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原文

1 人回報9 個月前
我一直很反對打疫苗!一方面是我了解病毒和疫苗之間的關係。一方面是日本的內海聰醫師來台公佈疫苗的內容。不斷有施打子宮頸疫苗之後,身體產生不適的人來調身體。她們的不舒服跟婦產科醫師反應,醫師都回答:不會啊!沒人反應不舒服啊!而且醫學數據是正向的啊…..
好友們,如果醫學數據是真的,為什麼打了新冠疫苗之後,仍死了那麼多人?光是台灣就死了好幾萬人。您有想過嗎?如果現在政府已經放任確診患者隨便要看中西醫,哪您有想過2件事嗎?
第一, 施打疫苗根本沒有防護力,甚至讓身體更糟。
第二, 西醫用抑制病毒的方法是錯的,應該要排出體外而不只是抑制,最後卻把病毒留在體內,甚至衍生出更多疾病,例如:新冠後遺、猴痘。再者,現在疫情大成長,更應該去思考–用施打疫苗來防護和已經確診用西方抑制的方向是錯的。
我認為,施打子宮頸疫苗之後不通的人很多,我建議各自組織群組互相討論。沒有打過的人而被醫師建議要打時,您可先問醫師,疫苗的成分是什麼?我想,沒有一個醫師能回答出來。對於一個不知名的東西能預防子宮頸癌、增強健康,您相信嗎?您也可以問女醫師或男醫師的另一半有沒有打過子宮頸疫苗,我認為大部分的答案是沒有。
人們希望找尋一個方法來強身,這沒問題!但用疫苗來強化自身絕對是個錯誤。如果您是第一個施打者,那無可厚非。但看了那麼多人施打後,身體反而不好,您該不該思考?這個方法並沒有期待中的好也可能是不安全的?
貪,一直是人的本性。人們不斷的往外尋找,奢望自己能更有錢、更有智慧、更博學、更健康。但其實您只要靜下心來,往內心探索,觀看天地,在適當的時機,您就會悟出道理。中醫講天人合一,人們應該學習大自然的運作。靜下心來思考,您便會有所得。人有三寶–精、氣、神,但多耳耗精,多言耗氣,多視耗神,學習拿捏自己一天的時間而不過度使用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記住!全世界最好的醫生是自己的免疫系統,而恢復自己的免疫系統就是自己踏實做好飲食、作息的安排。願所有看漢堂po文的人都能悟到這個道理。
~漢堂中醫關心您~

現有回應

目前尚無回應

增加新回應

  • 撰寫回應
  • 使用相關回應 12
  • 搜尋

你可能也會對這些類似文章有興趣

  • 我哥30歲不煙不酒沒交過女友時,得到了口腔癌1期,那時覺得奇怪病毒哪裡來的。 最後推斷是從已患癌的母親,他們常常共同吃一碗食物用同筷子湯杓,口水交流上感染到病毒。 另外,在施打子宮頸疫苗時能多問醫生,現在還是很多女性不懂的保護自己,施打子宮頸癌疫苗是很重要的~
    1 人回報1 則回應5 年前
  • 子宮頸癌疫苗無效,它們是危險的,且沒有經過測試 Diane Harper博士是研發人類乳突病毒疫苗-子宮頸癌疫苗的首席研發者。她最近走到臺前來質疑這些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她在2009年10月2日-4日於弗吉尼亞州雷斯頓召開的第四屆疫苗國際公開會議上做出了驚人的說明。 她的演講本來是要推廣子宮頸疫苗的作用,但是相反的她公開的揭露了她公司的老板們。當聽眾們被詢問時,他們回應他們認為疫苗不應該被使用。 “我從這次演講中得到這樣的認知:子宮頸癌疫苗的副作用遠遠超過子宮頸癌的風險。這讓我不禁去質疑為什么我們還需要這種疫苗。” – Joan Robinson Harper博士在她的演講中解釋了在美國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非常低,而且在美國疫苗對子宮頸癌的發展速度沒有任何影響。實際上70%的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在一年內不經治療可以自癒,兩年內這個比例上升到90%以上。Harper也提到了安全的角度。所有的疫苗試驗都是在15歲及以上的兒童上進行的,儘管他們現在也朝向9歲兒童推廣此試驗。 截止目前,已經有15,037位女孩對疫苗不良反應報告系統(V.A.E.R.S.)說明了她們對子宮頸癌疫苗的不良反應,而這個數字僅僅反映了那些接受要求去報告不良反應的父母。在本文章撰寫時,已經有44位女孩死於這些疫苗。報導的副作用包括吉巴氏綜合症(持續多年的癱瘓,或者永久性癱瘓—有時甚至導致窒息)以及狼瘡, 癲癇, 血塊和腦部炎症。父母不會被告知這些風險。 疫苗研發者- Harper博士說自己要把知道的說出來,這樣她晚上終於可以安心入眠了。 “每十位性生活活躍的女性中大約有八位會感染H.P.V.。一般來說沒有明顯症狀,在98%的情況下它會自癒。但是在沒有自癒且沒有治療的情況下,它可以導致前癌細胞的產生,這可能會發展成子宮頸癌。” – Dr. Diane Harper 人們必須了解文字遊戲是如何玩的,才能真正明白上述引用的含義,人們也需要了解這個獨特版本的“科學”。當他們報導說未治療的病例“可以”產生一些東西而“可能”導致子宮頸癌,它實際上的意思是這個關係僅僅是個有利可圖的假設,如果人們真正相信的話。 換句話說,沒有證據表明需要接踵疫苗的條件和預防罕見癌症的疫苗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但是在市場上卻被如此宣傳。事實上,沒有真正的證據來證明疫苗可以預防任何癌症。 來自生產商的訊息表明,在導致個體短期內死亡的特殊性病的40種致病菌中,疫苗只適用於其中四種。因此實際上疫苗對個人有用的概率就像這個人被隕石撞擊一樣小。為什么九歲的女孩要為了極其罕見而且通常會被自身免疫系統消滅的無症狀子宮頸癌而使用疫苗呢? 原文: http://realfarmacy.com/the-lead-vaccine-developer-comes-clean/ 翻譯:Yaxi 本文出處網址: https://www.golden-ages.org/2018/03/01/the-lead-vaccine-developer-comes-clean-so-she-can-sleep-at-night/
    1 人回報3 則回應6 年前
  • 口交傳毒 夫妻兩人都罹癌 〔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癌症也會傳染?而且是經由口交傳染?國內醫院發現,丈夫罹患咽喉癌後,太太也發現罹患子宮頸癌,雙方的腫瘤檢體中都驗出了致癌的人類乳突病毒(即HPV病毒 ),由於兩人行房時有口交習慣,可能是夫妻先後罹癌的禍首。 新光醫院婦產科最近在國際醫學期刊「婦產科醫學調查」發表一篇案例報告,佐證口交是導致夫妻間交互感染HPV病毒,讓丈夫罹患口腔癌、妻子罹患子宮頸癌的危險因子。 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蕭國明指出,一名六十多歲的男子因罹患咽喉癌而接受全咽喉切除手術,一年後,他六十四歲的太太也被診斷出子宮頸癌,切除子宮。夫婦倆的腫瘤檢體,都驗出係感染同一型被醫界視為引發鱗狀上皮細胞癌的HPV病毒。 這兩對夫妻的性行為頻繁,口交習慣更長達二十年以上,研判是因為口交埋下罹癌禍根。 知名的「英國醫學期刊」日前也有研究指出,已開發國家經口交傳播HPV病毒導致頭頸部癌症的病例快速上升,建議應考慮對男女幼童施打子宮頸癌疫苗,阻斷人類乳突病毒的傳播。 口腔癌是我國青壯年頭號癌症,每年超過五千四百人罹患此病,一般認為口腔癌的元凶是檳榔與菸,但專家指出HPV病毒也是重要因子。 細胞遭到HPV病毒感染後,病毒基因會使細胞生長規律失控,修復的過程容易突變,形成癌前病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曾志仁形容:「就如同車速失控,容易出車禍一樣!」 近年來,HPV病毒引發的口腔癌、咽喉癌、肛門癌都呈直線成長趨勢。醫師表示,除了口交外,異性戀採行肛交的人數超越了同性戀,也是警訊。 「這是一個文化的疾病。」曾志仁表示,皮膚黏膜的破損,會大幅增加HPV病毒感染風險,不但肛交容易使肛門黏膜受傷,因為口腔中常存在傷口,口交就容易造成HPV病毒感染。 曾志仁提醒,HPV病毒男傳女的風險是女傳男的八倍;若是經由肛交與口交,男女互傳風險則相同。一旦性伴侶得到口腔癌或子宮頸癌,他建議另一半就要做口腔檢查或做子宮頸抹片,如果沒有遭HPV病毒感染,應該接種子宮頸癌疫苗或HPV疫苗,並落實戴保險套、不肛交與口交的安全性行為。 另外,公共廁所與浴室也是傳染媒介,民眾應避免使用公共毛巾、勤洗手,洗完手後應用擦手紙推開門把,因公廁門把也很容易帶有HPV病毒。
    1 人回報1 則回應6 年前
  • 一、所謂「惡性腫瘤史者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無論是穩定追蹤,或者正在做治療的癌症病人,大多可去打新冠肺炎疫苗。唯獨「正在做化學治療、剛做完化學治療的癌症病人」,醫師不建議接種[見出處1]。台北市振興醫院也證實,前副總統連戰夫婦已完成疫苗接種,連戰是因罹患惡性腫瘤且年事已高,必須經常進出醫院,容易受到感染,基於人道立場,為連戰夫婦兩人施打疫苗[見出處2]。 二、有高血壓、糖尿病、氣喘、肥胖、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腎臟病等疾病可以接種疫苗嗎?這些疾病是可以接種疫苗的,而且由於這類患者的重症風險較高,還會被列為優先施打的對象[見出處3]。但指揮中心也提醒,對於近期身體具狀況或慢性病情不穩定者,建議可以等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接種[見出處4]。 三、所謂「精神類疾病者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相反地,專家呼籲精神病患者應優先接種COVID-19疫苗[見出處5]。 四、所謂「長期服用免疫抑制者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會讓免疫反應變弱,如果施打疫苗,可能反而減弱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有在服用這類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如要施打AZ疫苗,應該要跟主治醫生討論,把吃藥和打疫苗的時間錯開即可[見出處6]。 五、懷孕婦女可以打疫苗嗎?若無特殊禁忌症,孕婦也能打新冠疫苗。目前美國CDC和WHO的建議是,孕婦如果感染到新冠,變成重症的機會也很高,若沒有特殊禁忌症,可以先打疫苗來得到保護[見出處6]。 六、所謂「哺乳期婦女,不予接種」的說法與事實不符。根據衛福部建議,雖然目前對哺乳中的婦女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安全性,或是疫苗對母乳或嬰兒的影響未有完整的研究報告,但一般認為並不會造成相關風險。因此,如果是從事高風險的工作,也應儘早完成接種,接種後也可以持續哺乳。[見出處7]。 七、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前後,都必須與其他疫苗(不限流感疫苗)接種間隔至少14天;若是施打牛津AZ疫苗者,則需間隔水痘疫苗等活性減毒疫苗28天[見出處8]。 八、打疫苗前最重要的是放鬆心情,民眾要施打疫苗前,如果吃飯、喝溫水能緩解心情,可以依照一般的生活習慣,但不需要過度飲食、喝水,反而造成身體不適。打完疫苗後,則保持健康生活與均衡飲食即可。打疫苗前後,可以補充維生素,但沒有證據顯示補充維生素對打疫苗的效果有幫助[見出處6]。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題目:再論老人打疫苗後猝死 一個很基本的醫學常識,為何那些〝疫苗專家〞需要爭執那麼久? 底下是我的〝基本醫學常識〞,提供給您參考? 撰文者:林燦城中西醫師/台北恩加診所 ********* 打疫苗產生抵抗力的觀念,就好像預先做演習,好對即將來臨的戰爭有抵抗力一樣。 最近有些年長者打疫苗之後的幾天內就發生猝死,就是同樣的概念。 你去接受一個演習的訓練,初期幾天會腰痠背痛,身體不舒服,但是漸漸的就激發出身體的抵抗力,然後幾個月以後就變強壯了。 但是如果一個剛入伍的士兵,身體還很虛弱,被士官長過度操累之後,他就會被操死。 同樣的道理,老年人如果身體已經非常的虛弱了,他去打疫苗就好像接受一個新兵操練一樣,有些老年人他就是過不了這關,所以打疫苗之後幾天,他就猝死了。 所以老年人去打疫苗是一個兩難,很虛弱的人,我建議不要去打。待在家裡不要接觸病毒,安安穩穩的過晚年,苟延殘喘,可能還會比較好。 所以老年人要不要去打疫苗,要看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如何,而且老狗學不會新把戲,老年人的免疫產生機能本來就會比較差,打了疫苗產生抗體來保護自己的能力比年輕人差很多,所以要不要去打疫苗,自己要斟酌。 我看到媒體上有報導一個老阿公被孫子用公主抱的方式抱去打疫苗,我想這是不應該的。這麼虛弱的老年人,他可能經不起這個疫苗的刺激,醫師應該告訴家屬,自行評估這一點的利弊關係。 ****** 像我的父親,97歲了,健康並不是很好,但我妹妹與一個外傭在獨立的農舍照顧他,他到目前就一直活得很好。 我就建議他不要去打疫苗,還可以活得更久一點,照顧他的人,就全要打疫苗,兄弟姊妹們全都認同。 ************ 再補充如下: 年輕人要增強體魄,可以參加軍隊中的五項戰技,接受操練。 但是老年人(虛弱者)要增強體力,衹能夠選擇“慢慢走路散步”,五項戰技的訓練並不適合。 而目前的疫苗並沒有分等級:“給強壯的人打的,給中等強壯的人打的,與虛弱的人打的”。所有給年輕人打的跟給老年人打的疫苗是一樣的疫苗,劑量也都是相等。 這就好比是為了增強老年人的體力,將他安排與年輕人一樣,去做五項戰鬥技能訓練,比較強壯的老人可以通過這一關,比較虛弱的,就可能會猝死。 傳統很成熟的疫苗,經過長時間的研究與試驗,比EUA的疫苗安全很多。傳統成熟的預防針,就好比是說訓練你的時候,它的訓練器械是非常安全的,而且下面還有裝防護網。 而現在的冠狀病毒疫苗都是緊急授權的(EUA),EUA 的疫苗就好比是急就章的訓練器械與訓練過程,是比較不安全的。但在緊急狀況,整體而言,有訓練總比沒有好。所以對大眾而言,還是鼓勵施打EUA的疫苗。但是那些明明知道身體是虛弱的,就不要急著進來“接受訓練”。 打任何預防針都有禁忌:發燒的,正在生病的……,因為那時候抵抗力是虛弱的。 所以我主張老年人或身體蠻虛弱的,就不要冒險去打疫苗。好好待在家裡,把口罩戴好,減少跟人群的接觸,還能夠苟延殘喘多活幾年。 是不是施打EUA的危險族群,最好由您的家庭醫師建議,然後自己(與家屬)來拿捏、評估與決定。
    7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好消息~今日中央記者會提供的接種規範多了 「個人因素無法施打」 朋友們,千萬不要被威脅去打疫苗。可以請醫生開醫生證明,或以個人因素,如宗教因素,而不用去打危險的疫苗。因疫苗內的成分含有嬰兒胚胎的成份,可以跟所屬單位說你是佛教徒,不可以注射這種含有嬰兒胚胎成份的疫苗。聽說有些美國人都以個人因素的理由而不打疫苗。 拿不到醫師證明的人,也可以說是素食者,不能接受有傷害動物的任何東西,不能犯戒,所以不能打疫苗。 如果要快篩就快篩,快篩遠遠好過打疫苗。 總之,千萬千萬不要去打疫苗!已打第一支的,就不要去打第二支,因為疫苗這種有毒的物質進到身體了就很難排乾淨。 我家人打了二支莫得那,我花了很多心力,用了很多方法,發現還是很難完全排乾淨而回到從前沒打疫苗的樣子,但這也沒辦法。總之,就是不要被威脅而傷害自己寶貴的身體! 昨晚還沒有個人因素這項,很多人很生氣去衛福部的臉書抗議他們違憲,違反人權,違反生存權。今天出現個人因素這條,請大家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身體! 現在可以心裏跟佛菩薩皈依,發願吃素,求佛菩薩幫助渡過這個劫難。因為要盡量吃素,所以不能注射這種有傷害到其他眾生的疫苗!先躲過了這個劫難再說,這場災難太大了⋯⋯ 凡人很難檔!!期盼大家都可以躲得過這場災難! 事實上對任何無病、甚至有病的人強制施打疫苗就是違憲,無所謂個人因素、不個人因素。 每個人都有自由醫療權,即使得病也有千萬種治療方法,憑甚麽千萬種方法都不能用,只能打疫苗? 人民已經失去了基本的正常思維能力。
    8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最壞的消息來了! 以色列疫情反撲,感染者一半是孩童,打疫苗也難逃。 以色列是全球施打疫苗率最高的國家,可是自從解封後今天(6月23日),已經是該國連續第3天日增病例過百,打破近兩個月以來的最高記錄。 70%的新增病例都是Delta變種。 一半的感染者是兒童。 三分之一的感染者是已經接種過新冠疫苗(兩劑)。 我是不是說過現在所有的疫苗都在實驗階段,尤其是對12歲以下的兒童更是毫無對策。 為什麼我說堅決不打疫苗!! 不是我有先見之明,這些通通只是常識,只是大家都被教育成「愚蠢」的「順民」和愚民罷了。 什麼是真真正正的人,那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而不僅僅是「獨立的經濟」和「獨立的人格」如此簡單的事情。 願各位都好好思考一下 ,要不要繼續當個無知的人!!!
    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台灣主流媒體❌沒有告訴我們的訊息 近期身邊越來越多人,被摧著去打疫苗,我決定整理一些主流媒體🙊不說的資訊 國產高端疫苗,大家詬病的主因是~因為它❌沒有藥證、沒有完整的科學數據,同樣的角度~AZ、BNT、輝瑞和莫德納,也都是沒有❌藥證的疫苗,這些疫苗都是EUA緊急授權,所以施打這些疫苗一旦出了問題,這些藥廠一概❌不負責,絕對不要認為疫苗的副作用只有~發燒、酸痛等,所謂輕微症狀,疫苗問世的時間過於倉促... 我們更應該反思,明明疫苗~導致很多❌不良反應,為何政府、主流媒體不報導? 一個客觀公正的媒體,應該是~好的壞的都應該告知大眾,目前短短一個多月以來,打疫苗不良反應死亡的人數已經507人,政府一概撇清責任,這樣做法很不客觀。 客觀的媒體,應該是好壞都應該客觀平衡報導,不能刻意放大任何一方,混淆👉打疫苗是唯一解方❗理性面對思考後再決定,絕對不要❌被任何人~情緒勒索。 截止至7月17日EMI(歐洲藥管)數據,接種Covid-1984疫苗: 死亡👉18,928人! 副作用👉超過180萬人!(其中50%,比如~不斷發抖,生不如死的嚴重副作用) 非常奇怪了,為何歐洲各國政府就像,又聾又瞎🙈了呢?? 1976年,32人接受豬流感疫苗後~死亡,當局⛔停止接種計劃。 反觀至今最少10,991人,因C19疫苗死亡,接種~仍然繼續⁉️ 註:這只是美國本土數字 以色列數據顯示,84%的新型冠狀病毒病例,來自~接種過疫苗的人!參議員羅恩約翰遜說。 實在很納悶!打疫苗~確診比例怎麼⬆️那麼高?我們可以合理懷疑,疫苗⤵️削弱了我們~免疫系統,不然比例怎麼那麼高? 考驗人們智商的時候到了,英國60%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新病例",是~接種過疫苗的!為何打疫苗感染比例,比不打疫苗高⬆️?還是疫苗削弱了⬇️我們的~免疫系統?? 英國衛生官員發現這個數字對~疫苗不利,隨後在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的情況下把數字變成了40% 檢測病毒的方法也是~緊急授權,PCR測試的發明者也提到,PCR測試❌不能用來檢測我們是否感染,他也是諾貝爾獎得主。 美國CDC要撤回PCR的緊急授權了,因為跟流感比,鑑別度~有問題。 根據美國跟歐洲~緊急授權的標準,要治療新冠肺炎,是必須在沒有❌現行藥物可以治療時,才可以採用~緊急授權。 目前有~伊維菌素、奎寧,它們使用了幾十年,遠比疫苗安全多,數據也比疫苗透明,就算有副作用也是我們可以承受的範圍,遠比疫苗的~猝死血栓來的代價更低,看完這裡我們要拿自己的身體,輕易嘗試沒有❌藥證的疫苗嗎? 奎寧~是美國前線醫生,開給病患使用的藥物,目前證實是有效的。👍 https://madara5803zxtw.blogspot.com/2021/07/blog-post.html?m=1
    1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2021/12/29 ”向監察院陳情檢舉提告,衛福部陳時中發佈行政命令於111/01/01 開始,強制施打兩劑新冠疫苗為違憲” 記者會 記者會發言人: 楊志良 鍾琴 王群光。 本篇文稿撰寫及發表人: 王群光 醫師。 各位好!我是從事自然醫學的王群光西醫師 1.衛生署發佈行政命令說,從111年1月1日開始,也就是三天之後,就要實施全面性強制施打新冠疫苗 。我代表許多心裏面強烈反對全面強制施打新冠疫苗的醫師、醫護人員朋友們來這裡幫他們發聲。 2. 我曾經親自診斷治療過不少因為施打了新冠疫苗而導致血栓、心肌炎、急性多發性神經炎的患者,為他們的無辜受害,感覺到非常心痛。 3. 根據美國福斯電視臺FOX NEWS 報導,來自以色列一份大型研究報告,高達70萬人口的調查研究報告顯示,已經打過疫苗的新冠感染者,是沒有打過疫苗者的13倍,有被打過疫苗者的新冠感染者的死亡率,反而比沒有打的人來得更高。 4. 根據臺灣衛生署所自行公佈的數據顯示,到2021年12月28。日止,在過去的23個多月中,因新冠感染而死亡的人數為850人。 5. 衛生署的公佈報告又顯示說,開打新冠疫苗後,因打了疫苗而發生死亡的人數,在9多個月內,高達1,219人,有副作用的有15,328人。其中有嚴重副作用的,有7559人。表示有7000多個家庭,面臨家人因為嚴重疫苗副作用而無法正常工作,甚至在跟死亡搏鬥中。 6. 至於打了疫苗之後導致發生各種心肌炎、血栓、急性神經炎而臥病、失去工作能力的受害者,並沒有被統計到死亡名單內。很多人感覺到副作用太嚴重,寧願退休辭職也不願意再打疫苗。也有很多人覺得再打下去,可能老命就會沒了。各大醫療機構的內科,心臟科,神經科門診人數突然暴增。健保局衹要統計一下現在的門診人數跟去年的門診人數相對比不就很清楚,增加了多少病人嗎?這些暴增的病人是怎麼樣增加的呢? 7. 由此可見,新冠疫苗不但沒有辦法保護人民,反而還造成了更多人的死亡及嚴重副作用,作為醫護人員,不但堅決反對這種殘害人命的行為持續發生下去,還要對這種明目張膽的謀殺行徑提起告訴。 8. 國外已經有非常多的人公開發聲反對強制打疫苗,甚至發動大規模的遊行示威抗議,臺灣聽話去打疫苗,卻反而意外成為受害者的民衆們還需要抱持沉默嗎?我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夠站出來,在憲法的保護下,捍衛自己的健康自主權,和維護基本人權。 王群光醫師 2021.12.29
    59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
  • 如果想打疫苗的參考一下 國際四大醫學期刊之一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整理了關於疫苗的Q&A,讀者可以參考後,與自己的醫師根據自身狀況討論,再決定是否要/是否可以施打疫苗。 首先要知道,目前市面上可以施打的疫苗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種類,mRNA疫苗跟腺病毒載體疫苗。 輝瑞/BioNtech與莫德納疫苗屬於mRNA疫苗,注射後,mRNA被注射部位的巨噬細胞吸收,並指示這些細胞製造棘蛋白,棘蛋白就會出現在巨噬細胞表面,誘導身體起免疫反應。 AZ疫苗跟嬌生疫苗則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是由實驗室中提取新冠病毒的DNA序列,讓其穩定後由腺病毒攜帶,注射疫苗後,腺病毒無法複製,但其遺傳物質可以進入宿主細胞轉換成mRNA,製造出棘蛋白抗原,引起宿主反應,過程模擬Covid-19的自然感染機制,抗體跟細胞免疫都會被誘發。 Q: 疫苗能持續多久?需要補打嗎? 由於疫苗測試從2020年夏天才開始,疫苗保護力可以持續多久尚沒有明確的資訊。 以莫德納疫苗的第一期試驗為例,試驗結果表明抗體大約能持續四個月左右,滴度會隨時間過去輕微下降。(注射時間愈長,免疫效果愈弱) 由於尚未確定疫苗可持續的時間,目前不建議增加劑量或補打。不過各大藥廠的確正在研發加強劑量的疫苗,以及針對變種病毒進行防護的疫苗。 Q: 接種了疫苗,就不會把病毒傳給別人了嗎? 新興證據表明,已接種疫苗者「較不容易」把病毒傳染給別人。 在以色列進行的大型研究中發現,已接種者無症狀感染病毒的機率比未接種者減少了90%。此外,在接種疫苗後仍被感染的人群中,病毒量似乎也比未接種者來得低。嬌生疫苗的研究發現接種後第29天,接種疫苗組出現18例無症狀感染,而安慰劑組則是50例,也就是疫苗組少了66%。 可以合理假設,無症狀感染數少,病毒傳播的機率就會降低 (無症狀者會到處跑,所以傳播機率高)。這讓人看到疫苗抵禦病毒感染跟減少傳播的希望,而疫苗政策背後的動機,也多是為了控制傳染數。 即使疫苗降低了病毒傳播的可能性,我們不能說「打了疫苗就不會傳給別人」,因為保護效果永遠不會達到100%。 因此,在新病例減少,而且大部分人都接種疫苗以前,政府單位有責任繼續向大眾強調,接種了疫苗不代表其他的防護措施就不需要了,在公共室內空間仍應繼續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不去人多的地方仍是重要且必須遵循的政策。 Q: 疫苗真的安全嗎?過了幾年會不會有後遺症啊? 無奈的是,由於疫苗發展進行時間很短,目前只有幾個月的時間研究後續,而不是好幾年。 輝瑞跟莫德納的疫苗試驗都是從2020年夏天開始,嬌生則是2020年9月才開始。不過以過往其他病毒的疫苗為例,嚴重的不良反應通常會在幾天或幾週內就發生。 幸運地是,根據長期研究的結果,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疾病的疫苗長期副作用非常少見,當然新冠疫苗的長期副作用要等到數年後才能確定。接種疫苗後病人的資訊都會被蒐集並集中分析。 Q: 針對不同族群,是否有建議施打的疫苗品牌? 目前輝瑞疫苗可以讓16歲以上人群施打,而AZ、莫德納和嬌生則是18歲以上人群才能施打。 一開始疫苗很少的時候,醫界呼籲所有成人都可以施打各牌疫苗,不過現在已經開始有比較明確的建議,尤其是AZ和嬌生疫苗施打者,都有部分被誘發血栓性血小板減少症(TTS)的症狀,尤其年輕女性出現此狀況的機率特別高,因此臨床醫師建議50歲以下的女性最好使用輝瑞或莫德納等mRNA疫苗。 而對於施打mRNA疫苗者,一旦施打了第一劑,就應該按照醫生給予的第二劑預約時間施打「相同品牌」的第二劑疫苗。現在完全沒有關於第一劑和第二劑使用不同廠牌疫苗的安全報告。 不過CDC表示若真的無法獲得第一劑使用的廠牌時,只要與第一劑施打時間間隔28天以上,就可以使用不同廠牌的mRNA疫苗。雖然仍應該「盡可能」不要使用不同廠牌的疫苗,但如果同是mRNA疫苗「理論上」是可行的。而對第一劑mRNA疫苗有嚴重過敏反應者,CDC建議在醫生監控下給予嬌生疫苗進行第二劑施打。 Q: 打疫苗有禁忌嗎? 目前施打Covid-19疫苗唯一的禁忌,是已經知道自己對疫苗成分有超敏反應的人不能打。CDC明確指出禁打疫苗的族群如下: 先前施打Covid-19疫苗或曾服用任何疫苗成分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者 先前施打Covid-19疫苗時,出現立即性的過敏反應(不管嚴重程度),或對任何疫苗成分有過敏史者 對任何其他疫苗/注射療法曾有過過敏史者,則不在禁打疫苗之列,但有過敏史者應該由醫療人員在施打Covid-19疫苗後密切觀察至少30分鐘。如果有人在施打第一劑mRNA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則不應該再施打第二劑mRNA疫苗。不過,建議四週後可以在嚴密監控下施打嬌生疫苗。 而如果在施打第一劑mRNA疫苗後,出現嚴重疼痛,或其他非過敏性症狀,則必須自己決定是否要施打第二劑。醫生不會禁止,但第二劑的副作用可能會更嚴重。(不過要注意,曾經感染Covid-19的人通常會回報第一劑的副作用比第二劑更嚴重,這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免疫系統已經準備好要對付Covid-19疫苗)。 如果擔心第二劑疫苗的副作用很嚴重,一種解決方法是在施打完第二劑,疼痛開始發作時就馬上服用布洛芬 (ibuprofen) 或醋氨酚 (acetaminophen) 等止痛藥。不過不建議在施打疫苗前就進行投藥,因為理論上它們會減弱疫苗引發的抗體反應,讓產生抗體的效果變差。 用於治療Covid-19的單克隆抗體 (monoclonal antibodies) 或恢復期血漿 (convalescent plasma) 可能會降低疫苗的效用。任何曾經接受這些療法的人必須至少等90天以上再進行疫苗施打,考慮到這段時間這些療法會進入半衰期,而已得過Covid-19的人三個月內再度被感染的機率也極低。這一建議已被加到CDC指南的臨床考量中。 Q: 孕婦或哺乳婦女可以施打疫苗嗎? 孕婦和哺乳者出於安全考量都沒有被包含在Covid-19疫苗試驗中,因此沒有相關的安全數據。然而CDC建議醫療系統可以提供孕婦和哺乳者施打疫苗的機會,而這兩個群體可以自己決定是否要施打。美國婦產科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 和母嬰醫學會 (Society for Maternal-Fetal Medicine) 都同意這個觀點,而這兩個學會都是婦產科界的權威。目前輝瑞針對孕婦研發的疫苗已經在試驗階段。 而嬌生在疫苗試驗階段同樣排除了孕婦、哺乳婦女,以及近期有懷孕計畫的婦女。在研究過程中,有8名婦女懷孕,疫苗組跟安慰劑組各4名,兩組都有出現少數妊娠不良反應,但是樣本實在太少,很難說是由於疫苗或研究引起的。 不過由於年輕婦女較可能出現血栓反應,而且懷孕期間發生血栓的機率本來就很高,歐美醫界目前偏向給予懷孕跟哺乳婦女mRNA疫苗,而非AZ或嬌生疫苗。 理論上,mRNA疫苗不會對懷孕婦女、發展中的胎兒或者哺乳中的嬰兒造成傷害。 懷孕的大鼠在接受莫德納疫苗後,也沒有出現與胎兒或胚胎發育有關的隱憂。而懷孕期間接種疫苗的一項潛在好處,是抗體可以經由胎盤傳給胎兒,這也是建議孕婦可以接種百日咳疫苗的主因,最新的病例也表明Covid-19抗體確實可以透過胎盤傳給肚子裡的胎兒,理論上也能保護新生兒免於被感染。 孕婦必須知道懷孕期間感染Covid-19或流感,重症的機率特別高。孕婦可以根據這項事實,自己感染Covid-19的機率(例如工作性質),以及目前已知的疫苗風險(雖然資料很少)自己判斷是否想要接種。不過,接種疫苗仍應是孕婦的選項之一,畢竟過去也未曾限制孕婦施打流感疫苗,孕婦應該跟婦產科醫師充分討論所有有關問題與疑慮再下決定。 Q: 如果我已經出現相關症狀,或病得很重,還可以接種疫苗嗎? 如果你已經出現Covid-19相關症狀,或病得很重,則不能接種疫苗,需要推遲到康復以後再進行接種。不管懷疑是Covid-19感染,或者跟Covid-19無關,只要有疾病症狀,都最好先不要接種。不過,患有慢性病且症狀穩定的人則可以接種。例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長期呼吸困難或發炎性腸道疾病 (IBD),以及有腸胃道症狀的人,是可以施打Covid-19疫苗的。當然,在施打疫苗之前必須跟醫師進一步討論可能的疑慮。 Q: 我很害怕疫苗的副作用,怎麼辦? 止痛藥跟退燒藥,例如布洛芬跟醋氨酚可以有效控制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包括注射部位疼痛、肌肉痛跟發燒等。 但是這些藥物建議在注射結束後出現症狀時再使用,不要在注射前「預防性投藥」,以免使抗體效果下降。由於仍有少數的過敏風險,疫苗施打的場所必須嚴格注意並有辦法評估及治療可能造成生命威脅的過敏反應。 Q: 我曾經跟確診人士近距離接觸,趕快打疫苗可以避免感染嗎? 很遺憾,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與確診個案接觸的人,緊急接種疫苗可以預防感染。由於Covid-19的平均潛伏期為5天,疫苗反應速度不太可能快到可以產生抗體。因此,曾經接觸過確診個案的人,應該好好完成14天的隔離,再施打疫苗。 Q: 我已經得過Covid-19又康復了,還需要打疫苗嗎? 是的,你還是應該接種疫苗。臨床試驗中有一部分人已經有Covid-19的抗體,而疫苗試驗在這群人當中是安全有效的。 由於得到Covid-19再康復後,90天內再次被感染的機率非常低,有些Covid-19康復者可能希望推遲施打疫苗的時間,不過就算你希望可以早點打,這也不是禁止的。不過曾經接受單克隆抗體或恢復期血漿治療的患者則一定要等90天以上才能施打疫苗,因為這些治療方式可能會讓疫苗失效。 須注意的是,曾經得過Covid-19的康復者,在施打第一劑疫苗時,可能伴隨更明顯的全身性副作用,因為身體的免疫系統對此病毒並不陌生。這也表明曾經得過Covid-19的患者自身的免疫抗體是「主要的」,而疫苗則是「增強用」,因此有些學者認為曾得過Covid-19的康復者不需注射第二劑疫苗,但並非所有免疫學家都認同。目前,CDC仍然建議兩劑疫苗都要施打。 對於要不要打疫苗這件事,只能說避免大規模傳染需要一定人口接種,但由於疫苗上市後後續研究時間還不長,每個人應該根據本身的風險與身體因素,與醫師充分討論後再決定是否施打。 奧 (參考資料: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DC)
    34 人回報1 則回應3 年前