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2 年前
字如其人,沒水準,沒文化,沒禮教,沒有人如此落款,把自己名字擺中間。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1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在阿拉斯加的中美論談、有個漢子⋯⋯ 突然在全世界聲名大噪✈️✈️✈️ 上海市浦江電錶廠有一個小工,這個小工總是在其他小工抽煙喝酒的時候學英語、背單詞。因為不合群他遭到同事們的群嘲:你一個小工,學英語有什麼用?學到什麼程度一輩子也只能是個電工。對同事們的冷嘲熱諷,他無動於衷,十年如一日堅持學習英語。 後來電錶廠收到了一些英文材料,全廠沒有一個人能看懂,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了那個下班後苦學英語的小工。令所有人大吃一驚的是,那個小工輕輕鬆鬆翻譯完了所有材料,成為廠里轟動一時的新聞。過了一段時間,有個政府機關需要一個翻譯,就把他調走了。誰知道小工這一走,就再也沒回來了,這個小工的名字是:楊潔篪。 ~~~~~~~~~~~~ 楊潔篪書法欣賞: 工整儒雅,字如其人! https://mp.weixin.qq.com/s/24aqcvIWQtzDMkbY89gUvg
    5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唐代茶聖陸羽,字鴻漸,他的名字出自《易經·漸卦》:「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字介甫,名字取自《易經·豫卦》:「其介如石」,「甫」為男子美稱.北宋著名文學家,「蘇門四學士」中的晁補之,字無咎,名字取自《易經·繫辭上》:「無咎者,善補過者也」。中國傳統文化中,雖無專門的姓名學術,但在士大夫、文人階層,用易經作為取名字的依據者,不勝枚舉,其中你我皆知的蔣介石,他名字的來歷,就是取之《易經》。 在《易經》64卦,其中有一卦叫「豫」卦,豫的意思是猶豫、疑慮和預計、熟慮。全卦內容主要講人的思想行為。其卦辭為「利建候行師」即有利於建國封候和行軍作戰的意思。 根據《彖傳》「一剛應五柔而志於上行,順理而運動」。豫卦的六二爻辭:「介於石,不終日,貞吉」。《彖》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這爻辭彖辭的意思是:心志操守,堅如磐石,不終日沉迷於享樂,是最吉利的。原因是因為能居中得正。蔣介石的名字採用這一卦的美好意境,再配上勢中最有利的六二爻辭。名叫介石,字中正。 我在台灣的時候,曾受國民黨高層的邀請,數次到蔣介石靈柩暫厝的桃園縣大溪鎮的慈湖陵寢。蔣緯國也多次為其父靈柩回大陸家鄉與我商量,希望能達成其父尊中國文化傳統的願望,就算經過時空的陰陽相隔還是兩岸政治上的對立,魂回故里,入土為安終究是蔣家的最大夙願。 蔣介石一如其名,深信《易經》術數,我在台灣的時候,更多的是在一些歷史電影影像紀錄中看到蔣介石夫人宋美齡求神問卦的鏡頭,其實蔣介石本人對更是求神問卦的熱情者。他在臨終前,曾深有體會地道出了他一生的處世哲學:「是非審之於己,毀譽任之於人,得失取之於數。」他這句話用大白話來表述的意思就是:世界上的是是非非,複雜萬千,全憑自己去慎思辨別,然後根據自己的分析思維決定自己走的路:那些是應該做的事,那些是不應該做的。經過自己獨立思維決定去幹了以後,社會上必然有人讚揚,也會有人毀謗譏罵。對此,自己要泰然處之,任人評論。至於事業的成功與失敗,只能取決於天數,命運和自然規律。 從蔣介石的這句臨終感言中可以獲知,中國《易經》的哲理在他的腦海里是根深蒂固的。或許他敗退台灣後,曾遭受過許多人對他的譏諷,幸而他在《易經》的哲理上,得到解脫,有感而發。 蔣介石對《易經》中的術數是深信不疑的。因而,蔣介石只要在命運關口中出現坎坷時,便回奉化溪口居住,且常常在雪竇寺中落宿,重新沾回故里的福氣和祥瑞吉運。也正因為如此,在蔣介石一生之中,能仆而再起。蔣介石曾下野多次,每次下野必定是回到奉化,採納天地之氣,後來再起時都比上一次有更高地位,屢試不爽。 從蔣介石家族的淵源上,也可以找到中國的《易經》神秘文化的傳統影響。曾是中國風雲人物的蔣介石,出生於浙江奉化溪口鎮,他的故居地理環境極為上乘:頭枕四明山,背靠天台山,腳踏括蒼山,臉對東海,手撫象山港。從小處看,雪竇山如龍游至溪口,龍張其口,龍口含珠 …… 在奉化溪口雪竇山裡的雪竇寺,雖說是彌勒道場的佛廟,但帶給的他卻是中國文化的群經之首《易經》文化。據說,他的元配夫人毛福梅比他大四歲,成婚之前,蔣家曾為這對夫婦的未來前程來求卦,卦辭說:「梅開有福,鼎和有國,女大四歲,既吉且利」後來,蔣介石的原配毛夫人果然為他生了一個貴子,這就是蔣經國先生。 我曾閱讀過一本蔣介石的侍衛隊長宓熙先生撰寫的《我在蔣介石身邊的時候》一文,其中有很多的篇幅,記錄了在蔣先生通過《易經》術數,跨過了無數,攀登到人生的巔峰。 李建軍寫於央視微電影中文頻道 2016年6月22日北京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專機私菸案,查出華航公關室公共事務部才是專機任務首要窗口,對口則是外交部禮賓處交際科,訂單經外交部轉公關室後再由空品處下訂。 蔡英文從英國拿到學位回到台灣,不是去經商或從事其它行業,而是在大學任教(政大,東吳),一個前後做過16年副教授、教授的人,怎麼沒有一篇學術文章發表?沒有一本學術專著出版?我不知台灣的教授晉升是什麼標準。如果在美國,一直沒有學術文章或著作出版,你的教授是做不下去的。有人說,在網上搜索到很多「蔡英文」的學術文章和著作,但那是同名的台灣中研院院士蔡英文先生的,而不是蔡英文女士的。 那麼蔡英文的博士論文是誰代筆的?福爾摩斯推理說,是吳釗燮。可能嗎?理由如下: 1. 蔡英文與吳釗燮合寫的那篇文章,題目(不公平貿易和防衛機制)與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同名,內容也與蔡的論文摘要差不多。自己的博士論文,為什麼變成中文?還讓別人佔一半的成果? 2. 為什麼吳釗燮的名字還排在第一位?她自己的博士論文,怎麼用中文發表時不僅加上別人名字,還把自己名字排在後面?是不是說這篇作品的原創是吳釗燮? 3. 蔡英文1982年在美國康奈爾求學時,吳釗燮正好在美國讀博士,他們可能那個時候就在美國認識了,後來有了論文合作。 4. 如果這篇博士論文是吳釗燮代筆的,那吳也是用中文寫的,蔡找人翻譯成英文。因為如果原稿是英文,他們後來沒有必要再把幾十年前的舊文翻譯成中文發表。只有原稿就是中文,所以隨手拿過來摘選重新發表一下,算篇文章,顯得有點學問。 5. 在2016年蔡英文剛贏得總統大選時,我就跟台灣朋友說,吳釗燮一定會被重用,僅僅是因為我看到了背後這一層。果不出所料,蔡上任總統後就宣布,吳釗燮出任除總統外最有實權的「國安會秘書長」,然後又擔任總統府秘書長(等於蔡的幕僚長),再擔任外交部長。吳做了總統之下三個最有權力的職位。在吳釗燮任外長期間,有三個邦交國與台灣斷交,但吳的官位固若金湯;無論蔡政府怎樣變動,吳都不會失去權力,因為總統是他的後台。如果蔡英文的論文是吳代筆,那他把這事說出去,蔡英文的政治生命就完了! 為蔡英文辯護的人可能會說,有網站刊載,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已在美國密西根州的安娜堡市(Ann Arbor)出版,網上也有政經學院出版。但這個所謂「論文出版」是假的,甚至是有意騙人!理由: 1. 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的回覆已證實,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從來沒有提交給圖書館,那是怎麼出版的? 2. 也許有人會說,圖書館沒有,不等於政經學院就沒有出版。但從時間上,不太可能。因那個網上寫的是1984年出版。蔡是當年獲得博士學位,一般論文出版都需要點時間,不大可能當年就出版了。像吳釗燮1989年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他的論文《台灣民主化》6年後才由牛津出版社出版。另外更明顯的是,如果 「倫敦政經學院」出版了蔡的論文,那今天根本不存在找不到的問題! 3. 那個所謂美國Ann Arbor出版(https://i.imgur.com/2xQORmI.png)也很蹊蹺,只是寫出版地,沒有寫哪個出版社,哪個大學;一般這種博士論文只有大學出版社出版。而且按照那上面提供的URL地址,根本查不到這個網址,更別說蔡的論文。那上面寫的出版日期也是1984年,更不真實,因蔡從倫敦政經學院拿到博士是1984年,同年她的論文就在美國出版了?幾乎不可能。 4. 不只是不可能,甚至涉嫌有意騙人!大家請看谷歌刊出的蔡英文論文出版的書的封面(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IRwIvwEACAAJ&source=gbs_navlinks_s),那是假封面!我下載後,放大,發現那上面沒有文字,只是塗的幾排黑槓槓,來冒充是書名、作者名、出版機構。誰在做這種手腳?誰在有意欺騙? 另一個做手腳的地方是:當年刊登吳釗燮與蔡英文合寫的那篇文章,在網上被刪除了。誰幹的?為什麼不敢讓讀者看到?原來質疑蔡英文論文的文章,在公開媒體發表的,多數在網上都不見了,誰做的?只有發表在個人網頁的還存在。 【專文】蔡英文的博士學位是否造假? 文/曹長青 2019-06-11 10:03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一個班37人考進清華北大,老師發來一則短信,家長沉默了 放假了,一個班主任給家長發了一則短信: 不管成績怎樣,沒有什麼優生差生的區別。家長們知道,每一個小孩都是種子,只是每個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絢麗綻放;而有的花, 卻需要漫長的等待。 不要緊盯別人的花,不要覺得別人家的永遠都是好,相信花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呵護,看著他一點點地成長,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也許你的種子永遠都不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 有這樣一位老師,他帶的一個55人的班,37人考進清華、北大,10人進入劍橋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等世界名校並獲全額獎學金,其他考入復旦、南開等大學。不僅如此,校足球冠軍、校運動會總冠軍、校網頁設計大賽總冠軍等6項文體冠軍,都被這個班奪走;音樂才子、辯論高手、電腦奇才、跆拳道高手在這個班比比皆是。 他也是一名相當成功的父親,他的女兒也以優異成績被北大錄取。老師總結的教育經驗,強烈建議每位父母花約三分鐘時間閱讀,仔細品味一定會受益匪淺! 01. 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02. 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的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 03. 成績好的孩子,媽媽通常是有計劃而且動作俐落的人。父親越認真,越有條理,越有禮貌,孩子成績就越好。 04. 貧窮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並非越貧窮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需要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資料,不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深淵。 05. 富裕是另一種更高級的教育資源,西方人的經驗是:“培育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階層是會遺傳的。”但是,更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如果沒有更高級的教育技藝,富裕的家庭反而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06. 不要做有知識沒文化的家長。有些人有高學歷,但不見得有文化。如果家長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無論他擁有多高的學術水準,他也是沒有文化的人。 07. 父母可以把孩子作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過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有時侯,並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08. 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不過,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閒生活。“沒有責任感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傷害自己。” 09. 如果孩子一哭鬧父母就趕緊抱起孩子,那麼,孩子就會利用父母的這個特點經常糾纏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鬧,不要著急把孩子抱起來,父母最好讓自己有事情做,讓孩子看著自己動作麻利地做事。 10. 夫妻關係影響孩子的性格。一個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麼,他的兒子就學會了在學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學。一個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麼,她的女兒就學會了在學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學。 11. 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長相。家長和教師的使命就是讓孩子逐步對自己的精神長相負責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種污穢,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種子”,讓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氣,讓人可以揚眉吐氣。 12. 有修養的父母是“伏爾泰主義者”,“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他們從孩子出生的那天就開始跟孩子講道理,耐心的徵求孩子的意見。不要指望打罵孩子就能讓孩子學會服從。殺雞給猴看的結果是:猴子也學會了殺雞。 13. 讓孩子成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沒有激情,任何偉業都不可能善始,沒有理智,任何壯舉都不能善終。” 14. 讓你的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有教養從守時,排隊,在公共場合不大聲說話,不輕易發怒開始。 15. 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較厚道,請不要嘲笑他的軟弱。喜歡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虧,因為他被別人厭惡。願意吃小虧的人,將來會占大便宜,因為他被人喜歡。 16. 身體的活力能夠帶來精神的活力。身體好的人,性格陽光。身體不好的人,做事猶猶豫豫,躲躲閃閃,說話吞吞吐吐。 17. 不要以為孩子1到6歲只是長身體的年齡。如果父母讓孩子1到6歲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裡度過,等到孩子6歲時父母再把孩子接回來上小學,那麼,這個孩子在小學要麼成為默默無語的沉默者,要麼成為無法無天的搗亂者。 18. 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進餐,二是邀請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傢俱或衣物,偶爾邀請孩子幫忙解決工作中的困難。三是給孩子講故事並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 19. 如果沒有特別困難,父母最好每天趕回家和孩子一起進餐。家庭的共同價值觀,就在全家人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的過程中建立起來。 20. 給孩子講故事並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讓孩子從聽故事開始建立閱讀和寫作習慣,讓孩子儘早學會獨立閱讀,儘早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只要還在讀書的人,就不會徹底墮落,徹底墮落的人是不讀書的。”從來不給孩子講故事的父母,是不負責任的父母。 21. 孩子的成長有三個關鍵期:第一個在3歲前後,第二個在9歲前後,第三個在13歲前後。如果錯過了成長的關鍵期,後患無窮。 22.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歲而立”。孩子三歲前後,就必須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氣和習慣。凡是自己能夠做的,必須自己做,凡是自己應該做的,當盡力去做。 23. 如果你的孩子在13歲的時候喜歡弗羅斯特的詩句:“兩條路在樹林裡分岔,我選擇走人少的那一條”,這很正常,不要擔心,他以後也許會選擇人走的多的那一條。 24. 父母給孩子講道理是必要的,但給13歲前後的孩子講道理時,要注意自己講話的姿態,姿態比道理更重要。否則,孩子會厭惡,反抗。孩子會說:你講的話都是對的,但你講話的那個樣子很令人討厭。 25. 心底秘密是人成長,成熟的標誌。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訴你,那麼,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說出來。 26. 在孩子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無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一個積極的權威型父母。在孩子1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個消極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嚴後鬆,無效的教育是先鬆後嚴。 27. 必須留意你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學習成績總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學習成績很好,但性格卻自私,缺乏同情心,沒有生活情趣。 28. 必須讓你的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並愉快的接受小夥伴。“如果父母對自己的鄰居不滿,對孩子的小夥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讓自己的孩子和他們交朋友,讓孩子覺得好像自己跟別人很不一樣,那麼,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就很難與任何人自然地相處。 29. 孩子的成長需要同伴,讓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雜亂的夥伴,在孩子沒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斷裡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壞習慣。 30. 讓你的孩子儘早建立健康的審美觀。有出息的男性一定會喜歡健康的女性。不要讓孩子的審美觀陷入低級,病態。不要以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為強大的,就都是壞的。不要以為小麻雀,小綿羊,小狗都是可愛的,也不要以為獅子,老虎,狼都是壞的。不要以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31. 《麥田裡的守望者》為世界貢獻了一個詞語: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與不管之間,有一個詞語叫“守望“。 32. 告訴你的孩子:認真聽講的孩子偶爾成績好,認真自學的孩子永遠成績好。 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家長和孩子就像兩顆彼此分離又相互靠近的大樹和小樹,大樹要為小樹遮擋風沙,也要給小樹留下足夠的空間,感受陽光,呼吸空氣。這樣小樹才能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自由伸展,茁壯成長。太靠近大樹的小樹是不能長成參天大樹的,而遠離大樹的小樹卻要去獨自地抵擋風沙,雖堅強無比卻又極易扭曲或夭折。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西藏為什麼有矛盾? 喇嘛為什麼搞獨立? 信藏佛的,搞人權的,籲民主的可為參考的! 在14世代的傳承中,有好幾任達賴喇嘛都是英年早逝,原因很簡單,利益鬥爭,下毒暗殺,這就是為什麼清朝朝廷最後給他們定下一個金瓶制度的原因,乾隆實在受不了這幫喇嘛們明爭暗鬥的暗殺了。 這裡可以看出這些神權統治者的虛偽,自稱"活佛"的人們為自己利益勾心鬥角,下毒暗殺,使盡卑鄙的手段。我住台灣曾經去過西藏旅遊,接觸過喇嘛,以及平民。你想知道西藏為什麼會有矛盾嗎?我告訴你我看到的原因。 在中共進入前的西藏,西藏人口中有95%的農奴,以及剩下的土司(奴隸主)和僧侶階層。 那時候,每座寺廟,都擁有大片的土地,和成堆的農奴。農奴們世代為奴,在祭祀的時候,奴隸主會砍下奴隸的手臂,拔下它們的皮,作為貢品。在達賴過生日的時候,他都會命下密院的僧侶扒下兩個小孩的皮作為犧牲,如果你現在去西藏的歷史博物館,你還能看到十四世達賴離開西藏前親手寫的扒皮命令。 然而西藏的那些文盲農奴們虔誠的信仰者活佛。你大概不知道在藏藥中,活佛的糞便是一種藥物,藏民們爭相收集活佛們的糞便用於治病。奴隸主在招待客人的時候,待客的方法就是和客人一起輪奸自己的女奴隸,這很容易理解,他們認為這是熱情好客的體現,因為這是在"分享女人"。 中共在西藏搞了"土地改革",不過老共的手段是很狠的,那些奴隸主甭管是否願意,都必須交出土地,釋放奴隸,免除債務。土地改革是在1957年開始搞的,接著西藏就爆發了武裝暴動,奴隸主們反抗了,然後就是中共的鎮壓,接著是達賴的出逃,但是,班禪沒有逃,他選擇留了下來,因為他贊成土地改革。 這也造成了西藏的一種特殊的"族群分裂":平民與僧侶階層的割裂。那些底層的老百姓藏民們,如果你去西藏玩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西藏一般的農牧民家中,都是把毛澤東的肖像和菩薩掛在一起供奉的,因為他們的祖輩都是農奴,是毛給了他們土地和自由。老共現在的民族政策,藏族的教育醫療住房全部都有政府的補助,這也是一般的平民藏族百姓對獨立不積極的原因。 但是僧侶以及以前的土司後代可不這麼想,在他們眼中,毛澤東和中共是剝奪他們土地和財產得罪人,不僅如此,在歷次的中共鎮壓中,這些人的上輩或者親屬,或有被關押或有被槍決,可謂苦大仇深。所以你如果走在拉薩街頭,你會發現宣傳獨立最積極的人,不是喇嘛就是以前的貴族後代。 這些人一直在鬧,中共拿他們沒辦法,因為在西藏這個地方,教育太落後了,藏族的文化太落後了,這也是他們為什麼如此虔誠的信仰神靈的原因,你能想像一個拿到物理學碩士的人去寺廟向菩薩磕上十萬的頭麼?但是藏民會,藏民會把家中最聰明的孩子送去作喇嘛,因為在他們的傳統中,社會是分等級的,喇嘛是最高貴的,這就是神權社會的典型特點。 因為有著這種神權社會的特點,所以中共對喇嘛是很頭疼的。你大概不知道,西藏的每座寺廟的活佛,都享受中國國務院的特殊補助的,換句話說,是中共在養寺廟,養喇嘛,你看每座寺廟都金碧輝煌,這些金子錢都是內地的政府出的。但是喇嘛們還是會鬧事的。很簡單,你再怎麼給他們補助,他們以前的土地沒了,努力也沒了,風光得社會地位也削弱了,他們不滿。 西藏人如果想要一個幸福的未來,喇嘛階層是最大的拌腳石。你知道現在最想發展西藏文化的是誰嗎?是中共。因為最聽從喇嘛的話,最容易被操縱的,就是那些文化水準很低的藏民了。所以中共在西藏使勁的蓋學校,內地的大學畢業生如果志願去西藏教幾年書,回來後就可以免費讀碩士博士,內地的大學對西藏的學生向來是超低分錄取。不過,在一個平均海拔5000米的地區,特別是半年都是積雪的地區,辦學校和醫院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西藏有30多個臺灣大,但是人口不及臺北的一半。怎麼才能讓居住如此分散的遊牧人都能接受教育?這需要高昂的投資。 中共的想法就是,藏族的文化水準能夠高起來,不再那麼愚昧,當所有的藏民生病的時候能去醫院作個檢查,而不是去寺廟吃活佛的糞便的時候,喇嘛們也就沒那麼容易煽動藏民了,西藏也就好管理多了,當然這樣的話喇嘛也沒市場和地位了,這就是喇嘛們目前所面臨的"生存危機"。所以中共在西藏蓋的學校和醫院,是這次西藏動亂中的首選攻擊目標。喇嘛們是容不得藏民學習文化的,一個學過生物學的人,他生病的時候會去找喇嘛們吃糞便嗎?  喇嘛們不是地球上唯一阻礙科學傳播的人。還記得黑暗的歐洲中世紀嗎?還記得宗教法庭嗎?當科學和知識傳播的時候,神權統治者們就會發抖,當藏民們知道地球是圓的,繞著太陽轉的時候,他們就再也不會相信喇嘛們說的大地邊緣的十八層地獄。西藏,正處於一個現代文明和神權文化階層劇烈衝突的時代。 正如宗教法庭絕對不會饒過哥白尼和伽利略,他們不會自覺地退出歷史舞臺,喇嘛們也是。所以這個文明衝撞的過程中,你必然會看到鬥爭,明的,暗的,和平的,暴力的,決不會戛然而止。撕開"人權""自由"的外 衣,這是一場神權奴隸制與現代文明的衝突。 中共如果真的想把西藏經營好,讓西藏人們都過上富裕現代化的生活,就應該多蓋學校和監獄,學校送給藏民,監獄送給喇嘛。我建議各位網路上的朋友們去西藏玩一玩,也不要只去寺廟,去鄉村,去草原,去看看西藏的原生態,去那些農牧民的家中,看看他們對中共和毛澤東的觀點,看看他們辛勤的勞作,看看他們作過奴隸的祖父祖母那殘缺的手臂,和沒有文化的樸實,再去看看喇嘛們悠閒舒適的的生活,聽聽他們對政府的不滿。 PS: 我對喇嘛的雙修, 認為是淫邪, 這篇文章讓我更暸解了。
    3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文章很長,但值得一看~~練習和自己一起變老。 段鍾沂 (滾石文化董事長)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相對於這首曾經紅極一時的歌曲,滾石董事長段鍾沂卻說:學會獨處,和自己一起變老,才酷! 從不服老、接受老,他體驗到老年原來可以很有意思。 ----------------------- 「老」這件事,其實是不知不覺的,因為從小到大,日子一天天地過,經歷過青少年、壯年、中年,當你警覺到老的時候,會覺得有點唐突、意外,甚至不願意相信自己老了。 但慢慢地會有一些現象、身體上的訊號,告訴你:你老了。 ~~我不想變老~~ 幾年前我的食量開始下降,我覺得很奇怪,因為以往食量很大,現在是再好吃的東西,都只能淺嘗,一開始還以為身體出了狀況,後來請教醫師,醫生問我幾歲,那時大概六十五歲左右,他說:「這是正常的。」我還很納悶:為什麼! 食量下降之外,經常打翻杯子或是東西拿不穩,剛開始很懊惱,覺得自己怎麼那麼不小心,後來才曉得,年輕時皮下組織分泌很多油脂,拿東西時會產生摩擦力,可以握緊物品,隨著年紀漸長,皮膚愈來愈乾燥,隨手拿取物品時,以為自己握到了,其實是沒有的。 老的跡象也逐漸蔓延到各個器官,家人和朋友都反應我說話的聲音變大了,電視機的音量也愈開愈大,原來是聽力退化,所以不自覺地提高音量。 而且,看電視經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閱讀也是如此,很難完整地看完一本書……一點一滴的累積,包括體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最嚴重的就是記憶力衰退。 這幾年身邊的朋友都有一個共通現象,就是忘記車子停在哪兒。前一陣子,我騎腳踏車去淡水,一般我都是早上騎車,那天忙到下午才出門,所以直接開車到河濱車道。 當時心裡有點急,停好車,腳踏車一卸下來,我就開始騎,結果回來找不到車子,加上天色暗了,我找了一個多鐘頭,非常沮喪,甚至一度坐著發呆,因為沒體力了,最後只好打電話叫兒子來接我。 生理的退化,立刻帶來很多生活上的挫折,接著心理的挫折也會跟著浮現~沒有信心。 以前騎單車,凌晨一、兩點騎也沒問題,現在膽子變得很小,天黑了就想趕快回家,開車速度也變慢了。面對這些現象,你會覺得沮喪、懊惱,大概還有點兒不太服氣。 老來,我們沒有警覺,當我們要面對它的時候,又很排斥,最大的抗拒就是疾病和死亡。我常在想,悉達多太子四出城門看到老病死的現象,他也想不通,人生在世是否一定會面臨老病死,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嗎?於是悉達多去尋找答案,後來他覺悟了,人生本來如此,有生就有滅。 老了就會病會死,所以佛陀給我們方法,告訴我們不要害怕。話雖如此,面對老病死還是會感到不安,我常開玩笑說自己「貪生怕死」,幾年前戒了菸,而且飲食愈來愈健康、維持運動習慣,因為想要活得舒服一點、活得久一點。 ~從觀察中學習老~ 我有一群朋友,以前常約出去打球,這二、三年間,大家的健康陸續出了問題,其中一個心臟開了二次刀,需要坐輪椅;一個最近得了流感,變成肺炎住進加護病房;也有人心肌梗塞往生。 突然間,你會發現生活周遭都是老病和死亡。這有點像是,當你開BMW時,你會覺得滿街跑的都是BMW;當你開Honda時,你會發現街上都是Honda;當你六十五歲時,你眼裡看到的也都是老人。 我的公司在國父紀念館附近,天氣好的時候,兩側的公園內會看到一群老人坐著或躺在輪椅上,後面跟著一群外傭在聊天、講電話,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有什麼感覺?我幾乎每天看到這樣的情景,這也讓我思索:我們用什麼態度迎接老?面對老? 我是1948年出生,我們這一代,也就是現在六十~七十五歲之間的人,所有的生活經驗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父親那一代的生活和我們截然不同,沒有人可以做示範,我們必須自己摸索怎麼老。 老是需要學習的,如果不去學習,就會跌跌撞撞、付出代價。 如何學習?向彼此學習。 我身邊就有兩個例子,一個是媽媽,一個是哥哥。媽媽今年九十二歲,一個人住,自己買菜、做飯,有個外勞照顧,每個禮拜孩子和孫子都會過去陪她;而哥哥只大我一歲,退休不久,因為小腦萎縮退化,生活無法自理,現在住在安養院。 載大哥去安養院時,感觸很深,他的家當就是一個黑色塑膠袋,那些他珍藏的畫作、旅行時買的紀念品、名家吹製的花器、數百本藏書、幾面牆都不夠放的唱片、CD……都送人了,這也讓我看到,原來人生走到最後,一個袋子就搞定了,很多東西,真的是多了。 相較之下,媽媽為什麼可以一個人住?這狀況是誰創造出來的?不是我們兄弟,是她自己創造的。媽媽的健康不算很好,因為支氣管擴張,進過加護病房幾次,但是她懂得生活,有自己的消遣,經常動腦筋、找事做,而且能夠享受生活中的成就感和挫折感。如果一個人對什麼都無感,那就完了。 從媽媽身上讓我看到,要擁有獨立自主的老年生活,[第一個要健康],不只是身體健康,還有[心理的健康]。這些觀點,年輕時我也不相信,現在終於服氣了,而且完全信服,因為眼前所有的毛病都是過去十幾、二十年累積而來,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 古希臘哲學家推崇音樂和體育,因為運動鍛鍊身體、音樂陶冶心靈,身心得以和諧發展,生活品質就能提昇。所以無論什麼年紀,都可以從飲食、運動、閱讀、聽音樂等方面著手,將來會結什麼果,我們不知道,但要種下善因。當你懂得照顧自己、安排生活,別人自然就會來親近你,老了,身旁圍繞的是孩子、孫子和朋友;如果沒有照顧好自己,旁邊就是醫生、護士和陌生人。 所以「老」這件事,不是只有自己的老化,還涉及醫療照護、人力資源配置等複雜的議題,這也是臺灣人口老化遭遇的困境。老了,如果沒錢怎麼辦?病了,由誰來照顧?……歸根究柢,還是先把自己照顧好,尤其年輕的一代,現在就要練習照顧自己,不要成為家人的負擔、社會國家的負擔。 ~學會獨處享受一個人~ 對老的理解,可以透過觀察、閱讀,尤其現在資訊很多、取得很容易,但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體驗,因為老是自己的事情。 這幾年,獨自外出開會或談事情,一回到辦公室就忘了會議內容,只記得其中一、兩件事情,太太曾建議我做筆記,但寫一寫又懶了,這就是老了。其實我也想退休,但身邊有許多退休後生病或者惶惶不可終日的例子,讓我不敢輕言退休。 幸運的是,我很會沒事找事做;不用做偉大的事,就做平凡的事,平凡的事,會愈做愈開心。平常除了公司的業務,我還到政大、淡江教書,下了班,如果沒事,我就回家做飯。我很喜歡做飯,因為料理要有plan,從採買、備料、洗菜,最後還要洗碗收拾,動腦又動手,充滿樂趣。 老了要學會獨處,習慣自己一個人,並不是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是一個人也可以很舒服、很自在。 ~心態決定一切~ 回顧這一生,覺得自己很幸運也很感恩,因為自己天性樂觀,所以即便遇到一些棘手的事,也不覺得是挫折。就像當初辦雜誌,負債累累,每天就是借錢、借錢、借錢,晚上睡在辦公室的桌子上,沒錢吃飯時就蒐集玻璃罐換錢,或者典當相機,採訪需要用時再贖回來……現在回想起來,仍然覺得那是很棒的一段經歷。 那已經是三十五年前的事了,說不定我還可以活個二十年、三十年,這中間會發生什麼事?會老、會病、親人會離開,這些都可能發生,所以我就是珍惜現在、感恩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多年前,我受邀到雲南蒙自擔任時報廣告獎的頒獎人,典禮結束時,被湧進來的人潮踩斷腳,還好很幸運,送醫速度很快,獲得妥善的照顧。回臺後,太太從美國來看我,一進醫院就要拍照傳給朋友看,讓人啼笑皆非。 當時還接到岳父的電話,他說:「恭喜,打斷腳骨顛倒勇!」這就是生命的哲學與面對。 聖嚴法師說過:環境不會變、事情不會變,但自己可以變。 其實我的腳一直沒好,變成創傷性關節炎,走路走久了會痛,一開始我還拿拐杖,後來決定丟掉柺杖,要痛就讓它痛吧,照常走路、騎車、游泳,才發現真的可以和「痛」和平相處。 人生不能倒帶,如果抱怨自己倒楣,不會改變任何事情。同樣的,人一定會老,我們能做的,就是去迎接它。 你的心情,決定你的處境;不要把焦點擺在自己身上,多關心身邊的人,看看小孩、小動物、小花小草,人生會變得很有意思。 (許翠谷採訪整理)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
  • 很棒的大陸年輕獨立思考作家 沉雁 對 這次「武漢肺炎」的 觀察、思考、批判與反思 值得 「獨立思考者」選讀及評判! 「沒有信仰,大難來臨就只剩裸奔!」 武漢人在拼命逃離,河南人在拼命堵截,這幾天關於該如何對待湖北人的激烈爭議可謂熱火朝天,有人說應該善待,有人說堵截合理。 而我,卻不知該說什麼好,只是在內心深處頓感一種悲哀。 這悲哀就是:一個民族匱乏信仰,在大災大難面前,無論逃還是堵,乃至方方面面,大家都在裸奔。 要說國人沒有信仰,也不對。譬如,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倉廩實而知禮節,等等,就屬於數千年來的國人文化信仰。因此,武漢人逃到廣東、浙江、上海等發達地區,情況就沒那麼糟糕。 但是,到了河南就不行了。河南是過億的人口大省,但從其平均GDP看,它依然是個窮省,你讓河南人也像廣浙滬一樣兼濟武漢人,實在太難了。 這就是河南人對武漢人不那麼禮遇的原因,地主家也沒多少餘糧,為了保命,只能六親不認。這,你叫我怎麼去責怪河南人呢? 注意我上面提到的關鍵字“保命”,河南人想保命,武漢人想保命,達則兼濟天下的地主又何嘗不是為了保命呢? 秘密就在這裡,悲劇也在這裡,這就是國人的終極信仰:活的就是一條命。正如陳丹青的那一句粗話描繪得淋漓盡致,“國人的信仰就是,去他媽的,活下去再說”。 但遺憾的是,國人這種“只為活命”的終極信仰,就叫沒有信仰,因為這樣的信仰與豬馬牛羊沒有任何區別,即便西裝革履豪車豪宅的光鮮亮堂,與不穿衣服的飛禽走獸一模一樣,所以我的題目就稱之為裸奔。 什麼叫信仰?讓我們先來看一首真實的信仰史詩。 在17世紀中期的歐洲爆發了一場空前絕後的烈性傳染病,黑死病,一年不到,歐洲人口減掉了一半。 而英倫半島以倫敦為中心的中南部是重災區,但非常奇跡的是,英倫半島的中北部卻倖免於難。神奇在哪裡? 在英倫半島的南北接壤處有一個村,叫亞姆村。某天從倫敦來的一個商人,將黑死病帶了進村裡。很快,這個只有344人的小村莊就人心惶惶,村民們紛紛就想朝北部逃離。 一個叫威廉莫柏桑的牧師站了出來,他堅決反對村民們朝北逃離,他對村民們說:“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如果已經感染了,逃與不逃都是死,但逃出去一定會傳染更多人。留下來吧,讓我們把善良傳遞下去,後人會因禍得福。” 村民們在威廉牧師的勸說下,都表示願意留下來,牧師率領村民在亞姆村的北出口築起了一道石牆,相當於今天的交通設卡堵路,以免有人翻出這道牆。 但接下來的情況非常不妙,在黑死病的肆虐下,村民們紛紛死去。直到黑死病消失,這個344人的小村莊只僥倖活下了33人,其中一多半是未成年的孩子,威廉牧師也是死于黑死病。 但就是這個亞姆村,成功阻截了黑死病朝北傳播,為英倫半島留下了一個後花園。 威廉牧師讓每一個垂危的病人都提前寫好自己的墓誌銘,於是,今天去曼徹斯特旁邊亞姆村的遊客,都能看到三百多座墓碑上那些催人淚下的語言。 威廉牧師的墓碑只寫了一句:“請把善良傳遞下去。” 一位醫生寫給回娘家的妻子是:“原諒我不能給你更多的愛,因為他們需要我。” 曠工萊德寫給女兒的是:“親愛的孩子,你見證了父母與村民們的偉大。”....... 這就叫信仰的力量,即便是死,也要善良,也不能喪失對人之愛。 簡而言之,有信仰與無信仰的差別就是,有信仰的人活的是人,無信仰的人活的是命。 請牢記:沒有信仰,所謂道德,就是無本之木。 康得說:“一個人的缺點來自他的時代,但美德和偉大卻只屬於他自己。” 武漢人該不該逃離武漢? 我們沒法指責,因為武漢人的缺點屬於時代。 但我們似乎很難將這種逃離上升到美德,既然如此,我們似乎也沒法苛責河南人的不待見,你無情我又何需有義?河南人的缺點同樣屬於時代。 一群沒有信仰的人狹路相逢另一群沒有信仰的人,出什麼樣的硬核或么蛾子都不足為奇。 但我更想說的是,烈性傳染病不同於其他病症,更不同於缺吃少穿的叫花子,全球善待烈性傳染病的通則只有一個,隔離。 但是,不同的隔離方式卻有隔離成本的差異。 譬如,一個武漢人在武漢就地隔離的成本,與這個武漢人跑到杭州被隔離的成本,兩相比較,可不是一般的差異,而是天地之別。 1個杭州人去支援武漢,他可以伺候10個武漢人隔離,但1個武漢人逃到杭州的話,隔離所耗費的社會資源就大到沒法計算。 現在的情況是,1100萬的武漢大都會向外逃離了400萬,全國各地的醫療資源都在向武漢集結,而你武漢人卻逃向全國各地,請問這仗該如何打?你們說說,這讓外地人如何善待武漢人? 昨天我看見一份資料,上海這個地主已經招架不住了,不得不採取准封城的態勢橫蠻對待武漢人了。與此同時,無論上海人如何禮遇武漢人,但我還是看見一個逃到上海的武漢人發微博說“沒吃好沒喝好”。 雖然各地都採取了斷然措施圍堵武漢人,但迄今為止,也沒有發生一起傷害武漢人的惡性事件。 在這樣一個從未經受信仰訓練的國度裡,面對這樣一場前所未有的生化戰爭,我認為這已經是一個奇跡。 但與之相反的是,同樣是昨天我看見一則消息,但願不是謠言,一個從武漢回到四川的四川人,他被老鄉舉報了,他就把舉報他的老鄉殺了。這種舉報是為所有人好,舉報也只不過是將你強制隔離而已,又不是將你點天燈下油鍋,怎麼抵觸情緒就如此惡劣呢?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個武漢人逃到青島,他把青島所有地鐵都坐了一遍,結果發現他是確診患者,這叫人說什麼好呢?雖然這個人不能完全代表逃離出來的400萬武漢人,但他絕對不是特例。 別看國人活得沒有信仰,但國人在生死問題上都有高度一致的信仰,譬如“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這信仰,真是讓人不寒而慄。 2003年4月1日,瑞士日內瓦世界鐘錶博覽會組委會,一紙拒絕令直接發給香港特區政府,明確拒絕當時正處於SARS疫區的香港人參加博覽會。 難道瑞士人不文明?難道瑞士人不懂得慈悲為懷?你可以說他們歧視,你也可以說他們粗暴無禮,但是,作為瑞士政府來說,沒有比粗暴拒絕更能保衛瑞士人生命健康的行動了。 同樣是2003年的4月8日,美國總統小布希簽署了一紙法令,將當時正在北京和廣東爆發的SARS列為“可以違背患者意志採取措施的特別疾病”。 難道美國人不文明?難道美國人不懂慈悲為懷?當人類在新型烈性傳染病面前束手無策時,截斷傳播路徑是唯一的出路。 溫柔隔離還是強制隔離?這完全取決於患者或疑似患者的自覺性,如果沒有這種自我隔離的自覺性,就別怪非疫區群眾的沒禮貌。 今天我們都知道美國聲勢浩大的撤僑行動,有人說這不正好說明美國人也在逃離武漢嗎? 真是無知得可以。 美國分階段(一個月內)的撤僑行動恰好說明美國人沒有逃離。 在武漢的美國人能有多少?他們可以免簽逃往中國之外的任何國家和地區。但美國人沒那麼low,那是一個按上帝意志建立的國家, 不要把麻煩帶給其他無辜地區和自己的祖國,這是無需提醒的自覺信仰。 這樣的國民配得上他們的祖國,當然,他們的祖國也配得上它的國民,所以,美國實施了有備無患的撤僑行動。 柏拉圖說:“心懷信仰去戰鬥,我們就有了雙重的武裝”。 多難是否興邦,關鍵就在於在每一次苦難中這個邦的人民是否成長。 如果遇到災難就不顧一切地裸奔,災難就永遠成為災難,再來一次還是一樣。 只有在災難中的人民重塑了自覺的信仰,無論這災難導致了多大的危害,才算真正戰勝了災難。 英國亞姆村的故事值得今天正處於肺疫保衛戰中的每一個人學習。
    5 人回報2 則回應4 年前
  • 昨天轉了〈今天,我被台湾彻底激怒了〉這篇文章,其實我是真的能感受到這位作者是真心的傷心。想了想,只嘲諷好像也不好,我想就以「為什麼台灣人排斥中國」為軸,列幾件我記得的事情吧。 1.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台灣「光復」之時,台灣的氣氛確實是雀躍能夠回到「祖國懷抱」的。當時滿街都是中華民國國旗,人們也急切地開始學「國語」。 2.一九四六年,台灣社會開始出現對「外省人」不滿的聲音。首先,是政府不斷把米糧等民生物資輸往中國,造成台灣物價飛漲,民間生活品質並未因戰爭結束而提升。 3.其次,由於「外省人」用人唯親的習性,在政府部門、公務系統大量安插自己的人馬,排斥學歷更好、能力更佳的台灣知識分子,複製了殖民統治結構,引起普遍的不滿。 4.而在日常生活層次,台灣人開始發現「外省人」缺乏教養、不文明的一面。他們識字率比台灣人更低,大多數人沒有見過水龍頭等現代設備,對他人的文化亦無尊重之心,時常發生穿皮鞋踩上榻榻米之類的生活摩擦。 5.接收台灣的「外省人」缺乏某些現代治理知識,因此造成檢疫等公共衛生機制失效。本來已在台灣絕跡的瘧疾等疾病再次大流行。 6.在接收台灣一年後,政府強制禁止了台灣人已經熟習的日語,要求全面改為「國語」。日本殖民政府花了42年的推廣,才強制台灣改變語言,國民政府只花了一年。大批知識分子如律師、作家等因為語言猝然改換,即使有更好的學歷、能力都難以謀職,整個世代的精英瞬間噤聲。 7.在上述種種混亂下,一九四七年爆發了「二二八事件」。這起政府人員公然槍殺民眾導致的全島抗暴行動,最終遭到了軍事鎮壓,在「三月清鄉」中誘殺、暗殺、逮捕、謀殺了大批知識分子、社會精英。 8.一九四九年五月,政府在台灣發布戒嚴令。號稱自己屬於民主自由陣營的中華民國,在台灣進行了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 9.一九四九年底,國民政府迫遷來台,帶來大批流亡移民,再次加重台灣的社會、經濟負擔。 10.一九五O年,國民政府重啟徵用公務員的「高普考」。由於「高普考」採取「省區定額錄取制」,並且會對眷村子弟等身分加分,因此在一九五O到一九九二這四十二年間,佔全人口數13%的外省人獲得了96%的公務員職位。而識字率更高、受過日本近代化教育、佔全人口數87%的台灣人僅有4%的職位。 11.在整個二十世紀下半葉,外省人在台灣獲得的資源比例始終超過其人口比例數倍,比如媒體圈、演藝圈、藝文圈,且在越高層、越重要的位置越顯著。時至今日,國民黨仍以外省人為政治主體。 12.一九五O年代,韓戰爆發。在美軍協防的態勢下,國民政府終於站穩腳跟,可以對內清算了——因此開啟了數十年的白色恐怖時代。 13.在這段時間內,台灣人沒有言論、集會、結社自由,秘密逮捕、告密檢舉之風盛行。光是在大專院校,一年就會布建5000名線人。 14.「台灣」成為歧視、禁忌詞彙。外省人以流亡移民之姿推崇自身所剩無幾的文化資本,將聽台灣歌、看台灣戲曲(如布袋戲)貶為低俗文化。同時,若以「台灣」為名進行文化活動(甚至不是政治活動),便會被視為有叛亂意圖。 15.白色恐怖時代的各種慘案族繁不及備載,請自行搜尋「林義雄」跟「陳文成」。 16.同一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先是「大躍進」,餓死四千萬人。 17.數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又有「文化大革命」,社會信任崩壞殆盡,文明蕩然無存。 18.一九八七年,解嚴了。但威權體制還要過四、五年才會徹底消散。 19.解嚴之後,「外省人」與台灣人之間的對立漸漸消散。理論上,台灣人也許可以開始不討厭中國了。但就在一九八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北京發生軍隊屠殺平民的慘劇。屠殺發生的當天晚上,台灣有一群人正準備隔海開電話連線晚會,為北京民眾加油打氣,隔天就看到屠殺新聞。(你應該慶幸那時候沒有直播) 20.一九九四年,「千島湖事件」發生。二十四名台灣旅客在浙江旅遊,遭遇搶劫,活活被燒死在船艙裡。事後,中國官方認為此事甚小,輕忽處理,甚至拒絕死者家屬檢視遺體和查看驗屍報告,引起喧然大波。此事嚴重衝擊兩岸關係,許多民眾意識到中國政府對待人命的態度與台灣有巨大鴻溝。根據當年的民意調查,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首次超過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 21.一九九六年,台灣首次舉辦總統選舉。就在選舉期間,中國使用武力威嚇,在基隆、高雄外海各射了一枚飛彈,甚至謠傳將進攻外島。台灣進入「槍彈合一」戒備狀態。 22.此後,「文攻武嚇」成為台灣民眾對中國人的主要印象。 23.一九九九年,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中國阻止各國派遣救援隊、捐輸物資金錢給台灣,要求一切救助必須經由中國轉手。 24.二OO三年,中國隱匿疫情爆發SARS,台灣受到波及。在台灣提出參加WHO的需求時,中國外交官沙祖康在鏡頭前說:「誰理你們,早給拒絕了。」 25.二OO八年,即使有「九二一大地震」的前例,台灣依然在中國「汶川大地震」之後,捐款88億台幣。其中20億是行政院官方捐助,那時候的總統,嗯,是民進黨的陳水扁。 26.同年十一月,代表中國的海協會長陳雲林訪台。所到之處,警察強力排除所有抗議、排除國旗,儼然巡視領地,引爆了「野草莓運動」。 27.二O一四年,馬英九政府急進推行「服貿」,欲加速中台經濟整合,爆發「三一八運動」。 28.二O一六年,蔡英文政府上台。從這一年開始至今,中國多次派軍機、軍艦繞台,連武漢肺炎疫情延燒也不懈怠。中國網路大量出現「留島不留人」、「核平台灣」等言論。 29.二O一八年,習近平稱帝。 30.二O二O年,中國政府再次隱匿疫情。武漢肺炎爆發,因而波及台灣,SARS事件重演。 先列草草30件就好。送給所有可能也「被台灣徹底激怒」的中國朋友,就請你們稍微換位思考一下:若把上面所有「台灣」換成「中國」,把「中國」換成隨便一個國家,你們會怎麼想?在台灣人的歷史經驗裡,自稱中國人的人如此「戰功彪炳」,你希望我們怎麼看待「中國」? 所以,不要再問我們為什麼不想當中國人了,這個問題請問你們自己。
    1 人回報1 則回應4 年前
  • 台灣往何處去? 再過幾天,台灣人民將要投票選舉總統與立法委員。我們投票,不只是在選總統、選立委、選政黨,其實也是在選擇台灣未來的走向。這幾天,每一個選民,包括我在內,心裡都在思考:未來五年、十年、廿年,台灣要往何處去? 56 年前,差不多是台灣投票日的同一天(1968/01/12),一位勇敢的中國青年寫了一篇文章「中國往何處去」,他的名字叫楊曦光。因為寫了這篇文章,楊曦光 18 歲入監,坐了整整十年牢。出獄之後中國共產黨還是不放過他,他只好啟用乳名「小凱」,才勉強能在社會立足。後來楊小凱有機會赴美留學、移居澳洲,2004 年去世。小凱是一位優秀的經濟學家,也是我的好朋友。 我非常感慨,對岸中國人民何其艱困,完全沒有空間決定(或討論)自己國家的未來,即使寫篇文章也會入獄十年;不但 56 年前如此,今天的情況也完全沒有改善。在香港呼籲民主的青年周庭、黃之鋒,他們爭取民主,卻換來命運坎坷。維吾爾導演伊茲格爾,他珍惜並拍攝維族文化,卻被迫流亡海外。武漢醫院醫師李文亮,只因善意提醒新冠病毒,就被檢警約談恐嚇。類似的例子千千百百,令人不勝唏噓。 台灣人民何其幸運,因為許多前輩的努力,讓我們今天能夠生活在一個民主自由的環境,可以用選票決定國家的方向,不必擔心牢獄之災、不必遭逢流放之困。這幾天,我們可以平平靜靜地思考,台灣要往何處去?不管向我們拉票的人說些什麼,「台灣的未來走向」才是決定我們選票抉擇的關鍵。 台灣的政治要往何處去?是要擁抱那個血腥鎮壓數百萬手無寸鐵香港人民的政權?是要迎合那個種族清洗維吾爾人的統治者?是要在「社會計點」下被政府監控所有的行動、所有的購買、所有的GPS足跡?是要在網路上戰戰兢兢,深怕被盯上、被關帳號、被約談?還是,我們要堅持民主自由、多元價值、性別平權、公益永續? 台灣的經濟要往何處去?是要走向一個「企業家永遠要對統治者効忠」的體制?是要在所有公司的董事會設置「黨委書記」?是要乖乖遵守電玩與補習的產業禁令?是要台灣辛苦農民看獨裁者臉色才知道農產品能不能出口?還是,我們要積極融入全球民主自由的經濟體系,讓企業創意靈活地競爭發展? 台灣的藝文環境要往何處去?是要演藝人員時時表態支持黨政高官的領導?是要面對鋪天蓋地的文字檢查,稍有不慎就被網路覇凌要求道歉?是要用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指導一切藝文發展?是要像藝術家木心那樣遭到錐心刺骨的迫害、終身不能作畫,只能寫下「雙重悲悼」這樣的悽愴文章?還是,我們要在民主的環境下,孕育、期待一個根植於土地的藝文內涵? 過幾天就要投票了,年輕人如果在外地打拚,1 月 13 日記得要返鄉投票喔!花幾個小時回家,看看父母親、家人、隣居,順便與小學同學、兒時玩伴聚一聚;當然,也為台灣的未來,投下神聖的一票,選總統、選立委、選政黨,表達你對台灣走向的期待。 朱敬一,2024/01/05
    5 人回報1 則回應6 個月前
  • ”醫界良心“ 被日本民眾親切地稱為〝醫界良心〞的癌症專家 — 近藤誠,是日本慶應大學醫院放射科醫生,行醫超過40年,敢於發表許多與大眾切身相關卻無人敢說的醫療意見。他出生於醫生世家,畢業於慶應大學醫學部,後前往美國留學,並取得博士學位。回國後擔任慶應大學醫學部放射線科講師,專攻癌症的放射線治療,也是聞名全國的乳房保留療法的先驅。 其功績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評價,於2012年榮獲〝第60屆菊池寬獎〞(得獎者皆為對日本文化有莫大貢獻的各界人士)。著有《癌症別急著開刀》《患者啊,不要與癌症鬥爭》《癌症的放任自流療法》等多部敲響醫療警鐘的暢銷著作。 下面來聽聽他的告誡 —— 1. 可怕的不是癌症,而是〝癌症的治療〞。為什麼一些原本很精神的人,得了癌症之後卻撐不了多久呢?這都是因為他們接受了〝癌症的治療〞。其實只要〝不治療〞癌症,患者就會保持頭腦清晰的狀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只要處理方法得當,身體也能活動自如。有許多癌症是不會痛的。真的痛了,疼痛也是可以控制的。 如果你沒有出現痛、難受、吃不下飯等等的症狀,卻在公司組織的體檢中查出了癌症,那麼這個〝癌〞就一定是〝假性癌〞。光靠乳房X光片就能查出的乳腺癌也有99%是假性癌,但大多數患者仍會進行乳房切除手術,所以請大家多加小心。 2. 真性癌發現得再早也沒用。在第一個癌症幹細胞誕生的那一刻,癌症奪走宿主生命的時間就已確定下來,只不過因為發現得早,表面上的〝生存時間〞相應變長罷了。所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必須看〝10年生存率〞,才能判斷一個患者到底有沒有被〝治好〞。 3. 手術是人工造成的重傷。做完手術後,體力會下降,身體會很容易受到感染,還有可能留下終生無法治療好的後遺症,死在手術台上也是常有的事。要是醫生建議你做手術,那你最好仔細想一想,做完手術後會怎麼樣,想得越具體越好,而且手術很有可能激發癌症。醫學界有一種形象的說法:〝一動手術,癌細胞就會大爆發,就會暴跳如雷。〞因為手術會留下傷口,而傷口破壞了正常細胞的壁壘,血液中的癌細胞會乘虛而入,加速繁殖,最終大爆發。 4. 化療劇毒。能用化療治好的成人癌只有急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睾丸癌、子宮絨毛癌等這四種,而這幾種癌只佔所有癌症的10%左右。化療能否延長患者的生命還有待證明,而且藥物的毒性很強,會帶來嚴重的副作用。年齡越大,抽煙的時間越長,化療的毒性就會體現得越明顯。 5. 90% 的癌症,無論治不治,生存時間都一樣。任醫學如何發展,真性癌都是不可能靠人力治好的。〝癌症消失了〞〝奇蹟般生還〞之類的動人故事大多與假性癌有關。假性癌就跟臉上的痘痘一樣,不用管它,自然會消失,可是醫生卻通過媒體大肆宣揚〝我們把癌症治好了〞。 6. 就算醫生確定你得了癌症,要是你感覺不到痛苦,那還是靜觀其變比較好。如果你實在想治療,那就請好好調查一下,看看醫生的診斷是否正確。 7. 手術成功了,癌症治好了。就算手術做得非常完美,無懈可擊,貨真價實的固體癌也一定會再復發。 8. 越是〝先進〞的療法,越要小心。很多技術明明還處於試驗階段,可是一冠上〝先進〞二字,患者就會被牽著鼻子走。總之,請大家一定要對帶有〝先進〞二字的治療法多加小心。 9. 檢查的做法是從360°全方位發射X光,拍攝出人體的橫截面。1次CT檢查的放射線劑量相當於普通X光片的200~300倍!1次CT檢查的輻射劑量足以誘發癌症。 10. 強化免疫力,無益於癌症的預防和治療,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無效的。為什麼呢?因為免疫細胞的職責是攻打外來異物,但癌細胞是人體本身的細胞變異而成的,人類的免疫系統不會將癌細胞視作敵人。癌之所以能長到直徑1厘米,之所以會被查出來,都是因為NK免疫細胞沒有把癌細胞當成敵人,這就是免疫系統無法殺滅癌細胞的鐵證。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 忘記癌症,別做手術,也別做放療,更不要做化療。等身體開始難受了,再想辦法緩解疼痛即可。如此一來,才能在最輕鬆舒適的狀態下延長生命。如果醫生沒有明說,那就不要去問,因為誰都不知道你到底能活多久。 無論患者得的是癌症還是其他疾病,都需要由醫生去完成治療行為。但患者沒有必要把決定治療方針的大權交給醫生,醫生也沒有資格對患者指手畫腳。 我們可以學習那些不斷滾動的石頭。滾動著的石頭是不會長苔蘚的。只要多活動身軀,多轉動大腦,人體就不會生銹。 只要讓感情變得更豐富,每天都有喜、怒、哀、樂,我們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就不會變遲鈍。 遠離讓你不愉快的事情,珍惜活著的喜悅。 1. 恰如其分地活動手腳,動嘴皮子,轉動大腦,保持感情與感官的靈活。 2. 經常走路,血液就會在全身運轉,不會滯留在下半身,血壓就會比較穩定。 3. 哈哈大笑,有助於運動表情肌與橫膈膜,呼吸會變得更深,血液循環也會變好,連身體都會暖和起來。 4. 多吃美味佳餚,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能讓心情變得愉悅,讓身體分泌更多的血清素、多巴胺、內啡肽,提升意欲與情緒,如此一來,人生就會變得更快樂。 經驗告訴我,只要心情愉快,就會忘記小小的不適,癌症也不會大爆發了,甚至會慢慢消失。 〝不抑鬱〞才是最貼合自然機理的、最重要的保健方法。 如今因癌症而喪生的大有人在。今天看起來是別人的事,明天有可能就發生在我們身上。自己的身體只有靠自己來守護,也只有自己才能維護自己的健康。 請將這份資料分享給您的親友,從今天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用愉快的心情面對每一天,就是預防癌症的最好方法!
    1 人回報1 則回應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