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會是台灣嗎? 在亞洲,曾有過一個國家,原是全亞第二富國,在上世紀50年代,人均GDP僅次於日本,曾擁有亞洲第一家航空公司,連日航的第一架飛機向他購買的,其首都還被譽為小紐約,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典範。但如此的發達國家,如今活生生地退回第二世界,還被越南超車。 其實菲律賓從澎湃到消亡,不過是十幾20年的光景,他崛起於韓戰,美國投資由韓轉菲,但即便坐收轉單效應,卻過於仰賴美國的奶水,當台灣與南韓都因土地改革而翻身時,他卻沒搭上轉骨的熱潮,反而隨著美國重心移至東北亞,新加坡又取而代之,加上政府貪污腐敗,自此江河日下。 而日本亦世人眼中最具史詩情節的「沒落貴族」。二戰結束,美蘇對抗,美國趁韓戰期間把日本打造成了亞洲軍工基地,還幫忙推動許多重要的經濟改革,一系列的生長激素,催生出自1950-80年代的日本經濟奇跡。 當時小小的日本,在資本家的炒作下,土地總價大約能買下為四個美國,Sony的Walkman、豐田的小轎車,在全美滿街跑,日本的半導體,一度讓Intel喘不過氣,三菱集團買下了紐約的洛克斐勒大廈,Sony則入主了好萊塢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在80年代末期,日股的總市值是美國的1.5倍,全球前20的公司,13間是日企,這讓當時的美國社會,充斥著「日本威脅論」。於是哈佛大學社會學教授傅高義當年寫了一本書《日本第一》,1981年,美國時代雜誌以日本作為封面標,警惕美國人,電影《旭日東昇》更試圖激起全美的仇日心結。 於是1985年,美國祭出了殺手鐧,召集了日、英、法、德,於紐約的廣場飯店簽署了聯合干預外匯市場的協議,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即為綜所周知的廣場協議。自當年起,日圓幾年內升值了一倍,股市飆了六倍,房價更漲了四倍。 一時之間,全日本經濟氤氳迷茫、社會蕩氣迴腸,殊不知,豪賭的牌桌上,擺的是場經濟的絞殺,很快的,隨著1989年經濟泡沫,迎來的是蝴蝶效應下的滿目瘡痍。即便日本政府猛招出盡,就算日企放聲哭嚎,卻無法扭轉日本從財富大滿貫換成一手經濟大爛牌的事實。 在1995年人均GDP就已超過4.4萬美元,站上世界第一的日本,就像是被下了咀咒、遺忘時間的的漸凍人,躺在手術臺上等著治療。至今人均GDP僅剩3.5萬美元,還輸給早年的殖民地—台灣。 然而歷史的錯誤最可怕的,往往不是政客的下台和財富的損失,而是社會的副作用。 從1990年起到2017年,美國只換了四任總統,力挽狂瀾日本,卻換了16個首相。而日本崛起時,推動的教育改革,培育了許多頂尖的理工人才,如今卻隨著大和民族的自信心消失,東京大學在10年內從世界第17位下降至第6、70名。 原本紙醉金迷的日本,變成了低欲社會的畫風,神木牛排變成了關東煮和蕎麥麵,LV變成了AV,沒錢出門,所以待在家當御宅族,通縮之下消費不起,就以做斷捨離和極簡主義來掩飾,沒錢養老婆小孩直接做個草食系男子。 然而昨日種種,都有其發生的緣起、因由和背景,在不可思議下,等到脈絡爬梳後,往往又是那麼的理所當然,那麼地讓人無語問蒼天。 很多經濟學者,將日本案例視為「日本病」,告誡世人切莫步入後塵,這包括錯誤的利率政策、不敢執行破壞式創新的保守心態,但換個角度想,無論日本抑或菲律賓,又何嘗不是起於美國的送往迎來、滅於美國的拂袖而去?而下一個會是台灣嗎? 原文摘錄自: https://udn.com/news/story/6842/7277105 此篇相同回報者之文章列表

Order By:

13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