上還只是開始而已不見緩和。不過美國參戰之後相信會有更多醫學研究與臨床治療準則可以參考,實際上也不完全是壞事。你問我會不會怕我每天也是提心吊膽的,都很怕生病,每天都要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但偏偏美國住院醫師工時非常長(週休一日而已也沒有PM off)又不斷把我們明明不是在病房rotate的時候抓來上班取消我們的門診等等,我都盡量多休息有時間就睡覺保持免疫力。現在在醫院其實也是看到很多恐慌的面孔,我們醫院是公立醫院,平常病人多為社會最底層的人,吸毒的、遊民的、酗酒的,總之各種問題台灣一個比較健康的社會大概很難想像是一個怎麼樣的場所。不過最近因為COVID病人大爆發,我發現很多可能社會上的一般人或中產階級,他們可能是警察、可能是清潔工、就某天感染病毒生病了,這時候醫護站起來照顧他們治療他們,讓他們免於恐懼,這是作為醫學生涯也算比較榮光的時候,因為我們平常的訓練,就在這時候派上用場,也算是找到一點點行醫的意義跟價值。可以平安地活著其實就很好。目前台灣社會可以安全的生活著也真的很好。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1、 如果錢還寬裕, 别養二奶, 偷偷養幾個貧困山區的學生, 你心裡一定會覺得舒坦。 2、 遇到夜裡擺地攤的, 能買就多買一些, 别還價, 東西都不貴。 家境哪怕好一點, 誰會大冷天夜裡擺地攤; 遇到學生出來勤工儉學的, 特别是中學生、小姑娘, 她賣什麼你就買點。 如果她不是家庭困難, 出來打工也需要勇氣的, 鼓勵鼓勵她吧。 3、 撿到錢包就找找失主。 如果你實在缺錢就把現金留下, 打電話告訴失主 就說你在廁所裡 撿到的。 把信用卡、身份證、駕駛執照還给人家, 一般别人也不會在乎錢了。 把人家的地址記在你的筆記本上, 以後發達了去找人家道個歉, 把錢還给人家。 4、 遇到問路的, 碰巧你又知道那個地址, 就主動告訴一聲。 别不好意思, 没有人笑話你。 5、 如果丢的垃圾裡 有碎玻璃、大頭針 、刀片等, 請用膠帶把它們 纏裹一下, 並盡量多纏幾層。 這樣就降低了 保潔人員或者 撿垃圾者被傷害 的概率。 他們大都是没有醫保的弱勢群體, 體贴體贴他們吧, 好人會有好報的。 6、 遇到迷路的小孩和老頭老太, 能送回家送回家, 不能送回家的送上車、送到派出所也行。 替老人或小孩打個電話再走, 反正你也不缺那兩個電話費。 7、 雨雪的时候、天冷的傍晚, 遇到賣菜的、賣水果的, 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 能全買就全買, 不能全買就買一份, 反正吃什麼也是吃買下來讓人早點回家。 8、 上車遇到老弱病人、孕婦, 讓座的時候别动聲色色, 也别大張旗鼓。 站起來用身體擋住其他人, 留出空位子给需要的人, 然後裝作下車走遠點。 人太多實在走不遠, 人家向你表示谢意的時候微笑一下。 9、 如果您的時間還寬裕, 把這幾句話轉幾個群, 網上很多人看, 轉了心裡舒坦。 10、 看完這段文章而不轉發的人大約為70%。 謝謝你! 寫的真實感!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轉自陳俊旭自然醫學博士臉書: 伊維菌素真的很有效,但政府不准賣! 我過去一年在美國診所都是用呼吸三寶治療新冠病人,效果很好,但十一月時,我的美國病人拜託我開伊維菌素給他和他朋友。 我在半年前就耳聞伊維菌素可能很有效,但要不是這位病人,我不會花那麼多時間去讀各國研究論文、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立場,然後開給它試試看。(因為呼吸三寶就很有效,覺得沒必要用到人工藥物) 到今天為止,我本人尚未確診,所以無緣親嚐伊維,但我已從我多位美國病人的身上,看到它明顯的抑制病毒複製的效果。 證據ㄧ:症狀停止惡化。 所有病人服用開始之後,沒有一個人的症狀持續惡化,也不會停滯,而是100%往症狀消退的路上前進。但是前提是必須要同時搭配呼吸三寶高劑量使用。(維生素C粉、天然硫辛酸、清肺方NAC) 證據二:睡眠大幅改善 所有病人服用伊維菌素之後,要嘛馬上很想睡覺(暝眩反應),要嘛當晚的睡眠好得不得了。 注意,病毒感染對身體來說是個很大的壓力,細胞激素被激發後,體內子彈亂飛,所以通常病人會睡得很不安穩、多夢、盜汗。 但是吃了伊維菌素之後,病毒不能進入細胞核,無法被複製了!所以當下危機警報解除,身體馬上從交感切換成副交感,變得很想睡或當晚呼呼大睡。 很多人隔天醒來精神很好,有一個病人甚至去走了五公里的路,感覺好得不得了,但前一天他還病懨懨躺在床上。 很可惜,這麼好的老藥,只因為專利過期,賺不了錢,所以默克藥廠和美國政府興趣缺缺,獨鍾那些效果不明確的新抗病毒藥和疫苗。 藥廠出錢,設計了一些實驗「證明」它無效且有副作用。美國聯邦政府隨後買單,然後在2021年2月警告醫生不要開這藥,民眾也不要吃。 但是民眾吃了效果很好啊!買不到人用的伊維,就跑去farm supply(農牧專賣店)買馬用的伊維藥膏。 美國聯邦政府不能「縱容」這樣的行為,就下令所有farm supply店裡面賣動物用藥的櫃子要用鐵架框起來,讓民眾連搶都搶不走! 聯邦政府警告各大藥局連鎖店(CVS, walgreen, Walmart, Target…),不准賣這個藥治療效果。所以,即使你花200美金拿到醫生處方,到藥局照樣買不到。甚至我有一個病人的處方簽還被藥師取消掉。真是太誇張了!這竟然發生在堪稱自由民主國家之首的美國! 不但聯邦政府警告,連華州州政府都在八月份寫信警告醫生不要開這個藥。所以,我在美國開這個藥,是冒著被吊銷執照的風險的,但為了病人的生命與健康,我必須取捨,以後真相會大白的,小心一點就是了! 很高興有些有先見之明的台灣醫生也呼籲政府要重新評估這個救人的好藥,例如預防醫學會的理事長陳宜民醫師就向政府請願了! 請台灣人一定要看這個影片,已經講得這麼清楚、這麼客觀、這麼誠懇了,為什麼政府還不採納?還在矜持什麼? https://mobile.twitter.com/i/status/1463753548882231298 台灣的大爆發很可能要來了!時間緊迫。 怎麼辦呢?我的美國診所已訂貨,美國朋友如果到藥房買不到,可以打電話到我美國診所,360-599-7377。由於是藥物,恕無法在診所官網直接訂購。 我現在人在台灣(自主管理中),發現台灣很難買。蝦皮本來可以買到,但已經被政府關心了。小藥房也買不到。大醫院則不一定。就我所知,現在管控很嚴格。 幾年後再來回顧現在的防疫荒唐史,會覺得很諷刺:強推無效的第三劑,禁用有效的伊維菌素! 而你我,正在寫歷史! 在這段渦流中被犧牲掉的無辜群眾,誰來負責任?
    20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八十五歲了 李家同 昨天我號稱生日,收到好多人的祝賀,使我不知道怎麼辦。現在先謝謝各位的祝福。其實我不知道我的國曆生日是哪一天,我的生日是農曆正月初五,爸爸報戶口的時候就寫下1月5日。我從來不記得國曆1月5日是我的生日。 雖然我已八十五歲,但是根據身分證,我只有八十四歲,這又是當年報戶口時有些錯誤。在醫院裡,八十五歲以後,看病可以優先,所以我還要等一年。 已經八十五歲了,我常常想到85度C去喝咖啡或買蛋糕應該有點優待,可是即使有這個優待,也恐怕要再等一年。有夢最美,我還是夢想有一天85度C會給我優待。 也許應該告訴各位,最近我摔了一跤,這是因為我的球鞋已經磨平了,走在一個水泥斜坡上,做了一個滑壘的動作。這是因為要追隨吳誠文教授,沒想到後腦著地。可是我拍拍屁股站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當天仍然去打網球的,命大也。我認為我一直有運動,所以運動神經還可以,一定有方法使得我這次沒有腦震盪。 人老了,千萬不要懷念從前年輕的時代。我每天會看到學生打籃球,看他們打全場,不免使我有點感慨,要我打全場,絕對一命嗚呼。可是那些年輕人跑得飛快,我真不懂他們如何做到的。可是我們老人應該知道,年輕人雖然身強體壯、頭腦靈活、記憶力好,可是也有他們的苦惱,找工作就是一個問題。找到工作又會感覺到薪水實在不夠多,所以我們老人應該多多關心年輕人,了解他們所面臨的問題,也盡量地幫助他們。 老人最重要的是要能保持心情上的平靜,我因此在下面提出幾個辦法,分享給大家。 (1)不要對政治太有興趣,不要看太偏激的政治文章和談話。這是自找煩惱的,如果一定要看,最好先吃過降血壓藥,以策安全。 (2)要和老朋友聯絡,因為再不聯絡,可能就從此失聯了。和老朋友聯絡還有一個好處,可以得到很多醫學上的知識,知道哪些醫生是好醫生,一定要把好醫生記下來,以備不時之需。 (3)不要只和老人聯絡,也要和年輕人、小孩子常常聚會,他們比較有生氣,也比較快樂。一定要分享他們的快樂和煩惱,盡力幫助他們。 (4)不要老是懷念過去,也要隨著時代的進步前進。不能只知道老歌,也要知道新歌,如”我不是劉德華”、”熱愛105度的你”,以表示跟得上時代。 (5)不妨搞清楚從前沒有想到的問題,比方說,Cavendish如何測出地球質量的?(他的光源是蠟燭。) 法拉第如何做電容實驗的?馬可尼如何能從英國發電報到美國去?(當時世界上並沒有真空管。) (6)不要太為自己的一些病痛而沮喪,年紀大了,不可能沒有病痛的。如果完全沒有病痛了,那就是最美好的日子到了。 (7)不要太多想自己的煩惱,多多顧念別人,這樣你的煩惱會減輕很多。 最後,再次謝謝大家對我的祝福。我尤其感謝替我看病的醫生,我運氣真好,碰到這麼多好醫生。有一位醫生喜歡看偵探小說,而且是專門看醫生如何謀殺病人的,可是我相信他絕對不會謀殺我,因為無利可圖也。
    9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