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在雲林急診室的那一夜
我懊惱的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江文莒醫師

在雲林急診的最後一個夜班,想不到病人竟像知道我要離開似的如潮水般從各處湧入。

晚上 9點多,門診醫生轉介來一位病人溫先生。
他發燒、嘔吐,右下腹有明顯的壓痛及反彈痛,看來就像是盲腸炎。

我幫他作了簡單的身體檢查,告訴他和他的妻子我的猜測以及可能需要開刀。

『醫生,能不能更確定一點 ?』溫太太猶豫地追問。

『好吧,』由於來診病人很多,我說,『等一下抽血結果出來我再進一步和你們討論』。

一小時後,抽血的結果顯示白血球上昇、發炎指數也升高。

『有八成的機會是盲腸炎了,』我說:『我會請外科醫生來和你們討論開刀的事』。

只見溫太太又遲疑了:『八成 ?能不能肯定是或不是? 』

我有點生氣的回答道:『當然還有可能是憩室炎、腹腔內膿瘍等等的可能。我也可以很武斷地只告訴妳就是盲腸炎,反正開刀下來醫生也會告訴你『是有一點發炎』而妳也不會知道真相。只是醫學上本就沒有百分之百確定的事,我希望你能夠了解,也尊重你知道各種可能的權利。而且臨床上已經這麼像了,等待進一步檢查可能會有盲腸破裂引發敗血症的危險。』

溫先生始終不發一語,溫太太似乎不喜歡台北來的醫生這種多重可能的解釋方式。

在雲林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龜毛的病人;我替他打上抗生素,並且安排電腦斷層(CT),然後轉回到淹滿病患的等候區繼續處理其他病人。

心裡直嘀咕健保局審查員若是抽到這本病歷一定會刪我CT檢查費六十萬元,然後附上一句『要放大100倍以嚴懲浪費』。

一小時後,斷層片洗出來,果然在盲腸附近有發炎腫脹的跡象。

『現在盲腸炎的可能性有九成以上了,』我指著片子對溫太太說:『少數的病人可以只用抗生素注射治癒,但大多數的情況下開刀還是最好的選擇 (我還是維持我的說明方式 )。』

想不到她竟然回我一句:『醫生,能不能帶藥回家吃就好 ?』。

這回換我生氣了 ! 來診護士一直在叫有新病人新病人快來處理,這對夫妻竟然還這麼多意見纏著我。

我說:『如果早要這樣就不需要這麼多檢查了 !你不信任我們,我可以把你轉到其他醫院開刀,但要回去我不會同意。』

他倆靜默不語。

我於是說:『要不然你們就簽自動出院吧,有事我們不負責!』。

想不到一直不說話的溫先生竟然開口道:『簽就簽吧!反正我爛命一條。』

我心頭一驚,只見溫太太低下頭說:『江醫師,我們不是不想治療或住院,只是我們一點錢也沒有。他每天作捆工領現,三個小孩才有飯吃。現在要是他開刀住院 …』。

我突然對剛才言語的魯莽感到抱歉,想了一想說:『我覺得你還是開刀才能最快復原。我找外科醫師下來看看,錢的事明天一早我會照會社工室來協助你們。』

外科醫師也真好心,他算一算開腹腔鏡復原的最快,只要住院兩天,不過要自費兩萬多元;開傳統術式住院日數稍長,要花三千多塊;用抗生素治療則可能要住院一週以上。

『真是一毛錢逼死英雄好漢!』他搖搖頭道。

溫太太想等隔天早上社工確定補助金額後再決定治療方式,於是溫先生就先在急診打了一晚上的點滴與抗生素,溫太太則是回家哄小孩睡覺後,半夜又來陪先生到天亮。

我在晨間會議時向鄰座的蘇醫師提到了這個病人。

『想不到雲林真的有這麼窮的病人,在台北從來不會遇到… 』我說。

可是他竟然皺起眉回我一句:『你怎麼可以讓他在急診待這麼久?盲腸炎會有破裂併發敗血症的危險!』

『我當然知道啊,可是 …』 我想反駁

可是他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啞口無言:『我們可以讓病人因病而死,卻不能讓病人因貧而死!』

『你應該先讓他去開刀,錢的事再想辦法,大不了就幫他出嘛!』

我腦中一陣昡暈,不是因為一晚沒睡的關係,而是他突然把我的心敲開了一道刺眼的光,像住院醫師放映在投影幕上的燈一樣亮。

我想到十年前的一個晚上,俊貿提議我們去認養貧童,我立刻就答應。

那時我的薪水還不到現在的一半,卻對這樣的事毫不猶豫;更早的時候靠公費過活,還能捐出一個月的家教費並且和俊貿在補習街挨家挨戶募款。

而現在,『付出』這樣的想法竟已不自覺地被排除在我行為反應的選項之外!幾千塊對現在的我來說,不過是節慶一場吃飯錢;對溫先生來說,卻是一家人命之所繫。

『我怎麼沒有想到?』我懊惱驚覺:『當我擁有愈多時,我願意給的竟然愈少!』。

我一面想一面走出會議室,遇見社工說他們是登記有案的低收入戶,可以補助大多數的費用。

我走到病床邊,看到護士小姐已經幫溫先生換好手術衣。

我向溫先生解釋手術後大約要休養時間,然後拉上圍簾,把五千元放在他的手裡,他原本不說一語的漠然突然轉為羞赧,溫太太則在一旁說不要不要。

我硬是把他手握成拳,說道:『沒關係啦,急診加住院要幾千塊,你開完刀還要一個星期不能工作。三個小孩總要呷飯啊!』

溫太太幾乎快哭了,溫先生終於說道:『醫師,我們雖不認識,可是,謝謝謝你對我們這麼好。我之後工作有錢,再慢慢還你。』

我揮揮手道:『沒關係,互相幫助而已。我要下班了,你還是要好好休養,不要急著出院,之後的復原才不會受影響。』

我經過忙碌的看診台,向喚醒我赤子之心的蘇醫師道謝;他一頭霧水。

走出雲林急診的大門,門外清晨的陽光似乎更耀眼了。

文體很接近,媽媽從朋友那邊轉傳的

查看該用戶回報的所有文章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521133 窮父憂沒收入拒開刀 淚簽自動出院…暖醫塞錢:小孩得吃飯 三立新聞網2019/04/02 12:59:00

現有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別忘了要救家屬... 陳志金醫師 奇美醫院 Icu 主任 2020-12-9 在過年前夕,老公突然腦幹出血!面對這樣的惡耗,太太依然很堅強的帶著兩個孩子,仔細聽著我,向她解說先生的病情。她雖然眼眶紅紅的,但是眼淚並未潰堤。先生的情況很不樂觀,大概就是這幾天了... 她決定不再CPR了。這是多麼困難的決定啊!但是,她知道這是對先生最好的決定。 我心裡清楚,當病人無法救治的時候,要救家屬!我一定要解救這位太太,解除她的內疚與自責,阻止先生的兄弟姐妹們對她的指責。 我當著其他家屬與朋友的面前說,「這個腦幹出血,是無法避免的,而且會來得非常突然!可以前一刻還好好的,還在說話、吃東西,下一刻就就突然昏倒,心跳停止!讓大家措手不及!」 會這麼說,是因為有些家屬,就會怪太太怎麼沒有提早發現? 「先生是洗腎的病人,本來就是容易發生腦中風,或是腦出血,是很難避免的。」 會這麼說,是因為有些家屬,就會怪太太怎麼沒有好好照顧先生? 「太太平時照顧得很好,在事情發生的時候,也做得很好,她馬上打電話叫119,依照119的電話指示,給先生進行急救CPR,把心跳血壓拉回來,我們現在才能有這個機會來討論。要不然的話,現場就往生了。」 會這麼說,是要肯定太太的付出,解除她的內疚與自責。 而且,這些肯定的話,不能只對太太說,要公開,當著其他家屬面前說,為的是要阻止其他家屬的指指點點,責怪太太。 「我們已經急救過一次了,現在腦幹因為出血,已經沒有功能。腦幹沒有功能,不是會不會清醒的問題,而是無法存活,最長不會超過14天,最關鍵的時間是第三第四天。如果心跳再次停止,再去壓胸、電擊,病人只會折騰,是不會有幫助的。所以,我會建議不要再壓、不要再電擊,讓病人好好的離開,大家覺得如何?」 雖然DNR(不要再壓、不要再電擊)是太太決定的,但是,我會跟其他家屬說,是我建議的,這樣,他們才不會想說是太太不想照顧,才決定放棄的。 「大家如果有什麼習俗的需要,例如拜拜的衣服、符或是符水,都可以拿過來,我們都可以幫忙處理。」 通常聽到這裡,家屬都會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然後如釋負重的從包包裡取出一道符。 這個當然沒問題,這是家屬的一番心意、他們也想盡自己的努力,我們當然要成全,我一向覺得符水就是「家屬的祝福」。 這樣的場景、這些對話,我不知經歷了多少遍。這一次,我用了比平常更慢的速度在講,因為,太太是外籍配偶。 她在我跟其他家屬說明完了,眼淚就潰堤了。 也許是她的辛苦,被我肯定了;也許是她的內疚,我幫她解除了;也許是她擔心被責怪,我替她擋下來了。 最後,太太跟我說,「醫生,我能不能有一個要求?」「我先生走的時候,能不能讓我親自幫他拔管?因為他很信任我。」 她說完,換我眼眶紅了。「當然可以!你先生會很感謝你的。」 彼此信任是一件多麼珍貴、多麼不容易的事啊! 最後,這管子,是我握著太太的手「一起拔」的!我當然不會讓太太自己拔,她雖然意志堅定,但是,這麼一拔,她往後一輩子,內心必須承擔很大的責任,而且,也很可能會面對其他家屬的指指點點。所以,「一起拔」的目的是要告訴大家,這個拔管的責任是我負,她則是參與完成先生的遺願。 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關懷是最好的處方;面對無法救治的病人,我們要救家屬。期許自己,無論在什麼位子,我們都可以選擇,當一個更有溫度的人。 【後記】 我寫這文章的目有三個: 1. 幫辛苦照顧病人的太太說話,尤其是弱勢的太太。他們在照顧的角色方面付出最多,卻也得不到應得的肯定,反而經常被那些「只出一張嘴的親戚朋友」責怪。 2. 寫給那些「只會出一張嘴」親戚朋友看: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在乎的事,無論做什麼決定,都是人家一輩子要去承擔的。旁人如果沒有要出錢養人家一輩子或者幫忙照顧,拜託管好自己的嘴巴! 3. 希望醫療人員可以多做一些:家屬要做出困難的決定,需要很大的「愛」與「勇氣」去承擔、去面對其他人的指指點點;同時,面對至親的人離去,會容易有內疚與自責(可能是一輩子的),醫療人員只要多說一句話,多一些同理,可能就可以「解救活著的人」。
    2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一位北醫畢業目前在紐約當住院醫師的張銘凱醫師寫照顧COVID-19經驗,寫得非常棒,跟大家分享這篇文章: [經驗分享] 我在紐約市的公立醫院擔任內科住院醫師即將完訓,七月開始會做美國感染科次專訓練。目前紐約災情慘重,我所在醫院確診加疑似病人就超過一百人,我這段其間都在顧ICU因此對於重症COVID的照顧也算有心得,我至少照顧過超過20位以上之住院病人,因為在ICU的關係大部分病人都插管,到目前為止,我應該比許多台灣醫生有武漢新冠肺炎治療之實戰經驗。因為台灣目前防疫做的非常好,多半輕症或無症狀隔離,但是我們隨時要準備如果已經是社區流行,那作為醫生該如何care這些病人,因此做個簡單的分享與教學,所以講解的對象應該是以臨床第一線之醫師或NP為主。但我要說很多evidence都不斷更新,以下是盡量有所依據的臨床處理方式,reference就不一一列舉,有些我可能覺得是一般臨床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概念也許就沒有多加說明,如造成閱讀上不順暢,也請多多包涵。 #流病學:相信台灣臨床醫生現在非常仰賴旅遊史畢竟沒有大規模社區感染,但是我要提醒的是如果有天已經大流行,旅遊史可能不是那麼重要了,懷疑就該驗。美國之前CDC一直很在意旅遊史而不隨意驗,結果後來發現根本大流行已經來不及了。在大爆發之前,可能會有一個空窗期就是很多原本我們以為低感染風險而沒有驗到的人,他們其實已經可能被感染。此外年輕人或沒有病史病人也非常多,這是在過去醫院前所未見的。在美國輕症就算陽性也不會住院讓他們回家,所以我所看到是真正的病人,我們已經擴充非常多病房了,但是病人真的很多,感染力真的很強要小心!至今我們已經有三個住院醫師中獎了。 #臨床表現:除了發燒咳等呼吸道症狀,還常有拉肚子等GI症狀,我要特別提醒很多病人會有"味覺失調或消失"的症狀,這不是鼻塞引起的味覺降低。很多文獻少提味覺問題,但是一定要注意,這可能是一個sign就該檢驗。此外有些病人會表達胸痛,不一定就是很嚴重的myocarditis,就純粹是無法解釋的胸痛,但還是會建議驗一下CPK/Trop。這個病毒的潛伏期根據我看到的paper,大概平均是五天多,當然最長可能兩個禮拜,不過我現在講的是一個常態分佈的結果,你要算到最嚴苛標準,也許就兩個禮拜,但是平均還是五天多,所以你如果有接觸史,過了一個禮拜還是沒發病,你大概就safe了。 #抽血:CBC(不一定會leukocytosis,反而容易lymphocytopenia and or thrombocytopenia), 常transaminitis(GOT/GPT高)。我們會大概三天監測一次Ferritin, ESR/CRP, LDH, D-dimer來觀察對藥物反應。基本blood culture, HIV, urine Legionella/strep pneumonia最好也住院時驗一下排除其他問題。 #影像:CXR bilateral infiltrations。相信大家一定常常不知道病人什麼問題但是看到CXR有點白白髒髒就當肺炎收進來打抗生素住院(其實可能根本不明顯)。我要說的是這些COVID住院病人,不會只是CXR微微白白髒髒,而是一看就是明顯兩側蔓延,在我住院醫師期間真的從來沒有看到那麼多CXR都是長這個樣子的,現在我幾乎可以看到CXR就診斷。至於CT chest雖然比較清楚,但是我認為不需要,因為大部分CXR就很明顯了,加上抽血上述markers等等就算PCR還沒有等到就可以很有把握診斷了。安排CT chest只會讓醫院感控暴露風險(因為機器要大消毒,浪費時間也可能使真正需要CT的人沒辦法照到) #氧氣治療方面:如果有SOB or hypoxia,當然要監測O2 sat.一開始nasal cannula, simple mask 下一個nonrebreather mask,中間不要試BiPAP/CPAP/High flow NC你就要early intubation了!因為BiPAP等會有把病毒釋放出來空氣傳播的風險。而且COVID病人desaturation or decompensation進展真的非常快!sat keep不住就要early intubation。另外不要使用neubulizer等會霧化的藥物治療,如需支氣管闊張劑可以用MDI手壓的pump。另外ARDS常用的臥趴姿勢prone position效果感覺非常好,病人一prone血氧真的會稍微提升,有些病人甚至沒有被插管的,血氧稍微差一點的我們就會叫他趕快趴著!還真的很有用。很多插管病人我們也會給他prone,我看討論串好像台灣不是很喜歡prone因為很耗費護理師人力,不過至少我在我們醫院我看到是一大早三個主治醫師就一起合力把病人翻姿勢,其實美國醫師工作也是很辛苦的。 #藥物治療: 1.我知道很多診所喜歡開類固醇給"感冒"的病人,但是絕對要避免因為類固醇有延長viral shedding的副作用,之前在MERS等病人的研究也是類固醇壞處大於好處,因此使用類固醇除非是有其indication才用(例如septic shock等等)。 2.高劑量Statin似乎有研究對防止病毒結合有幫助,因此如果LFT, CK允許可以考慮使用(lipitor 40 or 80, etc)。 3.Litonavir愛滋病藥物nejm已經發表確定沒用。 4.在美國我們幾乎每個病人都會給hydroxychloroquine(400mg bid for a day, then 200mg bid for 4 days)會影響lysosome fusion抑制病毒, 使用藥物前一定要EKG,如果QTc>500就不要用。我們醫院現在不加azithromycin了因為兩個一起用會延長QTc就有致死案例。對於法國研究Hydroxychloroquine+azithro很好但是我保持樂觀態度,那個研究病人量很少(n=21),而且我實際臨床經驗覺得幫助好像有限,但是因為in vitro研究有效,我們還是會給病人就是了! COVID似乎會跟其他呼吸道病毒一起co-infection所以還是要驗一下flu, 但是如果flu negative也不需要給tamiflu因為對covid無效。除了病毒還常bacterial superinfection,所以我們幾乎還是會給抗細菌抗生素,macrolide or levofloxacin擔心prolong QT所以我們醫院現在給doxycycline。記得驗一下Urine Legionella因為跟covid一樣都常有GI症狀。 5.Remdesivir在美國第一個case就是靠這個治好的,各國都在臨床試驗中,我個人很看好,我們醫院也要開始實驗這個了... 6.日本藥favipiravir聽說也很成功但是因為我在美國比較不熟。 7.很多COVID病人為什麼這麼sick,明明年輕人卻full blown ARDS比老人更嚴重,因為很多是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的關係。所以IL-6 inhibitor如tocilizumab or sarilumab本來治rheumatoid arthritis的生物製劑或許也有用。現階段也還在臨床試驗中,可以抽血IL-6監測。聽說MGH用tocilizumab,而我的醫院也要開始臨床試驗sarilumab #Code status:COVID大部分還是胸腔性疾病,很多就是插管呼吸器ARDS mode來治療,因此插管是很重要的環節。但是有些運氣不是很好的病人,多重器官衰竭等等突然coded需要CPR的情況,這對醫療團隊來說是暴露極高風險甚至多半可能徒勞。我認為有必要一開始就要跟病人談好DNR,這不代表就要DNI,該插管還是要插管,但是真的不幸心跳停止等,要量力而為。 #醫院管理:至少在紐約我們的物資設備都輸台灣很多也嚴重不足,不過也許可以給台灣要是不幸疫情大爆發做個借鏡。現在醫院幾乎都是COVID病人,也不可能一人一間病房了,因此直接把COVID病人直接放在同一間房間,反正都得病了也不怕被感染了。不過還是建議最好病房的門是有窗戶的至少從外面看進去可以知道病人好不好,而且就我剛剛所說,病人原本可能好好的就突然血氧掉非常喘需要趕快插管,每個住院病人真的像未爆彈。另外ICU病人因為常常有很多pump點滴,護理師要一直進出隔離房不方便穿脫PPE,可以考慮直接把pump放在房間外面,點滴線延長出去就好,這樣如果護理師要調sedation or pressors等等就可以不用進入房間更改設定。 #國家防疫:現階段台灣防疫做很好,還在containment的階段,就是把最有可能的人抓出來隔離,但是對於平均每個個案的隔離成本很高,國家也很不容易控制,目前台灣有兩百多的個案,但是某天要是慢慢累積好幾百個病人甚至破千,我們也許就要調整策略,因為把全部只要是陽性的病人都抓到醫院關那是不可能的,台灣沒有那麼多的醫療能量,也不能這樣浪費,而且輕症染病的病人,要多久PCR會轉陰性,我還沒看到研究統計出來,應該也很少人會做這樣研究,因為很少國家會像台灣如此嚴格標準檢疫隔離的,就好像今天得influenza A,如果不太嚴重也是讓病人回家,病癒就是病癒,一般醫師也不會再重複flu swab;同樣如果有C.diff病人,把PO Vanc的療程吃完沒有再拉肚子,你也是當作好了不會再去驗糞便。個人覺得台灣可以把輕症病人平均多久時間PCR轉陰性做個統計發表研究。我最近看了世界著名病毒學專家何大一博士的專訪([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https://www.caltech.edu/about/news/tip-iceberg-virologist-david-ho-bs-74-speaks-about-covid-19?fbclid=IwAR1XVnPHq82gD97Y2Y06FkIFzAtNNfopnMgqa98fHAwX7WHzHGyBVbnZlIQ)) 個人覺得這篇寫得不錯,裡面他就有寫到目前也不知道陽性的病人過多久後才不會有傳染力,他說猜測大概三週。至於已經得過COVID的病人之後會不會再重複感染,他是覺得應該是不會,也就是現在所有的防疫工作,就是在爭取時間讓疫苗可以製造出來讓群體都可以有保護效果。現階段幾乎的國家都大爆發,就不可能像台灣還在containment的防疫階段,因為你要假設所有人都有可能是病人,那能做的就是#緩和曲線了flatten the curve,我覺得這個概念相當重要 ,基本上就是拖延戰術,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和聚集,要social distancing,不必要的商業活動要停止,電影院酒吧夜店要關,餐廳只能外帶等等,這可以避免加速接觸感染,讓病人增加量不要達這麼快一下超出醫療能負荷的數量避免醫療崩壞,很多國家都在這麼做了,目前聽起來表現比較好的國家像是南韓,雖然他們一開始防疫沒有做好導致非常多人得病,但是經過大規模檢驗,還有避免出門要待在家等等,目前疫情也有和緩的趨勢,算是亡羊補牢,也不是不行。台灣目前表現全球數一數二,但是我們總是要做最壞的準備跟打算。 #後記:沒想到一下就寫這麼多,這算是我第一線醫療工作者的紀實與經驗分享,目前紐約疫情雖然已嚴重崩壞,但實際上還只是開始而已不見緩和。不過美國參戰之後相信會有更多醫學研究與臨床治療準則可以參考,實際上也不完全是壞事。你問我會不會怕我每天也是提心吊膽的,都很怕生病,每天都要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態,但偏偏美國住院醫師工時非常長(週休一日而已也沒有PM off)又不斷把我們明明不是在病房rotate的時候抓來上班取消我們的門診等等,我都盡量多休息有時間就睡覺保持免疫力。現在在醫院其實也是看到很多恐慌的面孔,我們醫院是公立醫院,平常病人多為社會最底層的人,吸毒的、遊民的、酗酒的,總之各種問題台灣一個比較健康的社會大概很難想像是一個怎麼樣的場所。不過最近因為COVID病人大爆發,我發現很多可能社會上的一般人或中產階級,他們可能是警察、可能是清潔工、就某天感染病毒生病了,這時候醫護站起來照顧他們治療他們,讓他們免於恐懼,這是作為醫學生涯也算比較榮光的時候,因為我們平常的訓練,就在這時候派上用場,也算是找到一點點行醫的意義跟價值。可以平安地活著其實就很好。目前台灣社會可以安全的生活著也真的很好。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令人敬佩與感傷》 王永衛醫師 口述 整理/李淑娟 今年7月15日我正式從服務了37載的臺北榮總退休;同事頻頻打探:還未屆退休年齡的我,被那家醫院挖角了? 其實,很少人知道,此刻的我身罹膀胱癌、肺癌兩種原發癌症,而我的妻子才癌症病逝不到一年。 這兩、三年間,我從臨床醫師到重症病人家屬、到身為重症病人、從臨床實驗主持人、到申請成為癌症新藥受試者被拒(罹兩種癌不符收案條件);經歷這麼多角色,身分在白袍和病床間流轉,心情真是百味雜陳,難以言盡。 我最後一次化療在5月中完成,整個治療過程中,我照樣上班;一方面是多年來照顧的感染者已達上千人,一時找不到他人接手;一方面,我從沒想過:生活一向被看病、查房、教學塞滿了,驟然停下來要做什麼?總以為人生終點還很遠,等手邊工作完成後再說。 問題是,臨床工作似乎永遠沒有完成式,才忙完這個,下個工作已排滿了;才看完一個病人,仍有無數個病人在等候,甚至,眼前工作還未告一段落,就被更急、更迫切的任務或病人打斷了;所以,我永遠只能「拚命幹!」 很少停下腳步。 我太太罹患的也是肺癌,發現時已轉移骨骼和腦部,從病發到過世共三年。太太生病後,全家曾利用緩解期規畫了一趟德國旅行。很少陪太太出遊的我,明知罹癌後所餘日子無多,生命充滿變數,我還是從這趟旅行中缺席了,這也成為內心最難以釋懷的痛。 她去年8月過世,那是個禮拜一,我在榮總要看夜診。她過世,感覺整個心像被掏空一般;但是,病人已預約掛了號,有人從遠地趕來,有人可能是放棄了重要聚會來報到,也可能有人服藥不適應,需要調整……;而我,無法馬上找到代診醫師,也無法因個人因素失信於病人,只能把太太後事安排的重任交給女兒,那天,照樣看診到近九點。沒有人知道:當時承受著喪偶劇痛的我,也正在接受癌症放射療法。 看完診後,自己來到門診追蹤檢查;領完號碼牌,候診室常一等兩、三個小時;偶遇同事出來叫號時發現我在座,好意安排遇空號時先檢查。 這時,我想起妻子生前看診情景:她也跟我一樣吧? 強忍著不適,坐在這裡一等幾個小時;而自己先生就在不遠處,是這家醫院的資深醫師,卻永遠在為別人忙碌,甚至沒有陪自己看過一次診。想到這裡,那種悔恨交加的椎心之痛,幾乎要將自己淹沒了。 太太過世,身邊的支柱倒了,才發現自己有如陷身巨大的黑洞一般,生活根本無法運轉下去。所以,我現在總告訴人家:兩個念頭不要有、兩句話不要說;那就是:「以後再說」、「早知道…」,機緣不可能一再給我們「再來一次」的優待。 臺北榮總感染科醫師王永衛的追思會已在107年10月25日舉行。這位行醫37年餘,照顧過近千名愛滋感染者的醫師,七月入院前接受資深媒體人訪談,謹以這段摘要,紀念這位行醫忘了自己,甚至在妻子過世當天仍繼續看診的醫師,他的愛與遺憾。
    11 人回報2 則回應1 年前
  • 呼喚 基督徒醫師的良知 陳文茜,這樣一位聰明絕頂的才女,如果無法從現有疾病,脫困得救,台灣醫學的未來,是悲觀的 ,是暗淡的! 台灣各大醫院,人滿為患,熱鬧的像菜市場一樣,對於這樣的景況,台灣各界,從政府官員,到立法委員 到 老百姓 ,似乎,都很稱許滿意這樣的結果, 也暗自慶幸,活在台灣,因台灣的健保制度是世界一流。 我有時在想,台灣各界,是不是 病得很嚴重 ,集體罹患了 癡狂 癡癲 ! 簡單的邏輯辯證思維,醫院系統,如果治病療效,真的很好,病人的人數,應該逐年下降才對,怎麼可能,病人越來越多 , 熱鬧的像菜市場 呢? 根據報載,台灣肺癌的發生率,在亞洲第二名,僅次於北韓,台灣大腸癌的發生率,全球第一名, 台灣洗腎發生率,全球第一名! 如此耀眼的成績,難道,還不足以說明,台灣醫學現況的窘境嗎? 難道,台灣人喜歡吃藥,開刀,樂此不疲嗎?各大醫院,各級醫生,也樂得不斷的,提供這樣優質的服務,來滿足民眾,配合民眾病態的需求 嗎?。 如果你自己的家人,經常在醫院進進出出, 疾病永遠根治不好,而你還不斷讚嘆讚美,醫院醫生的服務,我真是非常佩服,你的寬容大度。 但最黑暗的時代,也可能是,最光明的時代,端看 醫生的良知, 有無可能被喚醒! 我們知道,人類因觀察鳥的飛行, 才有飛機的發明, 因觀察 蝙蝠 暗黑中補蟲,才有聲波系統定位的發明, 假使,沒有閃電雷擊,造成的森林火災,人類會知道,如何發明火嗎? 在上帝的智慧面前,人類是極其渺小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帝造人,造萬物,原本就有一套自然運作的法則在運行,包括每一個人的健康; 但現代醫學,在名利的誘使下,在商業利益的包裝下,竟然猖狂到,要用人類的智慧,來取代上帝的智慧,置人的健康於不顧。 也就是只推展,具龐大商業利益的現代醫學 而不推展,真正能治人治病的自癒力醫學。 如果你是一位基督徒醫師 ,你能不站出來捍衛嗎? 還是跟著世俗, 追逐名利 ,隨波逐流呢? 而現代醫學,這樣包裝 渲染 的手法,竟然,連 陳文茜 這位才女,都看不出來。 陳文茜目前,正處在肺腺癌的危急醫治當中,我希望這篇文章, 藉著有緣人的轉傳 廣傳,能夠幫助她,導入更正確的醫療觀,有更高的機會,能夠快速自癒。 現代醫學,可簡單的區分成,急救醫學及慢性病 醫學, 就急救醫學而言, 現代醫學的功效,確實非常顯著, 很多生命危急的 病人送到醫院 ,生命救回的比例是很高的, 在此,我特別對從事急救醫學的醫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但慢性病醫學,如頭痛,失眠,高血壓,糖尿病,30年都治不好,其治療的真正成效,就如國王的新衣,大概 只有 純真,善良,真正有良知, 未被利益蒙蔽眼睛的醫生,才看得出來。 舉例而言,一個人大量流血, 送到醫院 醫生將傷口縫合, 過些時日, 傷口癒合了 ,拆線了 ,這是現代醫學的功勞 , 我們不否認,但假設,這個病人的組織細胞 持續發炎 ,自癒力很差, 請問,如果把縫線拆掉, 這個傷口,會真實癒合嗎? 少了自癒力的幫忙, 這個傷口,是永遠無法癒合的。 很多糖尿病嚴重的病人 ,到了末期 ,為何傷口,一直流血不止,傷口無法自動癒合? 嚴重者,甚至要截肢呢? 如果醫生不斷宣稱 這些抗發炎的藥有效 ,那為什麼還要截肢呢? 因糖尿病是慢性病,醫生只有用藥,來控制血糖,而沒有教育病人,用自然簡單的方法,來提升自癒力,來抗發炎, 當病人來的腳,被截肢了 ,醫生聳聳肩 說:我已經盡力了! 當癌重症病人,經過多次的化放療, 生命也走到尾端 ,醫生也說,我盡力了! 是病人或病人家屬的你,能接受嗎? 從陳文茜的世界周報,陳文茜臉書自文中,提到她自己的病況, 我都可以簡單判斷 ,陳文茜過度相信醫生的話 ,但在自癒力自我提升,抗發炎方面,是著力不夠的。 其實自癒力的自我快速提升, 是很簡單的 ,在前面一篇文章 ,陳文茜是才女 嗎?我已約略提到, 在此不再贅述。 但大家也不要完全絕望灰心, 國內仍有一些,有良知的醫師; 如陳俊旭博士 ,教導病人,感冒的時候 洗熱水澡,蓋棉被,喝薑湯,逼出風寒冷汗 ,感冒就會自動痊癒, 根本就不用吃藥。 如劉乂鳴博士, 指導病人,用 間歇性斷食 ,減少 新陳代謝體脂肪的累積,來逆轉三高,逆轉肥胖,成效非常驚人,因他認為,過多的自體脂肪堆積,是很多慢性疾病的元兇。 曾經罹癌, 擔任過台大醫院病理科主任 的李豐醫師,經常在演講後,贈送病人黃豆拍打棒,指導病人,如何用拍打棒,拍掉身體皮膚血管的淤塞。 林承箕醫師,擔任過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系主任,有感於,現代醫學慢性病治療效果不佳, 目前也是用 ,整合性的自然醫學療法, 來治療癌重症病人。 另外,何逸僊醫師,顏榮郎醫師,也都是國內自然 醫學界,術業有專攻的 醫生。 以上這些醫生,都具有良知良能,但靠這些少數的醫生,有機會翻轉,台灣癌重症,或慢性病醫學的走向嗎? 大道至簡 ,但太簡單的東西,賣不了錢, 因為病人一學就會,所以如何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讓病人不知所以 ,就是現代醫學發展的核心概念; 也才可能有,長遠的,源源不斷的,醫學產業利益; 各位看官,你們要看懂啊! 其實,自癒力療法醫學,真的很簡單 , 如果要學,我都可以免費的開課指導; 但是因為太簡單了,賣不了錢 ,所以醫學界不會願意推動, 否則醫院那麼 雄偉的醫學大樓 ,那麼多昂貴的 醫學 設備, 及醫生那麼高的薪水,從哪裡來? 人體自癒力療法,是上帝的智慧, 是上帝賦予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自我療癒,自我保護,住在身體裡的 醫生, 懂得善加維護,善加利用 ,我們是有機會健康每一天,健康活到終老的! 離開了人體自癒力療法的核心觀念,慢性病醫學的未來,是自欺欺人,是悲觀的。 我希望每一個醫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家人不想吃的藥,不想動的刀,千萬不要用到別人身上, 很多癌重症病人,已經很可憐了, 你何苦再從他們身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榨取不該有的利益? 我在此,特別呼喚,基督徒的醫師, 及有良知 的 醫師, 放棄追逐世俗的利益 ,錢夠用就好,用上帝創造的自癒力療法 醫學,勇敢來改變台灣慢性病醫學,癌重症醫學的現狀。 陳明致 LINE ID 0910076011 本文為公益貼文 歡迎多多轉傳 多傳一人 多救一人 台灣自癒力療法醫生醫者聯誼會 籌備中 (有興趣者 歡迎加Line聯絡)
    2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這個ICU醫生陳志金的FB很值得大家去看一看: 會擊垮我們的是人性,不是病毒! 每次台灣在面臨重大危機時,像SARS、八仙塵爆... 總少不了一些負面指責「受害人」的聲音,此次台灣首例「武漢肺炎」的病人,也是受到多方的指責:「她太自私了!」「得病了還上飛機?不顧別人死活!」「在中國爽賺錢,生病就會知道要回來害人?」等等許多不堪入耳的話。 其實,民眾會有這樣的反應,也是人性,背後的原因當然是「恐懼」! 我親身經歷過SARS,不是在南部的「外圍地區」處理「疑似病例」,而是在SARS的核心重災區,處理最嚴重的病人!台大總共收治全國40%以上的病人,那年我是台大胸腔科總醫師之一,我們兩人一組,每天巡視掌握確診病例的病情進度與治療建議。每天都有好幾回的「未爆彈」! 台大也經歷了創院108年以來首次關閉急診二週的紀錄!全院病房空盪盪的、許多常規手術都取消了,大家都自嘲說,只剩下胸腔科和感染科醫師在上班,其他醫師則在家裡自主管理。 那100多位受感染的醫療人員,不只是數字,而是我身邊的同袍、師長。 看著戰友們,一個個相繼發燒,被隔離,我們每天透過電話,瞭解身在隔離房的同袍/師長的情況,除了語氣中的擔心,完全聽不到他們絲毫的抱怨,是被誰誰誰傳染的~ 那11位殉職的醫療人員,不只是一個個的名字,而是我曾經熟悉的故事,記錄著他/她們每天的變化。 病人一個個,因為病情惡化從外院轉來,然後一個個離去~ 所以,我想,我應該有資格和大家談談重大疫情的「人性」這件事! SARS時期的「三零」事件、和平封院、中央地方不同調等等有關政治「人性」問題,我就不談了! 面對未明的疫情,大家當然都會害怕,但是,過度的恐懼卻會綁架我們的「理性」,讓我們說出不適當的話、做出不適當的事! 面對疫情,大部分的醫療人員,都是義不容辭的,我沒有看到逃兵! 我負責整理前7位SARS病人的X光在景福館報告的時候,會場是擠滿了北區的胸腔和重症醫師!大家不會因為台大有SARS病人,就不敢來台大參與學習SARS的診斷與治療。台大在辦全院宣導時,大家也都戴著口罩把講堂擠得滿滿的!為什麼大家都不怕,因為,我們相信,生病的同仁不會隱匿,會主動被隔離,大家也都會全程戴好口罩、做好防護! 這一天,我第一次登上報紙的頭版,隔著口罩,仍然可以看得出那憂心的眼神! 這一天,Carlo Urbani (首位留意到SARS是一種全新傳染病的醫生)過世了~ 而這一天,是我生日,我才新婚兩個月,跟我太太說,我這段時間我都不會回去~ 醫療人員因為瞭解,而不會過度恐慌,但是民眾就不是! 有民眾因為知道我們是醫療人員,叫我不能進去餐廳用餐,有些語氣委婉、有些則惡言相向! 甚至還波及了同仁的小孩,學校、家長得知小孩的父母是醫療人員,竟然勸孩子不要來上學! 民眾家中有人被隔離了,全家都會被鄰居排擠! 這些都是因為無知而產生的過度恐懼,這些都是人性! 所以,加強對民眾的宣導,減少民眾對病人、甚至是醫療人員及其家人的歧視,很重要! 當社會出現過譴責被感染者的時候,會出現什麼問題? 疑似被感染者,會因為害怕被歧視、被攻擊、被隔離,而選擇隱匿不就醫! SARS期間,就發生過一件因為病人害怕被診斷出來、害怕被鄰居知道,而連夜從台北坐客運南下就醫!結果造成同車多人被感染! 還有,SARS初期,民眾因為恐懼而大量採購口罩囤積,讓醫療人員嚴重缺乏口罩使用!請把口罩留給真正有需要的人使用~不過現在不容易發生這樣的事情,各醫療院所都有足夠的備量! 病毒雖然可怕,但是,人性、無知,更可怕! 請停止譴責、歧視、排擠感染者及其家人! 我相信對疾病的正確認知,能夠避免我們成為比病毒還可怕的人! 曾經我們也以為SARS是世界末日,但是,我們撐過去了! 唯有我們大家摒棄互相的猜忌與不當指責、團結一致、對疾病有正確的認知、配合防疫政策,我們才能戰勝病毒! 病毒會挑選人性最脆弱的時候,乘虛而入!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早安健康 a {color:#000000}body {line-height:0;margin:0;background:transparent;}#google_image_div {overflow: hidden;position: absolute;}body{visibility:hidden} " id="google_ads_iframe_1" style="margin: auto; padding: 0px !important; border: 0px !important;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line-height: inherit; font-optical-sizing: inherit; font-kerning: inherit; font-feature-settings: inherit; font-variation-settings: inherit; font-size: 13px; vertical-align: baseline; font-family: 微軟正黑體; position: absolute; display: block; height: 250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min-height: 0px; min-width: 0px; width: 300px; inset: 0px;"> 黴漿菌感染大人兒童症狀怎判斷?感染黴漿菌多久會自己好? 2023-11-03 新聞中心蔡經謙 快加好友抽好禮   分享   128,370收藏2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黴漿菌是一種特殊的細菌,其中肺炎黴漿菌感染人類呼吸道時,可能產生久咳不癒、發燒、喉嚨痛等症狀,但即使黴漿菌引起肺炎,患者症狀仍有可能輕微如常人、之後自己好起來,因此黴漿菌感染也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 黴漿菌傳染約每4~8年會在台灣發生一次大流行,而鄰近的中國不但疫情嚴重,台大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也受媒體訪問說明,黴漿菌在中國已有100%抗藥性,在台灣也有60~70%抗藥性,因此治療黴漿菌時須立即使用第二線抗生素,民眾除了遵照醫囑服用抗生素切勿自行停藥以外,若有出現咳嗽一星期未痊癒、發燒等症狀,都應盡速就醫。 目錄黴漿菌感染症狀有哪些?如何判斷黴漿菌感染?大人小孩有差嗎?黴漿菌感染原因有哪些?黴漿菌會傳染嗎?黴漿菌感染多久會好?感染黴漿菌會自己好嗎?黴漿菌治療抗生素有用嗎?黴漿菌如何預防?可以打疫苗嗎? 黴漿菌感染症狀有哪些?如何判斷黴漿菌感染?大人小孩有差嗎? 黴漿菌感染屬於「非典型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民眾在感染黴漿菌後,會有1~4周的潛伏期,接著才會出現以下感染症狀,多數不會嚴重到需要住院: 咳嗽(常以久咳不癒為表現)輕微發燒喉嚨痛、咽喉痛疲倦無力頭痛肺炎(通常症狀較輕)也可能毫無症狀(但鼻腔、喉嚨仍有此菌) 特別的是,相較於普通肺炎,黴漿菌所引起的肺炎通常症狀較輕,即便肺部發炎得厲害,患者依然能在路上行走、一派輕鬆,甚至還有機會自行痊癒,因此又被稱為「會走路的肺炎」。 根據林新醫院衛教資料,被黴漿菌感染後,大人與小孩的症狀也略有不同,一般來說,小孩比成人更容易發高燒。流鼻水則通常出現在嬰幼兒上,其他族群較不常見。而其他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中耳炎、頸部淋巴腺炎、扁桃腺炎等。 少數民眾感染黴漿菌後,也可能引起皮膚疹(多型性紅斑)、關節炎、嚴重肺炎、無菌性腦炎、心肌炎等病症。三軍總醫院則建議,若小孩出現以下症狀,就需立即就醫治療: 急診:連續高燒、神智不清、呼吸困難等。門診:咳嗽合併發燒、胸痛、不明原因的關節或肌肉疼痛、不明原因皮疹 該如何判斷是否被黴漿菌感染呢?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瑽寧則曾於《黃瑽寧醫師感染輕百科》分析,由於「黴漿菌並『沒有』準確的診斷方法」,即便是抽血驗抗體,或透過咽喉PCR都不準確,因此黃瑽寧醫師採取「無罪推論」,若非明顯是黴漿菌引起的肺炎,就盡量不用相對應的抗生素治療。 黴漿菌感染原因有哪些?黴漿菌會傳染嗎? 根據衛福部、烏日林新醫院資料,黴漿菌會透過「飛沫傳播」、「接觸傳播」而感染呼吸道,學校、托兒所、家庭都是容易被傳染的地點。雖一年四季均可能被黴漿菌感染,但以秋冬、冬春季節交替期間案例較多,大人、小孩都可能染病。 耳鼻喉科醫師張益豪等人所著的《最重要的小事,不容輕忽的耳鼻喉症狀!》中指出,黴漿菌的主要感染年齡層為5~25歲,近年則發現,嬰幼兒與高齡者的感染比例逐漸增加,由於容易因親密接觸而「一人得病,多人感染」,抵抗力較差的民眾甚至可能會重複感染。 黴漿菌感染多久會好?感染黴漿菌會自己好嗎? 兒科醫師歐淑娟曾於臉書專頁撰文說明,許多感染黴漿菌患者症狀輕微或無症狀,即便併發肺炎,也可能未經治療「咳到後來就好了」。黃瑽寧醫師則曾於《黃瑽寧醫師感染輕百科》分析,黴漿菌感染導致慢性咳嗽的病患,常常也會同時誘發過敏、氣喘等疾病,有時只要治療過敏與氣喘,就能有效控制病情,即便未吃抗生素也能慢慢痊癒。 在經抗生素紅黴素治療10~14天後,雖能舒緩症狀,但無法消除傳染能力。它的傳染期可從出現症狀前的3~8天,到治療後的14星期之久。至於被黴漿菌感染要休息多久,則建議只要急性期過後,沒有發燒、症狀減輕,體力恢復後即可回歸團體生活。 黴漿菌治療抗生素有用嗎? 黴漿菌是一種非典型細菌,與一般細菌不同,它沒有細胞壁。黃瑽寧醫師曾解釋,可將黴漿菌想像成「沒穿衣服的細菌」,一般主攻細菌衣服(夾膜)的抗生素因此對它無效。 不過,仍有部分抗生素能對黴漿菌產生效力。綜合黃瑽寧、歐淑娟醫師資料,雖然黴漿菌引起的肺炎症狀不嚴重,但仍需透過抗生素治療,可使用的抗生素包括日舒(紅黴素之一)、四環黴素等。然而,一旦出現抗藥性,則需更換為第二線、第三線抗生素,甚至後線抗生素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並非必需品,臺中榮總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徐浩庭曾撰文解釋,由於大多輕微症狀病人會自己痊癒,只有明顯肺炎,或發燒天數較長的病人,醫師才會建議使用抗生素。一旦使用抗生素,即須依照醫囑定時、定量服用,不可因症狀舒緩就自行停藥,以免細菌產生抗藥性,導致無藥可醫。 黴漿菌如何預防?可以打疫苗嗎? 由於目前並無有效的疫苗可以預防黴漿菌感染,再加上黴漿菌的傳染力極強,一旦團體或家庭中有病例,其他人就應避免親密接觸,以減少感染風險。歐淑娟、黃立民醫師等人建議,有咳嗽等感冒症狀的民眾應戴口罩,且不要跟家人同房睡覺。若發現咳嗽超過一周遲遲不癒、發燒等症狀就應就醫治療。 一般民眾平時則應減少出入人潮擁擠的公共場所,並戴口罩、勤洗手,洗手時至少搓揉 20秒,沒有水時,則使用乾洗手液代替。藥師廖偉呈(微笑藥師)曾撰文說明,市售乙醇(酒精)等醇類、碘製劑(優碘、碘酒等)、次氯酸水及次氯酸鹽、漂白水等溶劑也都可達抗黴漿菌的效果,民眾可自行使用市售相關消毒液清潔環境、消毒雙手,預防感染。 參考資料: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腺病毒症狀發燒多久會好?大人兒童都會被腺病毒傳染嗎?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爆發!和一般感冒差在哪?醫師完整解析症狀與治療 脂肪肝是肝癌前兆!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脂肪肝逆轉術》電子雜誌 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 MORE 〉 a {color:#000000}body {line-height:0;margin:0;background:transparent;}#google_image_div {overflow: hidden;position: absolute;}body{visibility:hidden} " id="google_ads_iframe_2" style="margin: auto; padding: 0px !important; border: 0px !important; font-style: inherit; font-variant: inherit; font-weight: inherit; font-stretch: inherit; line-height: inherit; font-optical-sizing: inherit; font-kerning: inherit; font-feature-settings: inherit; font-variation-settings: inherit; font-size: 16px; vertical-align: baseline; font-family: 微軟正黑體; position: absolute; display: block; height: 100px; max-height: 100%; max-width: 100%; min-height: 0px; min-width: 0px; width: 300px; inset: 0px;"> 服務時間: 週一~週五 9:30~12:30, 13:30~18:00 客戶服務專線: 02-29128060 關於早安健康關於我們人才招募聯絡我們異業合作公益合作採訪通知廣告刊登隱私權政策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早安健康相關網站早安健康嚴選商城早安健康雜誌 追蹤早安健康FacebookLineInstagramYoutubeRSS訂閱電子報 早安健康 版權所有 © 2020 早安健康 All Rights 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本服務由早安健康提供。詳細說明
    1 人回報1 則回應8 個月前
  • 一直想花時間好好聊聊柯P,現在總算有點時間了。很多人說柯P變了,他的行為和言論已跟他第一任任期時不同,不過,在我的認識裡,柯P始終是那個樣子的。 為免有人要起底,我就先自爆了。一直以來我都不是認真的學生,也不是典型的好學生,我當年就是靠幸運上了台大醫學系。進去之後,能翹的課我絕對翹,不能翹的課我也想辦法翹,以至於我大四之前的出席率,大概兩成不到,成績很爛,差點被退學,當然也經歷過休學。畢業那年,我母親得了重病,爾後過世,讓我重新思考,醫生是不是我這輩子追求的目標?所以最後我拿到台大的畢業證書後,決定不從醫,也別害人,畢竟,以前某老師說過,沒醫術等於沒醫德。 在2014年以前畢業的台大醫學系學生,一定有被柯P教過,我當然也不例外。比起許多人,我對柯P的認識可能沒那麼深,不過既然曾在台大醫院實習過,那就或多或少會聽過柯P的事蹟,也會有『交手』過的情形。一些小的事情我就不提,聽聞來的軼聞也不說,我只提一件我親眼目睹的事情。 當時我在外科加護病房實習。加護病房,是個管制嚴格的單位,通常每天探病時間只會開放兩到三個時段,每次約一到兩個小時,每個病床只會配置兩件隔離衣,也就是,如果同時有三個人要來探視同一個病人,很抱歉,你們得輪流進去,同時也會要求所有探視者要戴口罩與使用乾洗手,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感控(感染控制)。 那天早上,我在護理站打著藥單,在剛開放探視的時間,突然衝進來十幾個人,未依規定穿隔離衣,在我們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時,他們拿起了手機和相機在拍照。當下所有人都很錯愕,包括同時來探視的家屬,我們護理長理所當然的跳出來制止,大罵,將他們全數趕了出去。別說感染控制出現漏洞了,還拍照,病人隱私要不要顧?別忘了加護病房很多病人身上只有一件輕薄的手術衣。 以為這事就這樣落幕了,結果下午時,柯P獨自來到我們單位,對著護理長破口大罵,把人都罵哭了,理由是「妳不給我面子」。原來那群人是中國來的參訪團,說是學者,但這麼不重感控,不重隱私,真的是學者嗎?柯P是否有認真確認每個人的身份,就讓助理帶他們進來?更糟糕的是,這麼重視SOP的柯P,未申報,也未事前知會我們單位,憑什麼要我們放行?然後,加護病房的管制出了這麼大漏洞,你生氣的點竟然是,「不給你面子」? 這事情後來當然傳到了我們單位的長官耳裡。台大每個外科加護病房單位,會配置兩位主治醫師輪班,而這兩位就是我們的長官。當時值班的女老師,是一位台大很嚴厲(學生私下稱為『太后』,我後來申請台藝研究所的推薦信,正是找她,和婦產科的施景中醫師,一位精神科主任),教學認真,但同時人很好的女醫師(我們每個人都被電得不要不要的,但老師常常會在休息室幫我和值班的學長準備宵夜和早餐)。自己的護理長被罵,而且還是對方無理,老師當然無法接受,便直接找柯P理論去了。為什麼我之前從沒在臉書提過這事?我承認我之前也對柯P有所期待的,所以不願去戳破。 回來聊柯P。眾所皆知,他是台大醫學系第一名(國考第一)畢業的『外科』醫師,而外科醫師的主戰場是哪?絕對是在開刀房。在柯P那個年代,沒有健保,前幾名的醫學生志願都在外科(跟現在皮膚科,眼科當道不同),尤其,心外,胸外這種開『大刀』的,更是搶破頭(當時還沒有內視鏡手術。以前林靜芸醫師就跟我們分享,她跟丈夫,前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醫師畢業後,兩人都走外科,可是她在住院醫師期間懷孕了,加上醫院的重男輕女,她就被『下放』到整形外科,孰不知風水輪流轉,現在整外成了最夯的外科)。 而第一名畢業的柯P,可以優先選擇,他自然選了外科。那麼為何一位外科醫師,後來沒在主戰場開刀房發光發熱?或許是柯P也自認為,自己的技術不夠好,不要開刀害人(就像我也決定不從醫一樣)。必須說,柯P這個決定是良善的,我們以前也跟過一些名醫大P們的刀,技術真的點點點,只因為他資歷夠久了,加上會社交,跟病人關係好,就一路升上去。不過大家也別太害怕,這樣的人滿少的,大部分我在臺大接觸的老師們真的都很厲害(我爸爸大腸癌也是在臺大開的)。 如果說開刀房是外科醫師的主戰場,那加護病房就是麻醉科的領地。然而一位外科出身的醫師,被放在滿是麻醉科醫師為主的外科加護病房裡,自然是滿滿的不得意。外科思維和麻醉科是非常不同的。對外科來說,就是一和零,我要開刀,就是要把你問題徹底解決,而你往後的生活品質,才是我次要考慮的。但麻醉科,主要是做支持性的治療,控制你的疼痛,以你的生活品質為優先。我曾經遇過一個病人,在開完某大P的刀後,短短三天,輸了13袋血,台大該血型的血庫因為他而沒有庫存,當時值班的麻醉科主治,跟我們說,「他應該撐不過去」,畢竟看他懨懨一息的樣子,任何人都不覺得有希望。然而幾天後他的主刀外科醫師來,對他在床邊精神喊話,病人的眼神中散發著我從未看過的光芒,他整個人『活』過來了,甚至說服他開第二次刀,只可惜依舊沒能找到出血點,不過至少在一週後我離開該單位,病人都還繼續撐著。 在某個程度上,一位外科醫師被放在加護病房,而非刀房主戰場,那就猶如是在邊疆了,即使你是將軍,但你手下的麻醉科醫師,就彷彿是跟你不同宗不同族的人,某些時候彼此觀點是很難在同一頻率,所以2014年才有傳聞說,柯P在臺大被排擠。 然而在臺大不得志的柯P,在媒體這裡得到了另一種光環。頂著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的名號,外界自然將柯P捧得高高的,柯P在醫院的不如意,此時得到了釋放,因為媒體「很喜歡聽他說」。大概是自從2006年邵曉鈴車禍後,柯P和他的葉克膜團隊一夕之間變得全台知名了。確實以邵曉鈴當時的狀況,是很難救了,然而柯P推廣的葉克膜卻讓她撐了過來,即便後來留下嚴重後遺症,讓她智力退化,是否值得?見仁見智,但不可否認,她確實活過來了。大概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柯P成了全台神醫,加上媒體對他的提問,他幾乎有問必答,爾後不管是哪個名人明星住院,你去問柯P,他都會透露,然後,媒體就更愛問他,柯P就更被民眾認識,享受這份光環。不過台大醫院當然有自己的公關體系和發言人,然而在那之後,柯P儼然就是台大的發言人了,也確實讓台大感到有些困擾,畢竟,這牽涉到病人隱私。 然後,就是連勝文的槍擊案。在2014年連與柯對擂時,很多人罵連,說柯救了他,他卻恩將仇報。這事情對也不對,柯P是創傷醫學部主任,連勝文的醫療小組,自然跟他有關,但,連勝文跟邵曉鈴當時狀況不同,連的槍傷並未危及生命,而且,更重要的,柯P不是當時主刀醫師。連勝文後來的開刀與治療,當然是整個醫療團隊的功勞,可是我想,最關鍵的還是當時主刀的醫師吧?然而,2014年市長選舉,當媒體把『連勝文救命恩人』這球做給你柯P時,你竟然就這麼吃了下來,不去提及整個醫療團隊,甚至不去提及連勝文主刀醫師是誰(連我現在去查wiki都查不到)?不說出實情,跟說謊當然不同,前者並沒有任何錯或犯法,只是給人觀感不佳。我當時當然也很不以為然,但我也沒在臉書評論過這件事,原因是,我也實在很不喜歡連勝文擠下丁丁,選市長。可是我們這些鄉民不去戳破這件事,不代表柯P你不用去解釋,倘若你那時大器的將功勞歸給團隊,歸給主刀醫師,對你反而是加分的,可是你沒有那麼做。 2014年選舉,我剛好有些朋友分別在柯和連的競選團隊,都是年輕人,但你可以感覺他們的態度不同。幫連勝文的人,多半也對連勝文無感,只是國民黨給的經費和資源多,很多人也不看好連,所以就當來打一份薪水不差的工,「我們只是來工作,但他上不上就與我們無關」。而柯這邊的人很不同,很多人不去計較薪資,而是真心希望柯P上,常常是一人當兩人用,也可以發現,柯P2014年的競選團隊,多半是充滿熱情的年輕人。可是你也會注意到,這些人在柯競選第二任時,幾乎不在了,包括當時為他操盤網路宣傳,為他安排各投開票所監票的小尖兵,現在都紛紛跳出來喊不支持柯P(以柯現在的標準,這些人也是收了錢的網軍,可是別忘了,他們曾經是為你立下戰績的人)。 在草創時期永遠是最辛苦的,跟著你打天下的這群人,等於在一個未知的未來上下賭注,這些人也是最衷心希望你能闖出頭,而不計較個人利益的(畢竟,要貪利益,去找線上最有資源的政黨即可,何必幫你『個人』,還不確定你未來能不能成功)。然而,在幫助你上位後,卻在四年期間,這些人紛紛走人,這是否意味著你的領導出了問題?而當你已飛黃騰達時才來蹭的人,不能說全部,但多多少少是有些要貪圖你能施予的利益的。 我前面說了,某種程度上,柯P在醫界當時確實是有些不得志的(要說排擠也可以啦),但不得不說,當他2014決定參選時,醫界還是非常欣喜的,也期待他帶來些改革,希冀他是政壇清流。這情形一直到2018他競選連任時都沒變,我身邊許多醫師友人,老師,捐款給他,我相信他的捐款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醫界。可是為何2019年之後,這些人幾乎都不支持他了?包括我最敬重的施景中老師。 只要曾經在台大待過,或多或少會聽老師們聊起柯P的一些事,有些好笑的,也有些荒謬的,然而,我只能說,醫界的老師們還是滿仁慈的,或者說,他們仍對柯P有些期待,所以在柯P進入政壇,甚至讓大家失望後,依然沒有人跳出來翻出柯P的過往。而我自己本身對柯P進入政壇的兩個期待,是希望他對酒駕和健保制度發聲。 大家應該有印象,2013年柯P的愛徒女醫生遭酒駕撞死的事吧?當時柯P積極奔走,成立酒駕防治協會。然而在2014年,柯當上市長後,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卻幾乎不再為此事發聲了?就連去年過年孝子被酒駕撞死,行政院長,總統都發聲了,也不見柯的粉專有任何動靜(我只觀察頭一兩天,後續沒追蹤)。或許有人說,酒駕又非首都市長管的,但,外交議題,兩岸議題又豈是台北市長範疇,柯不也頻頻發表意見?在柯的第一任任期,柯P享受著全台的焦點,幾乎從未有任何政治人物這樣受『所有』媒體,不分藍綠的愛戴,那時候你柯P要講話,誰不會拿麥克風給你?可是你卻沒趁著這份光環尚在,去為酒駕的事情多做點什麼 而另一個議題,健保,更是沒看到柯P有去想改變環境。只要在醫界待過,不可能不知道健保制度的問題,健保對全台人民絕對是個最好的福利政策,但不代表它不需要改革。在我在台大實習的時候,應某位老師要求,去試算了健保比例,也才發覺這套制度存有很大的問題。 當時某一個華僑,十幾年來沒回台灣,更沒繳健保費(傳聞他在泰國因吸毒後恍神,引發火災),導致全身80%燒燙傷。他回台灣後,只補繳了幾個月保費,就恢復了健保身份(每年乖乖繳保費,一年又只看一兩次醫生的我們,顯得很蠢)。住在台大醫院一個多月,每天早上要兩到三位醫護人員幫他換藥一個多小時(其他病人約一位實習醫師,十幾分鐘即可換完),期間進開刀房手術三次,住院期間總共花費五十萬台幣,而因為健保,他竟然只需要負擔不到五千元出院費用,也就是不到1%!住在台北市蛋黃區,一間雅房租金也不只五千了,什麼時候我們的醫療服務比最廉價的旅館都不如?當然,他是病人,他不是自願生病,可是這比例也絕對不合理。我相信柯P對健保制度一定比我更熟,但,他也從未把握他的光芒,去做些什麼改變和聲援。 2018年我也曾跟我爸大吵過(我爸偏綠,我媽那邊家族則是以軍公教為主的鐵藍),他認為柯P反過來咬民進黨,是背骨,而我認為民進黨這三年做不好,一直抓著柯打很煩。我也曾經為器捐的事,跟一位堅信柯P有到中國賣器官的護理師吵過。即使我知道柯P一些事,他稱不上好人,但也絕對不是壞人。那麼為什麼柯給人感覺立場跟四年前不同?等我最後來解釋,先來說說柯給自己貼上的標籤,也是最為人所知道的,他的特質,『台大醫科』和『亞斯伯格』。 說真的,台大是個很大的包袱,又是醫學系(當然,享受的資源也很多。資源?受人關注本身就是資源啊,以柯P為例,他如果不是台大醫院主任,參選時受到的注意會這麼多嗎?)。例如在朋友聚會自介時,當你說你是清大,成大,大家會「哇」,但你說台大時,得到的反應會更大(我沒有要戰學校,清大成大各大學校都很好,可是也不可否認,各類組第一志願都剛好在台大)。明明只是在講自己學校,但你講「我們成大」,和「我們台大」,後者聽起來就是格外刺耳,彷彿你在『強調』什麼。以至於我連在家,提學校的事,都是用「我們學校」取代「我們台大」,因為連我爸都在吵架時嗆過「你台大了不起?」(自己兒子讀台大,卻被拿來當攻擊點是滿怪的)。 然而柯P本人倒是完全不避諱,而且一直強調。如果是一個毫無知名度的素人,或新人,需要點話題,可能需要強調自己學歷,但,全台灣有誰不知道柯P是台大的?而他往往在說話時,很愛去強調「我們醫界都balabala」,台灣政壇,曾經是醫生的並不在少數,可是只有柯P會在說錯話時,拿整個醫界來幫擋箭牌。一再的強調自己的學歷,也是在樹立高旗,「我跟你們思維不一樣,我比較聰明」,也就可以感覺得出,他言語中流露的傲慢和自戀,跟他不願採納別人意見的特質(可以對照後面形容的亞斯伯格)。 柯P的另一個大標籤,就是亞斯伯格症。這彷彿是他的免死金牌,每當他說錯話時,他和他的支持者就會用這個病症去為他開脫。要說亞斯伯格,我絕對能來好好說明,因為在我最親的家人中,就有兩位,其中甚至有我打從出生就接觸的人。當然,不是每個亞斯伯格症狀都一樣,就像憂鬱症一樣有個體差異,然而它能被歸類在同一病症,絕對是有某些共同性,所以從我家人身上,也能看到與柯P類似的狀況。為了個人隱私,我不說明是誰,也很抱歉,為了讓大家了解,我必須舉例說明。 亞斯伯格的人,很常關注在一些小事情上,然後就『黏』住了。上個月才發生一件事,當時我們一家人,開著七人座的廂型車,要去祭拜我媽。小亞斯(我某位亞斯格症的家人),在出發前,我們答應他,會繞去消防局看消防車(他『黏』住的事物,就是各式車子)。然而開車的人忘了,過了紅綠燈,沒右轉,直接往目的地開去。小亞斯提醒了我們跟他的『約定』。一般的孩子,你這時候繞個路,繞去消防局就沒事,可是他無法接受,「車子開回B2,車子開回B2」,他不斷叫嚷著,他沒辦法接受路線不是照他原本的『預期』,所以他要求車子回到原點,也就是開回我們住家大樓的B2停車場,重新出發。就這樣,我們照他的『期待』做了,多花了二十分鐘,開回B2停車場,然後右轉去看消防車。如果你不照做呢?那就是一整個早上的不安寧,因為他『黏』住了。 像柯P這樣的人,不是不會說謊,而是他們說謊很容易被拆穿,他們難以隱藏情緒,所以當你感覺他在說謊,別懷疑,他十之八九真的在說謊。因此當柯P『失言』講出那些話時,別懷疑,他是真心這麼想(包括她所有歧視言論也是)。亞斯伯格的人,常會因『黏』在小事情上,而失去耐性,甚至忘了看整個大局(如我上面的例子)。當他在憤怒的情緒時,很抱歉,不管周遭的人在做什麼,都必須停下來,『處理』好他的情緒,在他們的觀點裡,天塌下來的事,都沒有他現在這個情緒重要。說真的,那也不是他們願意的,都說是『症』了啊,你也不會叫一個憂鬱症的人,不要憂鬱吧?某方面來說,亞斯伯格的人自己也很痛苦,那也不是他們願意的,但他們就是很容易『黏』在這些雞毛蒜皮的事,然後情緒也『黏』在這,走不開。例如,我上面說的那個小亞斯,除了車子外,他還愛星星和數字『8』。買滿天星的餅乾給他,其他的樣式你可以吃,但如果星星樣式的你拿走了,他會崩潰一個小時。某次他兩歲的妹妹『誤拿』了星星的吃,他崩潰了,明知道不可能,但他要求妹妹吐還那顆餅乾給他,即使我們拿出其他十幾顆星星樣式的補給他,他也不接受,他只要被妹妹吞下肚的那一顆。 這樣的人,可能很聰明,很有智慧,但絕對不適合當領導人,因為,所有的決策都必須以他的情緒為第一優先考量。而亞斯伯格看事情的『標準』,也不見得與一般人一樣,例如,他可能很討厭煙味,所以覺得抽菸該判刑(我講得比較誇張),但他又覺得偷竊沒什麼,只因為在他的『標準』裡,抽菸是比偷竊更嚴重的罪。不過,我還是自次強調,不管任何病症,都無法完全解釋每個患有此病症的病人的狀況,其中還是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而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我為何說柯P自始至終都沒變呢?你從他2014年參政以來就可發現,他的某項『標準』從來沒變過。「說我柯P壞話的,就是壞人」,這就是柯P最高的標準,也可以說是民眾黨的圭臬。2014年,國民黨打他打得兇,然後民進黨禮遇他,不提名候選人,所以他覺得你國民黨好壞,民進黨是我友邦,我還幫你立委助選。然後,2018年,民進黨開始打柯,國民黨樂見你鷸蚌相爭,所以柯P改變了態度,說我壞話的民進黨才是壞人。中共從沒批評過我,所以中共在我眼中也不是壞人了,這就是柯P的『標準』。這標準是不是很符合我最前面提的,「你不給我面子」的加護病房事件?因此,也不用期待,將來民眾黨內會有持跟柯P不一樣的聲音,會有持跟黨主席柯P不一樣意見的人,不然你就是我柯P眼中的壞人。很幼稚嗎?對,在跟亞斯伯格相處的經驗,我覺得他們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掌握,也相對容易操控,只要你抓對他的『標準』,和讓他『黏』住的是什麼。 還有,別再1450,網軍網軍的叫,我還真沒收到任何政黨的錢和指示。如果不認同你,你就要認為他是收了錢幫敵方陣營做事,我只能說,你會少聽見很多聲音。你可以試試拿錢給我,我一定收,但不會幫你說話,謝謝。 最後補充一點,很多人覺得柯P第一任市政不錯,為何現在變這樣?就如我說的,他前後兩任身邊走了很多人。當初圍繞在他身邊的人夠強,也真的是衷心為他打拚。而這也是柯P人格特質最要小心的一點,他的所有政策,會被周遭的人左右(如我前述,說我好話我就覺得你是好人,所以我就採納你的意見)。所以柯P將來還是有機會成為好市長的,只要圍繞著他的人,心態夠良善,但,他的高度也差不多到這了。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中國大陸的健保體系很爛,美國的健保體系很貴,但台灣的健保體系真的很棒棒嗎?請參閱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兼院長、前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內科教授黃達夫的專文介紹,讓你認識各國各種健保體系的優缺點。 ******************** 我在美國工作25年,在台灣工作30年。我非常清楚美國與台灣的健保體系,我更了解健保制度對於病人及醫療品質的影響。台灣與美國的醫療保險正好是兩個極端,美國的醫療保險很貴,根據2017年的數據,美國健保的花費佔人均GDP的17.9%,平均每人每年用10700美元,台灣是先進國家中,健保最便宜,健保花費佔GDP的6.3%,平均每人每年用1500美元。 ( 作者:黃達夫) 美國的醫療保險制度很複雜,行政費用很高,最令人詬病的是,美國有不少人沒有保險,而且,既使有,卻往往因為負擔不起自負差額而無法就醫或用藥而造成接受醫療的障礙。相對的,台灣的健保是單一保險人,所以,管理很簡單,行政費用很低,幾乎全民都納保,而且,俗擱大碗,因此,除了偏遠地區,就醫的障礙非常低。 所以,從政策面來看,美國的醫療保險太貴,而造成醫療的獲得上,有貧富的階級差距,所以,在國際健保的評比,經常敬陪末座。而台灣的健保,則是價格低廉,既自由又平等,所以,獲得全球的讚揚。 然而,醫療保險太貴或太便宜,對於醫療品質都有負面的影響。美國因為保險費太貴,導致不少人該看病而不去看病,該用藥而不用藥,尤其是慢性病人,而影響了很多國民的醫療成效。台灣病人則愛看多少醫師就看多少醫師,愛做多少檢查就做多少檢查,愛領多少藥就領多少藥。卻因為醫師普遍看非常多病人,而沒有時間了解病人,也就沒有辦法對症下藥,所以,醫療成效不彰,而且,造成很多的浪費。 正確的醫療是最經濟的醫療 對於一個臨床醫師而言,我始終認為正確的醫療是最經濟的醫療,這才是最值得我們追求的目標。所以,長久以來,我最在意的是,如何改善台灣的健保制度與醫學教育,讓台灣病人獲得健康,而不是得到很多很便宜,卻缺乏品質保證的醫療。 澤克·伊曼紐爾(Zeke Emenuel)教授是我尊敬的醫師、醫療政策專家及醫療評論家,他更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醫療政策顧問,而且是歐巴馬健保(ACA)的建築師。所以,我迫不急待地想要知道他在今年(2020年)6月所出版的新書[哪個國家的健保最好?(Which Country Has The World‘s Best Health Care?)]中,如何評價台灣的醫療。 此書中,他第一個選了最符合社會主義理想的英國制度,在歐洲,他則選擇較具代表性的法國、德國、荷蘭、挪威及瑞士,在亞洲,他選的是澳洲、台灣及中國,再加上美國,共11個國家。 伊曼紐爾教授說,健保制度有許多面相,包括其可及性、可近性、公平性、費用、價格、財源、給付制度、醫療提供系統等等,依此他的團隊共制定22項指標去評分。因為健保制度牽涉很廣,很難面面俱到,評審後,他和他的團隊認為沒有一個健保制度,值得打A。 因為,中國的醫療體系很紛亂,病人惟恐醫師不用心照顧他們,所以,都要送紅包。也因為對醫師不信任,所以,治療結果不好時,就會殺傷醫護人員。因此,排名墊底。美國的健保覆蓋率太低又太貴,醫療水準再高,病人如果負擔不起,也就幫不上忙。所以是倒數第二。英國雖然有它的優奌,病人看病的負擔很低,但是,因為,不論是要掛號看醫師或排開刀都要等很久,因此,是倒數第三。其他則分兩組,前一組是德國、荷蘭、挪威及台灣。 伊曼紐爾對台灣防堵新冠表現讚譽有加,卻不願來台看病 伊曼紐爾教授出書後,接受了很多媒體的專訪。在Youtube 2020年7月5日Commonwealth Club of California 的專訪中,最初談的是新冠疫情,伊曼紐爾教授對於台灣防堵新冠病毒的表現,讚美有加。 接着,訪談人就直接問他,審視過這些不同國家的制度後,如果,他是病人,他會做何選擇?伊曼紐爾教授毫不猶豫地回答說,除了台灣,前一組的任何三個醫療體系,他都樂意接受。進而他説,雖然,台灣的健保,民眾滿意度很高,但是,因為,給付很低,醫師一診都看60、90、100位病人,醫師根本不可能花時間了解病人,醫師也就不能針對病人的抱怨為他們解決問題。他接著又説,據他了解台灣的醫院與大家熟悉的很不相同,家屬必須為自己的家人擔負護理工作。相對的,不論是德國、荷蘭、挪威或是其他國家的醫療體系都各有不同的優缺點,但他願意到其中任何一個國家看病。 為什麼除了中國與台灣,伊曼紐爾教授願意到其他九個國家看病!難道是種族歧視嗎?當然不是!答案就在最近一期《今周刊》的専題報導「薄冰上的醫療王國」。 該報導開頭就説,有一位腎臓病病人,因為醫師「雞婆」而及時阻止了病人從此開始洗腎的命運。原來這位腎臟病病人,病情還算穩定。這次檢查,腎臟功能指數下降到透析治療(洗腎)的標準了。對於我或伊曼紐爾醫師而言,當發現病人的腎臟功能指數,忽然下降時,下一個動作,就是問「為什麼?」,追根究柢,找出原因,這是醫學教育的基本訓練。今天,《今周刊》的記者,會特別舉這個病例,並且説是醫師「雞婆」。表示,這在台灣是少數「雞婆」的醫師才會這樣做。大多數醫師沒有時間追根究柢,只看檢驗指數,就很可能讓病人開始洗腎,難怪台灣會成為全球第一的洗腎王國。過去,我曾詢問台灣的腎臟科醫師,為什麼台灣洗腎的病人那麼多,我得到的答案是台灣的洗腎技術特別好,病人可以長久洗腎。當然,醫師與醫院也長久有洗腎收入。只是,我常想,為什麼我們不是用心照顧腎臓病病人,讓他們長久不須洗腎?豈不本末倒置。 台灣竟讓無專業訓練的家屬分擔護理工作 另外,伊曼紐爾教授特別指出一件台灣人都習以為常的事情,就是台灣病人住院時,家屬要幫忙做護理工作。顯然,這個現象令他訝異。對他而言,大多數住院病人生命跡象都不穩定,怎麼可以讓沒有專業訓練的家屬分擔護理工作呢?根本違反了醫院須「維護病人安全」的原則。 這回,伊曼紐爾教授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台灣健保「俗擱大碗」導致醫師醫療行為的扭曲以及醫院偷工減料,民眾因而付出不容易察覺的代價。到底台灣人要的是,很自由地獲得很多很廉價的醫療,還是要健康與生命。值得台灣人審慎思考! (本文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兼院長、美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內科教授)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美國大紐約染上新冠狀病毒網友,詳盡分享真實經歷過程。希望對於沒有經歷過各位,對認識病徵能有些幫助。 以下是原文: 三月初的一天,當我無意中發現兒子在西班牙某地的時候,我知道我家這次在劫難逃了。 瘟疫已經在西班牙肆虐,嚴重程度當時在歐洲僅次於意大利,兒子這時候跑西班牙去幹什麼呀? 去年夏天開始,兒子大學畢業後在美國西岸一人生活工作;我們住東部,來往自然大大減少。 多年來,我家一直可以用手機互相查找位置;但是誰去了哪兒,我們從不刨根究底。 兒子去西岸後,有時忽然關了手機定位,我們知道,兒子有時候喜歡做野地露營、攀岩等風險較高的事,很可能又哪裡冒險去了。 兒子知道分寸;我們擔心也沒用。 這次,兒子帶了太多的電器,只要有一樣忘了關定位,我們就可以看到他的位置。 得知兒子在西班牙後,我們決定: 一,不告訴他。 真玩起高科技,我們可不是他的對手。他會立即關閉所有定位,萬一他真出事,我們上哪裡找他? 二,我每天留截屏,紀錄下他的行蹤,萬一他在一家醫院長時間停留,我就立刻飛去西班牙。 兒子並不是旅遊新手,已經幾次一人在異國他鄉闖蕩。 但是兒子畢竟大學剛畢業,還改不掉大學生的窮游習慣;他喜歡住青年旅館,便宜,又能遇到各種年輕人。 這次,他又是每天住青年旅館。那種集體宿舍型的地方呆久了,不得新冠病毒才是奇跡。 終於,三月中旬,兒子出現在西班牙某機場。 第二天早晨,兒子到了紐約JFK機場;不知道這是他的終點站,還是要轉機去西部。 太太裝著和兒子聊天,先發短信,再通電話。 兒子自己說出他已在JFK機場,準備從Airbnb 租個小房間,住幾天再回家。 「回家吧!在家裡隔離一樣的。」太太和我都這樣對他說。 掛了電話,我們迅速行動。 我家的主臥室大,不僅帶有獨立浴室,還帶個書房,我們放了健身器材。 我到地下室把一個折疊桌子和一張轉椅拿到主臥室。到時候,我們隨時送食物,兒子吃喝拉撒、上班、鍛鍊身體全都不用離開主臥室。 Airbnb 哪裡比得上! 我家離JFK機場約兩個半小時至三小時車程。 我開車去接兒子,太太則在家打掃衛生、燒菜,做各種準備。 我開車到機場接人區後,戴上N95口罩,戴上醫用乳膠手套;兒子見到車來,戴上他自己準備的N95口罩後才上車。 沒有握手,沒有擁抱。 兒子坐到後座,我開車,回家。 近兩個星期的擔憂終於結束了! 一路順利。 只是,一大段高速公路,不可能總開著窗;但是我還是過一段時間開一下窗,換空氣。 到家後,兒子立刻進主臥。 從那時起,我們把飯菜、水放在主臥門口的凳子上,兒子關禁閉,基本不出主臥室。 兒子承認有點不舒服,但是不願意詳細說,可能怕我們擔心;他不願意去檢測,說自己年輕,熬一下就好了,把檢測盒留給更需要的人吧。 美國的大學把孩子都教傻了;沒辦法,由他去吧。 畢竟,就在一個屋檐下,我們天天盯著問著,醫院又近,不怕。 發病確診 兒子回家後,我睡兒子臥室。 那裡的床墊最硬,腰酸背痛的時候去睡上兩天,自然就好。 可是,大概從第三天起,我早晨起床後就覺得腰酸背痛。 唉,大概真的老了,不適合再睡這種硬床了。不過,就幾天,忍一忍吧。 又過了一個星期左右,一天中午有點餓,我去凍箱打開了一盒從Costco 買的chicken pot pie,加熱後一嘗,怎麼這麼咸?吃鹽一樣! 嗨,疫情期間,Costco 貨物的質量也不穩定了,肯定是這一大盒都有問題。 四月一日左右開始,兒子回家後的第三周,我感覺感冒了,有點發燒。 簡單,吃點DayQuils ,壓一下;好一點;過一會兒又不舒服,DayQuils 似乎不夠,那就晩上睡覺前吃NightQuils,睡個好覺。 等到四月六號,我知道自己抗不過去了,給家庭醫生打電話,醫生問了幾句,說你先自我隔離,看會不會自己好轉。 第二天,不見好轉,而且有加重的趨勢。我再打電話;這次,家庭醫生建議我立刻去醫院急診室。 我自己開車到醫院,停好車,戴好口罩,到醫院急診室。 門口兩個人不客氣地攔住我,問我要幹什麼?廢話,不舒服,家庭診所關門,只能上這裡來。 這門我過去進過多次,以前從來沒有人攔的。 待我報上姓名,兩人立刻語氣大變,熱情地指著地上的箭頭: 你的家庭醫生已經來過電話了,我們正在等你呢! 你順著這個箭頭走,看那一大片帳篷,到帳篷門口等著。 一大片帳篷佔滿了一個停車場。 我進到裡面,發現才就我一個病人。 郊區有它的優勢,連醫院都總是半空的。 等做完各種檢查,一個醫生過來問我: 最近有沒有腰酸背疼?有沒有味覺變化?頭兩個問題就直擊要害! 原來這幾天我的腰酸背疼與床無關,原來chicken pot pie沒問題,我冤枉了Costco! 醫生接著說,你的症狀很像新冠病毒,但是片子顯示你的肺沒有問題;你先自我隔離,如果呼吸困難立刻來住院;大約兩天後會有化驗結果。 醫生開了Plaquenil。 根據藥方,第一天吃兩次,一次兩片。 我剛吃了兩片就覺得不好,想吐,頭暈,反應太大。 一查,原來那就是川普總統推薦的藥。不吃那藥了。 不管醫生開的還是總統推薦的,副作用大,我感覺吃了簡直沒法活;再說,醫生開藥時一再強調現在所有治新冠的藥都是試驗性質,沒有把握;既然這樣,至少給我個副作用小點的。 第二天一早醫院來電話。 一聽到是醫院打來,沒等她開口,我就知道結果了。 美國的醫院從來這樣,化驗結果沒事,他們不急著告訴你;一旦確診什麼嚴重的病,他們會立即想方設法找到你;說好過兩天出結果,第二天一早就來電話,絕對不是好事。 果然,醫院護士說「你被確診了」!哦,從今天起,我正式進入官方統計數字。 居家抗疫 當天,兒子搬出主臥室,結束他的隔離;我搬進去,正式開始我家的第二輪抗疫。 確診之後電話一直不斷。 家庭醫生、醫院醫生、縣衛生局等等部門,都強調一點: 如果感覺氣急,馬上住院去! 我要求醫生換個藥,自己建議開普通的消炎藥Z-pak。 那藥我過去用過幾次了,從來沒什麼不適反應,它也是治新冠的試驗藥;都是試驗用藥,自己指定藥物,至少不受罪。 醫生馬上同意換藥。 (當時還暗自決定,如果高燒不退要住院,我就立即要求用「人民的希望」。 不給?我會寫下:用了不好自己負責,不給死了家屬馬上告醫院!) 一次,家庭醫生跟我通電話後直接打我太太手機: 我聽著你丈夫的聲音不對,有點氣急,趕快去住院吧! 我不去。 住院的最大好處是隨時監督呼吸,這我自己也能做到。 房間里多走幾圈,感覺一下不就測出來了? 我覺得自己還是輕症,病床留給更需要的人吧!( (美國這些年把我也教育傻了。) 再說,萬一真需要住院,醫院也就十分鐘路,不怕。 確診後的三、四天是最難熬的。 渾身酸疼,頭暈,發燒不退,吃Tylenol 退燒藥,但是過一會兒體溫又到38.5度。 )也許,Tylenol 讓我的體溫不超過38.5。不好說。) 病最重的時候,半夜起床,覺得家裡東西的形狀都變了。 水龍頭底下的水池,怎麼變淺了?去看電腦,屏幕的比例不對,變方些了。 打開電腦,字體的font 全變了。 我知道問題嚴重,趕緊繼續回床睡覺。 (後來一個醫生朋友告訴我,看來這病毒真是厲害,影響了整個人的神經系統,味覺視覺系統都受影響了。思維繫統呢? 不知道。反正本來就不聰明,將來多一個反應遲鈍的藉口;先不去管它了。) 身體有時打寒戰,冷得渾身發抖。 馬上衝進浴室,哆嗦著衝淋浴(多年習慣,上床前洗澡),哆嗦著擦乾身體,搖晃著跑上床,牙齒打架抱著厚被子想:會不會就這樣走了? 這樣走不行! 於是我把得病消息告訴了極少幾個人。 朋友太多,又不想發微信朋友圈,只能告訴幾個人。 所有朋友知道後肯定都會來問候的。怕回復,沒力氣;不回復,沒禮貌。 一個朋友立刻給我寄來測氧儀。 普通的儀器,現在是市場緊俏貨。 我當時就流了眼淚。如果肺功能發生問題,血液含氧會下降,要立即吸氧;隨時監測含氧度非常重要。 吃飯像戰鬥。 沒食慾,吃了想吐,雖然沒吐。 不吃,身體的免疫系統就會敗陣;逼自己吃,慢慢吃,一頓飯吃上兩個小時。 這樣過了三、四天,體溫下降了,正常了,雖然仍然頭暈,仍然渾身無力。闖過去了! 四月十五日早飯,太太蒸了個雞蛋羹。 生病以來,第一次嘗到了鮮味! 雖然菜還是太咸,水果還是太甜,但是味覺肯定在慢慢恢復正常。 謝天謝地!沒了味覺,這日子能有滋味嗎? 從十六日起,我停用Tylenol ,盡量不用其他藥。 除了偶爾咳嗽,晚上有點頭暈等後遺症,身體基本正常了。 醫院說三天不用藥體溫正常就算康復了。 為了家人健康,我把三天改為十四天,到五一,身體沒事就自己解禁。 總結一下我的經歷: 一,這病的傳染力實在厲害。 從我發病的時間上推測,最大的嫌疑人是我兒子,雖然他從來沒有去看過病,從來沒有確診,連藥都沒吃過;可能是在我從機場帶著兒子往家開的近三小時車程里兒子傳給我的。 他到家後十四天里基本沒出主臥門。那三個小時,我們都戴著N95口罩(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合格產品),兒子沒有咳嗽,沒有打噴嚏,我還是被傳染了。 二,這病有兩個星期左右的發病過程(病毒慢慢繁植)。 忽然覺得腰酸背疼床墊不適,忽然覺得菜太咸水果太甜,都是早期症狀,要警惕了。 一般認為感染後十四天內發燒,這未必可靠。(兒子到家大約十六天後我開始感覺發燒。) 三,我只用了Tylenol (一個鄰居朋友送的,市場脫銷,真心感謝!)、Z-Pak 消炎藥,粉色的Pepto Bismol 對付偶爾的拉肚子,加上偶爾的咳嗽藥。都是最普通最便宜的藥。 最後感謝我的太太和兒子,感謝他們悉心照顧! 我隨時一個短信一個電話,他們馬上滿足我的各種要求。 感謝各位朋友,在我最需要的時候送來了各種關懷!祝大家健康平安! 2020年4月18日記於美東一小鎮的禁閉室
    1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教孩子愛我們◎朱台翔 一個星期二的早上六點鐘,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早上六點打電話,一定有重要的事。 她才「喂!」了一聲,就直接說,頭一天晚上,心血來潮,檢查了一下乳房,沒有想到,一摸,就摸到了一個硬塊。她住在台中,但打算到台北的和信防癌中心檢查,問一下我的看法。 我說:就我對和信的瞭解,他們的病、醫關係做得很好,醫生、護士、工作人員都非常能站在病人的立場提供服務。萬一是腫瘤,這個時候,就是跟時間比賽。所以,我非常欣賞她能這麼明快地做決定。 她掛上電話,就一個人搭車到台北,兩個姊姊在台北等她、陪她。上午篩檢,下午乳房攝影、超音波掃瞄,發現是實心的,醫生們馬上開會決定,隔天就切片。三天後,看結果,證實是惡性腫瘤,也就是乳癌。隔週的星期三,就動了手術。從發現到動手術,前後,一共八天。 熟識她的人都知道,她非常獨立、很會替旁人著想,總是不願意增加別人的負擔。 不要說別的,光是這一次,到台北看病,就可以看出她多麼不想麻煩家人的心情。 三個星期之內,一共跑了六次醫院,篩檢、穿刺、被告知是惡性腫瘤, 全都是一個人來,一個人面對。 先生照常上班、兒子放暑假在家。還好,她有好幾個姊妹,姊妹們輪流台北、台中地接送。譬如,有一次,要到醫院,身上還帶著排血水用的引流管,不太能走路。她的安排卻是,先生送她到車站,搭公車,再叫姊姊到台北接她。可是,姊妹們認為不妥,最後是姊姊開車到台中接她,陪她看完病,再由妹妹把她送回台中。之所以這樣安排,是怕一個人,一天之內,台北、台中連著來回跑兩趟,吃不消。 前面五次,人的情緒起伏最大、最需要人陪伴的時候,他先生只有在她開刀的那一天早上送她來,等開完刀,就先回家了。第六次,是在星期六,算起來,先生是第二次送她到醫院。 我去醫院看她,她一個人在候診室,我問:「先生呢?」 ; 她說:「我叫他在樓上休息。」我們兩個,就在候診室裡聊天,聊了一陣子, 我說:「你要教小孩怎麼樣愛我們、要教他們怎麼樣照顧我們。」 她很敏感,說:「我跟兒子講,如果我需要幫忙,我會跟你說。」 我說:「這樣,他是被動的。」 我看看她,接著說:「在知性學習上,我們很認真地教小孩,從教他叫爸爸媽媽,到ㄅㄆㄇㄈ,我們一遍又一遍地教,很有耐性,也會講究方法。 但是,碰到愛人、照顧人的時候,我們反倒不教了。」 「事實上,我們也會等在那裡,期待他們很窩心、很體貼地對待我們。 當人不舒服的時候,也會想:『你難道看不出來嗎?難道還要我教你嗎?』 沒錯,就是要教。 教他怎麼樣愛我們,免得他們將來會後悔。 教他們怎麼樣照顧我們,否則,我們會陷他們於不義。 更何況,? 現在學會照顧我們,將來,也才更有能力疼他的太太和小孩。」 「同樣地,先生也要教。像今天,他明明是陪著你來的,你為什麼要叫他在樓上休息?」 朋友說:「他已經很累了,我不好意思再增加他的負擔。」 我說:「任何一個健康人,都沒有辦法體會、想像生病的人的痛有多痛。 你要給他機會和你一起面對醫生、護士,面對你的病痛。同樣地, 你也要教他怎麼樣愛你、怎麼樣照顧你。免得他將來會後悔。不然,你就會陷他於不義。」 我稍微停了一下,說:「像現在,你就是應該叫他進來陪你一起聽醫生、護士怎麼說。」 她馬上就把先生叫進來,陪在一旁。 趁先生去繳錢的空檔,朋友跟我說:「你說得對,我知道,我會做。」 我說:「那我就再多說一點,你能夠毫無保留底和他分享你的喜、怒、哀、樂,包括痛苦與無助,在你最脆弱的時候,讓他知道你需要他的幫助,這才是對他最大的信任,在這個被信任的基礎上,他才可能感受到你對他的、真正的愛。」 隔天一早,朋友就打電話來說,昨天,分別跟兒子、先生談過了。吃晚飯的時候,兒子竟然還會為她夾菜。先生也打算在她要跑醫院時,請假陪她。最後,她說:「謝謝你的提醒。」 這句話給我的感受很深 ~ 我和我婆婆的感情特好 ~ 她在師大附中當媬姆20年,育兒很有經驗,當我有孩子時,她教我:不管孩子拿什麼給你吃 ( 糖果、餅干、果汁...) 即使自己再不喜歡 ( 我不吃零食的,所以我都拒絕小朋友 ) 也要吃一口,說很好吃 , 謝謝他。 她說,孩子的心是純然的善良,有好吃的東西會和最親的人分享。 妳一直拒絕她,久之,孩子有好吃東西就不會想到妳了。 養成小朋友凡事想到妳,將來長大離開家庭後,吃到好吃的,或者有什麼新奇口味,特色小吃,都不忘買妳的份,或帶妳去吃。說真的。我先生和小姑,真的都是這樣的個性。 婆婆又接著說:當妳生病或是老的走不動時,給你再多的錢也沒用,錢又不能吃,倒不如孩子買一碗麵或一個包子來的受用。 兒子 3 歲讀幼幼班,有天下課我去學校接他。兒子坐在門口穿鞋時,幼教老師一直問兒子:你不是有東西要給媽咪?拿出來啊! 我納悶著,然後兒子從口袋拿了一大坨衛生紙出來 (約3、4張 ),我當場傻眼,衛生紙,不過當兒子小心的將衛生紙一層一層打開時,我差點落淚,裡面包著一根蝦味先! 原來是下午在吃點心時,兒子堅持要帶回家給媽咪吃,老師問他為什麼?兒子回答不出個所以然來( 年紀小還不太會表達 ) 可能幼教老師也覺得好奇吧!想要看看兒子的心態到底是什麼,才會一直督促兒子當場拿給我,我當然給兒子面子啊!一口就把蝦味先吃下去,雖然已經發軟了。雖然只有一根,真的好難吃。我還是謝謝兒子,告訴他,真的好好吃哦! 不是說吃很重要,重要的是回應那份替人著想的心。 現在兒子在吃東西時,都不忘來餵我一口,然後問我:好不好吃或好不好喝?我一定會點點頭! 所以, 不要常說:爸媽不需要你們,你們不必掛心, 要常說:爸媽需要你們的愛,你們的照顧! 勿陷兒女於不義,勿讓兒女常歎 “昊天罔極”,無以回報 -----------------------------------------------------------------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http://readlife.weebly.com/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