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螃蟹🦀️後腳原來是這樣作用的
不只會橫著走,還能垂直起飛

現有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6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螃蟹🦀️後腳的作用.. 還能《垂直起飛》..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轉載: 《愚蠢是沒有解藥的》 陳之藩在「失根的蘭花」最後一段這樣寫到: 「我十幾歲,即無家可歸,並未覺其苦,十幾年後,祖國已破,卻深覺出個中滋味了。不是有說,「頭可斷,血可流,身不可辱嗎?」我覺得應該是,「身可辱,家可破,國不可亡。」」 只有在歷史的洪流裡面,經歷過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人,才能夠體會「國家」對他們的意義。 台灣這一代的年輕人,已經沒有國家觀念了!讀了一點書,懂得一些知識,看了一些網路的懶人包,吸收一些錯誤片段的歷史,就以為盡知天下事,除了「狂妄無知」,我還能用什麼來形容這些孓青呢? 這些人只認主權,不識國家,不愛國旗。你問他們國家是什麼,他們只會跟你說:「我台灣,我驕傲!」然後在網路上霸凌一切沒有披戴「台灣隊」胸章的人,像極了德國的納粹黨。 台灣是什麼?一個小到不能再小的島嶼,一個30年薪資沒有進步的地方,一個充滿歧視自大無知的社會!所以,這些人到底在驕傲什麼? 我沒有要選舉,也不愛當官,所以我不需要討好年輕人。我只會殘忍地對他們說真話:台灣的年輕人,你們已經被遠遠地拋後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了! 每一年外國的研究生到美國留學,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尋找RA或TA的機會。這些外籍學生大部分以台灣,大陸,跟印度為主。有一回有個美國教授同事跟我聊起,說他同時收了一個從大陸跟從台灣來的研究生,可是兩個人的學習與工作態度,有很大的差別,簡直是「day and night!」 他問我:「What happened to Taiwan?」我聽了有點尷尬,只好開玩笑說:「MIT (made in Taiwan) was history. Now everything is MIC (made in China)!」 然而,我的內心是沉痛的。在我們那個年代,「台灣留學生」是「有口皆碑」的!曾幾何時,台灣的學生已經被大陸的學生遠遠超車了。 然後,以這些人為主力的「台灣隊」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用投票否決了自己不喫萊克多巴胺豬權利的「偉大人民」。 悲哀,原來是這種「難以置信的驚悚」!而這樣的驚悚,卻每天由政府帶頭進萊豬、毀藻礁、吸空污,不斷地在台灣上演著。 也罷,愚蠢是沒有解藥的,只能靠貧窮與苦難來喚醒他們了!
    19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林谷芳先生的評論「庶民為何怒吼」? 林谷芳先生是台北書院山長,也是台灣碩果僅存的知識份子,也是唯一浩然之氣尚存的「士」,他解答了今天千萬人的疑惑,尤其是很多盲目的國民黨人,在此,他點出了重點: 『這庶民的崛起,才能解釋為何民進黨執政失敗,大眾的心卻並不就轉移到國民黨身上,如果見不及此,真以為民進黨的失敗就是國民黨的成功,那就大錯特錯了』。請勿務必撥冗一讀。全文如下: 韓流崛起,打亂許多政治人物的布局,也衝激了固化的政治生態,許多人不服氣,以為韓國瑜何德何能,竟能掀起這波狂潮。 談歷史,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歷來未有定論。而其實兩者間,也就是個主因與助緣的關係。有時人是主因,時勢是助緣;有時時勢是主因,人是助緣。一件事中兩者的比重如何,不同人有不同判准,但總須兩者合觀,才有較全面的掌握。 韓國瑜的崛起也一樣,他固然有獨特的條件與魅力,但為何這些年都未能有一片天地,正因時勢不同。這時勢指的是庶民的崛起,有這,才有韓流,而韓國瑜就在這時勢中扮演了點燃引信、引領方向的作用。 正是這庶民的崛起,才能解釋為何民進黨執政失敗,大眾的心卻並不就轉移到國民黨身上,如果見不及此,真以為民進黨的失敗就是國民黨的成功,那就大錯特錯了。 正因此,談韓流,人之外,其實更該關注這時勢是怎麼形成的。而說這,就得先從庶民的特質說起。 庶民,是常民百姓、芸芸眾生,換句話說,他不是菁英,沒有任何突出搶眼之處,雖是社會的大多數,卻常是可以不被討論的大多數,這裡的每個人在社會論述中都只是統計學上的一個數字而已。 這樣的庶民沒什麼大志,價值觀也單純,通常也不敢有什麼非分之想,共同的特徵是在日常中行其本份,默默活著。 正如此,檯面上的物起物落、人來人往,對他們都不那麼重要ㄚD這些人讓他們過不下去。 以台灣來講,經濟再差,絕大多數人也還能溫飽度日,所以政治就讓你們藍綠去玩,再如何,也就是閒來街談巷議而已。 然而,這些年又是怎樣的轉變,讓他們要集結而發出怒吼呢? 原來,我只想守著一份軍公教工作,退休後好好過日子,怎麼忽然政府的承諾變了?不只變,還說我是米蟲,但我偷誰搶誰了?罵我的政客名嘴哪個不過得比我幾倍好? 原來,社會變動劇烈,家幾乎成為我唯一的避風港,守著另一半,養兒育女,這是開天闢地以來就如此的,人也是這樣才能來到世間的,怎麼婚姻不再是一男一女之事,有愛就可以了?更糟糕的是,我還成為了「異性戀霸權」,說「反同」就是「反智」,這道理我怎麼也想不通,不生兒育女,不一男一女,要在一起,用別的稱呼也就行了,名實要相等嘛!怎麼就說我們獨占了婚姻的名份,這明明是兩種不一樣的事嘛! 原來,不要核電我也贊成,但千萬不要核電就缺電,核電有潛在危險,但同樣的事可多呢!問題是要管好,說這我又不懂了,放著最新的核四不用,用核一、二、三的老機器就安全了?還有「我是人,我反核」,那我就不是人了,講這話的人用核電廠的電搞不好比我用的還多。 原來,殺人償命是天經地義的事,怎麼現在將死刑犯處死是不文明的,他們說罪犯會如此,大家都要負一定責任,但我條件差,我也沒就去殺人啊!我這不殺人的為何要為殺人的背負一定責任?真這麼算,那誰都會找個理由去做壞事了,你對壞人將心比心,那你怎麼不對受害人將心比心? 原來,說自由化台灣才有前途,但農產品怎麼變難賣了,說我品質不好,說我趕不上時代,但政府政策不就是要先照顧好自己人嗎?我好不容易賣到大陸了,你又說我只圖溫飽,跟畜生就沒什麼差別。說中國是敵國、我們不是中國人,但你們選總統怎麼也到處拜中國神,尤其是媽祖? 這是庶民的心聲,但庶民想不通的地方,卻就是知識菁英最得意之處。這些年,知識菁英就這樣用自己定義的「進步價值」,時時凌遲著這些小老百姓,小老百姓可以生活過得苦,但看著這些知識菁英占了便宜又賣乖,積壓的怨氣已達臨界點,只待韓國瑜一出現,引信點燃,就全面爆發。 不去看知識菁英這些年的傲慢與異化,動不動把庶民的反彈打成是反智的民粹,你就無法認清韓流。庶民崛起,該檢討的何止是傳統的政治人物,更就是這些傲慢異化,掌握話語權,獨斷談著「進步價值」的知識菁英。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分享家人好友你應該知道的真相20190915 餐桌上的謀殺 讀者不必覺得此文有點聳人聽聞,想想現代人的道德觀念,看看當今普遍的價值取向【自己賺錢才是王道,別人的死活與我何干?】,就能理解這些搞養殖的人投放各種添加劑的行為是多麼平常的事情,但是可悲可嘆的是,在這種嚴重危害食客健康的養殖手段舉世皆知的情況下,人們還是照吃不誤,對於那些被慾望束縛的人們,一切真理真相在他們面前都顯得有點多餘,阿彌陀佛! 《雙食記》里的美味謀殺恐怕不只是發生在電影里,當你買了條新鮮的魚或海鮮回家,準備施展一番廚藝給孩子家人做頓營養美味的同時,可能就參與了一場「謀殺」。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據科學家提醒:現在全國所有養殖業,餵養飼料中都嚴重違法添加各種違禁藥品(激素)及各種非法添加物。違法生產者是很可惡,但事實擺在那裡:無任何危害添加劑的飼料,成本太高。 另一個重要事實是,我們每天要吃掉太多的肉了,雞鴨魚牛豬自然生長的速度完全跟不上我們每天要吃下肚的速度!緊張的供需關係讓商家生產者根本等不及它們「慢慢長大」,只有餵激素。你指著人家賠錢賺良心?要怪只能怪我們這張嘴。要不怎麼說「舌尖上的中國人呢?」    為了吃你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在這樣的背景下,吃肉=食毒,給孩子家人吃魚、海鮮=謀殺。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水產養殖和出口大國,大面積和高密度、集約化養殖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病害,於是就有了無窮無盡的藥物和抗生素。近幾年由於藥物殘留超標,出口不出去,養魚的人自己不吃魚,反正有的是人吃。我們吃了這些「濫用藥品」的魚和海鮮,就等於把這些毒素一起吃下去,長此以往,可不是在自殺?!    1、吃避孕藥的魚,婦女食用可致不孕   據悉,避孕藥養魚已經是水產養殖業的潛規則,全國漁業養殖戶都是通過給魚餵養避孕藥的方法使其增肥。煙台某水產老闆透露:海鮮100%都有抗生素,避孕藥1周餵2次。早在2006年,上海就曝光了多種禁用抗生素超標的「多寶魚事件」,前不久上海又爆出「巨型鰻魚」,市面上的鰻魚,體型增大近一倍,人都不敢下筷子~   吃過避孕藥的魚,不僅體態豐腴,而且口感柔嫩細膩,商家賣得了好價錢,我們歡歡喜喜買回家,孩子老公都愛吃,根本停不下來,你好我好大家好……沒有誰會動不動就吃避孕藥,但大家好像喜歡在餐桌上「把避孕藥當飯吃」。那麼內分泌紊亂、不孕不育,嬰兒性早熟,也就見怪不怪了。原來吃養殖魚類會影響生育能力,不知道水產養殖業跟不孕不育醫院有什麼關係??    2、水產品中測出致癌物質   實驗發現,在一些養殖水產品中檢測出了AOZ,這是一種致癌作用很強的物質,不但能夠與組織蛋白結合、很難消除,而且與蛋白結合後能夠釋放出一種誘導生物有機體突變的物質。這些藥物在生物體內代謝變異化合物的危害性甚至比原形藥更大,具有致癌、致畸和基因突變的「神奇功效」。   你,還要吃魚嗎?    3、大閘蟹激素養殖被爆遠超三鹿100倍、吃動物屍體長大   江蘇盛產大閘蟹,中國人都知道。香港人和廣東人愛吃,尤其是,這幾年大閘蟹賣得這麼便宜~~從前,大閘蟹至少要兩年才能長到二兩以上,自從使用了激素,一年就可以上市啦!   據水產部門統計,陽澄湖的一級大閘蟹,每年只產一萬三千隻。但去年香港人吃了一千三百萬只螃蟹(平均每人吃兩只),可見大部份都是冒牌貨。香港人也不笨,《壹週刊》派了記者過去採訪調查,還買了螃蟹送到香港化驗,結果發現:蟹肉里不僅有激素,還有多種對人體有害的抗菌素。   江蘇淡水研究所工程師唐天德說,現在全中國除西藏外,都說出售正宗陽澄湖大閘蟹,但八成以上是雜種蟹,是毒蟹。人吃了這種毒蟹,會影像骨髓和造血功能,孕婦吃了則易患上流產症,胎兒的骨質也會變灰、變脆。   江蘇某蟹場老闆稱「從蟹苗到上市,至少要十種藥,例如:氯霉素、土霉素、乙醇、痢特靈、諾氟沙星、恩諾沙星、病毒靈、多西霉素、己烯雌酚等等。」他還謙虛地說,他們比較守本份,福建人更毒,在蟹產卵時餵避孕藥,這樣母蟹不會變瘦,蟹苗更容易長大。說著,這位蟹場負責人撈出兩只大蟹對記者說:「你看看,多凶,不吃藥哪有這麼凶!」當記者問這麼做不是害人嗎?這位場長直率地說,「現在的魚類、家禽類,哪一樣不是藥物長大的!你不這樣做,別人做,你還能做生意嗎?」   大閘蟹除了吃素(激素、抗菌素),還吃葷——死狗、死豬、死雞、死老鼠、死魚、死蝦……這叫「天然飼料」,一星期放一次,蟹特別喜歡吃爛肉!真的天然嗎?我怎麼聽說很多狗都是走私團伙把流浪狗用劇毒氰化鉀毒死後,再拿來出售的呢?   這些「美味」的大閘蟹,每天一批批搭著飛機連夜運到香港、深圳,為了「不暈機」,大閘蟹們在被撈起之前,還要餵一次抗菌素。上午到,下午上市,晚上香港人就吃到嘴了,多新鮮的。   當年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被稱為最勇敢的人。但今天,敢吃中國大閘蟹的人,還是世界上最勇敢的人。 4、別天真了,黃鱔、烏龜、蛇……都愛吃激素   你知道如今的黃鱔為什麼長得這麼快嗎?因為它們都「愛吃」激素。這些激素吃進人的肚子里,在人體內七、八年還要發揮作用。   市場上賣的即食海參,不僅要添加抗生素,最後還要用福爾馬林泡。   烏龜和蛇都用避孕藥「增肥」,真是「大補」。   還有多寶魚、大黃花魚、黑魚、金雕……「我們現在吃的而且只要是海水養殖的魚類,都有大量抗生素投放。我瞭解的還沒有不加的,100%吧,不加不行啊,賠錢的事誰做,這個算是行規了。」難怪養魚的人和賣魚的人基本都不吃魚了。    5、中國年產20萬噸抗生素,「人一半,動物一半」   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醫院教授肖永紅根據中國國內抗生素的產量估計,中國每年生產約20萬噸抗生素,大概「人一半,動物一半」。   據廣州《南方週末》報道,中國每年生產700噸諾酮類(一種抗菌素),但其中有一半被蟹場、蛇場、烏龜場、黃鱔場等養殖業用掉;再加上其他種類的抗菌素,不知總數有多少噸,最後全部轉到了香港人、廣東人,以至各地中國人的肚子里,不知慢性殺死了多少國人。還記得當年的SARS嗎?   避孕藥、安眠藥、激素、抗生素等藥物在水產品領域的濫用,在當今恐怕還只是冰山一角。在這樣一個道德真空的末法時代,人不顧一切想要發家致富的欲念,可以誘發出人性中最冷漠、最惡毒、最瘋狂的部份。 是不吃餓死還是繼續輪回在「舌尖上的地獄」?但人生總不至於太過絕望。吃素總安全過吃肉,少吃一點、吃慢一點、肯耐心等待它們自然生長,總要好過讓動物們拼命吃激素來追趕我們的口腹之欲。別忘了還依然有人堅守在有機綠色行業的良心起跑線上,別因為它們的慢和看起來高一點的成本,就眼睜睜看著它們因為無法生存而默默加入了「大多數」的行列。 (網路佳文分享)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台灣口罩到底比中國好在哪?熔噴布廠商透露測試數字,讓人驚呼:原來,差這麼多 前陣子美國熔斷斷了又斷,比小孩動不動切八斷的速度還快,但今天不講熔斷,想跟大家聊聊熔噴不織布和製造熔噴不織布的大廠 - 敏成。以下為參訪重點筆記: 1.講製造幾片口罩、厚的、薄的,還不如講原理 一進到敏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古思明就把工程師拉了出來「告訴他們,為什麼台灣的口罩那麼厲害!」 原來,口罩中間的熔噴不織布和上面的「靜電駐極」技術,就是最大功臣。 一般來說技術較差的口罩公司想做的是薄膜口罩(靠密度擋髒東西),舉例來說,靠密度就好比平時騎車戴的布口罩,或美國衛福部最近教大家自製的口罩,只要那塊布上面的孔洞比鼻孔小,就能幫你擋到東西。 要做孔洞密到不行的口罩很容易,問題是密度大=壓損大,壓損大=不好呼吸,戴久了會頭暈,醫療法規也有規定壓損要低於一定數值。又病毒一隻大概是50奈米,口罩的孔洞大概是2,000奈米。 「你用網球拍可不可以撈到沙子?可以,但可以撈到多少?」 2.口罩上有千千萬萬個小捕手抓病毒 「想像口罩上有千千萬萬個小捕手,每一個都能抓住一隻病毒,也只能抓住一隻病毒」董事長這麼一說,神比喻讓文組廢物的我,腦袋馬上有了畫面。 「口罩要好捕手就要多,要持久,手套也要握得緊不能掉球」N95 的效果可以維持那麼久就是上面的捕手很多,體質也很好。 3.熔噴不織布的「熔噴」很厲害 熔噴從字面上大概可以猜到意思,把塑膠顆粒熔化,像棉花糖一樣噴絲成網,餘熱會讓東西黏在一起,最終成布。這時候布的物理性已經可以擋掉花粉等大粒子。 有些人會質疑台灣產線僅1.6米推進,中國已經做到4.8米推進,為什麼我們老說自己的東西比中國好? 「你要品質掛帥,還是量好看?比起速度,我更在乎良率...」古思明博士說:不要戴義和團式的口罩,口罩是科學的東西,跟未知敵人奮戰時可不能隨便。 聽完解釋我才知道,原來大產線雖然產量大,卻容易因為大面積造成滾動不均勻,而中國的熔噴不織布品質參差不齊的原因就在這。 「全世界輸出最多熔噴布的國家是中國和俄羅斯,但他們的品質都沒台灣好。」台灣一線口罩大廠的熔噴不織布都是台灣製的,光是敏成一天就有能力提供700萬片的材料,台灣至少還有康那香、恆大在做熔噴不織布。 「口罩不能只追求『台灣製造』,如果今天用的是境外的熔噴不織布,肯定會造成防疫缺口。」 聽完冒了身冷汗,原來口罩不是只有組裝那麼簡單,好希望陳超明立委此時此刻也在旁邊一起聽。 4.什麼是「靜電駐極」? 「熔噴不織布是技術,但加上『靜電駐極』又更厲害。」 空氣濾材主要是靠「靜電駐極」技術,PP(聚丙烯)本身就容易被極化,原本過濾效果30-35% (物理) 的口罩加上靜電後過濾效果,就可以提升到95-99.99%(效能)。而經過測試,台產的口罩即使放了5年效能也只降低 1%。 前面提到過網球拍撈沙子的例子,說明口罩雖然擋的了細菌卻擋不了病毒,但加上靜電後病毒會因為體積過小會被極化,進而改變軌道。 靜電的另一個作用是抓緊病毒(好比捕手抓緊手中的球)。在我們用網球拍撈沙子時,第一次可能會撈到許多沙,但只要稍微抖動,球拍上的沙就會掉光。我們戴著口罩時會呼吸,口罩也會起伏,如果沒有靠凡得瓦力(Van der Waals force,指分子間的正負電荷吸引力),即便口罩替我們擋到了病毒,也會在我們一呼一吸間又把病毒吸到身體裡。 5.東西好還能便宜,是政策和業界的團結 台灣現在走的是穩價穩量政策,政府早在2月初就把業者找去談徵收,甚至在1月就派人去查了產能。這些布如果賣去中國可以賣一樣的數字,單位改成人民幣,甚至還能收現金,但是大家還是都把東西留在台灣了。 一開始想說台灣拚死拚活,了不起做出200萬片口罩,沒想到做工具機的人一下子就做出了60台組裝機器。 政府、業界,在所有人的努力下,我們見證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蹟。 6.廠商謙虛,只道感謝老天 「也要感謝老天啦!」跟瀧澤的老大一樣,我發現敏成的老大也謙虛地不得了,什麼功勞都感謝老天。 「去年底聽說美國跟中國流感,想說反正明年也要採購不如提早把原料買來放著,誰知道我們把料準備好後,過完農曆年就爆炸了。」 「去年想說讓工廠機器休息一下,做了大保養,誰知保養完剛好就被政府找來做事,保養完的機器跑起來特別順,都不用休息。」 其實我自己覺得無論是瀧澤還是敏成,能有這番成就真的都不是老天的功勞。若不是這些公司平時就有關注國際消息、未雨綢繆,這次政府再怎麼急得逼人民,恐怕也逼不出今日的口罩國家隊替我們當後盾。 7.不做口罩前,他們在做什麼? 「不做口罩時你們在幹嘛?」太好奇,我忍不住問了心底非常好奇的失禮問題。 「隔音棉:我們提供阻隔層讓材料不利於溫度或聲音傳導,這技術可以用在跑車上。」 「保溫棉:做塑膠棉花,混合彈性纖維、保溫纖維。」 「空調濾材:很多工廠需要控制到無塵等級。」 「吸液棉:半導體強酸強鹼翻倒都可以吸,可以調整物理親和性。」 原來,我們不只把做戰機的公司叫去做口罩機,還把那麼厲害的敏成找來做口罩原料... 8.廠商給政府的真心話:火種要留著 「我想告訴政府,防疫鏈要留起來,招標方式要改,火種要留著,畢竟下次什麼時候會再爆,誰也說不準。」最終古思明博士用這句話作結。 在這次武漢肺炎疫情肆虐下,全世界各個國家一個接著一個爆炸,澳洲、歐洲、東南亞各國...好多人跟我們要產線、要材料都被我們拒絕。但這次除了大家的努力外,也有運氣的成份在,要怎麼記取教訓,是全民都要好好思考的。 訪問最後我偷偷問了國內和國外口罩的測試報告,發現中國製的有90%效能的,卻也有大量僅10%、20%、40%效能的。連沒有「靜電駐極」薄膜口罩的30%都不如。 這是發文3週前的訪問,3週後的今天看著世界各國因中國製的口罩鬧得人仰馬翻,好慶幸我們有自己的國家隊,在幾週內一次補足原先90%靠國外進口的口罩需求!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很重要的醫學知識 奇跡!關於人體自癒的重大發現:癌症自癒源於心臟! 親愛的朋友們,現在萬分激動地轉發一個重大發現,這個發現讓你我從現在起,就要保養好,並充分利用好屬於你自己的心臟,因為它有個天大的秘密,那就是它不但能治癒你現有包括癌症的疾病,還能讓你不再有新的疾病,詳情請看: 重大發現!美國科學家揭開終極底牌:癌症自癒源於心臟!科學家最新發現:心臟才是人體的中心,而不是大腦。心臟的磁場比大腦強5000倍,磁場的範圍可從你身體延伸出去好幾公尺遠。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以為心肌只不過是輸送血液的生物機器而己。但是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健康科學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學家威斯利教授向全世界宣佈:心臟可以分泌救人一命的荷爾蒙,它不僅在24小時內殺死95%以上的癌細胞,而且對其他絕症,也有極好的治療效果!    這是上帝送給所有絕望生命的最後一道出口,也是上帝送給人類的最後一件禮物。威斯利也因此被譽為揭開上帝“終極底牌”的科學家。而威斯利教授之所以能獲得成功,竟是因為他多年來對自己最親密的同窗好友,仍抱著一顆沉重的負疚之心......,三個人都是自己的好友,同時患癌,一對夫妻選擇環游世界結束生命,結果居然自癒了,一個卻被自己活生生拖進實驗室,最終亡故。強烈的負疚和自責讓威斯利情緒極端低落。英國各大報紙關於「夫妻創奇跡,環遊世界癌症自癒」的報導,讓威斯利原本負疚的心更加內疚。最後,竟患上了輕度憂鬱症,實驗室的工作一度中止。    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旅行療養”,威斯利的憂鬱症已得到緩解。隨後,他立刻投入到了緊張的課題設計過程中。這一次,他準備將人的情緒是如何對疾病產生作用,這一課題列為自己的研究目標,也就是他要揭開人體疾病自癒之謎。    他要搞清楚:絕症自癒究竟只是個案和特例,還是只要在條件滿足時,就一定能成立的普遍原理。只有搞清這一點,他才能明白自己對老友究竟有沒有“犯罪”,是否剝奪了他的一次自癒良機。    威斯利的課題立刻得到了院裡的批准。他成立了一個特別研究小組,專門研究人體的自癒機制。在此之前,人們只知道身患絕症之後,應積極採取各種康復措施,去調動和增強自體免疫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的情緒,這樣可以促使體內分泌更多的有益於健康的激素、酶類和乙醯膽鹼,使免疫系統和各器官功能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戰勝疾病。    但究竟是哪一種物質?運用什麼原理?通過什麼管道殺死癌細胞的?人類並不清楚。這也是大多數人,包括威斯利自己,在好友生死攸關的關鍵時刻,寧願相信醫學手段,也不願相信小概率的人體自癒機制的原因。    對心臟功能的研究一直是威斯利的工作重點,他此前獲得的所有榮譽都與這一項研究相關,這一次他更是將研究的物件鎖定為心臟。因為,心臟在他心目中是那麼神秘。    自古以來,人們就在使用著諸如“心病”、“心情”、“心緒”、“心愛”之類的詞彙。    他堅信:心臟的功能決不僅僅只是輸送血液的生物機器。果然,他擁有自己的實驗室後,相繼發現了三種由心臟分泌的荷爾蒙。    此前,他以為其中兩種荷爾蒙只會對腎的活動產生影響,另外一種則只能夠促使血管擴張。    但現在,他認為這幾種荷爾蒙,對人體產生的影響應遠遠不止這些,說不定癌症的自癒之謎,就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揭開上帝“終極底牌”,自己的心原來是生命之源   ,2005年3月,威斯利和他的同事將從人體心臟分泌物中提取的四種荷爾蒙,全部注入到實驗室培養的人體胰腺癌細胞中,發現癌細胞的增長速度明顯減慢。他們又將這四種荷爾蒙,分別作用於胰腺癌細胞,發現單獨使用效果更好。    其中,一種名叫縮氨酸荷爾蒙——也叫血管舒張因數的心臟分泌物,可以在24小時內殺死95%的胰腺癌細胞!最難能可貴的是:那僅剩的5%的癌細胞,其DNA的合成速度,似乎也由此受到影響,它們將不會再擴散出新的癌細胞。這就意味著,心臟分泌的荷爾蒙能起到徹底控制人體癌細胞的作用!    在此後長達10個月時間裡,威斯利的實驗小組幾乎對所有惡性腫瘤細胞,包括前列腺腫瘤、卵巢腫瘤和大腸腫瘤等,都進行了反復的荷爾蒙滅癌細胞實驗。    最後,他們得出了如下結論:心臟分泌的荷爾蒙,通過直接殺死癌細胞和抑制癌細胞DNA合成,以及癌細胞的生長,來發揮效力,而非加速癌細胞的自我解體。    並且,這四種荷爾蒙還有助於降低人體血壓,並提高排泄人體內過量的水和鹽分的能力。這意味著:它們不僅對治療癌症有效,對緩解冠心病的症狀和腎衰竭,也都有療效。    這個研究結果是如此令人驚訝和振奮。在費城召開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的年度會議上,威斯利的這項全新發現成了最引人矚目的熱議。    但是,他的研究任務還遠未結束。這四種荷爾蒙如用於臨床,對人體有無副作用?心臟在什麼情況下才會分泌這種神奇物?都是威斯利需要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此後,威斯利的實驗室立即著手在動物身上做活體實驗。在老鼠體內的實驗結果顯示:借助荷爾蒙療法,他們在短時間內治癒了患有人工胰腺癌和乳腺癌的病老鼠。    同時,即使是在腫瘤沒有完全消失的情況下,老鼠體內的腫瘤,也會大大縮小,而且不會發生任何轉移。    其中,影響血管擴張的那種荷爾蒙,抗癌效果最強。尚未發現心臟分泌的這種荷爾蒙,對老鼠有任何毒性副作用。    威斯利還挑選了100個自願者,分別對他們處於各種情緒狀態下的心臟荷爾蒙分泌情況,進行了跟蹤採集發現:人的情緒越高昂,心情越愉悅,人的心臟分泌的荷爾蒙就越充沛。反之,人處在痛苦、擔憂、抑鬱等消極狀態時,心臟幾乎完全停止分泌這種激素物質。由此,千百年來困擾人類的絕症自癒「底牌」被徹底揭開了:只有在身患重病時,保持心情愉悅,積極求生的患者,心臟才有可能分泌救命的荷爾蒙。當這種荷爾蒙達到一定量的時候,才能殺滅體內的癌細胞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從而達到不治自癒的生命奇跡!    由此看來,上帝其實給所有絕境中的生命,都留了最後一道出口,這也是上帝送給人類的最後一件禮物。只是這一張終極底牌,人類不走到生命的盡頭,往往看不到它!    威斯利向全世界公佈這張上帝的終極底牌後,舉世震驚。這等於為每一個絕望的生命,都帶來了重生的福音! 當美國最權威的報紙《紐約時報》的記者在採訪中,盛讚威斯利這項發現的不同尋常時,誰也沒想到,威斯利竟會情緒十分低落地說:“西醫鼻祖希波克拉底早在西元前5世紀就說過,並不是醫生治癒了疾病,而是人體自身戰勝了疾病。”    但是,我對這句話的領悟卻太遲了。如果我早5年明白這個道理,我的同窗、優秀的物理學家詹姆斯,就不會在我的無知勸阻下,喪失他本有權得到的這最後一件禮物了。”    有人稱“你身體內部其實就是太陽系和宇宙——你的心臟是太陽,是你身體系統的中心;你的器官則是行星,而就像各大行星依靠太陽維持平衡及和諧一樣,你身體的所有器官也都是靠你的心臟來維持平衡及和諧。”    加州心臟數理研究院的科學家指出,在心中感受到愛、感恩與感謝,能夠提升你的免疫系統,增加重要化學物質的產出,增加身體的活力,降低壓力荷爾蒙的水準、高血壓、焦慮、罪惡感及倦怠,而且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體內葡萄糖的調節機制,愛的感覺還能讓心跳的韻律更和諧。心臟數理研究院並指出,心臟的磁場比大腦磁場強五千倍,而且範圍可以從你的身體延伸出去好幾公尺遠。    中國古人對心的論述:“中國古人以為心是思維器官,所以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說做心,故有“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這裡就產生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是古人錯了嗎?“思考”應該是大腦的功能啊!”看到加州心臟數理研究院科學家的研究,感到中國古人的論述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至今我們對“心”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心臟的功能決不僅僅只是輸送血液的一個泵。 癌症自癒的思考:——超級好心態與超然生活,使心臟啟動了自癒機制。    把死亡看透,視死如歸。死亡是每一個人必然的歸宿,任何人都沒有例外,人是從大自然中來,也將必然回歸大自然,沒有什麼好悲傷和恐懼的,視死如歸。再也沒有壓力,徹底放鬆。壓力是人們生病的誘因,沒有了壓力,不會再有新的疾病產生,治癒已有的病痛,也會有好的作用。 心臟要的不多,所以人人只要天天開心,時常快樂,不能夠給心臟❤太多太大的壓力,避開憂悶,輕鬆自在,讓你我的心臟承接更多更好的正能量,心臟健康則百病不侵!
    12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揭秘免疫系統驚人真相,值得收藏多看幾遍。 本文作者為陳昭妃博士,著名美國華裔科學家,「營養免疫學」的創始人。1997年,她榮獲「美國十大傑出青年獎」,是59年來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也是獲此獎項唯一的女性。讀懂本文,價值千金! 我舉個通俗的例子:這裡有一堆垃圾,有垃圾的地方自然會有蒼蠅,但這並不表示說,是蒼蠅製造了垃圾。而以前我們認為蒼蠅就是病因,然後趕快發明一種化學武器出來,將蒼蠅消滅掉;殺死蒼蠅以後,垃圾里又跑出蚊子,我們又趕快把蚊子消滅掉;之後,垃圾里又跑出蟑螂,殺死蟑螂,垃圾里又會跑出老鼠,總而言之,是永無止境的。因為真正的原因並不在於蒼蠅、蚊子,而在於這堆垃圾。得到健康的關鍵是要把垃圾消滅掉。所以現在的科學家開始研究基礎免疫學。 免疫系統涉及不計其數的細胞、特殊物質及器官之間的高度紛繁複雜的相互作用。它隨時處於戰備狀態,能夠預防疾病,並能明確地知道應該什麼時候、在哪裡、怎樣採取適當行動摧毀入侵的物質,而不會傷害人體其他細胞。任何藥物也無法取代人體內與生俱來的、兼具防禦和修復雙重功能的免疫系統。 認識我們的免疫系統 免疫系統最重要的功能是清除體內各種垃圾。舉個例子,紅細胞的壽命只有120天,之後,就會死去變成垃圾,這就需要自身的免疫系統把它清除。 第二大功能,就是抵御疾病。科學家認為,免疫功能是獲得健康的一把鑰匙。當垃圾里產生蚊子時,蚊子就會到處飛,但是如果沒有垃圾的話,它是無法繁殖下去的。換言之,病毒、細菌或骯臟的東西侵入人體,如果人的抵抗能力強,它就沒有辦法繁殖下去。 我曾受邀於美國最大的一個醫學研究機構。在和科學家們一起討論的時候,得到一個統一的結論,99%的疾病都和免疫系統失調有關。當然有的疾病和免疫系統疾病無關,如基因、遺傳類的疾病。以前,我們對免疫學沒有這麼重視,一直認為還是化學藥物的作用比較強,治病效果比較明顯。有人會說,既然免疫系統這樣強,為什麼還要用化學藥品呢?事實上,免疫系統的功能本身是很強的,但正是由於化學藥品的副作用而使免疫系統的功能下降。我曾經做過10年的癌症研究,看到許多被醫生宣佈只有兩三個星期可以活的病人,過了幾年以後,又回來找我們,奇妙的是,我們居然已經發現不到任何癌細胞的存在。這種藥物無法治癒的疾病,我們的自身免疫系統卻會將其治癒,這就證明,自身的免疫力是比化學藥品要強的。 過去,我們沒有認識到化學藥品的副作用會那麼大。到了如今,美國醫學會不得不警告所有醫學人員:醫生的責任不在於開藥單,而在於其指導的職責,他有責任告訴病人藥品進入人體後,會有什麼樣的功能,會帶來什麼樣的副作用。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人們往往習慣向醫生索要僅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所以美國醫學會發出通知,醫生不可以隨意給病人開抗生素,除非已做過實驗檢查,證實其感冒是由細菌引起的。醫生如果違反這一規定的話,其行醫資格可能被吊銷。 據美國醫學統計報告,美國每年有960萬人因為服用化學藥品而必須住院;每年有2.8萬人因服用一種心臟病藥而死於心臟病;每年有3300人因為吃了治關節炎的藥物而死亡(而原來人們想不出關節炎和死亡有什麼關係);每年有16.3萬人因藥物的副作用而導致大腦記憶力衰退;有3.8萬人得了老年痴呆症;有2.8萬人因藥品而導致骨質酥鬆症。總而言之,這個統計結果還是非常保守的,有很多醫院不在調查之列,實際情況只會更為嚴重。 從微觀角度來看免疫系統,自身的免疫系統就像一個軍隊,裡面有空軍、海軍、陸軍各類軍人,一旦有敵人侵入身體,就會將其消滅掉。 在免疫系統里幾個最重要的器官 骨髓生產各類血細胞。從骨髓里產生的細胞,會被送到胸腺里。 胸腺就像一個訓練營,兒童時期,沒有訓練出足夠的軍隊,所以很容易胸腺腫大。當人慢慢長大以後,訓練出一批「軍人」後,胸腺慢慢萎縮下來,但並不表示它沒有功能了。 扁桃腺也是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不應輕意地被割掉。 脾臟裡面有很多V細胞,產生各類抗體。當人感冒或小孩注射疫苗以後,脾臟會稍微地腫大,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它是在拼命地生成武器來抵御外來的敵人。 淋巴就像一個過濾器,將所有的敵人集中起來,然後免疫細胞就會將其消滅。所以,感冒時淋巴摸起來會硬硬的,這說明身體里的免疫系統正在打仗,感冒過後,就會自然而然軟下去了。 盲腸是免疫系統很重要的一部分,抵抗下腹部各種各樣的感染。 血液里的白細胞都是免疫細胞。白細胞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稱為T細胞,另一類稱為V細胞。V細胞功能在於產生各種抗體,而這相當於軍隊裡的武器、子彈。有戰爭,就會有死亡的軍人,就必須將死亡的細胞清除。這就需要依賴我們胸腺訓練出來的一批細胞。 對「死亡之吻」的研究 我在研究癌症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任何的藥物、化療、電療能夠真正治療癌症。化療只是賭博,成功率在1%左右,用作化療的藥品無法識別哪一個細胞是癌細胞,哪一個細胞是身體里的好細胞。所以我最終放棄研究這些化學藥品,而轉向研究免疫細胞中一個被稱為「死亡之吻」的細胞。這個細胞一接觸癌細胞,癌細胞就破裂了,被消滅掉了。 免疫學是一門非常年輕的科學,是有待研究的科學。沒有任何一種化學藥物能夠代替免疫系統,也不可以用化學藥物來刺激免疫系統,否則可能會造成各種副作用。既然不能用化學藥品來提升免疫系統,那麼只能依靠「營養」。 人體的三道防線 免疫器官對人體至關重要 免疫學是一門新學科。在美國,我是第一批的免疫學家,在這之前根本就沒有人學習免疫學,對免疫的瞭解僅限於各種疫苗而已。但如今免疫學已經變成一門很受重視的學科了。舉幾個例子,在1960年以前,我們甚至不知道胸腺的功能,認為胸腺是一個沒有用的器官。而根據後來的跟蹤調查發現,所有胸腺被毀的人都得了癌症,因為他們喪失了最重要的免疫器官;現在很多人認為扁桃體沒有用,就把它割了;有些人在做手術時,順便將盲腸割掉了,認為可以預防盲腸炎。可是您知道嗎?盲腸是由免疫細胞充塞而成的,能夠抵抗各類的感染。如果有人認為可以用摘掉某些器官的方法來預防疾病的話,那麼是否可以用割掉心臟的方法來預防心臟病呢?實際上,如果您的免疫系統不工作的話,您只有24小時可以活。 營養來自於完整的食物 談到營養,每一個人對營養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我有一位很要好的女朋友,她每天給她的兒子兩個雞蛋,兩個雞腿,兩杯牛奶,如果兒子沒有吃下這些東西,她會很著急。我問她,為什麼要給孩子吃這麼多肉類呢?她說,因為孩子身體不好,別人一感冒,他就感冒,別人一咳嗽,他就咳嗽。我對她說,肉類並不代表營養。當人們吃到很多肉類,身體里就會產生荷爾蒙,整個免疫系統就會下降。在美國,以前小學里有一個食品金字塔量表,它把最重要的營養划為肉類、牛奶製品,如今,這個量表已經被禁用了。研究發現這種教導導致今天美國各種癌症、心臟病不斷地上升。 關於牛奶的問題。牛奶和人奶是完全不一樣的蛋白質,人類只能消化50%的牛奶蛋白質,消化吸收90%的母奶蛋白質。有一部分人喝牛奶會肚子痛,喝母奶則不,因為其蛋白質不同。一隻小牛生下來以後大約90磅,而兩年以後大約成長到1000磅;人生下來是8磅,而十幾年才成長到100多磅。換言之,我們是屬於不同種類的,所需的營養也是不一樣的。牛奶里含有很多的荷爾蒙,它可以刺激小牛快速地成長,但這種荷爾蒙到孩子身體裡面,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現在已有研究表明,牛奶會阻止小孩大腦的發育。 關於咖啡的問題。兩種咖啡,一種沒有咖啡因,一種有,喝哪一種好呢?不要多喝有咖啡因的咖啡,因為它會加速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也有實驗報告表明,它會製造皺紋;但是沒有咖啡因的咖啡更不能喝,因為將咖啡因從咖啡中提取出來需要一種化學藥品,而這種藥品是致癌藥品,美國衛生局已禁止使用了。所以,問題並不在於咖啡因的好壞,而在於咖啡因是如何被提取的。同理,我們不是說維生素不好,而關鍵在於維生素是如何提取出來的。 維生素與營養的關係 芬蘭政府曾做過一個世界最大的維生素實驗,可以說是比較公正的實驗,出資4300萬美元,總共2.9萬人參與被試,長達5-8年時間。分為兩組,一組是吸煙的人,讓他們每天吃維生素A和維生素E;另外一組的人員什麼都沒有吃。過了5年、8年,吃維生素A和維生素E的這組人員死於癌症的比例要比另一組高出18%。更重要的一點,吃維生素E的人得心臟病、死於心臟病的人要高出另一組50%。當科學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真是很羞愧。一直以來,所有科研工作者在小型實驗裡面得到的結論,都是維生素E可以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心臟病,這麼大的實驗,為什麼會得出一個相反結論呢? 美國的衛生局研究報告表明,當維生素C存在於橘子等整體時,被稱為抗氧化劑,能防止心臟病、癌症。當維生素C離開橘子後,能製造上億的自由基,相反會造成心臟病、癌症。對於這個問題,我把它看得很簡單。我認為,橘子是自然生成的,維生素C是人造的,人造的不可能比自然的要好。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創造一個橘子或蕃茄出來。蕃茄裡面含有一萬多種營養素,這些營養素是什麼我們都還搞不清楚,哪裡來的智慧和權力對大眾說,裡面最重要的是維生素呢?所以一個完整的食品才代表著真正的營養。 美國衛生局希望把所有的維生素製品列為藥品,不讓人們隨意在市場上買到。服用維生素不當會帶來很多副作用。美國有3萬多兒童,因服用維生素而出現中毒的現象。小孩吃下過量的維生素,血液里的鐵質就會上升,就比較容易得癌症;過食維生素E會造成關節炎;過食維生素D會造成肝功能的損傷。 結論 一個人經過化療,免疫系統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但給他比較有營養的植物的話,免疫系統6個月以後就恢復正常了。一系列的研究報告表明,免疫系統和植物營養是分不開的。 人的健康不是一天就會得到,疾病也是一樣。要得癌症也很不容易,人體里必須有100多種錯誤,才會產生一個癌細胞。我們的生命就像一棵小樹,需要精心地澆灌、呵護才會茁壯起來。這裡,我談三點重要的結論: 第一,營養。完整的植物,多種類的植物,代表著營養。人如果比較喜歡吃蔬果,少吃肉類,就會比較健康。美國現在提倡素食的漢堡,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保持一種很平靜的心情。因為一旦有壓力或生氣、緊張,半小時以內身體免疫功能就會下降。 第三,適當的運動和休息。很激烈的運動對身體是絕對沒有好處的。奧林匹克的運動模式是自我犧牲的一種表現。適當地休息,免疫系統在白天會比較弱一點,晚上的時候才做修補工作。舉個例子,兩個學生一個在運動讀書,一個在睡覺,旁邊有人咳嗽,哪個有可能被感染呢?當然是那個又運動又讀書的學生。 我希望大家都能把這樣的智慧帶給自己的親戚、朋友,共同創造一個更美好,更健康的明天。 (源自:慧眼看天下)
    2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生病) 新冠狀病毒肺炎大揭秘!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全球公益健康講座,由美國華裔醫學科學博士吳軍教授主講。 中國時間2020年2月12日,受美國丁醫師的邀請,吳軍教授在全球公益健康講座群《讓人人都能懂健康》為全球20多個國家的聽眾,做了一堂精彩、生動又實用的講座。 吳教授是在美國的醫學科學博士,在美國從事微生物學和腫瘤學研究,目前是美國希望之城(City of Hope -美國最大的腫瘤醫院)醫學中心副教授,動物腫瘤模型實驗室主任。 吳教授在講座中揭秘: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機理其實是過激的免疫反應製造的大量自由基引起的器官損傷! 而目前絕大多數醫生都不知道這個機理! 以下為吳軍教授講座錄音及文字版全文: 大家好!我是吳軍,謝謝丁醫師的邀請,今天晚上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觀點和建議。 大家都知道,這個肺炎現在的影響很大,我先講兩個例子,第一個我們都知道的李文亮醫生,他是這一次悲劇的英雄,他是一名醫生,很早就染上了這個病,一直在住院治療,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如果你是本院的醫生,你會享受到相對好的醫療條件,即便是這樣,最後他還是沒有保住性命。 第二個例子是我的同學,他是華中科技大學的一個教授,叫紅凌,他是我的大學同學,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80年代中期通過中美分子生物學招生來到美國,是一個超級學霸,非常優秀,但讓我們同學都非常震驚的是,他大概是1月25日左右開始發燒,一直到2月4日,核酸檢查才確定為陽性,然後2月5日才能夠住院,結果2月7日就去世了。 這兩個例子都告訴我們,如果疾病發展到後期很嚴重的話,你就算有最好的醫療條件也沒有用,所以我們必須要看看,要怎麼樣對付病魔。 在我讀博士的時候,身邊有很多人是研究流感病毒的致病機制的,他們研究流感病毒和自由基的關係。 自由基是什麼東西呢?是一種非常活躍的化學物質,它特別容易跟別的東西發生反應,一反應後就會讓蛋白質變質、DNA受到損傷等,相當於砲彈一樣,破壞力很大。而我們的免疫細胞,則會清除“砲彈”帶入我們體內的細菌、病毒等。 砲彈是不分敵我的,能夠炸死敵人,也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當病毒入侵時,我們的身體就會奮起反抗,所以就會出現發燒的現象,發燒是一種防禦反應,在發燒時,免疫細胞就會被動員起來,釋放出大量的自由基。 自由基與蛋白質、DNA等發生反應,就會讓細胞死亡。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在肺部發生一場核戰爭,砲彈滿天飛,天上有飛機轟炸,地上有地雷、手榴彈,有各種各樣的槍砲,老百姓都很難倖免,所以病人的心臟、肝、腎等也會受到損害。 他們在研究發現,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不管是什麼樣的病毒,它的致病機制都是差不多的。比如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是感染肝細胞的,感染肝細胞為什麼會引起肝炎呢?它並不是因為病毒本身導致肝細胞發生病變,而是我們的免疫細胞,它想清除被病毒感染的肝細胞,所以免疫細胞在清除病毒同時,也殺死了一些自己的肝細胞,所以才會出現肝壞死、肝炎等。所以,炎症是機體為了清除病毒所發生的過度免疫反應引起的。 那麼,發生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我們要壓製過量自由基的產生。 2003年,我曾在SARS流行時,給衛生部寫過一份建議書,提出要遏製過量自由基的產生所帶來的損傷,可惜的是,到現在為止知道這個機理的人都不多。 一般來講,像這樣的呼吸道病毒在感染後,疾病發展是怎樣變化的呢? 第一個階段,是感染的初期階段,你會覺得渾身乏力、酸痛,沒有食慾,有點怕冷,這時候病毒入侵到身體裡,開始大量繁殖。但病毒和細胞不一樣,它不能像細胞一樣自己繁殖,必須要藉助人的細胞合成系統來為它服務,專業上講,病毒不叫繁殖,叫增殖,就是數量增多的意思。 第二個階段,我們的身體開始奮起反擊了,這時候開始高燒,我們的身體在拼命地清除病毒,在體內爆發了大戰。因為產生了過量的自由基和其它的炎症因子,對身體裡重要的器官造成相當大的打擊。發燒過了以後,人體內的病毒其實已經很少了,因為病毒已經被免疫系統清除了。好像聽上去是好事情,但是相應的問題就來了,因為身體經過過度的免疫反應,已經造成了損害,接下來就會出現大問題。 第三個階段,就是身體各個器官的損傷,呼吸衰竭、心衰、腎衰、肝衰等情況就會出現。一旦這第三個階段沒緩過來,人就會有生命危險,而呼吸機等醫療設備只是來輔助、支持我們戰勝病魔的,並不是治療。年紀大、體質差的人,就容易熬不過去。 所以對這種疾病的最重要的控制,是在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就要抑制這種過激的免疫反應,這個是很多人不知道的關鍵。 包括很多一線醫生在內,因為不了解這種疾病發生的機理,就只會用一些抗病毒的藥來治療。實際上,人體在發燒以後,病毒本身已經不重要了,因為量已經很少了,但是身體臟器的損傷可能是無法挽回的,所以疾病後期用這些抗病毒的藥品基本上就沒有用了。 還有一種醫生們比較喜歡用的藥,就是激素。激素是有一些抑制免疫反應的效果,但是病人一般都是得了重病才會被送到醫院來住院,大部分已經到了前面所說的第三階段,在這個時候,激素不僅沒有太大作用,反而會引起很嚴重的後遺症,因為它會破壞鈣的吸收,造成骨質疏鬆等。 也有人建議過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抑制繼發性的細菌感染,並不能抗病毒。只是一些病人在得了肺炎以後,細菌趁機而入,所以需要一些抗生素來壓制細菌,而不是抗病毒。但過量的抗生素也會產生問題,會讓腸道內的菌群失調,導致肝臟損傷、各方體液循環損傷等問題出現。 所以,直接致病的元兇是自由基,那我們該怎樣治療呢? 原來實驗室有種藥物,SOD,有些女性同胞應該聽說過。 SOD是一種酶,可以消除過氧化自由基,有人曾給感染了流感病毒的小白鼠打入這種酶,老鼠沒有死。但含有SOD的藥物幾乎沒有,生產太複雜。 那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清除自由基呢?其實有兩樣大家經常會用到的東西,維生素C、維生素E,這兩樣都是很強的自由基清除劑,維生素E又要比維生素C強幾十倍。 作為保健品,維生素C要吃500毫克,維生素E要吃100個單位,但作為治療產品時,就需要大量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了。 那最大量能達到多少呢?維生素C,不要超過3000毫克,維生素E,可以達到1000個國際單位,這是每天的劑量。我再次強調,這是治療的劑量,不是保健的劑量,如果你沒有被感染,沒有相應的症狀,不要服用這麼大的劑量。 還有些中藥,如板藍根、金銀花等方劑都走抗病毒的作用,但這些藥本身也並不是殺死病毒,它們也是自由基的清除劑,可以壓制自由基的產生,從而起到保護的作用。 那麼還有其他的嗎? 如果發燒的話,我們要吃一些退燒藥,因為過度的、長時間的高燒,對身體的損傷非常大。 還有一種藥是武漢大學丁虹教授推薦的,叫甘草酸二銨,丁虹教授非常推薦它。本來是用來阻止肝損傷的,實際上它也是種很強的過氧化自由基抑製劑。丁虹教授還加了維生素C,跟我的想法一樣。 其實不同的方法,目的是一樣的,就是要抑製過度的自由基。 還有一個是小柴胡,是經典的中藥名方,我不是中醫師,這裡就不過多展開講了。 最後要講的是,像這次的肺炎看起來很厲害,老百姓感染了以後不知道該怎樣治療,就容易被耽誤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自救。 剛才講到了,病的機理是由於過量產生的自由基造成的損傷,所以你要吃大量的抗氧化劑,維生素C、維生素E等。最重要的是,要大量地喝水,一天五瓶瓶裝水,你看那些患者康復的經驗介紹,都有強調要大量喝水。因為發燒、出汗會損失很多電解質,如果你方便的話,可以喝些淡鹽水、湯。這樣就可以盡快地把身體的毒素排出去,這個很關鍵。 要休息好,大量地飲水,要服用大劑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或服用相應的中藥。 我們中國研究病毒與自由基之間生物學關係的非常少,據我了解,可能不超過50個人,所以知道的很少。你看那些新冠病毒的治療指南,都提到過這是過度免疫反應的結果,可是並沒有對應這一要點提出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這是個非常遺憾的事情。 所以今天你聽到了我的講座,如果覺得有道理的話,應該馬上採取這些措施自救,並告訴已經被感染的親友,用這種措施來自救。 這些藥基本上都是不需要處方的,所以我們要趕緊自救,不要等到病情嚴重了,住了院了,再去進行救治。就像最開始我提到的兩個例子,再好的醫療條件也沒能救回他們的命,為時已晚。 希望我今天的介紹能夠對大家有用,能夠儘早地認識到這個問題,積極地採取相應措施,共同度過這個難關。 謝謝大家,謝謝丁醫師的邀請。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問。 Q 吳教授您好!新冠病毒離開活體,在空氣當中獨立存活的時間有多長?現在各種渠道的信息說法都不一樣,到底實際情況是怎樣的? A 一般要視環境而定,這個空間是密閉的,還是開放的空間。 大家都很關心氣溶膠的說法,只能說在密閉空間,兩米以內的近距離,可能會被感染,兩米以外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感染力了。 病毒存活要分為兩種情況,感染力和核酸檢測結果,有些時候核酸檢測出來有病毒存活,但它未必具有感染力,實際上可以視其為死亡狀態。 至於存活多少小時,我個人認為,要視各種情況而定,開放空間、有陽光、比較乾燥,差不多一個小時病毒就失活了,不再具有感染力,反之如果是一個潮濕、封閉的地方,感染力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以上。 就一些消息中提到的消毒措施,我個人認為很多是沒有必要的,比如,家裡噴灑酒精、消毒液等,主要還是在於勤洗手,不要摸鼻子、眼睛、嘴巴等。 轉載整理自ID:美國健康快訊
    4 人回報2 則回應5 年前
  • 早安!昨天我和一個開老人安養中心的朋友泡茶聊天,我問他老人安養中心每個月費用多少,他說標準不同,我們一個月至少3.5萬元,他們定位比較高擋。 我不禁感嘆,富老頭的錢真好賺。 我說你們一個月收這麼多錢,提供的服務能值這個價錢嗎? 朋友猶豫了一下,說這個問題不好講,能花錢買到的基礎設施我們一定是沒問題,但說個不該說的吧,很多事情也不是錢能解決的。 你想,老人真正的體驗是來自床有多貴設施有多完善嗎,其實不是,真正的體驗來源於人。 一個是老人和老人之間,老人也需要社交,安養中心的老人之間一樣會吵架,會拉幫結派,老人會為了老太太爭風吃醋,這還是小問題。 另一個更重要的是,護工的服務精神是個大問題,不是虐待的問題,有監視器在一般也不敢欺負老人,但是他們優先照顧誰,忽視誰,故意引導別人孤立誰,這些東西就直接影響老人的生活品質。 我說你開老人安養中心的你不管嗎? 他說就算我想管,我管得了嗎?你別看這些老人每個月給安養中心兩三萬,我們運轉也是需要成本的,退一萬步講我自己也是要賺錢的,能給到護工手裡的還不就是每個月幾萬元。 你能指望這些每個月領幾萬元的護工真把每個老人都當自己父母伺候?久病床前還無孝子呢。 我說那你們不能多給點薪水嗎? 他說已經給的不少了,我孫子現在讀幼兒園,我就發現很多私立幼兒園收得比安養中心貴,裡面的老師薪水比我們的護工還低。 我根本不敢指望這些老師能為這一點錢把我孫子照顧得多好,照顧得好是人家的情份,沒照顧好也是人家的本分。只要小孩安全不出問題,我們還能要求幼兒園老師做什麼? 老人給安養中心的錢多,我給幼兒園的錢也不少,但是你看護工也好老師也罷,都是上班族,你不能指望人拿四萬元幹四十萬的工作,我要有這能耐還開什麼老人安養中心。 他喝了一口茶,感嘆說,所以還是要生小孩,養兒防老還是有必要的。 我說你這個話就有問題了,護工照顧老人會不周到,但你自己的孩子就能更好嗎?就算真的孝順,也不代表就能一直悉心照顧你,如你所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你孩子將來也會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要忙,能貼身照顧你一年,還能管你五年十年嗎? 朋友笑了,我並不指望孩子照顧我,我老了必定也是去老人安養中心。孩子存在的意義在於孩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威懾。 這是一個讓你不至於成為別人關注鏈條最底層的保障,有孩子不一定能讓你的晚年生活過得好,但至少能讓你活得不算太差。 我不太理解,他給我講了一段話,讓我冷汗直冒。 他說我開安養中心你以來,發現一件事情,安養中心是一個半封閉的環境,除了安養中心裡老人的孩子會來看望以外,幾乎沒有外界輿論和道德的監督。 而且由於老人需要休息的原因,大多數安養中心是不歡迎無關人士參觀的,那麼問題來了,在這樣一個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小社會裡,除了基本的法律,起作用的規律是什麼,是 善良和光明嗎? 不。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在養老院裡什麼叫弱,什麼叫強,不是看你年輕的時候在社會上多有地位,賺了多少錢,而是看別人欺負了你以後會不會有人來找他算賬。 人生到了這個階段,會失去和大部分社會關係的聯繫。 你老的時候,你的同學朋友同事也差不多都在安養中心裡了,有的可能還已經在骨灰盒裡,除了你的孩子,你被欺負了誰還能幫你討公道? 誰又還有能力幫你討公道? 你也別問我安養中心裡不是有監視器嗎,這是人的問題,不是設備的問題。 第一,冷暴力你算不算欺負,而且在安養中心幹久的護工有一千種監視器留不下證據的辦法不讓你找麻煩,而且也不用找麻煩,不理會你的需求就好了。 第二,監視器也需要有人去調記錄才有意義的,安養中心的管理人員肯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除了你自己的小孩,還有誰會願意幫你去調記錄。 我說一個道理,你別說我冷血。對我們開安養中心的人來說,我們真的關心老人開心不開心嗎? 我們只關心老人是否安全活著就好,因為只要老人活著我們就能收錢,就算死也別死在我的安養中心裡。 這時候你看,如果沒有孩子,你在安養中心裡遇到委屈的時候能向誰告狀? 你和護工的矛盾也好,和其他老人的矛盾也好,大部分的時候你自己也解決不了,就只能尋求外部力量,這個時候有孩子你就有外援,即使這個外援不一定孝順,不一定會 出面,但是如果你沒有孩子,你就一定孤立無援。 我說,那要是孩子不給你出頭呢? 他拍拍桌子,說林北不用他出頭,我只需要他存在。 這個後盾不是給你靠的,而是給別人看的,靠不靠得住都無所謂,關鍵是一定要存在,因為他的存在本身就能讓別人斟酌斟酌後果。我還有孩子在外面,你對我不好會有麻煩,大家都怕麻煩。這就是一種制約。 你的身體已經生活不能自理了,但你的思維意識又還沒有到不清醒的地步,你能很清晰地知道自己正在被欺負甚至被侮辱,你很委屈很憤怒,但是你沒有任何辦法。你能向誰求助呢? 你沒有孩子,也沒有穩定聯繫的社會關係人,你就像一個小孩在學校裡被欺負了一樣無助。 就連報警都沒用,你說警察怎麼管這個? 也許沒生孩子省下了不少錢,也許直到這個時候你依然還有很多很多錢,但是你甚至找不到人能幫你把錢花掉。 錢在年輕的時候可以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到了某個時期,你會發現錢連尊嚴問題都解決不了,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只有血緣關係。 他接著說,我還真不覺得血緣關係就有什麼神奇的力量,我也不確定我自己的小孩在我老了以後還能依然愛我,但這不重要,因為他的存在也會受社會監督。 也許他不一定是一個好兒子,但他肯定不想讓別人知道他是一個不孝子,所以就算是裝,也得裝出最低限度的對我的保護動作,我說的是最低限度。 我這安養中心真是見識到了很多東西,我的要求不高。 我算是看明白了,這安養中心裡其實和幼兒園裡沒什麼區別,小孩子有爸爸有媽媽,哪怕他在自己家被自己的父母打到飛起來,但是在幼兒園裡他就是能直起腰,因為他有人可以告狀,因為別人知道欺負他會有後果。 但是沒父母親的小孩,我不說別人會不會欺負他,老師會不會忽視他,哪怕有一個同學說他是個沒父沒母的小孩,他也等於受到了欺負。人家也沒打他沒罵他,但是他心底能好受嗎? 我付錢送我孫子去幼兒園,還要恭維著幼兒園老師,你認為是為什麼,不就是因為在人沒有能力保護自己的時候,身邊的任何人都有可能對你合法迫害嗎? 他沒做違反規則的事情,你抓不到他任何把柄,但他就是能讓你很不舒服。 你現在是一個在安養中心的老人,你想吃什麼東西,其他老人提出來了護工馬上就去拿了,你說了護工就推說他還有事讓你等著。 你行動不便,和護工說想去廁所,護工裝作沒聽到,聽到了也說要你先等著,然後去做其他事,過個半小時再來管你。或者隨口指桑罵槐一句斷子絕孫的老東西,都沒說是誰,但你知道。很多事情傷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極強。 他們也不會管老人說什麼,他們覺得老人已經沒有了自尊心。但實際上,很多老人只是身體不便,但是思維仍然清醒,而且正因為他們的世界裡已經失去了對大部分物質享受的需求,所以他們的自尊心會變得比過去更加強烈。只是他們說了也沒用。 老人能尋求幫助的只有子女,他們在世界上的關係被時間逐漸斬斷,只留下和子女最終也是最親的關係。 這種關係可能薄弱,可能靠不住,但是這就是他們在和安養中心,和其他老人,和護工,和這個世界博弈的時候,手頭最後的籌碼。 如果連這個關係都沒有了,他們就一無所有了,沒有牌可以打,徹底失去主動權了。 他們的餘生能不能活得像個人,只取決於身邊的陌生人能不能把他當個人。 你還年輕的時候,錢可以交換一切。但當你老的時候,錢真的只是錢了。 你有沒有感覺到,你小時候,父母對你是強勢的,你到了現在這個歲數,父母對你其實是弱勢的? 博弈這東西真的是方方面面。 生不生孩子都是自己的選擇,衰老畢竟是未來的事情,未來的事情誰說得準呢,可能等我們老了以後世界就進入全機械化了,到時候也許就不需要養兒防老了。 也有可能哪天就世界大戰了,全人類都玩蛋了,你養兒防老也沒意義了。在明天到來之前,一切皆有可能。別人怎樣我不管,生不生導致社會少子化我也不在乎,我就是想在老的時候給自己多一個籌碼。不是我壞,真是我見識的壞東西有點多。 我聽了他這句話,沉默了很久。我想反駁,但他真的見識過這種生活。 最後我想喝一杯茶,一抬頭他也剛好舉杯。我們碰杯,一起心碎。 愉快的小週末,順心愉悅!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棘突蛋白質 我們犯了大錯! 新冠疫苗裡潛伏的血液殺手:刺突蛋白 “我們犯了一個錯,直到現在我們才意識到這一點...我們以為棘狀蛋白是一個很好的標靶抗原(target antigen),我們完全沒發覺棘狀蛋白本身就是一種毒素,是一種致病性蛋白。 所以,我們實際上是在無意間把毒素注射進了每個施打疫苗的人體內。” (《疫苗科學家:“我們犯了一個錯”》〔Vaccine scientist: ‘We’ve made a big mistake〕) 藏在血液裡的殺手:棘狀蛋白 By Mike Whitney “打從開始,新冠疫情就是一樁企圖危害人類健康與生命的陰謀。 這場疫情不只是為了謀財害命,同時它也是政府試圖將其專制權力凌駕於人民之上的藉口。 我們應該對那些打壓真正有療效的療法、鼓吹注射致命疫苗的人提起大規模的法律訴訟,把他們一網打盡。” ——保羅・羅伯茨(Paul Craig Roberts),雷根時期財政副部長 刺狀蛋白(Spike Protein)是一種“高度危險”的跨膜融合蛋白,也是構成新冠病毒的成分之一。 “棘狀蛋白在穿透宿主的細胞並引發感染這方面扮演著重要的作用。”而且,棘狀蛋白還會破壞血管內皮中的細胞,從而*導致血栓、出血、嚴重炎症甚至致死。 *1ding:God forbid!! 剛收到朋友消息,她阿姨打了疫苗,第二天腦溢血死了。 不知道是否與疫苗有關,但這是個很讓人擔心的“巧合”。 僅僅用“危險”來形容棘狀蛋白都還太過輕描淡寫,它基本上完全可以被當作是一種潛在的致命病原體看待,這東西至今已經奪走了數萬人的性命。 既然如此,為什麼那些疫苗製造商卻偏偏要選擇以棘狀蛋白來作為誘導人體內的免疫反應發生的抗原呢? 〔mRNA疫苗的原理就是不斷在人體內製造棘狀蛋白,來加速形成免疫反應——譯注〕 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尷尬的問題,畢竟,所有的研究都已經告訴我們,棘狀蛋白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毒藥。 下面引用的是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對棘狀蛋白的發現: “研究人員已經證實了這種蛋白可以如何傷害細胞,這一點確定了新冠病毒實際上可以被看作是一種血管疾病...病毒會從細胞層面對血管系統(又被稱為循環系統)發起破壞和攻擊...其他研究冠狀病毒的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懷疑棘狀蛋白可能有破壞血管內皮細胞的作用,但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清楚觀察到這個過程是如何發生... 單單是棘狀蛋白的存在就足以引起疾病,甚至讓組織樣本中的肺動脈壁細胞產生了炎症。 研究團隊隨後在實驗室中成功複製了這一過程,他們讓健康的內皮細胞(其負責形成動脈)接觸棘狀蛋白,結果顯示棘狀蛋白會通過與ACE2受體的結合(就是我們現在俗稱的新冠病毒),來對這些細胞產生損害。 就算去除了病毒本身的複製能力,它仍會對血管細胞造成嚴重的破壞,就是因為它具有與ACE2受體結合的能力,這就是我們現在俗稱的新冠病毒。 ” Coronavirus (SARS-CoV-2) Viral Proteins 《新冠病毒是一種血管疾病:冠狀病毒的刺突蛋白在細胞層面上對血管系統的攻擊情形》 〔COVID-19 Is a Vascular Disease: Coronavirus’ Spike Protein Attacks Vascular System on a Cellular Level〕) 還記得當初川普建議大家可​​以注射漂白水來治療新冠病毒時,是如何笑掉大家大牙的嗎?結果現在這些疫苗廠商所做的又有什麼不同? 答案是還真的沒有什麼不同,不管這些疫苗能提供多少保護力,與它們對個人健康和身體構成的威脅相比都根本不值一提。 不知道你有沒有註意到,剛才那段引述的作者還提到了棘狀蛋白可以在病毒被移除的情況下,被單獨保留下來? 按照文章作者的說法,即使這種被單獨抽離出來的棘狀蛋白也仍然具有“顯著的破壞力”,包括“血栓、出血和嚴重的炎症”。 換言之,就算沒有病毒,光是棘狀蛋白也足夠致命。 現在再來看看(安大略省圭爾夫大學的病毒免疫學家)拜倫・布里德博士(Dr. Byram Bridle)是怎麼說的: “我們犯了一個錯,直到現在我們才意識到這一點...我們以為棘狀蛋白是一個很好的標靶抗原(target antigen),我們完全沒發覺棘狀蛋白本身就是一種毒素,是一種致病性蛋白。所以,我們實際上是在無意間把毒素注射進了每個施打疫苗的人體內。” 引用《疫苗科學家:“我們犯了一個大錯”》〔Vaccine scientist: ‘We’ve made a big mistake〕) 疫苗研究人員承認“大錯”,稱刺突蛋白是危險的“毒素” 請花幾分鐘認真想一想。事實上,這就是過去十五個月以來一直缺少的那塊最關鍵的拼圖。正如呼吸道疾病的假象掩蓋了新冠病毒之所以具殺傷性的真正原因(刺突蛋白),關於接種疫苗鋪天蓋地的宣傳也掩蓋了一個令人難堪的事實,那就是疫苗實際上會釋放出一種“足以引起疾病”的物質。 這就是致病性(pathogenic)字面上的意思。棘狀蛋白是一種致病毒素,任何接種疫苗的人都會因為它而面臨難以估計的危險。這難道還不夠清楚嗎? Featured Image拜倫·布里德爾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布里德本人就是一位疫苗研究人員,去年政府撥給了他大約二十三萬美元來研發新冠疫苗。他是真的懂科學,在斟酌用字上也十分謹慎。 布里德說“致病性”不是刻意要嚇唬大家,但這就是疫苗釋放的蛋白質會在血液中產生的結果。它們會對血管的內皮細胞造成嚴重的傷害,引起病變甚至致死。 刺突蛋白到最後已無所不在 我們繼續引用上面那篇採訪的更多內容: “眾所周知,問題不只出在這種最初源自於蝙蝠的病毒獲得了感染人類細胞的能力,而且還在於它會釋放一種被稱為棘狀蛋白的質素。大部分新冠疫苗的原理都是指示我們體內的細胞製造出相同的蛋白質,以便產生抗體來在對抗將來實際的病毒影響。有證據表明,疫苗確實在有些人身上達到了這樣的效果。 但有一個問題,曾在去年獲得加拿大政府撥款二十三萬美元來開發新冠疫苗的研究人員拜倫・布里德博士最近卻出面表示,疫苗製造的棘狀蛋白並不會只在註射的部位(肩部肌肉)開始局部作用,而是會進入血液、順著血液循環被帶往身體中的其它許多部位。 根據先前沒有公開的在動物身上拍攝的X光成像顯示,棘狀蛋白到最後已幾乎無所不在,它會進入腎上腺、心臟、肝臟、腎臟、肺、卵巢、胰腺、腦下垂體、前列腺、唾液腺、腸、脊髓、脾臟、胃部、睾丸、胸腺和子宮。 棘狀蛋白的數量很少,一般幾天後就會消失。問題就在這裡,這種機制是否與接種疫苗不久後出現的數千起死亡和傷病案例有關,是否到最後它反而在一些人身上留下了與染疫完全相同的長久影響? ” 這是最重要的問題,這些疫苗究竟會對人體造成怎樣的長久影響?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刺突蛋白變成無限期存在的不定時炸彈 “據1些研究人員表示,疫苗對健康群體的風險可能遠大於實際的病毒。特別是對年輕人而言,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本來已足以處理病毒。相比之下,疫苗的運作機制卻會保護棘狀蛋白不被人體立即消滅,否則它也無法促進免疫反應。” 來劃重點:疫苗的運作機制卻會保護棘狀蛋白不被人體立即消滅,否則它也無法促進免疫反應。 這意味著什麼?這是不是說明,假如將來出現了另一種病毒,或是如果免疫系統因為什麼原因而出問題的時候,這些由疫苗所製造的棘狀蛋白就可能會變成無限期存在的不定時炸彈? 就像是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它會永遠懸吊在那些接種過疫苗的人頭上,直到他們嚥下最後一口氣為止? 疫苗實際上是一種生物武器 很不巧這就是朱蒂・米科維茨博士(Dr Judy Mikovits)的看法。 “米科維茨認為新冠疫苗實際上是一種生物武器,它會破壞你的先天免疫力,使你變得更容易患上衰弱性疾病(debilitating illness)甚至還有過早死亡的風險。 她懷疑很多人恐怕會在接種後撐不了太久、迅速出現狀況死去。與其說它會讓你受苦一輩子,她說:不如說它會在五年內就賞你痛快。” 引用《新冠疫苗可能危害你健康的多種方式》〔The Many Ways in Which COVID Vaccines May Harm Your Health〕 可能嗎?在未來幾年裡見證這些實驗性疫苗導致死亡人數激增 我們當然希望這種事情不會成真,但由於目前還沒有任何長遠的數據,所以說什麼都不準。就像是一場大型猜謎遊戲,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遲遲不願接種疫苗的原因之一。 現在繼續引述布里德的話: “我個人一直都很支持疫苗,但是...接下來我要講的故事可能會有點嚇人。這是最前沿的科學。 過去幾天裡我們已經掌握了一些關鍵的科學問題,它們解答了最後的疑惑,所以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了——而且我自己也有和其他國際友人合作——為什麼(疫苗)現在會發生這些問題。 其中一個癥結就在於,一旦進入循環系統,心血管系統出現的各種狀況幾乎都與棘狀蛋白脫不了關係。事實上,假如你將棘狀蛋白注射到研究動物的血液中,它們也會先對心血管系統大肆破壞一番,然後穿過血腦屏障進一步對大腦造成傷害。 乍聽起來這似乎沒什麼好擔心,因為我們是往肩部肌肉的地方注射疫苗。直到目前為止,人們都相信這些疫苗的行為模式會與過去所有傳統疫苗如出一徹:它們不會跑到除了注射部位之外的其它任何地方,所以它們只會留在我們的肩膀上。然後其中一些蛋白會進入局部引流淋巴結,好啟動免疫反應。 然而——前沿科學難以預料的地方就出在這裡——多虧日本監管機構提供的數據,我和幾位國際合作者現在能夠仔細觀察具體的生物分佈(biodistribution)情形。 這是我們科學家第一次能夠了解mRNA疫苗在接種後到底會何去何從;換句話說,它會不會如同過往的假設一直留在肩部肌肉呢?如果要快速回答的話,我只能說不會。 這確實很令人不安~棘狀蛋白會進入血液,並在接種後幾天內經由血液循環遍及全身。" Pfizer Knew 輝瑞早就知道了 他們還得從日本人那裡借來具體的生物分佈研究成果?你在跟我開玩笑嗎? 所以你的意思是,在對這些實驗性的“新技術”疫苗中蘊含的物質究竟會不會在人體裡面亂跑有確實的瞭解之前,FDA就照樣批准了疫苗施打? 如果這不是怠忽職守,什麼才是? 你能想像我們的監管機構早已被他們該盯緊的行業給收買了嗎? 這就是了!故事一目了然 " 從日本監管機構獲得的文件顯示,輝瑞生物分佈研究表明 mRNA 和刺突蛋白在全身廣泛循環。 加拿大免疫學家和疫苗研究員 Byram Bridle 博士從日本監管機構獲得了輝瑞的生物分佈研究。這項先前未見的研究表明所有 COVID-19 疫苗都存在巨大問題 疫苗開發人員一直在使用的假設是: 疫苗中的 mRNA 將主要保留在疫苗接種部位內和周圍。然而,輝瑞的數據顯示 mRNA 和隨後的刺突蛋白在數小時內廣泛分佈在體內 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因為刺突蛋白是一種被證明會導致心血管和神經系統損傷的毒素。它還具有生殖毒性,輝瑞的生物分佈數據顯示它會在女性卵巢中蓄積 一旦進入血液循環,刺突蛋白就會與血小板受體和血管內的細胞結合。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它會導致血小板聚集在一起,導致血栓和/或導致異常出血 輝瑞提交給歐洲藥品管理局的文件還顯示,該公司在臨床前毒理學研究期間未能遵循行業標準的質量管理實踐,並且關鍵研究不符合良好實驗室實踐標準 我們對疫苗了解得越多,它們看起來就越糟糕。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加拿大免疫科學家和疫苗研究員Byram Bridle 博士投下了令人震驚的真相炸彈,儘管遭到了谷歌的審查,但該炸彈立即傳播開來。 審查還在Poynter Institutes Politifact 的“事實”核查中體現,在採訪了 D.Weissman 博士後,該研究將拜倫·布里德爾教授(Bridle)的發現宣佈為“錯誤”,D.Weissman 博士是一名UPenn科學家,他被認為有助於創造啟用mRNA技術疫苗工作。Okay,正如您看到的,與採訪免疫科學家和疫苗研究員Bridle(拜倫·布里德爾教授)不同的是,Politifact 採訪的是與疫苗成功有巨大利益相關的人。" 輝瑞公司跳過疫苗研發關鍵測試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兒童健康守護聯盟(Children’s Health Defense)關於同一個主題的另一篇文章: “在最重要的生物分佈研究,也就是旨在測試注射入的化合物究竟會如何在體內移動,又會在哪些組織或器官中沉積的研究中,輝瑞公司並不是使用商業疫苗(BNT162b2),而是選擇以一種能產生螢光素酶的mRNA來作為替代... 監管文件還顯示,輝瑞針對其疫苗進行的臨床毒理學研究中並未遵循行業正規的質量管理流程,其中有幾項關鍵研究均不符合良好實驗室規範(GLP)... ‘這些發現說明了,輝瑞確實迫於疫情蔓延的壓力而在疫苗研發上變得有些"著急"。 ’TrialSite的創辦人兼CEO丹尼爾・奧康納(Daniel O’Connor)表示。 “麻煩就在於,良好實驗室規範(GLP)對確保研究品質和患者安全, 至關重要。如果跳過這些重要的流程,我們就需要格外緊盯"風險收益"分析表了。” 引用:《曝光的文件顯示輝瑞公司跳過關鍵的測試,並在品質標準上便宜行事》〔Pfizer Skipped Critical Testing and Cut Corners on Quality Standards, Documents Reveal〕 絲毫沒有阻礙新冠疫苗被順利批准上市 我要確認一下我的理解正不正確: 雖然“輝瑞並未遵循行業正規的質量管理流程”,而且“幾項關鍵研究均不符合良好實驗室規範”,但這絲毫沒有阻礙新冠疫苗被順利批准上市。 所以, 你還相信這些疫苗安全嗎? 而且,事情似乎還可以變得更糟。請看: “...科學家依據《信息自由法》(FOIA)獲得的文件顯示, 在幾項臨床前研究中,疫苗的活性成分(mRNA脂質納米微粒)——正是這個成分產生了棘狀蛋白--並沒有如科學家最初預期得那樣--停留在註射部位及周圍的淋巴組織中,而是會廣泛流竄並聚積在各個器官,包括卵巢和脾臟。” 正如我們在前面所提到,照理說疫苗應該要具有“局部性”,也就是只會停留在被注射的部位。但這個理論已經被證明站不住腳,就像認為棘狀蛋白是一個很好的標靶抗原的理論, 現在也已被證實錯得離譜一樣。 目前已經有數不輕的疫苗死亡與其它傷病案例(一年病例超過過去20年疫苗致死傷案例), 可以證明這個理論究竟有多麼“偏離事實”,想必這些證據在這一切結束之前, 只會變得越來越多。 還有: “研究表明,棘狀蛋白也許會出現在大腦、卵巢和脾臟等非預期部位,這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開始攻擊損傷的器官和組織,而這也增加了對疫苗會不會留下遺傳與生殖後遺症的擔憂。” 所以,這東西會無處不在。只要血液流到哪裡,棘狀蛋白就會跟著跑到哪裡。 年輕女性真的想讓她們的卵巢充滿這些致命的蛋白嗎?你說,這會不會對受孕和分娩產生影響? 老實說,真相恐怕還比我們想像得要可怕,因為: “根據研究,棘狀蛋白也能夠進入睪丸細胞,並且可能影響雄性生殖功能...” 除此之外,新冠病毒的遺傳密碼中含有的成分“很有可能”會造成疫苗的1些蛋白被錯誤地折疊變成朊病毒(就是這種病毒引發了20世紀80年代的狂牛症),這對腦細胞的傷害甚大,也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的風險...” 引用《新冠疫苗:恐怕還欠缺更多研究》〔Covid vaccines: Concerns that make more research essential〕 Maine CDC alerting consumers of a fake flyer listing bogus ... CDC官網甩鍋問責, 聲明疫苗副作用警告,但大大低估了韭菜人的勇氣! 無知者無畏, 誠然。 我們希望每個讀者都能清楚認識到, 為什麼疫苗這麼危險的真正原因,這是一個不開玩笑的生死攸關的問題。布里德自己都坦言: “我們早就知道棘狀蛋白有致病性...畢竟它本身就是一種毒素。如果它進入血液循環,那1定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現在,我們握有明確的證據表明.. 疫苗,再加上棘狀蛋白,都會進入血液循環。”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棘狀蛋白就會與血小板受體和血管內細胞發生結合。這就是為什麼疫苗反而會引起血栓和出血。 “當然,作為心血管系統的一部分,心臟也不可能平安無事。”布里德說。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有人出現心臟問題,而且這種蛋白甚至可以穿過血腦屏障,造成神經損傷...總之,我們犯了一個錯,直到現在我們才意識到這一點...我們實際上是在無意間把毒素注射進了每個施打疫苗的人體內。” 這只是 “一個差錯” “一個差錯?”他還敢說! 世紀"輕描淡寫"大獎不頒給他要頒給誰? 最後讓我們來總結一下吧: 這些疫苗根本就不是疫苗;它們實際上是一種棘狀蛋白傳遞工具。 遺憾的是,現在已經有一億四千萬人美國人接種了疫苗,所以我們最好要做好看見血栓、出血、自身免疫性疾病、腦栓塞、中風以及心臟病等各種疾病的病發率急劇上升的心理準備。 可以說,我們如今所面對的是一場史無前例的人類浩劫。 還什麼能比新冠疫苗更危險呢? 2008年的諾貝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 “(大規模疫苗接種計劃)是一個天大的錯誤,不是嗎?這是一個科學上的錯誤,也是醫學上的錯誤。甚至說這是一個無法挽回的大錯也不為過。時間會證明這一點,因為正是疫苗在刺激病毒不斷變異。 新的變異病毒是疫苗接種的產物與結果。你在每個國家都可以看見同樣的情況:疫苗接種率的曲線後面,總是會伴隨跟著上升的死亡曲線。 我正在密切研究這個問題。我找來了一些在接種疫苗後才染疫的病人到我的研究所裡進行實驗。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他們正在創造對疫苗有抵抗力的變種病毒。 他們選擇沉默...很多人其實都知道, 流行病學家都心知肚明。 這就是俗稱的抗體依賴性增強(ADE),意思就是"抗體的產生反而有利於病毒感染"。因為這時抗體會附著在病毒上,這樣後者就有了受體、有了抗性,我們可以在巨噬細胞身上看見這一點。 ” 他們如此堅持的動機, 到底是什麼? 前輝瑞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官麥可・耶頓博士, former Pfizer Vice President and Chief Science Officer Dr. Mike Yeadon 以下是輝瑞前任副總裁兼首席科學官麥可・耶頓博士(Mike Yeadon)發表的聲明: "毫無疑問,我們正在目睹的是前所未有的邪惡, 與超乎想像危險的疫苗。我很清楚這是對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口犯下的全球危害人類罪"。 “我感到非常恐懼,但恐懼沒有阻止我向多組有能力的律師提供專家證詞,例如加拿大的 Rocco Galati 和德國的 Reiner Fuellmich。 “我絕對肯定, 絲毫不懷疑,我們面臨著邪惡(我在40年的研究生涯中從未做出過這樣的決定)和危險產品。" 英國當局一意孤行,想要盡可能將所有國民都納入“疫苗”接種的範圍,這是完全瘋狂的舉動,因為即使這些疫苗確實沒問題,也只有那些真的屬於高風險族群的人才有接種疫苗的必要。 至於其他人,那些身體狀況良好、年紀在六十歲以下,或者也許稍大一點的人,他們根本就不需要擔心病毒。要這麼大一群人接種一種在技術上完全沒有先例可循、還可能會在幾個月產生不必要的有害影響的疫苗,這是非常不道德的事。 我可以如此肯定,而且我也確信那些疫苗提倡者自己也明白這一點,那我們就必須問, 他們如此堅持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雖然稱不上是十足把握,但我自己還是有一些猜測,發國難財只是其中之一,而且這個動機也未必真的那麼有說服力,因為只要把疫苗的單價調高一倍,那樣即使只讓一半的人施打,照樣也能賺得缽盆滿盈。這沒問題。所以肯定還有別的動機。 想想看,他們想要的是為全體國民施打疫苗,那意味著未成年的兒童和出生不久的嬰兒最後也會成為接種的對象,這在我看來是非常令人切齒的邪惡行為。 這麼做沒有任何醫學上的合理性。 就我所知,這些疫苗只會在接種者體內產生棘狀蛋白,這種蛋白本身就具有生物毒性,並且可能會在一些人身上造成實質的傷害(比如,刺激凝血反應或免疫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 我1定要強調,那些並不屬於病毒高風險族群的人絕不該接種疫苗、平白無故冒上完全沒有必要的風險。 ” 簡直就是顆全球定時炸彈: 確認疫苗會造成抗體依賴增強ADE的確實傷害 “一名八十六歲、一度採檢陰性且接種過疫苗的男子死後的屍檢報告顯示,他全身的幾乎每一處器官都殘留有病毒的RNA,這表明疫苗在觸發免疫反應的同時,並沒有真的阻止病毒進入身體裡的那些器官... 今天早上,我們與紐澤西州一家醫院的一位傳染病學家進行了討論,我們把驗屍報告寄給他過目。 一會過後,他回電給我們,從語氣聽得出來明顯是受到了動搖。他特別請求我們:‘不要公佈我的名字,不然我一定會被醫院解僱。 ’ 然後他告訴我們: ‘屍檢結果確實顯示...那些棘狀蛋白與身體各個部位的AEC2受體發生了結合。 mRNA注射物本來應該只留在施打部位,可是事實看來並非如此。 mRNA疫苗製造的棘狀蛋白擴散到了各個器官,而且我們現在可以確認這些棘狀蛋白會造成確實的傷害。 更糟糕的是,儘管(死者)已接種疫苗,卻還是在他全身的器官中發現了病毒的RNA,這就說明: (1)疫苗根本不起作用,或是 (2)病毒透過疫苗獲得了*抗體依賴性增強反應,意味著病毒將會以更快的速度在接種疫苗人群中傳播。 *俗稱的抗體依賴性增強(ADE),意思就是"抗體的產生反有利於病毒感染"。因為這時抗體會附著在病毒上,這樣後者就有了受體、有了抗性,我們可以在巨噬細胞身上看見這一點。 "這簡直就是一顆全球定時炸彈"。 資深產科醫生確認疫苗副作用驚人 受害案例接近20年疫苗的總和 題圖:美國前線醫生中的證婦產科醫生科爾博士 美國前線醫生(America’s Front Line Doctors)中的醫務主任警告說,拒絕接種疫苗的人也會受到威脅。因為,接種了尚未得到FDA正式批准疫苗的人,正在散發疫苗中的穗狀蛋白。 這位認證婦產科醫生(OBGYN)和醫務主任科爾博士(Dr. Shelley Cole)在接受《閘道器專家》獨家採訪時解釋說,"當接種疫苗者身邊的未接種人群,開始出現異常出血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關注了。我們發現,未接種疫苗的人,月經會被打亂,或有大血塊通過,或大量出血,或早產,甚至流產。接種疫苗的婦女,報告了月經周期紊亂、出血、流產和死胎,這樣的案例有好幾千。 科爾已行醫30多年,在過去一年中治療了800多名新冠病毒患者,她告訴記者,這些令人震驚的副作用歸因於疫苗中能夠傳播的穗狀蛋白受體(spike protein),這些受體附著在胎盤和子宮上,和人類的讓胎盤粘在子宮壁上的蛋白質,有相似之處。 如果人類的身體中產生了攻擊這種穗狀蛋白受體的抗體,人類把胎盤中保持在子宮壁上的蛋白也會受到攻擊,流產和出血就會發生。 她舉例說,"有一個女人告訴我,她剛剛觸摸了某人的手臂,當然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她是否從這個人那裡得到了穗狀蛋白,但是她確實有摩擦手臂並拍拍這人,隨後她就開始出血了~ 她已經25年沒有來月經了,但現在她在流血。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未接種疫苗的人,面臨著來自接種疫苗者帶來的更大的風險。" 除了穗狀蛋白的不利影響,mRNA疫苗還改變了身體根據RNA產生和使用各種蛋白質的方式,可能阻礙身體產生抗原和誘導免疫反應的自然能力。 科爾指出,"與此同時,醫生們遵守政府的指導方針,向公眾隱瞞疫苗的副作用和死亡的真相。 我們知道的是,有更多的嚴重不良反應,有更多的住院治療,與這種疫苗有關的死亡人數比過去15年所有疫苗的總和還要多,我們很快就要接近20年的數據了。" 根據USAFacts的數據,截至目前,大約53%的美國人口,即1.75億人,已經接受了至少一劑疫苗接種,而45%的人口,即1.46億人,已經完全接種疫苗。
    9 人回報6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