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年前
聽說台語的喱語是唐朝的發音。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請聆聽並驗證! 日本和尚唸心經, 就是用古唐朝的河洛語。 真是長知識了。 怪不得這個日文心經 聽起來就是像台語 (閩南語/河洛語)。 閩南語確確實實是唐朝的河洛語,就是當時河南洛陽(黃河、洛水)使用的語言,所以稱做河洛語,後來傳到福建就被稱為閩南語了。 閩南語來到台灣之後,融合了曾經占據台灣的日本、荷蘭等等的外來語,成為台灣的母語之一,也就是現在孩子們在學校學習的閩南語。 河洛語當時使用的文字,就是當時的漢字。 我們目前說的國語,其實是滿清入關帶來的滿州語,滿州語使用的文字是滿州文。 清朝統治中國200多年,為了讓中華民族學習滿州語,便借用河洛語的漢字,就是目前大家會寫的國字。 很多人以為閩南語沒有文字,其實是錯誤的觀念。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wD-tpNsvzU&ab_channel=JapaneseZenMusic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請聆聽驗證一下,日本和尚唸心經,就是用古代唐朝的河洛語,日本是承襲唐朝文化。( 河洛語就是現在的台語,是古代中原民族講的官方語言) 怪不得這個日文心經,聽起來就是像台語(閩南語/河洛語)。 htt
    2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報您知: 抖音 英文翻譯 TikTok是什麼意思? TikTok,就是「玩耍」這個詞的台語發音:(七逃) 因為創辦人張一鳴是福建龍巖人,母語是閩南語。
    5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一個朋友的心聲。 聽到韓國瑜有関北漂的話語,我自己也有很深很深的感觸。 我畢業時曾回高雄半年,但不會說台語的眷村孩子我,完全找不到工作,只能再度負笈北上找工作。所以,ㄒV受訪媽媽和北漂年輕人的心境,就是我父母和我的心境,我很能感同身受,淚水不自主滑落。 近日,我和在桃園的妹妹談及北漂,她竟也是台語不行找不到工作而北漂。原來我們姐妹都是好幾十年的老北漂。 如今,我兒天文物理博士畢業,在台湾的機會是零,我和老公即將成了陸漂族者的父母。 誠如一位和我同樣是北漂族的同學所說,愛台湾,走過台湾經濟起飛至今競爭力日衰的过程和時期,真的很痛心。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這是一群空軍退役的飛官自己編自己唱的,能讓不會說台語的人,寫出唱出這樣的歌,表示他們對執政者多不滿 請大家幫忙分享出去 #再選不對人欸害(用台語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ja6m0al2gQ&feature=youtu.be 台灣呀台灣 古意呀古意台灣呀台灣 咱攏是古意台灣人 請问你是住在哪里 我是住在台灣 2020你要做啥? 下架 白賊的人台灣呀台灣我愛我愛咱攏是古意台灣人 過去賺錢賺尬笑嗨嗨 今嘛了錢了尬心會驚大家生意越来越難做 真正的原因 攏是給人欺騙 選不對人 換人呀做看麥( 換人換人) 選不對人欸害(換人換人) 大家呀做伙来 選出疼惜 咱台灣的人间奏...................... 過去七逃世界趴趴走今嘛大學畢業没頭路大家生活越来越歹过 真正的原因 攏是給人欺騙 選不對人 换人呀做看麥(換人換人)選不對人欸害(換人換人)大家呀做伙来 選出疼惜 咱台灣的人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我今天要來說一個唐朝奸臣的故事,請各位讀者聽我娓娓道來。 我們先來看王安石的一篇小短文——〈知人〉。 — 貪心之人,往往表現得很清廉自守。 淫糜之人,往往表現得很潔身自愛。 奸佞之人,往往表現得很剛直正義。 只可惜,這一切都是暫時的偽裝而已。 東漢王莽封侯的時候,故意謙讓不願接受; 等到他篡位自立,拿到玉璽就顯露出沾沾自喜的樣子, 這就是明明貪心,卻假裝很清廉自守的案例。 隋煬帝想要繼任皇位,故意不演奏音樂,讓樂器都蒙上塵埃; 等到他登基成為皇帝後,夜夜笙歌,沉溺聲色而導致亡國, 這就是明明淫糜,卻假裝很潔身自愛的案例。 唐朝的奸臣鄭注,他口才超好,治國的道理說得頭頭是道; 說得慷慨激昂,君民都很相信他,認為把國家交給他一定會太平, 結果唐朝就走向滅亡了…… 這就是明明奸佞,卻假裝很剛直正義的案例。 哎呀!正確識別一個人是賢是奸, 就算是聖君堯舜都很難做到, 這是從古至今都一樣的啊! — 原文: 貪人廉,淫人潔,佞人直,非終然也,規有濟焉爾。王莽拜侯,讓印不受,假僭皇帝,得璽而喜,以廉濟貪者也。晉王廣求為冢嗣,管弦遏密,塵埃被之,陪扆未幾,而聲色喪邦,以潔濟淫者也。鄭注開陳治道,激昂顏辭,君民翕然,倚以致平,卒用奸敗,以直濟佞者。於戲!知人則哲,惟帝其難之,古今一也。——王安石〈知人〉 — 王安石〈知人〉這篇文章提到三個人:王莽、隋煬帝、鄭注。 王莽跟隋煬帝的故事,大家都蠻熟悉的,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鄭注。這個鄭注,絕對是一個政壇上的奇葩!他的故事,我們要從唐文宗開始說起。 我們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唐朝是一大盛世;但是在唐玄宗時期發生「安史之亂」後,就開始由盛轉衰。然而,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唐朝這麼強盛的國家,還是又撐了一百多年才真正滅亡。 在這一百多年之間,讓唐朝「加速」走向衰亡的,一定要說到這個唐文宗。 唐文宗執政期間是唐朝政治最黑暗的時候,官員和宦官爭鬥不斷,是唐朝社會走向沒落的轉型時期,在他的任內還曾經發生「牛李黨爭」及「甘露事變」。總而言之,唐文宗執政期間,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苦、茫、翻、亂」! 唐文宗,本名李昂,他是由一批宦官擁立為王的,是個十足十的「架空皇帝」。唐文宗像是個布袋戲偶,下面操控他的,是以太監「王守澄」為主的一批宦官。 雖然唐文宗是個傀儡皇帝,但實際上,唐文宗也是個城府很深的人,他不可能一輩子受制於宦官。很快的,他就直接從太監王守澄的身邊,挖角到了兩個好幫手,一個是李訓,一個就是鄭注。 — 鄭注,他的身份不過是一個江湖郎中,最後竟然能當到朝廷的御史大夫、工部尚書、翰林院侍講,這個人發跡的過程簡直就是一部傳奇故事。 其實,鄭注長得很醜,沒錢沒地位,完全就是一條魯蛇;雖然他的主業是江湖游醫,但更厲害的功夫是口才,三寸不爛之舌,而且情商極高,特別能夠迎合別人的想法,不管在什麼團體都很能吃得開,「人見之者,無不歡然」。 鄭注生命中第一個貴人是襄陽節度使李愬。李愬很會打仗,卻患有痿病,十分苦惱;想不到鄭注竟然用偏方給他治好了,再加上能說會道,所以李愬把他視為精神導師,軍中大小事都由鄭注當家作主,這當然引起了軍中不小的非議。 太監王守澄當時正是監軍,聽到軍中群眾的議論,就想要趕走這個鄭注,但是李愬說:「王公公,我偷偷跟你說,鄭注這個人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你先跟他談談,如果覺得他不好,再趕走他也不遲。」 王守澄起初很不樂意,覺得跟江湖郎中談話太失身份。但一見到鄭注,他一開口,那真是天花亂墜、口若懸河,從外太空講到內子宮,什麼都能扯,頓時把王公公驚掉了下巴。他馬上將鄭注請入內室,「促膝投分,恨相見之晚」。 鄭注這個魯蛇,竟然就靠著極高的情商,以及三寸不爛之舌,漸漸走上平步青雲的道路。然而,真正讓他的身價水漲船高的,還得要靠唐文宗的提拔。 有一天唐文宗李昂突然病了,無法說話,這種怪病讓御醫們束手無策,但江湖郎中鄭注一出手就見效,讓唐文宗大為感激。皇帝與鄭注幾番瞎聊之後,竟然成了頭號的「鋼鐵注粉」!鄭注成了宮裡的常客,被唐文宗收來當心腹了! 你說,鄭注這個人原本是個魯蛇,怎麼可能一夕之間就成了人生勝利組?其實,他靠的就是長期在社會底層打滾,累積而得的社會歷練。 你想想看,社會上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你要想在社會上求生存,就必須跟各種不同類型的人都混在一起;這個時候,愈是能察言觀色的人,就愈能知道說什麼話最能投其所好,進而在夾縫之中謀求自己的利益。像鄭注這種人,在社會底層求生時,早就把這一套生存哲學摸索得非常通透。 後來,當鄭注摸到一根通向上層階級的繩索時,他死命地抓住這根繩索,把自己在社會底層學會的那一套生存哲學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鄭注以前應該常常在廟口跟老人們聊一些政治口水,現在他把這一套「廟口政治學」拿來跟上層階級的達官貴人們侃侃而談,這些貴人們哪裡聽過這些精彩玄妙的政治學理論?還不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還以為他真的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哩! 唐文宗問他,唐朝的政治局勢如何? 鄭注回答他:「在宦官把持朝政這幾年,老百姓的心裡都覺得好悶,悶得不得了,像全民大悶鍋一樣。請皇帝您要苦民所苦,更貼近庶民百姓,擁抱群眾,讓群眾擁抱你。」 唐文宗問他,要如何改變宦官把持朝政的現況? 鄭注回答他:「如果我來當宰相,我一定會成立特偵組,把所有貪腐的官員都抓去關起來;同樣的,我自己也要受到特偵組最嚴格的審查,如果身為宰相的我敢貪污的話,就直接把我抓去關起來、關到死,而且一天只給我吃一餐。」 唐文宗問他,要怎麼做,才能苦民所苦? 鄭注回答他:「如果我來做宰相,我要建立『庶民經濟服務團』,一個快樂幸福的社會,一定是每個層次和族群都能被政府關注到;除此之外,我還要培養有國際觀的下一代,讓我們的學子能夠去西域、朝鮮、扶餘國等地免費交換一年。只要政府不貪污,就一定會有足夠的錢可以推動這些計劃。」 其他的政敵問他:「你以前在當郎中的時候,似乎有些詐騙前科,你怎麼解釋?」 鄭注反駁他:「謝謝你的提問,完全體現了這位官員是多麼的沒水準。我在跟你談大海的問題,結果你拿一個小小的漱口杯來質疑我。你為什麼不問我初戀幾歲?為什麼不問我結婚之前談過幾次戀愛?要不要問我幾歲之前還是處男?無聊、抹黑、造謠,非常沒有水準。」 鄭注就靠著一些不入流的醫術、三寸不爛之舌,以及一系列的「廟口政治學」理論,成功取得了唐文宗的信任。唐文宗對鄭注可說是言聽計從,他們計劃了一個謀殺宦官、還政於帝的政變,史稱「甘露事變」。 ——然後呢? 然後宦官反敗為勝,鄭注被殺,唐文宗被太監挾持,抑鬱而終。宦官更加緊握軍政大權,君主的廢立、生殺也是掌握在宦官手中,為中國歷史的第二次宦官時代的開始;所謂「天下事皆決於北司,宰相行文書而已」,宦官「迫脅天子,下視宰相,陵暴朝士如草芥」。 唐朝的宦官勢力直到朱溫在唐昭宗天復三年(903年)大殺宦官後,才終告消失。 然而,唐朝不久也因朱溫建後梁,篡位而滅亡了。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聯合國正式把粵語定成為語言❗從今以後,粤語(廣東話,雅言,白話)就是語言‼️而不是方言了。廣東人自豪吧!我們眞自豪,全世界這麼多國家,祗有中國可以同時擁有兩種語言正式被聯合國認定為世界語言之一。 聯合國正式定義粤語爲一種語言,此乃全球近1億2千萬粤人的大囍事! 在所有華語中,祗有粤語及普通話被聯合國承認,並定義為Language語言! 聯合國正式定義粤語爲一種語言(Language),而再不被稱爲方言(Dialect)。並且被認定爲日常生活中主要運用的六種語言(Leading Languages in daily use)之一。 English(英語) Chinese(中國普通話) Cantonese(粵語) Russian(俄語) French(法語) Spanish(西班牙語) Arabic(阿拉伯語) 粤語是語言,有粤語字,有自己的發音。 目前粤語已經成爲澳大利亞第四大語言(澳洲的日常用語有英語、意大利語、希臘語、粵語、阿拉伯語),加拿大第三大語言(加拿大日常用語有英語、法語、粵語),美國第三大語言(美國日常用語有英語、西班牙語,粤語)。 粤語在東南亞有廣泛的使用人群,在馬來西亞影響力非常强。粤語在香港、澳門享有官方語言地位! 此外,粤語亦是唯一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之中國語言的大語種。 每種語言都有其用法、發音上的特點。我們尊重國家有關推廣普通話的政策和要求,但語言往往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傳承,有其超越一般溝通功能的意義,所以推廣普通話與保留、使用、保護其他語言或方言並不矛盾。 請每位識講廣東話的朋友,看完都幫忙forward分享出去,希望把這訊息傳到全世界七十二多億人的手中,保衛廣東話(語言),人人有責! 感謝各地廣東人的努力💪
    2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這是咱師大劉承賢教授的文章! 原文佇下跤啦!足科學閣實在! ———————————————— 他看到東森上面的一篇文章,實在是氣不過,只好投稿了。他也不知道會不會被刊出來,雖然不知道見刊否,就已經先把全文放在這裡。 咱先看先贏啦!各族群的母語,真的是上天的禮物啦! ---------------------------------------------------- [失去本土語言,將失去智力、健康及金錢] 曾去日本旅遊的人,應該不會認為多數日本人的英語能力好,不過日本學界的學術能力頂尖。光以諾貝爾獎為例,迄今已有九個物理獎得主,八個化學獎得主,五個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要說傲視全球也不為過。更有趣的是,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一的益川敏英,他連英語都不會說! 學術能量以外,日本企業在國際上攻城掠地、地位顯赫,除了豐田、三菱、松下、本田等巨型企業,還有許多一般人沒聽過的日本公司,掌控了半導體上游關鍵原料,動見觀瞻。 其實又何只日本如此,韓國人一向也不以英語能力見長,不過三星、現代等韓企橫掃全球,韓語人口雖然只占全球人口的1%左右,是個十足的小語言,不過使用韓語的韓劇及流行歌卻成了襲捲世界各大洲的韓流。 能知道上面的例子,恐怕才是真正有國際視野的人。如果具有國際觀,怎麼會相信國民的英語能力該與國家競爭力直接畫上等號,這種想法,難道不是一種迷思嗎? 請別誤會我反對學英語,舉凡從事國貿、外交或學術研究者,熟練外語,不只是優勢,甚至是責任。不過如果把英語當成台灣學子及國家發展的關鍵,放眼國際,也未免太言過其實了。 或許有人要舉印度為反例,主張印度因為英語相對通行,所以在科技業有一席之地。如果這個立論成立,以印度人口之眾、土地及資源之豐富,應該早就把前面提到的日本及韓國狠狠甩到後面去了!但事實上,即使印度發展漸有起色,其總體國力及發展卻仍遠遠不如英語並不通行的日本與韓國。 在台灣,有一種將希望寄託於英語力,卻賤視台灣在地語言的迷信,這些人該認識一下冰島。 冰島曾因金融危機跌了一跤,但這個國家人均所得超過七萬美元,是日本的兩倍多一點,在教育、人均壽命及社會凝聚力都位居世界前矛,其旅遊、資訊軟體和生物技術領域也發展蓬勃。但大家可知道這樣一個高度發展的北歐國家,是怎樣看待自己的在地語言的? 說起冰島語,那真是比起前面只占全球人口1%左右的韓語還大大不如。根據統計,冰島語全球人口僅只三十多萬人,但冰島政府卻於2018年宣佈撥款超過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5.5億),成立冰島語言規劃委員會,建構冰島語言資料庫,目標是希望電子產品開發者能把冰島語列入系統。 冰島科教文化部長 Lilja Alfreðsdóttir 2021年2月甚至致信迪士尼,要求其為 Disney+ 節目提供冰島語字幕和配音,而迪士尼也承諾增設冰島語配音的版本。 同樣這位 Lilja 部長也致信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闡述冰島語才是國民的靈魂所在,並指出冰島語學習對冰島兒童個人發展、教育、思考與思想至關重要,所以請求蘋果公司必須將冰島語添加到旗下產品的語音、文字與操作系統,讓冰島人在往後的日常生活裡可以使用母語來操控電子產品。 台灣人呢?台灣人可有韓國人或冰島人的自信靈魂及自覺?多數台灣人對台語、客語、各台灣南島語抱持漠然的態度,甘心留在華語的舒適圈裡,還指望能「英語化」,痴想這樣台灣就能一飛沖天。 也正是這種過度簡化的推論,才會有人在缺乏嚴謹的論據下,就把教育及國家競爭力問題,粗率地推給「英語」及「課綱」,這種直線而無根的思考,恐怕才是國民思考及智力的危機所在。 任誰都知道台語、客語及各原住民語言面臨消亡的危機,但台灣政府都還沒像韓國、冰島那樣力挺本土語言呢,光是把本土語言列為學校必修,就已經有一群人憤憤不平,認為這會壓縮到英語與基礎科學的學習時間,甚至覺得這只會降低台灣的產業國際化與科技競爭力,並質疑這對台灣有什麼好處? 如果依循韓國瑜在參選總統時所倡議的「母語回家學」,現在年輕人哪個不是華語最為流利、以華語為第一語言,該回家學的,恐怕是華語吧?!怎麼會是本土語言呢? 那本土語言憑什麼?我們又為何要大力維護、教授本土語言,這究竟有什麼實際利益,以下就說個分明。 即使不談文化、傳承及認同,如果論者對語言學相關研究有所了解,就不該如此輕視本土語言。事實上本土語言對國民明明就有提升智力、延緩老化的重要功能,我們不能因為「不知」,就繼續「不明」,造成台灣在競爭力及經濟上的損失。 台灣現在最大的危機之一就是正逐漸走向「華語的單語社會」,放棄本土語言,正在讓我們的青年學子喪失雙語人的腦力及健康資本! 長期以來,學者就指出雙語人在左側後頂葉腦區的灰質密度增加(Mechelli et al. 2004),學界更發現雙語人在解決衝突與決策功能上發展較早、能力較優(Bialystok 1999; Bialystok and Martin 2004; Cromdal 1999等)。易言之,只有華語流利的年輕人所流失的,不只是本土語言,還有腦中的灰質密度、較佳的解決衝突能力與決策能力。 更有甚者,實證研究也指出雙語人的決策控制能力隨年齡退化速度較慢(Stern 2002; Fratiglioni, Paillard-Borg and Winblad 2004; Krammer et al. 2004; Staff, Murray, Deary and Whalley 2004; Valenzuela and Sachdev 2006)。如果這還不夠讓你印象深刻,那雙語人出現癡呆症癥狀的年紀要比單語人晚四年(Stern 2002; Stern et al. 2005),這數字聽來如何? 許多台灣人沒有歐美人那種對文化、傳統與在地認同的情操,所以對本土語言頗為賤視。試想,上面所列的研究,事實上攸關教育效能、國民健康及家庭與國家的長照支出。如果提升智力的部份一時難以試算,我們就拿癡呆症延後四年為例好了。以失能長者的看護及耗材每月支出五萬元為例,四年的病程意謂著二百四十萬的額外金錢損失,反映在國家的長照支出,將是數百億的失與得,有遠見及見識者,難道可以置之不理? 說到這裡,大概有人要跳出來擁護當今政府的「雙語政策」了,搞不好還有人要說:我跟我的孩子都上過英語課,所以提升智力、延緩老化都是囊中物,不必假手本土語言! 但這樣想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上述這些雙語能提升智力、延緩老化的研究對象,都是指日常使用雙語、具高流利度為基本前提 (Bialystok 2009),學過外語並不會帶來這些好處,畢竟大多數的台灣人沒有日常使用英語等外語的環境。只有本土語言才能廣泛且快速在社區及學校創造雙語環境。 放眼國際,為什麼新加坡轟轟烈烈推行華英雙語政策,卻成效不彰,最後放棄?(新加坡政府及家庭已大致放棄普及華語,改為全面轉向英語)原因就在於華語及英語都不是新加坡原來的在地語言。 相對來說,有認識歐洲人的朋友,應該不難發現歐洲人動不動就會兩三種流利的語言,原因就在於那些語言都是歐洲在地的族群語言。 對比星、歐的發展歷程,不難知道要拿下雙語在提升智力、延緩老化的利益,只有在地的本土語言才是答案! 不過本土語言的優勢還不止於此。神經語言學家Minna Huotilainen就明白指出,如果要讓孩童的大腦發展得到最大效益,應該優先考量讓孩童學習發音相對複雜的語言。以往,有人會覺得台語聲調比華語多,而且有連讀變調,很是麻煩!事實上這發音的複雜性,看在語言學家眼裡,正是刺激孩童腦部發展的絕佳利器!其他的學者也指出,就語言習得年齡與動用腦的額外資源來看,一個語言的「音韻及語法」複雜度,要比「詞彙及語意」更具關鍵性(Perani and Abutalebi 2005),換句話說,想要孩童的腦力有更佳的發展,絕對要讓他們學習聲調多、變調複雜的台語、客語或文法偏難的台灣原住民語。 根據以上的種種研究,現在在學校裡,只有部份學期每週必修一小時的本土語言課,根本是大大不足!最理想的方式,應該是以台灣各地區主要的在地族群本土語言做為不同學科的教學語言,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在流利的華語以外再加一語,讓國民及國家共享雙語人提升智力、延緩老化的巨大紅利。 提起本土語言,或許你真的不在乎文化、傳統及認同,但我想問: 你想不想提升智力,提升應變及管理能力? 你想不想延緩老化,不要太早得到阿茲罕默症及失語症? 你想不想要孩子能提升智力,提升應變及管理能力? 你希不希望孩子未來能延緩老化,不要太早得到阿茲罕默症及失語症? 理性的抉擇擺在眼前,請務必在家庭、學校、社區阻止台灣成為華語單語,不然真的損失大了! 話說回來,我也反對現在一週一節課的本土語言必修課,因為這根本完全不夠!每週上課一小時,我們的孩子是無法學會流利的本土語言的,結果就是我們的下一代將蒙受智力及老化的無謂損失。語言學家都知道,孩童要習得語言,重點在於敏感期中給予足夠、明確的語言環境及刺激(Guion 2003; Deutsch, Henthron, Marvin and Wu 2006; Trainor 2005),明智的家長,請務必在家中及日常生活裡多多使用本土語言,救救孩子,救救台灣的競爭力! 至於那些懷疑孩童是否能習得多語能力的朋友,大概是沒怎麼認識歐洲人吧!歐洲人為什麼很多能說兩三種歐洲語言?正是因為家庭、學校及社區的多語環境呀! 說了這麼多,你不擔心你的孩子台語(客語、族語)說不好嗎?如果是,那只有一個原因:你沒有一直跟他說台語(客語、族語)。為了他好,我相信你知道怎麼做,也一定會找到方法的。
    1 人回報1 則回應1 年前
  • 臉書母公司 Meta 本月19日宣布推出了口語翻譯系統(人工智慧機器人),Meta創辦人兼執行長查克柏格首次上線,透過這套系統和自己的工程師互相以英語和閩南語對談;這位負責翻譯演算法的Meta工程師來自台灣,閩南語就是他的母語,閩南語也是這套系統採用的第一個語言。 查克柏格在影片中說英文,陳鵬仁用閩南語對談,透過口語翻譯系統,兩人溝通無礙,且翻譯也非常道地。 Meta在官方網站表示,語音溝通有助於打破藩籬,讓大家一起交流;無論身在何處,即使在元宇宙亦然。 Meta指出,過去的「人工智慧驅動語音翻譯」(AI-powered speech translation)主要專注於書面語言,需要大量的書面文本,才能訓練人工智慧;但全球有近3500種生活語言主要是「口語」,並沒有廣泛使用的書寫系統,這些生活語言很難透過既有的人工智慧來翻譯。 Meta指出,為了因應生活語言的挑戰,首度開發出由人工智慧自動翻譯的口語,而第一個選擇來做這套系統的示範語言就是閩南語,主要原因是閩南語在華裔族群中廣泛地被使用,是生活語言,但缺乏書面形式。 Meta透過閩南語翻譯模型、蒐集數據而創造出這套口語翻譯系統。Meta指出,口語翻譯系統是生活通用語音翻譯計畫的一部分,目前這項計畫仍在持續開發新的人工智慧,最終希望能創造出「跨多種語言」的即時翻譯。 康乃爾大學資訊科學博士生侯宗佑分析,Meta口語翻譯系統最酷的地方在於,翻譯系統都是文字對文字,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口語對口語的翻譯系統」。他也認識這次在發表會上與查克柏格對談的陳鵬仁。侯宗佑說,來自台灣的陳鵬仁母語是閩南語(台語),且他在家裡也非常積極推廣福建話,甚至很用心地找台灣的閩南語教材,讓自己的小孩練習母語。 侯宗佑分析,有了Meta的系統,即使不會寫閩南語書寫系統的人,也可以利用這個系統跟其他語言的人溝通,只要會講就可以了,非常期待這套系統的開發應用。 查克柏格也在自己的臉書頁面上表示,Meta已將系統開放,以便人們可以應用擴展到更多語言。 不具名的Meta員工指出,這套口語翻譯系統未來若能與智慧眼鏡做搭配,將會帶來生活上全新的革命,也代表人工智慧將進入新的領域與開端,將開創下一個科技新世代。
    1 人回報1 則回應2 年前
  • 蔣據台灣 最急迫的事情就是要把敵人的子民變成中國人 沒有唐山過台灣,蔣據台灣最令他不安事情就是整個台灣都是日本皇民,當時最急迫的事情就是要把敵人的子民變成中國人,台灣根本沒有閩南人客家人 。清代 整個台灣不是熟番就是生番,而番就是大清定義的外國人。後來日本人種族學家在台灣調查之後,初步整理出來的台灣的種族就有二十幾族。番 、清代的定義就是外國人,既然成為日本國民了,怎麼還被稱為外國人呢? 所以日本人重新定名為平埔族和高砂族兩大類,平埔族就是清代的熟番,高砂族就是清代的生番,而這裡要特別提到的平埔族熟番,他們就是歸化大清的福爾摩沙人,剃髮易服嚴格遵守滿化的規定,在大清內地的老百姓也一樣必須遵守這樣的規定,那就是滿化,無條件絕對遵守這個規定。 這裡我特別要提到,這一點就是國民黨扭曲歷史的一個重點的關鍵,到現在還在胡說八道,說熟番被漢化,這是絕對沒有根據的,皇帝是滿人他怎麼會把台灣人漢化?整個大明帝國遺留的老百姓都要遵守剃髮易服滿化的命令,剃髮易服不從者斬,到現在整個網路資料,仍然被歷史扭曲者說台灣人被漢化,假如說這一句話的人是清代的官員,請問,他有幾顆腦袋呢? 順便再提到一點,日本人把熟番生番改成平埔高砂,並不是番有歧視或醜化之意。日本時代或是大清時代的台灣,番、都沒有負面的意思,在清代的歷史文件裡面都可以看到大清用熟番一詞,任命南北千總,而且還用番銀支付薪資,番銀什麼意思?就像現在的美金英鎊,當時的大清白銀 連他們的官員都害怕拿到,因為會偷斤減兩。 好 接下來!請問那個時代誰會認為番不好呢? 番被醜化是蔣據時代的罵番風潮。 再說日本時代,台灣人的戶籍藤本的裡面記載 ,不是熟番就是生番。當然當時的人一定知道 那是清代稱呼福爾摩沙人的意思。大清統治台灣212年 他們的儒學教育就是用閩粵語發音,也就是福建省和廣東省其中之一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的語言。那麼這兩種語言 到底是中國哪一族的語言呢?這個 連大清帝國都無法了解,更別說是日本人了。因為當時的中國根本沒有種族研究學家,自己是哪一族也不知道,老百姓甚至連國家民族的認知也沒有。華工到了海外勉強說自己是唐人而已。再說,日本人在戶籍藤本上註明(熟、生)而在(熟)的部分再細分成(福,廣),這個福廣就是剛才提到的大清儒學教育就是用這兩種語言發音來學習的,漫長的212年教育,導致福爾摩沙人因為工作幾乎都講這種語言而忘了自己的母語,這在語言演化是很正常的情形。這裡要強調這件事情,平埔族他並不是單一的種族,他有十幾族以上,譬如在清代 南部的馬卡道族和西拉雅族兩個人碰在一起時,他們當然是用大清推廣的語言交談,這個情況在日本時代高砂族和平埔族用日本人推廣的語言日語交談的情況是完全相同的。 日本時代的戶籍藤本標註福廣就是大清歸化的熟番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日本的戶籍人員警察老師在執行行政工作時 想了解他所接觸的人在講什麼語言,在1895還未推廣日語的階段,這是非常重要的,比你標註你是哪一族更重要不是嗎?而且熟番生番被日本種族學家伊能嘉矩再細分出種族 做最後整理出版的時候已經是十多年後,所以當時沒有登記種族的情況,講白一點剛開始日本人根本不知道當時的台灣人是哪一族。 如果福廣是大清國內地的百姓,依照馬關條約根本不能住在台灣。國民黨處心積慮操弄這個關鍵,扭曲福廣的真的意義。明顯就是要把熟番操弄成中國人。從日本人伊能嘉矩種族研究學者的書中就已經說明平埔族大部分已經會說閩粵語,而且還忘了他的母語。大清時代在台灣統治了212年實在是太久了。國民黨在台灣推廣北京話的第21年,我剛好10歲那個時候台灣年輕人幾乎都會講所謂的國語,何況是212年呢?我就是最好的一個見證人之一。哪來的閩南人客家人? 當時(客人)和清國內地的(客民)意思是一樣,只不過是外地人之意。如果有唐山過台灣,中國沿海百百種語言就會在台灣出現,這是最簡單 辨證思考邏輯的方法,台灣不可能只有閩粵兩種語言。
    1 人回報3 則回應3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